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教育十篇

时间:2023-03-16 05:27:45

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篇1

英文名称:Teacher Education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江苏教育报刊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5991

国内刊号:32-1100/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师范教育篇2

我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定和实施,使全社会认识到,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关键在师范教育。这就是说,只有师范兴,教师兴,才能教育兴,国家兴。师范教育不仅具有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技开发等一般性的高等教育功能,还具有为基础教育服务的特殊功能。

师范院校要为基础教育发挥全面的服务功能主要表现为:一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二是加强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和服务指导,包括中小学教材教法改革研究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成职前职后师范教育一体化的办学体制;三是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教育决策咨询。全面发挥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是师范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师范教育重要功能的体现。这为教师专业化提出了迫切要求。教师专业化是适应新形势、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客观要求,也是师范教育现代化重要标志之一。

在世界范围内,促成教师是一种专业的认识,得益于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的《关于教师地位之建议书》(1966)指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业。就目前来看,教师工作只是在“服务重于报酬”这一点上符合专业的标准,而在其它所有方面几乎都远离专业的要求。[7](P98)教师在专业化过程中存在并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第一,由于目前的教学是以讲解式为主,所以无需专业性学习,教学可以凭经验而得,这与低技术型行业一样。第二,学校课程、教学内容、考试时间等无一是由教师根据需求自定的,因此实际上也不存在所谓专业的自由。第三,教师职业的修业时间远低于其他专业。第四,教师就业资格较易获得。

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就要建立统一的教师专业标准和严格的教师资格制度,组织相应的教师资格考试和颁发教师资格证书。依法保障教师素质,从教师队伍的入口把住质量关。随着国民整体素质的大幅度提高,普通教育师资的来源要由以培养为主转变为以选拔培训为主。

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将会使我国独立存在的师范教育体系被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所逐步代替,这意味着师范教育从“师源”到“生源”的开放,即鼓励有能力的教育机构积极参与教师教育工作;鼓励非师范院校的学校毕业生经过规定的培训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从事教育职业。今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概念将代替“师范教育”一词,对教师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进行全程设计。所谓教师教育一体化就是适应社会和教育的改革要求,针对现有师范教育中职前在职隔离、体制机构各自为政、教育内容重叠交叉、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据终身教育思想、教师职业生涯理论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构建一个体系完善、机构合理、内容科学的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6]

二、重新整合师范教育培养目标,使教师素质综合化

培养合格的教师是师范教育的根本任务。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从社会需要出发,在不同的时期对教师的要求就不同。教育学家陶行知曾提出:在提倡新教育时期,对教师的培养目标是:其一,“要有信仰心”;其二,“要有责任心”;其三,“要有共和精神,事事与学生共甘苦”;其四,“要有开辟精神”;其五,“要有试验精神”。在试验乡村教育时期,对教师的要求是能够做到: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把环境的阻力化作为助力,运用困难以发展思想及精神;做人民的朋友,有献身教育事业决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国难教育时期,对教师的培养目标是:应当解决国难而不可加重国难,必须追求真理,讲真话,跟学生学,和学生大众站在一条战线上。在民主革命时期,对教师的培养目标是:教师必须虚心好学、宽容,理解学生,能解放学生的眼睛、双手、头脑、嘴和时间、空间,跟民众学习,放下先生架子等。陶行知在各个阶段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尽管内容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基本精神。[3](P637)

陶行知关于师范教育培养目标问题的论述,内容十分丰富而深刻,它体现了师范教育的专业特性,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培养有生活力教师的教育目的和办学宗旨。对于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师范教育改革,培养合格师资仍具有借鉴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发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有必要借鉴陶行知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思想,重新设定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求师范教育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有机结合于一身。

确立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特别要注意:第一,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相结合,使教师的培养建立在较宽的学术视野的基础上。第二,突出教师素质培养的重要地位,使学生具有为人师表的职业特质。第三,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教书育人、确立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打下坚实基础。第四,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既有从教的知识,又有从教的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教师,有强烈的敬业精神,科学的教育理念,追求真理的品性,优良的人格特征,好学习、善创造、讲奉献、为人师表,能够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然而,我国目前师范院校现行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协调的方面:师范教育没有自己的特色;师范专业结构模式简单;师范毕业生不具备从业竞争优势;师范教育教学不能适应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为了适应现代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师范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1)优化师范教育课程结构必须做到四个结合,即提高整体素质与强化专业基础相结合;拓宽专业口径与适应中学教育改革相结合;开拓专业新领域与适应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突出师范特色与面向普通中学相结合。

(2)优化师范教育课程结构:首先是明确师范教育课程结构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强化基础,拓宽口径,文理渗透,提高能力;其次是把握建构优化师范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的统一性、实践性、广博性、衔接性和超前性等主要特征。(3)优化师范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的途径与方法:首先是预测未来,确立我国师范教育体系改革与发展措施,要建立“师范教育一体化”模式,就是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的师资一体化;其次是努力增强师范教育体系的开放性与兼容性;再次是合理使用师范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必须重视解决重复办学的问题。笔者认为师范院校应与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以更好地实现“师范教育的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实现教师素质的综合化。

三、建立全方位师范教育培养体系,使师范教育结构多元化

二十年代初,陶行知曾根据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总结我国师范教育的经验,提出了“广义的师范教育”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广义师范教育对于师范教育的办学方向、教育功能、结构模式、培养目标、教学机制、管理体制等都赋予广泛的含义。

一是确立面向大教育的师范教育办学方向。主张师范教育必须面向全部学制的要求。全部学制包括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样的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文素质的提高,逐步从小教育裂变为大教育。大教育也就是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师范教育必须为大教育培养和训练各种各样的教育人才。

二是全方位的师范教育功能。广义师范教育不仅要培养训练教员,而且要培养训练教育行政人员、各种指导员、各种学校校长和职员;不仅要培养未来师资,而且要训练在职教师;不仅要培养训练教师具有一般的学识才能,而且要分别因学校等级、市乡情况、学科性质而培养训练教师具有特定的学识才能;不仅要培养教育工作人才,而且要培养教育科研人才;不仅要有学历教育,而且要有岗位培训,等等。总之,“教育界要什么人才,就该培养什么人才。”[1](P448)

三是多元化的师范教育结构。1977年后,我国针对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较低的现实,我国政府对师范教育事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师范教育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截止到1997年,我国拥有高等师范院校232所、教育学院229所、教师进修学校2142所、中等师范学校892所。至此,一个与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基本相适应的师范教育体系也逐渐形成。

我国现行的师范教育结构模式主要分成以培养新师资为主的各类师范院校教育和以训练在职教师为主的教育学院、进修学校、广播电视教育等师范继续教育。这样的师范教育结构模式,总的来看存在着不够完善、不够灵活的地方:一是重视新师资的培训而忽视在职师资的继续教育;二是重视教学人员的培养而忽视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三是重视学历教育而忽视素质培养;四是重视学校教育人员的培训而忽视社会教育人员培训;五是重视正规化而忽视机动性。

目前教育的发展又向师范教育提出了不少新功能需求,首先是来自中、小学在职教师学历水平提高的趋势;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管理干部的培养要求的提出;三是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在学历和实践经验都达到一定水平后,要求科研型的进修,为培养创新型的教育专家服务。为了克服目前我国师范教育功能缺失的问题,确立新的师范教育发展理念,变“终结性师范教育”为“终身性师范教育”,变“知识传播型的师范教育”为“知识催生型师范教育”,建立一个开放的、多层次、一体化的师范教育结构模式,纵向沟通,横向联系,协调发展,形成整体优势,以实现师范教育结构多元化达到符合全部学制需求的目标。

四、全面提高师范教育质量,实现教育过程现代化

师范教育必须适合社会生活和学生的个人需要,其培养的方法必须与社会生活实践和学校教育的实践结合,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提高师范教育质量,实现教育过程现代化。

第一,开展多元的生活教育,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学校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培育人的需要,在学校组织健康的生活教育、劳动的生活教育、科学的生活教育、艺术的生活教育、改造社会的生活教育等。在现代生活中还要进行现代教育,“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4](P248)

第二,以集体生活为教育基础。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可通过集体生活进行。因为集体生活是全部教育的基础:其一,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二,集体生活可以逐渐培养一个人的集体精神;其三,集体生活用众人力量共同创造出合理的生活。

这种集体生活可以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集体自治,目的是让学生在集体自治中学会自治;二是集体探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集体的努力,追求真理;三是集体创造,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有思考的行动来产生新价值。这种集体生活不是孤立于世界之外的,而是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并注意个性发展。

第三,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这一原则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对事来说是做,对己来说是学,对人来说是教;三是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无论哪方面,‘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5]坚持“教、学、做合一”原则最主要的是要处理好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使之彼此达到整合。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这就是要把实际生活中的事拿来研究,一面动手干,一面动脑想,手、脑相结合,以达到“理论与实践之统一”。教与学以“做”为中心,就是说教与学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上进行。这种做有三个特征,即行为、思想、新价值的产生,[5]也就是通过学习、思考,进而创造。

教与学是教育活动中两个基本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教,不在教学,而是教学生学。教师不能“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而应该主动了解学生,改进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提高自己,去教好学生。

第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进行生活教育,必然需要依赖并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动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提倡“自动主义”,即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

“智育注重自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学生除了跟教师学,还要跟伙伴学、跟民众学、到图书馆去学、到社会和自然界中去学。“体育注重自强”,就是动员学生自觉、积极地“建立健康堡垒”,因为,“身体不属于自己,我们的身体是为了整个民族乃至全人类所有。”“德育注重自治”,就是“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自治“可为修身伦理的实验”、“适应学生之需要”、“辅助风化之进步”、“促进学生经验之发展”。[1](P.29)

当前我国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新,作为“一种历史的产物”,素质教育是当今社会文化,特别是其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及其趋势对学校教学客观要求的反映。目前师范教育也正面临一个巨大的转轨压力,我们有必要构建现代化的师范教育模式,以实现教育过程的现代化。

第一,师范教育要确立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现展意识。我国现代化建设既为师范教育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给师范教育内容提出了丰富的教育素材,“运用它来增加我们的知识,增加我们的力量,增加我们的信仰。”

第二,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教育环境。知识、才能、创造性已成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三个支点。现代教育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是生活的主体,而生活的真谛就是自我选择,人的这种主体性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产物。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个性的教育环境,其中重要的是在教育中必须把师生关系放在一个民主、平等、友善和合作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

第三,建立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过去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新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使课内与课外结合,实行多渠道施教;知识与能力结合,倡导实践出真知;实行主导与主体结合,坚持学生本位观念。

综上所述,大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仅是师范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也是师范教育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第一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陶行知全集.第八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陶行知全集.第四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4]陶行知全集.第三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5]陶行知全集第二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6]谢安邦.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的理论探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5.

[7]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师范教育篇3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一次在政府文件中以“教师教育”替代了长期使用的“师范教育”的概念。2002年《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一体化”和“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与培训相衔接,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①同时,伴随着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②以及之后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③等文件的相继出台,音乐教育领域教师培养的范式转换正式开启。

对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范式转换的缘由,有学者曾撰文写道,“随着教育理论的更新以及教师教育自身的发展,终结性的‘师范教育’已经不能反映教师培训和培训的实际,不能反映教师教育的发展需要和未来特征。在我国,开放性、终身性的教师教育新体系,也在取代原有的‘师范教育’体系。”④

那么,何为“师范教育”?《辞海》是这样给予解释的:“师范教育”,亦称“教师教育”。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中国实施职前师范教育的专门学校主要为高等师范学校(包括师范大学、师范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师范专科学校和教育学院等),分别培养幼儿园、初等学校和中等学校的师资。职后的教师专业教育主要在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培训中心或教育学院进行。……现代师范教育主要任务是提高学历和专业化程度,沟通职前、职后教育。⑤

何又为“教师教育”?据《教师教育指导全书》记载,20世纪3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normal education)概念逐渐被“教师教育”(teacher education)所取代并成为国际通用的概念。⑥“(教师教育)是对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统称,是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职后的研修进行整体考虑,使前后具有连续性,形成相互沟通、互相促进的统一体。”“教师教育是对传统师范教育的延伸和发展”。⑦不同于“师范教育”的是,“教师教育”具有教师培养大学化、教师来源多元化、教师教育一体化、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特点。⑧

虽然《辞海》中认为“师范教育”亦称“教师教育”,但是通过上述两则释义可以看出,“师范教育”更为注重的是其“师范性”特征,即以师范类学校培养具有一定教师素养的普通中小学校教师,具有浓重的狭隘的“师范”色彩,是一种阶段性教育范式。而“教师教育”理念则更为多元,除了具有传统的“师范教育”所具备的范式要求外,“教师教育”范式更注重教师培养的发展性特质,强调教师培养的一体化和全面化。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言,“教师教育模式”有别于“师范教育模式”的三个基本点:1.它不是封闭与守旧,而是寻求开放与创造;2.它不是旨在“完成式教师”的养成,而是旨在“未完成式教师”的培养;3.它不是局限于“教师个体”的养成,而是旨在“教师集体”的形成。⑨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我国现行的音乐教师培养模式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

长久以来,由于我国音乐教育底子薄,中小学音乐教师数量匮乏,我国的音乐教师教育首要解决的是“有”的问题,建国数十年来,通过“三级师范教育”机制为各级普通学校输送了大量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有效地缓解了音乐教师数量匮乏的局面。然而,随着公众对音乐教育质量期望的不断提高以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的兴起,“师范教育”范式培养出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已远远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当代学校音乐课程的教学。单一的师范院校培养体制造成培养对象的知识结构体系相对单一,而相当数量的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出的音乐师资又造成了音乐师资质量的参差不齐。顾明远教授曾提出“新三级师范”体制,即取消中等师范层次,增加研究生层次。⑩笔者认为,增加研究生层次不仅在于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师资队伍的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教育”范式强调培养模式的职前职后一体化,而研究生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理论建构能力,在目前我国师资培养范式转型的初期,研究生的这一较强的自我学习培养能力对于弥补初期阶段职后教育的不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说到培养模式的职前职后一体化,在这一范式理念的引导下,原本承担着教师职后培养责任的地方教育学院多数都与当地师范院校合并重组。而当前我国师资培养范式处于转型的初期,对于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又多在探索磨合阶段,如何加强音乐教师的职后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高等院校应发挥其区域学术中心的聚集优势,较多地组织面向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学术论坛、教学工作坊。最为重要的是,高等院校在音乐教育师资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尤其是本科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正如前文所说,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理论建构能力对于入职之后的音乐教师自我学习与自我培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教育”范式的本质即为于此。对此,可以借鉴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有益做法,将教学实习工作贯穿大学四年:大学二年级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些不同层次的学校,包括幼儿园等,进行比较长期的定点实习;大学三年级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团等大型团队活动排练;大学四年级开始正式进入基础教育单位进行为期六周的定点实习。{11}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做法实质上就是模糊职前职后的明确界限,使得学生在读书阶段既处于“职前”学习阶段又处于“职后”实习培养阶段,前置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在实际音乐教学中的突发问题,不断积累,从而做到从“学生”到“教师”的自然过渡。

针对师范院校培养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加强校际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以上海音乐学院为例,其作为独立设置的高等艺术专门学校,全校仅拥有“艺术学”一个学科门类,下设三个一级学科,学科体系较为单一。但得益于上海市成熟的高校校际合作机制,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学生可以在上海市西南片区高校联合办学协议的框架内自由申请其它综合高校课程学习,有效地拓展了知识面,丰富了自身知识结构体系,使得其入职之后应对音乐教学任务显得游刃有余。

可以说,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范式转变正是全面提升我国教师素质和国家综合教育实力的必然要求。然而,一如既往的是,音乐教育界对这一“大教育”学科领域的重大变革依旧选择视若罔闻,习惯性地思维滞后。截止到目前{12},我国各类公开发表的学术刊物中,极少有音乐教育学者对“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对我国音乐教育领域的启示进行比较和反思性研究,如前文所述,绝大多数文章依旧没有脱离“音乐师范教育”的范式思维框架,甚至很多文章只是单纯地引用“教师教育”这一时髦词汇,以图使自己的文章能够吸引别人的目光。我们的音乐教育学者有这样一种认识,即音乐教育的理论创新就应该来自于教育领域。初听会觉得颇有道理,没有任何不妥,然而这一认识的另一层意思却是一种学术研究上的惰性,将音乐教育领域的理论创新滞后于教育领域的理论创新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一种纯粹的“拿来主义”。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范式转变,绝不仅仅是称谓的变化,也绝不仅仅是人为地开拓出一个虚假的“学术热点”,正如顾明远教授所言,教师教育的转型的实质不是培养形式的变化,而是水平的提高。{13}音乐教育学界必须时刻关注“大教育”理论的革新,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同时必须培养自我创新的能力和勇气,从而真正地提升我国音乐教育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学校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

本文乃为笔者学习阶段的一点心得,也只是对于“音乐师范教育”到“音乐教师教育”范式转换的初步研究,但笔者希望此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学界同仁对于这一重要的音乐教育节点的关注与深层次思考。

①张巨斌《音乐学科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第85页。

②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2004年。

③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6年。

④钟启泉、王艳玲《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第6期,第22页。

⑤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彩图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38页。

⑥《教师教育指导全书》课题组《教师教育指导全书(上卷)》,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页。

⑦张巨斌《音乐学科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第85页。

⑧钟秉林《论师范大学的发展与教师教育的改革——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改革探索为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⑨钟启泉《我国教师教育制度创新的课题》,《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第3期,第47页。

⑩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第3页。

{11}余丹红《面向教育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科——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学科定位及相关问题》,《中国音乐教育》2007年第11期。

{12}指2012年10月16日之前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检索方法为全文“师范教育”+“教师教育”+主题“音乐”。

{13}顾明远《论教师教育的开放性》,《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第2页。

师范教育篇4

[关键词]师范教育;教师教育;知识型教师;素养型教师

一、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变

(一)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本质

以《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为代表的各种教育工具书,大都把师范教育定义为“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培养和提高基础教育师资的专门教育。包括职前教师培养、初任教师考核试用和在职培训。” 但在我国,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形式上看,我国师范教育主要是教师的职前教育;从内容上看,我国的师范教育主要侧重于所教学科的专业教育;从办学模式上看,师范教育采用的是独立的办学模式,教师一般是由师范院校培养。”

而教师教育的内涵则可以概括为:整体性、专业性、开放性和终身性。“整体性是指教师教育培养是一个职前、入职、职后一体化的过程;专业性是指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专业;开放性是指教师教育的培养方式是“开放非定向型”;终身性是指教师教育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

(二)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

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趋势要求教育作出相应的改变。除此之外,我国师范教育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对其进行改革才能保证我国的教育事业更加健康顺利的发展完善。

从世界的发展潮流来看,世界各国正在进行或者已经完成了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过渡,我国的师范教育要发展,就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必须转向教师教育。

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表现:

1.培养模式。在培养模式上,要由师范教育的单一的职前培养转变为教师教育的职前、入职、职后一体化的模式。传统的、封闭的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容易造成教师职前、职后的脱节,教师要从“一次受教、终身受益”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不仅要在入职前接受良好的培训,而且要在实际工作中继续学习。只有这样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2.体系设置。在教育体系上,要由单一的、封闭的体系转变为开放的、多元的体系。传统的师范院校的体系设置是独立的、封闭的,而且非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要做教师相对师范院校的学生要难很多,这样就把一批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优秀的非师范生阻隔在了教育界的门外,这是对人才的一种浪费;而教师教育则不然,教师教育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制度和法律保障,使得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拥有和师范院校学生的同等的竞争机会,这样就吸引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进入教育行业,而且将会给我国的教育事业注入许多新鲜的元素,促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更加有活力,更加健康和完善。

3.课程设计。在教育内容设置上,由师范教育的“老三门”转变为教师教育的符号课程改革要求的新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传统的“老三门”早已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新型的教师也不是只要学会简单的教育学、心理学及所教学科的知识就可以的,教师必须要树立新的学生观、知识观、课程观,并完成自身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科课程的开发者。这就对教师专业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教师要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师范教育的教师观:知识型教师

在传统的师范教育体系中,“传道、授业、解惑”是千百年来对教师职责的一个形象而深刻的概括,而这也是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公认的教师应当尽的责任。具体说来,这种以传递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教师即“知识型教师”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教师标准

1.传递知识。自古以来,我国的教师就是以传道授解惑者自居,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人对教师的要求。数千年来,是否教会了学生掌握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已经成了衡量一个好教师的最重要的标准,而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也成为他们是否学的好的标准。殊不知,这种评价方式抹杀了多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最后逐渐沦陷到“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误区中。

2.主宰课堂。从汉朝甚至更早的时候,“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等观念早已在无数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无论老师说的对或错,学生是不应该反对或提出异议的,学生只需要听取老师所讲的,然后记住,这便是中国人所普遍认同的学习态度。学生在课堂上是不应该质疑教师所讲的内容、所说的话的,否则,便有对老师不尊重的嫌疑,而这是不被人认同的,甚至是要受到惩罚的。

3.“执行教材。”3传统的儒家思想决定了教师的职责所在就是传递先圣们遗留下来的知识的精华,而不管它们是否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他们必须保证这些知识——无论腐朽抑或有借鉴意义的,都能够完好的保存下来,并一代代的传递下去。

(二)教学理念

1.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教师的工作决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它同时也是知识创新的活动和过程。按照现代建构主义的观点,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知识本身也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创造的,所以知识的获得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教育教学活动已经由过去比较单纯的知识的传递,转变为一种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研究的活动,这就使得单纯注重知识的获得这种理念不能适应 这个转变。

2.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积累仅是学生综合素质中的智育的一个方面,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如德、体、美、劳等以及从这些素质中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是一个学生真正的、不竭财富。

(三)学生标准

“所谓“学生标准”,是指学校的整体与局部工作是否有利于学生做人的培养、成才的需要”4,是否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是否为绝大多数学生所满意。而师范教育的学生标准则不够明确,通常是以教师、教材为标准,对学生的关注也不够。

三、教师教育的教师观:素养型老师

随着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变,教师自身也要做出改变,以适应教育体制和时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努力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完善为教育教学的目标,并注重学生的个性的发展,使教育的培养人的目标得以真正实现。具体说来,这种新型的教师——素养型教师,应当具有以下特点:

(一)教师标准

1.教师是研究者。与以往的教师掌握固有的知识相比,新型的教师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对这些知识有一定的分析判断,并有选择的将其传授给学生。

2.教师是促进者。许多传统的知识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今社会的发展,而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获得知识,所以获得知识已经不是学生求学的唯一目的,相对的,能够学会某种思维方式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显得更为重要。所以老师也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在拥有一定知识并将其传递给学生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才是更为重要的职责。

3.教师是创生者。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过程,也是教师教育机智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个师生良好互动的氛围,要有善于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也是创作者。

(二)教学理念

1.生命化教学

生命的本质是一种主动、活泼、向上的力量, 每个活着的人都在以某种方式能动地实现着自己的各种愿望,展示自身的某种力量或能力。所以“生命化教学往往指顺应个体生命发展规律的教学”5,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富有人文性,并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其目的。

2.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学生标准

1.注重发展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得到发展。在教育心理学中,发展,指的是人类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身心变化。所以学生是否能够在教育的作用下得到发展,是学生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尊重个性

因人而异,按照不同的层次评价学生。就是要把每个学生当做独立的个体来看待,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而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需要教师们的精心呵护。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再局限于知识获得的多少,而是综合学生各方面的因素来对其进行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

四、知识型教师向素养型教师的转变

知识型教师向素养型教师的转变,不仅受教育体制等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要适应学习者、社会的要求,并以此为发展的方向和动力的。总的来说,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有两个因素即终身教育的理念和社会因素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对教师观的转变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教师观的转变也会对它们起到反作用,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相互作用,推动了整个教育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一)终身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角色转变

终身教育理念最初是由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于1965年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关于终身教育”的提案中提出的。终身教育理念认为人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 才能得以“生存”。这是对新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同样也适用于未来的教师。在这个日益信息化、知识化的社会里,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及教学的技巧来增强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适应要求日益提高的学生和现代社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终身教育理念着眼于21世纪人的生存,认为人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6]这是对新世纪的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同样也适用于未来的教师。在这个日益信息化、知识化的社会里,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及教学的技巧来增强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适应要求日益提高的学生和现代社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学习型社会要求教师角色转变

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类事物发展变化速度也加快,这样教育必须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并首先接受社会变革的检验。

“ 学习化社会”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赫钦斯在其1968年出版的《学习化社会》一书中提到的,他认为,学习型社会是一种以学习、人性发展和自我实现为目标的社会,是使社会全体成员充分发展自身能力的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多次引用了这一概念。报告认为:教育已不再是某一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它正 朝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学习型社会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希望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不断学习,获得新知识、新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实现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学习型社会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在学习型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坚持不断学习使自身得到发展和完善,新型的教师尤要如此,因此,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变是合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在学习型社会中,单一的、即使是非常熟练的掌握知识也已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因为在现今科学技术已经非常发达的时代,知识的获得可以有多种途径,而且获得知识已经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目的,因此,教师要及时地转变观念、适时地变更角色,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才能不被学生和社会淘汰,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 黄葳 .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 (11):7-14

 王克勤,马建峰,盖立春,谷海军. 师范教育的转型与教师教育发展[J].教育研究.2006(4):76-79

3 黄永秀,刘君.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观转变[J].科教文汇.2007(7)

: 9

4 李朝霞.树立“学生标准”是做好学生工作的立足点和归宿[J].邢台学院学报.2003(6): 86-87

师范教育篇5

课堂教学——一个可能与必须的价值世界

科学发展观与深化高校改革

重温“三个面向”,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境界

城市幼儿园利用社区物质资源的类型与预期——基于杭州市西湖区甲级幼儿园的调查与分析

对三种任务特性下意义协商的实证研究

新媒体时代班主任工作有效管理新载体研究

炎黄早期文化:中原古代文化之本原

中原地域概念的演变及中原文化的基本精神

汉语言文字:依象而存的空间性媒介——兼论中国古代诗学的空间性

从《西京杂记》词语考释看《汉语大词典》之不足

简论生物语言学的发展

中古语境中的《洛神赋》

陈允平生平考

论音乐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

“80后”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

论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的艺术特色——以《无人生还》为例

唐代地方官吏犯罪的

中国古典目录学图景的复原——《〈七录〉辑证》评介

郑州师范学院第一届教学工作大会暨本科办学理念研讨会

教师教育转型:范式及其变革——兼论地方师范院校的改革与发展

感悟教学研究述评

中小学生的消费生活与金钱支付方式——北京、上海、山东、延边四地区比较研究

基于绩效二维结构模型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高校体育教师效能感与学生锻炼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军校大学生压力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自由是目的还是手段——试析约翰·穆勒的自由观

托克维尔自由观探析

哈姆莱特的禁忌——莎士比亚与传统

自然的回归与欲望的批判——《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生态批评解读

从东方主义视角解读汤亭亭作品中的华人形象

一个清教徒的堕落——评《年青小伙古德曼·布朗》

底层文学与“80后”写作的生活现代性

张知本与五五宪草

单士厘《归潜记》对希腊神话的引介

延安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谢肇淛诗文集版本考

构建高校和谐图书馆研究:回顾与反思

共青团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研究

谈谈大学办学理念问题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的改革与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特色强校战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思路探析

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前景展望

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与反思——评介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

古希腊自然哲学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字词义项联系方式及理解策略

河南话语气助词“哩”的探索

英语自我反义现象探微

文化视野中的中西翻译标准不同生成形态比较研究

字样学的创新力作——《隋唐石刻与唐代字样》评介

论任笔

游走于儒释道之间——东晋孙绰玄学思想管窥

千古文士桃源梦

师范教育篇6

(一)高师的音乐教师德育教育不重视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处事之道,能够形成自我约束力,从思想认识层面更为合理的处理问题。高师对音乐教师的德育教育培养不够。职前培养时,教师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高师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方向。学生也存在着重视音乐专业知识的掌握和提升自身专业基本功的能力,而对今后的职业规划意识不强。职后的培训在德育方面的继续教育更是不多见。德育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师立足校本、扎根职场的坚定信念。

(二)高师音乐教师教育课程配置不灵活

目前,高师课程设置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接受音乐专业的课程教育,还要接受通识课程的考核。除此之外,所有与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的课程也要学习。在校期间理论课程太多,而提高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课程比较少。高师院校把音乐教学实践培养寄托在实习上,80%的时间在学习教育理论,而15%的时间里,在教育单位锻炼,其教学效果甚微。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局限性不利于实践经验的积累,培养出来的准教师,理论水平很高,音乐基本功及专业知识也很扎实,但是教学实践技能偏低,在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此外,高师学校在课程配置上,一味遵循国家的通用标准,并不因为学情的不同而变动课程安排,对文化课、专业课的考核分数看得比实践分数重,不利于学生全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音乐教师教育研训一体模式落实不力

在我国,教师的职前培养一般由高等师范院校来完成,职后培训工作由教育单位来承担。在体制上,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和基层用人单位并没有行政上的往来,尽管研训一体的提出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但地方基层还没有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尽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主办了为数不多的音乐教师培训,但还是没有真正的将二者有效衔接起来。在音乐教师专业化培养方面,在高师准教师教学实践过程中,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优势。职前教育片面追求专业知识技能而忽视了教育实践方面的培养。学生文化知识考试分数不低,但授课水平有限。高师没有统一安排见习、实习,而是学生自己找熟人、拉关系到相关学校见习、实习。效果和能力的增长无人问津,即使有一本实习记录及考核表单,也都是记载着带有人情味的虚报好评,没有真正的意义。职后的教研一样存在流于形式的弊端。学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分派的指标,安排部分老师参加阶段性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网络学习培训等,由于多在寒暑假进行,部分老师不愿意把自己的休假时间用于这些职后培训中。而参加了培训的老师,也是走走过场,通过培训之后,也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提高,反而产生学不学一个样的体会。

二、教师专业化视阈下的音乐教师教育培养范式策略

(一)培养献身音乐教育事业的道德思想

献身音乐教育是新时期音乐教师道德觉悟的根本标志。一个音乐教师如果不热爱音乐教育事业,在思想情感上必然会产生各种抵触,无法尽心尽力的投入教学工作。作为教师,即使才干再出众,如果缺乏热爱和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情感,则势必会身在教育岗位而心不在焉。音乐教师自身的能力不容否定,在经济社会条件下,各种演艺热潮也会冲击音乐教师的心灵。抵制物资的诱惑,立足校本、扎根职场和教师的思想道德息息相关。音乐教师的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不管是高师还是教育单位,都应该以德育为重,培养音乐教师献身音乐教育事业的道德思想,并养成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

(二)科学调整高师音乐教育课程

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实时调整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可以促进高师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提高。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专业化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音乐教育实践课程的作用。高师院校可以体现校本研究的作用,适当对实践课进行倾斜,也可以多做专题教育。

1.开展边缘学科教育丰富音乐教师视野

作为文化的重要构成,音乐的产生是有其历史文化背景的,因此不同区域的音乐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风格的音乐背后都有值得挖掘的背景文化。要想真正研究某一种音乐,就必须进入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感受它,才能真正理解其精髓。就音乐哲学来看,正在经历着审美向文化方向的转型,因此音乐教育更是强调对其文化背景的探究领悟,音乐大师必定具有深厚广博的音乐文化知识。可见高师教育一定不能只是单纯地顾及专业方向的教育学习,还要重视其他文化的学习,如历史、地理、文学等文化知识,这些知识面的拓宽可以开阔高师学生的视野,丰富其知识素养。

2.科学调整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科学调整

高师音乐教育课程,并不一定是要制定一成不变的学时规定,也没有必要去替换教程。调整课程的范围很广,可以就某一活动而调整短期的学习内容。教学能力是教师包括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是考核教师素质的核心和关键。培养音乐教师把自己所学知识有效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决定着将来音乐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现在所强调和提倡的教师专业化实际上就是指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可见,高师要培养将来真正能站稳讲台的音乐教师,必须重视起专业化学习,不仅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有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学习。特别是要关注和重视学科教育知识的应用,重视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实现我国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推进音乐教师一体化教育培养的发展

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实质,就是要构建教师的终身教育体系,使职前职后加强衔接,实现资源共享,让音乐教师能职前职后不断提升教学本领。

1.做好见习、实习、研习三位一体工作

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能力是首先必须要具备的。高校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来参与音乐实践,以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以及活跃其思维的目的,为其奠定音乐基础,终身受益。在教育见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更真切地体会到音乐教师的职业特点以及相关要求,从中总结出自己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教学技能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育见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真实地体会到国家相关的课程改革方向,学习到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现代化的音乐教师。教育见习的培养模式要贯穿始终,从学生入校开始一直到学生顺利毕业,每个学期都要开展这样的见习活动,让未来的音乐教师全方位地去认识去体会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特点,从而规划出更好的课堂实践模式。当然高师还可以请名师走进学校,让学生观摩其示范课,并作相关讨论和学习,积累基础性的教学经验。

2.提高高师学生实习质量

众所周知,实习是即将毕业学生的最后一次演练,学生将自己几年来所学到的音乐专业知识和对教学的理解运用在实践中,学会了解学校和音乐教育。目前有些高师学校的学生实习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因此,学校要重视实习对学生的影响,要把实习工作切实落实好。高师学校落实实习工作首先要保证学生的实习时间。要尽早地作实习安排,给学生腾出学习、总结不足和进行弥补性学习的时间。其次要搞好实习管理。建立顺畅的音乐教师实习渠道和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为提高教育实习质量铺路。最后就是要做好总结以及实习评定工作,这是对学生实习成果的评估,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查漏补缺。

3.建立研训一体的垂直合作关系

高师学校实习如果没有合作的实习基地,实习往往容易无果而终。重视基地建设,选择教学设施健全、音乐教学规范、音乐教育质量好的学校,建立教师培训基地。加强校地合作,高师有必要与基础教育单位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和良性互动机制,全面提升音乐教师教育培训质量。建立高等师范院校与教学单位的垂直管理关系,方便具有实效、有计划的进行教学实践。可以直接采用一对一的挂钩培养方式,既保证基层单位的正常教学,又方便在岗老教师对准教师进行言传身教的培养,随时给高师音乐准教师上台体验的机会,并能得到在岗教师的点评。

三、小结

师范教育篇7

论文摘要:本文从师范教育的特点、任务进行阐述,突出师范特点,要求注重能力的培养,做到“几会”,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不断提高思想意识修养,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坚持师范特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合格的教育人才。

李鹏同志在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搞好学校体育,对培养‘四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强调“各级党政领导和教育部门、体委、共青团以及学校的领导和全体教师都应当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明确了体育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国家又颁布了《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从现实的迫切需要和长远的战略高度,阐明了体育教育在国民教育、社会发展和民族兴旺发达中的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师范院校是培养未来人民教师的“工作母机”,教师被誉为“教书育人”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他们肩负着培养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故此,师范教育直接影响到我国基础教育、民族文化、身体素质以及关系到我国民族兴衰和四化建设的成败。从某种意义来说,高师教育牵动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未来。

    基于上述认识和需要,师范院校必经根据师范教育的特有目标来确定体育教育任务。 

   师范院校公共体育的具体任务表现在:

1思想品质和道德作风的方面

    教师对高师的学生来说,要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品质,而且要培养学生忠诚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把崇高的理想与献身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紧密结合起来。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勤于进取;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完美的性格,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高雅的志趣,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

2体育知识、运动技能方面

高师的学生应有广博的专业知识技能。即广泛的了解体育知识和多种运动爱好,熟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对基本体育动作“规范化”,不仅讲解,而且能示范,言传身教,还应有自我锻炼的好习惯。

3能力、技能和修养方面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提高学生从事一般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体育锻炼,举办多种形式的运动竞赛和担任一般裁判工作的能力。这些任务不仅体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而且也反映出新时期学校体育发展的总趋势,这是时代赋予师范院校体育教育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师范院校体育是按一个合格教师标准来培养学生,要求通过体育教育的全过程,突出师范特性,为了突出师范性,在教育改革中应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教材要从“师范性”出发,坚持师范特点。既要扩大体育的知识面,又要考虑到专项运动技术的研究;既要与中学教材紧密衔接,又要体现出体育科研的最新成果;既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又要达到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教育能力培养。教材的安排,要根据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分成四种类型,即理论教材、基础教材、科普教材和选项教材。理论主要是介绍有关体育、卫生方面的知识及国家对有关体育工作方面的指标等等。基础教材主要介绍基本运动项目与技术动作,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的运动能力。科普性教材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更多的运动项目和体育竞赛知识,丰富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多种运动爱好,并为闲暇体育服务。根据本校师资器材设备等实际情况考虑到本地区传统项目而制定选项内容,学生根据爱好进行自由选项,选项学习时间为一学期或一年一换(也可继续选某项)。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体育学习等。其次,改变旧的教育传统观念,注重整体的能力培养。

    要把高师的体育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除了在学习的扎实性和丰富性方面进行严格的训练外,还必须对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实践活动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旧的传统教育观念较重视运动技术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不是被当作活生、有情感、有性格的个体,在客观上常被当作消极接受知识经验的贮存器。他们的兴趣、意志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能力得不到发挥,如果授课时数偏少,所学的知识,技术很难得到巩固和提高。从大学的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终身受益方面开展的情况来看。一年级到二年级是发展阶段,二年级是高峰阶段,从三年级就开始了逐渐下降,到了学生毕业工作时没有选择一种终身锻炼的手段。所以,要把学生培养成才,就应该把培养学习、锻炼的法和教育能力等明显地列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教学中,应废止“注人式”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本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爱因斯坦曾说:“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学生具备会思考探索的本领,人们解决世界上所有问题是用大脑的思考和智慧,而不是搬书本”。高等学校心理学也谈到,“高等学校与中学不同,大学教师与其说是引导学生,倒不如说是给学生指一条通向知识的道路……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是指明独立工作的方向,使学生熟悉工作方法,而“攀登”则应是学生本人,不是等待教师把他推到那个顶点”。因此,教师只是根据学生的个性、气质等心理因素和身体素质的差异,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结合体育的特点培养高师学生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自学能力,教育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控力,以及观察、欣赏鉴别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教学能力包括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和运动实践能力,教师根据体育课的特点,分散或集中的对学生加强提问,让学边讲边做或边做边讲,体育运动讲解要求语言准确,形象简洁,富于逻辑性。这无疑地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在其他课上无法达到的提高,还可通过讲座、观看比赛与评价、讨论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力。利用竞赛担任裁判工作形式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积极开辟体育第二课堂活动,给学生提高实践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做到会喊口令,会调动队形,会带操,会组织活动性游戏和多样的竞赛活动,以及担任一般裁判的工作能力。

自控力也是未来的教师应具备一种能力,体育是一种身心活动,学生的情感、情绪、志趣和个性,都在活动中得到发挥。教师应随时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有目的有意识地及时加以引导,逐步培养学生自控力。

此外,观察力、审美、鉴别力对一个教师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这些都通过教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培养。

    改革考核制度,做好成绩评定。考核是检查教学质量效果,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学生也能从成绩中获得矫正性的反馈信息。从而更好的提高自己的锻炼积极性。教、考分离在本校实施己6年,收获是可喜的:1.不及格率逐期下降,教师的职责心更强。2.能客观、准确的反映出每一位学生体育课考试成绩,锻炼积极性不断提高。3.改变了教师“一人说了算’,“分数贬值”“人情分”不良现象等。4.职称评聘也有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教考分离获得1998年一1999年校级优秀教学三等奖,得到师生的认可。

    最后,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师范教育篇8

关键词:师范教育;教师职业;教师素质;教育结构;教育过程

师范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我国教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师范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师范教育现代化是适应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需要,迅速达到先进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大工程。师范教育现代化既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又是师范教育高度发展的一种状态。

一、全面审视师范教育的重要作用,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

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教育是“立国之本”[1](P374),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1](P.88)作为普及教育之本的师范教育办得好与不好是关系到民族兴衰、国家存亡的大事。这就是说任何一个国家要想有适当的国民,“就全靠教育”,“要造就适当的国民,须有适当的教员。”[1](P374)而要想有适当的教员,就要有适当的师范教育,所以陶行知先生认为“师范学校负培养改造国民的大责任,国家前途的盛衰,都在他手掌之中。”[1](P374)“国家所托命之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2](P139)将师范教育提到与民族命运、国家前途密切关联的高度来阐明其地位和作用的思想,对我国师范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定和实施,使全社会认识到,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关键在师范教育。这就是说,只有师范兴,教师兴,才能教育兴,国家兴。师范教育不仅具有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技开发等一般性的高等教育功能,还具有为基础教育服务的特殊功能。

师范院校要为基础教育发挥全面的服务功能主要表现为:一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二是加强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和服务指导,包括中小学教材教法改革研究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形成职前职后师范教育一体化的办学体制;三是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教育决策咨询。全面发挥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是师范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师范教育重要功能的体现。这为教师专业化提出了迫切要求。教师专业化是适应新形势、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客观要求,也是师范教育现代化重要标志之一。

在世界范围内,促成教师是一种专业的认识,得益于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的《关于教师地位之建议书》(1966)指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业。就目前来看,教师工作只是在“服务重于报酬”这一点上符合专业的标准,而在其它所有方面几乎都远离专业的要求。[7](P98)教师在专业化过程中存在并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第一,由于目前的教学是以讲解式为主,所以无需专业性学习,教学可以凭经验而得,这与低技术型行业一样。第二,学校课程、教学内容、考试时间等无一是由教师根据需求自定的,因此实际上也不存在所谓专业的自由。第三,教师职业的修业时间远低于其他专业。第四,教师就业资格较易获得。

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就要建立统一的教师专业标准和严格的教师资格制度,组织相应的教师资格考试和颁发教师资格证书。依法保障教师素质,从教师队伍的入口把住质量关。随着国民整体素质的大幅度提高,普通教育师资的来源要由以培养为主转变为以选拔培训为主。

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将会使我国独立存在的师范教育体系被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所逐步代替,这意味着师范教育从“师源”到“生源”的开放,即鼓励有能力的教育机构积极参与教师教育工作;鼓励非师范院校的学校毕业生经过规定的培训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从事教育职业。今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概念将代替“师范教育”一词,对教师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进行全程设计。所谓教师教育一体化就是适应社会和教育的改革要求,针对现有师范教育中职前在职隔离、体制机构各自为政、教育内容重叠交叉、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据终身教育思想、教师职业生涯理论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构建一个体系完善、机构合理、内容科学的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6]

二、重新整合师范教育培养目标,使教师素质综合化

培养合格的教师是师范教育的根本任务。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从社会需要出发,在不同的时期对教师的要求就不同。教育学家陶行知曾提出:在提倡新教育时期,对教师的培养目标是:其一,“要有信仰心”;其二,“要有责任心”;其三,“要有共和精神,事事与学生共甘苦”;其四,“要有开辟精神”;其五,“要有试验精神”。在试验乡村教育时期,对教师的要求是能够做到: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把环境的阻力化作为助力,运用困难以发展思想及精神;做人民的朋友,有献身教育事业决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国难教育时期,对教师的培养目标是:应当解决国难而不可加重国难,必须追求真理,讲真话,跟学生学,和学生大众站在一条战线上。在民主革命时期,对教师的培养目标是:教师必须虚心好学、宽容,理解学生,能解放学生的眼睛、双手、头脑、嘴和时间、空间,跟民众学习,放下先生架子等。陶行知在各个阶段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尽管内容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基本精神。[3](P637)

陶行知关于师范教育培养目标问题的论述,内容十分丰富而深刻,它体现了师范教育的专业特性,体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培养有生活力教师的教育目的和办学宗旨。对于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师范教育改革,培养合格师资仍具有借鉴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发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有必要借鉴陶行知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思想,重新设定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求师范教育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有机结合于一身。

确立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特别要注意:第一,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相结合,使教师的培养建立在较宽的学术视野的基础上。第二,突出教师素质培养的重要地位,使学生具有为人师表的职业特质。第三,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教书育人、确立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打下坚实基础。第四,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既有从教的知识,又有从教的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教师,有强烈的敬业精神,科学的教育理念,追求真理的品性,优良的人格特征,好学习、善创造、讲奉献、为人师表,能够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然而,我国目前师范院校现行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协调的方面:师范教育没有自己的特色;师范专业结构模式简单;师范毕业生不具备从业竞争优势;师范教育教学不能适应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为了适应现代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师范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1)优化师范教育课程结构必须做到四个结合,即提高整体素质与强化专业基础相结合;拓宽专业口径与适应中学教育改革相结合;开拓专业新领域与适应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突出师范特色与面向普通中学相结合。

(2)优化师范教育课程结构:首先是明确师范教育课程结构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强化基础,拓宽口径,文理渗透,提高能力;其次是把握建构优化师范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的统一性、实践性、广博性、衔接性和超前性等主要特征。

(3)优化师范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的途径与方法:首先是预测未来,确立我国师范教育体系改革与发展措施,要建立“师范教育一体化”模式,就是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的师资一体化;其次是努力增强师范教育体系的开放性与兼容性;再次是合理使用师范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必须重视解决重复办学的问题。笔者认为师范院校应与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以更好地实现“师范教育的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实现教师素质的综合化。

三、建立全方位师范教育培养体系,使师范教育结构多元化

二十年代初,陶行知曾根据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总结我国师范教育的经验,提出了“广义的师范教育”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广义师范教育对于师范教育的办学方向、教育功能、结构模式、培养目标、教学机制、管理体制等都赋予广泛的含义。

一是确立面向大教育的师范教育办学方向。主张师范教育必须面向全部学制的要求。全部学制包括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样的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文素质的提高,逐步从小教育裂变为大教育。大教育也就是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师范教育必须为大教育培养和训练各种各样的教育人才。

二是全方位的师范教育功能。广义师范教育不仅要培养训练教员,而且要培养训练教育行政人员、各种指导员、各种学校校长和职员;不仅要培养未来师资,而且要训练在职教师;不仅要培养训练教师具有一般的学识才能,而且要分别因学校等级、市乡情况、学科性质而培养训练教师具有特定的学识才能;不仅要培养教育工作人才,而且要培养教育科研人才;不仅要有学历教育,而且要有岗位培训,等等。总之,“教育界要什么人才,就该培养什么人才。”[1](P448)

三是多元化的师范教育结构。1977年后,我国针对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较低的现实,我国政府对师范教育事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师范教育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截止到1997年,我国拥有高等师范院校232所、教育学院229所、教师进修学校2142所、中等师范学校892所。至此,一个与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基本相适应的师范教育体系也逐渐形成。

我国现行的师范教育结构模式主要分成以培养新师资为主的各类师范院校教育和以训练在职教师为主的教育学院、进修学校、广播电视教育等师范继续教育。这样的师范教育结构模式,总的来看存在着不够完善、不够灵活的地方:一是重视新师资的培训而忽视在职师资的继续教育;二是重视教学人员的培养而忽视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三是重视学历教育而忽视素质培养;四是重视学校教育人员的培训而忽视社会教育人员培训;五是重视正规化而忽视机动性。

目前教育的发展又向师范教育提出了不少新功能需求,首先是来自中、小学在职教师学历水平提高的趋势;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管理干部的培养要求的提出;三是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在学历和实践经验都达到一定水平后,要求科研型的进修,为培养创新型的教育专家服务。为了克服目前我国师范教育功能缺失的问题,确立新的师范教育发展理念,变“终结性师范教育”为“终身性师范教育”,变“知识传播型的师范教育”为“知识催生型师范教育”,建立一个开放的、多层次、一体化的师范教育结构模式,纵向沟通,横向联系,协调发展,形成整体优势,以实现师范教育结构多元化达到符合全部学制需求的目标。

四、全面提高师范教育质量,实现教育过程现代化

师范教育必须适合社会生活和学生的个人需要,其培养的方法必须与社会生活实践和学校教育的实践结合,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提高师范教育质量,实现教育过程现代化。

第一,开展多元的生活教育,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学校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培育人的需要,在学校组织健康的生活教育、劳动的生活教育、科学的生活教育、艺术的生活教育、改造社会的生活教育等。在现代生活中还要进行现代教育,“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4](P248)

第二,以集体生活为教育基础。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可通过集体生活进行。因为集体生活是全部教育的基础:其一,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二,集体生活可以逐渐培养一个人的集体精神;其三,集体生活用众人力量共同创造出合理的生活。

这种集体生活可以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集体自治,目的是让学生在集体自治中学会自治;二是集体探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集体的努力,追求真理;三是集体创造,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有思考的行动来产生新价值。这种集体生活不是孤立于世界之外的,而是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并注意个性发展。

第三,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这一原则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对事来说是做,对己来说是学,对人来说是教;三是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无论哪方面,‘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5]坚持“教、学、做合一”原则最主要的是要处理好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使之彼此达到整合。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这就是要把实际生活中的事拿来研究,一面动手干,一面动脑想,手、脑相结合,以达到“理论与实践之统一”。教与学以“做”为中心,就是说教与学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上进行。这种做有三个特征,即行为、思想、新价值的产生,[5]也就是通过学习、思考,进而创造。

教与学是教育活动中两个基本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教,不在教学,而是教学生学。教师不能“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而应该主动了解学生,改进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提高自己,去教好学生。

第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进行生活教育,必然需要依赖并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动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提倡“自动主义”,即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

“智育注重自学”,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学生除了跟教师学,还要跟伙伴学、跟民众学、到图书馆去学、到社会和自然界中去学。“体育注重自强”,就是动员学生自觉、积极地“建立健康堡垒”,因为,“身体不属于自己,我们的身体是为了整个民族乃至全人类所有。”“德育注重自治”,就是“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自治“可为修身伦理的实验”、“适应学生之需要”、“辅助风化之进步”、“促进学生经验之发展”。[1](P.29)

当前我国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新,作为“一种历史的产物”,素质教育是当今社会文化,特别是其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及其趋势对学校教学客观要求的反映。目前师范教育也正面临一个巨大的转轨压力,我们有必要构建现代化的师范教育模式,以实现教育过程的现代化。

第一,师范教育要确立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现展意识。我国现代化建设既为师范教育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给师范教育内容提出了丰富的教育素材,“运用它来增加我们的知识,增加我们的力量,增加我们的信仰。”

第二,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教育环境。知识、才能、创造性已成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三个支点。现代教育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是生活的主体,而生活的真谛就是自我选择,人的这种主体性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产物。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个性的教育环境,其中重要的是在教育中必须把师生关系放在一个民主、平等、友善和合作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

第三,建立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过去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新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使课内与课外结合,实行多渠道施教;知识与能力结合,倡导实践出真知;实行主导与主体结合,坚持学生本位观念。

综上所述,大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仅是师范教育现代化的核心,也是师范教育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第一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2]陶行知全集.第八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陶行知全集.第四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4]陶行知全集.第三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5]陶行知全集第二卷[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师范教育篇9

 

一、教育公平的意义

 

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教育公平成为社会的一个基本问题。

 

[1]我们通常认为,教育公平是公平概念的延伸和扩张。在教育的领域来来看,教育公平是社会正义的一个子系统。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公平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教育起点公平、过程正义和结果公平。[2]

 

二、免费师范生存在的不公平问题

 

1. 对于免费师范生自身的不公平问题。 一方面,“免费师范教育”是一个有条件的“免费”。受益学生享受免费。但是必须满足毕业之后要到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当一位基层教师。为贫困学生进行免费教学。为他们也形式平等的教育权利,事实上它的入学机会平等不是自由的。

 

[3]另一方面,“免费师范教育”政策要求,学生报考前免费师范教育要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签署一项协议:每年参加学校的学生,可以选择享受免费师范教育。缺乏退出机制,这个系统,然而,不想继续免费大学生是很难过程中退出,关键是原来的学校成绩,录取分数是退出的门槛之一,同样,如果这些同学在求职时毁约了,也会面临赔偿问题。

 

[4]作为刚毕业的高中生对自己专业的选择并没有太多了解,很多是迫于家庭贫困不得已而选择免费师范生,当他们在大学生活一段时间后,思想上有一定改变后,已经没有机会选择成为非师范生,这样显然不公平。

 

2. 对非免费师范生教育不公平。 首先,教育部直属六所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免费,而其他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却不免费,难免会产生同样是教师储备资源,所享受的待遇却不同的后果。

 

其次,目前很多师范生毕业后并不一定从事教育工作,而很多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却走上了教育岗位——国家(或学校)能把学费扣回或退还给他们吗?同时,免费师范教育也带来了不平等竞争。

 

因为免费师范是答应从教的,所以不会管他们是否愿意教,具体学习情况怎么样、教学能力怎么样,都要必须教。这是不公平的现象,这样对那些没有享受免费教育,但是有理想,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想成为一个好老师,更不公平。

 

3. 部属师范大学学生免费教育,对非部属师范院校是不公平的。免费师范教育将优惠政策有限的作用在部署师范大学,教师的质量整体优化升级将很难顺利实现。

 

显示区域差异、校际的差异会更大。国家只在一些师范学校试点,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其他师范院校,影响学生,造成下属其他师范学校的不公平。我们必须认识到,能投服务基层教育人员的大多数人员来自地方普通高校毕业生。[5]相对于下属师范大学,地方师范院校本身的吸引力,更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也需要更多的免费师范教育。

 

三、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建议

 

1. 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待遇,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的培训。增加投资农村基础教育,提高教师地位和工资,物质满足是很重要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增加是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免费师范生的正常地位和薪水接近城镇教师才能留住人才。因此,最重要的事情是让教师逐渐接近公务员的待遇,逐步实现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公平待遇。[6]

 

2. 加大对普通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将更多的地方师范院校纳入到免费师范院校的行列。“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的根基和主体,是教师教育的‘工作母机’,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7]因为真正缺教师的是边、远、穷的山区,而为它们输送中小学教师的还是地方师范院校,而不是部属师范院校。应以中西部地区地市属或省属普通师范院校为免费师范生政策的推进重点,地方普通师范院校培养规模大,学生多以当地生源为主,毕业时更愿意立足当地就业,更可能下得去并扎根农村教育。

 

3. 完善相关制度。应建立健全免费师范生考核与淘汰、流动与退出机制, 对于确实不适合或不愿意从教的学生,可以允许他们在退还已享受的补助后,尽快退出免费师范生的行列。

 

学生享受免费教育经历三个关口招聘、培训、就业,国家应逐步完善相关制度,使“入口”更公平、更有效的“过程”,“出口”更让人放心。喜欢享受免费教育的学生是否应该考虑前面的入口。在西部当教师是什么样的福利待遇,家庭如何安排,等等,都是需要完善的问题。

 

[8]免费师范生如果它可以像收费师范生和非师范生不用担心不公平问题,很多问题就会得到相应的解决。

 

4. 加强区域规划建设。我国地域广阔,地区间差异巨大,各省市政府人员应该充分了解本地区内特别是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发展状况,对免费师范生的招生规模、布局、培养层次、专业等问题做出相应的规划。

师范教育篇10

关键词:吴大年;师范教育;实践;理念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1-0041-06

在吴大年著《跨世纪的教育情怀》(上海远东出版社2012年版,以下简称《教育情怀》)一书中,载有《上世纪80年代师范教育工作回顾》一文(写于2011年夏,以下简称《师范教育工作回顾》),通过她自己的经历,记述了上世纪80年代江苏中等师范教育“恢复—发展—改革—提高”的历史进程。文章的末尾有这样一段话:“上世纪90年代后期,江苏中师在高校扩招、合并、升格的大潮中,遭遇到被拆、并、挂靠等令人始料不及的局面,以至于在世纪之交走到了尽头。对这种历史上似曾相识的大干快上现象,感叹之余,我只想说:初等教育(包括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小学教师(包括幼儿教师)是特殊的专门人才,师范教育是培养这类特殊人才的基地,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它和初等教育在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理应得到更进一步的重视和加强。这是我这个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一辈子的年近九旬老人的深切体会和真诚期待。”(《教育情怀》第163页)这段语重心长的话语,饱含着她对师范教育事业的一片真情和她对目前现状的深深忧思。我作为曾在省教育厅工作多年并与大年同志共事过10年的人,读了这段话深受感动,想围绕《师范教育工作回顾》这篇长文,对大年同志师范教育的实践和理念作点评介,就教于有关专家。

大年同志说,小学教师(包括幼儿教师,下同)是“特殊的专门人才”,这话是很有见地的。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小学教师从事的是启蒙教育,对象是儿童(包括学龄前幼儿),他们处于人生的起始阶段,在生理、心理上有着非常不一样的特殊性。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他们需要得到雨露的滋润——教师的与呵护,希望自己能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会把老师对他们的感情和评价转化为影响自己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心理动力。在他们处于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小学教师要能承担起对儿童的教育重任,必须热爱儿童,走进“儿童世界”,了解、熟悉儿童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学习、掌握适合儿童特点、能为儿童接受的教育教学方法,循循然善诱之。这就是一名小学教师的“专门”、“特殊”之处,非经师范学校的专门培养,是难以成就的。

大年同志说,师范教育是培养这类“特殊的专门人才”的基地。这在我国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早在清朝末年,我国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认为欲雪国耻救亡,唯有普及国民教育,而普及国民教育的根本在师范。他以“家可毁,不可败师范”的决心,筹资首创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民办中等师范学校──通州民立师范学校。该校的建立,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曾评价通州师范学校的创办“开全国之先河”。张謇的有关师范教育的实践与理念,对于培养高质量的小学教师,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影响深远,泽被江苏以至全国。

在继承师范教育优良传统的历史进程中,曾经出现过曲折和反复。1922年北京政府颁布的“壬戌学制”中,规定高级中学要分普通、农、工、商、师范、家事等科,于是各地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大都归并于中学;1927年7月,江苏省又按国民政府指令,撤销教育厅,试行大学区制,并完成了师范和中学的归并工作,江苏全省基础较好、教学质量较高的中等师范学校不复独立存在,中等师范成为中学的一个部或科,办学经费大幅度减少,招生数急剧下降,同时不能突出师范特点进行教学,严重影响师范的教学质量,其弊端日益暴露。后国内一些教育刊物发出呼吁,中山大学等单位及陶行知等教育界知名人士在全国性会议上表示反对,江苏大学区师范联合会更是提出了《请确定师范教育制度案》。至1932年,江苏省政府会议通过《中学师范科独立办法》,决定分三年时间完成师范独立工作,后因经费等问题,原有省立师范学校全部恢复独立设置的计划并未完成。(《江苏省志·教育志(下)》,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703-706页)这段曲折历程足以成为我国后来师范教育发展的鉴戒。

大年同志1979年从扬州师院调回省教育厅任师范教育处处长,正是在师范教育经历了“”这样更大的曲折和劫难之后不久,“”专制主义的禁锢一旦解除,人们从噩梦中醒来,都想要抓紧时间把过去遭受的损失补回来。我们从《师范教育工作回顾》的长文中可以看到,她在省教育厅多位厅长领导下,在各有关处室协同配合下,团结全处人员,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的有关精神,深入基层,虚心求教,不断探索,承上启下,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以最初全处三四人后来六七人的人力,推动学校反复实践,办成了许多大事。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调查情况,合理布局,建立体系,发挥中师服务小学的功能。

“”期间,中等师范学校是教育领域受害最深的“重灾区”。全省中师连续四年停止招生,不少学校被迫停办,校舍被占,设备遭破坏,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被打散。1971年以后,由于中小学教师严重缺乏,各地中等师范学校恢复招生,却以培养初中教师为主要任务,偏离了培养小学师资的方向。1978年,教育部重申中等师范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小学教师,江苏决定从1979年暑假后开始,全省中师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二年,由培养初中教师“转向”培养小学教师。大年同志到师范教育处工作时,正当全省中师面临恢复和“转向”的关键时期,学校困难很多。她为了弄清“”劫难后江苏中师的状况,按照自己一向重视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在分管师范教育的副厅长方非的支持下,扎扎实实地做了一番实地调查。在调查中她了解到,与张謇的通州民立师范同一年创办的老校如皋师范,校舍陈旧,房屋漏雨,图书资料缺乏,与其悠久的办学历史极不相称。当时镇江地区所属的武进师范,办学条件极差,用水紧张,生活日用品稀缺,不少学生因此要求退学;常州师范和市进修学校挤在一所原初级中学里,校舍十分破旧。无锡县的洛社师范除了几间破旧房屋外,其它设备一无所有,学校经常断电,晚间常以烛光照明。淮阴师范因刚迁到一片黄土地上,校园里尘土飞扬,师生们吃饭时饭菜上常常蒙上一层黄沙……除物质条件上存在的困难外,师范学校领导还普遍反映,教师队伍中熟悉中等师范教育的少,教学骨干少,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的教师以及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师更是严重缺乏,根本无法适应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的需要。

除以上诸多问题之外,学校还反映有关领导体制、学校规模、服务范围,以及布局设置等更是关系到中师健康发展和正常发挥其服务小学功能的重要问题,必须由省里统筹解决。经过与有关各方面反复调查测算,包括与各地、市教育局磋商研究,1981年省教育厅正式发文,对上述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列入名单的中师共25所(内含幼师2所),实行省和地(市)双重领导、分工管理的领导体制,并强调发挥老中师的作用。此后几年,考虑到经济基础和普通教育比较薄弱地区的师资需求,1984、1985年又经省政府批准,恢复和增设11所中师,其中7所在苏北。加上教育部委托江苏筹建的全国第一所特殊师范学校,全省共有中师37所,学校布局基本合理。省里又明文规定,教育事业在人、财、物的分配上都要向师范教育倾斜,使“”结束后的江苏中师能在艰难的条件下起步,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为解决小学音乐、美术、体育教师奇缺的困难,在每个地区选定条件较好的中师增设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业班和幼师班;为适应小学教育质量提高的需要,举办为期半年的小学语文、数学、自然教学研究班;在每个地区选择一所中师承担中师函授的指导,帮助在职小学教师提高文化水平和教学能力。后来又采取与市教育学院联合办专科班的形式,培养小学骨干教师。江苏的中师承担起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结合的任务,发挥了服务小学的“工作母机”的功能。

其次是找回“江苏老中师”的优良传统,树立良好校风,培养优质师范生。

1980年全国师范教育会议召开以后,中央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反复强调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造就培养人才的基地,一定要办好,并再次重申中师的任务是培养小学教师。方向已明确,领导很重视,如何办好中师?大年同志认为要从找回优良传统做起。江苏的一批老中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1981年4月,她和张行同志花了半个月时间跑了南通和盐城两地的五所师范。在南通师范,他们看到该校严格治校,树立优良校风;教育师范生胸怀立志报国的理想和抱负,巩固专业思想;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到附小上课、见习、实习等一系列制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发挥老教师示范作用。她在文章中说:“我感到南通师范不仅是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更是塑造两代师表的园地。”

如皋师范师资队伍、校舍设备等虽在“”中遭受严重破坏,但老中师的优良传统依然无处不在:建于晚清时期的古朴典雅的老建筑,整洁清爽的校园,资料短缺但管理井井有条的图书馆,以及教师们对师范教育的一往情深……尤其是大厅里的一面大镜子,大年同志来到该校调查,走到它的面前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捋了捋头发,整了整衣冠。她似乎觉得这面镜子是一双严肃而期待的眼睛,它透露出意蕴深刻的四个字:为人师表。

此前,他们还到过丹阳师范。经历了“”冲击的丹阳师范,复办两年后就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教学上,提出“以‘三好’为目标,以教学为中心”的口号和“热爱专业,勤奋学习,严守纪律,讲究文明”的十六字校风,学校已呈现出一派蓬勃向上的新气象。在老校长成功的身上,保持着老一代中师教育工作者执著坚韧的教育理念和奋发向上的工作精神。

经过这一次被大年同志称为“寻觅之旅”的调查,她感受到江苏中师的优良传统,是由热爱中等师范教育的仁人志士们不断探索实践而聚集起来的结晶,虽经“”摧残,但其生命力和影响力犹在。她认为,这是江苏中师的优势所在,并由此看到了江苏中师的希望,从而增强了工作信心,开拓了工作思路。

三是紧抓师资队伍建设,聚集一批优秀教师,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大年同志自己在教学和办学经历中有亲身体会。她称教师是“闪光的职业”。她认为办好中等师范,更要有一支学养深、师德好、事业心强、热爱学校和学生、处处起表率作用的教师队伍。这也正是许多老中师办学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张謇认为“唯教不可无师”,他先后为通州师范聘请了多位著名学者为教员,如王国维、陈师曾、季方、朱东润等。还在毕业生中选留一批优秀生担任教职,如于敬之、顾怡生、尤慎铭等,于、尤两人还由学校派往日本留学。学校初创时不惜高薪聘请过7位日籍教师教授一些新开设的专业课。无锡师范的前身省立第三师范校长顾倬认为,教职员必须“学识超群,行为出众”。该校的教师队伍中有钱基博、钱穆、沈颖若、向宾枫、张式之、孙纯一、钱松嵒等名师。由于师资力量强,很多中等师范成为当地的最高学府,培养了一批人才。

八十年代初,中师专业课教师奇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大年同志在《师范教育工作回顾》一文中说:“唯一的办法只有通过短期培训以解燃眉之急。”1980年暑假,先后举办了心理学和教育学讲习班,积累经验后又接连举办了音乐、舞蹈、体育、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的讲习班,效果都挺好。1983年,又受教育部委托,在苏州新苏师范学校举办全国中师美术教材(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主编)暑期讲习班,各省都有名额,江苏美术教师旁听,学员近百人。举办讲习班、备课班的作用很大,学员们利用假期如饥似渴地充电,短期效果明显,又为长远提高打下了基础。

不过,办讲习班、备课班只能应急。为了建设好中师师资队伍,省教育厅于1982年7月印发了经过全省师教工作座谈会讨论修改的《关于中等师范教育工作的回顾和今后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了全省中师三至五年师资队伍建设的奋斗目标,要求各校全面规划在职教师的文化业务进修,学历未达到应有水平的教师应参加系统的文化进修。通过各地各校几年的努力,加上高师院校毕业新师资的补充,到1988年,全省中师专任教师2374人,文化程度本科毕业及以上的1532人,占教师总数的64.5%,不仅高于1980年36%的比例,且高于江苏建省以后直至“”前最高年份1955年的57.4%的比例。在专任教师中,高级讲师占10.1%,讲师占30.5%。(见《江苏省志·教育志》中等师范教育章)

四是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1983年10月,邓小平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省教育厅在11月底召开全省师资工作会议,部署进行中师教育教学改革,罗明厅长在会上强调,师范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应该走在整个教改的前面。据此,师范教育处于1984年3月在南通师范召开部分中师校长会议,总结1979年以来的经验教训,具体研究如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校长们要求改革的积极性很高,建议要从招生、学制、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以适应面向小学、面向农村和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的要求,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会议起到了很好的思想发动和落实改革任务的作用。1984年,江苏师范教育的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各项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改革招生办法方面,一是在原已实行的提前单独招生或与高中统一招生首批录取的基础上,更强调要坚持提前单独招生;二是实行定向招生,由各市把省分配的招生名额分配到县、乡,并照顾边远、落后地区;三是严格面试,项目包括口语、写字、音乐、绘画、体育等,面试不及格不予录取,以求把具有教师必备素质的优秀初中毕业生招进中师。

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改革方面深入探讨。为了解决师范学校课程门类过多、教学计划统得过死、学生负担过重等问题,让师范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教学能力,对三年制普师、幼师教学计划进行了修改,减少了总学时,增开了选修课。1985年,又在《关于改革中等师范教育的意见》中提出,中等师范教育的整个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同时提出师资、设备和生源素质较好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对教学计划作较大改革,办出特色。师范教育处还组织全省中师开展合格小学教师规格要求和中等师范学校培养目标的研讨。其后,承担了国家教委委托进行的有关合格小学教师标准和中师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研究课题,在不断探索研讨的基础上,建立起必修课、选修课、教育实践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在教材建设方面,鉴于很多学校反映使用部编四年制教材困难甚大,决定自编三年制教材。按照教育厅的要求,于1984年专门召开了教材编写会议。新编的教材要求突出师范性,具有本省特点。这套教材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6门,共23册,经过两年的努力,于1986年全部出齐。除供省内各校使用外,还有云、贵、川等外省采用,并邀请江苏的教师前去示范讲课。

上世纪八十年代,江苏中师普遍重视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这方面的工作,创造了一些好经验。在此基础上,教育厅从1985年起,陆续举办全省中师优秀美术、书法作品评选活动,举办在校生田径运动会和音乐、舞蹈调演,这些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特别是1987年在各市选拔基础上举办的全省首届中师音乐、舞蹈调演,展现了全省师范“奋发、向上、清新、纯正”的精神风貌。很多校长都激动地说;这次活动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音乐、舞蹈的范围。

五是试办五年制师范,在全国开创了培养专科水平小学师资新模式。

五年制师范的试行,是江苏中师教育教学改革最大的动作。在1983年教育部领导提出试办五年制师范的建议之后,省教育厅党组经过研究,决定由南通师范于1984年先行试办。当时对于这项试验,校长们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招初中生学五年,一种是在三年制中师的基础上选拔优秀学生继续学两年。南通师范倾向于五年一贯制,经同意后,由学校派人来厅商讨教学方案。经深入讨论,确定了制订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五条原则。试验的指导思想是通过五年制这样一种新学制,使未来小学教师的素养得到全面提高,而不只是文化知识一个方面的提升。大年同志认为,这种学制完全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师范专科,而是中等师范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为适应其需要而进行改革的探索,是在总结经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力求赋予时代气息的创新之举。1985年,五年制师范扩大试点,又在晓庄师范、无锡师范、江苏幼儿师范各办一个三二分段试点班。事实证明,试点效果显著。以晓庄和无锡两所师范为例,首届毕业生共80名,现已有12名特级教师,3名“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在教育部、省教育厅的领导和支持下,五年制师范试办成功,在全国开创了培养专科水平小学师资的新模式、新路子。

六是举办师范校长研讨班,视导,建立交流平台。

举办师范校长研讨班的设想,是大年同志和副处长张行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想出的好主意,他们认为可以借此促进全省师范领导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省里也曾办过中学、师范校长干训班,但是不可能突出师范性,效果不理想。为了推动师范教育改革,1986年10月12日,第一期校长研讨班在南通师范开班。之后又于1987年、1988年先后在丹阳师范、海州师范举办了第二期、第三期研讨班。大年同志离休后,又由继任处长张行接办了两期。

校长研讨班的参加者为正副校长、正副党支部书记,每期二三十人,时间20天左右,采取学习、研讨和参观、集体视导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研究班的主题是,坚持面向小学的办学方向,深入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领导管理水平。研讨和参观时,按办学条件、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师资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学校管理等专题分组,结合参观一所现场学校,深入研讨;再分组视导几所学校,最后汇集一起交流,做到了点面结合。

第一期校长研讨班的现场选在南通师范,校长们普遍反映“这是最好的现场,是江苏中师的骄傲”。第二期集体视导无锡洛社和武进两所“”中都受冲击严重的乡村师范。校长们称赞:洛社师范“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的精神令人敬佩”;武进师范“方向正,管理严,学风好”,“是一所典雅而朴实的农村师范”。参加这样的研讨班,校长们受益良多,提高很快。有的校长后来调到普通中学,把中师的管理理念和治校办法带过去,很快就见到了成效。

以上是吴大年同志在师范教育管理岗位上所做工作的主要之点。这一段实际工作使她对教育规律和教师使命的重要性都有更加具体而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其中蕴含着她的关于师范教育的理念,这种理念从江苏老师范的优良传统中发掘继承而来,又赋予新时期的新要求。她是一位对江苏师范教育事业有重大建树的德高望重的教育专家。她教育生涯最后10年的贡献,在江苏教育史志上留下了可点可圈的篇章。她为营造新时期江苏师范教育的春天,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新的形势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群众希望自己的子女受到优质教育。这几年江苏和全国一样,普通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高职院校欣欣向荣,设置了许多新专业。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已很少,一部分师范类专业分散在高职院校内,师范专业招生人数相对较少。今天的师范教育应该怎么办?与师范教育有着不了情缘的大年同志,念念不忘的仍是师范教育,尤其是小学教师培养工作。我们在一起交谈了很多,感受到这位年近九旬老人的忧虑。我是离开教育战线多年的一个局外人,对目前师范教育的状况了解不够,只是想在结束本文时留下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省教育厅组织人力,对即将到来的新型人口城镇化过程中学龄儿童和中学生增长的趋势进行预测,对目前高等师范校的布局和专业设置进行周密调查,为形成相对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制订预案。

二是努力办好现有四年制本科和三年制专科的初等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坚持面向小学和幼教的办学方向,加强师范专业思想教育和师德教育。

三是将高职院校内的师范类专业归拢在一起,成立二级师范学院(或师范部),派内行人加强领导。要按师范教育的特点办学,不能片面强调高等教育化和所学专业的学科化,必需兼顾学生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和能力,加强教育学课程和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感情。

四是实行特殊政策,招生要保证生源质量;实行师范专业学生享受助学金制度(符合条件者可同时享受奖学金);毕业生就业,采取规定服务年限的办法,对欠发达地区可实行定向培养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