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台艺术的现状及经营模式考究

时间:2022-01-28 03:25:13

二人台艺术的现状及经营模式考究

土右旗近几年以政府与民间共建的方式兴办了一大批文化大院,在土右旗所辖各乡镇几乎村村都有。如萨拉齐镇有文化大院21个,美岱召镇有7个、双龙镇有10个,将军尧镇有13个,沟门镇有8个,明沙淖乡有7个,苏波盖乡有4个,海子乡有6个。文化大院基本上都是以负责人(也叫“挑头人”)的名字命名的,如郭小平文化大院、任三女文化大院、韩福厚文化大院等等。其中不乏当地二人台传承人及演唱名家,如张兰英、樊二板女、任三女等。也有少数是以村名和社区名来命名的,如沙图沟文化大院、协力气文化大院、花苑园社区文化大院等等。文化大院协会是统筹管理和协调各文化大院活动的民间自发性组织,在土右旗文化馆的指导下开展各项活动。有明确的职能工作,如沟通、协调全旗各文化大院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定期主持召开全旗文化大院协会会议,交流经验,共同提高。继续在全旗农村及城镇社区发展成立文化大院;各文化大院抽调精英力量共同编排精品节目,巡回全旗各乡村、社区演出;组织、协调全旗文化大院参加市、区级和全国性的交流活动和比赛;年底召开全旗文化大院经验交流会,探讨文化大院发展的更好经验和方法;每年评选土右旗十佳文化大院,并作为示范在全旗范围内推广。协会的名誉主席及顾问多达十几人,都是当地政界及文化艺术界名人,也都是痴迷于二人台的爱好者,如原土右旗旗长云志厚先生德高望重,现已退休多年,但热衷于民间二人台艺术的发展。还有为土右旗、包头市和内蒙古自治区捧回无数荣誉的老艺术家郭威先生,曾在晋蒙陕冀四省区二人台汇演中摘取特等奖。这说明文化大院的发展一方面紧跟国家政策形势,另一方面,在各文化大院频繁的交流学习中,因为有当地二人台传承人的参与及指导,在艺术性上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会长刘天喜是沟门镇北石图村文化大院的负责人,他父亲刘济生是当地很有名的二人台唱家,他本人也酷爱二人台,再加上性格开朗,爱张罗,人缘好且人脉很广,活动组织能力强,因而被大家推举为协会会长。副会长分别从各乡镇文化大院负责人中推选2人组成。文化大院的活动内容一般包括:二人台坐腔、科普、健身、歌舞、剪纸等等,但开展状况最好的是二人台坐腔,人们因此也将文化大院称为二人台坐腔大院。

“打坐腔”是二人台最传统的演出方式,表演者不用化妆,也不使用道具,一般不表演完整剧目,而是以演唱传统或现代剧目中的部分唱段为表演内容。文化大院二人台坐腔表演的程序一般是,先演奏1----2首牌子曲,营造热烈的气氛,时间大约十几分钟,曲目都是观众熟悉并喜爱的《巴音杭盖》、《四公主》、《八板》等曲目。所使用乐器为传统二人台“四大件”(枚、四胡、扬琴、四块瓦),可谓原汁原味。参与人员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众,大都是以文化大院所在村落或城镇社区、街道内的中老年农民、离退休职工为主,均为二人台爱好者,属“票友玩票”性质。文化大院极大地丰富广大二人台爱好者的文化生活。萨拉齐镇郭小平文化大院是土右旗文化大院协会办公室所在地,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同时作为形象工程,政府给予重点扶持和补贴。郭小平文化大院占地约300平米,是将原有的院落进行整修、美化而成。全封闭式顶棚使得无论刮风或雨雪天气,活动照常不受影响,全新的塑钢窗和齐整的地板砖,使得文化大院美观、大气;舞台是一个20厘米高,大约6米见方的台子,前后摆放数盆绢花,左右后三面围有绛红色绒布幕帘,装饰的既简洁又漂亮。负责人郭小平是协会的常务副会长,50多岁。墙上的活动剪影里有很多她的身影。她介绍说,二人台坐腔活动一般在下午三点钟左右正式开始,但两点钟刚过人们就陆陆续续地到来。我们采访时正赶上这个点儿,已经有八九个人坐下闲聊,大都是邻居和不远的住户。大院的一角叠放着许多大小不等的板凳,大概有七八十个,加上散放在院里椅凳,总共百十来个,据说人多的时候这些凳子都不够用。旁边还有一个小方桌,上边有三四个沏茶用的大茶壶,这样的小桌,院里也有两三个。随后我们来到位于萨拉齐镇建新小区的呼二白文化大院,未进院就听到丝弦之声,院里已经来了不少人,因为占地面积比较小,所以显得满满当当的了,乐队正在演奏的曲目是《四公主》。乐队规模不大,四个人,但四大件都已具备,没有专业人员,都是业余爱好边看边学的,但奏出的味道蛮正宗的。就像他们自己说的那样:“反正是自娱自乐,水平高当然是好事,不过主要还是图个高兴。”乐队奏完后首先有两位妇女上台,一个叫杨毛毛,47岁,一个叫李红艳,36岁,她们合唱一段《打秋千》,表现得落落大方,对唱腔很熟练。接下来上台的是呼三白,呼三白是呼二白的妹妹,不到50岁,嗓音甜美,唱功不错,表演虽没有复杂的动作,但声音特能传情,很有感染力,让人不禁感喟,如果年轻时赶上贵人或好机会,能够得到专业的培养,指不定现在已经成名成家了。陪同我们一起来的秦来宽大爷也对她的演唱大加赞赏,棋逢对手,忍不住跃上台同她合演了一个唱段《珍珠倒卷帘》。秦来宽大爷今年67岁,是距离萨拉齐镇三十里的秦四营子村人,也是文化大院的常客。他讲自己从小喜爱二人台,年轻时曾到黄河对岸的伊盟(现改称鄂尔多斯市)参加剧团到处演出,后由于剧团解散,他又回转家乡务农。

早些年偶尔出去红火(搭伙唱二人台)一下,妻子总是反对他,嫌他耽误地里的农活。现在岁数大了,孩子们都已成家,没了负担,能够经常出来热闹热闹,这让他挺开心。呼二白文化大院就没有像郭小平文化大院那么幸运地得到政府的支持了,一切整修都是自家出资,“就是图能跟大家一起乐活(玩儿得高兴)。”呼二白还说:“有些设备如乐器、音箱、话筒以及舞台的装饰都是成天都是来这里活动的人你出点儿他出点儿凑起来的。”在城镇社区的郭小平文化大院和呼二白文化大院是这样,散布在各乡村的文化大院更是这样。但即便是郭小平文化大院,维持日常开销也需要不少费用。郭小平说:“虽然每天给大家提供的是简单的茶水,但天长日久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为了参加各类活动,经常要排演节目,还得自掏腰包管大家的饭,即使获了奖也没有奖金,大多都是些奖状或活动赞助商家的产品,基本都不太适用。”大家在谈话中也表达了希望旗镇两级政府能给大院多一些补贴和资助。当问及对文化大院开展的活动进行评价,大伙你一言我一语踊跃发表看法:“这绝对是个好事,以前没有文化大院的时候,闲来无事的人不是打麻将就是围下一圈看人家打麻将,自从有了这种大院,人们麻将打得越来越少了,来这儿能唱的就唱,能拉的就拉,又不收费,心情也愉快。打麻将没有一点好处,又费时间又损钱,对身体还不好。”“像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好多都爱好二人台,毕竟本乡本土的东西听惯了能听懂。”文化大院是具有公益性质的非盈利的文化组织单位,文化大院二人台活动极大地丰富广大二人台爱好者的文化生活,反映出当今日益富裕和开放的社会中,二人台并未丧失其生存空间。它在当地居民的精神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他们心中“真正”的艺术。但仍需当地政府站在保护文化个性的高度,加大对民间艺术的挖掘和扶持。

作者:孙丽娟陈娟单位: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