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审计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2 19:30:02

社保审计论文

社保审计论文篇1

论文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

引言

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加大社会保障建设力度,建立相对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就目前而言,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网”和“稳定器”,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重要保障。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资金的管理与运作,如何保证社保基金的安全运作,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审计监督是十分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结合审计工作实践,浅谈个人对社会保障审计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社会保障审计意义及作用

开展社会保障审计,对于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1.1促进我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基金审计是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完善的助推器。从宏观看,社保审计促进了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使社保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推动工作进一步规范:从微观讲,社保审计的监督和服务功能相互融合,在实行监督检查的同时,为社保基金管理和经办机构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服务社保工作更好地开展。

1.2保证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基金流失。社会保障审计开展,进一步规范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等管理、经办机构的财务管理,有效防范了基金的流失,使社会保障基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1.3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也是人民群众共同享受改革开放伟大成果的重要举措。开展社会保障审计,就是要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审计的职责,使社会保障基金的每一分一毫都真正能用在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上,用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上。作为一名审计工作者,就是要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站好岗、服好务。

二、社会保障审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社会保障立法的相对滞后,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审计定性、评价难,审计决定落实难。随着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的范围不断扩大,各种保障险种陆续出台,而与之相配套法律法规制定滞后,不利于基金规范管理。由此给审计的实施和判断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审计工作人员在了解大量的政策法规的同时,还要分析相关政策法规的一致性和衔接性,从而做出相应的判断。另外,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法规大多是程序法,而不是实体法,对违反法规的处理没有明确规定,审计处理依据不明确。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在审计中存在合情合理而不合法的现象,给审计决定的落实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比如,在某专项基金审计过程中发现,此项基金存放在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对基金的安全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同时又更便于服务农民。然而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规定,必须将基金存放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这就造成了合情合理与合法之间的矛盾,相关的审计决定落实起来也就有很大难度。

2.2社会保障基金种类多、涉及面广的特点,加剧了审计力量与工作量之间的矛盾。社会保障基金几乎覆盖于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种类多、覆盖面广的特点。从种类上看: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基金,救济、救灾、扶贫等社会救济基金,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社会福利基金,住房公积金、廉租住房资金,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社会保障资金等:从收支渠道看,其资金来源有各级财政拨款、单位及个人缴纳、社会捐助、基金存入银行利息收入、结余基金购买国库券利息收入、滞缴罚款收入、调剂收入、补助收入、赞助收入等,从支出的范围上看,有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下岗、低保、救灾、扶贫、助残、退伍、福利院、五保户和贫困户临时救济等:另外,还有政策性极强、管理和经办机构多等特点。社会保障基金的这些特点,在加大审计工作量同时,也使得审计人员在有些行业是无法涉足的,例如在医疗保险基金审计中,医院的延伸审计调查只能停留在表面,对于药品是否滥用、是否存在挂床现象等均无法深入调查,这也无形增加了审计风险。

2.3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先进的审计手段运用不足,制约了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的效率和质量。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金保工程”,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在社保基金的管理中逐渐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审计部门在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虽然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局限于硬件与软件的不足,审计部门特别是广大的基层审计部门在开展社会保险审过程中,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便利开展审计,尤其是软件开发不足等问题(在审计实践中曾出现社保专项基金业务审计软件无法容纳基金数据库的现象)的存在,导致社会保障基金计算机辅助审计无法正常开展,影响了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三、审计对策

3.1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入手,加强审计的监督和服务功能。社保基金审计不能仅局限于查错纠弊,更重要的是从管理上、制度上发现和揭露问题,服务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目前,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从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的角度,还是从管理、运营和监督检查的角度都是不完善的。特别是在一些新的领域更加不完善,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存在基金结余大,农民报销药品范围小,报销比例低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使社保制度更加完善,就要求我们在搞好审计的同时,能够关注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从中发现问题,认真分析,从管理上、制度上和体制上找问题、查根源、提对策,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2加大审计调查范围,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审计。在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就不能仅限于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的审核,要结合审计开展大量的审计调查,弄清社会保障基金的种类、性质、金额以及管理、经办机构和运行模式等,全面了解和掌握社会保障基金的总体情况,根据掌握的社会保障基金的情况和政府当年的工作重点,确定社保审计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

3.3在组织实施方式上要积极探索“上审下”和“交叉审计”。开展“上审下”和“交叉审计”,一方面有利于较好地解决审计情况上报难、审计处理难的问题,同时审计揭示的问题也比较全面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审计建议说服力强,影响面大,既能为党政领导的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又能引起被审计单位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通过“上审下”和“交叉审计”,能够有效地整合审计资源,提高社保基金审计工作质量,同时还起到了锻炼审计干部队伍的作用。因此,社保基金审计特别是在基层的重点县区要坚持“上审下”和“交叉审计”的组织方式,进一步规范审计工作,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提高审计效果。

3.4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增强审计工作人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社会保障基金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救命钱”,覆盖了社会的最基层、最贫穷和最需要关怀的特殊群体,体现出来的是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怀,这项工作开展得好坏、资金使用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用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做好这项工作。同时,社会保障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方针相当多,而且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出台之中,要搞好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就必须全面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强化业务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

3.5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社会保障基金量大、涉及面广,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仅凭手工审计手段很难在浩如烟海的资金信息流中找到违规违纪问题的蛛丝马迹,只有借助计算机审计等先进的手段,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因此,要积极创新,大胆实践,探索开展对社保业务系统和业务数据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新方法、新路子。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审前时就应介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熟悉相应的业务流程,采集、导入、转换、整理所审基金的财务和业务电子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把握总体情况,确定有关审计重点。进入现场审计后,就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查询、检索、计算、分析和汇总等多种功能,进行辅助审计,查找违规违纪问题线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社保审计论文篇2

学会副会长、西北大学冯均科教授针对建立和完善审计问责机制,提出立法应当先行的建议。在分析建立《国家问责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问责法》的设计思想,即:为追究行政责任的行政法规的力度提供法律依据;建立常态的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在问责权力链中的各部门吸相关人员的关系,保证各种权力的有效衔接;将问责扩展并使问责行为本身也处在监督之中。从立法目标、制度设立、问责对象、问责规则、问责权限、责任处理和法律适用等26个层面设计了未来国家问责法的主要内容。针对行政问责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行政问责还应在行政规章和制度层次上加以改进和完善。要从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向政府行政首长问责扩展:要从政府问责向公共机构及国有控股企业问责拓延;要坚持“责任法责”原则,明确个人在集体责任中应当分担的责任。

常务理事王志高结合全省行业和专项资金审计实践,围绕审计为宏观调控与经济管理决策服务,着重从体制、机制和管理层面提出了推进审计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一是实现从注重微观审计,向为宏观服务转化;实现由侧重真实、合法审计,向真实、合法、效益审计并重转化;实现由促进经济建设发展,向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全面发展转化。二是适时对审计机关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定进行改革创新,通过设立行业和专项资金审计综合调研机构,跟踪了解行业发展的新情况,分析行业系统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和深层次性问题。三是针对行业和专项资金审计特点,制定行业和专项资金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建立其效果评估和考核体系。四是按照项目管理理论指导行业和专项资金审计,强化其目标责任管理。五是注重揭示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重大体制、机制性瓶颈、制度性缺陷等问题,促进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重大方针和战略措施的贯彻实施。

常务理事赵宝田基于财政改革的视角,对财政改革的重点内容及走势判断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目前财政改革进程和未来走向对财政审计的影响与内在需求,根据财政改革重点与方向勾勒出财政审计的未来发展与战略构想。未来发展主要体现在“公共审计”、“阳光审计”、“绿色审计”、“民本审计”和“绩效审计”上。并从审计的安全性、公平性、公开性、宏观性、民本性、绩效性的角度,设计了财政审计发展的战略框架。同时,提出了深化财政审计的建议。第一,树立为促进建立“公共财政”、“阳光财政”、“绿色财政”、“民生财政”的审计理念,以规范预算管理、推动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保障财政安全、提高财政绩效水平为审计目标。第二,坚持“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的思路,重点实现“四个转变”,即从收支并重向以支出审计为主转变:从预算编制拨付向预算分配管理审计为主转变:从查错纠弊向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转变:从揭示微观层面的问题向注重分析研究宏观层面的问题转变。第三,实行财政审计一体化,集中配置审计资源,对公共财政资金从收入组织、预算编制、拨付执行、管理使用等过程环节进行审计。同时,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发计算机审计软件,探索数据式审计和远程实时审计。

理事曹广明从我国社保制度未来走向及对社保审计的客观需求分析入手,谈了未来10年我国社保审计的发展变化。一是我国社保制度未来10年变革进程和走向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新环境所决定的。国家经济基础的日益雄厚,以人为本的政治取向,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介于城乡之间特殊群体的形成,决定了社保制度未来改革的目标定位。二是未来10年通过渐进式改革路径,逐步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统筹城乡、水平适当、国家特色与地区特色相结合、体系较完整、制度较健全、统放有度、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保体系。三是社保事业发展对社保审计提出了新的挑战。真实性、安全性、绩效性、制度功能发挥的效能性以及社保资金运行的公开性对审计提出了高层次要求。四是未来10年我国社保审计将呈现六大变化,即:监督态势由弱向强转变:目标理念向效能审计转换:工作重心向“上移、下沉”两个不同方向转移,方式方法向“数据式、系统式”转变:审计形态由附属型向独立型转化;社保审计在政府审计布局中的定位将发生根本变化。

理事牟军利对金融审计面临的新形势、新环境、新挑战进行了评析,提出了推进金融审计的发展策略。一是围绕单一金融机构的微观金融风险防范,继续深化对单一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流动性、经营管理水平、财务信息真实性等方面的审计。二是从宏观入手,安排对金融制度、金融政策、调控手段有效性等方面的审计或审计调查,充分体现金融审计的宏观性、时效性和服务性。三是针对分业监管、混业经营的实际情况,逐步开展对监管体系有效性进行审计监督,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维护金融安全。四是改进金融审计组织方式方法。打破所有制界限,充分调动地方审计机关金融审计的主观能动性,及时解决金融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理事朱庆林对政府审计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提出了主要实现路径。一是关注重点内容。关注中央方针、政策、长远规划、总体部署和宏观调控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关注本级财政预算执行、重点建设资金项目和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状况。二是选取多种方式。通过直接和延伸审计发挥直接与间接监督威慑作用;通过审计调查和审计建议发挥“健康普查”与“免疫防疫”作用:通过审计通报和结果公告发挥“警示教育”与“公众监督”作用;通过案件移交和要情上报发挥“机器”与为政府决策服务作用。三是抓好关键环节。计划安排应当考虑涉及国家安全的系统、部门、单位、项目、资金等因素:编制方案应当明确涉及国家安全审计的目标、范围、内容、重点、方法等要素;实施审计应当特别注意证据的获取、鉴别、选用以及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撰写报告应当剖析问题根源,提高审计建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学会副会长、西安交大段兴民教授结合审计署《五年规划》要求,提出了需要创新和发展的五个重大审计理论问题。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

问题。他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在国家占有生产资料条件下,审计的基础理论需要探究,如果是委托理论,应从理论上说明委托者,如果不是委托理论,应从理论上进行阐释。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责任审计委托者的确认问题。我国提出的经济责任审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的评价和监督职能的关系、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者代表、经济责任审计委托者的界定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三是审计与管理的关系问题。按传统审计理论,审计不参与管理,如参与管理就把审计置于危险的境地。然而,一些大公司的审计实际参与了管理。那么,审计是否参与管理,审计与管理的关系到底怎样,是亟待破解研究的问题。四是世界性经济低迷条件下风险导向审计、管理审计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关系问题。在经济低迷时期,审计要积极采取有效的监督方式,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和空间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家审计应突出风险导向审计。五是关于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问题。从国家治理角度看,审计是免疫系统中的一部分,“免疫系统论”是一个新观点,当一种新观点提出后,应当进行深入研究讨论。

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审计研究所所长侯兴国在会上作了题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开展理论研究,推动全省审计事业全面发展”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2007年以来的主要工作。一是完成了两项全国重点课题研究任务。即《财政体制改革与财政审计适应》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模式的构建与应用》。二是完成了四项省级课题研究工作。包括《审计外勤经费自理条件下的工作量定额与成本控制》、《审计处理(处罚)中有关法律问题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技术方法研究》、《审计在查处商业贿赂中的难点和突破》。三是组织召开了四次专题研讨会,分别就《财政体制改革与财政审计适应》、《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模式的构建与运用》及省级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四是制定了陕西省2008年至2012年审计科研工作发展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把审计“免疫系统”功效研究等10项作为重点课题研究方向。五是开展了纪念审计机关成立25周年征文活动。今年上半年,学会积极组织安排,精心筹划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向常务理事及部分理事开展征文活动,经过认真筛选,精选出了40余篇审计论文,汇编成《纪念陕西省审计机关成立25周年审计论文集》。同时,向审计署和中国审计学会提交多项科研成果及论文。2008年,向中国审计学会理事论坛提交的《政府职能转变与国家审计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十七大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及政府审计的走向和对策》两篇论文入编审计署论文集,参加了全国交流。

社保审计论文篇3

关键词:审计;和谐社会;免疫系统;联系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一、审计“免疫系统”理论涵义

审计“免疫系统”论是运用仿生学的原理提出来的。以仿生角度,审计就是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一个免疫系统,这个系统有免疫防御能力。中国经济社会可以通过审计“免疫系统”避免受到内、外部组织以及个人的侵犯,同时这个系统也有一定的免疫自稳功能,即可以不断地健全、完善中国经济社会的各项管理机制,提出预警信号,避免社会经济危害加重[2]。审计“免疫系统”理论是基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审计发展的内在联系来构建的,从维护经济社会系统论运行的健康和安全角度,提出了审计“免疫系统”本质观,实现了在多学科思想理论基础上的综合创新。

二、“免疫系统”理论下审计工作的职能

“免疫系统”理论是从审计本质出发的。中国的审计工作是通过预防、揭示与抵御来发挥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职能,同时也是新时期背景下,对审计本质有了创新理解之后对审计工作职能从新视角的新定位。有如下三个职能:

(一)“免疫系统”的预防职能

“免疫系统”的预防职能是指防止、戒备,审计预防,是审计为预防被审计单位发生各种违反规定而具有的内在功能。审计免疫系统的预防性是通过持续性的监督、检查,通过对各种潜在风险、问题的及时防范和化解,对各种体制、机制、制度进行适当的完善、优化,从而预防各种重大风险的发生,避免了重大损失的形成。因此,应该把审计的预防性职能放在第一位,审计“免疫”的要求是实现预防,预防比治疗更加具有重要性。必须将审计的预防性职能作为其根本职能,将其置于关键地位。国家审计要想更好地在维护国家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就必须高度重视审计的预防职能。

(二)“免疫系统”的揭示职能

“免疫系统”的揭示职能是指审计机构将被审计对象的相关信息予以揭示,同时向有关部门公开揭示的职能。国家审计的批判性和系统性可以保障我国审计机关及时地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的风险,并揭示这些风险一旦出现可能带来的危害,需要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这些信息,迅速运用法定的权限查处产生这些风险的原因,从而进一步化解和减少这些风险。

(三)“免疫系统”的抵御职能

“免疫系统”的抵御职能是指抵抗以及防御,即审计机构处理及消除被审计对象违纪违规的问题及行为的功能。审计机关一旦发现被审计对象出现违法违规的事件,就会责令其改正,直至把违法案件送到相关的权利机关进行处理,并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促使被审计单位改正其不正确的做法,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从而保障国家经济整体的正常。

三、当前审计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联系

当前我国人民的共同美好愿望就是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种背景下,当前审计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要想实现和谐社会的愿望,审计工作就需要发挥其最大程度的作用,可以说当前审计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3]。

(一) 和谐社会构建中审计工作的职责范围。

当前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审计工作既对政策性的要求提高了,同时其相关联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既包括了经济审计,也包含了社会审计的工作。在现在的背景之下,审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囊括了政府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同时也包括了政府的公共工程、公益事业以及其他社会单位。这些部门机构的平稳健康的发展是促进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当前审计工作在和谐社会构建中保持经济稳定的作用。

要想构建中国的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中国社会的经济稳定,这样才可以促进社会安稳、健康生活。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就不能离得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在宏观调控作为大方向调整的同时,我国的审计监督机构也肩负着审核监督财政执行以及金融政策实施的责任,可以说当前审计工作在和谐社会构建中保持经济稳定的作用。

(三)当前审计工作在调节和谐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一项根本要求,那就是要合理地调整社会中各方的利益,同时合理准确地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作为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要审计监督部门,审计机关必须发挥其调节利益的作用,在调节和谐社会利益关系中起到积极影响经济政策利益调节效果的作用。

综上所述,当前审计工作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背景下,为中国的审计监督职能部门挖掘了新的创新机会以及审计领域,同时也对目前的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审计机构应运用好其可以维护经济秩序等重要作用和优势,来帮助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措施,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秩序的稳步前进,以便更好地为中国社会和谐的全局服务。与此同时,在当前我国社会的自然环境状况下,审计机构也需要非常重视有关环境方面的审计工作,将生态环境的改善当做促进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也作为审计工作可以服务于和谐社会的重点之一,旨在最终提升全国社会大众的和谐水平以及整体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怀新.和谐社会与审计使命[J].中国审计,2006(19).

[2]吴文琴.审计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N].领导科学报,2007(1096).

社保审计论文篇4

[关键词]生态;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审计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2-0134-02

人们对“生态文明”这个词并不陌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要求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握住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而环境审计是现代环境管理方法之一,是监督、评价、检验环境保护工作优劣的重要手段,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环境审计起步较晚,存在问题较多,如何有效开展环境审计,充分发挥环境审计的功能,为环保工作保驾护航,已成为审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对我国环境审计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1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自身发展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

人与自然的和谐,已成为影响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总体布局,“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了特色社会主义内涵,意义深远。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健康发展。如果离开社会、人和自然的和谐、均衡发展,单纯地追求经济发展,就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劣、资源无节制消耗,那么这样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根基和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实现科学发展需要走生态文明之路。

2生态文明的建设呼唤环境审计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历史性任务。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论断为环境审计提供了科学指导。

而当前,高消耗重污染产业快速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地方政府官员对唯GDP增长论英雄观念的抱残守缺,对中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需要大量的工程建设、大量的科技创新、大量的资金投入来解决。

因此,为了确保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达到预期效益,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得到充分利用,有必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程项目和资金监管体制、机制。保护和治理环境、遏止环境恶化、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环境审计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审计机关是专门的经济监督组织,对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和资金进行审计监督是责无旁贷的义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中,审计机关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到其中,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3我国环境审计的现状与问题

环境审计又称绿色审计,环境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督、评价或鉴证,使之达到管理有效、控制得当,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审计活动。在我国,环境审计作为一项政府审计,开展环境审计有利于促进国家完善环境立法,有利于促进被审计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监督国家投入资金的使用状况、投资效果,从而促进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确保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我国的环境审计目前处于探索阶段。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但当前,“重GDP增长、轻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科学发展的观念还远未真正树立。具体问题如下:

对环境审计认识不足,部分人员缺乏对环境审计重要性的认识。由于我国环境治理起步较晚,环境审计的开展也较迟,因此直到1999年,环境审计才作为我国审计理论的研究重点,但目前仍缺少系统的环境审计理论阐述,宣传方面也做得很不够。另外,部分地方政府对环境审计意识比较薄弱,对环境审计缺乏实质性认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从而影响环境审计的实施,导致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环境审计的推广与开展。

缺乏一支由复合型人员组成的环境审计队伍。环境审计涉及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工程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环境审计的难度和广度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从事环境审计的人员对相关知识与专业技术了解甚少,个人资质与能力还不能适应环境审计工作的需要。

环境审计依据不足。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环境保护的法律监督体系,为环境审计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然而,这些法律法规的覆盖面仍显不足,其中不少实施细则有待明确完善,与实务操作的要求存在不小的差距。已颁布的审计法、中国独立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中,缺乏环境审计的内容和具体实施,没有具体明确审计机构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地位、权限、工作范围,甚至在一些法律中将审计部门排除在环境监督部门之外,环境审计缺乏充足的依据和标准与国内外交流不够。近年来,国际审计组织鼓励各国审计机关在行使审计职责时,对环境问题进行考虑,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中,重视审计的独立评价和监督,尤其是国家审计参与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工作。但我国环境审计与世界各国环境审计机构交流不多,交流的成果远远不够,缺乏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和吸收。

4构建与生态文明观相适应的环境审计基本对策41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增强地方政府环境审计意识审计机关要借助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之势,积极做好有关环境审计研究和宣传工作,把环境审计作为审计机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发挥建设性作用的重要举措,为环境审计营造良好的环境。我国应该把环境责任作为对地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一个必不可少的考核内容,把地方领导出台的经济决策与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评价其是否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等,从而衡量地方领导政绩。这样有利于增强地方政府的环境审计意识,有利于推动环境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42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健全环境审计法律法规和评价指标体系环境审计需要依法进行。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在现有环境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健全的更为具体和具有操作性的环境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要加强环境审计立法,一方面要扩大环境审计权限,另一方面要建立可操作的环境审计工作细则,避免环境审计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环境审计工作更加规范。

43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培养环境审计的专业队伍环境审计的难度和广度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此一是通过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使他们掌握相关的环境知识。二是重视吸纳环境学、工程学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引进熟悉环境保护知识、环境保护技术的专门人才,充实审计机构。三是在审计机构外建立一支专家队伍,建立专家储备制度,实现与专业机构、专业部门的合作联动,利用他们熟悉专业技术知识的优势,提高环境审计的效率、效果和权威性。

44借鉴国内外经验,因地制宜选择环境审计的切入点

当前,我国不同地区面临着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各级审计机关需要紧密联系本地区的实际和本机关审计人员的现状,有针对性地确定生态审计的切入点,使生态审计更加符合省情、市情、县情。一方面要使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国际法律接轨;另一方面要逐步建立起环境审计的理论框架、作业规则与报告标准,使环境审计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陈思维环境审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2]陈正兴环境审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3]李雪,杨智慧对环境审计定义的再认识[J].审计研究,2004(2).

[4]孙成显,徐学军,汪照全深化资源环境审计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审计,2013(8).

[5]宋传联,齐晓安环境审计关系人的生态文明观建设[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3).

[6]项文卫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审计的思考[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0(1).

社保审计论文篇5

论文提要:加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是保证养老保险基金安全、健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手段。笔者提出,在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审计中,应不断拓展审计的新思路,譬如借鉴风险导向型的审计模式,提高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切实保护好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指为实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通过法定的程序,由企业和在职职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专门用于支付职工年老后退休金的货币资金,是社会保险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保险基金中,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地位最为重要、数额最大,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百姓的养命钱、救命钱,关系到亿万民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加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审计监督,已成为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本文将从微观视角出发,探索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审计。

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的准备工作

通过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审计的基本框架,让审计人员从总体上对所进行的工作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按照框架按部就班地进行具体审计。

(一)确立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总体审计目标。我国认定社会养老保险的总体审计目标为:通过审计全面掌握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规模、基金结余分布及基金管理运行情况,揭露资金筹集、管理、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加强基金管理和落实各项社保政策,保障基金的安全完整,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笔者认为,可以进一步把总体审计目标进行浓缩,概括为:1、安全完整:检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从征收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无挪用、贪污现象等;2、准确性:与征收和支出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以恰当纪录;3、分类:与征收和支出有关的事项记录与恰当的账户;4、存在性: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上的金额是确实存在的;5、发生:记录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表上的金额确实发生。这仅是笔者个人的一点见解,随着社会养老保险审计工作的不断开展,审计的目标会进一步完善。

(二)计划审计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效的审计计划有助于审计人员恰当地组织和管理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在计划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需要进行初步业务活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在此过程中,需要作出很多关键决策。

1、初步业务活动。审计人员在展开审计工作之前,对所要审计的养老保险结算中心有一个初步了解。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主要有:(1)确保审计人员具备工作所需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2)了解养老保险结算中心的基本情况。

2、总体审计策略。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并指导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考虑以下主要事项:(1)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的范围;(2)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的时间。

3、具体审计计划。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过程紧密相连,并且两者的内容也紧密相关。具体审计计划包括:(1)风险评估程序。审计人员了解被审养老保险结算中心,目的是为了识别和评估资产负债表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表的重大错报风险。在这里重点需要对养老保险结算中心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评;(2)计划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针对风险评估程序中所发现的重大错报风险领域,审计人员计划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该审计程序应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以上所介绍的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的框架,这只是从宏观角度出发,下面将从具体的微观角度出发,阐述所实施的具体审计工作。

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具体工作

通过前面的准备工作,已经对所要审计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算中心有了一个总体性的了解,因此下面将根据所了解的情况实施具体审计工作。

1、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情况的审计。审查的重点为:一是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是否按法定项目和标准,及时足额征收,有无提高或降低征收比例、随意减免等问题;二是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是否按规定将基金存入财政专户,有无多头开户、账外存储、贪污私分等问题;三是基金的投资收益和基金的利息收入是否及时入账,有无将基金运营所得或收取的滞纳金存入账外、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2、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情况的审计。一是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是否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基金,是否依法按时足额支付基金,有无拖欠截留、擅自改变用途、贪污私分等问题。分析欠发和补发各项基金情况,找出造成欠发的原因;二是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是否按规定的范围使用基金,有无扩大开支范围,把不属于基金负担的支出列入基金支出;三是养老经办机构是否按规定的标准支付基金,有无违反国家规定擅自提高或降低开支标准的问题。

3、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情况的审计。一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有无挤占挪用基金的问题。如有的养老保险管理机构及上级主管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违反规定随意挤占挪用养老资金,用于投资、放贷经营、搞基本建设等;二是以前年度审计处理过的问题,是否得到纠正,被挤占挪用的基金是否按规定清理收回;三是财政部门是否按规定管理财政专户的资金,是否严格审核经办机构提出的用款计划,及时批复社保经办机构的预决算。

4、对养老保险基金政策执行情况的审计。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政策性强,审计中应从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自身履行管理职责方面寻找突破口,重点审查各项政策法规贯彻落实情况,对比实际情况,分析有无执行政策不到位,影响基金征收、管理、支付的情况。

5、对管理、服务费计提与使用情况的审计。一是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部门是否按规定比例提取管理费、服务费,有无预提或多提的现象;二是使用中有无挤占挪用、铺张浪费、滥发钱物的问题;三是管理费、服务费结余的处理是否符合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的规定等。

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工作报告

通过前述两个大步骤地审计工作,对被审计的养老保险结算中心的存在的问题已经有了很深入的了解,因此审计人员应该对此次审计工作作出一个总结性报告,来说明被申单位存在的问题,同时落实审计机关工作责任制的问题。待所有的审计工作结束以后,由相关的人员对基本养老保险审计的工作底稿与总结报告进行归档保存,以便于日后查找。

主要参考文献:

[1]彭华彰等著.社会保障审计理论与实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5.

[2]宋晓梧.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研究形势[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3.6.

[3]林义.社会保险基金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社保审计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社会保障审计认识思考

论文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加大社会保障建设力度,建立相对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就目前而言,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网”和“稳定器”,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重要保障。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资金的管理与运作,如何保证社保基金的安全运作,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审计监督是十分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结合审计工作实践,浅谈个人对社会保障审计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1社会保障审计意义及作用

开展社会保障审计,对于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1.1促进我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基金审计是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完善的助推器。从宏观看,社保审计促进了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使社保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推动工作进一步规范:从微观讲,社保审计的监督和服务功能相互融合,在实行监督检查的同时,为社保基金管理和经办机构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服务社保工作更好地开展。

1.2保证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基金流失。社会保障审计开展,进一步规范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等管理、经办机构的财务管理,有效防范了基金的流失,使社会保障基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1.3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也是人民群众共同享受改革开放伟大成果的重要举措。开展社会保障审计,就是要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审计的职责,使社会保障基金的每一分一毫都真正能用在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上,用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上。作为一名审计工作者,就是要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站好岗、服好务。

2社会保障审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社会保障立法的相对滞后,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审计定性、评价难,审计决定落实难。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的范围不断扩大,各种保障险种陆续出台,而与之相配套法律法规制定滞后,不利于基金规范管理。由此给审计的实施和判断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审计工作人员在了解大量的政策法规的同时,还要分析相关政策法规的一致性和衔接性,从而做出相应的判断。另外,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法规大多是程序法,而不是实体法,对违反法规的处理没有明确规定,审计处理依据不明确。

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在审计中存在合情合理而不合法的现象,给审计决定的落实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比如,在某专项基金审计过程中发现,此项基金存放在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对基金的安全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同时又更便于服务农民。然而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规定,必须将基金存放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这就造成了合情合理与合法之间的矛盾,相关的审计决定落实起来也就有很大难度。

2.2社会保障基金种类多、涉及面广的特点,加剧了审计力量与工作量之间的矛盾。社会保障基金几乎覆盖于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种类多、覆盖面广的特点。从种类上看: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基金,救济、救灾、扶贫等社会救济基金,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社会福利基金,住房公积金、廉租住房资金,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社会保障资金等:从收支渠道看,其资金来源有各级财政拨款、单位及个人缴纳、社会捐助、基金存入银行利息收入、结余基金购买国库券利息收入、滞缴罚款收入、调剂收入、补助收入、赞助收入等,从支出的范围上看,有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下岗、低保、救灾、扶贫、助残、退伍、福利院、五保户和贫困户临时救济等:另外,还有政策性极强、管理和经办机构多等特点。社会保障基金的这些特点,在加大审计工作量同时,也使得审计人员在有些行业是无法涉足的,例如在医疗保险基金审计中,医院的延伸审计调查只能停留在表面,对于药品是否滥用、是否存在挂床现象等均无法深入调查,这也无形增加了审计风险。

2.3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先进的审计手段运用不足,制约了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的效率和质量。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金保工程”,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在社保基金的管理中逐渐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审计部门在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虽然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局限于硬件与软件的不足,审计部门特别是广大的基层审计部门在开展社会保险审过程中,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便利开展审计,尤其是软件开发不足等问题(在审计实践中曾出现社保专项基金业务审计软件无法容纳基金数据库的现象)的存在,导致社会保障基金计算机辅助审计无法正常开展,影响了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3审计对策

3.1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入手,加强审计的监督和服务功能。社保基金审计不能仅局限于查错纠弊,更重要的是从管理上、制度上发现和揭露问题,服务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目前,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从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的角度,还是从管理、运营和监督检查的角度都是不完善的。特别是在一些新的领域更加不完善,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存在基金结余大,农民报销药品范围小,报销比例低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使社保制度更加完善,就要求我们在搞好审计的同时,能够关注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从中发现问题,认真分析,从管理上、制度上和体制上找问题、查根源、提对策,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2加大审计调查范围,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审计。在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就不能仅限于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的审核,要结合审计开展大量的审计调查,弄清社会保障基金的种类、性质、金额以及管理、经办机构和运行模式等,全面了解和掌握社会保障基金的总体情况,根据掌握的社会保障基金的情况和政府当年的工作重点,确定社保审计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

3.3在组织实施方式上要积极探索“上审下”和“交叉审计”。开展“上审下”和“交叉审计”,一方面有利于较好地解决审计情况上报难、审计处理难的问题,同时审计揭示的问题也比较全面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审计建议说服力强,影响面大,既能为党政领导的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又能引起被审计单位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通过“上审下”和“交叉审计”,能够有效地整合审计资源,提高社保基金审计工作质量,同时还起到了锻炼审计干部队伍的作用。因此,社保基金审计特别是在基层的重点县区要坚持“上审下”和“交叉审计”的组织方式,进一步规范审计工作,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提高审计效果。

3.4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增强审计工作人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社会保障基金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救命钱”,覆盖了社会的最基层、最贫穷和最需要关怀的特殊群体,体现出来的是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怀,这项工作开展得好坏、资金使用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用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做好这项工作。同时,社会保障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方针相当多,而且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出台之中,要搞好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就必须全面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强化业务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

3.5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社会保障基金量大、涉及面广,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仅凭手工审计手段很难在浩如烟海的资金信息流中找到违规违纪问题的蛛丝马迹,只有借助计算机审计等先进的手段,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因此,要积极创新,大胆实践,探索开展对社保业务系统和业务数据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新方法、新路子。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审前时就应介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熟悉相应的业务流程,采集、导入、转换、整理所审基金的财务和业务电子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把握总体情况,确定有关审计重点。进入现场审计后,就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查询、检索、计算、分析和汇总等多种功能,进行辅助审计,查找违规违纪问题线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社保审计论文篇7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4—0091—03

21世纪以来,一些跨国公司将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就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对外公布,在国际上形成一种新的潮流。在我国,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公众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披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我国目前在此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固定机制,大多数企业没有定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信息,在社会责任审计方面存在较大缺失。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审计力度,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审计研究,对促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理论基础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20世纪初首次提出。一般认为,它是一个与管理道德密切相关的概念,是构建企业与社会和谐共生关系的一种基本思想,包括劳动者权利保障、产品服务质量、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内容。谢尔顿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企业经营战略应对社区提供有利于增进社区整体利益的服务,社会利益作为一项衡量尺度,远远高于企业的自身盈利。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审计,阳秋林指出,它是以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由专门的审计机构积极主动地接受政府、社团和社会个人的委托,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对企业所履行的各种社会责任进行有效审计,以审查和监督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有其深厚的理论渊源,主要有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理论和产权动因理论等。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基于企业平衡各类利益相关者相互冲突的要求而产生的理论。首先,该理论是对“股东至上”原则的修正。其修正作用体现在将签订契约的主体范围由股东拓展为企业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如供货商、贷款银行、消费者等。企业要持续发展,就应当保障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充分考虑企业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乃至整个社会的关系,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其次,该理论明确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和范围。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归纳为企业对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客户、消费者、环境和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再次,该理论提供了衡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可操作方法。企业的社会业绩可用企业是否满足多重利益相关者的需要来衡量,从而使原来空泛的企业社会

责任具体化。利益相关者理论解决了社会责任审计的必要性问题,明确了社会责任审计内容和审计客体,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导引与支撑。

委托理论是20世纪30年展起来的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让渡的理论。该理论主要研究的委托关系产生受托责任,而随着受托责任的动态演进,社会责任审计产生。在企业经营中,委托人与企业管理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市场交易发生的前后有可能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导致市场机制运行结果缺乏效率,甚至可能造成市场缺失,因此,审计部门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进行审计成为必然。

产权动因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流行于西方的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流派,它主要研究在一定制度框架下产权的界定以及社会制度和经济秩序(如企业制度、市场机制等)运行中的交易费用如何对稀缺的社会资源配置产生影响的问题。这一理论对审计理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企业是不同产权所有者通过签订联合契约的形式来投入资源、获取收益的一种组织,但契约各方不可能把所有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以及相应的对策都写入条款中。所以,对契约而言,监督是隐含其中且是必然的,审计因此有了存在的条件。但是,如果契约各方产权利益仅有共同性或仅有差异性,也不需要进一步审计。只有在契约各方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利益冲突时,审计工作的进行才是必要与可行的。产权的动因是审计工作存在的基础,而受托的经济责任关系一旦确立,审计就必然产生。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现实实践

1.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实践基础

(1)企业对职工的社会责任。近年来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了SA8000等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标准。我国从1988年开始也出台了一些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其中《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明确规定,禁止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农户、城镇居民使用童工,禁止各种职业介绍机构和其他单位与个人为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介绍就业等。《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规定,企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则详细规定了企业违反劳动保障条例应负的法律责任等。

(2)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商品或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的潜在危害,应作出标识和警示。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的商品信息应真实有效,不得弄虚作假。对消费者的疑问,经营者应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应按国家规定或与消费者约定,承担三包服务和售后责任。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3)企业对环境的社会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对于产生环境污染或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污染和危害,并建立相应的防止污染制度。排污企业需申报登记,超标排污企业还需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生产企业,不仅要限期治理,还要接受罚款,情节较重的,要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政府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限期治理而逾期未完成治理的可责令停业、关闭。

2.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现实实践

(1)企业职工履行责任审计的现实状况。近年来,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在我国部分地区和部分企业开始设立,他们参与检查公司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定期监督检查公司对职工各项保险基金、工会经费的提取缴纳情况和职工工资、福利、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制度的执行情况。但在具体实行中,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责任审计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现有法律法规对企业建立职工董事、监事制度的规定不够明确,导致在具体实践中操作难度较大。二是部分企业领导人缺乏对职工董事、监事制度的正确认识,对职工董事、监事参与企业决策和监督的能力表示怀疑,认为企业设立职工董事、监事只是一种摆设。三是职工董事、监事素质有待提高。

(2)企业消费者履行责任审计的现实状况。当前,针对企业对消费者履行责任情况的审查工作,主要依靠消费者协会、各级质量检查监督部门和广告审批部门。其审计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产品质量问题;二是产品售后服务体系的健全;三是企业是否进行虚假广告宣传。2006年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明确了企业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要对消费者、职工、股东和生态环境等利益相关者负责。消费者协会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也了相关导则。总之,通过政府推动和媒体宣传,近年来,不法商贩、违规企业的行为得到一定的遏制。但是,各类伪劣产品,各种虚假宣传和各样危害消费者利益的事件仍时有发生。

(3)企业生态环境履行责任审计的现实状况。当前,对企业的环保责任进行审计监督,主要靠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几十项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产业经济政策,不断完善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成立了区域性的环保督查中心等监督机构。各地也加大对企业生态环境责任的审计力度,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审计、产品的绿色程度审计、企业的排污投入审计等。即便如此,企业不履行环保责任的问题依然严重。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一些地方政府没有真正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对各种污染投资项目擅自放行,甚至于搞“挂牌保护”。总体上,我国近年来环境质量状况整体变化不大,局部污染有加剧趋势。

三、加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对策建议

1.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当前,我国许多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有些企业在经营决策时,根本就没有考虑社会责任;有些企业仅是贴标语、喊口号,没有真正落实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因此,应进一步强化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一是把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中,提高其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性,通过一些具体的制度措施来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二是进一步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具体包括企业对职工、社区、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消费者以及政府的责任等,这些都要在企业的规章制度里面予以细化明确。

2.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相关制度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与社会责任有关的法律法规,这是社会责任审计的基础。如政府部门应尽快启动社会责任立法程序,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二是要不断提高审计质量,科学界定审计责任,加强审计组织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建立、健全一套切实可行的准则体系,如建立一系列的社会责任标准等,使审计及会计的实际操作有据可依。

3.强化企业责任审计相关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一是加强对企业领导者的社会责任的教育与培训,使他们树立社会责任审计意识。企业领导者应清楚认识到,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从而间接带来经济增益,而且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及早重视和认真对待社会责任的履行,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有益。二是加强对审计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与传统审计相比,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在审计内容、方法、指标评价、责任界定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仅要求审计人员熟练掌握财务审计技术和方法,还要求他们拥有相关的社会责任标准以及与社会责任有关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应强化对审计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改革审计职业考试制度。

4.加强社会责任审计工作的协调与验收

为使企业社会责任的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应采取由审计部门与财政、环境保护、劳动保障、产品质量监督、能源监管、税务等部门协同作战、各负其责的审计方式,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审计工作。二是要建立完善的考核与验收机制,在考核评价方法上,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机制,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进行严格考核。

参考文献

[1]黄溶冰,王丽艳.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述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5).

[2]姜虹.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研究述评与启示[J].审计研究,2009,(3).

[3]刘长翠,陈增雷.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初探[J].山东经济,2006,(4).

[4]彭昕.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8.

[5]孙榕.我国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7.

社保审计论文篇8

我国对资源环境审计的环境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理论自21 世纪初期才逐渐被人们了解和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国在资源环境审计环境理论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刘达朱、王本强、陈基湘( 2002) 率先研究了政府环境审计产生的原因及实施的技术方法,把政府环境审计的产生主要归于外部条件。张以宽( 2003) 教授提出了审计环境应由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科学技术和文化环境四个部分组成的观点。姜毅( 2003) 从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社会、文化教育环境等方面研究了各项审计环境的影响,认为环境审计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之中,并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发展。刘志军( 2006) 指出构成环境审计环境的因素可以分为环境审计环境的正面影响因素和反面影响因素,认为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及人为因素导致的环境资源状况急剧恶化也会成为促进或刺激环境审计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

与其他环境审计理论要素的研究相比,我国当前的资源环境审计环境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较注重环境审计环境的重要性及构成要素的研究,而对资源审计与环境审计环境的整合研究、资源环境审计环境对资源环境审计实践的具体影响关注不够。即使有些成果较为全面地提出了环境审计环境的构成要素,但对各要素的研究也不够系统和深入。本文对资源环境审计环境的要素结构与理论定位进行审视,对资源环境审计环境的具体影响及优化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

二、审计环境的二维透视: 要素结构与理论定位

( 一) 资源环境审计环境的构成

1. 资源环境审计环境的内涵

界定资源环境审计环境,既应考虑资源环境审计的外部因素,也应考虑其的内部因素。从资源环境审计的产生、发展,实施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来看,外部的经济增长及与之相关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社会发展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心理、社会文化、环境价值观与社会承受度,以及国家治理与政治文明要求下生态文明、法制文明的等的外部环境是其主要推动因素和影响方面。因此,资源环境审计的环境是促进资源环境审计产生、推动资源环境审计开展、影响资源环境审计质量、决定资源环境审计报告利用的外部要素的总和。

2. 要素构成

资源环境审计的环境包括经济环境、制度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等要素。经济环境是指是指与资源环境审计相关的基本经济核算体系以及经济增长模式。制度环境是指与资源环境审计相关的所有政策、法律、法规及其他依据的总称。主要包括: 资源环境保护政策; 法令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审计法规等; 有关环境保护的惩罚性措施、奖励性措施; 有关建设项目三同时的相关规定; 技术标准和经济标准,如资源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污染物排放收费标准。生态环境通常是指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如森林、湿地、草原、自然保护区、重点物种、水资源等生态系统。社会环境是指与资源环境审计相关的社会文化、教育水平、生态文明理念及社会关注度等因素。政治环境是指与资源环境审计相关的政治体制以及对地方政府、企业负责人的考核机制。

( 二) 在资源环境审计中的合理定位

1. 资源环境审计环境具有可认知性

资源环境审计环境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客观环境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是人们借助于一定的方法,通过对资源环境审计外部因素分析概括而得出的结论,它能为审计人员及社会公众所认知。

2. 资源环境审计环境是资源环境审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

资源环境审计是一个大系统,包含了许多相互联系的要素,如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依据审计环境等。从资源环境审计环境本身来说,它也是一个与资源环境审计相关联的综合系统。其中,资源环境审计的环境是资源环境审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在其审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 资源环境审计环境是研究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的重要基础

研究审计环境是为了使审计目标与其相适应,使审计的发展与它所处的审计环境相适应; 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资源环境审计的实践活动也应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进行不断地修正。以资源环境审计有关环境为基础进行研究,不但能使理论保持适用性,而且能使理论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无论是资源环境审计理论、还是资源环境审计实践,都应以资源环境审计环境为基础展开。

三、审计环境对资源环境审计的影响

( 一) 对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的影响

1. 推动资源环境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研究资源环境审计环境涵盖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态等多个因素,但又不拘泥于这些环境因素。如此众多的环境要素所涉及的学科是多样化的,既涉及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又涉及环境工程学、资源环境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如何使资源环境审计理论与其环境相适应,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审计与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环境工程学、资源环境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

2. 推动资源环境审计基本理论、规范理论、应用理论的深入研究,提高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在2013 年5 月份的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在这种环境下,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一部分,如何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建立与目前经济、政治、组织内部等环境相适应的资源环境审计模式,需要我们对资源环境审计的基本理论、规范理论、应用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强化资源环境审计目标、主体、依据、业务范围和审计事项、方法、环境责任审计等方面的研究,以提高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3. 推动国际资源环境审计研究向纵深发展

我国已经加入《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50 多项国际环境公约。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如何使中国的资源环境审计真正融入国际社会,需要进一步明确国际资源环境审计的学科定位,并对国际资源环境审计实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把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源环境审计的发展历史、现实状况、审计技术、未来趋势搞清楚。

( 二) 对资源环境审计实践的影响

1. 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对资源环境审计实践的影响

近10 年,我国的GDP 增长率保持了7. 5%以上的高增长,而经济增长的粗放型、资源依赖型与环境消耗型特征使生态、资源与环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与经济高增长相伴随的是环境污染的加大与环境保护支出的相应增长。根据环境染污与经济发展的库兹曲线,发达国家通常在人均GDP 达800010000 万美元时出现环境拐点,以韩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人均5000 美元时环境就开始好转了( 於方、蒋洪强、王金南,2004) 。到2011 年,我国人均GDP 达到5500 美元,应当出现环境污染的拐点,即使按照发达国家标准,以每年7. 5%的GDP 增长率和目前的人口增长比率和汇率,到2016 年我国人均GDP 将超过8000 美元,也应出现拐点。然而,根据渠慎宁、杨丹辉( 2011) 的测算,不加干预情况下,我国环境污染排放的拐点大致出现在2023 年前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

究其根源,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遵循传统国民经济核算模式以及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忽视了环境经济核算与评价,这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严重失衡。现实状况要求我国需要大力开展资源环境审计,以审计推动环境治理,通过其监督、评价、信息公开、宏观调控等职能,促进经济转型与经济结构调整,使环境污染的拐点尽快出现。

资源环境审计的范围十分广泛,审计关注对象较多。涉及国家环境保护的规划、实施,中央与地方的产业政策,矿产资源的规划、开发、利用活动,地方政府负责人的资源环境保护责任,政府环保等行业管理部门的环境管理与治理; 区域污染( 如海洋、河流) 与大气污染的治理,重污染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交通运输部门、能源供给部门等公用事业单位的服务供给行为; 湿地、草原、自然保护区、重点物种等生态方面的等。受审计内容和对象的多样化影响,资源环境审计的具体审计目标和审计方法也会有很大差异,这促使审计人员应具备多方面的业务知识,具体包括审计、会计、环境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计算机、统计、环境工程技术等。

2. 政治环境对资源环境审计实践的影响

Thompson 和Wilson ( 1994) 指出,在过去,环境审计的主要驱动力是担心被起诉和满足监管方的要求。环境审计被视为组织为识别和减少负债的一项活动。随着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增加和环境治理成本的加大,环境审计的驱动力增加,政府、机构所有者、利益相关者等都对环境审计给予了不同的关注。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提到,在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进行审计时,应关注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该规定仍然是以经济责任为主,并未细化环境责任的内容。这样,可能导致政府主要负责人难以重视资源环境审计、企业领导在配合资源环境审计中产生道德风险,使资源环境审计难以向纵深发展。

另外,资源环境审计实践同样受到我国政治体制的影响,如审计机关实行同级政府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双重领导模式,导致审计在组织、经济和人事的配置方面都依附于政府,可能削弱资源环境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现行国家公务人员的管理模式,使政府审计编制极为有限,导致审计机关在安排繁重的资源环境审计任务时左右为难。

3. 社会环境对资源环境审计实践的影响

近年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及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突出,部分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雾霾等极端恶劣天气增多。环境污染给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社会公众进一步警醒,人们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以某公司对北京市2013 年第四季度热点问题的调查为例,污染问题已成为北京市居民关注的首要问题,提及率59. 05%,较上季度提高了近13 个百分点。与2013 年第三季度相比,污染问题从第4 位升至第1 位。

面对人类的日益觉醒,Stanwick ( 2001) 认为,环境审计的角色在过去二十年变得越来越重要,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开始认识到环境审计可以帮助他们管理环境风险。随着社会公众对资源环境问题的逐步关注,无形中推动资源环境审计在确立总体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任务时,主动向社会公众关注的方向发展。如审计署2009 年的《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要求逐步扩大资源环境审计领域,逐步将审计范围从土地资源和水环境审计扩展到海洋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和生物多样性等领域。而世界审计组织环境审计工作组1995 至2012 年期间所进行的7 次问卷调查的结果也表明,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数量在逐步增加,资源环境绩效审计得到积极发展。

4. 制度环境对资源环境审计实践的影响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环境管理方面尚存有很大的差距。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立法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评价的技术标准和经济标准等等,但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目前尚没有建立专门的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资源环境会计与财务制度和资源环境审计的专门法规; 很多被用于资源环境审计依据的法规并非为资源环境审计而制定,也很少在相关法律、法规中专门对资源环境审计事项进行规范。这就客观地导致目前的资源环境审计因缺乏统一的、权威性的标准与评价体系,只能以资源环境资金审计为主,即使是加入了绩效审计的内容,但还没有全面提升到绩效审计的层面。统一规范的审计标准与评价体系的缺乏,不仅导致审计尺度的不一致,审计依据及评价意见的权威性不强,还可能影响被审计单位对于审计结论的最终接受程度。由于缺乏上述评价体系与标准及相关的操作指南,资源环境审计的质量控制也比较难,很容易产生审计风险。

四、资源环境审计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 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核算体系

通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压缩过剩产能来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具体包括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支持退出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转型发展,降低煤炭消费总量,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利用,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及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克服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同时,国家发改委可会同国家统计局、环保部、国土部、财政部共同构建绿色GDP 核算框架,为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和资源环境审计监督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 二) 改革审计模式以及对地方政府、企业负责人的考核机制

为增强资源环境审计独立性,建立自上而下的审计模式; 在人员配备方面,中央与地方编制委员会可适当扩大人员编制,以减缓审计编制与审计任务不相匹配的问题。同时,为弥补审计人员对资源环境问题进行审计、评价存在人员或技能不足的困难,可建立资源环境专家库,吸收资源环境专家参与审计。修改完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2010 年12 月) ,明确企业、政府党政领导人的具体资源环境保护责任及相关处罚的具体规定,同时改革对地方政府、企业负责人的考核机制,弱化对传统GDP 的评价考核,强化对资源环境保护指标的考核,建立终身追踪问责制度,在官员调任后仍能追究其执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保护责任,以提高政府主要负责人对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视程度。

( 三) 优化社会环境,建立健全资源环境审计依据,推动资源环境审计的良性发展

研究表明,人们的资源环境意识、生态文明理念将对资源环境审计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毕颜杰,2004) 。为此,需要借助政府教育机构和宣传部门的推动,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培养人们的资源环境意识生态文明理念,为资源环境审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未来一段时期,国家立法部门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现有资源环境审计依据的基础上制定并颁布单独的资源环境审计准则、资源环境会计准则及财务管理制度。未来的资源环境审计准则应涵盖资源环境财务审计、资源环境绩效审计、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范围和事项,可分为国家资源环境审计准则、内部资源环境审计准则、社会资源环境审计准则。对于资源环境会计准则及财务管理制度的构建,建议由财政部牵头,与理论界和有关部门共同探讨在我国建立与西方国家相似的宏观资源环境会计准则和企业资源环境会计准则及专门的财务管理制度。

社保审计论文篇9

关键词:和谐社会 审计监督 发展 关系

一、引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整体和谐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社会建设,旨在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积极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努力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发扬,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这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二、审计监督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审计监督的内涵审计是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检查、评价、公证的一种监督活动。而审计监督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是指“通过审计、监察和督促使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审计工作的核心是审计检查,通过审计,了解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相,再衡之以一定的标准,就能做出被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的结论。”《审计法》第二条对我国审计监督的范围、内容和要求作了明确规定。根据审计法的规定,审计监督范围主要包括:国务院各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依照本法应当接受审计的单位或事项。审计监督的内容主要是国家财政收支和与国有资产有关的财务收支。审计机关在对国家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过程中,应当对其是否真实、是否合法、是否有效益实施监督,以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其保值增值。

(二)审计监督的特征审计监督作为一种经济监督,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独立性特征。独立性是审计监督的本质特征,也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确保审计机构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审计机构必须是独立的专职机构,应单独设置,与被审计单位没有组织上的隶属关系。为确保审计人员能够实事求是地检查、客观、公正地评价与报告,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应当不存在任何经济利益关系,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如果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应当回避。审计人员依法行使审计职权应当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应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必须按照规定的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并严格地遵循审计准则、审计标准的要求,进行证明资料的收集,做出审计判断,表达审计意见,提出审计报告。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应保持职业中精神上的独立性,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人的干涉。二是权威性特征。审计的权威性,是保证有效行使审计权的必要条件。审计的权威性总是与独立性相关,它离不开审计组织的独立地位与审计人员的独立执业。各国国家法律对实行审计制度、建立审计机关以及审计机构的地位和权力都做了明确规定,这样使审计组织具有法律的权威性。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在宪法中做了明文规定,审计法中又进一步规定:国家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我国审计人员依法行使独立审计权时受法律保护,如被审计单位拒绝、阻碍审计时,或有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时,审计机关有权做出处理、处罚的决定或建议,这更加体现了我国审计的权威性。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审计人员应当执行回避制度和负有保密的义务,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审计人员、询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审计执业的独立性、准确性和科学性,而目有利于提高审计报告与结论的权威性。三是公正性特征。与权威性密切相关的是审计的公正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公正性,也就不存在权威性。审计的公正性,反映了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审计人员理应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进行实事求是的检查,做出不带任何偏见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并做出公正的评价和进行公正的处理,以正确地确定或解除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只有同时保持独立性、公正性,才能取信于审计授权者或委托者以及社会公众,才能真正树立审计权威的形象。

三、和谐社会与审计监督的关系

(一)和谐社会与审计监督都需不断完善和发展 和谐社会和审计监督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审计监督与和谐社会都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从中国和世界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和谐社会的探索可见一斑。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命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提出以来,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如火如荼,许多专家、学者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不同角度进行了有益的研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迅速丰富和完善。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解决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所以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更加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吴忠民认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具有双重使命,一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二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多种因素同时并存、相互交织,形成了种种复杂的社会效应。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不断发展和国内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不和谐因素也日益显现和增多。这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十分重大。审计是社会经济领域中各种组织内部矛盾和关系的有效制衡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加强审计监督

工作。审计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监督部门,如何应用监督职能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服务于和谐社会,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是新形势下审计监督面临的新课题。审计监督要紧紧围绕政府工作中心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总体目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要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着眼,关注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关注政府性资金支出效果,加强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及重点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从审计视角考察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其实质就是如何通过依法公正的审计监督,改变目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存在的诸多不和谐因素,改变传统观念,创新思维理念,确保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统一的问题。

(二)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审计监督 “审计是一种社会行为。与审计有关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构成了审计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我国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文化环境呼唤审计监督。审计是独立检查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审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将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目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对外开放的逐步发展、市场环境面临着巨大变化、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现在:一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快了国家审计的发展。二是单位内部控制的需要,促进内部审计的发展。三是委托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出现,社会审计应运而生。四是网络环境对审计监督提出新要求。网络环境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审计证据和审计线索的变化。在传统会计中,一般由经济业务产生纸质原始凭证,然后会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会计报表等。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审计线索十分清晰,审计证据主要由书面证据组成。而在网络化环境下,企业与外部的交易和企业内部业务处理的凭据都以电子信息的形式保存,并在网上传递,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都由计算机按指定程序执行,实现会计核算自动化。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审计证据和审计线索都将消失。这就要求审计监督突破传统审计的局限,紧跟时展脉搏,与和谐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三)加强审计监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首先,加强审计监督,是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需要。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发扬,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在推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作为审计部门,主要关注政务公开及依法行政两方面。政务是否公开,成了区别民主与专制的一把尺子,是民主政府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审计部门的角度,政务公开,包括审计业务的公开和审计结果的公开。审计业务的公开,使社会更多地了解审计的程序、审计的范围、内容、审计的职责,从而促使审计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做到依法行政,实事求是。审计结果公开,增强审计信息的透明度与老百姓的社会知情权、社会参与权、意志表达权和民主监督权,是深化改革的需要。审计的价值在于把审计结果公布出去,让社会舆论来共同发挥监督之职。目前我国国家审计从某种意义上讲仍处于封闭运行状态,不利于社会公众了解真实的审计信息,不利于社会舆论对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的监督。审计署五年发展规划中,很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效益审计和公开透明,按规划到2007年,力争做到所有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其次,加强审计监督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需要。公平正义,是打造和谐社会的坚强基石,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在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方面,审计部门要大力开展扶贫、救灾、社保等专项资金以及医院、教育收费等审计或审计调查,保护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制度,建立城乡特殊群体社会救助体系,进行医疗、教育体制改革,降低医疗、教育收费,减轻群众负担。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和有效举措。审计机关要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对扶贫、救灾、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监督,促进健全管理制度,保障资金安全,规范资金管理和使用,把资金真正用到被救助扶持者和被保障人身上;加强对医院、教育等部门单位收费的审计和审计调查,促进规范收费行为,落实收费政策,制止乱收费和过高收费,解决群众“上学难”、“看病难”问题,从而保障群众权益,减轻群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第三,加强审计监督是调节各种关系的需要。“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即:公共权利与公民权利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共部门之间的制约关系。”审计监督作为国家经济监督的手段,在履行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职责时,要调节好以上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发展。一是调节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二是调节利益关系,增进社会和谐。三是调节部门关系,推动社会和谐。笔者认为,以上三种关系中,最主要的利益关系的调节。因为“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审计机关作为独立行使审计监督职能的政府部门,监督的范围和领域广,在利益调整整合机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加强审计监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就难以实现。审计机关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加强对环境保护、水资源费、科技教育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和审计调查,揭示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加大资金投入,规范管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造福子孙后代。

社保审计论文篇10

关键词:国家审计;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免疫系统

国家审计,也称政府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代表国家所实施的审计[1]。国家审计关注国家治理,关注政府责任,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

一、国家审计本质的理论演进历程[2]

对国家审计而言,关于审计本质的认识是审计机关确定审计目标,明确审计任务,履行审计职能的前提。

从对审计本质的认识来看,主要有六种观点:(1)查账论。认为审计就是查账或会计检查,“查账”就是对审计本质的概括。这种观点侧重于审计方法或审计手段,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听其会计”,或国外的“听证”(Audit),迄今为止仍有较大影响,直至1982年8月召开的中国会计学会专题学术讨论会上,仍然有观点认为审计就是查账。(2)评价活动论,也称方法过程论,认为审计是人们对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的评价活动。该观点注重从与审计相互作用的外部关系中来认识审计的本质,最早出现于美国会计学会审计基本概念委员会1973年发表的《审计基本概念说明》中,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审计理论界独领风骚。(3)经济监督论。认为审计的特有属性或性质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该观点围绕审计的基本职能来看待审计本质,是中国审计界对审计本质的独特见解,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审计基本理论研究中得到了普遍的肯定,在1989年中国审计学会举办的审计基本理论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审计实务界、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与会者一致认可基于该观点的审计九十一字定义。(4)经济控制论。认为审计的本质是确保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全面、有效履行的特殊经济控制。该观点从审计产生的历史根源认识审计本质,中国有学者将其称为“审计本质认识上的第三次飞跃”。(5)民主与法治工具论。认为现代国家审计是民主与法治的产物,也是推动民主与法治的工具,是在法律框架下对政府及公营事业运转的成果和效益进行检查和评价的一项专业活动。该观点从法律与政治的角度认识审计本质,体现了现代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因其非常抽象,取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可能较为困难。(6)免疫系统论。认为审计本质上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进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该观点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系统论和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形象地阐明了“什么是审计”和“为什么审计”的问题,非常便于社会各界的理解,是关于审计本质的综合性判断,我们可以将其称为“审计本质认识上的第四次飞跃”。

二、“免疫系统”论的科学内涵[2]

上述六种关于审计本质的主流观点,是一个逐层递进的关系,是对审计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免疫系统”论最能体现审计的时代特征,是对现代审计的科学论断,对指导新时期的审计工作发展必将发挥核心作用。从审计类型看,国家审计为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不断丰富与加强自身职能,已经从最初以查错防弊为目标的审计,发展到财务报表审计、合规性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多种审计类型并存的格局,对审计本质的认识也相应不断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免疫系统”论通过大家耳熟能详的生物学名词,生动而形象地阐述了现代国家审计的职能、目标、任务和作用,充分而准确地揭示了审计本质,全面而科学地涵盖了现代审计的职能,便于理解,易于记忆,对审计工作的指导更具操作性。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是内生于国家的防御性结构,随着国家的成长而出现,通过发挥预防、查处、揭示、揭露等“免疫”功能,能够在第一时间感觉和抵御违法违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病害”的风险,或者建议政府整合各种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消除“病害”,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安全运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经济转型的历史时期,如同万物生长的初期,“免疫系统”的健全与完善至关重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阻力与风险,既表现为体制机制上的障碍,也表现为利益冲突、权力寻租导致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因此,“免疫”功能不仅涵盖了检查会计账目、实施经济监督、作出经济评价等传统职能,还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推进民主法治,保障国家利益的职能。另一方面,审计产生于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的受托经济责任,对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审计监督制度而言,受托经济责任逐步演化为受托责任,它从个别受托者对特定财产、特定个体的责任,扩大政府机关对国有资产、社会群体的责任,这是受托责任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特定表现形式,它既包括受托经济责任,也包括受托社会责任。随着政府职能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国家审计也要从“国家本位”向“民众本位”转变,受人民的委托,通过依法独立地履行“免疫”功能,促进整个社会委托受托关系按既定规则有序运行。

三、增强审计监督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3]

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是要在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审计的前提下,研究党委、人大和政府的需求、研究社会各界对审计的需求,使审计监督自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增强服务的针对性。

1.牢记审计工作的根本目的和首要任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的讲话中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审计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监督的权力是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所赋予的。审计监督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进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审计的目标就是要“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紧紧围绕“民主、民生、改革、发展、法治、绩效”来开展工作。审计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家审计按照法律的授权和其自然的演进,必须关注政府责任。而政府责任的核心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的基础是国家安全。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维护国家安全是审计工作的第一要务。只有国家安全有了保障,国家利益才能有保障,民主、民生和公平正义才能有保障,才能促进全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从国家审计的最高目标来讲,审计工作只有把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作为首要任务,才能够有高度、有深度,才能够真正实现其历史使命,也才能够在更高的层面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从广义上来讲,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审计机关要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关注国家安全。就当前而言,要关注国家财政安全,防范财政风险;关注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关注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的安全,防止流失、损失、浪费;关注民生安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关注生态环境安全,防止资源破坏、毁损和环境污染;关注国家信息安全,防范信息风险。

2.准确把握审计的基本特征,切实履行法定职责

第一,立足建设性,坚持批判性。建设性决定着审计的生命力,决定着审计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利益,能够在多大范围内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够在多宽的领域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国。作为审计工作者,揭示问题、查处问题,仅仅是履行了法定职责的一部分。在揭示问题、查处问题的基础上,更好、更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这就是建设性,就是全面发挥审计免疫功能的体现。批判性是建设性的基础,建设性是批判性的升华。通过批判性地指出问题,建设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促进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发展,审计工作的作用就得到了全面的发挥。

第二,立足服务,坚持监督。监督是手段,服务是目的。如果存在违法违规和腐败问题,而审计却没有予以揭露,那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是与审计本质所不相容的。因此,必须坚持监督。监督搞好了,本身就是一种服务。

第三,立足宏观全局,坚持微观查处和揭露。要从全局出发,从总体上把握问题。通过对个案的查处,对微观问题的揭露和分析,才能够从一个点形成一条线,构成一个面,这就是全局。只有用全局的眼光去指导每一个微观的单位、项目,去揭露问题,审计才有深度,才能够提出高层次的建议,才能够依法、求实地作出处理。

第四,立足主动性,坚持适应性。坚持适应性,就是要弄清楚当前审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政府和部门的新要求、人民的新期望,并适应它们。立足主动性,就是要主动地调整审计工作思路,主动地改进审计工作方法,主动地调动所能掌握的资源去查处问题,主动地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审计的建议和意见,要从长远、从制度层面着眼,主动地去感受风险,主动地去揭露问题,主动地去提出调动各种资源抵御病害的建议。

第五,立足开放性,坚持独立性。独立性是做好审计工作的保证。按照法律规定,审计机关在政府首长领导下独立履行法定职责,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审计必须按照党委、政府、人大、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需求,来“生产”、供给公共“产品”。要更好地发挥审计的作用,必须在坚持独立性的基础上,立足于开放性。独立性是基础,开放性是保证。坚持开放性,应当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必须紧紧围绕中心,自觉地开放审计产品的供给市场,也就是说,党委、政府、人大、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开放什么。二是必须胸襟宽阔、超越自我,也就是我们在每一个台阶上都不能自我满足,要甘于自我奉献、超越自我。三是必须开放审计过程,自觉地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比如,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项目的实施、审计报告的形成、审计信息的生成,都应当在依法保守党和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向社会公开。四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包括利用社会上的工程技术人员来弥补审计机关专业人才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利用经过验证是可靠和可信的内部审计资料和成果;在进行审计工作规划和决策时,利用审计学会等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等等。五是要完善公告制度,进而完善公开制度。实践证明,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对于提升审计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审计机关作为行政公开透明的重要推动力量,要带头公开预算,不仅公开预算的执行情况,还要公开每年审计工作的绩效情况,以审计公开的实际行动,切实推进政府的公开和透明。

3.提高科学管理能力[5]

审计管理能力强弱,与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高科学管理能力,就要用科学的理念、制度和手段对审计整个工作流程实施管理。在计划安排上,就是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以此做出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在审计实施上,就是要进行全过程、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严把审计复核关,进一步落实审计过错责任追究制。要加强审计成本管理,缩减审计时间,减少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要加强信息管理,提高信息利用率。此外,还要强化审计文书管理。要在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审计人员的写作水平,公文处理水平,确保审计业务文书用词准确、客观,经得起推敲。同时,加强财务管理、档案管理也十分必要。针对有限的审计资源,加强审计资源科学整合是当务之急。尤其在人员配置上,打破各职能部门的界限,实行优化组合,是克服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配备不合理的有效途径。

国家安全是政府责任的首要环节,是民主民生的根本保障,国家审计关注国家治理,关注政府责任;国家安全的内涵将随着政府责任和政府能力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扩充,基于政府责任和国家安全的国家审计事业也必将长期发展和壮大[6]。

参考文献

[1]聂佳.我国国家审计体制的改革初探[J].消费导刊,2008,(7):78.

[2]肖振东.关于审计本质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8,(8):14-15.

[3]刘战平.增强审计监督能力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J].审计与理财,2007,(4):9-10.

[4]刘家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J].审计研究,200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