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语教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1 21:34:53

高校双语教学论文

高校双语教学论文篇1

1生物化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生命科学是本世纪的主导学科之一,而《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中的基础课程,其理论和相关技术已渗入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作为医学院校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在医学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该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对诸如《遗传学》等的双语教学具有铺垫的作用,对推动和促进我国医学院校教学与国际前沿接轨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研究的进展,这门学科不断出现一些新的专业术语和研究成果,而这些最先进的信息多数储存在英文中,把这些概念译成中文,意义可能会变得模糊。我们双语教学的实践表明:采用英文原著上的表达,学生能更准确地把握其含义。这是单用母语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2生物化学开展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材的选择与应用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没有合适的教材,双语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目前我们尚缺乏统一的医学英语教材。我院目前是授课教师将现行的中文教材翻译成英文讲稿,一是难度太大,二是出现一些中式英语的情况。

2.2教师水平有待提高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同时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我院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英语水平相对较好,但多为阅读理解好,由于老师未受到公共外语的专门培训,其听说能力无法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因而上课时难以展开解说,讲解时无法发挥自如,这样势必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加上大量陌生的专业词汇,使学生丧失继续学下去的信心。

2.3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在生物化学实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同学存在着英语基础,尤其是听说能力较差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语教学的推进。由于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较深奥,很多知识只能靠抽象思维来分析、消化,原本学习成绩和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在接受大量的中文和英文新知识时感到非常吃力,因而在上课时产生抵触情绪,这些学生在上双语课时打磕睡或看别的书,有的学生甚至提出请老师用汉语授课。若对这样的学生强行进行双语教学,结果必然是舍本逐末,不但达不到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反而使学生连基本的知识都掌握不到。

2.4教学时数不够双语教学中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学时不够充足,由于课堂上的部分信息要用英语传授,一些基本概念和定义等用英语讲完之后,还要用汉语对其中的难点作进一步解释,这样就延长了教学时间,使得原本一个学时(40min)的内容至少还需增加10min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2]。

3生物化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3.1选用适用教材生物化学的英文教材很多,如何选用合适的教材是搞好生化双语教学的重点。目前,由于生物化学学科的迅速发展,使英文原版教材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此外,原版教材大多为煌煌巨册,价格昂贵,学生难以承受,不适合作为教材使用[3]。因此可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教学情况,参考原版教材,结合国内现行教材,编辑出合适的生化双语教学教材,并在上课前两周发给学生,将重要而常用的专业词汇列举出来,标出音标及中文翻译,便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堂理解以及课后复习。

3.2加强师资建设师资水平是实施双语教学的保证。目前我国的医学院校普遍存在双语教师短缺的现象,以非英语科班出身的教师来进行双语教学,对大多数教师来讲,都是一个不小的困难,所以目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口语和专业外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素养,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双语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校可以有目的地组织部分教师到外语院校进行集中专门的英语口语培训,我校组织过两次此类培训,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3.3探索教学模式鉴于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又缺乏专业外语的基础,双语教学一定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分步实施,不能不顾学生实际情况盲目进行[4]。可以针对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级,制定出不同的双语教学方案。如英语水平整体较好的学生可以加大英语授课的比例,而针对英语听说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英语授课的时间和部分章节,以保证他们掌握专业知识这一首要教学目标的达成。

3.4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对于双语教学中教学时数不够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需要用英语解释的概念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尤其将那些学生比较生疏的专业词汇,用形象的图片或者动画来演示,既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节约了时间,也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好高骛远,不能为了片面追求用英语教学而影响到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教学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参考文献】

高校双语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旅游管理;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0-0107-05

一、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内涵

(一)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语言界定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校所教授的和国家教育部所规定的第一外国语是英语。因此,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中的两种教学语言应当界定为中文和英文。

(二)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概念

1.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初级定义:在非外语之外教学中提高专业英语能力

高校双语教学是高校教学的下位概念,自然高校双语教学也应达成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因而向大学生传授相应专业的系统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大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也是高校双语教学的核心基本任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需要用语言作为载体,因此,我们就以核心基本任务为出发点,从语言载体这一角度来给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下一个初级定义: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是指在非外语专业教学中,使用英语原版教材,通过双语对本专业的课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任务是使大学生既能用中文又能用英文掌握和应用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既能用中文又能用英文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初级定义告诉我们,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仍属专业教学,英文只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一种教学语言,形成大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2.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中级定义: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是其内核

高校是按专业来组织教学的,专业教学又是通过若干门课程的教学来展开的。因此,高校双语教学自然要落实到课程的双语教学上。在我国高校,不同的专业有一些相同的课程(公共课程),相近的专业有少数共同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不同的专业还有若干反映本专业特点和特色的课程(专业课)。我们把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统称为专业课程。那么,对于一个专业来说,双语教学是不是指所有课程(不包括外国语言课程)都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呢?对此问题的回答,形成了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中级定义。我国高校的公共课程多为帮助大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使大学生增强体质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容,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并且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没有直接关系,因而,公共课程是否双语教学并不影响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界定。于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中级定义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是指在非外语专业教学中,使用英语原版教材,通过双语对专业课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中级定义指出,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内核。

3.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高级定义:重点是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专业课程

由于我们所说的专业既包括自然科学的学科专业又包括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而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往往有一些专业课程涉及我国的乡土风情、民族传统、民间传说甚至宗教文化,对于这样的课程,是不会有英语原版教材的。所以,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并不强制要求对所有专业课程都用双语来进行教学,只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用双语进行教学(称其为专业双语课程)。当然,用双语来进行教学的这一部分专业课程应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这里,专业双语课程到底应该包括多少门专业课程是没有统一标准的,但有一个基本原则,即自然科学的学科专业的专业双语课程的比例较高,甚至要达到百分之百;而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的专业双语课程的比例较低,甚至一门也没有。至于提出用双语来进行教学的这一部分专业课程能综合地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知识和技术的原则要求,是因为双语教学的核心基本任务所致。所以,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高级定义为:指在非外语专业教学中,使用英语原版教材,通过双语对本专业的一部分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专业课程或全部专业课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高级定义认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并不是指对所有专业施行双语教学,施行双语教学的专业双语课程是指一部分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专业课程或全部专业课程。

(三)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内涵

通过上文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逐层深入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关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内涵的有关认识: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仍属专业教学,英语只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一种教学语言;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并不是指对所有非外语专业施行双语教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内核,施行双语教学的专业双语课程是指一部分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专业课程或全部专业课程;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使学生既能用中文又能用英文掌握和应用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且既能用中文又能用英文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即形成大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

二、旅游管理双语教学现状

笔者曾就双语教学现状对接受过旅游管理双语教学教育的200名(男100名,女100名)大学生进行了校内网上问卷调查,包括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评价、对教学中语言的要求及双语教学对英语水平的提高。统计数据见以下三表: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支持双语教学的学生多于反对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对于双语教学持肯定态度,对双语教学提高自己的专业及外语水平充满希望。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也可从表3得到反映,大多数学生在听、说、读方面进步最为明显。但不满意的学生也占22%,甚至还有十分不满意的学生,有34%的学生持观望态度。这表明现行旅游管理双语教学有很大的可行性。表2反映出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对双语教学语言的要求也不同。要求以汉语为主的学生占29%,要求全汉语教学的占10%,这说明英语水平不高的大有人在。针对高校双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探索适合不同情况、满足不同需求的可行性双语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三、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合格的双语师资

这是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目前的情况是,外语水平较高的教师一般不具备专业知识,而懂专业知识的教师其外语水平,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低。目前在高校任教的多数教师基本上都能够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英文资料,也能够用英文撰写论文,但听力和口语普遍不太好,教师们对自己讲英文、说英文的能力没有足够的信心,宁愿用中文讲授而不愿意用英文,即使是用英文讲课,课堂上也只念讲稿而不能展开讲授。专业课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是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首要问题,而建设一支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队伍是双语教学成功进行的基本条件。双语师资的严重缺乏是导致双语教学难以推广的关键因素。

(二)学生的外语基础薄弱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除了取决于教师能教之外,学生必须能接受。对于学生来说要顺利地听懂用英文讲授的专业课内容,英文基础要好,听力要强。一方面在专业课学习中,学生对新学的许多专业知识、名词、概念,从认知到理解有一个过程,用英语讲授,会加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和掌握的难度;另一方面,我国中学阶段学生学的英语普遍存在重读、写,轻听、说的实际情况,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远落后于双语教学的要求。学生普遍反映双语课涉及专业英语词汇太多,课堂上师生交流少,收获不大。实践中也常出现教师完全胜任英语教学,而学生却无法接受而最后被迫改用中文授课的现象。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是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瓶颈。

(三)英文教材建设滞后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媒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物。不管是全英语还是部分英语的双语教学模式,采用英文教材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对于大学来说,双语教学应使用优秀而先进的外语原版教材,这是教育部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任课教师选择外语原版教材的信息渠道狭窄,即使选定了外语原版优秀教材,因其使用量小、价格昂贵,学生也难以承受。目前全国统编的专业课英文教材寥寥无几,从国外引进外文教材尚存在着教材来源、资金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在没有合适教材的情况下,教师要进行双语教学,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自编、自选教材,这大大增加了进行双语教学的时间投入。因此,外文教材建设滞后是双语教学存在的又一重要问题。

(四)缺乏成熟的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缺乏一种成功、成熟的双语教学模式。我国发表的绝大多数关于双语教学的文章还停留在介绍国外的双语教学和对非外语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实践的总结汇报上,双语教学理论研究严重滞后。尽管双语教学实践方面的论文很多,但是这些论文大都缺乏理论和实证。大多数论文只是汇报了该作者的双语课堂模式,而缺少对双语教学各个环节的详细描述和探究。双语教学过程中、英汉语的使用比率等问题也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因此,加强对双语教学理论的研究,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双语教学模式,也是国内各高校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国外双语教学基本模式的借鉴

国外双语教学理论的研究较早,与政治文化发展紧密相连,主要形成了五种较为稳定的教学模式:

(一)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Bilingual Immersion)

有些文献上也称隔离式语言补救模式(Segregated Language Redemption)。该模式是把学校中外语较差的学生从常规环境中隔离出来,完全使用一种非学生母语的第二语言进行教学,以外语作为惟一的教学语言。

(二)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

这是指学生进入学校初,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用外语教授各科目,为外语水平不高的学生提供最流行的双语教学。

(三)母语发展性双语教学模式(Language Development Bilingual Education)

此模式又称保持型双语教学。在学生刚入校时,使用母语教学,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教学,有的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母语教学与外语教学同样重要。

(四)综合式丰富双语教学模式(Integrated-Enrichment Bilingual Education)

该模式由加拿大首先倡导,分外语融合模式。外语融合是通过创造完全的外语环境,用多种方式或渠道对学生开展外语教学,几乎不用学生的母语。而后一种融合则相反。

(五)双向式双语沉浸教学模式(Two-way Bilingual Immersion)

此模式是在同一班级对以英语(或其他语言)为母语的学生和以英语(或其他语言)为第二语言的学生中进行双语教学。一种语言的学生能为另一语言的学生起示范作用,角色在一种语言的“能手”和另一种语言的“新手”之间互换。还有一种被称为“新殖民”式双语教学模式,在文献中出现较少,是指在以前欧洲殖民地国家(或地区)由于长期受殖民文化的影响,政治独立后仍保持着原来的母语与外语并存的教学模式。国外的几种教学模式的应用都有其特殊的社会目的和教育目的,不能把任何一种模式照搬到我国高等教育当中,必须根据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地区、学校的差异,借鉴国外双语教学模式中合理的做法,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双语教学模式。

五、旅游管理双语教学模式探索

(一)双语教学要避免与ESP教学相混淆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教学指的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这也是我们目前大多数高校采取的模式。即常说的专业英语教学,如管理英语、科技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ESP教学中语言是其教学内容,是以学习英语语言为目的的语言教学课程;而双语教学突出的是英语的运用,英语是作为课堂工具进行学科知识讲解,专业知识是其教学内容,是以学生能运用英语就学科专业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交流为目的的专业知识课,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双语教学课中学生从纯粹的语言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注意力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利用英语去了解、认识学科知识,以开阔的视野和不同的思维进行学科专业概念的判断、推理和归纳,从而掌握专业知识。我们不能因为采取双语教学模式而降低学科知识目标的要求。现在有些双语教学就是词汇讲解加翻译,或语言分析加翻译,这必然导致双语教学课成为纯粹的语言教学课,完全背离了双语教学以提高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语言应用能力为目的的初衷。我们可以把ESP教学和双语教学结合起来,在模式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增加ESP教学,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双语教学。

(二)采取的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各高校应加大投入,在专业教师中选拔基础较好的进行英语培训,并从中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双语教学的师资储备。如在青年教师中挑选专业精深、英语底子好的教师到国内著名的大学进修学习,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另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作为双语教学的师资;或者将优秀的教师送到国外进修学习,一方面能使教师学到本学科的最新科研成就,掌握最新的学术动态,另一方面能快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为回国从事双语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2.实行分层次教学

由于经济条件和地域条件的差异以及接受能力和喜爱程度的不同,大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按同一进度和同一水平要求同堂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势必给教师教学增加难度,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为了更有效地实施双语教学,高校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采取分层次教学的办法。一般来说,考虑到国内师资和学生的外语水平,双语教学可以分成如下三个由浅到深的层次:一是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中文板书,中文讲授;二是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英文板书,中文讲授;三是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全部用英文讲授,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并且用英文完成作业和考试。

3.加强英文教材和图书资料的建设

教材是专业知识的载体,是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要保障。教材建设中,引进原版教材是一个重要途径。但在实践中,使用原版英文教材费用高,学生负担重,由任课教师自编又容易出现随意性和语言偏差。因此,各高校应成立进口教材审查委员会,负责对拟进口的教材、音像、电子教科书和教学辅助材料进行审查和管理。对于有些专业课程,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课程,由于专业设置、培养方向和教学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能没有配套的原版外语教材,因而,要组织教师编写适合我国学生特点以及国情的教材。

4.加强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

各高校及教育工作者应就如何营造双语环境,怎样使用双语教材,如何培养双语师资,如何检测学生的双语教学效果,如何建立评估体系等系列问题,结合国内外双语教学现状,对双语教学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双语教学模式。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过程循序渐进

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互动式教学,既要强调教师的讲授,又要强调学生主动地参与,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同时,采用案例教学、任务型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幻灯片、网页)进行演示,开展模仿、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辩论,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一改学生处于被动、课堂气氛沉闷的状况。这就要求学生能积极投入和参与,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而且双语教学班级的人数应限制在35人左右。双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能力上、心理上都有一个从易到难、从生疏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因此,不能仅靠某一两门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必须依赖一系列学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行,才能达到双语教学的目标。

虽然对于双语教学总是存在着两种声音,对是否用英语进行学科知识教学也存在着争议,但双语教学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据澳大利亚语言学家发现,双语教学不仅是学习外语最好、最快的方式,而且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文化思维的能力。双语教学把语言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有机结合,赋予英语教学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使学生学英语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能够真切而具体地感受到英语作为工具的重要性,双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把英语学习变成了一个语言自然习得的过程,这是英语教学和专业教学的一场重大变革。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小,双语教学一定会上升到一个更高水平,一定会培养出更多同时具备丰富专业学科知识和扎实外语表达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四)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渐进模式

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旅游管理双语教学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步骤分阶段进行。主要有三种教学模式,各阶段模式语言的变化依次如下所示:汉>英、汉≈英、汉

1.初级简单渗透模式

由于目前大多数本科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词汇量小、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差,第一阶段模式中教学语言汉语稍大于英语,将英语逐渐渗透到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之中,以增强学生对英语的感受;用英语板书教学内容的标题和专业术语、英文讲解少数专业性不太强的学科知识并组织课堂教学及提问;鼓励学生用英语或英、汉夹杂的形式回答问题。可使用根据英文原版教材、选取其中合适章节、以较浅显的文字编成的教材,以适应学生的需要,帮助他们消除对双语课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上双语课学专业知识的兴趣。这是初级教学模式,也是双语教学导入模式,可在低年级中采用这一模式。

2.中级融合过渡模式

教师上课时交替使用汉、英语,让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表达学科专业知识;更多地用英语讲解学科专业知识和介绍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专业性强的知识用汉语讲解;全部采用英语板书教学内容;组织一些专业问题的英语讨论,鼓励学生用全英语回答问题;布置专业知识英语原文素材总计及部分英语作业。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同时选用配套的国内教材作为参考。

3.高级双语思维模式

这是双语教学的最高阶段。课程采用原版的前沿外文教材;在英语为主体教学语言的专业知识讲授中,使学生学会用英语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自如地运用汉、英两种语言进行思维并解答问题。这一模式在学生熟练掌握英语、能完全理解和接受教师讲授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教师可以是本国的,也可以是外国的。

高校双语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 民办本科高校 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定位

Abstract : This paper firstly defines the private universities and bilingual teaching. Then it explores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in the bilingual courses of our non-

government universities offer. Finally, comining with the exploration of the bilingual teaching in the college of business star of the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it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effectively bilingual teaching.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交流越来越频繁,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速,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亟需既懂专业知识又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具有国际视野以及跨文化交流的涉外型、复合型人才。

在高校开设双语课程,是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校教育与国际接轨、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人才的重要途径。

1.民办本科高校推进双语教学的障碍因素分析

1.1双语教学管理有待规范

目前我国民办本科高校缺乏对双语教学工作的重视,关于双语教学课程设置范围、教学培养目标、教师选择方法、课时计算方法、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缺乏制度性的规范以及明确的计划。双语课程对于专业课教学内容、师资要求比较高,而且其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效果评价也有别于中文教学,为了规范双语教学管理,学校应该尽快制定并细化有别于中文教学的、突出双语教学特色的管理方法。

1.2双语教学师资缺乏

教师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教学环节以及教学效果。双语教学对教师要求很高,多数专业教师具有一定的外文文献阅读能力,但是英语口语以及听力能力较差,导致教师英文表达能力较差,很难在课堂上中英文自由转换以及与学生展开良好的沟通交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这种高要求,加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独立学院对人才激励性不足等原因,民办本科高校在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也存在弊端,导致民办本科高校能够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严重缺乏。

1.3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

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学生的接受能力。由于高校扩招,特别是民办本科高校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学生进入高校门槛明显降低,导致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特别是在英语水平方面差别较大。大多数学生在英语词汇量以及听说能力方面难以适应双语教学要求,缺乏使用英语思考、理解比较抽象、晦涩的理论、原理的能力,从而导致对于双语教学具有抵触和厌烦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直接影响双语教学效果。

1.4国外原版教材选择难度大

为保证双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应该尽可能选用国外原版教材。但是在选择国外原版教材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师所接触到的国外原版教材机会及数量比较少,难以选到质量高、难度适中的教材,而且一般国外原版教材价格比较高,很多学生难以承受。此外国外教材在结构体系、内容设置上与中国教师、学生思维习惯不同,跳跃性较强,在内容理解上存在困难。

1.5教学方式单一

很多高校在开设双语教学时,仍是采取教师讲、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方式,课堂互动教学效果不好,而且在考试方式上方法也比较单一,从而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快乐的学习,而是在考试考核的压力下,被动的学习。

2.民办本科高校推进双语教学的路径探析

针对以上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提高独立学院双语教学效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规范双语教学管理

首先,明确课程设置范围。即根据学校情况,规范双语教学计划,明确在哪些年级、哪些种类课程开设双语教学。一般来说,双语课程应该在大二下学期及大三开设,因为此时学生已经接受一年的大学英语的学习,在英语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有所提高,同时具有一定专业基础。

其次,建立双语教学激励机制。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的教师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比较大,为此在管理上,应该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比如在课时计算上,一般高校规定双语教学课时计算是标准课时的1.5倍~2倍。

最后,制定符合双语教学特色的考核方法。在双语教学管理中,不能将考核中文教学的指标套用到双语教学中来,应该制定针对双语教学的考核方法和指标体系。

2.2培养和引进高水平专业英语能力强的教师

为了加强双语教学师资力量,民办本科高校应该采取校内培养与校外聘用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应该着重培养校内英语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或者所讲授专业课有浓厚兴趣的英语专业教师。对于英语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采取专门培训或是公派出国学习,以提高其英语表达能力以及听力能力;对于英语专业教师可以进行攻读相应专业的学位或是专业培训,以提高其专业能力。同时还成立专门双语教学教研室,形成梯队。

其次采取外教+中教的组合方式。即由外籍教师用全英讲授课程,然后由中教用中文为学生解释,通过这样组合方式,既可以提高中教的英文水平,起到培训中教的目的,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了解能力。但在这种模式下,可能会导致学生过分依赖中教,而缺乏学习自主性。

最后校外聘用专家教授、留学人员来校客座讲授。

2.3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在开展双语教学的同时,一定要强化学生的基础英语教学,通过大学英语课程,增加学生词汇量,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英语能力。

2.4合理选择、利用国外原版教材

对于国外原版教材的选择,教师应该注重信息的更新,选择目前本学科领域比较成体系、规范的、能够反映学科前沿研究成果的、难度适中的教材。另外,国外原版教材一般内容比较多,思维跳跃性很强,在有限的课时内,教材内容很难面面俱到,这样就需要教师梳理教材体系,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针对重点理论、原理进行重点讲解,其他的可以留作课外阅读。同时教师还应介绍给学生适当数量的中文书籍作为教辅,通过中文书籍的阅读,更好地理解所讲授内容。

2.5结合学生实际合理选择教学方式

双语教学方式应该具有个性化、适应性。根据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开设双语课程的探索,主要方法有:

2.5.1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配合以适当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

2.5.2布置课前预习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预先布置课前预习的内容,比如可以教师可以将一些专业词汇、理论名称以及一些较难的词汇总结出来,交由学生预习。

2.5.3循序渐进,注重专业知识讲授

在选择双语教学模式的时候,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过渡,对于低年级可以采取初级模式,经过一段时间适应以后,逐步增加英文授课比例。

2.5.4考核方式多样化

双语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和学生平时课堂的参与性,在最后考核成绩中加大学生平时课堂讨论、作业等成绩,采取多样化考核方式,比如小组案例讨论形式、大论文或者报告形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高校双语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双语教学;实践;思考

近30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大幅增长,普通高等学校数量也大大增多。特别是在1999~2005年的6年时间里,全国新建普通本科院校170余所,占普通本科院校1/4。这些学校大多数建在地级城市,由专科学校独立或合并升格而来。

2004年以后,普通高等学校开设了许多双语教学课程,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水平尤其是高水平英语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积极成果,还对200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问卷调查,82%的学生表明双语教育对其帮助很大,充分肯定了双语教育的积极作用。

黄石理工学院于2004年成功晋升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后,大力提倡在有条件的教学院(部)中、针对比较成熟的本科专业学生,积极探索双语教学之道。机电工程学院于2006年暑假期间,通过试讲选择了2名外语基础较好、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中年教师,确定以技术基础课为试点,自当年的秋季学期开始开展双语试验教学。现将有关问题总结如下:

一、双语教学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念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都是采用的中英双语教学。但是,双语教学并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英语教学,其核心目的应该也只能是学习课程的思想、方法、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个理念的贯彻首先取决于遴选合适的原版教材。

黄石理工学院在全面比较了mcgraw-hill press版本的《manufacturing technology-foundry,forming and welding (second edition)》和pearson education press版本的《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forth edition)》等几种不同的原版教材之后,挑选出后者用于实际的双语教学。从而将先进的课程体系、最新知识引入了现实的教学活动,把好了双语教学的第一关。

公共英语中,用heavy rain表示大雨,用strong wind 表示大风,而用eldest brother表示大哥,同样是汉语的“大”,英语表达随被修饰对象的不同分别采用了heavy、strong、eldest来表示。为了避免这种望文生义,在具体实施双语教学的同时,教师遴选了外文基础较好的部分学生作为骨干,组织他们他们加快进度熟悉了教材思想体系、课程重点,还翻译了整本教材,让全体学生在面对诸多专业词汇、领会技术文章时,能基本正确地体会课程的思想内容,可以基本把握课程中专业概念的准确含义,关注了专业领域的外文表达,不至于感到无所适从,也不会觉得负担沉重。

然而,文化背景的不同还是会带来处理方式的差异,最典型的是原版教材并未像中文教材那样给出专业术语的准确定义。这就要求教师要比较广泛地涉猎和阅读,以帮助学生建立符合自己语言习惯的概念,尽可能弥补其中的不足。

二、双语教学应当采用恰当的模式

通过较长时间的认真备课,在具体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总是提前向学生提供教案、给出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说明教学的重点与要求等,将学生分组并让他们在课前有针对性地阅读教材和资料,做好学习的准备。授课过程中,基本概念要准确、重点难点要清楚、应用范例要典型。课堂授课后,通常就讲授内容布置适量作业,敦促学生复习并用英语作答。

对一些较易理解和掌握的重要内容,全体学生都要认真准备教学内容的讨论稿件,首先在课堂上请骨干学生讲解,全体同学各抒己见、充分讨论,真正实现了通过讨论甚至争论达到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任课教师则在讨论争论的最后,给予点评并纠正其中存在的错误。从而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语教学“主导——主体”模式。

三、双语教学可以运用灵活的考试办法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虽然这主要是对高中以前、中国应试教育体系的无奈描述,却是十分生动的体现。在现实的高等教育上,实质也不例外:课程结业时往往通过闭卷考试检验教学成效,学校、教师和学生则总是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课程教学成果的标志。

在尝试了一年的双语教学后,黄石理工学院借进一步规范本科教学大纲等全部教学文件之机,为双语教学的考试改革做出了尝试:允许开卷或闭卷考试,还加大了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实践教学、课堂讨论、到课情况等方面)所占的比重。

图1 双语课程不同考试方式的结果

下图(图1)是学生在不同考试方式下的结果,显然,不论从优秀率还是及格率两方面看,开卷考试更能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使之正常发挥和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参加双语教学的学生应有较好的英文能力

双语教学,说到底语言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因为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经典原版教材的学习,了解与掌握对学科问题研究的不同理念与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学科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前沿信息。

黄石理工学院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除精心选用英文原版教材、上课主要使用英文、练习全部使用英文等以外,考试采用英文试卷并且要求运用英文作答。所有的这些,对从事双语教学的师生都是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学生要有较好的英文基础:要有足够词汇量、要能流畅地阅读、要能正确地理解、要能准确地表达。

图2表明,学生公共英语考试及格率越高、cet4通过率越高,双语课程考核通过率和优秀率也越高,他们呈现明显的正比关系。表1也同样表明,公共外语考试及格的学生,双语课程通过率和优秀率都明显高于那些不及格的学生。这都是对本观点最有力的说明。

表1 公共外语成绩与双语教学考试结果的关系/%(2005级)

五、要有合适的双语教学鼓励机制

要保证双语教学的效果,教师起着关键的主导作用,这不仅体现在需要对教材进行比较选择、熟悉教材内容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教师精心准备课外的阅读资料、精心准备课堂的讨论争论、详细批阅全部学生的作业、认真准备课程考试的试卷等。需要教师付出比常规教学多得多的时间与精力,因而,更需要学校在教师进修、教学资源、教学组织等方面建立长效的鼓励与激励机制。

结论

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黄石理工学院顺应时代需要,在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开始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在原版教材选用、日常教学组织、教学质量考核等方面积聚了有益的经验,取得了积极成效。

参考文献:

[1]黄炜,新建本科院校双语教学探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26(2),102~105。

[2]毕晓芬,孙志军,关于双语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8),187~188。

[3]万源,杨文霞,高校双语教学的实践与展望[j],农业网络信息,2007(5),176~177,180。

[4]张虹,双语教育综述[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3),107~109。

高校双语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 国际经济法学 双语教学 探析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含义之辨析

虽然,“双语教学”在我国各高校目前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但是,“双语教学”的科学含义是什么?包括法学教育界在内的学界对此却一直存在不同观点。例如,有学者认为“双语教学”可以成为提供我国新时代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其本身也不是单纯的教学方法问题。[1]有学者将“双语教学”定义为:它是在学校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不只使用母语,同时广泛使用外语的一种教学活动。还有学者根据外国字典中的定义将双语教学理解为:“双语教学提出的最初目的主要是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实现多元文化的共存。”[2]客观地讲,这些观点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忽视了“双语教学”一词在我国的演进历史和法理基础,因而缺乏建立一个准确解释“双语教学”含义的根基。

国家教育部[2001]4 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第8项题目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该项全文如下“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英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这是我国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法理基础,脱离此基础分析我国“双语教学”的含义是错误的。按照以上规定,目前在我国高校进行的“双语教学”,是指除外语课程外,采用外文教材,并用外语授课的课时占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含50%)的课程。由于英语是我国所有普通高校本科生的必修外语,所以,教育部所称的“双语教学”实际就是使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而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就是指在高校国际经济法学专业课程的本科教学中使用英语授课的课时占该课程总课时的50%以上(含50%)。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之必要性

第一,我国对外经贸活动中急需大量既熟悉国际经贸法律和国际惯例、又能熟练运用外语的涉外法律人才,这是实行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现实基础和根本出发点。外语(主要是英语)作为工具,在经济全球化和法律全球化时代愈加重要,法律职业者要熟练地运用外语处理法律文书、用外语直接交流,而不能再借助于翻译。这样,法律实务要求法学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其双语教学势在必行。[3]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对外经贸活动日益频繁,特别是在2001年12月正式加入WTO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现在每年的进出口贸易额一直在2万亿美元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和其他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和争端也急剧上升。国际经济法学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货物买卖、国际投资、国际金融、WTO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等方面的国际法律制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密切联系的学科。

第二,国际经济法的法律渊源包括许多国际经济条约和国际商事惯例,它们几乎贯穿了国际经济法的始终,除此以外,各国的涉外立法也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渊源。这些法律的原始文本通常都采用国际通用语言―――英语,然而,由于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符号性、民族性和文化性等特征,使我们在将这些法律文本翻译成中文时,译文总是难以完全表达原意,甚至难以理解或曲解原文的含义。最直接的办法是使用英文原版法律规定,按照英文原版词义和语境去理解。用英文传授该部分知识比中文教授更为准确。

第三,实践中的国际经贸纠纷往往发生在英语环境中,案情异常复杂。国际经济法学实施双语教学能使学生在双语环境的培养和熏陶下,了解到原汁原味的外国法律以及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运用相关法律解决国际经贸纠纷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涉外法律实务工作打好基础。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实施之困

目前,我国开设法学本科专业的400多所大学大多开设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但从各高校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困难:

第一,选择何种双语教学模式之困。实践中,各高校采取的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模式大致有三种:1.全外型模式,亦称浸润型模式,即所开设课程采用英语原版教材,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课程考核等环节完全用英语进行;2.混合型模式,采用英语原版教材,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环节用英语与中文相结合进行;3.半外型模式,即采用英语教材,中文讲授的方法。后两种模式统称为过渡型模式。目前,多数学校采用过渡型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模式,用英语学习专业名词和进行简单解释和表达,重点的描述和解释用中文,导致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效果反而不如中文教学的尴尬局面。[4]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学生们的英语水平整体教差,学生英语水平差是制约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开展和发展的瓶颈之一;二是各高校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师资力量普遍较薄弱。目前各高校承担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主要是本国教师,其中许多教师原本是外语专业人才,他们仍然照搬外语教学方法用于国际经济法学教学中,[5]使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成了外语翻译课。

第二,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材选用之困。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的高质量教材直接关系到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的质量。目前国内出版的能全面涵盖国际经济法领域基本知识的双语教材较少,其中出现的语法错误和中式英语表述过多,法律描述的内容和角度也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6]而且,这些教材存在着涵盖内容出入较大、重理论轻实务、一般性介绍内容多而具体法律规则少等问题。

第三,实践教学环节和考核的方式之困。我国各高校的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仍以传授系统的和科学的法律知识为主,注重理论教学。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一般每周仅有2-4节,这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和学生深入地用外文讨论或沟通,大大影响了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之外,实践环节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涉外法律纠纷的能力。实践中,不少法学院校也开展了包括模拟法庭、专题辩论、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然而这些实践教学的内容多关注国内民商法、经济法以及刑法领域,鲜有涉及国际经济法领域,即使涉及到国际经贸案件,也多是采用中式法律思维模式分析、讨论案件,学生难以全面、正确地理解主要源于英美法系的、已判例法为主的国际经贸法律规则。

完善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1.我国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应采取全外型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的开设应宁缺毋滥,不要使其成为应付检查和评估的摆设。如果要开设,必须采取前述的全外型教学模式。当然,考虑到学生的英语能力问题,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应安排在高年级的大学生中讲授。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作为选修课,仅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或其他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学生选修。毕竟国际经济法培养的是专门人才,而非是通才教育。在全外型教学模式下,教师用英语讲授、提问,学生也完全使用英语回答和讨论,使学生沉浸在国际经济法律的英语语言环境中。涉及少数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课后教师可以用中文作为辅助语言进行个别解释。

2.加大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

由通晓外国法律的外籍教师实施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是最理想的,但由于外籍教师数量有限,费用昂贵,所以,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任务主要还是由一些专业扎实、精通英语的本国教师来承担。因此,各高校要加大对国际经济法双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是将英语水平强、国际经济法学基础扎实的专业教师培养成双语教师。具体可以采取为这类教师提供出国深造机会或与国内知名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等方式。二是在外语类高校、高等师范院校中开设以培养双语教学师资为目标的专业,将专业外语及有关双语教材纳入必修课程。三是引进双语教师。引进对象应为法律专业的归国留学人员,他们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3.重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教材建设

原则上,国际经济法学的双语教学应使用原版英文教材,但原版英文教材存在着购买费用过高、教材内容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国情以及较少涉及中国有关涉外经济立法等问题。所以,引进原版英文教材只能是权宜之计,最终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仍应选择我们的自编教材。可以考虑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既能满足我国对外经贸活动需要又适合我国学生学习的高质量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材。

4.强化国际经济法双语课程的实践环节训练,积极探索有效的双语教学考核模式

在国际经济法学的双语教学中应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创造多种形式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尽可能地适应国际经贸法律实务环境。例如,在校内可以开展有关国际经贸案件的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国际经济法专题辩论和疑案辨析等活动;在校外,学校可以与外资或涉外律师事务所、外资企业、政府外经贸部门等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的考核应在坚持结构化考核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细化平时成绩,主要以学生在课上参与双语教学互动的表现、课下完成双语教学平时作业的质量来衡量,考核点包括英语表达能力、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能力、法律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法律思维、实践能力等。期末考试试题均采用英语表述,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考试时间确定用中文、中英文结合或者全英文答题。对于完全用英文准确答题的,可以给予一定的加分。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双语教学不是单纯教学方法问题,.

[4]任英欣.双语教学在国际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114.

[5]王刚,李岩.关于国际法学科开设英汉双语教学的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6(3):111.

高校双语教学论文篇6

一、制约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双语教学开展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理工专业课程教学一般仅使用母语授课,只在有限的公共英语课和专业英语课上采用英语教学。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高校对双语教学重视不够,另一方面是专业课教师的英语水平有限。尽管理工专业课教师多数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背景,并且在长期跟踪领域前沿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优秀的英语读写能力,但由于缺乏英语交流环境,其英语口语能力普遍较弱,甚至有的发音还不够标准。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授课时不敢或是不愿说英语,从而限制了双语教学的开展。另外,学生们长期以来普遍重视读写,忽略听说,一定程度上给双语教学带来了困难此外,相关外文课外参考资料也不够丰富,虽然互联网上知识繁多,但是内容散乱,无法形成系统的教学资料。尽管可以采用引进国外优秀教材的方式弥补这一缺陷,但是由于地方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若直接使用引进的原版教材,大部分的学生都会感觉理解困难,甚至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这样不仅难以达到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目的,而且会导致学生失去本该轻松掌握的专业知识。因此,编写结构合理、详略得当、有所侧重的中英文对照教材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传统的教法、学法和教材都制约了双语教学的开展,但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双语教学仍势在必行。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是湖南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学位课,于大三第一学期开设,在金属材料专业(本科)的教学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既涉及到材料的发展和各种材料的特点,又需要讲述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的基础知识。其主要特点如下:

(1)覆盖面广——涉及史学、物理学、化学、材料学、工程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

(2)内容新——尽管人类使用材料已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但材料科学与工程在2O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形成一门完整的学科,目前仍处在高新技术的前沿领域,内容日新月异;

(3)教学时间短——实际理论教学时数只有32课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的教学逐渐显露出一些与之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内容没有更新,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教学体系的调整缺乏系统性,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对本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推行双语教学。

二、多媒体双语教学的实践效果

通过对2003级和2004级金属材料专业的2轮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的教学实践,我们逐步完善了授课方案,为实行双语教学做了充分准备。在对2003级学生授课的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的板书教学形式。由于在板书书写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上教学时间又比较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无法对课程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拓展。因此,在对2004级学生授课的过程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对电子教案进行了充分准备。大量的图、表、动画的展示,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内涵和发展趋势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但是由于目前材料学科发展很快,大部分新的研究成果都是用英文表述,仅仅通过翻译介绍最新的成果无法让学生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奥妙与趋势,并且学生在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资料时也会感觉生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双语教学改革方案,并申请到学校的支持。在湖南科技大学教研课题《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支持下,我们根据前期的准备工作和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挑选了合适的参考书,并重新对课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首先,将原部分章节的双语内容扩展到整个课程;其次,增加了扩展学生视野的专题讲座部分和锻炼学生思考分析能力的讨论部分。2007年下半年正式在2005级金属材料1~2班实施了双语教学计划。在课程讲授到1/3的时候,我们对班级所有学生进行了关于双语教学效果的小调查。从反馈的结果来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喜欢这种双语教学的模式,大部分的同学反映,双语教学对专业词汇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75%的学生认为增加英语表达不会影响正常教学的容量,相反它更能为深奥而又枯燥的专业知识增添乐趣,加深学生对抽象名词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学生们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如单词量大,英语基础不够,很多同学建议多媒体课件应该对重点内容配上中文对照,并配上录制的声音文件,给同学们展示标准化语音、语调等。根据反馈意见,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中英文对照部分,增加了图片,并给每个同学发放了该课程相关的单词表,从而增强了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如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差比较大,部分同学跟不上课程;教师的英语口语有待进一步提高。经过一年左右的实践,我们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定的双语教学经验,但我们发现,仅靠一轮教学的实践就找到适合我们学校的双语教学方案还很不够。因此,一方面,我们决定延长该课题的研究期限,更加深入的进行本课题的研究:由于原计划主要参照了一些重点大学的教学实践方案,而我们的学生与重点大学的学生相比,英语基础较差,主动学习能力较弱,所以我们主动调整了教学内容中的中英文比例,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并计划在2006级金属材料专业实施,对比效果。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将双语教学扩展到金属材料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笔者讲述的《粉末冶金原理》。为了尽快摸索出适合我校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我们进行了对比教学实验H]。为了找到较为平衡的双语教学方式,在对2006级金属材料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较多的中文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中英文比例。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中英对照的讲授方式应该是比较适合我校学生的双语教学方式,既有利于学生接受专业知识,又有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三、关于双语教学的思考

我校是一所地方性综合性大学,与双语教学起步较早的重点大学相比较,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目前仍处于摸索和起始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双语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学生的外语水平、教材的选择、资金投入以及双语教学的评价一等问题。针对我校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推广双语教学。

(一)加强师资培训力度,积极引进人才优秀的师资是双语教学成功的保证。一方面,要抓好在职教师再培训工作,如选派教师到外国语学院培训,以提高英语应用特别是英语口语水平。同时,应该积极组织承担双语教学的教师到英语母语国家进行短期进修,或鼓励本校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尽量采用双语教学。而本校培训是我校教师培训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学校可以聘请本校外国语学院的教师对非英语专业教师进行英语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英语口语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应制定优惠政策、开辟绿色通道,积极引进国外留学人员和国内高级人才,促进双语教学的开展。

(二)科学选用教材。引进与自编结合教材是教学之本。实施双语教学首先要有合适的外文教材。一是内容要合适,既能简明扼要的叙述基本理论,又能展示学科的研究前沿,以符合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二是语言规范,文笔流畅,简明易读,便于中国师生使用。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采用的英文教材都是国外的原版教材。这类教材语言规范,内容较新颖,信息量大,但其篇幅往往很长,内容与我国现行教学基本要求有较大偏差;并且由于这类教材编写的对象是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文字中有一些中国师生不大熟悉的标准和约定,增加了理解的难度,直接用于教学多有不妥。因此,我们在选择英语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时,应参考和对比国内同类教材,既要注重本课程所需的基础理论,又要对比教材内容、逻辑结构;既要考虑跟踪学科前沿,又要分析其叙述方法和特点。避免教材选用出现偏差,影响教学效果。同时我们应鼓励高水平教师自主编写英文或中英文对照教材,并争取正式出版,以满足双语教学的需求。

(三)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地方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实施双语教学应该采取分阶段、分专业、有重点的方式进行推广。首先,在师资条件较好的某一专业、某一课程进行双语教学试点,可以全年级学生全选,也可部分选,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外语水平等,优化多媒体课件中的中英文比例和授课过程中英文讲述比例;其次,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外语基础,尝试将同一专业或者相近专业外语基础较好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级里,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双语教学。

高校双语教学论文篇7

【论文摘要】双语教学对于我国高校教育改革起着推动促进作用,全面提高了学生英语水平,双语教学对于我国高校教育改革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知识和科技、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对外贸易沟通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已势在必行。我国的高等学院教育面临着新挑战,也就是我国高等学院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必须要有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我国已成为wto成员之一,大学生必须能在一体化的全球经济环境中有坚稳的立足之地。寻找有效的双语教学成为高等院校教育的当务之急。

笔者以吉林化工学院的英德双语教学为出发点,以外语语言的属性和语言习得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化工学院实施英德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提高大学生对于参与国际交流所必须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仍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面对目前国际新形势、新要求,国家教育部又提出了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基础和专业课中推广实施双语教学的新计划。这表明双语教学对于我国高校的教育改革有着重大的影响,它对促进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与国际接轨,培养国际化的现代科技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双语教学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新趋势。

一、双语教学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

吉林化工学院是一所本科大学,大部分学生在一年级就有较好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一点为双语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实施双语教学,引进发达国家最优秀的原文教材,采用国际上最新的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思想体系,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国际化的教育大环境,使大学生有机会直接接受具有国际化先进水平的科学教育,使大学生吸收世界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造就现代化新型人才。

实施双语教学,能使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体验和感受发达国家最新的优秀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使高校教师对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获得更真实、更具体的体会和理解,同时还为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了解国际教育发展新水平新动态的良好机会,促使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跟随和适应国际教育的新变化,促进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国际化。

二、双语教学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近几年来,“科教兴国”的领导决策和全民意识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从事高校教育改革的源动力。在高等教育改革中,高等教育对中、西方教育进行对照研究,寻找出我国高校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中的差距。便于我国高等教育博采众长,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优秀高等教育思想、先进教育经验和教育方法手段等。双语教学的开展无疑将会对我国高等学院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选择适当教材内容、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式等的重大变化,使学生真正能受到国外最新的优秀教育的影响,我国高校的整个教学工作就必须有一个大的改革,即对高校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新的审视和提炼,对我国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作出新的思考定位,并对我国的高等学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进行相应的改革。实施双语教学的结果会对我国高等学院教育以往的教育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促使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加快我国高校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三、双语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基础和专业外语能力创造了条件

双语教学为提高大学生科技英语水平的实际应用能力创造必要的条件,在外语课中学外语使大学生掌握的外语有很大的局限性。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都应具备从事科研、技术等工作研究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足够的专业、科技英语水平。

高校尽可能实施双语教学,高校只有尽可能多地在基础、专业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才能使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一个全面的提升,使大学生不仅在外语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得到足够训练,而且更使大学生在基础学科及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双语教学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它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及国际化有着直接的影响。双语教学是社会发展的势在必行之举。双语教学尽可能帮助学生在精通英语的同时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的能力,有跨文化意识,将自己的知识带出国门。吉林化工学院开展双语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双语教学为学生创造了更多、更全面、更具体的学习和应用外语的环境和条件,改变我国大学生英语的被动局面、促使大学生外语交流和应用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颖,岳娟娟.推进双语教学拓展国际视野[j].中国高等教育,2005(23):32-33.

高校双语教学论文篇8

关键词:双语教学;高校;专业课;海洋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23-03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于2003年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为此,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涉海专业,加强海洋教育,培养海洋人才。海洋技术是极具代表性的涉海专业之一,我校于2001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海洋学”(有称“海洋科学导论”或“海洋科学概论”)是众多涉海专业(如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管理、军事海洋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是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和开发与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1],涉及到物理学、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多个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科学体系。海洋科学作为近些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门学科,每年都有许多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多以英文的形式出现。因此,要让本科生全面了解甚至掌握海洋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加强专业英语学习,开展中英文同步教学意义深远。通过双语教学,既可有效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更有助于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海洋科学原版文献而对海洋学研究最新动态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专业水准。

为了满足新世纪对复合型高等人才的需求,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倡并鼓励在本科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2];并于2003年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后发展为“质量工程”),明确指出要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实施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经过近十年的尝试和探索,双语教学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已广泛开展,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和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困难和瓶颈[3-5]。我校“海洋学”课程,自2003年春季学期开始尝试采用“双语”教学模式,现已建设成为本校校级精品课。在多年的教学探索过程中,对海洋学双语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总结如下供交流。

1?摇对海洋学双语教学的认识

1.1?摇双语教学的基本内涵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如浸入型模式(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保守型模式(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过渡型模式(学生进入学校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再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目前,国内高校多以保守型模式进行尝试和探索,而且以在非语言类专业课程中采用国外优秀原版教材,并同时使用外语(主要为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进行授课的教学方式[6]最为代表。

显然,学生运用第二语言(外语)的水平和能力是较本族语(母语)稍差的。因此,双语教学的关键应是“保强扶弱”,即在用正确的外语进行部分知识讲解的同时,辅用汉语,以避免由于语言滞后给学生带来的思维障碍。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思维,并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对象和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切换,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加强外语学习。双语教学的优势在于除了能让学生正确、全面地获得专业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创设的外语情境中学习和巩固专业外语[7,8]。

1.2?摇开展“海洋学”双语教学的意义

双语教学反映了当今世界信息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明确指出,要在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并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2]。现如今英语已成为科学技术传播的主要语言载体,各种重要的海洋学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多以英文形式刊登。因此,借助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接受并掌握相关前沿知识。我国海洋科学类专业毕业生攻读研究生的比例较高,有许多本科毕业生虽然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但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却不高,特别是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文献查阅和对外合作交流方面比较欠缺。因此,实施双语教学,让学生以接触专业知识为契机,开展听、说、读、写等方面的专业外语训练,为他们将来顺利过渡并尽快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他们能准确认识海洋学的发展现状和正确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有力帮助。此外,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开展,也从另外一个层面上为大学生学习英语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有助于巩固和加强大学英语的学习,真正提高学生英语的整体水平。

2?摇海洋学双语教学的探索

2.1?摇教学内容

由于“海洋学”本身的专业性和学科交叉性很强,教学组在借鉴中国海洋大学和厦门大学等国内兄弟院校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校海洋技术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英语水平,选用冯士院士等编著的《海洋科学导论》作为主要中文参考教材,以Alyn C Duxbury等编著的《An Introduction to the World’s Oceans》和英国BBC公司摄制的“The Blue Planet”作为主要英文参考教材,制作多媒体双语课件,内容主要涉及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海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海洋环流和波动、潮汐现象、海洋生物和中国近海的区域海洋学等章节,涵盖了海洋地质、海洋化学、海洋物理和海洋生物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内容丰富,深入浅出。

2.2?摇教学方式方法

双语教学的实质并非是单纯的外语语言教学,而应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用母语以外的某一门语言与母语同时作为教学媒介语言和交流语言开展教学工作,并能使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与不同的交际对象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自由的切换运用[9]。因此,双语教学,特别是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应以专业知识的学习为核心,而外语语言学习仅是伴生的,否则就会背离采用双语教学的形式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的初衷。鉴于学生的接受程度,本教学组在授课过程中一般采用逐步渗透法,即参考多媒体双语课件,以中文讲授为主,以英文解释为辅,用英文主要介绍课程内容相关的部分基本概念、重要定理及专业词汇。教师课前会把课件及涉及的英文关键词和疑难词发给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便于他们课上能够看懂英文的课件,听懂英文的讲解。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结合授课的方式,以多媒体讲解为主。因为“海洋学”课程本身内容繁多,覆盖面广,涉及的图片资料相对也较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可将教师从全部采用板书中解脱出来,使教师有充裕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加快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适应,并且多媒体把声音、图片和文字等形象地融为一体,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正确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会结合教学的具体进度,播放“The Blue Planet”相应的视频教学片,这样既能拓展相关教学内容,又能够让学生有纯正的英文视听感受,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专业知识讲授中,采用每堂课结束或每章结束后及时小结,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为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而不仅仅是了解一些零星的概念。

课后我们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具体体现为:每次下课前利用3~5分钟的时间,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并就学生们感兴趣的环节进行课堂讨论;课后有选择地布置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如在播放“The Blue Planet”英语教学片的同时,要求学生做好记录,课后提交英文观后感,或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此外,结合授课进度和当时时事安排相关的讨论题目(如大陆架及东海争端、海洋资源与南海问题、海洋对气候的影响等),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海洋学”课程的价值。

2.3?摇考核方式

李红兵[10]认为,双语教学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多样化的考试形式。本课程采用课堂讨论、课后作业、论文撰写、闭卷考试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察和考核,学生的课程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3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80%)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学生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以此来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还包括课后作业和论文撰写的质量,以此培养学生检索文献、翻译资料以及自学能力,提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侧重考察学生对重点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期末考试中会包括占总分值10%~30%的英文试题。

2.4?摇教学成效

学生对双语教学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奇感受,以往学生只能在英语课堂上听说读写,学习英语,而离开了英语课堂,就失去了特定的语境和场景,很少有机去体验和学习。而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随着课堂学习的深入,学生从刚开始只言片语的发言,到后来大篇幅英语观后感的撰写,甚至用英语进行课堂讨论,英语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同学们认为海洋学双语教学的开展非常有效,能提前接触学科内容中的概念和其他知识点的英语表达,接触大量英语专业词汇,并通过外文教材和期刊的补充学习,为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打下基石。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反映,双语教学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影响,因为学科内容多,学习时间少,双语方式有碍直观地接受知识,有时候对于一些知识点的理解不是很透彻,会造成学习中的盲区。

3?摇关于专业课实施双语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3.1?摇教材的建设

寻找合适的教材是当前实施双语教学的难点。目前很多学校开展双语教学均采用英语国家的原版教材,并结合国内的优秀教材进行讲授。原版英语教材的选用,的确可以让学生们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营造一种“使用英语而不是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但是,由于不同国家教育体制的不同,各阶段的教育目标各异,专业技术的工程标准与规范各国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全盘照搬地使用国外教材,并不十分适合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教学方案和专业定位。教材要与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相匹配,因此在引进原版教材的同时,应根据我国高校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在遵守版权法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增减或改编,并同步编写配套的教学参考书。鉴于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正蓬勃发展,并积攒了不少可贵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应当鼓励适合我国国情和教学要求的双语教材的编写,加强双语教材的建设。如组织编写以中文为主,关键部分为英文对照的“海洋学”教材。

3.2?摇师资的培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在双语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双语教学不同于新加坡和印度,这主要源于国内高校大部分精通专业知识的优秀教师并不完全精通外语。中国传统的外语教学方式造就的多是读写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但是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专业教师在国内各高校并不多见。而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既能熟练运用英语,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当前师资乏力已成为影响国内双语教学发展的主要问题[11]。因此,加强专业课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培养成为重中之重,对即将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选派教师出国作短期访问、定期召开双语教学经验交流会等都成为加强双语教学师资力量建设行之有效的方法[8]。此外,结合国家留学基金公派出国计划,同步推进双语教学发展有望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3.3?摇政策支持与鼓励

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自身能力的提高,到课程的精心准备,都需要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因此学校在政策和待遇方面应当给予适当倾斜,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实施双语教学,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认真积极地投入到双语教学中。目前,全国很多高校都对双语教学有专项的立题研究和资金投入,有的学校采取对实施双语教学教师的工作量增加50%进行计算的做法[11],有的学校采取提高双语教学课程课时费的做法,这些均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推行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4?摇结语

实施双语教学是实现教育国际化,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复合人才的有效途径,是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双语教学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仍然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还未构建起一套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作为双语教学的尝试者和探索者,我们愿意进一步深入“海洋学”双语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为“海洋学”双语教学的发展和课程建设,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资料。

参考文献:

[1]冯士,李凤岐,李少菁.海洋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D].高[2001]4号.

[3]张迎梅.“动物生物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体会[J].高等理科教育,2003,(1):67-68.

[4]刘敬泽,赵秀颖,张燕.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研究综述及发展展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5):115-118.

[5]丁旋,苏新.海洋科学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心得[J].中国地质教育,2009,(4):158-161.

[6]鲁靖,邓晶.高校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质疑[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5,(2):55-57.

[7]刘敏.时代呼唤双语教学[J].学科教学,2001,(7):3-5.

[8]寇正涌,付立波,郝锡联.对在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5):142-144.

[9]袁俊生.海洋学双语教学的初探[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3(3):33-35.

[10]李红兵.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2,21(3):110-111.

[11]李萍,夏新娟.大学双语教学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2-25.

高校双语教学论文篇9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思维方式 添加性教学 教学资料

据最新统计,英语是当今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现代权威的论文和著作90%以上是用英文发表的,70%以上的信息是由英语传播的。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获取最新信息并把我们的成果推向世界,双语教学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一份责任。它是一个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教育水平。

双语教学源自于双语现象(bilingualism)。双语现象指个人或某个语言社区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本文所说的双语教学是指运用母语以及一门外语同时进行教学活动。而本文所说的双语指的是汉语和英语,适合使用双语教学的时期应该是在高等教育阶段。

一、高校双语教学的特点和意义

与传统的英语教学相比,双语教学更重视英语与学科的渗透,让学生全方位地应用英语。双语教学不仅仅让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知识,更重要地在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双语教学以通过第二语言学习学科知识为目的,促进学生对两种不同文化的积极适应与沟通,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同语言有着不同的信息组织方式和思维方式,双语学习可以使学生拥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碰撞,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大有益处。

目前,双语教学正在成为我国教学改革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校已经实施或即将实施双语教学。我国所实施的双语教学主要指在学校中全部或部分地采用英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非语言学科的教学。我国双语教学的目的也是非常明显的,它具有添加性双语教学的特征,即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掌握汉语和英语两门语言,成为汉/英双语人才,而不是为了替代学生的母语或第一语言(汉语)。

双语教学不仅仅是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更重要的是注重师生之间用语言进行内心交流和互动,它是以英语作为语言教学工具,以培养学生的外语运用水平和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高素质和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以促进我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学科是实施双语教学的有效载体,获取学科知识是重要目标,而使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增添了学生运用英语的机会,从而使他们能用英语进行交流。这与通常的英语教学是有差异的。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解决学生的语言基本问题,比如听说读写问题、语法问题以及翻译问题,等等,这是进行双语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双语教学的重点是建立在英语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并将之提高到运用的层次,是英语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延伸与发展,是运用英语工具传授学科知识的新途径。要真正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用英语作为沟通媒介,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则有赖于两者的完美结合。

因此,我们不但允许学生使用汉语,而且要继续加强汉语的学习,并且反对把英语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学语言。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自己母语(汉语)的基础上,熟悉掌握英语。针对这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我们一方面要正视它的复杂性,譬如学生的语言环境、文科内容的多样性等不利因素,而另一方面我们要面对这复杂性、现实性,从中找出难点、焦点,有针对性地创建适合中国学生的双语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语教学,是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实践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双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国外有关双语教学的实证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60年代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测验研究上,至20世纪后期,研究理论达到成熟阶段,并得出一系列有利于开发儿童智力的理论。双语教育在加拿大、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在加拿大,它采用官方语言双语制(英语和法语)和多元文化主义的政策。教学模式上为法语浸入式教学,其教学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1969年颁布的《官方语言法》为双语教学提供了必要条件,政策的支持使得教学的开展更为方便有利。另一方面,该国有优秀的教师资源,来自于加拿大法语区的教师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英语和法语,他们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在新加坡,小学高年级都实施英语和母语的双语教育,小学的英语、数学、科技,中学的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教材均采用英语编写。此后,“双语教学热”在全世界范围得到蓬勃发展。

受国外双语教学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双语教育研究在我国兴起,90年代初,我国开始双语教学实验。下至小学,上至普通高校,全国各地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双语教学。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双语学校徒有虚名,只是打着“双语教育”的旗号,简单地使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进行学科教学。当然也有许多学校能认真贯彻双语教学的精神。上海大同中学的“学科英语教材”,广东碧桂园学校的教学实验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典范。

三、高校双语教学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双语教学内涵的误解

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中,直接选用国外原版教材,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和成绩考核均采用外语或外语和母语两种语言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目的是使学生以外语为工具系统学习一门新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运用外语就所学专业知识和所学专业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目前国内许多高校没能准确把握双语教学的内涵,将双语教学等同于语言教学,夸大双语教学的语言目标,忽略了双语教学其它方面的目标,从而将双语教学的目标主要定位在提高学生的外语语言水平上。在这样的目标指导下,双语教学变成了单纯的语言教学,学科教学畸变成了外语教学。一些教师本身对双语教学的目的认识不清,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语言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科课程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混淆了双语教学的形式与目的,将双语教学看成了语言教学。

2.双语教学课程体系不合理

高校双语教学课程设置缺乏整体性,双语教学课程开设时间不合理。学科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承前启后的关系,但许多高校只是在具备条件的课程中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忽视了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及专业学习的连续性、渐进性。其次,有些课程并不适合双语教学,或者目前尚不具备双语教学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这些学科盲目地开设双语课程,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3.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外语水平兼备的师资目前,高校教师中能够从事双语教学的人数不多,师资极其缺乏。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既懂得专业知识,又懂得英语,能够用精确的语言组织课堂教学,传授专业知识。英语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因此不能达到培养专业人才的要求,而现有专业教师虽然专业知识丰富,但英语水平有限或者只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口语水平欠佳,无法进行正常的英语交流,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应用环境。此外,要达到双语教学的目标,教师应该时刻了解国际学术前沿,掌握世界学术动态,这对教师的语言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许多普通高校双语教学师资数量不能满足双语教学快速发展的要求。

4.教学资料匮乏

双语教学的教材主要以下几种:原版外语教材,国内学者编制教材,影印版双语教材等。原版教材可以使学生准确的获得精确的专业词汇,专业内容表达和语言文化内涵等。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文化传统,但是缺乏原汁原味的表达。目前,引进了一些原版影印教材,但是数量较少,更新速度慢,难以满足不同层次高校双语课程开设的要求。此外,英文案例和教辅资料明显不足。

5.双语教法有待提高

我国高校双语教师普遍运用的是我国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双语课堂还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多,加上进度的要求,学生语言能力的阻碍,大班教学等,使得教师很难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长久地吸引学生注意力。

四、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的双语教学起步比较晚,它在我国的实施还是一个漫长的探索和总结创新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和国家教育进步的桥梁。我们要正确对待双语教学在我国的客观现实,设法克服困难。在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我国的语言文化知识,创造性地寻求双语教学的出路,以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杰出人才。

参考文献:

[1]代素环,刘斌.双语教学实践探讨.科技创新导报,2008,(33).

[2]徐姝.高校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若干问题探讨.中外教育,2005.

[3]于强.国外双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4]黄兰宁.学校双语课程.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高校双语教学论文篇10

【关键词】普通高校;管理学;双语教学;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双语教学已经成为推动高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开展双语教学,拓宽知识领域,培养双语专业人才,这也为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沟通平台。阜阳师范学院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国际化”,作为皖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高校,肩负着为本地区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的责任,双语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性人才,提高与国际合作的质量,全面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为高校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对于“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的定义是:“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学科的教学”。一般来说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高校的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同时采用两种语言(汉语和英语)进行授课的一种教学方式。国际上双语教学的模式主要有浸入型、过渡型和保持型三种形式,浸入型双语教学是指所授课程全部采用外语进行教学,主要以加拿大和美国为代表;过渡型双语教学是学生先使用母语,再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方式;我国高校主要采用的是保持型的双语教学模式,即使用英语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主要以汉语来保持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

阜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目前还没有专门开设经济管理类的双语课程,但在大一学年开设了《商务英语》,再加上《大学英语》的学习,可以为后面开设专业双语课程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本文认为应该首先对《管理学原理》这门专业基础课开设双语教学,因为系统的管理理论及管理学的新观点、新研究成果都出现在西方,这些理论与成果并不能完全在我们的教材中得以体现,反而会加入翻译者主观的理解,导致与原意有偏差,这样教师与学生无法体会管理理论经典原著的内涵。如果选用原版英文教材进行双语教学,可以透过西方的思维方式和理念在原著语境中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管理理论及其应用。

在普通高校开设管理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应该遵循高校的实际情况,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能把双语教学形式化,而是通过适当模式的实施,让教师和学生有实际收获。双语教学不只是一门语言课,除了英语水平的提高外,更主要的是管理专业理论的掌握和西方管理理念的更新。因此,本文在对阜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和学生实际情况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管理学课程教学经验,提出管理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模式,为今后开设双语教学提供研究平台。

一、管理学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与管理

1.上课方式

考虑到普通本科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之前没有开设过专业的双语教学,

可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管理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如果以考试课的形式,很多学生会因为英语水平较差,无法跟上双语教学的进度,会影响双语教学的预期目标。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双语教学,可以把选择权交予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对专业英语有热情的学生会主动选择双语教学,进行专业的双语学习。等到时机成熟时,再通过考试或考查课的形式正式开设双语课程。

2.时间安排

学生经过大学两年的基础英语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通过前两年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对经济管理类的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因此,管理学的双语课程可以安排在大三学年的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起到比较好的衔接作用。

3.教材选用

按照前文所述,最好选用西方原版的专业英文教材,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学习难度加大,会在双语课程上耗费较大的精力。本文建议教师可以选择西方原版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讲授,不需要按照某教材设置的章节一一教授。如果条件合适,以西方原版教材为基础,编写适合普通高校学生使用的简明易懂的双语教材。这样既保留原版教材的精髓点,又避免原版教材中过多的生词,能够使学生把关注点放在对管理理论的理解上。

二、管理学双语课程的教学方式

1.采取“过渡型”的教学方式

如果是以选修课的方式进行双语教学,那么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来说处于较高层次,可以采取“过渡型”模式,先以汉语和英语相结合的方式,再逐步过渡到全英文授课,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管理学相关理论,又提高了专业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2.丰富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通过PPT对于生词和难以理解的语句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可以穿插播放关于西方原版教材中的语音部分,让学生锻炼听力,也大大提高了他们对于双语学习的兴趣。

“团队式”教学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小组人数以4-6人最佳,教师就某个知识点提出问题,请学生以团队的方式讨论解决该问题。每个小组都要派代表阐述各团队的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发言。整个过程建议使用英语完成。在团队式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导演”或“教练”的角色,不需要直接讲授问题的答案,引导学生多想多说,在英语的语境中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刻理解。

除了多媒体教学和团队式教学之外,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都是很不错的教学手段,它们的根本点在于摒弃单向式的灌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在双语教学中,一旦教学手段单一的时候,学生容易对双语教学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