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急治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10-19 17:05:30

社区应急治理

社区应急治理范文篇1

关键词:美国;全社区应急管理;灾害风险

伴随着全球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和环境的急剧变化,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灾害风险持续增加。①面对日趋频繁、复杂和严重灾害风险的挑战,世界众多国家应急管理部门认识到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资源、能力已不能解决灾害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②而社区在灾害风险治理中却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③鉴于此,目前世界上主要国家纷纷推动建立完善基于社区的应急模式、机制和管理体系,实现由基于政府的应急管理模式向基于社区的灾害风险管理模式转型。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很多国家开始想基于社区的应急管理模式转型实践并取得了宝贵经验。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应急管理起步早,经验丰富。近年来,随着灾害风险形势与日俱增,美国推进应急管理模式改革。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于2011年提出了“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并在7个社区展开试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应急管理模式是以政府为中心的应急管理模式,在我国进行应急管理模式改革亦是大势所趋。尽管各国自然地理条件、气候变化情况、城市化进程、信息化程度、社会制度环境等存在差异,以及各国的应急管理模式和政策体系不同,但各国应急管理模式的诸多方面均具备比较借鉴价值。美国全社区的应急管理模式是应急管理模式改革的典型案例,其成功的经验亟待剖析借鉴。然而,针对国内外基于社区的应急管理模式、机制仍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总结。本文将在对美国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理念、策略、实施路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经验和启示,以期对国内应急管理改革起到指引作用。

一、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理念、策略与实施途径

(一)基本理念。针对美国灾害风险新形势,FEMA关于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中政府与社区的地位与关系、社区资源利用、公众参与以及社区防灾减灾目标等都形成了新的理念。第一,关于政府与社区的关系,改变了以往应急管理以政府为单一中心的理念,提出政府、社区多中心,社区“领导”应急管理的理念。FEMA敏锐觉察到政府在应对灾害风险中的资源和能力的局限性,提出政府不能包揽灾害风险应对的一切事务,在应急管理中应该起到主导、指挥、协调作用,而不是“领导”作用。社区作为灾害风险的直接受害者和主要应对者,在应急管理中应该起“领导”作用,而不能被动“响应”。第二,关于社区资源,FEMA认识到社区有着丰富的人力、物力、社会关系网络等资源,在灾害风险应对中应当充分加以利用和进一步加强。第三,关于公众参与和网络治理,提出社区公众有效参与对于防灾减灾起着关键作用,要运用各种途径倡导社区公众参与应急管理,提高社区公众在灾害风险应对中的地位,发挥其作用,并推动形成良好的政府与社区公众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实现应急管理网络治理。第四,关于社区防灾减灾目标,应急管理不应仅仅着眼于防灾减灾短期目标和绩效,而应以不断提高社区应对灾害风险的复原力,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二)主要原则。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是全社会参与的应急管理模式,其目标的实现和社区复原力的提升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关键因素有三个,也即全社区模式的三个主要原则。第一,了解并满足全社会的实际需求。各个社区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结构、网络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应急管理者应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现实生活中的安全状况和不断变化的需求,以及公众参与应急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全社区模式下,由于社区公众的广泛参与应急管理,这为应急管理部门深入地了解社区居民对于防灾减灾方面的实际需求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发动社区广泛参与并赋予其权力。社区由公共部门、私有部门和公民不同类型的社会公众组成,具体包括社区服务的团体和机构、宗教团体和残疾人群体、学术团体、专业协会,以及私人和非营利部门。政府应急管理不能满足应急管理需求的情势下,应发动社区公共部门、私有部门和公民广泛参与应急管理,使社区公众成为应急管理队伍的一部分,并赋予其应有权力。当社区公众与政府能有效进行应急管理对话时,它就能充分表达其真实需求以及提供解决这些需求的资源,也能促使社区作出切合社区实际需要的应急规划,提升当地防灾减灾能力以应对各种威胁和危害。第三,实现社区应急管理与社区日常工作的有机统一。全社区模式要求调整政府与社区关系,整合社区已有的组织、资产、技术和网络等资源,以及协调个人、家庭、团体组织的关系,以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和关系做好灾前准备,以及灾时应对和灾后恢复。(三)全社区应急管理实施策略。为推进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FEMA基于部分社区的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提出了适用于各类社区的六个主要策略。1.认识社区的复杂性社区相互依存,有其共同特征,但社区在人口、地理、资源、政治、经济、组织、政社关系、犯罪状况、社会网络形式以及凝聚力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因此,社区具有其独特性、多维性和复杂性。应急管理者应根据社区的这些特征制定社区参与策略和合作方案,以满足防灾减灾实际需求。了解社区人口特征、人际交往、资源、需求和解决方案有多种途径。目前,美国比较常用的途径是社区地图,这是一种直观的认识社区能力和需求的方法。应急管理人员可使用社区地图收集相关数据,如社区人口状况、人际交往和社区资源等信息。掌握社区基本情况有利于应急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满足公众的需求,进行社区应急管理。2.了解社区需求和能力了解社区的实际需求和能力,是有效参与防灾减灾规划和行动的前提,也是实现防灾减灾目标的关键。随着灾害风险形势的变化,社区应急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应急管理必须着眼于社区不断变化的应急需求,解决社区面临的新问题。政府部门和社区公众要根据自己的认识和能力,通过相互协商,形成对社区实际需求的共识,共同寻求解决这些需求的途径与方法。为全面准确认识社区防灾减灾真实需求和能力,美国一些社区运用自我评估方法来评估面临的威胁、危害和备灾情况。如墨西哥湾海滨社区复原力重点项目研究团队开发的一个自我评估方法——社区复原力指标(CRI),该评估方法可用于以下方面社区灾害应对能力的评估:关键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设施、交通状况、社区规划、防灾减灾方案、商业规划和社会系统等。社区复原力指标能有帮助应急管理者找出防灾减灾薄弱环节和差距,促进社区应急管理人员交流、沟通与协商,提高社区抵御灾害能力,以及评估灾后复原力水平。3.建立与加强与社区领袖的关系社区领袖是应急管理部门与社区公众以及社区公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加强与社区领袖联系与合作是应急管理部门在社区内获得更广泛信任的重要途径。社区有各类正式和非正式的社区领袖,如社区组织领袖、地方议会成员和其他政府领导、非营利组织领袖、企业领导、志愿者或宗教领袖等,这些领袖在学识、能力和资源等方面各有所长,他们对社区应急活动情况及其公众参与积极性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社区领袖和合作伙伴可以协助应急管理部门了解社区不断变化的需求和能力,据此推断何种防灾减灾活动会使居民易于达成共识和接受,并号召社区公众参与社区应急管理工作。4.建立和维持多元伙伴关系建立和加强与社区公众的伙伴关系是确保社区成员广泛参与应急管理、开展集体应急行动和有效防灾减灾的重要组织策略。建立加强公私伙伴关系、优化协调机制和激发合作的动力能有效保障合作的持久性。另外,多元伙伴关系能促使社区公众对防灾减灾达成共识,并促进更多利益相关者参与和支持。鉴于此,在全国第一次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复原力会议上,FEMA行政长官克雷格福格特(CraigFugate)提出,“在应急管理中我们不能割舍任何一个部门,因为相互依存关系太大……我们希望私营部门成为应急队伍的一部分,公私部门间应是协作关系而不是互相竞争的关系。”建立伙伴关系的关键是要寻求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同利益,并采取有效的合作途径。为此,一方面,要采取合适的与社区公众及当地领袖的沟通方式与途径,如通过简报、会议或志愿者活动,以确保应急主体沟通顺畅和信息对称,保证应急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加强社区公众的合作伙伴的应急准备活动(如应急演练),这是保持应急管理活力的途径。5.授权地方行动面对日益严峻的灾害风险形势,仅仅依靠政府已不足以应对各种灾害风险,必须实现应急管理重心下移和权力下放。在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上,要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高度集中的“指挥-控制”管理方式,①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在上级应急管理部门,由此造成下级部门和社区公众对应急管理部门的过于依赖。为此,FEMA提出应急部门的职责应该是积极推动和协调防灾减灾方案的确定、争取救援、行动实施和结果评估等防灾减灾行动,而不是直接“领导”应急行动,而社区公众的职责不应只是响应,而应是“领导”应急行动。这种情况下,社会资本就成为促进社区领导自身进行防灾减灾行动的重要因素,它为社区的防灾减灾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部门协同与公众参与的防灾减灾格局一旦形成,防灾减灾效果就会日益显现,并产生持久的效力。加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应建立对各方的角色和责任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赋予地方相应的集体行动权力。应急管理部门应该清晰地传达防灾减灾愿景,使参与组织能在长期内投入足够的资源,并清楚地了解所期望的结果。特别是农村社区由于基础设施(如电信设施、交通设施、医疗卫生设施)薄弱,以及应急管理人员往往是兼职员工,因此,赋予地方行动对于农村社区尤为重要。②6.加强社区管理服务设施、网络和资产的利用和建设利用并加强现有的社区基础设施、网络和资产是指利用社区已有社会、经济和政治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运用于应急管理活动。社区在资金、物质、人力资源等方面都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并有一系列的控制各类资源的社会行为团体、机构、协会和网络等组织。社区长期以来已形成组织和管理这些社会基础设施的可行的方式。无论是招募志愿者或接受捐赠来储备当地物资或动员邻里建立预备组织,社区都有较强的能力来完成这些应急准备需求。应急管理部门介入社区常规管理工作并引导社区逐步将社区资源运用于应急管理对于应急响应和灾后长期恢复至关重要。为此,第一,应急管理部门要支持和加强社区常规活动,如为公众提供会面和交流的空间,提供资源以支持当地的活动,并推动拓展新的伙伴关系,以扩大资源共享。第二,通过参与社区常规工作的讨论和决策等活动来加强社区已有能力,并以开展应急管理活动来发展社区的伙伴关系。第三,应急管理部门还要与社区内非合作伙伴进行沟通与合作,倡导他们参与应急活动,发挥他们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四)全社区应急管理实施途径。由于社区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各地区的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实施途径也不尽相同。FEMA通过与NPOs、学术界、私人组织和各级政府的研究,提出了以下实施途径。1.掌握社区真实需求首先,对应急管理人员开展社区多样性教育,对他们的文化竞争力进行干预,并对他们进行文化素养和管理能力的教育培训,推动他们建立一个多语种的志愿者关系,促进他们与社区各类群体进行互动。其次,了解社区的群体特征,并发动公众参与社区重要问题讨论与决策,为社区制定防灾减灾战略提供建议;掌握社区公众间的交流语言和方式,以及公众获取信息的来源和渠道情况;了解社区公众讨论和决策的场所,社区公众议事并非总是在议会场所,也在其他一些社区场所,如社区中心、社区聚会、社区俱乐部或宗教场所。抓住机会了解社区有关应急,如业主协会的季度会议是获得当前的社区问题和重要的公共信息的机会。2.建立与社区的伙伴关系应急管理部门首先要确定社区应急管理利益相关者主体范围,包括童军团、俱乐部、家庭学校组织、宗教团体和残疾人组织等,这些利益相关者多年来在社区已经获得了广泛信任,并在日常工作中建立了成熟的与公众交流沟通的渠道和方式。应急管理部门应与这些利益相关者建立并保持经常性联系,并实现信息共享。此外,对于在美国受灾害影响的外国居民和游客这类利益相关者,可通过他国驻美领事馆或使馆代表建立联系以获得国际合作伙伴支援。3.有效促进社区公众参与社区公众广泛参与是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核心问题。FEMA提出了有效促进公众参与应急管理的途径,主要有:加强与公民委员会(CitizenCorpsCouncil)的联系,以此增加应急管理部门与利益相关者的协调与合作,以及增强公众的风险意识;雇用有代表性的员工,组成多元化应急队伍;使用社区各阶层都能理解和接受的交流方式,保持与社会各阶层的良好的沟通;推动社区各类组织在社区应急活动中扮演正式角色,促进社区公众参与培训活动和应急演练;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建立双向信息交流机制,及时报道和跟进灾害风险消息,并做好沟通和宣传工作;加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应急教育,推动个人、家庭和社区开展应急准备活动;制定包括社区公众均能充分参与的恢复计划;召开综合性社区会议,并将应急规划事项纳入社区会议议程;合理安排应急会议,充分考虑影响参与应急会议的因素(如参会者缺乏育儿人手、交通不便和时间冲突)和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组织社区会议时充分考虑社区残疾人群体的身体状况、程序和交流方式等的需要。4.激发公众防灾兴趣,促进公众与社区组织对话通过主办市民会议,并通过参与社区常规工作会议,加强政府与社区公众的对话,促使社区公众参与应急规划过程;听取公众的需求,探讨公众在规划中发挥作用的途径;确保地方电台、广播等媒体与居民沟通的畅通,以回复用户关于应急管理咨询以及征求公众的意见;实行应急执行中心(EOC)部分职能的对外开放,邀请学校等组织机构实地考察,介绍社区备灾所使用的设备、组织及协调方法。5.抓住社区公众参与应急活动的兴趣点,促进公众参与提升社区复原力的讨论建立和加强与当地有号召力的人物和意见领袖的联系,并了解社区公众的兴趣所在,以调整应急管理活动内容,满足他们的兴趣;了解社区不同群体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应对措施,协助探索解决应急需求的方法与途径。6.推进应急管理改革与创新了解在应急管理中如何与社区合作伙伴分享和加强资源,如为社区合作伙伴提供紧缺的设施、设备等;与社区机构协作,了解它们在灾害风险中预防、保护、转移、响应和恢复的各种措施,并对他们的应急活动和资源给予支持,避免与社区合作伙伴的相互竞争;掌握为社区提供支持的组织的信息,确定这些组织在不能支援社区的情况下的接济方案。例如,若物资储备机构定期发放的食物不能满足公众需求的时候,应急管理部门应提供备用食物给物资储备机构,以帮助他们在灾时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利用现有的社区组织和活动,如当地家长委员会(PTA),应急管理部门要推动社区应急响应小组(CERT)为这些组织提供培训,以提升社区组织应急服务能力。7.加强社区公众和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支持加强社区公众和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支持,以实现双方信息畅通与共享。一方面,社区公众应尽早向应急管理部门提供充分的信息,以便应急管理部门更好地对灾害风险实行预防、保护、转移、响应和恢复。相反,应急管理部门应向居民提供关于组织基本情况和职能的信息,以便居民需要的时候及时得到援助。推动社区公众和应急管理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方式。一是推行多方位的信息共享项目,这是一个维护社区应急伙伴关系的良好途径;二是定期召开社区领导和合作伙伴的正式会议和非正式会议,以加强社区公众和应急管理部门的联系和活力;三是强化应急管理部门对私人组织在业务规划制定等方面的支持。

二、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实践及经验

FEMA2011年9月《全社区应急管理方法:原则、策略和实施途径》后,次年要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金会(CDCFoundation,以下简称CDC基金会)协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公共卫生准备与响应办公室(以下简称CDC办公室)负责实施该模式。CDC基金会协同CDC办公室选择了7个社区作为“希望试点”(promisingexample)。“希望试点”被定义为能够体现全社区模式的一项活动、规划或倡议。希望试点地区的基本条件是:在社区或地方层面正在进行的应急规划、活动或者倡议;应急主体涉及私营或非营利部门以及普通民众,并在某些领域与政府曾有过合作伙伴关系;试点目的是为了提高社区对某一灾种或事故的准备、处置或恢复;内容能体现FEMA全社会参与应急管理方法的原则和战略。根据以上要求,CDC基金会协同CDC办公室选择了密歇根州兰辛、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密苏里州乔普林、路易斯安那周新奥尔良、俄勒冈州德舒特、纽约和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七个典型地区社区作为“希望试点”,并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实施(如图1)。经过试点实践,CDC基金会和CDC办公室发现试点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项目实施过程中生搬硬套FEMA的文件和CDC基金会、CDC办公室对该文件的解读,灵活性不够;项目试点时间由一年改为半年,时间的缩短使得试点任务显得繁重,试点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同时,CDC基会和CDC办公室的试点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一是当前模式的实施策略有些理念和途径存在一些不足,应根据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继续推进该模式的应用。二是推进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需要详细的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实施指南,应逐步编制完善社区实践实施指南和标准体系。三是应加强对试点社区的研究。试点社区是FEMA推进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成功案例,其中许多社区已经成为了FEMA智囊团专家的重点研究案例,以后需加大研究力度,将试点社区纳入全社区应急管理领域专家研究的重点。四是将试点社区作为未来推行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典范加以推广。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在7个试点社区的成功实践,为未来全社区模式的推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其他地区全社区灾害风险模式的推行应以试点社区作为示范。以上CDC基金会和CDC办公室对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试点情况来看,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试点实践是成功的。这验证了FEMA提出的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具有科学性、可行性,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种成功的应急管理模式。可以预测,FEMA将会继续加大对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研究,编制完善相关标准,加大投入,继续推广该模式。

四、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特点

(一)实现应急管理重心下移,权力下放。FEMA认识到灾害风险的新变化,如人口聚集带来的人口结构性变化,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老年人口和儿童比率上升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城镇化进程中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等等,并认识到这些新变化给防灾减灾带来了新的挑战,FEMA进一步认识到防灾减灾现实新需求和政府防灾减灾能力的差距,基于现实形势的思量。FEMA明确提出以政府为中心的应急管理模式不足以应对严重的灾害风险,必须全力推动应急管理模式改革。首先,推进从基于政府的应急管理向基于社会的应急管理转型,以实现应急管理重心下沉、关口前移、标准下沉、主体多元和社会广泛参与。全社会参与是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现阶段正是美国应急管理模式变革时期,世界其他国家应急管理模式的变革也势在必行。其次,推进从全社会(entire-society)管理模式向全社区(whole-community)模式的改革。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应急管理的前沿哨口和主要阵地。社区居民由于居住在一定地域,有着共同利益、价值观念、习俗、目标和密切的人际关系和交往等,他们对灾害风险认知、目标等容易达成共识,并能最大限度、最佳效益地应对灾害风险。FEMA基于社区在应对灾害风险中的优势,以及美国一些社区几年来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推动全社会应急管理进一步推进到全社区应急管理。(二)重视全面深入把握社区实际情况。认识社区实际情况是实施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前提。FEMA十分注重了解社区的真实的情况,并注重把握社区情况的途径措施。首先,FEMA在全社区应急管理实施策略和实施途径中,均提出了认识社区的复杂性,了解社区的真实需求、利益、兴趣点和防灾减灾能力。其次,把握社区的实际情况需要,运用有效实用的方法。FEMA介绍了典型社区的工具和方法,如利用社区地图、社区复原力指标(CRI)来了解社区的基本信息和评估社区复原力;在如何与社区领袖建立和维持关系、如何了解社区公众的兴趣点、如何实现应急管理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相结合等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方法。(三)推进灾害风险的社会网络治理。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不同于以往以政府为中心的应急管理模式,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以社区为中心,政府在应急管理中起主导作用,是社区应急管理多主体中的一个合作者(partner)。在该模式中,社区被授权与政府、非盈利组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处于平等合作地位,需主导建立和加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多元伙伴关系,促成公众广泛参与的灾害风险社会网络,进而在应急管理预防、保护、转移、响应和恢复中实现高效分工协作,协同应对灾害风险。(四)推动社区公众有效参与。全社区管理模式的关键是有效实现社区公众广泛参与。发动公众广泛参与需要一系列科学可行的措施。对此,FEMA提出了十分具体的促进公众参与应急管理的措施,包括确定哪些合作主体,如何定位社区组织的角色、地位,使用何种交流沟通方式,如何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如何开展应急教育培训,如何制定相关规划,如何召开应急管理会议,等等。(五)充分利用和加强社区资源。FEMA认识到社区在物质、人力、信息和社会网络等方面都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拥有一系列的控制各种的资源的社会行为团体、机构、协会等,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组织和管理这些社会基础设施的可行的方式,并取得了社区公众广泛信任与支持。因此,FEMA认为在应急管理中客观需要共享社区丰富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等方面资源,以弥补政府资源和能力的不足。对此,FEMA也提出了引导社区逐步将社区资源运用于应急管理,共享社区资源的具体途径和措施。(六)注重模式实施策略方法。FEMA实施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过程中,并非强制推行灾害风险法规、标准,而是制定推荐性法规、标准体系指导全国社区应急管理。在实施全社区灾害风险模式过程中十分注重策略和方法,合情合理地人性化加以实施。如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注重加强建立和维系与社区公众的关系,一方面注重把握领导的兴趣点,处理好与社区领袖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注重激发社区其他公众的兴趣,建立维系与社区公众的关系。特别注重老年人、残疾人群体的身体状况和需求,以及少数民族人口、母语为非英语的人的利益和需求。在考虑残疾人、孕妇的参与应急活动时,充满人性关怀,如组织召开会议时注意残疾人的交通方便,注意孕妇育儿的人手问题,注意会议安排在交通便利的地点,也充分考虑参会者的时间方便,以促进公众广泛参与应急活动;在应急管理活动中,不仅仅是专门开展与应急管理相关的活动,也积极参与社区日常管理活动,借此加强与社区公众的联系和交流,使应急管理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结合,实现“平战结合”。(七)建立完善基于社区的应急管理标准体系。FEMA2011年提出全社区应急管理模式后,指出该文件并非指南(guide)或方案(how-to),而只是为社区提供探索应急管理有效模式的试行方案。此后,FEMA并没有连续出台一揽子应急管理标准,大刀阔斧进行拉网式改革,而是委托CDC基金会和CDC办公室于2011—2014年在全国7个地区展开试点。美国采取渐进式的慎重地推进应急管理模式的改革,在4年试点实践过程中,FEMA并未全社区指南与方案等标准。CDC基金会和CDC办公室在7个地区的试点实践后提出的四点建议,其中之一是全社区管理方法的提出作为社区应急管理模式转变的开端,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需要制定更加详实标准。因此,建议加快建立和完善全社区应急管理详细实施方案,为推进该模式的实施提供政策依据和技术支撑。在标准实施过程中,FEMA强调社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注重应急管理标准体系与社区实际相结合,做好新旧标准的衔接,将全社区应急管理理念融入社区标准制定实施全过程。标准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灵活性,对风险评估采用差异性衡量标准。

五、结论及启示

社区应急治理范文篇2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肺炎疫情;社区韧性;大数据;网络舆情

一、引言

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引发的公共危机,迫切需要我们正视公共危机管理问题。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使学术科研战线的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践,是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理应担负的责任。其前提是对既有研究进行总结、梳理和归纳,对该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达到知识积累的目的。公共危机管理研究领域中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丰硕。鉴于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是一个学科交叉与集成化的过程,本文在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社会学的视野下探讨其学科范畴内的研究成果,在文献选取方面有意地摒弃了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的相关学科)的干扰。近年,公共危机管理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相关的综述性文献也不胜枚举。例如,吕孝礼等梳理了2012—2016年国内危机管理研究文献,指出国内研究展现出学术共同体更加健全、主题更加细化、研究方法更加规范化的特点[1];高恩斯等以1985—2017年的公共危机管理研究领域的国外文献为样本,聚焦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演进过程,指出该领域研究经历了危机管理向危机治理、风险沟通向危机沟通、拒绝危机向适应危机的转变历程[2]。这类研究成果对国内或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研究领域中的研究力量、主题、方法或演变等方面的分析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但其共同缺陷在于,没有将国内和国外文献进行整合考量和比较分析,由此可能导致片面而非全面、滞后而非前瞻的结论。基于此,本文试图对国内外公共危机管理研究进展进行全景式的描述,来把握国内外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动态走势,在比较分析中揭示疫情当下的实践导向。本文选取WebofScience数据库(WOS)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分别作为国外和国内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时间区间设置为1985—2019年。在WOS数据库中,选定Article、ProceedingsPaper以及Review为文献类型,以“publiccrisismanagement”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在CSSCI数据库中,选定“期刊”为文献类型,以“公共危机管理”为主题词予以检索,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基于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社会学的学科定位,对文献进行筛选与清理,最终得到国外文献1463篇,国内文献1059篇。

二、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研究进展:治理、整合与社区韧性

文献计量分析中经常使用的Citespace(引文空间)软件着眼于分析科学中蕴含的潜在知识,是在科学计量学与数据可视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款引文分析软件,现如今已广泛应用于综述型的社会科学研究之中。Citespace可绘制出特定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是由文献中出现的关键词节点及其共现连线组成的一种网络图式,反映出特定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其中,高频关键词作为一篇文献的精髓与核心,是对文章主题的高度凝练与概括,也是梳理研究主题最可靠的参考指标。突现词意指在某些年份的发文中出现频次骤增的高频关键词或研究术语,展现出特定研究领域在特定时期的研究取向。本文在知识图谱中选择“Citationburst”,借助“View”生成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突现词列表图,以“Years”作为突现强度选取国内外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的前十个突现词,以便准确把握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如图1所示,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演化可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其一,2005—2010年,突现词强度较为明显的是publiccrisismanagement和e-mergencyresponse,表明该阶段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公共危机管理和应急响应问题;其二,2011—2013年,publiccrisis、emergencymanagement、homelandsecurity、security等突现上升,说明“公共安全”成为这一阶段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新议题;其三,2014—2019年,govern-ance、communityresilience和integration等突现增强,意味着“治理”“整合”“社区韧性”成为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的新元素。可以说,第三阶段突现词或新元素可作为深入探讨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研究进展的主要观测点。接下来,将结合WOS数据库中近年的相关文献,对这一研究进展进行详细整理和归纳。(一)转向“治理”的公共危机管理研究。公共危机管理转向公共危机治理的主要诱因在于,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功能有限性,需要借助其他治理主体的力量实现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目标。很多经验研究证明,以权力集中制和科层制为特征的行政管理系统在应对公共危机管理时往往实效不佳,而国家或政府向社会的适当放权则可以减少信息过载,加快决策进程,并使公共部门更具效率,其决策也更为接近公众的特定需求[3]。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行政放权意味着在尊重其他治理主体的地位和功能的基础上主动展开协作。这些治理主体作为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多元行动者,其跨组织边界进行协作可有效应对公共危机,协作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与危机管理能力直接相关。协作伙伴的数量和协作网络如何影响组织目标的达成,稳定的人际关系、明确的合作事项、共同的问题认知以及决策的共同协调是解决公共危机管理中集体行动问题的有效集结机制[4]。结构良好的跨组织网络和信息资源共享的政府部门将极大地提升应急协作的效率[5]。这种跨组织和管辖范围的协作努力要求政府扮演好“元治理”的角色,并找到适当的协作方式。在诸多治理主体之中,志愿者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协同效应甚为明显。有研究者基于2015—2016年荷兰难民危机管理的多案例研究分析,探讨了具有自发性和趋同性的公民志愿者在混乱且紧张的危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应急组织与志愿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是解决危机治理难题的关键因素[6]。同时,公共危机管理中志愿服务的多元性需要我们从类型学的角度对其不同形式及其相互关联加以解读。“管理”向“治理”的转向不仅使学者们的研究视野更多地向政府以外的多元治理组织发生转移,而且更为关注公众个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信任与参与问题。对于公众信任问题而言,有学者探讨了政府信任与公众风险感知之间的相关性,指出公众对中央政府的信任与感知到的突发事件显著负相关,而对地方政府的信任与感知到的突发事件显著正相关[7]。政府常用的危机管理工具,如频繁的政策变更、信息传播限制和特定的政策执行等,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增加了公众对政府组织的不信任度[8]。对于公众参与问题而言,激发公共参与动机是提高公共危机治理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自下而上的公众倡议有助于增强风险意识和地方适应能力。一般而言,公众对承担广泛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责任持开放态度[9]。然而,当前中国公共危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水平仍然较低、动力不足,应尽快探寻其解决方案。(二)强调“整合”的公共危机管理研究。强调“整合”的公共危机管理研究在理论层面意味着建构一种整合性的分析框架,在实践层面意味着研究者愈发关注政府基于组织和领导能力的整合式治理(integrativegovernance)。对于前者而言,整合性的分析框架是理论借鉴和提炼的产物,是在汲取危机管理理论、组织或组织行为理论、公共关系和信息传播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分析维度进行归纳和细化的结果[10]。对于后者而言,有学者建构了“组织文化—领导力—危机管理”的概念框架,用来阐释危机管理过程的生命周期,即信号检测、预防、止损、恢复和学习五个阶段,组织需要通过提升领导能力和培育组织文化的反思性实践获得发展[11]。核心领导力与危机管理有效性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任务导向型的领导行为对危机管理有效性的影响最为显著。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匮乏致使政府无法有效应对公共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性,找不到可行的方法来识别新的风险和把握事件的动态发展,也难以做出关键性的决策且无法整合协调复杂的应急网络。有学者将兼具组织力和领导力的整合式治理定义为侧重于政策工具和治理系统之间关系的理论和实践[12]。整合式治理模式是政策工具和治理系统的创新,它不仅实现了各种治理工具的最优组合,而且完成了治理系统的合理调适,进而增强了治理工具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强度,提高了治理绩效。变革战略、技术和工具以增强公众在危机管理中的协作已成为一种新兴领域,该领域引发的对各种技术手段的整合,有效地推动了危机管理中的决策。就具体的策略和技术而言,整合式治理不仅要求充分提升基于社会网络挖掘与传感器网络收集数据的能力,以及增强专用电信系统安全可靠转换信息的可用性,还要求建立空间数据库系统,以有效存储不同的危机信息,为危机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此外,整合式治理的出现不仅是治理技术变革的结果,还可能是一种制度使然。有研究基于中国创建国家健康城市活动的案例,分析了新兴的权威主义整合式治理模式。研究表明,由于地方和基层政府的资源有限且分散,无法有效完成上级政府分配的繁重任务,因此,依靠权威系统整合分散的资源已成为合理的解决方案[13]。由此看来,整合式治理与中国权威主义的制度情境之间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三)瞄准“社区韧性”的公共危机管理研究。communityresilience,即“社区韧性”(resilience往往还被译为弹性、抗逆力、恢复力、复原力等),近年已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的流行术语,这一概念的提出预设了一种社区“脆弱性”的逻辑前提,社区往往被研究者视为“易受伤害群体”的特征要素之一。例如,美国的少数族裔群体和穷人所属的社区在应对灾害时表现出更为显著的脆弱性。同时,社区在脆弱性凸显的同时,也兼具韧性特质。那么,究竟何为韧性?韧性一般是指特定的社会生态系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不会造成形式或功能灾难性损失的能力,或是应对变化和侵扰的能力,以寻求系统自身的适应性和持续性,进而塑造出系统循环式动态平衡。这是一种复杂系统动态演进的适应性管理过程,包括感知、预测、学习和适应等诸多环节。社区韧性是指在社会危机和外在侵扰出现之后,社区能够将能力网络与适应行为有机联结起来。有学者探讨了社区韧性与社区能力的关系,指出社区经济发展能力、社会资本能力、信息沟通能力与社区竞争力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可有效增强社区韧性[14]。具有韧性的社区不仅可以制定出符合自身特征和需求的危机应对和适应策略,而且可使其策略与长期的发展规划相契合。社区韧性的生产渠道是多元的,可能来自区域经济条件,或是一种社区地方性知识,或是不同危机情境下的信息沟通,也可能源于应急服务组织的韧性向社区的传递,以正确履行其社区保护责任,还可能源自社区内部的资源、能力、行动和学习。社区韧性能否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实际效益,与其所处的治理环境有所关联。有研究表明,以国家为中心的治理环境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下放了权力,但始终主导着权力,导致围绕社区韧性原则建立的危机管理系统持续失灵[15]。有研究基于美国纽约州在风暴桑迪防灾规划的案例剖析指出,公众参与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管理参与”(Managed-Participatory)方法,将地方需求与资金运转有效联系起来,有助于社区的横向与纵向整合以及社区韧性的提升[16]。也有学者持续跟踪了2007—2008年肯尼亚大选后的暴力事件造成的国内流离失所者(IDPs)如何重建社区韧性的案例,发现确定土地所有权成为冲突后重建和恢复过程中重塑社区韧性的关键举措,此外,流离失所者通过发展新兴规范、价值观和社区文化以相互支持,最终创建了一种新型社区[17]。灾后重建为构建更具韧性的社区提供了机会,比如,在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中,社区会将公共卫生防护纳入灾后恢复的设想、规划、实施和评估的过程。

三、国内公共危机管理研究进展:应急管理、网络舆情与大数据

如图2所示,国内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演化总体上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其一,2003—2007年,这一阶段凸显的突现词包括“危机管理”和“政府危机管理”,表明危机管理开始进入国内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的研究视野,并引发了第一波的研究热潮;其二,2008—2013年,“公共危机”“公共危机管理”“群体性事件”等词汇在该阶段突现,说明公共危机事件(特别是群体性事件)使学者的研究重心发生了迁移;其三,2014—2019年,“应急管理”“网络舆情”“大数据”等词汇在此阶段突现,这些词汇再次为该领域的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我们详述国内公共危机管理研究进展提供了主要线索。由此,本文将结合CSSCI数据库中近些年的相关文献,对其研究进展进行呈现。(一)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的“应急管理”。理解应急管理近年之所以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的热点议题,前提是要厘清两者的逻辑关系。一方面,“社会风险—突发事件—公共危机”三者之间存在“连续统”的演化逻辑,突发事件是社会风险演变为公共危机的关键诱因,也是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之间潜在的因果关联趋于显性化的触发因素。可以说,由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危机成为政府构建应急管理体系的直接动因。这种依托于科层结构的应急管理体系与“权威—服从”机制相配套,可对公共危机事件做出快速回应。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随着其风险积累程度由浅到深,应急管理的绩效也由高到低。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应急管理的功能局限性,不能对“应急”形成过度依赖,应找到危机产生的根源,通过危机管理真正解决问题[18]。在理论研究层面,国内学术界主要集中探讨了中国治理情境下的应急管理结构变化与完善路径问题。就结构变化而言,有学者提倡基于系统思维审视变迁中的应急管理结构,强调应急管理系统中核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指出中国应急管理实践存在五项维度的内在结构,即社会变迁、治理转型、政策体系、政府架构和运行机制,并认为中国应急管理与内在结构相脱节,进而导致发展困境,由此提出回归结构的宏观对策[19]。就完善路径而言,在制度设计方面,需要通过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进行审慎安排,应制定阶段性的发展任务和推进方案以稳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的改革和重构,此外,还应鼓励社会创新,及时吸纳地方和基层的应急管理经验,构建富有弹性的新型应急管理体系[20];在功能实现方面,强调应急系统尽可能地积极抵抗和适应风险灾害的冲击,发挥自组织的协作属性,借助于多样化的策略来调动资源,加快减灾和恢复常态的进程[21];在模式选择方面,应急管理主体不应局限于政府行政机构,而应重塑多方参与的社会合作模式,打造具有自适应能力与开放式架构的决策支持体系[22];在发展定位方面,以应急能力现代化为导向,将应急管理体系由“科层式”向“有机体”转化,使其充分发挥科层制高效动员的优势,同时,也摒弃科层制封闭、僵化和保守的弊病,提升应急管理体系对于社会风险的识别能力与响应效率[23]。(二)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的“网络舆情”。互联网时代的危机管理变得高度复杂、突变、透明与不确定,危机发生的频次更高、范围更广、应对难度更大[24]。因危机事件产生的各种信息会受到诸如网络媒介、信息传递、主体互动和情绪渲染等因素的影响而生成网络舆情,甚至是网络舆情危机。就网络舆情而言,其性质和走向与网民的意识和行动直接相关。网络舆情不仅是网民对于风险认知的自我表达,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建构了网民的风险意识,成为其感知风险而采取相应行动的重要参照。网民通过网络自媒体的社交功能而凝聚成一种自组织系统,使他们能够普及知识、沟通信息、表达意见、发起行动,进而实现公共政策对公众诉求的及时回应与良性互动[25]。良好的网络舆情治理能够在控制社会风险与激发网络空间活力之间找到平衡点,达到一种善治状态。与这种善治状态相对的则是负面的网络舆情危机[26]。就网络舆情危机而言,有学者将由原生公共危机导致的网络舆情危机称为“公共危机次生型网络舆情危机”[27]。从网络舆情危机的具体形成过程来看,公共危机“元事件”是网络舆情演化为危机的前置条件[28];网络媒体和意见领袖成为网络舆情演化的主要推动力,他们运用对危机事件的转移式放大与加工式引导等策略实现了对网民情绪的非理性刺激,也使舆情危机进一步加剧[29]。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情,避免网络舆情危机的生成,或是有效实现网络舆情公共危机治理?这就需要将网络舆情冲突控制在政治秩序范畴之中,遏制公共舆论对政府权威的侵蚀,构建健康的网络舆情生态。政府作为抑制网络舆情激化的主体,应通过强制手段、危机应对和信息公开等途径来控制网络舆情的发展;应秉持控制网络舆情风险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双向目标,在立法保障、制度设计、文化建设和技术治理等方面优化网络舆情治理体系,打造一种“政府主导为前提,法律规范为基础,行政监管为依托,行业自律为保障,技术支持为辅助,公众监督为补充”的多元主体协作模式;应对网络舆情进行类型化处理,如将其界别为显性风险类型和隐性风险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络舆情采取不同的治理路径,以此克服网络舆情治理存在的“内卷化”和路径依赖问题;应加快网络专项立法进程,实施分类处置和多元干预策略,建立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等措施,来应对网络法律规则缺失、网络干预内在悖论等问题;应通过电子参与的形式,拓展电子参与的覆盖面,加强政府与公民个体、组织群体和利益相关者的联结与互动,完善舆情治理中的议程设置环节。(三)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的“大数据”。现如今,大数据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研发与应用,变革了传统的“接报—响应”模式的危机管理方法,构建起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跨层级和跨部门的危机管理协同体系。这无疑得益于大数据信息平台的数据来源多渠道、数据体量海量性、数据类型多元化等特征,为公共危机事件的状态监测、根源回溯、衍变预测提供了科学方法,也为破解“数据壁垒、信息不畅、条块分割、应急迟缓、主体单一、缺乏合力”等难题提供了可行方案[30]。大数据分析不仅为公共危机管理提供了关联性、全样本与系统化的研究思维,而且为科学决策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客观方法,一系列大数据分析技术,例如,数据采集、转化、挖掘、集成与存储等,使得对于突发事件中不同维度、不同类型与不同尺度的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变得可能[31]。在技术革新的基础上,大数据为复杂性和系统性城市公共危机治理注入新元素和新动能,包括应急数据来源多样化、危机信息处理高效化、城市风险预测科学化与应急管理精准化等,使得城市公共危机治理迈向整体性治理、精准性治理和协同性治理的新阶段。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新引擎,在对大数据的公共危机管理功效给予认可的同时,还应认清其在研究视野、管理机制与数据平台等方面亟须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大数据在危机管理实践应用中的功能和效用,不断拓展大数据应用的研究层次、增强与危机管理的适应性并构建综合平台[32]。具体而言,在理论研究方面,摒弃以政策性为主的粗放式研究,着眼于以具体操作应用为主的精细化研究。在大数据与公共危机管理的适应性方面,要加快大数据融入公共危机管理的进度,尽快改变公共危机管理依然阻滞于“创建某个部门应急网站、罗列某些应急法律法规、描绘类似的组织结构图式、附上千篇一律的应急方案”的惯性思路,加速数据信息的收集存储、整合集成和分析挖掘,使其切实地与公共危机管理工作流程相融合[33]。在平台构建方面,开发将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数据综合于一个平台的运行机制,勘定统一标准的数据模型和算法,快速提取和甄别高价值的数据;拓展信息来源渠道,不仅要吸收政府开放数据,还应将网络数据吸纳进来;对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如基础信息、知识信息、地理信息和事件信息等,构建子数据库,并及时更新和修正数据信息;提升大数据平台在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性作用,将其视为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而不单单是一种参考工具。

四、一种研究比较视野下的导向性反思

社区应急治理范文篇3

一、工作目标

街道防汛救灾工作,坚持以防为主,建、防、抢救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宁可防而不来,不可来而不防。建立领导包抓社区机制,每个班子成员包抓一个社区,指导社区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一旦发生洪涝灾害等情况,包抓领导要冲锋在前,靠前指挥,各社区及各站所室干部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齐心协力,全力抢险救援,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组织领导及包抓任务

(一)组织机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组长:

(二)包抓任务

包抓领导主动到所包社区进行防汛检查,了解分包社区防汛存在的主要问题,检查督促社区搞好除险加固、路面清淤、背街小巷下水道清淤疏通和各项度汛措施的落实。按照街道防汛指挥部的要求按时完成任务,及时掌握汛情,指导督促各分包地点及早作出部署,与社区共同组织指挥群众参加防汛抢险,坚决贯彻执行上级的防汛调度命令。根据区防汛指挥部的汛情预警,当辖区出现内涝地区要提前进入紧急状态,动员街道应急救援力量防洪抢险,抢险救灾工作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出险地区社区负责人先组织指挥,并将情况及时向街道包抓领导报告,负责包抓领导立即进入辖区防洪指挥,及时降排低洼地带内涝积水,协调电力、通讯部门抢修损坏的电力通讯设备,组织保障道路畅通,及时转移疏散被困人员。

各站所室及各社区任务:

1、应急所主要负责与区防汛指挥部的联络,及时预警信息,随时接受任务,发生险情时,及时向街道主要领导汇报汛情,并负责组织抢险救灾的具体工作;

2、党政办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由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主要负责物资储备100件矿泉饮用水、100件方便面和10箱饼干,确保在需要时及时送达。

3、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办负责遭受洪涝灾害群众的安置和生活救济工作、抢险救灾物资的采购,调拨和运输工作。

4、城管中心负责辖区道路、防汛排水、地质灾害、路面清理等排查防御工作。

5、综治中心负责辖区社会治安,临时治安管理和交通管制通告,严厉打击各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趁灾打劫等不法分子。

6、卫计中心负责组织医疗、防疫机构人员进入灾区;设立临时抢救中心,及时抢救医治伤员;做好灾区消毒和控制疫情工作。

7、各社区负责建立相应的指挥机构,制定防汛应急预案,配备防汛物资,建立应急队伍,负责组织指挥本辖区的防汛抢险救灾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培训教育,营造宣传氛围。街道应急所牵头,做好安全生产、防汛救灾的业务培训。应急管理所要经常性地组织社区应急专干及网格员进行业务培训,邀请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基层人员的防汛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各社区要开展各类应急演练,结合实际,联合物业公司、辖区单位经常性的开展一些灭火、疏散、防汛等演练活动,精心谋划,场景模拟,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演练活动中来,提升公众安全应急知识。同时,各社区要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宣传标语、宣传手册、微信、QQ等形式对防汛工作进行宣传,及时预警信息,增强群众防汛抢险意识,做到有备无患。

(二)盯紧重点部位,全力做好防范措施。我街道辖区易涝重点区域为西村十字和毛巾厂十字,险工险段主要有建筑施工工地、危旧平房、危旧砖墙等区域。西村社区、水川路社区等相关社区要在汛期提高警惕,排查隐患常态化,在必要时段指派专人到现场24小时值班,如有重大情况,立即响应应急救援机制,报告值班领导及总值班,集结应急救援队伍迅速到达现场,开展应急救援相关工作。

(三)加大隐患点排查力度,做好汛前排查整治工作。应急所、各社区要按照工作职责,对辖区内防汛隐患进行检查,对重点地段、危房安全等隐患逐一登记,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清单及整改清单,完善工作台账,细化工作任务。对能够治理的,落实专人限期负责整改,要在汛期来临之前抓紧治理,把隐患消除在汛期来临之前。对于一时无法治理的,要重点关注,必要时及时通知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同时对重大隐患及时上报街道防汛抗洪抢险指挥部。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包抓责任。包片抓点是落实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举措,包抓领导及包抓干部要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积极行动,履行包抓责任,及时与包抓社区联系对接,做好并熟悉掌握包抓社区的防汛工作重点,指导社区做好隐患点排查治理工作。

社区应急治理范文篇4

一、地质灾害状况

(一)地质灾害现状

我区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山边和人为削坡建房、修路等形成的斜坡处。年我区未发生新的地质灾害险灾情,全年排险、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5处。截至2012年月,全区有房前屋后地质灾害(隐患)点17处,其中已完成工程治理基本消除威胁但尚须监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5处。地质灾害点分布情况见表1。

(二)地质灾害态势

我区地质灾害大多由强降雨诱发。根据市气象台的《市2012年重要季节气候趋势展望》,今年总雨量接近常年,冬季降雨量偏少,春雨季降雨量偏少,梅雨季降雨量略偏多,台风季总雨量正常略多;影响的台风或热带风暴比常年略多,可能有1个会严重影响。根据降雨趋势等预测,本年度我区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比常年略偏多。

根据地质环境条件等分析,我区本年度地质灾害高易发地段在山—山—山一带。其它区域除地质灾害(隐患)点容易发生灾害外,受台风暴雨、强降雨影响,高陡斜(边)坡、山边地带、建设工程开挖或堆土地段等区域可能发生新的地质灾害。

预计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与滑坡。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及威胁对象

(一)重点防范期

汛期(~10月)是地质灾害易发期,其中5~6月雨季及7~9月台风季强降雨多,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二)威胁对象

依据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预测的地质灾害活动区域,确定今年全区受地质灾害威胁的重点街道有2个、社区居委会有7个

根据地质灾害点的威胁对象和活动表现等情况,今年的防灾重点《区2012年地质灾害点一览表》。

三、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区人民政府加强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并督促区有关部门及各街道办事处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区建设局作为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宣传、指导和监督,督促各街道进一步建设群测群防体系,要组织配备必要的监测、报警工具,加强汛期防灾、应急处置、灾害治理等工作,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工程建设防灾监督工作。各街道及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把防灾减灾工作组织好、落实好。发生地质灾害险、灾情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应急处置职责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具体责任。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的情况,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登记造册,建立预警预报、监测巡查的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基础体系,将群测群防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防原则上由受威胁的单位和个人承担;防灾责任人原则上由各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分管领导担任,居委会防灾责任人由居委会主任担任。地质灾害监测人由受威胁的相关人员担任。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社区居委会,由社区居委会组织受威胁居民开展巡查、监测;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单位及其相关设施,由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巡查、监测。各街道、各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各级群测群防网络地质灾害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人员有变动的要及时调整落实到位。区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办公室、区建设局、区发改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局、区市政林局、区安监局、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区监察局、区经发局、公安分局及各街道办等单位的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建设局,办公室电话。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预警预防

1.开展汛前地质灾害检查。各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在汛前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及防灾工作落实情况检查。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包括已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变化情况排查和对地质灾害易发区新安全隐患排查;防灾工作落实情况检查包括对防灾责任人与监测人落实情况、防灾明白卡发放情况、警示牌设立情况的检查以及对防灾工作制度、预案、防汛物资等的检查。对防灾工作不到位的,要责成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及时整改;发现新的地质灾害隐患且一时不能排险的,要及时纳入群测群防网络或者有关部门监控范围,逐点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采取防范措施。

2.制(修)订《社区居委会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或者防灾责任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发生变动变化的,街道办事处应在3月底前完成《社区居委会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的制订或者修订,并纳入当地防汛抢险救灾应急预案。群众转移预案要在本社区居委会公布,同时报区政府、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以及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备案。

3.编制、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方案。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地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本部门防灾工作实际,编制、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应急工作相关机构与职责,应急决策程序、响应组织、响应行动和响应保障等。

4.开展巡查、监测。我区已建立区、街道、居委会及灾害点四级监测防灾网络(详见附表2《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网络表》),各街道应进一步推进群测群防建设工作,社区居委会要组织群众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开展经常性巡回检查和组织监测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监测,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内应加强巡查、监测,对重要隐患要安排专人盯守巡查。发现险情和灾情时,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转移受威胁人员,情况紧急时,应强行组织避灾疏散,同时按照速报制度要求上报险情和灾情。

5.设置警示标志。区政府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划定的危险区域予以公告,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群众转移预案等,及时制作新增(或险情有新变化)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由各街道办事处发放到有关单位和个人。防灾明白卡应当明确地质灾害位置、类型、规模、威胁对象、预警信号等内容。避险明白卡应当明确转移负责人、转移路线、自然灾害避灾点(或临时避灾场所)、应急联系方式、联系人等内容。

6.开展预警预报。我区未设气象部门,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由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会同市气象台联合。接到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后,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要及时通知到各街道及相关单位,并部署防御工作。各街道可建立应急广播体系,充分利用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话和电子显示屏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各社区居委会可通过鸣锣吹哨、逐户通知等方式,将灾害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受威胁群众。

7.防范强降雨。我区的地质灾害大多数由强降雨诱发,各街道办事处和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防灾工作制度,采取措施严密防范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

(1)当天气预报日降雨量可能达到50mm(暴雨)以上或累计过程降雨量可能达到60mm以上时,各级防灾责任人、监测人要提高警惕,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2)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等级达到三级或三级以上时,各街道办事处接到预报预警后,应当适时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有效运转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逐级将有关信息迅速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区域内的居民,做好防灾的各项工作。

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为三级时,各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应部署防灾工作,加强值班;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防灾负责人应适时组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进行巡查;隐患点和危险区域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应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应立即报告,街道办事处应及时采取防灾避险措施。

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为四级时,各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24小时值班室值班,领导带班,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防灾负责人组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进行巡查,隐患点和危险区域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监测和防范;街道办事处及时启动《社区居委会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适时组织受威胁的群众转移避让。

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为五级时,各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24小时值班室值班,领导带班,并组织做好防灾工作和随时抢险救灾准备(抢险人员随时待命);区政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和抢险救灾指挥系统,街道办事处及时启动《社区居委会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立即组织受威胁的群众转移,并对其它区域进行巡查和防范,派出应急小分队或者挂点干部指导防灾抗灾救灾工作。

汛期地质灾害转移对象包括: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众;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山坡、边坡建筑物内的群众;其他在汛期易发生地质灾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地带的群众。

(3)当突遇短时间强降雨(3小时降雨量超过30mm)时,社区居委会防灾责任人要及时了解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高陡山坡地段的情况,关注雨情,适时组织受威胁的人员转移避险。

(4)按照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防御台风、暴雨的部署开展防灾抗灾工作。

8.落实值班制度。各街道、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通讯方式、工作制度、职责分工等信息应上网上墙。汛期期间,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和各防灾单位要实行24小时值班;台风暴雨、强降雨、长时间降雨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期间,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实行双人值班,分管领导带班,各级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必须在岗在位;值班人员要认真收集、汇总各地雨情、汛情、险情、灾情报告,并按规定报告、转达、处理。

汛期期间市、区两级政府办公厅(室)值班电话和市、区两级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工作联系人及电话详见表3。

(二)灾情险情报告

发现地质灾害险情、灾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向街道、社区或者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必要措施。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接到灾情报告后应立即向区政府和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报告。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者灾情扩大,并按照灾情分级报告的规定,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告。

区政府及其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接到发生特大型、大、中型地质灾害险情、灾情和造成人员死亡和失踪的小型地质灾害灾情报告后,应立即口头速报市人民政府及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同时立即报告省人民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书面报告应于1个小时内上报;区政府及其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接到其它地质灾害报告后,应及时报告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有新的变化时,必须及时续报。

(三)应急处置

地质灾害发生后,区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启动相应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划定危险区,设置明显警示标志,组织做好人员转移、灾(险)情评估和救援工作,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避险疏散。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要会同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专业技术支撑单位,迅速开展应急调查,查明灾害类型、范围、规模、发展趋势,做好抢险救灾的技术指导工作。各街道办事处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和应急预案的规定,及时组织人员赶赴现场,有效提供应急保障。灾(险)情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应当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地质灾害险情未消除前,被转移人员不得擅自返回。

区政府负责开展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先期处置工作,负责具体组织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的应急和救灾工作,负责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的应急和救灾工作(灾害体规模较小、危害程度较低的小型地质灾害,在区政府领导下,由各街道办事处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四)地质灾害治理

根据《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要求继续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对危险性、危害性大的地质灾害隐患尽快组织治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协调引发地质灾害的责任单位、工程建设单位或管理单位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工程治理;要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房前屋后地质灾害点自治工作。

(五)工程建设防灾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要严格按规定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经评估论证应采取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工程项目,应在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时实施地质灾害防护工程,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严防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时,要加强对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合理确定项目选址、布局,切实避开危险区域。各街道办事处要采取防灾措施,制止群众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自行违章建房。

(六)群测群防建设

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各街道要继续推进地质灾害“十有县”群测群防建设,落实好各项工作。

1.应做到“十有”:有组织机构、有防治经费、有防治规划、有应急预案、有防灾制度、有宣传培训、有预警预报、有巡查监测、有监测手段和有警示标牌等。

2.社区居委会应做到“四应有”:应有防治方案、群众转移预案;应有值班、监测、巡查、速报等制度;应有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名单;应有监测器具、通讯工具。

3.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应做到“四应知”:应知辖区隐患点(易发区)情况和威胁范围;应知应急转移和处置;应知灾情险情报告程序;应知巡查监测方法。

(七)宣传培训演练

各街道办事处、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要做好防灾抗灾宣传教育工作,组织指导居委会利用宣传栏、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等基本知识,增强公众地质灾害防治意识,提高识灾报灾、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对新任防灾责任人、监测人要及时组织防灾减灾知识技能、防治责任与工作要求、应急处置等培训,尽快胜任防治工作。受地质灾害威胁的街道、社区应当定期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八)防治规划制定

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要根据《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政文[]388号)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在2012年6月前完成编制区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经区政府批准公布后实施,指导我区“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社区应急治理范文篇5

[关键词]健康社区;社区治理;多元协作

早在2016年国家卫健委大会上,就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健康中国”战略作出全面部署。但是,2020年春节前后,病毒肺炎疫情卷席全球多国,被世界卫生组织定性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对于建设“健康中国”无疑是巨大的考验。考虑到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面广、潜伏周期长,国家和各省相继出台防控政策,将防治工作重心转向以社区为载体的面源管控,以基层社区为抓手落实隔离管控工作。管控思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并举,管控重心下移,是对国家和城市治理体系的考验,也是创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契机。基层社区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基本单元,如何调动多方主体参与,建立协作治理机制,共建健康社区?因公共健康而起源的城乡规划学科、深入社区工作的规划师,又如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专业的作用呢?本文在总结健康社区治理内涵的基础上,以疫情期间广州市的典型社区为案例,尝试回答上述问题。

1病毒肺炎疫情中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防控工作重心下移,社区成为防疫第一线,在疫情防控、初期治疗和监督核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此次疫情期间许多基层社区缺乏应对经验,大多社区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思维和模式,导致了以下问题:①民间力量与社区力量较为缺乏,不能很好地满足众多社区的需求;基层干部、网格员、物业人员和医护人员等社区工作者数量较少,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②医疗和生活资源匮乏,社区基本需求难以及时保障。③部分社区对流动人口实施排斥性管理,对于弱势群体缺乏充分的关注和保护。④部分老旧小区组织管理水平较低,空间管治松散且社群关系复杂,难以实现封闭管理和病情排查。⑤在疫情及其衍生的社会问题所致的心理压力下,部分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者缺乏信任,沟通断层,不仅给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不便,还会加剧社群的心理隔离。不同社区组织建设、管理水平、人口结构及关系网络存在较大差异,在非常时期,传统管理思路不但无法实现社区的差异化和精细化管理,而且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上也存在问题。本文关注面向疫情的社区治理模式,尝试探讨健康社区治理的范式。

2健康社区治理内涵

健康社区是指所有组织(正式/非正式)都能有效合作,进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社区,强调健康理念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涵盖了规划、建设和治理全过程。其中,健康社区强调了治理的作用,从概念内涵上看,社区健康即多维健康,包括个体、社区相关组织和社区整体的健康(图1)。因此,健康社区的实现需要社区内外部行动者的协同。健康社区治理是一项关乎防控传染病爆发、维护社会稳定的综合性行动战略。其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不仅包含社区软文化的培育,还包括健康社区功能的建构。本文在多元主体协作视角下,从治理主体、功能和文化三方面出发,尝试性地提出健康社区治理的内容框架。2.1组建健康社区治理工作队伍。多元协作的治理工作队伍是实现健康社区治理的重要基础。通过居民、居委会、物业公司、第三方组织及其他社区工作者沟通协作、各司其职,将实现社区治理的效率最大化和成效最优化,并建立起长效的协作机制,提升社区的自组织能力。2.2健全健康社区服务体系。健康社区服务功能包括社区应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和社区健康监测评估三方面。社区应急指建设和完善社区疫情应急管理的平时预防机制、资源动员机制、参与机制、灾害防救能力建设机制,以及灾害后的伤害评价、安全监测和修复机制。此次疫情期间,我国的社区应急主要停留在危机管理的PPRR模型中的应对阶段。当前,应急服务应构建完善的防控工作流程,包括政策宣传和消息采集、社区封闭和消杀防疫、资源保障和社区照顾、患者排查和就医安排、情绪安慰和心理辅导等环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是治理的基本保障,包括医疗资源、生活资源和健康理念(包括防疫咨询)等方面。社区医疗具有患者信息收集和上报、初期诊疗设施供给等作用,有利于实现社区疫情风险的精准排查;社区治理对接城市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结合大数据预测本社区的需求,申请物资的种类和数量的调配,有针对性地提供医疗生活物资等服务;开展疫情认知与自我防范、防疫消毒、卫生习惯、垃圾分类、保洁等的宣传和咨询工作,同时注重疏解和安抚居民的情绪压力,尤其是向弱势群体倾斜。社区健康监测评估主要依托网格化管理、云服务平台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构建健康安全监测和防控管理信息技术平台;重点保障疫情、防护、医疗就诊和民生保障这四类信息的更新与公开;整合信息采集与更新、综合评估、病例跟踪、数据预测等功能,加强数据动态监测、风险评估,辅助防疫工作。2.3培养社区意识与价值观。疫情期间健康社区的意识与价值观主要通过韧性和健康两方面的社区教育来构建。在韧性方面,加强社区疫情及重大安全事件防控意识,以及应急处理救助能力等的宣传与培训,将其纳入社区教育的常规内容;在健康方面,社区需要建立积极的健康文化和价值取向,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社区认同则是推进公众参与,促进居民参与健康社区建设和治理,形成健康社区治理与居民个体健康的良性互动。

3多元主体协作的健康社区治理—以广州市为例

3.1基于居委会主导的健康社区治理案例。广州市北京街都府社区以居委会为主导,主要负责摸查居民健康现状,并动员社区工作者、在职党员参与健康社区治理。首先,居委会充分利用该社区党员和社区工作者的数量优势,积极调动社区内部民间力量,组建专业治理队伍参与社区疫情排查。其次,采用“微治理”模式,提高组织管理化水平,健全社区“微服务”体系。社区采用网格化管理,划分6个社区健康支部网格,在每个网格支部分别安排社区医生、社区民警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组成“社区力量三人组”(图2),上门走访网格居民,及时了解居民需求并反馈至居委会,该模式得到了广东省卫健委的高度肯定。最后,对流动人口进行差异化管理,进行健康监测与评价。居委会按照越秀区的要求实施防控工作,为湖北来穗人员分发含健康服务卡的《致广大来穗的湖北、武汉朋友的一封信》,并派“社区力量三人组”上门对相关人员的健康情况进行监测排查,主动为湖北来穗人员发放建档立册二维码,引导居民主动上网申报健康状况。3.2基于第三方组织的健康社区治理案例。在社区治理的语境下,第三方组织是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中立组织,一般由不同知识背景但追求共同利益的人群组成,在参与治理过程中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协调和监理为手段,合理平衡各方利益。社区中常见的第三方组织有社区有限公司、基金会等。本文以广州市社会服务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社促会”)为例探讨这一模式。社促会作为链接居民和社会组织—企业的桥梁平台,在疫情期间,不仅发挥自身价值帮助社区中的弱势群体,还联动更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防治工作。社促会的社工站协助居委会工作,为社区居民尤其是居家隔离人士和部分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线上线下的社区服务,解决物资匮乏等问题,优化了社区服务功能。例如,在黄埔穗东街,社工线上对湖北来穗人员及有关接触者进行每日电访慰问和心理疏导,线下则有针对性地解决线上沟通所收集的居民需求,如联系医生为有需求的居民上门服务,为独居老人申请生活物资紧急援助等。社促会联动多方社会力量,向企业和社会征集社区工作所需要的口罩、酒精等防护物资与生活物资,如广州市慈善会为社工服务站购置防疫物资提供资金支持、爱心企业为居家隔离的居民提供午餐。另外,社促会还推动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制定《广州市社工站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指引(第一版)》,倡导社工行业开展“广州社工红棉守护行动”,推动了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制度化。3.3初步建构多元主体协作的社区治理机制。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治理要以人为本,满足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物资保障、卫生健康和社区安全等需求;疫情、物资调度等信息公开透明有助于协助居民实现有效的自我预警与防控。而这一切需要拥有专业治理能力或丰富社区生活经验的多元主体协作,及时且有针对性地做出防疫响应。建构多方协作的社区治理机制能够有效缩短时间成本,是推进社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目前,社区规划师尚未发挥一线作用,但作为社区治理的专业力量,应当承担起协助疫情防控的社会责任,在未来其可运用自身专业技能,为社区疫情防控建言献策,实现健康社区的科学化和高效化治理。在协作工作中,居委会按卫生部门和街道的要求,在社区中组建社区疫情防救组织并组织和监督应急管理工作,区治理与居民个体健康的良性互动。

3多元主体协作的健康社区治理—以广州市为例

3.1基于居委会主导的健康社区治理案例。广州市北京街都府社区以居委会为主导,主要负责摸查居民健康现状,并动员社区工作者、在职党员参与健康社区治理。首先,居委会充分利用该社区党员和社区工作者的数量优势,积极调动社区内部民间力量,组建专业治理队伍参与社区疫情排查。其次,采用“微治理”模式,提高组织管理化水平,健全社区“微服务”体系。社区采用网格化管理,划分6个社区健康支部网格,在每个网格支部分别安排社区医生、社区民警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组成“社区力量三人组”(图2),上门走访网格居民,及时了解居民需求并反馈至居委会,该模式得到了广东省卫健委的高度肯定。最后,对流动人口进行差异化管理,进行健康监测与评价。居委会按照越秀区的要求实施防控工作,为湖北来穗人员分发含健康服务卡的《致广大来穗的湖北、武汉朋友的一封信》,并派“社区力量三人组”上门对相关人员的健康情况进行监测排查,主动为湖北来穗人员发放建档立册二维码,引导居民主动上积极动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并及时向上级反馈居民诉求(图3)。在大多数社区中,第三方组织一方面在政府购买服务的基础上参与治理,提供社区治理相关服务并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支持政府的社区治理工作;另一方面在疫情防控中协助居委会工作,并深入居民群体,共享疫情相关信息,协调治理工作中的诉求冲突。随着协作进程的推进,第三方组织在居委会的支持下逐渐成为社区治理的内生性组织力量。居民个人是疫情防控的关键,应自觉居家隔离,配合应急管理工作,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活动,增强其对社区防疫治理的认同感。此外,在部分社区,物业公司可在居委会监督下协助开展日常防疫工作,充当居委会和居民间的沟通桥梁,传递疫情信息和居民诉求。在疫情预警、决策制定方面,仍需要专业力量的参与。社区规划师可运用专业技能,在健康社区评估、初期决策和协作沟通方面为健康社区治理提供专业建议。例如,利用LBS大数据精准预判传染病传播的时空趋势和评估社区感染风险,进而为疫情监测预判、人员识别与分类管理、信息等提出建议,辅助决策;协调社区间需求,科学划定物资和公共服务供应的服务半径,并提供均等化、全覆盖的临时物资和公共服务供应点空间布局方案;在充分掌握疫情空间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为居民的必要性出行提供路线规划,提供就诊点的最优选择,以降低接触性感染风险。

4结语

社区应急治理范文篇6

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应急指挥、保障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高政府应对各类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因治安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本预案以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为依据,并与《县人民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应急预案》相衔接。

二、组织机构

1、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经乡党委、政府研究,成立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成立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队伍。由同志负责,人员由全乡各级单位的干部职工组成。全乡共组建六支应急分队,义务巡逻队、义务消防队、处突应急队、综合管理队、护厂、护校队、保安队。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原则。处置突发性事件,必须坚持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的分工,明确责任,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坚决执行党委、政府的处置方法和措施,不得敷衍推诿,延误时机。

2、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属于村(社区)、相关部门的问题,由该村(社区)、相关部门具体负责解决和处理,各村(社区)、相关部门应该组织相关人员,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村一级,化解在萌芽状态或事件的初始阶段,不得把矛盾上交,并确保解决处理一步到位,不丢后遗症。

3、坚持标本兼治,注重实效原则。对因人民内部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必须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工作,在坚持教育疏导的同时,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合理要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群体事件的发生,不能采取敷衍和压服的办法。

4、坚持快速反应、各负其责的原则。根据突发性事件的性质、参与人数、事发地点等情况,由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各应急分队迅速行动,各负其责,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控制局势。

5、坚持教育多数、处理少数原则。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必须坚持团结教育大多数群众的原则,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准确把握政策界限。

四、工作要求

1、建立排查机制。坚持定期排查不稳定因素制度,各村(社区)、各相关部门由各部门负责,每周必须彻底排查一次不稳定因素,对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实行领导包案,限期解决和处理。在敏感时期,实行每日排查制度,确保矛盾出现一起,处理一起。

2、完善信息报告。所排查出的不稳定因素,必须及时上报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发现的群体性事件上访苗头,必须随时报告乡主要领导、驻村干部和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办公室在了解情况后,视问题发展的具体状态,确定是否上报县领导和信访部门。

3、有效解决问题。各村(社区)、相关部门要把真正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做为主要工作,贯穿于正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把解决问题的多少、解决问题后的稳定程度作为衡量干部工作水平和能力的一项主要标准,从而从根本上避免和杜绝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4、严格责任追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对领导包案责任不落实、能够解决的问题不解决或解决的不及时、工作推诿扯皮、向上级汇报假情况、工作中弄虚作假等,致使矛盾激化,造成群众出现群体性事件或重复上访的,将严格按照党委、政府的有关规定处理,情节严重的交由县委、县政府处理。

五、应急处置

1、发现群体性事件苗头、尚未出村的。接信息后,处突应急分队需及时到村,了解情况,进行必要的说服劝解,并就群众反映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事情在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向群众作出必要的承诺,缓和人群情绪,稳定局势,取得解决问题的主动权。其余各分队待命。

2、群众已经出村、但尚未出乡。事发区应急分队即刻上路进行劝解,尽量使上访群众返村。预备分队在乡处置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进入工作临阵状态,并及时向上级报告信息。

3、信息报告较晚、或信访群众已经出乡。要及时向县社会综合治理办公室和维护社会稳定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情况,请县领导和相关部门予以关注,帮助做好群众的稳定工作。同时,乡主要领导和事发区、单位的负责人应及时赶到,进行劝返。

六、保障措施

为及时控制和稳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乡党委、政府将从各方面予以保障。

1、车辆保障。准备备用车辆两辆,都是乡辖区内车况较好、手续齐全的车辆,同时有派出所车辆随时待命备用,完全可以完成各种应急任务。

2、资金保障。随时准备备用资金,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群体性事件。

社区应急治理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压实安全责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坚持社会共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从安全价值、安全伦理、安全认同、安全意愿、安全意识、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以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为抓手,扎实推进安全宣传“四进”工作,引导公众强化风险防范、安全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职工安全技能提升、学生安全知识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增强,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全民安全素质和社会整体安全水平。

二、工作目标

充分认识安全宣传“四进”工作在服务社会安全发展、提升社会安全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平战结合的工作机制,重点做好安全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重点做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形势任务的宣传教育,引导社会各方科学理性认识灾害事故,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重点做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等工作举措的宣传教育,推进工作理念、制度机制、方法手段创新运用,强化社会安全自觉,深化社会共治理念;重点做好相关法规制度标准、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党委政府、监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企业和从业人员落实安全责任以及安全权利、义务,提高安全法治意识、法治水平和法治素养;重点做好公共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风险防范、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等安全常识,营造良好安全舆论氛围,夯实社会安全基础。

三、任务措施

(一)安全宣传进企业。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增强企业防控安全风险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企业负责人安全责任意识,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培育企业安全文化,筑牢安全管理防线,推动企业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

1.有制度。将安全宣传教育纳入企业日常管理,与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健全培训制度,创新培训形式;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作为企业班前会、月度例会、生产经营会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固定议题。依法建立安全“吹哨人”和内部举报人制度,加大举报奖励力度。及时发现风险隐患,检举重大风险隐患和违法行为。

2.有培训。定期举办“安全大讲堂”,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年带头讲安全课不少于一次;组织安全生产法治宣讲会,增强职工法律意识;鼓励政府与企业共建共享安全教育体验场馆,强化体验式培训,满足企业安全培训需求,推动煤矿、非煤矿山建筑、冶金、交通、制造等行业领域建设安全体验馆,强化体验式培训。要列出专门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岗位,实施差异化、针对性培训,让所有员工实行班前岗位责任“一口清”。

3.有活动。鼓励企业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公众走进企业,近距离接触生产、了解生产,为企业安全管理建言献策;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月”、“白山松水安全行”、《安全生产法宣传周》、“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等活动;组织企业职工开展安全应急培训演练每年不少于一次,提高应急处置、自救互救能力;深入企业开展专家指导活动,帮助企业做好风险辨识管控、隐患排査治理、按章作业等工作,提高企业安全水平;邀请新闻媒体走进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大家谈”“安全一线面对面”等报道活动,宣传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

4.有文化。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创建工作,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重要内容,切实承担起安全文化辐射全社会的责任。

5.有警示。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生产宣传专栏,悬挂张贴安全生产宣传标语、安全生产系列挂图;利用电子屏滚动播放安全宣传片和安全警示提示;高危行业企业及规模以上企业每季度至少组织全体职工观看一次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定期组织安全反思活动

6.有标识。设置安全宣传栏和岗位安全标识,张贴安全宣传标语、风险警示公告、安全操作提示、应急处置措施和程序等。

(二)安全宣传进社区。建立社区安全宣传机制,推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增强社区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大社区公益宣传力度,深入普及生活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常识以及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结合社区特点开展示范性、浸润式安全宣传,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

1.有载体。将安全宣传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和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的评定工作;发挥社区内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应急力量、社区安全网格员在安全宣传中的作用,推动建立社区安全宣传教育制度体系。

2.有阵地。加强社区安全宣传阵地建设,推动建设一批灾害事故科普宣教和安全体验基地,加大各类科技馆、展览馆、体验馆等公益开放力度,拓宽社区居民接受安全宣传教育的途径推动社区安全体验场所建设,力争三年内每个社区有50-100平方米基础馆,有条件的社区可建设100-200平方米标准馆;丰富应急避难场所内容和设施功能,将安全元素充分融入社区、公园、广场等。

3.有人员。建立社区专兼职安全宣传员制度,从社区居委会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选取熟悉社区和居民状况的人员,担任安全宣传员、监督员,鼓励社区党员、退休职工、教师等加入安全宣传志愿者队伍;社区内福利院、养老院等机构,要依法建立安全宣传教育制度、责任人和应急疏散预案。

4.有演练。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世界气象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全国科普日等节点,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和隐患排查治理,每年组织火灾、地震等群众性主题场景式逃生应急演练不少于2次,提升社区居民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5.有氛围。在社区、住宅小区因地制宜设置安全生产宣传栏橱窗,在小区楼宇电视、户外显示屏等经常性播放安全常识和安全提示;策划创作寓教于乐、通俗易懂的安全微视频、公益广告、动漫作品等,设计编印安全手册、海报、挂图、横幅等,在户外电子屏、社区微信群、宣传栏等广泛投放,每季度至少1次,全年不少于4次;定期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消夏晚会、社区演出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

(三)安全宣传进学校。推动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班级活动中落实安全教育内容,强化学生和教职工安全意识,做到安全宣传从早抓起、从小抓起,根植安全理念。推动建立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的共建协作,普及生活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常识,使学生和教职工能应急懂避险、能自救会互救。

1.有授课。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丰富学校安全教育资源,推广典型教育活动,推动将安全宣传教育内容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幼儿园及中小学要保证安全教育时间,每次家长会固定安排有针对性的安全宣传教育内容;鼓励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开设安全选修课或安全知识讲座;要按照市教育局和市应急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新学期“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活动的通知》要求,每学期开学第一周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在校学生对学生进行交通、消防、用电、防溺水、防自然灾害、逃生自救、预防传染病、食物中毒等方面的安全教育,组织学校全体师生进行抗震、减灾、防火应急疏散演练。

2.有机制。加强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将安全宣传纳入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指导学校建立事故灾害处置预案,健全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处置和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安全应急疏散演练,组织安全专题讲座。

3.有平台。用好安全教育平台和各类安全教育资源,在各类科技馆中植入安全教育内容;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专题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活动;在学校宣传栏、校报校刊、黑板报、校园网和“两微一端”等平台设立安全专栏。

4.有活动。丰富校园安全教育“第二课堂”,结合实际开展安全宣传专题教育活动;聘请“校外安全辅导员”,开办安全知识小课堂、移动课堂等;在开学第一周,对所辖学校的安全工作进行一次大检查,组织师生对校园卫生环境进行彻底整治,清除校园垃圾,对教室、寝室、食堂、厕所等重点场所进行全面消毒,由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对全体师生进行心里辅导,通过主题班会、板报、校园广播、宣传图片、知识讲座、多媒体资料、LED等形式,开展安全知识专题宣传教育活动。

5.有资源。加强大中小学与社区、企业、部队、社会机构等的联系,共享安全教育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安全体验教室,积极推动建设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拓展安全教育校外实践领域。

(四)安全宣传进家庭。以生活安全和防灾减灾知识普及为重点,积极推动家庭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升以家庭为单元的安全能力建设。结合家庭特点开展个性化、亲情式安全教育,汇聚关注安全的家庭合力。

1.有载体。将家庭安全宣传教育融入“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中,面向家庭宣传安全防护知识,提升家庭成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安全秩序。

2.有活动。推广家庭安全方面的伦理道德标准和价值观,扬安全家风,立安全家规家训,深植家庭安全理念;组织开展“小手牵大手”“我把安全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的安全家书”等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邻里联谊和家校共建活动。

3.有技能。广泛开展家庭“安全明白人”活动,提倡健康的家庭安全行为及生活方式,养成良好安全行为和生活习惯;指导家庭加强安全防范,查找、消除安全隐患,掌握避险逃生技能,熟悉避难逃生路线,提升家庭和邻里自救互救能力。

社区应急治理范文篇8

一、事故控制目标。(自查得分20分)

2014年,街道安全生产工作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现了全年安全生产事故为零的总体目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日常工作目标。(自查得分:65分)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一是调整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办事处主任任组长,分管安全工作的办事处副主任任副组长,按照“一岗双责”履职的其他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辖区单位代表为成员的街道安全生产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安办,配齐配强了2名安全生产工作人员,负责安全生产日常事务工作。各社区均落实了以主任为安全监管第一责任人,加强了社区安全监管网络建设。二是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良好格局。三是街道对安全工作的各项经费支出予以全面保障,并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四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街道制定并下发了《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原则,与各辖区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单位法人代表(业主)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街道安委会对辖区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督查,落实责任,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为辖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五是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街道还专门将安全社区建设促进领导小组更名为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并召集所有成员单位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布置工作,签订《安全社区建设目标责任状》,落实责任,为安全社区建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建设环境。

2、夯实基础、完善制度。一是街道、社区对已建立好的基础台账及时修订,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台账信息的真实性。二是进一步巩固街道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和安全社区建设成果,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三是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四是坚持每月一次的安全生产例会制度,认真听取各社区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及时掌握存在的安全隐患,研究解决安全隐患监管中的各种隐患和问题。五是坚持每季度召开安委会,通报上季度安全工作情况,分析研判安全生产形势,提出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的办法,制定安全生产工作措施,研究预防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措施,并根据工作推进情况,适时召开党工委会议,专题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和研究安全生产工作。

3、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街道以“安全生产月”、“安全社区建设”、“城市消防安全集中宣传”“新《安全生产法》宣传”活动为契机,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一是通过街头宣传、会议、板报、挂图、墙报、黑板报、辖区单位led等宣传方式,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宣传质量和拓宽宣传途径,努力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2014年安全工作,共印制并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0余份,张贴各类安全知识宣传标语600余条,出专栏12期,营造了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提高了全民安全生产意识。二是切实开展政策法规培训。8月1日、22日,组织酒都饭店、梅西百货等辖区单位参加由区安监局举办的安全隐患排查体系及粉尘知识培训班。另外,还组织辖区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参加由区上举办的安全管理人员上岗资格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各社区、辖区各单位也积极组织居民、员工开展各类安全知识培训,人数达2000人以上。三是采取各种宣传手段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在电视台、新闻网、新闻网、新闻网、日报、华西都市报等媒体宣传报道31次。此外,街道、社区还就安全生产、安全社区建设发了近50期工作简报。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安全”二字家喻户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开展隐患排查、突出治理重点。今年以来,以“百日安全活动”、“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生产“六打六治”打非治违等各类专项活动为载体,开展集中性的隐患排查整治;街道主要开展了危化学品储存、使用、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改、安全生产“六打六治”打非治违、职业健康等重点领域的隐患排查和整治,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自查,整合安全监管力量联合上级相关职能主管部门督查的方式进行。领导带队,点面结合,分组包片,每次检查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对查出的隐患限期整改。一是检查危险化学品储存和使用企业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品以及重大危险源的事故隐患。二是检查消防安全容易存在隐患的商场、网吧、学校、酒店、地下仓库、农贸市场、寺庙、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等。三是特种设备方面,重点检查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完好情况、检测检验情况、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四是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汛安全检查。今年,街道开展日常安全检查30次,组织集中检查25次,出动人员300余人次,深入辖区各单位、商场、网吧、学校、酒店、地下仓库、农贸市场、寺庙、文化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查出一般隐患128起,较大隐患2起,现场整改113起,限时整改15起,向天主教教区、酒都农贸市场、市交通投资开发公司等责任单位发出整改函3份,已整改1处,现有2处正在整改,有效杜绝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5、持续推进安全社区,有效提升安全保障。按照省、市、区党委政府安全社区建设的统一部署,秉承“安全、健康、和谐”之理念,着力预防和减少事故与伤害目标,紧盯“两高一脆”和“三重一需”,把握“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灵魂,以强化保障、发动群众、整合资源、项目引领为抓手,遵循组建机构、启动建设、信息交流、建章立制、安全诊断、制定目标、策划项目、组织实施、总结完善、申请评定十步工作法,竭力围绕社会治安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安全、居家安全、老年人儿童安全、工作场所安全、公共场所安全、体育场所安全、食品安全、涉水安全等11个大项目和39个子项目开展工作,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居民满意度持续上升。2014年4月9日,我城安全社区建设接受省级专家组现场评定,在评定组领导和专家们充分肯定的情况下,我城根据专家组评定反馈意见,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并于2014年7月18日顺利地通过了省级专家组的复评。

6、夯实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着力加强应急体系建设。为切实加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保证街道和社区相关人员在应急处置中正确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高效、有序地开展各项处置工作,有效消除事件隐患,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我城制定了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在总体应急预案的指导下,各部门行业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为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墓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是街道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主线,结合街道实际,制定完善了应对各类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制定有效措施,进一步明确了突发事件处理的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运行机制、应对措施和保障机制,特别是对重大突发事件,制定了更加详细具体、可操作较强的应对措施。同时,要求辖区各单位、社区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完善预案并开展演练。二是积极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我城对拟定的公共事件突发应急预案、防汛应急预案、消防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等多部应急预案进行演练,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细化预案内容。今年,酒都饭店、国美电器、东风商场、教工幼儿园、中山街小学、武庙街小学、前进社区等辖区单位相继开展了消防、逃生等突发事件预案演练。通过演练,查验预案的可操作性,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加强软件资料建设。一方面是街道做好资料收集和情况汇总,责任单位上报的各种信息、总结、通知等资料安办都进行收集归档,完善资料的采集。同时,对资料认真核对后上报,特别是一些文件的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街道都要指派专人送达,确保文件送达的及时性。另一方面是对往年的资料进行整理,从中吸收以往好的经验和做法。

三、动态安全督查。(自查得分10分)

老城区安全历史问题较多,我们加大工作力度强力推进、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一是教工幼儿园、武庙街防高坠物得以妥善解决;二是武庙街小学消防通道已于今年9月正式打通;三是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今年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匡时街等5条街巷以街为市市场己于9月15日顺利取缔,有序入驻酒都农贸市场;四是口袋院栅户区改造试点成功,第一期18户居民己顺利搬迁至江北龙泉苑小区,第二期30户居民可望在明年初住进新家;五是中心路批发市场火灾隐患的老大难问题整改工作已经启动;六是东街夜市搬迁前期准备工作己基本就绪,待市区领导将搬迁地点定夺后,可立即实施;七是棚户区隐患排查治理,已上报整治方案及整治资金预算,待区政府批复后开展实施。

社区应急治理范文篇9

一、构建运行高效的新体制,着力提升区、街、社区“多脑”协同能力

一是建立统一高效的领导体制。加强党对智慧治理建设的统一领导,坚持统分结合、联动协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成立成华区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领导担任组长,强化统筹协调,推动区级有关部门、街道工作落实,构建高效运行的管理体制。二是优化分工协作的职责体系。按照统筹兼顾、分级负责、协作配合的原则,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与社会治理“双线融合”为有效路径,明确区委政法委、区委社治委、区智慧治理中心等相关牵头部门职责分工,健全部门联动协调机制,构建协同、高效的职责体系。三是健全整体联动的组织架构。创新机构设置,成立区智慧城市治理中心,建强集成服务中心、治理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一体化的“智慧城市大脑”;推动大数据建设和应用成果向街道延伸,对街道原有3个事业机构进行整合优化,在11个街道统一设置街道智慧治理中心,整合集成党建、政务、网格、应急等信息平台,建优街道“城市中脑”,打通“城市大脑”与“社区小脑”间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街道智慧治理中心承上启下的作用,形成区、街、社区“三级贯通、数据共享、响应联动”的街道智慧治理体系,大力提升“多脑”协同能力。

二、构建条块融合的新体系,着力提升基层指挥调度能力

一是建立综合执法指挥协调“大统筹”体系。在街镇设立综合执法协调办公室和综合执法中队,明确综合执法协调办公室负责统一指挥调度执法资源和执法力量,统筹协调辖区综合行政执法,推动逐步实现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二是建立“1+3+11+N”指挥调度“大联动”体系。构建以区城市智慧治理中心为核心,以公安指挥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数字化城管中心为支撑,11个街道智慧治理中心为补充,83个智慧社区综治中心联动的指挥调度体系。完善平战结合机制,根据重大事件、重大时间节点,建立日常、节假日、应急三重指挥调度模式,通过视频调度、会议调度等形式,实现数据实时对接、信息分级共享、矛盾及时处置。三是建立“1+3+N”社区网格“大联勤”体系。构建覆盖民警、网格员、综合队员、楼栋长、自治组织等多元力量的群防群控体系,打造社情民意网,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有机结合,切实提升基层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区应急治理范文篇10

一、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部门的责任和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深入、彻底排查整治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提高社会火灾防控能力,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二、组织机构

街道成立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各单位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街道安监办,办公室主任由同志担任,具体负责指挥调度、信息上传下达,收集活动资料。

三、工作任务

(一)强化安全红线意识,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

强化“生命至上”的安全红线意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针对“3.25”火灾,要举一反三做好重点区域防范工作,各单位要按照此次通知要求,迅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梳理和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严格落实大风天不允许使用明火等防火要求,进一步提高应对和处置灾害能力。

(二)强化重点区域、单位监督检查力度,增强火灾隐患整治合力

各单位、社区、管委会要深刻查摆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影响本辖区、本行业火灾形势稳定的薄弱环节,切实抓好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城中村”、“六小场所”、“三合一”、“多合一”等场所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督促各单位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各项防范措施,制定和完善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并开展一次演练,社区居委会、管委会要加强对辖区耐火等级较低且人员密集的住宅区的消防安全巡查、检查,建立群防群治组织。对于发现的火灾隐患,要责令生产经营单位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明确整治方案、责任、措施、时间和资金,制定应急预案;发现重大火灾隐患,要立即停产停业;生产经营单位难以自行完成整改的,要交由政府挂牌督办,确保按期消除隐患。

1.安监办负责检查10人以上具有生产设备设施的私营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落实情况;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建立和落实情况;生产经营仓储等场所安全管理情况;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安全用电、用气、用火情况。

2.各社区、管委会负责检查辖区10人以下私企、所有经营场所、居民楼道、出租房屋、车库及“六小场所”的安全用电、用气、用火情况;车间、仓库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情况;作坊式和经营性“三合一”场所严禁住宿,且需设置两个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情况;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窗口设置影响人员疏散逃生的铁栅栏和广告牌的情况;辖区内棚户区、出租房、地下室的冬季“三防”宣传教育和检查情况。

3.废旧物品交易市场、三公寓、苑泉社区的供销社大院、通讯社区的桑达公司大院及银河公司出租房等重点区域,要重点检查区域恶劣天气强制断电和禁止明火落实情况;居民安全使用明火情况;室外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情况;设置简易消防设施情况;居民接受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情况,掌握“四懂四会”的防、灭火基本常识和疏散逃生的基本技能情况;树立火灾的预防、扑救和疏散情况;消防安全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室外疏散集结点设置情况;大风天气应急值守情况。

四、工作要求

(一)各社区、管委会、各单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检查方案,对近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检查、在落实,全面掌握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和管理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存在的问题等要建立详细的工作台账,逐一整改。

(二)各社区、管委会、辖区各单位对排查发现的危及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要及时上报街道办事处安监办,由安监办上报区政府,由区政府挂牌督办,并督促落实整改计划、措施和责任,在视线范围内全部整改完毕。

(三)各单位、社区、管委会在检查中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治理督查工作,必须做到不打折扣、不走过场、不留死角,确保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落实到位,治理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