小组德育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07:44:25

小组德育总结

小组德育总结范文篇1

从我国目前小学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教育方法单一的问题,德育教学活动没有趣味性与实效性。小组工作方法是一种社会工作方法,就是指在诸多社会工作者的支持与帮助下,有目的地进行小组编制,通过小组成员的互动去完成德育教育。让小学生在小组互动学习中规范自己的个人行为,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小组工作方法在小学德育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有利于德育教育成效的提升。

1.小组工作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运用小组工作方法,有利于德育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落实,更有利于理论在实践活动中的检验。小组工作方法在小学德育教育活动的应用,是对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一种创新,有利于弥补传统德育教育中的不足。与此同时,利用小组工作方法,结合德育教育目标开展的游戏与课堂活动,正好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小组工作方法的应用,会让德育教育工作寓教于乐,让小学生乐于接受德育活动,成为德育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将小组工作工作方法与传统的小学德育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能够让教学模式更加完整,也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进步。

2.小组工作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

德育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通过师生互动去传递德育知识,给小学生更多的德育信息。受到年龄的影响,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持久集中,传统的授课式方法也无法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效果。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传递更多的德育知识,需要获得小组工作方法的支持。在小组工作模式中,小学生通过活动参与到德育学习中。学生需要表达自己的看法,为小组德育学习成果的优化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加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合作性,让德育学习的氛围更加良好。

3.小组工作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德育教育矫正作用的发挥

德育教育,是一种影响性的教育,并不是命令型的教育。在小组工作方法的支持下,小学生可以在小组德育学习过程中观察其他人的言语与行为,更可以在隐形的情况下习得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小组工作方法的实施,能够极大地提高小学德育教育活动的干预性与疏导性,让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得到矫正。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小组工作方法就是一种治疗模式,小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自主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德育教育效率的提升。

二当前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个人素质直接关系着未来的社会生产力。不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是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但是,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小学阶段的教育过于关注文化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德育教育。德育教育落实时间的不充足及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广泛存在,更不用说将小组工作方法应用到德育教育中去了。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德育教育重视力度不足。在传统教育模式的长期影响下,我国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仍然较为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了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我国教育改革实施的近些年来,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存在的矛盾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没有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绝大多数教师与家长比较关注学生的成绩,认为提高学习成绩就是在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学校开展的德育教育,没有引起学科教师的重视,更受到了许多家长轻视,认为这是对孩子学习时间的一种浪费。重智轻德教育理念的存在,影响了德育教育质量的提高。第二,德育教育形式化问题严重。德育教育已经在我国推行了多年,但德育教育成果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在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教育过程过于简单,形式化严重的问题仍有存在。许多学校会利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开展德育教育,要求小学生按照行为规范做到某些事情。而对于小学生德育学习成果的评价,是通过书面考试来完成的。一张试卷能全面地反映小学生道德水平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教育问题。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很难在生活中体验正确的道德规范。流于形式的小学德育教育,让小学生的日常行为缺少监督,“灌输式”的德育教育,更让小学生无法将正确的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观点。第三,德育教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德育教育工作是服务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在社会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之间的交流愈发频繁,社会信息的传播途径也越来越多。社会矛盾增多,让当代小学生的生活环境更加复杂,他们需要处理更多的问题,教师应当通过正确的德育教育活动帮助小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让小学生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与判断。然而,在当前小学德育教学活动中,教材内容往往比较空洞,与小学生生活相距较远,不能服务于小学生的生活。

三小学德育教育中应用小组工作方法的尝试策略

在小学德育教育活动中应用小组工作方法,尝试创新的德育教育手段,这是优化小学德育教育内容的重要举措。具体方法如下:

1.利用小组工作方法,因材施教

小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在实施德育教育之前,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首先,教师要摸清楚小学生当前的道德水平状况,了解每一位小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家庭环境以及成长经验、行为习惯等等。结合小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个性化的学生档案,帮助学生解决道德问题,规范日常行为。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工作方法,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在日常的小组学习中,教师要聆听每一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在观察中发现小学生的道德问题,并结合之前经分析了解到的原因,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这有利于德育教育中因材施教理念的具体落实。

2.利用小组工作方法,增加信任

小组工作方法的落实,对于小学生人际交流信任感的加强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组学习之前,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分析小组工作的目标,明确每一位成员的职责,让小学生全面认识小组工作的流程。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其分组,每一个小组在学习过程中都要尊重小学生行为守则。选择权威的组长,利用小组工作去建立坚固的友谊。比如在开展“他人眼中的我”活动的时候,让小学生在小组内对小组成员进行赞扬,使小学生认识到他人眼中那个优秀的自己,促进小组工作效率的提高。

3.利用小组工作方法,总结经验

总结,是小组工作模式的重要环节。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也要重视小组工作的经验总结部分。在德育学习之后,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有利于小学生深入理解德育学习的主题,将德育学习内容作为自己成长的标准。比如引导小学生在小组讨论了诚信问题之后,可以让每个小组在课堂结束阶段进行经验总结,并派代表汇报小组工作的成果。注重总结,会让课堂教学内容得以丰富,更能让教学过程得以升华,极大地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

四总结

小组德育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程;“三阶段六步骤”;教学模式

在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现阶段正处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中职学校就是要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为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职学校顺应社会发展要求,自然而然的肩负起了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中职学生的重任,努力提高中职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养。发挥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努力创设高效德育课堂迫在眉睫,为了实现这一任务目标,对德育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进而更好的实现德育课程的育人价值是德育课程始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三阶段六步骤”教学模式解析

中职德育课程“三阶段六步骤”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学生德育素养培养顺序为依据,将德育课程分成“课前准备、课中学习、课后实践”三个阶段和“设定主题、搜集资料、分享交流、形成报告、总结提升、实践升华”六个步骤,目的在于真正的做到将德育课程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德育过程与德育课堂相结合、知识分享与学生实践相结合,进而为学生搭建素养提升的平台,真正发挥德育的主阵地作用。(一)“三阶段”的主要内容。“三阶段”指的是课前准备阶段、课中学习阶段和课下实践阶段,三个阶段的设置确保了德育课程的高效性,更好的结合了学生的成长过程,构筑起了学生道德成长的阶梯。1.课前准备阶段。课前准备阶段顾名思义是发生在学生上课之前,包括设定主题、搜集资料两个步骤。教师会提前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学习主题,提示学习方法,确定学习步骤,要求最终呈现形式,并告知具体评价方式。课前准备阶段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确保每一个学习小组的每一位学生都能理解和明白自己应该去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同时,这个阶段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清楚知识的认知过程、增强学生对德育课程学习的兴趣。2.课中学习阶段。课中学习阶段是发生在课堂过程中,包括分享交流、形成报告、总结提升三个步骤。这个阶段是由每个小组的组长结合的主题和组内成员实际搜集的材料,按照教师要求的最终呈现形式,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和解说,并结合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二次信息的重新整理,进而形成书面报告。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完成该知识点的梳理工作,并对该组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重点在于对学习小组存在的问题给予方法的指导。通过这一阶段的实施,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表达整理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谨慎、谦虚、公平、宽容的良好品格。3.课后实践阶段。课后实践阶段主要指的是实践升华阶段,在这个阶段是要鼓励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自己形成的道德领悟落实到生活实践中,确实做到学生由他律向自律方向的转变,实现德育由外化向内化过程的过渡,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最终实现德育课程的教育目的。这一阶段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的抽查跟踪访谈以及小组组长的及时督促。在课后实践阶段,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尊重,真正帮助学生学习和完成对自我的自我管理、自我德育以及自我教育,这是“三阶段六步骤”德育课程教育新模式的关键环节。课前准备阶段、课中学习阶段和课后实践阶段是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三个阶段,彼此缺一不可、无法替代,通过将每个阶段制定的相应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形成阶梯,并自成一个学习单元,完成每一个学习单元后又将接受新的主题,如此循环往复帮助学生实现道德信念的确立、道德习惯的逐渐培养,最终实现道德修养的提升。(二)“六步骤”的主要内容。1.设定主题。教师在授课前结合教学大纲和授课标准中的授课三维目标,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道德基础将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确定德育课程的教学主题。这些教学主题的确定要严格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职业和贴近社会,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2.搜集资料。小组内的每位学生利用教材、课外读物、网络资源等手段根据教师布置的主题进行信息的搜集,在搜集过程中要注意查证资料的科学性和真实性,通过个人搜集和小组信息汇总两个环节,完成搜集资料的步骤。组长将作为这个环节的评价者根据成员的参与度和信息贡献度对每个组员进行打分,帮助学生学会和养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从而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快乐。3.分享交流。在教师的组织下,各组长作为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资料搜集结果,分享可以采用PPT、微视频或WORD文档等方式。在资料分享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接受教师和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和质疑,汇报小组要进行答疑和解释,教师将记录展现过程,并以过程中学习小组的临场表现力为依据对每组的展示情况进行评价并完成相应的评价解释工作。这个步骤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及时应对能力、提升学生的展示自我的意识,还有利于形成学生团结互助、勇敢质疑的品格。4.形成报告。在前三个步骤的基础上,由各组的组长将汇报材料和质疑内容进行整理和汇总,形成书面报告。这个步骤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整理意识,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总结提升。教师将每个小组形成的总结报告公布展示,梳理、整合出该主题的具体知识要点、能力发展以及学生的品格培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对各组的表现情况进行总结,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和肯定,对于存在的问题要给出相应的改进方法。这个阶段不仅要帮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和发展需求体系,更为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后期的道德提升奠定基础。6.实践升华。这是“三阶段六步骤”中的实践阶段,也是发展提升阶段。这个阶段是学生道德水平从道德认知阶段过渡到道德习惯阶段,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管理,构成学生道德自觉的关键。

二、“三阶段六步骤”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

(一)以小组化学习方式为基础,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三步骤六阶段”需要教师将授课班级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组3-5人,要求是:积极的学生和相对不太积极的学生要平均分开,选定组内协调、组织、沟通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确立起由教师、组长和组员共同组成的学习共同体,进而完成学习任务。“三步骤六阶段”教学模式需要明确组长的职责应包括以下方面:结合教学主题,根据组员特长完成组内分工,并结合组员搜集到的材料进行信息的汇总,并做好课堂上的汇报工作;做好教师与组员之间沟通的工作;记录组员的特长和特点以及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教学改进工作提供依据;做好组内成员的过程评价记录。“三步骤六阶段”教学模式同时也需要明确组员的职责,具体包括以下方面: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学习任务,记录课堂有效信息,为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奠定基础;接受组长的安排,为团队的共同学习任务贡献自己的智慧。“三步骤六阶段”教学模式对于小组中组长和组员的分工和职责有着很高的要求和标准,这就要求德育课堂的小组教学的有效性。(二)以模块化教学内容为前提,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三阶段六步骤”教学模式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社会的道德要求将教材的知识点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其系统化、模块化,确保其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便于“三步骤六阶段”教学模式的展开,实现学生德育素养提升的目的。(三)以增值性评价方式为机制,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增值性评价是国际上最为前沿的教育评价方式,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标准,引导学校多元发展。简单来说就是看学生的进步。“三阶段六步骤”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认真观察每位学生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发展特点,积极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成长和日常进步,不断提升学生在道德培养过程中的认知和能力水平,通过关注学生在学习成绩的变化和在观察力、思考力、表达力、实践力方面的成长以及学生在品格优势发展、小组团队合作能力方面的提升,实现在德育课堂中培养学生道德自觉的德育目标。

三、“三阶段六步骤”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效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以及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三阶段六步骤”教学模式提出之后,更为重要的是要放到中职德育教育的课堂中进行实践,接受时间的检验。中职德育课包括四门基本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和《哲学与人生》。根据学校课程设置以及学生身心和智力发展规律,我们最终选择在学生入学之初的第一门德育课《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展开。到目前为止,“三阶段六步骤”教学模式已经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有了一定程度的实施,无论是教师方面还是学生方面均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通过学习提升了学习意识,更新了学习理念,调整了学习方式,提升了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实现了从专业技能到道德素养的综合提升,并且在每学期期末班级课堂都会组织“我在成长”为主题的总结活动,通过学期总结,每位学生都会对自己的成长过程形成了解和认知,逐步确立起热情积极的德育课堂教学氛围。德育课堂是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只有真正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将枯燥的德育理念通过实践落实到学生心中,否则一切都将会成为一纸空谈。我们通过“三阶段六步骤”教学模式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运行和实施,通过对其理论的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进行理论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个普遍性的实施方法和实践效果。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做到举一反三,将“三阶段六步骤”教学模式全面铺开运用在《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三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正是这样的教学模式的实际运用,不仅体现出了教师眼中将德育课堂视作学生生命成长场所的教育理念,更加帮助学生完成了从行动体验到感受成长的全过程,从而确保了德育课堂的高效高质。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乔伊斯,等著.教学模式(第八版)[M].兰英,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彼格斯,科利斯,著.学习质量评价[M].高凌飚,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4]白国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视角下的中职德育课改革探索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0).

[5]丁哲学,路艳娇,刘彦,王冰.中职职业学校德育现状调查研究———以黑龙江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03).

小组德育总结范文篇3

1.1吴江区汾湖高级中学实施德育导师制的实施方案

(1)实施德育导师制的目标:学校通过实现德育导师制,把德育任务分配到导师工作中,导师通过用心沟通,竭诚交流;以情动情,以行导行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引导,集学业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为一体的全面德育教育工作。

(2)德育导师制的工作机制:为了德育导师制工作的顺利展开,需要建立学生档案和导师工作方案,建立总结汇报制度,建立家访联络工作安排,建立导师与学生定期开展交流的时间方案以及德育考评制度,保证导师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自己的工作。

(3)德育导师的制的考评方案:学校大力推行的德育导师制工作,需要高中各个年级和班级师生的全力配合。首先各个年级要组织每学期最少三次的师生面对面交流,每学期要召开一次德育导师制的汇报总结和专题研究会,把每个班开展德育导师制的相关材料上报,由政教处对每个班的情况进行考核,决定奖惩。每位教师每月至少一次找学生沟通,写好交流的主要话题,要有一定的文字材料为依据,非班主任可在年终考核得基准分五分,并且可以作为评优的先决条件。

1.2平望中学德育导师制的实施方案

(1)学生分组实施步骤:首先在高一、高二年级进行试行,全体教师承担学生的德育导师。其次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协同班干部负责分组工作,按照个体差异,优化组合的原则,实现小组的编排。在编排过程应该注意,本小组内部既要有基础好成绩好的学生,还要有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而且性格方面也应该均衡,男女比例应该达到一致。

(2)确立受导关系实施步骤:学生在进行分组后,教师抽签确定自己所负责的德育合作小组,并承担该组全部学生的德育导师。每个班的班主任负责向德育导师提交受导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性格特点和家庭背景灯,作为开展德育工作的素材。

(3)导师工作职能:导师应该关注学生在思想、品德和行为等方面细节上的表现,帮助和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正确的行为导向。关心受导学生平时的学业情况和家庭情况,以及特长的发展等,指导学生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为受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安排课余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文化娱乐活动和兴趣小组,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全面发展。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绪波动,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调整。随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遇到的各种情况。

(4)考核方案: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考评。考评主要包括学生自评、年级组考评、导师考评和政教处考评。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规范等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核。评选出优秀德育导师和学生给予表彰。

2.高中德育导师制的优点

德育导师制主要学校为了满足学生在思想心理和行为规范等方面需要帮助的制度。学校选择一批专业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和关心学生并且在学生中有一定威信的教师贴近学生,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达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目的。德育导师制的重点是动员多方面的教师力量,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德育导师制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安排的导师将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在导师和学生间实行双向选择。德育导师应该充分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变化,同时对学生群进行指导,让学生觉得导师平易近人。总之德育导师制是一种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

3.结束语

小组德育总结范文篇4

1、各校有符合本校实际的德育目标

2、在学校醒目处有校训、校风、教风、学风

3、在学校醒目处有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守则

4、在学校醒目处悬挂名人画像

二、组织机构

1、有德育领导小组

2、学校全员参与德育

3、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组织健全

4、组织职能明确

三、计划总结

1、每学年或学期有一个德育主题

2、有德育工作计划、总结

3、有团、队计划、总结

4、德育档案健全

四、阵地建设

1、有标准的升旗设施

2、有宣传窗、每两周一期

3、有黑板报、每两周一期

4、有广播站,定期播音,有资料存档

5、有德育报、刊,(或校报、刊中有专版)

6、有少年党、团校或警校

7、有团、队活动室

8、有校外德育基地1处以上

9、是警校共建单位

五、环境建设

1、校园绿化好

2、布置美观、大方

3、物品堆放井然有序

4、校园整洁、卫生,无脏点

5、净化校园环境

六、制度建设

1、有德育管理机制、管理有效

2、校、班对学生有定时教育制度

3、有后进生结对、教育制度

4、卫生制度健全,落实到位

5、有出勤、纪律、卫生等检查、评比制度

6、学校开展评比活动

7、有定期的德育研讨会

8、有德育经费保障

七、活动内容

1、定期升降国旗、仪式规范,有国旗下讲话,资料有存档;全面开展德育指导师工作。

2、每学期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次以上

3、每学期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视3部以上

4、每年组织好一次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

5、每学期组织一次社会教育活动1次以上

6、每学期召开班主作会议2次以上,对班主作工作有考核

7、每学期全校性班、团、队活动2次以上

8、每学期召开家长会1次以上

9、每学期生均家访1次以上

10、政治(思品)课时足

11、学科渗透德育,全员参与德育工作

12、学生参与兴趣小组活动参与率60%以上

13、学生会唱《国歌》

14、学校设立“知心信箱”,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5、持之以恒地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活动

16、开展预防爱滋病、禁毒教育,每学期有1次以上讲座或图片展

17、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积极创建绿色学校

18、开展国防教育

19、行为规范教育常抓不懈,开展达标评比

20、学校或各班有学生好人好事和不良行为记载

21、重视后进生转化工作,师生结对率80%以上

22、配备法制副校长,每学期开有1次以上法制讲座

八、教育效果

1、无学生被公安机关拘留或登记

2、无学生被学生处分

3、无学生抽烟、喝酒、打架、斗殴

4、无其他不良言行举止

5、每学年有德育论文专集

6、有德育研究课题

7、某项德育工作经验被推广

8、团队工作在县级以上获奖

9、学校被评为行为规范达标学校

小组德育总结范文篇5

1高职院校德育的特点及工作现状

1)终生性特点:德育影响每个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学习生活,高职德育工作的目标就是树立学生们正确的三观,因为在此阶段正是长知识、学技能、学做人的最佳时期,是决定一个学生道德水平和道德取向的阶段,是今后步入社会的过度时期[1]。2)政治性特点:作为高职德育工作者应按照党和国家最高政治要求确立思想政治观点,全面贯彻国家的最新指导思想和文件精神,在德育工作过程中,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学会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敢于担当,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3)针对性特点:我们每个高职院校有属于自己的人文环境、学习环境和特色专业,因此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自身德育培养计划,研究党对德育工作要求,从大量的实事求是的研究中,探寻出创新德育培养的经验。4)规范性特点:每一个高职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校规校纪、学生守则,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包括教师都按照规章办事,按照规则行事,任何人都要根据学校德育目标要求来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任务,提高自身的文明程度,为创建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现状:思路不清,偶然性大,对学校德育工作缺乏整体的思考。德育工作缺乏规范要求、考核标准和信息整理归档程序。德育教育未纳入到全体教职工的工作考核之中,对学生活动的设计缺乏必要的科学论证,对其教育效果没有进行充分的估计和调研,教师和学生归纳总结意识不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不够完善,两者没有很好的结合,并且德育实施的过程中很少及时进行梳理和备案。整个学校的德育工作制度不科学、不规范,缺乏必要的管理理论、规划设计、资料整理、总结归纳[2]。

2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档案管理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性

2.1档案管理对高职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促进作用高职学校的档案,记载了整个学校的创办、发展、提升等一系列过程,同时也规整了整个学校的软硬件配备、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文体活动的开展、社会实践、技能比赛获奖等情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特别是通过德育档案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丰富了学校的文体活动,帮助系部制定了一些更加有针对性的方案,学校或者系部可以利用收集到的线索和资料树立典型事迹,进行整理备案,并且广泛宣传,起到榜样的力量,将正能量的内容传递到每个学生的心中并进行传承和发扬光大,从而健全学生们的人格品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促进了整个学校德育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因此,德育工作中实施档案管理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3]。2.2高职档案管理本身就是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组成环节一个学校的德育承载了它很多的历史光辉和文化财富,德育工作中包括各个子项的实施和细节的处理,每个项目的目标达成都是需要一个完整的实施过程,学校的档案组建和完善都是为了记录和服务教育教学管理,反映学校的育人成果和宝贵经验,是全校师生的智慧结晶。首先档案管理具有引导性,通过档案的管理工作,可以提前出学校人文精神和学生们的价值观念,记录了学校优秀的传统美德、先进事迹和育人成果,从而使学生和教师能够正确把握政治思想和价值取向。其次档案管理具有辐射性,能更好的拓展德育成果,通过档案记录并广泛宣传学生和老师的光荣事迹、榜样精神和优秀成果,来辐射身边更多的人,从而让大家能够明确德育目标和职业守则,为社会输送更多人格健全、职业素养高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3高职德育工作中实施档案管理的举措

1)制定德育考核细则。当下,德育工作引起了每一所高职院校的重视,因为每个学校的专业特点、人文环境、培养目标各不相同,所以制定一套适合自己学院特点的德育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各个细则中大的德育框架是相近的,比如,学院可以分为几个大项:包括思想政治、文化艺术、体育活动、技能比赛、先进事迹、获奖情况和遵纪守法。如果学生在每一个子项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以保送系部考核小组进行考核登记,再进一步报送学院考核小组,最后确定等级标准并给予表彰备案。2)建立德育档案考核组。在这里可以设立院系两级考核组,在每个系部成立专门的档案考核小组,负责征集和汇总本系部学生的德育档案,并且把符合标准的同学的详细资料推送到学院德育档案考核组,进行评比,最后在学院层面进行归档整理给予表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学院还是系部考核组,都有义务组织宣传高职学校自己的德育考核内容和实施办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打好舆论基础[4]。3)对德育档案整理汇总。德育档案是一个学校重要的文化发展和内涵建设的结晶,记录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生文体活动开展情况、学生技能比赛情况、学生社会实践情况等等,通过档案整理可以为系部和学院提供数据统计和结果分析,也可以根据德育综合评定成绩作为学校奖学金、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的参考依据。4)向系部反馈德育效果。学院德育档案考核组可以把最后收集的全校德育数据进行反馈,把这些数据和总结反馈给各个系部,在这里可以适当设立奖项,来表彰德育工作成绩突出的系部,并且可以根据今年的实施方案和结果,院系两级及时进行总结,为今后的德育建设提供更加明确的方针和计划。

4结语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进行档案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每一项德育档案的收集、汇总、分析、总结,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完整性和实效性,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了可靠的资料统计和数据分析,从而培养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为人处世的方法和从事未来职业的能力,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作者简介:周杰,1989年生,女,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丁靖.试论学校档案工作与学生德育教育相结合[J].教育现代化,2017,4(47):268-270.

[2]沈玲玲,马玉妍.新时期高校档案工作与德育途径创新[J].兰台世界,2016,(21):39-40.

[3]朱平.高职大学生德育档案的建立与管理[J].职教通讯,2015,(6):8.

小组德育总结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社会要求与学生发展需要为契机,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生理、心理素质。加强学校德育的科学研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路子,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而努力。

二、德育内容、形式与实施途径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必须坚持德育首位的思想,把德育当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首要任务来抓,坚持常规教育、专题教育、系列教育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为保证,社会实践教育为辅助,开辟多种德育途径,使学校德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㈠常规教育

1、认真贯彻和落实《国旗法》,坚持每周星期一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结合形势教育、传统节日、纪念日及学校大事等,安排好国旗下爱国主义教育系列讲话内容。

2、加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守则》、《规范》和《学生一日常规》。

3、继续推行校园文明礼仪监督岗值勤制度,让学生干部参与校园管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锻炼的能力。

4、组织“校园巡摄”活动,用影像真实记录校园内发生的好人好事和不良现象,并利用闭路电视、宣传画廊进行宣传和曝光,弘扬正气,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5、继续实行定期评定学生品德行为和定期评选文明班级、先进团支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的制度,利用校会、表彰大会等形式,表彰先进典型,促进良好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

㈡专题教育

1、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如“五四”青年节,举行表彰大会、校园艺术节等,弘扬五四传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情感。“七一”举办“颂歌献给伟大的党”演唱会,激发学生对党的感情。国庆节开展“祖国巨变”、“家乡变化”等专题讲座,增强学生对改革的信心和责任感。“一二·九”举行专题报告会、革命历史歌曲演唱会,让学生了解历史,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志向。

2、结合集体主义教育,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每年3月5日学雷锋,9月10日“教师节”前后,团委、学生会围绕“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这个中心,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为社会、为学校、为教师做好事、办实事,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自我教育,学会关心他人,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3、结合“三五”普法,开展法制教育。根据“三五”普法要求和学校特点,对各年级学生进行校纪校规、交通安全、法制常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努力使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㈢系列教育

1、按照《侨心学校十大教育系列》对学生进行系列教育,通过举办报告会、专题讨论、演讲会、主题班会、组织社会实践等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理想向往水平、基本道德水平和意志行动水平,塑造其健全的人格。

2、办好“业余团校”,组织优秀学生和进步青年定期上团课,开展专题讨论,组织参观访问、社会考察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党团基本知识,认清当前改革形势和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团委要指导各班团支部成立学党章小组,并定期开展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在此基础上积极做好推荐优秀学生作党的发展对象的“推优”工作。

㈣主渠道教育

坚持德育为首,坚持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是我校一贯做法,全体教师要进一步增强德育意识,坚持教书育人,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内容、特点,挖掘教育素材,各教研组、备课组在制订教研计划、教学计划时,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突出教材中显性教育因素,二是挖掘教材中的隐性教育因素,三是补充教材外的相关教育内容,四是结合社会热点进行渗透。各科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艺术,不断探讨渗透艺术,提高渗透教育效果,使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与教学内容之间产生有机的、必然的、和谐的联系,努力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春风化雨式的教育。

政治学科教师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优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自觉地突出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结合教材、时事政治和富有教育意义的录相、影片等,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教育,解决学生思想上的一些实际问题,让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分析和解释一些

社会现象,学会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辨别思维的能力。

㈤心理健康教育

1、举办专题讲座。

结合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中学生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卫生知识,使其学会想事做人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设立心理咨询室

在普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对少数学生在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中碰到的一般心理问题给予辅导和帮助,通过咨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掌握对付挫折和不良情绪的应对策略,形成良好的人格。

3、成立家长学校

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我校将成立家长学校,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教育经验交流会等,较为系统地向家长传授心理教育的知识和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㈥社会实践教育

利用班会、团会、业余团校或寒暑假,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汽车站、社区、工厂、农村等地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或公益劳动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人生,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为振兴中华而勤奋读书的社会责任感。

三、德育队伍建设与领导

德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起着导向、推动和保证作用。因而,全校教职员工、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保证德育工作的全面落实。

1、调整、充实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校党支部书记、主管德育工作的行政干部、团委书记、班主任、政治课教师等组成,并由校长担任组长,负责对德育工作的领导,每学年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充实领导小组成员。定期组织开展学习和研讨活动,健全落实德育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大纲》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认真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实行每周一次班主任例会制度和班会集体备课制,做到认真备好、上好每一堂班会课,保证团支部活动时间,逐步实现班会、团会活动规范化、系列化。加强对班主任的思想理论和工作方法的培训,通过培训、专题研讨、老带新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和管理水平。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每位班主任都要主动承担德育研究任务,每学期每人至少确定一个德育研究专题,提高德育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

共青团要针对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身心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培养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团委要切实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对团总支、学生会和团支部工作的指导,发挥他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4、积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协调小组的作用加强对“三结合”教育协调小组的领导,每学年调整、充实“三结合”小组成员。定期召开三结合小组会议,加强对德育的研究,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努力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环境和社区教育环境。

四、德育工作管理与考核

加强对德育的管理,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的考核评估制度,是保证和推动德育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环节。各职能部门要注意加强调查研究,探索新形势下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与途径,同时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建立过程(平时)考核与终结(期中或期末)考核相结合,重在平时考核的考核评估机制,努力使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正常化。针对当前我校德育工作实际情况,主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抓计划的制定

首先各部门要结合学校工作要求,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坚持德育首位,明确德育工作内容,寓德育于管理、教学、服务之中,并指导制定具体的德育活动计划。

2、抓计划的实施

校长办公室根据各部门制定的德育内容,按月制定德育活动安排表,并纳入学校月工作计划,每周公布,在全校执行,各部门要认真抓好月计划的落实,确保活动按时按质进行。

3、抓工作的检查

德育处、团委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检查与评比,实行量化管理,要把每日常规检查与临时抽查结合起来,常规检查由值日干部和老师进行检查,逐日公布检查结果。教导处、团委要不

定期对班级管理、班会、团会、常规教育、宿舍管理等进行抽查,按时评讲,促进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4、抓工作总结

为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每学期各部门、班级要进行德育工作专题总结。每学年进行一次德育工作成果汇报会,交流德育工作经验。

小组德育总结范文篇7

在县教育局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德育目标

通过三年的教育,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实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具有诚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的道德判断力及自我教育能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三、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各年级德育工作重点

(一)初中阶段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3、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遵纪守法的教育

4、进行劳动教育

5、进行道德教育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

(二)各年级德育工作重点

初中一年级德育工作的主题是“迈好中学第一步,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初中一年级着重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他们热爱新老师、新同学,热爱新的班集体、新学校,着力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通过教育活动,加深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他们为祖国、为四化学习的积极性。新生入学初,着重抓好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入学教育。

初二年级德育工作的主题是“迈好青春第一步,使德智体全面发展”。初二年级把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作为主要内容。通过教育,使学生懂得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能区别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荣与辱,能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德。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学习责任感,以顽强的意志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减少两极分化的现象。

初三年级德育工作的主题是“听从祖国的召唤,做合格的初中毕业生”。初三年级要把理想前途教育作为重点,通过教育,使学生初步懂得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把自己的理想、抱负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注意培养他们的志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热情。教育他们勤奋学习,立志成材。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四、加强德育工作的领导

(一)成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韦绍松

副组长:吴志乾

成员:韦德波廖显安韦继红吴德高覃振谟

韦海燕林雪峰

(二)抓好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明确各岗位职责。

学校全体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在不同的岗位上担负起育人的职责。

1、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德育工作。

2、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在校长领导下具体组织、指导德育工作方案的实施。其任务是:调查分析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制订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确定和协调思想政治课、年级组、团组织、学生会等各方面的任务分工,组织和协调各教研组、各科任教师的德育工作,争取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力量的支持,形成学校、家庭互相配合的教育网络等。

3、学校党支部支持校长工作,发挥促证、监督作用,并通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广大教职工做好德育工作。

4、年级组要定期组织年级教师分析研究本年级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沟通信息,协调各方面关系,组织本年级教师贯彻学校德育工作方案。

5、班主任是班级实施学校德育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并负责对学生的品德评定。

6、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同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改革教学方法,引导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7、各科教师、全体教职工都要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8、共青团组织、学生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德育工作,团结广大学生走健康成长的道路。

9、教育工会要在本职范围内做好教师的工作,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三)要建立健全具有活力的科学管理制度,形成有目标、学期初有计划、平时有检查、学期末有总结及评估的管理体系。

五、德育工作实施的途径和措施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一)德育工作实施的主要途径

1、思想政治课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应适应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际,避免空洞说教、简单灌输。

2、其他各科教学

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德育工作看作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风和意志品格。

3、班主任工作

班级是进行德育工作的基层单位。班主任工作是进行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最重要途径。班主任要根据《中学德育大纲》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要加强班级管理。组织和建设班级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班风。班主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还要协调好本班各科教师的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

4、共青团、学生会

团组织、学生会是学生自己的组织,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支最有生气的力量。团组织、学生会应根据各自任务和工作特点充分发挥组织作用,通过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活动,把广大青少年吸引到自己的周围,配合学校落实德育工作的各项要求、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继承革命传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5、劳动和社会实践

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服务和必要的家务劳动、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在劳动中切实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6、课外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民和身心健康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校和班级应有计划地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等活动(包括课外兴趣小组和各科竞赛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法制教育。每逢重大节日和纪念日,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专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通过课外活动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意志性格和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7、家庭教育

家庭对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家庭教育是贯彻德育要求的重要渠道,学校通过家访、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建立家长委员会会等多种方式,密切与家长联系,了解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情况,向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知识,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帮助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指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帮助家长增强对德育重要意义的认识,使家长了解学校对学生的德育要求,争取家长与学校教育的配合。

(二)德育工作措施

1、进一步优化校内外育人环境。

学校的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有着替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师生在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要充分发挥良好的校风、校纪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利用黑板报、广播、图书室等多种形式和专用场所,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我校班班有学习园地,每两周由学生出一期。

2、开好校会、班会,组织好每周一、周五全校集队。开学初开好开学典礼,学校领导在会上提出学期德育工作要求,学期中召开期中工作小结会,总结前半学期德育工作情况,提出下半学期德育工作要求,学期末在散学典礼上总结一学期德育工作情况,表彰先进。各班要开好每周的班会,对本班一周工作进行小结,表扬好的,批评差的,提出下周德育工作要求。每周星期一早读时间举行升旗仪式,然后学校领导或值周老师提出本周工作要求,星期五放学集队值周领导和值周老师小结本周工作,指出本周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加大值周工作力度,按值周教师工作评分表对值周教师工作进行考核。

4、切实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教师肩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必须具有坚定的工人阶级立场、高尚的道德情操、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每一位教师都要以此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政治学习和思想道德修养,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健全教师政治学习制度。学校利用每周一例会和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进行学习,总结一周工作情况,对下周德育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把教书育人列入教师岗位责任制的职责内容,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评聘教师职务、表彰奖励、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对教书育人作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进行表彰奖励。

5、做好学生品德的评定和优秀学生的评比工作

对中学生品德进行评定是中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定,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促使学生不断进步,并检查教育工作的情况,促进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品德评定的基本方法操行评语和评定操行等级。

学生品德评定内容与标准以《中学德育大纲》规定的教育目标、要求、内容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操行评语由班主任负责,在学生个人小结和小组评语的基础上写。每一学期来,班主任对学生个人小结,小组评议签署意见,学期末写出评语。

6、奖励与惩罚,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学校每学期开展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十佳学生的评比工作。对违纪学生进行批评和纪律处分。

7、对学生个人和班级进行量化管理。把学生个人量化分作为学生操行评定、评优的重要依据。以班级量化分确定当周流动红旗得主,把班级量化分作为评定文明班级重要依据之一。

8、进一步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9、学校德育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注意防止简单粗暴行为,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10、学生毕业离校前,学校要进行升学、就业教育并组织他们为母校做一件以上有纪念意义的好事。

小组德育总结范文篇8

本学期我校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南,积极贯彻****同志“5.31”讲话精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实现学生素质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目标。把德育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紧密结合、加强渗透,密切联系社会、家庭,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增强德育工作实效,在各方面取得了一点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开学初,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课程,认清新的形势,进一步认真贯彻《大纲》,加强对德育工作目标的管理,按《大纲》要求认真实施分年级德育目标,促进目标的达成,从而提高了德育工作质量。

二、加强德育基础工作的管理。

1、国旗下讲话工作在一开学就进行了妥善的安排,由中层以上干部担任主讲,并且及早安排好了内容,安排和备课稿纸在一开学就发放到了每一位主讲人的手里。这样做准备就充分了,效果也就更好了。

2、加强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我们推行了班级卫生“人人岗位责任制”,学校成立了“卫生检查小分队”,每天对全校的卫生进行检查、评分。加强护导老师、值日学生的护导、值日工作,每天对学生的遵守校规情况、中午放学的排队情况、校服红领巾的佩戴情况和在校就餐情况进行检查、评分,并且在宣传栏公布。每周进行一次评选,颁布成绩,发放流动红旗。通过这样的检查、评比和总结等过程,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得到了提高,言行规范了,从而就养成了讲文明、讲卫生、守纪律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3、抓好班集体的建设。班级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校内主要场所,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对加强班集体的建设至关重要。本学期我们认真做好校良好班集体的申报工作。召开了全镇班主任会议并印发了有关班集体建设的文章,组织班主任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和创建,各班在班级工作上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4、抓好校园文化建设。一所学校的环境就是学校形象的标志,它所起的教育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让学生生活在美的环境中,为了让学生受到美的教育,我们注意处处体现育人化。学校的三风牌高高地耸立在醒目的校门口。过道黑板报、宣传橱窗定期更换,经常保持新鲜的内容。少先队广播站每周两次按时播放。班级的黑板报每月按规定的主题定期出,按时评比,并和班主任工作考核挂钩。特别学校本学期学校新建了一条文化长廊,我们就在长廊中展示学生的作品。

5、密切家校联系。为了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我们把开办家长学校、创办家教刊物作为一个切入口。本学期我们的家长委员会活动了2次,家长会召开了4次,家长学校开班了2期。家访学生数超过了全校的1/2学生数。

6、充分发挥关工小组的作用。本学期我们对关工小组的人员进行了调整,有几位临近退休的老教师加入了关工小组,使关工小组的力量得到了加强。关工小组参与学校的常规管理,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抽查,找学生谈话,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工小组的成员参与了“爱心桥”活动,他们与学习困难或家庭困难的学生结对子,在各方面对他们进行帮助,取得了成效,赢得了家长的称赞。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活动是德育的载体,我们努力把单调、枯燥的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九月份我校开展了帮助特殊困难学生的活动。我们学校的德育处、少先队、团支部着手抓了此项工作,先发放给各班贫困生的情况调查表,然后逐个调查、审核,最后把全镇的贫困生分二档给予资助。同时我们还通过团市委、妇联等单位对个别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赞助。不少困难学生在拿到赞助金时十分激动,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更加努力。在后来召开的贫困生家长会中,家长们对学校的这项工作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十月份我校开展了“美化校园”的系列活动。为了保护学校的环境,我们组织学生撰写“心语”,然后进行了评比,对获奖同学表彰,并把获奖学生心语做成牌子竖立在校园里,从而让学生自觉遵守。这项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学期学校新建了文化长廊,为了充分发挥其的美化和育人作用,学校政宣组组织各班出好专栏。每个班都想方设法根据自己班的特色出了丰富多彩的专栏,有《放飞我们的希望》的书签展览,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学生自我介绍和作文展览等。

十一月份我们开展了为重病学生捐款的活动。此项活动我们不局限于学生和老师,还走上了社会进行宣传。活动的当日,镇文广中心和吴江电视台到学校拍摄了录象,各班学生和每位老师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把自己的一份爱奉献了出来。社会上的各界人士也纷纷来参加了此次活动,为重病的学生捐了款。在场的患病学生和家长看到此情此景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事后还送来了一面锦旗,对学校给予他们的帮助表示感谢。

十二月份,我们开展了文明礼仪的教育活动,组织了一次礼仪知识竞赛,出了一期有关文明礼仪的家教报,还要求各班班主任在班队课上开展一次文明礼仪的主题班队活动。

一月份,我们开展了“法制教育”宣传日系列活动。在宣传橱窗里进行图片展览,联系派出所的同志到校为学生作讲座,切实加强法制教育。本学期我们学校无违法犯罪记录。

我们还利用本地区的德育资源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如:本学期我们组织学生去苏州大学和金鸡湖开发区参观,让学生了解改革开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给企业带来的勃勃生机。组织少先队各中队委员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一些必需的生活用品,给他们带去自己排练的节目,让学生继承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的传统美德。

四、加强课题的研究。

本学期我们利用德育课题的实施推动学校及教师德育科研水平的提高。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重视对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德育工作的培训指导,在贯彻新课程计划时注重学科德育渗透。加强师德建设,在教师中建立育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用正确的理论和观点教育学生,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爱护和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本学期我们充分动员广大教师撰写德育工作论文、班级活动设计方案等,参加市级的论文评比,积极向《苏州教育研究》投稿。

五、加强各方面的考核。

在学生一头,这学期我们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评比,不少班主任也很支持这项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留得以后不断地完善。

小组德育总结范文篇9

[关键词]《孙子兵法》;中学德育;德育策略

在信息化和多元化时代背景下,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产生多种倾向,这给德育工作带来极大困扰。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以《孙子兵法》为例,探讨如何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元素,提高新时期德育的影响力与实效性,实现德育的创新与发展。

一、《孙子兵法》与德育的关系

随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理解的逐渐深入,《孙子兵法》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逐渐被人们挖掘出来,并应用于经济、文化、体育、教育等领域。《孙子兵法》在教育领域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德育方面。《孙子兵法》之所以能够在德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二者之间存在以下密切联系:首先,二者均涉及上下级之间的相处问题。《孙子兵法》针对将领如何处理跟士兵之间的关系,如何关心士兵、爱护士兵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在德育中,教师与学生在地位上虽然是平等的关系,但是从思想层面来说,教师是学生思想的引导者与启发者,可以引申为精神层面的“上下级”关系。因此,通过借鉴《孙子兵法》,教师可以掌握与学生相处的技巧,以及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的方式。因此,《孙子兵法》与德育有着相近与相通之处。其次,二者均涉及集体管理问题。《孙子兵法》对将领如何统领军队、管理士兵、鼓舞士气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德育工作也涉及教师对学生和集体的奖励、惩罚、管理、教育等问题。因此,《孙子兵法》在集体管理与学生管理方面有着可供德育工作借鉴之处。最后,二者均涉及道德教育问题。德育的根本是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熏陶,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和积极的心态。《孙子兵法》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元素,教师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提炼与总结,对学生加以影响与教育,使学生在阅读和学习《孙子兵法》的过程中,自觉亲近真善美、远离假丑恶[1]。综上,巧借《孙子兵法》进行德育,有其不言而喻的优势。

二、巧借《孙子兵法》开展中学德育的策略

(一)巧借《孙子兵法》,建立亲密师生关系。孙子曰:“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为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这句话阐述的是将士与兵卒之间的关系,意思是只要将士把兵卒当孩童一样照顾,当子女一样对待,兵卒们就会与将士同进退、共生死。事实上,这句话也深刻揭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仅仅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地指导和要求学生,学生就难以与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思想上的“共振”,教师的德育工作就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相反,如果教师能够拿出足够的爱心、耐心与责任心,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和爱护学生,就不仅容易得到学生的信赖与尊重,而且使学生更自觉接受教师的影响与教育,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2]。比如,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较强叛逆性格的学生,虽然这些学生形成叛逆性格的原因可能千差万别,但是对待和教育叛逆学生的方法却是有迹可循的———教师秉持“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为爱子,故可与之俱死”的态度,对学生有爱心与耐心,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学生产生叛逆心理的“症结”,并做到“对症下药”,加强对学生思想上的引导和情感上的关怀,帮助这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和正确的观念。可见,巧借《孙子兵法》,建立亲密师生关系,对于提高中学德育效率发挥重要作用。(二)巧借《孙子兵法》,组建德育活动小组。在军队的管理策略方面,孙子认为“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也就是说,管理人数多的队伍跟管理人数少的队伍是一样的,都要依靠合理的组织、结构和编制。在中学阶段,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主力”,往往需要“单枪匹马”面对全班德育工作的开展,在如何做到“治众如治寡”方面,教师可以参照《孙子兵法》中的观点。例如,班主任可在班级组建“德育小组”,由具有良好道德素养和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对学生实现“分而治之”,从而提高德育的效率[3]。“分而治之”的策略可以分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其中,“自上而下”的模式主要应用于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方面。比如说,教师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可以开展“红歌演唱”“爱国诗歌朗诵”等校园活动。如果教师采取“统而治之”的方式,就难以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活动表现和活动成果,更无法做到全方位的观察、指导、激励与点评。相反,如果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德育活动小组,加强对小组组长的培训,使组长能够代替教师行使部分“职权”,负责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指导与点评等工作,就能够将“统而治之”变成“分而治之”,提高德育的效率。而“自下而上”的模式则主要应用于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上面。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全面而细致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是教师高效开展德育的前提和基础。然而,教师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显然难以满足了解全体学生具体情况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也可以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发挥分组的优势,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沟通和了解。组长应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与理解的“桥梁”,主动帮助教师了解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这也是对于《孙子兵法》的巧妙借鉴。(三)巧借《孙子兵法》,建立德育激励机制。《孙子兵法》中多次强调了建立激励机制的重要性,《九地篇》指出:“号令明,法制审,故能使之前,明罚于后,是以发能中利,动则有功。”这句话阐述了在治军过程中建立规则和赏罚制度的必要性。在中学德育中,教师可以借鉴孙子的这一观点,建立德育激励机制,从行为习惯、道德品质、人生理想、学习表现等各方面,制定德育成果评价标准,并要求学生对照标准,开展自评与互评活动。而对于违反了标准的学生,教师给予扣除德行操守分、批评教育等惩罚。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增加德行操守分、口头表扬、大会表彰等奖励。教师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不仅有利于激励学生先进,激发优秀学生的积极性和荣誉感,促进他们进一步成长和发展,而且有利于激励后进生,一方面使表现一般的学生受到优秀学生的影响,主动向优秀的学生学习,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使表现一般的学生感受来自班级制度和集体氛围的荣誉,提高他们的自省能力和自控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建立奖惩机制,有利于构建“规则严明、令行禁止”的良好班风,真正做到“号令明,法制审”,为德育的顺利开展奠定制度基础和思想基础[4]。(四)巧借《孙子兵法》,传承古典道德观念。《孙子兵法》虽然是一部兵书典籍,但是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元素,教师可以对这些元素加以提炼与总结,使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孙子兵法》,接受我国古典道德观念的熏陶与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孙子兵法》中,对中学德育影响较大、价值较高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热爱和平。孙子虽然是著名的军事家,但他并不崇尚战争,相反,他在书中所宣扬的,恰恰是和平理念。比如,他认为明君圣主应该秉持“慎战”甚至“不战”的理念,不可“怒而兴师”或“愠而致战”。即使不得已发动或参与了战争,君主不仅要善待兵将,而且要给予伤兵和烈士足够的抚恤,做到“卒善而养之”。即便是对待俘虏,君主也要做到善待,不可随意杀戮或虐待。教师可以将孙子的这些观点提炼出来,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志向和信念。其次,“五德”思想。《孙子兵法》中有这样一句话:“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这句话表达的是孙子对于将帅人才的要求:足智多谋、诚实守信、宽和仁爱、勇敢顽强、严明法纪。事实上,孙子对于将帅的要求,也符合现代社会对于青少年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教育学生以“五德”的标准要求自己,帮助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将帅之才”。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孙子兵法》已经不仅应用于军事战略领域,而且被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广泛学习与借鉴。立足于中学德育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教师可挖掘《孙子兵法》中的德育元素,巧借《孙子兵法》,通过打造亲密师生关系、组建德育活动小组、建立德育激励机制和传承古典道德观念等途径,发挥《孙子兵法》的德育功能,实现中学德育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忠.《孙子兵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功能[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2]翟中杰,黄蓉.《孙子兵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3]赵强.让智慧引领教育让教育生成智慧———浅述运用《孙子兵法》,探索实践智慧教育[C].第六届中国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思维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

小组德育总结范文篇10

1.教师要以生为本,建立学生自主建设组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材先成人,育人先育德,人才培养,以德为先。”作为教师,要与学校的德育教育相结合,进行班级的德育教育活动。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班级是学校的缩影,根据新时代的德育教育工作理念,教师要提出“德育工作,学生自主,教师主导,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在这个原则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建设的作用,让学生在德育工作中自己教育自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主渠道——课堂中获得自我提升,并在日常生活中与时代同步,顺应社会发展潮流,遇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让班内的德育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教师要准确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德育水平,将班内学生分成若干个自治小组,选择思想品德优秀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生同步,激发学生向上向善的品格。

2.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培养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小组自治以及班级自主管理。在班内实行班干部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学生在复杂环境中的辨别是非能力、行为约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总结反思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教师要充分相信班干部,引导学生对自己准确定位,让每一位班干部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做好调控,引导班干部将班内问题处理在萌芽阶段。教师在开展班内集体教育活动的同时,也要准确结合班内的具体情况组织班干部进行教育活动的组织,帮助班干部准确梳理班内问题,将学生之间的互评、自评工作开展起来,让每一个学生做到心里有数。

二、搭建平台,让学生在自主自治中走向成功。

1.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平台,成立班级自治委员会。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独立自主的平台,将学生的做人提上班级自治管理日常。教师要让班内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健康发展,就要为所有的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教师要让每一个孩子平等地参加到班级事务的管理当中,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技能。因此,教师要懂得放手,要适时发动学生进行班级管理,让班内每一个孩子都能参加到自治委员会中来,能够拥有自我锻炼的机会。如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在合作小组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小组长轮流负责制,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小组自治中来。同时,教师可以选择小组表现好的成员,让他们轮流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让学生从自信走到自主,从自主走到自立、自强。

2.对班内学生自治管理,教师要在班干部的辅助下收放自如。班级自治管理,不是让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班级自治管理,不仅是班内的德育教育问题,还包括班内的纪律与卫生、学习问题。首先,教师要在班干部的辅助下掌握班内每一天自治管理的现状,对班级自治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解决,进行疏导。对班级自治中出现的好的经验,教师要能够进行表扬。对学生能够独立处理的管理问题,教师要做到“放”,对学生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收”,让学生在教师的收放中逐步掌握班级管理办法。需要教师注意的是,班级自治管理是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的管理,即便是能力有些欠缺的孩子,教师也要给这些学生机会,让每一个孩子在班级自治管理中都有自己的岗位。

三、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1.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确定每月的德育教育重点,让学生自主设计德育教育内容。教师要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总体部署的基础上,围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以及集体主义的教育核心,结合本班的德育教育实际,进行不同层次的德育教育。教师要发挥学生自治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德育教育主题,或在教师的帮助下选择感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德育教育内容进行班级德育主题教育,以班会、小品等形式向同学们宣传德育教育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德育工作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真正受益。如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或者学生发现班内有些学生不懂得感恩,学生就可以自主组织关于感恩教育的班会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感染,提升自身的德育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