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道德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6 22:07:27

网络道德论文

网络道德论文篇1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社会道德 失范 重构

网络空间是网络技术带给人类的奇异礼物,它是一个技术范畴,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个虚拟的空间(Cyberspace)。正是这一空间浓缩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开辟了第二个生存空间,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如麦克卢汉曾断言的那样,“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不过,在网络社会中,同样会出现网下社会或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诸如道德、伦理、侵犯等,而这些都归之于网络社会道德失范名下。

关于失范的研究,具有开创性贡献的法国学者马里·居友从失范的正功能角度去理解,而我们此处的行文逻辑则是从失范的负功能开始,因为我们是将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看成一个社会问题,是偏离了社会常态后的一种纠偏行为,而不是着重论述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失范对社会产生的有利影响。渠敬东在总结涂尔干失范观点时认为,涂尔干的失范概念是指一种与正常现象相对的反常现象,是一种社会状态。失范的本质特征是社会整合的病态征兆,是“社会在个体身上不充分在场”的结果。不难发现,失范始终与社会常态无法分开,偏离了常态且长期运行,便概之为失范。

一、社会失范、网络社会道德失范

在探讨网络社会道德失范之前,必须先探讨社会失范的涵义。所谓社会失范,一方面指社会的价值与规范体系产生紊乱而导致功能丧失,无法指导与约束社会成员的思想与行为,使整个社会秩序呈现无序化状态;另一方面也指社会成员违背主导的社会规范的行为。这里将社会失范的定义放开了,以免把那些可能是重要的失范现象排除在外。规范瓦解与行为越轨是理解失范范畴的两个重要概念。对于“失范行为”,及“行为失范”的解析,应当同行为主体及其行为活动本身联系起来,即失范是行为主体在其行为活动过程中所作出的偏离或违背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这里的社会规范,既包括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等一般的社会规范,也包括规章、规程和纪律等组织机构的特定规范。行为失范的直观表现,在于行为主体的行为活动偏离了社会规范所预设出的“正常运行轨迹”。行为主体走向失范、作出某种失范行为这一事实本身,也可以折射出其在观念和认识上存在的一些偏失或缺位。

网络社会源于以计算机为结点的“物的网络”与以人为结点的“人的网络”的复合。现实社会是网络社会的基础,网络社会作为现实社会的折射和反映,与现实社会共同构筑了当代人类社会。所以,网络社会仍然以现实社会中的人和人的参与作为核心要素来运行的。网络社会道德失范某种程度上需要参照现实社会的社会失范,这也是不断强调社会失范的缘由之一。

网络社会道德失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的行为道德失范,它同时也是人的网络道德走向偏差的一种类型。它指的是网络行为主体违背了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所应遵循的特定道德准则要求,在虚拟的电子网络空间里出现行为偏差,以及因为不适当地使用互联网络而导致道德偏差的情况。网络社会道德失范行为是人作出的一类特殊的行为,它与发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其他失范行为,并不存在本质的差异。两者之间的不同,无非是在发生的“场域”,和展现的形态上有所体现而已。所以,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的参照系是网下的社会道德,以网下社会人的道德行为准则来要求网络社会中形形的上网者,当然包括大学生。

二、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的行为表现

毋庸置疑,大学生是网络行为发生的重要主体之一,他们成为时代新技术和新科技的应用者和实践者,故而本文择选大学生群体来探讨网络社会道德失范,以期对整个网络社会道德失范起抛砖引玉之功效。网络社会孕育和催生了许多新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重铸了当今社会的许多现代意识,如,自由与平等、信息与共享、互助与奉献、自主与创新以及开放与兼容等现代意识和伦理精神。自由与平等是网络社会的初衷,也是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梦想和追求,网络社会一开始就是一个自由、平等和自治的世界,为人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是,网络社会滋生的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却发人深省。

李伦在《鼠标下的德性》中指出:网络在给人们带来物质享受、交往便利和丰富信息的同时,网络行为“也带来了道德失范行为、网络犯罪、人情隔膜、情感危机、道德权威缺失和人性异化等问题。道德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成为网络时尚,困扰着网络文化的精神提升。信息崇拜、技术至上和工具理性导致人的价值取向的偏离。进人新世纪以来,人们开始清醒地认识到网络社会在给人类开拓生存空间、提供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各种难以逾越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技术层面的,也有社会层面的;既有政治层面的,也有经济层面的;既有文化层面的,也有人性层面的;既有法律层面的,也有伦理层面的。本文探讨大学生的网络社会道德问题,主要集中于他们比较习惯的网络场域,即网络游戏、BBS论坛和电子商务等,从中总结出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的行为表现。

其一,虚假信息与信任的缺失。在诸多BBS论坛中,大学生群体一般不会公布自己详细、真实的信息,他们以匿名人的心态公布虚假的信息,尤其是在高校BBS匿名版聊天时,这种论坛连ID账号都不再使用,每个人都是匿名的、陌生的,人处于最典型的“无标识状态”。这样,有了匿名性的遮掩,使很多信息者把BBS论坛作为发泄情绪、无聊信息和虚假信息的平台,诚信在这些大学生中荡然无存。大学生在BBS论坛中具有双面性存在,一方面在网络实名制要求下的BBS论坛,为获取一个ID,他们必须公布真实信息且相信别人也同样会真实信息;另一方面,在高校BBS匿名版中,他们却借匿名将信任置于不考虑之列,道德的窘境在信息的真实与虚假之间客观地存在着。

其二,网络犯罪行为的增加和对人起码的尊重的消失。网络犯罪行为是指利用网络技术或以此传播虚假信息从而达到占有他人物品的行为,这种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自从1994年我国发生第一例大学生张男电子邮件诈骗案以来,大学生利用网络技术盗窃和诈骗的报道屡见不鲜。如哈尔滨某大学三年级学生王某,因英语成绩始终不及格,便产生了用黑客人侵 学校网站改成绩的念头。将“桂林老兵木马”程序植人到了所在大学的教务部网站中,将自己40余科成绩都改为80分以上。不仅如此,王某以修改一科大学生考试成绩要50元或100元的价格,先后为本校20余名大学生修改了成绩数据,共收取赃款13130元。大学生的网络犯罪使得彼此间起码的尊重荡然无存,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一即尊重在网络社会中消失,并且进一步延伸至现实社会。

其三,网络黑客的崇拜与网络麻木。对于网络黑客行为,很多人把它纳人技术分析行列,但是,网络社会只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所以,必须从社会与人性的角度去对待网络黑客行为。黑客行为起码触犯了社会秩序的基础即安全。“正因为它(即安全)是从正常人的原始本能产生出来的,所以它可以看成是第一性的社会利益。大学生对于网络黑客行为表示出的态度令人瞳目。

2005年11月末,沈阳师范大学在沈阳市10多所高校中发起了“大学生网络文明抽样调查”,将3000份调查问卷发放到沈阳市的部分大学生手中,参与调查的包括沈阳师范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大学等各年级的大学生。调查问卷涉及的问题除上网时间、上网喜好等基本情况外,还毫不避讳网恋、网络黄色网站、网络黑客等敏感话题。关于网络黑客的问题,表示崇拜网络黑客的被调查者竟占到74.3 %,但同时也有88.3%的被调查者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种网上犯罪,侵犯了他人的利益。分析一个群体,关键是看其所行,而非看其所想或所说,网络黑客在大学生中制造的崇拜氛围已经在大学生的行为模拟中表现得十分清晰,而网络黑客作为一种危害网络社会基础的行为,大学生对其表现出的崇拜恰恰说明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网络麻木。

三、规范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的策略选择

解决网络社会道德失范必须与现实社会道德联系起来,因为网络中的行为个体扮演着双重角色,即身份制的人和匿名性的人,只有将两者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失范问题。既然网络行为仍旧是人的具有社会性的行为活动,那么,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网下,人的行为活动都应当遵循一定社会规范的要求来加以展开。

网络社会伦理问题的形成虽然有其十分复杂的原因: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文化方面的原因;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既有人的因素,也有物的因素。但其关键还是“人”和“信息”的原因,其实质则是信息权利的异化问题。“互联网的最大成功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对人的影响。”由网络技术衍生的一切问题既源于人又必须依靠人来解决。鉴于此,规范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的诸多策略选择必须围绕个体大学生和群体大学生两个层面展开,具体策略表现为强化技术设置、注重个体建设、延伸高校引导、规范网络法律的警示与制裁功能等四个方面。

1.强化技术设里。

网络社会是由高技术、高智能的互联网加以支撑的,无论是有线网络还是无线网络。故而,可以通过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对大学生网络社会不道德行为加以预防和控制。而我们非常清楚,有关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条例等的制定和出台,都离不开网络技术的铺垫,因为,如果技术上无法获知和确认网络行为由谁所为,是谁违反了规范,那就很难发挥规范应有的效力。所以,必须对大学生网络社会不道德行为进行屏蔽和消除,通过加快必要的技术手段和软件开发等,进一步从技术上规范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行为。

比如,在现在许多大学校园网络中,学校通过对网络信息提供者提供的内容加以审查,在网络站点对不良信息加以堵塞,使用户无法接触;对需要保护的信息进行加密,以防泄露;对某些特殊局域网加强访问控制,防止侵害;对于学校自身BBS论坛实行实名制,需身份证和学生证共同登记注册才可以发表言论。另外,为防止不健康视频下载,许多大学对于诸多下载服务实行了关闭,减少了诸多大学生网络社会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不过,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网络管理的技术手段仅仅是一种工具,不是无条件、无根据、无理由、随时随地可以实施,网络管理的技术手段也必须是合法的和符合道德规范的,任何网络管理技术手段的使用不能以牺牲大学生群体利益和需要为前提。这就需要在网络管理的技术手段、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和大学生网络需求三者之间寻找平衡点。

2.注重个体建设。

对于康德而言,道德是由约束任何理性存在的义务所组成的。康德的“义务的共同理念”就是义务体现出人应在正当的精神指导下做正当的事情的理念。康德认为:“只有出于义务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一个出于义务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它所要实现的意图,而取决于它所被规定的准则。可见,行为的道德价值只有在行为人的意图和实现这个意图的勇气之中才能发现,而在其所取得的结果之中却不能发现这种道德价值。按照康德的规定,作为道德法则即实践理性的基本法则的绝对命令只有一个:“不论做什么,总应该做到使你的 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理。”

在网络社会中,虚拟、匿名、去中心等特征刚好为网络主体提供了不同于现实原子世界中的意志自由,似乎为康德的纯粹理性的伦理体系提供了出场路径,但如果我们深人分析网络世界的特点,就会发现在网络社会中实现自我目标的过程中,网络大学生个体所面对的交往对象具有多面性,大学生不仅要面对各种虚拟人,面对身心同在的自我,还必须协调虚实的矛盾。多数网络主体表现出在信息传播与使用过程中的数码焦虑、自我被割裂、自主丧失、强迫机制、上瘾状况、灵肉分离等综合症状,这可能摧毁网络主体的自我的多角色转换机制,使自我控制能力丧失、道德责任感丢失以及行为责任能力丧失,进而最终使网络主体丧失自我发展机会。所以,网络社会中,大学生个体建设相当重要,要将外在我与内在我统一起来,这样才可以应对网络匿名等带来的负功能。

3.延伸高校引导。

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学习是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个人才能不断成长,才能逐步融人社会,与社会和谐相处。网络只是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工具和手段,网络并非是最终目的,切不能以手段殖民了目的,那样,最终会陷人网络的困扰之中。因此,大学生需要有一个相当明确的网络学习观。网络只是获取资源的手段之一,对于网络信息必须进行甄别,网络并不仅仅是娱乐和休闲的工具,还应充分发挥网络知识传播的功能,这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社会化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大学生还必须建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人类的交往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之一,而交往是以彼此语言和信息可置信性为前提的,正如哈贝马斯所言:“人交往的合作基础是意见一致,其前提就是彼此置信。’,。于是,信任便成为人类交往的重要基石,大学生的网络交往如果缺乏诚信,不仅会带来网络社会道德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到网下社会的构建,对网下社会的正常运行造成障碍,因为,无论是网上还是网下,信任缺乏的个体始终无法真正树立人际交往以信任为前提的理念。无论是网络学习观还是网络交往观的培养,高校都不可回避地承担着重要的作用,高校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言传时要加以引导。而且在制定条例和规范时也需要加以引导。最为重要的是,高校可通过诸多社会实践锻炼,让大学生真正体认到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差异性和共同点,使其在实践中切身体会到学习和诚信的重要性。

4.规范网络法律的警示与制裁功能。 法律是现代化国家必备的,它是使个体的人演变为社会人的重要手段。所以,对于大学生而言,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网络法律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实施网络法律的瓶颈在于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法律实施条件和功效的差别。

网络道德论文篇2

网络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大众的思想观念和交往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网络舆论声音的此起彼伏,彰显了公民言论自由,社会进步。但是我们在享用网络带来的便捷与公民权利时,网络负面事件层出不穷,对当事人以及社会产生了某些消极影响,冲击传统的伦理道德观。

(一)网络社会道德意识的缺乏网络道德相比现实社会道德更具隐蔽性,更不易被察觉和监督。个人在网络上表现得往往比在现实中更为大胆,其原因在于网络传播的“匿名性”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对社会孤立所产生的恐惧和担忧。道德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在网络社会的流行和泛滥。道德相对主义认为道德或伦理并不反映客观或普遍的道德真理,而主张社会、文化、历史或个人境遇的相对主义,认为不存在评价伦理道德的普遍标准。网络舆论阵地是一个“自由”的地方,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和方式说话。在网络环境中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被淡化,道德意识的淡薄表现在行为上即金融诈骗、病毒制作、侵犯隐私权、散布黄色信息等。

(二)网络社会道德关系的淡化网络的无限性、开放性和实时性拓展了人们交际的空间和效率。然而,现实社会中那种人与人之间交际的丰富性被网络的机器性所代替。网络社会道德关系的弱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网络虽然使人与人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在网上的交际圈可能越来越大,然而现实生活中与自己的家庭成员、同学朋友、同事之间的真实情感慢慢疏远,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的内涵和交往模式的变化。在同学、朋友聚会上大部分人手机不离手,宁愿在网络平台上留言也不愿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沟通。在现实中和网络中身份的互换,使人处于冲突的道德选择和转换中,容易导致道德人格异化。其次,在网络舆论的大潮中盲目从众,缺少独立分析判断能力,评价不够客观公正,语言暴露低俗,恶语人身攻击比比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缺少真实感。近日关于高中女生因“人肉搜索”跳楼身亡也引发热议,那些不知情的人们打着正义、道德的旗帜对少女的谩骂、指责是促使她轻生的主要原因。

(三)网络社会道德选择的冲突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转型期社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群众上学、求职、看病困难,房价居高不下,社会公正的缺失等社会现象,成为社会公众情绪化的主要原因。由于很多舆论主体鉴别能力差,容易对一些错误思想产生“认同感”,导致一种非理性共鸣。炒作性质的网络舆论不仅反映了网络信息者、接收者的道德失范,者受利益驱使,接受者缺少分析判断,同时也折射出当代社会公民道德选择的冲突,在价值取向上既痛恨贪官,鄙视炫富行为,现实社会中的价值选择上又向“钱”看齐,在网络舆论中谴责不道德、不文明行为,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又没有真正的做到。这种表里不一的心理,反映出内心世界的冲突、道德选择上的矛盾。

二、网络道德建设应对之策

网络社会依存于现实社会,其行为是现实社会行为的延伸拓展,它反映的是深层次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因此网络社会道德必定对现实社会的道德风尚产生相应影响。在网络道德建设中公民及政府应在如下几方向努力:

(一)坚持法律意识与个人自律相统一。法律作为一种外部的强制力量,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个人的行为活动。通过法律教育和宣传,形成正确的法律理念,培养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感。互联网也不完全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的本质是现实的,网络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言论空间,但并不意味着公众可以无所顾忌、为所欲为发表言论,公民言论是受法律约束的。法律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决定法律控制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通过一系列专门立法,把网络传播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以法规的形式加以明确规定,那些恶意歪曲、造谣惑众、混淆视听的言论就会有所收敛,取而代之的是客观、公正的舆论。另一方面,网络道德负面问题的产生,归根到底还是因人而起,各种技术的提高、法规的确立、制度的完善只是从外部加以约束。他律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内心不能达到自省、自律,依然治标不治本。

(二)坚持社会伦理与个体道德相统一社会道德领域有两个基本层面,一是社会伦理,二是个体道德。伦理侧重社会层面,道德侧重个体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及个体的道德品德问题。黑格尔曾经指出:主观的善和客观的、自在自为地存在的善的统一就是伦理。在网络舆论中,公民既要符合社会中大众所认同的行为规范原则又要在没有外在强制力的情况下做到内心的自律,坚守道德底线,舆论的负面力量“人言可畏”,在网络上炫富、宣扬拜金主义从某种角度上看虽是个人问题,但是并不符合社会所认同的价值,必然会引起人们的评论与指责。既然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就要使个人行为不仅符合个体道德也与社会的伦理要求相一致。

(三)坚持自主选择与意见领袖相统一言论自由是公民一项基本权利,网络不能限制公民言论自由,从道德层面上尊重与肯定个人权利意识的增长,越是充分尊重与发挥公民个体积极性、自主性,其自我成就感越高,就越能激发高度负责地舆论评价,并有义务地进行舆论维护和引导。此外,培养高素质的意见领袖,利用这些意见领袖来引导网上舆论,已成为一些主流论坛和社区的普遍做法。这些意见领袖有见地、有代表性的发言一般被版主用醒目的字号和色彩加以强调,放在突出位置,强化主流言论。针对情绪化网络舆论特点,运用理性力量和情感因素来进行舆论引导,从认知情感入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所报道的事实和评论来引导网民思考,以清醒的分析负责任的指点和睿智的预示。意见领袖不是依附于政府,而是对政府实行有效监督,又能做到对政府客观宣传。既对社会反响较大的价值议题进行正确引导,又要坚决评判那种违背公序良俗的虚假恶意舆论,从而达到维护基本的社会道德共识和社会基本价值底线。

网络道德论文篇3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也将人类的交流由真实世界引入到了虚拟的网络世界。在真实世界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出现各种的道德问题,其实在网络世界中也同样产生,因为虽然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却是真实的,而且现在网络世界越来越和我们的真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就必须要保持在网络世界中和在真实世界中的道德规范相一致,只有坚持统一才能成为真正完全的道德主体。

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道德问题

2.1容易导致道德相对主义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很容易犯个人主义,因为评判道德的标准就是自己。由于互联网的世界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人们整天沉浸在互联网海洋中的一点,通常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只要认为自己是对的就是对的,别人无从进行评判。每个人可以以一个或多个的身份在网络中进行交流,一旦发生道德问题就立刻舍弃“自己”,然后打造一个全新的自己,因为虚拟的身份不用承担责任。现在的网络中有一项匿名技术,就是每个人可以匿名发表评论,用别人的名字或自编的名字进行毫无顾忌的评论,所以经常的以个人为中心。在网络世界中黑脸大汉描绘自己成妙龄少女进行勾引挑衅,认为这是自己的演技而不是欺骗,所以计算机网络中常常存在不道德的行为,但是却不认为是真实生活中的不道德,在网上可以随心所欲,虽然不能驱使别人但自己也不会被驱使,这就极容易导致道德的相对主义。

2.2电脑犯罪现象屡见不鲜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许多恶行提供了场所,因为网络世界具有极大的虚拟性,每个人都认为在网络中是虚拟的角色,不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因此在评论时变的肆无忌惮,甚至有些人故意用不道德的言行来进行评论以期标榜自己的标新立异和鹤立鸡群,可以摘下在真实生活中的面纱,在网络世界中尽情宣泄,甚至有些人为非作歹。最近几年,网络犯罪的比例在日益攀升,谩骂、诈骗等现象屡屡发生。

2.3对现实的道德规范进行了冲击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世界中,人们的道德规范最多的是依赖自身内心的道德信念,依靠外在舆论的力量越来越小,传统的道德制约手段基本不起作用。不少网民将自己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不以为然,甚至成为标榜炫耀的工具,电脑黑客横行、木马层出、黄色网站去之不尽,真实世界中的道德规范根本没有办法进行约束。在2000年开始的时候,全世界的很多重要网站都遭受到了黑客的攻击,甚至有的都处于瘫痪状态,当时虽然进行了严查,但由于计算机网络的灵活性,收效甚微,因此人们认为,传统的道德约束和法律功能受到了极大限制,忠厚老实、安分律己的道德标准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3计算机网络技术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

面对目前出现的诸多计算机网络技术道德问题,需要建立有效的道德规范制度,首先,颁布计算机网络技术道德规范条例,国家根据现实生活中网络技术的应用结合网络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制定出一些守则,以供网民阅读,以期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其次,就是进行网络道德教育,通过教育来规范网民的认知,形成自觉遵守网络道德的行为。再次是组织优秀的民族文化网上活动,由于优秀的民族文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些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能够弘扬民族优秀精神,丰富知识文化宝库,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最后要加强网络场所的管理,尤其是审批条件要严格,保证执业资格者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规范,营造一个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阵地。此外,要加强法律规范,因为仅仅依靠舆论和自己的规范效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运用法律的武器,虽然法律的运用范围要比道德小,但是力度却远超于道德,道德的实施仅仅依靠的是人们自身的道德信念,以及社会的舆论和认知,而法律除了自觉遵守外,还有国家行政的有力保证,因此在进行道德规范的同时必须要加强网络法律建设。

4结语

网络道德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网络社会;道德危机;成因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为人们开辟了一个极大开放和自由驰骋的空间—网络社会,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但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严重的伦理道德问题。在当前的网络社会中,网络欺诈、网络色情、网络病毒、网上侵犯知识产权、网上侵犯个人隐私等不道德现象大量出现,严重影响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而且带来了人际情感冷漠、人性异化等问题,可以说,网络社会正面临道德危机。如何实现网络技术和网络道德的协调发展,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消除网络社会的道德危机,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社会,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探求网络社会道德危机的成因,是解决网络社会道德危机的基本前提。本文试从网络社会本身的特点、网络社会运行的现实背景、网络主体的人性心理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网络社会本身的特点来看

(一)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导致道德约束力的弱化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交往是现实的,交往面相对狭窄,人与人的关系主要以家庭、家族、邻里、亲友以及充分放大了的家庭—国家的方式存在和维系着,在一定意义上说,人们是在一个“熟人社会”进行交往,交往的对象都是熟识的人。慑于道德他律手段的强大力量,以及长期形成的道德氛围,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遵守着既有的道德规范。而在网络社会这一虚拟空间中,网络行为具有了“数字化”或“虚拟化”的特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依赖现实的各种条件,也不再需要真实的身份,通过计算机终端,每个人都成为了一个个符号。人们上网进人网络社会就如同去参加一场假面舞会,“在这个舞会上,我所面对的‘你’和‘你’所面对的‘我’都消失了,我们都成了似曾相识的‘他人’”。在网络社会中,一个“在线交谈”中自称是妙龄少女的网络行动者可能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而与之交谈的“英俊少年”可能早已是不惑之人。

而且,一旦进入周围没有熟人的公共社会,那条由熟人的目光、舆论和人际情感筑成的防线便很容易崩溃。即使一些“私德”尚可的人,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也往往表现不出应有的公德。相反,“反正没有人认识我”这种意识,恰恰成为一些人无视公德的最好借口,似乎只要避开了对自己有实质约束力的监督、管理者的目光,干什么都可以。更有甚者,把网络社会视为“道德的真空”,认为“在网络世界里只有能力的高低,没有道德的善恶”。在网上,父子对骂、优秀的学生在网上行骗、语言粗俗等现象屡见不鲜。他们把人之为人的起码的“底线伦理”都抛弃了。

正是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类似于传统“熟人社会”中道德他律的种种“外力”,在网络社会中相当程度上失去了作用,导致道德约束力弱化,造成道德危机。

(二)网络社会的开放性结构易引发诸多伦理道德问题

网络社会的结构与现实社会结构具有十分不同的特点。现实社会采用的是一个由下往上机构逐渐减少而权力却逐级集中的纵向的金字塔式结构,每一个基层组织的运行都服从于更高一级的指挥和命令,总体的社会结构必须依赖于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中央机构。而网络社会采用的是离散结构,它是开放的、松散的,不设置一个国际性的中央控制设备或中心,所有的计算机都处于各自的中心地位。应该说,这种结构对于避免网络系统的崩溃,保证网络系统的良好运行起了积极作用。但是,网络社会的这种开放性结构易引发诸多伦理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

1.网络的开放性使个人隐私保护更加困难。在网络社会,除非人为去封闭,不会有人生活在信息孤岛上,个人的姓名、性别、身体状况、家庭状况、财产状况、社会生活背景等有关个人隐私的各种资料在计算机及网络中都用一连串的符号来表示。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与这些符号的通用性的特点构成了对个人隐私保护权的严重挑战。甚至可以说,在一个如此开放的信息网络社会里,真正需要考察、真正难以做到的是:人们如何能够在必要时“封闭”起来,以保守真正属于自己的秘密。

2.网络的开放性使侵犯知识产权更加方便。信息技术和网络的飞跃发展,使信息的复制、传播变得非常简单和便捷。又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网络的资源共享性,人们可以任意下载大量的信息和服务。于是,通过网络非法复制、使用他人的科技成果,侵犯知识产权等不道德行为随之产生。网络的开放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3.开放性使网络面临严峻的安全威胁。开放性是网络产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开放的网络却随时面临来自网络病毒、网络黑客的安全威胁。从理论上说,网络的安全性与其开放程度成反比,最安全的网络是自我封闭的网络,但这不符合网络社会的开放性原则。

4.网络的开放性使道德冲突加剧。互联网是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在这里人们可以自由地发表任何意见。网络的开放性使人们很容易在网上交流,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各家各派的学说在网络上自由碰撞,使网络文化以几何级数的形式发展。在网络中各种各样的道德观相互并存、交互辉映。但网络的开放性也使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道德冲突加剧。

二、从网络社会运行的现实背景来看

(一)人们对网络社会的认识存在误区

1.人们对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存在误解。把虚拟混同于虚幻与虚无,因此对网络社会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现实社会,许多人还没有真正地把网络社会视为人类的新的生存空间,由此导致了人们对网络社会道德问题的不同态度。有人认为,网络社会是虚拟的、非现实的,也就是说是虚幻的、想象的、不存在的,我们没有必要对网络道德问题大惊小怪。但是网络社会虽然是虚拟的,但并不是虚幻的,它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它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也是实实在在的,我们不可能漠视它。也有人认为,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它的虚拟性,因此解决网络道德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关闭网络,这样就一劳永逸了。但是,网络本质上是开放的,开放性是网络的根本特征,也是它的生命力所在。关闭网络意味着消灭网络,我们不可能因噎废食,不能为了网络空间的道德问题而拒绝网络,因为它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2.信息崇拜误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对信息的依赖与日俱增,他们的工作、学习甚至生活都越来越离不开信息,信息己成为现代人新的崇拜对象。网络道德危机的出现就与信息崇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谁对网络环境的破坏程度越大,人们越容易认为他对信息操纵能力强,水平高,从而推祟他、敬仰他。“信息崇拜”者使网络环境下的一些破坏行为反而成了英雄壮举。美国学者西奥多.罗斯扎克在《信息崇拜》一书中就曾全面、深人地揭示信息崇拜的负面效应。罗斯扎克在充分肯定计算机技术的积极意义的基础上,提醒人们警惕“信息崇拜”的负效应。他指出“信息被认为与传说中用来纺织皇帝轻薄飘逸的长袍的绸缎具有同样的性质,看不见、摸不着,却倍受推崇”。“如同所有的崇拜,信息崇拜也有意借助愚忠和盲从。尽管人们并不了解信息对于他们有什么意义以及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信息,却已经开始相信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我们周围的每一台计算机都成为信仰时代的‘真十字架’:救世主的标志了。

(二)网络法律和制度不健全,网络管理困难

正如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形容的,“我们的法律就仿佛在甲板上吧哒吧哒挣扎的鱼一样。这些垂死挣扎的鱼拼命喘着气,因为数字世界是个截然不同的地方。大多数的法律都是为了原子的世界、而不是比特的世界而制定的。网络社会是一个与现实社会不同的新的生存空间,现有的法律和制度在网络社会很难发生效力。网络的非中心化、可匿名性特点,使得一些网民抱着“我是百姓我怕谁”的心态,在网络上尽情地放任自己,肆无忌惮地从事各种网络行为,而直面现实社会的法律和制度无所畏惧。同时,又因为适应网络社会的法律的制定面临许多新的难题,其中涉及到许多法律界定难以进行:一是法律主体难以确定。在网络社会,任何个人、单位、组织都可以以非真实的多个身份上网,“网上”、“网下”相去甚远,难以界定。二是法律责任及其程度难以界定。如,一个人利用网络上的黑客软件,轻松地窃取了有价值的信息,那么提供黑客软件的网站要不要承担责任、该承担多大的责任。三是法律规范难以统一。不同的国家对道德、犯罪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规定,互联网上很难形成通行的国际法规,网络管理也就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法度。道德一旦失去了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网络社会的道德危机就有可能越来越严重。

(三)道德评价上存在双重标准

由于对网络社会的认识不足,或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过分崇拜,人们在对待互联网中的言论、行为时,采取了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伦理道德评价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网络道德问题的深化。比如在对待黑客与盗贼、电子公告版(BBS)与大字报等问题上。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社会的黑客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盗贼,他们往往在网民不知道的情况下进人网民的电脑(即网民的“家”),或大肆破坏,或任意盗取信息。但是在对待黑客与盗贼的问题上,人们却采取迥然不同的态度。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盗贼,人们恨之人骨,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对于黑客,人们却表现出太多的宽容,甚至是敬佩、崇拜。在现实生活中当某人遭受偷窃了,无疑会赢得众多人的同情,但在网络空间,当某公司的计算机系统被黑客闯入攻破时,社会的同情心有时并没有放在被害者身上,反而对黑客的行为报以敬佩。也正因为如此,黑客们乐于公开自己的黑客身份,并公开集会讨论交流。在互联网上,各种有关黑客的专门网站比比皆是,在众多的综合网站的BBS上,有关黑客的讨论也随处可见,以高学历、高智商人群为主的网民可以在此相互学习、交流破解他人计算机系统的方法,并且以自己高超的破解技术为豪。而与此相反的是,盗贼受到社会的唾弃,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拥有高超计算机技术的人决不会因自己是盗贼而自豪,更不要说是公开自己的盗贼身份了。

同样,人们对网络空间的BBS、聊天室与现实社会的大字报也持不同的态度和评价标准。BBS,聊天室号称无纸化的大字报,任何人都可以尽情地发表各种各样的言论。比起现实社会中的大字报,BBS、聊天室在许多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影响程度、广度、方便快捷的程度及隐蔽性均大大超过现实生活中的大字报。有些言论不可能在现实社会中公开发表,但在互联网上却能发表并能长期地保存下去。由此看来,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BBS、聊天室也给予了极大的宽容与放纵。并且,许多学校和网站都纷纷开辟出BBS、聊天室。众多的BBS,聊天室构成了网络社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人们对网络行为的宽容和放纵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网络不道德行为的蔓延,既而导致道德危机。

三、从网络主体的人性心理来看

(一)人际交往的“伪装”心理

人际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生活在社会上必须与他人进行交往、交流。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类最难以忍受的就是孤独。而人们在交往中,受许多因素(诸如一个人的喜好、脾气、性格、文化程度、修养水平等)的影响,或多或少地都要对自己进行一些“装扮”,扮成能使他人喜爱的,使他人能够接受的一种心态、形象去与他人接触,以使交往顺利进行,于是人际交往就带有了“面具性”。网络化使得人类这种交往的“面具性”通过电子时空的放大而更具戏剧性、伪装性,从而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网络道德问题。

(二)侵略和占有心理

现实中的人,同时具有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双重属性,这样在人性心理中就本能地具有侵略性和占有欲,只不过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碍于各种伦理道德规范,以及现实社会中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人们不便过于表露,而且总是不断地对自己进行修养来抑制人性中一些本能的需要和欲望。然而,在虚拟社会中,人们可以“相逢对面不相识”,可以不谋面而进行交流、交往,因而表现得非常自由,人性中那些本能的需要和欲望就显露出来,难以控制。这也正是网上“黑客”猖撅的一个主要原因。电脑“黑客”们利用自己丰富的计算机知识,突破系统设置的安全保护,在未取得授权的情况下擅自闯人别人的计算机系统,以实现自己的侵略欲望和自我满足的占有欲望。

(三)宣泄压抑的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宣泄压抑的心理需要,人只有把压抑在心里的一些需要、一些郁闷的情绪都宣泄出来,才能使人性得到健全的发展,才能使人心情愉悦,身心健康。对任何一个社会人而言,他在现实生活中都可能会遇到挫折,产生不满情绪而感到郁闷。但在现实社会中,人们不可能随时随地发泄自己的郁闷心情。网络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安全地进行宣泄的场地,人们可以尽情地、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宣泄工作生活中带来的压抑。然而,网络社会的特殊环境很可能使人们更加肆无忌惮、裸地释放自己而不计任何后果,由此也带来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

网络道德论文篇5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伴随着互联网对社会生活全方位的渗透,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而受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最快,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当代大学生,网络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一、网络生活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1.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时空上无限制,道德上无约束的环境。大学生正处于自我道德判断力的养成的重要阶段。网络信息良莠并存,多元的信息对免疫力不强的大学生极易产生冲击,并让他们在网络提供的虚拟世界中陷入非理性的状态,造成他们责任观念淡漠、判断力缺乏。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容易消解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的道德责任感,如果长期沉迷于网络,失去了外在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制约,大学生的道德自我评价能力可能迟钝,造成他们在现实社会中道德取向的迷失。

2.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网络的开放与封闭的矛盾、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根据我们对897名本科学生(其中女生413人,男生484人)上网情况的随机调查,我们发现学生上网聊天的占50%,上网玩游戏的占45%,他们通过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形式,借助于在虚拟空间中虚幻的良好感觉,寻找逃避现实困难的"麻醉剂"。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网络交流的匿名性使大学生处于人格与交往情境双重分裂的环境和氛围,这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3.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这与传统的直接交往相比,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不是减少了,而是不断增大,使人际情感造成缺损。现实中许多大学生沉迷于虚拟网络社会,迷恋网络游戏、聊天、交友或网恋,过度地在网络上寻求刺激,封闭自己,脱离现实社会。这种间接的交往,使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机会减少,人与人之间深层次的、真诚的交流难以实现,造成家庭成员间、同学间、朋友间的感情联系淡薄,导致大学生情商降低,交往技能缺乏,淡化个人的责任意识。

4.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

大学生在网上的很多行为,一方面缺乏有效地社会监督;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又尚未完全成熟,因而其自身又缺乏必要的个体道德自觉与自律。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导致大学生网上行为的道德失范,给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比如一些学生养成了完成作业“网上下载”的习惯,通过这种“巧走捷径”的方式放弃了刻苦钻研;有的学生为了应考,居然公开在网上寻找“”期望一劳永逸地轻松毕业;有的学生为了完成毕业论文利用网络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有的学生沉溺于一些不健康的网络内容而不能自拔,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等等。这些问题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5.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自我的同一,身心的和谐是构成一个人稳定的个体人格的基础。在“网络社会”个体可不受约束地以不同身份出现,这样就出现了个体“我”的分裂,导致了网络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的不同一。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们可以毫不顾及地展示个性和本我的一面;可以毫不顾及地浏览暴力、恐怖和色情的信息,追求着感官的刺激;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必考虑他人的看法和社会的规范。然而,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又必须接受来自社会舆论的监督,按照社会人的标准和道德原则生活和行事。网络中人格的无限制性和现实生活中人格的约束性,共同作用于同一个个体身上,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个人具有两种人格的情况(。网络内外的这种“双重道德标准”极易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导致人格缺陷,甚至形成人格发展错位。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的建设策略

如何充分利用网络优越的技术平台,抢占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如何改革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以应对网络环境下的新挑战,是每一个高校政治思想工作者做面临的新课题。我们应积极地把握住时展的脉博,勇于接受新生事物的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思想道德建设。

(一)优化高校网络文化环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网络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性因素,必然会引发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理念的深层次嬗变,这种嬗变最可能引发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所以,高校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更多的要关注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利用网络的吸引效应,围绕年轻的大学生群体,针对他们身心特点开展一系列健康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让他们合理地安排社会活动、学校生活,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代替玩网络游戏,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使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挖掘;把学生的聪明才智引导到科技创新中去,在科技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二)提高网络思想教育者个人素质,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新形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是“网盲”,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一名合格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具有良好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素养,要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加强“信息疆域”的拓展攻势,开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利用网络中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动画等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激励和引导;要主动研究现有的社会道德观念中哪些是适应网络社会的观念,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有价值的道德伦理观念,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工作。

(三)拓展教育时空,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大禹之所以能够治水,在于放弃“强堵”,改为“疏导”。大学生如何有效地面对挫折和挑战,如何处理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寻求心理平衡找回自信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视的内容,而做好大学生的网络心理调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鼓励学生进行意志锻炼,坚持现实人格与网上虚拟人格的协调一致,尽量克服对网络过度迷恋和依赖的不良心理倾向,勇敢面对现实生活,形成遵守网络道德的坚强意志。因此高校可利用网上心理咨询的平台,积极开展网上咨询,有的放矢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我教育。

(四)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激发和培养内部动机。

随着网络的逐步延伸,信息经济社会对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人才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还需要人才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大学生作为我国人才的生力军要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把握好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机遇必然要借助生涯规划,尽早地认识自我,完善个人的素质和修养,设计一生的事业发展路径。而大学生对网络游戏上瘾,完全是出于一种对游戏本身的痴迷和热爱,是出于一种内部动机的驱使。要真正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就必须培养学生爱学习的习惯,并不断予以强化。如果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他们的学习动机就能被很好地激发,则对于其以后的学习生活能提供非常好的习惯支持。那些痴迷于电子游戏的学生,实际上对电子游戏也产生了一种类似“责任心”的情感,一切以游戏为最重要,有一种迫切“赢”得“战”胜利的需要。如果对待学习上的难题也能象对待游戏中的难题一样,一切就会变得不同。

(五)教育管理相结合,实现校园网络道德规范制度化

思想教育必须与适当的管理措施相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高校应当在法律规定和一般性道德倡导之外,制订更明确具体的道德准则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把对学生的伦理劝戒和制度约束有机结合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在这方面国内外高校都有了许多有益的尝试。③通过制定、完善并执行如《校园计算机网络用户行为规范》、《大学生文明上网自律公约》等制度化道德规范,将网络伦理道德指标纳入大学生德育考核体系。既有利于明确用户职责和权利,也有利于查证和追究用户责任,对减少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是非常有益的。

网络是先进生产力的标志,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如何正确地利用这一先进有效的教育手段,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转换教育观念,利用网络优势,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让大学生能够像在现实生活中那样,在网络环境下遵守规范的伦理准则,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发展自我,勇于创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梅、梅英.教育与网络道德问题谈[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6)

[2]朱克京、吴汉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11),第796-798页

网络道德论文篇6

关键词:网络伦理;网络技术;网络文明;价值

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伦理道德变革的原动力,并把世界历史带放了一个大调整大转折时期。当人类实实在在地享受到网络技术带来的极大便利的同时,所引发的伦理问题也备受人们的关注。

一、现代网络技术的道德冲突

“面对迅速延伸的信息高速公路和铺天盖地的因特网,我们有一种被一网打尽的感觉,整个世界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无人不网。”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新的信息网络革命,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与伦理道德产生了一系列冲突。

1.网络空间的特殊性与现存道德环境的冲突

网络空间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人类生活环境,使原有道德经验与价值观念受到挑战。网络技术所带来的隐蔽性、无约束性、扩大性和虚拟性,易引发人格的分裂,导致交往出现的情感淡漠、伦理道德的信任危机、道德行为失衡等伦理道德问题。这是由于在使用网络时终日与媒体画面打交道,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往。使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功利化、经济化、冷漠化、商品化,并逐渐丧失最起码的道德良知与社会关切。马尔科维奇说:技术的文明进步创造各种方法来克服人与人之间地区的和时间的距离,也创造了强大的分离因素,其后果就是使人与人之间过分隔离,互不理解和偏执,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弱。特别是网络空间的虚拟和开放性所导致的道德信任危机,使现实世界丧失了真实感,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给道德的诚信原则以巨大的冲击。一旦网络个体回到现实生活中,就会对现实也保持着一种警惕,认为现实世界也是虚幻的、不真实的。网民如果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转变不及时的话,就会加剧现实社会人际关系交往上的信任危机。

由此可见,网络传播自身体现的技术理性、工具价值,在不时地动摇着人们原有的人文理性、目标价值,从而导致人们成为“科技拜物教”的信徒,在网络虚拟空间中不能自拔,逃避现实生活,漠视正常的情感关系和社会关系,对社会缺乏责任感和参与感。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奔驰着的西方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润物细无声”般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既有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从而造成人们价值标准的紊乱和精神上的困惑。

2.网络交往与人的特殊道德习性和伦理心理机制的冲突

网络空间交往为不道德的入网者进行种种不.道德的行为开了绿灯,导致了网络道德意识弱化及道德行为的失衡。个人隐私权的侵犯,知识产权的纷争,网络黑客与网络偷窃等都是对其最好的说明。其原因是因为在网络空间里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创造自己喜欢的角色,塑造虚拟理想的自我,并在网上寻求自我表现,并且相互交往的对象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仿佛带上了人格面具。有一种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的心理放纵感,这就容易造成个人责任意识和道德观念下降,丧失理想信念,导致其精神萎靡,自由散漫,我行我素,价值观念扭曲,唯利是图,不利于人际关系的稳定。这时,网络就成为了一片似乎可以让人们为所欲为的自由的乐土。另一方面,网络交往具有平等性的心态,在网上交往主体的平等性得到了强化,交往行为的道德性则有所削弱,伦理道德对“网友”的约束性小,这既强化了“网友”交往关系的平等性,也使交往的关系具有了较大的易变性和复杂性。

3.网络社会道德的不确定性与传统伦理作用的冲突

在网络社会中没有形成统一的道德标准,网络个体所持有的观点不同易造成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带来人的认知倦怠、伦理判断力弱化。他们认为自己的行为只要符合自己的信仰即可,不考虑是否破坏传统道德的问题。个体在全球性的网络群体中显得微不足道,沧海一粟的渺小感觉让人们觉得自己的行为也就不受什么限制,具有更多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所受到的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也就更少一些,造成传统伦理道德防线极易崩溃,并失去其原有的作用。同时,这也助长了无政府主义风气,削弱了国家对精神领域的控制。传统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受到了来自于网络的道德相对主义。无政府主义的冲击和挑战。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对自由不加限制必将导致不自由。然而,在互联网上,由于没有统一的管制与约束机制,无政府主义便在网上逞尽随意攻击、谩骂政府、大搞人身攻击之能事。由于信息交流之间缺少监管和引导,只要某种思潮的流行一旦形成,必然带有一定的喷性,使得后来者不经意间被裹挟于其中。因此,在独立思考和创造力普遍缺失的今天,人们很容易把既有的一切当成必然。于是,人们头脑中的那块至关重要的精神领地便轻易地被占领,与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了很大的冲突。

进一步说,网络创造的全新广大空间,造成了多种观念相互激荡、多种思潮相互影响、多种文化相互融合,使主流伦理观念淹没于散沙个人祈求之中,导致人的道德选择的迷惘。使个体的行为与其后果的载体之间的距离超过了道德发挥作用的范围,由此导致了在网络空间中存在着传统伦理学不能直接回答的一系列道德新课题,加上新的网络伦理规则没有及时制定出来,对许多网络行为无法直接用对与错来回答。因此,在如何选择和选择什么道德时存在着一个道德约束的真空地带。

汤因比提出:“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人类正是在“知识就是力量”伟大口号鼓舞下从愚昧走向文明、走向现代的。但人类也正是在科学万能论的迷梦中悄悄执行了自己精神的“安乐死”。

二、扬弃网络技术负面道德效应的途径

“网络已成为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或第一生存环境,但从上述的分析可知随着网络日益广泛的应用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同时也伴生着一系列的网络伦理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塑造一个安全的数字化环境。”笔者认为网络伦理的建设重点不是在具体的法律、规则的制定方面,而是应立足于网络行为主体的精神文明建设上来解决。通过开展人文教育、培育网络文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为人们的网络交往提供正确的导向,构建一个和谐的网络社会。

1.推进网络技术的发展,培育网络文明。树立履行网络信任责任的伦理道德观念

现代技术的发展对网络文明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其中的关键点在于人,在于人对网络这个工具的使用。要求网络主体要文明用语、文明操作、文明创造,能够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应用来反思、改造、完善和发展自身,充分考虑网络安全问题,培育一个具有诚信、公正、平等的网络文明作风的和谐网络空间。网络文明要求在网上建立互相尊重的道德理念,抑制相反行为衍生,树立优化和安全的网络文明意识。一个重要的硬件是网络技术不断更新,可以利用设置保护内部信息的“防火墙”等技术,增强技术辨污、排污、清污的能力,控制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病毒等对社会发展有不良影响的精神垃圾。另一个重要的软件要素是:一个人的网上行为必须受到限制,要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网络文明意识水平,尊重他人权利和自由,包括尊重他人的隐私权、著作权、名誉权等等,积极履行维护网络信用的责任。在互联网上营造一个充满活力而又没有污染的文明网络环境,使网络真正成为人们学习、交流、休闲、娱乐的文明空间。

2.通过人文教育。树立网络主体人文精神意识,实现网络主体自律性

人们在网络世界中的现实的生命生存是通过自觉的技术活动才获得现实的完满性的,它需要生命意识对技术意识的渗透。这就要求通过人文教育树立网络主体的人文精神意识。把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教育提升到人的精神境界教育,并通过关怀个人发展、人类进步与命运的教育,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文化品格和思想境界,使其成为胸襟广阔、精神和谐、趣味高尚、人格健全的人,使人文精神贯穿于整个网络技术发展的始终.成为网络社会所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

马克思曾经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对个人的道德自觉要求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伦理发展必然趋势。人文精神包含的自律性要求每一个网络主体都要自觉地内化道德规范,关注人类的精神家园,注重人类的心灵塑造,要做到“慎独”与“慎微”。“慎独”就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自律的最好表现形式,教育我们不要在网上为所欲为,应该在有人和无人的情况下都表现出自己的高尚情操。“慎微”则强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自重自律,不在网上恶作剧,不乱放电子炸弹,网上聊天要文明用语,形成干净、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使技术的发展始终不丧失其最终和唯一的目的——以人为本。

3.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构筑有中国特色的网络伦理体系

网络道德论文篇7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培养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使大学生能顺利地适应新的网络环境、抑制网络对道德培养带来的不利因素,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问题及现状,在分析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培养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使大学生适应网络环境,提高网络伦理道德的策略,对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健康成长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1引言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从事学习、传递信息、交流情感,他们通过网络聊天、游戏、上论坛、看电影、获取信息,甚至开办网站等。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方式。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开放信息传递系统,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都能在这里迅速传播、碰撞和交融,大学生由于年龄、认知水平、教育程度和经验等方面的局限,大多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稳定的人生观,对爆炸的信息难以进行理性思考和价值判断。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发达的网络不遗余力地在网络中扩大其思想文化影响冲击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使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伦理道德造成潜移默化的扭曲,侵蚀和消磨,另一方面,网络本身是一种高科技手段,不仅吸引了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同时也吸引了许多盗窃分子,诈骗犯和故意破坏分子。例如有的黑客截取银行账号盗取巨额资金,有的大肆破坏政府及各种机构的网站,使它们不能正常工作,这些现象在大学生内也不乏其人。他们也曾充当黑客,有些大学生是出于好奇,更多的则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个人能力。一些大学生无视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要求,利用其掌握的网络技术和知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这类智能性犯罪对社会的危害尤其巨大,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这种道德冲突对他们的影响就更为明显,因此研究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培养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2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道德的问题与现状

道德是社会意识的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网络道德就是对信息时代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发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的伦理准则。网络既对大学生道德培养有积极推进作用,又有负面的冲击作用,这与我们的普通道德培养有较大差别,因此要区别对待和提出专门的措施进行研究。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让大学生享受了高科技应用的便捷,但也带来了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暴露了人类道德的负面阴影,如病毒和色情信息的传播,黑客袭击导致系统瘫痪等,这些对传统的伦理道德提出了新的课题。

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出现了大量不道德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①滥用网络下载工具,降低了工作效率;②制作、传播网络病毒;③故意窃取、使用他人的劳动成果;④进行信息欺诈、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⑤人与人交往的情感淡化,社会责任感弱化;⑥技术崇拜过度,黑客意识泛化,进行恶意攻击、骚扰;⑦论坛、聊天室侮辱、谩骂,网络色情聊天;⑧窥探、传播他人隐私;⑨盗用他人网络账号,假冒他人名义;⑩炒作色情、暴力、怪异等低俗内容。

对此,许多地区和学校采取建立“防火墙”或者把教育资源下载到学校的服务器上,利用局域网让学生上网学习,被动地防止学生受到不良的影响,这种防范措施终究是暂时的,不能起到根本性的防范作用,只有从思想上对学生加强使用信息技术的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使他们在接受和传播信息的时候,对社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3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培养的消极影响

3.1网络对大学生已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冲击

在网络虚拟的社会里,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伦理思想都在网上交汇和碰撞,必然会加剧道德的冲突。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经常上网获取那些零散和不系统的知识,有时不但不能提高我们的知识,反而会退化,更有甚者还有不少人们因为无法处理过量的信息而患上“信息焦虑”等精神病。据英国的米德塞克斯大学的蒂姆莱贝教授统计,网上非学习信息有47%与色情暴力有关,一旦人们接触到这些信息,那后果将不堪设想。由于网络对人们特别是大学生具有无限吸引力,所以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从而患上“网络上瘾症”等新型的精神性疾病,这些大学生不要家人,不要同学,脱离现实生活,完全是一群有着程序化思维的类机器人。因此网络社会对大学生已有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巨大的冲击。

3.2网络技术易于诱发大学生犯罪。导致社会伦理道德水平下降

网络的快速、便利和虚拟的特点易于诱发大学生犯罪,甚至成为直接实施犯罪的工具,一方面,快速传递的大量乃至泛滥的信息中混杂着许多不道德、反道德的内容,侵犯着大学生的伦理道德心理,抑制了健全道德人格的形成,导致大学生个体伦理道德和群体伦理道德水平下降。另一方面网络犯罪猖獗,毒化社会风气。目前一些黑客危害国家、社会和公共安全,侵犯财产,妨碍社会秩序管理,肆意传播计算机病毒、蠕虫等,许多大学生甚至将黑客视为自己祟拜的英雄或偶像,把黑客的破坏作为展示自己网络技术能力的机会,这不但严重地制约着网络自身的发展,而且毒化了社会的伦理道德风气。

3.3网络技术有可能造成大学生知识匾乏及伦理道德素质下降

网络己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学生过多依赖网络,就会造成书本阅读、亲身实践、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弱化,这必然使大学生的知识水平下降。网络信息爆炸并不等于知识爆炸,放弃书本阅读和亲身实践,过度依赖电子媒介,就必然造成文化退步、知识匾乏。而且网络阅读材料的多媒体化会导致人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抽象能力、阅读能力退步。网络技术的发展己使地球成为“地球村”,而作为个体的大学生用于人际交往的时间将大大减少,具有社会温情效应、家庭温情效应的人际传播机会过多的被剥夺,这有可能使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下降,心理趋向封闭问。如果大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网络上,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沉浸与陨落在网络内容之中不能自拔,还会导致个人产生孤僻、冷漠及其它健康问题。

4网络对大学生道德培养的积极影响

4.1网络社会使大学生的道德更容易展现

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伦理道德交往模式,拓宽了大学生交往的空间,赋予人类交往以全新的内涵,深刻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一个自由的空间,任何一个大学生都可以在网上信息,共享资源,露出本来的自我,因此网络社会使大学生的道德更容易展现。大学生的交往不再只是传统的面对面交往,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就任何内容和自己所关心的对象进行交流。网络加快了大学生社会交往的速度,大幅度拓宽了伦理道德活动的范围。由于网络化伦理道德的交往是建立在虚拟空间上的,道德关系不仅仅是纯熟人之间的善恶评价关系,大量陌生的、不同民族的、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人在网络中发生着直接和间接的交往关系,这是传统伦理学所无法囊括的,这有利于形成新的道德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

4.2网络交往拓展了伦理道德关系的空间

网络化交往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呈现在大学生面前,使大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评价,拓宽了他们的社会认定范围和程度。网络化交往具有开放性、全球性和虚拟性的特点,它在人类进程中的价值和对伦理道德主题的塑造是前所未有的。当人们在平等、宽松的网络化环境中感知和审视异质的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通过比较和选择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准则时,个体高层次的自我需要就会得到满足,其潜能和价值就会得到全面的展示,面对面交往形成的心理压力随之化解。平等、和谐和自由的网络交往能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尊严,其心理、人格和意志品质将得到磨练和升华。

5网络环境下提高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的措施

5.1以网络主体道德培育为目标的措施

网络道德是一项不同于传统道德要求的新课题,在网络空间中,最终决定网络主体道德言行的是大学生自己的道德选择。因而,网络时代道德培育的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要求大学生接受几条道德规范,形成怎样的网络理想人格上,而是在面临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时,尊重他们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形成辨析、判断的能力,指导他们选择正确的路线,培养他们的道德主体陛。因此,网络道德培育的目标应以培养道德主体为核心。具体来说,网络主体道德培育的目标主要包括:①培养网络主体自主的选择判断能力;②培养网络主体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③培养网络主体的自律意识和自我调适能力。只有培养网络主体的道德主体性,才能促使整个网络世界的健康发展。

5.2规范网络行为,营造网络主体良好的道德成长环境

利用技术和法律手段来规范网络行为,优化和净化网络环境,把自由市场化的网络空间现状改变为有一定秩序且能够管理、监控的网络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首先,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审查、选择、过滤、监督,构筑网络“防火墙”。其次,加强法律控制,用法律手段震慑网络犯罪行为,鼓励规范的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阁。第三,在网络社会中形成扬善除恶、扶正驱邪的社会舆论氛围。正确的社会舆论有倡导、鼓励、强化网络道德行为,抵制不良现象的作用。然而,目前由于国际社会舆论对网络犯罪案件的大肆宣扬,使不少网民尤其是青少年认为网络犯罪是一种智慧、能力与胆识的体现。因此,学校应大力倡导正确的网络社会舆论,促进良好的网络文化、道德环境的形成。

5.3正确引导网络行为和道德

网络技术是中性的,井无好与坏之分,技术负作用的产生在于科学技术的滥用、误用,在于人类价值观念的偏颇。为抑制网络技术的负效应,必须把精神价值、伦理道德精神融入网络技术发展的全过程。只有这样,人类的活动才具有真、善、美的统一的性质。我们要把网络技术的“可行”与伦理道德规范的“应该”结合起来,即使在能力上人们能够做得到的行为在伦理道德上也有善恶之分。例如,从技术上讲人类的许多技术是“可行”的,原子能技术已经“能够”制造出摧毁整个地球的炸弹、克隆技术已经“能够”复制出与原型一模一样的个体,但人类没有这样做,不是因为“不能”,而是因为“不该”。网络技术也是这样,你“能够”在网络上横冲直撞,但有些事,比如随便散发不负责的信息、随便闯入别人的电脑系统等,都属于“不应该”之列。把技术所给人类提供的行为能力控制在伦理道德规范所允许的范围之内,恰恰体现出确立网络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必要性,也符合伦理道德循序渐进的发展要求。

网络道德论文篇8

一、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网络文化丰富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网络冲破了人类旧有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遍布大街小巷的网吧和家庭网络的普及,及其带来的便捷网络服务使得未成年人在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进行视听都成为可能。网络文化内容丰富,蕴含多元文化,而且及时性强。任何紧贴社会生活现实的事件都会以新闻、动画、影视、游戏等方式展现出来,这些信息形成的网络文化丰富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二)网络文化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形成创造了新的环境

网络凭借其特有的技术手段,能够使网络文化传播形成声像同步的局面。网络可以通过集文字、图形、图像、三维动画及影视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使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变得轻松起来,未成年人可以通过形象的视听方式来感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甚至可通过游戏来体验,使学习过程更愉快、更自主,使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于无形之中。

(三)网络文化为未成年人良好思想道德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

网络可以最大限度的传播正能量,可以最大限度的传播未成年人良好思想道德。在网络上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受教育者是绝对自由的。未成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自己想要感受的内容,而不是由教育者指定和强迫他们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样更容易调动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容易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也有利于未成年人的个性发展。由于网络文化能够在同一时间对接受者形成直观的感觉刺激,甚至可以使接受者参与其中,并把接受者的思想、观点随时随地加入到网络中交流,让其他人共同分享。网络让时间与空间、风俗与制度、主流与边缘等不再成为交流的障碍,网络文化为未成年人良好思想道德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的消极影响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文化正以其独特的方式迅速进入未成年人的生活,极大的影响着未成年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网络文化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带来正能量的同时,其不利因素也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对其思想道德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消极影响。

(一)未成年人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1.言语随意放纵

随着网络日益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一种自成体系的网络语言逐渐形成和发展。首先,部分未成年人语言形式偏离现代汉语语言规范。未成年人偏爱于故意倒置句子语序,比如将我先走说成我走先; 有的未成年人爱还将语码混杂,中英词汇混搭,比如将我服了你说成I服了You。其次,部分未成年人语言内容缺乏规范性和严谨性。比如使用520表示我爱你,886表示再见等等; 有些甚至借助谐音损人、骂人,比如使用帅锅表示男性等等。

2.民族意识弱化

西方国家在输出网络科技技术、硬件设施的同时,也在灌输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未成年人在网络上经常接触西方社会的宣传理念、文化意识,想象西方社会是真正自由的天堂。 一部分未成年人崇洋媚外,以西方审美为标准,以过西方节日为时尚,甚至还有些未成年人将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抛诸脑后,轻信网络上的一些反动言论,制作和传播冲击民族文化和意识的反动言论。

3.价值观念紊乱

价值观是一定主体利益、需要、心理和行为取向的反映,是人们用以衡量事物价值、评判事物好坏并决定对其态度的内心标尺。时下日韩偶像剧席卷中国,未成年人深受偶像剧内容影响。偶像剧中传达的极端个人主义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导致了未成年人价值观念紊乱。

4.网络行为失范

部分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现象愈发严重。未成年人网络成瘾主要表现在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友成瘾 、网络信息收集成瘾 、网络交易成瘾等。部分未成年人进行网络犯罪。目前青少年在网络上涉及的网络犯罪行为主要有网络剽窃侵权、网络诈骗、网络、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黑客等。

(二)未成年人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形成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和难以控制性制约了未成年人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

当前,多元文化冲突大量存在,中西方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的差异性乃至对立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比以前更为突出。对于未成年人这一特定群体来说文化冲突的主要内容是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冲突,表现在个性自由与传统束缚的矛盾、以自我利益为核心与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矛盾、强调个人主义与坚持集体主义的矛盾等方面。这种文化冲突与矛盾使未成年人思想易产生焦虑,而焦虑程度越深,他们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就越强,最后导致对主流文化的怀疑和反对,对西方的价值文明产生盲目的崇拜,而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渐趋淡薄。

2.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隐蔽性削弱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调控性

网络打破了民族、地域和社会阶层的限制,使人们可以进行最为广泛的精神情感交流。然而,在这个跨时间和地域的一体化空间里却不存在着一个统一的道德规范,使得网上的行为缺乏社会道德的约束,这就造成了未成年人网络道德的失范问题。与现实世界相比,网络空间缺乏社会舆论等监督机制。一部分未成年人由于本身道德素养欠缺,违反道德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影响他人的网上生活,影响网络整体使用效率;有的不经意间侵犯了别人的个人隐私权;有的无休止地制造网络垃圾,导致网络资源破坏。这些在客观上都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

3.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和娱乐性阻碍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

网络空间目前大部分还处于没有有效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约束的无序社会,处于霍布斯所讲的无政府状态。个性张扬的未成年人极力追寻自由,无政府状态的网络空间正好满足了未成年人的这一心理需求。青少年在无拘无束的网络空间里,按照自己的思维和逻辑,以自我快乐和个性满足为原则,任意地发表言论和践行诸多网络行为。未成年人社会阅历浅,实践经验不足,辨别是非能力较弱, 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诱导,从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这些进一步阻碍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

三、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的基本路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从未成年人抓起,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我们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与时俱进,认识到网上育人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网上争夺的紧迫感,主动出击,强化网络意识,占领网络阵地,牢牢把握网上育人的主动权。

(一)重视网络文化,加强未成年人网上思想道德教育

网络技术的大量运用,日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生存方式,教育作为人类知识延续和传播的手段,正经历着空前的变革。网上思想道德教育改变了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拓宽了教育的空间,促进了教育的社会化,其蓬勃的生命力不容置疑。我们应当重视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在网上正面引导,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同时,巩固日常思想道德教育,解决网上思想道德教育不能解决的问题,把网下思想道德教育和网上思想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网下思想道德教育对网上思想道德教育进行引导,用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对网下思想道德教育进行补充,既不削弱原有阵地,又开辟了新的思想道德教育空间。

(二)利用网络文化,将网络手段引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网络的发展在给未成年人带来重大影响的同时,也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载体,开拓了新渠道,创造了新机遇,从而导致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应当利用网络提供的新手段和新工具,利用网络文化,建立一批面向未成年人教育的政府网站。进一步加强和提高针对性,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工作,把共产主义和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各大门户网站,增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未成年人的文化自省、选择、判断能力和批判意识,使其在眼花缭乱的网络文化中能加以辨别,并在各种有害信息的诱惑面前能够自觉加以抵制。

(三)发展网络教育,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我们应当尽快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信息网络自主阵地,组织专家开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软件,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在建立网站的过程中,要注意针对未成年人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通过学习、就业、交友、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网上竞赛、网上论坛、网上调查等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吸引未成年人的强势网站,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加强政府机关、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的连通和结合,加强对网吧和未成年人上网的监管,形成贯穿社会各个层级、覆盖社会各个领域的强大的立体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体系。

(四)净化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

未成年人使网络社会中的主要群体,如果网络社会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约,他们很容易受到不良内容的侵害。我们应当加快网络的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网上的法律法规,打击网上犯罪,尽快加强网络违法和犯罪的认定和立法,规范和保护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和权益。通过借鉴国外的网络管理经验,采用先进技术,控制信息源头,严密监控和检测互联网入口,对进入我国的信息严格过滤和防范。我们可以建立网络警察,规范网络动作,加强惩治网络犯罪,最大限度地阻止各类不健康的信息与未成年人的接触,真正净化网络环境。

网络道德论文篇9

一、网络文化对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积极影响

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为基层干部道德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如网络文化丰富多样,能拓宽基层干部的视野,提高基层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

1.为基层干部道德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

网络文化为基层干部道德规范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基层干部道德规范是在社会实践中协调各种道德关系的过程中产生并传承下来的。同时基层干部道德规范又是用以指导基层干部道德实践的准则,这也是新形势下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要求,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基层干部是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者,应紧跟时展步伐,制定更高的道德规范。网络文化作为新型的文化形态,能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多行业、多领域的基层干部道德规范的共享,从而为基层干部道德规范建设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2.为基层干部道德机制建设提供了便利

网络文化具有发展迅速,覆盖面广地特点,对基层干部道德机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基层干部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会涉及到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为了确保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做好多方面的协调工作。网络文化为基层干部道德建设提供了生机与活力,基层干部道德机制的形成有一定的自发性,但这种自发性需要上升到理论高度,具有普遍的代表性。网络文化能迅速收集道德实践经验与理论,利用电子邮件、论坛等方式进行经验交流,从而节省成本。同时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利益能给人积极的驱动力,也能给人诱惑力,仅靠基层干部自身的抵抗力是不够的,应加强外在的道德监督,避免主观随意,而目前公众对其监督较弱。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透明性等特点,公众能通过网络行使监督权,从而有助于推动基层干部道德监督机制建设。

3.为基层干部道德实践活动提供了平台

基层干部道德建设必须通过实践活动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社会作用。道德实践受道德意识的直接影响,在道德意识的作用下,人们会基于社会利益的基础上自觉选择某种态度,只有这样才能构成道德实践。这是因为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与他人,总会涉及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只有认识到这种关系并内化为自身行动,才能构成道德实践。网络环境下基层干部道德实践活动超越了现实世界,延伸到虚拟世界,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树立自身形象,从而感染人、影响人。如通过网络投票对社会道德现象进行评述,纠正不良道德风气,从而树立基层干部高尚的道德风气。

二、网络文化对基层干部道德建设带来的挑战

1.对基层干部道德信仰的挑战

基层干部道德信仰是道德的精神实质,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动力,具有极强的稳定性。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正在成为吸引力最大、管理难度最高的新型传媒方式,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思想舆论斗争新领域,任何一个人只要能上网就能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网络发展速度快,管理上存在漏洞。一些西方国家把互联网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工具,在民主、自由的旗号下渗透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观念,在网络电子书刊、游戏等精神文化产品中随处可见,这必会对基层干部道德信仰形成强烈的冲击。个人主义是把个人价值、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要求他人、集体服从自己,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利益。由此可见,个人主义与基层干部信仰的集体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信仰不同,对基层干部道德建设带来不良影响。

2.对基层干部道德意识的挑战

道德行为既受外部力量的约束如社会舆论、传统习俗等,又受内部力量即内心信念的约束。网络文化环境下弱化了这种习以为常的道德约束机制。这是因为在网络文化环境下,社会舆论走向多样化,多元的价值观念都有其存在的基础,对同一种行为,不同的人基于自己的立场会做出不同的评价,这会弱化主流舆论的权威性,同时也弱化了道德的约束力。社会舆论的弱化必会影响基层干部的自我意识,即内心信念的弱化。网络文化中,思想交锋比较激烈,个比较随意。新形势下新的生活标准、新的生活方式,导致社会成员的评价标准趋向经济实力强弱方面,使得社会舆论对基层干部的社会定位出现偏差。

3.对基层干部道德情操的挑战

网络传播速度极快,已广泛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构成了一个虚拟世界,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交流、购物等,同时网络世界中人的身份、地位等都是作为符号存在的,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多重身份,有的甚至用虚假身份。虽然用的是虚假身份,但在网络中得到的体验却是真实的。由于这种体验是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使得其也成为推动网络发展的重要动因。但与网络发展相配套的管理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网络道德还不健全,因此舆论的真实性会受到质疑。据相关调查显示,多数基层干部质疑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但也有部分基层干部参与其中,这必会影响基层干部的道德情操。

4.对基层干部价值观念的挑战

现实社会有很多法律、道德伦理规范约束着人的行为,但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社会,少了道德约束,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自己的行为,拥有现实生活中所不能享受的自由,不需要承担现实生活中的责任,人性的弱点也不需掩饰。大部分基层干部对网络中的色情、暴力等持正确态度,但也有一些基层干部不自觉的受到影响。这是因为在网络世界中有现实世界中所没有的释放空间,基层干部如果对这些不良信息缺乏正确认识的话,必会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影响。

5.对基层干部道德选择的挑战

基层干部道德建设中道德选择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其道德行为的重要特征体现,即是说基层干部对自己的道德行为作出的正确决定,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情况,都能凭借自己的意志在善与恶的对立中作出正确的选择。基层干部在道德选择方面有着意志自由,但这种自由是相对的,是受某种必然性支配的。在道德选择方面,客观环境和个人决定是相互制约的,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主体动机占重要地位。网络环境下经济利益格局多样化,这为基层干部道德选择可能性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如果基层干部对自身责任的认识存在偏差,必会影响到道德选择。

三、网络环境下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对策

1.建立健全的道德建设目标体系

道德建设的目标体系对基层干部道德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规定着基层道德建设的方向。网络文化对基层干部干部道德建设的影响是全方面的,因此要建立明确的目标导向,引导基层干部作出正确的决定。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共产主义道德,这要求基层干部具有大公无私的精神,同时要求基层干部有一定的道德能力,包括把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行为,对他人的道德行为进行正确的评价,并作出正确决策。其具体目标是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量化。网络文化环境下,应结合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目标。

2.完善道德建设的政策法规

法律法规是硬性规定的,对人的行为具有强制性。制定了一定的政策法规后,不管社会成员是否承认这些法律规范,都会运用这些政策规定的程序,采用相应的奖惩手段,强制社会成员服从这些法规。因此可以说政策法规是一种秩序,对个体道德规范起校正作用。目前,网络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还不健全,还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同时网络管理的规定不科学,虽然大多数单位制定了网络管理制度,但有部分单位要求绝对拒绝网络,不仅不接触网络,而且不建设局域网,这是不合理的。同时网络监管技术比较落后,教育手段不力,对基层干部道德建设实行网络有效监管是非常难的,导致监管漏洞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应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另外应认识到网络文化对基层干部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树立依法治网的思想。网络文化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对基层干部拓展眼界、提高自身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网络不良信息又会影响基层干部道德信仰,因此应把用网与治网有机结合起来,服务于基层干部道德信仰建设。

3.创新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基层干部道德信仰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基层干部道德的行为方式,影响基层干部的道德观念,不像行为规范直接对道德行为进行奖惩。这就要求教育者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教育形式,扬弃传统教育方式,提高教育的时效性、影响力。网络文化环境下应创新基层干部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改变传统道德教育方式,借助网络探索新途径,充分利用网络的图片、音响、动画等,构建能调动多种感官的教育新模式,增强集中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同时还要改进经常性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由于基层干部受教育不同,在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过去经常性道德教育主要是采用谈心方式进行的。网络文化环境下,基层干部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更加凸显,采用谈心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可以采用基层干部喜闻乐见的道德教育软件,将道德教育融入到网络文化中,使抽象的理论通俗化。同时,要建立基层干部道德教育网站,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4.坚持道德建设舆论导向一体化

网络道德论文篇10

关键词:道德问题 网络德育 对策

我国计算机网络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至今已有3.84亿的网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青少年网民数占全体网民的80%,这标志着我们已经迈入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在网络时代,学校硬件设施的改善、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以及家庭电脑的普及,使网络逐渐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和休闲娱乐的平台,并以其丰富、生动、快速、超时空、交往自主、互动间接性等特点将青少年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然而,网络作为高科技本身不负载价值选择,面对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使用者的精神和道德可能陷入困境。

一、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

网络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影响着青少年的认知、情感和思想。由于青少年在学校集中接受教育,因此新型的网络生活方式能够迅速地在他们中间流行并迸发强大的影响力。研究表明青少年的网络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不仅影响着校园网络文化,而且与社会及整个国家的未来休戚相关。众所周知,网络如同双刃剑,拥有巨大价值的同时也有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一切都可以轻易实现。然而,正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的特点,使青少年面临许多网络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道德感和责任感弱化。

网络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自由的、开放的平台,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使它成为各种不正当、不道德的行为的保护伞,从而造成大量网络垃圾污染。网络具有无中心、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它易使青少年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让他们认为网络是隐蔽的,做事不需要承担义务和责任,因此他们在网上恣意放纵自己的言行。如,有的在网上聊天时谎话连篇,以虚假的身份信息欺骗网友,并以此为乐;有的在论坛中肆无忌惮地发表言论,甚至宣传一些暴力和反动的观点;更有甚者通过网络病毒窃取他人信息,在网上随意公开他人隐私,等等。

(二)虚拟与现实人格矛盾,交往有障碍。

有些青少年沉迷于虚拟网络,在现实中沉默寡言,不善于和同学、师长等交流,在网络上却生龙活虎,谈笑风生,表现出现实和网络上两个完全不一样的自我。这主要是因为网络的隐蔽性可以让青少年任意改变角色,而虚拟性又使青少年认为无需对自己在网络上的行为承担后果,从而可以做出各种行为,在网络世界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但是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并不是现实的,又往往造成了青少年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失落感。

网络的诸多特点促使尚未形成良好道德观念的、充满好奇的和为了摆脱现实压力、寻求宣泄的青少年,走进没有国界,没有约束的网络世界。网络中的各种信息,各类网友的言论震荡着青少年的思想,为了获取“快乐”,他们言行放纵;为了获得“成功”,他们大胆妄为。当他们在网络世界获得的满足感比在现实世界更多时,他们就会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网络之中,形成恶性循环。

(三)网络道德价值观念模糊。

我国青少年接受的是一元价值观、世界观教育,他们正处于学习、成长的高峰期,对网络上的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尝试欲。而网络带来了西方的世界观、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与他们头脑中传统文化观念相冲突,从而产生困惑并打破了他们所接受的传统观念。加上青少年自身身心发展还不成熟,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对一些不良信息辨识力差等,使得他们的行为易为外界影响左右,变化频繁,容易受到误导误入歧途。西方多元化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内容良莠不齐的信息,对青少年正确地进行道德选择、判断产生很大的干扰,使得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念模糊。

青少年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如何免除网络不利的冲击、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是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因此,网络德育――德育的新模式应运而生。

二、网络德育的内涵及构成

网络德育是依据现代德育目标和内容的要求,以网络为媒介开展德育管理和德育活动的过程,是德育现代化的表现形式,它是网络时代,鉴于网络对青少年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影响而通过网络途径开展学生德育的新模式。这种德育新模式的诞生是时代的需要。就学校的网络德育而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借助网络辅助,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其次是在提高学生网络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提升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学校网络德育是德育走向现代化和新世纪网络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学校网络德育思考及对策

(一)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模式。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三个重要环节。为了取得良好效果,学校的网络德育必须依赖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协调。只有建立和巩固以学校为龙头,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才能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落到实处。“三结合”中,学校是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社会是重要的依托和平台,家庭是基础,缺一不可。

家庭是网络德育的基础,它能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网络休闲和学习的关系。学校有必要同家庭联合起来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由于没有地域限制,网络可以架起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交流的桥梁。如网络家访能够缩短学校与家长的距离,通过班主任网站可以建立与家长的长期联系,同时家长也可通过电子邮件向老师咨询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和思想动态。因此,家庭和学校的结合能让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更有成效。

社会是网络德育的支撑力量。社会和学校合作共同制定网络道德准则,教育青少年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网吧和其他经营性机构需遵守网络法规,禁止未成年人逗留网吧。公安机关严格监控学校周围的网络环境,严禁任何个人和单位向青少年提供黄色网站信息。学校还可以争取像企业、居委会和村委会等社会德育力量的支持,促成德育合力的形成。

由此可见,开创学校、家庭和社会对网络德育齐抓共管的局面,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才能达成提高青少年网络德育实效性的最终目标。

(二)传统德育与网络德育有机结合。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地要采用网络技术。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传统的德育方式,它主要通过思想政治课、专题报告、讲座和其他形式的文化教育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它仍然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当致力于传统德育与网络德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德育的实效性。

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使青少年触网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延伸,对于教育者来说,利用这个契机改善他们的网络环境是一个重要课题。为了通过网络促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我们应当重视网上与网下教育的结合。如果能够找准出发点,做好网下教育,实现网上和网下的结合,我们就能帮助青少年培养良好的网络自律能力,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因此,教育者应对网络沉迷和由此引起的心理问题,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发挥网络德育的积极功能。例如,我们可以邀请相关的教师、专家和学者通过网络聊天室,同青少年进行交流,从而实施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举行网络文学创作比赛;举办网页制作比赛;组织专家和学者在网上开办论坛,鼓励青少年参与讨论。甚至可以在网上创立虚拟网络社区,让青少年参与其中,交流思想、探讨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提供心理咨询,然后网下组织社区网民们聚会,加深了解,提高现实交际能力。这样就能利用网络资源,轻易实现网上和网下教育的结合。

(三)道德理论教育与文化熏陶结合。

前教育部长周济曾说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青少年学生成长的需要,既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传统道德理论教育令青少年感到枯燥无味,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教育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网络德育首先应当注重发挥网络的优势,将乏味的道德理论教育变为形象生动的文化熏陶。

我们可以开辟特定的网络领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例如,开一个网上图书馆,青少年能够在其中阅读到各种文学作品、著作和文章,像《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样的书籍青少年也能在网上图书馆自由查阅。同时我们也要通过网络技术丰富德育的内容,除了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外,应当将协作精神、诚实、个人健康和公民基本道德纳入其中。此外,我们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也要注重方法,要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让青少年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校园网,在校园网上最新的消息、介绍先进的文化和传播先进的理念,以提升校园网的可读性、知识性和趣味性。青少年在浏览网站时,会乐意接受校园网上的先进思想,我们就能让校园网真正践行“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理念。

四、结论

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信息时代,我们应当好好利用网络技术,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网络的负面影响,加强青少年网络德育工作,积极寻求解决网络德育问题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曾长秋、薄明华.网络德育学(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牛俊伟.网络社会中学校德育工作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3.蔡丽华.网络德育研究(J).吉林大学博士论文. 2006年.

4.罗庆.中小学网络德育问题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5.庞君.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校园德育教育模式探讨(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6.潘勇.中学网络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