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特扶工作经验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8 23:04:51

社区特扶工作经验总结

社区特扶工作经验总结篇1

当年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的70%扶贫搬迁1350户、5400人;新建和改造特色产业基地10万亩;雨露计划”培训9350人;编制好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项目规划,并组织实施;力争使全市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

一、全面启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围绕建设“红色、发展、绿色、富裕”总体要求。科学编制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二是积极组织开展试验区建设试点。各地要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扶贫开发、民生工程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先行先试,为试验区全面推进探索经验。每个县(市、区)要选择1-2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3-5个村开展试点。三是做好革命老区()优势产业推介和招商引资洽谈活动筹备工作。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与配合,认真做好各类推介项目的收集、整理、编印及活动的各项筹备工作。特别要加强与企业对接洽谈工作,重点推介革命老区的优势资源、优惠政策和骨干项目,力争每个县市都有重点项目落户,总投资达到50亿元。

二、突出抓好扶贫开发重点工作。一是实施整村推进。全市要集成资金、集中项目、集聚力量对86个重点贫困村实施新一轮整村推进。确保财政扶贫和以工代赈资金总量的80%用于重点贫困村建设。二是突出产业发展。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引导农村贫困户发展特色主导产业;通过扶贫贴息贷款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拉动全市特色产业的发展;拓宽扶贫领域,把产业化扶贫与旅游扶贫、招商引资扶贫和社会扶贫结合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继续抓好小额贴息贷款、村级互助资金等工作,切实帮助贫困农户解决发展生产“筹资难”问题。三是强化能力建设。继续抓好贫困户子女技能培训工作,选送1200名贫困户子女到市电子信息学校进行“双证”培训,引导和鼓励贫困户“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提高就业能力。改革“雨露计划”转移培训实施方式,探索“资金到县、直补到人”补贴方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有计划、有组织开展贫困地区干部培训,重点抓好整村推进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继续与广东国华纪念中学合作,推荐一批优秀应届初中贫困生到国华中学就读。四是推进扶贫搬迁。整合资金资源,创新安置模式,把扶贫搬迁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旅游搬迁结合起来,做到搬的出、稳的住、能致富。五是加强老区建设。做好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工作的同时,参照整村推进的做法,启动6个重点老区中心乡镇连片开发和62个重点老区村整村推进工作。加强与老促会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发挥老促会在老区建设中的作用。

三、努力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认真总结5个国定重点贫困县和1个省定重点贫困县经验的基础上。科学识别贫困人口,建立动态的贫困人口信息数据库。二是分类落实扶持政策。各级扶贫和民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扶持政策,逐步做到全覆盖,实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以项目到户为基本途径,突出能力建设,完善扶贫到户措施。各地要通过“雨露计划”产业发展、贷款贴息、互助资金等入户项目,直接扶持贫困户;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低保、救助等方式保障基本生活需要。

四、全力做好各项试点工作。一是认真做好英山脱贫奔小康试点。要围绕实现脱贫奔小康试点“三年有明显变化”目标。一手抓县域经济发展,确保实现贫困人口减少10%年度目标。二是认真做好连片开发试点。进一步完善红安革命老区连片开发示范项目,确保通过国家验收;麻城扶贫试点项目要加快进度,确保年底全面完成试点工作任务;大力推进罗田县、团风县杜皮乡、黄梅县柳林乡“连片开发”试点项目建设;蕲春县扶贫互助金试点工作要抓紧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五、着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积极探索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的经验和作法。动员各种力量,扎实开展扶贫。一是抓好中直、省直定点帮扶工作。对中直、省直定点帮扶单位,要密切联系,做好服务,争取更大的支持。特别是要加强与国务院扶贫办外资中心的联系,切实做好外资中心党支部与红安县长丰村、浠水县汪岗村党支部结对共建的服务工作,争取国务院扶贫办外资中心对我市的进一步支持。二是抓好“1321帮扶工程。调整和补充市、县(市、区)四大家”领导扶贫联系点,力争每个整村推进重点村有一名市、县级领导带领3-4个市、县直部门进行帮扶。三是抓好“结对帮扶”工程。继续在全市组织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县级以上干部每人帮扶一户,其他干部二人帮扶一户,并将帮扶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四是抓好扶贫责任制的落实。对扶贫点工作进行半年一总结,年终一考核。组织对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扶贫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据之一。

社区特扶工作经验总结篇2

扶贫攻坚工作是政治任务,也是民生工程,必须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不容有任何闪失。自中央贵州扶贫脱贫攻坚座谈会和全市扶贫攻坚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们按照中央、国务院和市委要求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和市委孙政才书记对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出今年“退出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0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50272贫困人口全部越过扶贫标准线”的目标任务,主动作为,扎实有序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今天,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进行阶段小结、分析查找差距、增添工作措施,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刚才,福荣同志对全区扶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详细部署,相关部门和“第一书记”结合自身工作作了很好的汇报,我们还以随机抽取贫困户的方式听取了相关镇街汇报。总体感觉,我区扶贫攻坚工作层层重视,思路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办法措施得力,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开局良好。但离中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要实现目标任务,仍然需要全区上下持续努力。各镇街、部门和单位务必认真对照检查,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7月17日,我区召开了扶贫攻坚工作会,对全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全区上下形成了坚决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强烈共识。会后,区级领导带头抓落实,各镇街、各部门、各单位和驻村工作队积极行动,搞调查、做方案、拿措施,扶贫攻坚工作在全区迅速展开,通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抓总,属地镇街、村社积极配合,涉及公路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山坪塘整治等扶贫项目全面铺开,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20%以上,有的项目已经顺利完工。二是产业帮扶正在展开。设立2000万产业扶贫专项资金,100家农业龙头企业和50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以产业带动和帮扶贫困村,流转土地近2万亩,有效解决了1200余个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各包帮单位、驻村工作队主动作为,通过向贫困户送政策、送知识、送种苗等形式,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贫困户发展产业、自主脱贫的积极性。三是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充分挖掘社会潜力,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发挥慈善会平台作用,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商会、爱心人士募捐突破300万元,主要用于对贫困户、贫困学生等的帮扶;38家非农企业提供资金100余万元,帮扶贫困户260户;大力开展志愿服务,走访贫困人口2500余人,解决实际问题800余起。

总体上看,从动员部署到现在,仅仅一个多月时间,我区扶贫攻坚工作得以全面展开、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这说明各镇街各部门各单位思想认识统一、思路目标明确、办法措施得力,也说明我们各级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了事,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充分肯定。但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不能沾沾自喜、麻痹大意,必须正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便于我们查漏补缺、推动工作。主要有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一。有的单位对扶贫攻坚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没有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进村入户不到位、调查摸底不准确、工作思路不清晰、帮扶措施不具体,没有做到精准扶贫。在检查中我们发现,有的镇村干部甚至连贫困户在哪个方向、有多少人口都说不清楚,当“甩手掌柜”,一问三不知,或者答非所问。二是流于形式,大而化之。有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做到主要工作在农村、主要时间在一线,工作中有避重就轻的畏难情绪,乐于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有的镇街报喜不报忧,稍有成绩就沾沾自喜,到处邀功请赏,遇到问题就遮遮掩掩、闷不作声;有的包帮联系单位敷衍塞责,认为扶贫攻坚不是自己的主业,常常是给点钱、送点物,或者简单走一走、问一问了事,没有做到真帮真扶。三是产业扶贫机制不完善,效果不理想。贫困村产业发展主要基于以前的基础,新培育的特色产业少,下的功夫不够,“吃老本”现象严重。一些单位走入了误区,把扶贫攻坚任务的完成仅仅停留在送几只鸡鸭、几只猪、牛、羊上,然后大账一算,认为帮扶任务就完成了,没有形成捆绑贫困户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对贫困户如何持续发展产业、确保脱贫不返贫没有具体办法,没有从长效机制去思考去谋划。产业发展与贫困户的脱贫致富联系不密切,搞成了“两张皮”,达不到精准的要求。我们设立了2000万产业扶贫专项资金,争取到5亿元金融扶贫授信额度,对发展产业的市场主体、贫困村、贫困户给予政策资金支持,但到目前为止,这些钱还很少用出去。四是工作不平衡。目前,全区扶贫攻坚工作整体推进有序,有的镇街、部门和单位出了亮点、有了经验,但有少数单位工作推进迟缓,拖了全区“后腿”。比如项目建设方面,有个别项目没有按时启动建设,客观上讲,确实在走相关程序,但也有主观上的拖拉懒散因素;有的虽然开工建设,但由于材料、机械等准备不足,属地镇街沟通协调不到位,导致进展较为缓慢;有的镇村群众抓住机会漫天要价,出现非法阻工等现象。五是学习宣传引导不到位。为确保今年脱贫,区委、区政府出台了系列办法措施,推出了发展产业、帮助就业等6条脱贫“路子”,从政策上开出了流转土地、入股分红等10个“方子”,但我们一些镇街、部门和单位对政策学习理解不到位、宣传运用不到位,导致扶贫政策落不下去。有的镇村对贫困户引导不到位,导致“等靠要”“攀比”思想严重,成天在家盼人送钱送东西,有的甚至主动跑到镇街和包帮单位去要。

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全区乃至全市扶贫攻坚工作整体推进,各镇街、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对照检查,切实举一反三,及时抓好整改落实。

坚决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必须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抓好农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两大抓手,不断完善农村公共

服务体系,着力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真扶贫、真脱贫。(一)以产业扶贫为根本,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抓好扶贫攻坚,既要输血,更要造血,突击式扶贫、短时期扶贫等方式治标不治本,发展产业才是根本之举。一是加快完善产业规划布局。由农委牵头,发改、扶贫等部门配合,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的意见》中的“六大产业片”的布局,结合全区50个贫困村的地域特性、产业特征,进一步完善贫困村产业发展规划,形成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指导方案。二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各镇街要立足贫困村和贫困户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围绕我区蔬菜、粮油、畜牧、渔业、经果等产业,着力在培育上下功夫,确保每个镇都有特色产业、每个村都有增收项目、每户人都有致富门路。三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要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和带动作用,鼓励工商资本下乡,流转承包农村土地,特别要抓住100户农业龙头企业包帮50贫困村的机会,争取让企业落户镇村,有效解决贫困村发展和贫困户就业问题。要围绕提高贫困村农民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加快培育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形式多样的新型经营主体。四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发挥好龙头企业、合作组织、致富能手等作用,把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起来,引导入股参与“保底分红”,增加租金、股金和薪金收入。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支持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村民开展“线上交易”,让贫困群众既当农民,也当工人,还当商人。要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各镇街要认真研究,用好5亿元授信资金,为经营主体、贫困村、贫困户及时提供信贷支持。五是发展乡村旅游经济。要在充分保证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把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作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当前,区里正在研究出台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必须把贫困村旅游经济发展作为重要内容考虑进去。区旅游局牵头,依托旅游节会举办、潼南农家打造,把有条件的贫困村纳入全区旅游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乡村体验休闲农业,繁荣乡村旅游市场。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抓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出行难、吃水难、用电难、通讯难等实际问题,不断改善贫困村发展条件,提升农村形象。一是加快启动未开工建设的项目。目前大多数工程项目已开工建设并序时推进,对于少部分未开工项目,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镇街要进一步梳理,找准原因和问题所在,拿出解决办法,确保本月内全部开工建设。但必须强调,该快则快,该走程序的必须严格按程序进行。二是扎实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各项目实施主体单位,一定要督促施工单位组建精良施工队伍,确保机械器具充足、建设材料供应顺畅,加快推进工程项目建设。特别是涉及到工程建设周期较长的项目,各主管单位一定要严格打表,随时督查进度,预留时间进行项目验收,只能超前,不能延后。三是加强质量和安全监管。切实抓好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严格按照程序和标准进行建设,“谁主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绝不能偷工减料,出现“豆腐渣”工程。坚决落实安全生产有关规定,安监等部门和各镇街要加强对扶贫项目的安全生产检查,落实好“一岗双责”“属地管理”“行业监管”“企业主体”等责任,确保既做好工程,又不出事故。

(三)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追求,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和提升贫困地区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一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贫困村“第一书记”要进入角色和状态,真正静下心、沉下去,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农村,不脱贫不脱钩;村“两委”班子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切实履职,准确掌握贫困人口基本情况,真正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要充分发挥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作用,进一步完善卫生室、超市等便民设施建设,切实方便贫困村群众就医、购物等基本生活保障。二要强化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保障。要持续改善贫困地区教学条件,增配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当前正值大中院校、中小学校开学之际,区教委要进一步摸排,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入学的帮扶力度,确保不因贫困而辍学。要发挥好科技文化对扶贫攻坚的引领作用,用好科技特派员、文化中心户,真正把科技文化送到村、进到户。要用好用活1000万元的贫困救助专项资金,健全救助机制,创新救助方式,为贫困群众提供好医疗、财产救助和临时救助等。同时,要借助慈善会平台和志愿服务力量,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攻坚工作。

这里,我再特别强调三个重点工作:一是必须切实做到真扶贫真脱贫。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办法措施、实实在在地产业发展,让贫困群众持续增收,不能让贫困群众被动脱贫。二是要确保各项扶贫政策和资金全部足额让群众享受。任何镇街、村社和企业、个人都不能打扶贫资金、项目的主意。三是扶贫工作要由过去的“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要通过建立机制、培训等方式,教会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方式方法。

现在已是9月上旬,离10月底完成巩固提升户的区级验收不足两个月时间,离年底前完成贫困户的区级验收也只有100来天时间。每一位区级领导,各镇街、部门和单位务必高度重视,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实干,确保扶贫攻坚既定目标任务全面实现。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区级领导要加强对分管部门、联系镇街的组织领导,及时到贫困村和贫困户调研指导,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扶贫攻坚工作不跑偏、不走样。各部门特别是承担重点工作任务的部门,既要履行好包帮责任,更要落实好行业主管责任,加快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做好产业帮扶等工作。各镇街作为扶贫攻坚工作的主体,要承担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一把手”亲自抓、亲自管、亲自干,主动和区级相关部门对接沟通,着力化解工作推进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要通过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和齐心协力,确保全区扶贫脱贫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二)倒排时间工期。各镇街、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全区扶贫攻坚的总体部署和时序安排,盯紧目标任务,倒排时间工期,抓好责任落实。要把工作任务细化到每周甚至每天,天天有事做、周周有变化、月月有总结,确保不折不扣、按时按质完成。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要组织专人对全区扶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督查,严格落实“一周一督查”制度,不打招呼、不讲情面、坚持原则,及时通报工作推进情况,努力协调解决问题。对在扶贫攻坚工作中不作为、慢

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区委、区政府将启动效能问责,坚决严肃处理。(三)抓好廉政建设。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和“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实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这次集中扶贫攻坚,集中了很多项目,整合了很多资金,必须管好用好。发改等部门要加强项目管理,对项目审批、工程验收等各个环节,既要特事特办、提高效率,又必须坚持原则、坚守底线。财政部门要统筹好各方扶贫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好用活,任何单位和个人决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形式挤占挪用。审计部门要对扶贫项目和资金进行严格全面审计,确保项目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资金在管理制度下阳光运作。对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坚决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社区特扶工作经验总结篇3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州等重要会议精神,全面总结我县2009年扶贫开发工作,表彰在2009年扶贫开发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今年的各项扶贫开发工作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

奠定基础。

在今天的大会上,县委、县人民政府将表彰在2009年度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支持**县扶贫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表示诚挚的谢意!向奋战在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的扶贫工作者、各族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求真务实,扎实苦干,2009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明显

2009年,在省州党委、政府及州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县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按照“开发式”扶贫的总体要求,狠抓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圆满完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 (二)易地开发和小额信贷工作扎实有效。共实施易地扶贫开发项目安置点2个,转移安置农户85户502人,项目总投入297.67万元,项目涉及安居房、基本农田建设、人畜饮水、农田水利、广播电视、通路、通电、生态能源建设、科技文化室、科技培训等9个项目。累计发放小额信贷资金2313万元,扶持13个乡镇40个村委会53个村小组1793户发展水稻制种和畜牧业养殖等项目,有效促进了群众增收。 (四)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成效明显。采取调整工作思路、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服务质量等措施,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训、职业介绍、事务、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积极联系广东**等职介机构和用工单位,引导农民工进厂务工,避免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盲目性,促使劳务输出收入不断增加。2009年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劳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48期6100人,实现劳务输出收入达1.9亿元。 总结一年来的扶贫开发工作,我们不断丰富和积累了一些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一是领导重视,率先垂范,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保证。始终坚持落实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做到领导到位和认识到位。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自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作用,主要领导带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走在扶贫开发工作最前沿,为扶贫开发的有效推进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举措。在扶贫开发中,采取抓两头,齐头并进促发展的方式,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一头抓条件较好的交通沿线地区,在公路沿线开展蔬菜和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以优势产业发展促进片区整体脱贫致富。另一头抓条件较差的边远贫困地区,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进行片区开发,多管齐下,逐村突破,解决制约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三是统筹规划,整合资金,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前提。在实施扶贫工程中,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以安居温饱、重点扶持村

、易地开发、劳动力转移、信贷扶贫等项目为重点,开展“山、水、田、林、路、电”综合治理。同时,改变以往部门之间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的状况,加强部门扶贫项目和资金整合,切实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扶持力度。四是组织建设,能人带动,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途径。把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在99个脱贫奔小康和温饱示范村建立党支部,健全青年、妇女、民兵等各套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和“文明村”创建活动,在党员中培养致富能手,在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把优秀致富能人选进村委会和村小组班子,大力鼓励党员、致富能手做敢干、会干、能干的标兵,全面推进“产业兴村”路子。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原因,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财困民穷”依然是**最现实的县情。一是贫困群体的数量依然庞大。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625元的标准统计,全县绝对贫困人口还有8.2万,低收入人口达7万人。解决全县剩余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时间非常紧迫,任务还十分艰巨。二是贫困群体消除贫困的难度大。我县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边远山区、边境地区、岩溶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后劲严重不足,部分村寨甚至丧失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三是贫困群体总体素质偏低。贫困地区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滞后,农民总体素质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当前,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既面临许多挑战,又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连续6年发出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把扶贫开发工作和新农村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大推进力度,区域政策、行业政策、社会政策都在努力向“三农”倾斜,不同渠道投入贫困地区的资金明显增加。扶贫工作已从过去主要依靠专项扶贫计划开展工作的局面,逐步形成了一个“大扶贫”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近期频频出台的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政策措施,并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将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加大投资的力度,为我县筑牢基础、调整结构、增强后劲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因此, 各级各部门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全县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增强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和决心,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努力实现整村脱贫。整村推进作为扶贫工作手段的创新,为整合各方面力量提供了平台,是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式、好抓手、好平台。要突出规划先行,坚持先难后易,搞好统筹兼顾,先安排最困难的村实施规划,先解决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根据各地资源条件、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合资金、集中力量,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统筹规划实施好项目村的基础设施、主导产业、社会事业、文明新风、民主法制、村级组织等建设,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实施一个村,巩固一个村,能自我发展一个村的目标。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严防搞花架子,搞形象工程,让农村群众在整村推进建设中得到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

(二)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归根到底要依靠发展产业进行支撑。要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抓实抓好,大力培育可持续脱贫的支撑产业,努力缩小和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要支持贫困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人均一亩经济作物、一亩经济林果,人均年出栏一头猪、户均年出栏一头牛”的目标,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集中力量加快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向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和组织化迈进。要充分运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完善配套措施,调动贫困农村群众种林积极性,重视发展用材林、八角、油茶、核桃、草果等特色产业,努力提升林业对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贡献率。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建设一批标准化畜禽产品生产基地,推进产业化经营,以产业集聚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要充分发挥科技产业扶持资金的引导示范作用,积极探索“滚动使用、长期发挥作用”的财政资金扶持模式,搞好“小额信贷富万家”行动,大力扶持贫困群众发展特色小产业,力争在夯实贫困群众能谋生、能脱贫、能致富的产业基础上取得新突破。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基础设施滞后,是严重制约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瓶颈”。要结合各地实际,从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着手,扎扎实实抓好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素质、基本保障、基本队伍建设,切实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要按照“统一规划、综合开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抓好农田水利、交通、能源、通讯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建设人均1亩以上旱涝保收基本农田的目标,加大农村“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大力实施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和县乡公路改造工程,努力缓解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完善邮电通讯设施,提高农户通电率和通电、通信质量;加快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切实解决好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积极开展农村特别是整村推进建设项目村的治脏、治乱、治差工作,绿化、美化、净化村庄环境,逐步改善农村群众生活环境。继续加快贫困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着力解决农村群众上学难、学科技难、看戏难、看病难等问题。

(四)加大培训转移力度,促进农村群众就业增收。农村劳动者综合素质偏低,是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收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组织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不仅投资少、见效快,而且能使贫困农民转变观念,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加才干,提高脱贫致富能力。要把加强技能培训作为提高贫困农民素质、拓宽就业增收渠道的一项战略任务抓实抓好。扶贫、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教育、工商联等部门,要加强合作,增加投入,扩大规模,改进形式,形成转移培训合力,提高培训质量,确保贫困村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户均培训转移1名劳动力。要认真分析劳动力市场需求,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贫困劳动力转产转岗就业能力。要建立输出输入地互动机制,积极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奖代补试点,扶持培育中介组织,搭建平台,引导各类企业尽可能吸纳贫困劳动力,拓宽劳动力转移途径,逐步建立稳定有序的贫困地区劳动力市场,努力实现贫困农村“输出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目标,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今年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任务已经确定,关键是要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这个基本目标,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创新思路,完善机制,扎实工作,确保全县扶贫开发工作顺利推进。

(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执行扶贫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目标责任制、分管领导岗位责任制,主管部门工作责任制和参与部门责任制。继续坚持实行领导挂钩联系新农村建设制度,县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带头深入挂钩村指导工作,协调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要发扬不怕吃苦、甘于奉献、富于创新的优良作风,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工作方式,总结新鲜经验,解决突出问题,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于2月28日前进驻计划建设的项目村,争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

(二)凝集力量,积极争取支持。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把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参与到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工作之中。党委领导、政府组织、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广泛参与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这是我县多年来的一条重要经验,必须继续坚持和大力发扬。全县各级干部、各族群众、各界人士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之中。各级各部门尤其是水务、农业、林业、交通、电力、教育、科技、文化、广播电视、卫生等涉农部门要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加强与定点挂钩帮扶**的上海市虹口区政府及省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络,争取得到上级政策、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培养的支持和帮助。

(三)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宣传工作在扩大扶贫工作影响、树立扶贫良好形象、动员社会各界关注贫困地区、支持扶贫事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坚持稳定、团结、鼓劲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媒体,深入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扶贫和新农村建设政策,大力宣传新阶段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推广各地在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实现“宣传社会、形成共识,宣传领导、赢得重视,宣传部门、争取配合,宣传自己、提高地位”的目的,推动全县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在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的基础上,组织和动员群众参与制定和实施村级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参与选择和实施建设项目,使贫困群众充分行使新阶段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实施权和管理权。

(四)强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扶贫资金是“高压线”、“救命钱”,一定要管好用好。要切实落实项目资金管理各项制度,完善项目和资金的公告公示制

度,认真执行资金回补报账制度、项目验收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资金、物资管理,严格专款专用,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挪用、挤占扶贫资金,发现一个处理一个,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要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按规范程序操作,严格监督检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同时,由于我县特殊的地质、地貌特点,一定要特别注意工程的安全质量问题,包括已实施完毕的项目,要加强跟踪复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社区特扶工作经验总结篇4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州等重要会议精神,全面总结我县**年扶贫开发工作,表彰在**年扶贫开发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今年的各项扶贫开发工作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在今天的大会上,县委、县人民政府将表彰在**年度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支持**县扶贫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表示诚挚的谢意!向奋战在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的扶贫工作者、各族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求真务实,扎实苦干,**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明显

**年,在省州党委、政府及州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县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按照“开发式”扶贫的总体要求,狠抓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圆满完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

(一)整村推进项目建设顺利完成。全县共启动实施99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项目覆盖13个乡镇49个村委会99个村小组3851户17604人。累计投资2786.66万元,建成沼气池1486口、小水窖183口、灌溉沟渠15条29千米、科技文化室46间、卫生公厕70间;改造危房125户、厩舍1292间;架设人畜饮水管道91千米,铺设进村及村内道路21万平方米;举办科技培训59期17800人(次)。种植经济作物、经济林果4396亩,养猪5457头,架设卫星电视接收站4座,成立各类经济发展协会52个。所有项目顺利通过了州级检查验收,综合评分96.03分,均为优良档次。

(二)易地开发和小额信贷工作扎实有效。共实施易地扶贫开发项目安置点2个,转移安置农户85户502人,项目总投入297.67万元,项目涉及安居房、基本农田建设、人畜饮水、农田水利、广播电视、通路、通电、生态能源建设、科技文化室、科技培训等9个项目。累计发放小额信贷资金2313万元,扶持13个乡镇40个村委会53个村小组1793户发展水稻制种和畜牧业养殖等项目,有效促进了群众增收。

(三)老区建设和“山瑶”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完成了《**县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五年规划》和《**县瑶族“山瑶”支系综合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全县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805万元在革命老区中心区的归朝、谷拉、那能、阿用、花甲5个乡镇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村29个;投资300万元在谷拉、那能建设600户安居房和谷拉乡甘屯革命老区开发建设试点村项目。在“山瑶”综合建设发展项目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积极争取上级资金209.19万元,实施了洞波乡上大洞、汉菜洞整村推进、归朝龙秋村的“兴边富民示范村”工程建设、那能乡那亩村道路硬化等项目;投资132万元实施了归朝镇龙门村安居房、龙门小学校舍建设及百油至龙门公路路面维修等工程,老区和“山瑶”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四)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成效明显。采取调整工作思路、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服务质量等措施,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训、职业介绍、事务、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积极联系广东**等职介机构和用工单位,引导农民工进厂务工,避免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盲目性,促使劳务输出收入不断增加。**年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劳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48期6100人,实现劳务输出收入达1.9亿元。

(五)社会各界帮扶力度不断加大。按照“上级投入一点、挂钩部门帮助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办法和“统一规划,综合实施,用途不变,渠道不乱,捆绑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扶贫资金,不断拓宽帮扶领域。**年,各级定点联系和上海市虹口区等挂钩单位共128个,挂职人数164人,筹措资金522.9万元,极大的各界援助有力地推动了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效展开。

总结一年来的扶贫开发工作,我们不断丰富和积累了一些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一是领导重视,率先垂范,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保证。始终坚持落实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做到领导到位和认识到位。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自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作用,主要领导带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走在扶贫开发工作最前沿,为扶贫开发的有效推进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举措。在扶贫开发中,采取抓两头,齐头并进促发展的方式,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一头抓条件较好的交通沿线地区,在公路沿线开展蔬菜和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以优势产业发展促进片区整体脱贫致富。另一头抓条件较差的边远贫困地区,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进行片区开发,多管齐下,逐村突破,解决制约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三是统筹规划,整合资金,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前提。在实施扶贫工程中,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以安居温饱、重点扶持村

、易地开发、劳动力转移、信贷扶贫等项目为重点,开展“山、水、田、林、路、电”综合治理。同时,改变以往部门之间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的状况,加强部门扶贫项目和资金整合,切实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扶持力度。四是组织建设,能人带动,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途径。把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在99个脱贫奔小康和温饱示范村建立党支部,健全青年、妇女、民兵等各套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和“文明村”创建活动,在党员中培养致富能手,在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把优秀致富能人选进村委会和村小组班子,大力鼓励党员、致富能手做敢干、会干、能干的标兵,全面推进“产业兴村”路子。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原因,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财困民穷”依然是**最现实的县情。一是贫困群体的数量依然庞大。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625元的标准统计,全县绝对贫困人口还有8.2万,低收入人口达7万人。解决全县剩余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时间非常紧迫,任务还十分艰巨。二是贫困群体消除贫困的难度大。我县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边远山区、边境地区、岩溶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后劲严重不足,部分村寨甚至丧失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三是贫困群体总体素质偏低。贫困地区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滞后,农民总体素质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当前,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既面临许多挑战,又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连续6年发出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把扶贫开发工作和新农村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大推进力度,区域政策、行业政策、社会政策都在努力向“三农”倾斜,不同渠道投入贫困地区的资金明显增加。扶贫工作已从过去主要依靠专项扶贫计划开展工作的局面,逐步形成了一个“大扶贫”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近期频频出台的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政策措施,并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和革命老区倾斜,将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加大投资的力度,为我县筑牢基础、调整结构、增强后劲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因此,各级各部门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全县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增强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和决心,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

今年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任务是:计划实施整村推进自然村76个、上海援建白玉兰重点村10个和州县自筹资金建设15个;完成2010年易地扶贫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申报工作;抓好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力争年内完成5600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易地输出任务;立项申报产业扶贫项目5个,申报扶贫资金1000万元;做好小额信贷发放及回收工作,力争年内完成小额贷款资金2000万元;提升上海对口帮扶协作层次和工作水平,争取更多的上海对口帮扶资金投入。同时,加强与省挂钩扶贫单位的联系,争取更大支持,完善州、县挂钩扶贫单位的联系制度,落实帮扶任务。通过项目的实施,力争年内解决1万人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巩固1.5万人低收入人口增收,促使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努力实现整村脱贫。整村推进作为扶贫工作手段的创新,为整合各方面力量提供了平台,是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式、好抓手、好平台。要突出规划先行,坚持先难后易,搞好统筹兼顾,先安排最困难的村实施规划,先解决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根据各地资源条件、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合资金、集中力量,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统筹规划实施好项目村的基础设施、主导产业、社会事业、文明新风、民主法制、村级组织等建设,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实施一个村,巩固一个村,能自我发展一个村的目标。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严防搞花架子,搞形象工程,让农村群众在整村推进建设中得到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

(二)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归根到底要依靠发展产业进行支撑。要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抓实抓好,大力培育可持续脱贫的支撑产业,努力缩小和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要支持贫困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按照“人均一亩经济作物、一亩经济林果,人均年出栏一头猪、户均年出栏一头牛”的目标,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集中力量加快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向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和组织化迈进。要充分运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完善配套措施,调动贫困农村群众种林积极性,重视发展用材林、八角、油茶、核桃、草果等特色产业,努力提升林业对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贡献率。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建设一批标准化畜禽产品生产基地,推进产业化经营,以产业集聚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要充分发挥科技产业扶持资金的引导示范作用,积极探索“滚动使用、长期发挥作用”的财政资金扶持模式,搞好“小额信贷富万家”行动,大力扶持贫困群众发展特色小产业,力争在夯实贫困群众能谋生、能脱贫、能致富的产业基础上取得新突破。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基础设施滞后,是严重制约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瓶颈”。要结合各地实际,从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着手,扎扎实实抓好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素质、基本保障、基本队伍建设,切实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要按照“统一规划、综合开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抓好农田水利、交通、能源、通讯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建设人均1亩以上旱涝保收基本农田的目标,加大农村“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大力实施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和县乡公路改造工程,努力缓解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完善邮电通讯设施,提高农户通电率和通电、通信质量;加快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切实解决好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积极开展农村特别是整村推进建设项目村的治脏、治乱、治差工作,绿化、美化、净化村庄环境,逐步改善农村群众生活环境。继续加快贫困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着力解决农村群众上学难、学科技难、看戏难、看病难等问题。

(四)加大培训转移力度,促进农村群众就业增收。农村劳动者综合素质偏低,是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收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组织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不仅投资少、见效快,而且能使贫困农民转变观念,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加才干,提高脱贫致富能力。要把加强技能培训作为提高贫困农民素质、拓宽就业增收渠道的一项战略任务抓实抓好。扶贫、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教育、工商联等部门,要加强合作,增加投入,扩大规模,改进形式,形成转移培训合力,提高培训质量,确保贫困村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户均培训转移1名劳动力。要认真分析劳动力市场需求,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贫困劳动力转产转岗就业能力。要建立输出输入地互动机制,积极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奖代补试点,扶持培育中介组织,搭建平台,引导各类企业尽可能吸纳贫困劳动力,拓宽劳动力转移途径,逐步建立稳定有序的贫困地区劳动力市场,努力实现贫困农村“输出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目标,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五)落实特殊扶贫措施,着力扶持特殊困难群体和特殊贫困区域加快发展。要按照“分区研究、整合力量、连片开发、合力攻坚”的思路,因地制宜,重点扶持,集中力量解决民族地区、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和特殊类型地区贫困问题。一是对少数民族和边境地区,实行重点倾斜。要高度重视扶持边境地区和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坚持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在积极争取上级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和沿边地区扶持的基础上,采取特殊扶持措施促进发展。要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兴边富民”工程、项目村资金由原来的每个村15万元提高到50万元的大好机遇,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将全面完成我县6个乡镇22个村委会93个村小组1828户8429人“山瑶”支系人口的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任务,打牢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山瑶”族地区)的发展基础。二是对丧失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地区,抓好易地扶贫。努力争取上级支持,动员各级力量,抓好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就地无法脱贫地区的易地扶贫工作。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以就地、就近、小规模集中、插花安置为主,严格落实易地扶贫各项政策。坚持在易地扶贫开发中落实整村推进模式,精心规划,统筹安排,量力而行,切实落实好搬迁农户土地、户籍、子女上学等方面的政策。坚持易地扶贫与产业开发、小集镇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确保搬迁贫困群众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并逐年增加,将安置点建成环境优美,村容整洁,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村,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能发展”目标。三是落实统筹兼顾要求,加快推进老区建设。老区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和全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我县革命老区建设工作已经起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抓紧调研,理顺工作关系,建立工作机制,坚持从老区的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解决老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合力攻坚,促进老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今年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任务已经确定,关键是要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这个基本目标,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创新思路,完善机制,扎实工作,确保全县扶贫开发工作顺利推进。

(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执行扶贫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目标责任制、分管领导岗位责任制,主管部门工作责任制和参与部门责任制。继续坚持实行领导挂钩联系新农村建设制度,县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带头深入挂钩村指导工作,协调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要发扬不怕吃苦、甘于奉献、富于创新的优良作风,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工作方式,总结新鲜经验,解决突出问题,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于2月28日前进驻计划建设的项目村,争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

(二)凝集力量,积极争取支持。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把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参与到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工作之中。党委领导、政府组织、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广泛参与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这是我县多年来的一条重要经验,必须继续坚持和大力发扬。全县各级干部、各族群众、各界人士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之中。各级各部门尤其是水务、农业、林业、交通、电力、教育、科技、文化、广播电视、卫生等涉农部门要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加强与定点挂钩帮扶**的上海市虹口区政府及省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络,争取得到上级政策、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培养的支持和帮助。

(三)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宣传工作在扩大扶贫工作影响、树立扶贫良好形象、动员社会各界关注贫困地区、支持扶贫事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坚持稳定、团结、鼓劲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媒体,深入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扶贫和新农村建设政策,大力宣传新阶段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推广各地在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实现“宣传社会、形成共识,宣传领导、赢得重视,宣传部门、争取配合,宣传自己、提高地位”的目的,推动全县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在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的基础上,组织和动员群众参与制定和实施村级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参与选择和实施建设项目,使贫困群众充分行使新阶段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实施权和管理权。

(四)强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扶贫资金是“高压线”、“救命钱”,一定要管好用好。要切实落实项目资金管理各项制度,完善项目和资金的公告公示制

度,认真执行资金回补报账制度、项目验收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资金、物资管理,严格专款专用,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挪用、挤占扶贫资金,发现一个处理一个,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要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按规范程序操作,严格监督检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同时,由于我县特殊的地质、地貌特点,一定要特别注意工程的安全质量问题,包括已实施完毕的项目,要加强跟踪复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社区特扶工作经验总结篇5

今天,我们召开省直机关定点帮扶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省直机关定点帮扶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分析当前扶贫开发和定点帮扶工作形势,进一步提高对定点帮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大帮扶工作力度,推动省直机关定点帮扶工作扎实开展。

年以来,省直各定点帮扶单位始终把定点帮扶工作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作为构建和谐、促进民族团结、联系服务群众、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加强领导,工作上狠抓落实,通过帮思想、帮管理、帮资金、帮项目、帮信息、帮技术等灵活多样的帮扶手段和内容,使定点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阶段扶贫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年,省直各帮扶单位共派出蹲点挂职干部977名,落实帮扶资金3018.65万元(含物资折价),帮助引进项目274个,引进资金1.55亿元,在全省39个县、110个乡镇、220多个贫困村中,实施了物资捐赠、小学援建、校舍修缮、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建设、暖棚建设和种养业扶持、实用技术培训、贫困生资助等项目。共修缮校舍38所,资助贫困生2023人,举办各类培训班281期,培训农牧民3.38万人(次),帮助劳务输出5900人。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贫困村人均收入从年的795元,提高到年的1055元,有46.7万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同时,省直各帮扶单位把定点帮扶与宣讲中央、省委1号文件活动相结合,抽调人员认真宣讲1号文件精神和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深入乡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年以来,省直定点帮扶单位共抽调宣讲干部5530名,在宣讲1号文件活动中为贫困农牧民办实事7000多件。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定点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个别单位把定点帮扶视作兼职工作,有的甚至认为是单位的负担;有的单位把定点帮扶简单地理解为捐款捐物,只是过年过节慰问一下。二是制度不落实。有的帮扶单位调查研究不够,帮扶方案的确定缺乏针对性;有的帮扶单位考虑自身困难多,工作落实不力。三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基层组织同帮扶单位衔接沟通不够,只把希望寄托在资金的投入上,组织发动群众依靠自身力量脱贫的主动性不足。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进入新世纪后的七年,是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最大、贫困农牧民受益最多、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扶贫开发解决了110.8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为全省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构建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农牧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扶贫开发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任务极其艰巨。

我省是全国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之一,贫困是我省最大的省情,与贫困做斗争是我们面临的最重要、最艰巨、最紧迫的任务。全省尚有86.6万群众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占农牧民总数的24.8%,全省常年返贫率在13%,比例仍然过高。我们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合力扶贫的大扶贫理念,团结带领全省各族群众为消除贫困做出长期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党政机关定点帮扶是我国扶贫开发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扎实工作,把定点帮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进一步深化对党政机关定点帮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党政机关单位参与扶贫开发,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执政为民,不仅要落实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也要落实到机关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上,落实到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上。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首先要关心贫困群众的疾苦。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方面大力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年,为集中力量在上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国家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本世纪初,又组织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年,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定点扶贫与整村推进相结合开展工作的安排意见》,要求帮扶单位定点联系到县,扶贫到村到户,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积极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谋利益。

党政机关单位定点帮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机关单位定点帮扶的县、乡、村,都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社会事业相对滞后、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地区。帮助贫困人口尽快解决温饱问题,实现稳定脱贫,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事关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参与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影响和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机关单位多数承担着指导或带动全行业发展的任务,同时也肩负着支持贫困地区加快行业发展的重任。贫困地区也是机关单位了解掌握情况、分析研究问题、制定相关政策的试验地,加强与贫困地区的联系,有利于机关单位直接倾听基层群众的呼声,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有利于及时调整政策,促进工作开展。社会扶贫能否取得重大突破,能否加快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关键要看各级机关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党政机关单位的表率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政机关单位要切实担负起引领、带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的历史重任。

党政机关单位定点帮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谐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关系,表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个层次的和谐。贫困现象的存在,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贫困产生的心理失衡,会导致少数群众与社会的不和谐;贫困心理引发的社会行为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贫困现象的长期存在,会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开发,使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破坏。定点帮扶是社会力量关爱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参与扶贫开发,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体现和重要手段。

党政机关单位定点帮扶,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实践证明,机关单位干部定点挂职扶贫,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基本国情、省情,增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可以近距离体验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精神,从群众中吸取思想营养,锻炼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机关干部只有到基层去实践,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在实践中提高,发挥其能力水平。尤其是年轻干部,在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基层情况,增强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培养过硬的工作作风,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定点挂职扶贫不仅为我省党政机关干部施展才智、锻炼成长提供了一个广阔舞台,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级党委和政府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提高。

二、切实加强省直机关定点帮扶工作

(一)明确指导思想。党政机关定点帮扶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全社会关注扶贫、参与扶贫的大扶贫理念,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救济式”、“输血式”、“造血式”扶贫相结合,围绕“减少贫困,增加收入,缩小差距,构建和谐”的扶贫开发总体目标,瞄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结合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等扶贫开发重点工作,通过资金投入、项目引进、人才支持、技术导入、信息提供等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尽力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进程,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努力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奋斗目标。

(二)加强组织领导。党政机关单位参与定点帮扶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同时也是本部门、本单位的一项工作任务,应当纳入业务范围,摆上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帮扶单位的主要领导必须从实现最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对定点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要建立定期联系制度,保持经常的沟通渠道,主动了解定点帮扶地区的情况,积极献计献策,帮助解决扶贫开发中的实际问题。要努力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工作实效。

(三)健全激励机制。通过健全机制,使定点帮扶工作与单位荣誉和个人进步联系起来,以此来促进工作落实。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和省扶贫办,已决定将省直帮扶单位定点帮扶工作的成效纳入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单位、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国文明单位的推荐评选条件;对基层挂职扶贫满一年,经派出单位和挂职单位双方认定后,可以算作基层工作经历,挂职期间的表现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据,对表现优异、工作突出的挂职干部可以优先提拔。这些激励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充分调动帮扶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对推动定点帮扶工作来讲很有必要。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对省直机关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进行检查,对评选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工作不积极、不主动、表现差的单位进行通报。省扶贫办每年要拿出一部分资金奖励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并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帮扶单位的先进事迹和工作成效。

(四)落实定点帮扶制度。制度是开展工作的保证,只有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定点帮扶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一是落实调查研究制度。帮扶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要抽出一定时间到定点乡村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掌握情况,帮助帮扶村查找贫困根源,理清发展思路,研究脱贫对策,并依据帮扶县扶贫开发规划,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扶贫规划和帮扶计划。二是落实挂职扶贫制度。把定点帮扶工作与培养锻炼干部相结合,选拔优秀干部特别是中青年后备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加强对挂职干部的管理和工作指导,关心、爱护和支持挂职干部的工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并教育挂职干部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艰苦奋斗,严格自律,扎实工作,认真履行挂职扶贫干部的各项职责。三是落实帮扶资金整合使用制度。帮扶资金使用坚持“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和载体,整合各方面资金,在帮扶村实施综合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四是落实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帮扶单位要强化项目和资金管理,严格执行项目论证审批、公示公告、招投标、竣工验收、绩效考核和后续管理等制度。

三、想方设法解决贫困群众存在的实际困难

贫困地区需要资金、需要技术、需要理念、需要人才,归根到底就是需要实实在在的帮助。党政机关单位参与扶贫开发,必须想方设法解决贫困群众存在的实际困难。

一是在扶贫与扶志相结合上下功夫。我们有的贫困地区的农牧民“等、靠、要”思想严重,帮扶单位要与当地政府联合起来一起扶志,也就是扶贫先扶志。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富裕要靠勤奋来创造,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靠新型农民去建设。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因此,帮扶单位要多宣传勤劳致富的典型,多宣传科技知识和农村适用技术,结合新农村建设抓好农牧民的培训,帮助贫困群众更新观念,拓宽致富门路,坚定艰苦奋斗改善生活的信心。

二是紧紧围绕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在帮扶上下功夫。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和异地扶贫,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布局,是源于实践、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的经验总结,是实现贫困地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有效途径。因此,定点帮扶必须突出重点,才能在提高扶贫效益上取得突破。各定点帮扶县政府和扶贫部门一定要积极协调帮扶单位围绕年度扶贫重点开展帮扶工作,将帮扶资金进行有效整合。基层扶贫部门要主动与帮扶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积极汇报工作,衔接项目,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创造性。

三是在解决贫困群众实际问题上下功夫。省直机关定点帮扶工作要定点联系到村,扶持到户,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为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提供有力支持。要围绕整村推进重点工作,突出六个方面的建设,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的社会事业建设,增加群众收入的产业建设,改变村容村貌的文明新风建设,规范有序的民主政治建设和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要根据帮扶村实际,在考虑资源优势、市场需求、群众技能等综合因素的基础上,坚持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并重,按照因地、因村、因户制宜的原则,帮助贫困群众合理确定到户项目。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服务、培训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致富信息服务和技能技术培训,使贫困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发展信心,提高素质技能,加快帮扶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和输出。要引导贫困农牧民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引进龙头企业,建立经济合作组织,搞好配套服务,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牧民收入。要积极推进科技扶贫工作,立足不同生态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比较优势,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培育特色产业和新型农牧民。

社区特扶工作经验总结篇6

深化认识 保持定力

: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多次强调,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是贵州同步小康建设“短板中的短板”,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推进扶贫开发是贵州的最大民生。请问贵州在弥补这块“短板中的短板”方面成效如何?

叶 韬: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扶贫开发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国发2号文件创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以同步小康为引领,扶产业、强基础、提素质、优保障、抓改革、促开放,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坚持把扶贫攻坚与创建示范区相结合,与小康创建相结合,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减贫摘帽”工作相结合,与重大事项推进行动相结合,与园区建设相结合,深入推进扶贫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举全省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扶贫开发各项工作推进呈现良好态势。2011年至2014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1149万人减少到623万人;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153元提高到5909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6218元);25个县525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扶贫开发逐步实现了由“输血式”、“粗放式”、“被动式”、“分散式”扶贫向“造血式”、“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扶贫转变。

:在推进扶贫开发过程中,贵州有无可资借鉴的扶贫经验?

叶 韬:贵州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模式,实施精准扶贫、驻村帮扶、贫困县考核等措施,创造了系列“贵州经验”。

一是贵州扶贫建档立卡、驻村帮扶工作在全国实现了“两个率先”;二是贫困县考核、减贫摘帽和项目资金“三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三是小额信贷、雨露计划、生态移民“三个品牌”建设为全国作了示范;四是对口帮扶、定点扶贫、集团帮扶“三类帮扶”成效明显;五是创造了毕节试验、晴隆模式、长顺做法、印江经验、威宁实践、迤那路子等成功经验,闯出了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特色产业的扶贫开发新路。

2015年5月6日至9日,国务院副总理在贵州视察扶贫工作时特别指出:“总结贵州经验,让我看到,贵州的扶贫开发实践回答了在全国非常有意义的两个重大问题,第一,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只要认真干,贵州能做到,谁还有理由做不到?第二,贵州怎么做到的,这对全国也很有意义。”

:如何充分认识现阶段我省扶贫工作面临的困难?

叶 韬:虽然我省扶贫开发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看到,全省还有农村贫困人口623万人,占全国8.9%,并且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扶贫产业发育不充分,产业链不长,助农增收基础不稳;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欠账多,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均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三是农民素质偏低,就业渠道狭窄;四是片区扶贫未落实到位,与基层扶贫攻坚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衔接不到位,跨区域协作不到位,导致各自按传统程序开展工作,农户到村到户得益较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急需解决。特别是受区域贫困、深度贫困与民族地区发展问题并存、经济发展落后与生态环境脆弱并存、人口素质偏低与公共服务滞后并存“三重矛盾”的制约,扶贫任务艰巨繁重。现在,离2020年只剩下五年多时间,要实现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与全国一道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明确目标 精准发力

:近期贵州出台了《贵州省“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及6个配套文件(简称“1+6”配套文件)。计划明确了未来三年全省减少贫困人口和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目标。如何认识“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的重要性?

叶 韬:为确保全省在“十三五”期间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在3年时间(2015-2017年)内减少贫困人口300万人以上,实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社会保障“六个到村到户”,完成基础设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个小康建设”任务,使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

“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是确保我省决战贫困、同步小康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总抓手。我们将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扶贫开发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决不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掉队。

:如何理解和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叶 韬: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一项国家战略。实施精准扶贫就是对扶贫对象精准化识别、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对扶贫目标精细化管理、对脱贫责任精准化考核。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是完成对象精准识别;二是实施分类脱贫管理;三是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四是扶贫对象精准进退。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正确处理好区域发展、产业扶贫和精准扶贫之间的关系。我认为,精准扶贫是“点”,片区扶贫是“面”。要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将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落实到千家万户,解决“点”的问题,同时将基础设施“六个小康建设”落实到乡(镇)、到村,解决连片村、连片乡(镇)、连片县等“面”的问题,实现“点”、“面”有机结合,协同推进。精准扶贫和产业扶贫的关系同样也是“点”和“面”的关系。产业扶贫是片区扶贫的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剂。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处理好精准扶贫、片区扶贫和产业扶贫之间的关系,通过大产业带动区域发展、小产业帮助农民脱贫的“双轮驱动”,才能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创新机制 提供保障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如何进一步深化扶贫体制机制改革,为扶贫工作清除体制?

叶 韬:按照“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我们坚持用改革方式破解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探索创新考核机制。结合我省实际,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实行国家、省、市、县考核“一把尺子”、“一个体系”,通过考核这根“指挥棒”,优化扶贫资源配置,实现精准扶贫目标,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和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专项扶贫合力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进一步完善同步小康驻村帮扶机制。驻村帮扶是精准扶贫的“管道”,深入推进驻村帮扶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通过强化机制,着力破解精准扶贫中“管道”不畅问题,打造一支“永不撤走”的扶贫工作队,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为实施精准扶贫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进一步创新社会扶贫机制。现在社会上关心扶贫事业、关爱困难群众的人越来越多,关键是要通过好的机制和办法,充分发挥好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扶贫、定点扶贫和对口帮扶的作用,不断丰富社会扶贫的载体和渠道,创造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环境,形成多元化的社会扶贫大格局。

:2014年,中央、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审批权限开始下放到县,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省市两级由审批资金项目转到了监管资金项目,县乡由实施项目转到了决策、审批、实施和监管为一体的“负总责”体制。在此背景下,如何建立省市县乡规范运作的“四到县”运行管理机制,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安全?

社区特扶工作经验总结篇7

缓解和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责任和神圣使命。“十二五”时期(—2015年),既是省推进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基本消除农村牧区绝对贫困现象的攻坚时期。省扶贫开发是长期的历史任务,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意义重大。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20年)》、《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青政办〔〕202号)的要求,按照“适应新形势、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创新新模式、采取新举措、实现新跨越”的思路,在级、州(地、市)级扶贫开发规划编制的基础上,特编制《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

第一章“”扶贫开发工作的成就和经验

第一节扶贫开发取得的主要成就

“”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省各级党委和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全方位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精心组织实施了《省“”扶贫开发规划》,着力实施了整村推进、易地扶贫、产业扶贫、连片开发、“雨露计划”、科技扶贫、社会扶贫等重点工程。经过全省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就,《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一、贫困人口大幅下降

按照2000年的扶贫标准,省贫困人口从2006年的119.3万人减少到年的50.62万人,“”期间净减少68.7万人,年均净减少贫困人口13.7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5.86%下降到14%。

二、贫困面貌明显改善

“”期间,共投入资金24.32亿元,在40个(市)的1714个贫困村实施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受益贫困人口达29.43万户、135.3万人。各地把整村推进作为扶贫开发的主要抓手,整合各类资源合力攻坚,项目村基本实现了村有基础产业、户有增收项目,水、电、路三通和学校、卫生室、广播电视三有的目标,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三、重点经济实力得到增强

省25个扶贫开发重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年底的1990元增加到年的3490元,年均增长10%以上,略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重点域经济得到发展,吸纳农村牧区劳动力能力增强。重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年底的2658元增加到年的9549元,年均增长17.3%;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从2006年的193.13元增加到年的259.68元,年均增长10.25%。

四、易地扶贫搬迁改变了基本生存环境

“”期间,按照“搬得出、有产业、快发展、能致富”的思路,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灾害频发和自然资源贫乏地区的特困人口实行了易地扶贫搬迁,切实改善了搬迁群众的生存发展环境。五年来,全省共投入资金2.2亿元,实施易地扶贫项目135个,搬迁安置贫困人口1.09万户、5.07万人。项目村不仅实现了有住房、有产业、有安全饮用水、有照明电、有硬化道路、有学校、有卫生室、有广播电视的“八有”目标,而且极大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水平。

五、创新了连片开发扶贫模式

建立了与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间分工合作、共同推进的扶贫开发机制,协调12个省直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整合资金共同促进省扶贫整村推进工作的通知》,按照扶贫开发“六个转变”和“六个结合”的新思路,向以特色产业带动发展为核心的连片开发整村推进模式转变。采取合作经营、联合经营、承包经营、股份经营、租赁经营、村企共建、公司带动等扶贫模式,着力构建政府主导、扶贫搭台、部门联动、群众主体、企业参与、资源共享、互利互赢、整体推进的扶贫机制,摸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六、扶贫开发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期间,认真开展了扶贫开发创新试点示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开展了“连片开发、产业带动、整体推进”综合扶贫试点,扶持贫困人口1.02万户、4.05万人;二是在循化等9开展了“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工作,调整了贫困地区产业结构;三是在206个贫困村开展了互助资金试点;四是巩固并逐步扩大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五是进一步完善了“雨露计划”实施方式的改革试点;六是开展了藏区集中连片产业扶贫项目试点;七是积极开展了异地育人预防大骨节病综合扶贫试点项目。

七、灾后恢复重建开创了扶贫工作新领域

年4月强烈地震发生后,受灾地区贫困面急剧扩大,贫困程度进一步加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严重下降,资源环境更加脆弱。根据“扶贫开发与灾后重建相结合”的精神,省扶贫开发局科学编制了《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规划》,省人民政府与国务院扶贫办签署了框架协议,使用中国扶贫基金会募集的1亿元资金专项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及时向省政府上报了《关于灾后农牧民恢复生产的扶贫开发政策措施的报告》、《关于协调将因灾返贫致贫农牧民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意见》和《关于对受灾贫困户住房重建给予再补助政策的意见》,为科学、依法、高效、有序推进贫困村恢复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之,“”时期,是省贫困地区投资力度最大、经济社会发展最好、贫困群众得实惠最多、减贫进程最快、扶贫成效最显著的时期,为促进全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二节扶贫开发的主要做法

一、强化扶贫开发机构,提升工作效力

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脱贫致富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当务之急,作为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省委、省政府为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于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省扶贫开发局,列入省政府直属机构序列。目前,全省6州1地1市全部成立了扶贫开发局,39个中有32个成立了扶贫开发局,强化了各级扶贫开发机构和队伍的建设。严格实行了“省负总责、地区统揽、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责任制,从组织上保证了扶贫开发《纲要》和《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不断探索整村推进工作机制

省确定了2453个贫困村,逐村制定参与式扶贫开发规划,分年度组织实施。到年底,已在2173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规划。从实践看,整村推进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加快了村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通过项目的实施,省探索了比较成熟的做法。一是探索了村级建设的有效形式;二是建立了扶贫资金项目到村、效益到户机制;三是探索了连片开发、产业带动、综合扶贫的模式;四是探索了到村扶贫资金整合机制;五是探索了特殊困难地区综合治理扶贫模式。从而加快了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进程。

三、推行连片开发,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到年底,省开展了“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2950万元,分别在等9开展了试点工作,每个试点项目投入1000—12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作为引导,通过资金、政策整合和机制创新,吸引相关部门涉农资金、社会扶贫等资金投入产业开发及配套项目,将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相结合、扶贫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了重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农牧户稳定增收。

四、坚持易地扶贫搬迁,改变了生存发展条件

“”期间,省在坚持贫困群众自愿的前提下,充分抓住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机遇,瞄准贫困群体,对居住在生态严重退化、资源极度匮乏、水土流失严重、山体滑坡等特困人口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先后投入专项资金2.2亿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35个,搬迁安置了贫困群众1.09万户、5.07万人。通过易地扶贫项目的实施,探索形成了就近搬迁安置、自主搬迁安置、集中搬迁安置、插花式搬迁安置、到城镇安置等多种模式,不仅改变了搬迁贫困群众的居住环境,而且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五、实施“雨露计划”,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

2006年以来,省启动实施了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雨露计划”,坚持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就业促进增收为目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和学历培训。“”期间,在全省认定了20家“雨露计划、腾飞工程”培训基地,培训贫困地区劳动力2.3万人,基本达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人的目标。结合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强化了适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培训项目村干部和贫困农牧民21.5万人,达到了每个项目户有1名“科技明白人”和整村推进效益提高的目标。

六、突出产业化扶贫,促进贫困农牧民增收

省将产业化扶贫与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科技扶贫相结合,把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扶贫龙头企业实力增强”作为产业化扶贫的目标,通过扶持设施农牧业、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扶贫龙头企业,实现了龙头企业发展、贫困农牧户增收的双赢。“”期间,安排贴息资金4035万元,重点扶持国家和省级扶贫龙头企业88家,其中部级扶贫龙头企业10家、省级扶贫龙头企业78家,引进贴息贷款10.45亿元,缓解了龙头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压力,增强了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实力。龙头企业直接或间接辐射带动21.13万户贫困户增收,户均增收1708.5元。

七、完善“两项制度”衔接,保障扶贫政策全面实施

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核心内容。这两项工作相互支撑,贫困群众基本生存靠社会保障,脱贫致富靠扶贫开发。年,省在开展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年在全省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开展了“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建立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建立贫困人口信息数据库,贫困人口重新建档立卡,对贫困人口、农村牧区“低保”人口实行动态管理,为落实扶贫“应扶尽扶”、农村低保“应保尽保”政策提供依据。

八、强化社会帮扶,促进大扶贫格局的形成

“”期间,省不断加大对口帮扶力度,创新社会帮扶形式,丰富帮扶内容,逐步形成了全社会广泛参与扶贫工作的“大扶贫”格局。五年来,落实辽援资金1.76亿元;争取中央国家机关投入帮扶项目资金2854万元,引进资金1485万元;动员省直机关投入帮扶项目资金8617.54万元,引进资金3.83亿元;广泛开展了“村企共建”活动,全省共有276家企业与361个村建立了共建关系,累计投入资金8750.7万元,培训农牧民1.7万人,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2.86万人;年深入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全省共有3.61万名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结对帮扶,受益贫困户2.56万户,累计投入帮扶资金(含物资折价)1566.7万元。国务院扶贫办向全国推广了我省“村企共建”的做法和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的举措。

第三节基本经验

回顾“”扶贫开发工作,省在扶贫开发的实践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扶贫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整村推进扶贫模式、连片开发扶贫模式、易地扶贫搬迁模式、特困地区综合治理模式、雨露计划扶贫模式、产业化扶贫模式、大扶贫模式等有效形式。一是只有坚持政府主导、科学决策、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完善机制,才能整合扶贫资源,保证扶贫开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尝试、总结经验、宣传典型、解决问题,才能探索出一条符合各地实际的扶贫开发成功之路;三是只有坚持部门联动、整合资源、连片开发、合力攻坚、整体推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才能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四是只有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才能走出各具特色的扶贫开发、脱贫致富之路;五是只有坚持智力扶贫,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六是只有坚持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等多措并举,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有机结合,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互相促进,才能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

“”期间,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获得的启示和经验弥足珍贵。可以说,省在认真总结“”扶贫开发工作,广泛听取各方面对扶贫开发工作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我省扶贫开发“六个转变”和“六个结合”的新思路,即“六个转变”是:在扶贫开发对象上由过去的国家和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向全省低收入人口全部实行扶贫开发政策转变;在扶贫开发目标上由以解决温饱为主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转变;在扶贫开发力量上由单纯依靠扶贫开发部门向各部门和全社会齐抓共管转变;在扶贫开发投入上由扶贫开发专项资金向整合各类资金集中扶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转变;在扶贫开发途径上由单村独户、分散单一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向统筹规划、连片开发、集中规模、综合治理、区域推进转变;在扶贫开发制度上由开发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与低保式扶贫并举转变。“六个结合”是:扶贫开发工作与各地制定和实施的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与各地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紧密结合;与各地优势资源开发紧密结合;与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紧密结合;与贫困地区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及农牧民定居工程紧密结合;与土地草场流转、发展集约化经济和发展生态畜牧业紧密结合。这“六个转变”和“六个结合”来之不易,它既是对我省“”扶贫开发实践的总结,也为“十二五”时期贫困地区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经验。

第二章贫困状况和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省将进入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加快转型、城镇化全面推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省扶贫开发既面临着实现跨越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发展环境复杂多变的严峻挑战。

第一节贫困现状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为新阶段扶贫开发指明了方向。因此,制定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必须明确重点区域和扶贫对象。

一、重点区域和扶贫对象

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等原因,省扶贫开发的任务仍十分艰巨。目前,省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三个层面:一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二是重点;三是贫困村。

(一)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十二五”期间,逐步提高国家扶贫标准,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把特殊类型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综合治理放在突出位置。因此,省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贫困问题突出的藏区和东部干旱山区作为扶贫开发攻坚的主战场。藏区包括、、、、5个藏族自治州和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下辖30个(市)和3个行委,面积69.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6.6%,藏区总人口180.1万人,其中藏族人口96.7万人,贫困人口14.71万户、53.82万人,分别占全省贫困户、贫困人口的41.17%和38.9%(详见附表1)。东部干旱山区包括市和地区,下辖9个,面积2.53万平方公里,贫困人口21.02万户、84.54万人(详见附表1),分别占全省贫困户、贫困人口的58.8%和61.1%。该地区是省部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集中连片的地区。

(二)重点。十二五”期间,省继续按照原有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确定。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15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10个:、、、、、、、、、。

(三)贫困村。省贫困村主要分四类,第一类是未实施整村推进任务的贫困村;第二类是新确认的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仍处于特别困难的村);第三类是回头看的贫困村(已实施整村推进但标准很低需要补课的村);第四类是因灾返贫的行政村(包括已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十二五”期间,省在8个州(地、市)40个(市、行委)共确定了贫困村1942个。其中;未实施整村推进任务的贫困村280个,新确认的贫困村1071个,回头看的贫困村526个,因灾返贫行政村65个(详见附表2)。

(四)贫困人口。1、贫困标准。省通过贫困人口调查摸底和建档立卡工作,综合考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消费支出以及比邻省份的扶贫标准,确定将省扶贫标准调整为: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元、牧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2、贫困人口。在扶贫标准以下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牧区人口为扶贫工作的主要对象,按照新标准测算,全省农村牧区贫困人口为138.36万人,占全省农牧民总人口的37.6%。根据新标准,全省共确定贫困户35.73万户、贫困人口138.36万人。其中;农民贫困户26.35万户、贫困人口104.36万人,牧民贫困户9.38万户、贫困人口34万人(详见附表1)。

二、贫困特征

省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贫困状况总的特征是: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少数贫困人口比重大、返贫率高、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状况严重。省的贫困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民族性、特殊性”特征,呈现“四个并存”,即区域性整体贫困与分散的个体贫困并存,低收入贫困与救助扶贫并存,收入贫困、信息贫困与生态贫困并存,特殊性贫困与民族性贫困并存。

总体看,省扶贫开发已经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新阶段扶贫工作出现三个明显变化:一是在扶持对象上,过去主要瞄准绝对贫困人口,同时关注低收入人口,现在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二是在制度安排上,过去主要是开发式扶贫,现在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不断完善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体系,实行开发扶贫和生活救助“两轮驱动”;三是在主要任务上,过去专项扶贫工作范围比较宽泛,随着大扶贫格局的形成,现在专项扶贫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更要强调瞄准重点区域和贫困户。

第二节挑战与困难

“十二五”时期,制约省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在发展阶段转换和结构调整加快的双重背景下,新旧矛盾叠加交织,不平衡、不稳定、不协调的问题增多,增加了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难度,新的问题和挑战不断显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扶贫开发的范围广、贫困人口规模较大。前十年扶贫开发规划扶持的范围是省2453个贫困村,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后,扶持范围扩大到3903个行政村的138.36万低收入贫困人口,贫困人口占全省农牧民总人口的37.6%,远远高于全国贫困发生率3.8%的平均水平。二是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全省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干旱山区和藏区,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差,扶贫开发的难度增大、成本高。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问题突出。制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的因素多。目前还有3.92万户、18.14万贫困人口就地无法脱贫致富,需要易地扶贫搬迁。三是返贫率高。自然灾害频繁依然是我省贫困地区致贫返贫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我省贫困地区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几率是其他地区的五倍。因灾、因病、因市场变化等原因,返贫率较高,我省正常年景返贫率13%,灾年达25%,重灾年高达50%—60%,地震灾害,导致返贫率高达71%。四是转变扶贫发展方式的难度大。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多种原因,我省贫困地区农牧业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高,生产经营方式依然滞后,整体竞争力低,特别是龙头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带动能力不强,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缺乏精深加工,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严重制约着扶贫开发方式的转变。五是收入差距仍在扩大,相对贫困现象凸显。目前,省城乡、区域、不同社会群体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年,全省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4,差距进一步拉大。贫困地区一些的级财政收入的高增长与农牧民收入低增长、城镇繁荣与农村牧区的落后等现象比较突出。这些问题我们将在“十二五”期间努力加以解决。

第三节面临的机遇

“十二五”时期,省扶贫开发工作仍将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一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大幅度增加财政对扶贫的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稳步扩大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的有效衔接,这为我们提供了政策保证;二是党中央、国务院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藏区发展、对口支援、地震灾后贫困村重建等政策措施,必将加快推进我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这为我省扶贫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三是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行扶持的政策,安排更多资金直接扶持到贫困户,必将为贫困群众带来更多的实惠;四是经过十年的扶贫开发工作深入推进,贫困地区广大群众的自强自立精神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五是我省实施的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和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必将为切实解决藏区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六是通过实践探索,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总结提出“六个转变”和“六个结合”的新思路,使新阶段扶贫思路更加清晰,模式更加多样,经验更加丰富,为今后扶贫开发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些难得的新机遇,激励斗志,增强信心。

总体看,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共生,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准确把握扶贫开发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和新任务,切实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加快解决贫困地区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新阶段扶贫开发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三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四个发展”的战略部署,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连片特殊困地区作为主战场,以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加快发展为核心,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为支撑,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创出一条具有特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成功之路,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第二节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关系,把解决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不断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做到“扶贫到户、脱贫到人”。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六个转变”和“六个结合”为主要路径,转变发展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2.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全省贫困地区各级政府要对本行政区扶贫开发工作负总责,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口支援工作,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激发贫困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扶贫开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扶贫工作决策机制,不断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实行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机制。

3.坚持部门协作、合力推进的原则。针对全省生存环境脆弱、社会形态特殊和经济社会滞后,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综合扶贫、全面发展、整体推进”的要求,牢固树立“大扶贫、大整合、大发展”的思路,创新“大扶贫”的工作机制,结合各自职能,在制定政策、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向贫困地区和重点村倾斜,形成扶贫开发的合力。

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对全省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对没有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丧失的贫困人口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对生活在不具备开发条件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搬迁;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按照新的扶贫标准,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先难后易、整体推进,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政策,实行有差异的扶持措施,重点解决好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

5.坚持自力更生、社会帮扶的原则。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立足自身实现脱贫致富。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完善帮扶机制,拓展帮扶领域,创新帮扶机制,注重帮扶实效,提高帮扶水平。

6.坚持集中连片、产业扶贫的原则。集中连片是针对特殊连片困难地区的突出问题,集中时间、集中资源,统筹规划、综合推进,连片建设、整体脱贫。充分发挥《规划》作为资源整合平台的作用,在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内优先对贫困程度深、自然相连的贫困村,统一规划,连片推进,提升扶贫开发的整体水平。积极参与园区规划建设,大力培育符合规划要求的特色产业,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建立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

第三节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解决9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具体目标是: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力争年均减少贫困人口18万人,到2015年实现脱贫90万人。

——农牧民人均收入明显增加。力争到2015年实施项目的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贫困农牧民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力争每年就业技能培训5000人,5年共培训转移2.5万贫困劳动力。

——易地扶贫搬迁取得新突破。全面完成3万户、15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贫困村基本实现“五通八有”,即贫困村通油路、通电、通广播电视、通信息(电话、通邮或宽带)、通清洁能源;有安全饮用水、有安居房、有卫生厕所、有稳定的基本农田(草地、经济林地、养殖水面)或增收产业、有学前教育、有卫生室、有文化活动场地(办公用房)、有农家超市(便利店)或农资放心店。

通过五年的努力,实施扶贫项目的贫困村基本实现“三个上台阶”,即“贫困村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台阶、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素质上一个台阶、扶贫产业和生态保护上一个台阶”;基本实现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使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得到基本遏制;基本实现重点村比例大幅降低;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较大提高。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为到2020年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章主要任务

围绕规划目标,突出抓好以下主要任务:

一、加大扶贫工作创新力度,着力破解发展瓶颈制约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强扶贫、改善民生、减少贫困”为目的,按照“六个转变”和“六个结合”的新思路,进一步创新完善扶贫对象识别、扶贫开发投入、扶贫项目监督管理、绩效考评奖惩等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加大整合各类资金的力度,确保扶贫开发政策真正落实到贫困户。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创新模式,拓展渠道,加快发展。加大对贫困群众的思想教育引导力度,通过实施各类扶贫开发项目,使全省贫困农牧民逐步破除三种观念,强化三种意识。即:破除自给自足的观念,强化市场经济意识;破除因循守旧观念,强化争先致富意识;破除温饱即安观念,强化长远发展意识。

二、抓好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贫困群众增收步伐

根据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和发展布局定位,按照“户有致富项目、村有增收产业、乡有特色产业、有支柱产业”的思路,打破区域界限,有针对性地扶持贫困户发展符合区域定位和当地区位优势的特色农牧业、特色旅游业和服务、运输、劳务输出等二、三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10大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继续推进设施农牧业扩大规模、提升水平,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全面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使藏区80%的贫困村基本形成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雏形。

三、抓好专项扶贫工程,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坚持把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易地搬迁扶贫、产业化扶贫、就业促进作为扶贫开发工作主要抓手。“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脱贫攻坚“四项工程”(产业脱贫工程、易地脱贫工程、就业脱贫工程和帮扶脱贫工程),实施1942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完成438个村3万户、15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产业基地和扶贫龙头企业带动50万贫困农牧民增收;实现“雨露计划”培训转移2.5万贫困劳动力和3686人的干部培训任务。通过多策并施,千方百计拓宽扶贫领域和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努力培育贫困地区新的收入增长点。

四、建立整合协调机制,构建“大扶贫”新格局

按照“依托规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继续加强与科技、农牧、教育、文化、卫生、水利、电力、交通、社保、环保等部门的协调,以财政扶贫资金为“粘合剂”和“启动器”,引导各部门加大在特色产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发挥部门优势,相互配合,使整合攻坚的效益更加明显。同时各部门在制定政策、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向贫困地区倾斜,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合力和“大扶贫”的工作机制。

五、加大社会扶贫力度,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进一步完善发达省份、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对口帮扶和辽青对口帮扶机制,提升定点扶贫工作水平;加大协调和宣传力度,创新帮扶形式,拓宽帮扶渠道,丰富帮扶内容,增强省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支持和推进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结对帮扶活动;充分发挥军队和武警部队的作用,积极参与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加强扶贫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学习吸收国际先进减贫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水平。

第五章发展布局

贯彻落实《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根据贫困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将省贫困地区发展布局划分为东部地区、环湖地区、柴达木地区和三江源地区。

第一节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现状。主要包括市三,地区六,州,州、,共12个,共有贫困村1170个,贫困人口23.56万户、93.33万人(详见附表1)。

东部地区定位。“十二五”时期,加快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和东部城市群建设,积极扶持扶贫对象按照“系统化建设、园区化布局、优质化方向、设施化条件、产业化路子、标准化生产和生态化模式”和“扩展规模、提升水平、创新机制、健全体系”的思路,推进贫困地区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尽快做强做大贫困地区“两河流域”特色产业,逐步将该区建成全省贫困地区最大的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初级加工基地和物流集散中心,使特色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形成贫困地区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品牌农业和观光农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率先在易地扶贫搬迁实现突破。

第二节环湖地区

环湖地区现状。主要包括州祁连、刚察、海晏、门源,州共和、贵南,州天峻,共7个,共有贫困村236个,贫困人口3.37万户、13.17万人(详见附表1)。

环湖地区定位。加快推进“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和州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模式,加快发展贫困地区生态畜牧业和特色旅游业,因地制宜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有序开发自然资源,提高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把该区建设成为推动全省贫困地区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的示范区,实现率先发展。

第三节柴达木地区

柴达木地区现状。主要包括州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乌兰、都兰和大柴旦行委,共5个(市、委),共有贫困村142个,贫困人口1.28万户、4.87万人(详见附表1)。

柴达木地区定位。加速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以转变扶贫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规模化、设施化、园区化为目标,加快构建贫困地区城乡一体化的产业支撑体系,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农牧业,建设高端精品枸杞生产基地。围绕特色农牧业产业园区,培育和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加工扶贫龙头企业。积极探索贫困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扶贫模式,率先实现贫困地区城乡一体化。

第四节三江源地区

三江源地区现状。主要包括州六,州六,州兴海、同德,州、河南,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共16个加1个镇,共有贫困村394个,贫困人口8.59万户、26.99万人(详见附表1)。

三江源地区定位。把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主要任务,全力推进部级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建设,推动贫困地区草原畜牧业向生态畜牧业转变,扎实推进贫困村灾后恢复工作和防灾减灾产业试点工作,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贫困乡村为主战场,以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创新扶贫开发方式,以组建贫困群众合作经济组织为切入点,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牧业增效、贫困人口增收为目标,逐步与生态补偿机制相结合,率先实现贫困地区草原畜牧业跨越式发展,从体制、机制上创出一条藏区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同时紧紧围绕“河南有机畜牧业发展示范区”要求,建立我省贫困地区有机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孵化扶持有机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抓好设施农牧业、科技扶贫、防疫体系等项目。

第六章重点工程

“十二五”期间,省扶贫开发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坚持扶贫开发与农村牧区低保两轮驱动,按照“连片开发、整村推进、效益到户”的思路,重点实施专项扶贫重点工程和行业扶贫工程。

第一节专项扶贫重点工程

“十二五”期间,全力实施“十大专项扶贫重点工程”,力争实现实施项目的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整村推进工程

整村推进工程围绕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把民生工程和生计建设作为重点。“十二五”期间,省有1942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涉及全省六州一地一市40个(市)。其中地区593个村,市421个村,州110个村,州239个村,州179个村,州130个村,州102个村,州168个村(详见附表2)。

年,在35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其中,未实施整村推进任务的贫困村280个,其他3个类型70个村;2012—2015年在1592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年均实施398个村。实施的整村推进主要为新确认的贫困村、回头看贫困村和因灾返贫行政村。项目主要涉及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加工业、商贸业、科技培训等六大类。特色种植业项目主要以连片开发模式实施;养殖业项目主要以连片开发和单村推进模式实施;加工及商贸旅游项目以产业带动模式实施;基础设施项目以其他模式实施。

整村推进工程,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六到农家”的要求,以提升贫困农牧户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劳动力素质为重点。通过产业脱贫和“水、电、路、能源、房、教、卫、文、就、保”全面治理,使贫困村的特色优势产业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贫困群众健康生活水平、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贫困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实施整村推进工程,一是以贫困村产业脱贫为重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减灾避灾产业,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化进程;二是以贫困村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着重解决贫困村内行路、饮水、用电、就医等民生问题,使贫困村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三是以提高贫困农牧民收入为目标,加大农牧民从事产业和外出务工的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四是坚持贫困村综合治理、全面发展,加强贫困村乡风文明和村级班子建设。

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要按照“六个转变”和“六个结合”的要求统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坚持群众自愿,以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以改善农牧民生存环境为切入点,以安置贫困群众为重点,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整合各类资金,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着力培育和发展后续产业,促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要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因地制宜,有序搬迁,改善生存和发展条件。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向中小城镇、工业园区移民,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能力。通过规划项目的实施,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使搬迁群众实现“住房有保障、增收有渠道、产业有发展、环境有改善”的建设目标,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三、特困地区综合治理工程

加快解决省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实施藏区和东部干旱山区两大区综合治理工程。

藏区: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集中连片、产业发展、综合治理为抓手,围绕三江源地区建设部级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州建设有机畜牧业科技示范园、和建设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加快综合治理力度,构筑扶贫开发新模式。突出发展防灾减灾产业和生态畜牧业,重点扶持发展生态畜牧业、设施畜牧业、中藏药材、人工种草、畜种改良、畜产品加工、民族手工业(民族日用品、工艺品、藏绣、热贡艺术等)、高原特色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的投入,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东部干旱山区:以发展产业、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为主。围绕河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发展规划,以发展高效特色农牧业为主线,以贫困人口增加收入为核心,结合湟水流域设施农牧业经济带,生猪产业带和奶牛禽蛋产业带,黄河流域特色果品产业带,牛羊贩运育肥和冷水养殖产业带,劳务输出产业等六个优势区域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项目,重点扶持蔬菜、食用菌、马铃薯、油菜、蚕豆、花卉、奶牛、生猪、禽蛋、牛羊贩运育肥、特色果品、水产、农畜产品加工、餐饮(拉面)、旅游等。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四、人力资源开发工程(就业促进工程)

人力资源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省坚持人才强省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以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开发特困地区和专项扶贫急需的紧缺人才,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向连片特困地区和重点流动,为贫困地区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和智力支持。“十二五”期间,每年就业技能培训5000人,5年共培训2.5万人;年均培训干部737人,5年共培训干部3686人

“雨露计划”培训工程。雨露计划是彻底根治贫困症结,实现贫困地区持续发展的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十二五”期间,加大“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力度,紧紧围绕规划的目标任务,综合运用各种扶持手段,以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就业为中心,促进和支持农村牧区贫困家庭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生劳动力接受劳动预备制培训,以省内国有和私营大中型企业为重点,采取定点培训、订单培训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为贫困村培养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长远发展能力,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对农村牧区贫困劳动力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实用技术和创业培训。实施项目的贫困村每村至少有一名致富带头人,每户至少有1名掌握1门实用技术的“科技明白人”。

加强扶贫干部教育培训。贯彻落实人才强省战略和《省扶贫开发人才发展规划》,对全省贫困地区的扶贫干部实施全覆盖、多手段、高质量的培训。重点加强对连片特困地区、重点、贫困村领导干部的培训,以增强扶贫干部素质能力为重点,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通过培训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知识结构优、履职能力强、作风过硬的扶贫干部队伍,推动规划目标的顺利完成。

五、产业化扶贫工程

产业化扶贫是增加我省贫困农牧民收入的长远之策。根据贫困地区的功能划分定位和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州生态畜牧业部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州河南有机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的要求,按照“企业带基地、基地带产业、产业带贫困户”的思路,“十二五”期间,重点要在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地区结构调整上下功夫,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争取认定国家和省级扶贫龙头企业50个,实施农畜产品加工项目30个,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基地50个,带动和辐射贫困农牧户10万人,户均增收1800元。金融扶贫是开展产业化扶贫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主要探索以产业化扶贫项目为依托,以融资支持、资源整合为基本手段,创新金融扶贫方式,加大对扶贫项目的支持力度,以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为切入点,帮助扶贫龙头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从而有效带动贫困农牧户增收致富。每年安排信贷扶贫贴息资金2000万元,五年安排贴息资金1亿元。

产业化扶贫是一种在实践中的新型扶贫方式。省贫困地区要按照、“户有脱贫项目、村有增收产业、乡有特色产业、有支柱产业”的要求,大力推进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中藏药、特色果、牛羊肉、奶牛、毛绒、饲草料等十大特色产业,加快转变扶贫开发方式,依托当地生态环境和特色资源优势,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集约化为目标,以培育和扶持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为载体,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引导扶贫农畜产品加工业在特困地区和重点布局,认真抓好各种生产要素及扶贫龙头企业的整合,扶持现有部级和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一批新的扶贫龙头企业。积极推广和创新扶贫模式,鼓励通过合同订购、股份合作等方式,强化扶贫龙头企业与贫困户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扶贫企业增效、贫困户增收的双赢目标。围绕各地的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大力扶持各类批发市场。同时按照省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承接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六、贫困村互助资金工程

为缓解省贫困农牧区金融发展滞后,金融产品不足,农牧户生产资金缺乏的突出矛盾,我省继续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工作。互助资金由财政扶贫资金、村民自愿交纳的互助金、社会捐赠资金等组成。互助资金使用权归互助社全体社员所有。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规划对所有实施整村推进的3392个贫困村开展互助资金工作,把互助资金与信贷扶贫贴息贷款结合起来,形成互利互补,增强贫困村发展后劲,巩固扶贫开发成果。“十二五”期间计划实施1500个贫困村,每村安排互助资金15万元。互助资金主要引导贫困村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等。

贫困村互助资金是一种特殊的扶贫方式。其重点在扶贫,关键在互助,方向在合作。项目的实施要严格限制在贫困村,贫困户入社可免交或少交互助金,并享有与其他入社农牧户同等的权利,优先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规范运行程序,强化监督检查,促进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互助社建在行政村,互助资金“不出村(跨村)、不吸储”。项目村要创新扶贫模式,探索建立扶贫资金与农牧民自主经营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引导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贫困户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贫困村可持续发展。

七、科技扶贫工程

为促进先进实用农牧业技术在贫困地区的推广,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要求,省继续开展科技扶贫综合试点工作。“”期间,科技扶贫在解决省贫困地区群众温饱,促进特色农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科技扶贫综合试点项目主要支持连片特困地区和重点,用于解决制约当地主导、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关键环节。科技扶贫试点项目每年安排10个,财政扶贫资金2000万元。

我省要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科技扶贫综合试点项目申报指南》的要求,紧紧瞄准扶贫对象,与防灾避灾产业相结合,抓住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突出重点,紧紧围绕“三个示范区和一个实验区”的需求,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加快良种引进、培育和种养技术的培训和推广。设施农牧业项目主要支持农牧户培训、种苗补贴及必要的少量设备购置等。通过项目的实施,加快科技扶贫示范村和示范户建设,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八、地震灾后贫困村重建工程

年发生强烈地震后,给该地区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济社会发展遭受重创。重新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新,是州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界大力支援、国际社会积极援助,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奋起自救、众志成城、奋力抗震救灾,取得了抗震救灾重大阶段性胜利。为科学、依法、统筹、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地区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生活生产秩序,重建美好家园,促进经济社会恢复发展,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发【】17号)、国务院扶贫办与省政府《关于支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框架协议》等文件精神,地震灾后贫困村重建工程三年内完成。

该工程规划“十二五”前三年完成,共投资40700万元。主要实施灾后贫困村整村推进工程,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实施产业化专项扶贫建设工程;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工程;实施城镇照明(LED)工程。增强贫困村生产发展的后劲,持续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和改善生活环境。

九、帮扶脱贫工程

帮扶脱贫就是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省社会扶贫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社会扶贫工作框架,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的定点扶贫;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对省开展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动员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军队参与扶贫;开展“村企共建”活动;开展“户帮户、一扶一”活动。

“十二五”期间,继续开展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和东西扶贫协作,充分发挥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军队和社会各界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作用。建立沿海发达省市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综合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辽青对口帮扶机制。要建立扶贫部门与各帮扶单位签订目标责任、检查落实、考评奖罚机制,推动各项任务的落实。总结推广“村企共建”先进典型,进一步扩大“户帮户”活动规模。继续广泛动员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国际组织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活动,发挥社会扶贫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十、地方病防控扶贫工程

省藏区,有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大骨节病、包虫病、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等6种地方病。在藏区33个中,有31个为地方病高发区。地方病高发,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因素。全省藏区的地方病高发区共有33个乡(镇),已患地方病的贫困群众21.25万人,其中重度患者4.13万人。

地方病区的扶贫开发要以党的十七大和中央藏区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统筹规划、农户自建”的原则,以推进藏区扶贫开发进程为目标,以发展生产、全面防治地方病为手段,不断提升藏区地方病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水平,促进该区和谐发展。“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产业发展、卫生防治、异地扶贫搬迁、异地教学育人、饮水安全、科技攻关等工程。

第二节行业扶贫工程

省各行业部门要把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资金、项目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按照《规划》的要求,明确部门职责,完成本行业省上既定的扶贫任务。行业扶贫工程包括基础设施工程、特色优势产业工程、文教事业工程、公共卫生工程、社会保障工程、生态环境工程。

一、基础设施工程

基础设施是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省要继续把加快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要地位,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加快贫困地区国土整治、村庄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积极实施贫困地区安全饮水工程。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游牧民定居工程。加快贫困地区通乡、通村道路建设。加快贫困地区农村牧区能源建设。普及信息服务,优先实施特困地区和重点村村通广播电视、电话工程。加快农村牧区邮政网络建设,推进广电、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通过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贫困地区贫困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即具有条件的行政村基本实现通水泥路,村庄间道路硬化;行政村解决生产生活用电,自然村解决生活用电,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基本实现户户通电;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宽带,基本实现自然村通邮、通信信号全覆盖;行政村基本解决农村能源(生活燃料)问题;行政村大多数村民能够饮用符合国家颁布的《饮用水卫生安全标准》的饮用水;大多数农牧户解决了住房困难,有安居房;行政村人均拥有基本农田(草场、经济林地、养殖水面)面积达到高产稳产的标准;行政村有村委或办公用房;行政村有从事零售业务的超市(便民店)和经营放心农资的商店。

二、特色优势产业工程

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省围绕“扩展规模、提升水平、创新机制、健全体系”的思路,实施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工程,贫困地区要着眼于加快发展产业支撑,加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围绕贫困地区主导产品、名牌产品、优势产品,大力扶持建设各类批发市场,按照贫困地区发展布局,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结构调整和传统种养方式转变,大力推进二三产业发展,促进特色产业扩大规模绿色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优化发展,推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生产方式由高耗低效向低耗高效转变,产业链由低端扩张向高端延伸转变,力争使全省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幅度高于全省水平。

三、文教事业工程

贫困地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贫困地区适当集中办学,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逐步提高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巩固提高“普九”成果,调整优化中小学结构布局。继续落实国家助学金政策。在藏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与贫困地区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打造特色品牌,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对“两后生”的补助标准,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加强贫困地区青壮年汉语扫盲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牧区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通过发展文教事业,继续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和农家书屋等惠民工程;行政村适龄儿童能上幼儿园或学前班,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和学前双语教育;行政村有公共体育文化活动场地。

四、公共卫生工程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贫困地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善医疗与康复服务设施条件。完善提高贫困地区以乡镇卫生院为中心、村卫生室为基础、流动医疗服务为补充的农牧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服务水平。提高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保障水平。加强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加大重大疫病和地方病防控力度。继续组织城市医务人员在贫困地区开展诊疗服务、技术培训等形式的帮扶活动,提高贫困地区卫生院、卫生室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实施计划生育贫困户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少生快富”工程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大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引导力度。通过改善公共卫生服务和人口服务,行政村大多数农牧户所居住的住房内或房屋院内有专门的卫生厕所;行政村有经级卫生部门批准的卫生室(所、站),基本医疗设备、药品配备齐全、有从事医疗卫生的医生。

五、社会保障工程

完善社会保障是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切实保障没有劳动能力或生活常年困难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完善受灾贫困群众生活救助政策。加快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进度,支持贫困地区加快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贫困地区社区建设。做好村庄规划,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帮助贫困户解决基本住房安全问题。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实现精确管理。完善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和户籍制度改革等政策

六、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省贫困地区要坚持工程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建设力度,继续实施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工程,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果,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促进生态保护与建设从分散治理向集中治理转变,从单一手段向综合措施转变,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探索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全面推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认真落实公益林生态补偿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采取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恢复天然草原植被和生态功能。加大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防治力度,重点抓好灾害区内的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等综合防治措施。大力扶持生态移民发展后续产业,引导生态移民更快地融入城镇,引导生态移民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增强转移就业的能力,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生态移民增收双赢的路子。

第七章政策支持

鉴于省深度贫困地区自然环境的严酷性、生态地位的重要性、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民族整体贫困的特殊性、扶贫开发的艰巨性和民族地区承担着特殊的社会稳定任务、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特殊的生态保护任务。因此,必须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确保《纲要》和《规划》确定的扶贫开发目标和任务如期实现。

第一节财政政策

为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各级扶贫部门要积极争取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完善有利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的财政政策,对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力争“十二五”时期各类扶贫资金投入总量和增幅等都比“”有较大增长。要充分发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资金的综合效益。各级政府利用国家扶贫资金的机遇,财政扶贫资金重点投向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重点和贫困村,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主要用于培育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和提高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逐步增加整村推进到户的资金规模。一级要逐步增加扶贫资金投入,整合各类资金,建立稳定的扶贫资金增长机制,以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同时,原定重点支持政策不变。

第二节金融政策

进一步健全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投向扶贫开发工作的激励机制,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和重点金融服务力度,支持商业性金融机构在特困地区和重点建立分支机构,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步伐,支持农牧民互助合作社规范发展,加快建立和推行贫困村互助资金相关工作。创新金融扶贫方式,继续完善国家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积极鼓励开展小额信用贷款,努力满足贫困农牧户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农牧业政策性保险机构在贫困地区建立服务网点,要优先覆盖贫困人口集中地区,提高财政保险补助比例。针对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鼓励发展特色优势农牧业保险。加强贫困地区农村牧区信用体系建设。

第三节土地政策

加强与城市规划、村镇规划、交通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统筹安排城乡用地,优化城乡土地结构和布局,在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按照国家耕地保护和农村土地利用管理的有关制度规定,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要优先满足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建房的需求,合理安排贫困地区小城镇和产业集聚区的建设用地。加大扶贫项目与土地整理整合的力度,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在贫困地区实施土地、草场流转,在项目安排上要向特困地区和重点倾斜。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支持贫困地区合理有序开发矿产资源。

第四节产业政策

贯彻落实国家实施西部大开战略的若干意见的各项产业政策。国家和省上的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和新型战略性产业布局要优先向符合条件的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和重点安排。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贫困地区转移。加快特困地区和重点市场建设。制定扶持贫困地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优惠政策。藏区作为特殊连片贫困区域,在扶贫政策和项目资金安排上,对重点和非重点同等对待。要结合省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对在藏区创业、辐射带动贫困乡村产业发展和贫困农牧民增收的扶贫龙头企业,要在扶贫项目的立项、审批和扶贫贷款上同等优先。逐步提高对贫困农牧民发展产业到户的补助标准。积极扶持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或股份合作等经济组织。

第五节对口支援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扶持政策,主动加强与对口支援省市、国家部委及中央企业的联系和沟通,按照“加强合作、互惠互利、重点帮扶、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合作交流为途径,以项目为支持,规划建设管理好援青项目,积极做好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要进一步推动对口支援省市、国家部委及中央企业对口帮扶工作,搭建与对口支援地区在扶贫产业发展、技术合作、干部教育、智力引进等方面的合作平台,丰富帮扶内容和形式,构建互利共赢的长效工作机制,推动援青工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重点做好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重点的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工作。

第六节人才保障

根据《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的总体要求,编制并组织实施《省扶贫开发人才发展规划》,推进省扶贫开发人才建设,为新阶段扶贫开发提供有力支撑。培养面向贫困地区的各类实用人才。组织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科技人员和志愿者到特困地区和重点贫困村服务。制定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为贫困地区培养人才的鼓励政策,完善有利于贫困地区激励人才脱颖而出的引才、选才和薪酬制度。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职务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对定点扶贫和东西协作挂职干部要关心,妥善安排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发挥创业人才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加大贫困地区扶贫干部和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

第八章保障措施

扶贫开发是长期的历史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提高扶贫工作水平,用足用好中央赋予藏区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建立责任明确、分类实施的规划实施机制,科学有力有序有效的推进规划的实施,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第一节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是保障省扶贫开发规划实施的前提。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都要从科学发展、生态保护和社会稳定三大战略任务的高度,充分认识省扶贫开发的重要性、紧迫性、特殊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坚定信心,齐心协力的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和完善扶贫开发规划的保障体系,确保如期实现“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的目标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和“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藏区各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进一步建立健全扶贫开发工作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把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是当地扶贫开发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任组长、负总责,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任成员,形成工作专班,常抓不懈。级以上党委、政府要把藏区各和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目标。要充分发挥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作用,完善大扶贫的格局,加强沟通,确保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加强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牧区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富民强村为目标,以强基固本为保证,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到重点贫困村挂职,帮助贫困村建班子、带队伍、抓发展。

第二节分类实施

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的放矢、因贫施策、统筹兼顾。我省东部地区、柴达木地区、环湖地区、三江源地区的地理差异明显,发展程度不一,贫困成因多样,对这些特殊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根据扶贫开发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实行差别化的扶持措施。各级党委、政府要根据《规划》的发展定位,创新规划实施机制,建立责任明确、分类实施的规划实施机制,积极探索具有特点的科学扶贫模式,奋力创出一条特殊贫困地区实践科学扶贫的成功之路。对口支援和非定向社会捐赠资金、捐建项目,要统一纳入扶贫开发年度计划和实施规划。各级扶贫部门高度重视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工作,项目建成后,为发挥扶贫项目的长期效益,确保项目资产永续利用,对固定资产实施分类管理。一是对房屋、巷道、农田道路等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由各资产所在村委会使用和管理。各村组织村民统一出资或投工投劳对固定资产维修和养护。二是对学校、卫生室、设备等资产,在交给村委会使用和管理的同时,与相关行业部门建立监管责任制度,强化行业指导,确保安全使用。三是对采购的农机设备,通过成立农机合作组织的形式管理,统一生产作业、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维修和管理,使农机设备长期服务于贫困户。通过分类管理,使扶贫资产管理做到产权明晰,责任明确,制度规范,监管有序,确保资产安全管理和发挥作用。

第三节项目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扶贫项目管理,确保项目最大化地发挥作用和效益。“十二五”期间,各级扶贫部门要全面落实四项办法、抓好七项关键工作,全力谱写扶贫项目工作新篇章。一是要严格执行《省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验收暂行办法》等,加大扶贫开发项目管理的力度,提高扶贫项目的效益。二是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管理跟着创新走,真正形成“大扶贫”的新格局。三是严格实行各类扶贫项目科学选择、论证、实施、验收、考评、后续服务全过程管理。四是继续实行项目公示制度。项目审批后,从省到贫困村都必须以不同的形式,对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内容、项目资金、项目扶持贫困村和贫困户等进行公示,要规范公示的内容和形式,接受全社会广泛监督。五是层层签定项目实施目标责任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六是要严格执行扶贫资金专户、专帐、专人管理和报账制、审计制、责任追究制。七是实行项目中期监督检查制、项目竣工分级验收制、项目后续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效益评估制,保证扶贫开发项目建成一个,成功一个,巩固提高一个,确保扶贫项目成为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和廉政工程。

第四节资金管理

一要严格资金管理、加快项目实施。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要求,利用好国家扶贫政策机遇,相应制订和完善省、州、实施细则,不断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二要强化各类扶贫资金的捆绑使用。继续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从思想认识上捆,依据规划捆,通过项目捆,以确保各类扶贫资金真正用于被扶对象,切忌打着捆绑使用的旗号,用于形象工程和所谓的“政绩工程”。三是财政扶贫资金主要投向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和贫困村,瞄准贫困人口,集中用于培育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提高扶贫对象发展能力和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增加直接扶持项目到户的资金规模。四是创新扶贫资金到户扶持机制,采取多种方式,使全省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五是使用扶贫资金的基础设施项目,要确保贫困农牧户优先受益,产业扶贫项目要建立健全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六是要进一步完善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全面推行扶贫资金公示制,认真开展绩效考评工作。七是要强化审计监督,拓宽监管渠道,坚决查处挤占挪用、截留和贪污扶贫资金的行为。

第五节监督检查

一要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对扶贫项目、资金、物资等使用各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项目资金和物资合理使用。及时公布扶贫项目的进展情况,自觉接受社会广泛监督。同时加强对扶贫资金、物资使用以及重点项目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定期公布审计结果。

二是建立档案制度。各级扶贫部门对各类扶贫项目、资金和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情况要登记造册,建立健全档案,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要及时向项目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移交档案。三是严格项目管理。各类扶贫项目必须严格履行审批程序,由省扶贫局及各州地市扶贫部门做好相关审批工作。扶贫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认真执行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和竣工验收制。四要加强对扶贫项目质量和安全监管,组织开展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监察。严格执行工程竣工验收规定,未经竣工验收不得投入使用。五要完善扶贫资金的监督机制。必须把对财政扶贫资金的监督检查纳入财政监督体系中,由财政监督检查部门和审计部门直接实施监督。同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积极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参与监督检查。

第六节监测评价

监测与评价是规划实施的重要内容,是规划实施过程中管理部门决策的主要依据,是规划按照“十二五”确定目标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各级扶贫部门要结合《中国扶贫开发统计监测方案》,建立科学合理的扶贫开发监测评价体系,对扶贫资金使用、各项具体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和具体成效以及对规划实施过程连续、系统地记录和综合分析,及时为规划实施管理机构提供有关投入、产出、质量、进度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可能出现的偏差、问题、困难和风险,使规划实施管理机构及时掌握规划执行动态,评价扶贫开发工作的整体效益,并采取相应措施,为扶贫开发规划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政策、措施建议。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监测方案,全面、系统、准确、动态地反映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变化,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社区特扶工作经验总结篇8

今天召开我市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安排部署2009年工作任务。刚才,岩局长就我市扶持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对今年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景谷、澜沧县人民政府及市级有关部门领导结合各自实际作了发言,大家的发言很好,我都赞同。市人民政府与景谷、澜沧县人民政府签订了考核验收责任书,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任务。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情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实施项目的重点县,对已通过考核验收的6个行政村,在巩固现有扶持成效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后续资金扶持力度,对未验收的5个行政村,要高度重视,采取具体措施,并认真抓好落实,务必按期通过省级验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抓住机遇,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采取特殊政策措施,集中力量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贯彻落实“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家、省、市有关少数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上来,按照“国家扶持,省负总责,县抓落实,整村推进”的方针,不断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领导组织机构,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配合,精心组织,加强督查,确保专款专用及“整村推进”工程的顺利实施,切实把改变全市人口较少民族贫困落后面貌和建设边疆人口较少民族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政治责任抓紧抓好。根据中央指示精神,今年省政府继续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作为全省20项重要工作内容,并于5月12日在德宏州召开了全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目标和任务。我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关心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把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大扶持工作力度。2005年以来,我市共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8500多万元,实施了交通、能源、生态建设、农田基本建设、人畜饮水及教育、卫生、产业发展等项目,影响和制约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初步得到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产业结构调整初显成效,社会事业得以发展,群众收入不断增加,生产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各民族更加团结和睦,这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深入人心。列入省《规划》的11个省重点扶持村已有6个实现了“四通五有三达到”目标,通过了省级验收,没有验收的5个村多项指标也已达标。对四年来全市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取得的成绩,应给予充分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级有关部门长期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相关县各级党委、政府,市、县各有关部门和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市人口较少民族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发展不平衡,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任务重、难度大,扶持工作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投入和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二是人口较少民族村寨的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群众增收难,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等现象比较突出。三是个别地方和部门认识不足,扶持力度不够,人口较少民族总体发展水平离规划目标还有不小差距。四是我们还有5个村共13项指标未达到要求,要在年内通过验收,时间紧,任务重。对此,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扎实推进我市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按期完成考核验收任务

(一)加强领导和督查,确保完成考核验收任务。加强对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的领导,是做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的保证。要实行市负总责、县抓落实、项目到村、扶持到户的工作责任机制,各有关县和部门要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合力攻坚。请景谷、澜沧县按照刚才签订的《××市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考核验收责任书》要求,把改变人口较少民族贫困落后面貌作为政治任务,加强领导,层层建立责任制,认真调查研究本辖区内未达标行政村的实际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地制宜、因人举措,认真抓好落实,扎实做好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与各有关县和部门的联系,做好统计监测工作,对已安排了项目资金,但迟迟不落实或实施缓慢的县要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和市领导小组提供的情况,将未验收村的不达标项目优先纳入年度计划,根据上级下达的项目,加强沟通协调,认真研究具体措施和计划,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加大扶持力度。两个县和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民宗、发改、财政、扶贫等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系,加强督查,形成合力,确保年底未验收村的各项指标达到考核验收标准,通过考核验收。对工作中互相推诿、工作不力、责任不落实、任务未完成的有关县和部门责任人要进行问责,并减少下一年度民族专项资金的安排,对通过省级验收的村,省上将有奖励项目,在今后会给予继续扶持。

(二)提前准备,做好未验收村的验收工作。请景谷、澜沧县按照《实施云南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考核验收办法》的要求,做好总结和验收报告等准备工作,迎接验收。今年,为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将原省、市、县分别进行验收的方式改为市、县同步进行验收,请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步参与县级验收,市民宗、发改、财政、扶贫等相关部门要做好市级验收准备工作。

(三)采取措施,进一步增强已验收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6个村虽然通过了考核验收,但达标层次较低,脱贫基础不稳,离《规划》提出的“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达到当地中等水平”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对这6个村,在加强对已实施项目后续管理,巩固现有扶持成效的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后续发展能力。一是打牢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坚持把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交通、通讯、电力、能源、水利、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二是抓好产业,稳步增加群众收入。有关部门对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要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等办法,按照村有骨干项目、户有增收项目的要求进行产业开发,力争培育出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三是加强科技培训和劳务输出,提高人口素质。要大力帮助培养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级各类人才,特别要注意培养发展致富带头人,通过一人带动一片,认真开展技能培训,做好劳务输出,拓宽群众创收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四)强化协作,整合资源,合力攻坚。各有关部门和项目实施县要根据国家、省、市规划,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完善我市规划和实施方案,确保项目跟着规划走,按规划分批分年度精心组织实施,在调研基础上,共同努力争取2010年项目,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如期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民心工程,要坚持“渠道不变,统筹协调,统一安排,捆绑使用”的原则在确保国家、省、市项目按期到位的情况下,整合资源,整合物力,结合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兴边富民等项目的实施,把各级各部门有限的资金注入到项目实施村,形成各级各部门加强协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的良好局面。

我们在扎实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要积极向省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汇报,如实报告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后续发展规划建议,加强沟通联系,积极争取,力求得到省上更大范围、更大力度的关心和支持,更好地扶持较少民族发展,早日进入小康。

三、做好总结和宣传工作,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务院将召开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表彰会和民族团结进步交流会,我们要把握形势,抓住机遇,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大力宣传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重要批示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家、省、市的安排部署上来,认真总结和提炼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先进经验、鲜活例子、典型人物,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进行宣传。各级党政干部、各种新闻媒体都要注意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意维护民族团结,要教育引导群众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抓住机遇,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争取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同时,要认真总结存在的困难,确保取得实效。多年来的项目建设经验告诉我们,部分项目建成后,虽然曾经发挥过应有的效益,但由于各种原因,真正使项目长期发挥效益的机制并没有形成,因此,各有关部门及项目实施地要在充分总结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加强调研,努力探索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又能使建成项目长期发挥效益的长效机制,确保群众长期受益,长期得实惠,真正脱贫致富,迈向小康。

社区特扶工作经验总结篇9

一是要进一步深化对智力支边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长期的实践表明:抓好智力支边扶贫工作,作用重大,意义深远。说作用重大,以2006年工作为例。仅在这一年,各中央组织有关方面负责人和各类专家1270人次就智力支边扶贫工作进行了考察,为贫困地区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144条,帮助落实扶贫经济项目101个,引进各类项目资金和捐款近5亿元,培训各类技能型人才2.5万人,建立希望小学210所。这些成绩,得到党中央的高度评价,认为“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说意义深远,毕节试验区就是一个成功典范。20年来,毕节试验区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和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开展智力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使试验区经济社会得到了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其实践与成就表明,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发挥智力优势直接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既是派参政议政的有效形式,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有效探索。智力支边扶贫工作是各级政协、各派、工商联和所联系的人士适应新时期经济建设需要履行职能的一个创举,不仅具有很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意义。各级政协要进一步深化对智力支边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解放思想,提高觉悟,坚定信心,切实增强搞好智力支边扶贫工作的责任感,用更大的决心、更高的热情、更足的干劲抓好工作,努力把智力支边扶贫工作推向新的高度,跨越新的水平。

二是要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和突出工作重点。在调整工作思路上,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原则,自觉把智力支边扶贫工作纳入整体扶贫计划之中,使之成为国家扶贫的组成部分,作为各级政协、各派和工商联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智力支边扶贫工作步入健康向上的良性发展轨道。另一方面,要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结合实际,切实制定好今后3—5年的智力支边扶贫工作总体规划,把着力点放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上。在突出工作重点上,一方面,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组织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就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另一方面,要更加关注民生,体察民情,把群众多年想办又能办到的大事办实办好。要注重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发展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是要进一步调动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积极性。一方面,要“走出去,请进来”。近些年来,各级政协、统战部门都与上级派组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争取了许多外援。比如: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来铜讲学,并将印江县堰塘小学作为联系点,联系帮扶长达10年之久,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普遍赞誉。各地建的“希望小学”,大多数都是各级政协、统战部门通过上级有关派、香港慈善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筹资兴建的。铜仁地区各级政协要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联系面广、智力密集的优势,不断利用各方面的关系,加强与各派中央、省委及其派成员的联系,建立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帮扶合作关系,把他们的力量更多地凝聚到新农村建设上来。另一方面,要不断整合内部资源,壮大自我发展力量。除铜仁市外,全区八县一特区虽没有派组织,但基层工商联组织健全,团结了一大批有实力、有影响、有贡献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各地都拥有一大批无党派人士,其中有不少层次高、影响大、联系面广的代表人物,他们是铜仁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完全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信息资源和智力支持。

社区特扶工作经验总结篇10

一是要进一步深化对智力支边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长期的实践表明:抓好智力支边扶贫工作,作用重大,意义深远。说作用重大,以2006年工作为例。仅在这一年,各中央组织有关方面负责人和各类专家1270人次就智力支边扶贫工作进行了考察,为贫困地区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144条,帮助落实扶贫经济项目101个,引进各类项目资金和捐款近5亿元,培训各类技能型人才2.5万人,建立希望小学210所。这些成绩,得到党中央的高度评价,认为“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说意义深远,毕节试验区就是一个成功典范。20年来,毕节试验区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和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开展智力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使试验区经济社会得到了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其实践与成就表明,各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发挥智力优势直接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既是派参政议政的有效形式,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有效探索。智力支边扶贫工作是各级政协、各派、工商联和所联系的人士适应新时期经济建设需要履行职能的一个创举,不仅具有很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意义。各级政协要进一步深化对智力支边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解放思想,提高觉悟,坚定信心,切实增强搞好智力支边扶贫工作的责任感,用更大的决心、更高的热情、更足的干劲抓好工作,努力把智力支边扶贫工作推向新的高度,跨越新的水平。

二是要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和突出工作重点。在调整工作思路上,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原则,自觉把智力支边扶贫工作纳入整体扶贫计划之中,使之成为国家扶贫的组成部分,作为各级政协、各派和工商联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智力支边扶贫工作步入健康向上的良性发展轨道。另一方面,要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结合实际,切实制定好今后3—5年的智力支边扶贫工作总体规划,把着力点放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上。在突出工作重点上,一方面,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组织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就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另一方面,要更加关注民生,体察民情,把群众多年想办又能办到的大事办实办好。要注重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发展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是要进一步调动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积极性。一方面,要“走出去,请进来”。近些年来,各级政协、统战部门都与上级派组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争取了许多外援。比如: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来铜讲学,并将印江县堰塘小学作为联系点,联系帮扶长达10年之久,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普遍赞誉。各地建的“希望小学”,大多数都是各级政协、统战部门通过上级有关派、香港慈善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筹资兴建的。铜仁地区各级政协要进一步增强开放意识,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联系面广、智力密集的优势,不断利用各方面的关系,加强与各派中央、省委及其派成员的联系,建立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帮扶合作关系,把他们的力量更多地凝聚到新农村建设上来。另一方面,要不断整合内部资源,壮大自我发展力量。除铜仁市外,全区八县一特区虽没有派组织,但基层工商联组织健全,团结了一大批有实力、有影响、有贡献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各地都拥有一大批无党派人士,其中有不少层次高、影响大、联系面广的代表人物,他们是铜仁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完全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信息资源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