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0 00:22:04

金融保险业论文

金融保险业论文篇1

关键词:金融保险;实训基地;培养模式

金融保险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金融、保险、理财、证券等方面知识;能够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解决金融实务问题,并能够从事银行信贷管理、公司和个人理财、证券投资、银行风险管理、保险业务等工作;能够在保险公司、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金融、保险、财务管理的专门人才。在具体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中,结合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层次特点,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保险理论基础和实务应用能力、金融基本理论和交易技巧,并注重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技能操作与应用能力。要求毕业生考取英语、计算机、保险人等相关资格证书;掌握保险知识现代金融知识和金融业务操作技能,具备风险意识;具有敬业精神和行业所需的综合素质;了解国家有关经济、保险、金融方面的政策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人文素养,能熟练处理业务。鉴于此,笔者认为应针对我校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完善金融保险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一、金融保险专业建设概况

金融保险专业自开设以来,学校对该专业建设与改革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使该专业的办学条件得到良好发展,专业优势明显,特别是在基础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方面形成了一定优势。

(一)形成较为系统的课程建设体系,并取得一批成果

我系金融保险专业教学坚持“适应发展、积极探索、适时改革、不断进取”的原则,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课程改革,加强课程建设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突出实际效果。主要措施有:在教学研究上狠抓基础环节,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坚持每周都搞,每个人都搞,并形成阶段性经验积极进行推广。重视理论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培养,坚持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革新方案,把课程建设的与时具进性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目前在金融保险专业中,遴选7门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即《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社会保险》、《人寿保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概论》。经过几年的努力,金融保险专业在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简易网络课程、试题库、习题集建设方面取得了扎实有效的进展,同时在每学期的学生评教活动中,保险、证券、经济法、金融方面的专职教师都得到学生高度认可与好评。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实现了师资力量提升

近两年通过对外引进,补充了师资新力量,这些年轻老师通过努力,在教学一线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此外,在已有师资基础上深挖现有潜力,采取灵活的方式对教师实施能力提升和结构优化,建立与校外专家的定期讨论和研讨制度,不断完善教学中的技能与技巧。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深造,目前金融保险专业的专职教师中已有5名教师考上了研究生或研究生已毕业,大大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和学历水平。

(三)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专业教学成果丰硕

几年以来我系金融保险专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这一成果得益于长期不懈地重视教学工作和学生能力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每一位老师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采用案例教学、技能培训教学、实践观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措施,积极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鼓励并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和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的老师在同一学期、不同学期间相互听课,取长补短,以提高彼此的教学水平与技巧。通过这些努力和付出,培养的学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04级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生55人,考取保险人资格证书的比率为98.1%,就业率达到100%。05级金融保险专业学生考取保险人资格证书的比率为100%,06级保险人资格考试一次通过率达到93.8%。此外,部分学生参与全国股票大赛,取得二等奖。本专业还制定了切合实际的科研规划,鼓励教师“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近年来,共取得省市级科研成果3项,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核心论文7篇。获院级奖励证书15件,市级奖励证书3件。

(四)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努力,金融保险专业与大唐联合保险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机会。每一届学生都可以根据开设专业的具体进展情况,分不同阶段在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具体内容由实训基地人员进行统一安排。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针对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以便于在随后的学习中弥补不足。在三年培养中,注重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合作能力,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学生实训实践中,与实训基地人员共同打造学生成长的平台。

二、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保险专业建设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欠缺

受制于实训基地的支持不足(实训基地太少)以及教师观念、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因素,目前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真正推行和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教育教学改革完善的同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难以形成有别于其他同类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

(二)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高职教育是面向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结合之路,专业建设也必须强化校企合作。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专业尚未真正形成校企互赢的合作机制。虽然建立了实习基地,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很多同学反映实习时间太短,无法掌握更多的业务流程。

(三)对科研的不重视导致科研力量薄弱

由于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在评职称中对是否承担或参与过科研项目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导致很多老师不重视科研项目,只重视发表学术论文,同时限于学校层次与激励不足问题,致使专门研究、专题研究比较少,老师们缺少内在动力,科研队伍难以发展壮大。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基本状况与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快金融保险专业的发展,使之更适应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笔者建议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教学体系。

(一)完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专业特点以及社会对金融保险人才的规格要求,在突出基本能力、岗位能力、应变能力等各种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和应用。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多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并拓宽实习实训领域和增加时间,让学生接受系统理论知识后,能够有充足的机会得到锻炼,而不仅仅单纯追求一种形式。在目前已有模式上探索新的有效方案,突出实践部分,注重实用性,与实践单位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依据需要随时调整培养方法和培养措施,使之具有针对性,让学生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二)改革课程体系及其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针对职业岗位特点实施教学计划,注重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的实用性和时效性,构建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个性发展需要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不同需要,制定多个人才培养方案和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办法。重点从基本素质、专业技能、专题讲座三方面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老师讲授中,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将一些不需用的课程内容加以削减;同时向学生传授道德、礼仪、安全、健康、法律等基本素质和修养的有关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针对我系职专层次的学生加强专业技能基本平台建设,包括主干核心课程和专业实训、实习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聘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为加深或拓展专业方向为目标的专题讲座,开拓学生视野。

(三)改革考试方法,建立创新的评价体系

从改革考试制度入手,继续完善对学生学习效果检验的评价体系。我们可以尝试如下做法:一是文化课抽查考核必须掌握的内容,专业课强化实践考试;二是取消单纯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改为考试与综合测评、多元评价、多证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三是实行弹性学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践,半工半读;鼓励学生选修其它专业课程,掌握多门技能,参加技能实践。在新的评价体系中,应能够充分调动各类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根据自己个性特长,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

(四)建设第二课堂,培养学生适应能力

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各项资格培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将学生活动与核心课程、潜在课程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构成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整体课程体系。发动骨干学生力量,组建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以传帮带形式培养学生自适应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充分发挥各方力量,扩充实习实训平台

积极发挥老师、学校和毕业生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建立有效的实践基地,如证券、金融基地,给学生提供多种技能的操作与应用平台。采购支持相关技能训练的应用软件,建立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平台。

(六)重视科研,推行有效激励机制

鼓励老师在授课之余从事科研项目的研究,建立报酬机制,出台评聘结合办法,深入发掘和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奖励优秀成果。

参考文献:

[1]LagendijkA.CornfordJ.Regionalinstitutionsandknowledgetrackingnewformsofregionaldevelopmentpolicy[J].Geoforum,2000.

[2]Leeuwis,municationforInnovationinAgricultureandRuralResourceManagement.BuildingontheTraditionalofAgriculturalExtensionOxford:BlackwellScience.2003

[3]黄维梁.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金融保险业论文篇2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教学改革设计思路

(一)对金融保险行业企业进行调研,确定目标岗位(群)及工作任务。在构建新教学模式前,深入江泰及其他25家金融保险行业企业、12所金融保险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开展系统化调研,通过考察、座谈、研讨等,确定金融保险(保险经纪方向)专业岗位群如下:保险经纪公司:市场开发、保险方案、设计、保险销售、保险采购、客户服务、风险管理、项目管理(主要职责任务包括:客户信息收集,保险方案设计,保险采购招投标,协助投保、出单,协助查勘定损、索赔,保险经纪营销管理,客户服务,单证案件管理、风险管理咨询、保险经纪项目管理、理财规划);保险及保险中介公司:相关专业技术岗位(主要职责任务:相关专业岗位);社会保障部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主要职责任务:社会保险基本业务开展)。

(二)保险经纪职业及工作过程描述。保险经纪是指受投保人委托,基于投保人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单位。保险经纪的服务总流程及主要工作流程如下:走进客户,收集信息;风险管理,防灾防损;拟定投保方案,进行保险采购,协助办理投保手续;协助客户索赔。

1.保险安排工作流程。投保人委托保险经纪投保———保险经纪为投保人进行风险评估———设计保险方案———确认保险方案———保险经纪向保险人询价———投保。

2.协助索赔工作流程。投保人出险通知保险经纪———保险经纪迅速通知保险人———保险经纪协助保险人现场查勘———保险经纪索赔———保险人最终赔款。

3.保险经纪其他服务。调查分析风险———提出防灾防损建议———密切关注风险变化———风险转移、化解的建议。(三)根据保险经纪公司工作流程要求,提炼出保险经纪需掌握的知识内容及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保险经纪工作总流程同上;知识目标:保险基础知识,保险营销知识,客户管理方法———风险管理知识———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各险种知识———保险采购知识、保险理赔知识;教学目标:掌握保险基础知识,能进行客户开拓———掌握风险管理知识,能进行风险分析,提出保障方案;与客户沟通能力———掌握财产险、人身险各险种知识,能够制定投保方案并进行保险采购;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金融保险专业教改实践

从金融保险专业学生的学情出发,结合江泰及行业岗位(群)核心能力素质标准,融行业企业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为一体,设计金融保险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就业导向、职业能力为依据进行金融保险专业教学整体改造;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切入点,实施项目化任务驱动式教改。

(一)将提高职业技能定为金融保险教改核心,制定本专业教学标准。将校企合作,教科研一体,工学结合的教改思路落到实处,提出与江泰公司目标共定、课程共建、学生共育、基地共建、师资共培、就业共导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针对学生特性,将关键专业技能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循环训练。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精讲重点、难点、疑点;同时渗透道德、礼仪、安全、健康、法律等基本素养的有关内容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二)开发“基于工作流程”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技能基本平台建设。协同江泰公司精选基于工作过程9门主干核心课程(《保险市场》、《保险产品解读》、《保险销售实务》、《保险采购实务》、《保险经纪服务》、《风险识别》、《合规与道德》、《保险经纪公司经营管理》、《保险项目管理》)和专业实训、顶岗实习等构建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适应新经济新常态社会发展及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本专业课程体系。为拓展学生专业方向,特聘请校内外企业行业及教育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开拓学生视野。重点从基本素质、专业技能、专题讲座三方面将理论融于工作过程。

(三)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上,运用项目化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将基于工作过程的金融保险专业教学改革设计落到实处。为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采用项目化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性。任务驱动是基于探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间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兼咨询顾问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师生角色转换有利于将职业课程核心知识转变为学生想要得到的生动有趣的学习内容,是一种有效激发学生内心强力学习动机,利于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激情和动手能力,增强青年学生独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现代教学方法,尤其适用于基于工作过程、实践性强的核心专业课程教学。为了培养学生本专业实际操作能力,一改传统满堂灌少互动的授课方式,同时创新性地采用全程考核的方式是“拉动”和“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机整合,目前效果较好。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本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采取“边用边学边练”的方式将核心理论融于实践教学,通过“展示项目任务”、“解构项目任务”、“练习项目任务”,使学生在教师设置的“保险经纪服务”“保险安排”“协助索赔”等虚拟情境和任务项目中接受实训。教师将所要学习的本专业核心知识点隐含在经纪服务、核保制单、索赔等工作任务中,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分组讨论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构建。这里所指的任务是指在经纪服务、核保制单、索赔等高度仿真工作环境下,通过运用金融保险专业的各种知识及操作技能来完成特定目标的过程。

(四)建设第二课堂,培养学生适应能力。特设金融保险学科带头人和双班主任(专职班主任和专业班主任),为有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奠定了基础。如课前三分钟演讲、教学园地设计、每月金融保险大厅展板设计、课后实训、校际交流、公司考察见习、顶岗实习、技能竞赛等,有效将学生课堂活动与核心课程、选修课程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构成“江泰班”涵盖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整体课程体系和教学新模式。发动骨干学生力量,组建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以传帮带形式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五)改革考试方法,建立创新的评价体系。将单纯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改为融综合测评、多方评价、多证考核相结合的全程评价方式;尝试推行以赛代考、强化实训实习考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鼓励学生选修其它专业课程,掌握多门技能,参加技能实践。运用全程评价体系,能够充分调动各类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根据自己个性特长,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提升自信心。综上所述,基于工作过程的金融保险专业教学改革设计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实践、修正的过程,校企双方密切合作,及时沟通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企业要求与学院学生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因材施教,最大限度满足金融保险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实现现代职业教育“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高级人才的人才培养和教学目标,实现校、业、生和社会多方共赢。

作者:徐诚 周玉芬 李海霞 单位:北京经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

金融保险业论文篇3

随着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政府开始不断兑现关于逐步开放保险市场的承诺,国外保险机构不断涌入,国内保险市场的竞争已经由以前的国内竞争转向国际竞争。面对众多的外资保险公司,尤其是外资金融集团的竞争,中国保险公司应通过集团化的道路,尽快把自身做大做强,以提高市场竞争力,金融集团模式是中资保险业实现这一目标的快捷途径。

一、中国金融业从分业走向混业

银行、证券和保险业是否可以由同一主体经营,金融业大体上分为混业经营型、分业经营型两类。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金融业采取混业经营形式。当初,中国经济出现房地产和证券热,大量银行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引发了泡沫经济。为化解金融泡沫,1993年底,中央提出了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1995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在国内不得从事信托和股票业务,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1995年10月1日生效的《保险法》规定:同一保险人不得同时兼营财产保险业务和人身保险业务。紧接着,国务院批复同意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机构体制改革》的方案,中国保险业开始由混业经营向分业经营转变。到2003年,中国成立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大监管机构,标志着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正式确立。

分业经营制度的实施与我国的金融发展情况、市场条件具有紧密的关系。在市场发育程度不高、监管手段和方法落后的情况下,为防范和化解风险,限制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成为主要手段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金融泡沫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当时金融机构的业务混乱所致,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采取了分业经营制度。对保险业来说,由于产寿险在经营方式与核算方式上明显不同,混业经营容易造成产寿险资金混用、业务数据混乱等问题,在监管体系和内控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实行分业经营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金融机构治理机制的完善、政府监管手段的提高和外部监督的加强,以防范金融风险为目的的分业经营不仅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其存在反而会限制金融业的发展,使金融企业规模太小、资金运用渠道狭窄、银行与企业关系疏远、金融企业竞争力下降,加大了金融风险。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逐步放松了对混业经营的限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80年代废止了分业经营制度;英国通过1986年的金融大爆炸改革,完成了向混业经营的转变;加拿大通过1992年的金融改革,废除了分业经营制度;日本则于1996年在总结泡沫经济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恢复日本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提出了金融大爆炸改革的计划,其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要在原金融制度改革已实现跨行业设立子公司的基础上,取消有关银行、证券、保险及其他业种之间的限制,进一步实现金融业务的相互交叉,加速和扩大不同业种之间的相互参与;1999年11月12日,美国废除了已使用了66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正式允许金融业混业经营,标志着美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时期的结束和混业经营的开始,也标志着世界金融业进入了以金融集团为主的混业经营时代。国际大型产业集团利用放松金融管制的机会,纷纷进入金融领域,并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参与市场竞争,如日本索尼、美国通用等。

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我国金融业间刚刚建立起来的篱笆已开始松动。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开始出现银、证、保合作热,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之间业务交叉已很普遍,突出表现为业务融合。银、证、保之间的相互融合,已初步形成了三者之间业务渗透、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利用现有市场资源、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篱笆的松动不仅表现在不同金融机构业务的合作与融合,更重要的是表现在金融机构间的股权融合。首先表现在保险业内部产寿险间的融合。2003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相继完成了集团化改造,完成了产寿险在同一集团下的融合。三大国有保险集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保险业以集团化为主要模式的混业经营时代的重新开始;其次表现在不同金融业务间的融合,中信集团和光大集团是我国当前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典型代表。

二、金融集团模式是中资保险公司的理想选择

面对国外大型金融集团的纷纷涌入,我国保险公司要想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需积极调整经营战略,金融集团模式,即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已经受住考验的成功的金融企业组织形式,是我国保险公司的一种理想选择。

(一)通过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可以避免混业经营与现有法律的冲突

我国保险公司要想做大做强,就不能仅仅局限在单一保险领域,而同时经营多种金融业务又不符合法律的要求,金融控股集团可以规避这一制度的限制。金融控股公司的混业经营主要是通过分别从事不同业务的子公司来实现,各子公司在法律上和经营上是相对独立的法人,但同一控股公司下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可以实现人员、业务交叉融合的混业经营,这种“集团混业,经营分业”的模式,并不违背我国现行法律禁止在同一金融机构内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交叉的规定。

(二)金融控股公司是中资保险公司迎接市场竞争的极佳选择

集团化、大型化、综合化是当今世界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国的保险机构规模偏小,资金实力不足。而进入我国保险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大都是世界级的著名企业,其中有些企业的资产总额已超过我国保险业的资产总额。2002年底,美国国际集团的资产总额达5612.29亿美元,而我国保险业的资产总额仅6494亿元人民币,只相当于美国国际集团一家公司资产总额的14.11%。我国保险公司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充分利用WTO的保护期,在外资公司尚未在我国完成布局之前,通过战略重组,尽快做大做强。而美国的经验说明,金融控股公司这一组织形式不仅有利于混业,而且是金融机构实现规模扩张和资源整合的极佳方式。通过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巨大且业务多样化的金融集团,实现大型集团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风险分散和协同效应的优势。这对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迎接入世挑战,无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三)建立金融控股集团是我国保险行业实现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手段

我国保险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仍然还不够发达,虽然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跨入了《财富》评选的世界五百强之列,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保险公司已足够强大,具备了与国际大型金融集团竞争的实力。要想参与国际竞争,我们不仅要具备雄厚的资本实力和过硬的经营管理能力,还要具备整体竞争优势,能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金融集团可以满足我国保险公司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要求。

三、我国保险公司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战略思考

由于金融机构承担着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职能,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对整个经济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金融机构的危机如果处理不当就会转化为金融危机,甚至是经济危机。因而,我国在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过程中,要全盘考虑,认真规划。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前提条件,再加上合理的战略和步骤,在我国建立金融控股公司已不再是遥远的事情。

(一)保险公司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可行性分析

现代金融控股公司在早期都是以商业银行为控股方的,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管制的放松,出现了以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为核心的金融控股公司,集团化、全能化和国际化成为现代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的主流趋势。我国保险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实力基础,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为建立金融控股公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表现在:

1.从规模的角度来看,我国保险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出现了一批资本雄厚、实力强大的保险公司,比如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再保险公司等。这些公司都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已经达到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基本条件。这些保险公司与国际金融集团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强大的实力是中资保险公司建立金融控股集团的重要保证。

2.从人才的角度来看,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保险行业已经培养了大量的金融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包括保险行业人才,还包括证券、投资和信贷方面的专才,及经营管理、营销和金融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现在都已成为我国保险行业的中流砥柱。另一方面,我国的保险行业内部成立了包括其它金融产品在内的专业化的金融培训体系,每年都为本行业培养大量的人才,各个保险机构也与大专院校合作,互相培养训练人才,这些都为保险公司发展成为金融集团奠定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3.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来看,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外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迫切呼唤大型金融集团的出现。虽然我国目前的法律还缺乏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明确定位,但从我国政策的变化趋势来看,我国严格的金融业分业经营制度正逐渐松动。

首先表现在国家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1998年8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证券公司进入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管理规定》。同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又批准了保险公司参与银行间的债券市场。1999年10月27日,国务院批准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股票二级市场,保险公司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已上市的证券投资基金和在一级市场上配售新发行的证券投资基金。2000年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以自营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券为质押向商业银行贷款,以拓宽券商融资渠道。

其次表现为政策允许保险公司内产寿险的融合。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明确规定了产寿险要分业经营,在此背景下,当时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改组成集团公司,然后被分拆。保险业内部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约束着保险公司经营范围的拓展,制约其经营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利润的增长。经过几年的实践,大家都认识到了保险公司分业经营所带来的局限性,在外资保险公司不断涌入的今天,保险公司分业经营的局限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反映。为了适应保险市场对外开放与发展的需要,2002年10月通过的《保险法》修正案,放宽了保险公司的投资范围,允许保险公司资金用于设立保险企业。正是在法律的许可下,我国保险公司步入了集团公司的时代,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和中国再保险公司都改组成集团公司,再加上平安保险公司和太平洋保险公司以集团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保险集团成了大型保险公司的共同选择。

再次表现为国家政策允许金融集团的存在。2003年9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京召开首次监管联席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备忘录》确立了对金融控股公司的主监管制度,即对金融控股公司内相关机构、业务的监管,按照业务性质实施分业监管,而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团公司可依据其主要业务性质,归属相应的监管机构负责。《备忘录》的通过表示政府监管机构已明确认可了金融控股公司的存在,并将其纳入监管框架之内。

4.从可借鉴经验来看,国外有成熟的模式可供借鉴,国内也有类似的模式雏形。作为混业经营的一种有效模式,金融控股公司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成为发达国家金融机构选择的主要组织形式。国外成功的案例很多,如美国“花旗—旅行者”模式、日本的“大和”模式等,都是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另外,虽然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管理,但实际上已经存在着模式不一的金融控股公司,尽管其存在目前尚不具备制度基础,但其成长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保险公司建立金融控股公司提供借鉴。

5.从监管的角度来看,发展金融控股公司不会对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产生冲击,是与我国现阶段金融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控股公司实行“集团混业,经营分业”,在其体制框架下,各子公司都是独立的法人,有各自的财务报表,所从事的金融业务是单一的,与完全的混业经营相比,各监管部门可以更清楚、更明确地对各个子公司进行监管,不会对我国金融业的有效监管产生冲击,与分业监管的制度也不抵触,是与我国现阶段金融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二)保险公司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途径

1.建立保险集团公司。建立保险集团公司是保险行业金融控股公司最基本的形式,也是目前我国建立以保险行业为核心的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选择。由于我国相关法律的限制,保险公司的资金只可用于投资与保险相关的公司,因此,保险集团公司可以通过下设寿险子公司、产险子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和销售子公司的方式来实现集团化经营。从目前来看,中国人寿保险集团、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再保险集团、平安保险集团和太平洋保险集团走的都是保险集团的路子,下设寿险子公司、产险子公司和其它机构,从它们的发展中我们已经可以发现构建金融控股集团的雏形。

2.在保险集团公司的基础上,通过共同设立金融产品销售机构或入股银行和证券机构的方式拓宽经营范围。入股银行和证券机构是相对保险集团公司而言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通过主入股银行和证券机构,可以拓宽保险集团公司的销售途径,促进保险集团公司金融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宽收入来源,熟悉银行和证券领域,为进一步进军银行、证券等相关金融领域奠定基础。国际上很多保险公司就是通过与银行或证券行业建立资本联系的方式交叉销售金融产品的。

金融保险业论文篇4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1982-2009年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深化和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拉动,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尤其明显。银行信贷、经济货币化程度、金融深化程度和非寿险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但是寿险业的发展显著推动了经济增长,尽管这种推动作用很微弱。

关键词:寿险业 非寿险业 金融深化 经济增长

研究背景

自Adam Smith以来,经济学界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作了大量的研究。Adam Smith较早地意识到银行活动可以使本无所用的资本大部分有用,本不生利的资本大部分生利,因而增加一国的产出。但是,真正系统地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始于Goldsmith。在其1969年出版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Goldsmith首次给出了金融发展的定义,并建立了衡量一国金融结构的指标,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之后,McKinnon和Shaw提出了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深化了Goldsmith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Levine等人为代表的济学家利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开创了内生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内生金融发展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等市场摩擦因素导致了经济对金融系统的内在需求,而金融发展则通过提高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和资本配置效率等渠道,促进经济增长。然而,无论是早期古典金融学者对金融发展问题的关注,还是内生金融发展理论的分析验证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银行和股票市场上,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鲜有讨论,这一现象颇耐人寻味。

银行、保险和证券业并列为金融业三大支柱产业,然而一直以来,保险业的地位始终不及银行及证券业。这或许是由于保险业起步较晚,1720年才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保险公司,远落后于银行业及证券业的发展。所以尽管自20世纪以来,保险业发展迅速,保险资产在金融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是从绝对数值上来讲,保险业的资产规模仍显著弱于银行与证券业。而任何社会科学的研究都离不开其所处的经济、制度背景,因此,学术界对于保险业的相对忽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然而,也应看到,伴随其迅猛发展,保险在金融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2009年全球保费收入超过4万亿美元,保险业资产总额达22.6万亿美元,占金融资产约12%。因此,我们在对金融发展理论的分析中不应继续忽视保险业的作用。

文献综述

经济学者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相关关系的分析与检验,以及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探讨。Goldsmith(1969)最早定量考察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各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金融发展与经济水平之间存在着大致平行的关系。随后,King和Levine(1993)、Levine和Zervos(1998)、Beck、Levine和Loyaza(2000)均证实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这些研究未能确定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Patrick(1966)指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两种可能:“需求追随”和“供给领先”。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供给领先”型金融居于主导地位,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追随”型金融将居于主导地位。但是,Demetriades和Hussein(1996)、Esso(2009)的分析表明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受到每个国家不同的经济制度、法律、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关系模式。Bencivenga和Smith(1991)、Greenwood和Smith(1997)、Beck、Levine和Loayza(1999)、Rioja和Valev(2004)则分别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流动性风险等角度分析了金融发展通过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率和资本边际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技术进步或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国内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更多的学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韩廷春(2001)、伍海华和马正兵(2003)、樊胜和王晓黎(2003)、杨飞虎(2007)、袁云峰和曹旭华(2007)的研究均发现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金融发展未能有效发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本边际生产率、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

已有的研究中,由于使用的计量方法、选取的指标和数据来源不同,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未得出令人信服的一致结论。此外,令人遗憾的是,以上的研究均未将保险市场纳入到金融发展的理论框架中。尽管Webb,Grace和Skipper(2002)、Min和Yung(2008)、Adams等(2009)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但是对保险发展理论的研究不足仍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保险市场纳入金融发展的框架中,探讨保险发展、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模型和数据

本文的研究采用Webb等(2002)修正的Solow模型。规模报酬不变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

Y(t)=A(t)K(t)αL(t)1-α(1)

其中Y(t)、K(t)和L(t)分别是t时期的产出、资本和劳动力,满足dY/dK>0,dY/dL>0,d 2Y/dK 2

Z(t)=Z(0)exp(Bankt+Lipt+Nlipt)(2)

Y(t) =Z(t) A(t) K(t)αL(t)1-α(3)

方程3两边同除以L(t),得到人均产出方程,各变量取自然对数并对时间求导;(4)

其中,为人均实际GDP增长率,为人均资本存量增长率(FAI),、和分表代表银行、寿险和非寿险市场的活动水平,Xit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εit为随机扰动项。我们用银行信贷占GDP比重(BANK)、寿险深度(LIP)和非寿险深度(NLIP)分别作为银行、保险活动水平的指标。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为出口占GDP的比重(EXPORT)和居民消费水平变化率(CL)。此外,我们还分别考察了Mckinnon(1973)所提出的经济货币化指标(M2/GDP)和Goldsmith(1973)所提出的金融深化指标(金融相关率)对经济的影响。实证检验采用我国1982-2009年间的宏观经济数据,数据来源于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M1和M2的数据来自BVD宏观经济数据库,保险深度的数据来源于Sigma数据库。

实证结论与分析

首先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对不平稳的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处理后各序列均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平稳。运用OLS进行回归,并对残差序列进行LM序列相关检验、ARCH LM检验和White异方差检验。结果表明,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J-B检验的结果显示残差序列服从正态分布。表1为方程4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人均资本存量、出口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均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证实了投资、出口与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的作用。其中,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尤为显著。寿险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影响程度较小,回归系数仅为0.02。非寿险业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也比较小,且不显著。银行信贷占GDP比重、经济货币化指标和金融深化指标均对经济呈现出微弱且不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金融中介在信息收集与处理上占有优势,通过对企业的调查,可以引导资金投向生产效率高的企业部门,从而促进资本边际生产率的提高;同时,通过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高,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银行信贷规模扩张迅速,但是银行信贷与GDP的比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并没有出现显著增长,尤其近年来还呈现下降趋势,信贷扩张未能赶上经济增长的速度。这一方面是由于货币政策的“逆周期”操作,即在GDP增长率较高的年份,执行相对较紧的货币政策,通过紧缩银根,限制新增贷款发放来为经济降温。另一方面,国有银行改革以来,为了保障资产质量,普遍出现了“惜贷”现象,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系统内部,造成了经济资源的浪费。此外,我国银行体制不健全,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国有银行垄断,经营效率相对低下,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信用非价格性分配现象严重,大部分银行贷款流向效率相对低下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则面临融资约束。因此,银行信贷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

M2/GDP指标的应用最早见于Mckinnon(1973)对金融深化理论的开拓性研究。其后,国内外的研究普遍将其作为测度金融深化程度的指标。但是,M2/GDP实际衡量的是在全部经济交易中,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易的比重,即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M2/GDP的比值远远超过欧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但是M2/GDP比值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居民储蓄存款的迅速增加来支撑。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资产单一,市场结构失衡。居民可选择的金融产品少,只能以储蓄的形式存放于银行;另一方面,居民储蓄存款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的增长。因此,M2/GDP尽管在数值上不断创出新高,但是偏离了经济增长,对经济的影响甚微。此外,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上银行占据统治地位,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分额很低,因此金融相关率对经济的影响也不明显。

尽管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寿险业的发展显著地推动了经济增长。通过平滑居民生命期内的收入,并在一些未曾预料到的、不确定的支出发生时提供经济补偿,寿险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保障。假设居民可支配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货币的形式持有,另一部分用于消费、储蓄或者投资。寿险产品的提供会降低预防性动机的持币需求,货币持有量降低会导致用于消费、储蓄或者投资的资金增加,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此外,寿险产品的期限一般较长,因此会有大量资金沉淀在寿险公司,这些资金由保险公司直接投向生产效率较高的企业或项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垄断的低效率,提高投资转化率。保险资金进入股票市场,则可以发挥机构投资者在信息与技术上的优势,改善资金配置的效率,机构投资者比重的提高也有利于整体市场效率的提升。而某些寿险产品的合理设计还可以起到刺激人力资本投入的效用,从而提高资本边际生产率。因此,寿险业的发展对经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由于寿险业的绝对规模仍然是非常小的,所以这种影响也是很微弱的。

相对比寿险产品的保障功能,非寿险产品更多地表现为风险管理功能。从理论上讲,非寿险业的发展也可以通过促进产品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加强防灾减损降低社会生产总成本、便利商品贸易等方面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目前我国产险业务中80%左右为车险业务,企财险、责任险等险种占的比重非常低,因此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就无从谈起了。

参考文献:

1.Ian P. Webb, Martin F. Grace, Harold D. Skipper. The effect of banking and insurance on the growth of capital and output[J]. Center for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Working Paper 02-1

2.Goldsmith R.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1969.上海三联书店.1994

3.Hugh T. Patrick.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966(14)

金融保险业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金融排斥,区域保险区域差异

 

一、金融排斥理论研究现状

金融排斥性是近十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在稍早的研究中,人们一般从金融地理学的角度对金融排斥性进行探讨,即研究居民到金融服务网点(尤其是银行零售营业点)的实际距离对居民获得金融服务便利性的影响(Leyshon和Thrift,1993;1994;1995)。这个时期对金融排斥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过去几十年受住房政策(将贫困人口集中于城市郊区)的影响,大量金融零售网点在贫困社区的撤并;二是研究银行和住宅互助协会①的分支机构在贫困社区的关闭;三是研究贫困社区居民因到金融服务网点较远和交通不便而获得金融服务的难度。随后的研究表明,金融排斥性并不仅仅因金融服务网点在某一地理区域的撤并而存在(FSA,2000),一些人群如果有获得金融服务的需求,但却因社会经济因素和金融服务市场因素而很少或从未获得金融服务也应视为受到了金融排斥。一般认为,容易受到金融排斥的人群往往是从来没有使用过金融产品的家庭、低收入居民、老弱病残人士、居住在边远和落后地区的居民(FSA,2000),以及诸如此类的社会弱势群体。基于此,Sherman Chan(2004)在其会议论文中将金融排斥性界定为:在金融体系中人们缺少分享金融服务的一种状态区域保险区域差异,这包括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缺少足够的途径或方式接近金融机构,以及在利用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

至于如何判定是否存在金融排斥性,现在比较流行的方法是根据Kempson和Whyley(1999)提出的五个指标:(1)地理排斥性;(2)条件排斥性;(3)价格排斥性;(4)市场营销排斥性,;(5)自我排斥性。显然,这样的判定方法更能够从金融机构的经营层面对某一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鉴于此,本文也将参考和借鉴这些指标探讨我国保险业区域中存在的金融排斥性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保险业区域金融排斥现状分析

1.地理排斥。一般来说,一个地区金融机构的分布与金融排斥程度呈负相关关系,金融机构网点分布越多,居民越容易获取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金融排斥程度越低,反之亦然。截至2009年年末,全国共有保险集团公司8家,保险公司121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0家。其中,北京地区共有保险分公司及直接经营业务的总公司83家。河北省,辖内共有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40家,分支机构3625家,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机构101家,保险兼业机构3733家。上海保险机构总数为105家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江苏69家;浙江56家;安徽36家;江西2390家;山东56家;湖北3146家;重庆46家;四川45家;贵州854家;青海219家;宁夏290家;新疆519家。可见,保险机构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少数中西部地区,保险机构的区域分布存在较大差异。

2.营销排斥,即一些人被排除在金融机构产品营销目标市场之外。保险机构为了获得盈利和发展需要一定的从业人员对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营销。从业人员是营销活动的重要载体,从业人员的多少对金融机构营销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表1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11个省份中保险机构从业人员数目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黑龙江、山西、河南以及湖北的从业人员人数和东部地区相当,其余地区和东部区域相比相差较大。尤其是西部地区除四川省从业人数较多之外,其他省份远低于东部地区。

表1 2009年我国各地区保险机构从业人员总数

 

地区

省份

从业人员总数

地区

省份

从业人员总数

北京

64062

海南

12828

天津

41546

辽宁

134890

河北

200000

广东

253800

山东

402100

黑龙江

113000

江苏

235000

山西

110416

浙江

143000

河南

263300

上海

21300

安徽

19991

福建

131873

湖北

134879

地区

省份

从业人员总数

地区

省份

从业人员总数

湖南

14800

西

四川

172600

江西

70000

贵州

9421

吉林

87051

陕西

73774

西

内蒙古

67704

西

新疆

12703

广西

65000

青海

15325

重庆

75000

宁夏

7644

云南

65000

金融保险业论文篇6

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三种模式

和文化的多样性一样,世界各地的文化及其产业管理政策也呈现多样性特征,包括英国“一臂之距”的分权模式,法国的中央集权模式,北欧的福利财政模式,美国的不干预模式等等。如果我们将这些类别再做一些简化的话,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种类别:以法德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以美英为代表的非政府机构主导型以及以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代表的政府主管型。我们将通过文化产业与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的不同关联,解读这这三类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政策,并辨析其特征及借鉴意义。

首先,我们讨论政策性金融的不同模式。

产业政策理论认为,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经济的重要增长点,目前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存在大量市场失灵的现象。因此,世界各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政策不仅包括市场化商业性融资的政策,也包括政策性融资政策。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样的文化管理体制,各国政策性金融和文化及其相关产业之间都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就政策性金融而言,这三种模式的差异性主要体现了政策性金融支持文化及其相关产业的范围、力度以及方式方面,这里以英、法、中三国为代表加以说明(见表1)。

从图示中不难看出,就政策性金融支持的范围而言,文化管理体制的集权性愈强,其支持的范围就愈广,如其中的法国型较之英国型,政策性金融的支持范围要广得多。按照这个逻辑,中国型模式之政策性金融支持的范围应该更为广泛,这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也确是如此,即几乎所有文化产品都由国家提供。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化方向转型,加之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财政收入有限,特别是文化方面的财政投入不足,所以即便是政府主管型的体制,我国目前的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文化领域十分有限。其次,就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方式而言,无论是政府还是非政府机构主导型文化管理体制,也不论是金融市场还是金融中介主导的金融体系,西方国家的政策性金融除了强调专项扶持资金的政策性导向作用之外,更强调政策性担保、政策性投资等政府信用的投资杠杆作用,如无论是英国还是法国都有国家层次的具有投资基金性质的管理机构或者基金种类。而我国作为Ⅲ型模式的代表性国家,其政策性金融的支持方式多集中在政策性贷款或者贴息等传统方式,还没有充分发挥政府信用的投资引导和杠杆作用。

综上所述,与法国、英国型模式相比较而言,我国政策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尚存在投入不足、投入范围有限以及投入方式落后等明显不足。因此,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政策性金融还存在巨大的改革空间,特别是要改革和优化政策性金融的投入方式,创新地使用政策性担保、政策性投资等方式,充分利用政府信用的投资引导和杠杆作用,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其次,我们来分析商业性金融的不同模式。

欧洲《文化金融报告(2000)》在评述银行对文化产业类贷款的现状时这样描述道,“这些银行对文化产业的特征还缺乏基本的了解,文化产业是知识产权和创新驱动型的,因此它们具有高风险、缺少固定资产、短期利益预期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金融与文化产业的结合面临诸多的瓶颈,其中最为重要的瓶颈就是文化产业金融产品的风险补偿,即文化产品轻资产以及文化企业缺乏稳定的现金流等特征使得该领域的投资风险高且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因此,全球范围内商业性金融机构对该领域的投资都极其谨慎。但是,几乎所有国家都意识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本国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意义,因此它们都采取一定的措施推动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大该领域的投入力度。这也使这些国家的商业性金融政策中常常有政府支持的影子,特别是发达国家政府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化解文化产业类金融产品的风险,保护商业性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从而保证文化产业融资渠道的畅通。因此,即便是商业性金融政策中也不乏政府的作用,在这方面三种模式的差异性主要体现了商业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方式、方法上,这里以美、法、中三国为代表加以说明(见表2)。

从图示中可见,商业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和该国的金融体系有关,金融市场主导型的国家多强调金融市场的融资主渠道作用,而金融中介主导型的国家多强调金融中介的融资主渠道作用。但是,不管其金融体系以及融资方式如何,要想使这些融资渠道保持畅通都需要完善的中介服务机构和风险补偿机制。以美国为例,美国资本市场发达,对文化产业的介入也十分全面和深入,特别是针对文化产业专业性强、风险高等特征,通过金融创新设立多种形式的投资基金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难问题。自2004年华尔街的电影投资基金出现以来,仅2005-2006年间,GunHillRoad分别向索尼和环球提供7.5亿美元和5.15亿美元,magic Films向迪斯尼投资5.05亿美元,华纳兄弟和福克斯分别获得来自Legendary Pictures和DuneCapital的5亿和3.25亿美元资金,而派拉蒙获得Melrose Investment3亿美元投资。这些专业性的投资基金,以其“集合投资、专家管理、分散风险、运作规范”的市场化机制,能够更好适应文化产业投资特点,建立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连接的创新通道,一定程度上解决文化产业融资的瓶颈问题。

而法国实施政府主导型的文化管理,政府负责文化管理、投资等事务,但是上个世纪末以来法国政府也开始尝试一些新的文化投资方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算电影与文化产业融资局Institute for FinancingFilm Productions and the CulturalIndustries(IFCIC)。电影与文化产业融资局是由文化部与财政部于1983年共同发起的一个独立的融资机构,其目的是通过帮助文化产业类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从而推动法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电影与文化产业融资局的资产只有1250万法郎,但是,它旗下掌管总额为6000万法郎的担保基金,其中有国家电影中心提供的电影以及视昕艺术担保基金,文化部提供的文化产业基金以及新闻出版担保基金,这些基金使其能够担保的贷款总额达到2.11

亿法郎。也就是说,法国政府设立专门性的金融机构,并通过政府性基金建立文化产业投资的风险补偿机制,从而通过政府与社会的联动打通文化产业的融资通道。

与上述两个类型相比较而言,我国作为政府主管型的代表性国家,其商业性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金融产品的类别还是力度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目前尚缺乏系统的中介服务体系和风险补偿制度,这构成了文化产业融资的商业性金融通道的直接瓶颈。因此,我国目前文化金融政策面临最大的任务是建立系统的中介服务体系和风险补偿制度,为商业性金融全面介入文化产业投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几点建议设立专门政策性金融机构

从上文的分析来看,无论是政府主导型还是非政府机构主导型,它们都有专业性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机构,在非政府机构主导型模式中如美国有市场化的电影投资基金等专业性的金融机构,在政府主导型模式中如法国则有电影与文化产业融资局这样政府性质的专业机构为文化产业提供融资及其相关服务。在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当中,专门性机构的设置十分重要,因为文化产业的专业性以及风险性让很多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机构很难提供专门性的金融服务产品。而我国现有的政策性银行体系之中,无论是哪一家政策性银行都不能为文化产业提供专业性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因此,我国目前文化金融政策中应该优先设立专门政策性金融机构,或者优先设立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为文化产业提供专业性的金融产品与服务。这不仅有利于全面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文化产业振兴提供切实的金融支持,而且有利于为其他金融服务机构提供运行模式、服务方式等方面的业务指导。

建立全面、系统的风险补偿机制

众所周知,文化产业的轻资产、高风险等特征与金融产品之间存在明显的冲突,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文化产业类企业的贷款业务中其业务风险缺乏应有的补偿机制,导致这些机构往往基于资金安全性的考虑,贷款的动力往往不足。因此,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金融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立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分担金融机构的风险。如德法等国在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中,普遍设立担保等中介机构化解投资风险,并由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实现风险补偿,甚至设立专门性的金融机构,为文化产业提供贷款直接承担风险。即便是被称为“无为而治”的美国,也通过设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门机构――中小企业管理局,为企业获得贷款提供担保、风险资金等风险补偿手段。因此,文化产业金融政策应该着力建立文化产业金融产品风险补偿机制,解决金融机构由于风险收益不匹配而支持文化产业动力不足等问题:一方面通过直接补偿,提高文化产业类金融产品的收益;另一方面通过间接补偿,即通过对文化产业金融产品的担保、保险来转移或化解风险。我们认为,文化金融领域只有建立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才能建立文化产业与金融机构链接的商业机制,才能吸引社会资本进行文化产业投资,从而构建完善的文化产业投资体制。

建立完善、系统的中介服务体系

从上述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政策与其他两个模式的差距,我们不难发现除了文化产业与金融机构自身的问题之外,包括担保、保险、咨询、管理等金融服务在内的中介体系不完善也构成了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服务落后的重要原因。巴罗克拉夫(Barrowclough)等人在研究各国的文化产业政策时特别强调,除了资金的支持之外管理、商业、保险等中介服务亦不可少。而这里所比较的两种类型,无论是金融市场还是金融中介主导,它们都有着十分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中介服务包括价值评估、知识产权保护、风险补偿以及管理咨询四大板块。因此,我们认为,我国的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应该尽快建立完善、系统的中介服务体系:完善包括文化资产评估在内的价值评估机制,这样文化产业的价值才能被发现和得到合理的评价;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这样文化产业的商业利益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健全包括担保、保险在内的金融中介服务,这样才能通过文化产业金融产品的风险补偿机制打通文化产业融资通道;完善包括融资方式、企业管理以及商业营销在内的商业服务中介体系,这样才能提升文化产业类企业融资能力与盈利能力,融资的价值才能实现。

金融保险业论文篇7

以“3h:高品质(high quality)、健康(health)、诚信(honesty) ——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12亚太金融高峰论坛暨九鼎奖颁奖典礼8月11-12日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圆满落下帷幕。

本届论坛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贵州省人民政府金融办、贵阳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中国银监会贵州监管局、中国证监会贵州监管局、中国保监会贵州监管局联合主办,久银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归云轩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和贵州金石矿业集团协办、北京九鼎诚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国资委前监事会主席解思忠、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曹和平、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孙沛城、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健、融信资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萧辉成、久银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安民、韩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会长郑升哲、台湾著名理财专家刘靖宇、香港银行学会行政总裁梁嘉丽、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等嘉宾领导和2000多名分别来自国内、新加坡、泰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韩国的金融业精英代表参加了会议。

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金融办公室主任周道许同志代表贵州省政府致辞:2012亚太金融高峰论坛贵州首届金融博览会,是助推贵州省金融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意义深远。2012亚太金融高峰论坛提倡以高品质、健康、诚信——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理念,是符合现代金融业发展的潮流趋势,有着极强前瞻性和带动作用;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在致辞中谈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2012亚太金融高峰论坛贵州首届金融博览会”的隆重开幕,对进一步加强贵州省对外金融交流与合作,对于打造贵州区域金融中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西部崛起战略,积极推进亚太金融发展,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论坛秘书长谢清顺发表了题为“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演讲,针对当前金融业发展形势谢清顺秘书长谈到:“金融界诚信体系建设应具有全局性和长期性;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界信用环境,发展金融文化;提倡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

论坛上,中国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全球风险协会联席会长张海云、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曹和平、国内著名品牌专家李光斗等行业专家学者分别就行业发展发表了主题演讲。例如:新加坡大东方人寿保险公司集团经理张国全演讲的课题“诚信与专业打造终身事业寿险业迈入新纪元”、台湾三商人寿保险公司高级经理谢清辉演讲的课题“如何提高团队产能”、美国友邦人寿上海分公司高级经理罗若远演讲的课题“团队持续发展道”都吸引了众多听众,四十多位专家的精彩演讲让现场气氛持续火爆,不时爆发出会意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现场观众都表示收获良多,尤其是对于行业发展和金融从业技巧都有新的认识和领悟。

为表彰为我国金融业发展作出贡献的业务精英,以榜

转贴于

样的力量倡导诚信服务,11日上午论坛举行了中国金融业诚信服务大奖“九鼎奖”的颁奖盛典。经过广泛推荐、专家评审、并征求业界意见,亚太金融论坛九鼎奖组委会对候选人进行了多方面的严格考核和评审,最终,来自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欧阳曲波以及新华人寿的王玉娟等116名嘉宾赢得了九鼎奖银奖,来自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阳、天津、宜春、湖南分公司的91名嘉宾获得九鼎奖铜奖。中国保险协会原会长王宪章、中国保险学会前会长戴凤举、中国人保集团前董事长唐运祥、中国人保集团顾问邓昭雨等领导分别给获奖者颁奖。中国人寿连续开单冠军吕启彪、泰康人寿总公司销售高手高水岭、新加坡大东方人寿保险公司集团经理张国全、台湾三商人寿保险公司高级经理谢清辉、美国友邦人寿上海分公司高级经理罗若远荣获九鼎奖,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健和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孙沛城等领导为获得九鼎奖的行业代表颁奖。

九鼎奖颁奖盛典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越来越重要,诚信是客户选择银行的首要标准。 “一言九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传统。亚太金融高峰论坛自2008年设立“九鼎”奖荣誉系列以来,受到广大金融业者的热捧,表彰为我国金融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业务精英,以榜样的力量倡导诚信服务。银行业“九鼎奖”和保险业“九鼎奖”的颁发,为银行业和保险业诚信建设探索一条新路,也为未来各行业诚信品牌建设搭建了一个平台。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根基,九鼎奖作为金融行业内的品牌大奖,凝聚着金融人辛勤汗水和卓越贡献,是每一个金融人心中无限崇尚的荣誉。

金融保险业论文篇8

关键词:电网企业;金融合约;价格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价格风险是企业未来一段时期内生产要素和产品出现的价格波动,这种变动是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异。对于电网企业而言,由于产品接近垄断,所以价格风险主要来自需求波动,是市场上某种不利因素产生并造成实际损失致使企业无法实现或降低实现目标的效率的可能性。为此,深入研究电网企业如何规避价格风险,利用金融合约有效管理价格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一、金融合约与电网企业风险管理的概述

(一)金融合约概述

金融合约理论研究如何使用金融工具,如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为企业从事套期保值交易。这类金融合约的目的不是资产的保值增值,而是利用商品价格变动的相关性,平衡价格波动,使企业能够预测各种生产要素价格及其变化,从而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优化企业资源配置。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金融合约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国内已经建立了大宗战略商品期货交易市场和金融期货交易所,并与国际接轨,企业可以利用商品期货、远期合约进行套期保值操作,达到规避价格风险的目的。

(二)电网企业价格风险管理

电网企业风险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电网企业不仅存在国民经济运行的外部风险,也存在自身经营管理的内部风险,因此强调风险管理对于提升电网企业综合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电网企业属于天然垄断行业,具有规模优势,控制着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能源,在垄断市场上收益收到价格曲线的影响,市场价格的波动会成倍影响垄断企业的收益。同时,由于电网企业供电地域范围广,管理链条长,固定投入高,经营杠杆效应十分明显,这进一步放大了价格波动对电网企业净利润的影响。电网企业实施价格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价格风险识别、衡量和控制等环节,通过在电网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风险导向的企业文化,建立健全价格风险管理体系,形成包含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三)金融合约应用于电网企业价格风险管理的现状

虽然我国企业已经认识到使用金融合约转移和规避价格风险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但金融合约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化解价格风险的同时,也可能产生其他的风险。一类是对风险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过度使用金融合约引发的风险。价格风险有一部分是来自经济系统的风险,不论使用金融合约或交叉套期保值都无法规避的风险,但是由于缺乏清楚的认识,企业一味追求转移和规避风险,造成过度使用金融合约反而放大价格风险。另一类是金融合约本身规定造成的风险,例如逐日结算风险,由于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交易和逐日结算制度,企业一旦出现无法及时补足保证金就会被强行平仓,造成严重亏损。还有一类是企业追求金融投机带来的巨额利润,没有对价格风险进行适当的套期保值,因为金融合约不足以规避价格风险而带来的损失。因此电网企业应对集中于正常的经营活动,不能不顾风险指望利用金融合约获取超额利润,应当树立正确的价格风险管理理念,分析风险来源,从根源上对风险加以防范。

二、强化电网企业价格风险管理中金融合约应用的策略

(一)建立完善企业金融合约内部控制机制。追求超额利润的动机往往使企业内金融管理部门忘记自身职责,放弃套期保值的宗旨,导致企业金融合约成为个人投机的工具,在市场方向发生变化或判断失误时给企业带来损失。为此建立完善企业金融合约内部控制机制非常重要。要建立审批机制,对金融合约的建仓、平仓实行分级审批,对于大额交易应当由高级管理层集体决定。同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

(二)健全和强化组织机构和工作规范,保证不相容业务分离。电网企业应当健全和强化与金融合约相关的内部组织机构和工作规范,明确职责分工,确保金融合约计划、指挥和控制的合理性和充分性。在一般情况下,处理每项金融合约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在全过程的某几个重要环节都规定要由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对每个工作人员要制定可考核的工作规范,同时对进行金融合约操作计算机系统要明确规定操作权限和控制方法。

(三)建立完善金融合约预警机制。由于金融合约本身的复杂性和专业性,电网企业需要通过专业经纪公司完成交易,并按照交易所规定的操作程序和结算方式进行交易和结算,隐含了各种操作流程风险,因此要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对金融合约流程中出现的合作机构选择不当、没有按规定程序与合作机构签订合同、资金划拨未经有效审批等情况进行预警,降低电网企业应用金融合约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张少华,李渝曾,王长军,言茂松.电力市场中的远期合同交易.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6-10.

金融保险业论文篇9

【关键词】保险投资;改革;政策

随着保险公司相互竞争导致费率水平降低,以及投保人对保险保障作用期望值的提高,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利润将会逐渐缩小,甚至可能出现承保业务亏损的局面,这就必然要求保险公司转向资金运用业务寻求利润来源。保险资金运用不仅可以弥补承保业务的亏损,维持保险业的继续经营,同时也可以增加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推动保险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所以保险资金运用已成为现代保险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

一、保险资金运用的基本理论分析

(一)资产负债管理及其内涵

资产负债管理是管理保险资金运用的一种实践。保险风险发生的时点的不确定性和赔付金额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保险公司负债发生的时间的不确定性和支付金额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利用资产负债管理,加强自身资产负债的管理,以合理化解这些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资产负债管理是在充分考虑资产和负债特征(期限、成本和流动性)的基础上,制定资产组合策略,使不同的资产和负债在数额、期限、性质、成本收益上相互匹配,以控制风险,谋求收益最大化。

(二)投资组合管理理论

投资组合理论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在发达国家得以迅速发展的金融理论。金融投资理论自20世纪五十年代的突破性发展为保险资金的运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美国金融学家马可维茨(1952)提出证券组合理论,第一次从风险资产的收益率与风险之间关系出发,分析了在理想的金融环境中最优资产组合问题,即在承担最小风险时的收益最大化。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来消除系统风险之外的所有风险,就是说投资者可以通过获得资产之间的协方差矩阵适当的分配资产比例来分散除了经济法风险之外的所有风险。

二、保险投资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保险投资的初始阶段。1995年《保险法》颁布前,保险投资缺乏严格的监管措施,保险投资渠道较为宽泛,从房地产、有价证券、信托、借贷,无所不有,违反保险资金的运用规则,造成很大比例的资金损失。无规范的投资无序很快导致了保险公司资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化。

第二阶段:以1995年《保险法》的出台为标志,国内保险投资进入严格管制与规范发展并重阶段。1995年《保险法》规定,保险投资严格限制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由于政策限制,大量保险资金处于低利用率、低收益状态,保险业总资金约有50%以现金及银行存款的方式存在。为监管保险资金的使用而严格限定投资领域,却使保险公司面临更大经营风险。尤其是寿险业务,随着银行利率的下调,利差损问题出现,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经营。

第三阶段:保险资金领域逐步扩大阶段。该阶段以新修订的《保险法》2003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为起点。保险公司获准可以投资的金融产品涵盖了债券买卖及回购、协议存款、企业债券及证券投资基金等。2004年,保监会对进一步放宽国外资金投资和产品范围。而“国九条”和《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为进一步拓宽国内保险公司资金投资渠道和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扫清了最后的政策障碍,保险投资也由此进入了拓宽投资领域的发展期。

三、近期的保险投资改革创新的基本内容

2012年6月11-12日,保险投资改革创新讨论会在大连召开。13项保险投资新政(征求意见稿)出台,其中包括《保险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保险资金投资债券暂行办法》等。这十三项征求稿所含内容有:(1)担保债券;(2)拓宽境外投资品种和范围,增加了包括存托凭证、未上市公司的股权、不动产、以及证券、股权和房地产三类投资基金,投资地域可选在发达地区和新兴市场;(3)境内的股权和不动产的投资范围也有了大规模的放宽;(4)打通保险与银行、证券和信托的业务通道,在投资方面放宽对于保险资金的渠道也就意味着银行、证券和信托将会获得更多保险机构的业务,也会促进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业务创新;(5)保险资金可以参与境内外的衍生品交易,但是交易仅限于对冲自身的业务风险,不得用于投资;(6)保险公司可以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保险公司可以参与融资融券的具体品种包括单质押融资、债券回购、证券转融通、账户间融资这四类。金融融入资金仅限于满足自身临时调剂头寸,不得用于非公开市场投资以及保监会禁止的其他投资。且上季末偿付能力充足率小于100%的保险机构,不得融入资金;(7)更新监管理念、减少审批。未来保监会将会以机制换审批,主动减少行政审批。

四、保险投资的政策变化分析

1、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不断拓宽,可投资的资产种类不断增加

从货币类产品、固定收益产品到权益类产品再到其他投资工具,从简单的低风险产品到复杂的高风险产品。从2001年开始,每年都有保险资金都被允许使用新的投资工具,企业债、境内外的股票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股权投资以及衍生品交易。

2、明确投资

为了更好地控制风险和规范市场,新规定还明确设定了投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出于风险控制需要禁止投资的品种如买入风险较高的股票、投资不具有稳定现金流回报预期的股权和不动产、从事创业风险投资或者作为私募投资、流动性差的资产等。保险资金参与衍生产品交易,只限于对冲风险。

(2)其他法律禁止投资的品种

挪用受托或托管资金、混合管理不同托管账户资金、利用相关信息谋取非法利益、非法转移保险利润等。

(3)出于宏观调控需要禁止投资的品种

如投资高污染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的企业股权和不动产、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等。

3、改进投资比例监管

一方面,监管机构根据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的原则,并且结合资产流动性的和配置的要求,调整保险资金各个渠道的投资比例;另一方面随着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投资的资产占比可依据实际情形有所放宽。

4、加强风险管理

保险投资改革同时也要求资产管理部门设立投资风险管理岗位,规定并严格要求风险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投资风险管理职责;同时保险公司还必须建立和完善投资风险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关国亮.论保险资金运用与资产负债管理[J].保险研究,2003(5).

[2]郭金龙,胡宏兵.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J].保险研究,2009(9).

金融保险业论文篇10

关键词:农村金融; 风险控制

1引言

上世纪70年代建立的农场信贷体系为美国农业提供了资本支持,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和改进,使得美国农业金融在风险控制方面取得世界领先水平。我国现代农业起步晚,农民贷款难和金融机构放贷难、风险大更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本文将从如何加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防范风险能力,提高资本运作效率角度进行分析。

2美国农村金融市场及其风险控制概况

美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贷款大致由五部分构成:商业银行占40%,农村信用合作占31%,个人和其它占20%,人寿保险占6%,政府农业和农场服务机构直接贷款占3%。美国农业金融的最大特色就是在上世纪70年代成立了农场信贷体系,旨在支持和促进资金向农村流动。农场信贷体系是由政府支持、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专门的农场信贷监管机构监管,可以向农民、农地投资者等提供贷款。由于政府背景债券期限较长,利率较低,从而形成了农场信贷体系的核心竞争优势,保证了给农场提供长期、较低利率的资金。

其另一竞争优势是机构贴近农场,与农场建立了长期深厚的合作关系。农业虽然是个风险较大的行业,只要建设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农业信贷仍是一个稳定获利的行业。美国农民也具有较高的学历和知识水平,对各类个性化的银行和投资理财产品具有较强的需求,事实上也成为各商业银行积极争取的重要客户。因此,商业银行选择性地涉足农业信贷市场还是大有可为的。

在管理市场风险方面,美国所有银行都运用了先进的利率风险管理手段,可以帮助银行管理层和股东获得更好的风险回报,也有助于提高整个银行系统承受利率风险的能力。无论银行大小,风险价值和压力测试等重要概念已成为风险管理的标准做法。对于银行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配置上必须与长期利率的趋势和短期利率的变化相适应。由于汇率和利率等市场风险因素更为复杂,最新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深入的定量分析方法已经成为各家银行的重点关注对象。

在管理信用风险方面,美国绝大多数银行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已同时涵盖了贷款评估和资产组合分析。随着风险交易技术的发展,它们更多地采取积极的风险管理策略,寻求最佳的资产组合。银行机构在对信用风险状况进行分析时,运用大量的历史数据分析信用评级与违约概率(PD)和预期违约损失(LGD)的关系。新的分析工具和技术也有效提高了对公司客户贷款的量化程度。估算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RAROC)的模型可以帮助银行在做出授信承诺前就能够对相关风险进行定价。可见,信用风险管理的新变化与新资本协议的要求相一致,银行机构明显强化了基于量化分析技术的专家判断。在控制操作风险方面,美国银行认真精细的管理文化和对制度权威的高度认知发挥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各类操作风险仍然存在。

根据对美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的统计分析,在众多的业务种类中零售银行业务占了61.1%,从操作风险的类型看,外部欺诈占了42.39%,流程管理占了35.07%。操作风险仍是银行日常管理和制度设计的主要考虑内容之一。风险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要随着外部监管环境的变化、自身业务的发展和财务管理的要求同步发展,将此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进行研究。

3我国农村金融脆弱性的成因

3.1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存在内生性缺陷。

一般来说,农村金融机构正常运作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首先是挤兑风险低,其次是农村金融机构对资金的使用是有效的。但在我国农村,这两个条件极易遭到破坏。一般来说,只要存款基础稳定,农村金融机构便可在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应付日常提款的前提下,将其一定比例的资金投资于流动性不高但收益率较高的资产上。但如果一旦发生重大意外事件,使储户对农村金融机构失去信心时,就会出现挤兑现象,这时,农村金融机构便表现出相当的脆弱性。挤兑规模越大,所积聚的金融风险越大,金融脆弱性就越明显。

近年来,由于信息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农村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并不能保证高效率,从而使金融机构保持稳定的第二个条件难以成立。由于农村金融机构要充分了解借款人的情况很困难,而且成本也相当高。同时,我国农村金融债权人与债务人间是一种软约束关系,权责关系不对称,这就必然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农村金融机构难以有效地配置资源,无法保证贷款者有效地使用资金。

3.2农村金融机构制度安排不合理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及其他民间金融机构。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但却没有很好发挥作用。据统计,目前农业新增贷款85%以上都来自农村信用社。但由于各种原因,使势单力薄的农村信用社难以单独支撑整个农村金融市场,无法满足"三农"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此外,从 1999年开始,全国上千家农村基金会全部关闭,形成巨大的坏帐,成为农村金融的一大隐患。目前,民间金融仍处于初级发育阶段,无法进一步扩展规模和经营网络,只能为"三农"提供简单的金融服务。

3.3农村金融机构信用环境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

我国农村征信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社会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淡漠,信用文化薄弱。同时,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相当普遍,对逃废债务人无强有力的威慑手段,导致金融债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必然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加大了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

3.4农村金融机构没有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

一方面,没有建立与农村金融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科学的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难以及时发现、预警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缺乏存款的风险分散和转移机制,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存款保险保障制度,一旦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恶化,出现严重的信用危机和支付危机,由于缺乏风险转移机制,将会加大金融风险,加剧农村金融的脆弱性。

4防范农村金融风险脆弱性的建议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风险不断积聚,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将会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必须采取办法来克服农村金融的脆弱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4.1提高识别农村金融脆弱性的能力

提高对农村金融脆弱性的识别能力,是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脆弱性的前提。可借鉴美国对银行系统脆弱性的识别和防范措施,如,"及时纠正措施"。它是以计算银行自有资本比率来识别银行脆弱性程度的方法(见下表)。应结合我国农村金融的实际情况,把农村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比率作为识别金融脆弱性的一种方法。当农村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低于4%时,就可认为金融脆弱性开始显现,应引起重视,提出改进措施;当自有资本小于0时,就表明金融脆弱性已非常严重,应停业整顿,甚至关闭。

"及时纠正措施"

4.2转换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机制

要防范金融脆弱性,转换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金融机构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的不良贷款化解机制,真正降低信贷风险,推行严格的问责制,规范业务工作流程和岗位监督。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动态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农村金融机构逐步走上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提高经营效益,增强储户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信心,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4.3对农村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监管

提高监管效率才能保证农村金融的安全运行,克服农村金融的脆弱性。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实行国家和地方分级监管。目前来看,在省级政府通过省联社依法管理农村信用社的实践中,需进一步探索如何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并杜绝干预农村信用社经营活动的行为和倾向。二是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不断提高监管效率,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三是加大处罚力度。严格责任追究制,真正使监管有权威、有成效,成为防范农村金融风险的一道防线。四是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退出机制。对资产质量较差的农村金融机构及时提出限期改正措施,对限期不能改正的金融机构实施关闭、破产,以防止金融风险的扩散。

4.4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必须重构现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实行多元化的金融组织结构,真正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和农村合作金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一是明确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重新整合政策性金融业务,调整其业务载体。二是有限度地进行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农业银行的改革不能像其他国有商业银行那样完全商业化,应该是有限度的商业化:即在明确农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就是为"三农"服务的条件下,给予农业银行政策支持,然后,在此限度下,实行商业化运作。三是加快推进县域中小金融机构设立。适度放松市场准入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鼓励各种经济主体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或者商业取向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四是逐步放开对民间金融的管制,鼓励民间金融在一定秩序框架内运作。

4.5建立和完善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

一是建立农村信贷保险制度。积极开发农贷损失补偿保险品种,对商业性保险公司按照农业保险的业务比重给予相应的保费补贴、免交涉农保险营业税等优惠政策,以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二是充分发挥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的作用。对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发放的支农贷款确因自然灾害和政策性因素受到损失,人民银行可按比例运用再贷款给予救助支持。三是建立信用担保补偿机制。政府应建立信用担保补偿基金,每年按照一定比例补充当年基金并牵头组建符合农村需求的 评估担保机构,设立由财政、企业、农产出资的信用担保基金,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建立区域性信用再担保机构,以分散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四是建立有效的存款保险机制。消除政府承担隐性担保的责任,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为稳定金融体系提供事后补救措施,也有助于农村金融机构防范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

[1] 陈雪飞:农村信用社制度:理论与实践[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 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分析[J].财经研究,2006(4).

[3] 王旸:与国外农村金融体系的比较及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J].金融经济,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