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管理护理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29 18:37:24

慢病管理护理工作计划

慢病管理护理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路径;预后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属于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是有准确时间的护理计划,不仅能对护理人员工作进行指导,同时也能使患者参与到护理工作中[1-2]。本文主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预后影响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45)与研究组(45),其中有30例女性患者,60例男性患者,年龄平均为48.26岁。全部患者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相符合[3],主要症状表现为气喘、咳嗽以及咳痰等。文化程度:35例大专(38.89%),42例中学(84.00%),13例文盲(14.44%)。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P>0.05,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内容以及治疗计划方面大致相同。研究组中责任护理人员将临床路径表发放给患者,放置在患者床头,在患者入院做介绍时,需要向患者说明临床护理路径的作用以及内容,每天按照护理路径表中的内容、要求以及患者实际病情对其做进一步的评估与教育,一直到患者理解为止。护士长要定期检查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情况,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反馈要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临床护理路径:①入院第1d向患者介绍医院的具体环境、管床护士、管床医生以及规章制度,使患者陌生感得以消除。向患者说明第2d空腹检验项目的注意事项、意义以及内容等。让患者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关注意事项、氧疗目的、治疗方法、症状以及疾病原因[3-4]。②第2~5d对患者进行指导,多食用易消化、清淡、营养丰富、维生素含量高以及高蛋白等食物,做好饮食护理工作,使患者大便保持通畅。对患者做适当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精神愉快,避免刺激,使其配合护理的积极性得以提高。需要对患者做进一步的药物指导,向患者说明药物的有关不良反应、作用以及药物名称。③在第6 d~12 d对患者进行指导,让其做适当的功能锻炼,主要包含呼吸训练、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以及方法,并向患者演示具体锻炼方法。对患者日常生活进行指导,提醒患者注重疾病的防治。④在患者出院时,对其进行指导,向患者说明出院结账的具体过程,带药的使用方法,不良反应以及有关注意事项。向患者说明家庭氧疗的重要作用,避免感冒。

1.3评价标准 在患者出院以前的1 d,使用住院健康教育调查评价表,各项调查设置3个答案,即为不了解、部分了解以及完全了解,分值分别为1分、2分、3分,30分为总分,>23分即为有效;

2结果

研究组生活质量改善概率为97.78%,对照组为66.6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研究组掌握疾病有关知识概率为95.56%,对照组为77.78%,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传统护理缺少连续性以及系统性的护理方案,随意性较大[5]。临床护理路径重视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让患者充分了解护理目标以及计划,使其能积极参与到护理中来,使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提高,实现理想的护理效果。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复发以及预后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就是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有关知识的了解,有效的临床护理,能使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加强,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临床护理路径通过具体框架的指导,制定相应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需要进入病房,评价、实施、计划以及评估护理内容,一旦发现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程度不够,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掌握疾病有关知识概率为95.56%,对照组为77.78%,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总而言之,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能使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区利娟,刘宇霞,林凤瑜,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院, 2013,12(08):10-12.

[2]殷玉梅,刘秋玉.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09(35):34-36.

[3]楚庚香.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03(30):14-16.

慢病管理护理工作计划篇2

1998年,评价显示信息提供缺乏和诊断的落后。随着MS专家护士和理疗师的增加以及治疗病人的方法增加,MS服务正在不断改善。专家护士通过鼓励病人自我管理,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帮助病人更好控制疾病,促进实践更好的发展。病人诊断后需要高质量的信息和各方面的支持,获得循证信息使他们对护理作出正确决定,这对有效实施循证护理是关键。

在提供MS计划和实现病人自我价值方面已作文献调查,在随机控制试验中,给予信息组在疾病控制、健康行为和健康状态方面都有显著改善,抑郁的人数比没有给信息组减少很多。管理计划对劳累、焦虑和疼痛控制都有积极的作用,健康教育和促进计划促进病人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鼓励病人自我管理疾病,减少并发症。有效利用信息能帮助病人减轻焦虑和孤独, 有效促进疾病的改善。

1 计划

North Stafford 提供的计划应基于新诊断MS病人的两种适应模式。MS的问卷调查表由MS组织设计,护理专家组控制,计划运行可分为每周5个晚上,每晚2个小时或每周2个下午,每下午4个小时,连续数周。通常,护理专家初步会诊后就邀请病人参加,疾病诊断后大约要做6个月。1998年,在MS护理专家服务发展之前,43%的病人发现得到诊断的信息和支持不合适和没有计划性。使用教育计划后的评价显示其益处,MS病人感觉参与了自我管理计划,其目标是:对是否满足这些信息需求提供正确而公正的观点;检查哪些信息资源是最有用的;揭示这些健康教育是否鼓励他们采取健康生活方式。

2 评价

评价可对护理新诊断MS病人或其它慢性疾病病人的其他卫生人员提供有用的信息,将来有必要对此作更进一步的分析。设计问卷调查表得出MS诊断后对所提供信息的态度、观点和信念。调查表邮寄给103位病人,这些病人两年前参加了自我管理教育,调查表包括开放式和密封式问答,Likert水平测量态度。

参与率是66%,38%是男性,62%是女性。参与者中大多数都认为计划提供及时,94%的人认为计划是有用的。MS护理专家是最有用的信息资源,70%的人认为从护士处得到的信息最好,28%的人认为从开业医生处得到的信息不满意,79%的人认为从MS组织得到的信息最好。下列评论表明共同关注的问题,反映参与者对教育计划的思想。评论包括:病人对疾病及其处理能更好的理解;诊断后帮助病人建立自信和自尊;减少对MS的焦虑和神秘感;帮助应试者消除孤独感;帮助他们建立支持网络;帮助他们建立新的友谊和社会网络;与其他MS成员会见以讲述他们个人亲身经验。

参与者认为专业组提供的信息最有用,89%的人认为这些信息包括言语的、书面的、音像资料和有用的讨论,61%的人认为计划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不过94%的人认为计划需要每年更新,这个建议已被采纳。

Likert水平用于评价对行为的态度和变化,以及对计划结果的观点,下面的总结表明对这种评论极为赞同。82%的人认为计划使他们应对更好;64%的人认为计划使他们采用健康饮食;74%的人说计划帮助他们和他们的亲属适应MS生活;54%的人学习如何更有效地处理劳累;60%的人说他们得到了计划;72%的人说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选择生活方式。

3 讨论

文献回顾和评价的证据表明教育计划对病人是有价值的,证实MS专家护士应该继续提供和发展这项计划,同时证明护士应主要集中积极的健康实践和态度,还需要做好进一步的研究。对自我管理教育利用不好的地区,卫生人员应该鼓励使用这种计划的可能性,认识其价值,计划能使人们学会应对慢性疾病,帮助人们对他们的生活和生活方式作出积极调整,最终使他们和他们的家属适应这种慢性病生活。教育计划能帮助病人获得自信,认识其应对机理,允许病人作出积极的变化以使他们处理困难和难以预料的情况。评价表明MS自我管理教育应重点强调:有用的应对战略;减少孤独和应激;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促进积极的健康实践;允许病人控制他们自己的健康护理需求。

慢病管理护理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 小儿慢性胃炎; 护理; 家庭; 生活质量;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9-0081-02

Family-centered Care Application Effect in Children with Chronic Gastritis/TAN Ya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6,14(19):81-82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family-centered care application effect in children with chronic gastritis.Method:One hundred children with chronic gastrit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4 to April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50 cases of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usual car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he family-centered model intervention nursing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The hospitalization time,improvement of the life quality and care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The length of stay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hronic gastritis in children; Nursing; Family; Quality of life; Satisfa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Hetang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of Fuyong People’s Hospital in Baoan District of Shenzhen,Shenzhen 518103,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19.042

在小儿消化内科临床上,小儿慢性胃炎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各类病因导致其胃黏膜发生慢性炎症性改变,其发病率居于儿科各类胃病之首[1]。随着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近年来逐步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患儿家长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也备受临床重视。本文观察并分析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小儿慢性胃炎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小儿慢性胃炎患儿纳入本次研究,入组患儿病情均经由病理组织学检查以及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临床表现包括面色苍白、剑突下或上腹部深压痛、烦躁乏力、恶心呕吐以及食欲不振等。排除服用其他治疗药物者、消化道肿瘤以及心肝肾合并症者。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9岁,平均(4.6±1.2)岁;病程3个月~2.5年,平均(0.9±0.2)年。观察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9岁,平均(4.8±1.3)岁;病程4个月~2.4年,平均(0.8±0.3)年。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实施基础护理、腹痛护理、呕吐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如下:(1)疾病健康指导。组建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小组,负责开展疾病健康教育知识普及与指导,掌握患儿家庭情况,了解其心理以及生理状态,针对健康教育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同时还可通过口头讲解、PPT宣教以及宣传册等方式宣讲慢性胃炎疾病相关知识。(2)饮食指导。饮食不当是小儿慢性胃炎的一个重要发病原因,因此应注意做好慢性胃炎患儿的饮食调整工作[2]。告知患儿家属应遵循少食多餐原则,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可过食生冷、辛辣、粗糙、硬质食物,忌茶、酒。(3)药物指导。应将药物作用、正确用药方法、给药剂量以及用药时间明确告知患儿家属,并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做好心理应对。应禁用阿司匹林等对患儿胃肠道有损害的药物。(4)心理护理。首先应帮助患儿家长掌握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等胃炎发作症状,及时采用听音乐、聊天、看电视等方式来缓解患儿负性情绪,分散其注意力,同时还应与患儿沟通交流,通过适当的疏导与说服来帮助患儿树立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儿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评判标准均以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生活质量简表与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佳。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与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4.0%,较对照组的72.0%明显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由于小儿慢性胃炎发病相对较慢,病情迁延绵长,且容易反复发作,因此常规治疗效果难如人意。在慢性胃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幽门螺杆菌是其致病因子中极为重要的一种,难以有效根除,因此临床不仅应做好疾病复发的预控工作,还应重视慢性调养,在此期间患儿家长的配合与积极参与显得尤为重要[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4.2±0.9)d、生活质量评分(70.4±18.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实质上是个体化护理的一种延伸,护理人员在患儿家属的配合下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书面计划,通过全面、互动的健康教育手段来指导患儿及其家长心理行为,尤其重视整个家庭护理系统的构建[6]。通过组建健康知识教育小组,划定护理责任片区,由责任护士管理固定床位,负责从入院开始至患儿出院全过程的护理服务,将慢性胃炎发病诱因、治疗方法、治疗应注意事项以及出院后应注意事项反复向患儿家长讲解,通过强化宣教的方式保证患儿父母心中有数,以免患儿患有慢性胃炎的情况下家长不了解情况、不重视饮食合理性而导致患儿病情加重[7]。而通过分管病床的方法,责任护士能够对固定的患儿展开全面照护,对于住院期间患儿各类问题均能够予以有效解决,从而使患儿产生归属感,治疗依从性也随之提升。此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使得医护、家长以及患儿三者的彼此协同作用大大加强,护理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提升,对护理对象的感性认识也进一步加深[8]。

综上所述,在慢性胃炎患儿护理过程中,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缓解患儿生理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于占花,王伟华.小儿急性胃炎的临床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26(20):56-57.

[2]刘玉凤,肖秋英,谭林芳,等.诊疗护理常规整合在慢性胃炎患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6):85-86.

[3]曹纪华,杨玖兰,黄凤霞,等.护理干预对小儿幽门螺杆菌13C尿素呼气实验效果的影响[J].新疆医学,2014,35(4):86-88.

[4]朱艳丽.小儿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分析和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3):2214-2215.

[5]由利芬.小儿消化性溃疡病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8(20):136-137.

[6]吴建萍.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7):64-65.

[7]杨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小儿慢性胃炎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41(10):112-113.

慢病管理护理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 糖尿病 个人健康档案 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3.261

资料与方法

2004年7月开始对加入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人资料的收集。至2007年12月已有328例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其中女146例,男182例,年龄35~70岁。

门诊配备主任医师1名、专科医师2名、护士1名。主任医师及专科医师的职责:承担每日患者的就诊工作,制定治疗方案及计划,并承担健康教育讲座。护士的主要任务是接诊门诊的糖尿病患者,对就诊患者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记录;于每日门诊结束后,将该日就诊患者的档案整理、输入计算机;根据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糖尿病患者个人健康档案包括[1]登记卡、个人基本卡、各项检验指标卡、治疗卡、自我管理教育卡。

糖尿病患者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与使用: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列,每例设立1个档案袋,给予编号,专柜管理。每次来就诊时,调出个人资料,就诊医生可结合上次诊疗计划与新的检验结果,提出新的诊疗方案。诊疗结束后,由护士将就诊档案整理归档。初入患者档案的建立:对刚加入的患者,接诊护士按个人基本卡内容详细询问患者基本情况,并做好记录。将患者初次所做的各项检查及检验报告按时间粘贴,填写检验指标卡。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依次建立患者治疗卡,自我管理教育卡,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宣教,并将患者掌握情况记录入档案。完成患者健康档案的各项内容后,整理放于档案袋内,编写号码,并告知患者个人健康档案编码[2]。让患者熟悉就诊程序,以便下次就诊。再次就诊患者的管理:调出前次就诊资料,填上就诊次数;接诊医生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药物及治疗的再次调整;护士将该次就诊所做的各项检查内容再次整理于档案内,并根据新的治疗方案及时进行宣教,如患者新增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护士就要指导患者改变上次的运动方式,不宜晨起运动,运动中应有人陪及备少量食物等,以防止低血糖。最后将新方案和患者掌握情况记录档案内。

糖尿病患者个人健康档案与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根据每次教育情况,于每月1次的门诊糖尿病健康教育课上对每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测试,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并将记录于个人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个人教育及发放宣传资料。

讨 论

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确保了治疗与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很多患者刚加入特慢病时,往往延误或不愿进行正规治疗;一般的糖尿病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知识渐渐淡忘,个人的各项检查资料或丢失或不齐全,造成无法对患者进行动态、连续而又有针对性地治疗和健康教育。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弥补了以上的不足。

吸引了大批的糖尿病患者,促进了护士的成长:特慢病门诊自设立糖尿病患者个人健康档案以来,吸引了大批的糖尿病患者来院就诊,扩大了特慢病门诊的知名度;特慢病门诊个人健康档案的使用,使来本门诊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教育有序,患者达到了有效的治疗效果,并与我们门诊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

在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中,随着患者个人健康档案内容的不断增加与完善,使得护士能够全面的掌握每位患者的情况及问题。这样护士就针对不同患者情况因人施教,并在日常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制定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完善教育目标。

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自身疾病描述不准确、不详细,对于治疗方案和健康教育计划的落实不到位,这给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开展和个人资料的增补、完善增加了难度。另外,专科护士的培养也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

小结:在糖尿病慢性病门诊的治疗中,我们重视对门诊患者的管理,建立糖尿病患者个人健康档案,并注重患者个人健康档案的增补和完善,及时与社区取得联系,避免了重复教育,提高了患者参与地积极性,减少了社区护士的工作量,也使得我们能够全面的掌握每位糖尿病患者的情况及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了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慢病管理护理工作计划篇5

【摘要】分析本社区老年人的现存问题、社区护理在老年保健中的作用。

【关键词】老年保健;社区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类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化日益明显。我国于1999年10月宣布全国进入老年化社会,据统计,至2010年末,本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746.63万人,占总人口的15.11%1。本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71人,占辖区总人口的19.55%。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大力发展和建立健全老年社区护理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辖区内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本辖区内371名老年人总患病率为35%,患有2种或2种以上疾病患病率达20.3%,且多为慢性病。高血压患病率31%居首,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相对于其他疾病患病率较高。

2 社区老年护理现存问题。(1)辖区老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患病数量与年龄呈正相关,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的发病率较高。(2)社区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衰退,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认知能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3)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辖区内青壮年人员的流动和外出就业,进一步减少了老年人保健的关照来源。(4)社区护理人员短缺,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基本上以医疗和公共卫生为主,康复、护理 、保健内容较少,社区卫生服务中护理人员严重短缺。

3 社区护理在老年保健中的作用。

3.1 慢性病管理及预防: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高、危害大,慢性病管理是社区护士的重要职责。社区护士经过慢性病知识的培训,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社区慢性病病人的生活、饮食,再配合健康教育和适宜的干预管理,降低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提高老年人自我照顾能力2。自我保健意识,以病人自我管理的模式实施慢性病病人管理,提高慢性病的管理效果,降低患病率。

3.2 心理护理:60-70岁老年人对护理咨询和心理护理需求比例较高。主要是由于这些老年人正处于中年和老年的过渡时期,生活重心开始有事业转向家庭,导致心理方面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比较希望得到心理方面的疏导和护理服务3。

3.3 健康档案管理:社区服务要求医护人员将社区老人健康状况的变化及时输入电脑做好记录,及时与社区医生联系沟通,以便进行相应的处理,使社区老人的整体健康状况能够得到连续性关照,充分发挥社区健康“六位一体”功能。

3.4 积极进行家庭康复治疗:老年人因脑血管意外而出现的残障、或因其他原因所致的躯体功能下降、震颤麻痹等,应有计划地运用康复手段,积极进行康复治疗,预防肌肉萎缩、器官功能衰退,尽可能地维持老年人自理生活的能力,争取重返社会。

4.小结

随着医疗服务走向市场化、国际化,社区卫生服务以其方便、快捷、便宜的优势逐渐在医疗市场占有越来越重的份额,如何发展、壮大、推广社区卫生事业,赢得更大的市场,需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努力。在老年人不断增加的我国,必须有针对性地发展社区老年服务体系,根据社区老年人的具体需求培养专门人才,扩大社区护理的服务范围,更新观念,转变社区服务功能和服务对象。同时不断完善社区各项服务制度,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加强合作,建立社区服务网络,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老年疾病的监测,减少老龄化社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金宏义,陈雪萍. 社区特殊人群护理.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16

慢病管理护理工作计划篇6

1慢性病的系统管理

1.1慢性病快速增长将造成中国健康劳动力供给减少,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社会经济负担加重,成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潜在的巨大障碍。世界银行报告估计,2005年~2015年的10年间,各种慢性病将会给中国造成巨大超过3万亿元以上的经济损失。并且, 21世纪以来,我国慢性病发病年龄明显提前,45~64岁年龄段人口已占全部发患者口的1/5左右。在心血管患病年龄构成中,50%以上的发患者口年龄在45~64岁。40~59岁年龄组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1.5%,糖尿病前期患病率达到18.1%[3]。45~64岁正是我国年富力强的年龄段,因这段年龄人口慢性病的集中爆发,会严重减少我国在经济活跃的劳动力人口,进一步加剧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降低人力资本的质量,大大地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正如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所说的,今天慢性病不再只是一个医学问题,也不再只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是一个发展问题。由此可见,慢性病已成为中国人民健康的头号威胁,防治慢性病已刻不容缓。

1.2防治慢性病,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策略,加强以系统为基础的疾病管理。就是要以疾病发展的自然过程为基础,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强调慢性病治疗与预防相结合,防治一体,多科协作;提倡早期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卫生人员和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1.3大多数国家疾病管理是提供服务的产业。通过确定目标人群,以循证医学为基础,进行临床综合分析,协调保健服务,提供医疗支持。建立各部门的协作形成,医疗保险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三级医院,CDC一体化的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共享风险、共享收益和共享信息。

1.4建立信息系统,社区医疗系统引进电子病例(CPR) 是社区医疗信息发展的重要标志,开始用于疾病防治、支持共享医疗、决策支持系统。

1.5全科医生充当第二级把关人,真正调动患者的信息流。建立初级医疗团队,每一个医务人员知道共享责任、信任和服务质量,理解各自的角色、责任和如何传递患者,每个人都有共同的目标,了解保健计划和如何提高质量,常规的会议和工作程序。

1.6提高责任医生疾病管理能力,家庭医生制对慢病管理具有重要价值和独特的优势,家庭医生将是未来社区卫生服务的一个方向。家庭医生熟练掌握有关疾病的基本知识,对所辖人口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慢病患者防病、就医意识,提高高慢病患者对多变的环境的适应能力。他们负责制定患者的保健计划,提供最新的循证医学信息,对患者及家人提供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跟踪、评价,与保健队伍其他人员沟通,随时掌握患者的最新情况。

1.7关于患者筛选,将健康档案与社区常规的诊疗信息系统连接起来,开展持续性保健服务。确定患者个体危险,确定患者自我保健意识,预达到的目标值,确定随访的频率、干预的方式和干预的强度。通过电话咨询方式,获取病情临床信息,药物名字,药物依从性,剂量,服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药物滥用,保健用药等。按照症状和体征,事先设计好表格,以处理的轻重缓急分类,制定疾病管理工作指南。

1.8医生的培训,贯彻临床指南的重要性,信息具有权威性,专家的集体论证达成一致的建议,患者管理的建议,澄清临床上有意义的争论问题。发展帮助临床实践的工具,技术操作规范,基层医生用的指南精简本。建立临床路径,临床路径是保障医疗质量、减低费用的重要措施。 由医疗小组共同完成(医生、护士、边缘医学等多种职业人员);规范化的程序图;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共同参与。

1.9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患者对自己血压监测、评估的能力,患者对药物作用及副作用的简单了解,加强药物依从性的能力,掌握行为矫正的基本技能,选择食物、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戒烟、戒酒、减重、压力管理的技能,寻求健康知识的能力,就医的能力,患者的自信心。

2“四化”管理

通过以上对社区慢性病系统管理,实现慢性病的"四化"管理:①慢性病管理规模化:对慢性病患者管理的同时,加大对一般人群的健康干预力度,促进管理人群规模化、健康运动规模化。②慢性病管理规范化:按规范化的要求进行操作,居民各类健康信息,进行"网络化管理",实现慢性病防治"全人群"管理,结合本社区的特点,制定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标准化工作管理流程。③慢性病管理信息化:在网络化基础上,更在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中添加了远程会诊的功能,责任医生在进家庭服务过程中,通过读取居民健康卡信息,对所服务慢病患者出现的不能自行解决的情况,在网上可以请求远程会诊,提高诊治效果。或对新出现的情况进行留档备案,以便持续观察对比。还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某个中心慢病管理的概况,包括医生情况和患者慢病信息,这些信息甚至具体到血压、身高、体重,以及有无烟酒嗜好及运动,都一目了然。工作效率大大增加。④慢性病管理专业化:专业的责任医生团队,包括了责任医生(或家庭医生)、责任护士、指导专家,质量员、信息员、理疗师等多学科人员。医护人员和专家提供临床经验及专业技术指导,对患者生活干预,分析和评价,是慢性病规范管理的主体。质量员、信息员、理疗师对居民进行追踪式管理,进行个体化健复训练,互动合作,达到管理目的。

慢性病防治任重而道远。通过对社区医师相关专业的慢病知识培训,帮助社区建立一支慢病诊治专门人才队伍,建立并实施规范化慢病随访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慢病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增强慢病病患依从性,加强和落实慢病患者双向转诊,减低医疗费用,提高卫生保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卫生部疾控局.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EB/OL].(2012-05-21)[2012-05 22].

慢病管理护理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真菌感染;综合护理干预;传统护理法

30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48-02

慢性支管炎是气管支气管粘膜以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老年人患病率较高,症状主要表现为气喘、咳痰、久咳不愈、咳嗽无力等。在治疗过程中,除了有效的药物治疗外,护理工作同样占据着尤为重要的位置,好的护理干预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经过我院长期研究,本文就综合护理干预法和传统护理法进行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7月期间我院因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真菌感染老年患者96例,按计划分为2组,每组48例,分别予以我院综合护理干预法(观察组)和传统护理法(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安排男30例,女18例;年龄55-83岁,平均年龄70±2.5岁;慢性支气管炎病程4-6年,平均病程5±0.5年;所有患者均经痰菌检查确诊,且入院后治疗方法均相同,具有一定可比性。

1.2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日常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呼吸道和口腔护理,老年患者由于真菌感染后咳嗽、咳痰更加严重,出现痰聚积在呼吸道或口腔中,不能自主咳出,对家属进行知识普及,令其经常给患者翻身,叩击后背,使痰可以排除口腔,在需要时进行吸痰处理,同时每日对患者口腔进行清理,保证口腔干净,避免感染加重,并在必要时进行低流量吸氧,嘱其多饮水,防止气道干燥;注意饮食护理,保证饮食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营养的半流食或流食进行服用;对发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使体温控制在38.5℃以下;切断继续感染途径,医护人员尤其要注意勤洗手等一系列消毒工作,进行无菌操作,对病房每天坚持消毒,维持适当温度;合理选用抗生素,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同时给予患者一定程度的心理护理,对其和家属进行相关医疗知识普及,使其从主观对疾病产生重视态度,戒烟限酒,鼓励其勇敢面对病情,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积极治疗,增加身体锻炼。对照组则予以患者常规传统护理法。

1.3疗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和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和遵医嘱情况。护理效果包括显效、有效、无效和总有效率;并发症包括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肺炎、支气管扩张、感染加重、呼吸衰竭和总并发症率;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和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有效率56.3%明显高于对照组39.6%,住院天数短,总并发症发生率8.4%明显低于对照组39.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和遵医嘱情况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数72.9%显著高于对照组39.6%,且遵医嘱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56.3%,(P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大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常年不达标,再加上大部分男性有吸烟的习惯,除自己损伤肺部和支气管外,对吸“二手烟”的周围人也同样带有损害,另外,老年人群免疫力低下,抵抗力不足,从而在多种诱因下则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较高,该病为慢性长年疾病,极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而并发真菌感染又是极为常见的并发症状。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下降,整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呼吸道黏膜表面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减少,支气管黏膜纤毛对吸入病原体的清除作用及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减弱,肺的特殊防御机能减低,这些均是老年人易患呼吸道及肺部感染的基础。从上述结果中可见,观察组显效率56.3%明显高于对照组39.6%,总并发症发生率8.4%明显低于对照组39.5%,患者非常满意数72.9%显著高于对照组39.6%,且遵医嘱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56.3%,数据中发现,综合护理干预组在各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期应用抗菌素有可能导致机体菌群失调,增加了发生真菌感染的几率,所以对于老慢支临床医生应尽可能减少抗生素的用药时间,并选择有效药物,杜绝滥用抗生素现象,加强护理。综上所述,我院综合护理干预法护理患者恢复情况较好,满意度较高,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极低,遵医嘱率高,适合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李雁斌,李桂秀.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护理[J].山东医药,2004,12(9):55-56.

慢病管理护理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2(a)-128-02

Effects of predictive nursing on cardiac function level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ZHANG Shuhong, YIN Rongguang

Department of Coronary Care Unit in the South Building of China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redictive nursing on cardiac function level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100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50 cases. The patients of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care; the patient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predictive nursing. The BNP levels, heart fun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predictive nursing, the BNP blood levels,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Predictive nursing; Chronic heart failure; Cardiac function

预见性护理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及有规划的系统性护理模式, 它能促使患者自觉采用健康行为,改善、维持和促进机体健康。有研究证实,其在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转归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脏疾病发展至终末阶段几乎不能避免的一种综合征,导致患者丧失工作能力,死亡率较高[1]。有研究表明[2],血浆B型钠尿肽(BNP)是心室容量扩张及超负荷压力时分泌的神经激素,不受主观因素影响,能够准确反映出心力衰竭的程度,是心功能紊乱最敏感的指标之一。我科从2009年开始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及时发现隐患,早期识别心力衰竭的恶化指标,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50~78岁,平均(66.7±5.60)岁;基础心脏病:高血压15例,冠心病22例,风心病13例;心功能分级:Ⅱ级18例,Ⅲ级25例,Ⅳ级7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52~76岁,平均(65.8±5.59)岁;基础心脏病:高血压19例,冠心病20例,风心病11例;心功能分级:Ⅱ级19例,Ⅲ级25例,Ⅳ级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心脏病、心功能分级、血BNP浓度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即按照预见性评估制订预见性护理计划实施预见性护理方案步骤开展工作。

1.2.1 预见性评估 对患者病史、生活习惯、饮食、治疗、检查、用药、心功能水平、心理状况以及家庭、社会环境等进行详细评估并做好记录,找出存在的护理问题,为制订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1.2.2 制订预见性护理计划 向患者提供客观资料,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心功能衰竭早期征兆的警觉度。

1.2.3 实施预见性护理计划 ①饮食指导,嘱患者限制钠盐,每日摄入食盐量

1.3 观察指标

①血BNP浓度。两组患者入院后即刻、治疗7 d后以及出院前各抽取2 ml静脉血进行检测。②心功能。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两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干预前后测量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4.0统计软件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血B型钠尿肽浓度比较

经过预见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BN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干预后血B型钠尿肽浓度比较(x±s,ng/L)

注:“n1”为观察组例数,“n2”为对照组例数

2.2 两组干预后心率、血压、射血分数、心输出量比较

经过预见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干预后心率、血压、射血分数、心输出量比较(x±s)

注:1 mm Hg=0.133 kPa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病情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但由于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心功能状况差等生理特点,心力衰竭症状往往不够典型,病情较隐匿,稍微有一点点诱因即可发病[3]。如果护理人员可以尽早发现CHF恶化先兆症状,实施预见性护理,有效避免诱发因素的出现,可以防止心功能恶化,为抢救赢得有利时机。预见性护理已成为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它是护理人员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系统性及规划性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服务,使护理工作从被动变为主动,充分体现主动护理的内涵[4]。另一方面,预见性护理也体现护士自身价值,护士通过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现有、潜在的护理问题,有效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及并发症发生,大大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天数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血BNP浓度与心功能水平关系非常密切,它可以用于心功能衰竭的诊断,也可用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判断指标[5]。血浆BNP浓度小于100 ng/L作为阈值,诊断心力衰竭的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90%[6]。有研究[7]提出,医生不用依靠超声心动图等有关检查,仅凭BNP>100 ng/L即可正确诊断83.4%的心力衰竭患者,如果结合临床特征,如气短、水肿等或实验室检查结果, BNP正确诊断率可提高到90%以上。因此,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避免心力衰竭诱因,可有效降低血BNP浓度。本文研究所示,经过预见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BN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预见性护理是以整体护理为指导,以临床症状护理为依据[8],针对心力衰竭患者病因复杂、处理麻烦等特点,充分应用预见性护理模式,主动评估患者,及时判断现存或潜在问题,制订有效的护理措施,做到规划化、系统化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本研究显示,经过预见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能够大大降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国荣,曹癸兰,曹青,等.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指导效果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8,23(29):67-68.

[2] 吕宜凤,刘军,薛秀娟,等.时间护理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护理学报,2009,16(7):57-58.

[3] 韩丽军,张桂红.整体护理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杂志,2007,24(10A):30-33.

[4] 孙淑芳,麻玉秀,李国英.老年心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2004,10(7):79-80.

[5] 龚兰生,施仲伟,于金德.充血性心力衰竭[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5-68.

[6] Sadanandan S, Cannon CP, Chekuri K, et al. Association o f elevated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with angiographic findings among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and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J Am Coll Cardiol,2004,44(3):564-568.

[7] Mega JL, Morrow DA, De Lemos JA, et 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t presentation 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 ENTIRE-TIMI-23 substudy [J]. J Am Coll Cardiol,2004,44(2):335-339.

慢病管理护理工作计划篇9

【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127-02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气管及支气管粘膜周围组织出现非特异性感染,从而出现的一种病情缓慢的支气管炎症疾病,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免疫功能不断衰退,病毒感染抵抗能力下降,更易引发慢性支气管炎症疾病,此种疾病极易引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以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威胁老年患者身心健康。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自发的改变生活方式,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为此我院对此进行一次临床资料调查,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本次临床研究中,主要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12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人,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区间为60岁~78岁,平均年龄为68±15岁,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照组60人,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年龄区间为61岁~80岁,平均年龄在69±18岁,对患者单纯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程度有可比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在本次临床资料调查中,我院对60例对照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常规护理,通过抗生素及激素药物使用,帮助患者控制感染、祛痰平喘。对60例观察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护理干预,包括入院宣教,座谈会,出院宣教等几种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①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理知识、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等,从而加深患者及家属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认识,让患者对此种疾病有所重视。②饮食指导,每天摄取足够的热量与水份,通常情况下,每日饮用1500~2000ml的水,同时补充足量的维生素C与维生素E,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③训练指导,每日进行适当的训练,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竞走、打太极拳等等,运动频率以每周五次为最佳,每次锻炼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左右,不可运动过渡,若是出现心悸、头晕等不适症状,患者要及时停止运动[1]。④用药指导,主要以抗生素类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为主,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安全用药知识,防止出现用药不当产生的危险,从而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发展。⑤心理指导,由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反复迁延性疾病,很多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对患者的病情康复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我院要求医护人员要耐心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心理辅导等,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

13临床观察指标本次临床研究主要观察指标为生活习惯改善率、生活习惯改善率、再次复发时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对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病,主要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发的一种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慢性炎症。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自身免疫能力不断衰退,抗病毒感染能力也不断下降,相比较青年人,老年人更易患上慢性支气管炎疾病[2]。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疾病迁延反复发作,极易引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随着临床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不仅限于疾病护理,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也成为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方式,让患者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知识增加了解,自发的改善生活方式,这无疑有利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控制病情,为此我院专门针对于此进行了一次临床资料调查[3]。

慢病管理护理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 健康教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氧吸入疗法;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2(b)-070-02

氧吸入疗法是临床多种疾病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其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通气功能障碍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常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目前长期氧疗(LTOT)被认为是影响COPD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外研究表明,LTOT不仅能使血氧饱和度增加、改善低氧、减轻症状、增加活动范围,而且还可改善患者情绪,从而提高生命质量,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出现COPD患者不予配合长期氧疗的情况。为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本研究对120例COPD住院患者进行监测,分析其氧疗依从性差的原因,并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大力普及氧疗知识,旨在探讨提高COPD患者氧疗依从性的方法,提供开展氧疗护理的依据,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8月~2008年8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20例患者,其中,男66例,女54例。其病史、症状、体征、肺功能及胸片检查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全国COPD诊断标准,并符合LTOT的指征:休息时呼吸室内空气Pa<55 mm Hg(1 mm Hg=0.133 kPa)或SaO2

1.2方法

1.2.1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接受COPD系统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按预先设计好的健康教育计划进行LTOT的宣教指导,而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方法的氧疗指导。

1.2.2 LTOT健康教育计划的应用。首先,介绍病区环境,指导患者配合检查及治疗;其次,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所患疾病的认知情况,使护理人员在实施健康教育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第三,分析患者不能配合LTOT的原因及对氧疗的了解程度;第四,进行常规性的健康教育;第五,进行专科性的长期氧疗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养成良好的遵医行为,树立康复意识;最后做好出院指导。对以上健康教育计划完成好的给予鼓励及表扬,对完成不好的继续强化。

1.2.3对患者氧疗依从性的管理及健康教育。由于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时间及交流的机会最多,所以应成为长期氧疗知识宣传教育的主角,承担起对患者进行宣教的指导工作。首先要重视护理人员自身的学习,培养专科护士,进一步接受COPD的治疗、护理、康复等最新进展的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其次分析患者氧疗依从性差的原因:丧失治疗信心拒绝吸氧2例,占1.6%;因经济原因不能负担氧疗费用41例,占34.1%;不懂持续吸氧的重要性46例,占38.3%;害怕对氧产生依赖11例,占9.1%;持续吸氧影响活动12例,占10%;擅自加大氧气流量8例,占6.9。再者针对氧疗依从性差的原因,教育形式的选择要多样化,具体有:①计划性教育:根据摸底情况,将有共性护理问题的患者进行有计划地循序渐进的群体教育,对有不同护理问题的患者采取面对面的个别教育,因为个别教育有针对性,有利于护患交流,达到进一步的咨询沟通;同时可以编成健康知识手册,使其图文并茂,利于阅读、长期保存、随时查询;对于老年患者应更多的采取一对一个别指导。②随机性教育:患者及家属从健康教育板报、小册子、宣传卡及各种渠道掌握了解疾病知识或信息,提出疑点,护士给予解答。③示范性教育:针对患者文化水平的限制,健康知识的缺乏,对某些行为进行示范给予纠正。④以点带面、鼓励家属参与及利用正反事例等教育方法,提高患者的氧疗依从性。

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LTOT的指征、作用、方法等。首先应纠正患者对LTOT不正确的认识,消除顾虑,说明长期氧疗的重要性;其次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消毒及保养吸氧装置。根据病情指导患者在1.5~2.5 L/min调整吸氧流量,维持PaO2>60 mm Hg,依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步延长吸氧时间,以达到每天15~18 h的有效治疗时间。同时让患者认识到氧中毒的危害及发生的原因,警惕及预防氧中毒的发生。注意患者的情绪及病情变化,观察其症状、体征、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等氧疗效果。

1.2.4氧疗依从性的评定氧疗依从性的评定内容包括:①坚持COPD系统的治疗及护理,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②能按照计划好的健康教育计划内容达到标准的LTOT。

1.3评定标准

完全依从即能全部按照评定内容要求执行;部分依从即能部分按照评定内容要求执行;不依从即不能按照评定内容要求执行。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氧疗依从性的比较(表1)。

由表1可见,研究组的氧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治疗依从性即遵医行为,是指患者求医后其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氧疗依从性属治疗依从性的一种,如果患者的用氧行为能忠实的服从医嘱及护理,其行为称氧疗依从性好;反之拒绝接受吸氧或同医嘱不符合的行为称氧疗依从性差。好的氧疗依从性是控制COPD患者病情的关键,故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COPD患者对氧疗的依从性,对于患着长期的治疗措施,必须由患者自己实施,这就要求患者遵从医生的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

氧是维持人体正常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吸氧是治疗各种肺疾病的基本手段。缺氧可迅速引起细胞损伤,纠正缺氧对有进行性低氧血征的COPD患者具有重要作用,已证明患者LTOT可改善COPD并合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率。标准的LTOT应1.5~2.5 L/min、每天24 h吸氧,即持续吸氧,大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完成24 h吸氧,因此每日吸氧18 h以上为持续吸氧。关于COPD患者LTOT,每天平均吸氧15 h,5年存活率提高62%,10年存活率提高26%;但COPD患者对LTOT各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因而迫切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医护人员的氧疗知识宣教工作远远不够。从表1得知,研究组与对照组氧疗的依从性比较,P

[参考文献]

[1]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Payty:Longterm domiciliary oxygen therapy in chronic hypoxic cor pulmonalc complicating chronic bronchitis and emphysema[J].Lancet,1981,1:681-685.

[2]林江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患者的长期氧疗[J].中华结核杂志,1998,21(2):71.

[3]周达生,姚华庭.医学系统工程与遵医行为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1995,15(2):27.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4):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