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8:39:20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范文篇1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同时行肌瘤挖除术减少出血量措施及其可行性。方法妊娠合并子宫肌瘤96例在剖宫产时同时行肌瘤挖除术与96例单纯剖宫产的产妇做对照。结果手术时间、产褥病率、术后住院天数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时出血量肌瘤挖除组多于单纯剖宫产组;肌瘤较大,多发性子宫肌瘤与肌瘤较小、单个肌瘤相比出血量增多,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时肌瘤挖除术是切实可行的。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较常见的妊娠合并症,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术的不断上升,术中遇见妇科肌瘤的几率明显增加,包括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剖宫产时的正确处理是预防产后出血,减少患者痛苦的重要措施,本文就此问题作一探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自2002年6月至2007年3月收入本院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挖除术的96例产妇为观察组,年龄(28.3±3.6)岁,其中浆膜下肌瘤31例,肌壁间肌瘤58例,黏膜下肌瘤7例,肌瘤最大约8cm×8cm×6cm,肌瘤直径>5cm者34例,多发性肌瘤40例,单个肌瘤56例,肌瘤以前后壁尾多,其次为子宫角,下段最少,另取同样多单纯剖宫产的产妇做对照,年龄(27.1±4.2)岁。两组孕周均大于37周。两组的年龄、孕周、产次、新生儿体重比较无差异性(P>0.05)。

1.2手术方式两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取胎术,观察组待胎儿娩出后,静滴缩宫素20U,宫体注射20U,可吸收线缝合子宫,瘤体周围注射缩宫素20U与非妊娠期子宫肌瘤挖除方式相同。

1.3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24h内多发性子宫肌瘤出血多于单个肌瘤,多发性子宫肌瘤出血量(423.8±96.3)ml,单个肌瘤平均出血量(331.9±63.8)mlP<0.05。子宫肌瘤直径≥5cm者,术后24h内出血量(392.8±85.7)m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时平均出血量(382.5±130.2)ml,对照组术时平均出血量(291.7±90.5)ml。术中出血量肌瘤挖除组多于单一剖宫组(P<0.05)。手术时间观察组为(62±15)min,对照组为(56±13)min,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产褥病率、术后住院天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96例肌瘤全部送病理检查,均为平滑肌瘤。

3讨论

3.1剖宫产术中切除肌瘤的可行性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为0.3%~7.3%[1],其流产率高于正常子宫妊娠者,如果能妊娠到足月,分娩方式则由多种因素决定,以前不主张在剖宫产同时肌瘤挖除,原因是:①妊娠期子宫血运丰富,易导致产后出血和感染;②手术难度增大,因妊娠期子宫的膨大和胎儿娩出后子宫收缩变形,使肌瘤与周界边界不清。叶红[2]、李雅丽[3]等报道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挖除术是可行的。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的挖除主要顾虑是:足月妊娠子宫高度充血,肌瘤增大变软,手术可能无法控制出血[4]。本组病例中肌瘤挖除组与单纯剖宫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证实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挖除术是切实可行的。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应遵循以下手术原则:①对浆膜下、黏膜下肌瘤应挖除;②对肌壁间肌瘤应尽可能挖除,但不易在子宫上做多个切口;③对于切口附近子宫下段部位肌瘤,应行肌瘤挖除;④于宫角阔韧带部的肌瘤,因基底部宽大血供丰富,应根据医生经验,抢救条件而定。

3.2剖宫产时挖除肌瘤的处理

3.2.1术前准备首先必须有充足的血源,以备急用,其次产妇应做全面实验室检查,如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检查、血型等。另外,施术者必须操作娴熟,能承担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结扎术及妊娠子宫全切术。

3.2.2术中、术后处理一般需先做剖宫产,除黏膜下肌瘤经宫腔内切除术外,其余均应先缝合子宫切口,然后挖除子宫肌瘤,术中应用大量缩宫素,以减少子宫出血;在找到肌瘤的界限后予以分离,采取边分离边结扎的方法,电刀在挖除肌瘤时可起到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若经缩宫素应用及一般方式处理无效时,可结扎子宫动脉,甚至切除子宫。

3.2.3术后治疗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挖除术,术后处理同子宫肌瘤挖除术及剖宫产术后处理,但应注意加强子宫收缩剂及预防感染药物的应用,已做子宫全切术的患者同子宫切除术后常规处理。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24-1827.

[2]叶红,董金翰.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探讨.现代妇产科进展,2000,9(6):456-458.

子宫肌瘤范文篇2

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剔除术主要以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为主,近年来,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更新,手术医师经验的积累和技巧的提高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的患者较多。本院自2006年3月至2007年6月,对36例子宫肌瘤患者施行了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6例子宫肌瘤患者,均要求保留子宫,年龄27~45岁,平均35岁。均已婚已育,曾阴道分娩34例,剖宫产2例,有生育要求12例,既往有下腹手术史12例,包括剖宫产2例,输卵管结扎术8例,其他2例。子宫大小平均7.5周(4~12周),前壁18例,后壁20例,前后壁均有肌瘤6例;单个肌瘤24例、多个12例,肌瘤大小平均直径4.6cm(0.5~10cm)。选择标准:(1)要求保留子宫者;(2)子宫活动好,无明显盆腔粘连;(3)子宫<14孕周,肌瘤最大直径<10cm;(4)排除宫颈、子宫内膜等生殖道恶性肿瘤。

1.2手术方法

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取膀胱截石位,臀部超出手术台10cm,导尿排空膀胱,宫颈钳钳夹宫颈并牵引,用1:15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注入阴道前、后穹隆,膀胱阴道间隙,膀胱宫颈间隙,以及宫颈直肠间隙,(高血压患者用催产素稀释液)。以前壁肌瘤为例,在宫颈前方膀胱横沟上0.5cm处横形切开阴道黏膜深达宫颈筋膜,并向两侧延长切口至3~9点。提起前壁黏膜切缘紧贴宫颈筋膜向上分离子宫膀胱间隙达子宫膀胱腹膜返折。暴露子宫前腹膜返折剪开,在腹膜切缘中点缝线作为标志。从阴道前穹隆翻出子宫,暴露肌瘤,用垂体后叶素10U注射子宫肌层,纵形切开子宫壁达瘤体组织,使瘤体与肌壁间界线清楚,用肌瘤剥离器进行钝性剥离剔出肌瘤。较大肌瘤经阴道切除较困难,则可一边剥离一边锲形切除,分块经阴道取出,然后完全剥出肌瘤。用手指仔细触摸检查宫体肌层是否有其他肌瘤一并切除。修剪瘤腔后,用1-0可吸收线,自基底部进行缝合,闭合瘤窝,再连续褥式缝合子宫浆肌层切口,复查切口不出血将子宫送回盆腔。2-0可吸收线从两侧开始向中间连续缝合子宫前筋膜及阴道穹隆黏膜切口,放置引流管。肌瘤位于子宫后壁者,选择阴道后穹隆切口,切开阴道黏膜后分离宫颈直肠间隙达直肠返折腹膜,剪开腹膜进盆腔,肌瘤剔除方法同前。若子宫前、后壁均有肌瘤则需作2个切口,手术操作同前。

2结果

本组3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无1例中转开腹,无膀胱、直肠损伤。剔除肌瘤59枚(平均1~6枚/例),较B超检查多8枚,其中单发肌瘤22例、多发14例,肌瘤直径1.5~10cm,子宫前壁肌瘤18例,后壁20例,阴道前穹隆切口18例,后穹隆切口19例;手术时间35~85min;术中出血量20~160ml。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肌瘤大小、数目及位置有关,肌瘤大,数量多,位置靠上者,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多,反之则短。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子宫平滑肌瘤,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2d;术后病率2.8%;术后住院时间4~6d。36例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1、3个月门诊随访,患者月经正常,切口愈合佳,性生活如术前,常规B超、妇科检查,未发现异常。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妇女保健意识的增强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子宫肌瘤患者要求保留子宫的比例不断上升。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方法已由传统的经腹途径发展为三种:开腹手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及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经腹剔除子宫肌瘤存在腹部瘢痕,切口大、恢复慢的缺点;而腹腔镜手术费用高、技术要求高、出血相对多、缝合困难、且对肌壁间肌瘤不能用手触摸而不能发现,有复发率高的缺点。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比较,具有直视下进行手术,手术操作更精确、快捷、缝合止血更彻底、可靠,切口小,剔除肌瘤彻底,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切口疼痛轻,腹壁无瘢痕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及医生欢迎。

本组36例经阴道子宫肌瘤摘除术均成功,剔除肌瘤59枚,较术前B超检查51枚多8枚,说明直视下用手指触摸发现肌壁间小肌瘤,具有比腹腔镜肌瘤剔除更彻底,复发少的特点。手术时间35~85min,平均出血量20~160ml;肛门排气1.3d,留置导尿24h,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5d,平均住院4.9d,实际证明经阴道子宫肌瘤摘除术是可行的。

成功实施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需注意以下的问题:(1)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14孕周肌瘤最大直径<10cm要求保留子宫者,子宫活动好,无明显盆腔粘连。术前要排除宫颈、子宫内膜等生殖道恶性肿瘤。盆腔严重粘连导致子宫固定是手术禁忌证[1]。(2)肌瘤定位准确:术前B超定位决定手术的途径。(3)手术风险的评估:术者必须要有丰富的阴式手术的基础,熟练的技巧,掌握子宫与周围脏器的解剖特点,正确分离膀胱宫颈间隙,宫颈直肠间隙,防止直肠或膀胱的损伤。(4)良好的麻醉配合:作者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使盆底肌肉完全松弛,盆腔组织器官松弛,易牵拉,肛门松弛容易拉钩显露,子宫较易翻出,是最理想的麻醉方法,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子宫肌瘤范文篇3

关键词:子宫肌瘤;病理类型;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应用价值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瘤的简称,本病多见于育龄、丧偶及性生活不规律女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偶然盆腔检查确诊[1]。随着肌瘤增长,患者腹部可见包块,膀胱充盈时包块最为明显,患者可伴下腹坠痛,部分患者可因小黏膜下肌瘤而出现出血或月经不调症状,严重者可能影响生育,导致流产[2]。子宫肌瘤具有普通未变性肌瘤、富于细胞性肌瘤、黏液样变性肌瘤等多种病理类型,不同分型对应的治疗方案也各不相同[3],但常规的触诊、阴道镜检难以对其病理类型进行区分。为此,本研究选用磁共振成像(MRI)进行影像学检测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在浙江省荣军医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41例,年龄31~60岁,中位年龄50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痛、下腹肿块、月经改变、尿频及贫血等;单发肌瘤12例,多发肌瘤29例。纳入标准:①均在本院行手术治疗,且病理组织结果证实;②在本院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且资料保存完整;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MRI检查禁忌证者;②合并有子宫恶性肿瘤等患者。1.2方法1.2.1病理检查术后将取出的样本置于福尔马林试剂内固定,切开瘤体,观察其切面情况,行常规石蜡包埋操作,并4μm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后,选用重庆奥特光学显微镜有限公司生产的BDS400倒置生物显微镜进行镜检,并确定其病理类型。1.2.2MRI检查方法选用GESigna1.5T超导磁共振仪,嘱患者仰卧,给予患者体线圈检测,T1W1横轴面、矢状面成像参数设置为:矩阵256*128,视野35*35cm;T2W1横轴面、矢状面成像参数设置为:矩阵256*224,视野35*26cm。此外,还需参照患者具体瘤体信息,酌情给予患者预饱和法脂肪抑制序列,并参照患者子宫、病灶体积及层间距的大小选用呼吸补偿及腹带加压等方式降低呼吸运动伪影。1.2.3图像分析观察肌瘤MRI在T1W1、T2W1期的信号特征:①肌瘤信号强度:信号强度低于子宫外层肌提示为低信号,与子宫外肌层相似为等信号,强度与皮下脂肪或与膀胱内尿液相似为高信号。②信号是否均匀:如病灶在T1W1、T2W1是否均以高信号为主,还是以低信号为主,是否存在不均匀分布情况,不均匀表现为高信号还是低信号。③不均匀分布的分布位置如何,边界是否清晰等。研究人员需根据以上方式对肌瘤MRI进行分型。1.3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检验,一致性采用Kappa分析,Kappa值<0.40一致性差,0.40~0.75一致性好,>0.75一致性极佳。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理结果41例患者共计71个肌瘤接受病理检查。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未变性肌瘤60个(包括普通未变性肌瘤49个,富于细胞性肌瘤11个),黏液样变性肌瘤5个,透明样变性肌瘤4个,囊性变肌瘤2个。2.2DCE-MRI诊断子宫肌瘤病理类型结果DCE-MRI诊断子宫肌瘤类型与病理诊断结果的Kappa值为0.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MRI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极佳,DCE-MRI诊断普通未变性肌瘤、富于细胞性肌瘤、黏液样变性肌瘤、透明变性样及囊性变肌瘤的准确率分别达到91.84%、81.82%、100.00%、100.00%及6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57,P>0.05),诊断子宫肌瘤病理类型的总准确率为91.55%(65/71)。见表1。2.3不同子宫肌瘤病理类型达峰时间(TTP)、最大对比增强率(MCER)值比较普通未变性肌瘤和富于细胞性肌瘤TTP明显低于其他类型肌瘤,而MCER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肌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子宫肌瘤范文篇4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妊娠与子宫肌瘤的相互影响以及子宫肌瘤对分娩、产褥期、围产儿的影响。结果子宫肌瘤在妊娠期增大明显,观察组肌瘤直径平均增加4.2cm,并有12例在孕期出现肌瘤变性。对照组2肌瘤直径平均增加1.2cm,无一例出现肌瘤变性。观察组中自然流产率、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产后恶露干净平均天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

近年来,随着晚婚、晚育等生育观念的改变,高龄产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成为影响妊娠分娩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对孕前及孕早期发现子宫肌瘤的54例孕妇进行妊娠期及分娩期、产褥期全程观察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2000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院检查、分娩的孕前及早孕期发现子宫肌瘤的孕妇54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配对选取54例同期无子宫肌瘤孕妇作为妊娠对照组(对照组1),随机选取54例同期体检发现子宫肌瘤的非孕妇女作为非妊娠对照组(对照组2)。观察组患者年龄25~42岁,≥35岁19例;初产妇43例,经产妇11例。

1.2方法孕前已知有子宫肌瘤及在孕8周前发现子宫肌瘤的孕妇于妊娠6周内行腹部B型超声检查,测量肌瘤的大小,以肌瘤的最大直径作为评估肌瘤大小的指标,于孕中期23周左右及38~40周两次复查B超,记录肌瘤变化。非孕期子宫肌瘤患者予定期检查,复查B超测量肌瘤的大小,截取相当于整个孕期的随访时间作为观察时限评估肌瘤变化情况。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2.1妊娠对子宫肌瘤的影响54例病例肌瘤均有增大,最大增长5.8cm,最小增长2.1cm,平均增长4.2cm。有12例出现肌瘤变性,3例在中孕期予保守治疗,9例为晚孕剖宫产同时剜除肌瘤病理检查证实。非孕肌瘤对照组中最大增长2.lcm,最小增长为无明显增大,平均增大1.2cm。对照组54例中有2例黏膜下肌瘤因月经增多明显予手术治疗,其余继续随访,无1例出现肌瘤变性。两项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

2.2子宫肌瘤对妊娠期及分娩的影响观察组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2。子宫肌瘤还增加了手术产率,观察组中有28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剖宫产率66.7%,明显高于对照组28.0%(P<0.05)。2.3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围产儿情况,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围产儿影响较明显,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低Apgar评分出现率及宫内生长受限率,胎儿因局部受压畸形高于对照组。

3讨论

3.1妊娠对子宫肌瘤的影响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女性激素有关,雌激素能使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肌层变厚,同时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雌二醇含量较正常子宫肌组织高,合并妊娠时胎盘生乳素又促进雌二醇对肌瘤的作用,故肌瘤生长加快。

3.2子宫肌瘤对妊娠的影响子宫肌瘤可引起宫腔形态改变导致阻碍受精卵着床或导致早期流产,妊娠掉失率可较正常妊娠高2~3倍。同时较大的肌瘤还可引起早产、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前置胎盘等。本组资料内除前置胎盘与对照组元差异外,其他并发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3.3子宫肌瘤对分娩的影响肌壁间肌瘤可影响子宫收缩而引起子宫收缩乏力,致产程延长,增加手术助产率。肌瘤位于宫颈或子宫下段引起梗阻性难产可能而导致剖宫产率升高,有报道达77%。

3.4子宫肌瘤对产褥期的影响子宫肌瘤可影响产褥期子宫的复旧,易发生肌瘤红色变性,黏膜下肌瘤还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产褥期恶露干净时间平均为34.5d,较对照组的22.5d长。

子宫肌瘤范文篇5

关键词:妇产科;子宫肌瘤;医学临床;手术子宫肌瘤

在女性肿瘤疾病当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肿瘤类型,其属于良性的肿瘤。子宫肌瘤又称为纤维肌瘤或者是子宫纤维瘤,该类型的肿瘤只能够在进行超声检查当中才能够被发现。本文就分析了妇产科子宫肌瘤手术的临床效果。

1妇产科子宫肌瘤概述

子宫肌瘤这类妇产科疾病长发生于年龄在35~50这个年龄段之间。在女性的生殖系统当中,子宫肌瘤是其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根据相关的资料和调查统计,35岁以上的妇女发生子宫肌瘤的概率为20%,在临床报告上面的发生率是4%~11%之间,并且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通常因为没有症状以及肌瘤较小等原因而不能够被及时的发现。1.1病理。子宫肌瘤大小不等,多少不一。可为单个球形实性肿块或多个散在性分布。小者仅为数毫米直径,最常见如鸡卵或鹅卵大小,一般不超过儿头大小。1.2临床表现。妇女在患有子宫肌瘤的时候部分的患者会出现月经过多以及继发性的贫血,但是大部分的子宫肌瘤并未出现明显的症状。目前出现以下症状的可能会患有子宫肌瘤:(1)月经增多。在黏膜下或者是肌壁之间出现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多为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或者是不规则的阴道流血,出现这种症状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患有子宫肌瘤的时候,子宫的内膜面积突然增大,导致子宫内膜增生的现象。从而妨碍到子宫的正常收缩,导致内膜充血;(2)下腹有包块。在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当浆膜下或者是壁间肌瘤增大,甚至已经超过了盆腔的时候,下腹部就会出现包块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及时的就诊;(3)压迫症状。若肌瘤位于在宫体下部和宫颈的肌瘤处,那么就会对盆腔组织和神经造成一定的压迫,从而引发腰腹酸痛和下腹坠痛的现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肌瘤向前或是向后生长的话,那么膀胱和尿道与直肠会受到一定的压迫,出现排泄困难的现象。疼痛。其实在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当中,疼痛的现象是较为少见的。通常在患有子宫肌瘤的时候,盆腔神经可能会因为受到肌瘤的压迫而出现疼痛的现象,还有就是带蒂的粘膜下肌瘤在宫腔内引起宫缩的时候也会出现疼痛的情况,还有就是会出现痛经的现象。在妊娠期间肌瘤红色变性和感染以及带蒂的浆膜下肌瘤出现蒂扭转的现象的时候,也会出现疼痛感较强的腹痛;(4)肌瘤对分娩和妊娠的影响。若是出现子宫角的壁间出肌瘤压迫输卵管质部和黏膜下肌瘤的情况,子宫内膜就会受到感染,这种情况会引起肌瘤并发子宫内膜增生,从而导致不孕,若是浆膜下肌瘤就不会出现不孕的现象。

2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2.1基本资料。本次的妇科子宫肌瘤研究的对象是我院2015年2月到2016年3月这段时间内确诊并收治的45例患者,其年龄在23~60岁之间,本次研究的患者都接受了子宫肌瘤手术治疗。2.2研究方法。本次的研究方法采取的是回顾性的方法,将调查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围手术情况以及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了收集和分析,比如说临床特点、生育史以及手术的治疗方法等。之后运行办公软件将其制成表格,建立一个较为全面的数据库,之后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最后再分析其手术的方式以及影响手术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子宫肌瘤的手术方式和手术的途径。2.3统计学方法。本次我院的子宫肌瘤医学临床手术分析的实验数据统计学分析采用的是SPPS19.0软件来进行的,采用了t检验来对组间数据资料来进行对比,计数资料采用的是卡方检验来进行检验和分析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标准为P<0.5。

3调查结论

本次研究的45例子宫肌瘤患者当中有5例患者未婚、4例患者无生育、已婚未育的有10例,其余的均为已婚已生育。在调查过程中,有36例的患者在临床特点上具有临床症状,其主要表现是阴道不规则流血、月经变化、膀胱和直肠压迫症以及继发性的贫血等症状等,但是有9例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均在对其进行体检的过程中发现患有子宫肌瘤。本次研究调查的45例患者都采取了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手段,手术的方式和途径都是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的,但最主要的集中手术方式为:子宫全切除手术、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以及子宫次全切除手术等,通常起手术的途径都是经过腹部或者是阴道这两个。在这45例患者当中,有5例的患者采取了经过腹部的子宫全切除手术,9例采取的是经过腹部的子宫次全切除手术,10例患者采取的是经过阴道的子宫全切除手术、8例采取的是经过腹部的子宫肌瘤切除手术,4例采取了经过阴道的子宫次全切除手术、3例是经过阴道的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剩下的是采取了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手术。通过对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在线:在45例患者当中,患有子宫肌瘤较多的年龄在30~50这个年龄段之间,也就是说我院本次调查的患者中,患有子宫肌瘤的年龄较为集中,并且大部分的都有灵床症状,并且多为月经变化。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是本次调查中采取次最多的手术,应用该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与其他的方式的效果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经过本次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在子宫肌瘤医学临床手术当中,患者的年龄、肌瘤的位置以及大小等都会影响到手术方式和途径的选择。

4讨论

目前,子宫肌瘤已经是我国妇科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肌瘤类型,但是导致这种病的原因还不清楚,目前看来应该与子宫正常细胞突变、性激素以及局部生长因子等方面的相互作用有关。子宫肌瘤经过相关学者对其进行长期的研究发现其属于一种激素依赖性的肿瘤,出现这种肿瘤与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关,其成因有着一定的复杂性,目前还不能够确定。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两种治疗方法,但是手术治疗确实最为常见的一种,并且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在手术治疗当中,子宫肌瘤切除和子宫切除是较为常见的两种手术方式。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注意手术方式的选择,为了保证性反射弧以及分泌功能的作用,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保留子宫颈。但是在接受了手术之后宫颈非常出现癌变的现象,因此在手术之后要定期的进行检查。微创手术近年来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被应用到了子宫肌瘤的手术当中,该项技术具有疼痛轻、创口小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收到了极大的追捧。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采用微创手术还是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保证手术方式的合理性,从而有效的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吴媚 单位:湖北省荆州市惠民医院

参考文献

子宫肌瘤范文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2例子宫肌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年龄35~66岁,平均(45.76±7.08)岁;体重46~82kg,平均(62.40±8.63)kg;病程0.7~6年,平均(3.85±5.44)年。观察组年龄30~56岁,平均(43.65±7.47)岁;体重49~83kg,平均(65.47±9.21)kg;病程0.5~4年,平均(4.62±2.74)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病情观察、症状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指导等。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1)建立结构性、规范性、制度严谨以及标准的工作流程,不断完善和改进各项管理制度。(2)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完善工作职责、服务规范、考核制度等,要求护理人员对相关护理服务内容熟练掌握。(3)改善工作流程。定期以知识讲座或者是宣传小册等方式对患者普及子宫肌瘤的疾病知识,指导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护理的工作中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的消除负面情绪。1.3观察指标。治愈:子宫恢复到正常大小,阴道B超显示肌瘤全部消失者;进步:子宫没有完全消失,肌瘤减少;无效:子宫大小无变化,肌瘤没有消失。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采用百分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分,得分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女性肿瘤疾病,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良性肿瘤[3]。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并且治疗效果也好[4]。持续改进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它坚持“以患者为先,预防为主”的原则,不断改善与进步和工作指标的动态持续性提高,强调在原有的服务水平上不断提高及突破[5]。本研究在子宫肌瘤实施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对子宫肌瘤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子宫肌瘤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促进服务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涂皎,肖雁冰,曹丽,等.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32(4):278-281.

[2]张武芳,李冬华,韩虹娟,等.子宫肌瘤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216-219.

[3]刘红霞.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手术应激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06):757-759.

[4]刘达,姜帆,孙相荣,等.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6,22(8):1377-1378.

子宫肌瘤范文篇7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总结我科48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前后的护理措施及相应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48例患者术后随访观察,病症完全消除,无并发症发生,治愈率100%。结论:子宫切除术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及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切口疼痛、尿潴留等并发症是护理的重点。

[关键词]子宫肌瘤;围术期;护理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见于育龄期妇女。目前发病因素尚不确切,一般认为与性激素紊乱有关。它的主要症状是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期间隔时间缩短或不规则阴道流血,易造成贫血等并发症。对妇女的身心健康及生活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根据肌瘤生长在子宫上的部位不同,可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现就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4年12月至2005年4月共收治子宫肌瘤患者48例,年龄25岁~67岁,平均46岁。病程数月至数年不等。发病部位以子宫体部肌瘤多见,约占97%;宫颈肌瘤约占3%。

1.2手术方法

本组病人48例,其中腹式全子宫切除+单侧附件切除术11例,腹式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术8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6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18例,子宫次全切除术3例,子宫肌瘤剜除术2例,术后经精心细致的治疗及护理,均痊愈出院。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据调查: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焦虑和抑郁心理最为突出[1]。当患者得知患子宫肌瘤时,首先害怕肌瘤是恶性的,随之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有无助感或为需手术治疗而恐惧不安,迫切需要咨询指导[2]。有些病人则担心术后性功能改变影响夫妻间的性生活,给家庭带来不和谐。因此,肿瘤知识及性生理知识的宣教就显得非常重要。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耐心地为她们提供信息,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2.2手术野皮肤准备

备皮范围应上至剑突,下达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备净外阴部皮肤,脐孔用棉签蘸松节油拭净,避免术后切口感染。

2.3药敏试验

术前应做好青霉素、普鲁卡因过敏试验,并记录于病历上。

2.4阴道准备

术前3d,每日用10%碘伏棉球抹洗阴道2次,手术当天阴道抹洗后,用1%龙胆紫涂于宫颈及穹窿部,作为腹部子宫切除时进入阴道的指示标记。

2.5胃肠道准备

术前应食含富有营养、易消化食物,术前1d晚应进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午夜后禁食、禁饮,以免术中因恶心、呕吐发生窒息及吸入性肺炎,还可防止术后腹胀。术前1d白天予潘泻叶10g用水冲服,晚上用0.9%氯化钠澳洲注射液大量不保留灌肠2次,排空肠道,以利手术。

2.6膀胱准备

子宫离膀胱较近,为避免损伤膀胱,术前应留置导尿管,插管动作应轻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防止尿路感染。为防止尿管脱落,可用双腔气囊导尿管。

2.7术前用药

术前30min予鲁米那钠0.1g及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以增强麻醉效果。

3术后护理

3.1体位

病人术后回病房后,应先了解麻醉情况,协助麻醉师将病人移至床上。若病人术中为全麻,应让其头偏向一侧,去枕平卧至清醒;若为硬膜外麻醉,则应去枕平卧6h~8h,防止降低颅内压,使血管扩张而产生头痛。病人情况好,次晨可取半卧位。无论何种体位,至少应每2h协助病人翻身一次,防止褥疮发生,也可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

3.2病情观察

术后4h内按医嘱每0.5h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并做好记录,稳定后改为每天2次,体温,每天4次,直至术后正常3d后改为每天1次。子宫肌瘤剜除术患者应注意观察阴道有无出血情况,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3尿管的观察

保持尿管通畅,防止受压、扭曲,注意观察尿量、尿色,若发现尿少、无尿、血尿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每日用10%碘伏棉球抹洗会阴部2次,以防尿路感染。

3.4切口及会阴部的观察

术后切口用敷料加压包扎,注意观察切口敷料有无脱落、移位,是否渗血、渗液;切口是否红肿、硬结、疼痛。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切口缝线一般术后7d可拆除。

3.5出院指导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3个月内从事轻体力劳动,4个月内禁性生活;1个月后回院复查。

4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4.1切口疼痛

以往术后病人常出现疼痛,经肌肉注射镇静止痛剂后,效果常常不理想。现经静脉或硬外管应用止痛泵后,效果佳。止痛泵一般48h后可撤除。

4.2腹胀

麻醉药可使肠蠕动减弱,造成腹胀。因此术后应每2h协助病人翻身1次,并主张早进食(术后禁食6h后可进流质饮食),以促进肠蠕动。暂禁糖和奶类,以免加重腹胀。若术后患者腹胀不适,可口服艾普米森10ml,3次/d~5次/d,一般均能缓解症状。若经以上处理无效,可用开塞露40ml塞肛,效果好。

4.3尿潴留

一般术后留置尿管2d~3d,少数病人拔除尿管后,由于局部刺激或应用止痛泵,可引起尿潴留。若出现此种情况,可让其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部,若无效,可用开塞露40ml塞肛,多能自解小便。若经以上处理无效,可在无菌操作下行导尿术。

4.4术后咳嗽

术后病人怕咳嗽引起切口疼痛,甚至切口裂开,因而有意识地抑制咳嗽。因此,应向其说明及时排痰,可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鼓励其深呼吸,同时协助翻身、拍背,指导病人咳嗽时用双手轻轻按压切口部位。必要时可口服祛痰剂或行超声雾化吸入疗法。

5讨论

5.1心理护理是重要环节

稳定的心理状态是保证病人痊愈的重要环节。因此,术前术后对病人进行有关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5.2生命体征的观察

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极为重要。很多病人术后血压偏低,因此,应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5.3疼痛的护理

病人术后往往出现中度以上疼痛,以后多肌肉注射镇痛药,但效果不理想,现2004年下半年开始均采用硬脊膜外腔或静脉病人自控镇痛,取得良好镇痛效果,减少病人的负性情绪,促进了病情康复。

5.4尿潴留的护理

在临床中我们注意到,因应用止痛泵的关系,有些病人术后第1天拔除尿管后会出现尿潴留。因此,我们在停用止痛泵后才拔除尿管,避免了尿潴留的发生。

参考文献:

子宫肌瘤范文篇8

【关键词】人性化服务;子宫肌瘤;手术室护理

子宫肌瘤作为临床较常见的肿瘤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患者首选手术疗法,疗效显著[1]。有资料显示,在手术治疗期间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可使临床疗效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在实际手术护理中,因手术室护理工作较多,且较复杂,任何一个护理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影响手术效果[2]。因此,此次选81例子宫肌瘤患者作研究对象,于手术护理期间配合人性化服务,仙剑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27.6±0.6)岁;研究组41例,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8.0±0.8)岁。观察两组患者以上临床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临床对参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服务:入院后,护理人员做好术前准本工作,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执行,书中积极配合主治医生,术后做好各项指导工作。1.2.2研究组临床对研究组。41例手术室护理期间予以人性化服务:(1)术前服务:术前,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病情变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和患者沟通,并对其展开健康宣教,仔细告知手术方法、护理方法、术前注意事项等。同时护理人员也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手术情况等,对其做床边指导,以做好防治措施。例如,针对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可能会有咳痰需求,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需指导其用手按住切口,便于排痰、深呼吸,避免因排痰方法不对而撕裂伤口;(2)术后服务:患者进行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说话的语气应轻柔,并多患者主动沟通,告知其手术室环境,以环节术中紧张、焦虑、恐惧等消极心理,以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同时护理人员需提前调整好手术室内的湿度、温度,以保证患者治疗期间更加舒适。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告知患者保持一个舒适的体位,以充分暴露手术部位,保证手术顺利开展。同时在手术开展期间,护理人员需严密监测器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一旦出现任何异常,需立即告知主治医生做相应的处理[3];(3)术后服务:术后护理人员要帮助、指导患者做好保暖工作,将患者安全送回到病房,同时要做好患者术后各项指导工作,以保证患者术后能够顺利康复。

1.3效果评估

临床对两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率展开评估,选本院自拟量表调查分析2组护理满意率,实行百分制:95分~100分,即非常满意;85分~94分,即一般满意;0分~85分,即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文中涉及的住院时长、手术时长、护理满意率等统计结果,以“x±s”、例数(n)、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对两组护理满意率。护理后,研究组41例:26例非常满意、13例一般满意,2例不满意;对照组40例:18例非常满意、12例一般满意,10例不满意,比对可知,研究组护理满意率95.12%(39/41),明显比对照组75.0%(30/40)高(P<0.05)。2.2比对两组手术情况。护理后,研究组术中出血量(100.4±5.1)mL、住院时长(6.0±1.5)d;对照组住院时长(134.5±4.2)mL、住院时长(7.9±0.5)d;比对可知,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作为临床妇科叫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症状表现为便秘、小腹疼痛、月经紊乱等,如若发病后未得到及时治疗及护理,则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患者通常首选手术治疗,但很多患者因对手术疗法并不是很了解,这就使得手术期间常会出现消极、紧张、焦虑等消极心理,这对手术正常、安全的开展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临床需在对患者行手术治疗期间配个相应的护理干预,以改善预后[4]。经对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室护理期间配合人性化服务,重点告知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加强患者的了解,缓解其消极情绪。主要经术前、术中、术后配合人性化服务,使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护理人员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工作,这对改善其病情、促进其及早康复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本次经选81例子宫肌瘤患者作研究对象,结果发现,研究组护理满意率95.56%,明显比参照着75.56%高(P<0.05);两组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等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室护理期间予以人性化服务,其护理效果比普通护理服务更显著,可大大提升护理满意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推荐。

作者:杨萍 李习荣 加子芹 单位: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

参考文献

[1]李兰萍.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129-131.

[2]罗明利,王碧.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3):494-496.

子宫肌瘤范文篇9

1.1临床资料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子宫肌瘤患者62例,年龄28~50岁,平均39岁,已婚未生育1例,61例已婚有生育史,本组病例均有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多,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盆腔及下腹坠胀疼痛。

1.2栓塞材料

本组使用栓塞材料有3种:①PVA微粒;②明胶海绵;③碘比醇或碘海醇。

1.3术前对肌瘤的大小、部位进行详细的评估。

1.4方法严格无菌条件下,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局麻下经一侧股动脉穿刺后,行Seldinger插管,置入5F动脉鞘后,沿“J”形头导丝插入4-5F蛇形导管,在透视下行选择性插管,将导管选择性进入一侧子宫动脉后,以每秒2~3ml的速度注入碘比醇10ml。确定所选择的血管为子宫肌瘤供血动脉,避开与子宫肌瘤无关的动脉分支后,经导管缓慢注入PVA微粒,造影证实子宫肌瘤血管染色消逝,再行另一侧子宫动脉造影,方法同前。如肌瘤血管还有少量部分染色,可用明胶海绵颗粒补充栓塞,直到染色完全消逝,拔出导管及动脉鞘,压迫止血10min。

2主要护理措施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因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识,所以患者从入院开始,就要进行入院宣教,有些患者对肌瘤引起的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表现紧张、恐惧,也存在介入栓塞治疗后肌瘤能否根除的顾虑。术前对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的意义,介入治疗的方法、疗效、注意事项,介绍成功病例,向患者讲解介入治疗[3]是通过进入栓塞双侧子宫动脉,使肌瘤部位的血管供血减少,肌瘤缺血坏死,逐渐萎缩甚至消失。使患者对介入手术有所了解,和外科手术切除子宫的方法相比较,说明其优越性。特别注意对出血多的患者进行耐心的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避免情绪激动和恐惧,争取患者的配合。

2.1.2术前准备术前常规检查,B超、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离子、血糖、出凝血时间。术前备皮,做过敏试验,锻炼患者床上排尿,术前4h禁食水,准备好术中所需物品及药品。术前排空大小便,为避免患者紧张情绪,肌肉推注地西泮10mg。

2.2术中护理协助患者摆好体位,患者平卧,心电监护,记录基础心率、血压、呼吸次数。以便术中对照。穿刺区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整个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穿刺后先注入止吐药,预防患者术中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训练患者正确的屏气方法,避免因呼吸造成的移动性伪影,以保证图像的质量。造影时,向患者说明造影剂注入体内后可能出现局部发热,是正常现象,以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因局麻,手术过程中患者一直处于清醒状态,栓塞过程中应经常询问患者有何不适,如有疼痛,应向患者解释疼痛是栓塞的正常反应,疼痛严重者可遵医嘱肌肉注射吗啡5mg或盐酸哌替啶75mg。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面色表情的变化,对术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提醒医生,对症处理。拔管前,检查患者双下肢活动情况,皮肤颜色,如无异常,拔出动脉鞘后,局部压迫止血10min后,用沙袋加压包扎,送患者回病房。

2.3术后护理

2.3.1术后患者平卧6h,沙袋压迫穿刺点3h后取下,绝对卧床16h后可下床活动。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保持穿刺点干燥,及时更换渗血敷料,注意沙袋有无脱落,术后常规静脉输入抗生素3~5d,预防感染。

2.3.2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经常询问患者腹痛情况。术后多有排尿困难,大多是因不习惯床上排尿引起的,可经诱导排尿。如有穿刺点血肿,主要是局部压迫止血时间不足或沙袋移位导致,一旦发现局部出现血肿,应立即查明原因,进行有效处理。术后1~2周阴道排出血性或黄色脓性分泌物可能是瘤体坏死组织,要仔细观察排出物的性质、气味,防止坏死脱落的组织堵塞阴道。

2.3.3疼痛术后最严重的症状就是腹部胀痛。因子宫动脉栓塞后,肌瘤呈缺血水肿,而栓塞量越多,越接近毛细血管水平,疼痛也就越重。Badlley等[4]认为,栓塞颗粒越小,栓塞血管越接近末梢,缺血程度越明显,疼痛也越重[4],一般持续2~3d,大多数患者可耐受。而适量减少PVA与明胶海绵的用量,避免PVA的反流,是防止过度疼痛的有效措施[5]。栓塞前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可明显减轻剧烈疼痛。疼痛也与便秘有关,术后患者肠蠕动减慢,直肠胀气压迫刺激子宫引起腹痛时间延长,而因卧床和药物作用,多数患者都有便秘发生。术后口服番泻叶水或口服甘露醇进行缓泻,必要时可用开塞露帮助通便,效果明显。在患者腹痛时,护士应给予安慰和鼓励,提高患者战胜疼痛的信心。同时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根据平滑肌对物理作用敏感这一特点,用手轻轻按摩下腹部,热敷,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致痛物质的吸收,并可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5],这些方法都可使疼痛减轻。疼痛严重者可肌肉注射吗啡5mg或盐酸哌替啶75mg,均可缓解。栓塞术后可出现恶心、体温升高,对症处理3~5d消失。部分病例可见阴道少量出血,3~7d后自行消失。

2.3.4饮食术后当天可进半流食,嘱患者多饮水,使造影剂尽快排出。术后第2天可根据患者的口味进食一些喜欢吃的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3小结

通过对本组患者的观察和护理,笔者认为该方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可保留子宫的正常功能,创伤小,恢复快,腹部无切口,是今后在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中首选的新技术,本组术后生育1例。但新技术也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认真的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有的放矢的去护理,解除患者的顾虑,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5-297.

[2]MurphyAA,KettleLM,MoralesAJ,etal,RegressionofuterineleiomyomatainresponsetotheantiprogesteroneRU486,ClinEndocrinolMetab,1993,7(6):513-516.

[3]王建华,王小林,颜志平.腹部介入放射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52-154.

[4]BradlleyEA,ReidyJF,FomanRG,etal.TranscatheteruterinearteryembolizationtotreatlargeuterinefibroidsBrJObstetGynaecol,1988,105(2):235-240.

[5]陈冬鹅,胡德英,董英莉,等.综合干预减轻腹部手术后患者疼痛效果观察,护理学杂志,2005,20(10):17.

摘要:目的探讨62例子宫肌瘤行介入栓塞的及术后护理。方法采用Seldinger方法,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做好并发症发生的护理准备。结果不良反应轻微,术后给予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动脉栓塞状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子宫肌瘤范文篇10

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剔除术主要以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为主,近年来,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更新,手术医师经验的积累和技巧的提高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的患者较多。本院自2006年3月至2007年6月,对36例子宫肌瘤患者施行了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6例子宫肌瘤患者,均要求保留子宫,年龄27~45岁,平均35岁。均已婚已育,曾阴道分娩34例,剖宫产2例,有生育要求12例,既往有下腹手术史12例,包括剖宫产2例,输卵管结扎术8例,其他2例。子宫大小平均7.5周(4~12周),前壁18例,后壁20例,前后壁均有肌瘤6例;单个肌瘤24例、多个12例,肌瘤大小平均直径4.6cm(0.5~10cm)。选择标准:(1)要求保留子宫者;(2)子宫活动好,无明显盆腔粘连;(3)子宫<14孕周,肌瘤最大直径<10cm;(4)排除宫颈、子宫内膜等生殖道恶性肿瘤。

1.2手术方法

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取膀胱截石位,臀部超出手术台10cm,导尿排空膀胱,宫颈钳钳夹宫颈并牵引,用1:15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注入阴道前、后穹隆,膀胱阴道间隙,膀胱宫颈间隙,以及宫颈直肠间隙,(高血压患者用催产素稀释液)。以前壁肌瘤为例,在宫颈前方膀胱横沟上0.5cm处横形切开阴道黏膜深达宫颈筋膜,并向两侧延长切口至3~9点。提起前壁黏膜切缘紧贴宫颈筋膜向上分离子宫膀胱间隙达子宫膀胱腹膜返折。暴露子宫前腹膜返折剪开,在腹膜切缘中点缝线作为标志。从阴道前穹隆翻出子宫,暴露肌瘤,用垂体后叶素10U注射子宫肌层,纵形切开子宫壁达瘤体组织,使瘤体与肌壁间界线清楚,用肌瘤剥离器进行钝性剥离剔出肌瘤。较大肌瘤经阴道切除较困难,则可一边剥离一边锲形切除,分块经阴道取出,然后完全剥出肌瘤。用手指仔细触摸检查宫体肌层是否有其他肌瘤一并切除。修剪瘤腔后,用1-0可吸收线,自基底部进行缝合,闭合瘤窝,再连续褥式缝合子宫浆肌层切口,复查切口不出血将子宫送回盆腔。2-0可吸收线从两侧开始向中间连续缝合子宫前筋膜及阴道穹隆黏膜切口,放置引流管。肌瘤位于子宫后壁者,选择阴道后穹隆切口,切开阴道黏膜后分离宫颈直肠间隙达直肠返折腹膜,剪开腹膜进盆腔,肌瘤剔除方法同前。若子宫前、后壁均有肌瘤则需作2个切口,手术操作同前。

2结果

本组3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无1例中转开腹,无膀胱、直肠损伤。剔除肌瘤59枚(平均1~6枚/例),较B超检查多8枚,其中单发肌瘤22例、多发14例,肌瘤直径1.5~10cm,子宫前壁肌瘤18例,后壁20例,阴道前穹隆切口18例,后穹隆切口19例;手术时间35~85min;术中出血量20~160ml。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肌瘤大小、数目及位置有关,肌瘤大,数量多,位置靠上者,手术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多,反之则短。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子宫平滑肌瘤,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2d;术后病率2.8%;术后住院时间4~6d。36例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1、3个月门诊随访,患者月经正常,切口愈合佳,性生活如术前,常规B超、妇科检查,未发现异常。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妇女保健意识的增强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子宫肌瘤患者要求保留子宫的比例不断上升。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方法已由传统的经腹途径发展为三种:开腹手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及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经腹剔除子宫肌瘤存在腹部瘢痕,切口大、恢复慢的缺点;而腹腔镜手术费用高、技术要求高、出血相对多、缝合困难、且对肌壁间肌瘤不能用手触摸而不能发现,有复发率高的缺点。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比较,具有直视下进行手术,手术操作更精确、快捷、缝合止血更彻底、可靠,切口小,剔除肌瘤彻底,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切口疼痛轻,腹壁无瘢痕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及医生欢迎。

本组36例经阴道子宫肌瘤摘除术均成功,剔除肌瘤59枚,较术前B超检查51枚多8枚,说明直视下用手指触摸发现肌壁间小肌瘤,具有比腹腔镜肌瘤剔除更彻底,复发少的特点。手术时间35~85min,平均出血量20~160ml;肛门排气1.3d,留置导尿24h,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5d,平均住院4.9d,实际证明经阴道子宫肌瘤摘除术是可行的。

成功实施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需注意以下的问题:(1)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14孕周肌瘤最大直径<10cm要求保留子宫者,子宫活动好,无明显盆腔粘连。术前要排除宫颈、子宫内膜等生殖道恶性肿瘤。盆腔严重粘连导致子宫固定是手术禁忌证[1]。(2)肌瘤定位准确:术前B超定位决定手术的途径。(3)手术风险的评估:术者必须要有丰富的阴式手术的基础,熟练的技巧,掌握子宫与周围脏器的解剖特点,正确分离膀胱宫颈间隙,宫颈直肠间隙,防止直肠或膀胱的损伤。(4)良好的麻醉配合:作者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使盆底肌肉完全松弛,盆腔组织器官松弛,易牵拉,肛门松弛容易拉钩显露,子宫较易翻出,是最理想的麻醉方法,是手术成功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