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素质拓展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2 04:34: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素质拓展个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素质拓展个人总结

篇1

【关键词】户外拓展训练 大学生人格 人格培养

当今中国社会,独生子女已经成为现在年轻一代的主体,在他们的成长期,在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新旧两种体制的转变中,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在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的双重挤压下发生着急剧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特征。他们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我为人人”的理念,很多大学生在巨大的学业和生活的压力下暴露出的心理问题已经为社会敲响了警钟。户外体验式培训在培养人的团队精神和战胜自我方面有显著的效果,而体育课在培养人的冒险、创新、挑战极限方面的能力有别的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将二者有机融合将对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大学生个体人格的界定

人格是指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性格、气质、兴趣、能力、韧性等。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基本特征。近年来,心理学人格研究正致力于探索一些能描述个体人格的五种普遍因素, 即人格的“大五”因素。人格的“大五”因素概括了人格结构,具体包括个体的适应性、社交性、道德感、利他性和智力开放性。加强大学生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二、户外拓展培训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一)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格影响的研究现状。

拓展训练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体验式学习方法。它以系列活动为导引, 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以拓展心胸、拓展品格、拓展意志为宗旨,以人格完善为目的。现在的研究大多侧重于结果的描述,Jim Schefter 等国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拓展训练进行阐述, 我国也有学者探究过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拓展训练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等。拓展训练对人格素质产生重大的影响,国内一些学者已经做出了相关的实证性研究,揭示了拓展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 有利于大学生人格教育。

(二)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必要性。

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面对近些年来不断发生的大学生因人格不健全导致的恶性事件:云大“马家爵事件”、复旦学生“投毒事件”以及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等。这些都突显出我国大学生的人格素质存在着严重的隐患, 同时也表明我国传统的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存在一定的缺陷,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培养方式有待改善。根据团中央提倡,大学生要求做素质拓展,大学生毕业后应聘工作,要求有素质拓展证书和毕业证书方可参加人材市场的招聘,素质拓展培训又丰富了大学生的室外课堂。

(三)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应用。

1.拓展训练的培训方式

拓展训练的学习方式是体验式教学,其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先行而后知”。拓展训练的学习流程是: 体验、发表、反思、总结、应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所有的培训课程都由受训者亲自去体验,教师只是在课前把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向受训者讲清楚,活动中一般不进行讲述,也不参加讨论,充分尊重受训者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即使在课后的总结中, 教师也只是点到为止,主要让受训者自己来讲,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由于拓展训练的课程特点和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形式活泼的状态下积极参与和体验,从而感受到其他课程所没有的愉快。

拓展训练能够让学生放松心情,减轻心理的压力和紧张。又由于拓展训练中有团队分享的环节,在团队分享中,每位同学不仅有机会在大家面前谈论自己的活动体验,而且也有机会倾听大家的感受,这会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并非孤单地承受着心理上的困惑和痛苦,而是大家都分担着相似的经历,从而在认知、感受上更观地了解、接受自己的烦恼。另外,活动中亲身的体验和感悟、活动后同学之间的分享和教师的正确引导, 使他们的人格素质能够得到发展、完善。在以后的人生中能以一种宽容、平和、理解的心态去看待生活,用一种正确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社会、适应社会。

2.拓展训练发挥着对大学生人格的导向作用

拓展培训是一种职业导向的体验式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树立生涯目标,使他们敢于挑战自我极限,有利于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摇摆不定和就业形势的变化使得这种培训成为高校必要的选择。拓展培训对大学生人格因素中的乐群性、敢为性、敏感性、忧虑性等方面均有显著性改变,对女大学生人格因素影响更深。拓展培训有助于人格向外向型方向改变,有助于个人成长。建议高校体育教学积极推广拓展培训模式:正式设立拓展培训课程,丰富教学内容,提升体育教师素质,编写专门大纲,使拓展培训有章可循。

三、结论

在拓展训练中,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应交叉进行,受训者在挖掘个人潜力的同时,从集体中感悟“1+1>2”的道理,全面的帮助大学生们完善人格素质。拓展训练能帮助大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组织纪律观念、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发掘潜能、树立信心,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优化大学生的人格素质。因此建议高校积极拓宽拓展训练的广度和深度,把拓展训练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必经途径。

参考文献:

篇2

素质拓展认证工作的流程一般包括:素质训练项目凭证积累——学期末团支部发出认证通知——个人进行认证申请——自主选择填写内容(根据素质拓展认证的模块,每个模块4-5条)——基层团支部认证会进行认证(认证方式可以同学相互认证和原始凭证认匠相结合)——填写认证内容,进行公示——公示结束进行填写——院系认证中心——学校认证中心——形成网络版,建立电子档案。

但是这里班级团支部参与第一层级把关值得讨论,支持者认为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剧增,院系团总支书记可能不是很熟悉学生情况,如果认证时间是以一个月为一个阶段,要对全院系四个年级几百甚至上千学生进行认证,工作量非常大。反对者对班级团支部参与第一层级把关的权威性、效果、公正性、学生干部的工作时间如何保证提出质疑。

认证时间安排要科学化。班级认证、院系认证、校级认证的具体日期和时段要合理安排,不同层级的认证时间段和具体日期肯定不同,既要照顾到教学正常秩序的保证,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干部和团总支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还要照顾到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规律以及就业应聘的日期安排。

公示制度是一次性安排还是多级安排?一次性安排可能会存在着学生的自我保护或班级保护,因为这种认证是一个激励性认证,但又不一定是排它性的,可能最后导致平均主义的产生。因此,在构建多级公示和公示惩罚制度的同时.还应该建立申诉制度,允许学生对认证中心的认证活动进行监督和申诉鉴定。

二、认证机构的设置

目前,某些高校现行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组织机构为二级体系设置,即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校级组织)和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院级组织)。这两级组织之间呈领导与被领导、指导与被指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然而,二级机构的设置忽略了最基层的强大力量——团支部,因而无法深入到基层中去,无法让广大同学都真正了解素质拓展的意义,认识素质拓展的重要性,未能有效地开展素质拓展的认证工作。笔者曾在某高校新生入学后组织了一次抽样调查,发放问卷460份,实收436份,回收率94.78%。结果显示,知道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的同学有12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7.5%,不知道的同学有316人,占总人数的72.5%。此数据说明该校大学生对于素质拓展认证中心的知晓程度还是相当低的。组织机构的不健全势必影响到素质拓展计划的有效实施。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组织结构应该按照三级组织体系设置,即学校素质拓展中心、院系素质拓展中心和团支部素质拓展小组。上级组织逐级考核下一级组织的工作绩效;下一级组织可以对上级组织的工作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并可参与具体的决策与实施工作。

其中,学校素质拓展中心(校级组织)负责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总体规划,制定实施办法,并指导各级素质拓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确定素质拓展项目的运行机制并提供组织实施的政策保障。院系素质拓展中心(分院或系级组织)负责素质拓展填写,核实并保证素质拓展证书的内容。团支部素质拓展小组(班级组织)负责对大学生各类素质拓展项目的参与和总结评定。

三、认证形式的统一

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的最终结果,将以书面认证和网络认证两种形式来体现。认证中心在申报简便、公示有效、认证科学、证书统一的原则下,要确保网络和书面版证书的统一。

1.书面认证

《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由

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统一格式、统一印刷要求。为便于管理,每本证书设定一个全国唯一的编码。编码格式为“**一*****——********”。其中,第—组数字为省区代码,第二组数字为大学代码,第三组数字为学生学号。(省代码和学校代码采用教育部统一招生代码),证书记录的内容要求简洁。以陈述性语言说明在何时、何地以何种身份参加什么素质训练项目,取得怎么样的结果。

2.网络认证

网络认证必须要建立素质拓展的专题网站,而网站内容的主体是一个数据库,它与学校的学籍管理数据库相联系,按照班级、专业、学号和姓名等要素详细记录各个同学的基本情况。该系统为每个大学生建立了一个《大学生素质拓展网络证书》,主要是供大学生查找和检测自己网络证书内容使用。

学生可以随时自主登陆网站,点击素质拓展栏目,输入自己的学号,确认后就可以看到自己所参与的各种活动和相关资料。如发现有错误或遗漏的项目就可及时与相关的认证部门联系更正。

网络认证的过程通常包括填写、认证、公示和监督四个阶段。

填写阶段。每个学期进行认证时,由学校发出通知。在填写证书期间,每个同学可以登陆素质拓展网站,输入自己的学号,查看自己的网络素质拓展证书。接着,在素质训练数据库的每个模块中选择自己曾经参加、并认为最为重要的素质拓展项目(4—5项)并确认。也可以根据自己在活动中的身份和其它作用进行补充和完善,系统将对输入的信息随时储存。

认证阶段。通常采取“谁组织、谁认证”的方式与班团支部认证相结合。组织单位将对每位同学提交的项目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全班同学的共同认证,同时被认证的同学也可以提供相关的证明人、原始凭证进行证明。确认后,同学的提交项目将在网上公示栏进行公开认证。认证后的内容,个人不能够改动,只有上一级别的认证中心才有权进行修改。

公示阶段。每个同学的素质拓展证书中提交的项目经过上述组织单位和团支部认证后,将在网上公式栏中进行公示。在公示期间,所有的素质拓展证书中有关项目将对所有的同学开放,可以进入浏览(不可以修改),所有的素质项目详细记录也都可视。同时,同学们可以在意见窗口中提出个人公示意见。这些意见由班级认证中心进行查证、修改。公式期间结束,班级认证也就结束,信息上传上级认证中心。

监督阶段。院系对上传的信息进行一定比例的抽查,按照对应的素质训练项目进行查找和验证,并通过电话等方式查询素质训练项目负责人。以上所有认证环节结束后,本学期的网络证书也就完成,一方面可以网络版储存在数据库;同时也可以打印出来。

通过素质拓展书面及网络认证,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可以得到一份类似《毕业证》一样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前者证明了学生大学期间课程学习是否合格;后者则记录了学生在大学里素质拓展的基本情况。随着素质拓展社会认同的不断提高,这本证书的重要意义也将日渐突显。

四、结束语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为依托,通过职业导航设计、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和强化社会认同四个基本环节,使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工作有形化、具体化、规范化、制度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也日益成为广大毕业生求职的必备证明。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素质拓展认证工作的重要性,使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与课堂教学互为补充、并驾齐驱,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2002)14号文件[Z].

[2]郗杰英,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

[3]甘霖.论大学生素质拓展与青年人力资源开发[J].中国青年研究,2003,(3).

[4]夏种家.“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在复旦[J].中国青年研究,2003,(3).

[5]杨咏梅.以素质拓展统揽高校共青团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2003,(4).

[6]韩建新,刘晓娜.关于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的探索[J].上海青年,2003.

篇3

[主题词] 高职大学生 素质拓展 课程设计

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实践式、体验式的方式运用丰富多彩的具有挑战性的项目组合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无论是个体或者团队,都将在训练中得到知识,提高认识。素质拓展培训现如今已成为提高公司职员、培训新员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成功的培训能使参与的学生获得新的知识、新的体验和新的技能,从而萌发新的生活态度,并能帮助他们把所学到的知识更好的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多角度解析当今高职大学生素质现状[1]

1、社会需求的角度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各类高职教育的繁荣,但同时快速的经济发展也使用人单位对具有高知识层次和高技能水平人员的需求变的更加迫切。高职教育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整合资源,加速开设新的专业和课程,强化了对学生专业课知识的灌输,为了能够学到新的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的专业课学习负担加重,从而导致基础课或者其他相关课程变得次要,学生也很少或者不愿意再投入精力去学习,导致基础素质缺失的现状。例如政治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团结协作能力等等。

2、学校教育角度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当前学校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课程的成绩,对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要求有所降低,导致了学生高分低能的现状,当学生进入大学后,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就变的更加重要,因为大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大军中区,所以在大学教育阶段,学校更应该建立科学的分析或者评价体系,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分析和评价。根据学校、二级学院、教务部门、学工部门等部门提供的学生各项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由各部门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组成评估小组,对每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各个层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强。素质拓展训练课程根据学生评价体系,选择不同培训项目,科学的设计课程,有针对性的开展素质拓展培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学生自我发展角度

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家庭条件提供了他们不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导致不同的优势和缺陷,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他们渴望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有所弥补和改进。例如有的学生从小受家庭影响比较懦弱,不善与人交往,害怕与陌生人共事。掌握了学生的素质需要,课程设计的目的性就非常明确,可以创造一个完全又陌生人组成的陌生的环境,充分利用针对性强的训练项目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式的训练,通过培训师的引导、团队成员的鼓励,激发学生的勇气和信心,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改变学生对原有事物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打造高效的培训师团队

1、培训师自身业务能力强

素质拓展培训项目的操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业务要求,例如“成功墙”项目,仅安全要点就有20项之多,这对培训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是一项挑战。素质拓展本身具有很高的危险性,为了确保安全,在实操过程中,安全要点和操作规则绝对不能有任何遗漏,必须向培训对象讲清楚防止意外发生,并且在项目实操过程中,针对培训对象的身份、现场环境等都要去改变我们的保护侧重点,这都需要我们的培师有强的专业能力和实操经验。

2、注重团队凝聚力培养

素质拓展培训是一个非常注重团队配合的课程,每次培训需要至少2名以上的培训师协同配合完成培训课程,所以要求每一位培训师都应当具备强烈的团队归属感,愿意为团队的利益和目标尽心尽力,充分认识到团队的精神实质不是要牺牲自我,而是充分利用和发挥团队成员的个体优势,成员之间彼此信任,互相协作,提高培训效率和效果。

3、提高新项目的研发能力

不同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在实操过程中,带给培训对象的感受和印象是不一样的,针对相同的培训对象使用相同的项目将会失去拓展本身的目的和意义。所以,为了满足培训对象的需要,为了体现拓展的意义,培训师需要再培训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科学创新,设计出更多易被高职大学生所接受的新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

三、科学设计训练课程

1、根据课程需求,整合教学资源

素质拓展训练资源的结构化整合是指在素质拓展训练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与素质拓展训练密切联系的设备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目的是为了达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拓展训练实践式、体验式教学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素质拓展训练课程中有什么素质拓展训练器械器材和安全装备,有什么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哪些,例如自然环境的利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2、贴近主题的项目背景设计[2]

部分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的开展,必须人为的设计和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故事情节、音乐、道具的使用,通过培训师的引导,把培训对象带入情境当中,通过培训对象自身的实践去体会和领悟其中的道理,受到启发。例如:“孤岛求生”项目,我们虚拟的情境是“所有的培训对象在海中遇险,大家被海水冲到了几座岛上,每座岛上有不同的物品,如何整合几座岛上的逃生物品让团队求得生存。有这样的背景衬托,再增加一定的音乐背景,使培训课程的主题更加鲜明,更容易启发学生,被学生接受。

3、科学组合项目,突出重点

在拓展训练课程中,如何将诸多的拓展项目科学安排,培训师如何把握恰当的时机,运用何种方式突出训练的主题和重点非常重要,许多培训师在训练中只是简单的将项目一一进行了实操,忽视了项目间的配合和作用的递进效果,使培训平淡缺乏部分,缺乏重点,导致训练课程缺乏亮点,更抓不住学生的兴趣,激发不了学生的兴奋点,无法产生共鸣,也就无法达到训练效果和目的。

4、课程设计的呈现

设计好的课程是否被同学喜欢,能否起到提高学生素质,最终达到改善校风、学风的作用,课程实际的呈现的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呈现效果的好坏。为了拓展训练课程更容易被广大学生接受和喜欢,课程设计在实践之前需要培训师团队进行讨论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第一,课程设计是否可以满足高职大学生的素质现状的需要,能够起到提高素质的目的;第二,课程设计是否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环境,有限的资源条件是否可以实现教学目的;第三,课程设计的主题和重点与当前社会对高职大学生素质的需求是否贴近。

四、总结分享,完善提高

总结分享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包括单个训练项目的总结、课程结束的总结和一个训练周期的总结三个方面。总结分享一方面可以让培训对象在实践后更加深入的体会到培训的意义和目的,提高自身认识和素质,并且通过个人分享来达到共鸣,影响到更多的培训对象。第二方面总结分享可以使培训师更加深刻的认识到高职大学生的素质现状和需求现状,从而更好的进行课程设计,发扬优势,改进劣势,不断完善和提高培训水平。

参考文献:

[1] 尚玉峰,刘超,赵彦军. 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及影响因素[省略/wenzhang.asp?id=6380.2010.05].2009.

[2]刘永中,金才兵.培训师:TTT全案[M].南京日报出版社.5005.79-110.

作者简介:

郑静,(1980.8-),男,汉族,籍贯:内蒙古,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职业素质拓展训练中心,实验师,本科,研究方向:大学生素质教育。

篇4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现状

1.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通过查阅潍坊职业学院大学生心理服务中心近5年来存档资料,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50%左右,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约占14%左右,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约占3%左右。该群体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焦虑、抑郁、强迫、恐惧及性格障碍等形式,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出现心理问题和障碍也属正常,之所以人数比例较大,甚至出现一些不良后果,更多的是因为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调适和解决。

2.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因素诸多,有来自于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环境因素,也有个人境遇、自我调控不当等方面的个人原因。各种因素导致在校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和障碍大致有四类: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3.大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的危害。如果上述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和解决,久而久之便会衍生更多的心理疾病,以致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使学生陷入焦虑、烦恼、孤独、恐惧等症状中不能自拔,严重者甚至出现精神低落、生活空虚、厌学、心理承受能力低、社会适应能力差、畸形消费等现象甚至破坏公物、吸烟、酗酒、焦躁易怒、打架斗殴等自我伤害、危害他人的行为,不仅不可能很好地参与学校、社会生活,还有可能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

二、素质拓展训练应用于疏导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意义

1.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体验式教学的一种,具有独特的优势。拓展训练以其特有的“先行后知”的教育方式,灵活多变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心理障碍疏导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本身过于突出体验的重要性,侧重于体验式学习,忽视了思想和行为上的“反思”和“引导”。通过拓训项目体验和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方式在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必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

2.素质拓展训练疏导大学生心理障碍,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各学校一般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是很多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不自知或不愿承认,有的出于害羞或是怕被别人误解的心理,不愿寻求心理帮助,导致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调查存在局限性,心理咨询室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同时,传统的心理咨询疏导,主要通过谈话形式为主,咨询师通过来访者的主观描述和相关询问进行分析,易造成咨询师抓不住问题重点,咨询分析停留在表层,因而对来访者的心理疏导也很难深入长效。但如果通过拓训项目体验,实时观察大学生在不同项目、不同环节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映射,同时,结合大学生心理调查,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障碍有一个更为真实、全面的了解,为与大学生心理问题相关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3.素质拓展训练疏导大学生心理障碍,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拓训项目大多安排在户外,设计新颖、过程刺激,在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能主动去体会、去解决问题,在项目体验过程中,心理会受到挑战,思想会得到启发,就像一个安全的、充满真诚并富有挑战性的心理实验场。总结多年来参与学院培训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效果和感受,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针对性地设计体验项目,在拓训师的引导下去思考、发现、醒悟,心理问题会在潜移默化中得以缓解。如高空断桥项目,体验“断桥一小步,人生一大步”,从而克服恐惧,增强自信,能有效地缓解和克服“恐惧症”,同时辅以专业的心理疏导,对解决“恐惧症”心理障碍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篇5

责任心根据其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六类,而这六类又可以总结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与自我相关的责任心,包括自我责任心、任务责任心、承诺责任心等,另一类是涉及到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责任心,主要是指他人责任心、集体责任心和过失责任心等。在拓展训练中通过每个游戏的锻炼,能够提高对学生责任心的培养。譬如说“求生电网”,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任务,每个人也有自己的任务,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是否能够去主动的与他人合作完成团队的任务。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事情、自己的承诺、自己承担的任务都不能承担起应尽的责任,那么又怎么能对他人、对团队有责任心。通过对拓展训练的学习,每个任务完成的质量,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己的反思,都可以提高学生的责任心。

2拓展训练可克服学生心理恐惧

拓展训练中,学生需要克服各种障碍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如器械等,所以容易带来恐惧感,这要求学生一定要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表现出勇敢精神,克服恐惧心理。当学生战胜恐惧,把具有危险性的动作做成功时,他会有重塑自我、信心倍增的感觉;面临危险动作时学生的潜能还会得要发掘。但是,选择与设计具有危险性的练习必须要有一定的安全措施,保证有危险性却不会带来危害。

3拓展训练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决定达到某种目的的自觉支配行动,攻克难关,来实现目的的心理状态。意志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表现。人们的意志有不一样的品质,好的意志品质会向前进的方向与具有高尚的社会价值。意志品质应由几方面组成:精力、毅力、果断性、坚持性、自觉性、自制性。拓展训练多困难就多考验学生的意志品质。在困难下通过努力能完成的训练具有很好的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特殊功效,能加强训练对象自信、自尊,推动学生具有正确评判自我的能力,有助于形成自我观念。要是难度很大,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荟萃欧尚学生的自信与积极性。所以,只有练习的难度略高于学生的自身水平,才能收货较好的促进心理发展的效果。

4拓展训练能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一个团队应该表现出目标明确、沟通便捷、共同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工作方法、成员的合理搭配等多种特征。一个团队如果不经过特殊的学习和锻炼很难成为有挑战能力的团队,经过拓展训练课的学习,能够使大学生在拓展项目中慢慢学会团队沟通和协作,慢慢形成团队的意识和团队行为。每个人的责任心都融合到团队里,那么团队的凝聚力也随之提高。

5拓展训练能够培养学生风险分析和机会把握的能力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毕业后很多都是自主创业,那么学会风险的分析和机会的把握十分重要。拓展训练中的高空项目一般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为主,感受在特殊心态下完成任务的能力变化以及在团队激励和帮助下对个人完成挑战的价值。通过高空项目让学生知道风险的存在与完成任务的时机,并且在完成任务时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风险的存在也是我们参与拓展训练的魅力之一,体验风险并将它抛在身后的感觉很惬意,在安全的边缘挑战是参与者经历的一个方面,努力的将风险化解为安全,才能成功体验。成功的体验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各种能力。

6结语

篇6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地方性院校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重要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是指个人在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结合社会环境,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1]。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阶段包括认知自我、认知社会、目标确立、实施策略及评估修正等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专门的教学和指导服务,具有以下作用:一是有助于大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定位。帮助学生准确了解自身的性格特点与优势,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确定奋斗目标,合理地选择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潜能的职业方向;二是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能够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根据社会需求信号和自身条件努力学习,引导大学生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做好就业定位和就业准备,并付诸行动;三是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能够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建立科学的择业观,使个体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

二、职业生涯规划缺失对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

(一)职业价值模糊,自我定位不清

一是对自己适应的职业没有正确预计,不能结合就业形势的实际、个人特征来确定职业目标;二是对职业路径、职业机会认识不足。有些学生为了增加工作经验,选择做家教、促销员;有些学生为了增加就业竞争力,选择考证来增加筹码等,但这些路径之间缺乏内在联系,使得发展方向不够明确。

(二)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职业选择,忽视长远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2],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职业选择本身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能力等因素选择符合自己工作的一个过程,职业选择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一环,但并不是选择好了职业就可以一劳永逸了。有的学生对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缺乏长远的规划,“跳蚤族”在年轻一代大学毕业生中开始呈现增多的趋势。

(三)职业生涯规划急功近利,过于看重眼前利益

由于近年来就业压力加大,许多大学生一进大学就准备考研,很少参加社会活动,许多学生盲目考证或参加培训。一些大学毕业生将眼前的薪金待遇问题等当做优先考虑的因素,并没有把个人发展空间或者未来的发展前景排在首位。有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只盯住“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单位。

三、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途径

(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增强匹配性、前瞻性

1.引进职业测评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职业评估

要做好职业规划的启蒙教育,挑选和引进合适的测评工具,使大学生及早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倾向,有的放矢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地方性院校可引进专业的职业测评软件,学生登录网站可以直接进行测试,教师帮助学生做好自我评估:认识自己的性格、气质,优势、不足,增强规划的匹配性和可行性。

2.建设职业指导专业化队伍,加强咨询力度

建立一支数量稳定、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否有效落实的关键。地方性院校可充分挖掘校内现有师资资源,制定教育、培养和训练规划,分批次,分梯队建设职业指导师资队伍。选派优秀课程教师参加国家职业规划师和全球职业规划师的培训。邀请专业的职业测评公司为教师作课程培训。同时,积极通过外聘地方上的优秀人力资源经理为“就业创业导师”,从企业、市场的角度探讨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学生提供生涯规划、面试技巧等全方面指导,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校职业规划中心可建立咨询室,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专业指导,帮助大学生解除自我探索、职业探索及职业选择过程中的疑虑和困惑。除个别咨询外,还可以针对一些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团体咨询,真正使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导、普遍指导与分类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3.在教学和专业实践中渗透职业观教育,提高专业素养

学科专业素质是大学生基础性和根源性的素质,每个专业都有一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这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基本依据。但由于目前学生的升学指导教育还不完善,大学生对专业的选择盲目性较大,入学后缺乏对该专业领域就业需求情况的了解,以及自身对该专业领域工作适应性的评估。

地方性院校由于受地域限制,就业难度较大。学生学习期间,应注重职业观教育,在教学中融入职业理念,在教学中践行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不断深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加强实践力度,为学生开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有计划、分批进入各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实践,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二)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突出阶段性、体验性

1.建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具有实践意义的一门课程,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实际形成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两方面。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择性地开设包括个人探索、职业探索、就业形势和政策、职业素质塑造、职业体验[3]等内容的课程学习,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立体式的服务。

积极探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将职业生涯规划列入高校教学计划,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帮助学生尽早掌握探索自我、探索职业以及规划职业生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其在职业生涯道路上不断进行有效的发展决策,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职业兴趣和体验,以体验性教学目标为主,以结构性目标为辅,注重学生过程性评价,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实地考察和访谈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2.开设素质拓展训练课程

素质拓展训练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树立明确的生涯目标、敢于挑战自我极限、具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这些品质和能力正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用人素质。

地方性院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适应与提高,增强学生的职业心理适应能力。如湖州师范学院女生比例约占70%左右,因此提高女生的就业心理素质尤为关键。学校与素质拓展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素质拓展。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增强学生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自觉调整心理对客观环境的适应程度,激发个人潜能,重新定位自我,实现自我超越。

(三)积极拓展实践平台,建立规范性、长效性

1.开展社会实践,创建与社会接触的载体

社会实践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际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载体。地方性院校由于受地域的局限,与省会的同类院校相比,知名度一般较低,在学生找工作时,专业实践能力是学生脱颖而出的重要保障。

湖州师范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如求真学院制定了学生社会实践学分认定办法,建立社会实践网络化管理系统,编印实践手册,动员全体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参加。学院在浙江90个县(市、区)组建近百支实践队,从2008年到2010年,学生参与率均超过90%以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将实践考核结果与实践学分相挂钩;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个人、队长的评比表彰,汇报表演,调动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2.建立实习基地、用人单位与学校的长效机制

地方性院校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加强与大中型企业单位、学校、省内各县市区的人才市场、教育局等的沟通联系,促进见习、实习、就业、科研等方面的全程合作,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特色化的教学资源。湖州师范学院高度重视实习、就业基地的培育,建立长效机制,列入学院工作目标考核范畴。长期以来,湖州师范学院师范类专业中,将顶岗实习和教育实习紧密结合,并通过加强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等措施,全面有效地推动顶岗实习支教工作。通过实习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验证和及时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对实习生、毕业生在就业工作单位的表现进行信息反馈与调整,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加符合实际。 转贴于

3.重视大学期间的创业实践

地方性院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积极拓展职业途径。配备职业指导教师,专设创业指导课程,向学生系统传授创业基础知识、创业者的素质要求,创办企业的条件与程序、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等相关内容,为今后创业打下基础。湖州师范学院重视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创富”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创业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我。加强学生创业园区的建设与管理。经过多年市场化的运营,已有多家学生自主创业的公司实现了稳定的经营发展。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到每一个大学生的成长和能否成功实现从学校向社会的过渡和转变。职业生涯规划本质上是个人职业战略规划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职业选择的问题,更关系到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其他相关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职业生涯顺利与否的重要环节。地方性高校应当紧跟形势发展,真正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切实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陈伟,李文红.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7,(6).

篇7

一、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营造校园良好成才氛围。继续服务于我校“四能”人才的培养战略。团委学生会要为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服务,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要为树立优良学风,良好院风,文明班风做更多的工作,争取更大的成效。

1.以各班团支部组织生活为基础,创新理论学习方式我们将加强对团支部理论学习活动的指导,将理论学习活动作为团支部组织生活的组成内容之一.要完善机制,建立各团支部理论学习制度,坚持每学期开展2-4次理论学习活动,做到"四个有",即"有明确的学习主题,有完整的讨论记录,有详实的学习资料,有及时的团员反馈".同时结合党支部会,思想政治课,主题班会等契机,通过学生主讲,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创新理论学习活动方式。

2.以校、院团委活动为抓手,引导成人成才之路除积极参与省委、校团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外,我院还将开展“我的大学,我做主”主题班会,畅谈个人大学四年的初步规划和个人理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初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可认真学开复的《大学四年该这样度过》,使其对大学生活有进一步了解,明确个人目标。

3.以德育专题讲座为平台,促进思想意识提高通过专家专题讲座,促进思想政治方面的引领工作。计划在团委学生会各部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院团委学生会成员学习“文理学院团委学生会制度总汇”,并开展有关公共礼仪讲座

4.组织开展五月母亲节,六月父亲节主题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鼓励学生通过力所能及的方式孝敬父母,并经常与父母联系告知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

二、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学生干部素质。一个组织的优劣,关键在于成员的素质高低。学生会要想蓬勃发展,必须将自身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工作常抓不懈。1.我们将进一步要求学生干部提升综合素质,完善和执行学生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2.继续加强专业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以常委为核心、宣传为向导,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大力发展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工作,定期举办干部培训,培养一支高效务实的学生干部队伍。3.加强学生干部的服务精神,大力倡导学生干部身先士卒、亲力亲为的作风,防治“学生官”现象。在每两周的例会前,学生干部们都将有一次素质拓展小训练。4.推行大部门体制改革,精兵简政,增强效率意识。计划将科技组与通讯组合并,组建成为“网络通讯部”,负责本学院的简报制作、通讯稿发放、活动成果展示等。5.在远团委学生会内部启动“主题素质活动月”,其主要内容则涵盖了以下五种意识:全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

三、进一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提高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意识。学生会作为学生利益最忠实的代表,要更好的发挥在学院和同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引导同学自管自教,增强同学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意识。1.设立意见箱,及时发现问题,反映问题,以便解决问题。2.成立监督服务岗。每天的值班人员要担负起当天的监督、服务任务,并做好记录。3.着力探索学生会的管理模式,使学生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每一名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学生会的温暖与关爱。4.将全方位的重要信息及时的反映给同学们。例如在我院的宣传栏内,设置“温馨小提示”、天气预报栏等。5.开展“清洁卫生进我家,严谨纪律进我家,优良学风进我家,风韵人文进我家”的“四进我家”学生寝室基础、文化建设活动。每两周进行一次检查评比,并在学期末协助院党委举办“十佳文明寝室”评比活动。以此增强宿舍同学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促进宿舍人际关系的合谐。6.为使同学能够掌握更多的技能,学生会还将采取业务培训、专题讲座、集体学习、经验交流和实践参观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同学们的业务素质。将在以前的文艺部下属组外,组织公文写作培训、POP手绘技法培训、社交礼仪培训、灯光音响及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等。

四、坚持品牌文化与经典活动相结合,为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和层次做贡献。在**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好历史机遇面前,校园文化活动,也应按照“211”学校的标准,逐步实现精品化、学术化、大众化、品牌化。1.在今后的中作中,学生会将继续通过大学生辩论赛、女子三人篮球赛、演讲比赛等经典活动,增强对广大同学的教育和引导。2.打造品牌活动,进一步提升文化品位和层次,为校园文化营造良好和谐的氛围。——“学生基本素质‘八个一’工程”?学好一门专业强调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加强学风建设。本学期将开展学科特色活动之“数学无所不在”。?说好一门外语a根据实际情况与同学们的兴趣,将开展英语情景短剧比赛。(可与外国语学院合作,共同组织)练好一副口才口才如何,关系到一个人的人际交往,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a开展“讲好一个故事”活动;四月的辩论赛;b邀请相关专家举办“口才与交际”讲座?用好一台电脑a.学生会将定期举办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办公自动化训练b.结合学校相关活动,举办网页制作大赛,幻灯片制作大赛等…抓好一项技能学生会下设许多兴趣小组,同学们可自行报名参加。(歌曲组、语言组、舞蹈组、乐器组、POP组、绘画组、海报组、礼仪组、科技组、通讯组)?写好一手文章a.本学期我院将编制“文理学院团委学生会工作简报”,内容涉及我院参与、组织、发起的各项活动,以及各班的优秀组织事迹等。除学院学生会成员外,其他有兴趣的同学可积极投稿。b.在活动的宣传期间,还需制作一些活动简介。c.毕业晚会时,主持人的串词;各种重大会议的发言稿;活动的通讯稿。d.“我与团旗共成长”主题征文活动?炼好一副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还怎样去谈建功立业?a三月下旬,将举办“女子三人篮球赛”b.五月下旬,组织参加校体育节预选赛,民族体育比赛。c.院队调整,重新组建排球队、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田径队。找好一个位置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找准它,才能更好的把握自己的人生。a.通过开展素质训练,来正确引导同学们

五、加强外联和实践工作,引导同学在实践中锻炼成才。理论的学习离不开时间的检验。

要真正成才,仅有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会要在这方面加大力度,不断为同学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同时也可以为同学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1.认真组织多种形式的日常社会实践,可要求各班团支部组织一些义务劳动、志愿服务以及日常社会实践。2.与商家联系,提供一些兼职工作,例如:现代女子医院,新大陆电脑城等。3.,以"青春与世博同行"为主题,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三年倒计时为契机,开展"青春与世博同行"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广泛了解世博,宣传世博,参与世博.结合奥运会的召开,以"志愿中国·人文奥运"为主题在各团支部成立以奥运宣传,交通文明,护绿环保,敬老爱幼,对外交流为主要内容志愿者服务队,通过节假日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展示大学生良好形象.4.学期末,认真组织好同学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做好相关的策划及动员。要扩大文理学院的影响,使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必须加强外联工作,增进我院学生会与校学生会、各兄弟学院学生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断开拓工作思路,推动学生会工作的顺利开展。(1)学院组织各项大型活动前,实践部的同学需跟此项活动的负责部门共同完成赞助策划书,与商家沟通,争取商家赞助。(2)本学期的重点活动项目有:“学生基本素质‘八个一’工程”;女子三人篮球赛;毕业生晚会;辩论赛。

六、增强自身素质,促进就业、创业1.暑期社会实践中的职业探索。可开展个人或团队形式的调研实践活动。2.在“职业规划”一课中,发表个人看法,与同学相互交流。3.此类专题的讲座、研讨会。4.“书送希望——毕业生捐书捐物活动”

七、注意1.加大活动覆盖面,避免只限于精英学生。2.打造精品活动,制造品牌效应。3.避免形式主义,做实事,做好事。4.注意不断加强全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

上半年工作要点:三月1.**大学第三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收集(初赛)2.第二周收集整理“**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总结3.“志愿服务统一行动周”-——志愿者进社区社会实践方案、开展及总结4.上学期有关团组织生活的素拓认证5.筹备**大学文理学院团委学生会09年第一次全委会6.组织各团支部学习“**大学2009年上半年团组织生活安排”7.第八期团校的推优、报名及组织学习8.全院的主要学生干部培训之理论学习9.完善团干部档案,整理团员档案10.(化学系)团关系的转出,(电科、电计)团关系的转入11.审核“文理学院团委学生会制度总汇”,并装订成册12.制定欢送晚会方案13.草拟“书送希望——毕业生捐书捐书活动”方案14.制定“09年干部培训方案”15.设立网络通讯部,健全部门职能16.参加校园文化节开幕式的歌舞剧彩排工作17.“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宣传18.素质拓展活动日常审批、认证(全年)19.资信证书的申报、审核、统计、领取及颁发(全年)20.2008—200年第二学期素质拓展课程开设21.着力做好素质拓展内容及形式的创新工作22.全院学生寝室信息核实与统计23.学生寝室卫生日常检查(全年)24.制定“学生会办公室布局规划方案”25.设立“工作意见箱”26.“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的规划27.对办公室职能的重新定位及工作指导28.各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9.组织各部学习“文理学院团委学生会制度总汇”,并贯彻执行30.团委学生会通讯录、班级通讯录的更新31.院队招新,“院队管理办法”的草拟32.执行“文档管理办法”33.各部提交本学期部门工作计划34.团费的收缴35.“女子三人篮球赛”的前期策划与准备36.开展“我的大学,我做主”主题班会37.推行部门体制改革,准确把握部门工作职责38.在宣传栏内设立“温馨提示牌”“天气预报点”等39.“学生基本素质‘八个一’工程”启动40.全委会的召开41.辩论队的重新招新及辩论赛策划42.寒假社会实践推优,优秀集体,优秀服务队,先进个人43.在本月,将贯彻团委学生会工作始终的是全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我们将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综合考评;管理;班主任

1、前言

为了更好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德育放在首位,实现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 广厦学院在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中, 根据学院“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主导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学院“从严治院”理念,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 制定出符合高校教育目标的测评指标, 收集大学生在校行为规范、素质拓展、学业成绩等主要活动领域中反映出的表征信息,并对其作出量值的综合评定及判断过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学生可以通过测评的结果加深对自己的了解, 增强自我行为规范意识水平, 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思想与行为素质拓展, 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把学生德、智、体等几方面的表现加以量化, 使评价有了客观依据, 从而减少了主观性, 增加了准确性,激励学生有奋发向上的精神。

2、综合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综合测评是个系统工程, 涉及到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可谓千头万绪。但最关键的是要制定一套合理的综合测评方案。开展综合测评对大学生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综合测评方案就如同“指挥棒”, 学生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指挥棒”转, 如果综合测评方案有缺陷, 将直接影响到综合测评的效果。

广厦学院综合测评管理层分为五级管理,总院分管领导负责、学生处、分院学工办、班主任和班级德育考核小组管理的五级管理方案,以班级管理为基础,成立以班主任带领的综合考评小组,建立班级综合素质考评管理规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舒适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以“责任为重、荣誉为先、班荣我荣”为宗旨,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发展,把班级管理落到实处,使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测评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综合素质考核制定了评分标准,分为行为规范测评、素质拓展测评、学业成绩测评等三项考核方案。

2.1 综合素质总则规定。综合素质测评作为学生参加各类先进评比、困难补助等的依据,综合素质测评必须为“优良”。主要内容由行为规范测评、学业成绩测评、素质拓展测评三个模块构成,综合素质测评遵循分项测评和总体测评相结合,定性测评和定量测评相结合,基本表现测评与特别表现测评相结合、个人总结与组织评定相结合的原则。行为规范测评、学业成绩测评以百分制形式进行测评,素质拓展测评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形式进行。三项测评最终按照40%、30%、30%的比例折算为一个百分制综合素质测评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量化考评、排名、定级。为体现激励为主的原则,该测评结果最终以等级和排名的方式予以体现。评定工作分个人总结、班组初评和组织终评三个步骤进行。个人总结即学生对照测评项目进行学年小结,填写《学生学期综合素质测评档案表》;班组初评即在个人总结基础上,测评小组按照模块测评细则进行初评。组织终评即在个人总结与班组初评基础上组织最终评定,正式作为综合素质测评结果报分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并向全体学生公布。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由班主任、综合素质测评领导小组组成评委会,负责听取意见打分并进行具体评定。平时测评考核组成员每周公布一次考核,月底公布总分。对综合素质测评考核较低的学生由班主任及考核组长及时提醒并进行相应教育,行为规范扣分达10分/月者、或综合素质测评总分低于60分警戒线者由班主任联络家长进行共同教育,以规范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学年测评不合格者,经院长办公会议审核予以劝退,毕业班学生只发给肄业证书。

2.2行为规范测评考核办法。行为规范测评分为公共道德规范、违规违纪方面、学习行为规范、卫生行为规范、请假行为规范、值日班长制行为规范。总则规定, 行为规范测评作为学生行为规范优劣的主要评判依据,学生参加各类评优、评先、推优、困难补助等,其行为规范测评必须达到良好以上(含),每学期个人行为规范基本分为100分,结合测评内容以减分为主,学生行为规范测评由班主任、辅导员负责,组成由学生代表参加的测评小组,负责听取意见打分并进行具体评定。每学期由班主任和行为规范测评副组长按照每个学生的减分情况进行排名,然后按照具体测评分情况进行评级,分优、良、中、合格、不合格。学生行为规范测评各类等级比例为:“优秀”30%以内,“良好”50%以内;行为规范测评不合格者作为“试读生”处理,下学期开学时请家长来校共同教育,办理试读手续。学生学期行为规范测评分数按照40%的比例折算后,计入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2.3素质拓展测评考核办法。素质拓展测评分为身体心理素质拓展、思想道德拓展、专业素质拓展、人文素质拓展等四个方面。素质拓展总则规定,测评不设定基准分,以零分起级,结合测评内容以加分为主。每学期由班主任按照每个学生拓展加分在班级中的排名情况,先对学生的拓展情况进行评级分优、良、中、合格、差五个等级,然后按照各等级对应95、85、75、65、55的成绩进行统计,为该学生的学年素质拓展最终测评分;学期素质拓展测评分数按照30%的比例折算后,计入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2.4 学业成绩测评考核办法。测评总则规定,该测评内容主要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各课程含考试课、考查课、选修课学习成绩,测评以百分制方式进行,具体由分院教学口以学期为单位,按照专业、班级来提供学生各课程考试成绩、平均成绩、专业排名、班级排名等情况,由班主任最后计入“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实施时,每学期由班主任和学业成绩测评副组长按照每个学生的各课程考试平均成绩进行排名,然后按照具体测评分情况进行评级分优、良、中、合格、差五个等级。学期学业成绩测评分数按照30%的比例折算后,计入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3、综合测评实施的效果

实行综合测评,学生的精神面貌大大改观, 这说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德、智、体等几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学生参加政治学习的积极性普遍提高,杜绝了迟到、缺席现象,积极要求入党的学生明显增加,涌现出一大批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在处理重大政治问题时显得更加成熟、理智, 能够听从老师的指挥,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大大加强 ,学生迟到、请假明显减少,杜绝了旷课现象, 学生寝室的文明卫生状况大大改观,全班寝室积极参加“我的寝室我的家活动”,争做文明寝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同学之间能够互帮互助,相互提高,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大大加强,能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表现出了高度的集体荣誉感。

总之,综合素质测评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为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起着一定的、积极的、有效的成果,能全面提高班级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班风,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通过综合考评,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素养和品德,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一把利剑。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2]陆海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篇9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性情感;户外拓展训练;高校

中图分类号:C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1)03-0096-03

“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与人的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稳定而深刻的主观态度体验。”[1]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观念、态度常常以不同情感方式表达,社会性情感便是人类情感呈现的高级形式,“我国心理学界一般又称之为‘情操’,它是在人类社会环境中发生、发展起来的,更多地受教育影响,具有更深沉、更坚定的特点,为人类所特有。”[2]

大学生是掌握高深专门知识的青年群体,担负着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培养大学生的高级社会性情感,不仅是构建和谐校园不可忽视的环节,而且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信念、品德和未来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强调“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3]

大学生的社会性情感是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开展形式多样、内涵深刻的各种活动,有利于充实大学生的情感世界。户外拓展训练通过设计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创新性的户外活动,以培养人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挖掘人的内在潜能,是一种现代组织和个人的全新学习方式。本文旨在探讨户外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积极寻求培养信念品德优良、情感丰富、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大学生的新途径。

一、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以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户外拓展训练选修班学生的社会性情感为研究对象,选取600人(其中男生325人,女生275人)为调查对象。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关于人类情感、大学生情感教育、户外拓展训练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确定研究维度提供合理的理论和方法依据。

2. 观察法。通过对学生进行教学观察,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活动体验、总结分享,以及问题解决方式,并且和学生进行深入交流,获得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3. 问卷调查法。发放大学生社会性情感发展评价量表(问卷采取封闭性作答,当场回收),共发放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8份,有效回收率97.8%。

4. 数理统计法。采用excel 2003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 研究的维度

社会性情感与个体的求知、道德、审美等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本研究中,大学生社会情感包括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三个方面,这恰恰与人类崇真、向善、尚美的追求相一致。

首先,理智感是个体在学习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大学生的理智感主要表现在学习活动中,如学习对象的兴趣动机、探究精神、自信感都属于理智感的范畴,通过这种情感体验,促使大学生克服认识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障碍,更加热爱知识、探求真理。其次,道德感是个体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准则时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有助于人们按照约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评价别人和自己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社会需要。对大学生而言,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情感、合作共赢等社会公认的高尚道德情操是不可或缺的道德修养。再次,美感是人们对事物美的体验,“美感并非人的现成的意识形式,它是人在自我创造过程中,认识、情感、意志之间的充分和谐状态” [4] ,在审美中,人们能感受到人的存在价值和生活的美好,本研究从发现感受美和追求创造美两个方面来探讨户外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美感的影响。

(二) 户外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社会性情感的发展水平影响

为了避免趋中反应,调查问卷采取四点李克特量表的偶数选项形式,“1”是完全不符合,“2”是不太符合,“3”是有点符合,“4”是完全符合,所有发展因子平均值都是项目总分除以项目数得到。调查显示(见表1),经过户外拓展学习,大学生社会性情感的得分都在“3”左右,全部超过2.5的中间值。其中,理智感为2.92,二级因子中,自信勇敢因子得分最高,达到了“有点符合”水平;道德感为3.18,其二级因子均达到“有点符合”水平,互惠双赢因子最高;美感项得分为3.01,发现感受美的水平高于追求创造美。调查结果反映出户外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产生了积极正向的促进迁移作用,三种社会性情感发展水平都较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出分析。

第一,户外拓展训练对培养大学生理智感的分析。户外拓展训练本身就是一种个性体验和展示的学习活动,它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体验学习为主,强调学生高度参与,寓教于乐,让学生从做中学。所以,拓展训练一方面精心设计的各种情境为提高学习兴趣、塑造个性情感提供广阔的空间,也给学生提供了一定自主学习探究的时空,使他们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据观察访谈资料得知,在空中单杠、断桥、荡桥、信任背摔、速降等项目中,大学生必正确地认识自我,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克服心理惰性,才能够直面困难,每次克服困难并顺利完成训练任务后,他们都获得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体会到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平衡状态,相信只要勇敢面对困难,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障碍。

第二,户外拓展训练对培养大学生道德感的分析。户外拓展训练是团队学习活动,通过看似简单的游戏能够使学生感受个体融入到团队的重要性,当整体目标与个体目标发生冲突时,个体必须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以整体利益为重,修正自己的认识和目标,牢固树立相互支持、协作共赢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培养沟通能力以及掌握人际间的协调能力,从而达到启发社会意识,升华共同的责任感和诚信品质的目的。

许多拓展训练项目的设计都是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自我中心主义、过于自负、意志力弱、挫折承受力差、与人合作沟通意识不足等问题。同时,拓展训练以丰富多彩的训练内容,通过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等系统的训练环节,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分析问题,学会倾听、学会融入团队、理解和接受他人的意见,加强了协作共赢的理念。

第三,户外拓展训练对培养大学生审美感的分析。户外拓展训练不仅在校内进行,学习的空间还扩展到校外,使大学生的学习融入到大自然当中。对于大学生来说,拓展训练课程给了自己一个和大自然亲近的机会,利用这个机会不仅可以熔炼自己的团队意识,超越胆怯的自我,而且在挑战自我的同时也使自己走进大自然。户外拓展训练使大学生深深感到远离都市的喧嚣和嘈杂,面对广袤美丽的大自然,自己的心灵到了洗涤和净化,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所以在拓展训练课程中,大学生不但提升了自我的理智感和道德感,同时使他们感受到了运动挑战之美、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唤起他们创造美的渴望,从我做起,爱我环境,携起手来保护人类共同的美好家园。

三、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1. 通过对大学生参与户外拓展训练课的观察与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拓展训练的项目非常感兴趣。户外拓展课程对促进大学生社会性情感的发展具有非常大潜在价值,本课程与大学生的求知、道德、审美等高级社会性情感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证明,户外拓展训练课程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新的体育课程,对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大有裨益。

2.拓展训练课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面临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压力,社会性问题比较突出,比如沟通贫乏、合作意识淡薄等。拓展训练课中的项目设计都是必须通过沟通合作才能完成,大部分项目是个人完不成的,因此,该课程是培养大学生社会性情感、解决大学生的社会性问题的有效途径。

3.为了进一步增强户外拓展课程对大学生社会性情感的塑造,课前对学生的情感发展现状的调查非常重要,如此能够更好地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二) 建议

1. 大学生是国家重点培养的高素质人才,理应具备良好的高级社会性情感修养,成为社会高尚道德情操的化身和楷模,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极其重要并且思维敏锐的特殊青年群体,加上社会给予他们的期望和压力日益增大,更容易出现思想和行为不和谐的情况。因此,高校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性情感的培养。户外拓展训练把情感态度、精神理念、社会适应融入到课程体系中,这种互动式的体验式学习过程中,使学习者能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所学所悟中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态度,提升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达到了全面培育大学生社会性情感的作用。所以,大学体育课中普及户外拓展训练课程非常必要。

2.为了提高拓展训练课程的效果,必需注意课程的几个转变。首先,最大变化是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的职能主要是营造丰富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的崇真、向善、尚美,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积极地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第二是课堂控制方式和结构的变化。教师应该更多采取非结构、开放式的控制方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设计活动内容,提供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监控并负责安全等方面的配套服务工作。第三是课堂评价方式的变化。在评价的标准上要不以成败论英雄,更注重考查学生完成任务目标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师评价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将心得体会表达出来,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们共享。

3. 由于户外拓展训练课程需要专门的场地器材,上课需要做好保护措施,高校应当加大户外拓展训练课程的投入,在师资培训和教学经费上予以支持。建议要合理吸纳社会资金参与,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外聘教师或租赁场地,形成双赢。

参考文献:

[1] 杨岚.人类情感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89.

[2]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2.

篇10

关键词:职业素质;职业技能

当前,素质教育成了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校方面来说,为使学生能在毕业后很快适应企业及社会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职业院校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外,更应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学生能力弱一些不要紧.关键是素质要好,比如能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善于与人协作与沟通、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等。职业素质如何已成为企业招聘员工的首要指标这当然并不能说明职业能力培养不重要.对职业素质的突出强调只是特定形势下的产物.学生在工作岗位就业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取决于其职业能力水平但无疑职业素质是影响学生顺利就业和继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职业素质的含义

所谓素质,就是指人在先天所拥有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职业素质是劳动者胜任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等。职业素质一般可分为专业性职业素质和非专业性职业素质两大类。专业性职业素质通常是指与从事本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所特有的知识和技能等;而非专业性职业素质一般是指除专业知识、技能之外的其它文化知识、职业通用的能力、职业必备的人格等。

二、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职业观念不强。是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学生的素质有所下降。好多学生临近毕业还不知道自己今后要做什么,这题反映出大学生职业观念不强,我们的学生在学校还只是重视考试的分数,重视是否挂科,与社会需求脱节。其次,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也有待提高。大学生求职过程存在缺乏诚信的问题,如:夸大学习成绩、伪造各类证书、编造工作经验等。有的缺乏工作的主人翁精神,如实习实训期间不爱护设备、工具,不按照要求进行操作;这些都反映了学生的职业道德亟需提高。最后,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有待加强。据相关调查,现在许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评价并不高,有些大学生已经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却不被社会认可,这是由于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缺失造成的。有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用人单位所需求员工心理素质的要求相差甚远,如:大学生受“先择业,后就业”的思想影响,在社会上跳槽频繁,有的甚至还不知道自己是否能胜任工作就要走人,也给人一种缺乏信誉的感觉,种种现象都折射出大学生不成熟的心理素质,成为当今大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的绊脚石,影响了大学生早日成才与成功。

三、加强大学生培养的主要措施

1.加强校风学风建设

优良的学风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学风的优劣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成败。首先应充分利用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要我学习转为我要学习,如积极开展以理想、成才、艰苦创业、自立自强等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举办一些高水准的学术报告、知识竞赛等活动,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营造积极向上、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影响。

2.重视职业习惯养成教育

班级辅导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对学生的穿着、发型都要严格要求;在语言和行为举止方面,由于近年来,职校生源下降,学生身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与职业相悖的行为习惯,这就更要求辅导员工作细致、全面、周到有序;如有些学生刚入学时,不带脏字不会说话,坐立行走很随便,为了使学生符合职业要求,可以通过班上建立语言文明积分制度的方法,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评比总结。这样使在这方面有不良习惯的同学处于全班同学的监督之下,一直坚持下去,以养成符合专业要求的良好习惯,谈吐文明,举止礼貌;总之,辅导员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要把职业素养渗透到每一件事物中去,并且贯穿始终,才能培养起学生的职业习惯。

3.要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

职业素质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他总是要通过学生在生产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所以要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贯穿与职业技能培养的始终。例如,我在进行汽车拆装实操考试中,把是否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是否具有团结协作的意识、工具是否摆放整齐,是否注意工作卫生等都作为考核要求,这样学生在训练学生技能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在工作中应注意的职业素质。

4.重视开展第二课程活动,开展职业素质拓展训练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它以运动为依托,以培训为方式,以感悟为目的。通过拓展训练,使学生激发个人潜能,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技巧性,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极大增强合作意识。因此,这种培训方式对培养大学生体验社会教育、形成正确的人际、情感和社会性价值观、提升职业化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应紧紧围绕“拓展和提升职业化能力”的目标,开展多种主题的素质拓展训练营。

5.培养学生职业素质,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的素质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管理能力,更需要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良好的师德等人格魅力,这样才能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结束语

在职业教育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意义,分析当前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加强素质培养的措施,把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人才。才能破解职业教育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玉昆.《关于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

[2]罗杰.《职业技术院校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初探》[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