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协会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9 20:30:28

艺术协会工作计划

艺术协会工作计划篇1

简历编号: 313711602 更新日期: 2007-02-27 22:18:50

姓名: 陈xx先生 国籍: 中国

目前住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 籍 地: 广州 身高体重: 160 cm 95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3 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广告制作/平面设计与制作:美术编辑 、 广告制作/平面设计与制作:美术编辑 、 产品包装设计师:美术编辑

工作年限: 2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均可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2000--3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广州 广州

工作经历: 2001年 曾担任产品广告摄影师助手,离职原因是要上学.

2004年 在广东省文化学会书画艺术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内部刊物《广东书画艺术》编辑部编委成员 负债该刊物的美术编辑(职位:美术编辑)

2004年 在广州市好又多百货公司做企划美工.(职位:企划美工)

2005年 在广东昆冈广告公司做平面设计 离职原因是工作上班地点不稳定(职位:平面设计师)

2005年 在广东爱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任美术编辑一职。(职位:美术编辑组组长)

2005年-2006年至今 在香港嘉宏环球有限公司任摄影师兼平面广告设计师.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日期: 2004-06-01

所学专业: 平面广告设计 第二专业:

培训经历: 毕业学校:广东省文艺职业学院 专业:平面广告设计

1990-1996 广钢小学毕业

1996-1999 广钢中学毕业

1999-2002 广州芳村区高级职业中学毕业 工艺美术专业

2002-2004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毕业 平面广告设计专业 (任班长一职)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 良好 粤语水平: 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专长为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策划(CI策划)、视觉识别(VI设计)、标志设计(LOGO)、包装设计(PACKAGE)、广告设计(AD)、品牌设计、展览展示、海报、画册及户内外广告,熟练photoshop和CorelDRAW等软件,并于大学期间专修水粉、书法、国画,曾经参加过校际硬笔书法获二等奖、毛笔书法一等奖和在大学期间,本人的毕业作品包装设计被学校评为优秀作品,并在广州市画院举办的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展出,并被留校作留校作品代表学校参加各类省市级的设计展览和比赛,并在2005年广东省平面广告包装大赛中,此作品获得优秀作品设计奖,而且对摄影有浓厚兴趣,多次参加实践,有一定水平。懂得平面广告设计和包装设计和写POP字体.

而且广东省文化学会书画艺术研究专业委员会的标志是本人的成功作品之一,并被协会成功采用上了,还有广东省文化学会也是本人的标志设计作品之一,该标志现在也是被该选取之中。

本人性格沉稳、细致、观察力强、上进心极强,十分适合于美术设计以及摄影等工作,而且为人随和,易于沟通,能够比较轻易地融入工作群体,发挥所长。

但愿我们的合作能给贵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收获,并能自如的发挥本人的创造力。

详细个人自传:

本人是中国中华人民共青团团员,于99年入读芳村区高级职业中学,攻读工艺美术专业,成绩良好。

2002年考入广州文艺职业学院,大学期间一直担任班长,有较强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而且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的前矛,并且本人的毕业作品包装设计被学校评为优秀作品,并在广州市画院举办的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展出,并被留校作留校作品代表学校参加各类省市级的设计展览和比赛,而且被评为2002年-2004年度优秀班干部。

2003年经广东省文化学会广东书画艺术研究专业委员会审批成为正式会员。

并被协会编为协会内部刊物广东书画艺术编辑部编委成员,负债该刊物的美术编辑,并在刊物上刊登过自己的作品.本人因对工作认真负责,所以在2004年被协会升为协会内部秘书长一职,负债审核新加入协会的会员和本协会的刊物和协会的网站的美术编辑

简历封面

2004年在广东昆冈广告做平面设计负债好又多快讯项目的平面设计和编辑.

2004年成功设计出广东省文化学会书画艺术研究专业委员会的标志,并被该会成功采用。

2005年成功设计出广东省文化学会标志,现正被该会选取之中。

2005年在广东爱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任美编组组长。

2005年-2006年至今 在香港嘉宏环球有限公司任摄影师兼平面广告设计师,有良好的工作表现.

本人期望从事美术设计、美术编辑、包装设计方面的工作,并且对美术编辑这个职位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同时有足够的信心迎接任何工作的挑战。

详细个人自传

本人专长为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策划(CI策划)、视觉识别(VI设计)、标志设计(LOGO)、包装设计(PACKAGE)、广告设计(AD)、品牌设计、展览展示、海报、画册及户内外广告,熟练photoshop和CorelDRAW等软件,并于大学期间专修水粉、书法、国画,曾经参加过校际硬笔书法获二等奖、毛笔书法一等奖和在大学期间,本人的毕业作品包装设计被学校评为优秀作品,并在广州市画院举办的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展出,并被留校作留校作品代表学校参加各类省市级的设计展览和比赛并在2005年广东省平面广告包装大赛中,此作品获得优秀作品设计奖,而且对摄影有浓厚兴趣,多次参加实践,有一定水平。懂得平面广告设计和包装设计和写POP字体. 简历

而且广东省文化学会书画艺术研究专业委员会的标志是本人的成功作品之一,并被协会成功采用上了,还有广东省文化学会也是本人的标志设计作品之一,该标志现在也是被该选取之中。

本人性格沉稳、细致、观察力强、上进心极强,十分适合于美术设计以及摄影等工作,而且为人随和,易于沟通,能够比较轻易地融入工作群体,发挥所长。

但愿我们的合作能给贵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收获,并能自如的发挥本人的创造力。

详细个人自传:

本人是中国中华人民共青团团员,于99年入读芳村区高级职业中学,攻读工艺美术专业,成绩良好。

2002年考入广州文艺职业学院,大学期间一直担任班长,有较强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而且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的前矛,并且本人的毕业作品包装设计被学校评为优秀作品,并在广州市画院举办的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展出,并被留校作留校作品代表学校参加各类省市级的设计展览和比赛,而且被评为2002年-2004年度优秀班干部。

2003年经广东省文化学会广东书画艺术研究专业委员会审批成为正式会员。

并被协会编为协会内部刊物广东书画艺术编辑部编委成员,负债该刊物的美术编辑,并在刊物上刊登过自己的作品.本人因对工作认真负责,所以在2004年被协会升为协会内部秘书长一职,负债审核新加入协会的会员和本协会的刊物和协会的网站的美术编辑

简历封面

2004年在广东昆冈广告做平面设计负债好又多快讯项目的平面设计和编辑.

2004年成功设计出广东省文化学会书画艺术研究专业委员会的标志,并被该会成功采用。

2005年成功设计出广东省文化学会标志,现正被该会选取之中。

2005年在广东爱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任美编组组长。

艺术协会工作计划篇2

东方艺术・大家:能谈谈你所知道的较早的艺术驻留计划吗?

方敏儿:一位叫Lydia Shackleton的艺术家于1884年在柏林的皇家植物园里创建的艺术机构。这是我所知道最早做艺术家驻留计划的艺术机构;而于1990年代亚洲艺术协会在纽约实施的艺术家驻留计划已有中国艺术家参与,包括蔡国强和栗宪庭。

东方艺术・大家: 在这些驻留计划中,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艺术家及作品?

方敏儿:2012年由我策划的 “首届三亚艺术季Art Sanya -天涯海角的另一边”主题展包括三亚艺术家驻留计划,三亚公共艺术项目,共有100位艺术家参加并展出四百多件作品,其中就有11位驻留艺术家。当中,孙原、彭禹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当时做了一个具反思性的“作品”,他们用驻地计划发给他们的制作经费买下了展览中的三件艺术作品,并把三件已展出的作品在开幕前撒出展览,并在原来安放作品的位置贴上他们跟三位艺术家签订的协议书,这样一来,完全有别于艺术作品是为添加展览空间里的实体状态,反之这“作品”是为这次展览减少了“三件作品”,他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声明,艺术作品不一定是添加的实物,它可以只是一个纯概念,可以是一个减法。

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作品就是文豪的作品,他在墙面上打孔使其墙上留有打孔印记,希望让观看者自己产生多维度的思考,艺术作品的存在形式是什么?

东方艺术・大家:请谈谈不同类型驻留计划的产生方式及背景?

方敏儿:驻留计划过去几十年在西方已经形成了一种制度,是非常普遍的文化交流形式,简单来说,就是艺术家除了与画廊美术馆合作外,又多了艺术驻留计划来延续创作。我移居北京后跟很多人聊天时发现,中国有很多艺术家不知道有驻留计划,并且不知道获取驻留计划信息的渠道,于是我想帮助艺术家来更好的了解艺术驻留计划,希望国内艺术家能更多的跟国外艺术家交流合作。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大家都能看到国外艺术的展览情况,但希望通过艺术驻留计划让中国的艺术家能亲身体验与国外艺术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一般有三种形式:第一种类型是全部是有赞助的形式,如亚洲文化协会提供住宿、工作室和制作经费、生活费飞机票等;第二是机构的部分赞助的形式,比如只提供住宿工作室和当地的一些交流活动,还有工作室开放日;第三种就是艺术家自己出资租下当地的住宿工作室,对方提供交流活动。

东方艺术・大家:中外在此方面都有些怎样的异同?

方敏儿:因为国外的驻留计划比较多,所以出资方通常的经验,就是根据艺术家的创作经验与提供的材料,以及简历申请来考虑。有一定创作经验甚至已有出国的经验的艺术家会更容易申请成功。另外,全额赞助方会对艺术家的筛选比较严苛,通常会青睐作品“概念性”较强的具有经验的艺术家,因为此类项目较注重文化交流。其实驻留计划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其自身的容纳性比较强。

国内的话,现在很多艺术家都需要创作的空间,但大多数人往往只知道画廊、美术馆等传统机构空间。所以,驻留项目在国内还需要普及。这样艺术家就可以通过驻留,在不同的环境之下以不同的心态去创作作品―甚至是在异国重新反思自己的作品与创作心态。

东方艺术・大家:艺术家及驻留项目与所到之处的互动情况是怎样的?

方敏儿:驻地艺术家会在当地举办工作室开放日,邀请当地艺术家参观学习并交流,驻地艺术家可拜访当地的画廊、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工作室。当然,这一切都是基于当地文化背景和实际交流情况来决定,并创作相关新作品。

东方艺术・大家: 驻地所用到的创作空间,与传统的艺术家工作室相比有哪些特点?这种空间会对未来的艺术创作方式产生影响吗?

方敏儿:艺术家在传统工作室里创作相对来说比较孤独的,在驻地创作的空间里相对比较开放,可以即时跟其他驻地艺术家们交流沟通,并且参加当地组织的文化交流活动。

驻地类型的空间,对艺术家的创作产生的影响很大,驻地艺术家通过与其他艺术家交流后,再加之与当地文化的融汇贯通,自然而然会反映在创作上,比如说,从创作过程到运用材料上也会根据驻地情况变得多样,创作手法也会更加丰富。

东方艺术大家:你在未来有哪些计划?

方敏儿: 我会透过策划国内外不同的展览与驻留及其他项目继续深化我对中国当代艺术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与命题。

艺术协会工作计划篇3

船舶设计是一个涉及多领域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以设计任务书作为设计依据设计新船,设计阶段分为基本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以及完工阶段。基本设计是在深入研究分析设计任务书、技术规格书等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提出船体、电气、轮机等专业几个方面的各种可行方案,通过绘图、计算等方式确定可靠性和技术可行性;详细设计是对基本设计方案进行更深入详细的设计工作,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对各个局部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并进行各部分的详细设计和计算,最后经船东、船检审查同意后,方可作为生产设计和生产施工的依据;生产设计是依据详细设计图纸经过设计建模,在符合船厂的工艺、工法的基础上形成一套生产设计图纸,生产部门依据生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完工设计是新船建成后,根据建造期间对原有图纸的改动,绘制出最终的完工图纸。

2设计计划管理设计计划管理

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部分之一,计划是整个项目进展的导向。设计计划管理主要包括产品设计线表计划管理、技术协议谈判计划管理、设备资料供图计划管理、详细设计图纸送审/G版图计划管理、生产设计模型平衡计划管理、生产设计图纸计划管理、MP/POR计划管理、计划考核管理等内容。通过对计划管理内容的梳理,逐步形成了设计院内的设计计划管理业务流程。

2.1产品设计线表计划

产品的设计线表计划主要针对各船型的首制船在设计院内部编制的设计线表,确定各专业室的详细设计、生产建模、生产设计出图等关键节点,通过节点来控制设计的整体进度。一般首制船的总设计周期为10个月,其中详细设计周期为6个月,生产设计周期为6个月,详细设计与生产设计并行周期为2个月。由于船舶市场竞争激烈,营销部在接船时会过多考虑船东的要求,压缩设计和生产的周期以满足船东要船的时间。计划员在编制院内计划时就会适当压缩设计周期,运用并行协同设计的方式压缩设计周期。

2.2设备技术协议谈判计划

设备技术谈判是船舶详细设计的开始,设备技术谈判对船舶设计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船舶的性能,并关系到产品的成本。根据产品设计线表主计划,计划员按照厂商表内、厂商表外设备清单编制设备谈判计划。船型首制船一般为开工前10个月开始,后续船开工前6个月开始进行设备谈判以及技术协议的签订。计划员按照项目的开工时间、设备的重要性和系统设计的顺序倒推编制设备谈判计划,而设备的POS文件的提交时间为设备谈判计划前10d。由于厂家和自身的原因,对设备技术协议的签订过程控制比较困难,一般采取看板管理,由计划人员定期更新看板中的谈判时间、技术协议签订时间和技术协议提交SEM系统时间,以保证设备技术协议按计划签订。

2.3设备资料供图计划

设备资料的供图计划主要包括设备认可图、设备工作图、设备完工图。设备资料的供图计划管理对后续设计的详细设计图纸送退审以及生产设计建模出图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计划员将根据技术协议签订的具体签订时间往后推20d要求设备厂家提供认可图资料,设备工作图的供图时间为认可图意见关闭后15d,设备完工图供图计划为试航前2个月全部提供完成。由于设备资料的供图时间比较紧,国内的厂家提交设备资料不及时,对设计的影响比较大,“供图预警机制”和看板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解决方式,经常会采取双周供图滚动机制进行每周报警。

2.4详细设计图纸送审/O版图计划

详细设计图纸送审/O版图是设计人员进行生产设计的基础,所以合理编制详细设计图纸送审计划/O版图计划是进行生产设计的关键。详细设计图纸送审计划根据设计院产品设计大日程计划、设计主节点计划标准和详细设计关键图纸的先后顺序进行计划的编制和平衡。详细设计的O版图即详细设计的清洁版,是生产设计建模出图的输入。详细设计图纸送审结束后,船东、船检进行图纸退审,设计人员对退审意见进行回复和关闭后,进行最后O版图的出图。O版图的出图计划一般按照图纸送审结束后一个月进行编制O版图的初步计划,后续根据退审情况以及意见回复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但是必须满足设计院的大日程计划。

2.5生产设计模型平衡计划

生产设计模型平衡是生产设计出图的基础,保证船舶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设计原因产生的返工。模型平衡的原则:根据产品设计线表主计划,按分段总段划分图、区域划分图、搭载网络图,根据搭载顺序,确定生产设计模型平衡的区域计划。首先,确定各区域平衡计划节点包括结构建模开始时间、结构背景提供时间、结构建模完成时间、舾装建模开始时间、舾装建模结束时间、区域平衡时间、开孔/加强提供时间、出图前平衡时间。结构背景提供时间一般在建模开始后15~20d内完成;舾装建模开始时间即结构背景提供时间;区域平衡时间在舾装建模结束时间2~3个工作日进行区域平衡;区域平衡后5个工作日为开孔/加强提供计划时间;区域平衡后10个工作日为出图前平衡计划时间。由于模型平衡后,经常会发现平衡的内容由于专业室的疏忽或者牵涉的专业较多等原因,导致模型修改不到位的问题。计划管理需要进行模型平衡后的检查确认工作,保证模型的准确性。

2.6生产设计图纸计划

生产设计模型平衡后,将进入生产设计出图阶段。根据项目中的设计图纸目录,计划员编制生产设计图纸计划。计划员根据公司生产先行中日程计划以及各类图纸标准提前期,在公司SEM系统中生成设计图纸的发放计划。生产管理部通过与生产部门、设计院沟通协调后确定的民船首制船标准提前如下:1)船体切割、加工、组立、相应工艺图,以相应最早分段切割(A)时间提前10d;船体出库单以相应分段切割(A)时间提早12d;钢板BOM以相应分段切割(A)时间提早20d导入SEM;船体涂装图以相应分段涂装(E)、总段涂装(H)时间提前30d;2)C阶段图纸,制作图以及相应工艺图以相应分段组立舾装(C)开始时间提前45d,安装图以及相应分段工艺以相应分段组立舾装(C)开始时间提前20d;3)B阶段图纸,制作图以及相应工艺图以相应分段预舾装(D)开始时间提前45d,安装图以及相应工艺图以相应分段预舾装(D)开始时间提前20d;4)P阶段图纸,制作图以及相应工艺图以相应总段舾装(G)开始时间提前45d,安装图以及相应工艺图以相应总段舾装(G)开始时间提前20d;5)D阶段图纸,以该区域里最后一个总段搭载(K)开始时间提前45d;6)分段U单元图纸,制作图以及相应工艺图以相应分段预舾装(D)开始时间提前45d,安装图以及相应工艺图以相应分段预舾装(D)开始时间提前20d;7)总段U单元图纸,制作图以及相应工艺图以相应总段舾装(G)开始时间提前65d,安装图以及相应工艺图以相应总段舾装(G)开始时间提前20d;8)区域U单元图纸,制作图以及相应工艺图以该区域最后一个总段搭载(K)开始时间提前60d,安装图以及相应工艺图以该区域最后一个总段搭载(K)开始时间提前20d;以上标准可以随着公司生产节奏的变化以及设计的进度进行阶段性的调整,保证设计出图和生产的进度要求。

2.7POR/MP计划

由于以前的设备订货计划主要靠设计部门按照生产管理部的生产大节点编制设备订货,会经常出现设备订货晚和过早的问题。设备订货晚会导致生产节奏脱节,设备订货太早可能会导致仓库丢失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司利用SEM的订货系统进行控制订货的计划。SEM中的POR就是设计采购订单的需求,即设计部提供给配套部的采购号船的物资依据。MP就是物资计划,即设备或者材料的采购计划。MP的计划是通过PND(现场需求日期)和LEADTIME(采购周期)由SEM系统精确的自动计算出物资采购计划,做到采购的JIT。设计院所、配套部和生产管理部共同编制完善准确的MP计划是保证配套及时订货和设备及时到厂顺利生产的保证。

2.8动态计划

对于设备技术协议谈判计划、设备认可图退审计划、POR发放计划、详细设计送退审计划、详细设计O版图计划、生产设计建模平衡计划、施工图出图计划等各产品计划,若因船东/船级社退审、设备资料供图、设计专业自身等原因,无法满足相应计划,专业室必须提前14d进行计划延迟申请。由设计管理部计划运行室和生产管理部(海工项目部)协调同意后方可进行计划延迟,以保证生产部门的生产计划顺利完成。2.9计划考核计划考核管理就是通过对设计研究院产品设计任务计划完成情况的过程跟踪和考核,更有效地推进设计研究院产品设计任务有序、节拍化开展,提高计划执行率,确保公司经营计划的顺利实现。设计计划管理以考核为手段,通过对设计院所专业室进行周度和月度的考核,促进各专业室对项目计划的及时完成,保证公司的经营生产任务顺利完成。

3结语

艺术协会工作计划篇4

1.在厂长领导下,主管工厂的技术和技术管理工作,不断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领导总师办、研究所(含试制车间)、工艺科,总管全厂技术系统。

2.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科技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支持工程技术人员正确行使职权,协助落实好知识分子政策。

3.组织编制企业长远和近期技术发展规划,制定科研规划、技术改造规划,负责科研规划的实施和管理技术改造计划实施中的技术工作。

4.领导有关部门制定技术攻关计划和产品质量升级创优规划及质量改进措施计划,组织解决产品质量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负责质量管理的技术业务指导,协助厂长督促检查各项质量规划的实施。

5.根据上级要求和企业发展需要,领导编制新产品试制计划和生产技术准备综合计划,定期主持召开生产技术准备会议,检查督促并组织确保新产品计划和生产技术准备计划的实现,以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

6.负责审批科研、新品及技术革新和工艺等的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总图、工作图设计及产品技术条件、关键件的工艺规程、专机设计总图,主持厂内各种技术鉴定会议。

7.领导年度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工作,并负责组织,做到专款专用,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8.组织做好设备管理、节能技术、技术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有关技术工作。

9.负责建立健全全厂技术管理、科研和新产品开发管理等规章制度,协调技术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及时组织解决生产中的技术关键和重大技术问题。

10.审批全厂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的推广计划,组织科技、革新成果的鉴定,审查技术改进奖励方案,负责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领导科技情报档案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标准、部颁标准,组织审批工厂标准,组织编制技术服务资料(包括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产品广告宣传和技术问题解答等)。

11.领导科技外事活动,负责组织技术引进、设备进口、合资、合作生产项目。

12.组织主持技术工作例会并督促检查和考核例会决议执行情况,保证生产经营过程中技术工作的完成。

职权:

1.对工厂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问题有决策权。

2.受厂长委托有权,代表工厂签订技术经济合同。

3.有权组织制定技术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责任制的建立、修改。

4.对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生产技术准备综合计划、引进技术、年度技术措施和设备修理、更新计划有审定权。

5.对不执行技术管理制度、违反技术规范的行为有权制止。

6.对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的使用、调动、晋升、调资、奖励和专业技术职务的聘用,应事先征求总工程师的意见。

7.对技术任务书、工艺平面布置和设计总图及技术标准有审批权。

职责:

1.对未正确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工作方面的政策和上级指示、决定负责。

2.对由于领导不力、预见性不足,未进行可行性分析、价值分析,导致新产品开发技术工作(包括产品品种、产品质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缺乏竞争能力或技术决策失误造成工厂重大经济损失负责。

3.对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计划、生产技术准备综合计划、设备进口、技术引进、非标准设计和技措计划,未按计划完成负责。

4.对未能协调工厂技术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技术标准、管理制度混乱,技术文件不完整准确、归档不及时,造成工作被动负责。

5.对引进设备与技术未能及时组织消化投产,造成重大损失负责。

6.对科技外事活动有失国格、人格,失、泄国家机密及使工厂形象受到影响造成重大损失负责。

7.对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解决不及时,影响产品质量或造成重大人身、设备等事故,影响生产计划的完成负责。

8.对推行产品质量升级规划、tqc计划和质量措施计划完不成,造成产品质量事故负责。

9.对代表工厂签订的协议或合同,出现差错、失误,造成工厂经济损失负责。

艺术协会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协同创新 高校 艺术类 高层次人才

至2014年底,教育部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已有38个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其中文化传承创新类7个。国家积极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给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在协同创新引领的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如何适时地调整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理念和政策,充分利用协同创新机遇提升艺术类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高层次人才与协同创新

“2011计划”提出“面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整合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和人才优势,推动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以及境外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等开展协同研究,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探索建立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做出积极贡献”① 。推进文化传承协同创新需要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作为支撑。高校是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天然场所,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思想创新和文艺创作的重要来源,在协同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

高校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在推进文化传承协同创新过程中具有以下优势:(一)相比协同创新其他参与者,高校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能够准确把脉文化艺术学科发展趋势,为协同创新提供原始创新力;(二)高层次人才具有较强引领示范效应,能够凭借学术影响力,集聚一批具有专业素养和团结协作精神、潜心文化艺术研究的人才团队;(三)高校艺术类高层次人才不仅是人文艺术领域的专家,直接推动高校艺术学科建设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还肩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为协同创新提供艺术人才新生力量。

推进协同创新为高校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发展提供新机遇:(一)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提供了经费、信息和人力等资源统筹平台,改变了过去研究团队学科结构单一,团队可以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开展研究;(二)作为教育改革优先发展的实验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被赋予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人员聘用评价、国际交流合作、招生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改革自和资源倾斜。高校可以在更加宽广的领域内,以更大力度整合不同学科、不同行业、不同国家的创新力量和人力资源,提升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发展水平。

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四所代表所在领域较高水平的艺术院校联合组建了“中国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构建不同艺术资源深度融合的平台,实现名校间教学科研资源的协作共享,为凝聚和培养民族艺术高层次人才提供宝贵平台,促进了优秀民族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二、协同创新对高校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建设提出挑战

近年来,高校艺术类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新形势下,协同创新对高层次人才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高层次人才的发展水平提出更高诉求

推进文化传承协同创新需要大量优秀高层次人才。目前高校艺术类高层次人才队伍总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总体数量上,我国高校艺术拔尖创新人才相对缺乏,艺术学科领军人才、学术骨干数量总体偏少,特别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艺术大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艺术学者和艺术创新人才数量偏少。

二是在综合质量上,部分高校在艺术类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过程中,过于看重其科研能力和艺术水平,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人才的引领作用发挥不突出,依靠高层次人才优势创建的协同创新团队凝聚力和影响力不够。

三是在层次结构上,部分高校艺术学科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结构不合理:人才年龄整体趋大,保守沿继型人才多,创新能力强的青年培育型人才较少;资历老、职称高的人才多,兼具高学历和丰富创作经验的人才较少,人才梯队呈现断层。

出现这些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人才理念落后、制度配套未跟进、学术环境吸引力弱、保障服务未到位等。在协同创新背景下,需要加强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发展规律研究,建立科学的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建设工作思路,不断满足高层次人才发展需求,实现与协同创新相适应。

(二)对高层次人才的协作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在人才资源异质背景下,协同创新通过单兵作战实现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内在要求适应文化艺术发展规律,通过取长补短和强强联合的方式协同推进。

目前,高校艺术类高层次人才的协作水平有待提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现有科研界域明显。高校内部院系学科、高校与外界机构之间存在严格界限,导致艺术人才间学术交流较少,学科交叉合作以及跨学科整合难以展开,隔断式的组织结构影响了高校艺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二是人才协作意识较弱。一些文艺工作者长期闭门研究或者局限于小学术圈内交流合作,不同学科之间和艺术学科内部新老人才之间存在“科研生态排外”等状况,无法取长补短发挥聚合优势。三是缺乏资源协调统一平台。过去产学研合作项目中,各主体普遍只负责完成各自承接的任务,缺乏资金、信息和人力等方面资源的统筹协调,未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三)对高层次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提出新要求

近年来,国家不断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实行人员聘用制和合同化管理,稳步推进岗位设置和分类管理,不断探索多种评价激励方式等,高校人事制度逐渐完善,但改革步伐与协同创新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固化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现有人才流动机制与协同创新不相适应。

1.人员聘用制度。实现文化传承协同创新需要大量人才合作攻关、协同推进,要求高校与国内外人文社科研究机构、文化创意企业间实现人才有序流动。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目前高校的人才聘用主要还是以事业编制聘用为主,其制度设计导致人才流动效率较低。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探索采用绿色通道用人、柔性使用和项目制等新型聘用方式,但仍难与协同创新所要求实现的机动用人、人才灵活流动相适应。

2.人才激励机制。国家知识产权保护、高校分配与激励等制度未跟上协同创新迅猛步伐,高校人才薪酬待遇较低。高校经费中分配于人员激励的比例较低,“平均主义”思维盛行,人才的收入水平离期望值有一定差距。艺术创作和知识创新要素参与激励分配仍在摸索,迫切需要建立贴合高校实际的艺术类高层次人才正向激励模式。

3.人才评价制度。现有高校普遍采用以职称评聘和聘期考核为主的人才评价模式,易导致高校轻质重量、赏罚不明等问题。艺术学科具有学科自身特点,与理工类等学科的成果评价模式有较大区别,文化艺术成果惠及层面广泛,影响深远。单一、片面的学术价值评价模式与文化传承协同创新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倡导的公平竞争精神相违背。

协同创新的本质属性是一种管理创新。②比如东南大学联合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蓝海电视传媒集团等单位联合成立的中国艺术国际传播协同创新中心,通过跨学科、跨行业、跨国界的交叉与融合,强强联合、协同攻关,探索高校人才机制、体制的突破和创新。高校要借鉴经验,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制度、改善环境,思考如何建立与协同创新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以促进优秀文艺人才脱颖而出。

三、加快推进高校艺术类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

“2011计划”提出建立面向文化传承的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提供优质资源平台,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高校应借此契机,转变观念,探索在更宽更广领域引进文化艺术人才,并提供科学合理、和谐宽松的用人环境,构建一支高水平的艺术师资队伍。

(一)广辟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

高校要拓宽思路、广辟渠道,站在全球化的视角招揽贤才,引进高水平的海内外艺术人才:一是要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国家赋予协同创新中心在人才聘用和国际交流合作的相对自,破除地域、国籍和身份等各种高层次人才引进壁垒,开辟绿色通道引进国内外艺术学者;二是与协同创新其他主体合作引进高层次艺术人才。协同创新平台的人才聚合优势需要通过人力资源合作才能实现,高校与其他主体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人力资源聚合优势,加速推动协同创新;三是拓宽思路,与国外艺术院校和文化企业建立“强强联合”的学术合作基地,通过国内外艺术人才互派交流,实现艺术人才“走出去”和“引进来”,达到国际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目的。

(二)打破制度瓶颈培育高层次人才

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是推进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手段,是高校推进协同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调动和发挥高校艺术类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人才辈出的良好制度环境。

1.创新聘用制度

不断探索符合文化传承协同创新要求的高层次人才聘用制度,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科学利用人力资源的聘用模式,优化艺术类高层次人才队伍。一是在选拔和聘用艺术类高层次人才过程中,根据艺术人才的特点,建立综合衡量人才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管理水平等多位一体的聘用标准,摆脱论资排辈、因循守旧的条条框框,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使人才能充分释放活力;二是破除创新主体间的机构界限,促进人才在高校、艺术科研院所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多向交流,实现人才灵活流动而人事关系不调动,以实现人才资源共享;三是加强对艺术类高层次人才的管理服务水平。以人为本,尊重艺术类高层次人才的发展特性,满足人才个性化需求,采用柔性化管理、信息化手段和个性化服务,实现管理由“有形”变为“无形”。

2.改革评价机制

改革艺术类高层次人才考核和学术评价体系,建立综合考评机制,科学合理、公平竞争、动态发展。一是评价知识创新的价值不应局限于教育科研领域,应承认艺术类高层次人才的社会价值和广泛影响,着力改变高校目前采用累计文章数量、课题项目和成果奖励的考核方式,把艺术成果的社会效用纳入科研考核的评价范畴;二是考核评价应注意区分艺术学科和其他学科不同的学科特点,探索以艺术创新团队为基础单位的考核形式,侧重考核团队整体的艺术成果、创新质量和发展潜力;三是充分认识艺术研究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基础工程,考核评价导向应遵循艺术研究周期规律,摒弃只看重现有成果的行为,坚持科学预测、全局规划,准确客观反映艺术研究发展预期,为艺术类高层次人才提供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

3.优化激励机制

建设高校艺术类高层次人才队伍,要尊重其学术价值和艺术贡献,采取物质待遇、精神奖励和晋升通道等综合激励模式,充分调动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参与理论和实践创新积极性:一是完善物质薪酬激励机制。探索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的激励机制,建立具有同行竞争力、与人才价值相符的薪酬体系和待遇浮动升级机制,减少物质生活对人才教学科研的束缚;二是注重对艺术类高层次人才的精神激励。尊重人才学术自由和艺术追求,满足其艺术成就、荣誉奖励和人生价值等多方面精神需求,通过艺术奖励、个和人文关怀使人才切实得到尊重和认可;三是创建艺术类高层次人才晋升通道。建立与人才艺术贡献相适应,并与国内外学术界相衔接的职称体系,促进吸引、激励和留住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四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积极营造尊重和支持艺术创作的良好氛围,建立公平有序的科研成果流转机制,使人才能消除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艺术创作。③

(三)构建可持续发展人才梯队

文化传承协同创新是一个长期、持续和动态的发展过程,要构建一支持续稳定的高层次艺术人才链条,深掘出源源不断的艺术创造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遵循艺术人才成长规律,高校要制定科学规范的遴选办法和培育方案,通过在创新经费、人才项目和研究立项等方面给予倾斜,培养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的艺术人才后备力量;二是加大高校中青年艺术骨干人才出国研修访学工作力度,注意选派对象的针对性和倾向性,促使高校中青年人才科研水平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三是要坚持协同创新过程中艺术研究与人才培养“两手抓”。加强培养锻炼青年骨干人才,使青年骨干人才在协同创新实践中不断成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高层次艺术人才梯队,保障协同创新稳步推进。

作为艺术研究的领军学者和人才培养的专家大师,高校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在为推进文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实施“2011计划”的大背景下,高校需要借助协同创新平台,集聚各方资源优势互补,人才引进与培养齐头并进,不断加强机制体制创新,着力提高艺术类高层次人才建设水平,为高校内涵式发展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高端智力支持。

(注: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FJCGZZ12-060)

注释:

①中国教育部网站.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专栏[Z].http:///.

②曹青林.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69-176.

艺术协会工作计划篇6

院校性质: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

校址:江苏省常州市科教城武进校区

江苏省常州市白云路白云校区

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本着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招生工作原则,坚持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进行择优录取,特制定本简章。

一、学校概况

常州大学坐落于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常州市。是一所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创办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学校现有武进和白云两个校区,主校区武进校区位于常州科教城—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内。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600多人)。2003年以来,先后取得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硕士学位授予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有65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医学、农学以及教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17个专业在18个省份列入一本层次招生。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署共建常州大学协议。历经三十六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成为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产学研”合作办学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

二、招生组织机构与职责

学校成立由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制定招生政策、招生规模、招生计划,讨论决定招生重大事宜。

学校学生工作处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学校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对招生工作实施全面、全过程监督。

三、招生专业与计划

我校2015年计划面向江苏、江西、安徽、山东、山西、浙江、广西、陕西、贵州等省招收普通艺术类本科专业为: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景观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美术学。分专业招生计划以考生所在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为准。考生也可以登录常州大学网站查询(cczu.edu.cn),或向我校学生处索取招生简章。

四、报考条件

1、符合教育部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确定的报考条件;

2、符合考生所在省份美术类专业校考相应要求;

3、取得我校在考生所在省份单独组织的专业校考合格成绩;

4、高考文化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份规定的报考条件。

五、对外语教学语种要求

我校本科教学中,所有专业都以英语作为外语教学语种,教学中不为非英语语种考生单独开设非英语语种课程。不能按规定完成学业者,按学校有关学籍管理规定办理。

六、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各考生身体要求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学生入校后将进行复查,异常者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七、录取规则:

对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达所在省艺术类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进档考生,录取时按总分(专业成绩加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按专业志愿先后进行录取(采用艺术类校考成绩的省份(专业),考生专业成绩按我校校考成绩计算),总分相同时,专业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八、专业校考报名办法:

1、考生在规定时间到指定考点报名(山东、江西考生须按所在省要求网上报名),不允许跨省参加考试;

2、报名时必须交验报考证或省统考合格证、身份证(户籍证明材料);

3、报名费:150元。

4、凡报名材料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当即取消考试资格。

九、考试科目和时间:

考试科目:素描(200分)、色彩(200分),总分40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4月中旬考生可通过我校招生网站查询本次专业考试成绩和合格分数线。

十、收费标准:

艺术类本科学费:按照学分制收费,每学年按照6800元/年预收,学年结束后按实际结算,多退少补。

住宿费:根据入住条件不同收费标准为500~1500元/年·生。

十一、招生咨询方式:

1、联系电话:0519-86330566

2、院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科教城武进校区(校本部)

3、邮政编码:213164

4、电子邮件:zsb@cczu.edu.cn

5、学校网址:cczu.edu.cn

艺术学院简介

艺术学院现有环境设计、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园林设计等专业,其中环境设计系又分为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两个专业方向;美术系又分为油画和中国画两个专业方向。现有教职工5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博士7人。近年来艺术学院教师参与国家艺术科学课题7项,主持和参与省、部、厅级课题9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200多篇,编写教材10部。师生作品在全国及国际上多次入选并获奖。其中,获得德国工业设计红点奖一项;国际海报设计银奖二项;、省级艺术类奖项近200项,如2012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一等奖,2013年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二等奖,2014年三幅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艺术学院坚持教学、科研、创作相结合,以科研和创作提升教学,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机制,培养具有丰富扎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并能适应社会、市场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造力的艺术设计及管理人才。

艺术学院建有自己的画室、专业教室、专业机房、模型实验室、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摄影工作室、陶艺工作室。并与常州黑牡丹、速派奇、灵通、依丽雅斯、利迪、星艺等公司和常州红星美凯龙以及全国的“花木之乡”常州夏溪镇和嘉泽镇花卉生产示范基地签订了产学研协议,构建了专业办学优良的外部环境。成为常州乃至全省、全国的艺术设计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

专业介绍

一、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是一个集艺术、文化、历史、工程、经济各学科知识的综合产物。产品设计是以人的合理需求为中心,通过设计活动,对产品造型、结构、功能和材料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的综合设计,主要协调产品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产品人机功能和人文美学品质的要求。

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产品外观设计、三维数字表现设计、家具设计、交通工具设计和数码电子产品设计等。主干课程有产品设计表达、工业设计史、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产品设计创造学、产品系统设计、产品模型制作和产品专题设计等。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产品设计技能、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并能适应市场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型设计人才。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的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专业设计工作。

二、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其内容包括: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电子广告牌、招贴海报及其他印刷宣传物等传播媒体的设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产品材料的开发应用而不断扩大,并与其他领域相互交叉,逐渐形成一个与其他视觉媒介关联并相互协作的设计新领域。

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掌握视觉传达的设计方法,具有较高审美能力和很强的专业设计能力,具有各种材料的使用、综合预算及综合设计表达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相关工作。

三、环境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包括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它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和综合的艺术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主要涉及美术、雕塑、装饰文化、建筑基础知识、园林艺术、人体工程学、设计流派、材料学和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景观设计方向:景观设计涉及地理、生态、园林、建筑、文化、艺术、哲学和美学等多个方面,是多种学科的交叉融合。景观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整体思考和设计,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建筑与自然环境产生和谐、呼应,使环境优美宜人。

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能适应社会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景观规划设计和景观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在人居环境建设、旅游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事区域景观、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景观工程施工与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旅游规划设计等工作的高级实用型设计人才。

室内设计方向:室内设计是指为满足一定的建造目的(包括人们对它的使用功能的要求、对它的视觉感受的要求)而进行的建筑物内部空间的设计。是从建筑设计中的装饰部分演变出来的,它是对建筑物内部环境的再创造。它需要工程技术上的知识与技能,也需要艺术上的修养。室内设计可以分为公共建筑空间和居家空间两大类别。现代室内设计是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它包括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氛围、意境等心理和文化内涵等内容。

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能掌握室内装饰的设计方法,具有施工图及效果图的制作能力,能掌握各种材料的使用,综合预算,各种设计表达能力及洽谈项目的技能和技巧。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和科研单位从事室内设计工作。

四、美术学

艺术协会工作计划篇7

传统艺术在现代化社会中不可能拥有几十、几百年前一样的文化空间和生存环境。它的传承维系,很多时候需要通过学校教育的引导和普及。香港教育部门适时承担起这一职责。他们通过积极研究和实践,将粤剧逐步引入中小学课程,增进学生对本土艺术的了解和兴趣。教育署辅导视学处1997年成立粤剧教学研究工作小组、课程发展处1998年成立粤剧课程发展实验小组。粤剧课程发展与实验小组2000年多次筹备粤剧实验教学工作坊,培训中文和音乐科教师。2003年,教育局编定《音乐科课程指引》,推动学生对包括粤剧在内的不同的乐种和音乐的学习。⑤由于重视和积极努力,2009年推行的新高中课程中,粤剧音乐已经列入音乐科。学生除了在“聆听”单元研习粤剧音乐,还可以在“演奏”单元选择演唱粤曲,在“创作”单元选择创作粤曲,以及在“专题研习”单元内自行研习粤剧相关课题。此外,新高中课程在“其他学习经历”的“艺术发展”部分,学生可在新高中三年内继续学习艺术,其中可包括粤剧的内容。在通识课程的专题研究中,学生配合其他课程知识,进行有关课题的探讨。在新高中中国语文科的“文化专题探讨”选修单元,和中国文学科“戏剧文学评赏”选修单元,学生亦可研习有关粤剧粤曲的课题及内容。⑥

继而加入的是民政事务部门,并为粤剧教育组织和建立长期、稳定和社会化的资金支持。2004年,民政事务局成立粤剧发展咨询委员会,次年成立粤剧发展基金,以筹募捐款、支持资助有关粤剧发展的研究、推广及延续粤剧发展的计划和活动。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充分组织和调动社会力量,令粤剧教育和粤剧发展有了坚实的财政后盾和长期的支持。基金会主席周振基表示,仅到2006年10月,基金会就拨款超过408万元支持44项粤剧计划,其中包括香港大学的“粤剧小豆苗———粤剧融合中国语文科新高中课程及评估计划”。亦拨款超过104万元支持24项新秀及推广性演出计划,拨款近62万元支持12项儿童或青少年文化交流、艺术教育、培训及演出计划。另外,还支持了粵曲创作比赛、艺术讲座、粤剧和粵曲书籍出版,以及戏棚演出试验计划等。基金会得以全方位支持粤剧的发展,有赖热心人士及机构的捐助,包括华永会承诺捐助900万元、华人庙宇委员会承诺捐助700万元、香港华都狮子会基金有限公司捐助10万支持粤剧推广青少年大使交流活動,以及有热心人士承諾捐贈遗产。⑦

政府的启动和全方位的支持对香港粤剧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前教统局课程发展处总课程发展主任(艺术教育)湛黎淑贞博士撰文称,自1997年进行课程研究以来,香港终能把粤剧带入中、小学的学校课程内,有系统地进行普及粤剧教育。⑧2011年9月,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指出,在过去5个财政年度,政府积极推动人才培训和粤剧推广工作,2010年粤剧发展基金再获拨款达6900万港元。这些措施取得良好效果,如今每年粤剧在各剧场的演出仍有约1000场次之多。粤剧音乐已列入新高中音乐课程,正规粤剧课程已在中学试点展开。香港演艺学院正在考虑设立粤剧学位的可能,若得以落实,将有助提升粤剧师资的专业水平。另据报道,学位课程预计于2013年开办,会招收大约12至15位学生。⑨

高校粤剧教育的推展

专业院校和普通高校师资、教学、组织、研究力量充分,能够也承担起香港粤剧教育社会化的重要任务。以学院或学校方式开展粤剧教育,始于八和会馆属下粤剧训练学校。1979年,第八和会馆理事会决定开办粤剧训练学校,并得到访港的广东粤剧同业筹款支持,是年成立筹委会,1980年初正式招生,培养了五届学生。1996年,八和粤剧学院得到市政局及艺术发展局的资助,与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合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1998年改为与香港演艺学院合办夜间粤剧培训证书课程。1999年,香港演艺学院在“粤剧培训证书课程”的基础上,举办两年全日制粤剧文凭课程,训练专业粤剧演员,并在2000年协办粤剧进阶课程。2004年,八和粤剧学院独立举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开设独立的锣鼓课程,2005年亦开办粤曲伴奏课程及社区粤剧学院季度短期课程,学生迅速增加,课程包括“粤剧精研课程”、“技能提升计划”⑩等。

在专业院校培训之外,一些大学也结合自身需要和所长,开展粤剧教育研究和实践。2006年,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得到任白慈善基金、港大人文基金和粤剧发展基金支持,与中学协作,开展为期3年的“粤剧小豆苗———粤剧融合中国语文科新高中课程及评估计划”,旨在把粤剧融合新高中中国语文科课程,引导学生认识、欣赏、尊重粤剧文化,使本土粤剧的优良传统能够承传与延续。以前,因粤曲的关系,粤剧归入音乐科,并编入现时经审核使用的中小学音乐教科书本内。该计划把粤剧扩展至其它学科(中文科着重剧本研习、文学科着重原著比读、通识科着重戏棚文化探究、其它学习经历的艺术发展着重粤剧观赏),扩阔粤剧教育的学习空间。另外,以前,粤剧教育以课余活动的表演教习为主,该计划把粤剧融入正规课程,植根学校教育。

计划培训课程包括“剧本教学”和“表演教学”两大部分,并资助学生到剧场观赏粤剧演出,邀请粤剧名伶到校主持导赏讲座,安排学生到戏棚作粤剧文化的实地考察等。2008年编制了1000本《帝女花教室》供全港中学参考。这是粤剧融合中文教育的第一本专著,从作品导读、课程设计、教材教法及学习成果四个环节着手,把作为文化与作品的《帝女花》融入中国语文科课程的选修单元内,让学生通过剧本赏析与编演,学习语文知识,认识人情物理。内容包括粤剧名伶梁汉威《粤剧源革与表演程序》,学者尚学锋等《粤剧〈帝女花〉历史、文化及人物考证》,粤剧编剧叶绍德《唐涤生〈帝女花〉剧本评析》等。而随着中国语文课程的改革及发展方向,编者更提出多种可引进语文课堂的可能模式。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同时授权香港教育城网站,于学科新天地平台推广此套教材,供教师学生自由下载、免费使用。2009年又出版《紫钗记教室———搭建粤剧教育的互助学习平台》一书,以《紫钗记》的教学为中心,分课程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教材、教法和评估、文本研究等方面,为粤剧教育提供参考资料。该计划在施行中采用全面而有系统的模式。在课程发展方面,采用启动表演、导赏讲座、参观后台、剧场观戏、表演教习、戏棚考察、联校汇报,包含粤剧多元的教习内容;在教师界发展方面,开展教师培训和工作坊、资助观戏、联校共同备课、学者回馈教案、学者到校支援和探访课堂;在教法和评估方面,除该计划的学者研发教法、编制参考资料外,协作学校的教师已自行开发校本教材、实践教法、制定评估。该计划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取得成果,包括粤剧剧本考证及研究、剧本创作学习及研究、名伶老倌研究等。至2009年已有11所协作中学,约11000人参加,反馈良好,并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2009香港艺术发展奖的“艺术教育奖”铜奖。

在完成“粤剧小豆苗计划”后,研究团队扩展并推行“香港大学粤剧教育研究及推广计划”,致力推动粤剧融入学校正规课程。2011年9月,计划总监吴凤平博士获颁香港大学“学院知识交流奖”。该奖项由港大各学院选出对知识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教员,表扬他们对社会带来的经济、社会或文化影响。

在粤剧发展基金资助下,香港教育学院2007年开始进行“粤剧教学试验计划”,组织专业导师与4间中小学老师合作,探索粤剧教学。经过11个月的实践,在此基础上改善和修订,并获优质教育基金资助,于2009-2012学年开展“中小学粤剧教学协作计划”。计划包括:邀请委派资深粤剧工作者,前往60间中小学,与音乐课教师合作,设计合适的课堂活动及制作教材,加强现行中小学音乐科课程中的粤剧教学,提升音乐教师对粤剧的认识和教学效能,从而培养学生对本土艺术的欣赏和重视,增强学生对国民身份的认同,亦藉粤剧教学拓展新一代的粤剧观众,让粤剧艺术在本港得以推广和承传。该计划期望更具规模和有系统地在中小学进行教师与粤剧导师的协作教学计划,从而广泛地在小学及初中层面推广粤剧艺术,为学生日后了解和认识此项传统艺术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希望透过推行此计划,提升在职音乐教师的粤剧知识,让他们能够独立及有信心地施教粤剧课程。通过八和会馆支持下的12名专业粤剧导师为音乐教师提供18小时的专业培训及在正规音乐课协作教学,让未受粤剧教学的音乐教师可以由课程策划至进行教学都得到粤剧工作者的专业支援,从而获得粤剧教学经验和教学信心。教学以全方位学习形式配合,例如校內的粤剧周、粤曲编唱、参观香港文化博物馆、观赏粤剧剧团演出及访问剧团,并对音乐教师进行粤剧教学培训,同时,对粤剧工作者进行基本教学培训,让粤剧工作者了解学校教学状况,从而协助音乐教师策划课程和编排教材,适时在课堂内示范和讲解,配合教学。计划进行中,进行教学成效研究,探究学与教和学习评估的方法,并制作成功的教学示例光碟,举办校內活动、校际交流会,向全港学校推介。计划亦会将教案、短片及教材制成三张教学光碟,供全港音乐教师参考使用。与此同时,相应的艺术、教学和学术研讨也在进行。2011年5月,由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主办、香港八和会馆协办“粤剧创造力国际研讨会”,邀请本港及海内外学者、专业演员、教师参加,专题研讨内容包括“中国艺术之创意”、“粤剧表演的创意”、“粤剧剧本的创意”、“粤剧音乐的创意”及“粤剧创意之传承”,并上演粤剧剧目《赵氏孤儿》。

“中小学粤剧教学协作计划”自开展以来,已有44间中小学,82位音乐教师、近6300名学生参与,并于2011年10月获国际音乐议会(InternationalMusicCouncil)颁授MusicalRightsAward奖项,肯定其对推动音乐教育的贡献。评审团赞此获奖计划既全面且独特,让年轻人有机会学习粤剧这种要求严谨和讲求表现力的音乐语言,同时确保这极需关注的音乐传统得以承传。香港教育学院张炳良校长认为,这不但是肯定教院对本地艺术文化的贡献,更重要是肯定粤剧本身的传承价值。香港教育学院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副教授兼计划负责人梁宝华博士表示,此计划在师生、艺术家、家长间推行,以培养年青一代对传统艺术的欣赏和重视,“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而不是局限于有兴趣的学生。更不希望将来香港只有粤剧演员,却没有观众。”来年目标是将计划推广至全港60家学校,让粤剧可以在学界发扬光大。

2008年,香港公开大学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开始实施“安利粤剧戏曲艺术推广计划”,开展多项粤剧戏曲文化艺术培训课程,经培训合格,学员可以获得相应证书———“粤剧曲艺基础证书”、“粤剧曲艺中级证书”、“粤剧曲艺高级证书”、“粤剧曲艺高级进修证书”。该校还组织“粤剧戏曲艺术讲座系列”和“粤剧曲艺高级研习班”,邀请著名乐师、粤剧导师、名伶老倌执教。该计划得到社会认同和支持。

目前,香港演艺学院舞台及制作艺术学院也开办粤剧证书课程,包括全日制及兼读制的演艺证书(粤剧)及演艺深造证书(粤剧)课程,与演艺文凭(粤剧)及演艺深造文凭(粤剧)课程并进。2010年,香港演艺学院亦得汇丰银行慈善基金赞助“汇丰银行慈善基金粤剧奖学金”计划。高校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引领者、文化传承的守望者,有必要承担起为传统文化存亡续绝的社会责任。从现实效果来看,专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加入,成为粤剧教育发展的坚定堡垒,有力地推动了香港粤剧教育的组织和发展,使得粤剧教育更有规模、更有体系,并促成更多的以此为事业、具有献身精神的年轻人倾力投入,亦使粤剧的延绵更有希望。

香港粤剧的经验和启示

香港粤剧教育是在“随着社会的演变,香港粤剧的发展遇到一定困难”的情形下艰难展开的。目前,香港粤剧正在谋求与新高中学制的实施相配合。粤剧音乐已列入新高中课程音乐科的必修和选修单元內;教育局亦正研究选取某些粤剧、粵曲片段,为中国文学科制作教材,供学校使用。粤剧发展基金亦支持香港八和会馆与一所中学合办、香港教育学院协办粤剧教学协作计划,在中学推行正规粤剧课程。香港演艺学院已为新高中应用学习课程提供戏剧及舞蹈的课程,并正考虑开办粤剧学位课程,以提升粤剧师资的专业水平。成绩的取得,在于全方位的努力。其中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1.多方面力量团结协作,共同推进传统艺术教育。香港粤剧教育和传承有赖于政府部门、学校、业界和民间团体的大力推动。九十年代以来,各方面密切合作,前期以政府为主导,目前基本以高校为龙头带动,以中小学为教学传承基地,在业界和各种基金的大力支持下,担当起推动粤剧教育和传承的重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相关活动,互相配合,系统开展粤剧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各方面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很好地发挥了其作用。香港特区政府为了民族文化的发展,着力推动粤剧教育,采取各种措施,给予各种支持,包括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粤剧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获成功等。虽然这些支持不一定能满足所有的需要,但这种态度和示范的力量是可嘉和有效的。各级高校在参与粤剧教育活动中,能够很好地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教学研究。如香港大学侧重粤剧与中文、通识教育,香港教育学院侧重音乐,开发各种粤剧课程,向中小学推广,不断改进完善。种种有重点地开展的粤剧教育,既充分发挥了戏曲作为综合艺术的特点,又调动了本单位的专业优势,达到了工作效果,又促进了教学科研。为了推动本土艺术的发展,香港八和会馆、各种基金会、团体对各种粤剧工作计划也给予大力支持。比如“香港学校粤曲推广计划”得到林家声慈善基金、华都狮子会、香港学校音乐及朗诵协会的支持,每年举办粤曲演唱比赛。这些民间团体和热心社会人士是重要的动力。来自业界的支持更是成功的保证。学校与业界代表八和会馆互动频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包括学校、政府、民间团体等所有项目均由资深粤剧工作者参与,相关研讨也由多方组织进行,也是一个很好的经验。

2.加强中小学粤剧教育,注重师资培养。从前文分析我们看到,香港高校是继政府之后,进行粤剧教育研发、体制确立、推动粤剧教育实施的主力。这是大学教育职能的体现,也与大学作为社会知识中心、人才中心、推动社会文明和文化进步的中坚的身份符合。但是,香港粤剧教育的目标重点不在大学,而在中小学。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观众和兴趣的培养,一定要从小开始。根据笔者此前所作调查研究,年龄越小的学生对戏曲越敏感、越容易受到戏曲的影响。但是,据新加坡戏曲学院创院院长蔡曙鹏介绍,相较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台湾的学生,中国内地的中小学生几乎没有任何观剧经验。的确,从我们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来看,虽然有一些课程可能涉及戏曲内容,但因为经费、师资、组织、教学安排等方面的问题,基本上很少学校能够组织学生外出观看演出或参与戏曲活动,亦基本上没有课堂的系统教学。到了大学阶段,在课堂上接触到戏曲的亦不多,更遑论参与传承。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教育的缺失,同时也造成了社会许多民众对传统的隔膜与疏离,以及艺术氛围淡漠和传承发展的危机。倪惠英等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大声疾呼、大力推动学生进剧场,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更多的工作还需要更多人、多方面的努力。从香港的情况看,在大学主导的粤剧课程计划中,协作学校都非常多。比如香港教育学院2011-2011年度“中小学粤剧教学协作计划”,协作学校有三水同乡会禤景荣学校、大埔循道卫理小学、大埔旧墟公立学校、五邑邹振猷学校、元朗官立小学、天主教领岛学校、天主教总堂区学校、东华三院邓肇坚小学、保良局蔡继有学校、南丫北段公立小学、海怡宝血小学、圣若翰天主教小学、乐善堂小学13所小学;中学有:九龙民生书院、中华基督教会蒙民伟书院、可风中学、东华三院吕润财纪念中学、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会联会陈震夏中学、棉纺会中学、嘉诺撒培德书院、乐善堂王仲铭中学、湾仔区学校网络———高中音乐课程协作计划(包括何东中学、玫瑰岗学校、香港华仁书院、香港真光中学)。三年内还将推广到60所学校。这样展开的粤剧教育,一方面能够实现粤剧教育的普及、观众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教学经验的总结和积累,形成长期有效的教学机制。开展中小学的粤剧教育,关键是师资培养。单靠粤剧从业人士是不够的。香港的做法是,牢牢抓住普通教师培训。比如香港教育署在推广中、小学粤剧粤曲教学时,即开始为教师举办研讨会、研习班和音乐会。课程发展处1998年成立“粤剧课程发展实验小组”,继续研究探讨粤剧课程内容和教师培训的方法和形式。1999-2000年,教育署得到香港教师中心协助,举办10次“听听唱唱学粤曲”教师培训工作坊,并安排结业演出,以增加教师实习机会,教师反应热烈,每次平均有七、八十人出席。据湛黎淑贞博士介绍,2008/0年,新增“粤剧在学校的学与教”工作坊,2009/10学年加入“习唱小曲及念白”、“粤剧名作欣赏:《帝女花》及《胡不归》”。为配合新高中课程,过去三年内两次开办“新高中粤剧音乐入门”课程。同时教育局还专门编写了教学资料《粤剧梆黄分析》和《粤剧南音分析》,并上载教育局网页。类似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坊、集体备课等方式,有效地提高了中小学相关教师的执教水平,为粤剧教育准备了相应的人才。同时亦以专业人士扶持了普通教师的粤剧教学。目前,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的音乐系、香港教育学院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香港演艺学院中国戏曲课程,均有为未来教师提供有关粤剧或戏曲的课程。香港教育学院“中小学粤剧教学协作计划”由粤剧工作者与音乐科教师在音乐课内进行协作教学,让未受粤剧教学的音乐教师,由课程策划至进行教学,都得到粤剧工作者的专业支援,从而获得粤剧教学经验和教学信心,也有利于实现粤剧教育的常规化、经常化、自给化。

艺术协会工作计划篇8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是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天津商业大学和天津摩根教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制四年。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的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学院是以管理学、经济学和艺术学为主,兼有工学、文学的多科性独立学院。目前,设有国际工商管理系、涉外经济贸易系、外国语言文学系、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和艺术设计系,共有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旅游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英语、日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动画等19个本科专业,已有在校生7000余人。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实力较强的教学、科研、管理队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约占43 %,并且还聘请了多位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优秀外籍专家、教师授课。

学院座落在天津市第三高教区,与天津城建大学相邻,毗邻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这座现代化、花园式的校园中,拥有综合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宝德书院、运动场、学生公寓及品类齐全的生活服务设施,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院具有一支高素质的专职学生工作管理队伍。学生党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天地。学院严格的教学管理、严谨的教学作风、完善的教学计划和良好的校园文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艺术设计系概况

我院艺术设计系结合国际艺术教育的发展动态和我国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特点,聘请知名教授进行学科建设及授课,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理论功底,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艺术人才。

艺术设计系拥有平面设计工作室、定格动画工作室、三维动画工作室、影视后期工作室、摄影工作室、摄像工作室、材料构造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照明设计实验室、数控雕刻实验室、建筑漫游实验室、模型展示实验室、服装制版与扎染实验室、服装工艺实验室等,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2014年12月,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被天津市教委评为“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专业介绍

视觉传达设计

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外设计艺术史、艺术概论、造型基础、色彩、装饰基础、设计基础(三大构成)、图形创意、字体设计与编排、字体设计、平面设计与印刷制作、标志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企业识别设计(VIS)等。

毕业去向:在广告公司、设计公司、出版社等相关企业从事平面设计、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印刷设计、展示设计等相关工作;艺术设计院校进行教学研究工作;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或者出国留学。

环境设计

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关注国际环境设计的前沿信息,着眼于环境的生态环保建设的发展,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能从事环境设计或教学、研究工作,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等相关工作,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主要课程:环境艺术概论、中外环境设计史、中外工艺美术史、造型基础、构成(平面、色彩、立体构成)、建筑设计与装饰、建筑模型与表达、制图与透视、人体工程学、效果图、住宅室内设计、公共室内设计、主题概念设计、园林设计、社区景观设计、植物造景、城市景观设计等。

毕业去向:在城市规划设计公司、景观设计公司、环境设计公司、展示设计公司等从事城市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居住空间设计以及展示设计等相关设计工作;艺术院校进行教学研究工作;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或者出国留学。

服装与服饰设计

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策划和时装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设计创造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设计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掌握服装企业、服装市场的基本运作知识,以及把握时尚潮流并进行流行预测的基本方法,能在服装艺术设计领域与应用研究型领域及艺术设计机构从事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外服饰史论、三大构成、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画技法、服饰图案、服装造型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与制作、立体裁剪、创意服装设计、服装材料学、人物形象设计、服装商品企划、服装表演编导与策划等。

毕业去向:在服装服饰设计公司、服装厂、服装进出口公司、大型商场等相关企业进行服装服饰设计、服装生产管理、服装销售展示设计、服装品牌管理等相关工作;艺术院校进行教学研究工作;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或者出国留学。

动画

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动画创作的基础知识和创作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与动画制作团队、动画应用机构、动画传播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动画创作、动画推广、动画应用,以及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主要课程:创新思维训练与培养、动画概论、动画造型基础、动画原理、动画原画、计算机辅助设计、动画剧本写作、动画设定、定格动画、平面动画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动画后期合成、动画周边产品设计、影视特效、影视非线性编辑等。

毕业去向:在电视台、动画公司、影视公司、游戏公司、网络公司、互动媒体设计公司等相关企业从事动画原画创作、动画设计、影视后期制作、影视特效制作、软件界面设计等相关工作;艺术院校进行教学研究工作;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或者出国留学。

师资介绍

庞黎明艺术设计系主任

教授 硕士生导师原天津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 天津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包装协会委员、中国第五届广告评审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教委专家委员会专家、天津市包装协会副主任、天津市图形协会理事、天津市河北区美协主席。长期从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科研和设计工作,80年代留学日本,曾多次赴日、韩和欧洲进行专业教学考察,主持完成多项大型展示设计项目,其中设计作品和绘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获奖五次,市级奖八次,出版多部著作,发表多篇论文。2003年被授予天津市名师称号,2005年主讲《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评为市级精品课,是知名度颇高的设计家和艺术家。

郝玉明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主任

教授 硕士生导师原天津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专家委员会艺术组成员。从事教学研究工作近半个世纪,多项设计作品曾获全国和地方大奖。先后出版《实用美术基础》、《标志设计》、《人物·动物装饰造形》、《招贴画设计》,任《艺术设计要点丛书》主编,发表了《关于设计创意》等数十篇论文。擅长国画与书法,先后在天津、山东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出版个人画册多集。许多国画作品被国际友人收藏。

田沛荣环境设计教研室主任

教授 硕士生导师原天津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教授

获国家授予CIID全国有成就资深室内建筑师荣誉称号、天津建筑室内学会常务委员、天津市政府决策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环境装饰学会理事。从事艺术教育科研实践五十余年,出版专著《软艺风情》、《公共建筑室内设计》等,在国家重要学术刊物十余篇。教学研究成果十余次获奖项,2006年、2011年分别荣获中国建筑室内教育委员会颁发指导教师奖,曾担任人民大会堂天津厅、津利华大酒店等几十项室内外总体设计实施工作,并荣获设计装修奖。

焦小红 服装与服饰设计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 原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

出版了《造型艺术鉴赏词典》、《色彩构成教学图例》、《教堂建筑》、《装饰艺术设计》等著作。美术作品《朝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书画作品展览中获一等奖,美术作品《彩云飞》在天津市第二届女书画家作品展中获一等奖,多次参加主创天津春节联欢晚会、国庆节联欢晚会的服装设计,荣获天津市政府颁发的嘉奖鼓励。获国家文化部人物形象设计专家评委资格,担任人物形象设计专家评委工作,受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讲学,2009年至今在宝德学院带领师生多次获得省部级和市级大奖,本人获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2015年7月,应邀赴英国杜伦大学举办油画作品展。

国际交流

我院与美国圣托马斯大学开展面向艺术专业的合作项目。学生在学期间可申请赴美国圣托马斯大学攻读数字媒体专业硕士,可于第八学期赴该校留学,为期1-2年。目前,已有多名学生成功赴该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我院与英国斯旺西大学开展面向艺术专业的合作项目。学生在学期间可申请赴英国斯旺西大学攻读数字媒体、传媒与公共关系、英语教学、管理、翻译专业硕士,可于第八学期赴该校留学,为期1-2年。

教学成果

几年来,在教师的辛勤培育下,艺术设计系学生水平不断提高,踊跃参与各种专业比赛,且崭露头角,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其中包括:

视觉传达设计

2006年—2014年“金犊奖”获时报广告类银犊奖1名及入围奖31名,入选奖3名,优秀奖3名;网络广告类大陆地区二等奖1名,优秀奖1名

“靳埭强设计奖 2006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比赛”获铜奖1名及入围奖1名

2006年“第七届白金创意设计大赛”获评审奖1名,优秀奖3名及入选奖3名,同时获指导教师奖和组织院校奖

2009年大学生平面广告大赛学院奖获入围奖1名

2010年第八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获佳作奖3名

2015年天津科普公益广告设计大赛获三等奖2名,优秀奖2名

环境设计

2009年—2012年《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年会》获优秀课程奖1名,优秀作品奖4名,组织院校奖

“中国营造”2009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天津博物馆后广场景观设计》获优秀创意奖

2012年文化•国家•创意天津市第三届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获设计潜质奖1名

2013年“中装杯”全国大学生空间与环境艺术设计大赛获优秀奖1名

2015年第八届天津市大学生工业与艺术设计竞赛获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

服装与服饰设计

2011年天津市第一届青年美术节获服装类优秀奖16名

2011年首届中国国际泳装文化节获入围奖1名

2012年可口可乐首届原创艺术节获一等奖2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优秀奖1名

2013年天津市第三届青年美术节获服装类一等奖1名,组织院校奖

2013年第二届可口可乐艺术节服装类作品获特等奖1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2013年天津首届创新博览会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优秀指导教师奖,展示效果奖

动画

2006年首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动漫及影像设计大赛动画作品获入围奖1名

2008年—2009年ONESHOW青年创意大赛获金奖2名

2011年“第20届金犊奖”获动画广告类大陆地区二等奖1名,优秀奖1名

2012年“火凤凰”杯全国美术与艺术设计大赛获佳作奖1名

2012年《第六届中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年鉴》获入围奖1名

2012年首届可口可乐原创艺术节获多媒体类一等奖

2014年可口可乐原创艺术节获多媒体类特等奖1名,一等奖1名

毕业生风采

林晖,男,数码艺术设计0402班学生,2011年进入海南的旅游集团逍遥旅游集团担任品牌总监。

李正飞,男,视觉传达设计0501班班长,中共党员。2009年创办正飞教育集团,任总经理。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任职于北京大学为明教育集团幼教运营中心全国项目经理兼天津地区办公室主任,分园副园长。2014年10月至今任北京师范大学新标准体系园所运营总经理。2015年9月被选为中国民办教育家协会副理事长。

潘磊,男,数码艺术设计0501班学习委员,中共党员,2009年9月至2011年7月在英国University of Kent 学习,获跨国企业(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理学硕士学位,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就职于Admiral UK,2013年1月回国,筹备并创立深圳世大万佳进出口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卢颖,女,数码艺术设计0601班团支书,毕业后创办睿奇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江凯,男,环境设计0803班班长,毕业后创办天津艺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魏嘉明,女,视觉传达设计1002班学生,毕业后考取公务员,现就职于国家图书馆。

王丁,男,视觉传达设计1002班学生,大三时创办天津仕普广告传媒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陈远玲,女,视觉传达设计1001班学生,毕业后考取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

石磊,女,环境设计1004班学生,毕业后考取山东聊城大学研究生。

陶力,男,环境设计1103班班长,学生会主席,毕业后创办天津青阳同创装饰设计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焦雨晨,女,动画1102班副班长,现就职于天津市武清区新闻中心。

金迪,女,视觉传达设计1103班学生,毕业后考取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研究生。

招生计划

省市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计划(人) 5 25 35 25 45 省市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计划(人) 5 10 12 25 25 省市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计划(人) 10 2 20 2 10 省市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计划(人) 5 1 2 2 3 省市 贵州 陕西 甘肃 宁夏 新疆 计划(人) 2 2 2 8 5

注:预留计划32人。最终计划以各省、市、自治区招生办公室公布为准。

录取规则

1、考生思想政治品德合格和体检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要求。

2、专业测试成绩和文化考试成绩均达到本省控制分数线,方可报考我院。

3、按照文化考试成绩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收其他志愿考生。相关省市若第一志愿生源充足视情况使用预留计划。

4、若考生文化考试成绩相同,则按照考生专业测试成绩排序,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若考生文化考试成绩和专业测试成绩均相同,则按照考生素描成绩排序,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5、 若我院录取规则与相关生源省市规定冲突,执行该生源省市招生办规定。

6、请随时关注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招生网查询录取结果。

入学与复查

1、新生开学时凭专业准考证、文化准考证和录取通知书办理入学手续。上述材料缺一不可,请务必妥善保管。

2、新生入学后,组织入学复试(绘画基础),同时按照招生政策及录取标准进行复查,对政审、体检、复试不符合招生条件或有舞弊行为者,何时查出,何时取消在学资格。

3、对于被认定为违规的学生我院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和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乘车路线

1、从天津站(A5站台)可乘638路在宝德学院下车;

2、从天津站可乘地铁三号线在高新区站换乘313路在宝德学院下车;

3、从天津西站(B2站台)可乘52路在传染病医院站换乘700路在宝德学院下车;

4、从天津南站可乘707路在宝德学院下车;

5、从天津杨柳青火车站可乘175路在宝德学院下车;

6、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可乘地铁二号线在曹庄站换乘620路在海泰华科一路下车。

另有831路、862路公交车途经我院。

学院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8号(津沧高速津静收费站西侧1000米)

艺术协会工作计划篇9

2011年7月20日,《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技术细则》(送审稿)(以下简称《细则》)专家审查会在京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基建与装备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有关领导和来自设计院、科研院所,高校、医院的专家及业内知名媒体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细则》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批准列入部节能省地型建筑专项工作的项目,并委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牵头,会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清华大学、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9家单位共同组织编写。《细则》是在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框架下,为贯彻落实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及要求,积极探索我国绿色医院建设及发展模式,引导《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医院建设领域的推广与实行,有效促进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目标与要求的绿色医院建设为目标而组织编写的。《细则》包括9章,即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其中,第4章至第9章每类指标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绿色医院建筑应满足所有控制项的要求,根据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项数,划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共三个星级。评价分为规划设计和运行管理两个阶段,规划设计阶段在施工图完成后评价,运行管理阶段的评价在运行一年并达到设计规模后进行。

审查委员会在审阅《细则》的基础上,听取了编制组的汇报,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和讨论,一致认为《细则》内容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送审资料齐全,总体思路合理,层次清楚,技术内容实用;根据医院建筑的特点,使医院建筑在满足建筑功能需求和节能要求的同时,突出了医院建筑的特性和人文关怀;总结和借鉴了国内外绿色医院建筑评价经验,为绿色医院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系统规范的指导,为绿色医院建筑的评定提供明确的技术依据。审查专家建议《细则》进行修改和完善后,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卫生部,批复后尽快实施。(王坤)

“参数化设计与建造”主题沙龙在京举行

7月16日,“参数化设计与建造”主题沙龙在北京莱锦TOWN园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创作中心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西安等地的各设计院的专家就沙龙主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活动由清华大学徐卫国教授主持,话题从“参数化设计给工程实践带来的便利与存在问题”开始切入,来自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创作工作室的两位建筑师刘宇光和李淦以新设计的“凤凰传媒中心”为例重点讲述了他们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受到的启发并与在场的各位专家进行了交流讨论,这其中也包括很多建筑师在实践层面的反思与探索。其他与会专家也从“复杂建筑形体的实际建造途径”、“参数化设计及数控加工的前景”、“参数化设计与新材料和新结构”、“参数化设计及建造的建筑规则及规范”等不同角度讲述了自己的经验。参数化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新手段新方法,近几年热度不断升温,国内各大设计院也纷纷开设专门的研究室。相信类似的学术沙龙将为国内建筑界更好地研究参数化设计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平台。(王祥东)

第四届亚洲人居环境国际峰会仪式在京举行

2011年8月18日下午,第四届亚洲人居环境国际峰会仪式在北京世纪国建宾馆隆重举行,来自政界,学界,房地产界的多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出席了本次峰会的仪式,同时就如何打造绿色城市,营造绿色人居、低碳生活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包括本刊在内的多家行业主流媒体也受邀出席仪式并参与了现场互动交流。

会上,亚洲人居环境协会主席刘兴达先生首先致辞,表达了对此次移师澳洲举办的盛会的殷切期望,期待通过亚太区精英人士的充分交流,为打造绿色城市,塑造低碳生活,开辟更多可持续发展之道。亚洲人居环境协会副秘书长黄伟先生就活动的筹备情况为现场来宾做了细致介绍,并表示此次活动得到澳大利亚悉尼市政府,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区办事处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将一如既往的秉承“高端,专业,国际化”的水准办好本届峰会。亚洲人居环境协会理事,澳大利亚籍建筑专家迈克先生,为与会嘉宾详细讲解了澳洲本土的城市建设实践,澳洲宜居城市建设的典型范本。

嘉宾致辞后进行了“绿色城市在中国的实践”的主题对话,亚洲人居环境协会主席刘兴达先生、亚洲人居环境协会副主席、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专家组组长开彦先生,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副会长吴国力先生,天津雍景花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浩先生参与了主题对话。对话嘉宾分别从当前房地产形势,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城市开发与人居环境建设,国内外城市建设领域的经验比较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探讨。

作为本届活动的国内考察统筹单位,中国贸促会建设分会城开委将全力组织国内的城市建设与开发等相关企事业单位赴澳大利亚参加此次盛典,与来自亚太区的专家,学者,开发商一同探讨绿色,人居的话题,推动亚太区绿色事业的进程。

作为亚洲地区人居环境领域的顶级盛会――亚洲人居环境峰会,已成功举办三届,已经成为亚洲人居环境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盛会,得到了来自世界各权威机构的鼎力支持;为了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人居环境的建设,亚洲人居环境协会、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办事处,将联合举办首届“亚洲人居环境与绿色城市成果展”,对亚太地区的人居环境改善成果、可持续宜居都市、绿色建筑等作品进行展览与展示,借鉴各国各地区的优秀经验,实现亚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何蕊)

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公布苹果新总部大楼方案

由福斯特建筑事务所(Foster andPartners)设计的苹果公司新总部“苹果学院”一直是舆论讨论的焦点,近日官方设计方案正式在加州圣塔克拉拉郡的库比提诺市公布。新总部建在一块约708200m2的基地上,这个将容纳13000名员工的总部是一座四层的圆形建筑。其中包括一个260128m2的办公区,研发总部,能容纳1000人的礼堂,27870m2的研究室和一座发电站。

这个项目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环境的可持续性,在现有景观基础上增加了350%的植物面积。大部分的停车场都被转移到了地下,节省出的空间种植了6000棵本土树木并铺设了人行步道。被圆形建筑包围的中心庭院中种植了大

量绿色植物,为苹果员工提供了舒适惬意的工作环境,并将室外自然元素引入到室内。为了创造一个统一且具有凝聚力的公司总部以促进内部的交流合作,这座建筑被设计成一个简单的圆形。建筑只有4层,低矮的层高与人的尺度接近,创造了亲切舒适的空间体验。(本刊)

三大设计师联手打造泉州当代艺术馆

位于泉州市鲤城区龙头山片区的“泉州当代艺术馆”目前正按设计规划稳步推进。这座由旅居美国的艺术家蔡国强出任总监,由设计了毕尔巴鄂美术馆的美国著名建筑师、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弗兰克・盖里担任设计,由前古根海姆美术馆馆长、现任美国全球文化管理公司(GCAM)总裁托马斯,克伦斯负责美术馆运营策划的项目。该项目也因这三位国际艺术界知名人士及其团队的加盟而备受众人注目。

据介绍,泉州当代艺术馆将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建造面积4万m2的新馆,拟建于晋江下游北岸的石笋公园内;另一个是占地100亩(近7万m2)的改造馆,对位于城区内的面粉厂和麻纺厂进行旧建筑改造。

新建馆以“行云流水,群山绵绵,刺桐花开”为命题,严格按照世界一流艺术馆标准来规划建设,具备良好的恒温、恒湿和安保功能,能够举办、承办世界一流的艺术巡回展览,并可以与西班牙古根海姆美术馆等世界一流美术馆、博物馆合作,举办联合艺术展览。同时,该馆还具备科技、教育、艺术创作等功能,集世界一流美术馆、高端艺术酒店、国际知名艺术商店于一体。

改造馆在保留旧厂房建筑风格的基础上,经过适当的改造,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标准的当代艺术展馆。改造结束后,这里将委托世界上30~40位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来创作永久性艺术品,而麻纺厂改造后将成为海峡两岸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交流和展出基地。同时,还准备将麻纺厂、面粉厂部分底层建筑和周边区域部分民房进行改造,并规划建设“艺术步行街区”和“艺术家之街”。

按照设计师的构想,泉州当代艺术馆建成后既要成为当代的交流性艺术馆,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展馆、同时也要成为青少年科技艺术的教育基地,还要配合市场运作履行高端艺术家的写字楼办公场所、机构的商务功能。

作为国际知名艺术家,蔡国强将利用他的国际影响力和对艺术的独到见解,为家乡泉州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当代艺术文化项目。他说:“我们是在探索新的路,把泉州文化做成一个基础、源泉,即在向全世界推广泉州当代艺术的同时带动古老艺术的成就,让新旧文化、当代文化的波动在泉州进行,这也是推广和介绍泉州文化的最好方式。”(何蕊)

2011“艾特奖”长春站正式启动

2011年8月8日下午,由艾特奖组委会中华室内设计网主办,长春市文化产业联合会设计师协会、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建筑学会吉林室内设计分会、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联合协办的2011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艾特奖)长春站启动仪式暨2011年度中国室内设计流行风向南北高峰论坛在长春举行。

来自长春市政府、协会,设计界的相关领导、专家、学者等出席了启动仪式。深圳朗联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著名设计师秦岳明:台湾著名设计师、深圳朱志康空间规划设计总监朱志康:香港著名设计师、2010年IdeaTops艾特奖最佳住宅空间设计提名奖获得者、尚策室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首席设计总监李奇恩作为特邀嘉宾出席。

启动仪式上,艾特奖组委会主任康迂贵对艾特奖做了简要介绍,他希望未来艾特奖能够在长春这座文化之城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也向长春广大设计师发出邀请,相约12月深圳2011艾特奖颁奖盛宴。之后,秦岳明、朱志康、李奇恩三位设计师代表所做精彩主题演讲让长春的设计师受益匪浅并拓宽了他们的设计思路。

2010年诞生于“设计之都”深圳的国际空间设计大奖――Idea-Tops艾特奖,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由中国建筑室内设计行业第一门户网站――中华室内设计网联合中国三大权威学术机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共同发起主办,旨在打造全球最具思想性和影响力的设计大奖,发掘和表彰最佳设计师和最佳设计作品。2011年度国际空间设计大奖――Idea-Tops艾特奖于3月8日正式启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郑曙教授、普利兹克建筑奖执行总监Martha Thorne女士等权威人士将担任评审委员会评委。

2011年度艾特奖的全球推广活动从深圳出发,已经走进米兰、上海、长春,未来还将走向全世界更多的城市,向来自全世界的设计师介绍源于东方的IdeaTops空间设计大奖,也让更多的中国设计作品走向世界,也让更多的境外设计师获得进入中国市场的钥匙。(本刊)

第二届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暨第三届北京奥运城市发展论坛开幕

2011年8月8日,在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三周年之际,第二届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三届北京奥运城市发展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刘鹏,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郭金龙,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中国残奥委会主席王新宪出席并在主论坛上作演讲。

郭金龙在题为“让奥运遗产永久造福城市”的主旨演讲中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已过去三年。但百年圆梦、为国争光的记忆更加深刻,奥运成果得到巩固发展,奥运精神不断继承发扬,成为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三年来,首都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长已初步摆脱对汽车消费和房地产投资的过度依赖,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更加协调,经济发展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刘鹏在题为“继承奥运宝贵遗产,发展体育服务民生”的演讲中说,几年来,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已成为北京城市转型发展的持续动力,成为北京地域文化和城市价值中的精髓。真诚祝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在体育运动中锻炼体魄,愉悦身心,享受快乐,共建城市美丽家园,共创未来美好生活。

王新宪在题为“体育与残疾人事业”的演讲中说,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是一个新的起点。“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让我们在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残疾人体育精神感召下,继续努力,再创辉煌。

本届北京奥运城市发展论坛的主题为“让奥运遗产长久造福城市”,由开幕式暨主论坛和分论坛组成。第二届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从8月8日开幕一直持续到21日,涵盖四大类共50余项文体活动。国家有关部门和北京市领导汤小泉、吴世雄,刘敬民、蒋效愚、李炳华市政府秘书长孙康林出席。(王砷 刘锦标)

“东方之门”将成苏州新地标

8月19日,中国第一建筑单体“东方之门”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举行全球盛大首发仪式。这标志着苏州将崛起一个全新的世界级地标。

艺术协会工作计划篇10

单位内部按照作风建设年活动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站办的工作制度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一一上墙,并用制

度来鞭策和规范工作人员和团队的行为。同时中心的工作有序展开,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中心的工作汇报如下:

第一方面,计划生育工作

今年计生办工作紧紧围绕县政府提出的工作任务和“十一五”人口计生目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中心,以优质服务、满足育龄群众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需求、促进生育文明

为目标,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优质服务工作,强化基层基础,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新型生育文化工程。坚持以法管理,文明执法。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全镇1—10月共出生138人,同比减少13人,减幅8.6%,其中一孩出生121人,二孩出生17人,其中计划外出生1人,计划生育符合率为99.28%,长效节育率为72.85%。统计误差率控制在2%以内。女性初婚

103人,同比减少39人,减幅为27.46%,晚婚率为35.92%,全镇1—10月施行四项手术371例,其中:女扎12例,皮埋1例,放环146例,人流88例,取环122例,小月份引产2例。今年,继续实施奖励扶助制

度,全镇共有16人经审核,符合奖励扶助条件。

二、完善机制,确保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到位。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年初,镇政府就与各行政村、有关部门、单位签订了20*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

理责任书,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同是及时制定出台了《*镇20*年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评估实施方案》,同时在9月份及时下发了关于《*镇加

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强化了对基础管理和重点工作的考核。

三、强化宣教,营造氛围,不断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工程建设。

今年以来,在人口计生政策的宣传教育上进一步强调了创新与务实的有机结合,围绕实施“新型生育文化工程”,不断深化优质服务,着力推进生育文明建设,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一是办好人

口计生专题节目,计生办联合广电站定期举办人口与计生专题节目,每月播出4期关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避孕节育知识等内容,共播出专题节目40余期。二是积极营造健康生育文化氛围,继续以突出环

境宣传为重心抓健康生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定期出刊宣传橱窗,同时更新规范宣传标语50余条;服务站的宣传栏及宣传牌也正在制作当中。三是抓好重大节日的宣传。在今年的计生协会宣传活动日,我

镇计生协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一是在协会活动日当天,在集镇闹市区设摊向过往群众分发宣传资料300多份。二是在镇交通要道悬挂了宣传横幅四条。同时召开了村计生协会小组长座谈会,认真学

习中央《决定》和协会有关精神。三是镇计生协会在海盐万利蔬菜厂的支持下,经过调查摸底,共推荐出106户较困难的计生家庭种植户与蔬菜厂签订了收购合同,这些家庭将享受到蔬菜收购时的优先优

惠政策。与此同时,还与县计生协会联合开展了帮困献爱心活动,给计划生育困难家庭送去了慰问金和礼品。

四、深化优质服务,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做好计划生育手术的术后随访工作,服务站人员采取上门随访与电话随访相结合的方法,及时做好随访工作,切实关心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进一步推进和规范避孕方法知情选择,

指导和引导育龄妇女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并搞好随访和咨询服务。在今年4月份举办了一期主题为“关注女性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培训班,全镇100多位育龄妇女参加了培训。平时,计生办工作人员

对计划生育重点对象进行走访、看望、关心和服务。为了关心全镇广大育龄妇女的身体健康,积极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10月上旬,镇计生办、妇联会同海盐县计划生育指导站、*医院,利用16天

时间对全镇十个村,八个企业的1730多名育龄妇女进行了一次生殖健康检查。通过检查发现,这1730多名育龄妇女中患子宫肌瘤的200人,占受检人数的11.6%;患卵巢囊肿的70人,占受检人数的4%;患

小叶增生的占受检人数的40%左右;患其他各种妇科疾病的占受检人数的30%左右;另外还检查出畸胎瘤1人,实质性包块3人。检查医生对这些患有不同病情的育龄妇女进行了耐心的知识解答和对症

治疗。

五、坚持综合治理,抓好流动人口计生管理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海盐县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若干意见》,坚持综合治理,加强部门协作,搞好调查摸底,建好各类帐册,抓好常规管理。我镇现有外来流动人口4000余人,其中育龄

妇女1100人、外出流动人口318人、育龄妇女161人,对外来育龄妇女,我们及时做好上门宣传及服务工作,对外来人口较多的齐家红砖、金氏建材、二个集镇每季进行一次孕检,各村也对外来人员每半

年进行一次孕检,共检查704人次,检查中发现计划外怀孕人员,镇村二级计生干部及时动员采取补救措施,同时抓好房屋出租户的协议签订,签协率达100%。

六、坚持以法行政,确保群众权利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法行政,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坚持文明执法,抓好再生育的审批和特殊情况生育的申请审核工作,规范一孩生育证和再生证的发放审核工作。1-10月全镇共审批再生育夫妇18

对,均没有发生违规现象。同时,我们严格把好审批关,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今年以来,没有出现过一起因计划生育工作引起的纠纷案件。

七、优先优惠政策得到了落实。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多层次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一是对采取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育龄妇女给予奖励;二是与镇中学联合实施双农独女中考加分工作,并严格把好审核关,今年全镇有80个

双农独女户符合中考加分条件;三是和信用联社一起开展了为农村计生家庭发展种养业提供小额贴息贷款工作;四是经常性开展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走访慰问活动,1—10月共走访慰问了157户,真正

体现党和政府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关怀。

存在的问题:

1、外来婚嫁女法律意识淡薄,未到法定年龄非法怀孕现象严重。(今年已发现多个未到法定婚龄怀孕对象,大多数已采取了补救措施,其中3人我们正在对其做工作。

2、再婚家庭夫妇,要求生育二胎的愿望迫切,但不符合条件要求再生育的较多,一旦怀孕,工作难度较大。

3、由于流动人口流动性强、分布散、管理上缺少办法、措施难到位,所以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难度不断增大。

4、社会抚养费征收难,执行征收时还缺乏切实可行的行政措施。

另一方面文化体育工作:

一、今年开展的主要文体活动:

(1)、2月份,1、组织镇书画院的7名书法爱好者在镇中路和永庆路交叉口举办了“迎新春送春联”活动,共为群众书写春联300余对。2、组织了一台适合老年人口味的文艺节目到镇福利院慰问演出,

为福利院的老人们送上了一道丰盛的精神年夜饭。

(2)、3月份,1、我们邀请了嘉兴市群星艺术团的演员来*与本镇的文艺骨干共同举办了庆元宵文艺演出活动。能容纳300来人的镇文化站多功能厅座无虚席,大家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演员们的精彩表演。

2、在镇文化站举办了机关、站办、单位妇女干部联谊活动,活动项目也较为丰富。3、举办了“新农村、新农民、新观念”农民书画展览。镇东海书画院的全体会员和群众代表等150多人参加了开展仪式

。共计展出作品119件。

(3)、4月份,组织举办了*镇第二届乒乓球比赛。参加乒乓球赛的共有40个代表队,比赛活动设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等四个项目,经过4天的精心组织乒乓赛取得了圆满成功。

(4)、5月份,1、与镇工会、镇团委联合举办了“巴路漫之星”青年风采大赛,经过初赛选拔出11名优秀青年参加了比赛活动。2、在*镇幼托中心操场举办了*镇庆“六一”广场文艺演出,共展演节目

16个。

(5)6月份,为了迎接“七一”建党节,在*镇文体活动中心隆重举行了“大洋杯”*镇迎“七一”广场文艺晚会。

(6)、8月份,镇首届“三对三”篮球赛在*文体活动中心拉开帷幕,全镇共有88名球员组成19支球队报名参加了此次比赛,整个赛程从8月10日开始一直到8月15日。同样也取得了圆满成功。

(7)、9月份,县第十校园届文化艺术节*片文艺汇演在*举行,*镇选拔推荐的23个节目参加了演出。

(8)、11月份,开展送书进企业、行政村工程,对5个企业2个行政村送书1000余册。接下来还要对余下的村进行送书活动。

同时,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演出、比赛活动。一是组队参加了县乒乓赛;二是派出由16位运动员组成的参赛队伍代表海盐县文化局参加了第二届嘉兴市农民文化艺术周“欢乐新农家”嘉兴市农村民

间文体趣味运动会,并夺得两银两铜的好成绩;三是组织参加了县庆“八一”广场文艺等等活动。

二、抓好文体团队和阵地建设,巩固“两镇”创建成果。

去年,我们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顺利创建了省级东海文化明珠和省级体育强镇。今年,我们把重点放在巩固和提高上:

一是充分发挥已建场地、设施的作用,镇文体中心每天全天候向外开放。现在,老年活动中心、灯光球场和室外健身设施每天前来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络绎不绝。文化站图书室藏书已达11000余册,每周定

期对外开放,并对图书室新购入还未归档的千余册图书进行输入、整理、归档。

二是抓好镇级文体团队的培训和活动的开展,今年以来,我们除了举办书画展览外,还于4月份举办了一次书画艺术培训班,邀请县美协主席黄炳虹老师前来辅导。4月11日,我们又举办了摄影知识培训

班,镇摄影协会会员、各村、社区的文化管理员30余人接受了一次专业摄影知识的培训。8月份,我站对暑期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图书管理员培训。10月下旬,又邀请了县青少年宫的舞蹈老师

对我镇的舞蹈爱好者进行了现代舞培训。

另外,我们还组织文体骨干开展联谊活动,组织镇文工团与嘉兴市群星艺术团举行联谊演出;(3月19日)邀请县老年体协武术队来*与镇太极拳、太极剑队开展武术表演,切磋技艺等。

三是出刊好宣传柜窗。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和镇党委的要求,确保每月出刊一期,今年出刊了“不朽的成长纪念建军80周年”“创造新业绩,迎接十七大”等内容丰富的宣传橱窗,下半年,又对原来的

橱窗进行改版,新的宣传窗为彩色写真,较原来的宣传版效果更为强烈。

四是为活跃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推动镇村人文精神建设,开展好“百场电影下农村进社区”活动,并在*文体活动中心成立“电影广场”,我镇的67场电影已胜利放映完成。使之成为推进*镇宣传文化阵

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促进了全镇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三、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补查工作。

根据县文化局的要求,对本镇范围内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进行了一次认真全面的补查,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通过补查、筛选,最后确定9个项目上报到县文化局,其中表演艺术类3项,造型艺术类4项

,民间文学类2项。

四、加强自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