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切除术十篇

时间:2023-04-08 06:17:51

子宫肌瘤切除术

子宫肌瘤切除术篇1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肌瘤;缩宫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esarean section in the feasibility of resection of uterine leiomyoma. Methods To compare the increase in cesarean section uterine myomectomy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and normal cesarean sec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volume of blood los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no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mount of bleeding. Conclusion The cesarean section at the same time is feasible and safe removal of uterine fibroids.

【Key words】 Cesarean section surgery;Hysteromyoma section;Oxytocin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中非常常见。据文献统计,其发病率占肌瘤患者的0.5%~1%,占妊娠的0.3%~7.2%[1]。但实际发病率远较上述数字高。产妇往往要求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切除术。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切除的可行性及怎样完整切除肌瘤,又尽可能减少出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32例宫内孕33~42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其中,初产妇22例,经产妇10例,年龄最大37岁,最小22岁,平均26岁,与同期正常剖宫产30例比较术中出血情况。

1.2 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下子宫下段剖宫产,缝合子宫切口后,根据肌瘤类型、大小不同,采用不同的切除方法,观察术中子宫出血量。

2 结果

观察组出血量为(219±80.6)ml,对照组出血量为(196±80.5)ml,经统计学软件SPSS 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2例患者无一例因切除肌瘤输血者。

3 讨论

3.1 评估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的切除 以往认为妊娠期子宫血运丰富、剥除壁间肌瘤时出血多,且肌瘤充血、水肿、变软不易切除干净,而产后部分肌瘤可缩小甚至消失。故主张除带蒂肌瘤或靠近子宫切口容易剔除的肌瘤外,一般不切除。但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手术方式的改进,这种观念发生了改变。目前认为剖宫产同时切除肌瘤利大于弊,其原因是较大子宫肌瘤影响产后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量增多,恶露时间延长,增加宫腔感染机会。切除肌瘤则可避免以上不良后果。尚丽新等[2]也曾报道剖宫产同时切除子宫肌瘤405例与单纯剖宫产比较,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发生率相近,宜同时切除子宫肌瘤。但遇下列情况,暂不切除:①特殊部位,如子宫下段、宫角部的大肌瘤;②宫缩乏力时;③危重患者,如妊娠合并心脏病、子痫、DIC等。

3.2 术前准备 术前应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讲明可能出现的情况:①术中出血较多,甚至需切除子宫,必要时术前备血;②小肌瘤剔除不净,术后肌瘤复发。

3.3 手术要点 ①先剖子宫,取出胎儿后立即子宫肌及静脉分别注射缩宫素20u,待胎盘娩出、缝合子宫切口后再切肌瘤,根据术中子宫收缩情况,必要时口服或纳肛米索前列醇片400 ug;②>5 cm的大肌瘤或多发肌瘤,剥除时可能出血多,以橡皮止血带扎紧子宫峡部及骨盆漏斗韧带,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及卵巢动脉血流,减少出血。如切除时间超过25 min,可暂松解止血带1~2 min;③多发肌瘤尽可能少做切口,最大限度在同一切口剥除多个肌瘤,如需1个以上切口则缝合一个再切另一个;④以电刀切开肌瘤包壁(浆肌层),深切至瘤核,找准层次进行分离,可完整切除肌瘤,出血不多;⑤较大肌瘤分离周围组织后以双爪钳提拉瘤核,向一个方向连续旋转牵出,可减少出血;⑥封闭瘤腔采用伦勃缝合法,止血效果好,缝合速度快;⑦对带蒂浆膜下肌瘤可行结扎,避免创面及针孔出血;⑧对于直径

3.4 术后管理 ①术后加强宫缩剂应用。术后6 h持续静脉滴注缩宫术,并应用止血剂,以后3 d每日静滴缩宫素10 U;②注意应用广谱抗生素,包括抗厌氧菌类抗生素预防感染。

临床实践证实,根据术中个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上述方法,于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切除术安全可行,出血无明显增多,既减少产后恶露、降低产褥感染等,又避免了再次手术、增加产妇痛苦及经济负担,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参 考 文 献

子宫肌瘤切除术篇2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肌瘤切除;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41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11-01

宫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高科技手术。宫腔镜是借助电视宫腔镜经宫颈进入宫腔对腔内良性病变进行手术治疗,具有不开腹、无切口、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在妇科领域应用广泛。

1临床资料

患者为已婚经产妇,年龄在28-56岁之间,平均年龄45岁,1-3胎不等,临床表现为月经血量过多或生理期太长,臭味的白带或血性白带。

患者均行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增大,形态失常,肌壁间单发或多发中低回声,最大者直径10cm,子宫内膜增厚。6例患者合并有轻中度贫血,CA125等肿瘤标志物检查在正常范围。完善检查后择期气管内插管麻醉下行手助下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手术历时90-120min,术中出血在20ml左右,术后2天下床活动,术后2天拔除引流管,术后3天进食,术后1周出院,住院10天。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虽然宫腔镜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但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开展较少,患者及家属对该手术了解不多并且患者对手术普遍存在着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在此种精神状态下实施手术,会使机体适应环境的内分泌系统遭受损害,影响免疫功能,降低机体对病毒,细菌的抵抗力,降低对手术的耐受性,增加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会,所以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2.2阴道准备无阴道流血的病人术前应给予0.05%碘伏溶液冲洗阴道并上药3天,每天一次。术前晚上及手术当天早上行阴道冲洗,术前排空膀胱。有阴道流血的病人应给予0.05%碘伏棉球擦洗阴道,以预防宫腔感染。宫腔镜手术一般选择至月经干净后3-7天后。

2.3饮食准备术前2日给予易消化的半流食,术前1日给予流食,嘱患者禁食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类食品,术前12h禁食,6h禁水,并在术前1日给予患者口服舒太清4盒以清洁肠道,目的是防止麻醉引起呕吐导致误吸,并防止肠胀气而影响术中术野显露。

3术中护理

3.1手术配合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要严格的执行相关的查对制度,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必须在其上肢建立的静脉通路。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行硬模外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待点到负极板贴好后,将开关打开,将其电凝功率调至60W左右,切割功率调至80W左右。对患者的外阴进行常规消毒后,将其会阴暴露在视野下,次是护理人员必须与医生配合将摄像头、电极、光源线等套上无菌套,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固定,避免术中出现脱落的情况。将手术过程中所需的各类器械进行灭菌处理后,根据手术所需的先后顺序来进行摆放,为手术操作提供方便。手术过程中,必须对各个仪器的运转情况进行严密的监视,根据手术的需求对膨宫压力进行调节,其压力通常在100mmHg以下[1],宫腔膨胀视野十分清晰时为最佳。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必须备有足够的灌流液,在此过程中还必须对宫腔排出量以及灌流量进行记录,对其差值必须及时报告,对相关活检组织进行收集,将其固定在相应的溶液中,对其进行标记后送检。

3.2术中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3.2.1出血在宫腹腔镜手术中,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当其出血量较少时,对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可。当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多时,必须停止手术,对其进行止血处理,并让患者在安静的环境中休息,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做好相应的记录。

3.2.2子宫穿孔子宫穿孔在子宫底部较为常见,行宫颈手术、宫腔粘连严重、子宫过度后屈或前倾变异、疤痕子宫等情况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子宫穿孔的情况[2]。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压下降、腹痛、多汗、烦躁不安等,对于此来患者必须根据医嘱对患者给予10mg地塞米松和20u缩宫素快速静脉滴注,同时还必须使用抗生素来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

3.2.3心脑综合征当患者出现膨宫以及宫颈扩张的情况时,就会使得迷走神经的张力增加,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率减缓、恶心呕吐,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休克。

3.2.4空气栓塞空气栓塞作为宫腔镜手术中较为罕见的并发症,其致死率达到了70%以上,静脉压力低于外界空气压力,开发经脉的暴露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空气栓塞的情况。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必须加强术中巡视,避免患者出现空气栓塞的情况。患者一旦出现此类情况就必须停止手术并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

3.2.5水中毒水超量吸收以及膨宫液过大是导致患者出现水中毒的主要原因,将引流瓶与引流袋连接在一起来对膨宫液进行回收,以此来对膨宫液的实际吸收量进行计算,防止患者出现水中毒的情况。对于疑似水中毒的患者,必须根据医嘱对患者给予少量高渗盐水或利尿剂静脉滴注。同时还必须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血清Na+浓度进行监测。

3.2.6预防感染对宫腔镜手术的禁忌证以及适应证进行全面的把握,对手术的时机进行恰当选择。此类患者的手术时间一般在月经干净后3-7天内进行,术前对各种机械进行严格的消毒,并做好充分的应道准备工作,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相关规程,术后对患者给予抗素治疗,确保会阴清洁,对会阴垫进行及时的更换,避免患者在术后出现感染的情况。

4术后护理

患者回病房后,护士应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及早活动除高危患者外,术后6小时内可指导患者床上适当翻身活动,6-8小时后可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疼痛的护理术后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嘱患者行放松术多可自行缓解,若不能缓解者可给予镇痛剂。饮食护理术后12h可进流食,少食多餐,在排气前不宜进产气不易消化的食物,注意一次进食量不可过大,尤其在排第一次大便前不宜进食肉类食品,以免造成肠胀气或发生肠梗阻。常规护理去枕平卧6小时,以免过早抬高头部致使脑脊液自穿刺处渗出至脊膜腔外,造成脑压过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而引起头痛.会阴护理术后可用15000高猛酸钾或0.1%洗必泰溶液擦洗会阴,每日两次,以免造成置管期间宫腔逆行感染。

5出院指导

行宫腔镜的病人为防止宫内感染禁同房、盆浴2周,保持外阴的清洁,遵医嘱口服抗生素。术后前几天有轻微的腹痛,属正常现象,尽量不从事重体力劳动。如果出现阴道出血大于月经量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常规口服抗菌素、止血药等。

参考文献

子宫肌瘤切除术篇3

【关键词】 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体质变化

【中国分类号】 R73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339-0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30~50岁的妇女中,其患病率可以达到70%~80%[1]。对于有症状或者较大的肌瘤,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开腹手术治疗为主。本文分析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术后患者的体质变化。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住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失访6例,共114例。患者年龄31岁~49岁,手术治疗前月经均规律,低于45岁均不存在更年期症状,在45岁以上的患者可能存在更年期症状。排除患者中存在既往心血管疾病史、内分泌疾病史、免疫系统疾病史的,排除恶性肿瘤和进行放疗、化疗的患者,排除半年内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患者入院经诊断均为子宫肌瘤,经过术中和术后病理诊断均证实为子宫平滑肌瘤单纯疾病,均进行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其中65例保留两侧附件,49例保留单侧附件。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两组,1组30~39岁,共41例;2组,40~49岁,共73例。经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评价方法[2]:监测患者术后1年、3年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检测两组患者术后1年、3年骨密度与心血管疾病发生情况,骨密度以单光子骨密度仪器进行测量,测量位置为桡骨;心血管疾病诊断以患者在医院就诊的记录为准。

1.3 统计学方法: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单位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单位以x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激素水平变化比较,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激素水平变化比较(fmol/L)

2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骨密度变化比较,见表2。

表2 2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骨密度变化比较 (%)

2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心血管实践发生率比较,见表3。

表3 2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心血管实践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目前仍是育龄妇女子宫切除术的最主要病种之一,病人也认为子宫内发生肌瘤一定要手术,但事实并非如此。有一部分病人可以随访观察或药物保守治疗,即使手术治疗,也不一定要将子宫切除。作为医生而言,必须掌握手术指征,根据病人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子宫切除范围。子宫切除术,仍为治疗子宫肌瘤有效方法。凡在已婚、生育,子宫肌瘤大于孕3月者,或肌瘤虽小于孕3月大小,但症状明显或经药物治疗无效者、或肌瘤恶变可能、或B超提示子宫肌瘤变性、短期内子宫肌瘤迅速增长等情况时,可考虑行子宫切除术[3]。年龄在45岁以下者,可单行子宫切除术;年龄在45~50岁以下者,行子宫切除术及单侧附件切除术;年龄大于50岁或已绝经者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所保留卵巢,必须仔细检查,需明确无病变:全子宫切除术,虽是妇科大手术,但多数患者子宫肌瘤无粘连,肌瘤在宫体部多见,故手术难度不一定很大,术中出血不一定很多,约200mL左右,病人在术后短期内体质很快恢复正常,丢失的血液短期内即能得到补偿[4]。相反,整个健康状况随着肌瘤切除后症状消失(如月经过多,阴道流血所致贫血,体质虚弱等)及精神上如释重负,病人健康状况往往明显有所改善。

子宫肌瘤而行全子宫切除术时,如果双侧卵巢没有病变的,术中可以保留卵巢。过去对接近或已到更年期但未绝经的妇女,主张在切除子宫的同时-并将双侧卵巢切除,主要原因是为了预防卵巢癌。但从国内外文献报道来看,子宫切除后保留卵巢的患者以后发生卵巢癌的风险并不比一般人群高,相反切除双侧卵巢所产生的危害却是明显的[5]。因为双侧卵巢切除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引起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及骨胳系统的一系列改变。出现绝经期综合征、骨质疏松,促成或加重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等,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与生活质量,甚至缩短生命。所以,绝经前切除卵巢带来的危害远比保留卵巢可能发生卵巢癌的风险要大,因此,子宫肌瘤切除时保留卵巢的主张已成为普遍的共识、但是对50岁以亡,已经绝经的患者,仍应在全子宫切除的同日寸切除双侧卵巢,因为绝经后卵巢萎缩,功能衰竭,留下这样的卵巢非似没有什么作用,留下今后发生卵巢肿瘤的机会。本次研究表明,对于绝经前的妇女,在行全子宫切除手术时保留正常的卵巢,虽然通过术后的卵巢活检证实卵巢上的细胞,卵泡会与手术前有一定差异,但几乎所有妇女的血浆激素水平都没有很明显的变化,被保留的卵巢还是发生着周期性变化,一直持续到自然绝经的年龄。但与此同时也有另一些学者通过研究指出可能有小部分妇女手术以后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呈现轻度降低状态,更年期方面的主诉如潮热、易出汗、情绪波动等更多出现,更年期激素水平的变化更大,当然并不是所有切除子宫的妇女都是如此的。

参考文献

[1] 郑萍,王淑兰,高晓秋等.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变化[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0,21(4):335-337.

[2] 姜静,张川利,等.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变化的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10):630-631.

子宫肌瘤切除术篇4

[关键词] 子宫切除;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6-156-0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多见的良性肿瘤。临床采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有良好的效果[1-2]。但是对患者的内分泌各激素水平有明显影响[3]。临床也可采用肌瘤剔除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明显优于子宫切除术[4]。我院对子宫切除与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内分泌情况的影响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接诊的46例患者经各项诊断确诊为子宫肌瘤,两组均排除内分泌、肿瘤等影响患者内分泌功能的疾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子宫切除组和肌瘤剔除术组两组。子宫切除组23例患者,年龄27~45岁,平均(37.4±6.7)岁;肌瘤剔除术23例患者,年龄26~43岁,平均(37.1±6.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及病情状况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子宫切除术组:(1)取下腹正中切口,从脐下至耻骨联合上缘。(2)提起子宫及缝扎线,剪断骨盆漏斗韧带及圆韧带,剪开骨盆漏斗韧带与圆韧带之间的阔韧带前叶,向前游离,剪开子宫膀胱腹膜反折至对侧。(3)游离子宫体:用手指沿子宫膀胱间疏松结缔组织平面轻轻将膀胱稍向下分离,显露部分宫颈,显露子宫动、静脉。在血管下方距宫颈旁约2cm处有输尿管通过。然后剪断宫体两旁阔韧带后叶组织至子宫动脉上方。(4)游离子宫颈:适当用手向头侧牵提子宫,用拇指将膀胱进一步推送至宫颈外口水平以下,同时向两边缓缓推挤开输尿管。(5)切除子宫:在子宫直肠窝填入纱布垫一块,以吸收可能从阴道漏出的分泌物。提起子宫,切开阴道前穹窿,钳夹并提起阴道前壁,从切口塞入一小块

纱布,切除子宫。(6)去子宫后,用碘酒、酒精棉球涂擦阴道断端,然后用1号或2号铬制肠线作“8”字间断缝合或连续缝合。

肌瘤剔除术组:(1)于下腹正中切口或耻骨联合上横切口。(2)在肌瘤表面血管较少的部位,视肌瘤大小行纵形、梭形或弧形切口,深至肌瘤包膜,沿包膜表面钝性分离,至基底部血管较多时,可钳夹后切出肿瘤,缝扎残端。用可吸收线行“8”字或连续缝合肌层1~2层。(3)此类肌瘤常带蒂,可贴近子宫壁夹住瘤蒂,切除肌瘤。(4)黏膜下肌瘤切除若肌瘤明显突入宫腔,需进入宫腔内切除肿瘤。(5)对宫颈前壁肌瘤,先打开膀胱反折腹膜,锐性分离膀胱至肌瘤下缘及侧缘,切开宫颈前壁组织至肿瘤表面,沿肿瘤包膜钝性分离至基底部,钳夹、切除肌瘤,残端缝扎。宫颈肌层用可吸收线行“8”字或连续褥式缝合1~2层,并缝合膀胱腹膜反折。

1.3 观察指标

分别通过采血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FSH、LH、E2的3项激素水平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数据采用()来表示,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子宫切除术后3项激素水平的变化

术后3个月、1年,检测发现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的FSH、LH均显著升高,E2水平显著降低,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2.2 肌瘤剔除术后患者的3项激素水平的变化

术后3个月、1年,检测发现肌瘤剔除术后患者的FSH、LH、E2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术前术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子宫肌瘤患者可出现月经过多、排尿、排便困难等临床表现[5]。手术仍是子宫肌瘤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主要分为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主要针对有手术指征,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恶变者,可行子宫切除术。目前对于大多数患者建议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前应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恶性病变。对≤40岁,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或者虽然没有生育要求,但不愿切除子宫的患者可考虑行肌瘤剔除术。开腹肌瘤剔除适应证广泛,对于特殊部位的肌瘤、多发肌瘤、子宫体积过大者以及剔除术后复发者均应首选开腹肌瘤剔除[6-7]。但是采用子宫切除存在着术后严重影响患者内分泌功能的缺点[8-11]。目前,采用肌瘤剔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减轻了对FSH、LH、E2三项激素水平影响较小,从而起到了保护患者内分泌功能的效果[12]。

本研究显示,术后,子宫切除术组患者的FSH、E2均显著升高,E2水平显著降低,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的内分泌激素变化影响较小,效果明显优于子宫切除术。

总之,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华英.不同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3,35(8):1159-1160.

[2] 何艳珍,袁建寰.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180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1):59-60.

[3] 粱锋.子宫肌瘤剥离器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31):91-92.

[4] 甄文明,谭燕玲,邹岚,等.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18):69-70.

[5] 冷观群,徐芬,魏毅利,等.子宫肌瘤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体质变化的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420-421.

[6] 欧阳煜宏.不同术式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280例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6):5831-5834.

[7] 蒲红杰.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变化[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4):256-257.

[8] 钟珊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2):44-45.

[9] 郭锦芳,戚伟珍.子宫肌瘤的腹腔镜剔除术和开腹手术的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4):157-158.

[10] 夏玉娟.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对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2):53-54.

[11] 黎德群,马刚.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46例的疗效分析[J].广西医学,2009,31(3):368-369.

子宫肌瘤切除术篇5

【关键词】 剖宫产;子宫肌瘤切除术;安全性;临床观察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3.063

子宫肌瘤是生育期妇女最常见的盆腔良性肿瘤,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占妊娠患者的0.5%左右[1], 随着我国妇女生育年龄的延后及剖宫产率的升高, 剖宫产术中发现子宫肌瘤的患者也逐渐增多。本院对部分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 采用了子宫动脉结扎术结合药物缩宫及双重缝扎方法止血,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9月~2014年9月在沈阳市妇婴医院住院8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取同期80例妊娠未合并子宫肌瘤产妇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内外科合并症、凝血功能障碍、前置胎盘及贫血。观察组子宫肌瘤直径3~10 cm, 其中直径3~6 cm 62例, 直径6~10 cm 18例;肌壁间肌瘤64例, 浆膜下肌瘤13例, 黏膜下肌瘤3例;肌瘤位于宫体部70例, 宫底部6例, 宫颈部4例。两组剖宫产手术指征除子宫肌瘤阻塞产道外, 孕妇年龄、孕产次及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剖宫产中同时切除子宫肌瘤, 对照组仅行剖宫产术。两组剖宫产手术操作及麻醉方式相同。均采用耻骨联合上横切口、子宫下段横切口。观察组先行剖宫产术, 然后切除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切除操作同非孕期, 缝合方法以间断8字缝合关闭瘤腔后连续锁边缝合切口, 出血点采用7号丝线在切口两侧平行切口方向分别缝扎, 然后再将切口两侧丝线相对打结。根据子宫收缩情况, 给予缩宫素、卡前列氨丁三醇宫壁注射, 或卡贝缩宫素静脉侧管, 宫缩无好转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其中18例直径6~10 cm子宫肌瘤切除前预防性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 另有2例缝扎及缩宫药物止血治疗无效, 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对照组常规行剖宫产术, 缩宫素促宫缩治疗。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血红蛋白下降情况, 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热、输血及住院时间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观察组及对照组有3例输血病例, 均为巨大儿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两组术后发热、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观察组无子宫切除病例。

3 讨论

为适应胎儿-胎盘循环的需要, 妊娠期子宫血管扩张、增粗, 子宫血流量增加, 不易止血, 此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 易造成产后出血及感染, 甚至子宫切除, 过去一般多不主张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切除术, 除非是带蒂浆膜下子宫肌瘤[2], 冯雪萍等[3]报道合并子宫肌瘤组产后出血率为31.06%, 而对照组仅为0.69%。然而随着剖宫产手术操作的熟练, 多种止血方式的应用及推广, 这一观点逐渐发生转变。Kaymak等[4]研究认为, 对于有经验的产科医生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 通常不会带来严重并发症及极大的危险。本院研究结果亦表明如果止血效果确切, 减少出血, 解决了出血多、易感染的问题, 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切除术是可行的。例如缝合方法, 本院采用关闭瘤腔后连续锁边缝合切口, 出血点用7号丝线在切口两侧平行切口方向分别缝扎, 然后再将切口两侧丝线相对打结, 较单纯缝扎止血点效果明显。另外, 积极进行药物促宫缩治疗, 如卡前列氨丁三醇(欣母沛)、卡贝缩宫素。周围血管丰富的肌瘤及直径>6 cm的肌瘤, 估计切除子宫肌瘤出血多的病例预防性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观察组病例均取得成功, 无一例子宫切除。

有研究表明产后随着孕激素水平的下降子宫肌瘤会自动缩小, 但大量研究表明如果剖宫产时不剔除子宫肌瘤会影响子宫复旧, 导致恶露增多、盆腔感染机会增加, 甚至需再次手术摘除子宫肌瘤[5]。徐宝兰、姜鸿雁[6, 7]认为虽然产后激素含量减少使肌瘤体积减小, 但是肌瘤不会自行消退, 仍会发生肌瘤扭转或月经过多等并发症, 需要采取手术进行治疗。所以, 剖宫产术中切除子宫肌瘤既减少因子宫肌瘤带来的产褥期并发症, 又可避免日后患者的二次手术, 减少患者再次接受手术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 在技术成熟、有条件的医院, 由经验丰富、掌握多种止血方法、应变能力强的医生有选择性地行剖宫产。术中同时切除子宫肌瘤是安全、可行的,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72.

[2] Cunningham FG, Gant NF, Leveno KJ, et al. Williams Obstetrics. 21st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2001:930.

[3] 冯雪萍, 吴小容, 陈梅绮, 等.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母儿结局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3, 19(11):695-696.

[4] Kaymak O, Ustunyurt E, Okyay RE, et al. Myomectomy during cesarean section . Int J Gynecol Obstet, 2005, 89(2):90-93.

[5] 宋雪凌, 杨孜.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中华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5, 6(4):309-311.

[6] 徐宝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80例在剖宫产术中的处理.现代医药卫生, 2011, 27(3):339-340.

子宫肌瘤切除术篇6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开腹手术;对比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28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745-01

据统计,35岁以上的中年妇女,很多人患有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恶化率很小,一般在1%以下。大部分肌瘤都可以通过宫腹腔镜切除,不用进行开腹手术治疗。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本文针对腹腔镜资格肌瘤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进行了临床对比研究,以探求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共60例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对比研究。患者年龄在30岁-55岁之间,平均年龄43.15±1.23岁。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对照组两组:①腹腔镜组共有30人,年龄31岁-54岁之间,平均年龄43.04±1.68岁,进行了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②对照组30人,年龄在30岁-55岁之间,平均年龄44.25±1.31岁,进行了传统子宫肌瘤开腹手术治疗。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的年龄、身体情况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表示无差异统计学意义,有临床对比分析意义。

1.2手术方法

1.2.1腹腔镜组腹腔镜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右下腹麦氏点、左下腹对称右麦氏点3点穿刺。宫腔置入举宫器,切开前,增加缩宫素肌内注射瘤体,用单极电钩纵形切开子宫浆肌层与肌瘤直径等长,暴露肌瘤包膜并切开,用有肌瘤钻取出肌瘤,边分离边电凝血管,剥出肌瘤。最后关闭穿刺孔,处理伤口。

1.2.2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了传统子宫肌瘤开腹手术治疗。在患者腹部切开刀口,并将子宫切开,将肌瘤剔除,然后再将子宫和腹部伤口缝合。

1.3统计学处理用SPSS10.1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对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最高体温、住院时间等进行了分析,见表1。

3讨论

腹腔镜技术只需在患者实施手术的部位四周开“孔”,将腹腔镜镜头(直径为3-10mm)插入宫腹腔内,运用数字摄像技术使镜头拍摄到的图像通过光导纤维传导至后级信号处理系统,并实时显示在专用监视器上,无需开腹即可在电脑屏幕前直观患者体内情况,对病变组织进行手术操作。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技术治疗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美观、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第一,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就可以发现腹腔镜手术后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更短,这主要是由于宫腹腔镜手术在密闭的盆腹腔内进行,患者创伤远远小于经腹手术,因此相对于比传统开腹手术有诸多优点:创伤小、疼痛轻、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缩短最早排气时间,减少患者术后腹胀痛苦,促进机体功能恢复。而对于患者来讲术后胃肠功能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因为胃肠蠕动还没有恢复,不能进食,患者术后满意度降低。当然,术后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恢复,让患者勤翻身、下床活动可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其次,本次研究(表中所示)可以发现腹腔镜技术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术后自由活动的恢复时间更短。这也主要是由于腹腔镜技术应用后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小,术后感染控制也更为容易。而患者能够较快出院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腹腔镜手术不仅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及恢复快,术后六周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性生活状态明显好于开腹手术组。这些都说明腹腔镜技术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子宫肌瘤治疗技术。

第二,通过本次研究也可以发现,两组患者的术中流血量没有明显区别,这主要是由于术中缺少了手的触觉,对于子宫表面不可视的壁间肌瘤的存在确认困难,缝合后深在部位出血无法通过挤压确认,术中出血不能迅速用手协助止血等问题。而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手术过程中应该尝试选择正确的层次进行分离,并采用边凝边切的分离方法。用电凝钩迅速将瘤体表面浆肌层切开,直达瘤体,由于肌肉收缩,出血较少。分离过程中,用大抓钳钳夹肌瘤后贴近肌瘤进行分离,可大大减少出血量,必要时采用缝扎止血。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腹腔镜技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必须要注意术后的观察,术后20多天是肠线化线吸收期,会有一些分泌物。如果量较多,呈血性或黄色,伴腹痛、腰酸等症状,则说明可能会有腹腔感染的症状,应该及时入院治疗。

第三,腹腔镜子宫切除主要适应症是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子宫肌瘤等,以功血患者为主。我国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主要适应症是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卵巢良性肿瘤、CINIII等,位于首位的是子宫肌瘤。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有一定的限制,只有符合腹腔镜治疗条件的患者才可以选用腹腔镜技术。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必须要保证手术中肿瘤最大不要超过12公分,不要小于4公分,多发性的话肿瘤的总共数量小于10个,术前第一当然要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但是有些不符合的患者也可以通过院内治疗转变成为适应症,具体的相对适应症包括:①子宫颈肌瘤、带蒂的黏膜下和浆膜下肌瘤、血管型平滑肌瘤;②急性和慢性盆腔炎,经药物控制后可变成适应症;③多次下腹部手术史,肠粘连史,下腹部声通道上有异物置入者;④下腹壁严重的质地较硬的手术疤痕,对显像超声有明显衰减者;⑤部分相对适应症病人,可以转换绝对适应症。

参考文献

[1]王晨笛,王海英,杨云,李莉.腹腔镜辅助腹壁小切口与单纯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对比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08).

[2]田霖,张重阳,肖彬,田志强.腹腔镜直肠癌Miles手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06).

[3]李彦良,宋希林,孙现军,于建勇,刘凯,程序瑞,马恒.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短期疗效的临床对比[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06).

[4]易伟斌,夏姿芳,张建芳,李志军.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对比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02).

子宫肌瘤切除术篇7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8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在术前、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48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46例痊愈,2例转为开腹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5.8%,临床护理满意度为100%。

结论: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腹腔镜 子宫肌瘤 术前 术后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39-02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对女性患者生殖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现阶段,临床上常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进行治疗,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出血量少、创伤性小、康复时间短等优点,但是其术后容易出现发热、皮下气肿、胸痛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工作。本文就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8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给予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8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30至50岁,平均年龄为43.7岁;类型:单发性子宫肌瘤有27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有21例;肌瘤直径在3.5至6cm之间,平均直径为4.8cm;发病位置:浆膜下有8例,阔韧带有10例,肌壁间有12例,颈部有18例。术前进行B超、细胞学等检查,确定为子宫肌瘤,并将存在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病变等疾病的患者排除。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①临床评估。主要对患者病情、文化程度、手术认识等进行有效的评估,并根据患者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②心理疏导。由于患者对手术知识了解甚少,在术前容易出现恐惧、焦虑、不安等心理,对手术顺利进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并主动向患者讲解手术相关知识,以消除患者内心顾虑,提高患者手术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1]。③手术准备。为了避免术后切口受到感染,在术前应对患者脐孔进行有效的清洁和消毒,并将脐孔污垢进行有效的清除;用PVP-I对患者阴道进行有效擦洗,术前一天及术晨共两次,以避免逆行感染的产生;手术前天,叮嘱患者进食半流质性食物,术前12小时禁止进食、饮水,手术前晚至次日清晨,需利用辉瑞灌肠液对患者进行灌肠,以使患者肠道处于排空状态,以避免肠胀气对手术的影响。

1.2.2 术后护理。①生命体征观察。手术结束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对患者心电状况进行严密监护,并对患者呼吸、脉率、血氧饱和度及血压等进行严密观察。对患者精神状态和面色及疼痛情况进行观察,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若出现异常情况,则需及时告知主治医生,给予有效的处理。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咳痰方法,将痰液有效咳出,若患者无法咳出痰液,则需采取吸痰措施,以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性。使用镇痛泵时2次按压时间间隔15分钟。②导管护理:腹腔引流管可引流腹腔内积血积液,一般留置24-48小时,引流量少于50ml,无腹痛不适,可考虑拔管,妥善固定防止滑脱,保持清洁,标识清晰;保持引流通畅,防止逆流;遵守无菌操作;观察记录引流量及性质。③并发症预防。出血:出血症状常出现在术后24小时范围内,这时护理人员需对手术穿刺孔进行严密观察,看其是否存在渗血现象,若存在渗血现象,则需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助以上做好止血处理工作。发热:由于受到术后炎症影响,患者术后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时可采取物理降温方法,使患者体温恢复政治,并给予适量抗生素进行辅助治疗。胸痛:主要由胸膜反应导致的,可注射适量的镇痛剂进行治疗,2d后可缓解。皮下气肿:主要由二氧化碳气腹导致的,常发生于胸部或者腹部,若气体较少,可自行吸收,无需处理;若气体较多,则需给予吸氧治疗[2]。④饮食护理。腹腔镜手术不会对胃肠道造成损伤,且刺激性较小,初期合理饮食对胃肠功能康复具有重要作用。术后6小时后,患者可进食流质性食物,但不可进食豆浆或者牛奶等容易产生肠胀气的食物,排气后可进半流质饮食,排便后进食软食,术后7d后,应进食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而盐分、脂肪较低的食物。术后初次下床活动必须遵循“三步曲”即床上座30秒、床边座30秒、床边站30秒,且动作缓慢,若感头晕、眼前发黑时立即蹲下或坐下,并呼叫医务人员。

2 结果

48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46例痊愈,2例转为开腹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5.8%,临床护理满意度为100%。

3 讨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创伤性小、病情恢复快、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应用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子宫肌瘤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其术后容易出现胸痛、发热、皮下气肿、出血等并发症,若不能及时预防和控制,并对患者病情康复造成很大影响,必须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为了避免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工作。在术前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以保证护理干预措施的合理性;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提高患者手术信心,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做好手术相关准备,保证手术预后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48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46例痊愈,2例转为开腹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5.8%,而临床护理满意度为100%。

总之,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子宫肌瘤切除术篇8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2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部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肌瘤最大直径8cm,最小0.5cm,其中仅3例为1个肌瘤,余均为2个以上,最多14个,其中1例合并卵巢囊肿。

结果:2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平均时间1小时,出血量少于120ml,平均住院7天,随访0.5至1年无不适主诉,暂未见复发。

结论:小切口法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切口 子宫肌瘤 剔除术,

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选择适合病例采用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20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例患者年龄35-45岁,平均40岁,均已婚,其中3例有剖宫产史,3例上环,1例合并1卵巢囊肿。

1.2 术前诊断: 术前均发现子宫增大,40+―120+天妊娠大小,经量增多者7例,月经不规律2例,B超均发现子宫肌瘤,排除内膜病变,常规宫颈TCT排除宫颈癌。

1.3 方法: 患者行硬腰联合麻醉,耻上横切口或下腹部纵切口,长度6-8cm。常规进腹,洗手探查,用一条长约25-30cm的橡胶止血带,穿过两侧阔韧带无血管区,于子宫前方或后方交叉,抽紧,用止血钳固定,宫体注射缩宫素10u,于肌瘤最隆起部位切开子宫浆膜及表面正常肌层达瘤核,用鼠齿钳夹持并提起切口边缘,用巾钳提瘤核,钝性分离假包膜,直达底部,但尽量勿进入宫腔,剥出肌瘤,腔穴内间断缝合止血。同法剥除所有可触及的肌瘤。肌瘤常规送快速病理检查。肌瘤剥净后去掉止血带,出血部位再加固缝合止血。征得家属同意的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待快速病理提示子宫平滑肌瘤后碘伏水冲洗盆腔,清点器械辅料无误后逐层关腹。其中3例放置腹腔引流管,2例穿透内膜。

2 结果

2.1 术中情况: 手术时间为40-90分钟,平均60分钟,术中出血40-120ml,平均80ml,肌瘤8*7*7cm-0.5*0.5*0.3cm大小,其中3例为1个肌瘤,直径4-7cm不等,余病例均为2个以上,最多14个,其中1例合并卵巢囊肿,术中行囊肿剥除术。手术全部成功,无副损伤。

2.2 术后情况: 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最高体温38度,一般未超过48小时,且多为1-2次,3天后体温均正常,术后8小时可下床活动,术后48小时左右恢复排气,术后3天查白细胞计数,分类及血色素。其一例因手术前贫血,术后给予输血,余血色素与术前无明显改变,腹部横切口根据患者要求做皮内缝合或丝线缝合,丝线缝合者外缝3针,5-7天拆线,纵切口7天拆线,伤口均甲级愈合。全部随访,未诉不适,近期未发现复发。

3 结论

3.1 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评价: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为20%-30%。既往治疗子宫肌瘤最常见的手术方法是子宫切除,近年来保留子宫的肌瘤剔除术日益增多。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多用于数目较多,瘤体较大,难以在腹腔镜下彻底做掉,术中用止血带,明显减少出血量,手术具有彻底性。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仅可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重要的是维持子宫的生理功能,保持了盆底解剖结构的完整性,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但腹腔镜仍有其局限性,肌壁间小肌瘤腹腔镜手术不能触摸探查;剔除体积较大、数目较多、位置较深肌瘤时,均可导致手术操作困难,缝合不牢固。该术式主要优点:(1)手术切口小;(2)该术式简单、快捷,在直视近距离下操作,避免了腹腔镜下剥离缝合繁琐费时,克服了电外科器械造成组织热损伤,影响子宫肌层愈合;(3)可直接触摸子宫肌层残余小肌瘤,弥补腹腔镜手术的触觉缺失; (4)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不依赖特殊器械和设备,成本低,具备一定手术技巧者,容易掌握,有临床推广价值;(5)术后吸收热程度和发生率低。(6)术后疼痛发生率低。

3.2 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需注意问题 : (1)选择合适的病例,子宫肌瘤造成大量出血,或长期的经量过多、经期过长以致贫血,而药物无法根治,子宫肌瘤长到拳头大小,造成骨盆中的其他器官受到压迫,肌瘤生长速度太快,妇女不孕而其他一切检查正常,此时不孕的原因可能就是子宫肌瘤。(2)术中出血与感染是肌瘤剔除术不能忽视的问题。剔出肌瘤后,瘤腔未缝合关闭好,遗留死腔而造成血肿。血肿形成后积血感染形成脓肿,而使手术失败。因此,手术剔除肌瘤后应止血彻底,瘤腔较深者应分层缝合以达到止血和不留死腔的目的。(3)术后肌瘤的复发,这是肌瘤剔除术后的重要问题。肌瘤的复发有两种可能:原有肌瘤剔除后新的又发生发展或较小的肌瘤当时未发现,但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较小,大多数是手术时已有微小肌瘤即“种子”肌瘤,术后受卵巢激素的作用而逐渐长大。因此术前应详细进行超声检查, 了解肌瘤的个数、大小、部位。术中仔细查看和操作,凡看得见扪得到的微小肌瘤均应剔除以减少肌瘤的复发。(4)手术时,瘤体较多,创面较大,有时可能掩盖子宫创面渗血情况,术后可放置血浆引流管。

子宫肌瘤切除术篇9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77-01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可导致子宫异常出血,以往临床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但临床效果令人不甚满意。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腹腔镜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成为目前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了88例子宫肌瘤切除患者,临床给予积极治疗和护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31-64岁,平均年龄43.2岁;单发肌瘤58例,多发肌瘤30例。患者入院后给予诊断及B超和妇科常规检查,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肌瘤数低于6个,肌瘤直径小于6cm,所有患者无腹腔镜手术禁忌症,符合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指征[1]。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气管插管全麻,取膀胱结石位,于左下腹、右下腹和脐带部行穿刺孔,以二氧化碳建立是人工气腹88例患者,其中,29例行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25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12例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22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1.2.2护理方法

1.2.2.1术前护理①术前检查:88例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术前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心电图、胸透、X线等;检查大便和血尿常规;检查凝血功能和各项血生化指标;②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宣讲子宫肌瘤有关知识及临床治疗方案,详细介绍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优势,耐心和患者沟通,疏导其焦虑、恐惧等心理,促使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准备工作:术前要备皮,用0.05%碘伏溶液清洁术野,动作轻柔,避免用力过度造成局部感染,术前2天宜进食流质和半流质失误,避免进食豆类和牛奶等宜产气的食物,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饮;④环境:保持病房和手术室清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时通风透气,严格遵循消毒规定。

1.2.2.2术中护理患者取正确,避免因变动产生滑脱或电灼伤等意外,保持静脉通路畅通,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立马向医师汇报,术中要注意保暖,避免术中体温过低等。

1.2.2.3术后护理①常规护理:术后平卧6小时,持续吸氧3小时,密切监测患者心电图,每隔15至45分钟巡视病房;②伤口护理:术后24小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穿刺点情况,定时查看穿刺点是否有渗血、渗液等情况发生,要保持敷料干燥,避免包裹过严;③疼痛护理:术后患者取合适的,避免不正确加剧疼痛感,对于疼痛感剧烈的患者给予镇痛泵和镇痛药物对症治疗;④饮食护理:患者清醒6小时以后才允许进食,宜进食流质食物,避免进食易产气的食物,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⑤管道护理:固定好各种管道,确保管道通常,避免出现受压、滑脱等现象。记录腹腔引流液及尿液颜色、量及性状,引流袋和尿袋务必低于耻骨联合,避免引流液和尿液反流引发感染[2];⑥出院指导:术后要嘱咐患者多休息,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多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并制定科学有规律的锻炼计划,定期复查。

1.2.2.4术后并发症护理①术后出血:术后出血多在术后24小时内发生,因此,术后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穿刺孔情况,一旦伤口有渗血、渗液等情况,要立即汇报医师,并及时换敷料,必要的时候要缝合止血或用砂袋压迫止血[3];②皮下气肿:二氧化碳气腹可诱发皮下气肿等,少量的气体患者可自行吸收,不需要对症处理,但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要变换或给予低流量吸氧解决。

2结果

8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平均用时(110.5±58.9)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1.4±38.6)ml,住院平均(5.0±1.8)天。无死亡病例。

3讨论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以微创和恢复快等优点得到了广大医师的认可,目前,常将腹腔镜技术运用到子宫肌瘤切除术中,但值得注意的是,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临床治疗过程中,要给予密切关注和积极护理,才能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

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对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给予积极治疗和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手术平均用时(110.5±58.9)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01.4±38.6)ml,住院平均(5.0±1.8)天,且无死亡病例。护理体会如下:多数子宫肌瘤患者对腹腔镜手术较为陌生,加之,担心术后生育问题,患者多存在较重的心理负担,因此,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使患者配合手术治疗,从而有助于腹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对术后并发症有全面的了解,术前要积极准备,术中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术后对并发症给予积极护理,全方位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参考文献

[1]莫建英.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9):39-41.

[2]王补青,潘娇平.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手术期103例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116-117.

子宫肌瘤切除术篇10

【关键词】 子宫肿瘤;子宫动脉;预处理

【中图分类号】R71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1-75-02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以其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妇科最受关注和欢迎的手术方式,为探讨子宫动脉预处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可行性,2009年3月~2012年12月,江阴东方妇科医院妇科查阅了相关文献,并对24例子宫肌瘤患者施行了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后子宫肌瘤切除术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子宫肌瘤患者42例施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25~43岁,平均34岁。38例为肌壁间肌瘤,4例为蒂较宽的浆膜下肌瘤。肌瘤数最多3个。肌瘤直径最大为7cm。已婚未育13例,余均为经产妇。患者均有月经过多和贫血,其中轻度贫血16例,中度贫血2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子宫动脉阻断组24例,先于腹腔镜下阻断子宫动脉,再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18例未于腹腔镜下电凝阻断子宫动脉,直接行子宫肌瘤切除术。两组患者年龄及肌瘤数、大小、位置无差异。

1.2 手术方法

1.2.1 子宫动脉阻断组: 患者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取膀胱截石位。术前宫腔内放置举宫器。于脐下作一1cm纵切口,气腹针穿刺入腹腔,充入CO2 气体,维持气腹压力在14mm Hg。10mm Trocar穿刺成功后,置入30°腹腔镜。在双侧髂前上棘内侧约3cm处各穿刺5mm Trocar为操作孔。先探查盆腔脏器有无粘连,再探查子宫肌瘤数量及大小。改为头低足高位,助手用举宫器将子宫向前向上举起。于子宫峡部稍上方剪开阔韧带后叶腹膜,分离暴露双侧子宫动脉。镜下见子宫动脉迂曲、有搏动。紧靠子宫,以双极电凝钳电凝子宫动脉,阻断子宫的血供。镜下见宫体颜色变为紫红色。用单极电凝钩沿肌瘤表面最突出部位的长轴切开子宫浆肌层,直达肌瘤表面。用大抓钳钳夹肌瘤并向外牵拉,助手协助紧贴子宫肌瘤用单极电凝钩切断肌瘤假包膜的结缔组织,切除肌瘤。创面用10可吸收线8字间断缝合。创面张力较大时体外打结,再腔内打结,闭合创面。切下的肌瘤用电动子宫旋切器旋切成小块取出。穿刺孔留置直径5mm的橡皮引流管,术后第1天拔出。

1.2.2 对照组: 麻醉、、穿刺均同子宫动脉阻断组。探查后直接行肌瘤切除术。用单极电凝钩沿肌瘤表面最突出部位的长轴切开子宫浆肌层,直达肌瘤表面。内凝器分离止血。若大血管出血,用单极或双极电凝止血。创面缝合同子宫动脉阻断组。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

2结果

子宫动脉阻断组24例中1例因肌瘤较大且向左侧阔韧带突出,阻断子宫动脉困难,术中出血较多而中转开腹,余者均顺利经腹腔镜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180min,平均9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0ml,大部分出血量20~50ml。对照组18例,2例因术中出血较多中转开腹,余者均顺利经腹腔镜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0~210min,平均12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80ml。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具有患者损伤少,腹部疤痕小,粘连发生几率小,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但仅适用于浆膜下或外凸的肌壁间肌瘤。主要是因子宫血液供应丰富,按常规方法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时,无法像开腹手术那样用压脉带勒压子宫峡部暂时阻断子宫血流以减少术中出血的方法,而且,无论是用内凝器还是单极或双极电凝止血,效果都不理想,因此,术中出血较多,影响术中视野暴露。有时为了止血需用单极、双极或内凝器反复电凝,结果由于损伤组织较多,镜下缝合时对合较差,术后吸收热较高,持续时间长。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先行子宫动脉阻断后再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可使术中出血明显减少,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子宫切口愈合。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适应证为:(1)年龄

参考文献

[1] Liu WM,Tzeng CR,YiJen C,et bining the uterine depletion procedure and myomectomy may be useful for treating symptomatic fibroids [J].Fertil Steril,2004,82(1):205-210.

[2] 徐恩多.局部解剖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