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十篇

时间:2023-03-18 08:37:49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篇1

从初二开始,我们就在课堂上实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究竟有没有提高我们的成绩,对我们有没有帮助?这一直是老师和家长所关心的问题。我要说小组合作学习对我们有极大的利,当然,也有弊,但我确信利大于弊。

小组合作学习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合作。所以在谈论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利弊问题前,要先说一说合作的重要性。

在以前有一个外国大教育家邀请几个学生做了一个实验。就是把几个小球吊在瓶子里,一人拿一根绳子,绳子末端就是小球,一吹哨,大家就要用最快的速度把它提出来。一听到吹哨,大家就一个接一个,有条不絮的把小球提了出来。他们成功的秘诀就是他们之间的合作。古人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可见古人也知道合作的重要性。把大家的力量集合起来,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战胜的困难。合作可以使我们完成目标。

言归小组合作学习带给我们的“利弊问题”。

在没有实行小组合作之前,我的总分只有七百多一点,但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后,通过不断讨论,攻克难题,给组员讲题,巩固自己的所学,是我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还有我们组的B1,他原来的数学成绩只有八十多分的水平,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后,在课上,我们给他讲题,把展示的机会让给他,他也不负众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数学成绩稳定在了九十多分,有时还突破了百分。

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性。我以前组的C1最不爱说话,整天一“淑女”样子,每次被老师叫起来答题,他都支支吾吾的,组织不起语言。我们都戏称她为“羞答答的玫瑰”。在实行了小组合作学习后,我们组的成员都鼓励她,帮助她,使她变得更活泼,更勇敢了,起来说话也流畅了。

小组合作学习还促进了我们组员之间的团结。上课一起研究、讨论,使我们间的距离着实拉近了不少,关系更好了。以前的恩怨、矛盾也在快乐的学习中化解了。

当然,开头也说了,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它也有弊。同组之间,邻组之间,谈话的机会也变多了。老师也曾说过,这种学习模式加重了两极分化现象,老师讲的少了,学生讨论的多了,这就使有些同学开始浑水摸鱼,滥竽充数起来。使好的同学更好了,差的同学更差了。

既然发现了问题,那我们就要去解决问题。首先自身要提高自制力,记住课堂是学习的战场,不是玩的天堂。其次需要组长的管理,发现有不好的现象,要及时制止,警告,并帮他改正,以防再犯。还有就是同组或异组之间的相互监督。这样,在合作、竞争中学习,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篇2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教育局教研室,223800)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形成主动参与、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而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则存在着“注重形式,忽视本质,缺乏实效”的现象。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抓时机,适度组织

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而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比如在一节课中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于是,由于时机不当,频率过高,导致小组合作低效,学习时间丧失。那么,什么时机最适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在学习重点、难点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越是教学的重点、难点,越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主动、充分地参与知识、方法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分析、比较,从而把握知识本质,领会思想方法。

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笔者引导:“今天我们一起来计算一下篮球场的周长,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学生小组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很容易想到了多种求周长的方法,如“长十长十宽十宽”“长十宽十长十宽”“长×2+宽×2”“(长十宽)×2”等;接着通过分析、比较、交流,总结出最简便的长方形周长公式。

(二)在认识不统一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学习中学生的认知经常是有差异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并利用学生之间不统一的认识,设计主题,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辩论中,纠正错误,深化认识,并增强竞争意识。

例如,教学“认识分数”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吴正宪老师给出了这样的一道巩固练习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对吗?”吴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有的说对,有的说错。吴老师没有马上裁决,而是把意见不同的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让他们合作商量后再发表意见。于是,交流讨论后,小小的辩论会开始了。正方提问:“我是不是把圆分成了两份?”反方回答:“是的。”正方当仁不让:“既然如此,为什么每一份不是二分之一?”反方不慌不忙,随手从圆形纸片上撕下一片,问道:“这是圆的二分之一吗?”这时,正方恍然大悟,明白了分数的意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

(三)在沟通知识的联系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学习中的新知识往往都是由旧知识派生和发展出来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沟通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设计主题,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辨析中,厘清关系,建构网络,并培养合作精神。

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笔者让学生练习两道依据分数性质和商不变性质设计的题目,然后分组讨论:(1)这两道题是根据什么解决的?(2)完成关于比、除法、分数的关系的表格(如表1所示)。(3)根据除法、分数、比的关系说说比的基本性质。学生很快以旧知为基础和方向,探究得出新知。

二、巧评价,营造氛围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他撑着一条船,学生用力划桨才能把船驶向前。”小组合作学习的持续、深入的开展,离不开教师及时、恰当的评价和引导;教师的评价和引导,要贯串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全过程中。到位的评价和引导,能营造出融洽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引导:“大家都认识梯形,请利用你手中的梯形,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先独立操作,或比划,或对折,或剪拼;再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重点集中在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上。几位学生发言后,教师评价并引导:“善于观察,勇于实践,大家才会有如此丰富的发现。利用上面的发现,你准备继续探究梯形的哪些问题?”学生独立尝试,小组合作,进行探究——重点集中在梯形的面积计算上。教师巡视、聆听,并对有困难的学生作必要的提示、启发后,评价并引导:“不少同学已经成功地对自己的假设进行了验证,请向大家展示你的研究思路与成果。”几位学生借助实物投影展示小组内的转化方法和结论后,教师又评价并引导:“能设法将新问题转化为已经学过的问题来解决,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在这些方法中,你最欣赏哪一种,就请你借助手中的工具再次完成这一转化与推导的过程,并在小组里交流。”……

三、给时间,充分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与时间也有很大的关系。有的教师在课堂内多次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但是每次都刻意控制在2~3分钟内,使多数学生才进入角色,刚展开讨论,就被催促或叫停,不得不草草收场,导致原本活跃的学习气氛一下子冷落下来。实际上,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发现的过程能使学生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确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之后,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裕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探究。同时,教师必须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边观察、边指导、边掌握好时间,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小组合作学习篇3

【关键词】数学 小组 合作 学习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一个最明显特征。“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即通过学习小组共同研究和探讨问题,在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以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完善认知结构,优化思维品质的目的。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确确实实落到实处,获得良好的效果呢?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对新课程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

新课改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评价新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们从陌生到好奇、认同、尝试,又从熟悉到困惑、研究、再实践。一些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课题里已“破茧而出”。然而,还有些教师仍处于“量”的积累之中,未生成“质”的飞跃。他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把握不准确、理解不深刻,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技巧运用不到位、掌控不自如,存在很多问题。

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是发展学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新一轮课改理念要求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是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不仅仅是教学的需要,知识学习的需要,还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今后工作的需要。所以,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积极地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不断完善合作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合作,爱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另外教师也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不要落入没有实施“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没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就不是好课的新套套。

二、目前小学数学在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

1.滥用合作学习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成为新课改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名词,也被广大教师接纳和使用。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合作学习的实施存在误区。教师片面地把“小组合作学习”视为“金科玉律”,不管什么教学内容,不问哪个年级,都要安排小组合作的讨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和过程缺乏应有的整体把握。不顾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常常出现教室里表面很热闹,其实学生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面上,只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合作学习形式化,浮于表面。

2.教育方式缺乏科学性

新课程的合作教学实践中,往往是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剩下的只有学生们七嘴八舌混流的场面,教师缺乏必要的计划和科学的方式,成为了一个旁观者。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实际上老师并没有融入和参与,没有思维严密、井然有序的教学场景,根本达不到合作学习和教学的目的。

3.用合作教学代替一切

课堂教学中,有时候只见学生分好几个小组,每人说了一遍,合作即结束。合作学习只求形式,忽视了实质,用合作代替思考。同时,老师指导不及时,是指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和小组代表汇报合作学习成果时,不能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指点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表面上是进行合作学习了,但最本质的数学思考没有得到开发。对合作教学要求过高。面对程度比较薄弱的学生,我们不是看他们合作学习后的成果如何,更应看他们有否愿意合作学习的态度,并逐步学会合作。

三、小组合作教学和学习的科学实施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实际操作问题,也是理论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讨、去研究。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谈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几条比较重要的策略。

1.合理的构建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的重要而有效的形式是“学习互助小组”,小组成员的搭配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合作小组通常在四至六人之间为宜。组员搭配也有一定的要求,能力水平各不相同的学生应分为一组,还要考虑他们的性格、情感特征等非智力性的合作基础。在组建学习小组和座位安排上进行合理搭配,让每个学习小组尽量都有四种类型的学生,同时兼顾不同性别和不同性格,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实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2.合理的建立互动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万能的,它还应注重学习方式有机结合,特别是与建立互动的课堂机制结合起来,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主动交往,掌控了小组活动的进程。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主动交往,增加了合作学习成功的概率。同时,在划分职责的时候,每个人的职责应由学生自己确定,角色一旦确定,一段时间内就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内承担自己相应的任务。小组在合作学习、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必然形成互相谦让、互相学习、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等良好的研究氛围。合作学习可以是多边互动的,合作学习的互动方式可以是多向的,交往对象也可以是多维的。

3.有机地结合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索

小组合作学习篇4

本人在高中数学所教层次为文科C层,学生存在一些问题,(1)学习懒散,不肯动脑,手高脚低;(2)忽视预习,坐等上课,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依赖性较强,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不会听课,像个速记员,边听边记,笔记是记了一大本,但问题也有一大堆;有的则一字不记,只顾听讲;(4)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教师讲的听得懂,例题看得懂,就是不好好做作业。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

一、分组

将学生前后桌分成一组,4个人为一个小组。前后桌一组,更加方便学生的讨论、学习,而且要保证每一组都有数学好的同学,尽量做到1强1中2差,方便交流,同时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二、课前预习、作业检查

要保证每天检查作业,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分成ABC三种情况。完成加分:A加2分,B加1分,C不加分,并要给学生公布,让学生有组内危机感,想为提高小组成绩而奋斗。每天开课前要表扬作业完成最好的小组,小组长的尽责使得每个同学都能高效完成作业。

三、课堂活动

上课的时候,要鼓励学生上黑板讲,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我做得有趣味性点。在习题课上,留出基本的题目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在黑板上右边写好题号,如:1――(5)2――(8)3――(10)*2(因为本班就8个小组,所以就8道题)至于每个组讲哪道题,就看自己的运气了。我准备了一个笔袋,装8支笔,笔上贴有标签1-8。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来抽,抽到第几题就讲哪个,抽完题目学生还要在黑板上写好第几组派哪位同学讲。例如,抽到2的话,就讲这张卷纸的第8题。*2是这道题有点难,抽中3的话,讲对了就加双倍分。这样激发学生的参与乐趣。组内同学要先预讲一遍,看能不能给小组的同学讲明白,然后再到黑板讲。如果不会的话就弃权,其余小组可以抢题,直接冲到黑板上补上自己小组的名称即可。不会还可以求助其余小组,不过要分一半分给对方小组。在小组展示的过程中要告诉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声音要洪亮;(2)字迹要工整,要有重点,要适当运用彩色粉笔;(3)要利用教棍,面对学生讲话,不要背对学生;(4)要跟学生有互动,不能自己一味地讲。学生讲完以后,要适当评价和鼓励,如果不对的话,其余小组可以补充。课堂让课代表统计得分。

四、课后活动

对于C层的同学,复习相当重要。所以我会每天下午自习课时抽考学生,题目就是上课讲过的类型题,也按照小组给分,答对的话,加1分或2分,后进生多加一分,还有较差的同学主动出来应战的。这样,通过部分学生的答题,基本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知道哪部分比较薄弱,明天上课可以继续加强训练。而且也能督促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抓紧时间复习。第二天上课还要总结,这样会给那些拖小组后腿的同学当头一棒,也会让组内成员督促他们学习。

五、活动奖励

小组合作学习篇5

1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的基本做法是将跟据学生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合作学习小组一般有3~6人组成,4人最好。如果是4个人一小组,应该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这样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和互补性,也便于各个小组问开展公平的竞争。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的优差互补。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采用此方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合作关系和教育关系,做到扬长补短,培养其自信和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人尽其才。提高学习效率。

2明确小组成员责任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要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要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明确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一个小组,只有在一个好的小组带头人的带领下,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某一个中心议题开展讨论、探究,最终找到规律、获取方法。组长又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的得力助手,是联系教师与全班学生的纽带。因此选好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小组长要选择有一定的号召力、责任心、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小组长为轮换制,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

3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的问题

3.1独立思考,个体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使每个小组成员在参与讨论之前都有自己思考的结果,以便于小组讨论中大家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为了使全体学生的独立思考富有成效,必须注意做好以下两点:①培养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让学生检查自己有否进展,然后自我调节,进行自我反应。②重点点拨差生。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但如果组织不当,学生就很容易出现拉大差距的现象,学习好的始终唱主角,差的学生总等待别人的帮助,等待别人说出答案。因此在每一次独立思考时,教师要有计划地点拨思考能力差的学生,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也可交待优生对其进行教师以外的再教育。一定要注意:优生或教师的言语不能刺伤差生的心灵。

3.2组内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环节是合作学习模式的核心环节。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交流个体学习时独立思考的成果,并进而转化为全组共同的认识成果。在交流和转化的过程中,深化各自的认识,甚至可能产生出新奇独特的思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里要求小组内每人都发言,讨论由小组长组织,成员之间进行争论、比较、说理,最后谋求统一意见。让每个学生都有亲身体验,学会合作,学会总结。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再进行全班的交流讨论,形成最后的结论。

3.3正确进行评价。强化小组全体激励,对小组成员的评价教师须把握以下几点:①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要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②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正视学生的客观差异,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③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活动的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回报水平,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④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注意以教师评价为主,以自我评价为辅,逐步过度,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改进的办法。另外,我们可以定期进行诸如最佳学习小组、最佳小组长、最佳学习伙伴、最快进步奖等评选活动,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使每一位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从而达到从个人目标的达成促进小组团体目标的达成。

小组合作学习篇6

【关键词】合作学习;步骤方法;合作探究

Group cooperation study pleasure

Chen Duoqiong

【Abstract】As a result of my state area student’s language difference, the age difference, the knowledge difference has brought the very major difficulty to the study, but cooperates one kind of educational model which the study is receives in the last few years widely takes seriously. It has happen to made up this kind of difference. The cooperation study’s researcher, American education psychologist Si Lavin believed that the cooperation study is lets the student launches the study in the group or the small team, helps mutually. The group cooperation study interaction, the exchange through student’s between can realize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thus promotion knowledge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study, student’s cooperation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obtain the raise, the student reduce the pressure, the enhancement self-confidenc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increases opportunity which begins to practice, can therefore raise the innovative spirit and the practical ability, simultaneously promotes all student’s individuality development, forms the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Key words】Cooperation study; Step method; The cooperation inquired into

下面是根据合作学习的意义、特点,在教学中对小组合作学习采用的一些方法和步骤:

1 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合作学习就是师生共同协作、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主要在于分工合作、协同作战,用团队精神面对困难,用构建的群体力量战胜困难。在合作学习中主要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和乐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合作学习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团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例如在新课程中,增加了许多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这些内容如果单独一个人做要浪费很多时间,进行小组讨论能节省时间,学生兴趣也比较浓。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选择与判断什么是有效的,正确的,最佳的的观念与做法。因此,合作在今天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教育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当前,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已经进入实验阶段,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的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合作学习便成为广大教学研究人员和教师研究的重点对象,小组合作学习在我校班级教学中也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

2 在小组合作学习采用的方法和步骤

2.1 合理的分组:首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般以4-6人为宜。二是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此外,在合作中,小组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激励者、检查者、记录者、报告者、操作者等等,而且小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例如:我在让孩子分小组学习“认识钟表”时,小组内有“教师”,有“学生”,有“记录”,还有“裁判”,学生的分工非常明确!;又如:在开展数学活动课“小小商店”时,孩子们带来了玩具、书、文具等物品,教室里开张了近十个小商店,有经理、营业员、收银员、、顾客……教室里热火朝天但秩序井然。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如果不分组,如果不分角色,全班一起做这样的游戏,局面真不可想象。

2.2 分配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

2.3 合作探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要了解学生特点、吃透教材,对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正确的判断。要对合作内容、自主学习、环境氛围、交流反馈、评价激励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时,要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有针对性的讨论,为了避免讨论成为优生的个人表演,可以丰富讨论的形式。如: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也可以每人独立思考,抽签决定一位成员陈述自己意见,大家再发表见解,更可以互相提问,再共同讨论。这样的讨论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在讨论中使学生紧紧抓住要解决的问题,合理分工,畅所欲言,发挥集体智慧,形成集体在有效的时间内成功地完成质疑、合作释疑、自主获取知识的任务。

2.4 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作出指导。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让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鼓励、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小组合作学习篇7

一、加强思想认识,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让学生明确的合作目标。

教师首先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是:使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发展,人人获得提高,真正还学习主体地位于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得出自己的观点与人交流。认识到小组合作的意义后,要真正把小组合作学习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让每位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分享合作学习的成果。要花时间对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培训,让学生明确合作的目的和意义,并选拔出一名得力的组长来管理小组。组织组长培训,并让他们带动本组成员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

二、合理安排学习目标,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

小组学习的目标与要求不能太多太高,只能适当。过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不能完成任务;过高,学生达不到要求。二者都影响小组学习的效果。选择内容要考虑学生之间可能出现的不同认识、不同的观点等等,这些内容大多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是靠学生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会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

三、善于发现,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整堂课都需要进行的,它只是我们实现高效课堂的一种手段而已。使小组合作学习收到最佳效果,教师必须善于把握小组学习的时机。问题的设计要适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而不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让学生“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子”,就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小组学习才会更有效。

四、教师对小组学习活动要适当指导。

课堂上,教师要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真正关注学生。首先,小组合作学习前,要给学生提出合作学习的要求、目标以及方法,强调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到讨论中来。第二,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问题。教师应考虑如何引导他们。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剖析疑难,归纳学法。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整理过程,亲自探索和亲口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后,要鼓励每位成员大胆展示自己小组讨论后的结果。尤其要关注差生,对他们的表现要给予肯定。

五、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进行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篇8

一、给学生“排好队”很重要

成功的学习小组小是非得强强联手,相反我觉得应该优势互补才好。学习小组活动的开展离小开一个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这其中包括学习小组的队伍组建的必须要平均。我划分的学习小组主要参考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的比例进行组合。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活动的开展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优等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大施拳脚,中等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得到发挥,学困生在小组合作中慢慢得到锻炼,树立自信,逐渐的成长。

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期初,学习小组划分以后,为了促进有效的小组合作,前期我专门在班里抽出时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专题讲座,给学生介绍小组合作的优点和操作策略,教会学生学会合作,激发学生小组合作的兴趣和欲望。同时我还精心设计了小组评价量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活动态度、活动能力和合作质量等,每节课反馈后进行评价,每周五进行总结和表彰。评选最佳小组三名并张榜公布。最佳小组还有特权,可以优先选择他们小组在教室的有利位置。同时成绩突出的小组还自愿“扶贫”,对口“支援”暂时落后的小组。在小组建设中我特别重视小组评价的重要作用。通过评价的过程我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状况,把评价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激发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

三、问题的设置要精心设计.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

一节课小是什么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不能滥用小组合作,为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我课前会深入研究课标和教材,预设有一定开放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靠个人很难解决,需要经过小组的合作和智慧才能较快的解决。如在讲授《世界的人口》一节叫,在“分析人口增长过快、过慢对环境、资源及社会的影响?”这个问题时,问题小难,没有超越学生当前的认知,但单靠个人力量难以短时间解决,这叫学生就自觉的走向“联合”,展开小组讨论,使问题迎刃而解。

四、教师要做好“加油站”

小组合作学习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种教学策略,我认真充当好“加油站”这个角色,在备课叫我会认真分析学情.在小组合作前,提前给孩子们做好知识的铺垫,为小组合作可能遇到的困难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如在讲授《世界的人口》这节,要解决“分析世界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这个问题前,事先我给孩子们介绍了我们北方人夏季旅游避暑佳径:“北上、下海、上山”,给这部分内容起到铺垫的作用,让孩子们提前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要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还注意采用一些小组竞赛的机制,营造小组合作的氛围,如正方反方辩论“人口越多越好还是人口越少越好”等,增强小组合作的凝聚力。

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也应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和学生们一起学习。每次的小组讨论时我都会走下讲台,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热烈讨论中,进行观察和指导。尤其我会关注那些胆怯、被动、积极性较差的学生,适时启发组内的其他成员对他们予以帮助,如果他们发言我会及时给他们好评,使他们树立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篇9

早在19世纪早期,美国一些学者便开始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到了20世纪70年代,合作学习在美国的研究和应用已相当广泛。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式已经被许多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中被广泛采用。我是从2006年夏季开始,在英语教学中实践这一形式的。

一、划分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实践合作学习的最基本单位。我利用担任班主任的优势,根据学生的特质即英语水平、语言技能、性别、身高等进行小组划分。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小组间搭配尽可能均衡。全班共分为9个小组,每个小组6名学生,并指定各小组长,负责该组与学习相关的事务。

二、确定小组目标

由小组成员共同商定本小组目标。目标可分为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要求组员之间要树立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三、明确组员分工

由各小组长负总责,组织组员开展学习活动。组内分工有记录员、召集员、发言人等。所有组员角色定期轮换,以锻炼他们的各项能力。

四、小组活动项目

小组活动项目可分为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学习活动两种。

⒈ 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习的主渠道、重头戏。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方式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方式。课堂上,教师设计、提出任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小组合作学习更体现了合作、探究、体验的教学理念。

⒉ 课外学习活动:课外学习活动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很多学习项目可以由课外合作学习途径得以完成,如预习、作业检查、词句背诵、作业(试卷)评改等。

五、对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多元评价机制

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应多样式、多角度、多方面。主要包括口头评价,如 Wonderful、 Your group is the best 等;记分评价,根据完成任务的情况给出分数;个人评价,对完成任务的个人进行评价;小组评价,根据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的表现,对小组集体予以评价等。在评价时,要注意公正、合理,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导向性和针对性。此外,应将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即时评价和阶段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组员间、小组间的和谐发展。

通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我所在班级的学生在诸多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学习更为自觉、主动、高效;学习兴趣更浓厚,学习态度更端正,学习动机更强烈;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同时发扬了团结精神,提高了协作能力,培养了竞争意识;小组合作学习为每个组员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讨论及交流的空间。学生们在这一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更敢于开口,乐于表达,从而提高了英语运用能力,特别是听力、写作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英语教学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能力培养、文化交流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实现从“传授语言知识”到“培养语言能力”、从“知识记忆”到“知识运用”,是对每一位英语教师的巨大挑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为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小组合作学习篇10

的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优点多多,它有着传统教学那种单一单向的教学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一改过去教师“独霸课堂”、“满堂灌”的局面,打破了课堂气氛的沉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仅加强了学生间的信息交流,使学生由学习上的竞争对手转变为相互协作的伙伴,克服了过去在传统意识下被扭曲的竞争意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提高了,由过去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我乐学”的自主学习局面。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甩掉了胆怯、害羞、害怕出错的包袱,敢问敢说,即使那些一向“少言寡语”的内向学生也产生了跃跃欲试的冲动,性格变得开朗起来,精神面貌焕然一心,自信心得到了加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教师由于班额大而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实践和发展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尽管有如此多的优点,在英语教学中使用频率也很高,但是如果不假思索,每课必用就会走入教学误区:一味认为新课改就是让课堂热闹,就是教师不教;该合作的合作,不该合作的也合作。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背后,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低效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重实效

好多学校接到课改文件不假思索就一哄而上,说是改革实际却流于形式,没有成效。有的学校在让学生合作时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只是坐在一起,并没有按老师设定的目标进行。有的在埋头写作业,有的在三三两两、津津有味地闲聊题外话,有的因害羞内向而沉默不语、独自发呆。事实上,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形式上简单地让学生凑在一起。这种情况已经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2.合作目的不明确,为“活动”而“活动”

有的教师为了赶时髦,不分主次轻重,每节课都用,并且认为一节课内用得越多越好,走入了教学误区。在英语教学中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老师为“活动”而“活动”,随意将课文中的一个句型或知识点硬塞给学生,来回反复地让学生分组操练。我曾听过一位老师在上Starter Unit 5 Visit my school 这一课时,将“How many...are there...?”这个句型让学生分组反复地操练。像这样的合作毫无价值,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于是有些同学就草草应付了事,然后各行其是,课堂内声音嘈杂,秩序“混乱”。

3.合作无序

有的教师下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全班学生只是按小组围坐在了一起,可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整个课堂闹哄哄,却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4.合作问题过于简单,没有讨论的必要

在教学中也常看到这种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老师的问题还没说完,学生就已说出了答案。对于这种现象,老师还让学生照讨论不误,进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曾有一位教师在讲Fun With English 7B Unit 1 Dream Homes这一课时,设计了下面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1)What is the capital of the USA?(2)When is Christmas? 对于这种个人学习就能掌握的内容,就没必要进行小组合作。

5.学生没有经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就开始合作

教学中常看到有些老师不经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就直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感到措手不及。没有独立学习做基础的讨论犹如空中楼阁,没有经过独立思考而展开的讨论如无源之水。记得看过这样一段话:“离开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深入思考,相互间的交流和讨论就不可能有深度,不可能有真正的互动和启发,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成分,修正、充实自我观点。”对此,我深表赞同。

6.教师不能有效指导帮助,一味放手让学生合作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常见到有些老师给学生完“下面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就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不指导、监控学生的交往活动。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热情的帮助,在小组中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启发、帮助和建议,必要时参与其中,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的良好合作氛围,而不能作为一个局外人,造成“放羊式”的小组讨论交流。

7.教师为赶教学进度,草草收场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赶进度,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发言、补充、自查、更正以及小组讨论中辩论的时间,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为走形式而草草收场。

8.学生的主动合作意识不强,合作参与不足

小组活动时,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造成了“优秀学生讲,学困生听”的局面,表面上热闹、民主、活泼的合作学习气氛实则隐含着种种阴影。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机会明显较多,在小组活动中抢占话语霸权,起着支配的作用,而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显得消极被动,不去积极参与、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只等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渐渐地他们对小组合作学习失去了兴趣,表现得冷淡、麻木,直至自我放弃。轰轰烈烈的小组合作学习又变成了“一言堂”,失去了合作的意义与价值。

9.合作过于频繁

现在一提到公开课,有的教师就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万能钥匙,不论什么内容的课,动不动就让学生小组讨论,而忽视了传统教学的方便获得与使用的实际价值,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使英语课几乎成了小组讨论的展示课,给人一种作秀的感觉,背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10.合作没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