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护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1 20:26:18

妇产护理论文

妇产护理论文篇1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妇产科2024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2例;对照组年龄20~41岁,平均(26.4±7.3)岁,平均孕周(37.8±3.2)周,观察组年龄21~42岁,平均(26.6±7.1)岁,平均孕周(37.5±3.4)周;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及指标:对两组产妇进行剖宫产等危险指标的统计分析并实施评估。观察组在风险管理制度指导下进行综合护理,护理模式以产妇为中心,为其及时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为孕产妇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分别对两组孕产妇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统计,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

1.3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孕产妇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病率分别为4.64%、15.6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护理疗效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5.16%、87.5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妇产护理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初产妇,心理分析,护理

 

产妇临产时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变化,而临产时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正确护理对产妇顺利分娩,产后母体恢复及母乳喂养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分娩虽然是生理现象,但对于产妇却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分娩应激即可产生生理上的应激,同时也可以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本文就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作一简要的分析概述。

1 心理状态分析

1.1 待产期

1.1.1 恐惧心理 自怀孕到分娩这段时间里,她们经常从同事、同学、亲朋好友及书本等处接受到有关妊娠、分娩的信息,而这些人往往将个人的经历加以渲染、夸大,对分娩这一必然过程产生一种无法抗拒的恐惧感,常常感到害怕、恐惧和紧张,加之对医院环境不熟悉,更加重了这种感觉。部分年龄较大者认为自己年龄偏大会难产,而一些高危孕妇(巨大儿、骨盆畸形等)需手术结束分娩者,因为对手术不了解,惧怕麻药会对胎儿及个人产生不良影响,另有部分初产妇因对胎儿性别的企盼(多见于独生子或纯女户家庭)以及惧怕胎儿畸形等,导致初产妇产生紧张、恐惧心理[1]。

1.1.2 焦虑心理 产妇入院后都希望尽快分娩,早日出院,但因个体差异,胎位、胎儿大小、精神紧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初产妇到预产期时无临产征象,就会认为到期不分娩是一种异常现象,从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如担心胎儿是否有问题,自己分娩是否会不正常等。还有部分经济困难者,害怕不及时分娩会增加经济负担,因而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复杂心理。

1.2 临产期

1.2.1 烦躁心理 初产妇临产时由于剧烈阵痛,加之疼痛却有增无减,会觉得这段时间漫长无边。尤其是进入待产室后,身边无家人陪伴护理论文护理论文,产妇易出现烦躁不安的心理,常常表现为大喊大叫、哭闹,不由自主的寒战、出冷汗等,容易产生不安全感。

1.2.1 怨恨心理 临产时的剧烈疼痛,会让产妇难以忍受,将这种疼痛怪罪于腹中的胎儿,企望能尽快处理掉胎儿或期望医护人员或家属能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或缓解这种疼痛,而这种愿望一旦无法实现,就会认为家人及医护人员对她痛苦置之不理,而产生怨恨心理论文下载小论文。

1.3 分娩期

1.3.1 害羞心理 分娩期因产妇此时宫口已开全,疼痛感稍有缓解,但是因抬头下降,肛门坠胀感明显,产生便意,此时需要用腹压和肛提肌的力量,但是产妇往往因为惧怕大便(害羞)而不敢用全力,导致产程延长。

1.3.2 无助心理 第一产程较长时间的疼痛,会使产妇消耗很大的体力,到第二产程时,助产人员要求产妇配合尽可能地向下屏气,而体能不足而出现疲乏无力,不能很好地配合,有时受到助产人员的呵斥或责备等,产妇往往会有筋疲力尽的感觉,产生孤独无助的心理。

2 护理措施

2.1 待产期 首先对新入院产妇,护士要热情接待,态度要和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周围环境、病室的设施及住院的各项制度,减轻或消除其紧张情绪。其次向患者讲解分娩的一些知识及注意事项,使产妇对分娩这一生理过程有一正确的认识。让产妇及家属适当了解一些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向患者耐心细致的说明,使产妇有所了解,主动配合,在进行操作时做到轻、细、稳。在进行交谈时,要使用文雅和气、通俗易懂的语言,态度要亲切、和蔼,使患者对你产生信任,使其精神、情绪都得以放松,保持平静的心理状态,从而平静地过渡到临产期。

2.2 临产期 临产后患者常常有较强的不适感和疼痛感,甚至有些体质较差或痛觉敏感者更是觉得难以忍受,因而心情烦躁,大喊大叫,并产生恐惧、孤独感,甚至怨恨情绪。在此期首先护士要有强烈的同情心,不能对患者的哭闹、喊叫等行为责骂或者是熟视无睹,漠然置之,应针对其恐惧心理进行安慰及心理开导,消除其恐惧心理。其次有意识地与患者多交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同时给予一些生活上的帮助,使患者能用自身的意志克制自己的行为,对部分极度烦躁、恐惧的患者,可酌情让家人陪伴,使患者获得一种安全感,必要时可使用一些镇静剂,帮助患者休息,同时给予安慰,体贴和鼓励的语言和行为引导护理论文护理论文,使患者感到受到了尊重、关心和重视,以保持良好的心境,保证充沛的精力,顺利分娩。

2.3 分娩期 分娩期因宫口已开全,疼痛感相对减弱,而肛门下坠感和憋胀感增加,并伴有便意,此时护士应耐心安慰,告知有便意是正常现象,不必紧张,也不必要害羞,在应该用力时大胆地向下屏气,并告知胎儿在产道时间过长的危害性,讲解分娩时的呼吸技术和躯体放松技术,并询问是否口干,是否需要喝水等,尽可能满足产妇的正当要求,在宫缩间歇期可告诉产妇全身放松休息,适当地应用表扬、鼓励的语言,帮助初产妇解除畏惧、害羞、无助心理,使其放松心情,配合助产人员安全分娩。

3 小结

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产妇的各种心理反应程度。在整个产程中要热情接待孕妇,关心孕妇,做好孕产妇正常分娩知识的宣传,讲解影响分娩的各种因素,充分了解孕妇各方面的情况,多安慰、多鼓励,消除其陌生、恐惧、不安全感,从而减少产后出血,缩短产程,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保证母婴平安。

【参考文献】

[1]张丽芳,包翠荣.待产妇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07,15(2):66.

妇产护理论文篇3

1.1成立领导协调小组

本研究课题领导协调小组由5名组员组成,其中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1名。主要负责拟定研究主题,编制专家咨询表,遴选咨询专家,以及对专家咨询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1.2遴选专家

根据Delphi法的特点和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对象,拟订选择专家的条件:(1)具有高级职称临床产科医疗和护理专家,包括高级职称助产士和高级职称医师;(2)从事专科、本科的妇产科护理教学15年以上,并具备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育者;(3)具有助产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4)熟悉妇产科专业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或长期从事妇产科护理学专业教育研究;(5)愿意参加本研究并回答专家函询问卷;(6)能保证在课题研究的时间内持续参加本研究的几轮函询。本研究依据遴选专家条件,共聘请了专家20名,分别来自10个地区的10个单位(4所医学院校,6所三级甲等医院),且分别来自妇产科临床护理和医疗教学医院、大专及本科妇产科护理专业教育及助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临床带教老师等领域。专家组成员于本课题研究内容相关性较好。

1.3初拟指标体系草案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素质教育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妇产科护理学理论和临床教学的情况分析,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后,研究小组成员制定了专家函询表,包括说明信、问卷正文及专家基本信息。初步将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分解为6项(表1),二级指标23项。专家按照Likert5级评分进行评价。(最重要赋值5分,最不重要赋值1分)

1.4专家咨询

在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草案基础上,课题领导协调小组设计出专家咨询表及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采用亲自发放或E-mail方式发放并回收专家咨询表。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03和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用频数、构成比、率表示,专家积极系数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意见权威程度用指标的权威系数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及协调系数表示。缺失值处理:及时审核咨询表信息,减少缺失值的出现;对出现的缺失值,赋予均值以减少数据的损失。

2结果

2.1专家一般资料

参与本研究两轮函询的14名专家均为副高级或以上高级职称,职称结构:教授、主任护师、主任医师共8名,占57.14%;副教授、副主任护师、副主任医师6名,占42.85%。年龄结构:30~39岁1名,占7.14%;40~49岁9名,占64.28%;50~59岁4名,占28.57%。学历结构:大专1名,占7.14%;本科10名,占71.42%;硕士2名,占14.28%,博士及以上1名,占7.14%。

2.2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2.2.1专家的积极程度

积极系数主要反映在专家函询表的回收率上,回收率的高低能说明专家对该项目研究的关心程度,也是进行专家咨询的关键。本研究共进行了两轮函询,两轮均发放专家函询表20份,每轮均回收2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100%。每轮函询均认真完成表格,部分专家还对指标内涵及指标分级提出建议和意见,并通过书面或来电等方式针对一些问题给予指导和探讨。

2.2.2专家对本研究课题的权威系数(Cr)

Cr取决于专家自评熟悉程度(Ca)及判断依据(CS),Cr=(Ca+Cs)/2,一般认为Cr大于0.70即为信度较好。本研究中Ca=0.92,Cs=0.84,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8。

2.2.3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分析

协调系数反映全部专家对全部指标评判意见的协调程度,用W表示,W越接近1,表明专家对指标结构认同的一致程度越高,所有指标的协调程度越好,结果越可靠。显著性检验是专家一致程度的可信检验。本研究中,6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805,23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713。同时,全部指标的协调系数的显著性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4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经过两轮调查、整理和分析,确定了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讨论

3.1运用Delphi法的科学性

Delphi法源于上个世纪40年代,后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并主要作为决策分析、指标筛选与指标体系的构建等。该方法的核心是通过调查征求专家意见,再通过综合、整理、归纳后反馈给专家并提出新的论证,多轮论证后得到一个可靠性较大且比较一致的意见。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初步拟订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草案,采用Delphi法搜集妇产科领域专家和妇产科专业教育者对评价体系进行咨询论证,依据咨询结果构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结果分析显示: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熟悉系数、专家判断系数等均表明专家参与积极性较高;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8,可以认为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结果可信;本研究中6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05,23项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913,说明专家意见认可程度非常高,协调性好。

3.2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本研究通过两轮专家函询,确定了6项一级指标和23项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中,理论学习能力赋值最高,包括了妇产科护理学理论考核、文献检索能力、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4个方面。在本科教学中,专家认为要培养学生应用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的能力,并掌握除开专业理论知识外的英语、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同样,专家们认为妇产科护理学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外,临床学习能力也十分重要,包括临床上主动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病情和用药观察能力及应急能力。这说明专家认为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临床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强化巩固理论知识,另外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要培养护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及临床思维和观察能力。在一级指标中专业精神和慎独素质被认为仅次于理论和临床学习,强调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慎独性,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目前随着健康定义的扩展,需要临床将患者的生理、心理作为整体来护理,所以对即将转型为临床护士的护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需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主动学习、更新知识、满足患者需求。护生要学会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同时要求护生自己学会自我调节,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为患者提供护理。另外专家们认为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也是在妇产科教学中需要被关注的方面,这包括关爱妇产科病人,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将护理伦理学知识运用到妇产科护理中,并且要学习和掌握与母婴相关的法律知识。

4小结

妇产护理论文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妇产科2011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2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3~54岁,平均年龄为29.8岁,病程5d~10个月,其中有24例宫颈炎,14例月经失调,16例盆腔炎,20例子宫肌瘤,16例妊娠合并症,10例其他妇科病。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4~56岁,平均年龄31.2岁,病程4d~11个月,其中26例宫颈炎,12例月经失调,14例盆腔炎,18例子宫肌瘤,16例妊娠合并症,14例其他妇科病。对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以及病情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观察组:给予本组患者人性化护理,即是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而制定各不相同的护理方案,需要对患者的饮食起居方面进行护理,并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不良情绪能够减轻,以此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与医护人员的治疗进行配合。

对照组:本组患者仅给予常规的护理,即是根据患者的病症进行护理评估,以此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进行对症护理治疗,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对出现的问题给予立即的解决。

1.2.2评价方法

采用自制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采用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前后的心理变化进行检测比较,焦虑:总分>14分;可能存在焦虑:7≤总分≤14分;没有焦虑:总分<7分。

1.2.3统计学方法

在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3.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分别的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护理前护理质量评分为86~98,护理后为96,对照组护理前为64~86,护理后为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汉米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在护理前比较,观察期护理前有90例>14分,6例7~14分,4例<7分,对照组有88例>14分,8例7~14分,4例<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汉米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在护理后比较,观察期护理前有6例>14分,24例7~14分,70例<7分,对照组有30例>14分,44例7~14分,26例<7分,评分分别为70%和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妇产护理论文篇5

1.1临床资料

将我院妇产科2012年4月—10月期间手术患者100例纳入到本次研究当中,平均年龄(43.1±13.9)岁,手术种类:剖宫产40例,子宫肌瘤切除30例,盆腔清扫术20例,宫颈糜烂切除患者10例。入选标准:①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患者依从性好,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和护理工作,配合后期随访。排除标准:①具有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疾病的患者,如严重心肺系统疾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肿瘤患者等;②对本次研究持怀疑态度或者非自愿参加本次研究者。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确保2组患者在年龄、疾病种类、病情轻重、手术类型、生活习惯、家族史以及既往史上均衡可比。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综合干预主要包括:①术前综合护理干预。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应该时刻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当科室通知即将进行手术时,应该提前深入到患者病房中,对手术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相关了解,观察体会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对于自身疾病的认知范围,如果发现患者对于即将到来的手术具有较大的恐惧和焦虑心理,应该予以及时缓解。具体缓解措施包括:对其病情进行耐心讲解,告知患者我们具有优良的医护人员以及良好的手术室环境,可以保证患者的手术达到最大程度的成功率。如果有需要,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的生活条件,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和配合,最终使患者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来迎接即将到来的手术治疗。如时间充裕,护理人员还可以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尿、深呼吸以及相应恢复运动等,以帮助患者做好术后恢复的准备工作。②术中综合护理干预。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手术室护士应该提前将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调节到最适宜人体的状态,进而使得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最佳生理状态。手术过程中,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手术护理工作,并且根据术前对于患者身体状况以及心理状态的评估结果对其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措施。特别是对于那些对手术具有恐惧心理的患者,应该在手术过程中予以鼓励,耐心解答患者对于手术进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使得患者能够渐渐放松身体,以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配合手术的进行。③手术室护士在患者手术结束之后应该认真填术记录单,并且按照医生指示对患者伤口进行常规处理。术后多人在搬动患者要注意动作必须轻柔,将患者安全护送回病房后与责任护士进行交接。告知患者家属以及责任护士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指导患者饮食以及术后运动状况。工作交接完成之后,定时巡视病房,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对于那些术后精神状态不佳或者情绪低落患者,应该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一定的人文关怀,加强其对后续病情的认识,使得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疾病,争取早日康复出院。

1.3VAS评分标准

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对本次研究中进行妇科手术患者的疼痛进行分级判定。所谓VAS就是给患者划有刻度纸张,上面标有刻度0cm~10cm,告知患者0代表无疼痛感,10代表极重度疼痛感,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作出相应判断。观察2组患者术后6,12,24h的切口疼痛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不同时间切口疼痛评分比较。

2.2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得分为(94.11±3.12)分,对照组为(86.35±4.19)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6.21,P<0.05)。上述结果表明,对妇产科行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3讨论

妇产护理论文篇6

1.1产褥期自我检查

分娩后一周内,检点包括:

1.1.1子宫收缩情况产褥期第一天子宫底为脐平,以后每天下降下1~2cm,产后10~14天降入骨盆,经腹部检查触不到宫底,并检查有无压痛。

1.1.2恶露的性状恶露由血液、坏死膜组织及粘液组成。分为:

①血性恶露约持续3~7天

②浆液性恶露约7~14天

③白色恶露约14~21天

产后3周左右干净,血性恶露持续两周以上,说明子宫复原不好。除看形状外要闻恶露有无臭味,如有臭味说明可能有产褥感染。

1.1.3腹部、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检查伤口有无渗血、血肿及感染情况,发现异常动员产妇到医院诊疗。

1.1.4全身情况了解一般情况、精神、睡眠、饮食及大、小便等。

测血压:初次与第二次访视中均测血压,发现产后血压升高应给予处理。

测体温:产妇产后24小时内由于分娩疲劳,体温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38度。产后3~4天,因肿胀,体温有时可达39度,持续数小时,最多不超过12小时,如产后体温持续升高,要查明原因并与产褥感染鉴别。

测脉搏:由于胎盘循环停止、循环血量变少,加之产褥期卧床休息,产妇脉搏较慢但规律,为60~70次/分。

测呼吸:因产后腹压降低、膈肌下降、呼吸深且慢,约为14~16次/分,当产妇体温升高时,呼吸和脉搏均加快。

产后排尿功能的检查:经产钳、剖腹产、滞产的产妇要特别注意排尿功能是否通畅,预防尿路感染,指导产妇多饮水。

1.1.5的检查检查有无皱裂,乳腺管是否通畅,有无红肿、硬结,乳汁分泌量是否正常。

1.2产褥期的护理及卫生指导

1.2.1外阴的清洁卫生每日应冲洗外阴。用消毒会阴垫,保持会清洁,预防感染。如伤口肿胀疼痛,可用75%的乙醇液纱布湿敷,还可用0.01%~0.02%高锰酸钾水坐浴。

1.2.2注意个人卫生每天用温热水漱口、刷牙、洗脚、撺澡。

2剖宫产术后家庭护理

饮食指导:因手术创伤及母乳喂养,身体能量消耗大,出院后要增加营养,排除陈旧观念,合理安排膳食。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为尽快恢复体力,防止营养过剩,产妇可在每天早晨起床前做保健操,经常开窗通风,呼吸新鲜空气,不要用肥皂水和酒精擦洗,以防皱裂。

对手术刀口局部的护理:出院后一期愈合的伤口,可在疤痕处用食指轻轻按摩,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疤痕牵拉的不适感;刀口处发痒时,禁用手抓。

要坚持母乳喂养:坚持母乳喂养可以促进恶露尽快排出,有利于子宫复位,使产妇加快康复。

3产后恢复需注意的事项转产妇忌不刷牙产妇在月子里不刷牙危害很大。产后的头几天,为了补充营养,促进体力恢复,常给产妇以高糖、高蛋白、高脂肪饮食,每天多达6~7餐,大量的食物残渣留在口腔内、牙缝里,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变成酸性物质,腐蚀牙齿,使龋、牙周炎、口腔炎等发病率大大增加,甚至链球菌感染诱发风湿热、肾炎、心脏病。

4产妇在分娩后3个月内忌多吃味精

一般而言,成人吃味精是有益无害的,而婴儿、特别是12周内的婴儿,如果乳母在摄入高蛋白饮食的同时,又食用过量味精,则对婴儿有不利影响,过量的谷氨酸钠能与婴儿血液中的锌发生特异性的结合,生成不能被机体吸收的谷氨酸,而锌却随尿排出,从而导致婴儿锌的缺乏,这样,婴儿不仅出现味觉差、厌食,而且还可造成智力减退,生长发育迟缓等不良后果。

5产妇忌不洗澡、不梳头

按科学规律,产后完全可以照常洗澡、洗脚、及时地洗澡可使全身血液循环增加,加快新陈代谢,保持汗腺孔通畅,有利于体内代谢产物通过汗液排出。还可调节植物神经,恢复体力,解除肌肉和神经疲劳。一般产后一周可以擦浴,一个月后可淋浴。不宜在澡盆内洗盆浴,以免洗操用过的脏水灌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洗澡时室温要保持在34~36℃,水温在45℃左右。浴后要迅速擦干,衣服要穿好,防止受凉。梳头不仅是美容的需要,而且通过木梳剌激头皮,还可促进局部皮肤血液循环,以满足头发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防止脱发、早白、发丝断裂、分叉等。产后梳头有益无害。

6产妇急于服用人参

人参含有多种有效成分,这些成分能对人体产生广泛的兴奋作用,其中对人体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能导致服用者出现失眠、烦躁、心神不安等不良反应。而刚生完孩子的产妇,精力和体力消耗很大,十分需要卧床休息,如果此时服用人参,反而因兴奋难以安睡,影响精力的恢复。人参是补元气的药物,服用过多又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的流动。这对刚刚生完孩子的产妇十分不利。因为产妇生孩子的过程中,内外生殖器的血管多有损伤,服用人参,有可能影响受损血客的自行愈合,造成流血不止,甚至大出血。因此,产妇在生完孩子的一个星期之内,不要服用人参,分娩7天以后,产妇的伤口已经愈合,此时服点人参,有助于产妇的体力恢复。但也不可服用过多。此药属热,会导致产妇上火或引起婴儿食热。产妇食用多种多样的食物来补充营养是最好的办法。

妇产护理论文篇7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86例胎膜早破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产妇年龄19~40岁,平均(28.1±3.6)岁;经产妇17例,初产妇26例;孕周29~35周15例,>35~37周28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0~41岁,平均(28.5±3.7)岁;经产妇16例,初产妇27例;孕周29~35周13例,>35~37周3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怀孕次数及孕周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临床护理服务;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针对性的产科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1健康教育

帮助产妇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告知医院有关注意事项,同时结合产妇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状况等,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健康教育护理,其主要包括告知产妇胎膜早破相关知识,其病理形成机制,以及告知其剖宫产及阴道分娩的相关知识及其优缺点等。此外,还要向产妇讲述分娩的整个过程,让其做好心理准备,以有助于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保障其顺利生产。

1.2.1.2心理护理

由于第1次分娩产妇对胎膜破裂情况不了解,易为此出现焦虑、恐惧及抑郁等消极情绪,长期的积累,产妇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极易导致早产及宫缩等情况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与产妇的沟通交流,告知其胎膜破裂是可以有效应对的,且不会影响其正常分娩,并讲述医院真实案例,以缓解产妇心理压力。同时指导产妇家属,多给予产妇关心和支持,用积极情绪感染产妇,以保持其良好心态。

1.2.1.3预防感染护理

结合产妇实际情况,给予其健康的生活护理引导,为了保障其外阴的卫生,尽量选择性能良好的会阴垫,同时定期予以更换。实时监控产妇各项体征,如发现异常情况(如感染等),及时报告医务人员并予以相应处理,在出现胎膜早破情况后,要尽快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

1.2.1.4和饮食护理

指导产妇多注意休息,同时注意适量床上运动,在方面,为了避免出现子宫胎盘供血不足,导致宫腔压力较大的问题,可以指导和辅助产妇行左侧卧位。在饮食方面,嘱其不要吃辛辣食物,以免出现咳嗽情况,为了避免出现便秘情况,指导其多喝水,多食用粗纤维食物等。此外,还要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知识及技能,以及的卫生及护理知识等。

1.2.2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比较两组产妇顺产率、新生儿情况、产妇产后宫内感染及产后出血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满意度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44,P<0.01)。

2.2两组产妇分娩情况比较

研究组产妇顺产率为76.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3,P<0.05)。

2.3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及阿氏评分比较

研究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阿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两组产妇宫内感染及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研究组产妇宫内感染率、产后出血量[13.95%、(288.2±37.6)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9.53%、(367.1±50.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妇产护理论文篇8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妇产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60例,年龄23~55岁,平均30.1岁,病程5~10d。具体病例情况如下:盆腔炎10例,宫颈炎13例,妊娠合并症9例子宫肌瘤12例,月经失调9例,其他7例。对照组患者60例,年龄24~57岁,平均年龄30.8岁。具体病例情况如下:盆腔炎11例,宫颈炎12例,妊娠合并症10例子宫肌瘤11例,月经失调10例,其他6例。经过临床诊断分析,两组患者的病情、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在临床护理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该组患者实施对症护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时进行护理,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在临床护理时,相关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的和患者进行沟通。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在护理的过程中,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应的生理指标制定特定的护理方案。并及时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和进展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必胜信念,在日常生活中,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合理规划,使患者处于亲情般的关怀与呵护,感受到家的温暖。在护理工作中,患者的心理障碍应引起护理人员的关注。要有针对性的设计护理方法解决患者的心理障碍,以患者为中心,尊者患者的合理需求,使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均得到满足。

1.3评价方法

本研究中,采用自制的护理质量评估体系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护理后,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和比较,<7分为无焦虑,7~14分为潜在焦虑,总分>14分为焦虑。

1.4统计学处理

对两组患者的数据通过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HAMA比较

本次研究,我们队两组患者的HAMA和护理质量评价进行了评分比较,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

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性化护理是对护理工作的必然要求。人们对人性化护理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医护人员的工作也应提高至一个新的层面,需以患者为中心,做好人性化护理。护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患者恢复健康、预防疾病和减轻患者的病痛。患者更倾向于得到人性化的、自然、和谐以及亲切的护理服务。与传统的常规护理工作不同,人性化护理强调人性化的关怀,以患者的感受和需求为工作出发点。研究发现,妇产科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些疾病不仅为女性患者带来了病痛,同时也带来了心理和经济上的巨大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生活。因此,如果有效的治疗妇产科疾病是当今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人性化护理的发展,其在妇产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人性化护理强调以人为本,人性化的理念。它是一种由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的跨越,更加注重满足患者对于尊严的满足。在护理过程中,进行全面护理预评估,结合患者的诊断结果,为患者制定明确的护理计划。人性化护理给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还需要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亲和力。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人性化护理,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4结语

妇产护理论文篇9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到2013年5月的100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的年龄在20~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1±4.3岁,患者的怀孕时间为37~40周,患者的体重在59~82kg之间。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之下实施人性化护理方式,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以及体重等方面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50例)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实施人性化护理,为患者进行心理等方面的综合护理,按照患者的个体化不同,为患者实施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紧张以及焦虑的情绪,注意患者的饮食起居等方面的护理,使患者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自然分娩,占总例数的60.0%,剩余20例患者实施剖宫产手术,占总例数的40.0%;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自然分娩,占总例数的80.0%,剩余10例施行剖宫产手术,占总例数的20.0%,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50例)患者在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平均为199±61.7ml,观察组(50例)患者的出血量平均为151±63.3ml,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妇产护理论文篇10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质量

本文针对于如何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主要进行如下2个方面的探讨,一是,具体的分析和影响妇产科护理质量的因素。二是,探讨了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方法。通过对上述2个方面的介绍,进而完成本文要呈现给读者的全部内容,下面就进行具体的分析和介绍。

1 影响妇产科护理质量的因素分析

1.1护理环境

护理环境影响着妇产科护理的质量。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有,病房的清洁与否,通风条件,这都属于护理环境的范畴[1]。如果产妇和患者的病房不清洁,通风不好,室内潮湿,都会影响到护理质量,也会影响到产妇和患者的情绪,不利于在医院的待产和治疗。

1.2 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由于自身专业水平较低,影响护理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操作上的不规范,护理中护理方式不当,药物配错,临床经验不足,在患者出现危急情况的时候,护理人员不能做出正确判断,延误了最佳抢救的时间,为患者造成极大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伤害,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2]。

1.3 患者就医行为

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如果患者不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也影响着护理质量。比如:在护理过程中,患者采用不配合的态度、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未经护理人员审批擅自外出等都不利于护理的顺利进行。由此可以看出,护理过程中患者是否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患者是否能积极参加治疗等都对护理的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

1.4 服务态度

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也影响着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一些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时候,态度不友好,产妇和患者提出的疑问不愿意回答,对产妇和患者的合理要求不予以满足等,进而严重的影响到护理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

2 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方法分析

2.1 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

营造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能够不断的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病房需要干净整洁,通风要良好,患者和产妇在这样的护理环境下才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待产和治疗。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每天打扫病房,被褥常常的换洗,并且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进一步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

2.2 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要想进一步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相关人员应该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及时的寻找出护理操作不正确的地方,并且让其进行纠正[3]。另外,我们应该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对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像:一些护理人员的理论性知识较为薄弱,一些护理人员在护理中没有进行人性化护理,一些护理人员在护理中没有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一些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一些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欠缺等等,对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存在欠缺的地方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配培训,并且在培训之后还应该进行相关的考核,了解护理人员护理欠缺的地方是否已经有所弥补,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

2.3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

要想进一步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应该不断的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护理人员应该本着理解患者的态度,对护理中患者焦躁的情绪,不友好的态度做到理解,并且采用合适的语言安慰患者,让患者能够感受到护理人员对他的关心[4]。护理人员还应该耐心、认真、用心的去对待每位患者以及家属的疑问和要求,要尊重患者以及家人的意见,正确处理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问题,提高护理的质量。

2.4 服务态度要好

在进行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时候,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一定要好。由于面对的护理对象是产妇和妇科疾病的患者,她们心灵上都比较脆弱,精神也比较紧张,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时候,积极的回答产妇和患者提出的问题,为他们进行健康的指导,对于产妇和患者提出的合理性的要求,护理人员应该尽量进行满足,护理人员应该给患者以家人般的温暖,让患者和产妇在医院治疗和待产的这段时间里能够得到最优质的护理服务,不断的促进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

3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如何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在进行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全面的了解影响妇产科护理质量的因素,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能够不断的提高护理的水平,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为患者和产妇提供最为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还应该针对于自身的不足,加以培训,在护理工作中能够更加全面更加周到的进行护理,不断的促进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胡君霞.浅谈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全国助产专业护士培训班论文汇编[J].2011(10).

[2] 李春建我院妇产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建,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全国助产专业护士培训班论文汇编[J].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