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8 10:16:49

城市化进程论文

城市化进程论文篇1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文化;滇东中小城市;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1-0149-04

随着云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围绕曲靖中心城市正在构建珠江源大城市城镇体系,其中的宣威、会泽、罗平、陆良等次级中小城市,其发展规模与人口迅速增长,逐渐成为云南城市化进程中新的增长点。

滇东中小城市的建设只有通过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才可以获得城市持续发展动力,并形成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文化个性,从而成为具有竞争活力的城市群。为此,我们必须重视宣威、会泽、罗平、陆良等滇东中小城市的文化建设,挖掘其文化潜力,提升其城市文化品位,探寻滇东中小城市文化建设的路径,使其在滇东历史文化积淀及经济发展基础上获得文化提升之力,使滇东中小城市文化建设在云南城市化进程中保持着良好的状态。

一、滇东中小城市文化建设的时代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城镇人口迅速发展为6亿多,占总人口49.68%[1]。快速发展的城市,不断改变着我们的观念与生存的状态。其中的负面是,随着大批的农村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城市规模与人口急剧膨胀,加之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现状,盲目追求大城市化的导向等因素,导致我国城市化空间格局、城市效率、城市生态等方面出现了问题,城市土地、水源、环境、交通承受着巨大压力,使我们在享受着大城市带来的自我发展机会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抱怨大城市带来的种种恶劣环境与生存压力。因此,“我国未来的城市化要实现从以大城市为主导转向以中、小城市为主导的战略转型,从而稀释大城市的压力。”[2](P48)从城市经济学的角度看,大城市对周边区域具有经济辐射力,但其辐射作用会随着范围的扩大而减弱,因此,中小城市是一个科学合理的多层次城市体系中不可缺失的节点,既回应大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又对边远的农村产生新的经济带动作用。2010年,国务院提出“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3]的决策和部署,必将使我国中小城市必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这种城市发展重心的转移,为中小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对于滇东中小城市而言,这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滇东中小城市应该抓住发展机遇,在城市化中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以实现中小城市又好又快发展的时代新要求、新期望。

在此背景下,我们又必须看到,云南城市化发展任务艰巨,滇东中小城市的发展极为重要和紧迫。云南城市发展囿于历史条件和经济基础,整体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虽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采取了有力措施推进城市发展,并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绩,“全省城镇化率达到35.2%,比2000年的23.36%上升了11.84个百分点,城镇建成区面积204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554万人,形成了1个特大城市、1个大城市、3个中等城市、14个小城市、106个县城、1175个小城镇组成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了城镇布局更趋合理、区域更加协调、体系进一步完善、功能相互衔接的城镇化发展格局。”[4]但从统计数据看,云南的城市化进程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仍然很大。

目前,云南的城市化发展已进入到一个加速阶段,这在为滇东中小城市提供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使滇东中小城市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云南围绕着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两强一堡”目标,实施特色城镇化战略,提出了“到2020年城镇化率要达到50%”[5]的发展目标。城市化水平体现着一个区域的现代化程度,若以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现代化指标考量云南城市化发展目标,云南35.2%的城镇化基础需要我们为此付出艰辛努力;同时,“非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70%”[6](P19)的现代化指标需要城市提供大量非农业劳动力市场或就业机会,而这要依赖云南为数不多的大城市来承担,这就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只有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才能减轻这种压力。

滇东中小城市区域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有着厚实的工业基础与多样化的产业结构,还有丰硕的文化教育成果,因而在云南城市化进程中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力量。在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关键看其怎样作为。实践的勇气和创意将使它呈现出新的面貌。

二、滇东中小城市文化建设的地域资源

城市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几个层面,是由城市实体、城市人的活动及其精神等多种文化因素组成的城市图景,有着独特的精、气、神。城市的发展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之中完成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此,城市文化应该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化。通过它才可以抵御城市发展千城一面的趋同倾向。

地域化形态带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和区域属性,涉及了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各种要素。滇东地区的特点在于,它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历史悠久,形成了包容与开放的多样文化形态,其边疆地缘色彩与多民族特色相对较弱,有别于云南其他地区的文化。可以说会泽、宣威、罗平、陆良等地的久远厚重的历史文化遗存、独特的建筑群落、迷人的自然人文景观、具有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人等构成了滇东中小城市地域文化资源的主要部分,为滇东中小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可以满足滇东中小城市文化个性的培育需要。

(一)久远厚重的历史文化遗存

滇东地区是古时内地入滇门户,历史上曾属古夜郎国。其开发较早,战国时代庄蹻从此入滇;秦汉时就有行政建制,魏晋南北朝爨氏的统治创造了灿烂的爨文化……因此至今仍然有较多历史文化遗迹留存。曲靖珠街的汉代古墓群、宣威新石器时代遗址尖角洞、古驿道摩崖石刻、明朝开国名将傅友德南征的古战场遗址、会泽的铜商文化、会馆文化、罗平土官寨、阿邦古城遗址、陆良爨龙颜碑等等,以及已成共识的邛都文化、夜郎文化、爨文化等都是具有当下城市文化建设价值的地域文化。恰当挖掘开发,可资利用的文化因素很多。

在城市文化建设中一些人有种误解,认为城市文化是可以“打造”出来的。确实,中国城市发展有着极强的行政化色彩,依靠行政权力和经济实力可以打造出一个城市,但却难以“打造”出城市的文化个性。情况正相反,“我们用金钱扼杀了千姿百态的城市多样性,这有点像温柔的谋杀。”[11](P161)因此,滇东中小城市文化建设必须遵循城市发展的规律,通过发掘地域文化资源,来培育和提升城市文化个性,最终推动整个城市文化乃至城市自身的发展。

(三)提升文化节庆活动的文化品位

在滇东中小城市建设中,我们可以看到多种文化节庆活动。几乎每个城市都依托地域特色,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如会泽大海草山节、“钱王之乡”文化旅游节、罗平国际油菜花文化旅游节、陆良大型国际沙雕节、宣威火腿文化美食节等等,在提升知名度和推动产业经济发展中取得了良好成效,罗平的国际油菜花文化旅游节甚至成为了文化品牌。但是,一个成功的文化节庆活动要体现出持续的影响力,要在长期积淀、升华和凝练中转化为城市个体的自觉行为,而不是永远都是政府行为。以此反观滇东中小城市文化节庆活动,要么形式单一,要么缺乏持久性,其影响力往往更多依赖外在行为支持而不是文化的自觉行为。

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往往是以文化为底蕴,植根于民族信仰、民族感情和民族生活习俗之中,如傣族的“泼水节”,而滇东中小城市文化节庆活动缺失的正是这种底蕴。因此,滇东中小城市应在自己的文化资源中发掘文化新生点,通过多层次文化节庆活动打造新的文化品牌,达到提升城市文化形象与品位的目的。

总而言之,滇东中小城市作为滇东新生的城市群,应该在发展的起始阶段就树立“文化兴市”理念,将城市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滇东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寻找培育城市文化个性与特色的内在力量,在多层次文化活动中提升城市文化形象与品位,从而逐步形成城市软实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当然,城市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工程,需要理念清晰,长期追求,逐步积累。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对于滇东中小城市文化建设来说尤其如此。但文化的魅力正在于它的绵密与持久,当它的亮色照亮了一个城市,无论这个城市是大还是小,位于中心还是边缘,这个城市便真正获得了生命和个性。基于此,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滇东中小城市文化建设注定要成为一项值得追求的事业。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 /OL]. http:///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8_402722232.htm 

[2]万青,谷良俊,田宇.现代化视域下我国中小城市发展策略[J].经济问题,2011,(7).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EB /OL].http:///politics/2010-01/31/content_12907829_5.htm

[4] 罗应光.面向西南开放战略的云南城镇化机遇[EB /OL].http:///jrzg/content_1875180.htm2011-06/01/

[5] 云南省发改委.云南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年) [EB /OL]. http:///showdoc.asp?blockcode=DQBGYNGH&filename=201003170710.

[6] 陈柳钦.构建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新框架[J].江海纵横,2011,(7).

[7] 赵学东. 蒙特利尔宣言:“倡导民族的建筑方针”[J]. 时代建筑, 1990,(3).

[8] 单霁翔.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文化多样性[J].南方文物,2007,(2).

[9] 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城市化进程论文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市化进程;功用;措施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ity, is to overcome the drawbacks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o leave harmony and nature, man and man, man and society, a virtuous circl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continuous road of prosperity.Keywords ;civilization; urbanization process; func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22

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这种进程推进带来的是城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遇到巨大阻力,出现了城市人口快速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众多问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建设生态文明型城市,对推进城市化进程,化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建设生态文明型城市的重要意义

(一)为城市建设确立了发展方向。生态文明型城市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发展持续的人类居住区。生态文明型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就是生态文明,它要求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城市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

(二)为城市生态良性循环创造了条件。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文明型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居住区,也就是适度的人口密度,合理的土地利用,良好的环境质量,充足的绿地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资源优化配置、物力的经济投入、人力的充分发挥、物流的畅通有序、信息流的快速便捷;人和自然协调、社会关系协调、城乡协调、资源利用和资源更新协调、环境胁迫和环境承载力协调。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健康舒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

(三)是构建城市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社会和谐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城市进程中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能够保证人类有良好的的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而且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是加快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生态文明型城市建设,就是要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就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一条既能节约能源、资源,又能使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经济发展之路,就是要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二、生态文明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一)自然生态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1、提供人类生存的必须物质。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城市的自然生态包括空气、水体、土地、绿化、森林、动物生命体、能源和其他矿产资源等。这些自然物质,能提供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层、水以及能提供给我们很多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还能提供大量的能源。城市中的自然生态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

2、城市的自然生态具有补偿、调节、修复功能。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自然界的水体、土地、森林、动物、微生物等组成一个生物链,它们之间相互依赖依存,同时对城市的自然生态给予一定的补偿、调节和修复,如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排除氧气,植被可以保护水土等。再者,优美的自然环境可以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丰富人们精神生活。

(二)农村生态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农村生态是自然生态和农业生态的复合环境。农村生态、自然生态以及狭义城市生态,组成了广义的城市生态。农村生态注重的是人与农村环境的关系。对于城市化进程农村生态是基础,对于农村生态,城市化是动力。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生态为城市居民提供必要的粮食作物、畜、禽以及蔬果,是城市赖以发展的基础。

(三)城市生态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功能和作用

城市生态是人类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是人类栖境从自然生态向人工生态、再向高度复杂的复合生态形式演替的最高阶段,它注重的是城市人类和城市环境的相互关系,也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它提供人类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环境,为生产各种产品提供物质和资源,是人们劳动创造艺术创新和技术发明的平台。

三、建设生态文明型城市的主要措施

(一)尊重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建设生态文明型城市的核心。就是要在推进城市化生态文明的理念过程中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做到尽可能减少对耕地占用,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损害、破坏。根据水资源、土地资源、环境容量等评估城市承载能力,控制经济规模、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实现城市化的合理布局,减少对自然的伤害。

(二)完善法律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型城市发展。保护环境的立法是生态文明型城市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在生态文明型城市建设中,应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注重自然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将法律法规制定与城市产业生态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明确各种社会主体环境保护的权利、义务和职责,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支持。建立健全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

(三)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型城市建设关系到城市的每一个公民,故此,注重对公民的环境教育,引领公民养成绿色思维、倡导绿色消费,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齐心协力保护环境,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

四、结语

建设生态文明型城市,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到城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城市化进程论文篇3

城市化本身就具有鲜明的二重性。一方面,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进程的核心指数与主要尺度,因而,“城市人口首次超越农业人口”,可以看作是我国经济社会高速与持续发展的重要成果与象征。但另一方面,中国城市高速和超常规的发展也进一步激化或加大了城市与乡村、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的矛盾与差距,造成了房价高涨、交通拥堵、看病难、上学难、食品安全等突出问题与矛盾。特别是很多刚从农村来到城市的人,由于对新的生存环境、工具技术及游戏规则很陌生且不适应,不仅很难切实地分享到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利益,而且付出了沉重的牺牲和巨大的代价。正是由于这个深层原因,才出现了对“国际大都市”的尖锐批评和“中国伪城市化”等极端言论,同时否定我国城市发展的舆论和社会思潮也迅速滋生并广泛传播。在某种意义上,这些观念、意识、心理与社会思潮,扰乱了我们对中国城市化应有的理性认识和正确判断。但究其根源,则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长期存在的“城市盲点”密切相关。一方面,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在知识谱系和价值观念上具有浓郁的“乡土中国”色彩,使人们在面对迅速的城市化进程时缺乏必要的理论资源与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受西方影响,关于大都市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环境、经济、人口与管理等方面,不仅片面而且也不适应中国城市发展的特殊经验。这是在认识和描述城市时容易走向简单化、非理性和极端化的主要原因。推动关于我国城市发展的基础理论和正面研究,是清理和消除在思想和现实中极为有害的“反大都市”或“逆城市化”舆情思潮的关键。

结合近年来国内城市研究的探索,我们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以“城市科学”的学科建设为中心,为中国城市化进程提供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具体是以马克思有关城市发展的理论观点为指导,整合中外在城市环境、政策、规划、经济、管理、人口、交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打破我国社会科学研究过于专业化与精细化的既有学科架构,以满足城市研究多元化的知识需要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现实需要。

在这方面国内已有一些探索。如2011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设置“城市科学”新目录,为推动城市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如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首批资助项目《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等,在综合研究城市发展上都积累了不少的成果,为“城市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积累。

二是以“都市文化学”的学科建设为中心,推动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转型与升级。传统人文社会科学以古典人文精神和现性系统为核心,无法从容应对以多元性与异质性为主要特征的都市社会,由此产生的大量知识与观念,不仅不符合中国城市化的理论需要,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反城市的。当下在学术界和社会上普遍流行的“反大都市”舆情,可以说主要是在这个温床上繁殖的。都市文化学根据城市化的规律和特点,其目的在于为当代人提供一种理性的方法、观念、理论与解释框架,对农业背景下形成的文史哲和在工业背景下形成的现性文化如何融入都市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蒙与引导作用。

城市化进程论文篇4

学术界关于城市化道路的争论主要围绕小城市论、大城市论、中等城市论、多元发展论、城市体系论等发展模式展开。事实上,中国的城市化不可能选择单一的模式,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建造超大型的国际都市,既有现实基础,也是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沿江沿海地区,可以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实现资源的相对集中,从而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带动相关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在广大内陆地区,则可以通过发展小城镇,将农业社会形成的产业结构,逐渐改变为工业社会的产业结构,增加当地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当地居民的实际收入。而如何摆脱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小城镇不优”的现状,是城市化战略推行的中心思考。

大城市在城市体系中发挥了城市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核心主力。城市化战略设计中要敢于摆脱“大城市不大”的现状,认真规划国家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将其塑造成国际级和部级的人才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技术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等,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辐射作用、带动作用。

中小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的中坚力量,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目标。城市化战略设计中要摆脱“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的现状,加大中小城市的建设步伐,重点提升城市建设的质量,尤其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业和社区建设的力度。

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等级中的基础力量,是大中城市的触角与延长。城市化战略设计中必须摆脱“小城镇不优”的现状。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路径,对于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且分布比较集中、城镇密度比较高的地区,鼓励城镇集中合并,选择以中心城镇为中心、卫星城镇分布周围的方式发展小城镇;对于乡镇企业不发达的地区,首先应大力发展经济、培育实力,为城镇的建设创造条件;对于有大型企业的地区,可以在其周围建立城镇,但一定要注意城镇的区位分布,注意其他配套产业的发展,防止企业风险转化为城镇风险。

城市化进程论文篇5

关键词:中国;城市化;进程;阶段;风险

中图分类号:17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084-04

城市化也称城镇化,最简单的理解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的过程,基本指标是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但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城市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理解,乡村城市化不单是人口的城市化,更主要是生活在乡村的居民能够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社会环境等方面都能达到现代化的标准。从文化学角度理解,城市化是以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中为特征的一种历史过程,不仅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的演变,而且此过程还伴随着精神、文化、观念的无形转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城市化率迅速提高,极大地推动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但代价和风险也如影随形。本文旨在梳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理论探讨和实践发展的线索和成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廓清认识上的误区,自觉控制发展中的代价和风险,稳步推进城市化,实现城乡的和谐发展。

一、“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理论探讨和共识形成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缓慢,1949年至1977年的28年间,城市化水平仅提高8.32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为0.29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快了城市化步伐,从1978年至1998年的20年间共提高12.48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59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前增长速度的2倍多…。尤其在最近10年,中国城市化率由20%增至40%,走过了英、美等国百年以上的历程,实现了大规模的城镇化,而且增长势头不减。

回顾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过程,我国在对如何克服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城市病”,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等重大问题上展开了广泛的理论探讨和争论,取得了丰硕成果,共识逐渐形成。

首先,考察了西方国家城市化发展的曲折历程。世界城市化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其历史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城市化初期阶段,往往以经济发展为主导,以物质财富增长为核心,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GNP指标”,其发展是一维的,并导致“城市病”的产生与发展。为了解决贫困、失业、收入不均、住房拥挤、交通不便等城市病问题,人们开始修正发展的目标,在GNP指标外,补充了一些社会发展指标,如人口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贫困人口、营养状况、盲率等。至此,城市化进入二维发展阶段,即经济与社会发展并重的阶段,这是城市化的第二个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恶化引起的一系列恶果,使人们意识到工业化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提出质疑和批判,确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谋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模式由二维转变成三维。城市化进入第三阶段,即可持续发展阶段。

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这一标准看,世界城市化进程又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初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以下。这一阶段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工业生产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农业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中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到70%之间。这一阶段工业基础已经比较雄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工业吸收大批农业人口,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稳定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70%到90%之间。为了保持社会必需的农业规模,农村人口的转化趋于停止。

其次,对西方城市化理论的借鉴和发展。国外学者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西方发达国家、亚洲、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等的城镇化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结构理论、区位理论、区域发展不平衡理论、内源式乡村发展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等,涉及了经济学和区域发展当中的一系列的理论。这些理论中,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发展经济学先驱人物之一的阿瑟・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理论及与之相关的城市化理论,在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初期对中国学者研究及政策都有较深影响。

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者对中国城镇化的研究处于借鉴西方理论进行实证研究阶段。同时也认识到:西方经典的城镇化理论只是世界城镇化发展一般规律的总结,而且主要是以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经验为依据的,它一定程度上可以供中国城镇化借鉴和吸收,但不能完全阐释中国城镇化。中国城镇化实践表明,中国城镇化进程既有与世界城镇化普遍规律相一致的特点,又具有反映本国具体国情的特殊性,我们必须在借鉴相关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努力构建适用于中国国情的理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第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讨。中国城镇化的方针和道路选择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争论的热点问题,学者们进行了持久而广泛的讨论,先后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归纳起来主要有:(1)小城镇论。这一观点认为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国情,中国应大力发展小城镇,走“以小城镇为主、大中城市为辅”的城镇化道路。(2)中等城市论。这种观点认为,中国城镇化要以发展中等城市为重点,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因为中等城市兼有大小城市的优点而少有两者的不足,中等城市在城镇体系中有独特作用、发展潜力和良好效益。(3)大城市论。这一观点认为,人口向城市集中,尤其是向大城市集中,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中国也不能例外。(4)均衡发展论。其主要观点是,中国的城镇化应该建立以大城市为领导,以中等城市为骨干,以各类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网络系统。(5)多元模式论。这种观点认为,中国人多地广,地域差异性大,市场经济不发达,工业化水平低,不可能采取单一战略模式去解决城市化问题,而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向多元化目标逐步推进。(6)都市圈模式论。都市圈,或称城市群、都市带、大都市连绵区,是指在某一地域上集中分布若干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庞大的城市群,是一种具有多核心、多层次的大都市区联合体。中国的城镇化应该走都市圈带动模式,都市圈是中国最有效率和效益、最切合实际的模式,通过组建若干都市圈,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多极带动,使都市圈中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协调发展。

在探讨和实践发展过程中,关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共识已经形成: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坚持各地区因地制宜、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它追求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城镇化与城镇布局、城镇化与大中小城市发展、城镇化与小城镇建设、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两个阶段

笔者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按发展速度和城市化的主要内容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到2000年稳步推进时期。总体上以“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为方针,稳步推进。

这一阶段,从理论研究层面看,主要是为在实践出现的新问题提供理论解释。主要内容集中在“小城镇问题”、“民工潮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城镇化发展方针和发展道路问题”、“城镇化水平”、“城镇化规律”、“城镇化机制”、“城镇化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也有学者研究了人口流动和城镇化、非农化和城镇化、城镇化和城镇规划、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学者们的研究实用性很强,有些研究成果直接成为国家制定有关城镇化政策的依据,对中国城镇化政策和城睾寰,七发展实践都发生了重要影响。

从政策层面看,这一时期中央和国务院下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制定政策,引导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1980年,国务院批转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中强调:“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1984年中央先后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农民进集镇落户的通知》,使正在蓬勃兴起的乡镇企业发展和与之相匹配的城镇化战略渐次走人人们的视野。1990年开始执行的《城市规划法》强调“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i998年10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小城镇大战略”问题,2000年6月,“小城镇大战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通知》进一步具体化,使中国的城镇化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实践中,这一时期的早期,起指导作用的主要是乡村城镇化理论。费孝通先生是主要的代表。费孝通先生认为: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小城镇,采用了离土不离乡的形式,符合当前中国的具体情况。我们的城市没有能力在这样短的几年中吸收如此众多的人口,国家现有财力不可能创造这样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民充分利用原有的农村生活设施,进镇从事工商业活动,在当前不失为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乡镇企业是农村工业化的表现形式,正是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才使得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可以实现非农化的转移,也使得小城镇成为农村非农化的聚落点。

第二阶段,2000年之后,中国城市化提速,进入一个以“农民变市民”、“发展大城市”为主要途径和内容的新阶段。

正如2001年12月10日《嘹望》新闻周刊指出:“中国有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完成工业化过程,使绝大多数地区迈入工业化社会,并进而改变中国目前的城市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结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户籍对人口迁移限制作用的减弱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涌入,未来中国城市化过程将出现难以避免的快速发展,导致更多城市的诞生,使中国城市体系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人们终于认识到,发展大城市最符合经济效益,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十六大以后,在“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双重动力机制作用下,政策先行,媒体造势,学者研究,中国城市化提速。“减少农民――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增长获得新的动力――现代化步伐加速,这是一条不得不走的‘中国曲线’。”“如何减少农民?出路只有一条:向城市转移,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有关机构测算:今后15年,若能通过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使农村人口减少30%,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农村人口的平均收入即可增加30%。”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构建城市群、郊区城市化、造城运动等途径和方式,注重做大城市规模和外延拓展,农民通过迁入城镇或随被征用的土地一起获得了市民身份。中国城市化率迅速提高,最近10年,城市化率由20%增至40%多,走过了英、美等国百年以上的历程,实现了大规模的城镇化,而且至今增长势头不减。有专家预计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0%至55%,到2050年可能达到60%至70%。

三、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强社会风险管理

农村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问题也逐渐积累和暴露出来,其主要表现如下:最近10年城镇化速度虚高,特别是“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太快;经济发展及就业岗位增加不能适应冒进式城镇化;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甚至造成破坏。问题的缘由可以归纳为三类:(1)对我国国情缺乏深刻认识,包括自然基础、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以及“农民工”现象的长期性缺乏正确的认识。(2)对城市化的误解。真正的、科学的城市化是有产业支持的,是有需求拉动的,并能真正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但一些学者和地方政府错误地把经济发展简单地理解为通过所谓的城市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致使追求城市化像追求GDP一样的时髦和功利。(3)相关制度和政策存在缺陷。城乡二元化的土地管理制度及过低的征地费用造成大量圈地;干部考核制度的偏差;分税制带来了大规模出让土地的动力;城市规划急功近利等。不少学者对“失控的城镇化”表示担忧,陆大道、叶大年等中国科学院院士、专家经过一年的调查和研究,在《2008科学发展报告》中发文,指出应警惕冒进式城镇化和空间失控。伴随城市化而来的社会风险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大的潜在风险来自于:农民的土地被城镇化了,而农民及其家属未被城镇化,给其中部分人带来失去生产和生活保障的风险,可能对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圈地,通过消除农村户口,消除农民身份,进而把农村变成所谓的城市。这样的城市化没有产业支持,广大农民在得到非常微薄的补偿之后,成了没有土地、没有工作,没有社会保障的‘三无农民’,前景堪忧。”有的失地农民举家外迁,进城务工。但在当前中国的经济结构下面,进城务工农民中.只有不超过30%的农民可能获得稳定的高收入的就业机会或做生意赚了钱,而70%以上进城农民很难获得在城市安居所需收入条件。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已成“失地农民”,又可能会成为城镇失业人员。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批农民工失业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大量农民迁入城市但不能在城市定居,会使这个庞大的群体陷入到贫困艰难的境地;如果又因失地无法回流农村,陷入困顿,不仅会威胁和谐社会建设和城市化运动的可持续推进,而且可能构成中国社会秩序的极大隐患。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正因为当前中国部分进城失败的农民可以返回农村,而不是不计代价地待在城市竞争维持温饱的边缘性就业

机会,而使留在城市的农民工仍可以获得温饱线上的收入,回村的农民工也可以获得体面的生活。在这样一种格局下,一方面是城乡差距在拉大,城市内部的结构也在分化,一方面是整个社会并未在局促有限的城市空间中形成严重的两极化,中国最底层的社会仍能维持基本生存。这应该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最大秘密。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目前阶段,保持一种农民可以进城又可以返乡的一体化的城乡制度设置,有助于农民更加理性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有利于提高中国现代化的安全系数。

对传统社会的解构既伴随着对传统观念和文化的扬弃,又会对新的共同价值和新的相互信任关系提出质疑,同时要求新建的社会组织和城乡社会结构形式能满足大多数阶级、阶层的利益和发展需求。城市化过程中由农村流入城市的移民中将长期存在文化认同和社会融人障碍,在平等享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上存在政策障碍。目前在城市中长大的“农民32--代”就在户籍、教育、就业、福利等方面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推进城市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必须综合考虑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经济结构、产业支撑和农民意愿等等因素,做好城乡统筹,加强风险管理,减少发展代价,稳步推进城市化。

首先,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城乡统筹,是指国民经济发展中城乡之间应协调发展。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推行的一系列二元化制度和政策造成了长期以来城乡收入分配严重不平等的格局,形成了目前城乡二元结构。就我国国情而言,城市化就是二元环境下的经济在空间上实现资源重新配置和要素重新集聚的问题,城市化进程本质是实现二元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城乡经济与社会的运行机制必将发生重大变化,城乡原有制度构架与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下形成的城乡均衡特征会不断地被打破,新的城乡不平衡现象又会不断出现。因此,城市化进程中能否科学统筹城乡发展成为了极为重要的问题。城乡统筹主要内容包括:城乡人口统筹、城乡经济资源的统筹利用、城乡社会保障统筹、新农村建设等。

其次,创新制度安排,实现社会公平。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构建了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其作用无所不在。制度安排,是指对所有正式规则的设计、建构与操作。在经济活动中,合理的制度安排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它为人们提供了一套激励和约束机制,影响和制约着资源配置的效率,最终决定着经济的绩效。

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需要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和落实,更需要调整城镇管理政策,进行相关的制度创新。比如在农民工问题上,如何在户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个人发展、政治参与等方面保证其权益,确保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

第三,尊重客观规律,实现城市化可持续推进。

城市化与经济建设一样有自身的规律,各级政府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必须遵循这些规律,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无所作为。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换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从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实践看,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工业化,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发展相互促进,并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就目前我国城市发展阶段和趋势而言,关键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做好统筹规划,对全国来说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要多元化协调发展。针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态势,要消除对大城市的恐惧症,在有条件有基础的地区做好大城市、城市群的文章;空间上不同区域发展模式要有所差异;机制上强调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动力上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多种产业共同拉动。二是渐进式,要科学把握城市化发展速度,使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城市吸纳人口能力相协调,实现城市化可持续推进。

城市化的历史已经表明,城市化进程既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部改造史,也是一部认识史,我们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改造与认识不断交替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化发展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

[1]杨波我国城市化滞后的根源及负面影响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01)

[2]钱振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一现状及发展方向[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

[3]中国城市化的八个趋势[J].嘹望新闻周刊,2001,(50).

[4]王健君,叶俊东.中国城市化提速[J].嘹望新闻周刊,2001,(50).

[5]李义平.正确理解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若干经济理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06)

[6]i土伟农民工失业了吗?[EB/OL].http://news.qq.com/a/20090205/000762_6 htm

城市化进程论文篇6

关键词:芒福德;城市文化;城市哲学

中图分类号:B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1)04-0047-07 收稿日期:2011-06-01

20世纪末,芒福德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和人本主义理想,用渊博的知识和充满智慧的话语,对整个城市发展史进行了深刻的审视和批判。时至今日,“城市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分岔路口”的历史语境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重现了。关注城市主体的现实命运,解决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诸多问题,实现有意义的城市生活,需要重新审视城市观,需要从哲学的高度和深度反思城市。芒福德对城市历史作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在“人一文化一历史”的深度关联中对城市本质、城市发展过程和城市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反思。重新开启芒福德的城市批判话语,对揭示城市问题、建构城市哲学、推动中国城市发展有启发意义。

一、芒福德对城市本质的反思:文化指认和时空维度

就理论内涵而言,城市本质是城市作为其自身而同其他人类居所形态的根本区别。就理论特征而言,城市本质不是表面的而是内在的,不是附属性的而是决定性的,不是外延性的而是内涵性的,不是多变的而是稳定的。就理论意义而言,城市本质是构建城市理论的基础,反思城市本质,能准确把握城市发展规律,深刻揭示城市的意义和价值。从不同的视域看城市,城市有不同的本质。芒福德从文化与城市的关联中揭示城市本质,认为城市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文化磁体和容器,通过吸引、融合、储存和传播文化而不断丰富人性,发展人,孕育新人类。芒福德对城市本质加以文化指认,认为城市的深层本质在于文化;城市文化在时空维度所具备的特征决定着城市的特殊功能。

1.文化:城市质的内在规定

芒福德对文化的理解更接近大文化概念,即人化。在芒福德看来,文化与城市密切关联,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首先,从城市的发端看。文化尤其是价值观念层面的文化是城市质的内在规定性。为了揭示城市本质,芒福德追溯到城市发展最初的胚胎――人类最早的礼仪性汇聚地点。这些汇聚地点具有“一种比普遍生活过程更高超、更恒久、更有普遍意义的威力”,人类汇聚在这种礼仪性地点参加各种形象化的原始礼仪活动。原始礼仪活动内含世界观、宗教、艺术和道德等价值观念,“表达了人们对一种更有意义、更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因此,这些人类早期汇聚地点从深层意义来看意味着一种超越生存意义的生活方式。这种超越生存状态的人类存在就是人类的文化存在,也就是在这个层面上这些人类性礼仪汇聚点才具有城市胚胎的意义。其次,从城市的发展看,文化尤其是价值观念层面的文化是城市发展、衰落和转型的深层原因。城市文化是以城市人文价值为核心外化而构成的文化体系,它隐含着城市社会的基本的价值判断,这些价值判断不仅指向和规范现实城市社会,而且作超越式否定,城市因此而不断发展;城市文化体系中也会由于某种文化的价值取向过度发展而使城市文化体系遭到破坏,从而最终导致整个城市的衰落;城市文化中核心文化价值取向由于失去了对未来的指向能力,丧失了对现实作超越式否定的维度,必然被含有新价值取向的核心文化取代,城市也因此而转型。这一过程即为“文化城市”过程。从原始宗教孕育的城市胚胎,到古代军事文化孕育的王权城市,到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孕育的神权城市,再到近代经济理性孕育的资本城市,芒福德深刻分析了文化嬗变与城市转型的关联。

2.空间维度:文化磁体

从城市本体论层面来看,即从城市的精神性质和城市物质形态之间的关系而言,芒福德更强调城市精神的决定性,认为城市的精神性质更能体现城市的本质。“如果我们仅只研究集结在城墙范围以内的那些永久性建筑物,那么我们就还根本没有涉及到城市的本质问题。”“密集。人众,包围成圈的城墙,这些只是城市的偶然性特征,而不是它的本质性特征。”芒福德认为,城市中“‘精神的’或超自然的威力”以及恒久的目的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聚合力,把各种文化吸引到城市中。“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群集,它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并经常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复合体――它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从空间维度上看,城市是由恒久的意义和永恒目的生发的强烈磁力线而形成的文化磁场,城市就是文化磁体。这种文化磁场对一切陌生人开放,使来自不同时代(古代与当代;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和来自不同方向(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文化聚集城市,城市因此具有开放性和融合性。“在村庄或部族一类的原始团体中,人们只是以出生血缘联系或者通婚关系才获得其成员资格的,而城市,大约从最初伊始,则对第一个外来者和陌生人开放着。”城市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精神空间对文化的意义而言,是多元文化遭遇的根本原因;对人的意义而言,能提供各种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城市磁体这一精神本质其指向性是城市外部,涉及的是城市内外之间的关系;城市磁体的精神性本质在功能上突出体现在城市发端期、逐渐形成期和城市转型期。

3.时间维度:文化容器

芒福德对城市本质的反思,除了有一个空间的维度之外还有一个时间的维度。“古往今来多少座城市又无一不是时间的产儿。”“如若没有城市在时间上的丰富性,城市就只能面临一种单调的未来,就只能听到历史上听过多次的单调节奏在未来的乏味重复。”芒福德从时间维度看城市的着眼点在于城市的特殊功能,即城市的文化贮存、孕育和传承功能。芒福德认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通过不断扩大交往和共同活动,城市各种文化彼此融合,相互碰撞,并且在冲突和碰撞中不断地被选择、提升和更新,进而冷却和沉淀、传承。“来自不同疆域、不同部族、不同类型的生存方式当中最为精华部分,都会在城市环境中得以浓缩,这些东西因而才更有可能彼此进行交融和实现新的组合。最终这种城市效能,在它们原来各自狭小而孤立的诞生环境中是根本无从实现的。”芒福德从时间维度一方面把城市比作铸模,用来冷却和凝结文化:“城市是一座座巨大的铸模,多少人终生的经验积累都在其中冷却着、凝结着,又通过艺术手段被赋予永恒的形式。”另一方面更把城市比作容器,用来贮藏、孕育、提升和传承文化:“城市便

是促成这种聚合过程的巨大容器,这种容器通过自身那种封闭形式将各种新兴力量聚拢到一起,强化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总的成就提高到新水平。”从时间维度上看,城市是冷却、凝结文化的贮模,是孕育、传承文化的容器,因此城市具有竞争性和创造性,从而城市是活力的源泉;无论城市铸模的冷却和凝结文化功能和城市容器所具备的凝结、孕育和传承文化的功能,都是针对城市内部而言的,涉及的是城市内部各种文化结构之间的关系;就城市的发展阶段而言,这种功能的发挥主要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二、芒福德对城市发展的反思:要素一结构一动力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城市,需要揭示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发展规律内涵在漫长的城市发展进程中,因此要从过程论层面反思整个城市进程。芒福德着重从要素、结构和动力三个层面对城市过程进行反思:要素上,城市过程体现为“内涵要素”失与得;结构上,城市过程体现为城市有机结构的破与立;动力上,在资本、技术和全球交往的作用下,城市化快速发展。

1.对城市要素的反思

城市发展首先展现为城市诸要素的不断丰富。在芒福德看来,城市是人性的外化,是人类物种属性的延伸和物化,人性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决定着城市要素的不断丰富。芒福德从以下角度对城市要素进行反思。(1)反思城市要素的全面性和多样性,认为城市发展是人口、空间规模、经济、政治、社会、管理制度、行为方式和习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生态等诸多要素的综合发展。“城市这个环境可以促使人类文明的生产物不断增多、不断丰富。城市这个环境也会促使人类经验不断化育出生命含义的符号和象征,化育出人类的各种行为模式,化育出有序化的体制、制度。城市这个环境可以集中展现人类文明的全部重要意义;同样城市这个环境,也让各民族各时期的时令庆典和仪节活动,绽放成为一幕幕栩栩如生的历史事件和戏剧性场面,映现出一个全新的而又有自主意识的人类社会。”(2)对城市要素发展均衡性和适度性的反思。如果说全面的观点强调的是芒福德从人性的不断丰富来看城市要素的逐渐增长的话,那么强调城市文化要素的均衡性和适度性则针对的是对要素的关系的反思。芒福德认为,城市各种要素的发展不仅表现出全面性和多样性,更应该呈现出均衡性、互补性和适度性。但是不幸的是,当前城市人性中恶的成分在城市的过度发展中被放大了。“我们时代的人,贪大求多,心目中只有生产上的数量才是迫切的目标,他们重视数量而不要质量。在物质能量、工业生存率,在发明、知识、人口等方面,都出现这种愚蠢的扩张和爆炸。随着这些活动的量的增加和速度的加快,它们距离合乎人性原则的理想目标也越来越远了。”(3)强调城市文化要素的重要性。芒福德在城市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中,更强调超越生存意义的生活的城市要素;更强调对人的属性有质的规定性和内涵意义的城市要素;更强调具有创造意义的城市要素;更强调那些具有恒久目的和意义的城市要素。这一观点从芒福德对技术的看法可以略见一斑:“我们的精巧机器所播映的仪式场面,不能代替人类的对话剧、戏剧,不能代替活的同伴和同事,不能代替友谊社团――而恰恰是这些因素养育维持了人类文化的生长和繁衍……”

2.对城市结构的反思

城市结构是指城市各组成要素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方式。城市不仅是城市要素的不断丰富过程,更是城市结构逐步完善的过程。如果说城市要素的丰富和发展问题是从动态上看城市的话,那么城市结构问题相对而言就是从静态的角度看城市。(1)从总体上看,芒福德的城市结构观是一种有机结构观,它由城市要素构成,被城市功能缔造,受城市目的支配。“或者,让我们从有机观点来阐述这个意思,即,许多小小的原始公社性质的村落细胞,尚未发生分化,自身结构也较简单,各部门担当各自的职能,后来依照一种轴式原则组织,演进成一种复杂结构,具有分化特性的各种组织和专门器官,而且其中一个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承担为整个机体思考和指挥的职能。”(2)反思城市结构的特征。芒福德认为,相对于结构最表层的城市建筑来说,城市结构更富于传统性和习惯性;无论城市的表层变化多么强烈,但城市的深层结构却能顽强抵抗着。城市结构是精神性和物质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简单性和复杂性、开放性和封闭性、变动性和稳定性、在场性与不在场性的辩证有机统一。(3)反思城市结构作用。芒福德认为,在“灵妙化”和“物质化”的结构张力下,城市结构发生着“容器变薄和磁体增强”的变化,这种结构性变化一方面为人提供身体的保护和精神的栖息场所,从而实教育人,孕育人;但另一方面也能产生“结构性暴力”,不但摧残人的身体,更摧残人的精神。“它把最大限度的保护作用和最大程度的侵略动机融合于一身,它提供了最广泛的资源和多样性,而同时又强制推行一种彻底的强迫和统治制度。”(城市)传播一种无个性的集团化的人格结构……”但是,城市结构缺陷具有自我克服性。“幸而城市的社会结构有助于它克服自身对于人类的限制性和强制性。如果城市解肢了人的整体并强迫他在单一的工作中渡过一生,那么城市则又从一个新的集团的实体上重新把人复原了;从而使得在单个的人生显得狭窄枯燥的同时,由此编织成的城市整体却显得丰富多彩,因为编成它用了各色各样的线。”芒福德主张“创造一个看得见的区域和城市结构,这个结构是为使人能熟悉他更深的自己和更大的世界而设计的,具有人类的教养功能和爱的形象”。

3.对城市动力的反思

城市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世纪及其以前,城市化一直比较缓慢,而资本主义到来之后,城市在空间和时间上快速扩张,在芒福德看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动力。(1)资本。资本代表着一种不断增值的欲望。无论是商业资本还是工业资本,“它的最终产物是一个孜孜求利的经济,它除了谋求自己更大的发展之外,没有别的明确的目的或宗旨”。资本对城市化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形成郊区;破坏老城区。“一是到郊区去,避开市政当局的一切束缚和限制,要不然就彻底破坏老的城市结构,或使城市密度增加到远比当初设计的为高。新的经济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城市的破坏和换新,就是拆和建,城市这个容器破坏得越快,越是短命,资本就流动周转得越快。”。(2)技术。人类有日益繁复的技术装备,越来越能控制其物质环境,“人类发展无论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都获得了空前宽广的环境”。在芒福德看来,无论是在商业资本主义还是工业资本主义,技术对城市的扩展起着重大作用。“13世纪至18世纪之间的许多技术发明,从复式薄纪、商业汇票、股份公司到三桅帆船、码头、灯塔和运河”,工业社会“废除同业公会”、“为出卖劳动力与出售商品建立一种竞争性的市场”、“保持在国外的属地”、“蒸汽机”的发明等等,都使城市在空间和时间上迅速发展。

“一方面向四面八方扩大,一方面向高空发展”,有些建筑还没有建成就毁掉了。“城镇的数目成倍增长,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也在增加。建筑物及其覆盖地区的面积,日益扩大,规模空前:大量的建筑物几乎一夜之间拔地而起。”(3)交往和全球化。随着交通的飞速发展而迅速扩大的商业交往,使城市产生了连续不断的扩展和发展。“城市连续不断滚雪球似的扩展和增长,其原因是从16世纪开始的全球性的商业交往。首先是通过运河和河流开发内地资源,然后在19世纪时通过洲际铁路网,最后在20世纪中叶通过空运交通线。由机直达航线的速度快,不可能在较小的城市停留,这就促使航线上少数终点站城市更加拥挤而集中。”但是,在芒福德看来,工业资本主义从本质而言是反城市的,尤其是工业技术的过度发展对生态带来的巨大破坏,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命。

在芒福德看来,城市发展进程中,因城市内涵要素丧失、城市有机结构遭到破坏、城市动力失去控制,城市发展方向有可能偏离人性发展这一轨道,但是城市化过程又是实践性的,因此这种偏离是可控的。这也是他研究城市发展史,揭示城市发展规律,并且努力寻求城市发展模式的可能性和目的性所在――控制城市因某项功能过度膨胀而导致的无序发展。

三、芒福德对城市意义的反思:生存-生活-心灵

城市意义指向城市主体,它从城市一产生就蕴含在其中,是指引城市发展方向、判断城市发展合法性的根本标志。在芒福德看来,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城市最终的任务是促进人们自觉地参与宇宙和历史的进程”,这一“参天地之化育”的进程应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的自身内部沟通与互动过程。因此,城市通过提供人的生存场所、生活的剧场和心灵的栖息地,从而实现人的生存意义、生活意义和发展意义。

1.城市是生存的场所

芒福德的城市观是有机城市观。在芒福德看来,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宇宙。宇宙世界的那些特征,如多样性、互补性、系统性、平衡性、和谐性等同样属于城市。自然和生态在有机城市观中占有重要地位。自然环境是城市的基底,城市是在自然基底上堆砌起来的,自然基础是非常重要的。“自然提供素材,而人类则在概念上和具体操作方面设计了其机构。”在一个区域范围内保持一个绿化的环境,对城市来说是及其重要的,一旦这个环境被损毁、被掠夺、被消灭,那么城市也将随之衰退,因为两者的关系是共存共亡的。因此,重新占领绿化环境,使其重新美化、充满生机,便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价值源泉,这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我们的时代正在由一种不得不借助工具和武器的发明去实现对自然的支配的人类的原始状态,转变为一种完全不同的新的人类境况。在这种新的情况下,人类不仅已经完全控制了自然,而且也把自己从他的有机的栖息地彻底地分离开来了”。近代工业城市城越来越不宜居,工业的过度发展造成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枯竭。城市规模无限扩大,城市生态遭到破坏,空气受到污染,贫民窟、焦炭城乃至地下城市的出现,使人的生命遭到威胁。关注城市的生态意义,从实质上而言就是关注城市对人类的生存意义。城市最基本的意义是对身体的保护,城市是人类生存的场所,是人类生命的不断繁衍和生息地。因此,芒福德主张建立那种在指导理念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在城市规划上,应体现自然性、多样性、自发性,可以和人类形成互补,个体性和集体性可以形成互补的区域城市,使其更好地延长人的生命,对人类生存和繁衍生息有基础意义。芒福德说:“必须使城市恢复母亲般的养育生命的功能。”“现在,为了挽救人类自己,人类必须集中他的注意力于控制、指导、组织、统辖的各种手段,使各种没有理智的残忍力量服从于人类自己的生物机能和文化目的”,“服务于有机世界的生命的富饶、多样性与创造性。”

2.城市是生活的剧场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芒福德看来,城市对人的意义不仅表现在人的生存意义上,更体现在人的生活意义上。回顾城市发展史,从整体上看,城市生产出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城市逐渐出现分工和自由劳动、政治活动、教育自由和求知自由、社会保障、宗教、艺术、哲学,人们开始有空闲时间、娱乐等。换句话说,城市丰富了人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城市让人们生活更方便,更自由,有更多选择机会。城市生活可以提升人的能力。芒福德在描述城市伟大神力的时候说:“它们对进一步改造人的前景是极为迷人的,也是取之不尽的。”城市“发展生命中的那些潜能”。城市使知识、情感、观念和行为个性的组成部分日趋完整,城市增强了人的进取精神,丰富了人的想象力,提高了人的权利意识,建构了一套系统的道德标准。城市“创造着不同类型的人:这种新型的人,与其处于较狭窄环境中的同类相比较,更容易接受宇宙的现实,更容易超脱部落社会习俗的羁绊,更能以同化旧的价值观而创造新的价值观,更能作出新的决定,选择新的方向。没有城市,“人类生活和学习的能力能否发展到今天这样大的地步是值得怀疑的”。但是,城市生活也呈现诸多悖论和矛盾:城市自主性和制约性,生活的多样性与同质性、丰富性与单调性,整体的复杂性与个体的简单性并存。城市丰富了生活,但又让生活受到严密的有组织的抑制;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就越拥挤;城市房屋越多,普通居民的住宅就越缺乏;交通系统愈发达,人们在城市中行走的时间就越长;硬体建筑越高越多,城市个体和社会的交际之间就越狭窄。专门化,劳动分工,强制措施和丧失人性使城市缺乏潜意识的、冲动的、真实的和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丧失了生活的意义。在芒福德看来,各种严密的有机组织的控制是矛盾和悖论的根源,因此必须解决生活所遭受的各种严密的有机组织的抑制。在今天,我们的科学技术应当受到控制,导向为生活的目标服务。必须使社会资源转移到真正的艺术、音乐、家庭、文化、社会、人伦的项目上,让城市人有尊严地享有自己幸福生活。所以,城市更应回归到一种多样化的生活,各种各样的职业、文化活动、风俗习惯,无形的组织排列、变化,充满生气。城市不仅仅是戏剧舞台,更是戏剧本身。“通过它自身复杂和持久的结构,城市大大地扩大了人们解释这些进程的能力并积极参加来发展这些进程,以便城市舞台上上演的每台戏剧,都具有最高程度的思想光辉,明确的目标和爱的色彩。通过感情上的交流,理性上的传递和技术上的精通熟练,尤其是,城市应当通过激动人心的表演,从而扩大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范围,这一直是历史上城市的最高职责。它将成为城市连续存在的主要理由。”

3.城市是心灵的家园

在芒福德看来,城市不仅是生存的场所、生活的剧场,更是心灵的家园。再一方面,城市应是人的心灵的栖息地和精神家园。芒福德把宗教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宗教宣扬的普世

价值为人的行为价值提供了反思的尺度,其人本主义关怀又为人的心灵提供栖息。基于这一点,芒福德对中世纪的基督教城市大加赞赏。“(修道院)这时实现了基督教民们所喜爱的那种和平、规则、宁静和真诚的环境。”“中世纪城市的这种精神形成了种种庇护所,为人们逃避教堂或修女院俗气的强求提供了种种形式;人们可以隐退一小时,也可以隐退一个月。”但是今天的城市在发展人的潜能、提升人的境界和提供心灵的庇护所方面丧失了意义。劳动分工和阶级分化会使精神分裂常态化,奴役状态下,又有强迫行为神经官能症。制度和结构暴力让人性单一化,使人格发生扭曲,“(城市)传播一种无个性的集团化的人格结构,这种集团化人格结构的极端表现,即现今见诸各种人身上的病理现象”;经济上的追求导致心灵的空虚,在物欲不断满足的同时人失去了安详的心态,那些古来的是非标准、善恶观念、道德美丑让位于利益。利益让人们的内心被焦虑、冷漠、疲惫、精神空虚和乏味占据,“精神生活的堕落典型地体现了这一事实:根本找不到一个神圣的地方可以逃避骚扰”。注重效益而过度分工,怎么能体现生活的多样性?开发商为了减少成本最大限度地压缩空间,城市住宅蜂窝和牢笼一般,如何方便交流,增进情感?功利主义盛行,城市一切都用金钱衡量,怎么能体现城市的情感关怀?把城市变成水泥森林,制造和大地断然分开的界限,又如何能增进人与自然的交流?如何增进宇宙运动的进程?因此,在芒福德看来,城市必须回归丰富人性、发展人的潜能和提供心灵的栖息场所的意义。“人是依据他的神灵的形象及其所定的标准而成长起来的。必须按照我们自己时代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来重新衡量由神性权力和人性组成的复合物,并将其倾注进清新的城市的、区域的和全球的模型中。”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结构及其所具备的实际功能是城市意义得以实现的手段和工具,但是这种手段和工具却往往被当做城市意义本身,从而使城市产生异化。在芒福德看来,城市意义是应然和实然的张力之下的辩证发展过程,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人的有机身体内部的互动,最终实现城市丰富和发展人性的根本目的。“终于,城市本身变成了改造人类的主要场所,人格在这里得以充分的发挥。进入城市的,是一连串的神灵;经过一段段长期间隔后,从城市走出的,是面目一新的男男女女,他们能以超越其神灵的禁限。

四、芒福德城市观的启示

芒福德对城市的哲学反思充满着问题意识,这些问题同样也是当今城市发展所亟待回答的问题,解读芒福德的城市思想对我们思考城市问题有一定意义;芒福德从城市文化这一深层角度研究城市,其观点深刻,富有哲理,对构建城市哲学有启发意义;芒福德既关注城市社会的整体发展,又关注作为城市主体的人的生活状况和个性完善,具有人本主义特征,对于中国特色城市化有价值论意义。

1.直面城市问题

在芒福德看来,城市的根本问题是这一巨机器的失控、无序运转。“我们的文明正面临着一个高度集中的,超机体的体系的无情延伸和扩张,这个体统缺乏自治自主的一些单位组成的中心,这些中心能自行选择,进行控制,特别是能自行决定问题并作出反应。这个问题是我们未来城市文化的中心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城市合理性问题,体现为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矛盾。从内容和结构看,城市应该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系统转换过程,但是经济理性、政治理性以及技术理性过度发展,破坏了城市有机系统的平衡性、和谐性、有机性,使城市产生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生态等诸多城市问题,具体表现为拥挤、贫困、剥夺农村、规模失控、生态破坏、道德沦丧和发展无序等,城市成了一个理性与非理织的场所。二是城市的合法性问题,体现为“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的矛盾问题。城市是人口、经济、空间等外延式城市化与制度、文化、习俗等内涵式城市化的统一,这些制度、文化、习俗等人性中的核心内容是城市合法性的根基。但是泛科学主义的价值观把效率、逻辑作为评估和处理人世间一切事物的唯一价值尺幅,从而造成了社会高度的技术化、效率化和功利化,从而使城市成为大的交易所。缺乏基本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关怀,这是导致诸多城市问题的深层根源。

2.建构城市哲学

面对日益复杂的城市问题,需要重新审视城市观,需要构建城市哲学。城市哲学“是城市与哲学的深层关联、自觉互动,是人们对诸多城市问题所进行的系统全面辩证哲学反思;在具体内容上,所谓城市哲学,是对城市的本质,城市化发展模式、发展方向、发展规律,城市化的意义与价值等问题的所进行的哲学沉思”。芒福德的城市研究至少在以下层面丰富了城市哲学:(1)丰富城市哲学的内容。芒福德对城市本质、城市结构和功能、城市发展的规律,城市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等城市问题的反思,涉及城市哲学的本体论、过程论和价值论,不但丰富了城市哲学的概念和范畴,更丰富了城市哲学的理论体系。(2)为城市哲学提供方法论基础。芒福德从哲学层面反思具有深刻内涵的城市概念,在找出它们内在的逻辑关联的同时,考察它们演化的历史,揭示不同时期这些城市概念的具体表现和所具备的特征,因此是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有机统一。可见,芒福德对城市的哲学反思对城市哲学有内容和方法的双重意义。

城市化进程论文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化;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ur country city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but it comes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ecological problems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pay attention to the economic benefits and ignore the ecological benefit, ecological requirements of people to the city construction of growing. This article embarks from the our city planningecological problems, city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importance and urgenc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specific descriptionlanguage, city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measures.

Keywords: city planning; ecology;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低碳环保理念也传达到世界各地,尤其是关于建设生态城市、城市规划生态化等相关议题引起极大讨论,诸多发达国家不仅建构出较为成熟的城市规划生态化理论,并且将之付诸于实践。我国近年也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理念,但是就如何将城市规划生态化理念导入现有的城市规划实践中仍然成为一个亟需攻坚的难题。在当前许多城市中,城市规划生态化理念还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是否实践、如何实践等问题仍未解决。除此之外,城市规划生态化也缺乏国家政策保护与法律规范定位,生态规划实施主体也未明确界定,种种问题导致了我国城市生态规划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1.城市规划生态化的紧迫性

自出现城市以来,其对人群聚居的扩大、人居环境的改善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尽管城市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但是作为一个包容经济、政治、社会与环境的实体,其在自身发展进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发展至今,这些问题愈加明显。以环境问题而言,据有关纸媒报道,当前全国各地有超过两百个城市正被垃圾所包围。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种种问题不但有碍城市自身的发展,同时对城郊、农村等其他城市外的区域也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从本质上来说,城市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还是由于城市中的人没有平衡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摆正经济与生态的关系,没有深刻意识到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发展自始至终都不能离开生态文明的发展。诸多现象已经表明,城市问题的严重性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城市规划生态化已经迫在眉睫。

2.城市规划生态化的对策与思路

城市规划生态化将生态化理念导入传统的城市规划体系中,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一大突破。针对当前种种城市问题,城市规划生态化进程必须向前推进。我们必须以传统城市规划理论为基础,但又要跳出既定的城市规划模式,以一种全新的具有生态价值的价值理念诉诸于城市规划实施进程中。具体而言,我们应该从当前我国的国情出发,从城市的地情出发,在对发达国家城市规划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拿来”的基础上,在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指导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过程中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将西方社会城市发展中的不可能变成现实,开拓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康庄大道,实现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历史性发展。现笔者就城市规划生态化的对策逐一阐述:

首先,在城市规划生态化进程中必须积极应对,主动应对,缓解城乡矛盾,统筹城乡发展。当前,城市问题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城乡差距过大导致城乡冲突不断。要想缓解城乡冲突,就必须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之间的平等,让乡村的发展机会变多,这就涉及到了政策、法律以及城市化进程等诸多问题。缓解城乡矛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之间的平等并不等同于将农村改造成另一个城市,而是将农村与城市视为一个整体,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不能仅仅着眼于城市,还要放眼于城市之外的农村,使农村能够与城市共同发展、互相促进。针对以前的城市规划,我们必须革故鼎新,摒弃传统理念中城市规划的数量型,而要对其进行升级,转变成质量型。农村的人口并不需要大量涌入城市才能称作城市化,只要农村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工作机会增多,生活配套设施更为完善,这也可以视为城市化。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改善其生活水平,更可以使其真正从土地中解放。

其次,在城市规划生态化进程中必须加速经济结构的转变,推进知识经济的发展进程。传统城市规划注重经济发展,尤其注重重工业发展,往往导致环境问题加剧、资源问题严重。因此,在推进城市规划生态化进程时,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市场经济路线,积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于城乡产业结构需要大力进行调整,将粗放型生产方式积极转变为集约型,将外延型生产方式转变为内涵式,积极发展一批质量高、资源省、生态好、高科技的企业作为先导力量,大力推进知识经济的发展进程。针对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的情况,必须大力实行垃圾最少化政策,积极提高资源使用率,鼓励研发清洁能源,将以不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变成多元化能源并用的能源结构,这样不仅践行了资源节约理念,也实现了环境友好理念。

再次,在城市规划生态化进程中必须增强公共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优化人口结构。加快教育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公共教育事业,在生态化方面有所突破。同时,在推行公共教育时,必须积极推进生态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向各个年龄各个行业的人提供生态教育,增强生态意识。除此之外,由于我国人口多、素质普遍偏低的国情,因此在城市规划生态化进程中必须推行人口结构优化与人口素质提高的双轨制理念,在重视人口素质提高的同时控制人口数量,尤其是农村人口数量控制与素质提高方面是重中之重。

最后,在城市规划生态化进程中必须大力建设生态化人居环境,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提高人居环境,这首先要从人居环境的软件入手,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包括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等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大力推进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其次必须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对落后、蒙昧的文化及时更新,建立生态伦理等文化,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结语

在城市规划生态化进程中,我们应该平衡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经济与生态的关系,深刻意识到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发展自始至终都不能离开生态文明的发展。从当前国情与地情出发,在借鉴发达国家城市规划的先进经验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将西方社会城市发展中的不可能变成现实,开拓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康庄大道,实现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历史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宏,吕连宏,何美梅.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难点与关键问题[J]. 环境科技. 2010(06)

[2] 刘钧霆,程伟,宋雅杰.从狭义生态到广义生态的后发国家视角分析[J]. 国际经济评论. 2010(06)

城市化进程论文篇8

【关键词】城市化 农民工 征地 工业化

一、关于城市化

城市化的学术研究伴随着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不断推进。如何来理解城市化概念,不同的学科都从自己的研究

视角做出了回答。人口学关注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比重变化;地理学则强调城市在地域空间上的扩大;经济学则认为城市化应该是农业经济向非农经济的转化过程。美国社会学家路易斯·沃斯认为,城市化意味着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展、质变的全部过程。前苏联学者斯捷潘年科的观点是一方面要从生产的发展,即从城市化所体现的生产活动的集中过程、交往密切的过程来理解城市化;另一方面从生产关系的发展,即从城市化所体现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来理解城市化。我们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城市化,认为城市化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城市规模的扩大过程,这种规模扩大包括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两个方面,这一过程还伴随着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迅速向周围的扩张渗透。从实质上来看,城市化是作为城市文明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产生、集聚和扩散的过程。

从城市化的的概念出发,我们将城市化的特点归纳为:一是城市化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过程,因此,城市化的研究既要注重结果,也要关注过程;二是城市作为人口聚集点,其产生、扩大的过程都将被视为城市化;三是城市的面积扩大与人口的增长是城市化的重要表现,城市文明的扩散和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也将被视为城市化的重要过程;四是城镇作为小城市模型,城镇化也被认为是城市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据此,我们将对我国三种城市化路径即农民工外流型、征地吸入型以及乡村工业化型进行比较研究。

二、我国三种城市化路径比较

目前,学术界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路径或模式的研究非常多,在城市化道路方面也向来就有小城镇论与大城市论之争。小城镇论者认为,中国应该走小城镇发展之路,实现农民职业、身份的转换,这种发展道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让农民离土不离乡,通过保持原有的地缘关系,降低城市化的成本;而大城市论则认为小城镇道路忽视了大城市发展的规模效益。当然,也有比较折中的观点则主张中等城市论或多元论的城市化方针。事实上,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因此,和这些研究不同的是,我们的研究并不去争论中国目前应该选择怎样的城市化道路,而只是对已经呈现出的三种城市化路径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分析各自的适应性特点。

1、选择依据

我国三种城市化的路径分别是农民工外流型、征地吸入型和乡村工业化型。从城市化的概念出发,三者都应该符合城市化的内涵和特征,是城市化的不同过程表现形式,是实现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不同道路选择,因此也使城市化有了不同结果的表现。

(1)征地吸入型。征地吸入型可以说是一种最普遍的城市化的发展路径,这种发展道路不仅是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一种普遍的形式,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使用方式。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扩张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因此,对于周边土地的需求也成为一种必然,征地成为解决城市扩张的主要手段,城市扩张,面积和人口的增加都是城市化的表现。当然,由于各国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各国在城市征地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千差万别,在形式和结果等方面的表现也大不相同。比如著名的英国的“圈地运动”,实质上也是一种征地政策,只不过是一种掠夺式、剥削式的征地方式。因此在性质上与我国采取的征地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

(2)农民工外流型。农民工进城务工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走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其中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3%;本乡镇以内的本地农民工数量为850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37.7%。农民工进城务工似乎与城市化没有关系,我们之所以认为农民工进城务工也是城市化的一条路径是基于以下几点:一是农民工进城,有一部分就留在了城市,并成为市民,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完善,进城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将逐渐享受市民待遇,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将成长为城市的新市民。二是城市化不仅是人口和面积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城市文明的影响和扩散。农民工进城务工,不断地受到城市的制度、规则、习惯等各方面的影响,农民越来越多的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方式,而这个过程也被看作是城市化的一个过程。三是在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中,都有一个农民变为市民的过程,西方国家是以大批农民破产为代价的,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我国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农民进城务工,逐步转变为市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工业化的道路。

(3)乡村工业化型。走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对我国城市化路径的选择问题上就存在着小城镇论与大城市论之争,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可选择的路径之一。与大城市相比,小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我国制度框架内,特别是从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来看,两者并无本质性区别,但城镇居民与农民身份和职业等方面却存在实质性的差别。因此,我们认为小城镇的发展道路也是城市化路径的选择之一。而乡村工业化正是通过发展工业和乡镇企业走小城镇的发展之路,小城镇的发展必须有本地的工业、企业的支撑,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支柱,所以小城镇与乡村工业化密不可分,乡村工业化作为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路径选择之一。

2、路径比较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发展也出现了不同路径选择。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有的地方形成了内生性的发展道路,有的地方强调外力的拉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三种路径均有各自适性特点。

(1)农民工外流型。农民进城务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特点,农民工群体的出现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也填补了城市急剧发展所需的建设力量的空缺。农民工进城与城市化的进程密切相联,但又没有完全纳入到城市化的概念之中,因为大多数农民工到城市里工作只是生活的一个中间过程,他们最终还是要回到农村居住。在我国现行的户籍等相关制度的框架内,他们依然是农民。目前,我国农民工进城还存在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新市民的道路还在探索之中,留守儿童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结构和城乡差距也存在被继续强化的风险。生活在城市里的农民工依然没有完全摆脱边缘化的境地,在城乡关系中,农村还是处在弱势的地位。正因为如此,许多发达城市在城市新市民的道路上率先开始探索,开展新市民活动,在国家政策层面,对于农民工的市民待遇,包括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政策也向着更加公平的方向制定,农民工与他们所在城市的居民在制度的框架内享受更加公平的权利和待遇。事实上,城市化的进程需要产业和人口的双重集聚,许多经验也表明如果只有产业的集聚而没有人口的集聚势必会造成或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 转贴于

(2)征地吸入型。征地吸入型是一种传统型的城市化路径。通过城市发展的幅射带动周边地区的人口进入到城市,城市处于主动位置,而周边被征地区域处于相对被动位置,因此,这也被视作是外边城市化之路。失地农民实现了身份的转变,成为城市居民。但他们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就业能力等方面面临着新的转型。不可避免遭遇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全方位抵触和冲突,必须接受城市生活秩序和工业文明的规则。做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让他们分享工业化、城市化成果,这是和谐社会公平公正的要求。

(3)乡村工业化型。这是一种内生型的城市化道路的实践。乡村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则是通过发展自身的工业企业,增强经济势力,带动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实现从农业到工业、从农村到城镇从农民到市民的全面转型,从就业结构、生产方式到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等各方面也会得到全面的提升。因此,乡镇工业化型的发展道路是一种内生型的城市化路径。相对农民工外流之路,乡村工业化之路对城市的依赖较小,而且农民实现就地转移和转型,离土不离乡,在亲缘、地缘、业缘等方面的关系成本相对要小得多,农民自身也不存在被城市边缘化的问题,相对征地吸入型,乡村工业化之路则要经历相对较长的发展过程,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暴露也相对缓慢,因而整个城市化的转型较为平稳。在城市化水平方面,乡村工业化之路也相对而言较低,征地吸入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城市较集中、较高水平的辐射,而乡村工业化型则要经历更多的探索过程。

城市化进程论文篇9

关键词:城乡规划学;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240-02

2011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印发了《学位指导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其中,“建筑学”一级学科中的“城市规划”二级学科被分离出来,并被设置为新的“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这被认为是“我国国情所地,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求,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需要”[1]。随着这一宏观形势的变化,原来以培养城市规划与建设人才为主的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必然需要重新建构才能与学科的调整与发展相适应,才能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一、城乡规划学的内涵

1.城乡规划学是对城乡统筹问题的认同与回应。从21世纪开始,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希望和出路则在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号召;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据相关报道,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7.5%,三次产业结构为12.8:52.2:35.0,农业就业人数只占就业总人数20%。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看,中国总体上已经基本具备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条件。因此,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与发展将有利于城乡统筹战略思想的有效实施。

2.城乡规划学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的统一。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一直都将城市物质空间作为研究的主体,将城市看作为一个放大的建筑物,一直过分地强调城市规划的工程技术性和审美意识。1960年后,欧美城市机体的高度复杂化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得城市规划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领域[2]。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所带的问题也不断增多,以致于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地理等其他学科理论和交叉思想不断来调整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如吴良镛院士提出了“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任致远研究员提出“城市科学”等。纵观世界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盖迪斯的“人与自然融合”到芒福德倡导的“区域整体协调”等思想,正如尼格尔・泰勒所言:二战以后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经历了规划方法变革和规划重心的转移,在不断地批判与反省中,城市规划早已不再是早期单纯的空间设计,而走向了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道路[3]。

3.城乡规划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从传统的城市规划到现代的城乡规划学,不是单纯的物质空间研究范围的扩展问题,而是要研究城乡空间统筹中的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也不是工程技术应用面的扩展问题,而是涉及公共政策、法律法规、历史文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城乡规划学的研究对象是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安排、空间管制以及相互关系。研究内容包括:城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土地统筹利用与设计、城乡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基础设施规划。

二、现有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1952年开始设立城市规划专业至今,已有约60年的发展历史,其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育评估体系等是作为建筑学之中的“工学”门类来进行构建的。随着全球化进程和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结构和职业需要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建筑学”为专业主体的传统内容[4]。因此,相对于新的城乡规划学,现有的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1)重视城市物质空间规划与设计的教育和训练,使得学生在城市社会、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知识不足。比如始终强调“城市是扩大的建筑”这一设计理念。(2)重视规划技术手段和工具运用的教育和训练,使得学生在政策理解、法律运用、沟通协商等人文素质方面的能力不强。一方面表现在相应的课程缺乏,另一方面表现在训练或实践缺乏。(3)缺乏乡村自然、社会、经济等理论知识。由于学科发展长期以来都以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为对象,不仅导致乡村理论研究十分薄弱,人才培养也局限于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在目前的新农村规划与建设中,就是沿用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和思想。

三、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1.人才培养定位。以自然、社会、经济和人文构筑而成的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巨型系统,是在各自不同或特定的地理条件下成长、发展起来的。城乡规划作为城乡社会经济建设的龙头,无疑是要致力于城乡空间的有序发展,致力于城乡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从而为城乡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人居生态环境。因此,城乡规划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承担着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的重任。宋绍杭等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态势,要求未来城乡规划专业人才要承担起城乡建设、区域发展与城镇化、城乡社会服务与物质形态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制等重要工作[5]。

2.课程体系构建。根据人才定位,参照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设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可划分为理科类、文科类和工科类课程等三大类。其中,理科类课程包括城乡地理学、景观生态学、资源学、空间经济学、可持续环境和系统论等;文科类课程包括城乡住房社会学、土地政治经济学、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行政管理体与法规等;工科类课程包括城乡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设计、道路与交通、建筑技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城乡社区规划与建设、地理信息系统等。以上三大类课程体系中,理科类以培养理论基础为主,文科类以培养综合素质为主,工科类以培养技术技能为主,从而达到培养城乡规划综合型、创新型、社会型人才的目标。

传统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已经走过了60年,新的城乡规划学站在了时代的起点,抓住机遇,探索创新是当前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必然的选择和共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关于广泛征求《增设“城市规划学”为一级学科论证报告》意见的涵[EB/OL].

http://省略.cn/news/shownews.asp?id=232

[2]杨俊宴.城规专业学生能力结构的雷达圈层模型研究[C]//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2011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尼格尔・泰勒.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思想流变[M].李白玉,陈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赵万民,等.关于“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学术思考[J].城市规划,2010,(6).

城市化进程论文篇10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城市规划专业

1前言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中心工作。本科教育是高等学校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本科教育应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的目标要求,因而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成为了高等教学中的两个根本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及城市开发主体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城市物质要素与空间资源配置转而依靠市场力量进行;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城市规划也越来越走向宏观与战略的研究,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则愈加依靠政策的导向,城市规划越来越成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规划外部环境的改变、任务的变化对城市规划学科的知识结构,规划教育与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要求。以往计划经济时代以工程设计为核心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必须进行改进。城市规划教育面临着从注重规划技能的传授转向对规划思想和规划技能并重的方向发展。

2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特点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城市规划学科特点及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城市规划是涉及面颇广的综合性学科。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规划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物质形态规划,而是转向了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性规划,相应的规划专业教育也发生了变化。以建筑、工程为主体的“功能主义”规划教育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社会、行为科学大量介入规划教育,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城市和多样变化的城市社会经济问题,城市规划学科也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融合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政策性很强的交叉学科。

而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阶段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物质形态规划仍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对城市规划价值观的教育、方法论的教育、社会经济问题的综合系统分析教育还很不够。我国城市规划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具有明显的工程实践导向型的特点,即多以物质空间形态的具体规划为对象,注重城市规划编制技能知识(如何编制规划)和实施方法(如何按规划进行建设)的传授,而对于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状况,其中所体现的规划理念,以及涉及社会价值判断的规划思想则论述较少。从2004《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教学基本要求》中可见,在8门专业主干课课程安排中要求最多的是关于建筑设计和规划编制的课程,两者的学时数分别占了24%和28%,合计超过了50%,而管理法规和规划实施相关等的基础理论课程只占核心课程的6%,将学科知识的侧重点放在了解决实际问题,客观上带来了学生“重设计、轻理论”的专业观。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延伸。所以规划师还需要有政策、理论的素养,组织协调能力。除了必须掌握建筑工程技术外,还必须掌握城市经济、公共政策、社会学、法学及地理学等。

2.2课程教学的问题

教学方法问题。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搭建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而课堂教学则是实现目标的主要平台。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能力、素质的培养,本科阶段课堂教学都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

由于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上规划设计类课程内容比较多、所占的学时比例偏大,从而导致学生片面理解城市规划,普遍存在“规划就是设计方案、画图表现”。课程学习过程中“重设计课程、轻理论课程”现象比较普及。

以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为例,作为我国注册规划师制度考核的课程之一,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在规划实践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但作为一门基本理论课程,内容体系安排相对比较抽象,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开设的《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通常课时较少、内容较多,加之国内目前缺少相关的优秀案例教材,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及团队合作精神。因此课堂教学比较枯燥、课堂气氛沉闷、理论授课与规划实践脱节、学生提不起兴趣等现象不可避免。

教材内容的问题。作为理论课教材,必须具备理论内容的成熟性和教学要求的完整性。但由于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一些规划理论的总结、教材内容安排远远落后于实践。如《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使用的教材是2003年版的,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法律条文没有及时补充进教材内容。以城市规划法为例,作为规划领域的第一部纲领性法律文件,它是1990年颁布实施的,18年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规划法中的一些条文和规定与现时的社会环境脱节,在新形势下条款内容面临着更新和补充。同时城市规划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其研究的对象、范围与方法在不断地调整改进,城乡规划法的实施,与之相关的规划理念、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管理的政策导向、方法等都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与城市规划相关的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等其他学科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其最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应用—反馈循环过程需要一定的周期,“教材滞后”的现象不可避免。学生拿到教材却发现与教学内容相差很大,有无所适从之感。

因此,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从有利于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来调整改革基础理论课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改革的实践

3.1强调“专业系统构架—基本概念及原理—课程自我实践总结”的系统教学思路和方法

针对本科学生思维过于发散、系统条理性差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专业系统构架—基本概念及原理—课程自我实践总结”的系统教学思路与方法。城市规划管理课程安排在规划专业大四年级,学生已经完成了本专业的基本学科知识的课程学习,但对专业的掌握还只停留在“点”的阶段。针对这个特点,在课程教学中,首先强调建立学科完成的系统构架、从“点”走向“面”帮助其理顺思路,全面认识专业,认识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其次应用“解决问题”而非“认识问题”的学习方法,即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理论课教学,通过国内外规划管理的差异比较分析、规划管理事例说明等,一方面补充课本的内容,另一方面提高学习兴趣;最后,组织学生围绕专业前沿性问题展开课程自我实践总结,对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主动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帮助效果。

3.2变更教学体系,增加教学互动,提升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主动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教学模式。强调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强调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首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与时俱进,不局限于基本教材,除了选择通过自备教案或者案例教学的模式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外,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借鉴研究生培养方式,提出优化、整合现行城市规划管理和法规的教材、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除了完成教材内容外,增加了课程论文内容。1/3课时安排管理及行政管理原理的教学、1/3课时安排国内外城市规划管理比较教学、1/3课时留给学生在已讲授内容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在教师给出的研究性专题范围内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在设计安排好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采用“答辩”的方式进行教学相长研究;结合问题穿插“专题研究”及“论文写作”,并成为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记入期末课程考核。

3.3改进课堂教学手段,创造多样化的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效果

现阶段本科教学中课堂教学仍然是主要的学习平台。针对规划专业学生“重设计、轻理论”的现象,如何使理论课教学课堂焕发出激情成为任课教师的重要职责。在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教学中尝试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课程论文等多种模式来穿插教学。

案例教学法。针对法律条文抽象、枯燥特点,收集设计并整理编写了案例库,针对不同法律法规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案例,将案例以及围绕案例需要回答的问题交给学生去解决。学生在此过程中,应用法律依据解决了问题,从而熟悉了具体的法律条文。通过对典型案例素材的分析、对比、归纳、总结,以案学法。案例教学法也经常和小组讨论法结合使用,针对不同的案例在课堂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整体而言,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干枯的“法律法规”鲜活起来,并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法。借鉴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课前由教师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带着问题去展开学习与思考,教师课前拟定好课堂目标,课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参与的主体性意识,甚至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个别表现欲强、表达能力出众的学生,使课堂的主体性由教师中心性转向学生与老师的双心制,最后教师根据讨论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小组讨论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高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人际交流沟通能力。这种方法不仅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强调教师适时指导的必要性,产生教学相长的效应,使课堂所学知识更加立体化、形象化与纵深化。在这种课堂学习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思路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这样的课程里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样的教学也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互动课堂。通过讨论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不断地调整与完善的教学方案。

课程论文法。在最近三年的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专门设计了针对规划管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等问题引入撰写课程论文、课堂宣讲论文、师生共同探讨的教学环节,目的即是能够让学生从枯燥的说教式教学和静态的课本知识中跳出来关注日益变化的动态城市规划领域,通过主动摄取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并围绕专题来完成资料收集、形成思路、撰写课程论文,并结合小组讨论法进行论文宣读与演讲。在师生讨论环节,进一步通过“思考—质疑—相互讨论交流”完成对知识的系统梳理和形成个人观点,开拓思路,初步学习如何去思考问题、改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学会去寻找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课程论文法加强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授之以渔”,培养与强调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同学认为“课程论文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文献的检索方法、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的启发”,“科学论文写作方式方法、文字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上述几种教学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针对不同章节内容的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穿插使用几种方法。如对于讲授《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这一章内容,可以事先将一些规划实施的案例及存在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并总结所应用到的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文,其后在课堂组织小组讨论,选取小组代表发言并结合正在开展的实际规划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延伸讨论,这样一来开拓了课堂思路,丰富了教学模式,也弥补了教材内容枯燥,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连续几届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教学方式有特色,启发性较好,不仅了解了规划专业知识的系统构架,课程的完整系统及重要性和适用性,而且能够从枯燥的说教式教学和课本知识中跳出来”,“提高了积极主动去摄取知识的能力,领会到了通过自己去收集知识再消化的过程才是真正的学习”,且课堂讨论与交流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供了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在师生双向交流过程中拓宽了视野和思维方式”。尤其是课程论文方式,“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不仅可以了解学科演变的理论历程和前沿知识,还可以发掘自己的兴趣点所在,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培养了兴趣和方向,值得推广”。

4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意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引导规划专业学生从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转向解决问题、对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对问题的展望三个方面相结合的学科发展方向上来。

对于习惯了理论课教学“学期一本书、期末一张纸”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本科生来说,这种方式无形中加大了工作量和压力感,尤其是专题研究、论文写作教学阶段,在小组讨论确定自己选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观点、撰写论文感觉压力大,尽管对今后学习有很大帮助,还是要有个适应和习惯的过程。同时教改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尤其是课外辅导、师生互动、课程论文批改、课堂点评环节,对教师而言也有压力,不仅增加了教师课外课程论文评阅的工作量,课堂上对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水平也提出了挑战。教学由单向、单纯的“照本宣科”正变成了“教研相长”、师生共同完成的任务。

因此教学中教师把握循序渐进的尺度非常重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和教学方法中,要切实根据学生之间水平的差异程度进行启发和要求,在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倾听学生,必须尊重学生的选择,充分倾听学生的声音,不要让教学改革变成一种压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第二章,第十六条.

[2]陈秉钊.谈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培养方案的修订.规划师[J].2004,4(20):10-11.

[3]谭纵波.论城市规划基础课程中的学科知识结构构建.城市规划[J].2005,6(29):52-56.

[4]高等院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学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城市规划专业[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