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保险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23:31:43

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范文篇1

**年我省工伤生育保险工作取得了以下六方面成效:

(一)扩面工作成效显著。截至**年底,我省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了360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了240万人,分别比**年底净增72.7万人,25万人,增幅分别为25%,12%,两个险种的参保人数均创我省历史新高。全省有10个市地超额完成了扩面任务,其中嘉兴、宁波、杭州分别完成扩面任务的464%、263%和186%。

(二)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去年,各地都结合实际出台了《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并在合理确定工伤保险缴费费率和浮动办法、工伤医疗管理、工伤保险待遇结算、伤残辅助器具配置、企业老工伤人员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省里就工伤保险费率确定、工伤保险待遇一次性处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伤认定、劳动关系界定等问题,出台了规范性文件;还代省政府起草了《浙江省生育保险暂行规定》。

(三)分工明确管理规范。根据《条例》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省厅出台了行业单位工伤生育保险管理、用人单位异地经营工伤事故处理等办法,各市也先后出台了有关配套政策规定,省、市、县之间工伤生育保险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

(四)机构人员逐步充实。去年,衢州市成立了我省第一家劳动能力鉴定中心,编制2人,为我们改变长期以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只有牌子、没有编制,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政事不分的工作状况起了一个好头。宁波、杭州及省厅等地也充实了工伤保险工作人员。各地的工伤保险业务经办机构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完善和加强。

(五)部门协调初显合力。截至去年底,全省已经有宁波、绍兴等8个市的工伤生育保险基金移交地税部门统一征收。衢州、嘉兴等地进一步完善了法制、法院等部门共同参加的工伤认定联席会议制度。卫生、人事、工会等部门共同组成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工伤生育保险部门联动制度的初步形成。

(六)宣传培训成效明显。去年,各地抓住《条例》贯彻实施和《条例》颁布一周年等重要契机,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采取现场咨询、分发资料、上门服务、业务培训等各种形式,普遍加大了工伤保险的宣传力度,贯彻落实《条例》的社会氛围已经初步形成。

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现阶段我省工伤生育保险工作还存在发展不平衡、参保人数少、政策标准需要完善、机构队伍需要加强、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等问题。

二、正确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

当前工伤生育保险工作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严峻的挑战。

(一)完善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是时代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历史阶段。完善的工伤生育保险体系,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是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如果连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工伤职工和因工死亡职工家属的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我们的社会就不可能稳定;女职工生育期间的医疗费用和基本生活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我们的社会也就谈不上和谐。完善包括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我们应负的历史责任。

(二)完善工伤保险制度是现实的需要。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交通、加工制造等产业迅速发展。这些产业的工伤风险远远大于农业等传统产业。就我省的情况来看,五金制造、模具加工、特陶生产,皮具制造、席草编织等产业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也都存在较大工伤风险。近几年,我省工伤事故呈现了数量多、增速快的特点,因工伤事故引起的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农民工工伤待遇落实难的情况依然存在。

(三)完善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工作已经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工伤保险发展目标第一次列入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工伤保险工作的重视。省政府也将把今年的工伤保险扩面任务作为考核目标下达给各市。吕祖善省长在向人大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把做好工伤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同时,省人大已经把《浙江省工伤保险条例》列为今年的二类立法项目。生育保险方面,省政府已经先后出台了《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浙江省生育保险暂行规定》。各级党委政府对工伤生育保险工作的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四)工伤生育保险主要政策框架基本确立。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颁布实施以后,劳动保障部先后出台了三个部颁规章和一系列配套文件。省里也下发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工伤保险条例〉有关事项的通知》,制定了工伤保险待遇一次性处理、工伤保险费率管理办法等配套规定。各市也都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规定。工伤保险的主要政策框架已经基本确立。生育保险方面,近日出台的《浙江省生育保险暂行规定》也对我省生育保险基本政策框架作出了制度性安排。

三、**年工作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

**年我省工伤生育保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全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全国工伤保险工作座谈会的总体部署,全面深入贯彻执行《工伤保险条例》和《浙江省生育保险暂行规定》,完善政策,规范管理,以高风险企业和农民工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力争参保人数达到400万人以上;进一步统一和规范全省生育保险政策,积极探索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协同推进新途径,力争参保人数达到250万人以上。

为贯彻落实劳动保障部的总体部署,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今年工伤保险扩面任务,全面推进我省工伤生育保险工作,**年,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继续化大力气抓好扩面工作。扩大覆盖范围,增加参保人数,是做好各项社会保险工作的前提和条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扩面仍然是工伤生育保险工作的重点。近期工伤保险扩面的总体任务是,经过三年的努力,使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目前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也就是今后三年全省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要增加300万人,基本上是一年100万的扩面任务。今年工伤保险扩面的重点是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和农民工等工伤风险相对集中的就业群体。对此,各地要解决三方面问题:一是认识上,要破除“成本论”,不能因为担心这些企业和职工参加工伤保险以后会给基金支付造成压力,而简单地把他们拒之门外;二是管理上,要开拓创新,开通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先行办理工伤保险的渠道;三是方法上,各地都要选择1-2个高风险行业,认真制订扩面方案,积极推进高风险企业和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四是操作上,企业参保、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支付等各个环节,在依法的同时,都要力求及时、方便。杭州、宁波作为省会城市和劳动保障部重点联系城市,在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扩面任务的同时,要按照劳动保障部“实现企业职工全部参加工伤保险”的要求,自加压力,进一步加大工伤保险扩面力度。

生育保险扩面方面,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浙江省生育保险暂行规定》,把各类企业、自收自支或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纳入到生育保险当中来。同时,各地要积极与财政等部门联系沟通,创造条件将所有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纳入生育保险。各地要积极探索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参加生育保险的办法,努力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

(二)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健全标准。今年,劳动保障部要修订完成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并争取年内颁布实施。省厅要做好工伤保险药品目录的调整工作,颁布实施工伤保险药品目录。我省还将着手起草《浙江省工伤保险条例》,系统解决工伤保险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制度性问题。**年,各地完善工伤生育保险配套政策标准工作要抓住以下几个重点:一是要认真研究制订高风险企业和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办法;二是要建立健全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制度,确保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客观公正;三是要会同财政、卫生等部门合理确定生育医疗费补偿定额标准和补偿办法;四是要认真研究当前工作中存在的“老工伤”纳入工伤保险管理等突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三)着力建立健全工伤保险三套工作机构。工伤保险具体工作数量多、难度大,如果没有相应的工作机构和专门人员,工作无法落实。机构队伍建设滞后,已经成为当前工伤保险工作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各地要以建立劳动能力鉴定中心、落实专业工作人员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主动与编制部门联系和协调,争取当地党政领导的理解和支持,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伤保险机构队伍建设抓出成效,为全面开展工伤保险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在这方面,劳动人事合在一起的市地,更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发挥部门综合优势,争取率先有所突破。

(四)探索推进工伤预防和康复试点工作。切实做好工伤预防和康复工作,是拓展工伤保险工作领域、提高工伤保险服务水平、增强工伤保险社会信誉度的重要举措。工伤预防方面,要积极完善工伤保险行业差别费率和单位浮动费率制度,真正将单位费率与单位工伤事故状况有机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参保单位进一步重视安全生产,加强劳动保护措施,减少工伤事故发生率。工伤康复试点工作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应当地情况的工伤康复工作模式,可以与社会医疗康复机构合办,也可以委托社会医疗康复机构举办,也可以自办工伤康复专门机构;二是要以职业康复为重点,将职业康复的目标放到使更多的伤残职工实现再就业上来;三是要避免工伤康复走样变味,不能以组织旅游、休养的形式来代替工伤康复工作。开展工伤预防和康复试点工作,是完善工伤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各地要本着积极探索、逐步完善、稳步发展的指导思想,认真组织好试点工作。

生育保险范文篇2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自收自支或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应当按照本规定参加生育保险。有条件的地方可将所有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职工、雇工纳入生育保险。

第三条县级以上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生育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生育保险业务。

财政、地税、人事、卫生、计划生育等部门及工会、妇联等组织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生育保险工作。

第四条生育保险费由地方税务部门依法征缴。

第五条生育保险基金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

第六条生育保险基金由下列项目构成:

(一)用人单位缴纳的生育保险费;

(二)生育保险基金的利息等增值收入;

(三)生育保险费滞纳金;

(四)依法纳入生育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第七条生育保险基金实行县级统筹,设区的市原则上实行市本级统筹。

原养老保险行业统筹单位职工的生育保险由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组织实施。

第八条生育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和财政专户管理,由财政部门依法进行监督。

生育保险基金比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银行存款计息办法计息。

生育保险基金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

生育保险基金不计征税、费。

第九条生育保险基金用于下列支出:

(一)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

(二)因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

(三)实施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手术以及符合生育政策实施复通手术所需的医疗费用;

(四)国家规定的与生育保险有关的其他费用。

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向经办机构办理生育保险登记手续。

新设立的用人单位应当自设立之日起30日内,办理有关登记手续。

用人单位依法终止或者生育保险登记事项发生变更,应当按照规定向原登记机构办理注销或者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05%至1%的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费比例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确定,并根据经济发展和基金使用情况适时调整。

用人单位缴纳的生育保险费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的渠道列支。

第十二条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按照规定参加生育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满6个月;

(二)符合法定条件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手术和复通手术的。

第十三条生育保险医疗服务范围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符合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的,按照下列期限享受产假及生育津贴(即产假期间工资):

(一)妊娠7个月(含7个月)以上生产或者妊娠7个月以上早产的,享受90天的产假及生育津贴;

(二)妊娠3个月(含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流产、引产的,享受50天的产假及生育津贴;

(三)妊娠3个月以下流产(含自然流产、人工流产)或者患子宫外怀孕实施手术的,享受30天的产假及生育津贴。

按照前款第(一)项规定享受生育津贴的女职工,还可以按照下列规定享受产假及生育津贴:

(一)分娩时遇有难产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增加15天的产假及生育津贴;

(二)多胞胎生产的,每多生产一个婴儿,增加15天的产假及生育津贴;

(三)分娩时遇有难产实施助产手术的,增加7天的产假及生育津贴。

第十五条女职工生育津贴以本人生产或者流产上月养老保险月缴费工资为基数计发。女职工尚未参加养老保险的,以女职工生产或者流产前12个月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发。月平均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发;月平均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发。

第十六条女职工在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内因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由生育保险基金按照定额标准进行补偿。生育医疗费用补偿定额标准及补偿办法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财政、卫生部门共同制定。

职工因计划生育施行国家、省规定的避孕节育手术和复通手术的医疗费用,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第十七条符合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的职工应在产后或术后3个月内向指定的生育保险经办机构申请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申请时需提供下列材料:

(一)本人身份证;

(二)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

(三)医疗机构出具的生育医学证明;

(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

受委托代为申领的被委托人,需提供申领人出具的委托书和被委托人的身份证。

第十八条经办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对申请人的条件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核定其享受待遇,并予以一次性计发;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

第十九条用人单位或者职工以非法手段骗取生育保险待遇的,由经办机构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并追究当事人及有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经办机构或者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造成用人单位或个人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并对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保存用人单位缴费和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情况记录的;

(二)擅自增收或者减免用人单位应缴生育保险费的;

(三)无故延期拨付或者擅自增加、减发、停发生育保险金的;

(四)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致使生育保险基金流失的;

(五)截留、侵占、挪用、贪污生育保险基金的;

(六)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

第二十一条用人单位依照本规定应当参加生育保险而未参加的,其职工发生的生育费用,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规定及各统筹地区出台的配套政策规定支付职工的生育保险待遇。

生育保险范文篇3

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女职工生育期间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保健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及其职(雇)工。

第三条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生育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统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生育保险业务。经办机构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财政、地税、人口计生、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物价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做好生育保险有关工作。

第四条生育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保持一致,实行生育保险基金的统一筹集、使用和管理。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参加生育保险,依法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生育保险费的征缴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安徽省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规定》和国家及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生育保险基金

第六条生育保险基金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七条生育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构成:

(一)用人单位缴纳的生育保险费;

(二)生育保险基金的利息;

(三)延迟交纳生育保险费的滞纳金;

(四)依法纳入生育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第八条生育保险基金用于下列支出:

(一)生育津贴;

(二)生育医疗费用;

(三)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

(四)产假期间生育并发症和计划生育手术当期并发症的医疗费用;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由生育保险基金支出的有关费用。

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月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用人单位缴纳生育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乘以本单位生育保险费费率之积。

国家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费率在0.4%;企业的费率在0.8%—1%之间,企业具体费率由各统筹地区人民政府确定;其他用人单位可选择上述某一种费率。

第三章生育保险待遇

第十条用人单位按照本规定参加生育保险,连续履行缴费义务,其职工本人生育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享受本规定的生育保险待遇。

第十一条按企业生育保险费费率缴费的用人单位,其女职工在产假期间,享受3个月的生育津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增发生育津贴:

(一)分娩时符合医学指征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增加半个月的生育津贴;

(二)符合计划生育晚育条件的初产妇,增加1个月的生育津贴;

(三)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半个月的生育津贴;

(四)在产假期间申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增加1个月的生育津贴。

按企业生育保险费费率缴费的用人单位,其女职工妊娠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流产、引产的,享受1个半月的生育津贴;3个月以下流产或患子宫外孕的,享受1个月的生育津贴。

第十二条月生育津贴标准为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引产前12个月的平均缴费工资额。缴费不足12个月的,按实际缴费月的平均缴费工资额计算。

第十三条按国家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生育保险费费率缴费的用人单位,其女职工在产假期间不享受生育津贴,工资福利仍由用人单位发放。

第十四条除依法由施行手术的单位承担的费用外,下列医疗费用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出:

(一)妊娠和分娩期间所必需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

(二)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医疗费用;

(三)用人单位职工产假期间生育并发症的医疗费用和计划生育手术当期并发症的医疗费用。

但产假期满后需继续治疗的费用和产假期间治疗其他疾病的医疗费用,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办理。

第十五条生育保险医疗费用支付范围按照《安徽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安徽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安徽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的范围确定;超出规定范围的医疗费用,生育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职工使用前款目录中的乙类药品及职工个人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所发生的费用,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四章生育保险管理

第十六条生育保险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以下统称定点服务机构)管理。定点服务机构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的条件和标准确定,经办机构与其签订定点服务协议。

第十七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卫生、人口计生、物价等有关部门,采取日常督查、定期检查以及对参保单位或者职工举报进行专查相结合的办法,对定点服务机构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用人单位职工在进行生育、计划生育手术时,应当到定点服务机构施行。因特殊情况需在非定点服务机构或转外地生育的,用人单位、职工或其亲属应当及时到经办机构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九条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撤销、解散和破产以及因其他原因宣布终止的,未缴或欠缴生育保险费的,应当在资产清算时,按照统筹地区上一年度人均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生育保险待遇水平,清偿所欠职工的生育费用。

第二十条用人单位、职工本人或者其委托人应当在职工生育、终止妊娠和施行计划生育手术后,及时向经办机构申请领取生育津贴和有关医疗费用。申领时需提交下列材料:

(一)职工本人身份证;

(二)计划生育有关证明;

(三)生育或施行计划生育手术医学证明;

(四)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受委托代为申领的被委托人,需提供申领人出具的委托书和被委托人的身份证。

第二十一条经办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核定其享受期限和标准,并支付有关费用;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二十二条经办机构审核申请人提交的材料时,需要定点服务机构出具有关证明和病情证明的,定点服务机构应当予以配合。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不参加生育保险,或者未按照规定申报应缴纳的生育保险费数额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处以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用人单位向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生育保险费数额时,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瞒报工资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参保单位或者职工骗取生育保险待遇或者骗取生育保险基金支出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并处以骗取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定点服务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并处以骗取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定点服务机构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将未参加生育保险人员医疗费用列入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

(二)将不属于生育保险支付的费用列入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

(三)出具虚假证明或虚假收费凭证的;

(四)违反医疗、药品、价格等管理规定的。

生育保险范文篇4

为保障劳动者在生育和施行计划生育手术时得到必要的经济补偿和生育医疗补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成都市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下列用人单位和人员(不含离退休人员)适用本办法:

(一)企业及其职工;

(二)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在本市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

(三)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

(四)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

(五)没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和城镇自由职业者;

(六)外商投资企业的中方职工;

(七)外地驻蓉机构及其职工。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地区人员,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主管部门)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市生育保险工作。区(市)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生育保险工作。市和区(市)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机构)具体承办所辖统筹范围的生育保险经办业务。

第四条(保险原则)

生育保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生育保险水平应与本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生育保险实行属地化管理;

(三)生育保险基金实行市级统筹,分级管理,以支定收,收支平衡。

第五条(缴费标准)

用人单位为其职工按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6%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费。用人单位人均工资总额低于上一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上一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

没有雇工的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的生育保险费由其本人按上一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0.6%缴纳。

第六条(征收方式)

生育保险费由基本医疗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机构与基本医疗保险费一并征收。

用人单位改制、重组后,应由改制、重组后的单位继续缴纳生育保险费。企业依法破产应依照法定程序清偿欠缴的生育保险费。

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事业单位的职工、社会团体的专职人员,其所在单位缴纳的生育保险费按有关规定在支出预算中列支;企业缴纳的生育保险费在管理费中列支。

第七条(女职工保险待遇)

参加生育保险的单位和人员按规定不间断、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满12个月后,符合《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关规定生育、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女职工,由社保机构按下列标准拨付生育保险待遇。

(一)生育津贴:以女职工生产前12个月本人的生育保险缴费工资总额除以365日后,按不同情形分别计算生育津贴:

1.妊娠满7个月生产或流产的乘以90日;

2.妊娠满3个月不满7个月生产或流产的乘以42日;

3.妊娠不满3个月流产的乘以14日;

4.剖宫产增加15日;

5.多胞胎的每多生产一个婴儿增加15日。

(二)生育医疗费包括女职工因怀孕、生育发生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床位费和药品等费用。生育医疗费实行定额结算。

社保机构按前款规定拨付给用人单位的费用,用人单位必须用于女职工在生育、产假期间应享受的工资及福利待遇。社保机构拨付的费用不足以支付的,其差额由女职工所在单位补足;社保机构拨付的费用有结余的,其结余归入女职工所在单位的职工福利费。

符合国家、省、市规定的晚育或母乳喂养增加的产假及产假期间的工资待遇由所在单位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男职工配偶补贴)

参加生育保险的男职工按规定不间断、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满12个月,其配偶属于未参加生育保险的非城镇人口、城镇无业人员或已参加生育保险但缴费不满12个月的人员,符合计划生育有关规定生育的,按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的50%给予一次性生育补贴。

第九条(计划生育手术费)

计划生育手术费包括因计划生育实施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流产术、引产术、绝育及复通术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划生育手术费按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由社保机构定额结算。

第十条(并发症和医疗事故)

生育或施行计划生育手术引起的部分并发症所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的住院医疗费用,比照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和支付比例纳入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因手术而造成医疗事故,按有关规定处理,生育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第十一条(保险关系转移)

参加四川省省级养老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在初次参加本市生育保险时,其参加本市基本医疗保险统筹的年限视为生育保险的参保年限;本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初次参加本市生育保险时其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年限视为生育保险参保年限;市级统筹区域外的生育保险关系转入本市,其转入前生育保险缴费年限与转入后的生育保险缴费年限连续未间断,前后缴费年限合并计算。

第十二条(申报期限)

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人员在生育或施行计划生育手术之日起90日内,由用人单位或本人到社保机构申报生育保险待遇,逾期未申报的,作为自动放弃处理。申报时须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第十三条(暂停拨付情形)

用人单位欠缴生育保险费2个月以上(不含2个月),社保机构暂停拨付应享受的生育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应在女职工生育或施行计划生育手术之日起90日内,持有关证明材料到社保机构备案。暂停拨付期间职工应享受的生育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用人单位按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将拖欠的生育保险费补足后,社保机构再予拨付。逾期未备案的,由用人单位承担相应责任。

个体参保人员中断生育保险缴费2个月以上(不含2个月),视为重新参保。

第十四条(基金管理)

生育保险基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

第十五条(缴费标准调整)

生育保险缴费标准的调整,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等部门共同提出,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六条(基金管理监督)

市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委员会和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财政部门负责生育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审计部门负责生育保险基金的审计监督。社保机构负责生育保险费的征收、管理及拨付生育保险待遇,并建立健全预决算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

第十七条(不按规定参保责任)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办理生育保险参保手续,或未按规定申报应缴纳的生育保险费数额,按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瞒报工资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按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八条(影响缴费基数确定、延迟缴费责任)

参加生育保险的单位违反有关财务、会计、统计规定,伪造、变造、故意销毁有关账册、材料,或不设账册,致使生育保险费缴费基数无法确定的,除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纪律处分、刑事处罚外,按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征缴生育保险费;延迟缴纳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加收滞纳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九条(骗保责任)

对以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手段骗取生育保险待遇的个人,或协助骗取生育保险费的单位、医疗机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退还生育保险费,按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责任追究)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社保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致使生育保险费流失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追回流失的生育保险费,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复议诉讼)

当事人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关生育保险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或与社保机构发生有关生育保险的行政争议,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

第二十二条(实施细则)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制定实施细则,报市政府备案。

第二十三条(解释机关)

生育保险范文篇5

为了保障妇女生育期间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促进妇女就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具有本市城镇户籍并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的从业或者失业生育妇女。

第三条(管理部门)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市劳动保障局)是本市城镇生育保险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城镇生育保险的统一管理。市和区、县生育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负责城镇生育保险的具体管理工作。

市卫生、医疗保险、人口和计划生育、财政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城镇生育保险管理工作。

本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城镇生育保险费的征缴工作。

第四条(缴费主体)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依照本办法规定,缴纳城镇生育保险费。第五条(登记手续)

用人单位应当向市劳动保障局指定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城镇生育保险登记手续。其中,新设立的用人单位应当自设立之日起30日内,办理有关登记手续。

用人单位依法终止或者城镇生育保险登记事项发生变更,应当自有关情形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原办理登记机构办理注销或者变更登记手续。

第六条(缴费基数的计算方式及缴费比例)

用人单位缴纳城镇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为本单位缴纳城镇生育保险费基数。

用人单位每月按缴费基数0.8%的比例缴纳城镇生育保险费。个人不缴纳城镇生育保险费。

城镇生育保险费缴费比例的调整,由市劳动保障局会同市财政局共同提出,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七条(城镇生育保险费的列支渠道)

用人单位缴纳的城镇生育保险费,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的渠道列支。

第八条(征缴管理)

用人单位缴纳城镇生育保险费的程序以及征缴争议的处理,按照国家和本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基金来源)

城镇生育保险基金的来源:

(一)用人单位缴纳的城镇生育保险费;

(二)城镇生育保险基金的利息收入;

(三)城镇生育保险基金的增值运营收入;

(四)按照规定收取的滞纳金;

(五)其他依法应当纳入城镇生育保险基金的资金。

城镇生育保险基金不敷使用时,由地方财政补贴。

第十条(支付范围)

城镇生育保险基金用于下列项目的支出:

(一)生育生活津贴;

(二)生育医疗费补贴。

第十一条(基金管理)

城镇生育保险基金实行全市统筹。城镇生育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城镇生育保险基金应当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

城镇生育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依照国家和本市社会保险基金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预决算)

城镇生育保险基金的年度预算和决算,由市经办机构负责编制,市劳动保障局审核,市财政局复核,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三条(津贴、补贴申领条件)

申领生育生活津贴、生育医疗费补贴的妇女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本市城镇户籍;

(二)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

(三)属于计划内生育;

(四)在按规定设置产科、妇科的医疗机构生产或者流产(包括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

第十四条(享受生育生活津贴的期限)

符合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生育妇女,按照下列期限享受生育生活津贴:

(一)妊娠7个月(含7个月)以上生产的,按3个月享受生育生活津贴;(二)妊娠不满7个月早产的,按3个月享受生育生活津贴;

(三)妊娠3个月(含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流产的,按1个半月享受生育生活津贴;

(四)妊娠3个月以下流产或者患子宫外孕的,按1个月享受生育生活津贴。按照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享受生育生活津贴的生育妇女,还可

以按照下列规定享受生育生活津贴:

(一)难产的,增加半个月的生育生活津贴;

(二)符合计划生育晚育条件的,增加半个月的生育生活津贴;

(三)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半个月的生育生活津贴。

第十五条(月生育生活津贴标准)

从业妇女的月生育生活津贴标准为本人生产或者流产当月城镇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个人缴纳城镇养老保险费不满一年的,月生育生活津贴标准按本市企业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发给。

失业妇女的月生育生活津贴标准为本人或者本市同类人员当月享受的失业保险金或者失业补助金标准。

生产或者流产的从业妇女已经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贴不足其应享受的工资性收入的,不足部分的发放,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生育医疗费补贴标准)

符合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妇女,可以享受生育医疗费补贴。支付标准为:(一)妊娠7个月(含7个月)以上生产或者妊娠不满7个月早产的,生育医疗费补贴为2500元;

(二)妊娠3个月(含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自然流产的,生育医疗费补贴为400元;

(三)妊娠3个月以下自然流产的,生育医疗费补贴为200元。

第十七条(申领津贴、补贴的手续)

符合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妇女生育后,可以到指定的经办机构申请领取生育生活津贴、生育医疗费补贴。申请时需提供下列材料:

(一)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出具的属于计划内生育的证明;

(二)本人的身份证;

(三)医疗机构出具的生育医学证明。

申领人是失业妇女的除提供前款规定的材料外,还需提供经失业保险机构审核的《劳动手册》。

受委托代为申领的被委托人,还需提供申领人出具的委托书和被委托人的身份证。

任何人不得提供虚假的材料冒领或者多领生育生活津贴、生育医疗费补贴。第十八条(审核与计发)

经办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对生育妇女享受生育生活津贴、生育医疗费补贴的条件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核定其享受期限和标准,并予以一次性计发;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

第十九条(失业妇女的特别规定)

失业妇女领取生育生活津贴以后,不再享受《*市失业保险办法》规定的生育补助金。

失业妇女生育所发生的检查费、药费、住院医疗费总额超过生育医疗费补贴标准以上的部分,仍可按《*市失业保险办法》的规定申领医疗补助金。

第二十条(经办机构经费)

经办机构开展城镇生育保险所需经费,由财政部门按规定核定。

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的义务)

经办机构审核个人提供的材料时,需要医疗机构出具有关记录和病情证明的,医疗机构应当予以配合。

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出具虚假证明或者伪造病史。

第二十二条(个人违法责任)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四款规定,提供虚假材料冒领、多领生育生活津贴、生育医疗费补贴的,由市劳动保障局责令其限期退回,并处以警告、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三条(经办机构的法律责任)

经办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致使城镇生育保险基金流失的,经办机构应当追回流失的城镇生育保险基金,并给予有关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参照执行)

下列从业的生育妇女,参照本办法执行:

(一)具有本市户籍,参加本市农村社会保险,但按本市城镇社会保险规定的缴费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的生育妇女;

生育保险范文篇6

第一条为了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女职工生育期间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保健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参加生育保险,为其职工缴纳生育保险费。

本规定所称企业,是指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企业。

第三条县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生育保险工作。财政、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贸、审计、税务、物价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生育保险的有关工作。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本规定负责生育保险的经办业务。

第四条工会、妇联组织依法对本规定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章生育保险费的征缴

第五条生育保险费的缴费比例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具体缴费比例由设区的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照不超过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1%的比例确定和调整,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生育保险的统筹层次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缴费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第七条用人单位因破产、解散等原因终止的,其欠缴的生育保险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有关规定予以清偿。

第八条生育保险费的征缴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九条征收的生育保险费按照规定存入财政部门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形成生育保险基金。

生育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构成:

(一)生育保险费;

(二)生育保险基金的利息收入;

(三)生育保险费滞纳金;

(四)依法纳入生育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生育保险基金不计征税、费。

第三章生育保险待遇

第十条具备下列条件的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一)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

(二)所在单位按照规定参加生育保险并为该职工连续足额缴费一年以上。

第十一条生育保险待遇包括下列各项:

(一)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

(二)女职工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

(三)职工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发生的医疗费用;

(四)国家规定的与生育保险有关的其他费用。

第十二条女职工生育津贴为本人上年度月平均缴费工资除以30天乘以产假天数。产假天数按照下列标准确定:

(一)女职工正常生育的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晚育的增加60天;

(二)女职工妊娠不满2个月流产的,产假为15天;妊娠2个月以上不满3个月流产的,产假为20天;妊娠3个月以上不满4个月流产的,产假为30天;妊娠4个月以上流产、引产的,产假为42天。

第十三条生育医疗费用包括女职工因怀孕、生育发生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和治疗费。

女职工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其他疾病的医疗费,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包括职工实施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流产术、引产术、绝育及复通手术所发生的医疗费用。

第十五条参加生育保险男职工的配偶无工作单位,其生育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按照当地规定的生育医疗费标准的50%享受生育补助金。

第十六条符合本规定第十条、第十五条规定条件的职工,可以持下列材料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领生育保险待遇:

(一)本人身份证、结婚证、医疗费用原始凭据;

(二)正常生育的,提交《计划生育服务手册》或者《生育证》、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或者死亡医学证明;

(三)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提交相关医学证明;

(四)参保男职工的配偶无工作单位的,提交其配偶户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的证明。

委托代领的,应当提交申领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和受委托人的身份证明。

第十七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对材料不全的,应当一次性告知需补正的全部材料。对材料齐全,属于经办机构职责范围的,应当予以受理,自受理之日起15日内将审核结果通知申请人,对符合条件的,一次性核发其生育保险待遇;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财政、审计部门依法对生育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第十九条除急诊、急救外,用人单位职工进行产前检查、住院分娩、计划生育手术的,应当到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以下统称定点医疗机构)实施。

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以及生育保险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范围目录,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申请人提交的材料时,需要定点医疗机构出具记录、单据和有关证明的,定点医疗机构应当予以提供。

第二十一条职工认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未依照规定支付生育保险费用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二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所需经费及生育保险征缴、发放过程中发生的业务费用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由财政拨付。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依照本规定应当参加生育保险而未参加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改正并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给予处罚;未参加生育保险期间职工的生育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按照本规定的生育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

生育保险范文篇7

二、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自收自支或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参加生育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参加养老保险行业统筹的除外)或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生育保险费。

三、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全市范围内的生育保险工作。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社保经办机构)负责办理生育保险具体业务。市财政、地税、人事、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等部门及工会、妇联等组织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生育保险工作。

四、生育保险费由市地方税务部门依法征收。

五、生育保险基金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由下列项目构成:

(一)用人单位缴纳的生育保险费;

(二)生育保险基金的利息;

(三)生育保险费滞纳金;

(四)依法纳入生育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六、生育保险基金实行市级统筹,并实行收支两条线和财政专户管理,由市财政部门依法进行监督。

生育保险基金比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银行存款计息办法计息,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挪作他用,不得用于平衡财政预算。

生育保险基金不计征税、费。

七、生育保险基金用于下列支出:

(一)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

(二)女职工因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

(三)职工实施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手术以及符合生育政策实施复通手术所需的费用;

(四)国家规定的与生育保险有关的其他费用。

八、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社会保险费征收暂行条例》的规定,向市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生育保险登记手续。

新设立的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依法终止、变更生育保险登记事项,应当自设立、终止或变更之日起30日内,到市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登记、注销或变更手续。

九、生育保险费缴费基数和比例。

用人单位应当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0.5%的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其费用按财政部门规定的渠道列支。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今后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基金使用情况,由市政府适时调整。

十、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职工在生育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时,用人单位己按规定为其办理生育保险申报登记手续,并连续缴费满6个月(包括中断后再次参保);

(二)符合国家、省、市规定条件生育或实施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手术和复通手术的。

十一、生育保险待遇包括以下项目:

(一)生育津贴;

(二)生育医疗费用;

(三)计划生育手术费用。

十二、女职工符合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按照下列期限享受产假及生育津贴(即产假工资):

(一)妊娠7个月以上(含7个月)生产或早产的,享受90天的产假及生育津贴;分娩时遇有难产实施剖宫产、助产手术的,分别增加15天和7天的产假及生育津贴;多胞胎生产的,每多生产一个婴儿,增加15天的产假和生育津贴。

(二)妊娠3个月以上(含3个月)、7个月以下流产、引产的,享受50天的产假及生育津贴。

(三)妊娠不满3个月流产(含自然流产、人工流产),或者患子宫外怀孕实施手术的,享受30天的产假及生育津贴。

十三、女职工生育津贴以本人生产或流产上月养老保险月缴费工资为基数,由市社保经办机构计发;女职工尚未参加养老保险的,以女职工生产或流产前12个月平均工资(申报缴纳生育保险口径的工资)为基数计发。月均工资低于上一年度浙江省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上一年度浙江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计发;高于上一年度浙江省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上一年度浙江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计发。

市社保经办机构按照规定支付的生育津贴,低于用人单位按国家和省其他有关规定应发产假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十四、女职工在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发生的生育医疗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按照定额标准进行补偿。具体补偿的定额标准为:

(一)妊娠7个月及以上生产的,平产补偿2000元;难产实施助产手术或多胞胎生产补偿2500元;难产实施剖宫产手术补偿3500元;

(二)妊娠3个月及以上、7个月以下流产、引产的,补偿1200元;

(三)妊娠3个月以下流产(含自然产、人工流产)或患子宫外孕实施手术的,补偿800元。

补偿定额标准今后将根据实际情况,由市劳动保障部门会同市财政、卫生、人口和计生部门共同商定调整,并及时予以。

十五、职工因计划生育施行国家、省规定的避孕节育手术和复通手术的医疗费用,按照*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规定,由生育基金按实支付。

十六、申领生育保险待遇手续。用人单位应在职工产后或手术后3个月内,到市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申领手续。申领生育保险待遇时需提供下列材料:

(一)《*市职工生育保险费用支付申报表》;

(二)申领人身份证或身份证明(公安机关或其他有效证明);

(三)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核发的计划生育证明(流动人员需提供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经当地计生部门验证);

(四)医疗机构出具的生育医学证明和门诊病历、出院小结等原始资料;

(五)因计划生育实施避孕节育和复通手术的,提供医疗费用票据、费用汇总清单、医疗证明、门诊病历、出院小结和结婚证等原始资料。

十七、市社保经办机构应当自受理用人单位申请职工享受待遇20个工作日内,对其享受条件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将职工生育保险待遇一次性拨付给职工所在用人单位,并由用人单位发给职工;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

十八、用人单位或者职工以非法手段骗取生育保险待遇的,由市社保经办机构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市劳动保障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并追究当事人及有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九、市社保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造成生育保险基金损失的,由市劳动保障部门追回损失,尚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十、医疗机构弄虚作假,骗取生育保险基金支出的,由市劳动保障部门会同卫生部门追究医疗机构和当事人的相应责任。

二十一、用人单位依照本办法规定应当参加生育保险而未参加的,由市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未参加生育保险及未为职工履行缴费义务连续满6个月(中断后再次参保)期间,其职工发生的生育费用,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生育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

二十二、市社保经办机构开展职工生育保险所需人员编制由市人事(编制)部门适当增配;所需经费由市财政部门预算核拨。

生育保险范文篇8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推进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建立健全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公平竞争,化解经营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具体体现。《条例》、《办法》的颁布和施行,对于确保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认真学习《条例》、《办法》及有关文件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搞好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改革的信心,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认真做好宣传教育,为全面启动实施工伤和生育保险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条例》、《办法》及相关政策的宣传,针对不同对象,做到把形势讲清,意义讲透,政策讲准,程序讲明。要采取多种方式,把工伤和生育保险政策宣传到各用人单位与职工,积极引导他们增强法制意识,消除等待观望思想,自觉参加工伤和生育保险。

三、理顺体制,健全机构,充实人员,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市工伤保险目标范围约在380万人,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及生育保险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十分繁重。当前的主要工作:一要明确责任,劳动保障部门作为工伤和生育保险工作的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工伤和生育保险启动实施的各项工作;二要健全机构,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需要行政管理、劳动能力鉴定、业务经办3套机构来完成,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要按照《条例》要求,健全工伤保险体系3套工作机构,并根据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适时建立健全生育保险工作机构;三要充实人员,加强培训。工伤和生育保险工作专业性、政策性强,要选择政治觉悟高、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肯学习、善钻研的同志从事这项工作,并通过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明确目标,严格考核,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全市工伤生育保险参保扩面目标任务的完成

生育保险范文篇9

第一条为了保障*行政区域内的城镇职工生育和接受计划生育手术期间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需要,根据《吉林省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办法》(省政府令第180号),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行政区域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企业、社会团体、民营、私营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按本办法参加生育保险,为其职工缴纳生育保险费。

第三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生育保险管理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卫生、财政、审计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生育保险的其它有关工作。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所属的医疗保险经办中心,具体办理生育保险业务。

第四条用人单位参加生育保险,按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医疗保险经办中心应当保证为其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兑现生育保险待遇。

第二章生育保险基金

第五条生育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构成:

(一)用人单位缴纳的生育保险费;

(二)生育保险基金利息;

(三)延迟缴纳生育保险费的滞纳金;

(四)依法纳入生育保险基金的其它资金。

第六条生育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用人单位缴纳生育保险费。

机关和财政全额拔款、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0.4%缴纳,上年度职工工资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以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做为缴费基数,机关和财政全额拨款单位由财政负担,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由用人单位负担。企业单位(包括民营、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按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0.7%缴纳。工资额无法核定或者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按统筹地区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按所在统筹地区上年度社平工资为缴费基数。

第七条用人单位必须如实申报职工人数、工资总额,按时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用人单位应缴纳的生育保险费与应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同时缴纳。

第八条生育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与基本医疗保险一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参加生育保险。

第九条生育保险基金用于下列支出:

(一)女职工生育期间的生育津贴;

(二)女职工生育医疗费;

(三)职工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

(四)独生子女父母退休时按规定享受奖励费中的部分费用。

第十条生育保险基金由财政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准挪用、挤占。

第十一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依法对生育保险费的征缴和生育保险基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财政、审计部门依法对生育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第三章生育保险待遇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女职工生育或中止妊娠,在下列时间内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休假为90天;难产的,增加休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休假15天;晚育的,增加休假30天。

(二)女职工怀孕8周以下(含8周)终止妊娠的,休假21天;怀孕8周以上16周以下(含16周)终止妊娠的,休假30天;怀孕16周以上28周以下(含28周)终止妊娠的,休假42天;怀孕28周以上终止妊娠的,休假90天。

生育津贴按照*市上年度单位实际工资的平均日工资或者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日工资额×休假天数计发。

机关和财政全额拔款、差额拔款的事业单位女职工生育和中止妊娠不享受生育津贴,休假期间工资由用人单位照发。

第十三条女职工在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内,因生育所发生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等生育医疗费用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上述费用实行定额支付,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正常生育的产妇,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标准为500元;剖腹产的支付1200元,多发生的生育医疗费用自负。

女职工因生育引起并发症的,治疗并发症的医疗费用或者休假期间治疗其它疾病的医疗费用,按照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职工实施下列计划生育手术所发生的医疗费用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实施长效节育手术的;

(二)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的;

(三)符合国家和省计划生育规定,实施长效节育手术后又实施复通手术的;

(四)中止妊娠的,但违反国家和省计划生育规定无正当理由自行中止妊娠的除外。

因实施前款规定的计划生育手术引起并发症的,治疗并发症发生的医疗费,由施术单位承担。

职工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因医疗事故发生的医疗费用,胚胎移植的医疗费用,违反国家和省计划生育规定或者实施生育手术的医疗费用,生育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符合生育基金支付范围的,生育基金支付下列费用:1、上环术20元;2、取环术40元;3、人流术80元;4、引产术400元;5、复通术1000元;6、皮埋术100元;7、取埋术60元;8、绝育术200元。超出部分自负。

第十五条男职工的配偶无工作单位,符合国家和省计划生育规定,生育或者计划生育手术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按*统筹地区生育医疗费、计划生育手术费定额标准的50%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四章生育保险管理

第十六条生育保险医疗服务实行定点医疗管理。职工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应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的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鉴定服务协议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职工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生育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第十七条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的范围,按照国家、省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标准等有关规定执行。超出范围的医疗费用,生育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第十八条女职工领取生育津贴,应当到*市医疗保险经办中心办理手续,并提交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和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婴儿出生、死亡或者孕妇流产的医学证明。

第十九条职工在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发生的生育医疗费、计划生育手术费,医疗保险经办中心应根据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职工发生生育医疗费、计划生育手术费的人员名单、诊断书,经核定无误后,按照定额补贴标准,按季同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结算。超出规定项目和定额补贴标准的医疗费用,由职工本人负担。

第二十条符合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凭男职工配偶所在地街道、村委会出具的无工作单位证明、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发生医疗费用的有效凭据、《结婚登记证》到医疗保险经办中心按定额的50%报销医疗费。

第二十一条申请或领取生育津贴、男职工配偶报销生育和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医疗保险经办中心对符合条件和标准的须在1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支付给申请人,对不符合报销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

职工或者直系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保险待遇有异议的,以及对经办机构未按时支付生育保险费待遇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缴纳生育保险费的,依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处理。

对未按规定缴纳、少缴或欠缴生育保险费的,限期补缴所欠金额,并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滞纳金并入生育保险基金。

第二十三条职工以非法手段骗取生育保险待遇,虚报、冒领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计划生育手术费和奖励费的,由医疗保险经办中心如实追回虚报、冒领金额。情节严重的,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追究用人单位、当事人及有关人员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医疗保险经办中心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造成单位或者个人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并对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一)擅自多收或减免应当缴纳生育保险费的;

(二)无故延期拔付、擅自增加或者减发、停发应由医疗保险经办中心支付的生育保险金的;

(三)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致使生育保险基金流失的;

(四)截留、侵占、挪用、贪污生育保险基金的。

第二十五条医疗保险经办中心无故不按时与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结算生育保险有关费用的,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责令改正。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也可以与医疗保险经办中心解除服务协议。

第二十六条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生育保险基金损失的,要赔偿损失;情节严重的,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取消其定点资格。

(一)将未参加生育保险人员的医疗费用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

生育保险范文篇10

第一条为保障企业职工生育期间得到必要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镇各类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职工。

第三条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市生育保险工作。

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生育保险工作。

市和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承办生育保险事务。

第四条财政、审计部门依法对生育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卫生、药品监督、价格、计划生育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做好生育保险工作。

第二章生育保险基金

第五条生育保险基金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统一筹集,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六条生育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构成:

(一)企业缴纳的生育保险费;

(二)基金的利息;

(三)滞纳金;

(四)依法纳入生育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第七条生育保险费由企业按月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企业按照其缴费总基数的0.8%缴纳生育保险费。企业缴费总基数为本企业符合条件的职工缴费基数之和。

职工缴费基数按照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计算;低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照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高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计算;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无法确定的,按照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

第八条生育保险费缴费标准需要调整时,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提出调整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施行。

第九条企业缴纳的生育保险费,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委托企业的开户银行以“委托银行收款(无付款期)”的结算方式按月扣缴。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为企业和职工建立缴费记录。

第十条生育保险费的征缴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市社会保险费征缴若干规定》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生育保险待遇

第十一条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计划生育的有关规定。

第十二条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包括:

(一)生育津贴;

(二)生育医疗费用;

(三)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

(四)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费用。

第十三条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标准需要调整时,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提出调整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施行。

第十四条女职工正常生育的产假为90天;难产的增加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晚育的增加30天。

女职工妊娠不满4个月流产的产假为15天至30天,妊娠满4个月以上流产的产假为42天。

第十五条生育津贴按照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除以30再乘以产假天数计算。

生育津贴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企业补足。

第十六条生育医疗费用包括女职工因怀孕、生育发生的医疗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品费。

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包括职工因计划生育实施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流产术、引产术、绝育及复通手术所发生的医疗费用。

生育、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符合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项目规定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第十七条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的结算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第十八条职工生育、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应当按照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就医的规定到具有助产、计划生育手术资质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职工就医应当出示《*市医疗保险手册》;需住院治疗的,在办理住院手续时应当同时出示《*市生育服务证》,并由定点医疗机构留存复印件。

第十九条下列生育、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生育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一)不符合国家或者本市计划生育规定的;

(二)不符合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就医规定的;

(三)不符合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项目规定的;

(四)在国外或者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发生的医疗费用;

(五)因医疗事故发生的医疗费用;

(六)治疗生育合并症的费用;

(七)按照国家或者本市规定应当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第二十条申领生育津贴以及报销产前检查、计划生育手术门诊医疗费用,由企业负责到其参加生育保险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手续。

办理手续时,企业应当提交职工的《*市医疗保险手册》、《*市生育服务证》以及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婴儿出生、死亡或者流产证明、计划生育手术证明和收费凭证等。

第二十一条生育、计划生育手术住院医疗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向企业参加生育保险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结算手续。

第二十二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收到企业申领生育津贴以及报销产前检查、计划生育手术门诊医疗费用,或者定点医疗机构结算生育、计划生育手术住院医疗费用的申请后,对于符合条件的,应当在20日内审核结算完毕;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在20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企业未按照本规定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生育保险待遇由企业按照本规定的标准支付。

企业欠缴生育保险费的,欠缴期间职工生育保险待遇由企业按照本规定的标准支付。

第二十四条企业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生育保险费数额时,瞒报工资额或者参保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定点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生育保险基金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其可以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资格:

(一)将未参加生育保险人员医疗费用列入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

(二)将不属于生育保险支付的费用列入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

(三)出具虚假证明或虚假收费凭证的;

(四)违反医疗、药品、价格等管理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