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文化十篇

时间:2023-03-26 11:09:50

生育文化

生育文化篇1

一、国外研究

二战以后,面对世界人口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的人口学者指出了不同的解决理论与方法。美国刘易斯(W•A•Lewis)提出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理论;前苏联人口学家乌尔拉尼斯(B•IS•YpnaHuc)也提出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美国斯坦福大学保罗•埃里希教授提出“人口零增长理论”,在美掀起了一场“人口零增长”运动。后来的梅多斯也持这一观点法国的人口学家朗德里(A•Landry)提出人口转变理论;法国人口学家索维(Sauvy)提出了著名的“适度人口论”,为后期的人口可持续发展理论提供了理论前提。上世纪70 年代以后,西方国家人口生产普遍下降,各国学者在寻找人们生育行为动因时提出了各种解释理论,赫茨勒认为:“经济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家庭经济”理论,索维等人的“生育率因素论”则从多种因素分析人们的生育行为及人口增长。

就国外的研究来看,他们很关注人口对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的相互关系,在探讨人口生产行为时,许多学者注意到了经济因素对人口生产的影响。但除人类学家之外他们都很少谈及文化对人口生产的影响,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生育文化。他们的研究对分析我国人口生产的动因,控制人口,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二、生育文化

生育文化是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它是在家庭中,在特定的人口生产关系下,围绕人口的生育行为所形成的文化,它具有广泛而丰富的内涵:

张纯元在《走计划生育的治本之路》中界定:生育文化就是人类关于生育活动的思想、观念、理论、传统、习俗、道德以及与其相关的法规、制度的总和,也就是与生育活动有关的意识形态及其凝结物。生育文化属精神范畴,而不属物质范畴。

赵文深在《论生育文化》一文中提出:所谓生育文化就是建立在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之上的生育观念文化与建立在一定科技发展水平之上的生育科学文化的合称。

三、生育文化的历史类型及产生背景

人类自产生以来,经历了古代社会、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三个发展时代.与时展相适应,人类的生育文化也大体经历了三种类型的变迁,即:经历了古代型(或原始型)生育文化、传统型生育文化和现代型生育文化的变革。

古代型或原始型生育文化,其特征就是属于接近原始的本能状态的生育文化。当时,对两性结合、怀孕和生育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生育子女的数量完全受自然的生理运动规律支配,对子女的养和教也处于一种原始的蒙昧状态。另一方面,生殖崇拜是这一时期生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原始人类的一项重要的意识活动。古代先民的生殖崇拜现象,应视为中国传统生育文化的起源。生殖崇拜作为人类自我肯定的努力和种族缔造欲望的展现,对古代人口繁衍、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都曾具有深远的影响。原始社会的生育状况及后人们所谓的原始型的生育文化,是由当时极其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原始社会的人们之所以崇拜生育,就是因为生育对每个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部落的生存尤为重要,它是生产力的象征,是生存和血脉延续的需要。

传统型生育文化是早生、多生和“粗放式”养教的生育文化。其经济基础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经济,以一家一户为基本单位,为了增加劳动力,每个家庭都具有增殖人口的欲望和内在动力,加之奴隶主和封建统治者出于军事、政治和赋税等的需要,也极力主张增殖人口。因此,在整个传统社会,生育文化的特征就具体地表现为早婚、早育、多育、重男轻女及粗放式养教后代这样一种模式,目前,我国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人们的生育文化仍表现出较强的传统生育文化的特色。

四、生育文化的发展现状

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要求“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作为人口文化核心的生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自此逐渐被肯定,随之其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也逐渐被认知。目前,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计划生育的基础、整合以及中介作用不容忽视,同时对于推动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亦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进行详细的阐释之后,新时期新农村建设问题日渐提到议事日程,作为人口文化核心的生育文化建设同时也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张纯元、陈胜利:《生育文化学》,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1。

生育文化篇2

1.1社会体育学生融入校园体育文化重要性作用

大学生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代社会的需求,随着校园体育文化进步,校貌精神,学术严谨、环境优雅以及建筑的布局、体育的设施。同时也表现出体育品德、体育能力和体育团队的精神,学生在特殊群体中肯定起到非常的重要意义。学生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用,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起到重要性作用。

1.2社会体育学生融入校园体育文化重要意义

大学生在校园整个教学实践中,通过传统的体育文化传承下来的,使体育文化精神的历史积淀。学生在校园里造就和培养人才,同时传承与创新能力、品德锻炼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有着作用。同时也对遵守法纪、争强体质、强身健体。特别是社会体育对学生的生理与心理,愉悦与乐观。育人与促进学生文化知识、开阔知识面、能力创新人才。

2社会体育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实施途径

2.1科研方面途径

教学科研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只在科研发展观,才能使学生在精神上,物质上反映出校园的风貌和校园体育文化传承。只有在体育教学科研发展,国家才能在各个领域生存,那么体育成绩在能提高,才有国家的影响力,这一切都要通过体育场馆先进的条件,优越的环境条件。学生才能科学的训练出好的成绩,同时还与临边共享体育资源,开发共建享受体育设施。最后来服务与人们。通过体育运动训练与培训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校园体育文化才发挥出它的场地、器材优势和人才优势而怎样服务于社会用于到市场后,再促进校园体育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吸纳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各种科学知识讲座。

2.2物质精神方面途径

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精神面貌的一种具体体现。它不但在外貌表现上给人们全体教职工精神状态的反映出的,也是校园风貌一种约定的规范,比如:校园的每年的必定举办的田径运动会,各个社团、协会每学期的举办的各种的球类比赛,用体育竞技比赛来促进学生积极向上,拼搏的精神,促使学生精神面貌的体现。这也是历年来体育活动传承下来的文化精神,给学生精神面貌和竞争意识形成和培养是分不开的,这样的竞争意识和精神面貌的一旦形成后,必定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集体凝聚力,这也是凝聚力的力量都是通过体育文化的传承而得到的,因此,体育文化更加显示校园体育文化的巨大的辐射作用的,也是心理和生理上推动力,这种能量将对校园教职工在各自的岗位的工作中能积极进取保持坚强的意志能力的。

2.3多视角发展途径

校园体育文化要通过多元化体育活动形式,数字化多媒介网络通信将为校园体育文化营造和更加广泛的体育文化信息,对学生点击鼠标就能看到和马上了解到世界的体育发展信息,互联网把世界的体育信息传播到校园体育文化里面,使学生了解世界,从而改变着学生自己的行为,来熏陶着学生自己的行为和情操,和大学生自己的健身目标。校园学生除了在学校上体育课外,还会在课外进行体育锻炼,都是一种有约束行为,要培养人才素质和教学的故障制度约束着,这也不能对每个学生管用。重要的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在学生心灵深处形成一种定势,构建出一种相应机制。只要外部诱导信息已产生,就能得到相应并快速转化为行为,这种有效的约束是值得提倡和发扬的。当下承担着对学生已经是信息网络时代,要不断更新的知识和信息,使知识的编码、储存、传输、扩散的速度极大的提高,但方式也极大的简捷。通过体育文化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

2.4校园体育人文发展路径

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它独有的创造和可创造性因素,比如:体育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给学生提供更好的独立思考活动的机会和氛围,留给学生有较大的创造空间和环境。改造场地和更换器材,改变运动场所的方式,更新竞技比赛的规则,创造新的活动方法,不断刷新新的纪录等等都与校园体育活动密不可少的关联的。未来国家栋梁人才将是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文化内涵深的新兴群体,而通过校园体育文化的熏陶,校园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的培养,在校园中营造出文明健康、高品位的文化氛围的和精神面貌氛围和环境。锻炼身体振兴中华,锻炼身体保卫祖国,这些都是校园体育文化精神的内涵所在,对校园体育文化产生着巨大的正能量。

3社会体育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目标

3.1鉴赏能力熏陶

鉴赏能力的熏陶,学生要会欣赏与分析能力,那么体育鉴赏与艺术是分不开的,理解成欣赏,它主要还是在分析,只有分析透切,才能达到鉴赏欣赏的目的,培养学生提高自我的文化熏陶,艺术本来就是人类情感和想象力为重要特征之一,把握好并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学生还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所以说体育也是情感、人文和动作来表达的出来的,两则有着和谐的共同之处,它们是人类实现活动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应,它即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求,也给人们的精神领域起着潜移默化,在校园体育文化的深化发展中,培养学生艺术熏陶,也是提高大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鉴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艺术熏陶,提高校园体育文化的品位是非常重要的。

3.2社会体育学生人文熏陶

学生人文熏陶,首先情感上想象力上发展,学生要用全新的发展思维去看待社会及国家。那么就要通过活动形式的参与,从中感到周边的人文素熏陶,以师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在校园怎么样熏陶的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在校园中参与的各种讲座,参与社团活动,来加大对体育课作用的广度和深度了解认识,不断参与人文精神,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营造一种生动健康、文明的体育文化氛围。同时给学生提供体育发展才能的空间和天地培养学生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策划能力。增加学生自己的知识的储备和深度的了解。人文熏陶来影响和带动围边师生朋友。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大学阶段这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校学生教育者承担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3.3社会体育学生对校体育文化的传播

要在校园体育与体育文化传播,校园体育文化将成为培养社会体育学生人才的重要基地,这也是国家、民族的兴衰和国家存亡的重要基地,校园体育文化必将是一个核心长久培养基地,它将和师生健康利益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整合过程中,为实现新的目标所以在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意意识的培养基地。

4校社会体育学生对校园园体育文化发展意义

生育文化篇3

【关键词】新型生育文化

1 传统的生育文化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下,生育承载了过多的责任和重压:多子多福,儿孙满堂,养儿防老,一直是我国传统社会不懈追求的理想家庭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直到今天,仍然根深蒂固地盘踞在人们的头脑之中,左右着人们的生育行为。

1.1重视繁衍,崇尚早婚多育,以能够为家庭尽快增加劳动力,养儿防老、多子多福、儿孙满堂等传统观念也广为流行,子女成为私有财产。人类早期因生存环境恶劣,死亡率高,需要用高生育率加以补偿,形成了早生早育和多育的生育文化。并且,传统的小农经济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 在历代技术水平和自然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劳动力就是生产的决定因素,反映在生育文化上就是重人口增殖,农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劳动力尤其是男性劳动力是家庭经济的基本来源和养老的保障,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一直是中国国家治理的主导思想和历代思想家的主流思想。

1.2男尊女卑。男女在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社会交往和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不平等,男性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妇女处于依附的地位。

2 营造和传播的新型生育文化

新型生育文化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育文化。它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2.1生育政策的人性化。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多年来,陆续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法规,包括成文及不成文的生育制度、组织机构等。将计划生育纳入国家《宪法》和《婚姻法》,建立了全国各级计划生育常设机构,建成了以政府行政为主导、以民间组织 (计生协会、人口学会、性学会)为辅助的规模庞大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网络系统。使计划生育工作有法可依,也更加人性化。1992年出台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对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是我国计划生育工作转变工作思路,由传统的以行政制约为主逐渐向以提供优质服务为主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为了满足人们生育方面的需求,国家在人们的优生优育、生殖健康、节育方法上进行科技攻关、出台政策,规定相关服务部门开展服务,多角度营造社会化传播氛围,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2.2习俗层面的变化。

经历漫长的历史岁月,每一个民族和地方,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有关生育的习俗,生育文化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道德和习俗各方面,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作用的结果,表现为生育愿望、性别态度和社会价值取向。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下,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男尊女卑”、“三纲五常”,左右着人们的生育观,重男轻女思想成为封建文化禁固女性发展的枷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育行为。如中国广大农村婚嫁仪式、求子仪式等。这些习俗对生育行为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多次开展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移风易俗的活动,为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和新型生育文化的建立拉开了序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计划生育的宣传,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摆脱了旧生育习俗、婚嫁习俗的束缚。

3 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途径

转变婚育观念是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内容,而婚育观念的现代化程度最终也决定了新型生育文化的层次,一种文化形态只有深深扎根于群众当中,才是巩固和成熟的。要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就必须以转变群众婚育观念为着力点,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创新活动载体,搞活宣传倡导。调整计划生育宣传方式,改变教育方法,突破主要靠标语、传单宣传的简单呆板的宣传形式,开展群众性人口计生歌曲原创、演唱评选活动。创作出一首首反映时展、社会变化、计生成果,歌唱祖国、赞美家乡、咏颂青春、关爱女孩、忧患地球、咏叹生命的歌曲。开展创新人口文化传播的形式、模式,增强活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在全社会创造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形成创作、演唱、传播的链条,使宣传教育存在与发展的无限丰富性得到充分展示。

3.2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营造传播新型的生育文化必须促进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联合国将“促进两性平等,赋予妇女权利”作为千年发展目标之一,促进男女平等必须实行政治平等,大力宣传《宪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母婴保健法》等有关男女平等及妇女权益的规定,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女性,形成女性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男女平等必须实行经济地位平等,建立完善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分配制度和利益导向制度,保障女性劳动权利、入学权利、分配权利,纠正性别岐视等社会问题,提高女性的政治、经济地位。 关注女性愈来愈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话题。国家人口计生委做出关爱女孩的部署,提出了关爱女孩的发展目标。开展关爱女孩主题活动,把母亲健康,女孩成长作为重点,传播文明、健康的婚育观念,为女性提供优质生殖健康服务,保护女性的身心健康。建 立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发展的利益机制,维护女孩的合法权益,推进妇女发展和男女平等,促进人口问题的综合治理。引导群众婚育观的转变。通过建立落实有利于妇女及家庭的社会经济政策和保障机制,帮助农村独生子女户、双女户解决教育、培训、技术方面的困难,促进女性平等发展。计划生育法律制度虽不属于狭义生育文化的范畴,但对破除传统生育观念和生成新的生育观念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严格的生育政策和管理措施,会逐渐增强人们对计划生育的认同感,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

生育文化篇4

统筹规划,交替引领共生长

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房山区教委依托《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文化示范校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始终坚守“文化育人”这个中心,将学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放在育人上,做“心中有人”的学校文化是房山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

在创建过程中,房山区做到了五个结合。

一是顶层设计与分步实施相结合。2014年,房山区教委颁布相关文件,部署了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的具体要求,列出了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工作的“任务书”和“时间表”。截止到2015年4月,有26所中小学被市教委认定为“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2016年1月,房山区又有17所中小学参加了第三批评审。

二是理论建构与务实推进相结合。理论建构是学校创建工作的难点,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房山区依托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刘永胜、吴`校长工作室,以及北师大、北京教育学院的专家资源,先后三十几次开展创建指导活动,引导全区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向上生长”的目的是“向下延伸”,所有申报学校都反复经历了“实践―指导―修改―再实践―再指导―再修改”的过程。这种结合使区域内学校文化建设不断走向深入。

三是典型示范与全员参与相结合。创建之初,房山区教委就制订了交替引领、共同提升的推进策略。首先,发挥示范校的引领作用,以区级现场会和走进示范校的形式,分享创建的过程和成果,创建以来共举办21次走进示范校活动。其次,以第三批的创建引领第一、二批的文化生长,使学校认识到文化是一个动态成长的过程。在创建过程中,房山区教委邀请了第一、二批示范校的校长作为入校评审的评委,同时打通学段设置,中小学相互走进。这种既分批次又不分批次的全员参与、交替引领模式,使校长队伍迅速成长,学校办学实践和理论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四是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相结合。在创建过程中,既要尊重历史,做学校文化的“薪火传递者”,又要汲取时代元素,做未来公民的“生长孵化器”。为此,房山区教委一方面要求各学校带领全校师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创建工作,共同追寻学校历史,思考学校未来;另一方面请专家走进部分学校,点对点地进行指导。

五是督导评估与奖励激励相结合。首先,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指标纳入素质教育综合评估体系,每学年由兼职督学随教委督导组一起入校督评,通过听汇报、听课、查档案、看展示等多种方式,对学校文化建设成效进行评价。其次,为了鼓励学校的创建工作,2014年起,房山区教委对市教委、市财政局拨付的“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经费”进行重新分配,对被评为示范校的学校进行奖励,对自主申报的学校进行补贴。督导评估、资金奖励等措施推动了学校创建水平的提升,调动了学校创建的积极性。

实践扎根,百花齐放生态美

在学校文化建设创建过程中,房山区中小学校长重视学校文化的系统推进,积极努力寻找各自学校的文化特质,立足区域资源与文化发展实践基础,不断丰富其文化内涵,建构个性化的适宜学生成长的学校文化。秉持学校文化“心中有人”的价值理念,努力让学校文化落地生根,百花齐放。

坐落在有“京西南第一水乡”之称的长沟镇的长沟中学注重文化建设的系统性,整合地域独特文化资源,建构了“钟毓教育”文化品牌;始建于1847年“卓秀书院”的良乡一小进行文化寻根,基于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了“卓秀”文化理念体系;北京工商大学附属小学基于学校变革与学校原有的“体验”教育特色基础,以追求教育本真,形成了以“行于实,方乃成”体验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育人体系;窦店中心校的“1+N”体现了文化的融合和辐射作用;良乡四中基于学生成长期待,立足育人目标实践,提出“明礼・立责”文化育人实践体系;史家营中心小学立足房山区域生态旅游资源,挖掘资源优势,开发了学校特有的“百花”课程体系,如利用毗邻国家4A级景区圣莲山这一资源,开发了“房山圣莲山风景度假区学生教育计划书”“走进圣莲山”综合实践课程,使资源变成学校的有效课程,体现了文化的生态性;良乡三小、房山四中都是基于打造现代学校而形成的学校文化体系,如良乡三小的“服务教育”、房山四中的“生态教育”等。

内涵发展,文化建设见实效

一是形成了“用心做教育,做心中有人的教育”的区域教育核心价值观。心中有学生、有教师、有家长,始终让学生站在学校的正中央,让教师得到解放,让家长成为最坚实的合作伙伴,是房山区中小学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

二是形成了学校文化建设系统的推进模式。首先,既分批次又不分批次、交替引领的创建方式,促进了区域学校整体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其次,以示范校引领“向上生长”,实现文化高站位;以中心校带完小向下延伸,实现学校“文化覆盖”;以学校文化向班级“文化下沉”,促“文化落地”。再次,中小学打通评审,关注区域内的小初文化衔接。这样的推进模式使房山区的文化建设脚下有根,走得扎实。

生育文化篇5

一、“适佳”与“生态”的阐释

(一)“适佳”承载着大弯的智慧与精神

“佳”是大弯中学一直追求的目标:“适”是达到目标的路径和方法。“适”有两层含义,一是符合规律,恰到好处;二是顺势变通,变中求进。

符合规律,恰到好处,即符合个人成长规律,适应教育发展需求,“因材施教”、“适时而学”:符合社会科学规律,适应时展,“事以适时为兴废。吾人所需于教育者,亦去其不适以求其适而已”(陈独秀《今日教育之方针》);符合生活规律,适应社会环境发展,“适者生存”,“求适世界之生存”(陈独秀《今日教育之方针》)。

顺势变通,变中求进,即变化,创新。《老子》说:“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只有动,即变化,才能够获得不断的生机,才能够打开新的思路,找到新的方法,创造新的局面,最终获得长久的发展。所谓“唯变所适”(《周易·系辞》),“不法古,不修今”(《长短经·适变》),所以适的根本核心即为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

佳,“善也”(《说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即学习的目的,首先要求“明德”,然后要求“亲民”,最后达到最高境界。

“适佳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规律、主动适应、创新发展为手段,以最高最好为目标。大弯中学的办学理念“至高至佳、立善立美”就在这片文化的沃土中扎根,形成了“严格管理,科学管理”的办学传统和“走创新之路,育和谐之才”的教育思想与办学特色。学校在学生培养上注重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在管理思想上注重科学、强调规范;在课堂教学上提倡“课堂效益高,课后负担轻: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色”。而这些追求卓越、注重规范、敢为人先、强调和谐、尊重规律的优良办学传统和学校文化无不体现着生态教育的理念。

(二)“生态”是“适佳”的载体

教育生态化的核心是把学校教育视为一个由各种教育因子组成的复杂网络生态系统,各教育因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其中每一个因子都是这一整体的一部分,并依赖于其他因子动态地呈现出共生与竞争、平衡与发展的状态。

大弯中学正是把教师、学生、课堂教学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等要素看做学校生态系统中各个因子,视之为一个有机整体、都是动态开放的,且均以追求和谐平衡为目标。在大弯中学的教育目标管理和规划中,不把学校所有教师构想为同一程序的机器人,更不把所有学生设定为一个发展目标。而是在发展中求均衡,在多样化中求发展。我们认为,教育本质上应是一种生态的、动态的、相对的、和谐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在教育教学中让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各得其所。这就是大弯中学以“适”求“佳”的思想,适佳文化的生动体现。

二、以“适”求“佳”的途径与方法

大弯中学的前身是一所极为普通的初级中学,能够在近十几年内迅速崛起,就在于她以“适”为方法,以“佳”为目标,管理创新,成就最优秀的学校;培养创新,培育最优秀的人才;课程创新,发展最优秀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创新,展现最好的办学水平。其核心思想是遵循规律,因势变革,办学水平高、学校发展佳。其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四个板块——生态德育、生态课堂、生态课程、生态校园。

(一)板块一:行生态德育,育兴国栋梁

生态德育是指学校以生态价值理论为指导,发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育人资源,推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动态良性发展,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确定目标分层推进,促使学生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的良好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强化生态教育,树立生态意识、生态情感,落实生态行为,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生态德育的德育目标定位涉及知、行、意三个层面。针对这三个层面的具体特点,分别采取以下重点实施策略:

1,健全生态德育网络策略

①校长——学生处——班主任——学生;

③(校长——学生处、团委——学生会、团委会——学生:

③校长——教导处——科任教师——学生:

④校长——学生处——住管员——学生;

⑤校长——值周教师——值日教师——学生:

⑥校长——家长委员会——学生;

⑦校长——法制副校长——社区——学生。

2 课程引领策略,强化学科教学中的生态德育渗透功能

按照新课程提出的三维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教育的渗透性原理,努力发掘智体关劳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资源,并充分加以有效的利用。比如通过智育可以培育专心致志、勤奋好学的品质,通过体育可以培育坚忍不拔、奋勇争先的品质,通过美育可以培育追求完美、表里如一的品质,通过劳技教育,可以培育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质。

3 德育环境影响策略

(1)突出校园物化环境的教育功能,校园物化环境做到“绿化、美化、香化、净化、教化”。

(2)突出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包括人文精神、品格修养、办学理念、校训、教风、学风、宣传、实训基地等等显性和隐形的文化。

(3)突出校外德育环境的教育功能,各类与学生成长关系密切的文化场所,如青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等校外德育基地;定期开展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4 实践活动影响策略

开展节日庆典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行为习惯达标行动、倡导绿色消费活动、开展环保活动、开展珍爱生命活动、举办生态文明专题大讲堂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各种活动的德育功能。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得以树立,生态文明行为得以强化。

(二)板块二:兴生态课堂,育适佳人才

生态课堂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荣同生,形成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空间,正如自然界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样。大弯的课堂也是遵循我们的“适佳”文化,适合学生,适合教师,适合大弯和学科成长。在这个课堂里。有知识的超市,有生命的勃发。因为是新课程下的新课堂,其教学的灵魂是创新,需要教师的机智和智慧。在这个系统中,还有有序的差异,以及规范的自由。总而言之,这个课堂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有趣、有情感,生态而高效。

生态课堂,是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一定要放手,坚决杜绝“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一些教师上课时讲得天花乱坠,而学生却听得晕头转向,甚至是根本没在听。这样的课堂,连基本的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又怎能称得上是理想课堂呢?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教育家斯普朗格指出,教育是为培养个人人格精神而进行的一种文化活动,是根据社会文化的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的,其最终目的在于唤醒个人的意识。使其具有自动追求理想价值的意志,并有所创造,增加文化的新成分。

生态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实现角色的彻底转换,从主讲的角色向组织、指导的角色转换。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多考虑如何组织学生有效的学习,如何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掌握,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教师除了把课堂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以外,主要考虑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实现有效的学习。因此,教师的中心任务,就是放在备课上,放在如何组织课堂上,实现学习的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

生态课堂。是实现高效率的。高效率的课堂,是指单位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最大的信息和知识的课堂。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其中最主要的环节,就是认真备课,做到“五备”: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备学生。有了教案,教师还要在多个方面精心研究,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指导有方,才能让学生在最有效的时间中,学到最多的知识,能力得到最大的提升,创造力得到最大的发挥,最终实现教学课堂的高效率。

我们还确立了以“三个对话”(师生、生生、师生与教材资源)为主线,以“自主研习、合作探究、成果交流、师生评议”为基本点的教学原则。要求课堂上切实抓好“自主研习”(进行研究性预习,搜集研究性学习资料)、“合作研究”(小组讨论、交流信息、互动解疑)、全班论证(展示成果、评议争辩)、师生评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几个重要环节,灵活多样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内容上讲,我们始终坚持以“必修”和“选修”为主要栽体,以高中新教材新大纲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为研究的重点,使研究落在实处。

总之,生态课堂应犹如登山一样,师生在一起享受着登山过程中带来的乐趣,享受着一步步探险得来的充实,享受着“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转折,体验着“豁然开朗”的快乐。课堂上真正飘满自由呼吸的空气,而我们的孩子更像是自由放飞的风筝,能在蓝天自由翱翔但依然离不开老师的“牵引”。

(三)板块三:生态课程,求适至佳

生态课程观,在强调知识、技能掌握的基础上,更加追求人的素质的多元性与精神世界的完满。此种目标指导培养出的学生是一个可以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和谐相处的人,生态课程观关注的是人的生命意义在课程中的体现。

大弯中学课程内容强调形式多样、价值多维、平衡整合。在安排课程内容时,充分考虑各类知识的不同作用,合理搭配多类课程,建立平衡的课程结构,以谋求学生的协调发展。

在高中课改的这三年中,大弯中学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文件和《成都市课程设置指导意见》,本着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的精神,开足、开齐国家课程。与此同时,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开设了部分地方课程,并且利用学校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师的专业特长和校外的有利资源,不断地开发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现在学校共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社会综合实践等16门必修课和科创、陶艺、天象观测、家电维修、例学C语言等50多门校本选修课。编写校本教材《天空的奥秘》《例学C语言》《武术》《英美文化风俗欣赏》《陶艺》等15套校本教材及6套必修教材校本研修丛书。特别是我校的科创、陶艺、天象观测课程受到社会和上级部门的好评,我校因此被评为成都市科普基地。

(四)板块四:生态校园,循道求适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弯中学校就确立了和谐教育的发展特色。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不断追求人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和谐发展。通过激活各个有效的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倡导建设绿色校园、环保校园、人丈校园,努力营造“绿色育人”氛围。

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方面,大弯中学校努力还校园环境以完整的自然和人文含义,寻求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结合。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有目的地塑造成教育学生的“老师”。雕塑、名人塑像,充分显示了“处处育人”的风格。警句格言、中国文化选粹等,让学生在随处可见的审美活动中提升情感。走廊上琳琅满目的学生获奖书画作品,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学生处处都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学校围墙还绘上了体育健儿的风采,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大弯中学的师生们竭力赋予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以丰富的生命力,并努力使其成为陶冶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从而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大弯中学遵循寻“适”求“佳”的原则,根据新形势下育人的需要,把原来的百木园改造为生态标本园,在校园内开设大家讲坛,建立生态大讲堂和生态博物馆,实现物质与文化的融合。

生育文化篇6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方法;内容

传统的小学德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只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小学生对德育内容的内化过程。让德育工作内容服务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使知识转变成为行为,才标志着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真正的德育工作要尊重学生,而不是将正确的观点强加在学生生活。倡导生活化的德育教育理念,还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改革与创新。

一、加强小学德育教育方式的生活化改革

要促进小学德育的生活化改革,就要传统的德育教育形式,让小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成长。成功的教育,需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积极去想。要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学生看他们想看的事物。解放学生的手脚,让他们尽情去做、去体会。将教学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自由,才能促进学生发展。与传统的讲解式德育教育活动相比,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更有教育意义与生活意义。从生活中的核心问题出发,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德育教育成为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对小学生的生活进行了解,发现小学生在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在一次家长会中,有家长反映孩子在家总是与大人顶嘴,做不到尊敬长辈,家庭教育的收效甚微。这时,教师就可以从孝顺父母这一点出发,设计一个“不与父母拌嘴的一天”或者“孝顺父母的一天”。鼓励小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多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和谐与父母共处,多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德育教育落实在生活中,能够让小学生自己去体验德育内容的正确性,而不是在教师的灌输下死记硬背一些正确的道德标准。生活化的德育教育形式,有利于德育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加强小学德育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改革

将现实生活视为小学德育工作的资料库,从生活中提取有利于德育教育活动实施的资源,能够让德育教育满足小学生的生活所需与成长所需。首先,教师要从小学生的生活中发现道德榜样。在过去的德育教育中,教师会从思想品德课本中寻找一些道德榜样,或者利用雷锋、这样经典人物。这样人物离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不利于榜样作用的发挥。从小学生的生活中发现榜样,并引入课堂,能够促进德育内容的生活化。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内抢着干脏活、累活的学生作为事例,树立劳动榜样,让德育内容更加活灵活现,使学生找到更加具体的学习目标。其次,教师要积极创设生活化德育教育情境。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给学生一定的表演任务,促进生活小事件在生活中的再现。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上公交车不刷卡的情境,让一人表演司机,四人表演乘客,其中一人没有刷公交卡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表演中自由发挥,给大家演一出戏,让学生对这件事情进行评论。这样的情境能够将诚信问题突显出来,促进小学生快速理解,也让师生互动更加自然。

三、加强小学德育教育作用的生活化改革

生活,是小学生体验的重要来源,更是检验小学生学习成果的平台。在小学德育生活化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留心自己身边的生活现象,有意识地去体会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在发现美好事物的同时,建立相对应的道德观念。利有生活体验落实德育教育,会让小学生在体验中逐渐构建起属于自己的道德体系,明确个人道德标准。比如在讲解爱护自然这个主题时,教师在课堂中反复强调,也不如在生活中让小学生体验一次。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组织学生到学校内或者附近的公园去观察植物,让小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植物的哪些美。连着欣赏与赞美两到三个星期,促进小学生建立欣赏自然、喜爱自然的感情,再让学生了解一些破坏自然的事件。用情感上的反差,引导小学生选择爱护自然这一正确的道德观念,使小学德育教育能够提升小学生的生活品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观点,也是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来源。让德育教育成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的一种手段,促进德育教育内容成为学生生活的准则,才能促进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改革德育教育方法与内容,让德育教育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才能让小学德育更有价值。

作者:黄金双 单位:四平市北体育街小学

参考文献:

[1]李冬英.浅谈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施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8:37-39+66

[2]夏永胜,袁新志.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38-39+41

生育文化篇7

关键词:绿色消费;生态文化;生态文明

1.培育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观念

绿色生产方式有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生产。是指在生产活动中注意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互协调,紧紧抓住资源节约和能源节约两大纲目,从生产设计、生产工艺等各个环节,追求节能、省料、减污的综合效果,追求最小的物耗和能耗。二是循环生产。就是将“资源——产品——废物——污染物”单向流动的传统线性生产,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新模式。循环生产的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通过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废弃物质经过再生资源环节而进入再生产,同时实现“投入最小化、废物资源化、环境无害化”,用最小发展成本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是再生生产。再生生产不仅是将被消耗的资源经过再生技术处理,重新变成资源如再生金属、再生能源、再生塑料、再生纸浆等,更重要的是在消耗资源的时候,始终考虑和保持着资源本身的再生能力。真正的绿色生产方式,应该是一种可以使资源再生的生产方式。尤其是土地、水利、森林、大气等基础资源,有了再生生产的理念,就能保持更加良性循环的生态。培育绿色消费观念,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培育绿色生产方式更重要,也更难做到。全球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既有生产方面的原因,也有消费方面的原因。尤其是一次性消费的广泛出现,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作为一个城市,工业制造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噪音污染,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但实际上,在制造业的背后,更为繁荣的是制造业所带动的旅游业、餐饮业、娱乐业,这些生活行业所产生的污染还没有被足够认识。现在通行的看法是,生活消费产生的污染在许多方面大大超过工业生产所引起的污染。生活消费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排放量,也超过工业生产废水中的排放量。所以,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变革传统消费模式,构建生态消费模式。绿色消费观念追求消费的“生态性”,即从消费品、原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到消费过程、消费结果,都不会对消费者及环境造成伤害和破坏。绿色消费观念强调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自觉进行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适度消费。所以,培育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观念,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在生产方式上,加快发展绿色产业,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培育绿色生态环境,处理好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降耗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在生活方式上,培育绿色生活习惯,养成环保、诚信、互助、合作等健康的价值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我们要培育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态消费观念,必须树立三大理念:一是建立新的生态循环系统,使生产和消费对生态无害化,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使自然资源能够不断循环利用。二是发现或创造新的大规模的生产性能源,形成清洁化的生产。三是探寻资源再生的方式,使有限的资源增量化。我们现在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上述三大理念,才能真正做到重新塑造生产和消费理念,促进生产和消费行为的根本转变,把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为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建立终极支撑。

2.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

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必须树立生态伦理,规范生态行为。生态伦理又称环境伦理,是处理人、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生态伦理将伦理权利的主体扩展到人类之外的生物种类、生态系统和整个自然,从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评价自然环境的伦理权利与作用,超越人类利益来理解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以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追寻人与自然在伦理上的正确相处,使人与自然由相互对立走向和谐统一。现代生态伦理的主要内容为:人本观。把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放在首位,尊重公民的环境权利,创造平等发展环境,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空气、喝上放心水、吃上安全食品,生活幸福、身体健康;平等观。在整个宇宙系统中,自然万物各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内在价值。所有物体不管有无生命,都应受到尊重,享受平等的权利。人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人类只有与自然万物平等相待,才能安全地长久地在地球上繁衍和生存;和谐观。人是自然整体中的一部分,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统一,了解和掌握自然万物发展、运行的规律,尊重和顺应这些规律,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改善环境的关系,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伦理体系中的最高原则和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观;责任观。人有享受环境的特权,更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尤其是企业,在不断向自然界索取物质能量、享受自然界恩赐的时候,必须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加强企业自律,承担起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始于自上而下的推动,主要是由政府出台政策和法规来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民众的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伦理、生态行为还没有形成自觉的习惯。所以,我们必须用生态眼光引导生态行为;用生态意识培育生态行为。生态伦理不仅是一种思想和观念,也是一种文化行为。生态伦理建设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体现在社会行为中。要把生态伦理建设的重点放在生态伦理的实践上,重视培育具有良好生态伦理行为的道德主体,提高生态伦理的实践能力,自觉学习和运用自然界的生态智慧,把提升城市生态文明的目标理想转化为实际的生态伦理行为,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社会公众,必须用生态伦理的实践,培育、提升生态文明行为,最终实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统一、协调和平衡。

3.健全环境文化制度和服务体系

生育文化篇8

1)开卷考试:考试中允许学生带教科书和笔记本进考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考虑到采用开卷考试,出题的原则作了适当的调整,绝大部分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所学过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如已理解和掌握,不用翻书,稍事思考就能找出正确答案,否则即使翻书、看笔记也无法直接找到答案。例如,在“氨基酸代谢”一章,有一道这样的题目:与S-腺苷甲硫氨酸无关的反应有:A.肌酸的生成;B.胆碱的生成;C.多胺的生成;D.尿素的生成;E.肾上腺素的生成,选项中所列反应,除去尿素的生成,其他都与S-腺苷甲硫氨酸有关。而上述相关反应,分别在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等章节中学到过,但需要同学们自己进行归纳。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思维,更多地通过理解去掌握知识,而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2)计算机模拟考试:学习若干章节后,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到计算机上抽题测试。测试是在师生之间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实行的免监法,在充分的诚信品质教育培养的基础上由学生自觉作答,使学生的发挥达到最佳,也对学生的综合道德品质培养和主动学习的态度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免监考的目的在于建设良好的学风[5]。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都要求平等和受到尊重与信任,渴望拥有自[6]。最有力量的学校管理者不是那些只会行使行政权力人,而是那些善于尊重人、相信人的人[7]。免监考,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更大的责任、具有更大的自,从而也更有力地调动了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2采用大班案例讨论课考核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个患病的机体来讲,同时存在着机能、形态和代谢方面的改变。案例分析是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也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学习能力[8]。如女性较为注意自己的形体,关注自己身体各部位的比例正常,有些女性刻意减少饮食量以保持身材苗条,有的女性由于过度减少进食量而出现低血糖的现象。教师授课时首先提出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这个现象,引起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再分析糖代谢的内容,最后回到案例本身,使学生既学到了糖代谢的相关基础知识,又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及临床实践中,为将来的临床课程学习打下基础[9]。在案例的选择中我们特别注重案例与生化知识点的相关性及相互联系。例如:我们选择糖尿病的病例,讲解了糖代谢中血糖的来源及去路,与学生一起分析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通过这个案例的学习,不仅讲解了糖代谢,同时还与脂代谢途径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对生化各章节内容从纵向到横向结合起来。在讨论的过程中,请学生先分析,教师参与讨论,及时引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是一种有效的、主动的学习方式。同时建立起案例讨论成绩评定方法以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大班病例讨论成绩由病例讨论课现场讨论各班成绩(70%)和个人成绩(30%)组成。其中讨论课现场讨论成绩由教师及学委组织的答辩委员会评出;而个人成绩则根据每人准备工作多少、答辩参加状况、任务完成情况等内容,由学委组织学生评分。案例式教学考核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精神[10]。

3采用论文综述撰写与答辩方法考核创新能力

生育文化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德育教育;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其底蕴之深厚,内容之丰富,是世界其他文化所不能比拟的。大学生德育教育也已成为大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做好大学生德育教育,已经得到了许多教师的认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德育教育不仅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更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指路明灯。只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才能使大学生德育教育正确有效的进行。

1大学生德育教育现状简述

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现状不太乐观,很多高校德育教育的相关工作进展十分缓慢滞后,德育教育的质量也不高,大学生德育教育成果很差。具体来说,高校相关部门或领导对于大学生德育教育认识不够彻底,对德育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忽略了学生的德育教育,无法从政策体系上保证德育教育相关工作的展开和实施。部分老师对于德育教育也没有正确认识,教学活动始终按照教学大纲在进行,以教学为策略、考试为手段、分数为目的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完全忽略了应该具有的德育教育。一些学生也没有注意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受到老师或是家庭的影响,只看重分数,不注意素质培养,导致德育教育工作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果。所以,综合来看目前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2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积累沉淀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儒家文化为主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和精神食粮。

2.1内容丰富

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容极其丰富。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传承至今的主流文化思想。就战国时期来说,除开儒家文化,其他还有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多个文化流派,当时文化爆发,百家争鸣。不仅文化流派种类繁多,就是同一种文化在不同时期的主流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近现代杂文,这都是儒家文化在不同时代的不同表现形式,其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唐朝繁荣昌盛,儒家文化则侧重于学习。近现代抗日解放,儒家文化则侧重于舍生取义,为国家而奋斗。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容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最好资源。

2.2具有鲜明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是每一代炎黄子孙长成为人的重要学习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明确了许多道德立场和价值取向,比如《乐羊子妻》这篇文章,羊子路遇金饼,拾之归家,妻见大怒,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这短短的一句话,所包含的道德准则以及价值观念放眼如今也是完全适用的。

2.3适用范围广

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早已分化出适合各个年龄阶段和各种社会地位的人的内容。对小孩来说,《三字经》、《千字文》就是最好的启蒙读物,这些文化内容不仅简单易懂,其中更包含了许多从小就该树立的道德价值观念。比如《三字经》中有这样一段:“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这样一段话,清楚地表述了为人从小开始就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让兄弟。除去这些基本读物,还有各种不同类别适宜各类人接受的文化内容。

3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大作用

3.1中国传统文化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提升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主要表现在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两个方面。就爱国主义情感来说,就是对国家真心热爱完全忠诚,并愿意为国家奉献自己全部的一种高尚情感。新时代的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建设的推动者。爱国主义情感可以把新的年轻一代团结到一起,使之成为一个爱国主义集体,成为国家建设过程中强大的中坚力量。同时,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狼牙山五壮士等爱国主义情感高度体现的英雄事迹,在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中也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透过这些历史事迹,有助于爱国主义情感在学生内心萌芽生长,激励其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为中国的崛起而读书,为中国的未来而努力。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是一个人之于社会所应该承担的职责使命,是每个人的义务。由于人在社会的角色多样,因此承担的职责使命也不尽相同。对学生而言,其社会责任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社会的需求为目标,以社会的发展为动力,努力学习好相关科学知识,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3.2中国传统文化能促进学生意志品质培养

目前,许多学生缺乏道德感。由于从小受到过分的家庭溺爱,致使其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价值观念,缺少感恩仁爱之心,表现得心胸狭窄骄傲自大,很容易被利益诱惑做出违背道德触犯法律的行为,给自身、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这些问题都是由于其文化素养较低,缺少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引起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数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学生意志品质道德修养的培养,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言而有信,信而必行”的诚信品质,也有“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宽容品质,还有“卧冰求鲤,怀橘遗亲”的孝顺品质。当代大学生缺乏守时守则的诚信,缺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宽容,更缺乏百善孝为先的孝顺。只有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借德育教育之手,为学生培养树立这些欠缺的品质。此外,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还能使学生意志坚强,提高其独立自主的能力。根据多方调研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意志力薄弱,在遭受挫折失败或重大打击时,经常一蹶不振,从此颓废。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现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学生从小就受到各种溺爱,有求必应,很少遇到挫折和失败。父母也是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忽略了孩子意志品质的锻炼;二是学校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加重了学生对分数的追求程度,以此更加忽视对意志品质的锻炼培养。综合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学生在大学毕业之前的所有时间段内,都缺少吃苦耐劳的作风,缺少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就拿大学新生入学来说,绝大部分学生是在父母陪同下前来报到,甚至各种手续床铺铺设都是由父母一手操办。曾经有一条新闻,一个大一女生入学一月后快递回家三十斤衣物,拜托母亲清洗。由此可见大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已经成为令人担忧的问题。因此必须要通过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出大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3.3中国传统文化能提升德育教育质量

大学生德育教育发展情况滞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德育教育过程没有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德育教育内容空洞,方法偏离目标,最后导致德育教育质量低下成效甚微。只有在德育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使之贯彻整个德育教育过程,才能切实提升德育教育质量。德育教育主要是对学生人格、品质、道德修养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培养,这需要大量的可用素材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就目前学生而言,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大学生普遍关注于各种明星或科技产品,其内在品质或道德观念均随其兴趣点的转移而发生改变。比如说手机,选择苹果手机的学生看重苹果对于科技的不断创新,选择诺基亚的学生看重诺基亚外在质量。作出什么选择,如何作出选择,都是学生内在品质的具体外化,是学生德育程度的一种体现。教师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选取合理的素材进行德育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与价值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与德育教育的内容目标完全一致。在德育教育中充分利用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可以极大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可以具体外化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而德育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也是要培养学生这些方面。在德育教育之中,教师可以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岳母刺字这个故事,虽然在正史之中并无记载,但中国民间都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毫无质疑,完全可以用作教育事例。岳母在岳飞拒绝杨么使者的聘请之后,在岳飞后背刺下了“尽忠报国”四个字,以此警醒岳飞要一心报效国家,不可有其他想法。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岳飞对于母亲的孝顺,更为岳飞日后报效国家埋下了伏笔。教师就是要通过这样的历史典故,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与德育教育的核心思想统一起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此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更可以让其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如此便可有效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4结语

虽然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发展情况不好,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也较低。但只要大学教师能够认识到德育教育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德育教育的重大意义,并在德育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大量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内在价值,就一定可以将德育教育做好,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庄甲鹏.浅析儒家传统道德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借鉴意义[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2).

[2]张洪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及其实现[J].职业技术教育,2010(14).

生育文化篇10

关键词:体育文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心理品质

文化是天地万物存在的一种方式,它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内容,对文化也有不同的理解。体育也不例外。体育文化就是由人类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体育最初就是为了强健人的体质,形成与恶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斗争的体魄,进而发展到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和心理品质,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体育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征,并规范着人们的体育行为,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体育是文化的存在方式,也是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的载体,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身体健康需求,更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对于学生而言,体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意志品质的有效手段。

一、学习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众所周知,经过数十年汗水和奋力拼搏的运动员,当走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领奖台,看到祖国的国旗,听到祖国的国歌时,都流下了热泪。这种眼泪不仅是取得胜利和成功的喜悦之泪,也不仅仅是付出巨大的艰辛之泪,更是自己为祖国争得荣誉而自豪的感动之泪。所以体育在漫长的传承和发展中,积淀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历尽沧桑,饱经磨难,却无时无刻延续着它强大旺盛的生命力。小学体育教师就要挖掘体育课堂和体育活动中的文化内容,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介绍我国体育的发展史,增进民族自豪感。从公元前21世纪我国的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朝代夏朝起,就已经有游乐体育运动方面的记载,从夏商时期文武合一“六艺”教育中的体育到春秋战国时期蹴鞠、竞渡、飞鸢等民间体育的产生;从秦汉时期不断发展的武艺到唐代国际体育交往;从丰富多彩的宋代体育到清代的武艺、武举和武学,产生了多种体育项目,形成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体育发展史。

二、学习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当今中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和同学、老师相处的过程中,大多只注重自己的感受,而不替其他人着想,个性自私、任性而脆弱不堪。这种自私的个性使得中小学生在与同学交往以及班级工作中形成个人主义的行为表现,而忽视了集体主义精神。体育活动是集体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在学校的体育活动中,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体育活动中,又大多以小组为单位。这种团体性质的活动,最能体现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而在活动时,体育活动本身的规范性和纪律性尤为重要。在体育活动中挖掘活动所体现出的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树立集体主义意识,使学生能够把自己优秀的成绩和集体联系起来,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协调好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促进相互合作和彼此信任,增强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协作和适应能力。例如学校的一场运动会,就能够形成班级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从而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而我们在教学集体性运动较强的篮球、足球等球类教学内容时,教师除了要学生掌握训练的技巧要领,强调过硬的个人技术对于过程和结果的重要意义外,还要特别强调团队合作和团队配合的重要意义,形成集体主义观念的意识。

三、学习体育文化,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量的体育运动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缓解沉重的心理负担,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寻找能够影响学生品格和心理素质的因素,并且加以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其实,体育学习和训练如同学习文化知识一样,都能使人的思维、感官、知觉、注意力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教师要挖掘能够开发学生潜能的体育活动项目,使知识、技能、情感和意志都能相融,充分改善学生的身心状况,使学生始终保持开朗的性格、积极乐观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由于体育活动不单单是个体的一种运动,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往往伴随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协调,使学生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教育学生要树立公平正义的观念,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奋力拼搏去夺取胜利,赢得辉煌。所以,在教学中要有目的地组织一些竞赛,要使更多的学生体会失败、感受挫折,以塑造他们豁达、开朗的性格和永不服输的可贵精神。

四、学习体育文化,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是单调而枯燥的技能训练,这使得学生常常感到,尽管从繁重的文化知识的课堂走了出来,但很难享受体育带给人的轻松感受和愉悦体验。究其原因,这是因为我们的体育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现实,课堂显得单一,缺乏活力、现实和理想,把学生的生活世界遗忘在了无声的角落,把学生的精神需求抛于九霄云外。这样使学生的生活与体育生活严重脱离,割断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它将变得空洞、抽象、苍白无力。这样说来,挖掘体育活动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很有必要。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体育生活更富情趣,更有活力呢?我想,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需求出发,由生活走向课堂,将生活中无数神奇美妙的东西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懂得,我们在课堂上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学习环节都是在生活,都是在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合作,如何协调,如何把个人的技能转化为强大的团队力量,充分展示体育活动的魅力,创造出更精彩的体育生活的篇章,使体育更富有生活情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