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01:31:53

二人转范文篇1

二人转艺术形式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下面几点:

1.在表演上有说有唱,说唱相间,有歌有舞,化出化入,虚实结合。

2.在唱腔上行腔运调粗犷、火爆、委婉、风趣、节奏多变。

3.在语言上有说口,有逗趣,善于与观众直接交流。二人转是一种综合艺术,集歌唱、表演、音乐、舞蹈、杂技、美术、造型等各种艺术之大成,它的音乐唱腔丰富多彩,大约有曲牌二百多个,常用的也有几十个。在表演上,舞蹈浪漫开放,优美大方,演唱、说、舞相结合,异常生动活泼,独具一格,在表演人物时,采取化出化入和虚似的手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二人转音乐曲牌的编排上,唱腔设计上都是极其丰富的,有的高亢豪放,有的激越雄壮,有的喜悦流畅,有的轻松委婉,有的深沉低哀,有的悲伤荡魄,能够表现各种环境、气氛、情感和人物性格。在二人转的表演中,舞蹈有重要地位,它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思想感情,推动情节发展上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舞蹈表演一般有两种类型:表现情节的和抒发情感的。表现情节的舞蹈是通过舞蹈的动作,帮助交待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推动矛盾冲突的发展;抒发情感的又有两种,一种是激情舞,是表现情感强烈奔放的;另一种是抒情舞蹈,它的主要特点是轻松舒畅、深沉优美,动作节奏平稳,大方舒展,慢而不断,柔中见美,造型和谐、均称。

二人转深受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欢迎,首先,因为它扎根于东北农民群众之中。我们知道二人转的文学制作、音乐、唱腔、表演、舞蹈等等都是东北民间文学家、艺术家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过去的演员也有些是农民。他们农忙劳动,农闲演戏,走村串庄,同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情况,现在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依然同农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新恢复的县级剧团很多,是农村青年和老人很是喜爱的团体,一些乡镇剧团的演员则是农村青年和少数老艺人,这些民间艺术团以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常年活动在农村。其次,从二人转的传统剧目中可以看出,农村曾经运用二人转这个艺术工具揭露旧的社会制度的不合理,他们向往冲击的封建伦理道德,倡导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颂扬正义勇敢的进步人物,批判卑劣恶毒的无耻小人,如《西厢》中的红娘,《双锁山》中的刘金定,《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等都是个性解放,敢于在婚姻问题上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进步人物。建国以来,在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指导下,农民运用二人转这个艺术形式,反映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颂扬社会主义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批判旧事物、旧思想、旧风习,使二人转获得了新的生命。

二人转范文篇2

关键词:二人转民间戏曲艺术特质文化遗产

二人转是东北黑土地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形式,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山野情趣,充满了大东北的乡音乡情,在东北民间就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老百姓对二人转的痴迷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二人转也是一部全面反映东北地区人文地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百科全书,是东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二人转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反映的是东北地域文化的特色,同时也反映出这个地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所在。近年来,二人转所散发的艺术魅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借助传媒的力量,其流行范围甚广。可以说,雅俗共赏的二人转艺术已然成为普通老百姓茶余饭后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探究二人转艺术就要从其发源说起。

一、二人转艺术的历史源头

关于二人转到底起源于哪里众说纷纭,如果想要详细地追其源头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二人转艺术产生于民间,与其发展历史相关的文献记载不是很全面,但是目前有3种观点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一)第一种观点,地处辽西走廊东端的黑山县是二人转的发祥地之一。东北二人转已知最早的艺人是王纶生(艺名“老叉婆”)。据1918年编撰的《锦县志略》之《名伶》篇记载:王纶生(1723—1776年),名蹇,字纶生,艺名笑尘,锦州镇远堡(今黑山县)人。1734年(雍正十二年),他在锦州东关老爷庙演唱“蹦蹦”。“蹦蹦”就是二人转当时的民间称谓,还有俗称“双玩艺儿”的,也是二人转最早的称谓之一。在发现《锦县志略》记载王纶生的史料之前,学者认为二人转有250年的历史。但根据对王纶生身世和演出情况的记载,学者们便把二人转历史向前推进了几十年,因此便有了“300年二人转”之说。2008年,辽宁有两位二人转艺人成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位是赵本山,另一位就是黑山县老艺人李秀媛。

(二)第二种说法,二人转是由河北“莲花落”于清末在东北民间衍变出来的一种歌舞演唱形式。“莲花落,起源于隋唐,是由僧侣们宣讲佛经时演唱的音乐曲牌《落花》和《散花》演变而来的,二人转和“莲花落”在演唱的基本形式上有诸多相似之处,所以有人认为“莲花落”是二人转的母体和源头。二人转大部分唱调都与“莲花落”有关,其中有一些是“莲花落”的原型,另外有许多唱调则是“莲花落”唱调的衍变形式,在结构上也采用了“莲花落”唱调,所以说二人转源于“莲花落”有大量的考证与论据。

(三)第三种说法,二人转与东北地区的民间萨满歌舞有密切联系。两个人的演唱形式是典型的萨满教祭祀歌舞形式的承袭,二人转的音乐唱腔来自于萨满神歌,唱段曲目多数也出自萨满神歌。二人转的舞蹈动作也与萨满祭祀歌舞非常相似。这种说法由于萨满教的失传也已经无从考证了。

二人转的源头现在虽然没有确凿的论证,但是它的发展历史体现出了二人转艺术是多元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其艺术魅力来源于多元文化的精华。二人转所涉及的艺术形式众多,它是在广泛吸纳多种东北民间音乐元素的基础上重构与发展而成的。无论是“乞讨之歌”的莲花落、凤阳歌的“要饭曲子”,还是大秧歌的叙事抒情曲,民间艺人都在音乐唱腔上做了一番“滚雪球”式的摸索和积累。经过200多年的沉淀,才形成了现在“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的多元多体多变的音乐体系。

二、二人转艺术的唱腔特点

二人转能在中国迅速传播,吸引人们的主要还是其独特的唱腔和俏皮的表演。二人转除了“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的多变唱腔之外,在表演上还有“四功一绝”的特点。“四功”是指说、唱、扮、舞,“一绝”是指在表演中运用手绢、扇子、大板、玉子板等。唱词以七言、十句为主,兼有民歌长短句。说口包括说白和数板,多用韵白。二人转的唱腔通俗易懂,说口幽默风趣,不同地域表现的唱腔特点也不尽相同。

(一)二人转在其发展历史上按照地域划分曾经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这四个流派在唱腔和表演上各有不同,每个流派都有自身的特点。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的二人转多舞彩棒,在表演中有武打成分;西路以黑山为重点,这一带主要受到河北莲花落唱腔的影响,在唱腔中比较讲究板头;南路以营口市为重点,表演风格受大秧歌的影响比较大,在唱腔上体现出热情豪放及歌舞并重的特点;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在唱腔上受到当地民歌的的影响较大,唱腔优美,内容丰富。这四个流派在唱腔上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形成了东北二人转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唱腔上形容二人转的艺术特质有一句俗语:“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这也充分说明了二人转在唱腔上具有地域性特色。

(二)辽西地区二人转的唱腔“纯正、优美、字重、腔清”,是黑山二人转的特质。在过去,因为黑山二人转表演的内容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主要观众来源是农民,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许多农民都会唱上几句。因为二人转的语言多属于“实惠磕儿、扎心话、喜兴词、活动篇和优美句”,从二人转的唱词和说口能感受到东北人那种真挚朴实和憨厚有趣的性格。这对二人转的推广传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二人转就像熔炉一样汲取了多种艺术成分,丰富了伴奏、改进了服饰、充实了舞蹈美术,以崭新的面貌面对大众,并且迅速地由东三省向全国传播开来。同时,各地二人转文化的精髓相互渗透,形成了二人转文化特有的艺术表现魅力。

三、二人转作品的“本色”表演

二人转的创作来源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小情,每一位熟悉二人转的东北人都会认为二人转说的是家乡事、唠的是家乡磕、唱的是家乡调,这种本色的表演特质也只有二人转才具备。在二人转表演中把东北人粗放、憨厚、自然、纯朴、幽默的特质通过“说、唱、扮、舞、绝”表现出来,老百姓爱看,因为它带给人们的是真实的本色艺术。二人转的“本色”表演贴近生活,其语言的生活化不同于其他民间戏曲的特质。

在二人转《冯奎卖妻》中,故事讲述了妻子李金莲为了让全家在大灾之年能活,不惜让丈夫把自己卖掉,临走时她叮嘱自己的孩子小桂姐。以下是这段唱段:

“别人家小孩打你别还手,别人家骂你别还言,

到晚间妈妈我不回转,给你弟弟做晚餐。

门口还有秫秸半捆,盐娄里还有半把盐,葫芦头里还有一碗小米,炕席底下还有三个大钱……”

唱词中的“本色”和平时老百姓说话的语言没有两样,能使听众产生共鸣。就这段“扎心段”而言,深刻反映了当时关东妇女生活艰辛、勇于牺牲的高贵品质。

二人转在人们心目中始终是一种喜剧的形象,当然在作品中这种幽默式的唱腔也比比皆是。

在《回杯记》中,王二姐骂张廷秀的唱段就充满了幽默的元素:

“从前看你像个竹竿子样,哪曾想长来长去节节空。

从前我看你像个豆芽菜,哪曾想长来长去弯了弓。

车道沟的泥鳅来回跑,你长到多咱也不能成龙。”

在这段风趣的唱段中,没有一个难听字,但是这种幽默的数落听后让人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二人转的语言生动、有趣,体现出关东人性格的本色。这种语言的艺术特征及表现力完全建立在“东北式”的基础上,主体与对象同构贴切、逼真,这也是二人转所特有的艺术特质。

四、二人转表演的“喜、浪、逗”

二人转的迷人之处在于它在表演中的“喜、浪、逗”。

二人转的“喜”表现在“二人转穿红着绿,高腔本嗓,狂歌劲舞,嬉笑怒骂,铺排渲染,大起大落,见棱见角……其因慷慨,血气为之动荡”。二人转唱词中的祝福话、喜兴词让人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在关东农村,谁家办喜事都会请二人转剧团唱上半天,二人转已经成为东北农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二人转是让人忘记烦恼、消除寂寞的艺术。

二人转的“浪”就是一种美,它的美不是寻常意义上的美,是自由自在、狂放不羁的美,是土野、俗野的美,反映劳动者乐观向上的生活。二人转的唱调“浪”、身段“浪”、表情“浪”,是一种健康的美。同时它的这种美是社会底层劳动人民人性的释放,体现了生命的张扬美。二人转的“浪”是二人转特有的,这种美是二人转的标签,不是所有艺术形式都具备的。

二人转的“逗”就是幽默,具有喜剧性。二人转中丑角就是专门为“逗”而设的,丑角的塑造来源于生活,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在两个人的表演中专门有一个人搞笑,通过服装、语言、动作制造笑料,妙趣横生,让人捧腹大笑。

二人转范文篇3

男:正月里来是新年啊

女:我和我老公来拜年啊

男:回头看真新鲜啊哎哟哟哟看的我发了呆啊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女:(白)咋的拉?发哈呆啊?

男:(白)媳妇啊,平时没注意,你这一收拾,可真神经啊!

女:(白)去,咋说话呢?

男:(白)哦,错了,是精神,一不留神整成神经了

女:(白)意思可差远了

男:头上抹的光溜溜桂花油啊

女:脸上扑的红嘟嘟的粉啊

男:描的眉啊

女:画的嘴啊

男:哎哟哟哟哎哟哟瞅一眼勾人魂那啊哎哟哟哟哟瞅一眼勾人魂那哎呀

女:(白)什么老爷们啊,拿自家媳妇在这坷碜呢?

男:(白)媳妇啊,别生气,这不是开玩笑嘛

女:叫一声啊情哥哥啊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男:叫声我的我的亲媳妇啊

女:咱两口啊,快给朋友拜大年啊哎哟

男:也不用啊骑白马啊哎哟哟哟

女:哎哟哟也不用坐汽车啊

男:手机一拿哎哟哟哟

女:哎哟哟

(合)发个消息拜大年啊啊哎哟

男:一祝你啊身体康健那

女:再祝福你生活比蜜甜呀啊哎哟药生活比蜜甜呀哎

男:猴年大吉,万事如意

女:工作稳定,家庭幸福

(合)不会下了岗啊啊哎哟吆工资往上涨啊哎哟

男:要说起这2003年啊

女“喜事说不完啊哎哟

男:国家的大事不用我们说啊

女:新闻节目整的全啊

男:说一说咱这身边新鲜事啊

女:几天几夜说不完啊

男:隔壁老王83啊

女:身体健康能撒欢啊

男:老家的农民发了家了

女:顿顿能吃小鸡炖蘑菇啊

男:说完了好事也有烦心事啊

女:提起来就让人心里酸那

男:我的同学张二六啊

女:今年他买断下了岗啊

男:钱给的不算多啊

女:一家老小要生活啊

男:想起来都作难啊

女:改革趋势是大流啊

男:领导咱们去上市啊

女:善后工作要做好啊

男:人人都能心中安啊

女:这才是有苦有甜人生滋味全

男:这才是各用各的方式过大年

女:好坏咱且不论他

男:好运就在2004年

女:希望那下岗的再就业没房的有房住没钱的有钱花清廉的做好官为恶的得罢免

(合):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好人一生都平安啊哎咳哟

男:小两口发完消息拜完年啊

女:老白干咱整两盅啊

男:心情好啊酒也不上头啊哎哟哟

女:咱二人喝的透心爽啊

男:烦心事扔一旁啊啊哎哟哟烦心事扔一旁啊

女:咱们呀只顾呀眼呀么眼前乐啊

男:改什么革啊上什么市啊

女:哎哟哟哟:哎哟哟让领导去忙啊

男:老百姓啊图一个啊

女:和和顺顺生活安康啊哎哟哟

(合)啊哎哟吆和和顺顺生活安康啊哎哟

男:回头我叫声妹啊

女:抬头我喊哥哥啊

男:咱两口啊慢喝酒啊

女:(白)哦,干哈呀?

男:咱们去上网啊

女:见一见那天南地北咱的好朋友啊

男:问一声新年好啊

女:多亏啊有了网啊

男:好哥们遍天下啊

女:也不论那男和女啊

男:也不管那俊和丑啊

(合)啊哎哟吆请他们一起来喝酒啊

再把那喜歌唱啊哎哟吆

乐乐呵呵过七天啊

哎哟哟



二人转范文篇4

一、二人转艺术的历史源头

关于二人转到底起源于哪里众说纷纭,如果想要详细地追其源头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二人转艺术产生于民间,与其发展历史相关的文献记载不是很全面,但是目前有3种观点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一)第一种观点,地处辽西走廊东端的黑山县是二人转的发祥地之一。东北二人转已知最早的艺人是王纶生(艺名“老叉婆”)。据1918年编撰的《锦县志略》之《名伶》篇记载:王纶生(1723—1776年),名蹇,字纶生,艺名笑尘,锦州镇远堡(今黑山县)人。1734年(雍正十二年),他在锦州东关老爷庙演唱“蹦蹦”。“蹦蹦”就是二人转当时的民间称谓,还有俗称“双玩艺儿”的,也是二人转最早的称谓之一。在发现《锦县志略》记载王纶生的史料之前,学者认为二人转有250年的历史。但根据对王纶生身世和演出情况的记载,学者们便把二人转历史向前推进了几十年,因此便有了“300年二人转”之说。2008年,辽宁有两位二人转艺人成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位是赵本山,另一位就是黑山县老艺人李秀媛。

(二)第二种说法,二人转是由河北“莲花落”于清末在东北民间衍变出来的一种歌舞演唱形式。“莲花落,起源于隋唐,是由僧侣们宣讲佛经时演唱的音乐曲牌《落花》和《散花》演变而来的,二人转和“莲花落”在演唱的基本形式上有诸多相似之处,所以有人认为“莲花落”是二人转的母体和源头。二人转大部分唱调都与“莲花落”有关,其中有一些是“莲花落”的原型,另外有许多唱调则是“莲花落”唱调的衍变形式,在结构上也采用了“莲花落”唱调,所以说二人转源于“莲花落”有大量的考证与论据。

(三)第三种说法,二人转与东北地区的民间萨满歌舞有密切联系。两个人的演唱形式是典型的萨满教祭祀歌舞形式的承袭,二人转的音乐唱腔来自于萨满神歌,唱段曲目多数也出自萨满神歌。二人转的舞蹈动作也与萨满祭祀歌舞非常相似。这种说法由于萨满教的失传也已经无从考证了。

二人转的源头现在虽然没有确凿的论证,但是它的发展历史体现出了二人转艺术是多元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其艺术魅力来源于多元文化的精华。二人转所涉及的艺术形式众多,它是在广泛吸纳多种东北民间音乐元素的基础上重构与发展而成的。无论是“乞讨之歌”的莲花落、凤阳歌的“要饭曲子”,还是大秧歌的叙事抒情曲,民间艺人都在音乐唱腔上做了一番“滚雪球”式的摸索和积累。经过200多年的沉淀,才形成了现在“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的多元多体多变的音乐体系。

二、二人转艺术的唱腔特点

二人转能在中国迅速传播,吸引人们的主要还是其独特的唱腔和俏皮的表演。二人转除了“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的多变唱腔之外,在表演上还有“四功一绝”的特点。“四功”是指说、唱、扮、舞,“一绝”是指在表演中运用手绢、扇子、大板、玉子板等。唱词以七言、十句为主,兼有民歌长短句。说口包括说白和数板,多用韵白。二人转的唱腔通俗易懂,说口幽默风趣,不同地域表现的唱腔特点也不尽相同。

(一)二人转在其发展历史上按照地域划分曾经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这四个流派在唱腔和表演上各有不同,每个流派都有自身的特点。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的二人转多舞彩棒,在表演中有武打成分;西路以黑山为重点,这一带主要受到河北莲花落唱腔的影响,在唱腔中比较讲究板头;南路以营口市为重点,表演风格受大秧歌的影响比较大,在唱腔上体现出热情豪放及歌舞并重的特点;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在唱腔上受到当地民歌的的影响较大,唱腔优美,内容丰富。这四个流派在唱腔上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形成了东北二人转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唱腔上形容二人转的艺术特质有一句俗语:“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这也充分说明了二人转在唱腔上具有地域性特色。

(二)辽西地区二人转的唱腔“纯正、优美、字重、腔清”,是黑山二人转的特质。在过去,因为黑山二人转表演的内容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主要观众来源是农民,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许多农民都会唱上几句。因为二人转的语言多属于“实惠磕儿、扎心话、喜兴词、活动篇和优美句”,从二人转的唱词和说口能感受到东北人那种真挚朴实和憨厚有趣的性格。这对二人转的推广传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二人转就像熔炉一样汲取了多种艺术成分,丰富了伴奏、改进了服饰、充实了舞蹈美术,以崭新的面貌面对大众,并且迅速地由东三省向全国传播开来。同时,各地二人转文化的精髓相互渗透,形成了二人转文化特有的艺术表现魅力。

三、二人转作品的“本色”表演

二人转的创作来源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小情,每一位熟悉二人转的东北人都会认为二人转说的是家乡事、唠的是家乡磕、唱的是家乡调,这种本色的表演特质也只有二人转才具备。在二人转表演中把东北人粗放、憨厚、自然、纯朴、幽默的特质通过“说、唱、扮、舞、绝”表现出来,老百姓爱看,因为它带给人们的是真实的本色艺术。二人转的“本色”表演贴近生活,其语言的生活化不同于其他民间戏曲的特质。

在二人转《冯奎卖妻》中,故事讲述了妻子李金莲为了让全家在大灾之年能活,不惜让丈夫把自己卖掉,临走时她叮嘱自己的孩子小桂姐。以下是这段唱段:

“别人家小孩打你别还手,别人家骂你别还言,

到晚间妈妈我不回转,给你弟弟做晚餐。

门口还有秫秸半捆,盐娄里还有半把盐,葫芦头里还有一碗小米,炕席底下还有三个大钱……”

唱词中的“本色”和平时老百姓说话的语言没有两样,能使听众产生共鸣。就这段“扎心段”而言,深刻反映了当时关东妇女生活艰辛、勇于牺牲的高贵品质。

二人转在人们心目中始终是一种喜剧的形象,当然在作品中这种幽默式的唱腔也比比皆是。

在《回杯记》中,王二姐骂张廷秀的唱段就充满了幽默的元素:

“从前看你像个竹竿子样,哪曾想长来长去节节空。

从前我看你像个豆芽菜,哪曾想长来长去弯了弓。

车道沟的泥鳅来回跑,你长到多咱也不能成龙。”

在这段风趣的唱段中,没有一个难听字,但是这种幽默的数落听后让人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二人转的语言生动、有趣,体现出关东人性格的本色。这种语言的艺术特征及表现力完全建立在“东北式”的基础上,主体与对象同构贴切、逼真,这也是二人转所特有的艺术特质。

四、二人转表演的“喜、浪、逗”

二人转的迷人之处在于它在表演中的“喜、浪、逗”。

二人转的“喜”表现在“二人转穿红着绿,高腔本嗓,狂歌劲舞,嬉笑怒骂,铺排渲染,大起大落,见棱见角……其因慷慨,血气为之动荡”。二人转唱词中的祝福话、喜兴词让人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在关东农村,谁家办喜事都会请二人转剧团唱上半天,二人转已经成为东北农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二人转是让人忘记烦恼、消除寂寞的艺术。

二人转的“浪”就是一种美,它的美不是寻常意义上的美,是自由自在、狂放不羁的美,是土野、俗野的美,反映劳动者乐观向上的生活。二人转的唱调“浪”、身段“浪”、表情“浪”,是一种健康的美。同时它的这种美是社会底层劳动人民人性的释放,体现了生命的张扬美。二人转的“浪”是二人转特有的,这种美是二人转的标签,不是所有艺术形式都具备的。

二人转的“逗”就是幽默,具有喜剧性。二人转中丑角就是专门为“逗”而设的,丑角的塑造来源于生活,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在两个人的表演中专门有一个人搞笑,通过服装、语言、动作制造笑料,妙趣横生,让人捧腹大笑。

二人转范文篇5

二人转所所表演的素材全部源于生活或取自人文历史、社会现象等,其表演起来亦通俗易懂、节奏快、综合性强、信息量大,这些特点顺应了当今快节奏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满足当今世人的精神需求。二人转表演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汇社会百态于一身,深得人们喜爱。二人转的演员善于观察社会、善于扑捉社会现象,同时他们都很注重自身表演才能的全面发展,可以说表演者“说、唱、扮、舞”样样精通,这里面既融入了曲艺、歌舞的成分,也包含了戏曲的成分,表演者还要有自己的绝活。二人转演员在台上通过熟练运用自己的演技和绝活,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将所观察的社会现象演绎给观众,这就使得二人转的表演不呆板、有时代特征的新鲜元素在里面。

地方特色艺术深受其当地人文历史、环境的影响,都有自己的独特地域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地方特色艺术因无法融入社会新元素,大多不能被年轻人所接受,年轻人不再喜欢这种古老、淳朴的地方艺术。如山东快书、河南梆子,这些赋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态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或许只存在于老一辈的记忆和生活圈子里,它不像二人转那样家喻户晓,且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接受和喜欢。为了传承地方特色艺术,保证这些地方性的艺术形式都能像二人转这样可持续的发展,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建立健全地方特色艺术保护机构。很多的地方特色艺术已面临失传,这些艺术形式没有市场,不能带来效益,造成没有年轻人主动的去学习、掌握它。为了继承发展地方特色艺术,文化部门应该通过建立保护机制,可向当地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推荐,鼓励人们去学习、了解它,成立业余爱好小组,以传播这项艺术。(2)深入研究该艺术的成长历程,研究其形成的背景文化,寻求与当今社会的切入点,争取不断融入时代新元素,以获得青年人们的喜好,把大众喜爱的元素纳入,如二人转吸纳了不少的现实生活中的元素,使得二人转赋有现代元素气息。(3)地方文化部门适时组织演出,加大宣传力度。这种宣传必须深入社会各个层面中,同时要讲求其效果,在进行演出时,要提前做好宣传工作,提高观众对与大方特色艺术的重视度。多举办地方特色艺术表演,多向社会广大群众展示地方特色艺术的风采,鼓励其文化与丰富多彩的群众文艺生活蓬勃发展。(4)加强地方特色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强地方特色艺术的人才建设是发展地方特色艺术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各地的街道文化中心,成立少儿班,请专业的老师进行辅导,从娃娃抓起,通过开展地方特色艺术,弘扬民间优秀艺术,通过开展特色艺术表演、对特色文化了解,邀请专家对演出做出指导,不断充实表演者的理论指导,提高表演水平。(5)坚持平民化的艺术风格,正确把握发展方向。地方特色艺术要把握好发展方向,在人民大众的审美意识和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必须坚持走“通俗”之路,坚持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提高自己的艺术追求与文化品位。避免在演出中出现低俗污秽的尔言语,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在人们群众的喜好。(6)地方特色艺术是产生于民间的艺术,在长久的传承中,吸取了的很多好的方面,但是也受到很多不良因素的影响。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地方特色艺术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提高地方特色艺术演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可以对表演者进行专业培训,对其后备力量进行培训和选拔,使地方特色表演队伍的思想水平与艺术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发展地方特色艺术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需要,是发掘民间艺术特色,建设地域文化的需要,我们要不断完善地方特色艺术,加快人才培养,推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

文化是人类的生活方式,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地方特色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现在,很多地方特色艺术文化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我们一定要保护这些特色文化。坚持艺术创新,不断促进地方特色的发展。

本文作者:于洪浩工作单位:湖南城市学院

二人转范文篇6

关键词:二人转;传承;发展特定

地域文化与历史传统共同催生了特色的地域性艺术形式。东北文化的野性之美是其公认的特点。可以说,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资源滋生了属于东北特有的文化,一种充满关东风情、北国豪气的地域文化。就像细腻的沪上江浙选择了委婉柔丽的越剧,黄土高原的汉子们选择了高腔大嗓的梆子,草原上的蒙古民族选择了燎亮高远的草原民歌……这些艺术形态的存在,说明了群体性格对艺术形式的选择,东北二人转也同样是东北人民的选择。

一、海伦二人转的发展脉络

(一)建国前的“跟班卖段”

海伦二人转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那一时期的二人转由两个男性表演,通常称为“双玩意”,较为著名的艺人有海伦镇北疆:朱万山;绥化大彩霞:吕红章;北安金不换:福等。民国以后,开始有许多艺人活跃在海伦市文艺舞台上。他们为后来的海伦二人转乃至于整个北派二人转的发展与传承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著名歌唱家郭颂的师父艺名“金蝴蝶”的付海清、黑龙江省海伦市东北二人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石桂琴的师父任刚、当年海伦会戏最多艺名“四季花”的韩德祥,以及海伦市第一位女演员,大鼓书演员程小芳等。他们都将自己的艺术在海伦大地开枝散叶,形成了早期海伦二人转的雏形。

(二)建国后“盛开的民间之花”

1958年海伦县民间艺术团归国家所有,艺人们摆脱了跟班卖段,每段才五毛钱的尴尬局面,摆脱了大车店表演的局限。这一时期出现了“四季花”老先生的徒孙,“小蒙古”马春荣的传人张晓东和窦义;王洪奎传人李凤玉和李宝忠;赵大芝的传人张乐和张鑫等;任刚的徒孙,郭秀荣的传人张雪艳和夏秀敏;夏淑云的传人连二、连三、连四、连营、高浩等。在跟师父“走穴”的时候,年轻一代的艺人之间能够互相交流切磋,这个时候开始有了互赠唱本。这些唱本有的是师父赠给下山的徒弟的,也有的是艺人之间互相赠送的,这些互赠的唱本在一定意义上给现代海伦二人转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滚地包”或者“走穴”的时候,许多艺人都是偷着学艺的。据黑龙江省海伦市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二人转传承人赵晓波讲述,她本人就曾经偷学过“小蒙古”马春荣的唱腔,再通过自己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唱腔。改革开放之后,社会转型使大众审美趣味倾向于大众化、世俗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长期被压抑的欲望被唤醒,娱乐至上和享受主义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而大众文化的通俗性和娱乐性刚好契合了这种世俗化的审美需求,为大众文化的迅速兴起提供了主观上的可能性。2012年10月18日,经国家批准,“海伦市北派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正式成立,它的前身为“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是国家承认的中国第一家专门保护、研究、传承北派二人转的机构。传承中华曲艺、保护北派二人转。

二、海伦二人转的发展现状

艺术需要市场才能生存。各类艺术都有其生存环境和现实意义,时代有时代的特质,文艺也是如此,在文化体制和艺术体制不断革新,多元文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民间文艺已经完成了其主要的历史使命,不可能再占据艺术舞台的中心。在传媒技术推波助澜的形势下,休闲文化、消费市场的浪潮必将颠覆传统文化,文艺和中国传统戏曲等艺术的发展前景都将受到制约。

(一)传统传承方式的掣肘

据黑龙江省海伦市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二人转传承人赵晓波讲述,在她早期的学艺生涯中,都是靠着师父的耐心口授,自己则白天跟着师父学习唱腔,晚上研究唱腔。事实上海伦早期的二人转艺人在教学或者寻找自己传人时,都是没有手本的。他们完全靠着口传心授,师父一句一句地教,学生一句一句地学。用老艺人的话讲就是“宁赏十垧地,不教一出戏”,许多老二人转艺人的绝活不是谁想学就能学的。直到2002年,海伦市第一艺术学校成立,校长李威请出了很多当时海伦的著名唱将,比如邓晓坤、李广文,以及受过父亲孙汉学、母亲王化荣两位艺人家传的孙淑华等等一大批海伦转坛名将,从此,海伦二人转开始了办班教学的模式。201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二人转传承人赵晓波将“黑龙江赵晓波二人转艺术传承基地”从延寿县迁至黑龙江省“二人转之乡”海伦。从此海伦二人转的发展与传承开始了双足鼎力的局面。

(二)“非遗”保护下的缓慢发展

对民间文化生态的保护,不仅是为了保留古老的民族文化,留住古老的艺术瑰宝,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需要[1]。2007年至2009年,文化部先后命名了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1488名,并专门举行了颁证仪式。2006年东北二人转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下,文艺正逐渐失去其往日的魅力,有些剧目想借助高科技制造声光完美的虚拟舞台来挽救文艺,其结果似乎也不理想,视觉刺激毕竟不是文艺的灵魂。思想深度和贴近生活的艺术精神才是文艺的精髓。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文艺不断被边缘化,文艺观众的相对数量逐渐减少,经典剧目凤毛麟角。为了文艺的生存与发展,文艺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都在尝试突围,但是最可怕的还是文艺人放弃自己的艺术。

三、海伦二人转发展对策分析

(一)商业化与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借鉴

传统民间文艺的商业化、产业化发展并不是空谈,有着有力的历史依据与现实条件。“京剧”的“国粹之路”就是借助商业化与产业化的。200多年前,徽班在吹吹打打的唢呐声中走进京城,靠的就是“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赢得了高票房,逐渐称雄京华剧坛,最终成了大气候。谁能说商业化与产业化就不是二人转发扬光大的可取之路?海伦二人转具有浓重的北派二人转风格,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文化品牌,宣传海伦二人转,以北派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为基地,着力打造“纯绿色二人转”,提高海伦文化软实力建设,为海伦文化产业建设创造一个优良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来,海伦市北派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的演员们也正在向着这方面迈进,像邓晓坤、李国兰、赵晓波、单桂清、李凤玉等海伦市著名唱将都在近几年与沈阳市莎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有过合作,录制传统正戏的光盘。早在1997年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就开始录制VCD光盘,至今共录制近600套发行量超100万盘,含二人转节目189个,由黑龙江省音像出版社、吉林长白山音像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发行,既创造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又很好地宣传了海伦市的北派二人转。在招商引资与地方文化产业结合方面,黑龙江省各界已经做出了努力,由海伦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牵头,海伦市北派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与沈阳莎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拍摄26集具有典型北派二人转风格的大型二人转系列短剧《戏说关东趣事》,从侧面很好地拓展了二人转文化产业价值。[2]沈阳莎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霍燃亲自参加了在拍摄地海伦市联发乡百兴村举行的开机仪式。海伦市北派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的演员:赵晓波、魏三与吉林省著名二人转演员郭旺、郝大勇等著名演员参加了此次拍摄。北派二人转是海伦的一张特色名片,有利于推进海伦的文化产业发展。这不仅可以提升海伦北派二人转的知名度,而且还可以促进两个省份演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开辟了海伦二人转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实现了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的有效融合,对于促进海伦地方经济发展必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大众传媒手段的借鉴

进入21世纪,大众传媒在中国迅猛发展。伴随着书籍、报纸、杂志、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普及,二人转的发展开始全方位地进入人们的视野。近些年来,北派二人转的传承与发展开始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其中,大众传媒就扮演了一个很好的角色。影视媒体为二人转传播带来了更为有效和快捷的方式,消费者习惯了通过电子传媒来了解和接收信息,当然也习惯了用这种简单的方式来接受媒体的信息灌输,二人转出色地完成了由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由民间文化过渡到大众文化的过程,利用影视媒介对自身进行全新的包装,为自身的发展传播获取更大的推动力,由一个地方曲种演化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说唱音乐艺术。如今在许多媒体和网站上,我们都能看到以海伦二人转为代表的北派二人转的身影。早在1998年,央视《曲苑杂坛》节目来海伦录制二人转《西厢下书》、《南派送情郎》及《北派送情郎》,中央电视台、黑龙江省电视台、人民日报、黑龙江日报等对海伦市二人转的产业发展情况都进行了相关的报导。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专题部还于2004年专程赴海伦拍摄了专题片《永不停歇的二人转》,在央视三套节目展播。新华网曾以题为“海伦二人转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对海伦北派二人转进行专题报导。黑龙江日报曾以“赵晓波:打开梦想之门”为题目,对海伦市赵晓波二人转传承基地进行专题报导。中国戏剧网曾以题为“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努力推进传统二人转艺术”,表达了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全体演员对弘扬传统海伦北派二人转的决心。中国文化报则以“到海伦去看绿色二人转”为题对海伦二人转进行了深度报导。在时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大众传媒为海伦二人转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一份无形的力量,同时也为弘扬海伦市北派二人转打开方便之门。有人说档案是“铁皮柜中解放出来的生产力”,这正是档案经济价值的体现,也说明档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二人转的发展也应该由此得到一些启示。

四、结论

电视、电影和网络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文艺的传播可以凭借现代传播手段变得迅捷而广泛。这些光影交错的传播方式充实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和精神世界,也挤占了包括地方戏——东北二人转在内的传统民间文艺演出发展的空间。人人都可以自娱自乐,甚至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说法也并非耸人听闻。娱乐性将成为群众选择艺术的重要因素,而以对话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民间文艺演出,娱乐性是欠缺的,几乎世界各国的民间文艺演出都经历过功利性的时代,成为教化的工具,负载政治教育的功能。在海伦二人转的演出中,许多传统剧目都对东北民俗有所体现,承载了大量东北民俗文化,海伦二人转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对东北地区的民俗生活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传承和保存作用[4]。民间文艺演出要生存,就必须重新回到群众中去,重新定位自己的市场价值。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用户有了非常大的参与和交流空间[5]。

作者:徐洁 单位:绥化学院

参考文献:

[1]由婧涵,徐洁,荆丽娜,等.民间传统艺术的文化生态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6,(5):41-43.

[2]海伦市委宣传部.26集电视剧《戏说关东趣事》开机仪式在海伦市联发乡百兴村隆重举行[EB/OL].hlj.xinhuanet.com/wq/hl/2013-08/08/c_132614169_2.htm.

[3]何玉红.企业档案的作用与价值[J].陕西档案,2016,(1):52-52.

二人转范文篇7

现在所谓地方化,并非单指东三省的黑土地,随着二人转在全国的普及,尤其是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生根开花,地方化的概念也要与时俱进,过哪的河脱哪的鞋。

现在二人转剧本的创作,也不再是东北剧作家的祖传剑法,内蒙、河北、山东,甚至福建也有人写二人转。二人转作曲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山东、福建就有人为二人转谱曲了。至于演员,东北流动到全国各地的就数不胜数,甚至在广东、福建沿海开放城市有以二人转为主的“都市大篷车”,并且具备编导演整套的原创人马,也曾风风火火、风风光光地令人刮目相看。

因此,我们说二人转的地方化,要有新概念,也就是入乡随俗,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与当地民间艺术谈婚论嫁,当上门女婿,让当地人喜欢,让当地人留恋,并且把根给当地人留下。久而久之,二人转就会从东北走出去,在各地建立根据地,形成新的地方化。如果二人转的地方化能够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划出许多条条块块,就会在不久的将来,形成五光十色、南腔北调的“多民族”的二人转艺术。这种大视野中的二人转,是我们东北地方戏导演应当追求的,丢下坛坛罐罐,打到全国去。

二、从“农民化”到“平民化”的转变

过去一谈起二人转,首先提“农民化”问题,强调“一要合乡情,二要合民意”。合乡情,就是要有地方特色;合民意,就是要符合农民的审美习惯。

现在的农民也与从前大不一样了,他们生活的小康模式,与城市的沟通,文化的提高,审美的嬗变,尤其是多媒体打破时空的广泛传播,特别是地方戏在大都市的独领风骚,广大市民与农民同喜同乐共同享有二人转。

因此,东北二人转“农民化”概念已经成为历史,应该确立“平民化”概念。

不要说如今赵本山的“刘老根大舞台”是固定的与流动的,录像的与直播的,也不管几十元几百元一张的票价,也不论一场出场费十五万还是五百万,工农商学兵政党都有人看。看二人转已经进入平民化时代,甚至全民化时代。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黑龙江省双城市的二人转《猪八戒拱地》,不仅拱到西安,还拱到大上海,均引起极大的哄动。城市中的各个阶层都有不少人热爱东北地方戏艺术。

“平民化”概念的确立,实际解决的是一个为什么人服务的大问题,也是主创人员的立意问题。

三、从“喜剧化”到“悲喜剧”再到非戏剧化

过去一评论二人转,从内容到审美,都认定二人转的“喜剧化”,丑逗旦,招人看,逗人笑,有人要。看上一宿蹦子,乐上一辈子。所以二人转喜剧基因是不可质疑的。

后来,二人转的内容与审美相对扩展了,有了“悲剧化”的二人转种群,剧目有《雷劈刘一》、《井台会》等等。

综合上述两种审美类型,很自然地又有了“悲喜剧化”的二人转(非指正剧)。

二人转范文篇8

二人转是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代表性传统曲艺形式,具有突出的音乐特性。二人转的音乐以东北秧歌与民歌为母体,音乐唱腔极为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其结构为曲牌连缀体,积累的曲牌约有三百多支,比较常见的有五十六支,其中包括胡胡腔、喇叭牌子、红柳子、抱板、三节板、文嗨嗨、武嗨嗨、大鼓调、大救驾、小翻车、哭糜子、大悲调、五字锦、压巴生、靠山调等。传统二人转常用的唱腔如:文嗨嗨、武嗨嗨、红柳子、靠山调、小翻车、抱板等,均是由二人转艺人按演唱习惯顺势搭配唱腔,来摸索着演唱。二人转源自民间,拥有广泛的受众基础。二人转发展有300多年历史,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它植根于民间文化,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传统二人转的传承与其他曲艺形式一样,采取口传心授的模式,艺人除了具有固定的二人转曲目、名段和拉场戏曲目外,多数说口、唱口都是根据现场观众需要即兴演唱。正因为表现形式更随性更加“接地气儿”才深受人民喜爱。

二、二人转作品的创作

二人转是东北传统曲艺形式的代表,若将民族声乐与其融合,首先要具有时代特征的二人转作品。我们以“互联网+”为主题创作了一部名为《互联网+鸡蛋》的二人转作品,反映农村青年回乡创业,利用电商带动村民致富的主题,以现代人的视觉审美讲述了当下的故事,是一部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曲艺作品创作是词先行的,然后表演者根据词来装调演唱。既然是新作品,那么词创作一定要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为现代观众所接受。二人转《互联网+鸡蛋》的词创作通过翻阅资料、向民间老艺人和非遗传承人进行调研后,沿用传统二人转词创作方法;同时启用青年词作者,使其语言符合角色身份的同时,融合了时代特征和当代语言特色。因此,这部作品的唱词,既保留传统特色又符合当代观众语言习惯和审美。另一方面,在音乐特性和旋律特点方面,根据剧情的需要和现代人的审美标准,选用胡胡腔、武嗨嗨、喇叭牌子、红柳子、慢西城、靠山调等旋律优美的二人转代表性曲牌;过门儿则选择了传统东北民歌的音乐元素和传统二人转曲牌中适合当代舞台的部分。

三、民族声乐与二人转融合方式

(一)民族声乐演员演唱二人转。选择年轻的民族声乐演员作为表演者,而没有选择传统二人转的戏曲演员来演唱。这个作品准确地说更像一部具有二人转风格的表演唱,更容易被当代观众接受。曲艺二人转是以说、唱为主的艺术,想要在各方面达到表演的完整性,民族声乐演员必须通过二人转唱法及表演的训练、学习之后进行表演。另一方面,民族声乐演员具备较好的演唱、表演的基本能力,同时相对稳定的气息运用,咬字行腔方面的基础与二人转演唱要求比较契合。整个作品表演过程中都要边舞边唱,在角色转换中也有多角度的舞台调度,所以演唱表演技术不稳定就会出现大喘气、咬字不准等问题,也会影响整个的表演状态,因此受过专业训练的民族声乐演员可以更准确、更精彩地表现作品,同时更容易被当代观众接受。(二)沿用传统并有所突破的表演形式。传统二人转通常是采用一男一女(一副架)的表演形式。本文中的二人转《互联网+鸡蛋》内容、情景丰富,人物角色较多,需要在同一场景下同时展现不同的人物和情节。对此,一副架的表演形式比较传统,缺少活力,所以本作品采用三副架的表演形式代替传统一副架表演形式,上装(男演员)三位、下装(女演员)三位跳进跳出,边舞边唱,充实了舞台,加强了表现力,烘托了气氛,使剧情跌宕起伏,高潮迭起。(三)秉承二人转的神韵和精髓。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的,因此舞蹈是二人转表演中的重要元素。二人转《互联网+鸡蛋》在传统二人转表演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二人转的舞蹈语汇,选择了二人转舞蹈动作中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重新编排,使其既优美又不失传统二人转的特色,既符合现代观众审美又继承了传统二人转舞台表演的特点,深受观众喜爱。二人转的表演形式是边唱边舞,演员的舞蹈动作要与演唱,剧情表达形成一致,才能达到声情并茂的演绎。所有戏曲及曲艺形式在表演上,都有“手”、“眼”、“身”、“法”、“步”的要求,要学会二人转的浪、俏、艮等特点,在表演上要在以上五种要求中,做到更协调、更戏剧化的表现,才能抓住二人转的“神”、“味”。选择年轻民族声乐演员进行表演显然更具优势,但对于学院出身的民族声乐演员在表演方面则是挑战和有益的实践。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学习和严格训练,演员们掌握了二人转的演唱风格和表演技巧,表现出了二人转的神韵和精髓。

四、融合实践中演员遇到的问题

在二人转作品《互联网+鸡蛋》的排演过程中,作为民族声乐演员遇到了比较大的挑战,主要为以下几点:第一,演唱技巧。在初学二人转时,最不好把握的是二人转的唱腔。传统二人转多数是由民间艺人口传心授,由多年演唱经验积累的独有韵味,要掌握类似文嗨嗨、武嗨嗨、过门、似说似唱等,不同咬字韵腔要费一番功夫。第二,演唱的表演性。二人转的演唱具有极强的表演性,随表演内容和人物内心的变化,演员的表情神态及歌唱语气上都要有明显的改变以配合内容的表现。二人转的演唱形式灵活多变,临场发挥性极强,要求演员要有很好的演唱功底及快速变换唱腔的应变能力。第三,肢体或舞蹈动作与演唱的配合。二人转的表演在演唱的基础上加入了舞蹈动作,要求演员边歌边舞,这对于民族声乐演员来说提出了更高的综合能力和协调性的要求。总之,二人转情景表演性更强,表达更大胆直接,不仅要做到肢体语言的协调与美感,而且不能影响演唱;同时更加强调传统戏曲与曲艺门类中“手、眼、身、法、步”的协调统一性。五、关于民族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随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需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声乐毕业生从音乐学院走向基层文化艺术单位,从事基层文化工作。基层的文化艺术工作者与专业院团有所不同,经常需要结合当地的传统戏曲开展文化艺术工作和演出。因此,作为民族声乐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培养目标首先应该是满足社会需求,并在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上进行相应的改变,使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时能迅速地将自己的专业技能与地方传统文化艺术相融合,尽快适应工作需求。(一)在培养模式上,更应注重考虑学生未来的工作需求。以往在学校里,老师经常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学生擅长的曲目进行教学。从扬长避短、因材施教的角度看这是合理的;但从拓宽对接口径,满足未来工作需求的角度来看则有所欠缺。因此,在确定培养模式上,要全面的因材施教,既要扬长,也要补短,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地方传统戏曲项目开展声乐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其艺术特性和演唱技巧,有利于学生走出校门,为老百姓歌唱的时候能根据歌曲的风格建立适合的歌唱状态,走到工作岗位中拿到风格不同的作品时,能够得心应手。2020年10月,在写给中国戏曲学院的信中写到:“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并要求“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索艺术真谛”。这封信无疑为我们民族声乐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二人转作为东北地区的小型戏曲(也可归类为说唱),“千军万马,只靠咱俩”的成本大套的演说着中华悠久的历史文明。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学应理直气壮地守住这块“中华文化的瑰宝”,不断在“守正”中“创新”,使民族声乐的教学在与民间戏曲的学习与融合中“探索艺术的真谛”。参加二人转《互联网+鸡蛋》排练演出的民族声乐演员反映,民族声乐与二人转的融合对于演出者在声乐演唱方面有很大帮助,尤其对咬字韵腔及演唱时情感的表达最为明显,特别是在演唱传统民歌时,相比以往更加得心应手。足以证明民族声乐只有在不断地在民间音乐与戏曲中学习才能不断增加民族文化自信,更好地弘扬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通过对二人转《互联网+鸡蛋》的排练演出及多年的民族声乐教学实践,笔者对民族声乐的定位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民族声乐的提出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已走过了七十多年的历史。后又将声乐划分为美声、民族、通俗,即常说的美声唱“声”、民族唱“质”、通俗唱“情”三种类别。纵观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几千年的声乐史是戏曲与说唱的声乐史,我们应理直气壮、毫不怀疑我们民族悠久而优秀的文化中,同样有着优秀的声乐史。20世纪深受人民欢迎的歌唱家,如郭兰英、王昆、马玉涛、郭颂等,无一不是在戏曲与民歌中“滚了几个滚儿”才成就了自身的艺术特征与艺术成就。戏曲与民族音乐中没“情”?没“质”?没“声”?恰恰相反,“情在声中,质在声中”,“声情并茂,字正腔圆”,正是我们戏曲与民族唱法的真谛。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常常议论,民族声乐“千人一面”,深思量无论是民族声乐的教学或演唱,近年来离民族唱法的“真谛”越来越远,忘记了祖宗,遗失了传承,只关注声音,不强调韵味与情感,只好落得一个“千人一面”,须知只靠嗓音甜美,没有鲜明个性与韵味的歌唱是不受人民欢迎的。(二)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加强民族声乐教学的语言训练。我们知道戏曲演员要求“字正腔圆”,要“说着唱,唱着说”,总结起来就是要准确表达语音、语义、语感、语气,当然有些作品自身也提供了“字正腔圆”的条件,比如歌曲《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的“宽”字,“风吹稻花香两岸的”“香”字,“我家就在岸上住”的“住”字,“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的“号”字,都为我们准确表达语感语气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当然绝大多数的歌曲并没有提供语言的便利,我们就要学习戏曲说唱中对语言的处理,要多注意语言的韵味和美感及润腔,做到字正圆润、松弛流畅,同时要求我们民族声乐教学中增加戏曲与说唱的曲目与内容,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声,而要强调语言的韵味。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学习戏曲与民歌要注意整体把握。通过对二人转《互联网+鸡蛋》的排练与实践,我们了解到植根于东北民间文化的二人转为啥会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地位。首先是戏曲的故事连本成套的,形象鲜明、情节入胜的情节;二是演员的传神表演,虽然只有上、下装共两个演员,但在塑造每个角色,无论是润腔还是完成人物表演都能做到语言描述、身体形态的准确表达,吐字清晰、圆润,形态表演传神是演员的重要艺术手段。因此,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戏曲折子戏或片段学习,无疑对学生民族音乐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戏曲的总体把握,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精髓,除了对声音与韵味的掌握外,通过身段与人物形象的塑造,提高学生的声音把握与表达能力。在东北的民族文化中,有一个不可忘记的歌唱家——郭颂,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的歌声唱红东北大地及全国,其中尤为人民喜爱的是他东北民族风格的作品,其中诸多作品源于东北二人转,如《丢戒指》、《串门》,当然也有东北民歌,如《乌苏里船歌》、《卖货郎》等等。他地道纯正的东北地方语言,诙谐的表演风格,夸张的韵味及润腔,流畅的艺术处理,都给我们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在排练二人转《互联网+鸡蛋》的过程中,我们无数次聆听、学习郭颂的传世作品,深感民族声乐博大精深在于对戏曲及民族民间音乐的把握。只有诚心诚意、老老实实学好民族的悠久文化,才能完成希望在教学相长中“守正”而“创新”。

此外,学校、院系、专业教师应为众多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践平台。音乐学院通常举办优秀学生音乐会、组织专业优秀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和演出活动中,而其他大多数学生则没有这样的机会。毕业后导致两极分化,培养了少数的尖子,忽略了大多数学生。应当设法为大多数学生提供平台和机会,可以针对中国传统民歌和戏曲曲艺方面开展种类多样的活动,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地方的社会实践,接触更多的地方戏曲曲艺,拓宽技能,提高水平。我们要认真学习并深入领会提到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民族声乐的教学中不忘中华传统文化之根,努力让学生掌握中国戏曲与民族声乐文化之魂,“教学相长,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培养更多为人民所欢迎的声乐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雪玲.四川清音与民族声乐的深度融合[J].戏剧之家,2018,1.

[2]李凯凯.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声腔艺术的有机融合[J].中国集体经济,2014,22.

[3]杨秀兰.论二人转的语言特色[J].戏剧之家,2018,2.

[4]刘佳音.东北二人转的音乐特点分析[J].北方音乐,2015,14.

[5]胡艳.浅谈现代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对戏曲演唱与表演的借鉴[J].艺术评鉴,2019,11.

[6]杨韵.中国传统曲艺与戏曲元素影响下的民族声乐发展探析[J].艺术评鉴,2016,9.

二人转范文篇9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东北二人转的修辞艺术特点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认识价值。东北的汉人,大都来自山东、河北等我国北方诸省。“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些原本就是慷慨豪迈性格的北方汉人,来到东北之后,在大风大雪的磨炼中,在本土各族人民的那种固有的勇武、剽悍、粗犷、豪放性格的影响下,变得更加勇敢、坚强、豪爽和大气。王肯《土野的美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东北有茫茫大草原,莽莽大森林,刮大风,下大雪,吃大块肉,喝大碗酒,抽关东大叶,花钱大手大脚,说话大声大气,待客大盘子大碗,吃了管添……总之,不大不过瘾。”大,就是强烈、痛快、火爆、豪放、粗犷……这确实是东北人性格的主导方面。东北人喜欢喝酒,为了调侃气氛,讲点荤段子,大伙乐呵一下,这就使这种语言文化的传播得到了一定的推进。东北民俗语言对二人转唱词、说口的语言特色形成影响巨大。与其他艺术作品的语言相比较来说,二人转的语言是独具特色的。二人转语言生动形象、诙谐幽默而又不失艺术张力,是东北人民语言智慧的结晶。这种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是其他艺术所无法超越的。而且在二人转艺术的带领下,其他艺术表演形式,如小品、戏剧、电视剧等,也深受其影响,将二人转的元素加入其中,使艺术形式的表演效果大大增强。二人转语言中夹杂着很多东北方言词汇,造成强烈的听觉效果。演员十分善于运用多种语言技巧如语音修辞(押韵、谐音双关、歧义等)、词汇修辞(熟语、歇后语的仿拟、引用,语音偏离与变异等),增强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感染力,带来幽默诙谐的表达效果。

二、二人转语言修辞艺术特点

二人转语言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在语音、词汇等方面的修辞运用,带给大家不一样的娱乐感受。

(一)语音修辞特点

二人转特点之一就在于语音丰富,利用语音修辞出奇制胜,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个人的感受,获取不一样的效果。

1.和谐押韵语音具有音乐美。在二人转的语言中多注意节奏的匀称和音韵的和谐,听起来顺耳,同时也便于记忆。二人转演员经常会利用和谐押韵的语言,说出一些类似顺口溜的句子,例如:(1)“北国风光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齐心合力跨世纪,没有掌声真憋气。”———《崔七模仿秀》(2)“希望朋友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万事顺心,多赚美金;万事兴旺,多赚英镑;万事顺意,多赚人民币。总之就是一句话,愿你们多赚钱,少生气,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唐僧泡妞》例(1)中运用了“地”、“气”、“纪”等词为句末结尾词,节奏明快,富于韵律。不仅表达出了演员的心情,同时也获得了观众的掌声。例(2)是二人转演员说口中的即兴祝贺词,利用韵母“in”、“ang”、“i”押韵,朗朗上口,大快人心。和谐押韵的运用是二人转表演的一个显著特点,演员们利用词句的韵律性,表达出内心的想法与感情,并且与观众互动、说笑,形象生动,产生了一种诙谐、幽默的效果。

2.谐音双关二人转经常利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表达,通常言在此意在彼。有同音同形和同音异形两种。例如,二人转的说口词:(1)“你全身上下都是电影。”“怎么说?”“你的眼睛像我们曾经看过的老电影———《黑三角》。鼻子也是一部电影———《无名高地》。嘴巴,一部故事片———《夹皮沟》。再下面,那就是一部战争片———《挺进大别山》。不像我们乐队键盘手的老婆也是一部电影———《平原游击队》。那么再下去也是一部电影———《大渡河》。再下去就是前段时间中国热播的一部电视剧———《黑洞》。”———《说电影》(2)“说一个人喝酒喝多了,手扶着大树,打一动物是啥?”“兔(吐)。”“又过来一个男的喝酒喝多了,打一动物。”“野兔(也吐)。”“又过来一个男的,扶着大树尿尿。”“流氓兔(吐)。”———《唐僧泡妞》上述二人转的说口词中利用谐音双关,把身体的各部位用观众熟悉的电影名称来描述,生动形象,虽然内容有粗俗的成分,但总体看来还是极具幽默色彩。第二个例子中运用“兔”和“吐”的谐音,对原有艺术偏离,同样也获取了幽默效果。二人转的说口、唱词中调动了大量的谐音双关修辞,用相同的话语表达不一样的效果。不仅形象逼真,更增添了幽默、诙谐的趣味。

3.谐音歧义谐音歧义是二人转语言中经常运用的修辞手法。一方面是对普通话中一词多义的误解,另一方面是由于东北方言的影响。例如:(1)“你都不理我,那我成狗不理了。”———《刘老根大舞台》(2)“我还是幼(肉)女呢!”“啥是幼女啊?”“浑身是肉的女人叫幼(肉)女。”———《小黄飞斯卡拉演出》(3)我们二人转演员多卖力,哪个上台不都得热一身汗下去啊?哪像那些大腕一来演出,说话都语无伦次的,说“黑山的朋友,你们好吗?耶(热)!”我杀他的心都有。热(耶),还没等唱呢,还热(耶)。你说哪旮旯凉快啊,太平间凉快你去唱吧,有一个鼓掌的都得吓死你。———《刘晓光黑山演出》例(1)将“你不理我”生搬硬套成“狗不理”,言外之意把“你”比喻成“狗”,既贬损了对方,又给观众带来出乎意料的笑料。例(2)中的“幼女”的“幼”一词,跟东北方言中“肉”的发音相同,故造成谐音误解,观众恍然大悟。例(3)“耶”在东北方言中跟“热”同音,也是利用方言的发音进行词语曲解,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由于东北方言的发音特殊,由此造成的发音曲解是二人转产生笑料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也是区别于其他戏剧表演的标志之一。随着网络流行语的泛滥,二人转也吸收了很多网络新词,如“我是帅哥———蟋蟀他哥”、“真是天才———天生蠢材”等,这些都是运用了谐音歧义的修辞方法。

(二)词汇修辞特点

二人转语言的修辞艺术丰富多彩,主要就是词汇修辞的运用,引用熟语、巧用俗语等方式,将所要描绘的事物体现得更清晰、更通俗,观众也在这种修辞运用中感受到不一样的乐趣。

1.熟语的仿拟、引用二人转语言经常仿拟、引用一些熟语,或加以改造,将“雅”化“俗”,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趣味和感受。例如,二人转的说口词:(1)“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瓢崴(piáowǎi)。虽然我长得有点难看,东北话叫磕碜,但是头两天我已经隆重地开光了,说话老准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小黄飞斯卡拉演出》(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活着,他早该死了!”———《傻子魏三》例(1)中套用熟语“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用东北方言词“瓢崴”(piáowǎi)代替“斗量”,利用其相似的发音给观众带来极具幽默的趣味。而“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这是一句网络流行语,把它借用过来,使语言表达更加新颖,贴近群众生活。例(2)则是将诗文语句修改而成的口语化笑料。二人转语言在熟语的仿拟和引用上,不仅运用恰当有趣,而且还借古喻今,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2.巧用俗语、歇后语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二人转语言里借用俗语、歇后语的句子很多。例如:(1)这是我汗珠子掉床上摔八瓣,一瓣一瓣摔出来的啊!———《分手》(2)有一只乌龟,在它的背上盖了一栋房子———盖中盖。又盖了一栋房子———新盖中盖。又盖了一栋房子———巨能钙。———《大话西游前传》(3)“敢惹我?知道我是谁吗?不打听打听。”“你是?”“苞米面他爹———碴子。”———《我是社会人》例(1)中男二人转演员借用俗语“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作了简单的句改,说明自己从事“职业”的艰辛。既表明了身份,又增加了幽默色彩。例(2)中一连用了四个“自制歇后语”,结合媒体中的广告词语,不仅押韵和谐,结构整齐,更让人产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例(3)是巧用歇后语,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使人忍俊不禁。二人转语言中经常运用诸如此类的俗语、歇后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通俗易懂,极为形象风趣。但是如今的二人转中俗语的运用已经偏离了正轨。现在很多二人转中的“俗”是指二人转唱词中的“粗口”,也许有部分人会认为这是二人转的特色,如果摒弃了这种“俗”,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二人转了。但是如今的二人转中语言越来越粗鄙低俗,我们应该摒弃其中的糟粕。二人转语言的节奏韵律、气势与形象性等表现极强,富于感染力,让人为之瞠目结舌。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其中的低俗成分,尤其是在东北农村,这种情况的存在很普遍。诚然,二人转作为一种民间戏剧,肯定会受到东北方言习俗与地域文化的影响,其中不免会带有一些粗野低俗的语言成分,但正由于此,人们才得以产生情感共鸣,达到精神宣泄,形成了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1]。

3.语言偏离与变异的利用修辞学中有一种“偏离理论”。它是指在言语交际时,人们常常有意识地突破常规、运用特殊结构,以达到特定的修辞效果。如二人转演员小沈阳在演出时说:“我的英文名字是xiaoshenyang”,“xiaoshenyang”的发音类似于“小损样”,由此造成语音的变异与偏离,引起观众捧腹大笑。又如比赛时对参赛选手说:“加油!虽然油已经很贵了!”前一个“加油”是鼓励的意思,后一个利用语音的谐义双关,偏离到另一个语意上,即目前人人关注的油价上涨,就获得了出奇的语趣。而利用偏离手法,在二人转语言中可谓俯拾皆是。例如:(1)“你说我是不是太有才了,我上辈子是不是裁缝?”———《小沈阳二人转演出》(2)“我有今天全靠我身边的这个女人,没有这个女人就没有我的今天,就是这个女人改变了我的一生,就是这个女人谱写了我的人生,就是这个女人———害得我妻离子散啊!”———《擦皮鞋》(3)“我这辈子结过三次婚,第一个媳妇跟我结婚俩月跑了,第二个媳妇跟我结婚俩月也跑了,这是我第三个媳妇,结婚三年了她也不跑啊,这批货不跑,下批货就进不来啊!”———《刘晓光黑山搞笑演出》例(1)是对原有艺术形式的偏离,利用语音“才”和“裁”同音,使词语偏离变异到另外一个意义上去,笑料迭出。例(2)、(3)都是语气突然逆转造成的偏离,没有顺着前面句子的意思再说下去,而是陡然转向了意义的反面,故意让同一意义焦点的前后句之间发生语义转折,语气色彩也随之发生了偏离,给观众留下了无限的回味并引发他们的笑声[2]。除此之外,二人转语言还将多种修辞混杂在一起,夸张、比喻、对偶、停顿、重复、顶针、回环等,增强话语表现力,富于生活底蕴和语言艺术,使语言出神入化,产生诙谐幽默的趣味。这种幽默诙谐的趣味性还表现在二人转演员的服饰装扮上,演员夸张另类的艺术表演,带有体态、动作等多种修辞印记,配合着言语符号一起传递信息、传情达意。

三、二人转语言修辞艺术与东北方言的融合

修辞是一种技巧与艺术,其表达本体是人类所固有的。很多修辞用语特别是方言词,都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与民族特色。东北方言词语通俗生动、新奇时尚、俏皮有趣而又朗朗上口。传统意义上的二人转本身就夹杂着浓厚的东北方言,伴随着全国东北“二人转热”,东北方言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二人转的语言中,一些亮点词汇也经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谈中,为人们津津乐道。东北方言词语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会意性等特点,其修辞色彩浓厚,是书面语极强的普通话与其他地方的方言词语所不可比拟的。从语音角度看。相比普通话和其他方言来讲,东北方言的儿化音数量丰富多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二人转语言。例如:真让我十冬腊月的萝卜———冻了心儿!……西北天,打响雷儿,打了响雷下小雨儿,下到地上泞咕唧儿,……”———《王美容观花》这段二人转讲的是道童杨二舍来化缘,王美容看见了,对杨二舍一见倾心,用了大量儿化音词语对其大为称赞,形象生动,流露出王美容对杨二舍一见钟情的感觉,烘托出愉悦的氛围。从词汇方面看。东北方言是社会变异语言的一种。它经过语言变体才得以进入大众传媒领域。东北方言热辣、感性,是一种充满暴力与狂欢色彩的语体,对情绪的感染力很强,因此,给观众带来一种新鲜、刺激的感觉。二人转作为一种东北民间传统戏剧,在语言运用上,所使用的东北方言相当多。例如,说某人傻用“虎了吧唧”,某人聪明用“精儿”;形容很有男儿气概称“尿性”,不男不女称“二椅子”;形容美称“带劲儿”,丑称“磕碜”。东北方言表达生动形象,感性色彩浓烈,让人听起来特别过瘾,同时给人一种亲切质朴的感觉。将东北方言融入到二人转语言中去,俏皮、形象,又有其本土特色,体现了东北地域文化特征和人文色彩。如,“得瑟”、“那嘎达”、“贼好”“虚头巴脑”等。语言直白质朴,通俗随意。语体风格朴实明快,同时为观众展现出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3]。

二人转范文篇10

一是美学特征相同。从美学的角度上说,龙江剧丑角与二人转丑角都是美的,“丑”不是丑陋,更不是丑恶,而是“美玉出乎丑璞”(葛洪),“狂欢发于丑趣”(田子馥),是一种形式美与内涵美的另一种表现。或滑稽突梯,或谲谏讽刺,或戏谑诙谐,或逸趣幽默,旨在揭示社会与人生本质,以夸张之法再现社会现实,不过这种再现采取的是曲折迂回的方式而已。

二是历史渊源相同。从历史渊源上讲,龙江剧丑角与二人转丑角都不是独立产生的,而是中国戏曲与中国曲艺的延续与发展。据史料所载,丑角在中国源远流长,早在2000年前,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就有关于丑角艺术的记述;至唐代的参军戏中,已有“参军”与“苍鹘”两个角色,其中的“参军”,便是丑角。再后来金院本中的“副净”,元杂剧中的“丑”,正式确立了丑行之名及其作用与地位。

三是表演功法相同。龙江剧的丑角,不论是文丑(“三花脸”或“小花脸”)。还是武丑(武三花脸),都与二人转的丑角的表演功法相同,都是说、唱、扮(相)、舞、绝五功。

四是艺术效果相同。龙江剧的丑角与二人转的丑角,都共同起到造气氛、提精神、抖包袱、引观众、活剧场的艺术效果。

五是艺术风格相同。龙江剧的丑角与二人转的丑角都以“黑土风格”为其共同特征,具有土野火爆、粗犷豪放、大棱大角等地域特色。

其次是不同之处,这也有如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