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保护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0 21:16:12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篇1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保护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0 前言

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古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体现着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同时,作为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中的组成单元,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貌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古建筑和其他历史文物一样,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为保护传统文化,对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古建筑进行保护与更新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古建筑保护和更新的相关理论方法进行梳理是必要的。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建筑遗产相关国际的保护原则和精神进行了梳理,随后对我国现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变迁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历史文化街区中古建筑保护的意义与方法进行探讨。

1建筑遗产保护相关国际

1.1雅典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的第一个城市规划纲领性文件――雅典,首次提出了对城市一般历史建筑保护的概念。其主要精神包括:通过创立一个定期的、持久的保护体系有计划地保护古建筑,摈弃整体重建的做法,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危险;提出尊重过去的历史和艺术作品,在不排斥任何一个特定时期风格的前提下,进行历史纪念物的保护修缮。事实上否定了风格性修复的做法;赞成谨慎地运用所有已掌握的现代技术资源,强调这样的加固工作应尽可能地隐藏起来,以保证修复后的纪念物原有外观和特征得以保留;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是可识别的;应注意对历史纪念物周边地区的保护,新建筑的选址应尊重城市特征和周边景观,特别是当其邻近文物古迹时,应给予周边环境特别考虑;一些特殊的建筑群和景色如画的眺望景观也需要加以保护[1]。

1.2威尼斯

1964年5 月31日举行的“历史古迹建筑师和技师国际会议(ICOM)” 第二次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保护委员会通过了《威尼斯》。它在重申了《雅典》遗产保护范围与意义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更为完整的建筑遗产保护概念。《》指出建筑遗产不仅包括伟大的建筑艺术珍品,也包括建筑的文化意义。强调了建筑的文化含义及为历史所营造环境的功能。

1.3内罗毕建议

1976年11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在华沙内罗毕通过了《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 )。文件在单个建筑保护的基础上,增加了历史地段建筑保护的概念。建议中指出“历史地段是指在某一地区(城市或村镇)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这一地区历史发展脉络和集中反映地区特色的建筑群。其中或许每一座建筑都够不上文物保护的级别,但从整体来看,却具有非常完整而浓郁的传统风貌,是这一地区历史活的见证,它包括史前遗址历史城镇老城区老村落等”。

1.4华盛顿

1987年10月内罗毕建议的内容在《华盛顿》中得到总结。《华盛顿》成为《继威尼斯》之后又一份关于保护历史建筑与历史性城市保护的国际性文件。

《》确定了历史地段及更大地区的历史城镇、城、区保护的意义与作用。《》还明确提出了历史性城市、城区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历史城市的保护应该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政策的组成部分;当必须改建建筑物或者重新建造时,必须尊重原有的空间组织,并要把原有的建筑群的价值和素质赋予新建筑等等。它们不仅可以做为历史的见证,而且还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价值”。该的颁布标志着有关城市保护最全面的定义,城市“整体保护”的概念成为西方有形历史遗产保护的最终解释[2]。

2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2.1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发展阶段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文物保护为中心的单一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以文物保护为中心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形成。第二阶段,增加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1982年,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布,标志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形成。第三阶段,重点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体系。

2.2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现状

从以文物保护为中心的单一体系到多层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重点内容、与文物保护制度相结合的历史遗产保护体系。现今,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见下图。

图表来源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贯穿于整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得到了全方位的保护。属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有相关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实施保护,其他古建筑则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古建筑属于历史文化名城的范畴内。

3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3.1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保护的意义

古建筑是一种文化载体,它们是城市发展的记号,见证了城市的变化。是一个城市传承的记忆,代表着城市的历史和底蕴。向城市新居民传承着城市的历史,也向慕名而来的游客讲述着城市的过去。古建筑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是社会不同发展阶段遗留下来的实物。从对古建筑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某一时期科技发展情况,当时的社会生产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工艺技巧。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对于城市而言就失去了自身的记忆,失去了自身发展的见证。记录历史,展示文化,将古建筑的历史信息完全呈现,就是古建筑保护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除了承载上述信息外,作为群体居住空间,还能够反映当时社会聚居状态和地域居住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它给人们一个实景体验城市历史、感受城市过去的场所。某些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则仍然代表着城市的符号、街区的符号,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作为城市文脉传承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以群体呈现在人们面前,同时也是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它们,不仅可以让古建筑重新获得活力,也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休闲与文化娱乐的好场所。

3.2.2历史文化街区古建筑保护改造方法

(1)规划先行,合理定位。在现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涵盖的历史文化街区,在现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框架下,对保护规划所涉及到的保护区域和控制区域做综合定位和控制,以从整体上保证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从而为历史文化街区内古建筑保护提供相应的环境风貌。

(2)注重环境,整体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古建筑有两类情况,一类属于文物保护单位,应该根据相应的文物保护单位级别进行保护;另一类则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这就需要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范畴内进行保护。首先要对街区整体历史风貌进行确认,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周边一定区域的风貌控制要求。

(3)单体改造,保护为主。在对历史文化街区内古建筑进行保护的时候,可以根据建筑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古建筑的改造利用,旨在恢复古建筑活力,使其更多的融入街区功能。然而,目的必须是充分保护古建筑,在不破坏古建筑文化和历史价值的前提下进行。对融入的功能进行综合的考虑,保护改造为主,开发为辅.。

4 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古建筑,体现的价值不仅仅是在于单体古建筑,同样在于古建筑群体给人们的观感和体验。承载着比单体更多的文化意义和内涵。同时,对于群体为对象的古建筑保护的难度,所涉及的层面也更加多样和复杂。在本文中,笔者对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古建筑保护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总结和探讨,期望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古建筑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让历史文化街区中古建筑所承载的文化传承更好的得到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627~628.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篇2

【关键词】文物古建筑;保护;理论实践

文物古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承载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历史文化以及民族特色,是现代人们研究和瞻仰历史文化艺术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文物古建筑的保护非常重要。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和历史文明,因此中国的文物古建筑数量非常的众多和庞大,因此,我国的文物古建筑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1、保护文物古建筑的周围环境和历史文化氛围

周围环境和历史文化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文物古建筑的变化,因此,文物古建筑的相关保护部门要想很好地开展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工作,首先,应当从文物古建筑的作为环境和历史文化氛围的保护入手。好的环境能够帮助历史文物古建筑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而坏的环境则可能影响到文物古建筑在时间的流逝中被人淡忘,变成残垣断壁,遭到很大程度上的破坏。以北京的“故宫”和历史上的“洛阳古城”这两个文物古建筑为例,北京的故宫由于周围环境的优越和人们保护意识的传承,历代都得到了非常好的保护,而历史上的洛阳古城由于周围环境的恶劣,比如说战争、偷盗等,在很久之前就被人所淡忘、烧毁,因此,文物古建筑的周围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保护文物古建筑的历史文化氛围。历史文化氛围是文物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外在表现之一,也是增强文物古建筑的历史气息和文化气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文物古建筑的历史文化氛围保护非常重要。相关文物古建筑保护部门可以通过完善相关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文物古建筑管理等方法来有效地保护和留存文物古建筑的历史文化氛围,达到有效地保护历史文物古建筑的目的。比如说对于一些历史文化氛围非常浓厚的千年古镇一类的文物古建筑,如安徽的“宏村”,宏村是徽派建筑最为典型的代表作品之一。相关文物古建筑保护部门应当加强其管理和保护,保留其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氛围。

2、保护文物古建筑的历史原状与历史信息保护

文物古建筑的历史原状和历史信息是文物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综合体现,因此,相关历史文物古建筑的保护部门应当加强历史文物古建筑的历史原状和历史信息的保护,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和增强文物古建筑的保护效果。历史原状是文物古建筑所代表和传承的历史文化和文明的最为直接外在表现,是现代人们研究和瞻仰相关历史文化和历史文明的最为有效地方式之一。如果历史文物古建筑失去其本来面貌和原状,那么其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将无法传承下去,后人也将无法很好地保护和记忆,最终可能会随着历史时间的推移而为人所淡忘,失去其传承的历史文化和文明。比如说以现存的“秦始皇兵马俑”这一历史文物古建筑为例,相关文物保护部门在进行相关文物的发掘和保护工作时,切不可因为发掘过程中有相关的兵马俑有破损的现象而使用现代的沾和工具或者其他的现代工具对其进行粘贴、重塑一类的工序,因此这种手段很有可能使其失去其原有的历史原状。另一方面,相关文物古建筑的保护部门应当加强文物古建筑的历史信息保护。文物古建筑中所承载的历史信息是现代文物古建筑研究人员研究和考察相关历史文化和历史文明的重要信息来源,对相关研究人员研究历史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意义。因此,相关文物保护部门应当加强文物古建筑的历史信息保护。比如说以苏州的“留园”为例,苏州的留园在历史上原本是私人的园林,园中收藏有很多的古代历史文献和字画,这些历史文献和字画中承载和蕴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可以为相关文物研究人员提供非常有利的帮助。因此,相关历史文物古建筑的保护部门应当积极加强文物古建筑的历史信息保护。

3、加强文物古建筑的相关修缮与日常保护工作

我国的文物古建筑很多都经历了千年的沧桑和时光的洗礼,许多文物古建筑在岁月的长河中被风吹日晒、地壳运动、历史变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变得破旧、残缺不全,为了保护相关文物古建筑的长期存留下去,不会因为破损而出现坍塌、毁坏,相关文物古建筑的管理保护部门应当积极加强文物古建筑的相关修缮和日常管理工作。首先,加强文物古建筑的相关修缮工作管理:第一,对于损坏程度较为严重的古建筑结构需要对其进行大修,尤其是承重的房梁、关节等结构,需要对其重点进行加固,增强古建筑的稳定性。第二,对于损坏程度较轻的文物古建筑进行逐个修缮。比如说产生位移、弯曲、小部件破损的文物古建筑结构,在充分保留其原来文化设计理念和本来面貌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修复、规整。然后就是加强对于文物古建筑的日常管理保护工作:第一,文物古建筑的日常安全管理。我国许多文物古建筑都是木质结构,这些木质结构的建筑很容易受到水、潮湿的侵蚀而产生松化和腐烂,或者由于过度干燥而容易产生火灾等安全隐患,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其日常的安全管理,比如说通风顺畅、保持适度的干燥等措施。第二,文物古建筑的定期的清洁非常重要。文物古建筑很多时候如果经历了长期的不清洁容易产生虫害、破损等危险现象,文物古建筑中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物品也会受到影响。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于文物古建筑的日常保护工作。

综上所述,相关文物古建筑的保护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文物古建筑的周围环境和历史文化氛围的保护以及历史原状与历史信息保护,同时加强文物古建筑的相关修缮与日常保护工作,从而促进我国文物古建筑的历史长存。

参考文献:

[1]侯跃.关于梁思成文物古建筑保护的认识--以蓟县独乐寺保护为例[J].科技风,2015,(13):13-14;

[2]安丹丹.改善文物古建筑保护区划的城市设计方法初步研究[J].城市规划与设计,2014,(20):20-21;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篇3

论文摘要:城市遗产保护工作是上海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近20年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法律与管理制度。文章对这一制度做了全面概述,并对其运作特点和利弊进行了分析。

上海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历史建筑和历史地区的保护工作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严格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保护了城市历史风貌提升了城市品位弘扬了都市文化塑造了城市精神进一步凸现了上海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互交融的独特魅力。

上海市现有1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9, 1994, 1999, 2005年先后分四批确定了663处共2154幢.总面积约400万m=的建筑为优秀历史建筑(其中6}处为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上海确定了中心城区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包括外滩、老城厢、人民广场衡山路复兴路、南京西路.愚园路.新华路、山阴路.提篮桥.江湾、龙华、虹桥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总面积为27km’占上海市老城区的I/3e2。。5年上海又确定了郊区及浦东新区3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总面积约14km’。上海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机制。

.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逐步完兽的历程…学术研究为先导

早在20世纪5。年代上海就开始着手进行有关城市建筑历史的三史(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调查工作对上海建筑历史特别是近代建筑历史有了初步的归纳为后来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打下了初步的基础。改革开放后出版的《上海近代建筑史稿》(陈从周.章明编著)和《上海近代城市建筑》(王绍周著)即为这一工作的记录。

自80年代起学术界对上海近代城市和建筑的研工作逐步展开并不断深入。}993年罗小未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伍江完成博士论文《上海百年建筑史(I 840.1949)并于1997年正式出版。1999年郑时龄教授的专著《上海近代建筑风格》出版。这些成果使上海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的基础研究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还有阮仪三教授及其领导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以及同济大学一批教师和研究生对上海外滩.老城厢、提篮桥等历史风貌地区和大量历史建筑所做的长期调查与研究为上海城市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打下了重要的学术基础。与此同时有关上海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工作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高潮涌现出一大批学术研究成果并在国内外掀起一场上海热一。上海学俨然成为一门显学。所有这些都有力地支持了上海历史遗产保护工作

1.2率先提出保护名单.颁布保护法规

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真正全面开始是20世纪80年代。1986年上海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a 1989年在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的推动下上海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名单。199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了上海市第一批共59处优秀近代建筑(后来又增补至61幢)。由于当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这6}处保护建筑只能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并参照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进行保护与管理。1991年}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上海初步形成了由规划局.房地资源局和文管委共同负责的管理机制。此后按照《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1993年、1999年和2005年上海又陆续公布了第二批175处.第三批}62处.第四批230处优秀历史建筑一批近代产业建筑和解放以后建成的建筑也名列其中:并由规划局负责编制保护建筑的规划控制要求(技术规定)。

除单体建筑保护工作的有序推进之外上海市还较早地开展了历史风貌特色区域成片保护工作。1991年上海市规划局开始着手组织编制上海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外滩等日片区域被列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1999年上海市规划局又组织编制了《上海市中心区历史风貌保护规划(历史建筑与街区)))对199}年划定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明确了保护范围和要求确定了234个街坊.440处历史建筑群共计1000余万平方米的保护保留建筑

1.3进一步健全法制,强化风貌区整体保护

2002年上海又在原保护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通过市人大立法正式颁布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进一步提高了历史建筑保护的法律地位并正式在法律层面上明确了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同时还将保护建筑的刘像由一94,年以前建成的近代建筑扩大到包括产业建筑在内的具有30年以上的历史建筑。根据这一条例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03年正式公布了中心城区一2片共27km’历史文化风貌区。上海市规划局随即组织编制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0 2004年《上海市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并得到市政府正式批准为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的编制作了富有开创性的探索0 2005年上海市中心城区一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全部编制完成并得到市政府的批准同年上海市规划局又开始着手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划定工作。32片共141an}的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在经过专家反复讨论和公共媒体公示后正式划定。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也随即开展

2003年一0月上海市召开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建立最严格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制度将上海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工作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5年上海市政府正式成立一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并下设由规划局房地资源局和文管会组成的办公室上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又迈入一个新时期。

2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与机制

1992年一月l日起开始施行的《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近代建筑保护的地方性政府法令。在其颁布实施后的整整「年时间里一直规范和指导着上海近代建筑的保护工作对于上海历史建筑的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上海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者如分类保护原则).制度框架(其中最重要者如规划、房地.文管三个政府部门共同管理.各司其职的管理模式)自此基本形成

作为一部政府行政法令其法律地位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该管理办法仅涉及近代建筑的保护对于城市大规模改造中成片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难以约束。经过两年多的酝酿和和各方面专家的反复讨论zooz年初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正式开始审议由市规划局等政府部门和有关专家起草的《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草案)》。2。。2年7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4一次会议通过该条例并正式公布于2003年一月l日起施行。自此上海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一部真正法律意义上的地方性法规这部条例在法律层面上确立了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法律制度.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

2:保护原则

该条例不仅是对原管理办法法律地位的提升也更加完善了原有的管理内容与管理制度条例明确了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统一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利用服从保护一的原则

2.2保护对象

根据该条例上海的保护工作由单体建筑的保护扩展到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并明确要求规划管理部门应组织编制风貌区保护规划在法律层面上明确了区域保护的要求

条例也扩展了保护对象由原先对建于一949年以前的优秀近代建筑的保护扩展到对建成30年以上的一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条例所确定的保护对象为l建筑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2反映上海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3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斗在我国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5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优秀历史建筑值得注意的是条例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产业建筑的保护

2.3分级保护

在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上延续并进一步强调了分类保护原则即根据保护对象的价值及完好程度分为四个保护等级第一类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平面布局和内部装饰均不得改变第二类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基本平面布局和有特色的内部装饰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改变第三类建筑的立面和结构体系不得改变建筑内部允许改变第四类建筑的主要立面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改变

2.4仍存在的问题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为上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设定了基本法律框架为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与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也留下了一些管理上难以处理的矛盾目前上海市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保护管理是采用由规划.房地文物三个部门分工.协同管理的体制n文物部门负责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房地部门负责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规划部门负责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上述保护建筑的规划管理但由于文物管理执行的是文物法文物法中的一些规定难以适用于还处在使用状态中的历史建筑而条例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规定又与文物法的个别条款不尽一致这样对于那些已被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建筑就面临着适用法律上的矛盾。为加强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协调上海市政府在原有三部门沟通协调机制的基础上专门设立了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使三个政府部门能够有一个常设的协调机制

3上海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制度的实施与操作

3.规划管理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为上海的保护工作制定了一个总体框架但在具体管理中还必须有细化了的规定与要求。首先是必须针对历史文化风貌区编制具有法律地位的保护规划对各保护建筑制定明确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对每一幢保护建筑提出明确的保护要求

在规划管理上上海逐步形成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总体规划).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详细规划)单体保护建筑规划与建设管理及风貌区建设项目管理等不同层面规划管理内容其中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是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要求的具体体现又是具体建设项目规划管理的直接依据。

2004年上海市规划局以《衡山路一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为试点组织开展了历史文化风貌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全面开展中心城区的风貌区保护规划提供了范本目前上海中心城区一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毕并获得市政府的正式批准

同时上海市规划局还会同市房地部门和文管部门编制完成了文物保护单位和各优秀历史建筑的技术管理规定和规划控制要求为单体保护建筑的保护与规划管理提供了依据

3.2建筑管理

根据《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市房屋土地管理部门负责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为此市房地资源局组织制定了各保护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并负责将保护要求和保护义务书面告知房屋所有人.使用人和有关物业管理单位「保护建筑若发生转让.出租行为转让人出租人有义务将保护要求书面告知受让人.承租人受让人.承租人应承担相应的保护义务。若需对保护建筑进行修缮或有任何改扩建等改变保护建筑现状的行为必须得到有关部门审核批准。若仅涉及建筑内部使用性质和室内布局由市房地部门负责审核批准若涉及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准内容(如改变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形式.主体结构.面积.层数高度等)则必须得到市规划局的审核批准。对于擅自拆除.迁移或不符合保护要求进行修缮的行为房地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恢复原状并可对擅自拆除者处以相当于被拆建筑重置价三到五倍的罚款对擅自迁移者处以相当子被迁移建筑重置价一到三倍的罚款对违反保护要求修缮者处以该建筑重置价犯%以下的罚款

由于条例不涉及文物保护单位因此保护建筑属文物保护单位的其保护管理由市文物管理部门根据文物法并参照《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负责管理。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程若涉及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准内容的也必须得到市规划局的审核批准4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根据《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从2003年起开始着手组织编制并于2005年完成了各风貌保护区的保护规划这一规划的编制完成并得到市政府的及时批准为上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严格.规范并具有很强操作性的依据

4:创新编制模式,强调整体保护,细化控制指标

该规划属于控制性详细规}}l层面但又希望超出一般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度它不仅要包括一般控详规划的内容(如用地性质与建设容量控制.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绿化景观.公共设施配套等)同时更突出保护的要求(如保护要素的认定.保护对象的分类风貌街道与空间的保护等)建筑尺度适宜且密度适中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一大特点因此规划明确风貌区内严格控制建筑总量核心保护区内坚持原拆原建即严格保持现有建筑总量并严格控制风貌区内新建建筑的高度

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不等于最有保护价值的建筑单体的保护真正意义的城市保护是整体意义的保护。它不仅包括那些重要建筑物的保护也包括那些重要建筑物所在整体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完整历史街区的保护。除建筑物外道路和街巷格局街道尺度.街廓景观.城市空间肌理.地块尺度与形状、绿化环境.墙面装饰.地面铺砌.典型材料和色彩等等都是保护的要素「

在建设控制方面规划首先将风貌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范围。核心保护区内的建设行为受到更为严格的控制一般不允许大规模建设且坚持原(面积.高度)拆原建原则。在建设控制范围内明确只有允许建造的范围需要整体规划的范围和一般历史建筑.‘其他建筑拆除后的空地内才有可能允许新建.改建和扩建行为在建筑高度控制万面按沿街建筑高度一非沿街建筑高度.相邻建筑高度和住宅建筑高度来控制。在建筑密度方面更多考虑地块原有密度.周边地区平均密度等因素进行控制且规划建筑密度不得超过本街坊现状建筑密度的ioi以确保原有城市肌理得到延续.为保证原有街道尺度和界面得到延续允许在建筑退界.后退红线.绿化覆盖率等方面适当突破一般规划技术规定。

毛2通过规划控制,保证整体风貌达到.大程度保护

该规划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风貌区内所有建筑进行分类用历史的眼光细致地对规划区域内的每一座建筑进行分类在认真的甄别与鉴定的基础上明确每一座建筑的留.改牛fit生质。事实上法定保护建筑只能保护非常有限的一部分优秀建筑。而仅有少量保护建筑是不可能真正保护和延续城市的整体历史文化环境的。因此必须在更大范围内保留那些有历史文化特色构成风貌特征的大量背景建筑一并通过规划审批程序确保其法律地位同时使其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这次规划除法定的保护建筑外对其他所有建筑是保留还是允许拆除都予以明确。充分考虑规划及房屋土地管理的操作性将风貌区内所有的建筑划分为保护建筑.保留历史建筑.一般历史建筑.应当拆除的建筑和其他建筑五类。具体地说就是所有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都属于保护建筑其他具有较高保护价值或风貌特征明显的历史建筑在本规划中被列为“保留历史建筑规划要求予以保留.一般不得拆除。其他历史建筑(主要指建于一949年以前房屋质量较差但却是整个区域历史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一般历史建筑允许拆除重建但重建建筑一般要求原面积原高度且必须与原有风貌相协调第四类建筑为一应当拆除建筑-即那些与历史文化风貌不协调的各类违章搭建.危棚简屋。第五类称之为其他建筑即各类合法建造的多.高层建筑虽与历史文化风貌不协调但暂时没有条件拆除或不可能拆除的。这种分类使得风貌区内每一幢建筑留.改拆的整治措施都得到了明确的落实

4.3确立分街坊图则.确保规划落地

在规划文本上的最突出之处是分街坊图则。风貌区内所有街坊均设单页。规划的所有控制要求和控制指标都在每一幅街坊单页上明确表示每一幢建筑.每一条街巷每一个空间.每一片空地和每一处庭院的规划控制要求都在图上清楚标识。尤其是对建筑保护分类(留改.拆性质).可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容量要求具体的建筑高度控制等图上都应有明确规定这种图则表达方式非常便于日常规划管理已在目前的规划管理中发挥了非常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4.4建立特别论证制度.杜绝抽自改变规划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篇4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1、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概况

历史建筑是人类历史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往人类文明物化的成果。历史建筑保护在世界各国都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我国,最近数十年的历史建筑保护实践历程,是借鉴学习国外的先进保护经验、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口臻成熟的过程,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也随之获得了口益提高。

历史建筑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在当今己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保护和修复工作也逐渐走近人们的视野,特别是本文中所涉及的与口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近代历史建筑。但同样随着都市化的不断加剧和商业利益的泛滥,社会效益在经济面前仍显苍白,很多具有纪念意义和保存价值的建筑遗产即便不在推土机前轰然倒下,也在“保护”过程中变得面目全非。显然,对于历史建筑保护修复工作从理念层面到实践层面的贯彻还有太多方面需要去完善,函需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解决修复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2、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意义

历史建筑的修复,技术是前提,管理是保障,而法制化、规范化的运作体系是实现历史建筑修复的手段。从已经完成的各种类型的历史建筑加固修复、再利用工程实例中,我们既取得了一些成果,总结了一些经验,同时也有妥协与失败的案例,在修复改造的过程中常有损害历史建筑价值、破坏历史环境的现象发生。因此需要对我国近代历史建筑修复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历史建筑保护理论及方法。

3、历史建筑修缮技术

一幢优秀近代历史建筑是得到保护专业一丝不苟的修缮而承载了原貌旧史、拓展了现代功能而焕发青春、延年益寿,或是被改造的面目全非而毁坏。往往取决于保护意识和专业的修复技术。

3.1保护结构体系安全技术

由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所遵循的“开发利用、展现代功能承原貌旧史”的原则,其内部空间的平面布局在薄重法规要求和功能转换的情况下,建筑的荷载和平面布局也必然进行不同程度的改变。此时,维护结构的坚固性合乎现有抗震、消防等强制性规范的要求是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程首要的工作。历史建筑修缮的安全性要遵循以下几点:

3.1.1结构安全性鉴定

历史建筑修缮改造首要依据是在建筑修缮前,对建筑结构进行法定机构安全性的鉴定。鉴定报告的结构各项有效数据结果是设计方案平面布局,空间分割的因素,是建筑局部拆除,加固施工方案的重要安全保障。

3.1.2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弱化逻辑思维的设计方案。在现行施工规范及技术工艺的指导下,首先满足现有建筑规范对结构安全性能的规定前提下,尽量满足装饰设计需要的空间布置和装饰效果,使历史建筑的再生达到传承原貌旧史、拓展现代功能的合理方案。

3.1.3结构受力体系的组合

建筑结构受力体系的改造方法有三种:完全利用建筑原有结构受力承载,并对原有结构进行加固;由原结构加固和增值新的结构,使新老建筑结构共同承担承载力:完全脱离原结构由新结构受力承载。

3.1.4结构加固技术

钢结构加固:外包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套箍加固法。

混凝土加固:增大截面加固法、植筋锚固加固法。

碳纤维加固:受拉受剪增强法。

喷射硷加固:喷射混凝土加固法、喷射环氧砂浆加固法。

预应力加固:局部预应力后张加固法。

抗震加固:抗震摩擦阻尼器加固法和加设抗震柱和剪力墙加固法。

化学加固:采用乙基硅酸盐固结法加固石料散屑、化学灌浆加固法。

3.2保护拆除技术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由于在功能上的改变,内部空间的重新组合,原有结构局部拆除工作不可避免。目前在某些工种中采用的锤敲斧凿、风镐电锤的作业方式将对改建历史建筑物产生严重危害。几种较先进合理的建筑局部拆除技术:

3.2.1连续钻孔切割拆除技术,采用连续钻孔的方法切割较厚的板材构件,适用于受到空间限制的墙地面拆除作业环境;

3.2.2整体切割拆除技术:利用碟式切割机可以根据不同的切割厚度调整碟片切割方式,适用于大体量墙、板、梁等构件整块的切割作业,作业环境相对宽松的施工;

3.2.3自由切割拆除技术:采用金刚链切割机较少受构件位置、受力状态的影响而任意形状的切割的方式。适用于墙、板、梁、柱不规则形状的切割作业;

3.2.4连续破碎拆除技术:采用液压动力装置大力钳连续构件破碎的作业方式,拆除最大厚度400mm墙、板、楼梯等。

4、国际上历史建筑保护新技术

国际上在古城和历史建筑保护方面,大量采用了高新技术,涉及范围十分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4.1运用微机建立古城、历史建筑技术档案。

将城市、广场、遗址、建筑雕塑、绘画、园林等有关信息利用微机建立数据库,大大提高规划、建设、管理少效率和水平。

目前,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运用3S (GIS, GPS, RS)技术,尤其是GIS技术、计算机技术、海量信息存储和网络技术进行古城保护规划设计以及单体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历史建筑与街区从静态保护到动态更新的变革过程,将信息化、数字化概念引入到城市历史街区的聚居模式、社会形态、空间领域、风土民情等方面的研究。

4.2运用高科技修复历史建筑。

将立体摄影、电子透视、程控机床加工以及新型合成材料等电子、工业部门的技术,运用到历史建筑修复、鉴定、复原、保护方面。

4.3将环境保护的设施和技术。

运用到建筑环境和监测之中,既有定期监测,也有不定期监测,提出全面的综合整治方案。

4.4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建筑修复程序。

实现了调查研究,科学分析,方案比较,按步骤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分阶段检测,完成之后全部信息反馈,也就是把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用于历史建筑保护,使之脱离了手工业方式。

4.5在古城保护中大量运用航测技术。

将古城区航测成果印刷成精美的城市图集,作为规范、建设、管理古城的可靠依据,也成为当今历史阶段的重要文献资料。

4.6对新型结构、新型材料以及新的施工工艺的开发。

例如欧洲的一个面向市场的科技研发网络组织Eureka,其中一个名为复合材料(Comrehab)的项目开发了用碳纤维复合材料(FPR)代替钢筋来加固砖石、木材和混凝土建筑物的新技术。该项目的目标是使用基于复合材料的低侵入技术来加固或修复欧洲一些因风化、污染和交通振动而受损的历史建筑、纪念碑及其他土木工程构筑物,如桥梁等。这种加固技术比使用钢筋、钢板的传统技术对原建筑结构造成的损伤更少。这种碳纤维预浸料极耐腐蚀,重量更轻,贮运更加方便,施工更加便捷,而且无需对建筑物的基础进行加强处理加固,极易适配于不规则形状的建筑物表面。另外,这种技术是可逆的,当以后出现更先进的加固材料时,可以把该复合材料拆下,换上更新的材料。这种材料可在低温固化,因此可以使用原有的低成本加热装置现场施工,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5、结语

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技术体系中理论与具体实践之间的架构这一问题解决的关键,即以价值理论作为纽带使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结为一体,通过历史建筑保护修复过程中进行价值认知与评价学应用建立起建筑修复理论到实践的关系“保护的目的就是保存并延续其价值”,保护的成果也就是历史建筑价值的实现。本文提出应当将评价方法应用到保护修复工作的前、中、后全过程,尝试建立以价值理论为基础的历史建筑保护修复评价学的方法论,最终使历史建筑修复的复杂性条理化、清晰化。

参考文献:

[1]B. M.费尔顿.欧洲关于文物建筑保护的观念.陈志华译.世界建筑,3:8-10

[2](芬)尤・约奇勒托.文物建筑保护的真实性之争.刘临安译.建筑师,1997,10:108-111

[3]常青,历史建筑修复的真实性批判,时代建筑,2009(1):118-121

[4]李新建、朱光亚,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对策,新建筑,2003(4):38-40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篇5

两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除了在会议上发表演讲、宣读论文之外,还就各自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地接触和交流,无论何种方式,都体现出人们对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关心和热爱。

关注与支持

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存在着社会发展的印记,建筑遗产是人类的物质文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保护建筑文化遗产也被认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其中,对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已经成为公众、学者和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事件。

中国在世界上的遗产大国地位也带动了建筑遗产保护的繁荣与发展继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在文物建筑保护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以后,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也于2006年8月成立了历史建筑保护研究技术中心,专门从事建筑遗产的研究、设计、修缮、修复、保护和改造等工作。

据国家文物局傅清远研究员提供的数据,截止到现在,国务院已公布的六批部级文物保护单位总计为2351处,其中建筑遗产(包括建筑遗址)共2117处,占总量的92%;尤其是在本届政府公布的第六批部级文物保护单位1080处里面,建筑遗产(包括建筑遗址)占公布总数的40%。在经费投入上,国家也加强了投入的力度,国家财政在“四五”期间对国宝单位的投入为0.6亿元“五五”期间为0.4亿元,“六五”期间0.3亿元“七五”期间2.5亿元,“八五”期间为5.5亿元。2006年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对国宝单位的保护经费投入已达到7.2亿元,这还尚未计算各省、市、自治区的投人。巨大的经济投入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

为从法律的角度对搞好文物保护工作给予有力的支持及保证,国家制定并完善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国家文物局还规定,由国家文物局颁布的法令、法规必须与国际公约相接轨。近20年来,中国文物建筑保护专家也一直在努力寻求合乎国情的建筑遗产保护之道,特别是今年5月28日,由国家文物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共同主办的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形成了木结构古建修缮的指导性国际文件《北京文件》正式确立了东亚地区木结构文物建筑的保护原则,特别予以尊重各国遗产保护机构自现代保护运动发起以来,从各自保护实践中以及从世代相传的文物建筑保护的传统做法中总结的原则和经验,体现出国际同行共同审视和思索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遗产保护手段的多样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威尼斯》对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与修复原则的不足。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历史建筑保护和建筑史学研究取得的成绩被国内外同行所认可并予以关注。

现状与问题

以往的经验表明,文化遗产容易保护的地区一种是经济特别发达而有能力进行保护的地区;一种是经济特别落后且根本无力改造的地区。傅清远研究员认为,突出的问题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建筑遗产保护的巨大冲击和负面效果,特别是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沉重的压力,作为历史长河的文化记忆正在逐渐消失;旧城旧房与老城老房在内涵理解上的误区和过度开发造成的老建筑大片被拆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正确理解,造成有些地方民族特色的乡土建筑面临着大量的历史信息被破坏和消亡的潜在危机。建筑遗产保护的设计、规划、施工队伍的数量和比例远远满足不了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需求;建筑遗产的保护理念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没有真正地得以体现;一些落后的观念,还使许多专业人员受到干扰;保护技术和多学科的加入还是建筑遗产保护的弱项传统工艺技术和材料的传承还有待于保护和研究。

云南丽江虽然被保护下来,但过度开发及不合理的建设已使丽江失去原本固有的文化及内涵。台湾著名学者夏铸九先生在对泸沽湖摩梭族文化模式、村落及建筑的保护研究中发现旅游市场与资本的快速与大规模的穿透,使得地方文化与生态环境遭到难以恢复性的破坏,并改变了地方原有的社会结构与空间意义。

面对建筑遗产保护产业的繁荣相应的建筑史学研究理应受到重视。上海市规划局副局长伍江说得很明确,他认为,唯有认识历史建筑的价值,才能更好地进行保护,要重视基础研究。有这几十年来的建筑历史研究才使建筑遗产保护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绩和进展,没有基础研究,就没有现在的成果。然而基础研究的现状还不容乐观。北京建工学院曹汛教授用“两担愁云”来形容建筑历史和历史建筑的研究困境,特别是历史建筑的考古断代研究面临后继无人的情况;文物虽有,但是懂文物的建筑史学者却变得稀缺,像梁思成先生当年能够确定佛光寺乃唐代木构的功力已成为绝学;《中国建筑史》教材中仍有诸多史实错误也无力纠正。除了经费不足等因素外,缺少高水平、有能力的专业研究人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曹汛教授致力于隋唐古塔的断代研究工作,无奈势单力薄,其研究工作正面临很大的困难。

开拓与进取

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历经多年的努力与奋斗,虽然面临种种困难与艰辛,但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依然取得了不少成绩。对西方建筑深有研究的方拥教授指出,欧洲古代建筑着眼于物质层面的史书价值和艺术原则,只是一种单边话语的叙述,不能贴切地适用于中国;探讨中国古代建筑遗产的价值,必须站在精神层面,开拓更宽的人文视野,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回眸往昔,我们看见的建筑物也许不足以同希腊,罗马比肩,却不能忽视深藏其内的人文理想。

在古代城市研究方面,清华大学王贵祥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在对唐长安城,北京各类衙署等建筑二维布局规律和模数的研究中取得突破。

在传统木构体系方面,东南大学朱光亚教授的《中国古代木结构谱系再研究》对以往将中国建筑木构架简单地划分为抬梁和穿斗两种形式做出补充,以大量实例说明有介乎两者之间的过渡形式存在;在斗拱形式方面

敦煌研究院的孙毅华女士以壁画的直观资料展示了历代斗拱的形式变化和特点。

在古典园林研究方面,苏州古典园林以群体面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再次为世界所瞩目。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先生担纲完成的《苏州古典园林》是一本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经典著作东南大学陈薇教授对它的历史意义、学术地位和内在价值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讨和挖掘。

在近、现代建筑研究方面,香港中文大学Lynne Distefano/李浩然LeeHo Yin以开平碉楼为例,说明建筑元素和装饰设计风格受到海外华人心中的西方建筑印象,以及本土观念的存在、多种来源并存并不断强化带来的住屋形式与文化的流散,探讨19世纪~20世纪海外华人建筑理念的变迁;日本学者奥富利幸谈到日本近代能乐堂的形成与西洋剧场概念的导入之间的关系;南京工学院的汪永平教授曾多次进藏,他对碉楼建筑进行了探源。

发展与方向

时代为建筑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何使建筑遗产在技术上延年益寿并得到更好的保护,是建筑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会代表的经验及研究更是研讨会上交流的重要内容。上海市规划局副局长伍江在强调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建筑历史研究必须注重实践。建筑历史研究者有责任将历史留下来的建筑遗产完整地交给公众,因此需要很多实践经验,这也是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建筑遗产保护与建筑史研究两者不可互相替代也不可分开,遗产保护的动力又促进了基础工作的研究,二者相辅相成。

台湾汉宝德教授在《多元价值社会中的古建保存》一文中谈到,文物保护与日常生活观念之间的冲突,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不易达成共识参与制定准则的人越多争议越大,最后只能靠政治决策。夏铸九先生通过对摩梭族文化模式的分析提出“建筑遗产整合性保护”的对策,并对其可行性做了充分的论证。他认为,要达到所制定的目标,需要政府引导、建筑师和建筑史学者的专业投入、以及自下而上的民间力量能够得到支持。

清华大学郭黛垣教授认为,文物建筑的保护应当注重其本体的全部历史信息,具有历时性,不是某一位使用者或者某一阶段的局部历史。保护工作必须寻找到文物本体真实的历史信息,保护的最高标准是其所具有的全部历史信息得到保护,并传之久远因此修缮不仅要保护建筑的坚固更在于使其具有历史可读性。

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以《中国文物建筑修复的实践与理念》为题,阐述了70多年来的文物保护的历程泰国Thammasat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Vimosiddhi Horayangkura教授,讲述了在西方观念冲突下的泰国本土文物建筑保护的情况;意大利罗马大学东方建筑研究所所长Luigi Gazolla教授,阐释了在中国都市保护和复兴运动中,运用意大利式“类型学的程序”,在不改变城市肌理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将北京原有四合院改造成新形式并使之现代化的思路;瑞士苏黎士州建筑保护局前局长Christian Renfer就与同济大学合作项目――江苏泰仓沙溪古村落修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台湾华梵大学萧百兴教授则以21世纪初面临全球现代化冲击下的北台石碇小镇营造经验为例,阐释地域归真的话境编织,探讨文化遗产在深度建筑史协助下重新切入全球化魅力发展的可能性,同济大学常青教授以《探索风土聚落的再生之道》为题,介绍了第二大城市、后藏中心日喀则“桑珠孜宗堡复原工程”;同济大学章明女士就近期上海章明建筑设计事务所完成的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再生的项目――上海外滩中国银行的改造做了介绍,上海新天地项目的主创、国际知名建筑设计大师本杰明・伍德(Benjamin Wood,AIA)也以《人的尺度,公共空间与城市形态》为题做了发言。东南大学刘先觉教授以海外华人建筑的新动态――新加坡佛教建筑的继承与革新为主题发表了演说,华中理工大学张良皋教授以新老建筑的协调为主题,对古今中外建筑创作的方法做了精彩生动的报告,希望通过中国建筑的文艺复兴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东西方建筑文化的整合与交融。

文物建筑保护已成为当今世人共识及发展潮流,如何成功保护可见的和不可见的文物?如何使保护与使用相结合?香港城市大学薛求理教授讲述了香港历史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的三种模式,一种是自上而下,政府统筹包办文物建筑的修复和运作管理一种是自下而上,政府支持,社区和个人承办文物建筑的维护和使用,这类建筑往往无法开张或难以为继,还有一种是介于两者之间。总之,应以更为理性的态度、切合实际的方法推动文物建筑保护并使之持续发挥作用。

建筑文化遗产作为产业在经营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学者的弱项。既往对于遗产保护多着重于静态的“物”的保存修复,而较少触及经营管理等课题。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明确指出了持续性的有效管理,占有重要的关键地位。既往的研究者在多元开放的社会里,其角色扮演将更为多样。按照文化产业的观点,保存目标一旦选定,经修复再利用至永续经营管理是一个需要高度整合的操作系统。建筑专业人员除了提供专业的保护技术外,如何做好整合者的角色,将是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科技大学阎亚宁副教授以《遗产保护与经营的整合性观念架构》为题,阐释了自己对建筑遗产保护与经营上的观点和态度。

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教授介绍说,在世博会总体规划中,已纳入了保留原江南造船厂等历史建筑保护的内容,并已明确得到世博会董事会的批准,这在世博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保护上海工业遗产的同时也意味着在未来几年中建筑师将付出更多的智慧、创意和辛劳。

研讨会期间,会议组织与会代表考察了上海工业遗产和外滩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其中包括台湾著名建筑师登琨艳利用工业厂房改造成的“滨江创意产业园区”。他开风气之先,自1990年即开始致力于上海旧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对今日上海社会舆论的整体改变功不可没。苏州河畔的旧仓库保护再生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

建筑史学因涉及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而遇到了历史性的机遇,这是文物保护工作者、建筑史学者和建筑师共同的幸事。本次旨在探索中国特色建筑遗产保护方式和理念,推动中国建筑遗产保护观念变革和完善的研讨会结束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与会代表带着问题来到这里,带着与同道交流心得的欢愉离开,希望将中国地域优秀建筑遗产以更好的方式展示给世界,以期使中国的建筑遗产保护事业获得进步。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篇6

【关键词】历史保护区;生态博物馆;区域保护

1 历史保护区

法国是一个遗产保护起步较早的欧洲国家,一些文化保护的理念和方法以及法国政府颁布的一些法律条文都在世界范围内起到了表率的作用。从保护的技术、保护的的了立法、保护的观念上无不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在保护的立法方面,国家的立法保护始终是法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遗产的概念,随着立法的完备而逐渐得到完善,保护的内容和保护的范围都得到了相应的扩展。法国也是最早采纳了整体保护的理念,对本国的历史、自认文化遗产实行区域保护的国家之一。法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分为三个层次:历史建筑及周边地区、历史保护区、建筑城市和风景保护区。目前,法国被列为保护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6%。1887年,法国颁布了《历史建筑保护法》,首次对“历史建筑”做出了法律上的解释,并且明确指出了政府干预的范围。在此基础上,法国政府1913年颁布了《历史古迹法》,此法律了开启了以“历史建筑”为核心历史遗产保护实践,并且根据历史建筑的不同价值,明确了两种级别的保护方法:一种是列入国家保护的历史建筑;一种是等级注册的历史建筑。这种以单体建筑为保护工作重点的措施抑制延续至今,根据不完全统计,法国目前已有40622处历史建筑被列为国家保护和等级注册历史建筑。随着保护实践的开展,1930年通过了《场地及自然景观保护法》,将历史遗产的保护方法扩展到自然景观领域,和1913年法律一样场地及自然景观的保护也分为:列级保护和登记注册两种,目前每年约有20个新的场地被列级保护。随着保护时间的深入以及保护中所面对的实际问题,人们开始意识到一味的只是保护单体建筑史不全面的,建筑与环境、历史文化之间血肉相连的关系使得环境的保护与单体建筑的保护一样重要。于是在1943年的《历史建筑及其周边环境》法律中,明确了以历史建筑为中心半径500米的额保护范围。“当一座历史建筑被确定以后,无论是列级保护还是等级注册保护,对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就自动生效。”将“环境”的概念加入到遗产保护的理念中,是法国遗产保护的一次创举,在此基础上1962年,法国通过了历史保护区的法令,也称为马尔罗法令。因为在实际的并保护中1943法律中所限定的500米管控范围并不能真正保护历史遗产的整体风貌起不到保护的作用,于是法国根据国家遗产分布的实际状况,综合评定遗产的各项价值后,划定了“历史保护区”。保护区是“体现了历史、美学的特征或者从本质上足以对其整体或者部分建筑群进行保护、修复和价值重现”的区域。至200年,全法共有100个保护区。保护区建立的目的基于两点:通过建立一个法律的保护机制来避免或者阻止在历史街区中可能造成的不可挽救的损失;通过特殊的运行机制来保证历史的、建筑的、城市遗产的品质,并且改善老住宅的设施以保证其中的生活品质能够满足现代化的标准。

法国的历史保护区体现了法国遗产保护的有点:集中中央集权式管理、明确的立法体系、科学的规划编制、广泛的群众参。法国保护区制度的实际也证明:扩大整体保护范围、结合相应的保护法规对城市区域性特色和环境的保护的整体性区域保护实践是正确的。

2 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产生于“新博物馆运动”的背景下,二战后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民众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开始重新发现小地方“部落”的文化和社会价值,社区居民根据对于本社区文化的认同和尊重,自发的参与到博物馆建设中来。最早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和罗马尼亚出现了多个户外式的博物馆,以展示性的新方式来说明社区居民对于自身文化的新需求,即重视传统社会的特性,尊重本地区文化的真实性。20世纪中期,美国出现“邻里博物馆”,墨西哥出现了“综合博物馆”,这些都为生态博物馆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根据生态博物馆发起人之一雨果•戴瓦蓝(Hugues de Varine)的论述:197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巴黎举行,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代表强烈要求,建立发展非欧洲式博物馆模式的愿望,在大会上,“生态博物馆”一词被认可,为了在博物馆机构中涵盖与自然和人类生态相关的博物馆,以此响应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大会的国际辩论主题。1972年召开的国际博协讨论会上对生态博物馆确定了更为准确的解释,并且和区域性和社区性博物馆相关联。1973年,法国建设了克勒所――蒙锡生态博物馆,是世界范围内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博物馆。区别与先前的静态、孤立的陈列式保护,生态博物馆的保护模式很好的将时间与空间、动态与静态进行了有机结合,使得自然、文化遗产处于保护的原生环境中,重视了社区、文化、精神、自然和区域的紧密联系。这种创新和实践,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在保护范围上,生态博物馆突破原有孤立静止的做法,将文化遗产的保护扩大到了遗产所存在的社区,遗产保护有了明确的地域限制和范围,将文化与其存在的空间很好的联系起来,确保了遗产的真实性;在保护的内容上,生态博物馆将社区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以及生态环境纳入到一个系统中来,特别是重视了社区所拥有的无形文化遗产,考虑到了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联,强调生物、文化的多样性。正如雨果•戴瓦兰所说:“对于英语前缀eco用于生态博物馆(ecomuseum),既不是指经济(economy),也不是发指的生态学(ecology),其本意是指社会环境均衡系统:社区或者社会,人是其中存在的核心部分,人类活动以及进城。”从这个层面上说,生态博物馆的实践,是遗产保护的一次飞跃,寻求人、自然、文化的真正和谐与有机统一,才是遗产保护的真正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凡.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张凡.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篇7

【关键词】 文艺复兴 城市历史遗产保护 建筑风格 人文主义

西方的城市历史遗产保护成就无疑是令国人羡慕和惊诧的,从巴黎旧城的改造可以看出巴黎人对巴黎的热爱,从古罗马角斗场的改造亦可以看出罗马人对待历史遗产的良好的态度和作风,而其根深蒂固且童叟皆知的保护理念更是让我们望尘莫及。虽然西方各国对于历史遗产的定义、保护方法、保护理念各不相同,但他们尊重历史遗产、爱护历史遗产的信念却是大同小异。究其根源这种保护意识与他们的文化渊源密不可分。说到影响西方人思想意识的文化,文艺复兴不得不提,它是西方人思想的启蒙,更深刻地影响了他们对于历史遗产的态度。

1.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革命运动。十四、十五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后,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发展生产需要科学文化知识,而新文化的发展必须突破教会的束缚,因此社会上兴起了复兴希腊罗马文化的运动,资产阶级学者广泛搜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艺术作品和历史文物,重新研究已被埋没了千年之久的古典文化。他们的目的是古为今用,从中吸取养料,创造资产阶级新文化,以人文主义思想作为反对基督教的思想体系,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文艺复兴”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借此名义来发展科学技术,要求在思想上摆脱封建主义的束傅,要求关心人、尊重人、一切以人为中心,给人以个性自由和人身自由,认为人是伟大的,人应享用人生的快乐,人应该掌握自己的命运,这就是“人文主义”的内涵。它的代表人物有达芬奇、莎士比亚、但丁、米开朗基罗等。

2.文艺复兴的对欧洲建筑界的影响

文艺复兴在当时的欧洲是一场思想大解放运动,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思想上的意义,它使当时的人们思想发生了剧烈变化,导致了宗教改革和激烈的宗教战争。

2.1文艺复兴使社会重新认识了建筑

文艺复兴思想对建筑产生了深刻影响。社会中真正的出现了建筑师这个行业。将这种新的行业加入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呼吸之中。他们不仅仅只将建筑作为一种营造的经验型行为,而是赋予建筑一个理论的和文化上的基石,正如建筑师在罗马帝国所扮演的角色一样。他们来自雕刻师、绘图师、画家、工程师和细木工等。建筑师的出现,也为当时社会的思潮和文化进入建筑找到了一个切入点。

2.2建筑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

如果说以前(从罗马帝国没落到文艺复兴开始)的建筑和文化的联系多半处于一种半自然的自发,那么文艺复兴后的建筑思想和人文思想的结构紧密结合就肯定是一种非偶发的人为的行为,这种对于建筑的理解一直影响到了后世的各种流派。并且由于环地中海的贸易繁荣,使得意大利的贸易城市的学者很容易就接受到古希腊罗马在Byzantine和伊斯兰国家所保存下来的文明成果。其中林林总总的文化思潮,比如人文主义的兴起等对于建筑的影响非常巨大。而单就建筑造型而言,建筑师从古代数学家对于完美的数学模型中得到了启示,他们认为世界是由完美的数学模型构成的,而大自然和人类的美皆出于数学模型的完美。基于此开始了文艺复兴时代建筑师对于完美建筑比例的追求。

2.3柱式的重生

另一个引发的重点就是柱式,在罗马帝国之后,文艺复兴的建筑师重新继承了一整套古典的柱式,并且依此为基准奠定了直到现代建筑诞生的经典建筑营造模式。

2.4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这一时期建筑风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称之为文艺复兴风格建筑。这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在理论上以文艺复兴思潮为基础;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建筑风格,提倡复兴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形式,特别是古典柱式比例,半圆形拱券,以穹隆为中心的建筑形体等。例如,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府邸,维琴察圆厅别墅和法国枫丹白露宫等。其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一般认为,15世纪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成,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直到18世纪末才转为巴洛克建筑风格。

2.5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艺术特色

文艺复兴建筑具有明显的艺术特色:一是学习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古典风格,并且发展了“柱式”的概念。二是强调建筑的比例如同人的比例一样,反映了宇宙的和谐规律,这一点上很强烈地体现了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的传统影响。三是使用对称的形状,集中式。四是恢复“自然”,以尺规制图,以圆形和正方形为主。五是反对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特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是世界建筑史上一个大发展和大提高的时期。

3.文艺复兴对欧洲历史遗产保护的重要思想作用

正是有了文艺复兴,人们在思想和文化上有了大解放,以“人文主义”核心思想为理论体系反对封建教会的束缚。人们充分认识到了人自身的价值,发掘和学习埋没了千年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使得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和建筑类型得以传承。产生了“建筑师”这一概念,对建筑、建筑风格有了深刻彻底的认识,意识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荣。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柱式、穹顶、拱券自此深入民,人们亦把他们看做历史文化的象征。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之紧密相连:人们每周都要到教堂做弥撒,孩子们跟随父母从小在古老的穹顶柱式大教堂里嬉戏玩耍,教堂已经成了大人孩子们不可或缺的生活伴侣,人们从心底里热爱它,喜爱它的美丽、它的风格、它给人们的建筑空间,自然就会更加的爱护它,保护它;西方的小学每年会给学生两周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去历史文化保护区(点)学习玩耍,这种教育使得古建筑扎根与孩子们的幼小心灵,是他们成长的沃土,童年的记忆,长大后他们自然会像对待自己的亲人朋友般对待这些建筑,这样的保护思想何其牢固可想而之。

较之西方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我国的遗产保护缺乏文艺复兴式的思想启蒙,故而没能深深的根植于民心之中,从源头缺少统一的思想认识,往往把蝇头小利看的重于历史文物。

期待着中国也进行一场“文艺复兴”,让祖国的历史遗产保护事业不再是高校里几个教授们的长篇大论,而是全民皆兵的保卫战,把中华上下七千年的历史文化一脉相承至久远的明天。

【参考文献】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篇8

论文摘要:分析了在建筑设计中时历史文化保护的种洲误区.并就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镶护的内笔进行了才探讨。

要了解城市设计的内涵,就必须关注城市中的生活的人。在城市设计中,人是第披关注的主体.而关注人的思想也显得地位重要。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思想是在千百年发展中提炼、沉淀而形成了城市的文化,而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也深刻地印刻在城市的历史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城市人。因此,城市设计与城市文化、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许多城市建设得n益繁荣,城市人口的增加,往往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带来极大的破坏性,这就有必要从认识上加以提高,重点防范。在城市设计仁对历史文化明确予以保护,从法律上给以保证。

一、目前城市设计中对历史文化保护存在的几个误区

一种是往往在想毁掉先人的东西时,就有人打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我们可以创造新的历史’的招牌.历史是大家创造的,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枉自独尊,笔者赞成“让每个人都占有历史一页”的提法。据说在英国古城墙要修复,砖川以不用古砖,就是荃于这种邢论的做法之一有的城市任旧城瑞遗址处修的街道广场上还特意标l泪原城墙的位置走向。历史不能像割韭菜,长一茬割一茬。城市建筑更不能几年就拆一茬。

第二种是“保护历史文化妨碍了经济发展”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一方而在破坏历史文化,一方面又在大谈自己城市的历史t往㈣城拆了占建筑.叉到新区搞明清一条衡。这种做洼既破坏了很好的旅游资源,义不能形成新的经济热点。

第三种是旧的建筑不适用,需要改造”的浇法。这一改就是火拆欠建,耐口垒=倘若西安也把城墙拆掉修成环路,其古都风貌及旅游价值就蜚;色不知多少。还有的地方为丁突出自己的城市特点,在任何价值上部搞上地区。民旌历电的特征.以示“文”的延续。侄个城前里应有不同历电时期的建筑及J礼貌,怛绝没必要在每个建筑上看其五干年。只要对历史做了大胆的保护.觥叫毫虻顾忌地作对现代化的追求。这样,殳就自然延续且通畅。

第四种是要用一种统一的理论指导全盘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特打E千姿百态,文化底蕴备不相同.需要也不同。用一种理论指导垒盘,显然不切际中国有自己的城市文化传统,亩目套用西方理论,只会牺牲自己的城市特色。作为中国文化代袁的北京城借用功能主义系统的犬拆大建、内外环道路超K度衡使北京传统城『l亍特色几近灭绝,便是前车之鉴。然而中国的现代城市设计教育思想,方法义一直在承袭两方的城市设计体系,无法摆脱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当然惜鉴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十如何往借鉴、套用中研究西方城市设计理论对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适应性.逐步建构适应自己城市的地域特点.地方风貌、文化韵味、经济规律,叉具备时代印记的1脏动性城市理论,是当夸亟待解决的课题。

还有,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仕佧忽略对古树名未的保护,为J逛筑可以任意砍伐树是J玎史的活的见旺.是无法仿造假造的文物,难道不应该更加霞视吗?城市既是经济社会疑腱的载体,义是历电文化的象征。这足任何一个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者都不应该忘记或瞳师的两方。

二,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保护设计的主要内容

历史文化的像?盐叶是城市设讣的重要内容.其魅力不仅在下它具有很高的艺术,反映…当地的地方特色与风格.而且它具有寓的文化内汹.能充分反映时代的延续性将历电史化占迹和城市设计结合起来.组成几文、{l:会景观的结台俸,是一郝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很强的活生生的教材历史文化的保护,苒内容包括:侏护对象的确定,保护方法、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范围。

其一,保护对象应该是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历史遗迹和风嚣名胜包括:园家。省,市、县各级文物削I】已定的历史文物和名畦点。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但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业已榻毁怛具有蘑修,重建价值的文物古迹等但在城市改建中,有时会对古旧建筑是否是历史文物占迹是否保留等问题提m质疑。我们可以参考英国公民信托社”提出的5条标准:是一件艺术品,能丰富环境t是某一特殊建筑风格或某-N期的迎匀[=代表,在社会I二【有定的历史地位与重大事件或甫要人物在历也l:有联系。能使周围环境具有一种时间上的延续感。

其二.历史文化的保护方法是根据各保护对象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业来确定其保存,发展利用的办法。为此,血首先弄清各保护计象的历史年代,文化等绒、性质特点,功能内客.容量。交通条件窄0I特征与经济利用价值等,井尽量从社会、文化、经济,精神、习浴以及心里情感上去完蒋和发程。保护的一般方法有保养维修、改造等几种,通过保持和恢复文物古迹的本来面貌,来示明当时的历史陈迹。

对古建筑加以改造,使其外形不变,而内部更添现代化的设备和装修,以充实它们的使用价值,使其得以新生。

通过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达到保护的目的。如日本横滨步行道公园设计中,设计者认识到由于横滨经济的发展,随之也产生了大城市所具有的一系列弊病,如“绿”在消失,“水”被疏远,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造成城市中自然的匮乏。因之在整个设计中构思了3个相关联的主题段,来追念与城市文脉有关的历史。设计者创造了:绿化步道——这里绿树葱郁,鸟语花香,一派自然景象,成为人工环境中的一块绿洲;“水”的广场——运用喷泉、瀑布、跌水、滚水和漩涡等水的表现来赋予广场自然的气息,使人摆脱城市的喧闹,获得了片刻的宁静;“石”的广场一是供纪念、演出等集体活动使用的露天广场,并制作了几十种有历史性代表的图样方案制作的陶块,铺砌在步道或嵌于指示牌上,给长者以历史的回忆,给少者以乡土的教育,给客人介绍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而留下特殊的印象。新晨

划定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保护范围,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所处的历史环境,同时,还考虑满足景观的观赏要求,完善原计划的意境,保护古建筑的历史格局和景观,提高其环境质量。

其三,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范围常根据不同保护对象的需要,划分为严格控制区、环境协调区和视线走廊区,现分述如下:

严格控制区:指文物古迹自身占有的地域。在此区内严格保护文物古迹及环境的历史原貌。一般除维修外不得有任意拆迁和改造,更不能新建。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篇9

【关键词】建筑保护;文化记忆;低碳城市

1. 绪论

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古代城市的杰出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及科学价值。但城市发展多元化与紧迫性使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矛盾突出,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同生共存,相互协调,保护再利用历史建筑需要政府、专业人员与公众达成统一。

2. 文化的记忆

文化记忆的具体形式有档案与历史、学堂教育、庆典活动、纪念性建筑物等。文化记忆的理论告诉我们,文化必须借助于符号才能保留、加工和生产。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习惯的、特有的使用方式,即文化记忆方式。我们认为文化记忆方式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对文字与图像关系处理的民族差异[1]。

2.1文化记忆。

文化记忆以文化体系作为记忆的主体是超越个人的。因为记忆不只停留在语言与文本中,还存在于各种文化载体当中,比如博物馆、纪念碑、文化遗迹、歌曲以及公共节日和仪式等。通过这些文化载体,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才能将传统代代延续下来。

我们城市总是处于不断更新中,代表着社会的前进,展现时代特色,保护的街区或建筑则像碎片洒落在城市一样,在不同的地域展现出不同风貌特色的街区或建筑,留给人们的是不同的记忆,这种记忆方式丰富了城市的空间环境,也会将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2.2城市记忆。

城市文化的记忆除了形象的视觉感官,还有周围空间环境的想象感觉,从古代到现代,一步步的记录着历史的变迁、环境的演变。城市文化总是依托于建筑并最终超越建筑的,所以我们保护的不是孤立的笼子,可远观而不可触摸,而是感受历史所沉淀的记忆,同时使其发挥社会功能,给城市带来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实现低碳城市平衡发展。

3. 建筑风貌传承与延续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保护的不仅仅是文物建筑,而是一个街区、城镇的文化传统、生态环境、原始风貌以及所在城市空间的良性循环。

3.1建筑风貌。

(1)历史风貌建筑年代纵横历史五千年,这些历史风貌建筑不仅表现了当时建筑艺术的风格和特色,更凝结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已经超脱了建筑物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向现今的后人展示在历史长河中所沉淀下来的文化内涵。历史风貌建筑存续的历史,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每一栋历史风貌建筑,都是历史的一个缩影[2]。

(2)每一栋历史风貌建筑或者街区的产生都有着他的时空背景。特定的时空决定了历史风貌建筑的不可复制性。也就是说,时空背景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历史风貌建筑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和特色,能够反映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展现了民族宝贵的历史财富和文化遗产。

3.2传承——延续。

(1)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只有从每个城市的历史建筑、肌理文脉和非物质文化三方面综合考虑,才能实现城市的文化传承。“圈地”的行为造成了原有文化环境的遗失,因为这里筑的墙,没有携带此种珍贵的文化印记,而是真实地将历史遗迹从整个城市中隔绝出来。进与出,不自然了,文化环境也就断裂了[3]。

(2)经历了百年乃至更久的风雨沧桑,历史建筑有着无法比拟的历史底蕴,改造建筑的同时不仅带来新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也使得人们的回忆找到根,原有的历史文脉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宝,是凝固着城市居民对传统文化最朴质的记忆。

3.3尊重历史。

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宝贵的精神文明,是一个古城市、城镇、乡村的烙印,代表的是一个地区的根基、底蕴、特色和生命力。

对建筑和历史街区的社会历史价值的认识

都还不够,保护意识也还跟不上,更谈不上合理有效的利用。因此,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浪费。

对于已经消失的历史文化,我们没有时间去痛心了,保护好现有的是当务之急。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都是过客,所以对以往历史保持“温情和敬意”,应当是每一个人的基本信仰。 毕竟懂得尊重历史和利用历史的民族才不会迷失方向。

4. 建筑——时代的印记

(1)“去与留”一直是旧建筑改造中的核心问题,如何在保留建筑历史风貌的同时赋予建筑新的功能?在为业主提供舒适环境的前提下,如何把握现代元素嵌入的“度”? [4]具有一定历史的建筑或街区,往往经历过无数次的改建、翻新或装修,无论从视觉上,还是感官层次上都会留下不同时代的印记。

(2)一般来说,一个城市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构成了这个城市的历史文脉,只有完整的保留那些标志着当时的文化、铭刻着历史印痕和具有特殊人文意义的建筑物,才会使这个城市的历史绵延不绝,并使她永远焕发着魅力。历史建筑与城市环境,离开了人的活动,就意味着丧失了许多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符号,这就如中国长城如果没有秦始皇开端和哭倒长城的孟姜女这样的传说,可能留给后人的只有那耸高的石头了。只有在体现传统文化的艺术活动和与之相适应的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的前提下,才能形成充满独特魅力的城市特质,新、旧的历史建筑和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精神追求才能完美地统一起来。

5. 结语

保护再利用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传承文化与发展创新是不可停滞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全球化等趋势的不断发展,在世界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文化抄袭、相同的现象,一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融合,使各地的经济发、文化进有一定的交叉发展;另一是重叠的文化地域性和民族性,破坏了文化记忆的多样性。 文化的本质就是传统,不同的民族、地区,其文化传统各不相同。今天,各地所特有的传统历史文化在人们的记忆中更显得弥足珍贵。

参考文献

[1]阿斯曼,《文化记忆》[M]慕尼黑:C. H. Beck,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冯军,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社会价值[J]中国房地产,2010.11,P79.

历史建筑保护论文篇10

关键词:场所理论;文脉;空间规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五夫镇

Abstract: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wn of Wufu, which is the birthplace of Zhu Xi, has a history of thousand years. However, such an ancient town is moving towards decline with the increasing speed of urbanization. In this paper, Place Theory will be employed to re-plan the layout of architecture, courtyard, streets and open space. The historical town will flourish again via maintaining the particular style and features of Wufu and improving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round.

Keywords:place theory;context;special plan;conservation plan of historic town;Wufu town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5-0074-02

1 引言

历史文化名镇是反映当地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城镇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然而,在城市化的热潮之下,历史城镇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尊重,反而呈现出一种“非正常”的死亡。以武夷山市五夫镇为例,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保护规划和政策引导,基础设施匮乏,建筑年久失修,破败现象严重,新建建筑缺乏必要的规划设计,正逐步蚕食着古镇。笔者以场所理论为基础,在保留地域人文特色的基础上提出对五夫镇进行合理的保护与更新。

2 场所理论与历史文化名镇

2.1 场所理论

《寻找失落空间》一书中,作者罗杰・特兰西克提出将场所理论与图底理论、连接理论相结合,结合环境的独特形式和内在细节给与物质空间丰富的内涵,对城市文脉给予回应。场所理论,其本质在于对物质空间人文特色的理解。“空间”是有边界的或者是不同事物之间具有联系内涵的有意义的“虚体”,只有当它被赋予从文化或区域环境中提炼出来的文脉意义时才成为“场所”。“场所理论”比物质-形体分析前进了一步,它加入了人的需求和文化、历史及自然环境等考虑因素。

2.2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

历史文化名镇的整体环境风貌体现着城镇的文化与历史内涵,营造出独特的场所感,反映着城市发展的脉络。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规划应整合包括社会在内的城镇整体环境的各部分以创造具有文脉内涵的场所,其方案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和空间的灵活性。因此,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城镇文脉的延续性,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积极进行文化产业的挖掘,在一定程度上发掘历史遗产的社会经济价值,从而体现场所精神。

3 五夫镇现状研究

五夫镇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东南部,具有闽北传统村镇形态,是朱子理学的发源地,素有“邹鲁渊源”之称。一学宗师朱熹在此生活了50余年,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古镇特有的理学教育环境,以兴贤书院、朱子巷、朱子社仓、朱熹手植古樟等为代表。当地的武夷文化,以古闽越文化为背景,中原文化为核心,外来文化为点缀,融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为一体,南北交织,中外并蓄,形成了极富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五夫镇中主要劳动力涌向大城市和东北方向的新城,居住人口流失,大量建筑空间闲置,社会活动趋于消亡,古镇逐渐趋向衰败。同时,镇中随意搭建现象比较普遍,且建筑密度大,占用开敞空间,破坏了整体建筑肌理。城镇的发展也导致古镇边缘建设与其内部环境不协调,使居民对传统古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进一步降低。

五夫镇部分街巷空间杂乱无序,随意性大,系统性、可达性与可识别性差(见图1)。主要街道如兴贤古街、朱子巷等,以步行交通为主,机动车无法进入。古镇主要公共建筑沿兴贤古街布置,主要是商业功能,但是多为小规模作坊经营形式,缺乏统一的控制与管理。商业建筑与居住建筑混杂,降低了当地的居住环境质量与生活空间品质。古镇内公共服务设施欠缺、不成系统,且布局杂乱无章,如缺少公共厕所,给游客带来不便,电线乱扯乱接现象严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给排水设施老化,影响居住质量。

4 五夫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中场所理论的应用

历史的发展使五夫古镇留下了大量历史建筑和传统街巷,在这些建筑的物质躯壳上,或多或少都留下了当地的历史特色、地域特点,适应当地气候,反映当地的文化和审美观,是武夷文化的物质载体。为了使五夫镇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为了保持五夫镇的历史文化底蕴,复兴古镇区势在必行。武夫历史文化名镇保护针对居民改善居住环境,发展地区经济的要求,从古镇整体环境、现状出发,试图对历史文脉、人性需求和场所本质予以呼应,实现新旧建筑和空间在已有城市肌理中的融合,提升空间质量,丰富建筑功能,以改善居民生活,发展旅游业。

4.1建筑及院落空间

通过对历史建筑及传统院落空间的保护与更新,使五夫镇的传统风貌得以延续,从而增强城镇的识别性,界定出一个有意义的场所。五夫镇的历史建筑是朱子理学盛行时期历史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极其珍贵的物质文化资源。对于当地重点历史建筑如兴贤书院等,恢复理学学堂的功能,成为理学研讨基地,展示耕读及理学文化。作为重点保护文物的独立的古建筑应与周边的传统民居有机结合,形成簇状空间。

古镇的闽北传统民居高低错落、排列有序,屋顶成片,颇有气势(见图2)。对于空置的建筑单体,可以改造其内部空间,增加新功能,鼓励当地居民进行家庭式商业开发,如家庭旅馆、家庭茶楼、农家乐等。这样通过保护其物质遗存保留了场所特色,通过复兴场所的记忆和再生经济活力又延续了其特有的场所精神。

新建建筑应该延续传统建筑符号,达到风貌的协调统一。对于规划的公共建筑,例如博物馆,其形式可仿造兴贤书院,八字墙装饰精致浮雕,陈列五夫朱子文化文物、农作物、五夫特产、老家具、农具等。

闽北传统民居建筑大都有多重院落,既有单轴线式,也有因地形而灵活布置的自由式。对院落建筑群中的院落空间实施恢复性的整治,拆除院落及庭院中搭建的建筑,恢复完整的院落空间、对院落空间地面进行重新铺装及绿化。铺装采用传统的铺地材料,绿化植物选用乡土植物及当地庭院常用植物。

4.2街巷及开敞空间

街道作为城市文脉中的空间元素,可以提供混合功能和社会交往,将公共和私人生活融合。五夫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应完善古街体系,并延伸至新区,形成新的景观街道体系。保留街道原有形态、格局、位置,整理街巷体系,疏通巷道,使古街的鱼骨状街巷格局更为清晰。维持古街巷亲切、人性化的尺度,为街道游客提供安全的步行环境,形成连接性较好的步行网络系统。整修古街青石板路面,加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沿兴贤古街两侧建筑的材料、色彩、形式、尺度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日后商业和旅游发展带来的对城镇风貌的破坏。对严重影响老街传统风貌的建筑要拆除重建,拓宽局部街道,增加公共活动空间,恢复老街古色古香的风貌韵味,数百米的古街串起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五夫镇地方特色的集中体现,由此建立居民的乡土意识,促进古镇旅游经济的发展(见图3)。在潭溪的两侧利用开敞空间建设游览步道,发展商业街,设置商业网点、手工艺作坊、地方特色店、家庭式旅馆、餐饮设施等,提升古街活力,增加游客驻留时间。

人们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场所系统来建立社会生活,这个场所既要具备与城镇文脉相呼应的场所内容,又要有与周边环境相区别的有可识别性的边界。在古镇中增设街头绿地、 公园、 生活性广场等,吸引本地居民以及外地游客,为人们提供交流、见面、休憩的场所,增强街道空间的活动能力(见图4)。利用雕塑小品,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以此来建立起人与古镇的情感联系,使五夫古镇具有较强的归属感与识别性。保护汇集于五夫古镇的两条溪流――潭溪与籍溪,将自然山水与农田景观引入到城镇中,改善五夫镇的生态环境,优化城镇景观。在五夫镇古镇区南端,规划新建一处宗教公园,这不仅体现了当地宗教的文化内涵,并且也限制了城镇向南部的扩张。

4.3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表达了场所独特的特质,它不仅具有建筑实体的形式,而且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体现场所精神的空间是包容和多元的,过去与现在的物质空间建设通过丰富和层叠的混合方式结合。自生且演变中的城市形态,其场所如同历经时间变化而形成的,五夫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不仅要依托于古镇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更要发展新的具有感情内涵的空间场所。一方面,要挖掘五夫镇的理学文化、闽越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利用闲置地营造不同主题的公共空间,通过建立民俗博物馆、雕塑小品等形式展示于游人面前;并且在节庆日子里举行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让人们对五夫历史文化名镇的民俗文化形成认同感,延续城镇文脉,增强古镇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对于曾经代表古镇重要产业的场所,在恢复的同时,也可以进行适当改造,使之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例如对于极具当地特色的烤烟产业,结合烤烟楼建筑建设景点,作为当地旅游特色之一,带动当地手工业的发展。

5 结语

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过程中,场所理论的应用可以避免历史文脉的丧失。五夫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关键在于尊重古镇原有的场所精神,在保留历史风貌和文化氛围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空间环境,丰富五夫镇的活动与体验空间,使人与古镇建立起一种联系,从而传递出场所特有的精神内涵而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

参考文献:

[1]罗杰-特兰西克. 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M].朱子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122113.

[2]布伦特・C・布罗林.建筑与文脉――新老建筑的配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3]阮仪三,王景慧,王琳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4]张鹰.基于愈合概念的武夷山五夫镇的保护与更新[J].南方建筑,2009,(4):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