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教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00:39:08

公开教学论文

公开教学论文篇1

【关键词】借班上课;语文;教师;利弊;有效方法

借班上课指的是教师来到陌生的环境为陌生的学生讲授知识。借班上课属于一种具有创造性与突破性的工作,它不仅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体验。借班上课中包含很多不确定因素,不仅需要掌握教学内容,还需要综合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注重细节方面的创新,这样才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突显教师的教学特点。

一、借班上课在语文公开课教学中的好处

(一)对于教师来说,借班上课的过程可以促使教师更加有效的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在陌生环境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在不同教学情境中的应变能力,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一次考验,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身教学方式的不足,并加以改善。

(二)对于学生而言,面对这样一次特殊安排的课堂教学活动,好奇和期待带给自己的新鲜感已经可以替代重读教材所带来的厌倦感,可以被认为是一次“履新”的过程。这样的安排也可以让自己领略到同一个学科里不同老师所带给自己的“别开生面”,获取对教学内容的不一样的认识和理解。

(三)借班上课的出现似乎带着一种历史和现实的逻辑,它的优越性突出地显现在可以避免因异地授课所带来的诸多不便,提高活动开展的效率,更有利于发现教师在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学生时能否上好课的问题。即使借班上课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但是为了各种教育实际的需要,借班上课仍然还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是这种作用的范围有所缩小。

二、借班上课在语文公开课教学中的弊端

(一)借班上课是一种为适应教育实际的顺应,但并非能成为我们去值得推广的模式。借班上课存在的特殊性并不能诠释教学活动的本真面目,也不能充分地检验出教师真实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更不能通过借班上课来检验出学生在课堂上的常态化表现。学生在课堂上只会对重点进行标记,而不能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借班上课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相对比较高,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缩短因师生生疏而产生的心理距离和隔阂,摸清学生学情,就不容易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会影响教师的授课和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也会被动地处于一种紧张的心理气氛之中,难以还原真实的课堂生活。在短暂的几十分钟的新教师与新学生的接触中,需要更迅速地导入课堂,而往往出现由教师不了解学生,学生不了解老师而造成整堂课始终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

三、在语文公开课中借班上课的有效方法

(一)重视课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在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应该及时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了解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沟通是一门特别的艺术,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同时,在借班上课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进行借班上课的教师都会在开始上课后的几分钟内与学生交流,而且方法有很多,比如唱歌或者猜谜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基础。同时,课前与学生的沟通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整堂课的教学安排,教师可以将学生引导到实现设计好的教学框架中,促进生的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过程中,阅读方面的学习基础是学生的学情。因此,在课前的几分钟内,教师应该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重点了解学生对即将接触的课文的认识。课前的交流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习惯与知识水平后,介绍自己的教学风格,分析师生间是否会尽快适应。如果有不适应的方面,应该适当的调整教学方式。

(二)在语文课堂上鼓励学生多发言。教师在语文公开课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为学生创造抢答的环境,鼓励他们勤动脑,多发言,促进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这种方式的目的在于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自由的思考与讨论。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促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现有的知识水平,及时的调整教学内容,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三)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在借班上课的过程中,很难的一部分是对学习预习情况的了解。因为在不同的班级中,带班教师强调的知识重点也各有不同。因此学生的预习情况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借班上课的教师不应该想当然地认为所有学生都完成了预习,而安排语文教学环节。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对语文课本的预习程度,以及学生关注的知识点。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几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从而探究学生的学习经验。

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问“同学们读过这篇课文了吗”一般都会有两种答案。第一种答案是“没有”,但是这种情况的频率不是很高。教师可以问学生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那么学生可能会考虑到文章的内容,展开思考,也可以考虑文章的题材。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回答,来明确学生掌握的知识,以及还没有学会的知识。然后,阅读教学的重点就会围绕学生不擅长的知识。第二种答案,大多数学生回答“读过了”。读过课文与读懂课文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教师预设的问题是:“读了几遍呢?”“请读过一遍的同学谈谈:喜欢读这样的文章吗?为什么?”通过这些预设的问题,教师很轻易了解学生的学情。这样是为了避免重复教授学生已知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了解学生的学情,其出发点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实质是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其关键是深度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其指向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借班上课怎么了解学情”,这个问题的回答将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

公开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 公共管理专业 毕业论文(设计)教学 制约因素 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graduate Thesis (Design) Teaching Reform

WANG Guanqun

(School of Law and Politics,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

Abstract Current college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graduate thesis (design) teaching has the problems of targeting inaccurate, teacher staffing unreasonable lack of relevant professional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lagging behind. To effectively improve public management undergraduate thesis (design) quality of teaching, the university should be clear thesis (design) teaching objectives, optimizing curriculum teacher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improved professional updating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graduate thesis (design) teaching; constraints; path analysis

作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本科教育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目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这些因素阻碍了公共管理专业的发展。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对策,对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存在的制约因素

相对于其他专业,公共管理专业设置较晚,加之自身具有的独特性(专业学科的交叉性、中外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学科的实践性等)造成了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质量。

1.1 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教育主管部门明文规定: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在毕业之前,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的具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它是高等学校的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也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过程要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培养的特点和实际需要。

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是制约当前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水平提高的根本因素。就目前而言,国内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定位不准确。甚至部分高校的教学大纲将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定位专业选修课,这导致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在课时的安排,教师人员的配置,教学设施的配备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

对教师而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部分高校将毕业论文(设计)定位为一门选修课,而毕业论文(设计)这门课程所讲授的论文选题、论文写作的方法、格式和规范,参考文献选择、外文文献翻译等等需要花费教师和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相应的课时安排和重视程度都不到保障,教师在论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只能侧重对于空洞的书面讲授,忽视了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强调实践性和参与性强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直接参与和动手写作的能力,不仅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显得力不从心。

对学生而言,教学目标的不准确使得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产生了两点误区。首先,尽管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但由于本科生课程安排相对紧凑,学生用于开展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大多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不够。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培养和考查的恰恰是学生的科研能力,但由于课程的安排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无法将所学的有限的知识与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其次,由于大多数高校将毕业论文(设计)设置为选修课,学生对这门课程重视程度不够。作为选修课,学生本能地认为毕业论文(设计)就是一门普通的增长知识的课程,只要求理解就可以,无需深入掌握。这就直接造成了学生普遍对毕业论文(设计)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结果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相关的问题层出不穷,学生没有能力将毕业论好。虽然部分学生论文写作达不到规定的标准,但是学生又得毕业,最终结果就只有在执行的标准上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培养。

1.2 教师人员安排不合理

尽管我国相关教学大纲规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应当由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项规定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目前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高级职称的教师都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首先,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对教师知识的储备和运用要求非常高,青年教师由于工作不久,从事一线的教学工作时间较短,在科研和教学方面都与老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困难。其次,部分高校对于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定位选修课,学校以及学院对课程教学的投入的精力和关注度都不够,更不可能为青年教师提供专项的进修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

对于高级职称的教师特别是教授而言,时间和精力的缺乏成为制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而且还必须具备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教学工作。由于高级职称的教师特别是教授或是承担着较为繁重的科研工作,或者担负着行政领导职务,常常无法保证或投入过多的精力进行教学工作,特别是毕业论文设计还是一门选修课,教学的质量往往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1.3 相关专业教材缺乏

教材作为承担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提高。目前,就全国范围内而言,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材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就相关教材数量而言,专门针对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材可谓凤毛麟角。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在国内开设较晚,加之相关高校对课程的定位偏差,直接导致了国内从事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材编订的人员有限。由于缺乏相应的教材,许多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教材往往采用政治学或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资料,其内容缺乏公共管理专业所需的专业性、实用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其次,就仅有的几部教材而言,教材内容普遍存在滞后性和非针对性。在这些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材中,有的教材侧重于经济类管理,缺少针对性;有的侧重于政治学,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有的教材内容严重滞后,不能随国内外公共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更新,许多方法和事例难以满足当前公共管理专业的本科教学要求。

1.4 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

目前,相对滞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直接影响着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第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现阶段,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仍未摆脱普通课程教学的窠臼,缺乏针对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自身特点的教学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局限于知识点的讲授,并没有注重通过将知识点的理论与现实社会的实践有机结合,而是空洞的说教,一旦遇到具体的写作,学生就无从入手。因此,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仅仅停留和局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已经很难适应时展的需要。

第二,教学手段单一僵化。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应该结合公共管理专业和本科论文写作的双重特点,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研意识。而现在的教学仍然停滞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依旧单一僵化。教学、教材和课件依然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被动地依赖教师,部分学生需要教师的亦步亦趋的督促式指导,不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 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提升的路径探析

2.1 明确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目标

设置公共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应当依据教育部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有关规定,结合各自学校自身公共管理专业发展的情况制定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目标。就目前而言,应当突出强调它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地位,引起师生们的重视。

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总目标应定位为:“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要求,结合顾客——学生的要求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建立毕业论文 (设计) 各环节的质量目标, 达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最终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高水平的知识运用、技能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开拓创新能力和学术道德的培养”。①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在教师的教授和帮助下,通过学习了解毕业论文的基本属性和特点,逐步掌握如何进行论文选题、如何撰写开题报告、资料的收集和信息的检索、论文的结构和撰写规范,论文的修改和论文的答辩等相关问题,最终确保学生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2.2 优化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针对当前公共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构成的现状,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其一,针对教学和科研相对欠缺的青年教师而言。未来公共管理专业的青年将逐步实现高学历,科研能力将成为青年教师的强项,教学经验的不足可以通过逐步的教学实践得以弥补。因此,未来青年教师无疑将成为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学的主力。而就现阶段而言,首先,高校有关部门应当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锻炼和学习的机会。教师作为特殊的职业,其经验和知识的积累恰恰需要平时的摸索和锻炼。其次,学校、学院可以聘请校内外一些学历较高、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通过这些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不仅可以减轻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压力,而且培养和锻炼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其二,针对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老教师而言。老教师科研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他们参与到毕业论文(设计)课程中来,对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现阶段而言,由于老教师承担着相对繁重的科研任务或行政任务,而毕业论文(设计)课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部分学校强制让这些教师承担这门课程,其教学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目前最优的解决路径是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共同参与毕业论文课程的教学工作,老教师更多的是对青年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而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到教学的第一线,形成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教学梯队,既达到了锻炼教师队伍的目的,又扩大了学生与教师在学术、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交流的空间,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

2.3 更新专业教材内容

当前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材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不强,教材多侧重于经济管理类或政治学类教学,脱离了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教学要求。为了改变目前教学的现状,相关部门应联系开设公共管理专业的高校,组织本领域的专家学者根据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编写不同公共管理专业领域的教材,提高专业教材内容的适用性。教材应当服务于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目标:首先,在理论层次方面上,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必须明确作为本科毕业论文的共性特征和作为专业学科的个性特征。教材必须明确毕业论文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目标,并为教师的教授提供一个可以参考和借鉴的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学习论文写作的教材。其次,在实践能力方面上,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熟练掌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的撰写、资料的收集和信息的检索、论文的撰写规范,论文的修改和论文的答辩等相关问题。并且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实现将四年所学知识与实践问题有机结合,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学术科研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2.4 改进教学方法

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实践。因此,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必须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运用有机结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以学生实践为核心的现代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首先,对于教师而言,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使得教学活动逐步由“receptive”向“creative”转变。专业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然后指导学生为解决问题进行文献检索,相关论文阅读,思考分析,并将问题解决方案以小论文形式提交等。这一过程既是培养学生的论文意识,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能力的过程。”②其次,学校教务部门和相关学院应当定期组织专业教师进行类似教学比赛性质的交流活动,不仅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及时解决教学难题,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为专业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此外,针对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学校应当全力支持和鼓励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走出课堂,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注重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最终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质量。

注释

公开教学论文篇3

职业学校开展公民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性

当前,职业学校中的工具主义倾向已经十分明显,“重技艺、轻德行”的问题已经渗透到了职业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过程之中。职业学校公民教育仅仅限于“知识公民”的培养,尚未将合格公民、奉献公民、成功公民的价值目标渗透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很难培养出真正的现代公民。

从职业学校教育内容来看,一些学校过于重视政治化和传统道德的教育,没有专门的公民教育的内容。这表现在教育过程中公民教育理论谈得很多,操作过程无本可循;忽视了对公民个体价值、公民民主与法治观念的培育。时下职业学校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公民角色意识淡薄,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身份与资格的意识与觉悟较低,缺乏社会责任感、公德意识和公共精神。

从职业学校教育途径来看,学校大多重视传统的课堂灌输,忽略校园中其他的教育途径。传统的课堂教授可以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但是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公民行为习惯的养成仅仅依靠知识的传授是完全不够的,更多的要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尤其在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群体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如果公民教育只是停留在书本的层面而没有付诸实践,就会让学生认为枯燥乏味,容易有逆反心理。只有让学生感同身受,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从职业学校教育环境来看,学校大部分重视外在形式和静态的教育,忽视在各种具体变化的活动和日常行为中对职校生进行传统道德和公民意识的培养。职校生当前问题突出表现为优良道德的缺失和“法治”思想的不够健全,导致学生对常态规范的漠视,同时规范只强调自律而忽视规范的他律作用,在公共场合经常持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没有表现出作为受过专门教育的人所应有的高尚道德和法律意识,直接影响了整个社会公民意识的提高。

为此,职业学校开展公民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培育现代公民,已成为当前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也是当前职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公民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分析

公民教育对公民个体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都是一个必备的先决条件。学生作为公民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了一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根深蒂固,正处于可塑造的重要阶段。现代职业学校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加强公民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公民道德,参与国家政治、履行权利和义务。

公民精神的培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基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这是我们应当遵循和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体现就是精神文明、价值观的教育。价值观是支撑人的精神支柱,它决定着人行为的取向,对于人的生活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职业学校通过公民教育开展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能够促进建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体系,确立健康向上的精神支柱,进而能够培养成为有正确的理想、信念的健康公民。

职业学校开展公民教育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职业学校公民教育中培养的公民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诚实、友谊等当今社会亟需突显的公民精神。

1.校园建设层面推进公民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加强在校园网络建设。

职业学校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引导作用,建设好职校生在线联盟网站,打造若干具有广泛影响的主题教育网站。开设班主任、德育课教师博客和校务微博微信、班级微博微信,引导支持教学名师、优秀导师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网络。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职业学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将学生诚信表现纳入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利用重大节庆日、民族传统节日等时机,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教育,将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通过各种相关的特色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课程建设方面推进公民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

实际上,公民教育如果和传统文化相脱离就会变成没有根的东西,没有根的东西也就没有生命力。职业学校公民教育能否真正拥有优势和特色,其关键环节还在于能否真正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取精去糟以及吸收、弘扬与创造性的转化上。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其中还强调:“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职业院校学生是未来国家社会各个方面的主要参与者和建设者,应当让其受到更多的接受教育和教育别人的机会。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公民教育的可操作性,最佳的方法是将公民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将公民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顶层设计和整体设计、分层推进,促使公民教育更加贴近职业、贴近专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2)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公民理论教育相结合。

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公民教育本质上是一致的。公民教育在西方经过长期实践已趋于成熟,而我国目前公民教育理论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在我国职业院校还没有开设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课程, 长期以来一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任务。在职业院校德育改革中, 将过去的7 门课程进行了体系和内容上的整合, 形成了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四门课程。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公民教育起着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 多年来一直沿袭着课堂讲授, 即以教师的知识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 长此以往形成了显性的教育特点。尤其值得指出的是,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很多涉及公民教育中关于公民的权利观、道德观、法制观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往往忽略, 没能明确加以指出, 使得很多公民教育的内容不能被充分重视。因此, 在没有系统出台专门的公民教育理论课程之前, 我们德育工作者要在教学准备环节中, 自觉地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公民理论教育相结合,在教学实施环节中, 有意识地加以融合、实施和贯彻。

另外, 我们还要在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 充分发挥课堂内外的多种教学形式, 对职校生开展公民教育。课内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播放反映公民文化的影视片, 并及时组织学生就影片内容谈观后感, 以及交流心得等活动, 如组织公民社团、组织公民知识竞赛、辩论赛, 排演反映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的小品剧等等, 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又能使学生在娱乐中体会到公民教育的真谛。

3.校内外实践层面推行公民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抓好学生校内与校外的社会实践环节。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公民知识,形成了公民意识、公民道德观、公民价值观之后,这仅仅完成了知识积累和理论储备,处于公民教育的“务虚”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使公民教育走向“务实”,即如何实现我们学生走出校园,成为“社会人”后,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实际参与到国家、社会管理事务中去,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在学校阶段公民教育中公民参与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随着“学分制”与“学生自主选课”等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职校生校内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获得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如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青年志愿者活动、假期社会调查等等,这些实践活动是开展学生公民教育十分有效的手段。其中,参与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社团在职校生公民教育中最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各项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培养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去发现、获取、认同以及内化公民角色行为规范。

(2)以典型个案为例创建公民教育实践模式。

公开教学论文篇4

关键词: 公安院校本科生 毕业论文 改革措施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综合考核,也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本科层次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论文能使学生得到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训练,强化学生公安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毕业论文质量直接反映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水平。

一、公安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现状

目前,以我院为代表的公安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虽然在学院和教务主管部位的监管下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但是各教学部门在实施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毕业论文受时间限制,教学质量不容乐观。

学院各系部毕业论文工作通常开始于学生第七学期末,要求学生在寒假放假之前完成毕业论文选题、开题、资料查阅等工作。但是,这段时间也正是学生刚刚结束国家公务员考试并将进行各省公务员考试的关键时期。部分学生并未将主要精力用于毕业论文工作,而是忙于奔赴各地参加考试和联系用人单位,势必会影响毕业论文的文献查阅、收集资料信息、设计研究方案和方法等的前期准备工作。毕业论文的主要工作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与毕业实习同时进行。虽然,学生五月初即可结束实习,返回学校,但此时距离毕业只有不足两个月的时间。而毕业论文工作包括的内容较多,研究型论文还需要准备实验药品,熟悉实验场地与实验设备,开展实验研究工作,最后还要完成论文撰写和答辩等环节。期间,有的学生仍要前往其他地区参加公务员考试,有的学生还要考虑毕业分配问题,等等。因此,学生真正投入论文工作的时间非常短暂,使毕业论文质量受到影响。

(二)教师精力投入有限,教学质量缺乏保障。

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的同时,还要承担其他教学、科研和办案工作,工作任务繁重,在毕业论文指导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有限。此外,有的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较短,公安实战经验不足,指导实践型毕业论文时自身能力不够,使毕业论文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三)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不完善。

尽管各公安院校均有相应的毕业论文管理规定,但在实施细则方面却不尽完善。学校对毕业论文环节的评价多注重论文格式、字数和查阅文献数目等指标,在过程管理和论文本身质量等方面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从选题、收集资料、试验(调研)、撰写论文、修改、定稿到论文成绩评定,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考核指标。与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督导专家评价等多主体质量评价相比,毕业论文监控措施并不健全。

二、公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措施

在实施毕业论文改革时,应紧密结合学院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计划、管理体制、深化理念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

(一)根据专业特点适当调整教学计划。

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和造就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公安专门人才。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时间上应当给予充分的保障。因此,论证新的教学计划时,应将毕业论文工作时间规划作为重点议题加以论证。我认为,可以结合刑侦、刑技等各专业特点,在教学计划中,将专业课程授课计划在学期安排方面适当提前,以便在第六个学期即可开展毕业论文的准备工作,给学生更多的毕业论文学习时间。第七学期可以适当安排专业选修课和公务员考试辅导培训课程等,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及时补充毕业论文工作所需知识,又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备考。论文工作时间充足,学生才能得以兼顾,为毕业论文的质量提供时间条件上的保障。

(二)深化师生对毕业论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指导教师和教务管理部门的关注度。

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关键在于提高院校教务管理部门和指导教师的重视程度,应该从理念上深化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毕业论文工作是实现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毕业论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必须在理念上引起重视和关注,从而在指导思想上保障毕业论文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三)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强化过程管理。

应当将毕业论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实践实训必修课程对待,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制,强化论文各阶段的过程管理,为毕业论文质量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和健全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管理体系,需进一步明确毕业论文的质和量的要求,加强毕业论文准备阶段、研究阶段和验收阶段三个重要时期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准备阶段监控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审查论文题目及其类别、指导教师资格、学生的开题报告、调研和文献资料查阅和收集情况,抽查各专业系部的毕业论文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等;研究阶段的监控管理内容主要是对教师指导情况和学生完成情况与任务书中工作计划和研究内容进行核对和检查,从而督促教师定期指导检查学生论文进展,减少学生出现抄袭行为的可能性;验收阶段的监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格式内容规范性、答辩组织情况和成绩评定等各环节进行评价性监控,同时,也要听取学生对毕业论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公开教学论文篇5

 为进一步加强2021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根据《西南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附件1)的要求,特拟定工商管理学院2021届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方案。

    一、选题与开题

 1.2020年11月04日前,完成选题与开题工作,选题可参见附件2《工商管理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2.应教务处要求,2021届本科毕业论文新增开题报告会环节。开题报告会由指导教师负责安排,采用多种形式自行与另外两位教师共同组队完成,同学之间互相交叉记录。

 3.2020年12月01日前,以班级为单位提交附件3 《2021届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情况一览表》,发送至邮箱:gsbkjx@163.com。以班级为单位,提交《西南财经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会记录表》(附件4)及导师签字的《西南财经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附件5),交至通博楼A312办公室雷老师处。其中市场营销(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交至通博楼A309办公室王老师处,选题情况一览表发送至邮箱:wangeric@swufe.edu.cn。

    二、初稿

 1.2020年12月30日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初稿,交由指导教师审核。

 2.学院各系主任将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作为范文,发给每位老师并在系所会上讨论学习,以熟悉学院本科论文写作基本要求;组织老师讨论细化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定稿后发送给所有老师和同学。

    3.2021年01月04日前,以班级为单位,将完成的学位论文初稿发送到邮箱gsbkjx@163.com,其中市场营销(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需将论文初稿发送至邮箱:wangeric@swufe.edu.cn。文件命名方式为“专业-学号-姓名-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撰写附件6《西南财经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交至通博楼A312雷老师,市场营销(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交至A309王老师。如逾期未交,将直接推迟一个月答辩。

    三、定稿与检测

    1.2021年03月31日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定稿。

    2.2021年04月06日前,以班级为单位,将完成的学位论文定稿电子版发到邮箱:gsbkjx@163.com,其中市场营销(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需将学位论文定稿电子版发到邮箱:wangeric@swufe.edu.cn。同时提交毕业论文定稿2份,一份请导师签字(在右下角空白处签:同意定稿并签名),另外1份(封面及致谢部分隐去指导教师姓名,版权申明不签字)以班级为单位交至通博楼A312雷老师,市场营销(中外合作办学)交至A309王老师处,供交叉评阅使用。如逾期未交,将直接推迟一个月答辩。

    电子稿提交要求:根据附件7《西南财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与印制规范》要求自行排版,提交word及PDF版本完整论文定稿,文件名命名方式为“专业-学号-姓名-论文题目”;另按检测要求,提交一份除去封面、目录、版权申明、 致谢、后记(如有)等内容word版电子稿,文件名命名方式为“检测版-专业-学号-姓名-论文题目”。 (待检测学位论文电子版必须与提交定稿保持一致,若经检查发现有不一致的现象,将直接推迟一个月答辩)。

    3.2021年04月08日前,学校使用“学术不端行为文献检测系统”对全校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检测,检测通过方能参加论文评阅和答辩(此次检测为全面检测)。

    学士学位要求:

    检测文字复制率<20%,视为通过检测。但该生和导师应对其学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修改。检测文字复制率≥20%,视为未通过检测。该生需对论文进行修改(论文修改时间不少于一周),并经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方可申请再次检测;优秀毕业论文,复制率需<10%。

    四、论文评审

    2021年04月30日前,学院组织包含指导教师在内的两名教师进行审阅评分,收取两份评阅表(指导老师用和评阅老师用),两名评阅老师评阅成绩均及格后方能认定为评阅通过。其中,50%的论文采用双盲的方式,由校外老师评阅;剩余50%的论文,采用双盲的方式由院外教师评阅。论文评阅通过的学生方可进入答辩阶段。若评阅未通过,学生需根据教师评阅意见修改论文后重新提交评阅。

 2021年04月30日前,请指导教师填写好附件8《西南财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情况记录表》和附件9《西南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阅表》(指导老师用),以班级为单位收齐后交至通博楼A312办公室雷老师处,其中市场营销(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交至通博楼A309办公室王老师处。 若学生指导记录表和评阅材料不齐,学生将不能参加本轮答辩。

    五、论文答辩

 1.2021年05月04日前,学校按学院人数的3%,随机抽取学生由各学院组织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公开答辩(抽取公开答辩的学生人数不足的6人的学院补齐6人,学院需提前报送公开答辩安排),公开答辩与学院组织的答辩一同进行。若学校不组织公开答辩,学院自行组织公开答辩。

 2021年05月08日,学院组织本科毕业论文第一次答辩工作。学生准备毕业论文定稿3份(封面及致谢部分隐去指导教师姓名),供答辩专家使用,答辩开始前提交给答辩组答辩秘书。未通过答辩者需再次相应申请公开或学院答辩,其论文修改时间不得少于1个月。

    2.2021年06月09日,学院组织本科毕业论文第二轮答辩工作。

3.2021年07月10日,学院组织本科毕业论文第三轮答辩工作。学院完成延迟答辩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登录。

若答辩时间有变,另行通知。

    六、答辩后材料提交

    答辩结束后6个工作日内,根据答辩老师意见完善毕业论文,以班级为单位,将修改后的毕业论文纸质档1份交至通博楼A312办公室雷老师处,电子档(同时提交word及PDF版本,文件名命名方式为“专业-学号-姓名-论文题目”)发送至邮箱:gsbkjx@163.com,学习委员填写附件3《2021届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情况一览表》(专业名称)发送至邮箱:gsbkjx@163.com。其中市场营销(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发送至邮箱:wangeric@swufe.edu.cn。

    七、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推荐

    2021年05月24日前,完成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推荐和评审工作。

    八、毕业论文抽检

 2021年07月-09月,学院组织专家对学生论文进行抽检,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档案整理归档工作和总结。

 2021年09月10日前,学校集中对2021届全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最终次“学术不端行为文献检测”。

    2021年10月,学校对各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情况进行抽检,抽检结果纳入学校年度教育教学工作考核。

 

 

公开教学论文篇6

论文摘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以成为推动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动力,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有助于切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式被煽入新教材之际,应进一步推进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努力实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双向互促。

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指引道路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时,作为中国高等院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最新教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也已经在新学期进入大学课堂面对新教材,理应努力探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改革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最佳契合方式,以期在新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实现二者的双向互促。

一、拓展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人文维度,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现代人文精神

近年已有学者指出:中国“大学人文教育之长期缺失,实为结构性缺失。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说:“我们单方面地强调技术教育或职业教育,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教育。这种局面目前虽然已有所改变,但仍然亟待更大幅度的改善。除了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在中国高校增设人文教育课程之外,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在中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传统课程,完全可以用拓展本课的人文维度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而人文维度的拓展同时也会直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实效。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无不具备深广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努力帮助学生从人文的维度着眼更为广泛和深入地了解历史、认识历史人物,有助于学生充分地消化和吸收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政治理论,而且逐步形成自己的历史洞察力和政治判断力,并最终确立坚定的政治信念。例如,为了讲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就有必要让学生们不但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前后中国国内的社会状况,而且也对苏联、东欧的剧变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尤其有必要让学生们深刻认识苏共因为丧失广大人民的支持从而最终走向分崩离析的历史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做到既比较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特定的政治理论,又加深对人生的感悟,并且逐渐养成充满人文关怀的善良心地。又如,在讲授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的时候,可以比较深入地介绍邓小平作为一个“中国人民的儿子”的人生历程和人文情怀,尤其应当重点介绍邓小平和他的家人在十年浩劫中的真实经历。学生们通过拓展了人文维度的教学方式学习公共政治理论课程,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对政治理论的理解也更为全面和深入。他们普遍反映:用这种方式学习,他们学得有兴趣、有效率,通过这样的学习,他们不仅学到了中国当代的政治理论,而且还获得了丰富的中外人文历史知识以及浓厚的人文熏陶。

现代人文精神是长期深受封建主义思想文化传统毒害的中国人尤其需要补充的现代文明要素。不论是讲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依据,还是组织学生讨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以及政治文明建设的实际问题,都应当引导学生反思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和苏联斯大林时期有突出表现的狂热的个人崇拜现象,努力揭示其深层的社会历史原因和人性因素}在讲授真理标准大讨论和“三个代表”理论创新的时候,可以联系人类思想解放和人文精神成长的历史,向学生们介绍从意大利文艺复兴到中国的五四运动,从法国大革命到明治维新等一系列政治运动的思想条件和人文价值,以及从伽利略到严复、从张闻天到顾准、从鲁迅到王小波、从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到吴敬琏等一系列中外思想者的思想精华和心路历程,努力培养学生对民主和科学的热爱。只有竭尽全力做到将现代人文精神深深植根于一代新人的心中,这时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师才算已经比较全面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及时吸纳国内外最新信息,增加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现实感和生命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它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理论体系,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也必须通过教学改革而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富有时代气息,更加注重及时地将国内外各种最新信息与新教材中的相关理论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运用书中的新理论去观察和分析国内外各种新动向。例如:十届全国人大刚刚闭幕,通过在课堂上及时分析举世瞩目的我国宪法的重要修改,让同学们认识到,这次对宪法的修改是新一届领导集体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立法上的集中体现,在宪法中写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重要原则,标志着“以人为本”正式成为国家的价值观}在透明国际(TransparencyInternationa1)2004年《全球腐败报告》之后,及时向学生们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以及清华大学廉政研究室、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的专家们的有关看法,使学生获得了开阔的国际视野。

这种密切联系当代社会现实、随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教学方式,信息量大而富有冲击力,能够让书本中的政治理论在剖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过程获得立体感和生动性,因此深受学生欢迎,而且很快养成了学生对公共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004年3月,当台湾“3·20公投”临近之际,学生们主动提出要求,希望老师为他们介绍有关情况,并对未来趋势作一番分析和预测。笔者当时就汇集了关于台湾问题的历史资料和最新信息,结合教材中“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这一章的讲授,评析台海局势,及时满足了学生们的要求。课堂上,学生们全神贯注,并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

三、优化整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提升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学实践中,应当加大对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幅度和频率,让电脑、VCD、DVD、投影仪、多媒体CIA课件为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不能偏废包括口头讲解和粉笔板书在内的传统教学方式。仍应十分注意经常磨练自己的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注重对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和实践,注意在课堂内外仔细了解不同的学生对教学改革实践的各种反应,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论科技水平多么发达,教学设备多么先进,决定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高低的最主要因素仍然是主讲教师本身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教师在决定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都仅仅是辅助工具而已}在教学改革中,主讲教师的主导地位绝不能被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所削弱,如果教师放弃了自己的主导地位,忽略了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反而会而造成教学失序和低效。只有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妥善地结合起来,实现最优整合,才能全面提升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用电子教案将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传统纸介教案转换成适合计算机处理的数字信息格式,已经成为当今许多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进一步提高电子教案的制作水平还会为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创造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电子教案的作用也不应该被过度夸大。过度使用电子教案,反而会减弱或遮蔽其他教学手段的强大功能。在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特别是在进行必须大量介绍人文历史背景的教学中,除了使用电子教案之外,也必须充分重视各种能够有力地配合教学的VCD、DVD影碟的合理使用,不必因为这些影碟不是由教师自己制作的,就认为它们教学体系中的价值远远低于电子教案和其他多媒体CAI课件。实际上,要为内容丰富、课时有限的新教材找到各种各样适当的教学影碟,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掌握好插播影碟的时机、设计好精彩的解说词,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由专业机构制造的影碟包括各种的中外历史记录片、当代纪实片、历史题材和当代题材的优秀故事片等等,它们都程度不同地含有生动逼真、令人印象深刻的人文视听信息,如果精心加以运用,的确能有效地加强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起到电子教案及其他多媒体课件所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

四、加强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素质教育功能,努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深受盛行多年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许多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一年级新生起初对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就是抱着一种消极应付的态度,他们早已习惯于将政治课视为功能单一的政治理论灌输课。面对这些学生,在开学之初第一堂课上,可以开宗明义,除了讲明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所具有的意义重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之外,也明确指出本课程所蕴含的有待师生共同去开发的不可忽视的素质教育功能。在教育理念日趋科学的新时代,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中国,任何一门课都不应再重蹈应试教育的歧途,都应当尽可能地发挥素质教育的功能,每个教师都应该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己任。  在讲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本课的素质教育功能。

1.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在当代青年应当具备的众多素质中,独立思考的能力十分重要。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精神文明只能由众多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构成。虽然,简单地灌输政治理论,也可以让学生考出不错的卷面成绩,但是,只有启发式教学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倡发现学习法(Discovery Learning)的教育学家认为,学习一般的原理原则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发展一种探索新情境的态度,培养作出假设、推测关系、发现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不要简单地将教材中的现成结论强加给学生,应当尽可能先为学生介绍相关的人文历史背景,努力让学生先掌握丰富的可供思考的素材,然后向学生提出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素材,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使学生的看法存在谬误,也不要简单地加以否定,应当举出更有说服力的事实材料,用共同探讨的态度提出教师的意见,通过耐心启发帮助学生纠正偏见,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2.塑造创新个性

认知主义理论家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得”,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促进学生学习。随着认知理论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学习者在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Struc—tural Learning Theory)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创立生成学习模型(Generative Learning Mode1)的维特罗克(Wittrock,MC)指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从外界选择性地知觉新信息,然后进行主动建构并生成意义的过程。由于条件所限,目前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还不可能像实行导师制的研究生专业课程那样,让每一个学生在讨论之前都认真研读老师指定的专著,写出读书笔记,然后再进行深入的讨论。尽管如此,在现有条件下仍然必须遵循教育心理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仍然必须坚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强调的创新精神贯彻落实到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之中,仍然有可能通过创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新方式,在现有条件下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在讲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笔者经常组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课堂讨论,大力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畅所欲言、交流思想,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当众发表独到见解,这些教学举措不仅有利于广大学生深切理解当代最有活力的创新理论,而且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个性的健康成长。主讲教师也会因此得到大量的教学反馈,更有针对性地改进后来的教学工作。

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从许多大学生上交的作业和课堂发言的情况来看,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书面和口头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应当要求自己尽量用生动准确、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语言讲好课,而且有责任努力使广大学生通过学习这门政治思想突出、文化内涵丰富的特殊的文科课程,尽快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布置作业和组织课堂讨论的时候,除了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谈自己对有关理论的理解之外,也应当要求学生有意识地锻炼自己书面和口头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每个学生上交作业和发言结束之后,笔者都会在课堂上及时点评学生发言的思想内容、语言质量,乃至仪表和风度。由于生动活泼、确有实效,每次讨论和点评学生们都感到有所收获。

4.弘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公开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公民身份;公民教育;社会理论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5-0043-04

一、引 言

一般而言,公民教育(citizenship education)意指在现代社会中以培养能够参与公共生活的公民为目的所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其理念起源于西方,与公民身份(citizenship)密不可分,随着国家,尤其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两者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开来。公民身份既是公民教育活动得以展开的出发点,亦是其目标。

公民身份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城邦,在经历了中世纪的蜕变、启蒙的洗礼之后,在近代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形成较为稳定的形态。它的确立与政治共同体的发展密不可分。在学科混合的时代,公民身份主要属于广义上的政治理论议题。现代社会是一个功能分化的时代 [1 ],学科分工高度专业化。在学科分化之后,公民身份成为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的议题。鉴于此,公民身份不再是某一个学科的问题,而是一种需要集合各个学科的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解的复杂问题。公民教育作为对公民身份型塑的有效途径,其发展亦是如此,也需要利用多学科资源进行综合研究。基于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多维性,对二者的研究也应注重多元性和综合性,以避免对公民身份、公民教育这一复杂论题仅作单一学科、单一视角的研究而最终只能获得一种单面的、碎片化的认识。这就需要学界对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学科领域本身,而应该广泛吸取诸如政治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研究视角,从而更好地从事对这一复杂问题的研究。相应地,构建一个研究公民身份、公民教育的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平台就成为研究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的应然诉求。对于这一具有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研究平台,社会理论是一个相当值得思考的路径。社会理论强调超越学科边界的开放性、多元性,注重多学科多视角的相互借鉴和融合,汇集了尝试理解、解释和说明社会现象的各种视角,是一种综合性的理论形态。它的一个定义性特征就是它是跨学科的 [2 ]。因此,我们尝试从社会理论的视角来解读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

二、公民身份的社会理论解读

1. 传统与现代:公民身份的起源与演变

公民身份的含义与共同体的演进密切相关,对于这一演进过程,彼得·雷森伯格为我们提供了颇具代表性的分期: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三个阶段。总体而言,古代公民身份以效忠共同体的美德为特征,中世纪公民身份以宗教、商业城市、人文主义为核心,而近代公民身份以者与臣民为特征 [3 ]。这种分期的类型化框架大致反映了西方近代之前公民身份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以上内容可以被统称为传统公民身份,其特点并不局限于彼得·雷森伯格所述,它区别于现代公民身份的显著特征更为重要。

第一,近代社会契约思想产生之前,传统公民身份中的“身份”是其核心部分,并且始终具有一种依附性的因素,而其中的“公民”,无论是在城邦时代还是在中世纪的教会和世俗国家里,能够参与公共生活的真正公民只局限于精英或贵族,大量的平民和奴隶并不具有公民身份。

第二,西欧中世纪,除了教会和世俗国家,还有很多“地方性”和“跨国性”势力与之并存,各式各样的行会、商业城市和特权领域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自治性共同体。这一时期的公民身份极其复杂,各种势力的权力范围时常变动,人口流动性开始变强,一种统一的公民身份显然难以形成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可以说,这一时期也是一种特殊的多元公民身份,但“公民”的归属在于某个特定的领域,而不是“国家的公民”。

第三,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到资产阶级革命完成这一时期,公民身份虽然摆脱了古代的依附性和中世纪的多元混杂。但“旧制度”中的等级身份仍旧保留,在国家的专制主义下,公民身份的权利与义务属性中,义务属性显然仍占据支配地位。君主或国王始终是高高在上,而公民身份只不过是社会契约的“幻象”。

16世纪逐步形成的欧洲绝对主义国家是传统国家与现代国家之间的一个过渡,公民身份仍旧笼罩着“传统的阴影”。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使公民身份完成了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现代公民身份确立。

在社会理论的视野中,公民身份是典型的现代概念。在黑格尔、马克思这一脉看来,公民的概念是一种自由主义社会理论,应该以市民社会理论来代替公民身份理论,葛兰西用其来反映一种非经济社会关系,这种市民社会理念被认为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关键特征;韦伯认为,“当城市自治原则与基督教的政治义务融合成为欧洲社会自治市镇中的单一制度时,公民身份就开始成为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社会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涂尔干认为,“公民身份是长期团结的基础,能够取代作为传统社会特点的集体情感的宗教基础”;滕尼斯关于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的区分实际上也就是对社会成员身份和公民身份的讨论 [4 ]。特纳(B. S. Turner)认为,上述古典社会理论家的观点(主要是欧陆思想家)都是一种“模糊的”公民身份理论,他从社会理论的视角提出了一种广义的公民身份概念:“公民身份可以定义为各种实践的集合(法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通过这些实践,人们获得了成为社会成员的能力,并相应型塑了资源在个人和社会群体之间的流动……总体而言,公民身份概念本质上指的是社会成员身份在现代政治共同体中的性质。” [4 ]这一宽泛的概念为我们的分析提供了便利,它不但避免了将公民身份简化为单一的资格、权利、义务或身份,而且凝结了传统公民身份的遗产,更重要的是,它勾勒出现代公民身份的本质特征,以开放的姿态面对未来公民身份的演变和发展。

2. 自由主义公民身份及其批评者

二战后,英美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往往将其视为晚近公民身份理论的开端。自由主义公民身份是以经济为根基,政治法律理论为保障的“全景式”社会理论。莱昂纳德·霍布豪斯(Leonard Hobhouse)是较早的代表,但他的影响力显然不如T. H.马歇尔,后者的公民身份理论一度被奉为“经典”,各界学者也对此展开激烈讨论 [5 ]。就此而言,我们要强调的是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的“语境”问题:即马歇尔讨论的公民身份主要是以英国为背景,而且始终围绕着公民身份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张力(如何协调民主政治的正式框架与作为经济体系的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社会结果之间的关系),其理论在本质上体现了一种福利国家的主张(以解决资本主义与民主的关系问题),以个人主义和资本为核心的自由主义理念始终是其核心。

在现代公民身份理论取代传统公民身份理论的过程中,马歇尔是具有开创性的贡献者。然而,现代公民身份理论的发展并不局限于“经典”,在各种批判和讨论之下,新的解释模式应运而生。有学者大体上将马歇尔之外的理论归为三类:作为对共同体自治参与的公民身份、作为普遍性的法律意义上的制度的公民身份和作为自足责任的公民身份 [6 ]。它们既吸收了传统公民身份的理论资源,也提出了诸多有关现代公民身份的新议题。这一“归类”基本反映现代公民身份理论的核心特征:经济自由、地位平等、共同体自治、法律制度化。

同时,新解释模式对马歇尔的理论展开了激烈的批判。安东尼·M.里斯从“演进”、“时代划分”和“英国特性”三个方面入手,指出了马歇尔在实质性权利和争斗方面的缺失 [7 ];迈克尔·曼则集中颠覆了其“进化”(evolution)的理念 [8 ];吉登斯对其民主政治模型和福利国家的前提提出了中肯的批评 [9 ];鲍曼和特纳从全球化视角指出了以民族国家基础的理论预设在未来的脆弱和无力 [10 ]。为了深入理解马歇尔的理论和认真对待批评,德里克·希特将学者们的批评性评论归为五类(其研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其公民身份概念的排他性;其观点太过乐观;其三种权力划分过于简单;其诠释过于与历史无关),并且作出了具体分析和回应 [11 ]。对于马歇尔及其批评者的论述,我们认为需要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大多数批评者的立场始终没有远离自由主义的总体理论框架。无论是共和主义传统、世界公民身份,还是多元公民身份的出现,它们与生命力强大的自由主义传统相互交织。

第二,从全球视角出发,世界体系的思考已成为现代公民身份理论的必需。但如何处理公民身份的民族国家因素与跨国因素仍是学者们当下努力的方向。

第三,以英美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在全球的影响对公民身份的界定和研究产生了巨大冲击。资本、法律、人口的跨国流动使人们对公民身份的认知产生剧变,由此产生的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难以在短时间内弥合。

第四,多元公民身份似乎成为当下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新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传统强劲势头依旧,如何在民族国家与世界体系交错的背景下将多元理解、多元认同、多元忠诚、多元诉求与权利落实到制度和实践中是公民身份当下的研究重心。

三、公民教育的社会理论解读

公民教育作为型塑公民身份的一种途径,随着公民身份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公民教育被视为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没有形成较为独立的内容,民族国家的建立才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同时公民教育也是现代国家教育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

毫无疑问,公民身份决定了公民教育的性质。有学者认为对公民教育之性质的界定可以从“造就公民的教育”和“对公民的教育”两个方面入手 [12 ];也有学者提出从公民概念的内容、公民个体在公民社会中的定位层次和公民教育的内容三个范畴来理解公民教育 [13 ];还有学者从现代化与国家建构的角度来论述公民教育 [14 ]。这些讨论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公民教育可能具有某些特点。

我们认为,上文公民身份的社会理论解读为我们讨论公民教育提供了基础。在社会理论中,随着公民身份的演变,公民教育也历经变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者基本保持了思想和意识上的同步。大体而言,我们亦可将公民教育分为传统公民教育与现代公民教育,前者主要以型塑传统公民身份为目的,后者则主要致力于培养现代公民身份;前者强调古代的善、美德和共同体,后者强调现代的公共善与个体自由。公民身份是公民切实有效地参与公共生活的象征,公民教育是对此种公民身份的养成和塑造。公民身份首先是一种理念,其次涉及识别与确认此种身份的保障措施;公民教育以前者为导向和目标,首先体现为一种思想意识,其次将其贯彻到实践中。

一般而言,公民教育思想可以分为: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论 [15 ]。显而易见,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在思想上具有同源性,而且自由主义在一定时期的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思想中占据着支配地位。与公民身份的情况相似,共和主义、社群主义或多元主义的公民教育思想并未从根本上抛弃或背离自由主义理念。作为“全景式”社会理论的自由主义,集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要素于一身,以资本符号、法治符号和文化符号的多样化形式向社会的其他领域延伸,并且从一国范围向世界范围扩展,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即是这种力量的延续 [16 ]。鉴于此,教育领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股力量的影响,这就要求公民教育对其他学科,尤其是社会科学的开放性。社会理论视角的优势之一就在于跨越学科的观察和分析,就公民教育而言,除教育学本身,对社会学、法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关注必不可少。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从社会理论视角对公民教育性质的理解应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球化视角。当今公民身份的发展已然突破国界,尤其以晚近社会理论的视角来看,民族国家之内的公民身份在全球化时代已不再适应时代潮流,公民身份的多元化表明,以宽泛的“社会”概念作为分析单元更有利于话语正当性的确立。因此,由公民身份决定的公民教育难以长期局限在一国之内,全球意识的培养和全球维度的关注必不可少 [17 ]。

第二,批判性认知。与公民身份的分析相关,以欧美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公民教育思想正在全球散播,任何主动或被动进入全球化进程的国家大都深受其影响。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塑造公民身份的有效途径,公民教育既要保持开放性,也要实现本土化,以“开放”面对世界,以“本土化”确保公民身份的归属。对于自由主义,尤其是新自由主义公民教育思想,我们应当立足于开放性与本土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具体地分析其产生的背景,适用的环境、语境,以及与之对立的各种观点。在分析、借鉴外来资源和探寻本土优势的过程中,秉持批判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应当将研究的批判精神贯彻于公民教育的实践之中。

第三,多元化内涵。鉴于社会理论视野中的公民身份几乎涉及所有社会领域,相应地,公民教育的范围不应局限于常识中的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律教育,而应当从个体与团体、个体与社会、社会与国家、国家与全球的互动关系出发,将道德培养、政治参与、法律意识、经济发展、文化传统、全球意识等集于一身。

第四,制度化保障。无论是公民身份还是公民教育都包含了理念与制度两个方面,批判性认知和全球化视角是获得多元化内涵的前提,制度化则是对此多元化内涵的贯彻和保障。道德共同体的理想早已远去,现代民族国家俨然是政治—法律共同体的化身,在一定程度上将公民身份的确认和公民教育的实施与国家政治体制和法治治理模式联系起来,或许是制度化过程中较为妥当的出路。

四、社会理论视野中的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在社会理论视野中,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之间具有如下之关系:

第一,思想同源。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而言,讨论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公民身份决定公民教育的性质,公民教育型塑公民身份。在不受学科边界严格限制的情况下,对于两者性质和内涵界定可以相当宽泛,由上文解读可知,从传统公民身份、公民教育到现代公民身份、公民教育的发展脉络中,两者在思想上具有同源性。

第二,演进同步。理念上的同源性在演进中也表现出同步性。虽然在特定时期表现出的样态各异,且社群主义、文化多元主义、后现代等思潮不断涌现,但以自由主义及其新形态的强势力量在客观上保持了这种同步性,而且将其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背后的理念向世界散播。

第三,动态平衡。假如打破学科界限,共享各学科的资源,那么兼具某些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特征的公民身份和多元化复合型公民教育成为可能。这一界定不属于任何单一的传统,它可以地方性资源进行本土化以满足实际需要,并在不同历史情境中自我调适。换言之,它可以根据时空变化,在概念边界上保持动态平衡状态。

参考文献:

[1]N. Luhmann.Differentiation of Society[J].The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7,(2):29-53.

[2]吴康宁.“社会理论”的兴起对教育社会学意味着什么[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4):9-15.

[3][美]彼得·雷森伯格.西方公民身份传统——柏拉图至卢梭[M].郭台辉,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4][英]特 纳.公民身份理论的当代问题[A].特纳.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C].郭忠华,蒋红军,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5][英]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M].郭忠华,刘训练,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6]褚松燕.个体与共同体——公民资格的演变及其意义[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7][英]安东尼·M. 里斯.T.H.马歇尔与公民身份的进展[A].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C].郭忠华,刘训练,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8][美]迈克尔·曼.统治阶级的策略与公民身份[A].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C].郭忠华,刘训练,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9][英]安东尼·吉登斯,T.H.马歇尔.国家与民主[A].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C].郭忠华,刘训练,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10][英]布赖恩·特纳.公民身份理论概要[A].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C].郭忠华,刘训练,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英]齐格蒙特·鲍曼.免于国家干预的自由、在国家中的自由和通过国家获得的自由:重探T. H. 马歇尔的权利三维体[A].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C].郭忠华,刘训练,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11][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M].郭忠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12]檀传宝.论“公民”概念的特殊性与普适性——兼论公民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J].教育研究,2010,(5):21-22.

[13]李治德.论公民教育内容的理论框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2-24.

[14]苏守波.现代化、国家建构与公民教育[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37-142;苏守波,饶从满.现代化、民族国家与公民教育[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8-72.

[15]胡艳蓓.当代西方公民教育思想评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2,(4):37-41;John Halliday. Political Liberalism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Towards Curriculum Reform[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1999,47(1):43-55.

公开教学论文篇8

关键词:公文写作 课堂教学 三段论

公文写作在机关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上情下达,还是下请上报,无论机关办事,还是基层运作,都离不开它。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特定的学科特点,公文课又难免枯燥乏味,课堂反响平平,讲授效果不佳。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从公文课程的特点出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了“三段论”互动教学方式,学员普遍认可,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颇好。

一、培养学员兴趣,认识课程本质

在讲公文绪论之前,我特意在课堂上提了一个问题:“有不少学员反映,公文课枯燥乏味。果真如此么?”下面议论纷纷,总体上是表示赞同。此前学员们都预习过公文教材,听说或演练过公文写作,领教过“呆板”而又繁琐的“公文格式”,对这样的问题深有同感。紧接着,我带领大家分析了公文课“枯燥”的原因:大家缺乏兴趣、课堂缺乏活力、教员缺乏灵活……学员们频频点头。接着我们又共同探讨解决之道。怎么样才能让公文课不再枯燥呢?只有从公文课程的本质出发,从学员的需求心理出发,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出发,才能让公文课堂活泼起来。

首先是培养学员的公文兴趣。凡事没有兴趣,事倍功半。要求大家认识到公文写作的重要性,培养自己的兴趣,培养自己的毅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切实提高写作能力。

其次,分析公文课程的特点。这要从两方面进行认识。一方面,公文课程的外在特点是实践性强,应用性强。学习公文不是单纯应付考试,更不是简单地记背公文格式。我着重向学员指出:“会背不一定会写,会记不一定会用。”这直接切中了学员的错误认识,给他们当头棒喝,敦促他们摒弃掉片面的错误看法。另一方面,公文课程的内在要求是着重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而语言表达能力又分为口头和书面两种。我向学员强调:“这才是我们上公文写作课所应有的收获。否则,如果仅仅是记住一些常识,看看课本就够了,还要教员干什么呢?”不光能说,还要会写,两者相辅相成,对大家的成长极为重要。经过一番分析,学员们对公文写作课程都有了更清晰、更准确的看法。

最后,将“梦想剧场”的设计理念引入课堂。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栏目设计新颖,效果良好,深受欢迎。它体现了“平民化和互动化”的理念,在设置上三个环节层层递进,衔接严密,效果多样。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妨大胆借鉴这种做法。实际上,这也是“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实践。

经过生动的讲解分析,学员对公文课程充满了强烈的期待。

二、借鉴“梦想剧场”,活跃公文课堂

“着眼于写,立足于用”,公文课程的这一本质要求,决定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的过时,也呼唤着“互动式”“反思型”等新的教学方式的出现和应用。要提升教学效果,就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鼓动学员参与。“梦想剧场”的“平民化”和“互动性”的设计理念,恰恰符合了相关的条件:

先说平民化。平民化意味着非精英化,是对传统的精英化的排斥,也是对平民参与的欢迎。在这个舞台上,起主要作用的不再是主持人、明星、专家等少部分精英人士,而是变成了普通的观众。参与的范围明显扩大,开放的程度大大提高。运用到课堂上,意味着鼓励广大学员的积极参与,以学员为主,摆脱掉传统的以教员为主的方式。这种“学员化”正是素质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

再说互动性。互动性是一个双向而非单向的交流方式,改变了单向的“填鸭式”的参与格局。从“梦想剧场”的播出效果也可以看到,轻松而紧密的互动性,调动了每一个观众的表演欲望,烘托出了热烈、活泼、高昂的浓厚气氛。同样,将互动式教学搬入课堂,照样能够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把课堂变成人人参与的大舞台。

有鉴于此,我特地将90分钟的课堂教学分成了三个环节:

一是“亮一小脸儿”,时限10分钟左右。即在理论开讲之前,由教员出题,题目要么是时事点评,要么是介绍家乡(家乡美)。鼓励或指定学员上台演讲。“课前演讲”环节一则调动课堂气氛,二则锻炼学员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效果极好。

二是“露一小手儿”,时限70分钟左右,为理论讲授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完成教学计划,又要活跃课堂气氛,难度颇大。这时,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首先,做好多媒体课件是关键。根据教学内容,选取贴近工作、贴近实际的案例,然后制成精彩的课件,引导课堂进程。其次,讲授过程尽量跟进学员的思维,贴合学员的想法,采取课堂提问、错文纠正、模拟情景等方式,以学员为主,提高他们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三是“最后一哆嗦”,时限10分钟左右,为“课后答疑”环节。在课堂的最后阶段,留下十分钟时间,让学员有疑就问、教员有问必答,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有时也可以采取“视频欣赏”的方式,对学员进行奖励。

这就是“三段论”的教学方式。采取此种方式以来,学员的反应普遍很好,达到了既定的教学效果。

三、积极反思,不断完善“三段论”教学方式

“新鲜、实用、活泼”,这是“三段论”教学方式给人的印象。任何一种方式都不是尽善尽美的,“三段论”也不例外。在运用“三段论”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教与学”的矛盾:比如,如何使学员需要和教员传授相吻合,如何避免“三段论”沦陷为“娱乐论”等等。解决这样的矛盾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多动脑筋,多想办法。

解决“教学不一”的矛盾,需要教员在课前多和学员沟通,掌握学员的心理需求,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备课,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员情绪。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员要深入学员中间,耐心和学员交流,细致捕捉学员心理,做他们贴心的朋友。

而要避免“三段论”沦陷为“娱乐论”的情况,同样需要教员付出较大的努力。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而不是为了单纯的娱乐;其次,教学案例必须贴近实际,有可资借鉴的地方;最后,要高度重视并合理布置课后作业,通过作业评改掌握课堂反馈信息,确认课堂的教学效果。

反思是我们进步的有力武器。“三段论”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实践中检验,在反思中进步。我深信,它将日趋完善,并在公文教学上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群.品味公文―公文写作漫谈四十篇[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2]张保忠主编.公文写作格式与技巧 [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3]颜醒华.互动教学改革创新的理论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7.

公开教学论文篇9

1.教学管理体制变迁: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嬗变三十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经历了混合制—双轨制—整合制的轨迹嬗变,实现由混合虚拟教育管理机构向专业教学科研实体机构转变。这就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管理机构及组织执行机构,权责明晰,明确了二级机构的职责、功能、地位、权责等问题,成立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如有的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教育学院、社会科学教育学院等)。这种教学与科研整合的一体化实体管理体制与机制,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教学课程设置改革“:85方案”—“98方案”—“05方案”的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不断得到完善,经过“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改革完善,其课程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得到了丰富与发展。这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随着时展主题而不断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变迁为线索,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程体系的现代化科学化改革实践,深化了我们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3.教学理念创新:对政治—人本—发展—逻辑的关注转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展的灵魂。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所处的社会地位变化而实现从‘政治自觉’到‘经济自觉’到‘人本自觉’的嬗变,发生了从‘物本’向‘人本’的现代化转换”[1]。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对生命、发展和心灵的关注[2],符合学生生命成长和教育教学规律。

4.教学内容整合发展:对政治性、社会性、公共性的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在高校思想领域以教育形式展开的政治实践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行考察,对政治性内容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内容和本质规定,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发展变迁的不变主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不断推进,社会生活领域出现了众多影响党执政合法性的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社会民生问题,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适应这种新的社会形势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公共环境、设施的教育价值利用与再造,公共文化空间与公共传播途径的利用与再造,公共性活动的开展及其价值引导来进行。”[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性”关注与“公共化”转型成为新时期的一个重要趋势,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教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5.教学主体互动:“主体性教学”向“主体间性”教学转型随着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交往、交往实践哲学等理论逐渐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视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征逐渐显现,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在的主体间的存在方式、主体间的交往活动,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维定式,从平等的视角、和谐的视角、人性的视角观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突破了主客二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质的跨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逐渐引起重视。

6.教学方式丰富多样:由单一教学方式向多元教学方式转型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方式发展来看,出现多元多样教学方式并用的态势:“研究型”教学[4]、对话教学[5]、体验式教学[6]、启发式教学[7]、混合型教学[8],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现代转向

从系统要素视域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涉及教学主体、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等要素。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于“90后”大学生期待“什么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访谈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遭遇“实效弱化”、“情绪极化”、“信息乌托邦”、外源“负能量”等现代性困境。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从整体体系层面加强多方面的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管理体制机制、重视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完善相应的经费支持等条件保障外,还要逐步补强“短板”:一是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二是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三是教学主体的主体间性化;四是教学环境的“文化化”;五是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1.教学内容以时代化为先导:政治化、理论化、知识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在教学课堂中施加给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意识形态政治内容。

(1)促进教学内容的时代化契合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论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的关注,在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遵循教育与学生成长的双重规律的前提下,注意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认知性。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构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在突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中增加生命教育、核心价值教育、廉洁教育、交往教育和幸福观教育的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着重建构主动学习和契合学生认知水平。

(2)守住教育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其具体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体系是以政治思想为主导的理论和价值观的灌输、宣传、教育、内化等,其教学组织管理体制由政治制度规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也需要政治权力支撑。在实际教学内容中,如“纲要”课教学内容重历史史实,往往不经意间在突出“历史”的同时“淡化”了政治,出现了使“纲要”课由政治课演化为历史课的倾向。因此,要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本质规定。

(3)提升教育内容的知识化增量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和知识性,正确处理意识形态性与科学化、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灌输与内化的关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理论范畴、思想观点、创新思维等;另一方面,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放置于西方现代史的时空场域中,运用中西方比较视域进行分析,分析理论发生发展的国际背景、时代背景,把握教学内容的时空逻辑。此外,还要注意将教学内容与本地史结合起来,特别是教学区域所在地的地方历史与时代文化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和载体,如乡土地理、民风习俗、革命文化、历史人物、社会变迁等等,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融入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2.教学方式以生活化为中介:与社会实践和个人经历相结合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意识形态的目的,仅仅用意识形态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方式方面需要将道德、法律、意识形态等作生活化处理,以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实践和主体生活结合起来。

(1)坚持“灌输与对话”的统一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秀传统。当前部分“90后”大学生中存在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如果不旗帜鲜明地坚持灌输理论,就不可能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因而,要在继续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灌输的同时,需要克服将理论灌输原则与具体的教育方法等同起来的“生搬硬套”,注重借鉴运用苏格拉底的“问答式”、孔子的“启发式”方式,紧密结合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采用讨论式、提问式、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的方式启发大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

(2)注重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90后”大学生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两方面的特征:同质性表现在寝室成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素质、专业或年级方面基本相同或相近,由于长期在一起生活,还会培养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异质性主要表现在每个成员的文化背景、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由于出身、经历、成长环境等差异而导致个性品格也不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从受教育者的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丰富性。注重运用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真正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满足学生理论探索的需要、解除困惑的需要、主体参与的需要、情感交流的需要,培养他们做人做事的能力。

(3)注重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国家课程,理应是公共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理应是社会公共事件的专业阐释者,是公共价值观的践行者”[9]。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在目标、内容还是方法、路径、载体、手段,乃至资源、环境等方面,都会日益突出地体现出公共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公共关怀,具有问题意识和公共意识,以主体的积极性参与培育具有公共的人格和公共事务能力的大学生主体。在教学方式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教育方式,采取一些形式把大学生推向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如积极开展以假期社会调查为主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实际,思考社会问题;结合“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学生利用暑期参与社会实践或周末进行社会调查;组织开展现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增加教学方式的公共关注和教学主体的公共性参与。通过教学方式的“公共性”关注和公共化转型,将封闭的课堂教学与公共的社会交往连通,改变理论的系统灌输向价值观念引导、公共生活能力的训练转变,让大学生主体拥有真实丰富的价值观心理体验与公共参与。

3.教学主体以主体间性化为核心: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转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体性力量,实现由教师“独白”向师生“合奏”的主体间性转型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内在诉求。

(1)教师要有言传身教、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主体自觉综合看来,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科研人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承担着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之时,还要承担着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责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师的“师生比”高,承担的教学任务重,同时还要承担学术科研、职称评聘等压力,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三种“劳动”,即脑力劳动(理论武装、教学改革、教学科研相长)、体力劳动(多校区办学、跨城办学、跨区办学的奔波)、情绪劳动(职业倦怠、学科意识、学科认同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专业热情和学科自觉是重要的问题。在新近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从“组织领导、思想引导、解决实际问题、师德师风建设”等外部条件保障方面做出了制度性规范与条件保障。同时,有了外部保障和条件支撑外,还需要教师主体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学科意识和学术精神的培养,注意内在素质的提升,关爱学生,用自身正确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达到身心兼修,教学科研相长的“境界”,做到真正的“立德树人”。

(2)教师“主动教”与学生“主动学”的转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具备的教学艺术、学术能力及知识深度和广度相比其他课程可能要更高,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从教学艺术、学术能力、知识增量提升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潜力,这是赢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和“点头率”的重要前提,也是真正实现从“要我教”到“我要教”的转变的内在自觉。从课堂教学而言,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师“独白”教学模式,转向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通过讲授与讨论、情景互动教学结合,形成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的探讨式教学模式,让教师“独奏”转变为师生“合奏”,让学生“动”起来,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

(3)教学主体力量的整合与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群体;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包括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导师等教师队伍群体;三是作为自我教育主体而存在的个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主要是专职教师及部分学生兼职辅导员等,因而要将分离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与学生工作者、党建工作者等主体相互互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党建、学生事务工作者角色互动。一方面,通过整合学校党建工作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主体力量,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补充力量,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职教师也可通过参与党团组织的大学生课外活动,如大学生社会实践、“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达到主体力量的互动与整合,共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另一方面,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到学生社团活动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与大学生社团活动载体平台互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把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延伸到课外活动和课外时间中,通过“师爱传情,以情感式教学感动学生;对话引情,以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激情,以自助式教学激励学生;课间寓情,以快乐式教学愉悦学生;课下延情,以延伸式教学打动学生”[10],改变部分学生对政治课的抵触心理,实现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

4.教学课程环境以文化化为重点:建构思想政治理

论课程教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产生发展过程中影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主体等要素的社会空间存在方式。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环境,即除了受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环境的影响,受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中观环境的影响,还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微观环境的影响。

(1)通过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加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物质文化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创造物,包括两方面:一是高校发展过程中以外在物化形式表现出来的校园基础设施、校园环境布局和校园建筑等校园教学环境直观的表现形式;二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课程、课时表、教科书与教材等集中体现了社会对于大学生必须习得的文化内容、文化价值的要求等在内的课堂教学物质文化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建设,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挖掘环境育人资源,美化育人环境;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环境育人环境建设,广泛开展以体育、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实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教材建设、教师队伍、教学媒介、实践教学、课堂文化设施等课程物质文化建设,开展如学术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专题讨论、情境扮演等活动,利用影视频资料的形象生动性,契合文化媒介的特质加以传播与强化认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治学风格、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等。

(2)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强化规约为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必须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制度化规范;二是渗透于教学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因此,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化建构,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专业化、知识化、科学化、时代化的知识制度化体系,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课程管理、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学科制度化体系和管理制度化体系;另一方面,也要不断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推动渗透于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入耳入脑入心,见言见行见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制度文化环境的“规训”功能。

(3)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精神文化环境加以熏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精神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一种由师生长期创造的特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环境,包括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和课堂教学精神文化环境两个方面,即优良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的营造等。通过塑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建设学习型校园、廉洁校园;通过建设体现为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课程班级教学文化,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学习、成长展开的交往文化,营造良好的班风;通过明确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的价值,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文化传统和价值准则,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使教师既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传递者,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建议者,建设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风;通过学生的自觉学习,提高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把蕴含在学科课程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加以挖掘和提升,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发挥精神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作用。

5.教学体系以系统化为归宿: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行动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建设中,要有价值理念引领,以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认知体系和行动体系建构为中介,发挥专家、教师与学生三个主体作用,强化学术与知识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生长与成才统一,建构让“学生受益和满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化教学体系。

(1)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是教学体系的基础和依据,教材体系规定了特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教学体系是教材体系的拓展和延伸。这要求教师既要具备专业知识修养,又需要增加自身知识的交叉性和丰富性。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吃透教材,融会贯通,把握教学体系的整体框架、发展脉络与思想精髓基础上,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促进课堂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辅助活动相结合,在吃透教材、确定所针对的问题、设计个性化教案、精选教学案例、合理使用多媒体、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度高的教学辅助环节、倡导师生心灵互动等基础上构建内容精致、层次分明的教学体系。

(2)教学体系向认知体系转化从教学体系到学生认知体系的转换过程中,教师主体既要自觉渗透对大学生主体的本体关注,也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切实需要和利益联系起来,依靠思想的力量和真理的力量建构富有思想与逻辑的教学能力,适应学生认知水平与成长需要的能力。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理性和法治理性;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帮助学生学习并获得哲学素养和哲学理性;通过“中国近代史纲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理性,以史为鉴,通晓古今;通过“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获得理论素养和实践理性;通过“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和中国灵魂,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功能。

公开教学论文篇10

一、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背景分析

教育公平是世界近现代教育民主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目前我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上,总理致辞强调:“教育公平是全民教育的灵魂。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

受到经济全球化与市场化的冲击,我国的贫富分化问题日益严重,弱势人群不仅在生计方面处于不利地位,而且他们在子女教育方面也面临许多特殊的困难。另外,在经济和社会不平等急剧扩大的过程中,教育并没有发挥缩小这种不平等趋势的作用,反而因为其自身的不平等成为扩大整个社会经济不平等的动力机制。

1. 教育公平的内涵

教育公平,不仅包括起点上的公平,还包括过程上的公平和效果上的公平。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是提供有质量的教育,而有质量的教育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作用,就是可以促进更加广泛的公民权利的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可以提高儿童在社区以及社会层面上的参与,它也是保护儿童、培养儿童生存技能的一个关键手段。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促进教育公平意味着要知觉儿童的差异性,对处境不利的儿童给予特殊的关照。有质量的教育要考虑到儿童发展的年龄、生活背景的多样性等。另外,教育儿童的方法也要适合其自身的个性特点和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因此,教育公平不是平均和平等,而是要针对差异采取特别的措施来实现教育的补偿和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2.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问题

作为一个区域发展很不平衡的人口大国,我国在实现教育公平方面面临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其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问题尤其难以解决。随着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虽然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学龄儿童入学率不断提高,但仍有一些儿童因厌学、家庭困难等原因而辍学。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微观层面的各种教育公平问题也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提升,其中有四方面值得关注。一是语言文化歧视:少数民族学生的双语教育需求未能得到照顾;二是性别歧视:家长受传统观念影响,对于女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三是对学困生的歧视:教师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缺乏照顾,甚至伤害其自尊心;四是年龄歧视:失辍学儿童难以回归校园等。

以上教育公平问题对儿童教育权利的保障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作用,为此很多国际国内的教育援助项目关注着西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北京师范大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也通过承担各类社会发展项目,探索在西部贫困地区促进教育公平的方法和策略。

二、中心发展历程

1. 愿景

北京师范大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03年9月正式成立,并制定了如下愿景:以民族、性别、城乡、贫困为主要议题,关注不同性别、地域、民族文化处境下儿童教育权利的实现,促进教育公平。

2.项目实践

自成立以来,中心开展了大量面向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项目,其中包括:民文教材的建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材建设);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校本教材的开发;教育公平与全球发展短片的拍摄和后续的培训;教育公平指标的开发及监测;贫困地区适龄失学青少年生存与适应能力的培训;西部地区支教志愿者的培训;西部贫困地区教师支持体系的建设;爱生学校“全纳与平等”标准的开发等。近年来,中心还在新疆、、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甘肃等地开展了导师制、多元文化校本教材开发等项目。

三、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教育公平干预策略

在民族、性别、城乡、贫困的交互影响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问题表现出很强的复杂性。多元文化视野为认识和分析这些问题提供了综合性的透视方法,其核心是对于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尊重。具体表现为,关注语言文化的适切性问题,建立“全纳与平等”的教育教学环境。例如,面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问题,多元文化视野提供了不同于传统的“学好汉语”的认识路径。具体而言有三方面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语言、文化的复杂性决定了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性。我国现行双语教学中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材,大多数都翻译于汉语的教材,尽管近年来也加入了一些反映民族文化的内容,然而教材的绝大部分内容仍反映的是汉族文化[1],这给学生的认知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第二,由于培训和学习机会的限制,偏远山区学校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制约了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少数民族教师数量不足,很多汉族教师因为不会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而难以采取双语教学策略。

第三,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制约了家长在教育中的参与。受到民族家庭教育习惯和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一些少数民族家长对子女没有很高的教育期待。一方面,对于那些不能支持或辅导子女功课的家长,教师有一定的抱怨心理,另一方面,家长在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学校和社区的联系方面的作用也被忽视。

总体而言,从多元文化视角看,因为对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尊重不足,阻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但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对此的解读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真正看到尊重多元文化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改善教育质量的积极影响。

为此,笔者通过几个项目的案例分析对项目中的多元文化教育策略进行更为具体的介绍。

1. 教育公平与全球发展短片的拍摄和后续培训

教育公平与全球发展短片的拍摄是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其中涉及语言与文化的适切性、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性别视角下的学校生活、社会分层与教育、校园暴力和艾滋病教育等问题。以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为例,短片呈现了一个弱视的学生、一个多动的学生和一个腼腆内向的学生在学校中的经历,尤其是他们和教师及其他学生间的互动。这些故事展示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易察觉的歧视行为和带有偏见的观念,对于教师的自我反思具有一定的激发作用。

在开展教育公平培训时,短片引起了一线教师的广泛共鸣。2012年8月在云南腾冲的导师制培训中,参与培训的教师观看短片后分享了四个观点。一是要尊重学生,尤其是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二是要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三是对于有不同需要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恰当的关注,不能过度,也不能泛化。四是要多鼓励学生,保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实际上,更为宝贵的是参与者情感上的共鸣,他们对于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有了真实的感受,从而能够意识到自身偏见的存在。这也让教师意识到自己和教育公平问题的关联性。否则,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会认为,自己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的受害者,教育公平主要是国家政策层面的事情。

2. 贫困地区适龄失学青少年生存与适应能力的培训

在开展贫困地区适龄失学青少年生存与适应能力的培训时,项目小组尝试和基层教师一道开发乡土式培训教材,探索农村扫盲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实践模式。在培训的过程中,赋权于弱势群体是关键所在,注重提升参与者的自信心及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与应对意识。在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也开展了针对青年女性流动人口生活技能培训的教材开发及农村校外青少年学习需求的调查等项目。

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如何为校外青少年提供有效的非正规的教育支持,对此,多元文化视角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思考。例如:民文学习资料的开发、民族文体活动的组织、立足于民族手工业的技能训练等。

3. 爱生学校“全纳与平等”标准的开发

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爱生学校标准的开发与实施项目中,中心专家承担了“全纳与平等”标准的开发。对于怎样落实“全纳与平等”,我们提出了四条具体的标准。一是学校应主动积极地为适龄儿童提供入学机会,并创造平等的教育条件。特别要为女童、贫困儿童和留守儿童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入学中的困难。二是无论学生背景和能力如何,都能够在教育教学中获得平等的对待,以获得未来发展中所必需的基本的知识、技能。这里强调的是尊重和生活技能导向的教育。三是尊重和理解学生在文化、语言、家庭、经验等方面的多样性,建立包容、友善、平等、尊重的校园文化。四是倡导公平,学校应提供无性别歧视的教学环境。

总体来看,“全纳与平等”标准倡导的是尊重、平等的教育教学理念,强调对女童,少数民族、残疾、贫困儿童,流动和留守儿童给予特殊的关注,这也从评价标准层面落实了教育公平的目标。

4.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项目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项目是在云南、、青海、甘肃开展的。在试点县,参与乡土文化教材开发的基层教育工作者首先对当地丰富的传统文化进行了调研。通过收集民间故事、了解地方风俗习惯、探寻传统技艺,当地教育工作者既加深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提升了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和能力。此外,项目所开发的教材也为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提供了有用的资源。

传统的教材自上而下,服务于国家和政府或者更宏大的教育目标,而乡土教材是在专家的支持下自下而上地开发出来的,其更为具体和细微地展现了本地的习俗以及宗教的、文化的传统,并挖掘了本地自然、社会、文化资源的优势,和学生未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当然,最为重要的是:乡土教材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促进了他们的多元文化意识。

除此之外,中心还开展了很多其他类似的针对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项目。我们在项目活动中倡导行动研究理念,重视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以及对于实践和行动的反思。

四、项目经验与反思

1. “CARE”原则及其实践模式

平等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即尊重和理解学生在文化、语言、家庭、经验等方面的多样性,平等地对待每个人。我们在项目中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CARE”原则(即合作伙伴关系、行动改进取向、批评反思精神、赋权教育学)。这一原则为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方法论支撑,其具体内容有四方面。

(1)合作伙伴关系

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地方教育部门的支持,以及省、县级专家团队的参与。合作伙伴意味着需要建立信任和支持的环境,发挥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潜能。

(2)行动改进取向

尽管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应得到更多的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我们在项目中强调不要只是等待改变的发生,而要积极地寻找改变的空间。例如,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每个教师都可以探索和尝试双语教学环境下的有效教学策略。

(3)批判反思精神

一方面,我们在项目中需要经常反思自己的立场和工作方法,积极地倾听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心声;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注意在培训活动中创设反思的情境。例如,一次培训活动中,在呈现了林芝县一位山区教师的教学视频后,请几个参与者感受评课的反馈,反馈者否定的话语给参与者带来很大的情绪反应和心理震动。由此可见,想要帮助教师成长,就要改进方法,在培训活动中创设反思的情境,并以信任和支持为支撑。

(4)赋权教育学

我们在组织培训活动时,主要运用了参与式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游戏、辩论、绘画等方式,使参与者能够在团队中交流、在活动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少数民族教师可以在培训中运用自己的民族语言进行表达,虽然其他民族的参与者需要经过翻译才能听懂,但只有这样才能跨越语言带来的不平等,增强参与者的文化敏感性。例如,一次培训活动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首先,培训者以英语为教学语言,学习《儿童权利公约》,目的在于使参训教师在英语基础很差或较差的语言条件下学习,体会到少数民族儿童在课堂中学习的困难与感受。培训者讲解之后,请参与者提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教学的建议。然后,针对这些建议,培训者再次模拟教学,以呈现出不同教学方法的巨大反差。这些教学建议有六个:一是调整教学目标,使其贴近学习者的背景;二是转变原有观念,宽容、耐心地对待学生,允许学生出错;三是用手势、实物、直观的教具、图画或生活中的实例辅助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四是以请小翻译、分小组学习的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相互间的理解;五是用汉语和民族语言交叉讲解;六是加强巩固、练习与重复。

2. 有关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思考

从理论的角度看,什么是多元文化教育?中央民族大学滕星教授在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研究领域首先提出了独特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也称“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2]。根据滕星教授的观点,“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的文化背景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背景,二是主流文化的背景,三是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背景。多元文化教育应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增强文化敏感的意识。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多样性也是教育的活力之源,教育要在满足不同群体的受教育需求上进行更加精细的变革,并且要考虑阶层、性别、民族等结构性因素对教育活动的影响。从本质的角度看,多元文化教育以尊重和保护差异性、多样性为原则,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宗旨。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多元文化教育应为需要给以特殊支持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发声的机会。因此,赋权教育学是其核心所在。有此作为基础,多元文化教育对于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才能得到体现。

3. 中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正在引起更大的政策和社会关注的背景下,多元文化教育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然而,作为一个没有得到学校实体性支持的研究机构,中心在发展中也面临一些特殊的困难。例如:核心成员在处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多重角色的过程中遇到的体力透支和心理冲突;组织建设上的难题等。与此相应,如何在课程与教学中加强多元文化教育,进而推动多元文化教育的学科发展是中心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瞄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正俊.“双语教学”的困惑与出路[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