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宣传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4 23:44:25

金融知识宣传工作计划

金融知识宣传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 金融知识 社会公众 教育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金融市场迅速发展、金融产品日新月异、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金融作为经济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核心,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不断加深。但相对而言,我国公民的金融知识比较匮乏,对金融政策法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金融风险等认识还比较肤浅。突出表现在:金融意识和金融知识欠缺、风险意识和风险承受力较差、个人信用观念淡薄等。这种情况远不能适应我国金融业发展要求,也不利于提高公众生活水平。在新形势下,加强对社会公众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愈显突出和迫切。

一、对社会公众普及金融知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知识国民教育工作。总理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加强金融法律法规政策和金融基本知识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并亲自为 《金融知识国民读本》题写书名。对社会公众普及金融知识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促进金融体系的完善

一国金融体系的发达和完善不仅在于良好的市场机制和监管体系,还要形成具有相当金融素质的社会基础,要有长久和有效的国民金融基础教育。公众金融素养的程度高低, 不仅影响到广大老百姓如何更好地共享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也影响到国家宏观金融政策的执行绩效,通过普及金融知识, 可以让公众更准确地理解宏观金融政策。中央银行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要求沟通对象具有一定的金融素养,以利于社会公众对央行沟通传递的信息做出理性的解读。如果央行沟通的信息无法被公众有效吸收,沟通将很难实现其预期的目标。此外,公众金融素养的提高 ,也有助于创造更广泛的金融需求。公众金融素养的提高 ,将会强化对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监督金融机构对风险进行更审慎的管理,并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2.有利于提高社会公众生活水平

金融不仅是配置资金资源的手段,也是增进个人福利的工具。对社会公众普及金融知识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有利于帮助公众作出正确金融决策和选择,有利于防范金融欺诈。按照一般经济学理论,个人资产产权是明晰的,每个人都有追求财富最大化的内在动力和动机,。但是,金融知识和理财能力的不足无疑是限制个人财富和福利最大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金融业的发展, 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不断涌现,目前,银行、证券、保险机构齐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遍布大街小巷,存款、贷款、投资股票、购买基金债券、刷卡消费、住房按揭、网络银行、电子化支付结算、票据贴现、承兑、投资理财、外汇理财等,发生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合理制定家庭预算、启动储蓄计划、管理债务以及为自身退休和子女教育做出战略性投资决策, 如期偿还近期债务和实现长期金融福利的最大化等,需要社会公众具备基本的金融知识。因此,加强金融教育,向社会公众普及金融知识,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居民百姓开创新生活,提高生活水平的必然。

3.有利于增强社会公众的金融风险意识和信用观念

对社会公众进行风险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对金融产品的认知能力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使其在追求利益和福利最大化的同时,有效分散和防范风险。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金融资产的多元化,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由过去单纯的挣钱糊口变成现在有投资理财需求。普及金融知识,可以帮助社会公众众提高识别风险的能力,更好地了解金融,认识金融,使社会公众认识到在享受金融服务带来的方便和收益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潜在风险。诚信教育是公共金融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的,要通过诚信教育培育良好的信用文化和信用环境,提高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

二、我国的金融知识普及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针对社会大众虽然已经开展了一些金融教育活动, 但是我们的金融教育还缺乏普及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知识教育“城镇热,农村冷”现象普遍存在。近年来,虽然各地的金融机构都大张旗鼓地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但在宣传活动中往往出现“城镇热、农村冷”的现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渴望了解更多的金融知识。由于大多数金融机构在城市设的网点比较多,所以对社会公众的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也偏重城市,农村地区宣传幅度不够,这其中当然也有地理、环境、经济等一些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依然占大多数,农户作为社会经济的细胞, 不仅是生产者, 更是经营者和投资者, 但由于许多农民金融知识匮乏, 因而在金融市场活动中往往显得被动和困惑,更谈不上以此为依托去投资理财、创造效益。不少农民,不知道怎样投资理财,甚至上当受骗,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因此, 在当前让金融知识进入农家就显得尤为重要。

2.金融教育宣传流于形式,不注重实际。金融机构往往只注重在“宣传月”“宣传周”等集中宣传活动时间进行突击性的金融宣传,常年性的工作则进行得较少。一些金融机构在城镇中宣传金融知识,仅仅是在一些主要街道张贴零落星散的横幅标语,偶尔发一些金融知识宣传单,有时在金融机构办公楼前摆上几张桌子,几个工作人员成立个临时的咨询点,热闹一阵子就草草收场,到了时间就下班,最后向上级部门发个报告。类似的宣传形式过于死板,只是浮于面上、流于形式,起不到宣传应起的作用,不但覆盖面很小,而且大多数群众根本听不到看不着。对于农村地区金融知识宣传工作,一些金融机构的宣传人员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及农民所需,想农民所想,所以导致针对性不强,到头来还是没能解决农民对金融知识的渴望。

3.金融知识教育体系不完备、渠道过于单薄,载体少,辐射面小,宣传效果不明显。我国对社会公众的金融教育体系不完备,金融宣传教育缺乏长期性。在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中,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履行对社会公众进行金融教育的职责,缺少明确的金融教育组织领导机构,也未能制定关于普及金融知识的长远计划。对社会公众的金融知识宣传往往只注重一些表面的数据资料,如散发了多少宣传单;接受了多少次咨询;组织了多少场讲座或报告会,有多少听众;办了多少场展览,有多少观众等等,至于公众对金融知识宣传教育的内容能否理解、是否赞同,教育对公众的金融意识、经济行为有无影响等,还缺乏跟踪调查和全面的分析研究。

三、发达国家在国民金融素质教育方面的经验

近年来,各国中央银行、各类监管机构对公共金融教育重要性的的认识不断提高,并实施了一系列推动公共金融教育的举措。

美联储作为美国中央银行和金融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 内设社区事务计划部门, 12 个联邦储备银行也都设置了自己的社区事务计划部门专门具体负责美联储系统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精心设计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的内容,重点是储蓄规划、信用管理、住房产权和退休计划等与公众有密切联系的内容,从而吸引公众自愿参加活动。活动形式并不局限于广告、宣传手册、课程教育、研讨会等传统的手段,而是体现出新颖性和趣味性。比如,美联储挑战赛是面向9 年制教育学生到大学生的全国性校园竞赛,模拟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活动是一个角色扮演教学活动,许多联邦储备银行都允许参观,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此外,美联储还充分利用网络向公众进行个人理财教育,在美联储的网站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关个人理财的内容。

英国有目标、有组织、有重点的金融知识普及工作始于1998 年末。2003 年10 月, 英国金融管理局成立“金融能力指导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旨在提高国民金融素质的总体规划。2006年起, 英国金管局启动金融知识宣传普及“七项重点工作方案”, 内容涵盖中小学金融知识普及、帮助年轻人树立理财观、工作场所金融知识传授、消费者金融知识普及渠道、在线工具、新婚夫妇理财、金融事务咨询等。英国将个人理财知识纳入2008 年正式实施的《国民教育教学大纲(修订)》, 要求中小学校必须对毕业生进行良好的金融知识教育。英国政府还采用“实施教育、信息、提供咨询” 的全方位普及方法, 通过中小学、高等院校、工作场所、网络、出版物等渠道, 向消费者群体提供宣传普及。

四、完善我国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的途径

1.制定规划、健全组织, 明确职责, 注重协作。做好公众金融教育工作,提高公众金融素养,并非一日之举,需要政府部门、金融管理部门、金融企业、学校等多个部门、多个领域的共同努力。要制定面向公众的金融教育长远规划,把宣传普及金融知识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门可进一步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切实加强对青少年金融意识的培养教育。美联储和英国金融管理局在金融知识宣传教育中发挥着领导作用,积极组织、牵头和推动商业银行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开展活动。人民银行在国内公众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方面也应发挥这样的作用。

2.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各种形式活泼、内容实用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

在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上,可以向社会公众大量编印分发通俗易懂的金融知识资料,普及金融知识;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建立金融知识学习平台,传播金融理念,突出加强金融风险教育,利用典型案例提高教育效果。采取举办公益性金融知识展览、金融知识讲座等方式,宣传金融知识,讲解社会公众关心的金融热点、投资理财等问题。同时,不断拓宽金融知识宣传面,扫除宣传盲区。

3.将农村作为金融教育的重点区域。让金融知识教育进一步走进农村,走进基层,有针对性地做好农村地区的金融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推进“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不定期举办金融知识现场咨询服务活动,通过设置宣传板、播放宣传片、开展金融知识讲座、有奖竞答、广场文艺表演等宣传形式,就农民关心的存款、贷款、家庭理财、金融风险防范和投资方略等具体问题进行宣讲。与此同时, 还要结合组织假币鉴别、为农民提供金融知识咨询服务。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银监会“公众教育服务网”和“公众教育服务区”两个平台,丰富以上有关内容和功能。有关金融部门也可以在农村地区进行巡回宣讲各种金融知识,建立金融知识服务站进行金融知识宣传,提供便民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植凤寅:危机下的金融教育[J].中国金融,2009,(4)

[2]周小川:普及金融教育提高国民金融素质[J].中国金融, 2007,( 3)

[3] Beck, Ted.EveryoneWins withWorkplace Financial Education.Credit Union Magazine, Jan2008, Vol.74 Issue 1, p19(.AN28516317)

金融知识宣传工作计划篇2

一、金融发展呼唤全民金融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金融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大众掌握金融知识不足的矛盾逐渐突出,面向全社会的金融普及教育亟需跟进。一是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日渐丰富,结余的收入需要投资、储蓄,住房、汽车等大宗支出要依靠借贷完成。据统计,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870.76元,是1998年的2.9倍,1978年的46倍。消费信贷余额从有统计数据的1997年的172亿元,增长到2008年底的3.72万亿元,11年间扩大了216倍。二是金融创新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金融服务、产品、工具种类增多,知识总是赶不上选择的增长;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提高,做出正确决策的难度增大,面临的金融风险增高;个人和银行相比在金融交易中处于弱势,需要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保护自身权益;政府宏观调控对居民日常经济生活的影响增大。三是参与金融活动的个体增多,金融营销的加强,新的金融机构和网点的开设,使得越来越多的在校学生、退休人员、农村居民都参与到金融活动当中,而他们恰好是金融知识相对薄弱、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差的群体。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4月底,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共收录了6.78亿自然人的信用信息,其中1.97亿人曾经或正在与银行产生信贷关系。截至2009年三季度末,我国银行卡人均持卡量达到1.56张,人均持有信用卡0.13张。

二、金融教育的国际实践与经验

近年来,针对各国居民掌握金融知识情况的一系列调查研究都印证了,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金融教育的投入都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的金融理财能力和知识水平,相当比例的人对基本的金融产品和常识缺乏正确认知,在校学生、低收入人群、男性与其他人相比在金融知识方面更加欠缺。

国际性组织在推动金融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经合组织在2003年启动了一项金融教育计划,呼吁各国政府提高对金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每年召开会议研究讨论金融教育领域的重点议题。在一系列调查研究基础上,经合组织提出了《金融教育的原则和最佳实践》,就如何加强金融监管机构、教育部门、金融机构在金融教育方面的作用,金融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手段提出了政策性建议。例如,将金融宣传作为金融监管的重要责任,作为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金融稳定的重要举措;推行金融早期普及教育,从学校起步,从小培养国民的金融素质;政府应通过监管,强化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并注意将金融机构的金融宣传与广告营销区分开来;应限制金融机构的表格使用字体微小、晦涩难懂的语言;加强行为经济学、生命周期理论在金融宣传教育理论中的运用等。

在美国,众多机构都在开展各种形式的金融教育、指导和宣传。2003年,根据《公平信用交易法》,美国议会通过了金融知识与教育促进法,并据此成立了由近20家相关部门组成的金融知识与教育委员会,将金融教育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委员会开通了专门的金融网站和免费的金融指导咨询热线电话(1-888-mymoney)。同时,由200多家机构共同发起,在1995年组成了名为Jump$tart的组织,专门针对青少年开展金融教育。从1957年到1985年,美国累计有29个州立法要求中学必须设立针对金融教育的课程,其中有14个州对这些课程应该涉及的范围有明确规定。在英国,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承担了对消费者给予金融权益保护和金融教育指导的职责,其下设有专门进行金融教育的部门,牵头制定了国民金融素质规划,提出了在5年间将金融教育覆盖至1000万人的目标。同时,金融服务监管局专门启动了一项名为“钱博士”的计划,通过培育“钱顾问”,对大学在校学生进行金融知识辅导。澳大利亚在2005年成立了金融教育基金会,每年举办金融知识竞赛,同时政府还要求教育系统必须对所有学生开展基本金融知识教育,并拨出经费对教师队伍进行金融教育培训。在新西兰,新西兰退休委员会于2006年12月了“金融教育规划”,该规划描述了新西兰金融教育的愿景,提出了“使新西兰人受到良好的金融教育,充分的信息披露并据此作出金融决策”的目标,指出了金融教育的前提、具体措施、政策保障和监督机制。据此规划,退休委员会集中各种资源设立了专门的网站,为公众提供客观全面及时的金融指导,20%的国民都曾访问过该网站。加拿大在2009年6月也成立了由13名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负责起草加拿大的金融教育国家规划。

总的来说,发达国家全民金融教育的经验或做法可以概括为四个多元化、三个相结合与两个侧重点。即主体多元化、手段多元化、受众多元化、内容多元化,将金融教育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相结合,与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相结合,与金融监管相结合。同时,侧重于对培训者的培训,侧重于对儿童、青年、妇女和老人群体的教育。

发展中国家也在着手开始加大对金融教育的投入力度。印度央行在其网站上专门开设了针对儿童的金融启蒙教育,以非常形象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各类基本金融知识。马来西亚央行最近成立了金融消费者维权机构,负责处理金融消费者投诉,并提供面对面的金融辅导。印度尼西亚成立了银行客户金融宣传工作小组,将2008年指定为金融宣传年。巴西证监会下属金融教育咨询委员会,启动了一项针对大学老师的一周金融知识培训计划,并设立基金,奖励对投资者进行即时、合理风险揭示的报纸杂志等媒体。金融机构如花旗银行、汇丰银行、Visa集团等,也会以网络教育、讲座、学生竞赛、发放手册等形式开展金融知识宣传。

三、建立我国的金融教育体系

在我国,金融教育也应该像环保教育、道德教育一样,成为一项全民性的普及教育。其意义在于,提高消费者的理财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帮助更多的人参与到金融活动中并享受由此带来的便利;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帮助消费者了解自身在金融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防止身份欺诈等事件发生;提高社会诚信水平,维护金融稳定,推进金融系统健康发展;促进金融机构市场自律,开发出更多迎合消费者需求的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我国在推进金融知识普及方面已经开始行动,例如,人民银行组织出版的《金融知识国民读本》,发起的“信用记录关爱日”活动,银监会在其网站上开设的“公众教育服务网”,各大门户网站开辟了理财专栏,提供利率、贷款计算工具和各类理财软件,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组织发动了名为“金惠”工程的农村金融教育培训项目。但是,从目前来看,公众接受金融知识的渠道和手段都是相当匮乏的,表现在金融教育资源缺乏整合和有效利用,金融知识传播与金融营销的结合致使消费者产生排斥心理,银行客户往往只能通过“犯错误”被动的获得金融知识等等。

建立我国的全民金融教育体系,要形成一种联动的、长效性的机制。

第一,制订发展规划,明确机构责任。建议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的金融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确定我国金融普及教育的目标、措施和政策保障。设立专门的金融维权和金融宣传教育机构,负责金融风险提示、接受和处理金融机构客户投诉等事务,给予免费、独立、客观、无偏向性的金融指导。鼓励和支持设立民间性的金融宣传教育组织。

第二,发挥机构合力,整合教育资源。整合金融监管部门、教育部门、宣传部门的力量,运用网络、媒体、手册、竞赛、讲座、展览等各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广泛编印各类金融普及知识读本,鼓励金融机构、社区、团体等开展金融宣传。同时,加强对培训者的培训,培养一批金融理财专家和金融知识普及的志愿者,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与水平。

第三,加强金融监管,保护个人利益。应强化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发挥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窗口作用,采取举办公益讲堂、派发宣传手册、网站开辟专栏等方式宣传金融知识。宣传安全用卡知识,防范身份欺诈。大力宣传征信系统和信用报告,培育客户按时还款、珍惜信用记录的观念。加快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建设,加强对金融合同的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对合同的关键条款采取标准化式披露,确保金融机构完全、及时披露信息。

金融知识宣传工作计划篇3

一、加强领导,提高思想认识。一是进一步完善支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体制。成立以党组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六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各股室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年终考核指标。二是建立健全协调配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支行办公室负责全行“六五”普法规划的制定并组织、协调、指导和检查各股室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运用各种手段和途径,在员工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三是落实法制宣传工作的各项制度。进一步落实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把集体学习法律纳入中心组学习制度范畴,同时完善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年度考核,要求每个职工每年要参加各种形式的法律知识学习,并参加支行统一组织的普法知识考试。

二、制定规划,明确工作目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的通知》的精神和上级行开展“六五”普法的工作要求,及时制定支行“六五”保密法制规划。在工作目标上,提出要适应改革和发展的大局,适应基层央行履职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紧密结合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果,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制实践,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水平,增强全行职工依法行政和依法服务的意识和水平,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努力打造法治支行、平安支行、和谐支行。在工作要求上,一是全体普法对象都要学习宪法和基本法律知识,明确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努力做到知法、守法、护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利益。二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治行的能力。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法制理论,重点了解和掌握《宪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熟悉与本职工作有关的部门法律法规,在学法、用法和守法、护法中发挥表率作用。三是结合实际,通过社会实践及举办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切实有效地搞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使员工牢固树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成为爱国守法、爱行敬业、明礼诚信的合格行员。

三、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依法行政。建立了法律咨询制度,凡是涉及法律事务和涉外工作的,必须经法律事务人员审核,重大事项向上级行和政府法制相并关部门咨询,确保每一项执法行为合法合规。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上级行现场检查工作指引,完善了现场检查操作规程,明确规定所有检查行为,从立项、审批、现场检查,到事实认定、意见反馈的各个环节,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每次执法检查前要求必须有详细的检查方案,明确的法律依据、检查的内容、时间及检查人员等,经支行条法人员审核、领导审批后,才能实施。同时,针对人民银行与监管部门分设后,人民银行执法范围的新变化,支行及时对人民银行保留的账户、结算、反洗钱、现金、外汇、存款准备金、国库、信贷征信等现场检查内容,进行统一梳理,对全行的监管力量进行统一整合,有效降低了执法成本。通过整合监管力量,综合运用法律手段,强化了人民银行执法效果,较好地树立了中央银行的权威,也为基层央行全面履行职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平台。

金融知识宣传工作计划篇4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发放抽样问卷调查、发放宣传资料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00份,收回率达85.71%。调查对象按性别划分,男性190位、占比3l_67%,女性410位、占比68.33%;按年龄划分,20岁以下32位、占比5.33%,20-30岁242位、占比40.33%,30-40岁132位、占比22%,40-50岁163位、占比27.17%,50岁以上30位、占比5%;按职业划分,农牧民360位、占比60%,乡镇企业职工14位、占比2.33%,个体户120位、占比20%,打工15位、占比2.5%,其他91位、占比15.17%。样本基本覆盖了各年龄段、各种职业的农牧民成年人口。

二、金融知识普及现状

(一)缺乏金融基本常识。一是对金融的了解仍以传统业务为主。参与调查人员中,了解存款、贷款等传统银行业务的人员占比为95%,了解网上查询、支付、缴费、信用卡、网上银行等新型业务和产品的人员不足5%。二是业务办理方式仍以传统方式为主。仅会在柜台办理存取款业务人员占65%,在自动柜员机办理过存取款业务的人员占35%,了解并使用过网上银行的仅1位,没有人使用过电话银行,了解并且申请过小额农户贷款的仅6位。

(二)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对非法集资一点都不了解的人员占20%,听说过的占40%,了解但不知道任何法律法规的占35%,表示了解而且知道一些法律法规的不到5%。

(三)业务办理集中在传统涉农金融机构。97%的参与调查人员仅在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及邮储银行三家机构办理过业务,其中仅在农村信用社办理业务的占比约为50%,在其他银行办理过业务的仅有2人。

(四)对银行服务比较肯定。每月至少到银行办理一次业务的人员占81%,其中表示银行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很好、很满意”的占70%,表示“较好、较满意”的占25%,被调查人员均表示到银行办理业务很方便。

(五)对金融知识需求多样化。希望了解更多金融知识的人员占90%,其中希望了解贷款政策的占37%,希望了解银行收费相关知识的占33%,希望了解保险、投资方面知识的占30%。随着生活条件改变,生活水平提高,富裕了的农牧民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更加迫切化和多样化。

三、金融知识匮乏原因分析

(一)受农牧民自身文化水平制约。调查问卷中发现大部分农牧民文化水平处于初中及以下水平,甚至部分农牧民不识字,这直接导致农牧民自身主动接受金融知识较为困难。

(二)受社会公众金融教育体系不完备制约。目前社会公众金融教育体系还不完备,没有专门机构履行对社会公众金融教育职责,缺少明确的金融教育组织领导机构,导致宣传金融知识难易系统化。

(三)受宣传内在动力不足影响。近年来,虽然各金融机构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但由于开展宣传活动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以追求商业效益为目的的银行业机构在宣传活动中往往出现“城镇热、农牧区冷”的现象,在广大农牧区宣传力度不够。

(四)受宣传针对性不强影响。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没有充分考虑到农牧民经济状况、风俗习惯、人文条件等方面差异,没有深入调查、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没有深入开展宣传,金融知识宣传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农牧民的需求。

(五)受宣传形式连贯性不强影响。金融知识宣传活动以写标语、挂横幅的形式多,以广播、说教的形式少;以临时性的“运动战”宣传多,以时常进村入户的“阵地战”宣传少;以“宣传月”、“宣传周”等短期的宣传较多,以制定长远计划进行宣传的较少。对金融知识宣传缺乏连续性和后续跟踪分析研究,未能形成长效机制。

(六)农牧区金融机构种类较为单一。目前,农牧区金融机构仍以农村信用社、邮储、农行三大金融机构为主。

(七)农牧区金融机构服务较为单一。农牧区金融机构的业务主要以存、贷款和一般结算等传统业务为主,基本上未开办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等新业务,而且贷款品种单一,不能适应农牧民个性化贷款需求,不能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四、相关建议

(一)加强部门联合,探索建立社会公众金融教育体系。一是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社会公信力高的优势,发挥领导作用,牵头推动金融知识“进机关、进乡村、进牧区、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二是各金融部门应在普及金融知识教育中担当主角,采取举办公益性金融知识展览、金融知识讲座、典型案例讲解等方式,宣传金融知识,提高教育效果,不断拓宽金融知识宣传面,扫除宣传盲区。三是各报刊、电视、广播等载体应建立金融知识学习平台,传播金融理念,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宣传和金融政策的解读,积极推动金融知识“上报纸、上电视、上电台、上网络”,促进农牧民在宽松的舆论环境中接受金融知识普及教育。

(二)持续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促进金融知识根植农牧区。一是坚持“流动”服务和“固定”宣传相结合。总结各“金融知识宣传站”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推广,形成一套标准化、程序化、组织化的建站方法,争取在农牧区基层网点建立更多、更完善、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宣传站。二是坚持宣传与金融服务创新相结合。在加大“送金融知识下乡”工作力度的同时,督促各银行业机构把丰富农牧区金融业务品种、拓宽营销渠道、完善服务功能、为广大农牧民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基础金融服务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形式。

金融知识宣传工作计划篇5

一是开展广告语征集活动。6月份向各信用社和科室征集丰收手机银行、丰收创业卡、丰收小额贷款卡三款产品的宣传广告语,活动共收集到广告语161条。此次征集到的广告语都是一线员工从自身对丰收系列产品的体会和理解角度出发,主题鲜明、富有创意、朗朗上口,更贴近地描述出产品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宣传丰收系列产品,提升农信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及竞争力。

二是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6月份积极动员全体员工对如何更好地助力“三农”和小微企业成长、创新金融产品、拓宽服务渠道、强化内部管理、加强队伍与人文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为泰顺农信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建言献策。活动共征集到金点子近60个。

三是开展论文征集活动。根据省联社青年论坛征文活动的要标注,结合泰顺农信自身实际,开展以“泰顺农信梦一条道路两场革命我为泰顺农信发展建言献策”主题的论文征集活动。要求作乾结合农信工作实际,从支农支小、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普惠金融与渠道建设、风险控制与管理、内部管理与内控建设、科技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选题撰写论文。活动共收集到14篇论文,该联社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评选出优秀论文,推选3篇优秀论文送省农信联社温州办事处参评。同时,于7月8日举办农信梦演讲和青年论坛活动,由优秀论文作者在论坛上发表专题演讲。

四是开展创意设计征集活动。为了着手做好2014年泰顺农信成立60周年文化宣传各项筹备工作,该联社于6月至8月份向全体员工广泛征集关于泰顺农信品牌和形象、农信产品和服务、农信梦、农信故事、迎接泰顺农信60周年等方面的创意设计,并要求将创意以具体文案或分镜脚本的形式写出。该联社将选出优秀的文案,由其作者亲自参与广告公司合作,将优秀文案制作成FLASH广告或拍摄成微电影,以“新媒体”的方式来让客户了解我们的产品、服务和农信文化。目前,活动已收集到创意方案17个。

(文/高菲菲)

农发行湖北省荆门市分行:做到“五早”,积极“备战”中晚稻收购

荆门市是湖北省乃至全国中晚稻主产区,为了把农民种植的中晚稻收购进来,农发行荆门市分行在中晚稻上市前,采取“五早”措施,积极做好支持中晚稻收购的一切准备工作。

根据荆门市农业部门预测,全市今年中晚稻种植面积273万亩,总产量36.57亿斤,商品量21.93亿斤,为农民可实现收入29.61亿元。该行为了做好支持中晚稻收购的准备工作,坚持做到五早:一是去年发放的收购贷款早“清场结零”。2012年中晚稻收购期间,该行投放中晚稻收购贷款5.81亿元,为了不影响今年中晚稻收购贷款投放,督促各县市支行按规定在7月底提前一个月全部实现了“清场结零”。二是中晚稻生产及市场形势早预测。为了摸清底数,该行组织客户、信贷及资金计划等部门,深入农业部门、各县市支行、粮食收购加工企业进行调研,基本掌握了今年全市中晚稻生产、市场及价格走势等情况,为收购贷款投放提供了决策依据。三是中晚稻收购贷款资格早申报。根据农发行湖北省分行有关要求,督促各县市支行对28家中晚稻收购加工企业贷款资格在8月10日向省、市分行进行了申报审批。四是中晚稻收购贷款计划额度早确定。根据湖北省分行安排,该行在8月15日前将中晚稻收购贷款6.85亿元计划额度上报了省分行,得到省分行审核确定。五是中晚稻收购贷款项目早调查审批。截至8月15日,该行已组织42名客户经理调查评估、上报审查审批中晚稻收购贷款项目21个,审批贷款2.97亿元,将作为第一批中晚稻收购贷款支持粮食收购加工企业入市收购农民中晚稻。目前,中晚稻收购贷款正在陆续向粮食收购加工企业发放,启动开秤收购。

预计今年中晚稻开秤时间在8月下旬,目前市场收购价在1.25―1.28元/斤之间,低于国家今年的中晚到最低收购价1.35元/斤的0.08―0.1元,今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启动的可能性很大。荆门市农发行在积极支持中储粮企业托市收购中晚稻的同时,还将支持粮食收购加工企业入市收购农民中晚稻。

(文/郑)

江苏省邳州农商银行送金融知识下乡受欢迎

为进一步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普及金融知识,更好地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按省、市银监局的统一部署,江苏省邳州农商银行从8月20日开始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活动,积极参与各类普及金融知识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宣传活动中,邳州农商银行专门召开“送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活动动员会,建立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并要求每家支行也要成立以支行行长为组长,其他人员为组员的“送金融知识下乡”宣传小组,扎实有效地开展“走进企业、走进校园、走进田间地头、访万户、送知识”宣传活动。一是采取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人民币识别、电费、水费的扣缴办法、个人征信、非法集资、消费者保护、手机银行卡使用、刷卡套现、假借冒名贷款等行为的危害,促使广大依法办理金融业务。尤其是详细推广村村通POS机的小额现金款取、转账、查询、缴费等金融业务知识;二是开展金融知识有奖抢答竞赛活动,利用与电视台、广播电办的节目,在电台里与听众互动,采取现场信息互动形式,让听众与主持人连线,抢答金融知识题目,凡在一定时间内答对者一律有礼品相送,吸引广大客户和群众参与意识和学习人民币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三是对向有创业意愿的,重点宣传青年创业贷款、门面房抵押贷款、大学生村官贷款等;四是针对目前民间借贷跑路较多、农民损失的案例,对老人人群重点宣传打击非法集资、防范金融诈骗;五是对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客户重点宣传理财等相对高端的金融业务品种;六是针对农民客户,尤其是农村普及的村村通pos机和ATM自助机的基本使用知识;七是对小微企业主、种养殖大户,介绍农商行优势地位,讲解企业贷款准入条件、贷款业务办理流程、利率优惠政策、汇兑结算、代收代付及网上银行等相关配套业务,对有贷款意向的客户建立经济档案、登记造册,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和中小企业的广泛好评。

邳州农商银行还要求每家支行每周集中利用逢集日组织内外勤人员,到集市上摆放了宣传展台,将反洗钱知识、非法集资危害性、反假币宣传手册及金融知识读本等宣传资料发放前来咨询的群众,同时还利用常年开展的“红色旋风”宣传营销活动,分组包片带着宣传资料和文化衫到各商铺、摊点宣传,一些群众主动上前了解各种金融知识,在场的工作人员一边向他们散发宣传材料,一边耐心地讲解如何识别假钞、如何正确使用手机银行、如何防范银行卡安全等金融知识。于此同时,全辖网点通过悬挂横幅、LED显示屏、外部网站、摆放x展架等方式进行了集中宣传。活动当天,共向公众发放非法集资、反假币宣传手册及金融知识读本等宣传资料近35000份;现场咨询、解答和辅导1000余人次,赢得了好评。

据了解,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公众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公众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邳州农商银行于8月份20日起启动了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9月份为“金融服务普惠公众服务月”为主题开展相关的活动。以金融知识下乡提高员工学习积极性,促进员工依法合规操作水平,拉近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巩固提高合作成果,保持邳州农商银行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文/陈伯伟)

浙江省兰溪农合行;“六位一体”织就普惠金融工程密集宣传网

本刊讯:日前,兰溪农合行在全市的公交车上投放车身广告为浙江农信普惠金融工程进行宣传造势,成为一道亮丽的流动的风景线,打响了该行普惠金融宣传第一枪。

普惠金融工程是我们做强做优农村基础市场的重要抓手和载体,省政府专门转发浙江农信普惠金融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正式文件,这是写入浙江农信60多年发展历史的一件大事,也是需要大书特书的一项工程。兰溪农合行为了做好信息宣传保障,闪电行动,利用各种媒介和资源,织就六位一体的密集宣传网。一是在全市网点的门头跑马灯、多媒体播放器及总行门前LBD大屏幕上连续滚动播出宣传口号和宣传画面。二是将员工手机和单位座机的彩铃和单位电子名片更换成了普惠金融工程的宣传内容。三是除在公交上投放车身广告外,还每天在当地主流媒体《兰江导报》刊发宣传报花,在每天的黄金时段通过兰溪电视台、广播电视台广告和播放宣传片。四是充分利用好我行年初就开展的“千场电影下乡”这一活动载体,在电影片头加入普惠金融宣传内容。五是在内刊和门户网站开辟宣传专栏,充分发挥通讯员作用,征集优秀稿件,鼓励其积极向外部媒体投稿,形成全行上下宣传的合力。六是加强政务信息报送,建立与两办和有关部门的信息互通机制,及时主动报送活动信息,争取政策支持。

兰溪农合行将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宣传的长效机制,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宣传,让老百姓真正了解普惠金融工程能带来哪些方便和实惠,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推进该项工程扎实开展。

(文/徐金浩)

及时调查核实 解了一场误会

本刊讯:8月12日,贵州修文县农村信用联社接到该县社会保险收付管理中心函,反映该县龙场镇青龙村某村民(女、七十岁左右)未得到新农保存款存折、也未享受到新农保待遇。社保中心请县联社及时核查,如不核查清楚,该村民的儿子自称要通过新闻媒体曝光或上访。县联社接函后,立即进行了调查核实。

经调查核实,该户新农保存折几次在县联社营业部取款。为查实取款人是谁,调查人员调阅了该户取款的视频监控录像。监控录像显示,取款的是一位中年女子,该女子取到款后,将款及时递给一个在客户等候区的老太婆(约七十岁左右,当事人即持新农保存折人)。为确认取款人与老人的关系,调查人员将取款人和老人的图像截图请青龙村村民和当事人的儿子辨认。通过辨认,取款人就是当事人的女儿及其当事人本人,并非他人,经核实,新农保待遇存折还在当事人手中,只是因不认识存折上的“新农保”标识、及老人年龄大加上不识字忘事而产生误会。也就是说当事人持有新农保存折,并享受到新农保待遇,原说是没有新农保存折,也没享受到新农保待遇,完全是场误会。

事实结果出来后,老人的儿子认识到自己的不对,表示今后遇事不能急躁懵懂。

(文/王仁智 段纲)

湖北省兴山农合行:实施“双基双赢”金融服务工程

本刊讯:农民贷款难、涉农银行放款难、涉农信贷风险防控难,一直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一大难题。近期,兴山农合行试行的“双基双赢”金融服务示范工程,随着兴山县榛子乡和平村示范点的选定,标志着兴山农合行将着力打造支农信贷服务升级版,使“双基合作贷款”更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双赢”。

(文/梁雄)

浙江省乐清农合行全力以赴拓展网银

金融知识宣传工作计划篇6

 论文摘要:宣传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全民金融素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参与、配合与支持;同时又是一项长期可持续开展的社会公益活动,既需要轰轰烈烈、吸引公众眼球和注意力的大型宣传活动,更需要可持续有步骤推进 “润物细无声”的具体细致教育、培养工作。应当从金融服务产品有效需求的形成、金融体系安全运行的社会生态基础、金融素质是现代公民基本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的视角审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重要性。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根据我国国情提出如下建议:建立稳定的工作协调机制,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供组织保证;多方筹措专项资金,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可持续开展提供财力保障;启动大学生志愿者工程,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可持续开展提供人力及智力资源保障;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培养未来公民的金融意识和金融素质;拓展创新活动形式,提高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一、金融服务需求、金融体系运行的社会生态基础、现代公民素质视角下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 

 1.金融知识、金融意识与素质是公民健康有效金融服务需求形成的动因。现代社会金融已经渗透到现代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金融与公众的生活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与生产、工作与学习、理财与经营、投资与创业、保险与风险防范等无不面临着日益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选择。社会公众和客户的现实与潜在金融服务产品需求决定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的容量。在金融知识基础上形成的金融意识与素质是公民健康有效金融服务需求产生的动因。当前, 金融业正在发生令人瞩目的创新和增长, 金融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张,为满足特定市场需要打造的金融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与此同时,根据有关调查发现, 国内社会公众金融知识普遍缺乏、金融理解力较差、金融决策缺乏自信、理财能力较弱, 不能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情形。上述现象存在必然影响公民健康有效金融服务需求的形成,从而阻碍和制约金融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2.掌握现代金融知识、具备基本金融素质的公民是国家金融体系安全运行的社会生态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调节经济活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健康发展, 关系一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关系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而公众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公民现代金融意识与素质的提升,公众对国家金融体系信心的增强,是金融体系安全运行、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社会生态基础。因此,对国民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提升公民的现代金融素质,成为我国金融市场、金融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3、在金融知识基础之上形成的金融素质是现代公民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合格的公民必须具备基本的金融素质。公民的金融素质是指在了解和掌握必要金融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现代金融意识和理解及参与金融活动的能力。金融意识包括参与意识、理财意识、诚信意识、安全意识;公众理解参与金融活动的能力包括选择接受金融服务的能力、金融理财能力、履行承诺诚信的能力、防范风险的能力。在了解掌握金融知识基础之上形成的金融意识、金融素质是现代公民素质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必须具备基本的金融素质。 

 二、发达国家金融素质与金融知识教育启示与借鉴 

 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在国民金融素质教育方面起步较早。美联储从二十世纪30 年代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这项工作, 英国金管局从1998 年开始启动了有目标、有组织、有重点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美、英国家在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成立专门机构, 开展特色活动  

 美联储设有社区事务计划部门, 专门负责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在12 个联邦储备银行设立相应机构, 开展项目合作, 共享信息和资源, 并从全国性、区域性、支持其他组织的宣传教育等三个层面, 开展内容实用、形式新颖、对象明确的宣传教育活动。与美国类似, 英国金管局成立了金融能力指导委员会,专门负责制定实施国民金融素质培养总体规划。2006年起, 英国金管局启动金融知识宣传普及“七项重点工作方案”, 内容涵盖中小学金融知识普及、帮助年轻人树立理财观、工作场所金融知识传授、消费者金融知识普及渠道、在线工具、新婚夫妇理财、金融事务咨询等。  

 2、筹措专项资金, 密切多方合作  

 英国在金融知识教育普及方面的投入巨大, 早在2004 年5 月就通过金管局筹集了大约4000 万英镑的专项资金。2005 年又设立10 万英镑的“创新基金”,2006 年末达到20 万英镑, 用于奖励在金融知识普及方法创新方面业绩突出的机构和个人。英国金融能力指导委员会专门设立顾问委员会和工作组,网罗有关单位,共同推进金融知识教育普及工作。美联储用于宣传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 一是联邦储备银行从事公开市场业务获取的收益和向金融机构提供有偿服务的收费, 以及联邦储备委员会向各联邦储备银行抽取一定比例收入; 二是在合作金融知识宣传教育中, 由参加合作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组织提供的资金。美联储系统与几个全国性组织密切配合, 联邦储备委员会委员按职权范围在其他金融教育联盟委员会兼职, 联邦储备委员会官员和职员积极参与联盟举办的活动。  

 3、融入国民教育, 关注弱势群体  

 英国将个人理财知识纳入2008 年正式实施的《国民教育教学大纲(修订)》, 要求中小学校必须对毕业生进行良好的金融知识教育。同时, 有关部门免费向学校提供教学材料、课程设计、师资培训等帮助。美联储在中小学广泛开展教育普及工作, 对在校生设计趣味性和针对性强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许多联邦储备银行都允许学生参观, 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同时, 英国和美国都将宣传普及对象的重点定位在相对弱势的群体, 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为避免出现受众对象“真空”, 英国政府还采用“实施教育、信息、提供咨询” 的全方位普及方法, 通过中小学、高等院校、工作场所、网络、出版物等渠道, 向消费者群体提供宣传普及。  

 三、构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长效机制的路径选择  

 1、建立稳定的工作协调机制,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供组织保障  

 要有效开展公众金融知识遍及教育、提升公民金融素质工作,必须立足于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构建长效机制。即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支持、社会参与、高校配合”的相对稳定工作协作机制。政府主导是指负责国家及地方金融政策与监管的“一行三会”及其分支机构,省、市、县政府的金融办应该把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升公民金融素质工作纳入工作职责范围,设置专门机构配备人员履行该项职能;机构支持是指各级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把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升居民金融素质作为公司的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和重要的社会公益活动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年度工作安排,在资金、人力配置与制度安排上给与保障;社会参与是指各级各类与金融学术、业务相关的学会、协会,各级社科联、消费者协会,有关民间团体把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高社会公众金融素质的公益活动作为机构团体的重要事项和活动内容列入工作职能和计划中,并在制度机制、物资条件上予以保障;高校配合是指大专院校充分发挥其金融相关的学科专业师生人才与学术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参与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升居民金融素质的公益活动,为该项活动与工作持久深入地开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

 除了政府及社会相关方面履行各自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升社会公众金融意识职责与义务外,还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多方参与、配合与支持的国家、地方层面的统筹协调机构与运行机制,统一制定不同层次与范围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与金融素质提升的事业规划、工作方针;提出年度工作安排,明确活动重点与内容,界定职责、分解任务,落实监督考评。国家层次的协调机构由国家“一行三会”分管负责领导组成,办事机构设在中国人民银行;地方的协调机构由地方“一行三会”和政府金融办公室的相关领导构成,办公室可设在人民银行分支行或政府金融办。通过建立纵横交织的组织机构与协作协调机制,为可持续深入推动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与金融素质提升公益事业提供组织载体与机制保障。 

 2、多方筹措专项资金,为金融知识遍及教育工作可持续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与公民金融素质提升工作是推动国家和地方金融事业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的宏大基础性工程,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其参与主体涉及政府及社会方方面面,需要长期可持续深入开展。这就需要多方筹措专项资金,为金融知识遍及教育工作可持续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国家和区域的“一行三会”、地方政府金融办可根据公益事业规划与工作计划,以专项预算的方式从财政支出项目中筹措专项资金;各级各类金融机构与企业可从单位社会形象宣传塑造、开展社区公益活动的项目筹集专项资金;社会团体、民间机构通过自愿捐赠、筹款的方式吸收民间资金用于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与金融素质提升工作与活动。 

 建立全国和各级地方“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基金,整合与集聚各类基金资金资源,用于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与公民金融素质提升公益事业。基金成立之初,可从上述渠道按一定比例形成启动基金,通过基金会的有效运作、实现基金增值,同时大力吸收金融机构、企业、民间团体、公民个人捐赠,不断壮大基金规模,筹措更多的资金支持公众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与金融素质提升的公益事业。 

 3、启动志愿者工程,为金融知识遍及教育工作可持续开展提供人力及智力资源保障 

 启动并实施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金融知识遍及教育”志愿者工程。充分发挥财经大学、其他大学金融经济管理院系学生的学科专业、人数众多、分布面广、鼓励假期社会实践、长期稳定可持续的特点与优势,建议国家设立由一行三会、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倡议发起,各金融机构与企业支持配合、有关高校组织实施的“高校大学生‘公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志愿者工程”。国家和地方金融知识教育普及协调机构领导、指导志愿者工程并提供相关条件支持;各级设立的 “公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基金”以项目立项,评选优秀项目、先进志愿者团队或优秀个人等方式“给与大学生志愿者工程必要经费支持;各相关高等学校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寒暑假在当地主管机构和金融企业支持下深入城市社区、企业、城镇、农村及中小学开展多种形式、途径的金融知识普及与提升的活动。包括金融知识讲座、培训、咨询、调查与访谈交流、在城市社区、乡镇与中小学设置金融知识普及专栏、文艺汇演等方式、派发金融知识普及读物等方式开展金融知识普及与提升教育工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工程”既为国家地方长期持续开展公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及金融素质提升公益事业提供了源源不断高素质人力与智力资源保障,同时也是金融相关专业在校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掌握社情民意、熟悉国情民情,把知识奉献社会的有效途径。 

 4、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培育未来公民的金融意识和金融素质 

 公民掌握的金融知识要转化为金融意识,进而表现为金融素质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不仅要重视对现在公民普及金融知识、增强金融意识从而提升金融素质,而且更要抓好未来公民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金融意识与金融素质培育工作。由此可见,抓好在校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金融知识启蒙与遍及教育,培育未来公民金融意识与素质,对于持续提升国家公民整体金融素质尤为重要。 

 建议全国人大立法把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素质培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教育部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把金融素质培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对学生进行金融知识启蒙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接触金融、了解基本金融常识;在中学阶段逐步增加有关金融知识课程,帮助学生熟悉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金融现象,树立初步的金融消费、金融理财、金融诚信、金融安全和金融市场的理念;在大学阶段,把征信及相关金融课程作为各专业必修的公共科目。国家“一行三会”应与教育部配合共同推动金融知识普及教育进学校的工作,同时向学校免费提供教学材料、课程设计、师资培训等支持与帮助。“一行三会”各地分支机构,各级政府的金融办,各金融企业大力配合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开展金融知识普及进校园的工作,同时积极支持中小学学生参观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现场演示、展示和讲解的形式,以增强学生金融业务与流程的感性认识。 

 5、拓展创新活动形式,提高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致使金融发展呈现地区、城乡差异性,这种差异性造成社会公众掌握金融知识程度,金融素质高低的层次性和复杂性,由此决定了金融普及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复杂性。要提高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必须总结和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方式,不断拓展创新活动形式。 

各级主管机构和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基金会可以通过有偿向社会征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优秀方案的方式,经过筛选评比,择优推广;通过向大学生志愿者征集优秀活动方案,以立项或评奖的方式予以激励并加以普及;通过向文学界、艺术界、影视界、广告界及大众媒体有偿征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影视作品、动漫作品及公益广告作品,为公众提供丰富的喜闻乐见、寓教于乐作品;通过向金融与漫画专业人士征集优秀的金融普及教育题材的通俗读物,漫画作品;通过向高校、金融研究机构、金融企业专业人士有偿征集优秀金融知识普及教材等。 

 加强社会公益性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站、报刊等多种新闻媒体宣传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让社会公众多渠道了解金融知识,增强诚信和风险意识;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投资者的教育,建议各金融监管部门督促指导银行、证券、保险业协会积极组织金融机构做好客户教育;同时,不断拓宽金融知识宣传面,扫除宣传普及教育的盲区。 

参考文献: 

(1)杜秋英.天津探索公共金融教育新方式<金融时报> 2005.11.17 

(2)薛建波,英国金融知识普及工作的重点及其实践,《金融论坛》,2007.5。 

(3)杨晓嘉,尽快将金融理财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证券日报》2008.3.10 

(4)杨子强,加强社会公众金融知识教育,《中国金融》,2008.2 

(5)沈红.李希宏,农村金融知识普及问题应给予关注,《内蒙古金融研究》,2009.8 

(6)吴晓灵,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教育《中国证券报》2009.4.19 

(7)唐小惠、探讨,“后危机时代”金融教育使命与责任。《金融时报》2009.12.10 

金融知识宣传工作计划篇7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安排

支行在收到相关通知后,立即组织全员认真学习通知文件精神,为深入贯彻执行此活动要求,以全体行员为组员,以网点为主要活动开展主体,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普及存款保险相关知识,进一步强化社会公众对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存款保险条例》的平稳顺利运行,维护金融稳定。

二、认真部署,积极动员

依照活动要求,支行安排了前期培训学习,网点宣传和户外宣传等系列内容。在宣传开展前,支行围绕《存款保险条例》、《存款保险宣传读本》等有关宣传内容,对网点人员开展了一次“存款保险知识学习会”,并要求于每周例会及每日晨会,组织人员开展相关宣传内容的学习和宣传方式的讨论,从丰富员工自身的金融基础知识出发,扎实最近此次宣传活动,保障活动取得成效。

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一)营业网点宣传

活动期间,在网点LED显示屏滚动播放相关字样的宣传标语。另一方面,在营业大厅摆放存款保险标识,尤其是各个业务柜台,同时安排厅堂客户服务经理对来我网点办业务的客户进行存款保险制度宣传。

(二)户外宣传

户外宣传开展前,支行领取了相应的宣传折页,使得宣传内容更加丰富,宣传方式更加直接高效。宣传对象主要针对网点周边的各个商家。通过午休时间,挨个上门进行宣传。从反馈的效果来看,此次宣传活动群众参与积极性较高,群众普遍对于此内容较为感兴趣,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们利用培训所得知识结合宣传册简单明了的宣传解答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内涵、保障范围、保费缴纳等与人民的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

金融知识宣传工作计划篇8

摘 要 为进一步做好对农民工的金融服务工作,笔者在对金融服务农民工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符合对农民工金融服务的品种比较少,保险服务缺失,金融服务还不能适应农民工多方面要求。

关键词 金融支持 金融服务 农民工

一、外来农民工与金融服务的现状

据统计,2007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亿人,其中,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亿人。

据了解,金融机构当前为农民工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是金融知识宣传、存贷款业务、汇兑业务和绿卡服务。一方面,根据农民工的实际金融知识需求,当地人民银行通过散发宣传材料、提供咨询服务等方式加大对反假币、支付结算制度、货币信贷政策法规等金融知识宣传力度,增强了广大农民工对金融服务的全面认识。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为农民工提供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汇兑业务服务和绿卡服务。而针对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对农民工提供的金融服务的品种偏少,保险服务缺失,金融服务并不能完全适应农民工多方面要求。

二、金融支持农民工存在的问题

1.支持农民工的金融政策不完善,信贷供需结构不对称。除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外,还没有一套完整创新的农民工贷款管理办法。农民工属弱势群体,其有效抵押物难以达到市场准入条件,致使投入大、产出低,信贷资金效益差,制约了农民工发展动力。贷款品种偏重于短期贷款,缺少对中长期贷款需求的支持;偏重于对生产性资金需求的支持,对消费性需求的支持发展缓慢。同时,金融业务和服务品种单一,创新滞后,严重影响农村金融业务的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2.金融服务不能适应农民工的需求。前几年,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基层网点大规模撤并,邮储银行的业务刚刚起步,而农村信用社还未真正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电子汇兑网络,全国通存通兑都没有办法开通,结算渠道不畅通,使得生活在乡镇的农民工难以享受便捷的银行服务。

3.金融宣传不到位,农民工金融知识匮乏。目前,金融知识的宣传缺乏系统性、实用性、长久性,金融机构虽然对一些金融新产品也经常进行一些宣传,但对偏远山区交通、通讯不发达的农村,很少下乡镇宣传,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使得大部分金融知识在最广大的农村成为一片空白。可供农民工选择的结算方式主要有银行卡、银行汇兑、邮局汇款等,这些服务方式各有其特点,基本能够满足他们的选择使用,但由于大多数打工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对这些金融服务方式不了解,大多数银行最新推出的“电子实时汇兑”、“网上银行”等金融业务更不是针对打工者开办的,而且不少地处偏僻地区的工地远离金融服务网点,民工难以享受到金融服务,不得不对携带现金情有独钟。

4.金融机构结算渠道不畅通,影响农民工资金汇划。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银行卡越来越为农民工所接受,但是,农民工的持卡使用状况并不容乐观。目前并没有针对农民工的需求特点专门设计的银行卡,加上异地使用银行卡需花费较高的费用让存取频繁、单笔金额偏小的农民工觉得消费不合算。

5.保险服务缺失。由于保险机构没有推出适应农民工经济需求的保险产品,使得农民工不能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社会保险。农民工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就会出现因灾返贫现象。

三、金融支持农民工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1.金融机构要转变观念,提高金融服务意识。金融机构要认真审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机遇,转变观念,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推出有效需求的金融产品。可通过采取联保方式、小额信用创业贷款以及农民工生病、意外事故等紧急贷款来支持农民工的生产,保障其生存,或推出针对农民工的信贷、理财、保障类金融特色业务,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氛围,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金融机构自身的长足发展。

2.完善农村金融产品营销体系和农村服务体系。

一是以银行卡市场为切入点,建议在有条件的乡镇营业网点安装自动取款机,同时,充分发挥城市辐射作用,构筑城乡银行卡分布网,根据农民工收入状况和用卡偏好细分顾客群,做好银行卡在农村的市场定位,延长银行卡营销半径,逐步普及银行卡。

二是要提高服务水平,依托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整合各金融部门的现有资源,充分利用邮政和农村信用社机构点多面广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快农村信用社的网络建设进程,改善营运设施,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尽快建立农村信用社全国通存通兑网络,以发行信合借记卡为突破口,尽快加入银联序列,适应劳务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农民工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逐步建立金融部门联通服务支付结算体系。

三是要加快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业务的进程。尽快在偏远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运行,从而解决农民工汇款难问题,以满足农民工快捷、安全取款的目标,增加农民工汇款渠道,为农民工排忧解难,减少现金使用,培养农民工用卡习惯,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明形象。

3.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宣传力度。人民银行应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指导,引导其积极向广大农民宣传普及金融知识。信用社可利用春节农民工回来团聚的机会开办金融知识讲座,或在信用社营业网点张贴宣传海报,或利用农民赶集时设立宣传台进行广泛金融知识宣传,使广大农民对金融知识有更多的了解。

4.加强金融产品创新,畅通结算渠道。金融机构应针对农民工的消费特点,开发多种具有农民工特色、方便快捷的银行卡金融服务产品,适当降低农民工银行卡收费表中,激发农民工用卡积极性,拓宽农民工银行卡服务体系,畅通资金的结算与汇划。

5.加大保险对农民工倾斜力度,消除农民工后顾之忧。保险公司要创新保险品种,积极开办适合农民工特色的保险业务。保险公司要在科学厘定费率的基础上,开办针对农民工的意外伤害险、人身保险和养老保险。

参考文献:

金融知识宣传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金融教育 印度金融教育 国际借鉴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068-02

一、调查数据显示世界各国居民的金融常识欠缺,而农村的情况更不乐观

OECD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大部分国家国民的金融素质都比较的低,包括部分发达国家。表面上,人们金融知识的高低与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相关。但是事实显示: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收入的消费者在金融知识方面可能与教育程度较低的低收入的消费者一样无知。增强消费者对金融素质的兴趣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加拿大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大部分加拿大人认为为退休计划作出正确的投资计划是艰难的事。在对印度民众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60%的调查对象的积蓄是用现金存放在家里,这些人同时又借有高利贷。

二、印度中央银行多渠道加强对农民的金融教育

印度储备银行为印度中央银行,在全国农村的金融教育方面起着主导、检查和督促的作用,印度储备银行不断完善组织建设,保障金融教育的有效实施。

1.为农村金融教育的开展制定系统规划。一是由银行的高层领导直接参与,由执行董事、各部门的高级官员、外部专家领导的指导小组,由具有创意和写作才能的银行年轻官员组成的工作组,为实施全国范围内金融教育推广方案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发动政府机构、教育设施、村务委员会、银行网点,广泛利用现有各种资源开展金融教育。三是重视现场考察。高层领导在每个省至少实地调研一个村庄,高层领导主要是通过直接到村庄了解金融教育的事实情况,通过对实地的考察来检验有关政策、方案的实施情况,并认为通过实地考察比阅读报告和参加会议了解效果更为详实。四是督促商业银行制定和实施金融教育计划。央行要求每个地区的牵头银行在2010年3月前提交了计划,确保在2012年3月2000人口以上的村庄都有银行的营业网点提供金融服务,在2010年3月前国内所有国营商业银行和私营商业银行制定三年内的金融包容计划(Financial Inclusion Plans ,即FIPs)。以印度联合银行为例,印度联合银行为了帮助农村人口发展创业能力,已建立201个“乡村知识中心”、13个“农村自我雇佣训练机构”、90个联合中心以及1个“金融扫盲及信用咨询中心”,此外,印度联合银行还通过设立“联合银行社会信托”计划捐款60万卢比给儿童基金、捐款以改善农村基建设施,致力于农村金融扫盲,推行社会责任。

2.聚焦农民,开展前期调研,明确教育对象,重视孩子和弱势群体的教育。针对信用卡知识、银行储蓄或支票户、无担保品债券、金边债券、回购利率等知识点,进行调查摸底,了解国民金融常识状况,明确教育的目标对象。印度金融教育的目标对象是普通人,普通人被定义为不具备金融知识,在银行业务、金融和经济方面缺乏操作技术知识的人。印度重视金融教育从孩子抓起,认为教育越早越好,同时关注弱势群体,聚焦农民、贫困人口、妇女、老年人等弱势群体。

3.结合印度的国情,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教育活动。印度语种复杂,有23种官方语言、2000种方言,印度金融服务覆盖面有限,至少有3亿人口没有银行账户。金融扫盲材料以多种语种印刷,为了分发金融教育资料,还配了运输金融教育材料的专列。央行通过开办展览、为学校的孩子举办作文竞赛、在偏远的村庄建立金融扫盲营地、请外部专家、为大学生设立奖学金等多种形式,开展金融教育。此外,还设立了货币博物馆、咨询中心。咨询中心在特定区域促进金融扫盲,促进和指导农民使用金融服务,为农民资金周转困难提出解决办法。

三、我国农村居民金融常识欠缺抑制了金融的深化发展

1.不能充分利用金融产品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资金缺口问题。由于金融知识的欠缺,大部分农村居民在经济生活中不能充分利用金融产品解决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困境。对商业银行提供的信贷业务不了解,不了解自己拥有的哪些资产可以用于作为贷款的抵押品和质押品,在生产生活中遇到资金紧张的局面,难以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可能寻找高利贷或是让计划搁浅。部分农村居民手持存单,但不知办理存单质押贷款,又因为存单没有到期,也不想损失定期存款的利息提前支取,而受到资金面的捆扰。

2.资产配置不合理。资产能否优化配置直接与金融知识密切相关。金融知识不足可能直接导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减少。由于金融知识的局限性,一些农民的资产配置不尽合理,如:大部分农民将全部积蓄存到银行的定期存款账户,或是定期存款加国债的配置,甚至还有一部分农民将收入用现钞放在坛子里,埋在家里;有些农村居民常年将大量的资金存放在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上,既不办其他理财业务,也很少支取使用。由于金融常识的不足,相当部分农村居民对证券、基金、黄金交易知之甚少,几乎不涉足这类业务。居民金融知识的不足也不利于农村居民提高财产性收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不利于农村金融的深化发展。

3.缺乏金融操作的常识与技能。

(1)不能运用网银业务。由于网络知识、电脑知识的不足,部分农村居民不能使用网络银行办理银行业务、进行理财,在金融方面的需求,都依赖于到营业网点,而农村交通不便、网点布局不足,严重阻碍了农村居民参与金融的深度和广度,大量新开发出的金融产品难与农村居民见面。

(2)由于用卡知识有限导致对各类银行卡存在排斥心理。由于用卡知识有限,特别是在信用卡的使用方面知识不足,不利于自身利益的保护和银行产品的推广,导致部分农村居民对各类银行卡存在排斥心理。诸如在保护个人身份信息,识别电话欺诈、密码设置与保护等方面缺乏常识性知识,或在在ATM机上的使用、银行自助终端的使用、银行卡转账、异地存取款、异地POS机消费等方面的具体做法或产生的费用认知有限,导致了对银行卡的一种心理畏惧,限制了银行卡业务在农村的发展。此外,由于信用卡更多的知识点,如透支、透支期限、宽限期、信用卡还款、逾期还款、滞纳金、逾期还款利息的计算等知识点,在办卡之前大部分消费者是不甚了解的,可能在被收了滞纳金、逾期还款被银行收了罚息后,才渐渐有所了解。由于保证办卡时营销人员都告知办卡申请人有关情况,也难以保证办卡申请人都仔细阅读了银行的信用卡用卡手册,导致了部分消费者对银行的不满,部分农村居民用卡客户甚至出现了情绪化倾向,甚至部分持卡人对信用卡避而远之,办理信用卡销卡手续。

四、加强我国农村金融教育的措施建议

农民在我国人口占比高,农民的金融教育是我国国民金融教育的重要部分。结合农村特点,农民居住地比较分散,文化程度差异大,金融机构网点少而且分散,开展金融教育有一定难度,需要发挥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针对性,以保障效果。

1.通过调研明确农村居民需要补缺补漏的金融知识。商业银行、证券、保险等基本知识对农村居民的重要性日显凸出。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是最基本的传统业务,但是存款、贷款也存在不少知识点,存款有定期、活期,定期中还有通知存款,通知存款又有七天和一天之分,这些品种涉及起存金额、预约时间等问题。贷款涉及抵押品和质押品、贷款期限、偿还方式等问题,让农民正确认识什么可以作为银行的抵押品和质押品,就可以办理贷款,获得资金,解决经济生活中的资金需求。证券、保险等基本知识对农村居民合理配置家庭金融资产具有重要作用。对金融产品的认知是农民成为金融产品消费者的前提,这必将是一个“双赢”的结局:农民的资产呈多样化配置,财产性收入增长,生产生活有更多保障,同时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客户群体得以扩大,金融产品的结构得以优化升级,金融发展的后劲得以增强。

2.以政府、央行为主导,联合商业性金融机构、教育系统开展金融教育。

(1)政府、央行督促商业性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教育。针对农村中低收入群体,督促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农村践行社会责任。农村居民金融知识的欠缺,商业性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点优势、人才优势,定期安排员工下乡宣传,宣传农村创业小额贷款知识,引导和帮助农民使用ATM、自助终端设备,认识并正确使用网银和各类银行卡,引导农民在其现有的财力、资产的条件下理智地利用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类金融产品进行家庭理财,了解资产配置组合,能够正确测算不同资产组合的收益与风险,了解在遇到金融问题时需要什么样的抵押物可以办理信贷业务,以解决在资金缺口问题,增加财产性收入,帮助贫困的农民走出恶性循环的贫困陷阱,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针对农村高收入群体,可以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机构本身的盈利性动机的作用。在金融领域里存在帕累托法则,也称二八法则――即金融机构80%的利润来自20%的重要客户,其余20%的利润则来自80%的普通客户。农村高收入群体是农村金融机构零售业务利润的重要来源,高收入群体具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是金融机构高端理财的对象,金融机构的许多金融产品也是专门为高端客户打造的,是银行高端理财的对象。农村人口居住比成是分散,针对高端群体,金融机构更需要配备专业的理财顾问,提供“量体裁衣”式的金融服务。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农村金融机构有足够的动力去重视实施对高端客户群体的金融教育,结合特定客户的特点,宣传基金产品、跨国投资、外汇买卖、黄金交易、期货期权、保值增值、避险等内容。

(2)发挥教育系统的作用。理财从“娃娃”抓起,中小学生的知识、习惯对一个人成年后的思维模式、良好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金融教育应从根基抓起,中小学生好奇心强,记忆力好,不仅是一个人一生中金融教育的起点,也是金融素质培养的重要启蒙阶段。在具体做法上,一方面可以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编写相应的课程、制作音像资料等素材,如漫画书、幻灯片材料、专题短片、学校专题演出等形式,使金融教育寓于生动的丰富的日常经济生活中,生动形象地宣传储蓄、财务、证券等金融知识,潜移默化地灌输理财的正确观念;另一方面在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基础上,再增补一些金融专业的课任教师,使中小学生有机会从小接触到系统的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学会一部分金融操作,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从小培养理财的观念,这必将对成年后的理财意识理财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有许多球星、电影明星,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到晚年可能靠领取救济金度日,主要原因是没有妥善地理财。理财的概念包括范围较广泛,包括从超市采购到银行储蓄、购买基金、投资国债、公司债券、股票、银行贷款等内容。

(3)对农村大中专生进行重点培训以发挥该群体的辐射作用。农村教育程度有限,在农村进行金融教育难度高于城市。发挥农村中大中专生的作用,文化层次相对高一些的群体,只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就能够较快地熟练运用一些金融产品,并可以在亲朋好友和邻里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发展客户群体,可以将经验传授到更多角落,提高特定群体在金融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农村中起到宣传示范作用,通过农村固有的地缘、血缘关系,将金融产品服务范围扩展到金融机构员工难以办到的“空白”地带,发挥辐射作用。

(4)政府、央行牵头组建农村金融扫盲志愿者服务队。国民金融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需要群策群力。在政府机关、科研机构、教育系统、金融机构的基础上尝试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志愿人员发挥的积极性,践行志愿精神,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服务社会。通过选取不同专长的志愿者组合成团队,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进行现场金融知识宣讲和普及,商业银行的教授实用银行课程、为基层群众进行解惑答疑,指导基本的存贷款业务,对家庭资金余缺进行合理安排,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员工志愿者可以教授证券投资、家庭财产保险、人寿保险方面的基本知识,宣传金融知识,志愿者队伍的努力付出有助于帮助基层群众提高金融素质,增强金融产品的运用能力、操作能力。以福建省为例,福建方言复杂,方言差异大,沟通存在语言障碍,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懂方言又熟悉业务的志愿者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且福建部分居民,居住地较为分散,还可以通过志愿者回家乡探亲的机会,分配任务,将探亲与志愿工作结合,延长回家乡探亲的总时间,携带宣传手册等资料,进行金融知识的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范.印度银行业的“另类”社会责任[N].21世纪,2010.8.20

2.植凤寅.危机下的金融教育[J].中国金融,2009(4)

金融知识宣传工作计划篇10

一、加强学习,提高对反洗钱工作的认识。

为增强对反洗钱工作的认识,我们首先从自身做起,加强了对反洗钱知识的学习。

一是深刻领悟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我们注重了管理人员的学习,于xx年11月2日召开了由联社领导、中层干部、及各网点主办会计参加的反洗钱宣传活动动员会,会上分管主任强调了此次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性,学习了人民银行丹江口市支行《关于开展金融机构反洗钱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及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等反洗钱知识,提高了对反洗钱工作的认识。

二是有组织地开展业务培训。首先,联社充分认识到金融机构是控制洗钱的第一道屏障,要确保金融领域反洗钱工作措施得到全面落实,就必须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了解客户”的优势,提高其反洗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强化了临柜人员反洗钱方面的培训。为确保切实履行好这项重要职责,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扎实开展反洗钱专业队伍的建设工作通过与各商业银行及公安部门的合作,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座谈会、培训班,强化了反洗钱意识,初步形成了一支反洗钱工作队伍。培训过程中,请资深人士向农村信用社反洗钱一线工作人员讲授当前国内外反洗钱形势与任务的同时,还传授了反洗钱的操作技术与方法。

三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从承担此项工作职能之初,市联主党组就明确要求全系统各级分支机构务必从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高度来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将条件适合的干部配置到此项工作岗位上,并提出了“加强信合系统反洗钱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批专业化、知识化的反洗钱专家”的人才战略和长远目标。为此,联社在会计科设置了反洗钱工作管理处,各社也按要求设置了工作岗位。为保证反洗钱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联社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审议有关队伍建设的工作意见,并对全系统的人员培训计划作出了明确部署。

四是认真选配工作人员。联社要求,各社应注意将一些文化程度较高、专业知识对口、具有良好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业务能力强、熟悉经济金融及法律等方面知识的青年干部充实到反洗钱工作岗位上来。各社均按要求认真选配人员,逐步充实反洗钱工作岗位。目前,全系统的反洗钱工作人员中,71.68%为中青年干部,67%以上人员在经济金融、法律、会计、计算机等专业获得专科以上的学位。

二、精心组织,确保反洗钱宣传周活动的有序开展。

为确保反洗钱宣传周活动有序开展,丹江联社从构建组织体系、健全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入手,全力构筑反洗钱安全防线。

一是精心构建完善的组织体系。对活动的时间、形式和要求进行了安排,并成立了相应的反洗钱宣传活动领导小组。接通知后,迅速成立了丹江口市农村信用社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和分管主任任正副组长,设立反洗钱科;同时,各社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并确定了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反洗钱工作,从而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反洗钱组织体系。与此同时,还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反洗钱工作的支持,全面加强与公安、其他金融机构等部门反洗钱工作的沟通、协调和配合,增进共识,形成合力。

二是抓紧进行一系列制度建设。建立了反洗钱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合理,责任到人,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全面抓,部门领导具体抓,各职能部门业务人员各负其责的分级负责制,确保反洗钱各项工作职责落实到位;同时,结合丹江口市实际情况,制定了反洗钱操作相关规章制度细则;

三是通过现场及信息化手段展开专项检查,并以此进一步推动反洗钱工作。针对在检查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及时进行整改。通过检查摸清情况,积累经验,锻炼了队伍,增强了做好反洗钱工作责任意识;

四是着力培养一支综合业务能力强的反洗钱专业队伍。丹江联社以开展“创建学习型单位”活动为契机,利用每周三下午,采取自学、座谈以及聘请专家授课方式对辖内相关业务人员进行反洗钱知识重点培训。此外,根据反洗钱工作的职责要求,认真拟订了全市反洗钱工作培训方案,在抓好联社机关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督促、指导和协助辖区各社分层次、分批次完成反洗钱业务培训。

三、周密实施,做到了宣传活动形式与内容统一。

一是在所辖各网点悬挂反洗钱宣传周活动横幅和张贴标语。主要向社会公众宣传反洗钱知识,通过此次宣传活动,使不知道什么是“洗钱”的社会公众对反洗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使他们认识了洗钱对社会的危害以及反洗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组织辖网点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开展反洗钱宣传活动。我们于11月6日先后组织30名干部职工通过设立咨询台、散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开展反洗钱、打击洗钱犯罪活动的法律法规宣传,解答疑问,普及反洗钱知识,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好评。

三是组织临柜人员系统地了解了反洗钱的操作程序。在加强对外宣传的同时,我市农村信用社财会部门还组织临柜人员系统地了解了反洗钱的操作程序,掌握了可疑资金的识别和分析,学习了反洗钱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的遵纪守法意识和反洗钱工作的自觉性,防止了内部或外部勾结开展洗钱犯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