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诚信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6 12:06:44

银行诚信论文

银行诚信论文篇1

关键词:网上银行;小微金融;忠诚度

一、引言

自1996年中国银行将银行柜台业务延伸到Internet上,中国的银行经营模式,逐渐从实体发展到虚拟的网络。经过最近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各金融机构都相继建立了各自的网上银行,不仅为顾客提供转账,查询,理财等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还有利于提高顾客的银行整体满意度。据统计,小微企业总数占据了我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0% 以上,面对庞大的小微客户群体,在各大银行都在争相发展集团客户,傍大款的同时,外来投资银行瞄准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小微信贷业务就是通过大数法则把风险分散到千万个小客户身上,减少了系统性风险。现在各家大股份银行已经推出自己的专门针对小微顾客的贷款品种,如民生的“商贷通”。由服务营销理论可知,高水平的服务质量可以让服务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差异化优势以赢得市场。同时高水平的服务质量更加可以提高顾客满意度,而高的满意度将会带动顾客忠诚度的提升。据调查显示留住一个老顾客的成本远远低于开发一个新顾客的成本,且20%的忠诚客户能够带来80%的利润,所以研究网上银行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影响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如何提高网上银行顾客忠诚度的有效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试图通过对小微顾客网上银行顾客忠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来解决以上问题。分别讨论顾客满意度、服务质量的可靠性,响应性,能力,易用性,安全性产品组合等因素对小微顾客网上银行顾客忠诚度的影响,构建网上银行顾客忠诚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

二、模型构建与假设

(一)变量选择

服务质量定义,营销学者们认为服务质量的本质是顾客对服务的感知。美国学者组合PZB认为服务质量是顾客对产品或服务优越性的全面判断,包含顾客对组织提供的服务的期望与实际感知。Parasuraman,Zeithaml&Berry(1985)建了绩效与期望差距模型,PZB将服务质量定义为顾客感知的服务绩效与服务期望之间差距。提出了基于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主要包括10个测量维度:有形性生、可靠性、响应性、沟通性、信用性、安全性、胜任性、礼貌性、了解熟悉顾客和接近性。

(二)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的设定 从研究目的出发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1、可靠性对顾客忠诚有显著影响。

2、响应性对顾客忠诚有显著影响。

3、能力对顾客忠诚有显著影响。

4、易用性对顾客忠诚有显著影响。

三、实证分析

(一)问卷构成

问卷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卷首语,目的是让读者知道调查目的,放心填写问卷,以增加问卷的填写率和可信度。

第二部分为网上银行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测评选项部分,其中从六个维度测量感知服务质量,从整体和另外两个指标来测评满意度,从态度和行为两个方面来测评顾客忠诚,共31个指标,采用Likert5点式量表进行打分,1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

第三部分为顾客人口变量统计,统计顾客的基本信息,包括6个方面: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和使用时间。

(二)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设计时,广泛参考了银行内部员工意见并与专家商讨,问卷调查研究中的问卷指标设计和问题及选项设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选项加以修改,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充分反映本次调查的重点。本次问卷的发放客户全部来自于银行的小微客户,发放地点为临沂罗庄各个市场内的网上银行使用客户,商户来自于不同的商圈,基本保证了问卷结果的针对性与客观性。由于临沂内部市场较多,尤其在罗庄区,小企业遍地都是,对该地区的客户进行调差得出的结论有助于为电子银行的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四、研究结果

(一)问卷信度分析

本文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对各变量的不同指标分别进行信度分析,得出α信度系数结果如表1所示:

Cronbach系数在0.745到0.957之间,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各变量的信度系数值均在0.70以上,总量表的α系数达到0.961,这说明各变量和整体研究的内部稳定一致性都比较高,研究的样本数据是可靠的。

(二)问卷效度分析

针对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分析,本文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运用因子分析,得出各选项对研究变量的解释程度;同时测量样本的KMO值,进行巴特利球形显著性鉴定,分别计算忠诚度、满意度、可靠性、响应性、能力、易用性、安全性和产品组合的各个指标对相应研究变量的因子载荷量。从而检验调查问卷的各题项在结构设计上是否具有有效性。效度检验结果,如表2:

KMO值>0.50且巴特利球形鉴定显著性概率0.4就被认为是符合效度检验要求的,所提出的各指标对研究变量的解释程度>30%,那么研究变量具有有效性。由上表分析得出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本研究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研究项目的因子载荷量全部>0.6,符合效度检验要求,指标对研究变量的解释程度均>50%,指标设计合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研究中设计的各个指标都是有效的,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

(三)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1、相关分析

Pearson相关系数在实际研究中被广泛采用,它用来衡量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大小。在此我们运用SPSSl7.0分析软件对8个研究变量之间做出相关性分析,输出的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如表3:

从以上输出结果可以发现本研究的6个自变量分别与顾客忠诚以及顾客满意之间都存在正的相关性。其中产品组合、可靠性、响应性与顾客满意度的相关关系比较显著。满意度、安全性、产品组合和安全性与顾客忠诚的相关关系较强。满意度与忠诚度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以上,说明相关性很强,满意度与忠诚度之间有很大的联系。

2、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以定量分析的方法去研究一个变量与另一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程度的统计方法。通过前面的相关性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与网上银行顾客忠诚度具有显著相关性的一些因素。假设这些因素与顾客忠诚度之间具有的相关关系是线性关系,建立多元回归模型:Y=b1+b2X0+b3X1+ +bnXn

运用SPSSl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各影响因素对顾客忠诚的回归分析,得出分析结果如表4:

通过t统计量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变量1和变量5还有变量7对忠诚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得到线性方程:忠诚度=1.045满意度+0.294安全性+0.333可靠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安全性和满意度与忠诚度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五、总结

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简述了网上银行和小微顾客是以后银行的主要竞争领域,而两者的结合,则更需要引起银行的重视,所以研究小微顾客的网上银行忠诚度则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重点对影响网上银行小微顾客忠诚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研究假设并使用回归分析进行检验。研究结果简述如下:第一,在利用网上银行的小微客户中,主要是熟悉因特网环境的20~40岁左右的的年轻人,他们更关注网上银行的创新与应用,尤其是贷款客户,还款的方便性对银行的金融服务满意度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对顾客忠诚也有很大的影响。第二,影响网上银行顾客忠诚度的主要因素可靠性、响应性、能力、易用性、安全性、产品组合和满意度,他们都与忠诚度之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其中产品组合、可靠性、响应性与顾客满意度的相关关系比较显著,而满意度、安全性和产品组合等因素与顾客忠诚的相关关系较强。而满意度与忠诚度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以上,说明相关性很强。在网上银行情况下,顾客满意度对再利用意图也有正的影响。

针对进入忠诚度线性模型的安全性银行应采取较强措施,如开通短信安全提醒。网上银行是通过开放型的网络输入个人信息、进行账户移转等业务,个人信息的泄漏和转账时的安全成为顾客担心的主要问题,这就需要银行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以确保网银交易的安全性。因此网银应建立客户风险提醒制度,提高客户风险意识。如可以在客户签约、使用网银的过程中给予风险提示,介绍安全知识;转账交易的短信通知;大额转账时,采用短信、客服代表确认,或者先行短信通知,延时15分钟到账等。针对网上服务质量的可靠性方面,银行应该大力投入资金发展更为稳定的电子银行系统,减少网银的故障率,为广大用户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在遇到故障的情况下人工服务及时便利,毕竟安全与信任才是影响客户忠诚的最大因素。

参考文献:

[1] 陆桂琴,张成翠.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客户满意度研究[J].金融纵横,2010,(2)25-27

[2] 谢智华,民生银行开创小微金融新境界[N].中国报道,2013-12

[3] 刘凤军,吴冠之,欧丹,任莹.银行个人理财服务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J].金融论坛,2008 (11)39-45

[4] 俞伟.网上银行服务质量与客户忠诚关系研究[D].硕士论文.江苏大学,2011

[5] 乔婧.基于小微金融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3-34

银行诚信论文篇2

一、地方金融文化应与传统文化、乡土社会相结合

我国的地方金融企业植根地方、服务地方,大多都在小气候、小环境中诞生、成长与发展,无论如何也割不断浓郁的乡情和传统文化渊源。

明清山西商人用孔子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之观点来发起利益追逐的进取精神;用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的主张,倡导敬业精神;用宗法社会的家族孝悌和睦、乡谊团结之乡情建立商帮群体,完成团队建设,因而称雄国内商界五个多世纪,出现了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鼎盛局面。在商业的迅速发展下,山西票号钱庄历经100多年,给山西创造了亿万两白银收入,使山西成为全国首富,山西票号被人们称为汇通天下的金融组织。宝丰社当时的地位可类比当今人民银行,它曾领导钱庄参与清末晋商行会整理货币、建立制度、打击沙钱、维护正常货币流通、稳定社会经济、组织货币交易市场、管理金融机构、组织借贷转帐、票据流通等等。宝丰社等票号钱庄的财东大都是饱读诗书之人,深受孔孟之道影响,遵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传统文化道德,并不是乱中捞利。他们实行银股身股平均分配;知人善用任人唯贤;抽疲转快调度资金;预提护本防止倒闭;职业教育培养人才;规章制度严格要求;经理负责运筹帷幄;诚信为本注重信誉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更是构建了当时票号钱庄的文化体系。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是旧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创办人陈光甫开办之初就以服务社会、以人为本、竞争创新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文化。提出我行一无所恃,可恃者乃发挥服务之精神也,并在传票帐单上都醒目地印上服务社会字样,要求业务工作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务求顾客之欢心,博社会之好感。陈光甫要求基层行员仪容整洁,热情待客。对于本行一切顾客无论何界中人或乡愚妇女,应谦恭和悦竭诚相待,无论贫贱,视同一律。如有与顾客吵架者,不问是非曲直一律开除;处理业务要认真礼貌。如抄结单给顾客,必须行列整齐,内容清晰,让顾客乐于核阅,否则,满纸涂鸦,顾客随即弃置一隅,不愿详阅,且对本行发生不好印象。业务娴熟,力求手续简便,收付敏捷。对于主要存户的存款余额表要心中有数,对于支票上的签字或印签,要能够一看即知真伪,不必验对所留模式,以免顾客久等;严禁上班时间吸烟、闲谈、阅报,应以全副精神接待顾客,始能得社会之好感。陈光甫还是中国金融界屈指可数的、在行内推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银行家,他经常向行员灌输银行是我,我是银行的思想。他说,凡百事业,以人而兴,而新陈代谢,尤愿继起有人,俾可维持事业于永久。有人才,虽衰必盛;无人才,虽盛必衰。银行尤盛。

中国传统的儒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诚信是立身之本,修养之首,齐家之基,立国之本。对此,儒学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广泛而深入的阐发。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道也《中庸》说:惟天下之诚为能化,君子诚之为贵《大学》曰: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荀子道: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他事矣。周敦颐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朱熹也曾有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的见解。货之粗精好歹,实告经纪,使好裁夺售卖,若昧之不言,希为侥幸出脱,恐自误也赊须诚实,约议还期,切莫食言。可见,儒学的诚,指的是胸怀坦荡,真实无伪。以诚相伴而生的是信,有诚才有信,诚实不欺,谓之信。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司马光认为: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则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言而有信,取信于人是儒家学说推崇备至的伦理准则。儒学乃国之瑰宝,乡规乡俗与民约乃传统文化之要略。在儒家文化和乡土风情基础上建立的票号钱庄与旧银行企业文化应成为现今地方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参照和借鉴。正本请源,票号钱庄是我们的根,伦理道德、儒家思想是地方金融文化的源。

二、建立高智商决策者文化

美国管理专家认为,企业文化是价值观、神话、英雄和象征凝聚而成,这些价值观、神话、英雄和象征对公司员工具有重大意义。我们现在的大多数地方金融企业具有规模较小、网点不多、扩张受限、支持体系不足的特点。这一特点把董事长(或行长)推上了地方金融企业文化主导者的位置上。地方金融机构,尤其是独立法人地方金融机构,决策者的文化素质、志向、抱负、价值观、施政方针和实践,对领导层以至全体人员,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甚至在他本人离开这个企业或者人世,也能被这个企业传承并发扬光大。因此,地方金融企业文化的形成,一是领导人要稳定。如果领导人经常调换,一个将军一个令,领导者不能充分展示才华,必然是短期行为,不能安下心来专心致志办好自己企业,企业文化就无法形成。民国时期,从夹缝中出现的一批银行家,他们以自己所办的银行为终身的事业,他们大多有学识、有能力、有魄力,他们的共同点是爱国、爱帝、敬业。实践证明,他们在自己经过十几年至几十年的努力所办的银行中,培育营造出各自独特的企业文化。二是要建立地方金融的高智商决策者文化。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帅熊天下会灭亡。地方金融企业的董事长(行长)很多是单兵作战,很大程度上要靠自身和班子成员的德行操守、事业心和敏锐思维来掌管企业的前程。在目前的一些地方金融机构中,许多的高智商和见多识广者,在小银行中创出了大的企业文化思路。江苏连云港赣榆农村信用社,在当时的主任乔宗君领导下,从90年代开始就建立了自己的企业文化,打出了农民自己的银行中小企业家的朋友服务赣榆百姓的口号,并形成了严格的制度保证。

天津农村合作银行,立行之日始以精神和境界为导向,用浴火凤凰为徽标提升自己的价值观和理念。金色的凤凰在烈焰中浴火腾飞,涅磐重生,挥舞出璀璨的生灵图景。他们意图把天津农村合作银行这一社区银行、零售银行、农民银行,打造成像浴火腾飞的凤凰一样的传奇银行、阳光银行、吉祥银行。天津农村合作银行的标志是一只迎着旭日东升的金凤凰,寓意着成立半个世纪后重新腾飞。浴火凤凰,涅磐重生,九圆体、金黄色的行徽蕴含着合作与圆满,象征着长久与腾飞,更昭示着天津信合事业一个全新银行时代的开端。

记得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金色的凤凰在烈焰中浴火腾飞,涅磐重生,挥舞出璀璨的生灵图景。天津农村合作银行是社区银行、零售银行、农民银行,也是像浴火腾飞的凤凰一样的传奇银行、阳光银行、吉祥银行。天津农村合作银行的标志是一只迎着旭日东升的金凤凰,寓意着成立半个多世纪后重新腾飞。浴火凤凰,涅盘重生,九圆体、金黄色的行徽蕴含着合作与圆满,象征着长久与腾飞,更昭示着天津信合事业一个全新银行时代的开端。

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以创新精神打造自己的核心文化蜜蜂文化。由太阳蜂和太阳花组成的行徽,揭示了鄞州银行勤劳、奉献、和谐快乐、建设家园的境界和意识,形成了以蜜蜂文化为核心的银行是平民的银行;勤劳是我们对自我的最基本的要求;奉献是我们道德情操的要求;快乐是我们追求的工作环境;家园是我们与客户共同努力的目标。

标志是文化的集中体现物,它的每一个部分都传达着我们的追求与承诺。

1、圆是圆满,是辉煌。

2、蜜蜂是快乐、勤劳、奉献的象征。

3、Bank为银行英文表达,字体稳重,让人信赖又不乏亲和力。4、标志在颜色上运用甜蜜黄和活力绿的搭配。甜蜜黄象征收获、幸福甜蜜的生活;活力绿代表生命力,象征鄞州银行的发展和活力

品牌吉祥物:太阳蜂

太阳蜂,勤劳快乐的生灵、甜蜜生活的酿造师、诚实守信的实践者。鄞州银行正师以太阳蜂精神自励的银行!

品牌象征:太阳花

太阳花,永远向着太阳的花,富又生命力的花,五彩缤纷的花。

浴火凤凰、烈焰中腾飞,是神的象征,是神的力量;蜜蜂飞舞在太阳花之上,快乐工作,辛勤奉献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勤劳、无私与奉献。这就是特色的企业文化,是高智商决策者文化。

三、地方金融文化应实际而前瞻

美国加州大学管理学教授威廉大内在《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中指出: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此外,还包括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性、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动模式的价值观。

地方金融的企业文化建设无疑应该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风土人情与行业特性、市场定位、发展战略相结合的企业价值观与精神境界的全面体现。

地方金融企业一是要有拖不垮、打不烂、不卑不亢的进取精神。许多地方金融企业偏安一隅、规模小、条件差,有时还要受到各方面的挤压。那种在夹缝中生存的艰难,如果企业领导人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是无法形成团队力量和企业精神的。四川聚兴诚银行领导人杨灿三经常在早会、周会上向员工们说蚕经三眠方能吐丝,人历三眠事业乃成;三眠之中,第一眠要忍耐,第二眠要自持,第三眠要坚定。

二是要培育优秀的地方金融银行家。银行家的精神就是银行的精神。有思想、有德行的优秀银行家就会带出优秀的金融团队。在当前的地方金融企业中,象天津农村合作银行的董事长齐逢昌、浙江台州城商行的陈小军、鄞州银行的陈耀芳、九江商业银行董事长刘羡庭、廊坊商业银行关景春、江苏靖江城市信用社董事长朱惠健等都是非常优秀和敬业的真正的银行家。许多地方金融企业的董事长、行长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和高尚情操打造了本行非常出色的企业文化。

三是要把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地方金融企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攀比,不求大而全。有实力和条件的,作强作大;条件有限的,办特色银行,办精品银行,办社区银行,办平民银行。

银行诚信论文篇3

[关键词]诚信 高校助学贷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014-02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转型的高速开展,诚信失衡现象凸显。诚信失衡不仅存在于社会少数个体上,在大学校园中诚信失衡也开始蔓延,且高校助学贷款中诚信失衡问题较为突出。这不仅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也对学校及银行造成一定的信誉及经济损失。

一、高校助学贷款中存在问题

在高校助学贷款中,学生、学校及银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的有机结合即会对贷款产生良性的促进作用。

(一)借款学生存在的问题

学生作为贷款的申请者及受益者,其诚信显得尤为重要。导致还款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诚信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在申请助学贷款过程中,有些学生虽然手持“家庭情况调查表”等相关材料,但材料中具有水分且其真实的家庭情况并不完全符合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要求。在蒙蔽学校和银行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后,不用于解决自身学费和生活费问题反而做出了违背贷款初衷的事情。一些专业的学生在家长给予相应的学费后,仍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并挪以他用,使有限的教育资助资源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2.学生贷后恶意拖欠贷款。学生在毕业后进入还款阶段时,部分学生怀有侥幸心理,认为学校与银行对接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可钻的漏洞,不能对其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进行有效的监管。这种行为只是其主观上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认识不足,导致其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产生逾期,生成不良信用记录,不良信用记录会对贷款学生日后生活产生影响。

3.贷款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其一,部分贷款学生在毕业后趋于对社会功利及享乐的追求,执着于追求进入社会后所谓的“成功”,而对自己贷款一拖再拖;其二,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部分同学认为贷款的事情只是国家和学校的事情,自己只负责学习就可以,没有对诚信方面的知识进行相应的涉猎,对高校负责贷款的老师讲解过程中也不在意。

(二)学校在诚信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

学校作为学生与贷款银行的协调方,需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任务。但在高校助学贷款中,学生诚信还款教育工作仅由贷款老师负责。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工作仅靠贷款老师的诚信宣讲,在学生签订合同过程中苦口婆心,这样的诚信教育只能产生瞬时效应,很难起到长期效果。因此,在高校日常的教学中,需要任课老师言传身教,将诚信作为学习教学的必修点进行教导,不仅要让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认识诚信,也要让普通的同学对诚信引起重视,内化于心。

(三)银行关于诚信的宣传力度仍有欠缺

其一,银行作为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方,在诚信宣传方面理应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做好诚信的宣传力度。相对于学校来谈,银行对诚信还款的问题更具有专业性。很多高校负责贷款的老师不能对诚信政策给予学生深入的解读。所以,老师和受助同学更期盼银行的诚信宣传走进校园,为广大师生普及征信知识。其二,银行应增加与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对贷款学生的日常行为有所了解,在贷前学生的信息审核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审核,对贷后学生信息需进行及时地跟踪监督,不断促进学校与银行的信息互等。

二、解决高校助学贷款诚信还款问题的理论依据

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曾强调,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并创新发展,将公民“讲诚信”列为重要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一。

(一)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以诚信作为基础。诚信道德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继承和汲取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过程中不断积累并最终沉淀。诚信道德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气质和内涵。它着重阐释内心自然真实和道德自律,展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背景下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独立人格的完善,从内心精神层面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诚信强调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真诚交流、平等友善,逐渐形成人人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展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背景下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善的平等关系,从人际交往层面再次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由此看出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促使大学生需强化诚信教育

市场经济具有自由、公平、产权明晰等特性,但在市场交换规则中需根据市场的供需状态由市场中的个人进行主观的调整。在这种经济形势下,需要每一位公民都要保持真诚互信的态度进行交流合作。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攻坚期,未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希望将落在今天的大学生的身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具有先进知识的大学生,更需要的是具备诚信品质的青年人才,由此可见,对当代青年学生强化诚信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三、从公民诚信意识探寻解决高校助学贷款存在问题的途径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当代青年的诚信品质的高低与否将映射出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何培育青年学生的诚信品质是当下亟需探寻的关键问题。

(一)社会家庭双向引导,营造良好诚信氛围

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诚信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传统美德,优良的诚信家风将塑造出孩子诚信优良品质。每一名父母也是社会中的独立个体,在社会的交往中以诚信待人、诚信做事、诚信交往,产生良性循环的效果。营造诚信氛围,严守诚信道德,优良的社会风气将带动青年才俊以诚待人,以诚待事,诚实贷款,诚信还款。

(二)学校诚信感恩教育相结合,培育学生诚信观

尚德修能方成才。诚信教育可贯穿于传道授业解惑中,以及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如果紧靠管理贷款教师的几分薄力,学校组织的几次活动很难让诚信深入青年学生的头脑之中,不能让学生将诚信内化于心,转化为日常的行为。但管理教育相结合便形成良好的诚信校园氛围,有助于激发学习诚信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诚信意识,矫正学生的侥幸心理,促进贷款的良性发展。用诚信的态度去申请贷款,用感恩的心用好贷款,用感恩和诚信去偿还贷款。

(三)银行加强宣传力度,促进校行信息对等

银行的宣传可在现有商业宣传的基础上走入校园,加强诚信知识的宣传。高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也是青年聚集的圣地,在校园内进行诚信、征信相关知识的宣传可起到良好的效果。银行可从专业的角度讲解政策,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在学校与银行信息对等上,银行不仅要在贷前全面考核贷款人信用等级,在贷中加强学生信息管理,贷后完善信息审核,达到学校与银行的信息交流对等。

国家助学贷款是教育公平的保障,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方式。诚信还款是一个公民良好的品质。提高贷款学生的诚信还款意识,是引导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青年诚信观的过程。公民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努力做到个人认同与社会氛围、内在自觉与外在约束、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促进诚信道德在公民的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熊波.机会均等视角下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银行诚信论文篇4

论文摘要: 自1999年我国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帮助了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贷款违约率却居高不下,高校学生的诚信受到社会的质疑,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的改革和现状入手,通过对高校学生诚信缺失原因的分析,探讨了构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具体途径。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的银行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贷款学生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1.国家助学贷款的改革与现状

1999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率先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武汉、沈阳、西安、南京8个城市试点。从那时起到现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第一阶段。

从1999年试点,2000年正式在全国实施,政府大力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为体现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优惠政策,减轻学生的还贷负担,国家对贷款学生给予利息补贴。所产生利息的50%由财政贴息,其余50%由学生个人负担。但当时尚未建立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银行承担着巨大的金融风险。2003年,随着贷款学生的还款期陆续到来,全国不少高校的学生贷款违约率都超过了20%,这动摇了银行的信心,部分地区的银行停办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

1.2第二阶段。

2004年,国家出台了新政策,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贷款学生在校期间不付利息,毕业后全部自付,并延长了还贷年限。建立和完善了贷款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设立了风险补偿金,让财政和高校各承担一半,支付给经办银行,降低金融风险。但由于多种原因,仍然存在着较高的违约率,另外助学贷款的工作成本高、工作量大、收益小,部分银行态度不积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展仍然相对比较缓慢。

1.3第三阶段。

针对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2007年,国家在江苏、湖北、重庆、陕西、甘肃5省市试点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2009年,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开展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生源地贷款由学生和家长为共同借款人,承担还款责任,学生家庭所在地的银行负责审核材料,便于准确认定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同时还可建立起与学生家庭的联系,进一步降低了还款风险。它将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

2.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高校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理应其思想道德素养比较高,能够做到诚实守信,但在国家助学贷款中,部分毕业生未能履行合同,造成违约。这不仅仅严重地损害了自身的形象,还损害了学校的利益。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出现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2.1社会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必然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上诸如“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假冒伪劣”、“偷税漏税”等现象的存在必然会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淡化其诚信意识,弱化其社会责任感。少数学生抱着“不贷白不贷”,至于“还不还,何时还”根本没放在心上的态度,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提供的无偿补助,是理所当然的事,缺乏诚信观念和感恩之心。

2.2经济压力的困扰。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难已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毕业学生能找到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已是相当不易,加上贷款学生本身就是贫困学生,家庭早已负债累累,日常生活的开支,如赡养父母、结婚、租房等,使得经济压力更加巨大。不少违约学生反映,确实由于经济上的拮据导致不能按时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而按时还款必然会带来生活质量的下降。很多贷款学生处于两难的境地。

2.3贷后管理的问题。

虽然贷款学生在毕业离校前已给银行和学校留下了自己的就业单位和联系方式,但随着工作“跳槽”及手机号码更换,并未通知银行和学校,使其失去联系。而贷款学生留下的家庭住址,却常常由于通讯不便或者早已无人居住,成为“无用”地址。银行和学校不能及时通知学生按时还款,这又从客观上造成了较高的违约率。如何建立起有效的贷后联系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3.构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途径

贷款学生能否信守承诺,按时还款,成了能否顺利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关键。当诚信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受到冲击和挑战时,我们应该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创新诚信教育内容,丰富诚信教育形式,全力构建制度规范,形成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3.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实现信用规范化管理。

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使对学生的诚信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进学生诚信意识的形成。

建立学生个人信息库,记录学生的考试违纪、奖惩情况、学费交纳情况、助学贷款情况等,作为评优评奖、入党考察、毕业推荐的重要依据,也可提供给用人单位和贷款银行了解该生情况。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讲诚信的自觉性,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不讲诚信将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建立学生诚信的奖惩制度,对讲诚信的学生进行奖励,树立典型,表扬先进,使诚信的学生受益,并影响和带动其他学生,鼓励大家诚实守信。对不讲诚信的学生进行惩罚,将贷款违约、考试作弊等不守诚信的学生名单公布,强化大家对诚信的深刻认识。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个人征信系统已启用,将贷款学生的违约情况记录在案,违约学生办理信用卡、贷款买房买车等行为将受到限制。这是从机制上处理违约问题的好办法,既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提高诚信水平,又有助于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

3.2创新诚信教育的内容,切合大学生实际状况。

诚信教育的内容应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在内容设计上既要尊重客观事实依据,又要切合当代大学生实际状况;既要安排诚信教育的理论学习,又要注重在社会实践中运用。

以成功人士、先进模范为榜样,激励大学生树立诚信观念。一个人的成功往往离不开他的诚信,我们可以把成功人士、先进模范请到校园,让他们谈一下诚信在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往往他们的几句话就可以震撼学生的心灵,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请用人单位介绍选人标准,让大学生明白诚信在招聘中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邀请用人单位做专题讲座,告诫大学生:企业需要诚信人才,而一个恪守诚信的人往往会更容易得到重用,让大学生明白诚信与就业、工作的关系。这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极具说服力的。

3.3丰富诚信教育的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要大力宣传“诚实守信光荣,见利忘义可耻”。充分利用课堂、广播、网络、报刊、海报、论坛等资源和阵地,经常性地开展与诚信相关的讲座、演讲、辩论和文体活动进行宣传教育,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同时在学生中提倡“讲诚信、守承诺”的风气,用榜样的力量进行影响和教育,营造出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

从学校管理和教师形象上做起,以学校和教师的诚信来影响、教育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教育学生诚实守信,教师必须要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学生做榜样。

采取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寓教于各种比赛活动之中。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团活动、签名活动、征文活动、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在学习和生活中明辨是非,铸就诚信。通过举办专题报告会,编印诚信知识材料,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对诚信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用实际行动来恪守诚信。

总之,为保障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进行,努力降低贷款的违约率,国家、社会、学校都应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积极制定和完善规范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助学贷款的科学管理,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和校园氛围,努力构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培养出的诚实守信的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成文,罗洪铁,陈劳志.成才不是梦-高校贫困生的今天与未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李哲,崔师锐.从国家助学贷款现状浅析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j].中国科技信息,2009,(14).

[3]杜岩刚.从国家助学贷款探析大学生诚信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银行诚信论文篇5

关键词:网络银行;信用;策略;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金融信息化建设,银行业的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网络银行的飞速发展。从1997年招商银行的“一卡通”开通了网上业务,从此拉开了国内网上银行的序幕,到目前已经有20多家银行的2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网址和主页,其中开展实质性网上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达50余家,客户数量达40万,远远超过了电话银行和手机银行。但由于银行是个特殊的行业,传统银行的信用是与生俱来的,可是网络银行的信用度却远远低于传统银行,所以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建立网络银行的信用机制,有了完善的信用机制,才能建立顾客对银行的忠诚度。本文在分析目前网络银行存在的信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银行建立信用机制的策略。

二、网络银行信用问题原因分析

从表面上看,网络银行的信用问题出现在银行自身和客户身上,但问题的根源却在市场环境的不完善和法律框架的不健全,市场环境的不完善使信息资源不能共享,法律框架的不健全使得网上银行业务无法可依,客户和银行的交易不是建立在法律框架内。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客户的不满意,使顾客忠诚度降低。所以,提高网络银行的信用是提升顾客忠诚度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讲,我国网络银行的信用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正规专门的监管机构和配套完整的法律规范。目前,我国对网络银行的监管工作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仅停留在审批环节,监管部门大多是银行自身,银行各自管理的现象十分突出,各银行自己出台了很多监管办法和措施,在监管过程中存在许多漏洞,银行往往承担监管责任,不承担失职责任,导致许多违法犯罪的活动都出现在网络银行中。因此,有必要在完善现有监管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网上银行业务的监管条例,从而降低网上银行的经营风险和客户的交易风险。

(二)缺乏支撑网上支付运行的信用机制和完善的市场环境。我国的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许多企业不愿采取客户提出的信用结算交易方式,而是向现金交易、以货易货等更原始的方式退化发展。首先,互联网具有充分开放、管理松散和不设防护等特点,网上交易、支付的双方互不见面,交易的真实性不容易考察和验证,对社会信用的高要求迫使我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支持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其次,在网络经济中,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对信息的优化配置将成为银行信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商业银行网上支付系统各自为政,企业及个人客户资信零散不全,有关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其整体优势没有显现出来;第三,海关、税务、交通等与电子支付相关部门的网络化水平未能与银行网络化配套,制约了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

(三)缺乏高效的支撑技术和管理水平。由于网络具有交叉性、纵深性、迅速性等特点,使得网络银行成为网络黑客经常光顾的对象,虽然计算机专家在网络银行的安全问题上下足了功夫,采取了多种措施,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黑客还是使专家们头疼不已。还有银行内部管理存在漏洞,客户的资金存在安全隐患,现有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很容易泄漏客户的信息,使客户容易产生损失。现有银行的技术手段比较单一,人员素质也跟不上网络银行的发展变化,不少银行不了解网络银行的发展和现状,对网上银行业务使用的硬件、软件产品,认证、加密、安全传输技术、信息包格式、用户接口标准等都不高效,使得网络银行的技术支撑处于发展中的阶段,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三、网络银行信用问题应对策略

完善银行信用机制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应着力构建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形成我国自己的网络银行管理模式,当然也要根据我国网络银行的复杂局面,对症下药,解决当前的具体问题。

(一)逐步建立功能监管型监管体制,明确我国网上银行的监管框架。随着网上银行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与金融制度的重新整合,金融机构所创新的金融产品的界限日益模糊。因此,从传统的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过渡成为了必然的趋势,这就需要从制定管理条例、界定网上银行的概念和范围、交易行为的基本规范、一般的风险管理和站点管理、客户保护措施等方面来建设;及时指引公告,加强网上银行业务的指导;及时进行风险警示,对于监管部门认为有可能扩展的风险因素用警示的方式向网上银行传达必要的信息;促进监管手段现代化,等等。

(二)加快网上银行立法,完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完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明确交易各方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200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赋予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并明确了电子认证服务的市场准入制度。目前,人民银行已经实施《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此规范和引导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健康发展、防范银行业务经营风险、保护银行客户的合法权益。今后,立法机关要密切关注网上银行的最新发展和科技创新以及其对金融业和监管造成的影响,集中力量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比如数字签名法、加密法、电子证据法等。

(三)培养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消费习惯。在现阶段进行电子商务活动时,培养人们的诚实守信意识和成熟的诚信消费习惯成为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诚信消费也是在人们诚实守信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消费者和企业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习惯于使用电子信用支付手段,如电子信用卡或电子汇款方式支付货款,电子商务的进程会大大加速。然而,由于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观念的差别,中国大多数人还不会在短期内将使用电子信用支付手段购买商品的行为演变成习惯。因此,需要积极稳妥地引导消费者采用先进的诚信消费手段。如果更多人接受了这种电子信用支付模式,就会逐渐将这种消费行为演化为习惯,而这种习惯会大大提高人们的诚信意识,会推进电子商务诚信机制的日益完善。

四、结论

本文强调了信用在网络银行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以及有了信用的保障带来顾客的满意以产生顾客忠诚度。忠诚度在电子商务中亦是如此,对于网络银行更是重中之重。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网上信用保证制度,电子商务可能成为某些不法之徒手中的欺诈工具。正是网络这个虚拟世界缺乏诚信,使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根据经济理论的预见,我们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第一,一些足够稳定的制度基础(主要在“机构保证”、“方便条件”和“情形常态”方面下功夫);第二,积极地探索新的制度基础(如网络社区、信誉市场和信用管理系统的建立);第三,有效的交易设施和信息传递系统;第四,规范的政府行为和更开放的竞争政策。

总之,银行电子商务的信用问题是网络银行成功运行的基石,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人们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特别是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立还有许多理论、技术、政策等多方面问题等待解决,还有许多实际工作要开展,进而推动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马怀玉,杨凌云.银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探讨[J].企业经济,2005.5.

[2]瞿燕萍.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及其策略[J].企业文化,2006.8.

银行诚信论文篇6

个人住房贷款违约风险的涵义: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按合同及时偿还个人住房的本金及利息,从而致使购房者的诚信、银行的信贷资金蒙受损失的行为。(1)购房者给银行带来的风险:由于个人住房贷款是一个长期性的还款过程,而在这个漫长的还款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因素来影响购房者的还款能力以及购房者的素质,也容易产生个人贷款违约现象,而这种现象的产生也容易使银行蒙受极大的损失。银行是靠赚取利息和发放贷款来赚取利润的,个人住房贷款是银行的一项重大业务。违约现象致使银行资金来不及供应从而流失大量的业务。由于目前我国尚没有一套完整的公民信用系统,无法给银行判断的依据,因此国民的信用问题成了目前最重要的问题,也成为了个人住房贷款的主要风险来源。(2)给房地产开发商带来的风险:由于个人住房贷款的违约导致银行大部分资金无法回笼,房地产商大量的贷款资金以及房地产开发商逃跑等现象的发生致使现在银行给房地产开发商贷款都会有一定的要求甚至是“半路”停止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供应。由于个人住房贷款违约现象也使房地产开发商无法按时收回资金,因而可能产生资金断裂而致使破产等严重后果。(3)购房者的诚信问题:个人住房贷款违约也就代表了购房者个人的诚信问题,当在银行失去诚信也就意味着不仅要对违约做出相应的后果承担,更重要的是会在各大银行都有备案,从而购房者将会失去银行在危难时刻对你的救援。并且完全不能享受银行给消费者带来的一系列便利方案,如车贷、信用卡等等。

2个人住房贷款违约现象下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

(1)建立一套完整的个人诚信系统:在本文的论述中容易得出个人房贷违约显现的最大问题是国民的诚信问题,而我国目前对这方面的问题并没有完整的方案,从而导致违约现象的大量发生。所以我们应该逐步建立个人评估制度、个人信用风险转嫁、个人信息登记制度等。首先,以个人档案为主,个人档案即是从我们一出生就开始记录的一种属于个人行为记录的文件,把个人信息与银行信息相结合成立个人诚信档案,银行对所有的客户都建立一个档案即顾客数据库,并实施各大银行互通政策,使之成为个人贷款的一种信用依据。并将此档案由中央银行开始,辐射到各大金融机构、政法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机关单位。建立一个个人收入及信用记录并进行一个信用等级的评价,将国民的资信情况反馈给个人住房房贷的银行和各大金融机构,用打分制来建立完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2)对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继续完善:随着近年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加强,其有效地减少了个人房屋贷款的违约现象,所以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完善。我国现在的住房公积金,是一种政府保障制度,它是为中低收入者提供的一种住房融资制度,可以减小大批中低收入者的购房压力。但即使这样,也存在着很多漏洞,比如:它的覆盖面不够广,没有涉及到农村人口。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关于住房公积金方面的措施。(3)加强对住房特征信息的关注度:在房屋信息的关注中,要了解房屋的面积、地段、单价、国家政策、升值空间等信息的全面性。房地产的开发商必须掌握这些信息并有一定的分析预测能力,只有在房屋有一定价值且在购房者的承受范围内,才能大大减少个人住房的违约现象。购房者也必须了解清楚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4)对房贷申请者的年收入有清晰的认识:银行只有对房贷申请者有了清晰的认识才会减少违约现象的产生。只有房贷申请者有足够的可支配收入,才能支付得起个人住房贷款,也就不会出现相应的违约现象了。(5)在法律上加强对违约者的处罚:只有强有力的法律制度才能规范违约现象的产生,才会加强购房者对此的关注程度。就购房者来说,要是违约就会产生信用问题,就无法再享有银行的任何优惠政策,给自己的经济方面带来不利的损失。另一方面,银行在催缴方面也要及时,要对贷款者采取正当的施压工作。

3结论

银行诚信论文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 员工 观念意识

一是服务意识。学者们纷纷指出,当今的时代是“买方时代”,买方时代就意味着服务时代的来临。商业银行是地地道道的服务行业,这就要求它的从业人员首先必须树立优质服务的意识,时刻牢记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只是一名为顾客服务的服务生,无论你地位多高,也无论是老是少,只要一走上岗位,你就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服务员。你高兴也好,不高兴也罢,你都必须为顾客提供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服务。谁要是做不到这一点,谁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员工,哪个银行做不到这一点,哪个银行就不会有自己忠诚的顾客,就会被消费者无情地抛弃。因此,对员工持之以恒地进行服务意识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牢固地树立优质服务的意识,是我们当今每个商业银行都应该抓紧抓好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

二是诚信意识。诚信是做人之本,也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当今的商业银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意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切实做到诚信经营和诚信服务,而要做到这一点,所有员工的诚信意识尤为重要,员工的诚信意识是商业银行诚信经营和诚信服务的重要保证。如果从业人员诚信缺失,心里没有装着“诚信服务”四个大字,那么,是绝对不可能使顾客满意的,而顾客不满意当然就无从谈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了。

三是宽容意识。所谓宽容意识,就是要求银行员工牢固树立“顾客永远都是正确的”思想观念,无论是多么刁蛮的顾客,我们都应该把他们当成“上帝”,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不与顾客争辩,不与顾客理论,只对顾客友善,只对顾客热情。这种态度来自员工的人格修养,也来自员工对顾客的热爱和理解。与其说这是一种宽容,还不如说是一种美德,如果我们的员工具备了这种胸怀和美德,那我们就具备了战无不胜的市场竟争核心力。

四是团队意识。我们每一个员工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但是我们必须记住,我们每个个体又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谁都离不开自己的组织,谁都离不开自己的团队。正如歌中所唱:“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浆才能开动大帆船”,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有力量。银行员工都应该时刻牢记自己是组织的一分子,只有大家既分工又合作才能共同完成组织的任务目标,同时,也才能成就每一个个体的人生追求和职业理想。

五是形象意识。与团队意识密切相关的是员工的形象意识。形象意识就是要求员工要时刻牢记自己不仅代表着自身的形象,更是代表着银行的企业形象,他们在顾客面前的一言一行就是银行组织的一言一行,顾客是通过感知每个员工的言行来感知银行形象的。员工的言行直接作用于顾客的感受,员工形象在顾客心目中的印象如何,直接影响银行在社会公众心目当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员工形象意识的教育和培养,使他们都树立起明确的组织形象意识。

六是礼仪意识。我们的国家是礼仪之邦,我们的人民以礼仪著称于世,我们的顾客也总是习惯于用传统的礼仪美德去衡量企业的服务质量,这就要求银行员工一定要有礼仪意识,要讲究礼貌待客,讲究文明服务,讲究仁、义、礼、智、信。现在,几乎每个商业银行都有自己的服务礼仪规范,但是,也有许多银行还没有真正把它落实在服务的每个细节上,我们还有许多员工没能从思想观念上牢固树立起文明礼貌的意识,礼貌待客、文明服务还没有真正成为我们每个员工的一种职业习惯,这就说明我们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商业银行在员工文明礼貌意识方面的教育仍然任重而道远。

七是交际意识。俗话说,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我们服务行业的员工一定要有交际意识,要主动与顾客交朋友,服务应该主动热情。如果我们能把每一个顾客都当成自己的亲朋好友来对待,那我们就不可能没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公共关系学特别强调企业员工的交际意识培养,每一个员工都应该主动把自己当成组织的公关人员,广交朋友,结成最广泛最亲密的公共关系。只有这样,社会公众才能最大限度地成为我们的顺意公众而不是逆意公众。

八是快乐意识。很多服务企业现在都有一句口号,叫做“我服务,我快乐”。的确,对于服务行业的员工来说,自觉树立快乐意识非常重要,因为如果自己的观念中没有快乐意识,就不能真正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微笑服务,对待顾客就不会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所以,银行员工都应该时刻保持快乐心态,牢记“我快乐然后顾客才能快乐”,真正做到快乐服务,优质服务。

银行诚信论文篇8

内容摘要:制约我国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于大学生诚信的缺失。本文从博弈论视角分析了助学贷款中银行与贷款学生之间的博弈关系,提出努力构建诚信的社会环境、构建助学贷款个人信用征信体系、推进建立助学贷款的失信惩罚机制是促进我国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助学贷款 博弈 个人信用征信体系 失信惩罚机制

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诚信问题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国家助学贷款,指向经济确实困难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发放的用于支付其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等支出的人民币贷款。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地与个人的经济困难挂钩,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共同操作的旨在帮助全日制普通高校中贫困学生的银行纯信用贷款,不需要提供担保。

我国助学贷款是从1999年开始的,其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是从以下八个城市开始的,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沈阳、西安、南京。 一年以后,2000年2月和8月,国家对该政策进行了两次调整,将贷款范围扩大到全国高校,承办银行扩大到工、农、中、建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对象扩大到研究生和攻读双学位的全日制学生,并将担保贷款改为信用贷款。经过10年时间,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效果显著,整体状况运作良好。但不可否认的是,从银行开办助学贷款业务伊始,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高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银行开办该业务的积极性。

2003年,国家助学贷款迎来第一个还贷高潮,但由于违约率及违约人数双双超过20%,西安交通大学成为全国第一个停贷的高校,随后各贷款银行纷纷提出停贷。2004年9月,国家出台助学贷款新政策,实行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由国家贴息、延长还款期限、对贷款银行实行风险补偿金等措施,以保证助学贷款工作的继续深入开展。此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广泛开展,许多高校借此为贫困生开通“绿色通道”以保证贫困学生顺利入学。但是贷款工作中大学生违约欠贷的不诚信问题仍然是制约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据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和教育部的调查显示,国家助学贷款的金额违约率为19.71%,人数违约率为20.5%,远远高于一般居民贷款3‰的违约率。大学生贷款如此高的违约率和违约金额,严重阻碍了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

国家助学贷款中诚信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本文主要分析银行与贷款学生之间的博弈关系。从实践的角度看,在发放助学贷款前,银行都要通过学生的申请资料、高校资助部门的审核以及生源地基层社区部门的审查来掌握学生的综合信息。而贷款学生对银行的运作和经营也有基本的了解。因此,对于银行和学生之间的博弈过程可以用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来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

博弈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以个人信用为担保申请贷款,银行选择发放或者不发放贷款。不借,双方的收益均为0。借,博弈进入第二阶段,学生完成学业进入还款期,学生选择还贷或者不还。还款,银行获得利息收入I,学生获得还贷后的净收益E。不还,博弈进入第三阶段,银行选择惩罚或者不惩罚。银行选择惩罚可以得到利息I和罚金M的收益,但要付出追讨成本S,总收益为I+M-S,学生的收益为E-M。不惩罚,银行损失贷款本息,收益为-C-I(贷款本金为C),学生的收益为E+I+C。

这是一个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可以用逆向归纳法进行分析。首先分析第三阶段。如果学生不还贷,银行的选择取决于惩罚的收益I+M-S与不惩罚的收益-C-I比较。当I+M-S>-C-I即2I+M+C >S时,银行选择惩罚违约学生,反之银行放弃惩罚。其次分析第二阶段贷款学生还与不还的选择。当学生预期银行会惩罚时会选择还款,因为还款的收益E大于不还的收益E-M。当学生预期不还贷不会受到银行惩罚或者可以轻易逃避惩罚时,学生会选择不还贷,因为不还款的收益E+I+C大于还款的收益E。最后分析第一阶段银行贷与不贷的选择。贷款的收益I大于不贷款的收益0,因此当银行预期学生会还贷时会选择发放贷款。当银行预期学生不会还贷时,要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如果银行选择不惩罚,银行会选择不发放贷款,因为不惩罚的收益-C-I小于不发放的收益0。如果银行选择惩罚,那么只有当惩罚的收益I+M-S大于0即S

当S很小且M较大即银行能够花费比较小的代价对欠贷不还的学生进行追讨并取得相应的罚金时,银行会贷款,学生也会按期还贷。但在实践中,由于我国目前的个人征信体系尚未健全,特别是针对在校贷款学生的信用记录体系尚未建立,银行无法在贷款学生毕业后及时获得贷款学生的信息,因此银行的追讨成本S很大。同时,尽管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中名文规定了对违约学生的罚金,但是M很小而且实际上很难实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是S>I+M,因此银行在国家大力推进助学贷款的同时却往往表现出惜贷,对于助学贷款的业务开展积极性不高。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个人征信体系不健全的现状下,以学生个人信用为担保的助学贷款很难实现银行收益、学生得利、社会效益增加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贷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的对违约学生的惩罚不到位、失信者得利的示范效应会引导更多违约行为的产生,最终的结果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退出助学贷款业务,损害守信者的利益。因此,只有从多个途径解决诚信问题,才能促进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实现银行和贷款学生的双赢。

国家助学贷款中诚信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努力构建诚信的社会环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指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同志也曾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作为高素质的社会群体,理应成为诚实守信的代表。但实际上大学生也极易受到社会大环境的耳濡目染。在目前约束机制不强的现实情况下,守信和不守信的借款人所受到的待遇一样,这样就助长了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中不守信用的风气,造成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增多的现象,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政府部门、高等院校、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有责任联合起来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深入持久的诚信宣传,使大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通过征信宣传,可以提高学生的信用意识。中行某分行在个人征信系统正式运行后,到某大学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个人征信知识宣传活动。通过对个人征信系统运行前后毕业学生还款情况的比较,发现当年毕业生在离校后1个月内将联系函寄到中行的比例达到34%,是上届毕业生在毕业后一年内将联系函寄到中行比例的2倍;当年毕业生首次还款日按时还款的比例为68.8%,是上届毕业生还款比例的1.6倍。另外,此届毕业生主动打电话到银行询问贷款偿还情况的人数明显超过以前的毕业生。

(二)构建助学贷款个人信用征信体系

大学生助学贷款个人信用征信就是通过一定的机制把分散在不同授信机构、司法机构、行政机构等能反映大学生的个人信用记录集中到一个数据库中,让授信机构在授信决策时能方便快捷地获得完整、真实的信息,从而防范信用风险、降低交易费用,它包括对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利用、提供和管理。

建立全国联网的大学生助学贷款个人信用征信系统首先要利用各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采集基本信息,然后通过各地民政部门核实学生信息的真实性,并将其作为大学生信用档案的最初记录。在条件成熟时将大学生信用信息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并由专业的个人征信评估公司对大学生信用信息进行加工、存储和处理,形成标准的个人信用档案。

在贷款学生毕业后,要随时更新完善贷款学生的信用档案记录,主要包括学生毕业后的去向、有效联系方式、工作单位地址、工资账户、个人所得税账户、退休金及养老金账户等信息。同时在贷款学生没有如约还款时,记录贷款银行追债的次数、无法联络的次数、联络上后仍不还贷的次数等,作为毕业后贷款学生信用跟踪评级的依据。信用评级可以借鉴国外个人消费信用评级的方法,从毕业学生的能力、品德、从事行业环境、经济环境、担保等方面进行评级。在此基础上形成助学贷款学生的信用报告。银行一方面可以使用信用报告对进入还贷期的学生进行动态跟踪,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挖掘信用良好、具有潜力的个人消费信贷客户。

(三)推进建立助学贷款的失信惩罚机制

在构建助学贷款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使贷款银行及时掌握贷款学生信息,降低追讨成本的同时,还应该推进建立助学贷款的失信惩罚机制,增加违约不还贷者的违约成本,使违约学生的损失远远大于违约收益。一是及时掌握毕业学生的动态信息,对催讨不还的学生进行媒体公示,使欠贷催缴不还者暴露在社会舆论之下,对贷款学生起到威慑作用。二是在助学贷款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纳入全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后,在出现欠贷不还的情况时,对贷款学生今后的购房、购车、出国等需要信用评估报告时出具不良信用的报告,对违约学生起到惩罚作用。三是在现有违约金制度的基础上,建议加大违约金的数额,使银行的利息收入加上违约金能够大于追讨成本。目前我国规定的最高风险补偿金为15%,一般在7%左右,然而我国学生贷款的违约率在20%-30%之间,风险补偿金的偏低和违约率的偏高阻碍了助学贷款的持续发展。可以借鉴国外经验,视违约逾期天数、贷款金额等核定罚金大小。

参考文献:

1.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马经.助学贷款国际比较与中国实际[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黄锫坚.国家助学贷款困境[J].财经,2006(2)

银行诚信论文篇9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的诚信体系对于带动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出现的诚信危机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这种诚信缺失的危害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完善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传统的主要以私人关系为基础的社会诚信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以制度为基础的社会诚信尚未建立起来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社会诚信危机并已危及到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采取措施尽快建立与当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诚信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现阶段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危害

我国现阶段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个人方面人际交往日益呈现出经济化的倾向个人间信用活动下降;在企业方面一是大量企业任意逃废银行债务银行企业之间陷入信用危机二是企业之间失信赖账故意违约现象大量涌现。三是企业对消费者不付贵任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导致了严重的信用危机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在政府方面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滞后导致政府诚信缺失现象时有发生如执法过程中滥用权利、权钱交易有法不依、有令不止、执法不公.地方保护主义、部门和小集体利益至上等。此外.在文化领域一些媒体在利益驱动下有悖于职业道德无视事实制造所谓轰动效应.严重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在学术领域.也同样存在着诚信缺失的问题出现了很多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问题。

诚信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了社会稳定,弱化了道德规范的约束力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

二,国外社会诚信体系发展现状

目前国外征信业发达国家对征信服务行业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欧洲模式,即以政府和中央银行为主导的模式。这种模式是政府通过建立公共的征信机构,强制性要求企业和个人向些机构提供征信数据.并立法保证这些数据的真实性。中央银行信贷登记系统登记的内容包括企业信贷信息登记和个人消费信贷信息登记。中央银行建立中央信贷登记系统的全国数据库和网络系统征信加工的产品主要是供银行内部使用服务于银行防范贷款风险和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决策。

第二种是美国模式即自由的市场运作模式完全依靠市场经济的法则和运作机制靠行业的自我管理形成具体的运作细则政府仅负责提供立法支持和监管信用管理体系的运转。在这种运作模式中利益导向是核心。经过100多年来的激烈竞争形成了目前由美国信用管理协会邓白氏等著名公司为主体的美国信用管理系统全方位向社会提供有偿商业征信服务包括资信调查资信评级资信咨询.商业信用研讨与教育出版刊物等这些公司的分支机构遍布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第三种是日本模式即会员制模式。个人信用机构由会员单位共同出资组建.只有会员单位才能享受到个人信用信息机构提供的信息同时各会员单位有义务向信用信息机构提供其掌握的准确而全面的个人信用信息。除此之外社会上还广泛存在一些商业性征信公司对社会提供企业信用调查服务。

三、完善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措施

1.积极培育诚信意识塑造诚信文化

加强我国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首先要采取措施,积极培育社会公众的诚信意识,逐渐使诚信意识深入人心,内化为社会成员心中的道德习俗和道德义务形成一种讲求诚信的社会文化氛围奠定诚信社会的文化道德基础。

2加强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征信服务机构仍处于初级阶段,由此导致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性环节很薄弱为了使征信服务机构快速发展起来尽快建立起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扶持充分利用行政手段和商业手段尽快促使征信服务机构把现在分散在税务、金融、法律、工商、海关等部门和机构的信息收集起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数据库.基本实现信用主体“一企一码”、“一人一码”制。

3.规范和完善信用管理机构设置

国外在诚信体系管理机构设置方面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主管或专管机构比如征信局或央行某部门信息管理部等等由诚信主管机构具体管理、协调各个部门诚信项目的建设。目前我国诚信管理机构非常混乱不仅各个地方不统一往往由人民银行工商局、信息化办公室等部门同时行使管理职能而且各部门甚至同一部门的不同职能处室都在设计建设诚信项目。其结果势必造成信息的部门垄断行业封锁和重复建设。此外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估信息咨询服务的部门和中介机构也越来越多由于这些评估机构的标准不统一造成我国目前信用评估体系的混乱。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政府加快成立相对统一、相对独立的诚信管理机构协调管理各方面的关系促使我国诚信体系建设有序开展。

银行诚信论文篇10

关键词:心理经济 网络经济 心理学 电子商务 未来经济

“经济”是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无论是学者,还是组织对这个概念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对于“经济”的研究及讨论上升到新的阶段,都在探索未来经济会是什么?因而就出现了信息经济、体验经济、知识经济、注意力经济、网络经济、新经济等等。这些关于经济的说法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未来经济的概括及描述,但本人认为,在这些描述中均忽略了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因为人类是经济发展进步的第一生产力。只有人类,才能创造社会、创造世界和创造未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它只是为人类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仍无法完全代替人类,智能机器人也是如此。因而,在未来经济学说的探索和论述中要充分地考虑人的因素,由此便产生了“心理经济”学说。

心理经济学说

人是具有思维和理想,并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人的各种言行、一举一动均在大脑的控制和支配下,而大脑发出的各种指令均要受到心理活动的影响。当然,人的心理活动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在未来经济的研究中不考虑人的心理因素,显然是不全面的。因而,要将心理学的知识及理论有机地结合于新世纪经济的研究之中,本人大胆地提出“心理经济”即将到来。

有学者认为:网络经济 = 知识经济 + 网络,本人认为:心理经济 = 网络经济 + 心理。即在肯定人类已经步入网络经济社会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心理学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从而更加突出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及理论来研究未来的各种经济活动,使其成果更能符合客观的现实社会,并描述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其中,网络经济的狭义定义是指利用互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在网上进行各种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相关经济形态活动的总称。

心理经济是未来经济

从心理学体系的角度来理解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活动简称心理。而心理活动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心理学把心理活动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其中: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即心理动态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是标志着人们个别差异的心理现象,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当今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使得对人的个性心理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了重要条件及基础。网络经济所追求的商品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消费个性化、需求个性化等等,在个性心理研究的基础上使其实现成为可能。

另外,心理学广泛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各个领域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以普通心理学为主干、以多心理应用学科为分支的学科体系,其中包括社会心理学和商业心理学等分支。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研究人与人交往中的心理活动,协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商业心理学是研究商业经济活动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研究的对象是商品经营者和消费者在营销活动中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商业经营活动中的组织管理与心理的关系。这两种分支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首先,通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才能充分掌握人的心理,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才能采取有效措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通过商业心理学的研究,才能真正掌握商业活动双方心理状态,为解决消费者为什么买?及经营者怎样去卖等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由此又出现了市场营销心理学这个分支。虽然在此分支中关于消费者心理的研究较多,但关于经营者心理的研究却较少,这也是心理学在经济活动中没有发挥较好作用的原因之一。而心理经济中的心理是把商业活动的买卖双方均看作是复杂的人,而对人的心理进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商业活动中去。第三,要明确指出文中所谈的心理是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和研究心理。即:心理的实质既是大脑的机能,又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其心理过程是通过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密切结合来完成。

心理学同其它学科一样,正在伴随着经济发展、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变化。在网络经济的新时代中的心理学必然出现全球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新特征。这些新特征必然加快心理学在网络经济中的应用,如虚拟市场心理学、网络营销心理学等,这一切促进了网络向生产力的转化,必将推动心理经济的到来。

从市场营销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

国内外对市场营销心理学的研究均是以知觉、注意、学习和态度四大心理理论为基础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许多学者将这些心理理论与现实经济相结合提出许多种经济学说,如体验经济、注意力经济、知识经济,并在各种经济学说之下来探索虚拟市场营销中的心理理论。详细分析这些经济学说对于虚拟市场营销心理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均具有相应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体验经济学说可以理解为注重知觉心理理论在虚拟市场中的应用,但由于体验式受到产品特性的限制,使得营销的实施范围较小;注意力经济学说阐明了知觉和注意心理理论在虚拟市场中的作用,但注意力不等于购买力,使得争夺眼球的营销之战的硝烟很快散去;知识经济学说是将知觉、注意、学习三种心理理论有机结合的重要体现,如企业需要学习型组织、消费者要进行“学习的革命”,但只学不用或者知识不能转化为效益,其在营销中的价值将大大地降低。逆向思考,可以大胆设想,将知觉、注意、学习、态度四大重要心理理论有机结合应用于虚拟市场的营销之中定会完善虚拟市场营销的心理学理论,从而提出“心理经济”这个学说,并认为心理经济是未来的经济。如今经营者和消费者均注重的“诚信”就是态度理论的具体表现之一,而且心理经济学说会加快心理学理论在虚拟市场营销中的实际应用,促进虚拟市场营销中诸多问题的有效解决。

从解决电子商务相关问题的角度理解

电子商务可以简单地认为是互联网与商务的有机结合。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使其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较小。特别是网络泡沫现象,对电子商务的打击是沉重的。虽然在SARS期间电子商务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并具有比较理想的发展势头。但伴随SARS疫情的结束,似乎电子商务又恢复了平静,又成为制造网络泡沫的原因之一。迄今为止,电子商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仍未能很好解决,如网上支付、网上安全、实物配送、网上诚信、网上法律、盈利模式等问题,因而出现这种结果就不足为奇了。事实上,许多问题都与电子商务的参与人有关,或者说与参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因而可以采取心理手段辅助问题的解决。以下仅以电子商务中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来论述心理学的应用,为心理经济成为未来经济创造条件。

网上支付问题。目前,我国的网上银行提供的网上支付现状相对于近6800万的网民和30余万网上公司或商家来讲是十分充裕的,技术上完全能够满足网上支付的需要。因为自从1998年2月,招商银行推出“一网通”服务,成为国内第一家推出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1998年3月6日,中国银行成功地进行了第一笔电子交易以来。相继有50余家分支机构开展实质性网络银行业务,企业与个人客户超过1000万户。这些网上银行,正在为我国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快捷的金融服务。其中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实业银行等。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这些网上银行正在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并为我国电子商务健康有序的发展保驾护航。如,招行的“一卡通”发卡量近2000万张,并被消费者评为喜爱的银行卡品牌。而且自2002年许多外资银行,包括汇丰银行、东亚银行等,已获准在中国内地开办网上银行业务。这一切,充分地证明了国内网上银行能够保证网上支付业务的顺利进行。

那么为什么还有很多的个人或商家不使用网上支付工具呢?原因可能有许多,但主要还是安全问题。这个问题,本人认为仍然是心理问题。打个比喻:假如在不考虑价格的前提下出去旅游,问旅游者是愿意乘汽车,还是愿意乘飞机?仍然会有许多人愿意乘汽车,因为他们认为乘飞机不安全。事实上,按飞机起落次数与汽车出车次数进行比较会发现飞机的事故率要低出很多,即乘飞机更安全。由于国内外的飞机事故均有报道,使人们对乘飞机产生担心害怕、感觉不安全的恐惧心理。而乘飞机与汽车就相当于网上支付与传统支付,网上支付的确存在安全问题,那么传统支付就安全吗?谁没有经历过丢失钱财的时候呢!只是网上支付出现的安全问题易报道及传播,才使人们得出网上支付更不安全的错误结果。心病还需心理治,可采取扩大宣传策略加强网上支付的宣传规模,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信心。并借助使用者的亲身体验,逐步消除人们对网上支付的不放心、不信任的恐惧心理,扩大网上支付的使用群体。另外,要让人们清楚地认为到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

网上诚信问题。诚实和信誉对于经济活动中任何参与者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因为只有“诚信”,才能获得信誉,而“信誉”是所有商务生存发展之根本。但令人遗憾的是,诚信正是国内商家或消费者所缺少的,也是商界许多失败案例的根源所在。在虚拟网络世界中商家及个人更需要呼唤诚信,逐步地树立诚信形象,为建立诚信社会做出贡献。那么,网上诚信问题是电子商务的主要障碍吗?本人认为,就其国内商界的现状而言不是主要障碍。因为对于网上商务参与者的真实性问题,正在借助CA机构提供的数字签名、数字证书、数字签章等手段来解决,而且工商管理机构正在解决网上公司的登记注册问题,已经在一些城市中试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进步,人们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正在提高,更加重视诚信的建立;国内正在加强网上欺诈的打击力度,2003年厦门3.27特大网上诈骗案的告破就说明了这一点;在传统现实的商务活动中就没有虚假、欺骗等现象吗?当然有,而且很多。

网上诚信问题也是一个与心理有关的问题。因为诚信就是态度心理理论的具体表现,诚信的判断标准是与人们对诚信的理解有关,又与人们根据以往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判断力有关。这些均是心理现象,并且是因人而异的。另外,诚信是与时俱进的概念,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环境对其要求是有区别的。如早期消费者能买到货真价实商品,就认为商家的诚信好,但现在已经远远不够了,人们已经将商家的经营形象、服务质量、及时应答等等看作诚信的表现。这是因为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事物的感觉、感受和体验,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或者说人们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变化。再有,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虚就是假。心理作用产生虚拟互联网上都是假的,不真实和不放心导致对网上商务的不信任。

既然网上诚信问题是一个与心理有关的问题,就可以通过心理的手段协助问题的解决。首先,要通过宣传解决人们对虚拟世界的正确认识,转变虚就是假的错误观念。国内正在从技术及法律方面解决网上欺骗行为,网上商务真实可靠性是有保障的,排除人们对网络恐惧的心理障碍。其次,大力推广优秀的网上商家和消费者的诚信典型,建立诚信的标准样板,解决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的差异而导致诚信的分歧理解的问题。第三,商家要建立诚信机制,如康佳集团公司的“质量第一,信誉为本”经营战略很值得借鉴。商家要加强对消费者的诚信要求。如网上登记注册信息的真实性,必须通过技术、沟通、奖励等手段进行检验和验证。要明确地告之消费者,商家注重诚信对虚假注册将坚决取缔,打破消费者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而对于1900年出生、E-mail:11@22 能通过注册的问题很值得深思。商家和消费者都要善于培养诚信,树立以讲诚信为荣的思想观念,逐步实现诚信社会。

综上所述,本文从三个角度较详细地论述了心理学在经济活动中所能发挥的作用,肯定了心理学能够加快网络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促进了我国电子商务有序健康的发展,推动了网络经济的建设步伐。这一切,将使人们更加重视心理学的发展及应用,坚定了心理经济是未来经济的观点。当然,还可以从其它角度来论述心理经济即将到来,如从网络技术应用历程的角度、从新经济争论的角度、从网络经济发展历程的角度等,这些有待于今后的研究及论述。

参考资料:

1. 张小蒂等编,网络经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2. 贾建华等著,市场营销心理学[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