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演艺营销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31 05:37:38

景区演艺营销工作计划

景区演艺营销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望奎县皮影;旅游资源;营销策略;产品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151-02

1 望奎皮影旅游资源优势

1.1 传统优势

望奎皮影戏,作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明末清初,龙江皮影已具有专业的表演人才和团体。历经百年风雨,从崔春芳、关兴久、张学文到当代张家纯、谷宝珍、张树荣,在四代艺人努力下,望奎皮影逐渐兴盛起来。望奎皮影艺术中保留了北方渔猎文化、原始萨满教文化的深厚内涵;皮影音乐高亢、明亮、委婉、悠扬,唱词道白雅俗共赏;制作工艺精湛,用料考究、刀法洗练、造型典雅,色彩亮丽;皮影表演讲究套路,道具摆设主次分明,注重展现戏剧的矛盾冲突。望奎皮影戏《五峰会》、《双失婚》、《岳飞传》、《秃尾巴老李》、《三请樊梨花》等剧目多次被中央、省电台、电视台采录实况,主题篇《望奎皮影》入选国际民间艺术节。望奎皮影在国际上享有“精美绝伦的雕刻”之盛誉,被誉为黑龙江皮影“江北派”代表。

1.2 现代优势

望奎皮影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开发出新的表演方式和次生产品,深受好评。望奎传统皮影与现代技术结合,借现代高科技机器人灵动展现皮影表演,该创意已经获得多个国际大奖,极具观赏价值。望奎县画家张家纯,将皮影定型在纸绢上,用绘画形式展现传统的皮影艺术。皮影艺人张淑荣创作出皮影工艺品――影人雕刻工艺挂图,采用纯驴皮精心制作,再用精美的像框装裱而成,与皮影戏演出用的影人大小比例完全一致,把皮影人物和背景造型在景灯下的效果定型在像框里,活灵活现、美轮美奂。这些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成为望奎皮影旅游营销的基础。2007年,望奎县成立了皮影协会,形成了一个有组织的群众性皮影艺术团体。同时,举办送皮影下乡活动,皮影演出的火爆程度不亚于东北民间艺术二人转。

2 望奎皮影旅游存在问题

2.1 皮影戏内容尚未突破创新

望奎传统皮影戏拘泥于公案、剑侠、市井、民俗、寓言和神话传说,宣讲警世教化。新中国之初的新编历史剧曾很受观众喜爱,但目前新剧目很少出现。

2.2 区位与资源优势尚未彰显

望奎县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基础条件较好、政策环境宽松、治安稳定。望奎距绥化市31公里、哈尔滨市155公里、大庆150公里,交通便利,接近客源市场。望奎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风景名胜有:西洼荒自然保护区、林枫故居、庙山生态旅游开发区、生态园林植物园等。然而,临近市场并没有带来应然的客源,望奎皮影旅游没有充分利用可联合开发旅游项目的巨大潜力。

2.3 营销意识不强,皮影旅游产业尚未形成

市场营销和创新是旅游的生命线。国内外部分地区,“皮影旅游”的理念业已形成并运用于文化产业的实际操作中。望奎皮影这一传统文化却没有形成产业,文化的经济力量没有得到发挥。望奎皮影旅游营销意识不强,营销方法、手段单一、营销渠道不畅通,与国内外的皮影旅游相比无明显竞争优势。

3 望奎皮影旅游营销策略

3.1 了解产品形式与品牌竞争者,初次进行针对性市场定位

在了解目标市场的潜量与自身的资源条件后,望奎皮影可进行针对性市场定位。由于这种市场定位风险较大,应谨慎为之。

3.1.1 皮影戏演出之现状

意大利小剧场皮影戏中没有台词,通过灯光的明暗、色彩调度、音乐的抑扬顿挫、影人的万千姿态,有时穿插真人的街舞,营造语言很难营造的氛围和意境,捕捉一种“游丝般的感觉”,创造视听上的独特感受,与传统皮影有质的不同。四川成都木偶皮影艺术剧院锐意创新,打造了皮影新剧目,以儿童剧、寓言剧、音乐剧等多种表现形式一改传统皮影戏只唱川剧的老面孔,而且在雕刻造型上借鉴了中国画、敦煌壁画等绘画艺术的风格特点。

3.1.2 皮影旅游产业之现状

陕西华县兴建雨田社等一批皮影传承保护与产业开发基地,容传承培训、雕刻生产、演出团体、创意策划、市场营销、收藏展览等多方位、多功能的产业基地。四川“川北皮影王”开始雕刻新作品,组织专业营销团队,拓展市场。四川巴国布衣将皮影引进北京分店,增强了酒楼的文化色彩。南京皮影人将观众群定位于少年儿童,创作深受小朋友喜爱的新剧目,在专门的皮影剧场,每日定时演出。唐山皮影团录制皮影电视连续剧和皮影电影,开始在韩国电影节展演,受到好评。

3.2 开发特色产品,再次进行创新性市场定位

望奎皮影,在皮影造型中存在着大量的符号程式,蕴含着古代先民对天体、星辰、灵魂与精灵信仰,以及对萨满教动植物的崇拜、祈福求祥等思想,也包含着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特征。望奎皮影在挖掘这些古老艺术文化的同时还要不断创新,将当代文化结构与传统元素合理对接。赋予通俗、直观、运动的图形符号以现代气息,借现代高科技机器人操作皮影表演。龙江机器人可以进行中英文间人机对话,望奎皮影还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拓展皮影表演形式。望奎皮影演出可结合木偶、Flash、三维动画等多种艺术文化元素共同完成,使其更具有特殊的质感和立体感,满足人们对运动视觉的兴趣。

此外,皮影艺术可与剪纸等民间工艺结合,创造出剪纸影人工艺品;可与木偶艺术结合,创造出三维立体的皮影偶人,打入玩具市场;可用面塑原材,创造影人面塑;也可用于广告,如某品牌骨质增生专用膏药利用俏夕阳与皮影的有效结合,制作出新皮影广告。

3.3 调整、创新促销思路,创建“旅游营销一站式服务超市”

在距望奎县城15km-500km范围内选择市场、配置资源,可重点将庙山生态旅游开发区、生态园林植物园山水景观与人文景观最佳线路配置相结合。可借用大篷车的声色形象促销,通过旅游宣传资料使游人从概念上认识望奎皮影旅游,通过现场皮影表演从形象上感受望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魅力。也可利用餐馆、酒店强化宣传促销,选择在望奎临近城市及高速公路旁的餐馆、酒店寄发旅游宣传材料,请其代为宣传。也可组织、鼓励旅游企业与旅行批发商进行经常性的业务促销。

以区域经济、旅游规划、城市营销、文化创意、旅游经济、媒介传播等方面专家为核心组建服务团队,开发建设包含有市场调研――营销战略咨询――品牌包装与推广――产品包装策划――营销渠道建设――媒介传播――活动提升等内容在内的旅游营销全程服务体系。望奎皮影旅游营销一站式服务超市的建立,将差异性较强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民俗文化等资源进行高度整合传播,为游客提供体验、观光、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服务产品,更为游客的旅途体验提供各种知识和便利。望奎皮影旅游营销要做到不仅销售服务,更要销售亲情化服务理念,最终扩大望奎皮影旅游销售,从服务上为其增值。

3.4 改变营销观念,整合营销传播,创建绿色品牌

望奎皮影旅游竞争优势不明显,更应改变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把竞争对手视为合作伙伴,从对抗营销转向合作营销。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共同发展,塑造整体旅游形象。充分认识用来制定综合传播计划时所使用的各种带来附加价值的传播手段――如普通广告、直效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并将之结合,提供具有良好清晰度、连贯性的信息,使传播影响力最大化。望奎皮影旅游应针对不同的消费者进行专门营销,形成一个总体的、综合的印象和情感认同。这种建立相对稳定、统一的印象的过程,就是塑造品牌,尤其是塑造绿色品牌。

望奎皮影旅游绿色营销是一个复杂的营销过程,核心是开发绿色产品。望奎皮影绿色娱乐活动,不需花费大量金钱、不影响身心健康与家庭生活、不刺激损伤身体、不干扰他人和影响环境,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娱乐活动。绿色产品应包括绿色皮影表演、绿色皮影商品、绿色景区、绿色宾馆、绿色交通等。开发特色产品,创建望奎皮影旅游绿色品牌的同时,注意提炼品牌故事,以供游客口碑传说。此外,还应注意将市场需求,环境保护和企业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3.5 采取网络旅游电子商务等多方式多手段全方位营销

随着旅游业发展的散客化、自助化、信息化趋势的增强,旅游者在线旅游预订将成为一大主流出行方式。因此望奎皮影旅游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度假线路、酒店、度假村、打折车票、景点门票、会议等产品的预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种信息将成为必要。尤其是为散客量身定做自助旅游计划、提供旅游目的地交通信息、旅游心得交流等个性化商旅服务,能为望奎皮影旅游提供更大的利润空间。

此外,望奎皮影还应积极参加国内大型旅游促销活动,大力开拓省内外旅游市场,利用哈尔滨冰雪节、哈洽会等,不断提高望奎皮影旅游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国外方面,大力开拓俄罗斯和韩日专项市场及度假市场。应加强对旅游营销队伍的专业化提升,利用现代通用和创新的营销运作手段,让更多的目标游客关注望奎,向往绥化,选择黑龙江为度假旅游目的地。

4 望奎皮影旅游产品开发

4.1 皮影文化艺术游

望奎皮影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有其独特性,开发时可设计文化鉴赏和参与性较强的旅游活动。详细的讲解望奎皮影发展历史与文化背景,让游客认识复杂手工艺的过程、器具、习俗等方面的民俗工艺知识,感受独特的民间艺术文化的魅力;精彩的演出可以让游客亲身感悟皮影的艺术价值与观赏价值;参加演出及力所能及的工艺操作,让游客体验真实、淳朴的传统民间文化。

4.2 皮影竞赛体验游

依托丰富的皮影资源开展竞赛旅游,包括皮影制作竞赛、皮影表演赛等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可以选择自然环境优美、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域,组织开展技能学习和实践,并在旅游者之间、旅游者与民间艺人之间展开激烈竞赛。

4.3 皮影特色购物游

望奎皮影旅游商品皮影画、影人雕刻工艺挂图等旅游纪念品很有特色,以乡土文化气息装饰现代人的心灵与生活空间。可让旅游者亲手制作这些自己喜欢的旅游商品,既降低了生产成本,突出了皮影旅游的参与性、体验性,又丰富旅游商品的内涵和纪念意义。望奎皮影可以以皮影靠子、皮影挂画、皮影服饰、皮影灯、皮影小件饰品等文化旅游产品为营销重点。

4.4 皮影人家生活游

望奎皮影文化内容丰富,适宜发展以东北民俗风情为主体的皮影人家生活体验游。游客做客皮影艺人之家,聆听家族的演艺奋斗史,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使游客真切感受皮影生活的情趣。

4.5 望奎皮影教育游

望奎皮影可以创作深受小朋友喜爱的新剧目,在专门的皮影剧场演出。主要以周边城市的中小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等为特定对象,建立绿色营地,皮影童话作坊等,使其亲近传统艺术,在娱乐中增长知识与智慧。

参考文献

[1]四川民间戏剧保护与发展课题组.亟待抢救的民间艺术瑰宝:四川皮影戏――四川民间戏剧现状调查之二[J].四川:四川戏剧,2005,(3).

[2]高晏卿.黑龙江皮影艺术与民俗[J].艺术研究,2010,(2).

景区演艺营销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旅游文化营销;营销策略;旅游资源

文化营销是以文化分析为基础,以满足消费者的文化和情感需求为目的,营建企业新型文化价值链;以文化亲和力将各种利益关系群体联系在一起,发挥协同效应,增强企业整体竞争优势。随着文化营销理论在我国的传播,除了传统的工业企业外,越来越多的旅游业经营者也开始重视文化营销在经营中的应用。旅游业内人士已经注意到,旅游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市场开发,而是以人为本,强调作为文化人的旅游者的精神消费性需求。

一、旅游文化营销的内涵和特征

(一)旅游文化营销的内涵

旅游文化营销是指旅游业经营者运用旅游资源通过文化理念的设计创造来提升旅游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在满足和创造旅游消费者对真善美的文化需求中,实现市场交换的一种营销方式。从市场需求角度讲.文化是指其深层结构意识部分,即由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行为取向等所构成的旅游者的文化心态;从产品角度讲,文化指的是产品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特征,是旅游产品的核心属性。旅游文化营销是一种营销战略,它一方面通过对文化需求的把握和顺应来实现旅游者最高层次的文化满足;另一方面,通过对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包装,实现旅游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旅游文化营销是在对旅游者的文化满足与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的双重创造和促进过程中,达到高度和谐化的文化体验。旅游文化营销的核心理念在于:促进和谐的、独特的文化体验,以实现旅游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和旅游者需求的满足。旅游文化营销的根本目标在于实现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和旅游者的文化满足。

(二)旅游文化营销的特征

1.时代性。旅游文化营销作为一种价值性活动总是反映和渗透着自己的时代精神,体现出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精神文化特征,旅游市场的需求也随着自己时代的精神文化特征一刻不停地生成着。旅游文化营销只有不断适应追随时代的变化汲取时代精神的精华,才能把握住社会需求市场机会,才能赢得消费者,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2.个性化。正如美国旅游权威麦金托什教授所言:“文化是决定旅游地区总体魅力的惟一因素,其内涵极其丰富并充满多元化特点。一个地区的文化元素是极其复杂的,它能够反映人们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旅游产品要有特色,具有个性,要让游客对景区有地方感。它必须提供游客某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假如一个旅游景区能够提供新奇独特的产品或营造让人留恋往返的环境氛围,那么这个旅游景区就拥有了区别于其他旅游景区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越是与文化相融合就越显示其独特创新性,就越容易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3.具有核心价值观。传统的营销方式基本上是以有形产品为中心的,旅游景区销售人员的目的仅仅在于让消费者了解旅游景区的外貌特性,对产品中凝聚有多少文化因素和与消费者的价值观念有何联系没有给与考虑。文化营销通过发现、培养或营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来达成旅游景区目标的一种新型营销方式。现实社会中存在一些以不健康的心态来解读文化的旅游者。如果一味迎合他们的需求,只会助长偏见和误解,降低本地文化的品位,失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文化营销的类型

(—一)知识文化营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不断前进,旅游者的需求层次阶梯逐级提升,即使是低层次的需求也出现了与高层次需求融合的趋势。人类的本性是好奇的,通过了解陌生的周围世界,学习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将知识含量贯注于旅游产品的内涵中,使旅游者在消费旅游产品的过程中体会到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需要,将成为未来旅游市场的一个独特的市场卖点。从长远看,独具特色的知识文化营销方式在营销活动中已超越企业经营手段的层次而担负起提高公民素质进行文化建设的重任。通过旅游,旅客可以了解不同地方的传统风俗习惯、大都市的现代风情,增长知识,了解世界的不同文化。

(二)审美文化营销

审美文化营销,即运用戏剧、绘画、书法、故事、诗歌、传说、文学、艺术等为审美素材,赋予营销活动以美的意义,使营销成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让消费者在美的熏陶艺术的氛围中欣赏体验,最终接受产品服务。审美创造可以贯穿在营销活动的整个过程,从产品设计、销售环境、广告传播等都能见到真善美。旅游文化产业中的文化表演、旅游纪念品等都有体现审美的文化营销的内容。

(三)精神文化营销

精神文化营销,即通过向社会消费者倡导和传播有关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所开展的营销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研究活动,尤其是其中所表现的思想道德观念更是精神旅游文化营销的核心和灵魂。其中旅游项目中的红色之旅、宗教之旅等体现了人们对及缅怀革命先烈的精神方面的需求。

(四)娱乐文化营销

旅游是使人快乐的事,工业社会设定了严格的个人角色,人类追求娱乐和快乐的本性受到了理智的压抑,人性出现了异化的现象。而现代社会竞争的快节奏更使人们时刻处于紧张的状态中。一旦获得了旅游的机会,人类自然想到娱乐和放松。体育明星和娱乐明星己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特定文化现象,这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往往能够通过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来研究大的体育赛事和文化演义活动,这已成为旅游文化营销的重要载体。

旅游文化营销各种形式在实际营销中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有时在同一个营销活动中也会同时运用多种文化营销手段。旅游文化营销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直观地理解旅游文化营销的“文化”意义,还有助于我们打开“文化”思路,多角度、多层次地策划开展旅游文化营销活动,把旅游文化营销落实为一种营销实践活动。

三、旅游景区文化营销策略

(一)品牌定位明晰化

一个旅游景区可以有多种文化,但一定要有它的主打特色文化,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住自己的位置。在旅游营销文化中明确具体的目标市场,针对明确的文化旅游品牌和目标市场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不到长城非好汉”,在的《清平乐·六盘山》中更多地代表着抽象的含义,但在现实中的居庸关、八达岭长城上,这句话成了这处部级风景区的宣传语和定位,只要在长城上走一遭,这七个字的豪言壮语可谓不绝于耳。再如河南新郑市利用黄帝故里发展“千年圣典”祭祖文化旅游来营销城市文化,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华侨华裔和大陆同胞去黄帝故里寻根,体会博大精深的炎黄文化。

(二)策划整体系统化

在旅游景区文化旅游开发之前,对整体的旅游资源与建设进行系统整体的规划和详细周密的策划是非常必要的。规划可以将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科学地布局,而策划可以准确地进行市场分析、市场定位、市场细分。系统化的策划规划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建设。山东省梁山县为打造“水泊梁山”旅游文化品牌,专门请了著名的策划人为文化旅游开发进行整体策划,从硬件资源的快活林酒店、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到软件资源的宋代文化、梁山武术、购物旅游和梁山108将的演绎,从整体角度出发,系统地规划软硬件旅游资源,为后续的开发提供可行性的依据。

(三)旅游营销差异化

差异化营销是为了使旅游景区

在旅游竞争中与其他旅游景区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将旅游景区的核心文化资源进行营销。差异化营销手段可以有多种:首先,利用节日、节事活动、展览等旅游产品开发节庆文化旅游,吸引游客。如呼和浩特的“昭君文化节”、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江苏无锡的“吴文化节”、哈尔滨的“冰雪文化节”等,各旅游景区的文化节不仅代表旅游景区的文化特色,并且通过节庆旅游这个卖点吸引各地的游客,也可以大力宣传旅游景区的文化。其次,可以利用影视旅游进行宣传营销。如电影《少林寺》演红了河南嵩山少林,将少林文化推向了全世界。电视剧《乔家大院》演绎了晋商文化等,许多城市也纷纷建影视城,拍摄电视短片在收视率较高的央视频道展播,借用影视这一大众媒体宣传城市文化。此外,休闲演艺也是较好的营销途径,如大型演艺节目《丽水金沙》表现了云南丽江的民族文化,《印象,刘三姐》传扬了广西桂林的民族文化,这种演艺类的文化节目是旅游地文化的真实写照。

景区演艺营销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涪陵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143-04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的“朝阳产业”。笔者拟就文化产业及其分类和重庆市涪陵区文化产业发展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探讨。

一、文化产业及其分类

“文化产业”是德国法兰克福社会学派的学者阿多诺(Adorno)与霍克海默(Hockheimer)在1947年出版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出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下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及标准化的的概念。1989年,日本日下公人在《新文化产业论》一书中,从经济学理论出发阐释了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目的就是创造一种文化符号,然后销售这种文化和文化符号。”20世纪 90年代,美国用“版权产业”来说明文化产业状况,将文化产业视为“可商品化的信息内容产品业”。其“版权产业”分为核心版权产业、部分版权产业、分销版权产业、版权相关产业等。英国则称为“创意产业”,即“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干,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其范围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及古董市场、工艺、设计、流行设计与时尚、电影与录像带、休闲软件游戏、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电视与广播等13个行业。之后,创意产业迅速地被欧洲、美洲、亚洲等许多有意发展创意产业的国家和地区采用。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统计内容包括传媒、卡通、影视、娱乐、游戏、旅游、教育、网络及信息服务、音乐、戏剧、艺术、博物馆等行业。

中国在中央正式文件中提出“文化产业”概念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强调:“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是我党在文化建设理论上的重大突破。2001年,中国政协与文化部所组成文化产业联合调查组对国内两省一直辖市所属九个市进行实地考察、总结的基础上,对文化产业作了如下的界定: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初步认为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等4个领域。2003年9月,文化部制定下发了《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延续了文化产业联合调查组对文化产业的界定。2004年3月,国家统计局颁发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界定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首次从统计上对文化及相关产业作了科学、权威的规范和界定,并将文化产业分为核心层,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核心层主要包括:新闻、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电影、文艺表演、文化演出场馆、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群众文化服务、文化研究、文化社团、其他文化等。层主要有:互联网、旅行社服务、游览景区文化服务、室内娱乐、游乐园、休闲健身娱乐、网吧、文化中介、文化产品租赁和拍卖、广告、会展服务等。相关层主要是:文具、照相器材、乐器、玩具、游艺器材、纸张、胶片胶卷、磁带、光盘、印刷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家用视听设备、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等)。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下简称《振兴规划》),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九个方面。9月10日,文化部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演艺业、动漫业、文化娱乐业、游戏业、文化会展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品与工艺美术、艺术创意与设计、网络文化、文化产品数字制作与相关服务等十个重点领域。《规划》和《意见》为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条件下发展、振兴文化产业指明了方向。

二、涪陵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

涪陵地处乌江与长江的交汇处,自古地连“五郡”,舟会“三川”,西通渝戎,东走宜汉京沪,南进酉秀湘黔,素为长江上游重要交通枢纽和经济、文化中心。巴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等诸多文化种系曾在这里相依并存,互相融汇,逐步形成了底蕴较为丰富,并且源远流长、有着自身鲜明个性的地方文化,如巴文化、易理文化、水文文化、榨菜文化等。改革开放以来,涪陵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到2008年,全区共有文化经营单位476家,实现文化产值8.1亿元,创利税1.5亿元,对全区经济的贡献率占GDP的3.16%。

1.出版印刷业发展较快。全区共有各类印刷企业124户,其中主要出版物印刷企业7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17家、其他印刷企业30家、打字复印70家,资产总额6.6亿元。2008年,全区印刷产业实现产值7.1亿元,年销售总额6.6亿元, 占全区GDP的2.77% 。产值在1 000万元以上的印刷企业有21家,其中宏声印务、太极印务、诚信包装、理想包装4家企业产值均在1亿元以上。全行业的资金总量、企业数量、从业人员、生产能力等在全市区县排名第一,已成为该区文化产业的支柱。

2.传媒服务业影响扩大。广播电视初步完成体制改革,媒体宣传影响不断扩大,形成“今晚10分”、“阳光热线”、“涪陵往事”、“城际新闻”等精品栏目,2008年实现广播电视产业收入2 100万元。“巴渝都市报社”按照“立足涪陵区、关注大重庆、辐射渝东南”的思路,不断开拓发展,2008年报纸发行量达到3.2万份,实现总收入1 300万元,比上年增长85.7%。

3.旅游文化产业有地域特色 。重庆直辖,涪陵设区后,涪陵旅游重新起步,发展迅速,2008年接待游客110.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 3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5.3%、20.7%。并且呈现出如下特色:一是特色文化不断向景区渗透,形成了不同文化主题的旅游景区。白鹤梁、小溪等景区,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巴文化的风采;周易园展示了中国易学发展史;雨台山展现了祈雨农耕文化。二是开发利用节会文化,集聚人气,谋求发展商机。举办了武陵山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大木葵花节、南沱镇龙眼文化节等旅游促销活动,为景区注入了特色文化品位,提升了景区的形象和知名度。三是注重商业文化资源开发。如榨菜成功打入2008北京奥运会,美心集团红酒小镇竹木工艺品注重民俗文化人物形态或吉祥符号图案的使用,彰显了地域文化色彩。

4.体育文化产业稳步推进。已初步形成以体育为支柱,以体育场馆经营、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娱乐、体育培训等为主的体育文化格局。据统计,到2008年,全区有体育经营单位56家,实现产值2 000万元。其中,体彩销售1 200万元,同比增长33.3%,体育本体产业实现年收入180万元,同比增长33.3%。

5.网络文化产业起步良好。 巴渝都市报社以“巴渝传媒网”为依托,创建 “手机报”、“数字报”;2008年全区从事信息产业的企业达125家,从业人员约5 824人,信息产业产值已达12.15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企业27家,产值7.25亿元,信息服务企业98家,营业收入4.9亿元。

三、涪陵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原因

涪陵文化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毕竟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1.量小。从总量上看,美国文化产业产值从1998年起,就已超过航天航空业及农业,占本国GDP总量的18%~25%,在国民经济中位居第四位。国内一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势头也很强劲,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去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10.3%,长沙达到9.5%,深圳达到6.7%。重庆市南岸区达到8.08%。涪陵仅3.16%。从经营单位来看,2008年全区文化经营单位平均企业产值只有170万元,主要以低投入、少风险、快回报的短平快项目为主。

2.质弱。印刷业虽然在全市占有一席之地,宏声、太极、鹏程等企业也有了一定的规模和知名度,但其业务范围仍然较窄,没有形成统一的集群化的响亮品牌。蔺市在红酒小镇和古镇的打造上,作了很大的投入,但由于宣传不够和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未形成旅游知名品牌。重庆长美影视动画设计有限公司开发了系列动画片《巴蔓》、生态移民动画片《巴方岛》,由于运作机制的封闭性,与市场缺少联系,成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产品,在文化市场上知名度不高。巴文化、易理文化、榨菜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长期被闲置,迟迟不开发,在旅游文化产业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白鹤梁题刻虽然知名度很高,而且水下保护工程也已完工,但由于各种原因,至今仍没有对外开放,从而没能发挥它的品牌作用。体育文化产业虽然每年都举办了许多大型的赛事活动,但由于缺乏整体包装打造,没有融入地方特色文化,所以也没有形成对外的品牌效应。

3.基础设施差。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缺乏,服务功能差。由于移民拆迁、旧城改造等原因,原有专业性剧场或影剧院已经拆除,城区长期无专业性演出场所。区文化馆馆舍窄小,功能不全,无法投入使用。区图书馆在发展上面临安全、环境、经费三大困境。区少儿图书馆因三峡四期移民的迁建,现有馆舍面积再次缩小,难以发挥作用。新华书店缺乏自身经营场所。电影公司只有一家影院,难以满足观众需求。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50%以上面积窄小,设施老化,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文化活动的需要。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活动阵地少。

4.演出市场死气沉沉。目前全区只有一个专业演出团体即区歌舞团,但仍按传统计划经济模式运行,演出活动局限在政府采购的城区节假日庆祝、下乡慰问演出等内容。注册登记的民营演艺团体虽然有7家,但主要是面向农村市场,满足农村群众婚丧嫁娶、生日庆典等文化演出需求。外地优秀演艺团体和精品剧目的引进演出也多年不见。

探究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

1.思想认识与思想方法障碍。在思想认识上,过分强调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忽略其商品属性;习惯于将文化看作花钱的“事业”,忽略了文化的投资功能和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突出地表现在旅游文化开发没有区级重点项目,而由各个部门、乡镇单打独斗,不能不受到其认知、鉴赏、创意、艺术、技术、资金、经营管理等能力或水平的限制,造成旅游文化开发起点低,散、乱、差,难以形成拳头产品。在思想方法上,习惯于单一、孤立思维,缺乏系统、创新思维,突出表现在旅游文化开发上,只注重旅游景点的开发,而不注重对相关景点及周边环境的系统开发,故难以形成真正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景区。部分文化企业还存在“等靠要”思想;凡此种种,都阻碍了涪陵文化产业的发展。

2.体制、机制障碍。管理体制不顺、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区封锁,使文化、广电、旅游、新闻出版等文化资源难以形成一个彼此关联的文化产业经济运行大系统,阻碍了文化产业大发展;政企、政事不分的管理体制既影响了国有文化企业走向市场的步伐,又影响了民营文化企业进行平等竞争。经营机制不活,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混杂,脱离市场,缺乏活力;文化企业“国企病”突出,缺乏主动性;用人机制不活,分配机制“平均主义”较重,压抑了专业人员的积极性。

3.环境障碍。一是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文化投入不足,近年来虽已大幅增加,但底子太薄;可用于经营的文化资产数量少、质量差;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不高,制约了文化生产;文化市场发育不健全,主体经济形式单一,市场产品和服务形式单调,要素市场缺乏,市场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二是政策法规引导有待加强。对民营文化企业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好,文化产业的投入缺乏保障,没有建立相应的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强劲动力。动漫创意、服务外包、软件开发、网络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项目刚刚起步,由于缺乏牵引动力,发展速度较慢。三是人才匮乏。文化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专业性不强。在文化系统288名工作人员中,具有文化专业技能的只有124人,占43%,其中高级职称29人,占10%,中级职称43人,占14.9%,初级职称52人,占18%。产业开发所需的创作、创意、开发、推广人才奇缺,丰富多彩、寓意深厚、地域特色突出的文化资源长期转化不成优秀文学艺术作品,更难以形成吸引人们眼球的大市场。

四、涪陵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与重点

《重庆市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确立了“建成重庆中部区域文化中心”的总体目标,新一届区委又提出了“人文涪陵”建设的新任务,为此,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到2015年,全区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区GDP的增长速度,达到重庆市先进水平,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部分文化产业发展处于全市前列;基本建成重庆中部区域文化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文化强区。

根据涪陵文化资源特点、现有基础和上述目标,可重点培育七大主导产业。

1.新闻传媒产业。广播电视台重点抓好数字电视转换工程、MMDS系统工程、网络双向改造等工程,加快推进数字电视建设,利用广电平台开发游戏、电视商务、电视短信、远程教育等服务领域,推进产业化发展。“巴渝都市报” 社依靠现代网络信息传媒技术,积极开发创意媒体产品,拓展动漫创意、户外广告、新闻旅行社、报型产品印刷业、巴渝传媒网视频中心等领域,打造“巴渝”系列的报业产业服务经济。

2.印刷出版产业。立足涪陵印刷行业优势,在李渡工业园区建立“涪陵印刷包装工业园”,引进品牌企业,形成印刷包装产业集群,成为“三峡库区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并在此基础上,依托重庆新华集团和长江师范学院等大专院校,在南门山、李渡新区建立大型图书批发中心和大型图书卖场。

3.演艺、娱乐产业。充分发挥艺术表演团体和演出中介机构的作用,培育演艺经纪商,加强演出协作网络建设,拓展国内外演出市场。规范发展传统娱乐业,提升娱乐品位;积极开发现代娱乐项目,拓展娱乐市场。努力挖掘民间优秀文化和地域特色演艺资源,支持、鼓励和引导民间文艺表演团体健康发展。依法规范文化艺术培训活动,繁荣文化艺术培训市场。集中人、财、物,打造几部以特色历史文化、革命老区文化、三峡移民文化等为题材的精品佳作,提高涪陵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开发展现涪陵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的工艺美术、书画作品,培育市场,形成规模产业化发展。

4.文化旅游产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深度挖掘涪陵旅游文化资源优势,进行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建设,打造特色鲜明、构思新颖、制作大气的文化旅游精品。如抓住白鹤梁水下保护工程及申遗机会,将其与滨江路景观长廊、民俗文化一条街及北山坪、点易园、北山书院等进行统筹规划设计,打造成集巴文化、易理文化、白鹤梁水文文化及三峡移民文化于一体的文化精品旅游区。将小田溪巴人遗址打造成集中展现巴人风土人情、民族文化精神及巴人寻根问祖的文化旅游景区。将李尉茹烈士陵园打造成展现涪陵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的红色旅游景区,将816军工洞体开发、打造成展现军工精神的“三线建设”旅游景区。将蔺市打造成特色古镇文化旅游景区。将武陵山森林公园、雨台山、石夹沟、御泉河等打造成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品牌等等。

5.文化创意产业。集成长江师院、金渠企业孵化器等区内优势资源,支持创意设计工作室、创意产业园和民俗文化体验区的建设,重点培育广播影视、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广告装潢、动漫制作等方面的创意群体,逐步形成一批以提供文化数字信息、影视、演艺、地方剧制作、文化资讯等内容为主,实力较强的大型内容提供商。发挥市场机制,以需求拉动生产,推进动漫产业向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

6.体育服务产业。借助实施“健康重庆”契机,发展健身服务产业,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体质。发挥该区竞技体育传统优势,建立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储备体系,突出重点运动项目,打造特色运动项目。开发体育培训、技术服务、体育用品等服务产业。探索以“巴人尚武精神”赛、巴人寻根问祖赛等商业体育赛事,打造体育产业品牌。

五、涪陵发展文化产业的措施

1.树立科学的文化产业观和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地认识文化产品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正确认识文化产品的认知功能、传播功能、娱乐功能和投资功能等多元功能,并处理好各种功能间关系,充分重视和发挥文化产业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运用系统论与重点论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指导全区文化产业建设。如在旅游文化产业建设中,应根据景点与景点、景点与环境的内在联系和基本要求,确定不同的主题景区,在突出重点景点的基础上,建好配套景点及配套环境,形成众星拱月的态势,以增强景区对游客的的吸引力,提高其认可度。

2.改革体制、机制。坚持“宏观管好、微观搞活”的原则,创新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实现政府职能逐步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创新企业经营机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增强活力和竞争力。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加快推进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转换机制,增强活力,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3.抓好产业品牌建设。充分挖掘丰厚的涪陵文化资源,策划一批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率高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编制“涪陵区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指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战略投资者和合作者。充分利用涪陵特色文化资源丰富,立体气候明显,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建设涪陵文化创作园,以特色文化资源、优美的环境、优厚的待遇,吸引全国的著名文化人来此休闲、度假、讲学、创作。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培植一批骨干企业。加强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体育的结合,推出一批舞台艺术精品。

4.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加快实施文化产业重点工程,推进城镇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积极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城乡文化互动工程等建设项目,并不断完善文化功能配套设施,提高管理和使用水平。二是实施重点突破。在李渡新区建立一个国家二级标准图书馆,增加购书经费,使全区人均购书经费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及以上,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在老城区和李渡新区规划建立图书大型卖场,在老城区和李渡规划建立电影院,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三是加快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将歌舞团、文化馆、电影放映、群众游乐设施等融入文化艺术中心,提高场所综合使用效益。

5.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改善投资环境,按照“非禁即入、有需则让”原则,鼓励、支持企业、个人、团体、境外资金等社会力量参与兴办文化产业,以克服资金短缺障碍。完善发展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市场,着力培育面向大众的文化消费市场,拉动文化消费需求,进一步挖掘全区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积极发展行业组织,重点发展经纪、评估、咨询等市场中介机构,培育和扶持一批诚信度高的文化中介组织,使之成为连接文化生产、服务和消费的有效环节。健全和完善市场管理法规,规范文化产业经营活动,禁止不正当竞争,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和其他文化权益,依法打击破坏文化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抓紧研究制定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下大力气培养、造就和凝聚高层次、创新型文化领军人才,挖掘、保护和利用好优秀民间文化人才,建立高端专家人才队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拓宽人才选拔途径,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形成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人才优势。

参考文献:

景区演艺营销工作计划篇4

秀场――景区营销USP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类消费重点将从产品和服务向体验转移,这是人类发展的一种自然境界。所谓体验式营销(Expenential Marketing)是指企业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对事件、情景的安排以及特定体验过程的设计,让客户在体验中产生美妙而深刻的印象,并获得最大程度上的精神满足的过程。

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旅游也开始进入体验时代,对于景区营销来说,在旅游需求日趋差异性、个性化、多样化的今天,游客已经不仅仅关注产品本身,更重视在产品消费的过程中获得的“体验感觉”。景区体验营销就是景区内的工作人员通过声音或图像等媒介为客人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情景,让客人沉浸其中,努力为游客创造一系列难忘的经历。在景区实施体验营销不但可以使游客在传统的游玩中增长见识,更可以让他们得到难忘的愉悦记忆,给游客深刻的体验,可以增加回头客,以及更好地宣传景区的文化内涵。

“秀”,来源于“show”的音译,最早出自美国的拉斯维加斯,以最佳表演舞台、表演背景、表演道具的演艺文化融入原始民俗,让文化创意与旅游相结合,使景区价值升华,这样的形式正愈来愈成为景区体验营销中的独特卖点(USP)。

秀动三部曲

科技之光一锦绣中华

《金戈王朝》真实还原的战争历史场面让游人亲身体验战火惊魂,《东方霓裳》雍容华贵的民族服饰展示让游人走进梦幻般地舞蹈史诗境地,《龙凤舞中华》一台只存在于想象中的晚会,一次根本无法拒绝的生命感动。这三场大型秀是中国民俗文化村数亿元打造的演出盛事,用科技之光让游客尽情体验中华民族文化的绚丽风姿。

位于深圳锦绣中华景区的三场秀,在舞台上也充分利用了科技手段来活现场景吸引客源。大型人造瀑布展现恢宏气势、水火交融的奇幻景象。舞台与背景用高科技的手法不断转换,让人目不暇接。水中升降台横空出世行走式车转台实现互动。双层升降台实现立体表演,两条180度高空摇臂对接成空中表演通道,无不让人惊艳。而三场秀纵贯全天早、中、晚三时段的特意安排使游人不自觉地在景区停留了一整天,无形中增加了景区消费开支,提升了景区收益。

营销卖点:高科技的全景舞台 中国风的文化民俗全天候的分场演出

山水实景――印象刘三姐

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是全国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方圆两公里的阳朔漓江水域,十二座背景山峰,广襄无际的天穹,构成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剧场。放眼望去,漓江的水,桂林的山,化为中心的舞台,给人宽广的视野和超然的感受。山峰的隐现、水镜的倒影、烟雨的点缀、竹林的轻吟、月光的披洒随时都会进入演出,成为美妙的插曲。演出利用灯光形成红、绿、金、蓝、紫五色构成五大主题,演绎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

将演绎不着痕迹地融入山水,还原自然成为景区最大的营销卖点,《印象刘三姐》不着痕迹地溶入山水。还原于自然,成功注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带给游客以全新的视觉和身心的美妙体验。她也成功营销了传统与时尚共融的新桂林形象。

张艺谋的倾心打造,刘三姐的家喻户晓,桂林山水的世界闻名构成了《印象刘三姐》整合营销组合的大框架。三大品牌的巨大号召力,无不体现了景区营销在促销和公共关系上下的工夫。山水实景地营造,大胆地定价系统,建立了消费者对其的兴趣和关注,营销者充分利用了张艺谋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并做到了与当地政府的充分沟通。立足于区域旅游经济的开发,放眼于国际地位的提升。

营销卖点:甲天下的山水刘三姐的经典张艺谋的人气多民族的风情

心灵体验一禅宗少林

“少林少林,有多少神奇故事到处把你传扬”,一部《少林寺》让这座深藏山中的古刹闻名天下,如今一个《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吹响了登封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号角。

禅宗少林实景剧场座落于少林寺附近的深山坳中,一期投资近1亿元,由策划专家梅帅元、国学大师易中天、少林方丈释永信、音乐才子谭盾联袂打造。表现溪山坐禅、踏水行歌的《水乐・禅境》,以少林木鱼功和风幡心动为主题的《风乐・禅定》,传达寺院风铃和山岳风涛的《风乐・禅武》,再现塔林四季和轮回鼓声的《光乐・禅悟》,以及拥有36亿年历史的嵩山青石制成的乐器奏出的《石乐・禅颂》,除了高科技的运用、露天实景外,坐禅垫、听禅乐、观禅武、悟禅道成了禅宗少林带给人们的一次震撼心灵的深度体验。

门票销售采用票务制,委托《禅宗少林》票务销售中心进行市场销售。并不断扩大销售队伍,编制销售网络,延伸销售触角,努力开拓旅游消费市场。以股份制产权为纽带,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在剧目制作上,也完全按照市场运作方式,汇聚了国际国内音乐、策划、舞美、灯光、服装等方面一流的艺术人才,全力打造市场精品。

《禅宗少林》只是一个开始,3年内,演出现场周围将陆续建成男女分住的禅院和素斋餐饮点,人们可以在这里同和尚一起吃斋饭,听禅师讲中国文化,还能看一场关于禅宗的演出,成为体验少林祥宗文化的旅游目的地。这为如火如茶的秀场经济又提供了一种延伸产业链的模式。

营销卖点:少林的武术嵩山的雄姿谭盾的音乐悟禅的心境心灵的洗涤综述

分析上述三个在中国具有典型意义的景区大型秀的营销模式可以看出要让一个秀带动一个景区的整体利润增长需具备下列要素①文化创意与旅游景区的高度结合;②演出内容紧扣本土文化民俗;⑧充分运用高新科技;④主创人员的高知名度;⑤露天的山水实景;⑥深度的文化体验;⑦合理的定价机制;⑧可持续的产业链。

探索体验式营销链模式

景区的体验式营销,应当在一系列的营销活动过程中处处以游客为中心,在迎合游客的同时巧妙成为游客行为和心理的向导,在此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形成“票房销售-带动旅游-地产增值-商业服务-拉动就业-品牌效应-吸引投资-股份升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票房销售:

景区的表演秀通常以大场面、大制作、大写意为基础。门票价格的制定具有灵活性,根据不同消费层次确定不同的价格,从而争取游客量和利润效益最大化。成功运营的秀都会带来不菲的票房收入。仅锦绣中华景区创园16年就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5000万人次,营业总收入26亿元,创利10亿元。

带动旅游:

景区的大型秀因其高度的体验性,紧抓游客心理, 使游客产生旅游动机,从而带动秀所在景区的游客量和游客收入。以阳朔为例,《印象刘三姐》的公演使得一度疲软的阳朔文化旅游收^从2004年的4.95亿猛增至6亿,促进了阳朔旅游的二次腾飞。

地产增值:

景区的秀带动了景区活力,聚集了人气,引来了旅游地产开发,促使景区周边地产价格超过一般地区实现增值。以阳朔为例,《印象刘三姐》公演以来不少投资商在阳朔开发景观地产,促使阳朔商品房价格从原来的1000多每平米升至近3DOO每平米,商铺价格更是高出了桂林市区的均价。带活了当地房地产经济。

商业服务:

景区地产增值后,会产生较大的商业服务需求,从音像制品、道具开发、服饰到餐饮、工艺品、其他相关服务,形成产品开发的产业链,尽其所用的扩大消费需求。在桂林,印象刘三姐歌圩景区周边大量的餐饮、音像制品、纪念品市场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产业链。

拉动就业:

景区的大型表演秀一般少说数百人,动辄上千人的表演绝大多数聘用当地原住居民,这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地的再就业问题,并且使得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了明显提高。以登封为例,禅宗少林的开演使所在地代仙沟住民全部实现就业,收入翻了一番。

品牌效应:  一场成功的秀可以延长游客在旅游景区的停留时间,尤其发挥夜游经济和延伸产业链的功用,从而形成品牌效应。以登封为例,自禅宗少林公演以来夜宿登封的游客量显著增加,告别了之前客人不是回郑州就是去洛阳,把登封当过场的尴尬境地,极大促进了登封旅游目的地的打造。

吸引投资:

产生品牌效应后,秀场成为了景区甚至是城市的金名片,在招商引资中将被列入核心优势和特色资源。《禅宗少林》公演短短几个月收益明显,目前已经明确进入第二期、三期的投资,将打造一个集演出、餐饮、禅修、高端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旅游目的地。

股份升值:

景区演艺营销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发展;实施情况;影响意义

0 引言

文化创意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多元的文化创意产业(简称文创产业)以其高附加值、技术密集、高融合性、高回报率、高经济影响力、低污染、低消耗等特点,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新型财富的创造形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与重视。

文化创意产业源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于文化工业的批判,从美学的角度捍卫人类理想生活,对抗商业性与消费性的工业复制文化。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其发表的《文化产业:文化未来的挑战》报告中指出“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存储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获得、采取的经济战略,其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是单纯为了促进文化发展”。1994年,澳大利亚公布了第一份文化政策报告,提出以“创意国家”(Creative Nation)为目标,“创意”的概念正式被各国接受并采用。1997年,英国工党政府将“创意产业”列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创意产业”的概念被正式提出[1]。

各个国家和地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各有不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定义为结合创意生产和商品化等方式,运用本质为无形的文化内涵,内容基本上受著作权保护,形式可以是物质的商品或非物质的服务[2]。台湾地区目前将文创产业界定为:源自创意或文化积累,通过智慧财产的形成及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的潜力,并促进全民美学素养,使全民生活环境提升的产业[3]。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家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推动文创产业发展成为世界各地提升整体竞争力或产业加值与转型的重要途径。迈进21世纪后,文创产业也成为台湾积极发展的产业之一,在一系列由上而下的政策推动下,台湾大力发掘地方特色文化,形成由下而上的发展动能,使台湾的文创产业有了更多元的面貌与更深入的发展。

1 台湾文化创意初起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快速工业化与都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台湾地方传统产业与初级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全球化浪潮席卷下的台湾正步入全球均质的危机中。随着发展中国家相继快速崛起,台湾单凭制造业和低廉生产成本的竞争优势岌岌可危,如果无法建立台湾特色的全球化识别符码,台湾的国际竞争力前景堪忧。

意识到危机的存在,台湾1991年邀请日本“造町运动”的发起者和推动者――日本千叶大学宫崎清教授到台传授以传统工艺振兴社区的理念及做法,推动了1994年台湾“社区总体营造”政策的出台,提出“建立社会文化、凝聚社区共识、建构社区生命共同体的概念”,台湾的文创产业于此时开始萌芽。台湾的“文化产业”概念最早是台湾行政机构所属文建主管部门于1995年组织召开的“文化产业研讨会”中提出的“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这一概念随后成为“社区总体营造”的核心,由此明确了台湾文化产业的两条发展路径[4]。自此文化产业开始正式进入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视野,成为台湾文创产业的雏形,为台湾文创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但“社区总体营造”理念毕竟与“文化产业”的界定有所差别,文化产业的概念不能仅限于传统、乡村型的初级产业,如农产品加工、传统工艺、地方特产等。为了促进文创产业的发展,台湾将文创产业界定化、明确化、方向化,结合本地区产业特性,列出台湾推动文创产业发展范畴,主要包括视觉艺术产业、音乐及表演艺术产业、文化资产应用及展演设施产业、工艺产业、电影产业、广播电视产业、出版产业、广告产业、产品设计产业、视觉传达设计产业、设计品牌时尚产业、建筑设计产业、数字内容产业、创意生活产业、流行音乐及文化内容产业、其它经台湾主管机关指定的产业等十六个子产业[2]。这些子产业都符合就业人数多、产值大、关联效益大、增长潜力大、原创性高、附加值高等特性。

2 台湾文创产业政策推出

基于台湾经济模式亟待转型的现实需求和全球文创产业发展卓越成就的刺激,2002年5月,台当局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列为“挑战2008:台湾发展重点计划(2002-2007)”(简称“挑战2008”)的十大重点投资计划之一,提出“开拓创意领域,结合人文与经济,发展具全球水平的文化创意产业”,明确提出文创产业的概念,将其划分为十三个产业类别,首次将原属于不同领域的文化、艺术、设计等相关产业统筹于文创产业之下,并独创创意生活产业等类别,期望通过行政力量打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在政策导向上实现从“文化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跨越[5]。“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正式出现在台湾官方文件中,成为台湾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于2007年底实施完毕,对台湾经济转型与民众生活模式产生了极大的正面影响。为延续文创产业的发展,台当局文建主管部门推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第二期计划”;新闻主管部门制定了“振兴流行文化产业方案”;经济主管部门策划了“设计产业翱翔计划”,其实施时间范围为2008―2011年[6]。

2009年3月,台湾行政机构将文创产业列为六大新兴产业之一,同时成立跨部门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小组”;5月行政机构通过“创意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案”(简称“创意台湾”),以5年为执行期(2009-2013年)。“创意台湾”是在总结之前文创产业政策的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形势,针对台湾当前发展文创产业的优势、潜力、困境及产业需求而制定的,提出“环境整备”与“旗舰计划”两大主轴,最大的亮点在于对两岸关系的新视野和大华文市场的重新定位,从封闭的本土化思维走向更开放的文化视野和国际化的市场定位[7]。

2010年1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在台湾立法机构获“三读”通过,于同年8月正式实施,宣告台湾文创产业进入法制化推动阶段。该法保障并辅导各类产业的发展,达到循序渐进、有效累积文创产业所创造的能量,建构具有丰富文化及创意内涵的社会环境,运用科技与创新研发,健全文创产业人才培育,积极开发岛内外市场[8]。

2013年,“创意台湾”执行期结束时台湾整体环境正处于创新驱动、平衡发展的结构调整期,文化内容仍将扮演重要的触媒,如何将价值产值化,建构具有丰富文化及创意内涵的社会环境,运用科技与创意跨界合作,带动台湾美学经济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台湾文化主管部门随后提出“价值产值化-文创产业价值链建构与创新(2013-2016)中期计划”,推动价值产值化,建构与创新产业价值链为主轴,期望引领台湾文创企业成为华人文创经济领先者[9]。

按照先后出台的文创产业政策及法规梳理其主旨内涵及执行策略如下: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2002年)”

――愿景及目标:开拓创意领域,结合人文与经济,发展具全球水平的文化创意产业。

――策略:1.成立文化创意产业推动组织;2.培育艺术、设计及创意人才;3.整备创意产业发展环境; 4.促进创意设计重点产业发展;5.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第二期计划(2008年)”

――愿景及目标:文艺产业的扶植及创新育成,强化交流平台及地方推动能量,扶植青年艺术家,建置数字创意银行,结合产官学界相关资源共同推进产业发展。

――策略:1.强化产业环境发展计划;2.工艺创意产业发展计划;3.创意文化园区推动计划。

*“振兴流行文化产业方案(2008年)”

――愿景及目标:以培育台湾影视、图文出版、流行音乐人才,重整台湾流行文化发展环境、繁荣台湾流行文化消费市场、形塑台湾流行文化品牌。

――策略:1.流行音乐产业冲刺计划;2.图文出版产业冲刺计划;3.电影产业服务业冲刺计划;4.电视产业冲刺计划。

* 设计产业翱翔计划(2009年)

――策略:1.协助产业建立设计合作体系、跨领域合作机制及设计创新管理制度;2.加强拓展设计的市场,扩大设计应用领域与国际市场需求;3.加强台湾设计人员的设计与行销管理能力,协助产业引进国际设计师资源;4.全力办好2011年世界设计大会,加强台湾优良设计与国际接轨。

*“创意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案(2009年)”

――愿景及目标:攻占华语市场,打造台湾成为亚太文化创意产业汇流中心。

――策略:1.环境整备:(1)多元资金挹注;(2)产业研发及辅导;(3)市场流通及拓展;(4)人才培育及媒合机制;(5)产业集聚效应。2.旗舰计划:(1)电视内容产业;(2)电影产业;(3)流行音乐产业;(4)数字内容产业;(5)设计产业;(6)工艺产业。

*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2010年)”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构具有丰富文化及创意内涵的社会环境,运用科技与创新研发,健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育,并积极开发岛内外市场。

* “价值产值化-文创产业价值链建构与创新(2013-2016年)中期计划(2013年)”

――愿景及目标:创新产业生态,领航美学经济。 1.使台湾文创企业成为华人文创经济领先者(文创产业化);2.使文创成为产业升级转型的新引擎,带动台湾美学经济(产业文创化)。

――策略:1.推动文化内容开放(Open Data)与加值应用;2.促进一源多用与强化中介体系;3.促成跨界与跨业整合,提升文创产业价值。

3 台湾文创产业政策实施情况

随着一系列政策推出、实施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的落实,台湾文创产业发展不断注入新能量而得到发展和壮大,设定的愿景和目标陆续得到部分实现。通过文创企业的数据汇总可以看出,台当局推动下的文创产业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但产业本身的复杂性也是不能一蹴而就解决的。以下从营业额、内外销情况、行业内厂商以及从事文创行业的人员等4个方面统计数据,研究台湾文创产业这6年发生的变化[10,11]。

3.1 文创产业营业额

政策实施以来,台湾文创产业总体营业额呈上升趋势,2014年达到7,944.77亿元(新台币,下同),说明台湾文创产业整体规模趋于扩大。虽受到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在2009年和2012年出现负增长,但占岛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保持在5%左右,并未随着产业增长速度的减慢而明显下滑。这表明经过多年的经营与培养,文创产业在台湾的经济发展结构中,已经从附属产业逐渐转化为提升总体经济效益的强劲动力和支柱产业。从营业额数据看,台湾文创产业在岛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有继续提升的空间(见表1)。

3.1.1 各子产业营业额

广告、广播电视、工艺和出版等四个排名前四的产业营业额之和占文创产业总营业额的70%以上,文创产业的子产业经济规模仍存在很大的差异(见表2)。近年来,在文创相关政策的扶植以及民众对艺文活动接受度提高的趋势下,视觉艺术、音乐及表演艺术等产业的营业额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部分产业因数字化致使传统获利模式面临挑战,如流行音乐及文化内容产业中,实体营销渠道的日渐式微;广告产业中,传统广告商角色逐渐被新兴数字媒体取代;出版产业方面,电子书等数字出版的兴起及消费者阅读形式的改变等,这些取而代之的多元新兴商业模式暂无法统计。

3.1.2 各县市文创营业数据

台北市是台湾第一大创意城市,其次是新北市、高雄市、台中市、桃园市,这五个县市文创产业的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比例高达87.68%。凸显台湾文创产业的发展与台湾整体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域呈相同发展态势,呈现集中化、不均等的状态,地区间差异明显,存在“创意落差”。台东县、花莲县、金门县和马祖文创产业的营业额虽然较低但增长快速,因为上述地区近年来成为海外观光客旅游的热门景点,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见图1)。

3.2 文创产业内外销情况

台湾文创产业政策的倡导和落实,带动岛内文创需求的上涨,近六年内销收入呈现持续扩大趋势,占文创产业总营业额的90.33%。

外销收入则自2011年起呈现逐年衰退趋势,2014年有所回升,较2013年增长4.88%。分析原因主要是占工艺产业比重较大的金银饰批发子产业外销收入大幅滑落,随着台湾企业在岛外市场的布局,部分文创服务受到其他地区业者的竞争,造成整体文创产业外销收入受到影响。随着外部市场的变化,外销收入又有所回转,具体情况见图2。

具体看各子产业数据,2014年各子产业的外销比率普遍较低,内销收入是各子产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广告产业、广播电视产业、出版产业的内销收入占整体文创产业内销收入的55.87%(见表3)。

3.3 文创产业厂商

近六年,台湾文创产业厂商数持续增长,但增速自2011年后有所放缓。2014年台湾文创产业厂商总数为62,264家,较2012年增长0.59%(见图3),其中视觉传达设计产业厂商数增长最快,增长率达27.42%,数位内容产业厂商数衰退最为明显,减少7.30%。

3.3.1 文创厂商地域分布

2014年台湾文创产业厂商数排名前五的县市分别为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及台南市,占文创产业厂商总数的78.62%(见图4)。台湾文创产业厂商分布情况与营业额分布情况类似,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市。

3.3.2 文创企业资本额结构

台湾文创产业以小微企业为主,资本额在500万元以下规模的厂商占84%以上。优势是产业经营较为灵活机动,效率较高,经营者更为积极主动的去寻找商机、谋求企业发展,但缺点是面临资本进入门槛低,竞争力不足的局面。从营业额的数据看呈现两端集中的现象,资本额500万元以下以及1亿元以上的厂商,其营业额占比均在30%以上(见表4),表明台湾当局扶持中小微文创产业厂商发展的政策已见成效。

3.3.3 文创企业经营周期

新设文创厂商数量(一年以下)占比约7%,未满5年的文创厂商数量占比30%以上,这与台湾小微企业结构相近。10-20年厂商的营业额最高并持续攀升;新设文创厂商的营业额2011年后持续衰退,说明新进厂商的竞争力较已有厂商低(见表5)。

3.4 文创产业受雇员工情况

通过表6的数据对比可知,台湾文创产业就业人数占台湾总就业人数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2014年为2.31%,是近六年来的最高值。文创产业就业人数增长率高于台湾总就业人数,除2011年小幅下滑外,其余年度皆稳定增长。

具体从各子产业人员分布来看(见表7),2014年运动、娱乐及休闲服务、专门设计服务产业就业人数最多,占文创产业总就业人数的43%。在增长率方面,出版、专门设计服务、传播及节目播送产业为增长;广告业及市场研究业就业人数下滑最为严重。在各类型人力占比方面,文创产业的经营需要相关产业的专业技术,因此专业人员占比较高,为42.67%,其次则分别为技术员及助理人员、事务支援人员,其比重分别为20.02%以及15.58%。

4 台湾文创产业发展影响及分析

台湾文创产业政策的发展随着外部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变动和文创产业发展的实际而不断地调适、整合,既有延续又有突破,在政策实施期间以及对产业后续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深刻影响了台湾文创产业的未来。通过对台湾文创产业政策及其实施的研究与分析,不难发现产业发展需要政策的引导和保障,更需要执行的力度支持。

4.1 政策规划是文创产业发展的前提

政策的制定者是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者,一项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领和指导。在台湾文创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从初期“社区总体营造”的出台,到中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第二期计划”的提出,以及后来“价值产值化-文创产业价值链建构与创新(2013-2016年)中期计划”的施行,台湾当局都对文创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周密的政策规划,一个计划完成后就有另一个计划推出,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说明台湾当局对文创产业的关注和呵护。

4.2 政策推动是文创产业发展的保证

台湾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与政策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台当局通过“振兴流行文化产业方案”、“创意台湾”等专案的推动,积极为文创产业培育人才、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租税优惠,设置文化创意园区和文化展演设施,筑巢引凤;通过各种产官学的交流和互动,形成生产、营销、研发等不同网络,引导台湾文创产业迅猛发展。台湾在文创产业政策的拟定和执行过程中,一直注意对政策具体施行的跟踪监测及时修正。如“创意台湾”就是在总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的基础上提出的,对发展目标和内容进行调整。

4.3 法律法规是文创产业发展的保障

法治是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台湾在推行文创产业的过程中,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的建立成为引导产业发展的重要工具。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的颁布对文创产业发展的原则、方向和政府的奖励、补助和租税优惠等措施做了基本的规定,优化文创产业发展环境。依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的各具体相关规定订立施行细则和子法,并保证落到实处,在制度设计上保证文创产业政策的顺利施行以及持续的良性发展。

4.4 跨部门联动是文创产业发展的助力

台湾文创产业主要由行政机构负责经济、新闻、文建、“内政”等四个主管部门来营造与推动。经济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广告产业、设计产业、数字休闲娱乐产业、设计品牌时尚产业、创意生活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新闻主管部门则主管电影产业、广播电视产业、出版产业;文建主管部门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推动范围主要是视觉艺术产业、音乐与表演艺术产业、文化表演设施产业、工艺产业;“内政”主管部门只负责建筑设计产业的推动。各部门的明确分工是营造一项新兴产业的必要前提,为便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台湾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将行政机构所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修正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二是经济、文建、新闻及“内政”等主管部门共同组成一个跨部门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小组”,主要负责协调各部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各项执行工作;三是在经济主管部门内成立“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办公室”,负责指导委员会和推动小组及幕僚作业,协调各部门执行相关合作事项。

景区演艺营销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原创特色 旅游商品 深度开发

一、哈尔滨市原创特色旅游商品开发现状

(一)原创特色旅游商品的主要类别

一是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主要包括木制套娃、俄式工艺品、麦秸画、鱼皮画、桦树皮画、版画、冰雪画、烙画、东北民俗剪纸、木雕、绣品、黑陶、玛瑙制品、邮票、纪念币、各景区特色及旅游节庆纪念品等。二是绿色食品和保健品:主要包括绿色农副产品、特色食品、俄式食品、山特产品、中药材等。三是特色服饰和用品:主要包括冰雪文化服饰、貂皮服饰、亚麻服饰和家居用品、木兰挂毯等。四是旅游装备和用品:主要包括登山、滑冰、滑雪装备及用品等。五是文物古玩和复制(仿制)品:主要包括铜坐龙、古铜镜、仿古陶瓷、仿青铜器制品、仿古玉器等。

(二)原创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情况

目前,哈尔滨市原创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性开发生产企业以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和手工作坊为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哈尔滨市工艺美术公司、哈尔滨航科文化艺术公司、阿城市青铜制品公司、哈尔滨当代亚麻文化研发中心等也具有一定的研发实力和生产规模。此外,尚志市现有木制工艺品加工企业100余家,年产套娃1800多万套,占领了国内外90%以上的套娃市场,年销售收入达4亿元,创汇超千万元。同时,哈尔滨市从事剪纸、鱼皮画、木艺、陶艺等民间艺术的工艺美术大师和民间手工艺人约有200余人,其中,8人获得了中国民间艺术最高荣誉――“山花奖”。

(三)原创特色旅游商品的销售情况

从旅游商品销售市场布局来看,哈尔滨市的旅游商品销售店主要分布在中央大街商圈、太阳岛、冰雪大世界、龙塔、虎园、伏尔加庄园、中华巴洛克、关东古巷等景区景点以及4星级以上宾馆,以中央大街的旅游商品经销店居多。还有部分土特产品和俄式工艺品等经销店分散在市区。外地游客比较喜欢购买的主要是哈尔滨市的土特产品和俄式工艺品,其销量占哈尔滨市旅游商品销售总量的90%以上。

二、哈尔滨市原创特色旅游商品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开发深度与广度不够,原创与特色不突出

一是旅游商品品种不尽丰富。哈尔滨市主打“冰城夏都”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冬季冰雪旅游和夏季湿地旅游发展较快,但与之匹配的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步伐缓慢,体现冰雪文化和湿地景观的旅游商品较少。二是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工艺品较少。三是一些原创特色的艺术创作没有融入到旅游商品中。

(二)发展规划滞后,政策扶持有待加强

哈尔滨市旅游商品的开发基本处于自发的状态。一是缺少发展规划。哈尔滨市对旅游商品开发的规划引导不够,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未对旅游商品开发做出相应的规划。同时,缺少专业的旅游商品服务与指导机构,全市旅游商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基本情况尚不明晰。二是缺乏对旅游商品开发生产的扶持政策。对旅游商品创意研发、品牌培育、宣传推广等方面缺少相应的政策扶持。三是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不够。哈尔滨市虽已成立了旅游协会、工艺美术协会和礼品行业协会,但受资金、人才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制约,其信息交流、服务指导、行业自律等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三)生产企业规模较小,研发机构和专业人才匮乏

一是旅游商品专业生产企业少且规模普遍偏小。哈尔滨市缺乏有实力的旅游商品专业化生产龙头企业,现有的企业以中小企业和家庭作坊为主,其研发能力不足,附加值较低,经济效益不佳。二是缺少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和专业人才。哈尔滨市缺乏专业设计研发机构和优秀的工艺技术人才。除哈尔滨学院、民族学院少数几所职业学校中开设了与民间民俗艺术相关的专业外,其他高校尚未设立相关的专业。三是优秀的民间手工艺人才流失严重。受资金、市场等因素困扰,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品开发受阻,艺人们纷纷转行。

(四)销售渠道不畅,缺少展示平台

一是缺乏大型综合性的旅游商品展示和销售平台,市场销售网络体系尚未形成。哈尔滨市大型商场、机场、车站、宾馆、超市等缺少旅游商品销售专柜。景区景点内的购物店多为个人承包经营,规模小、品种少,与景区的特色联系不紧密。二是缺少现场制作及与游客的互动。哈尔滨市旅游购物很少通过表演或与游客进行互动来展示,无法进一步激发及挖掘游客的购买愿望。三是缺乏网络销售渠道。哈尔滨市没有开展网上旅游商品销售,而国内其它地区,如云南有“旅游商品网”,山东有“旅游商品在线”。四是旅游商品的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哈尔滨市的旅游商品销售店很少开展物流配送服务,大多没有开展代储代运业务。

(五)商品经营不规范,市场监管不到位

哈尔滨市旅游商品销售市场经营不规范,相关管理部门监管不到位,市场信誉度不高。一是旅游商品鱼龙混杂,质量堪忧。由于旅游购物的特点,导致一些只图近利的经营者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来欺骗游客,大大挫伤了外地游客的购物积极性。二是市场定价混乱,行业自律不足。哈尔滨市个别旅游商品经销店存在价格欺诈现象,行业自律机制尚未建立,同时给市场监管带来较大的难度。部分旅游商品经销店靠给导游高额回扣揽客,从而抬高旅游商品价格,扰乱了哈尔滨市旅游商品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

三、对策建议

(一)深度开发旅游商品,突出原创与特色

哈尔滨市是国家重点旅游城市,多元文化荟萃、中西文化交融,为开发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深厚、传统与现代兼具的原创特色旅游商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依托哈尔滨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开发。目前,哈尔滨市共有国家、省、市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5项,可对其中尚未开发的项目进行深度挖掘,既增加特色旅游商品品种,又保护哈尔滨市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依托哈尔滨市冰雪文化和黑土文化进行开发。三是依托哈尔滨市时尚文化进行开发。

(二)制定旅游商品开发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制定开发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成立哈尔滨市旅游商品开发服务指导中心,建立全市旅游商品信息库,在此基础上研究探讨旅游商品的开发策略,制定旅游商品开发规划。二是实行更优惠的扶持政策。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重新进行定点挂牌,对定点生产企业实行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三是设立旅游商品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设计开发、技术创新、宣传促销等。

(三)培育龙头企业和研发机构,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一是规划建设哈尔滨市原创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基地,改变目前哈尔滨市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小、散、杂的现状,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对尚志市套娃生产企业进行整合,打造“中国套娃”品牌。以哈尔滨工艺美术公司为核心,将周边的龙绣、玉雕、牛角画和抽纱等老字号工艺品生产企业进行重组,使哈尔滨市传统工艺品生产再创辉煌。二是加强旅游商品的创意研发。鼓励龙头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大旅游商品研发投入,提高旅游商品的设计水平与创新能力。开发高端旅游商品,提升哈尔滨市旅游商品档次和附加值。同时,促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对接,鼓励大专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三是定期举办“哈尔滨旅游商品设计大赛”,评选出代表哈尔滨市地域文化、反映城市风貌的原创特色旅游商品,重点宣传推介。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哈尔滨市高校设立旅游商品设计、民间民俗艺术等专业或增设相关课程,培养专业人才。对做出杰出贡献的知名老艺人授予终身成就奖,并聘请他们从事教学工作,培训年轻技术骨干,使民间艺术后继有人,不断传承。

(四)拓宽销售渠道,搭建展示平台

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旅游商品销售网络,将哈尔滨市打造成东北亚著名的旅游商品集散中心。一是规划建设大型综合性的旅游商品展示销售中心。中心选址在A级以上的景区或景区附近。二是开辟固定场所展示旅游商品的制作过程。邀请民间艺人现场进行手工艺品的制作演示。三是开展旅游商品“五进”活动。组织旅游商品进驻大型商场和超市、进宾馆酒店、进高速公路服务区、进机场和车站、进旅游景区等。四是创新销售方式。建立旅游商品销售网站,设立网上品牌专卖店。

(五)加强宣传推介,实施品牌战略

加大旅游商品宣传推广力度,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户外广告、旅游期刊以及网络平台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一是制作《哈尔滨特色旅游商品购物指南》宣传册,制作专题宣传片;组织生产企业参加全国性的旅游商品展销会;在举办中俄博览会、农博会、寒地博览会等大型展会期间设立旅游商品展销专区。二是对哈尔滨市旅游商品整体形象进行宣传。主打“哈尔滨礼物”品牌,并邀请市籍文体界知名人士作为哈尔滨旅游商品的形象大使,进行广泛的宣传推广。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增强商标意识和专利保护意识,做好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工作。四是加强导游和现场销售人员旅游商品和民俗文化知识的系统培训,使其能够更全面更专业地介绍哈尔滨市的旅游商品。

参考文献:

[1]陈昕.国内旅游商品研究综述[J].旅游研究,2013(5)

[2]龚迎春.对开发湘西州旅游商品的思考[J]. 民族论坛,2012(10)

[3]郭福娜.黑龙江省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5)

[4]邹梦璐.旅游纪念品的现状与开发[J].经济学研究,2013(9)

景区演艺营销工作计划篇7

一、清明上河园现状

清明上河园是以宋朝著名画师张择端的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集中再现原图风物景观的大型北宋文化民俗主题公园。它用巧妙的创意把《清明上河图》活化,按照图中所表现的北宋东京的社会、经济、民俗、风物等诸多方面,策划了宋文化广场、民俗街、宋代科技馆、水车园、趣园等反映北宋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项目;同时引进北宋以来流传在民间的手工艺,恢复传统的民间建筑及民间作坊,例如绣鞋坊、织坊、年画坊、汴绣坊等;在街巷中摆放了吹糖人、捏面人、糖画等手工摊点,以精湛的民间手工艺让游客流连其中,亲身体验和互动;同时,把从宋代开始流传至今的民间艺术像盘鼓、高跷、杂耍、斗鸡等引进园内定时表演,并创编出一批反映宋代风情的如《王员外招婿》、《梁山好汉劫囚车》、《东京擂台》等游客参与性、观赏性较强的剧目;而且园内的所有工作人员统一穿着北宋服饰。这些策划和安排让游客一旦步入清明上河园就有“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之感。

清明上河园自1998年10月份开业以来,经过七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原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景区。七年来,清明上河园共接待中外游客50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亿元,上交国家税收1000多万元,2004年进入开封市纳税企业50强的行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2001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点),2003年被《中国旅游报》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2004年荣获全国文明风景区示范点称号。

2003年景区开始策划建设清明上河园二期项目,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扩张规模,增加产品结构。二期占地249亩,总投资2.6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产品增加了古代娱乐项目和温泉疗养项目,将《清明上河图》向城内和皇家园林延伸,充分展现北宋东京汴梁城的繁荣与昌盛。清明上河园从单一的观光型景区向休闲、观光、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发展。

目前,清明上河园二期景区部分已经向游客正式开放,二期景区全面开放后,这个景区将分为民俗文化、市井风情和皇家园林、古代娱乐两大主题区,不但改变景区原有的观光产品性质,使之向休闲度假产品性质转化,同时将大大推动景区的产业化发展的进程,其收入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门票收入在整个收入比重中由80%降至60%左右,非门票收入比重上升,尤其是购物和娱乐收入将逐步成为景区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清明上河园存在问题分析

尽管随着清明上河园二期工程策划、建造和开放,其景区类型和赢利模式得以优化,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将影响其创收和可持续发展。

(一)赢利模式单一。我国的主题公园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起点颇高,成功的典型不少,例如深圳的三大主题公园:华侨城的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和世界之窗;香港海洋公园、欢乐谷主题公园、凤凰山主题公园、桂林“乐满地”主题公园,性质与清明上河园相近的杭州的宋城等等。这些主题公园普遍存在赢利模式单一的问题,有很多主题公园几乎都是以门票收益为单一收入来源,清明上河园也不例外。

一般来说,主题公园的收入来源主要有门票收入、餐饮住宿收入、景区内的房地产开发、景区节庆活动的商业赞助、旅游纪念品的出售以及对景区内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务等。清明上河园作为一个宋文化民俗主题公园,其赢利模式只有这一种,园中没有什么大的购物商店,并且产品特色不突出,即使非常具有开封特色的汴绣,也是开封各个景区都有的,园中游客参与性项目开发不够。旅游的一个重要要素“吃”,清明上河园下的工夫是不够的。笔者在景区游览过程中,当咨询景区工作人员在哪里就餐比较有特色时,景区工作人员的回答很令人反思,他说景区内的饮食很一般,并且很贵,去景区外的餐馆相对比较实惠。作为一个主题公园,确实应该反思一下应该如何经营一个具有宋代文化的主题公园!景区饭店的饭菜价格完全可以在现在的基础上下调,并且办出特色“清明园小吃”让旅游公司可以安排在景区用餐以增加收益。在桂林“乐满地”餐饮形式是很多样化的,有中餐、西餐,价格也从人均消费十几元至几十元不等,游客可以根据个人情况灵活选择。“住”,在清明上河园的二期工程中,增加了旅游度假宾馆项目,关键问题在于不但要有设施,更重要的是要有吸引力,在景区内住宿特别有意思,能享受到其他酒店享受不到的乐趣。

(二)文化特色不突出。清明上河园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如实的再现了中国古代北宋汴梁城的风物景观、历史文化、科技民俗,其文化特色就是生动、个性地再现了宋文化,但作为古代南宋都城的杭州城内的宋文化主题公园宋城也是如此。景区应该看到,作为北宋都城的开封,经济发展、城市环境、客源市场等各方面都落后于杭州。所以,要想让清明上河园在与宋城的竞争中获胜,景区应该考虑到这个景区所处地区的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以及周围的旅游吸引物所带来的影响,所以在规划发展清明上河园的时候不应该仅限于生动的再现,而应该用更加独特的手法和方式,创造出更富有特色的、国内甚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清明上河园。过于执着于原来所设想的文化特色,反而会导致景区的衰退。

另一方面是景区节目编排与开封其他的景区节目相重复,例如抬花轿、骑马、民间绝活表演等节目在以前都看过了,对其不会表现出太大的兴趣。西安的主题公园――大唐芙蓉园内的歌舞演出和水幕电影是全球独一无二的,是最有吸收力的。入院门票50元,而观看歌舞表演的门票为150元,由于晚间要看水幕电影,游客就要在园内吃晚餐(自助餐每人25元),水幕电影票10元。清明上河园内也可设收费的歌舞表演项目,再现宋朝的文艺精华。

文化是一个主题公园的核心,所谓主题公园就是一个文化企业,主题公园是以一种独特文化为核心,围绕这个核心向游客提供一系列相关服务的旅游企业,简单来说,主题公园就是一个销售“文化”的企业。清明上河园的核心文化是 “宋文化”和“宋民俗文化”。但是清明上河园景区在对这个文化的“突出”方面做的并不好。笔者曾经问过一些游客,在园中游玩对宋朝的文化了解多少,对宋朝的民俗了解多少,游客说“有些节目,例如那个‘抛绣球招亲’挺有意思挺好玩的,你要问我对宋朝的什么文化了解多少,我就不知道了。”这说明在园中看节目时,游客都是在看热闹,怎样让游客在感觉到好玩的同时了解到相关的东西并在不经意间就把它给记到脑海里呢?就要加强游客参与性,让游客在参与游戏活动中加强对项目内容的理解和印象。这就是节目编排问题。园中的节目对宋文化的表现太少了。即使有一点也是糖人一类的,至今仍存在的民间文化、高尚的宫廷文化几乎没有。

(三)经营管理不科学。首先从景区的规划和开发来说。清明上河园的建园之本《清明上河图》中,城镇中建筑房屋颇多,而清明上河园在建园的时候过于注重对图的重现,而忽略了在建好那么多建筑房屋后,它们在园中所扮演的角色,那么多街巷,究竟是用做何用,作为景区管理人员在这一问题中并没有合理规划,以至于园中商店和饭馆的布局散乱,游客在园中游览时,一边进入商店购物,一边要赶着到下一个节目点观看节目,结果是节目没有看完全,购物也没有充足的时间。既不利于游客安排游览和购物时间,又不利于园中购物收入。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那么园中投资的回收将会是一个大问题,并造成土地、人力资源的浪费。

其次,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较差。笔者曾数次进入园中参观游览,几乎每一次都有看到园中购物商店的工作人员与游客争吵。这样的事件在服务业中是不应该出现的。服务业是什么?服务业就是消费者花钱买服务员的服务,而不是服务员的怒气。或许有些游客是比较令人烦恼的,但是作为旅游景区的工作人员,不能因为一时的气愤而不顾后果。游客进入某个地方、某个景区旅游之前是非常关注这个景区的口碑的,一传十,十传百,与一个游客发生争执的结果有可能使一百个甚至上千个游客对这个景区的反感和拒绝。

同时,旅游景区的发展最需要的是旅游人才,旅游景区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清明上河园的经营管理不当关键就在于其经营管理人员水平不够高,或者是没有一定数量的经营管理人才。招揽人才是件难事,要想留住人才更加不容易。人才的欠缺和人员素质低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必将导致以后经营管理不善而引发各种问题。

(四)宣传促销力度不够。开封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清明上河园作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及《中国旅游报》评选出来的中国旅游知名品牌,其知名度是很高,但是在中国知名度比清明上河园更高的风景名胜区数不胜数。我国近几年每年都会评选出十多个优秀旅游城市,现在国内的优秀旅游城市几十个,所以,真正能吸引游客的并不在于景区所挂的牌,而在于它的旅游吸引物对游客吸引力的大小。由于旅游产品特殊的、不可移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必须要将旅游者吸引到旅游目的地才能使旅游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所以,景区投其所好的宣传促销是景区吸引游客的重要途径。清明上河园只在旅游报纸刊物上刊登有关景区的照片介绍景区情况是不够的,非旅游专业人才一般是看不到这些专业刊物的,要想吸引更多的游客,就要在更多潜在游客经常会看到的地方进行宣传促销。

三、清明上河园长远发展对策

尽管清明上河园经过几年的发展,正在不断发展成熟,但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是严峻的,如何在以后的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如何建造具有独特特色的民俗主题公园,总结我国风景名胜区尤其是主题公园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对清明上河园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赢利模式多样化。吃、住、行、游、购、娱作为旅游六大要素,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必须要依赖的几个方面,作为主题公园,不仅要注意到景区门票的收入,更要深入挖掘其他方面的收入可能,例如表演、娱乐、特色服务等等多方面的收入,提高主题公园经济效益。

(二)加大宣传营销力度。营销是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发展链条的终点,也是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和发展的最终成效,要通过市场来检验。营销概念是否得当,营销方式和技术是否对路,对于旅游景区而言,既有雪中送炭之力,又有锦上添花之效。

在营销方面要注意营销手段多样化,可以利用新闻媒介,电视台、广播、报刊、杂志等进行宣传;也可以利用景区营销达到吸引旅游者的目的。

关于利用新闻媒介做宣传,可以邀请收视率较高的电视台在清明上河园景区拍摄外景,或者是直接在清明上河园录制节目。中央电视台很多节目都是在各地有特色文化的省市或者风景名胜区巡回举办的,例如《同一首歌》、《心连心艺术团》等;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每年也有很多在外面巡回演出的机会,而且作为宋文化民俗主题公园的清明上河园,协助举办《梨园春》也是有一定优势的。河南豫剧,有很多家喻户晓的剧目都是演绎发生在北宋的故事,例如《杨八姐游春》、《穆桂英挂帅》、《寇准背靴访帅》,等等。如果邀请到这些节目组到清明上河园录制节目,善加创造利用不以广告而是以节目的形式宣传景区,是一个很好的促销手段。

利用景区本身不仅仅是有好的旅游吸引物就做到很好的营销了,而是要增加这些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度,要熟练利用游客的旅游心理,即所谓的体验营销。体验营销特别强调消费者的接触性和参与性,以在消费者心中造成深远而又持久的影响力。现在有很多挑战、擂台之类的节目非常火暴,例如《幸运52》、《正大综艺》、《挑战主持人》、《武林风》、《梨园春》等,都是在增强观众参与性的过程中,对观众产生深刻影响,从而提高节目收视率。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创造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应用于旅游业游客出游心理上是非常合适的,他把人们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也是最基本的是生理需求;第二层是安全需求;第三层是归属与爱的需求;第四层是受人尊重的需求;最高层则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在这些挑战赛中,无疑实现的是人们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利用这一点,可以在景区内部搞一个小小的挑战赛或者是擂台赛,清明上河园内有很多游客参与的或者是自己自由玩耍的节目和设施,如果每天在这些项目设施里都进行一场小小的比赛,得胜者可以赢得一张终身免费游览清明上河园的奖券或者是全家人一次的免费游览券或者是一幅较大的《清明上河图》或者是其他有特色的奖品,虽然礼品很小,但却可以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并产生积极的连锁效应。游客的“口碑效应”所产生的影响,比电视广告效应还要广泛、深刻。

同时,景区间的联合促销也是景区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开封作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文化古都之一、中国的七朝古都再加上市内景区性质的接近,可以进行景区间的联合促销,既节省了一批营销费用,同时也可以加大营销力度。当然,也可以与洛阳、郑州、商丘等黄河沿岸城市相联合,进行城市之间甚至是省际间的大型联合促销。

(三)经营管理科学化。主题公园既然属于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必然要遵循市场规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题公园作为一种现代企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服务经营规律,但科学的经营与管理以及现代企业制度同样是其必备条件。旅游景区的管理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员工的管理;二是对景区的管理。深圳的三大主题公园的经营管理经验非常值得借鉴,他们的经验是治事(管理景区)先治人(管理好员工),治人先治规(规章制度),总的来说就是“科学+文化+人情味”。“科学”是指科学的规章制度,科学的就是行之有效的,因为科学就是切合实际;“文化”是指景区的文化内涵在管理方式上可以充分体现出来,概括地说的就是“游客至上”原则,依据马斯洛的心理需求理论,也是充分满足游客的第四层受人尊重的需求;所谓的“人情味”就是对员工的爱护,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除了制度便是感情了,这些基本的管理经验都是清明上河园值得学习的。

旅游景区的经营就是对景区的规划和设计,对景区的规划设计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清明上河园二期建成开放,策划建立三期工程,在追求景区规模扩张的同时,要注重景区的开发品质,不断对景区进行完善和改造,对细节进行整合提升。但是先前的凌乱由于房屋布局的原因,除非是大规模的改建,否则很难整合。所以在建设新的工程时,一定要特别注意景区的规划问题,要既符合北宋建筑的布局规范,同时又具有现代化的布局特色,与时代同步,与市场接轨。

二期建成后的清明上河园,分为民俗文化、市井风情和皇家园林、古代娱乐两大主题区。但是,笔者认为应该把趣园与二期中的水上综合游客区整合,划为古代娱乐区;水车园、宋代科技馆与二期中的宋代科技文化区整合,划为宋代科技区;宋文化广场、民俗街与二期中的皇家园林景观游乐区整合,划为宋代文化区;商店、饭馆要与二期中的温泉度假疗养区整合,划为休闲度假区。这样重新整合后的清明上河园就会让游客觉得布局科学、分工明确,游客参观、娱乐、购物、休闲都会非常有秩序。与国际上大的主题公园不但规模上差距拉小,而且在布局上也与国际接轨。在经营管理方面,最主要的还是人才,要多用懂行的人才来经营管理景区和员工。

(四)提供特色服务。由于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以及客源市场上,清明上河园都不占优势,在突出北宋文化特色的同时,景区只有在为游客提供的服务上着手,要提供其他主题公园所没有提供的服务。COSPLAY!这个词是近年刚刚兴起的,意思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扮演电视小说中的人物SHOW。很多影视城性质的主题公园提供这种服务,但是仅限于游客穿衣服摆POSE照相留念。如果清明上河园对所有游客提供这样的服务,相信将会是国内首创。投资是必然的,新生的事物要好好的策划,首先要有足够游客使用的服装,其次要改建入口处,为游客换衣服提供方便。景区可以根据园内最高客流量来定制宋朝各个阶层的服装,宋朝的名人:著名词人的服饰(例如坡)、有名官员的服饰(例如寇准、杨家将)、反映宋朝民情的著名小说人物服饰(例如《水浒传》人物)等;大侠、大盗、皇上、嫔妃、公主、贩夫走卒等等各类人物的服饰。然后,准备同样多的服装签,游客进入景区换装区内抽签决定自己COSPLAY的人物,抽签要比让自己选择具有更强的喜剧效果,甚至可以反串,离开景区的时候根据换装签换回自己的服装。如果这项创举得以在园区内实行,那时,游客进入景区内就不再会因为身边到处都是穿着现代服装的游客明白自己身处现代,而真的以为自己穿越时光回到了千年前的北宋并在其中扮演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个角色,“一日身回千年”,不再是场梦了。服务是无形的,体验却是立体的,包括视觉、听觉、触觉,还有“情感共鸣”。与其他类型的景区相比,参与性强是主题公园的独特之处。

景区演艺营销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体育舞蹈市场营销,模式

前言

体育舞蹈的市场营销在我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市场规模已接近千亿,以深圳港龙舞蹈文化机构为首的众多地域性的体育舞蹈培训中心已步入规模化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多的体育舞蹈赛事及体育舞蹈经营项目营运开来。通过对深圳港龙舞蹈文化机构营销模式的分析,未来体育舞蹈的营销趋势是多元的。在制定其营销方案时,应更多地关注3P(人员Personnel、服务流程process和服务有形化Physical evidence)。只要把握好3P,就能实现体育舞蹈在市场营销中的战略意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让体育舞蹈产业在市场中不断发展、壮大。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深圳港龙舞蹈文化机构的经营项目及营销方式

港龙舞蹈文化机构创建于1998年,位于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路庆安大厦负一层,是中国乃至亚洲国标舞界最知名最具影响力的舞蹈文化品牌之一。港龙舞蹈主席王永刚先生是唯一一位担任世界三大国标舞赛事其中两项评审的中国人。港龙舞蹈文化机构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广中国国际标准舞的发展,通过举办国际国内大赛、舞蹈用品开发、舞蹈培训中心及国际标准舞俱乐部、舞蹈健身会馆的经营等,成功地打造了中国国标舞第一品牌。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期刊网上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论文,并广泛阅读有关艺术文化产业经营、体育产业方面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书籍,为本论文提供理论支持。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分析,结合体育舞蹈产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市场营销访谈内容。电话采访直接回答。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并进行必要的图表绘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营销机构的基本情况

2.1.1 体育舞蹈营销机构的经营项目

作为中国体育舞蹈营销机构的龙头企业,深圳港龙舞蹈文化机构的经营项目主要由五大分支机构来运营。这五大分支结构分别是:拉丁舞健身会馆、体育舞蹈俱乐部、舞蹈培训中心、舞蹈用品商城和赛事演艺事业部。在2005年至2009年各部门的盈利调查中,不难发现,在体育舞蹈营销中,体育舞蹈俱乐部的盈利金额占总盈利金额的40%,其次是拉丁舞健身会馆和舞蹈培训中心,分别占总盈利金额的17%和20%,值得一提的是,舞蹈用品商城和赛事演艺事业部的盈利金额存较大差异,只占到总盈利金额的15%和8%。深圳港龙舞蹈文化机构的各部门盈利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也是普遍现象,很具代表性。一般来说,健身、娱乐与培训机构是针对于广大群众的,只要完善广大群 众的认可度就可实现此机构的长期、稳定运营,拥有相对固定的客户群。然而舞蹈用品 方面的销售存在一次性购买持续时间较长的弊端,若进一步推进舞蹈用品的广告力度相信会有不错的效果,而演艺事业部的发展与壮大也会推动舞蹈用品的销售。。演艺事业部 的盈利金额占到总盈利金额的8%,究其原因,其作品创作过程中投入的成本及进入市 场等其他活动投放的成本较高,这就造成了其自身价值的贬值;第二点原因仍是关注力度不够,赛事和商业性表演数量较少。。

2.1.2 体育舞蹈市场营销的业务比重及目标对象

据调查显示,深圳港龙舞蹈文化机构的拉丁健身会馆的业务量占到总业务量的25%,其主要内容是以健身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娱乐性质的健身活动,目标对象以25岁至50岁的有稳定工作的都市人群居多;体育舞蹈培训中心的业务量占总业务量的15%,其主要目的是培养有潜力的参赛选手或教师队伍,着重培养青少年人群,同时会组织一些专业的集中训练以此促进体育舞蹈的学术与文化交流;体育舞蹈俱乐部,这是以娱乐和丰富大众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业余培训,面向各个年龄段、企业和个人,可根据企业或个人的不同需要帮助策划表演以及比赛等,具有灵活性强,服务性专,覆盖面广等特点,占总业务量的35%;演艺事业部门占总业务量的5%,其主要职能在于可以策划、组办各种赛事、演出,调动专业选手和具有专业水平的舞蹈演员参与其中,以及配合各种类型的商业演出活动;舞蹈用品商铺占总业务量的20%,这是专以舞蹈用品为经营产品的销售部门,包括舞鞋、舞蹈服装、舞蹈饰品、舞蹈教材以及舞蹈服装订制等经营项目,目标对象针对于体育舞蹈人群。

2.1.3 体育舞蹈的营销特征

第一,根据经营项目不同,交易行为对象也有所不同,演艺事业部的营销对象是艺术作品,它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对人们生活的作用和改善往往是间接的。第二,体育舞蹈的作品本身具有创作和文化价值,它和市场需求之间有时会有一定的差距,而这种差距会造成演出收入无法抵消演出支出,甚至严重亏损。第三,一般认为,营销是消费者导向,故表演节目应迎合观众的欣赏口味和娱乐需求;而体育舞蹈是产品导向,追求的是自身的品味和创作价值,故体育舞蹈本身不能因附和市场而降低品质,从而使体育舞蹈与营销之间出现脱节的现象。

2.1.4 体育舞蹈营销的合作范围

深圳港龙舞蹈文化机构合作范围包括:时尚舞会、客户派对、公司年会、楼盘开张、节目策划、演员特派、活动承办等。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体育舞蹈前景发展

据有关部门估计,至2009年全国有3000万体育舞蹈爱好者,而这个数字在未来的三年中会增加一倍,这使得体育舞蹈市场前景一片光明,这是实现体育舞蹈产业化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建立体育舞蹈的市场营销模式。

3.1.2 体育舞蹈潜力所在

必须在现实操作上,有意识地填平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间的鸿沟。通过商业化操作和大众文化式消费,体育舞蹈市场营销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和潜在力量。

3.2 建议

3.2.1 借鉴国外经验,走自己的路

在充分重视我国体育舞蹈市场营销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才能确保我国的演艺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也才能真正终结横亘在中国体育舞蹈与营销间的鸿沟。。

3.2.2 策划经营

深圳港龙舞蹈文化机构经营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三: 一是建立了初步的演出经营模式。二是与相关企业加强合作,互利互惠,使服装展示与体育舞蹈表演紧密结合。三是积极公关,争取社会资金赞助。这样,体育舞蹈与营销的距离越来越小,也因此获得了市场认同,体育舞蹈交流与碰撞也才因市场经济的推动而更加频繁和深入起来。让我们以崭新且独特的营销策略,来终结体育舞蹈与营销之间的鸿沟。

参考文献

[1] 科特勒(Kotler,P.).市场营销学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6-108

[2] 佩罗特(Perreault) 麦卡锡(McCarthy).基础市场营销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08-147

景区演艺营销工作计划篇9

一、策划书名称

尽可能具体的写出策划名称,如“×年×月×日信息系×活动策划书”,置于页面中央。

二、活动背景:

这部分内容应根据策划书的特点在以下项目中选取内容重点阐述,具体项目有:基本情况简介、主要执行对象、近期状况、组织部门、活动开展原因、社会影响、以及相关目的动机。其次应说明问题的环境特征,主要考虑环境的内在优势、弱点、机会及威胁等因素,对其作好全面的分析(SWOT分析),将内容重点放 在环境分析的各项因素上,对过去现在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描述,并通过对情况的预测制定计划。如环境不明,则应该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进行分析加以补充。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活动的目的、意义应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目的要点表述清楚;在陈述目的要点时,该活动的核心构成或策划的独到之处及由此产生的意义都应该明确写出。

四、活动名称:

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影响及意义拟定能够全面概括活动的名称。

五、活动目标:

此部分需明示要实现的目标及重点(目标选择需要满足重要性、可行性、时效性)。

六、活动开展:

作为策划的正文部分,表现方式要简洁明了,使人容易理解。在此部分中,不仅仅局限于用文字表述,也可适当加入统计图表等;对策划的各工作项目,应按照 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绘制实施时间表有助于方案核查。另外,人员的组织配置、活动对象、相应权责及时间地点也应在这部分加以说明,执行的应变程序也应该在这部分加以考虑。

七、经费预算:

活动的各项费用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周密的计算后,用清晰明了的形式列出。

八、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内外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会给方案的执行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当环境变化时是否有应变措施,损失的概率是多少,造成的损失多大等也应在策划中加以说明。

九、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注明组织者、参与者姓名、单位(如果是小组策划应注明小组名称、负责人)。 信息系活动策划书基本模式。

活动策划书范文(一)

一、客户名称:和平牛奶

二、承办方: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会

四、地点: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五、活动目标:

一方面感谢校内支持和平奶的学生朋友,加强联系;另一方面扩大影响力,吸收更多同学成为和平奶的消费者。

六、活动内容概况:

贵公司在我学院开展和平奶促销活动,我院方希望与贵公司合作开展此次促销活动,一方面在学生中扩大影响力,宣传到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介绍说明牛奶的质量与营养,使同学们消除一度因牛奶事件而恐惧的心理,放心购买,加入其中,成为和平奶的客户,我们还会设立人员帮助贵公司宣传新业务(需要公司派1~3名业务员过来监督)此外,我们还会请院乐队和文艺部人员过来表演节目。

七、促销活动的具体内容:

(一)促销前期宣传:

1、媒体宣传:

2、户外宣传:

(1)用三条横幅分别放在校园内帮助贵公司做标语广告宣传(横幅由贵公司提供)

(2)在校醒目位置,强力推介贵公司的名称,标志及开展的活动标语。

(3)在开展活动当天,分派十二到十五名学生成员帮助贵公司发传单等。

(二)促销当天内容:

(1)促销时间:10月13号或14号

(2)提供相应的促销场地和音响设备

(3)我院提供的促销活动安排:主要促销时间为当天9:00到11:00这两小时我院将提供院乐队,礼仪小姐,文艺部成员等进行现场演出(演出以歌曲为主另将有相应的舞蹈辅助),扩大宣传的影响力,并提供一主持人,主持此次活动(包括开场词,公司介绍和产品介绍,以及小灵通的业务优惠政策和文艺节目的安排)。同时我院建议在这期间可以举行现场抽奖活动(具体的方案可以再行商量,这主要是由贵公司决定,包括礼品等)。

八、公众目标:

1、学生(校本部有大学生九千多人,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有学生3500人)。

2、学校教职工和学校领导

九、活动效果分析:

通过电视台,电台,海报,横幅等形式,扩大宣传力度,让公众增加对贵公司的好感和信赖。通过现场演出来增加促销活动的气氛,这样有助于增加促销量,扩大宣传影响力,让公众对贵公司以及贵公司的产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这在极大程度上增加了贵公司在学校的竞争力,树立了企业形象。自从牛奶事件发生以后,很多程度上影响了牛奶业的发展,现在学生市场需要的正是一种让大家放心又营养的牛奶。都将很大程度上满足我们大学生追求营养的心理。做宣传将更有利于获得先机占有主动权,增强同行业中产品的竞争力。

十、整个活动的预算费用为:1700元

2、校电视台费用200元

3、校广播宣传费100元

4、校乐队费300元

5、文艺演出人员及礼仪小姐费用500元

6、学生会辅助人员费用200元

7、音响设备及电费费用200元

注:

校电视台播放时间:

下午:5:00---6:30

周末全天播放

校广播电台播放时间:

下午2次:4:30-----5:30

晚上2次:9:00-----10:00

活动策划书范文(二)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整体情况

1、文艺演出主题名称:迎五一文艺演出

2、演出目标: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五一劳节的喜庆气氛、增强社区凝聚力、构建和谐社区、展现安辰培训中心和社区——风采。

4、地点:

5、节目主持:

6、主办单位:安辰培训中心

7、协办单位:

8、演出人员:

9、观众:社区居民群众

10、演出筹备工作管理方式:阶段式管理和项目式管理相结合

11、演出人员及后勤工作人员共计:——人

二、工作人员和项目组

工作筹备小组组长:(负责指导监督整场演出前后的各项工作)

副组长:(协助组长进行管理协调)

小组成员:(具体实施各项分类工作)

1、节目协调小组:

任务:a、与主持人和演出人员的协调与沟通

b、节目的核定及演出全流程的衔接监督

2、治安管理小组:

组长:(社区民警)

组员:

任务:a、演出前后秩序的维护,具体负责整场演出前后的治安管理工作

b、演出期间会场纪律的维持

3、后勤服务组:

任务:a、演出前后凳子的借还

b、演出前的接待工作

c、演出期间会场后勤保障

4、机动小组:

任务:a、监督并确保拱门搭建及时与质量

b、音响、功放、话筒等设施的摆放和整理

c、演出中突况的紧急预案及处理

5、宣传小组:

任务:a、利用海报、横幅等方式开展宣传

b、现场摄影及dv摄像

三、各阶段任务

(一)筹备阶段

1、联系演出人员,进行沟通协调,确定演出具体事宜

2、确定工作人员配备及分工协作情况

3、落实演出所需各种硬件设施,如:舞台拱门的搭建,音响、功放、话筒等的租借

4、进行演出前的宣传工作

5、邀请相关领导(暂定)

(二)进展及控制阶段

1、现场控制及协调

2、后勤服务保障

3、整个演出过程的治安管理

(三)演出结束后的整理阶段

1、观众的疏导

2、器材设备的收纳归还,桌椅搬运

3、垃圾清扫

景区演艺营销工作计划篇10

教学课题由艺术实践中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生发,着眼于小型化、社区类、公益性的“演艺”与“策展”项目的实务操作方面。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集中围绕艺术社区服务、艺术基金会、艺术公众计划、艺术展演季等内容以“工作坊”的形式进行。课程工作坊是一种应用类实践性专业常见且有效的教学模式,大致包括实践议题、产学结合、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以及方案拟订等环节,其实施的方式随着不同的议题而变化。在美国,艺术机构的资金很大部分来自于民间捐赠(22%),而捐赠的关键在于拓展受众。伍丽莎在工作坊中以具体事例与大家分享“艺术筹资与受众拓展”议题,Steppenwolf剧院采取全方位跟踪服务方式将其中61%的次票观众发展成为年票会员;波士顿博物馆为18至34岁的观众专门举办派对,提供DJ、食物和酒水,78%的客人是第一次出现;女子合唱团重组使她们的听众扩大到原初的3倍之多。在师生的双向论辩中逐渐总结了以下共识:艺术筹资的共同之处在于市场调查、受众发展、确立组织目标并努力实现,首先要考虑到你能提供给资助方什么,其二你的目标和资助方的目标是否一致,其三如何维护双方的关系。对于“社区艺术制作”工作坊,伍丽莎和大家讨论的是如何深入了解社区需求并在不同的艺术机构中得以具体体现。在社区艺术制作过程中,一个好的角色甚至能关系到整场节目的成败;选角可以通过张贴海报等方式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投简历进行面试,然后通过投票产生。她还强调社区艺术制作更应确定排练时间、地点、人员方面的细节。另外,强大的关系网也是一台节目成功制作的关键所在;我们应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建立良好的业内关系,要记住在社区艺术领域大家更多是合作伙伴,而非仅仅是竞争对手。格雷格“艺术博物馆与社区服务”工作坊探讨的依然是社区艺术,即美术馆是如何在社区及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的。让社区人员及时得到美术馆展览信息,可以采取很多细节性的措施,如报纸宣传、网络媒体宣传、商业界的一些会议等;吸引更多的艺术受众来参观展览,还可以举办开幕讲解、公开的讲座、书籍宣传、免费咖啡、筹募资金会议或者邀请一些诗人朗读或音乐表演等活动。在教学中大家深刻体会了贴心化服务和细节性措施是艺术博物馆拓展受众的重点,致力于全方位的前期宣传同时,活动期间也须加设各类活动,使博物馆在盈利的基础之上,带给消费者个性化的服务与享受,毋庸置疑这为扩大艺术领域市场与培养潜在受众创造了无限可能。来自台湾的林平教授举办的两场工作坊分别是美术馆的风险管理和美术机构的公众计划。在美术馆管理中最容易碰到事故风险和道德风险,林平老师和听众在讨论具体案例以及布展情景中逐步让大家知晓了风险的来源及预防。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人工运作,比如光线、温湿度、预防虫害等都是一个专业curator在运作美术馆时所注意的基本事项,一旦事故发生,对于美术品所造成的几乎都是永久性伤害。美术馆的道德风险管理这一话题,主要围绕美术馆馆员(尤其是馆长)的道德标准展开。一旦违反其道德标准,很可能造成馆内收藏作品价格上、艺术价值上的变化,从而引起拍卖市场甚至艺术界的震荡。对风险的规避,一是尽可能地将危害因素排除,避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二是降低事故放生的频率和机会,并把危害的严重程度降到最低。美术机构的公众计划与文化资源的公共性密不可分,林平老师在这一课题里更多从学理思辨上与大家交流。文化资源不管形式与材质怎样变化,它最终都要达到吸引公众的目的。当然艺术的存在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将通过对所在地的文化涵养的修饰,突出文化艺术的特质而唤起人们对美学问题的思考、对文化共识的建构。这是美术馆与观众相互关系的价值所在。大家从工作坊中得到的印象是美术馆的公众计划其措施的推进关键在于理念的培育。美术馆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一座美术馆呈现出来。新锐演出制作人、策展人对谈及现场教学观摩是对艺管专业现有的过多停留在理论讲授层面的教学形态进行变革的有益尝试。由于空泛的课堂讲授难以为继,所以这一教学方法很受学生欢迎,也对一线教师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两位受邀者都在艺术管理职场扎下根基,而且成绩颇丰,比如新锐制作人崔灿灿学油画出身,本科毕业后做过几年画刊编辑,志向使然走上独立策展人之路,目前正在组织策划成都国际双年展;而新锐策演人柏昱原是公务员出身,因为割舍不掉戏剧的梦想,毅然投身话剧导演兼策划人,已有不少作品问鼎央视频道。两位嘉宾分别把自己的从业之路以及其中的心得分享给学生,也谈了个人对当前国内外演出与展览的看法和判断,还针对青年艺管者本身应该保持的状态以及将来应该具备的品质提出了建议——年轻人也许资源尚少,经验不足,但其看待问题的态度是特有的,且极具价值。一名演艺经纪人或独立策展人必须付出艰辛的学术努力以及勇敢的社会担当,也必须具有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而现场观摩则是将课本知识在真实场景中检验,学生不仅可以用耳听,而且还可以用眼看、用手做。演艺类“舞台管理”现场观摩在剧场进行,这其中包括演出前期安排制作会、做记录,提醒导演、服装、布景等相互协同工作;进剧场布置舞台,监督挂灯、对光、技术合成等各个工作,制定排练计划安排演员进场排练;演出过程中合理调度,提醒演员、音响灯光工作,解决各种突发状况;在演出结束后安排后续工作等。而美术类“布展”现场观摩则在校美术馆进行,在一场具体的展览中观摩、体会策展的构思以及布展的细节,比如展厅的环境、温度、灯光、装框、挂画等,再比如前期宣传、海报张贴、媒体邀请以及开幕式等环节。无论是“舞台监督”还是“布展”,都不能只凭经验办事,也不可照本宣科,需要从展演筹划阶段就参与其中一直到展演结束之后的总结,有效把握整场展演活动的规范,可谓细节决定成败。

二、学术议题及表达

学术议题包括圆桌会议和学术讲座两个环节,涵盖的内容依然包括在艺术展演现实中普遍关注的操作性议题,既有经验性的反思,也有前沿性的探讨。此次之所以采取圆桌会议的形式实乃希望所有的与会者彼此之间没有权威,不受束缚,可以对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假设,从而达到广泛交流、深度研习的目的。两场圆桌会议分别围绕3个议题展开,其一侧重“专业”方面:1)在专业建设上如何从跨学科的架构中形塑艺术管理完整的教学体系;2)在教学上如何立足艺管实践性的专业品质进行课堂形态变革,包括如何面向社会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机制,如何开展项目与案例教学设计等;3)在科研上如何面向当下策展、演艺领域对艺术项目运作、艺术机构管理以及艺术市场营销等实践议题进行学术关照,也包括数据调研、案例分析等。其二侧重“职业”方面:1)如何实现艺术展演资源整合与共享,推进艺术信息、艺术项目运作、艺术机构管理以及艺术市场营销等;2)如何将不同场域的构思、策划跨界集结进而以市场化机制运作公益性的社区艺术项目。其三侧重学会建设方面:1)如何在中国艺管学会或青年艺管者联盟的框架下构建院校之间共享与合作机制,包括以学会名义进行科研课题立项、教学成果评审、学术刊物编印、年度报告公布等;2)如何拓展艺管学界与业界、政府、媒体的链接与合作渠道,包括对艺文发展项目进行咨询、评估与规划,围绕艺术演展、机构及市场等领域之核心议题、热点事项、重点人物进行年度评选、推介等。八场学术讲座涉及演艺领域的有钱世锦、林宏鸣和谢大京,涉及策展领域的有谢素贞、林平以及田川流等。钱世锦探讨的第一个问题是剧院、剧团、乐团建立演出季的必要性。设立演出季是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的艺术院团都在遵循的运作模式;更是体现一个表演艺术机构的运营是否专业规范的标志。钱老师由上海大剧院入手,分析了国内演出季的方方面面,要想成功制作优秀演出季,必须为节目以及市场做出充足的前期准备。演出季并不是一段时间内的节目堆积,而是有理念、有追求、有设计、有标准,符合剧院的发展宗旨与愿景,并体现剧院的运营特色以及内容质量要求。第二个问题是剧院团应急管理的思路与对策,1)提前做好应急预案,不管对于自己有多大把握,每个项目实施前都要有应急预案;2)在发生危机的时候首先确认是自己的过错并在第一时间做出真诚的道歉;3)保持信息畅通,做好沟通工作,设立发言人对媒体大众做出沟通;4)及时讨论并落实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林宏鸣就当前演艺业面向市场的机制创新、面向世界的品牌创新、面向市民的理念创新三方面向大家进行了深入了系统分析。其一,面向市场的机制创新,他呼吁要破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型剧院经营管理的难题,把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有效分离。其二,面向世界的品牌创新,要求剧院运营理念是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服务至上、营销制胜。其三,面向市民的理念创新,首先明确把艺术殿堂变成艺术课堂和人生课堂的观点,开展系列公益演出,并实行月月有开放日、周周有公益场、场场有学生票,把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渗透在全方位剧院管理工作中。谢大京以北京天桥演艺区为例从七个方面探讨了剧场群建设的创意与运营构想:1)构建政策运营平台,借鉴一臂之距管理方式,合理构建演艺街区;2)构建资本运营平台,打破一家垄断局面,合理竞争;3)构建人才孵化平台,免费培养专业型人才,最终回馈社会;4)构建天桥老艺人研习所平台,传承发展天桥传统演艺文化;5)构建创作平台,培养创作型人才;6)版权扩展,率先在演艺业去的版权效益;7)构建信息交流平台,整合街区演艺信息。台湾知名策展人、北京今日美术馆馆长谢素珍博士以“策展人的素养”为题对不同展览的创意理念从萌生到执行的过程与细节进行阐述,从而揭示了当今策展人所应具备的知识积累和工作性质。从策展的要素来说,艺术家宣传、展览场地租借、赞助资金筹集涉及营销学;从选择美术馆行政来说,作品的包装、运输、储藏、布展等,涉及安全、法律规范以及保险业务知识;从宣传的角度来说,有声媒体、无声媒体到画册的出版,涉及社会学、传媒领域知识的应用;从展览来说,涉及与艺术家的交流、定位主题、展览前言、主题阐述、学术研讨会的协调、安排以及现场互动,邀请适合展览的观众,涉及心理学与人际关系精准的把握;从赞助资金的角度来说,建立在对作品的运输、场地资金费用、画册出版等开销的评估。策划展览似乎现在成为一种时尚的职业,但也相当复杂多变,策展人在展会中负责活动的构思、组织、管理等事项,是一群智慧之人,必须了解艺术家的风格、思维方式、作品形态,能根据以往的作品推知艺术家能否做出符合展览要求的作品。同样来自台湾的东海大学林平教授以“谁是策展人”为题从广阔的视角阐述了独立策展人的社会角色与身份认同。早期策展人成为以公众利益出发的文化品位与知识的传播者;而今社会,独立策展人的滥觞成为策展中的一大难题。因此,首先我们需要扩大对于历史中策展人角色之变迁所框限的视野;其次持续观察、探讨与实践当代独立策展人所能扮演、突破的角色,在田野中持续检视和辨认这个职称的文化社会价值;再次我们需要反省和开拓策展人与艺术家创作之间的关系,扩大艺术创作所带来的文化再生和创造性能量。从当代角度来看展览,它提供给我们一些现实、美感、思辨的经验,也反映了策展人的能力。策展人不只是理论家,必须具有“作者意识”,具备告诉公众审美讯息的能力。策展人与当代艺术的社会价值在于策展人已经成为质问艺术的社会功能的主要代表者。田川流老师就艺术品投资的风险与前景发表自己的见解。首先,从社会的引力、艺术创制的需要、大众与艺术市场的需求三方面解释了艺术品投资已成为当代民众投资的新视域的原因;其次,介绍了以购置、储存与转卖(造型艺术),投资制作,艺术品信贷、股票与期货三方面为主的艺术品交易投资方式,他认为,投资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市场的紊乱、竞争激烈、权利的制约、金钱的制约以及赝品的影响;最后,田川流教授从公平的市场与和谐的环境、健全投资法规、提升投资者素质等方面对艺术品投资的前景作了展望。

三、反思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