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思想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5 19:17:33

农学思想论文

农学思想论文篇1

中国古代数学家研究勾股定理的证明和应用,是自成体系的,其证明方法,大都采用青朱出入法,也就是今人说的割补法。通过适当的划分,将勾上的正方形面积与股上的正方形面积,划分成若干个部分,而这些部分的总和又恰好能填满弦上的正方形。所谓青朱出入就是把划分出来的图形,添上青、朱、黄等各种颜色,以次出入(割补时容易识别),方法巧妙简单,令人叹服。

据历史资料记载,夏禹(公元前2140年——公元前2095年)治水时就已用到了勾股术(即勾股的计算方法),因此我们可以说,夏禹是世界上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与勾股定理有关的人。

《周髀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算书,成书太约在公元前100年。在该书中说到“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由生也”。这说明在大禹时,就能应用特殊情况下的勾股定理和测量了。赵爽在《周髀算经》注中说:“禹治洪水,决统江河,望山川方形,定高下之势,除滔天之灾,释昏垫(老百姓)之厄(危难),使与注于海于无浸逆(溺),乃勾股之所由生也。”这说明当时大禹治洪水之所以成功,是由于使用勾股测量而取得的。

《九章算术》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数学名著,是我国数学方面流传至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也是世界数学史上极为珍贵的古典文献,成书大约在公元前后100年。该书总结了秦汉以前我国在数学领域的辉煌成就,开创了独具一格的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有不少来源于农业生产的例子。

例1: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池)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选自《九章算术》)

今译:有一正方形池塘,它的边长为1丈,一棵芦苇生长在这池塘的正中央,长出水面1尺,如果将芦苇拉向池塘边,茎尖刚巧碰到池岸边,问池塘水深及芦苇长各是多少?

这就是一个勾股定理的题目,使用勾股定理经过简单计算,知水深一丈二尺,葭长一丈三尺。

二、盈亏问题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

历史上任何重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术”,而总有其产生的实际背景和理论渊源的。那么盈不足术是在怎样的数学历史背景下产生,又是在何种数学思想与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个问题的探讨对于了解秦汉以前古算中农业生产应用问题解法的演进以及方程术的产生都是很有价值的。

众所周知,《九章算术》是我国秦汉以前数学成就的总结,它是一部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而逐步完善起来的数学著作,全书分为九章,第一章“方田”就是讲述远古时代简单的土地测量及分数算法。第七章“盈不足”讲什么呢?随着农业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数学应用问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已远远超出了比例关系的陕隘范围。形式多样而复杂的线性问题和非线性问题的出现,使原始的比率算法已无能为力了。一方面,应用比率算法解题需要“因物成率,审辩各分,平其偏颇,齐其参差”,这对于复杂的比例问题要求很高的分析能力和技巧性;另一方面,对于“隐杂互见”的各种线性与非线性问题,使用比率算法根本不能解决问题。这便要求数学家创造一种新的有力的一般解题方法,盈不足术就是在这样的数学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

例2:今有共买牛,七家共出一百九十,不足三百三十,九家共出二百七十,盈三十。问家数牛价各几何(选自《九章算术》)

今译:有若干户人家共同买牛。如果7家共出钱190则不够330,如果9家共出钱270,则多钱330。问家数及牛价各是多少?

将盈不足术翻译成如今方程组求解就是:

设x为家数,y为牛价,由题意得:

x/9×270-y=30

y-x/7×190=330

解得家数为126,牛价3750钱。

据《唐阙史》记载:公元855年左右,唐代有位大官叫杨损,在选用和提拔行政官吏方面以公正闻名。一次,有两个办事员,需要提升其中一个,麻烦的是这两个人的职位相同,在政府里工作的时间也同样长,甚至他们得到的评语也完全相同。那么,究竟提拔谁好呢?负责这项工作的官吏对这件事感到很伤脑筋,便去请示杨损。杨损仔细考虑了一番,说:“一个办事员的最大优点之一是要算得快,现在就让这两个候补人员都来听我出题,哪一个先得出正确答案,他就该得到提升”。他的题是:“有人在林中散步,无意间听到几个盗贼在商量怎样分偷来的布匹。他们说,若每人分6匹,就会剩5匹,若每人分7匹,就会差8匹。试问,这里共有几个盗贼?布匹总数又是多少?”杨损让两个候补人员当场在大厅的石阶上用筹进行计算。不一会,其中一个得出了正确答案,他被提升了,大家对这个决定也都表示心服。三、体积计算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

我国在古代,由于水利工程、国防工事、房屋营造和道路修建的需要,土方计算十分频繁。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各种谷仓、粮库容积的计算也益加繁重、到《九章算术》成书时代,我国的各种几何体体积公式都已具备,除了常见的长方体、棱柱、棱锥、棱台、圆柱、圆锥、圆台以外,还出现了某些拟柱体体积公式。这些公式大量汇集在《九章算术》商功章里。

古代世界各国体积公式都没有推导证明,所以在几何体求积方面我国成果遥遥领先,不论在种类齐全完备上,在逻辑推理的完整上都是同时期外国所不能比拟的。还必须指出二千年前我们祖先曾经使用过的许多丰富多彩的各种体积公式至今仍有使用价值。

以下给出《九章算术》的精彩例子,以飨读者。

例3:今有委粟平地,下周一十二丈,高二丈,问积及粟几何?

今译:有粟若干,堆积在平地上成圆锥形,它的底圆周长是12丈,高2丈,问它的体积及粟各是多少?

答曰:积八千尺,为粟二千九百六十二斛二十七分斛之二十六。

例4:今有委菽依垣,下周三丈,高七尺,问积及为菽各几何?

今译:有菽若干,靠墙堆积,它的底圆半周长3丈,高7尺,问它的体积及菽各是多少?

答曰:积三百五十尺,为菽一百四十四斛二百四十三分斛之八。

例5: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

今译:有米若干,堆积在墙的内角,它的底圆周长的四分之一是8尺,高是5尺,问它的体积及米各是多少?

答曰:积三十五尺九分尺之五,为米二十一斛七百二十九分斛之六百九十一。

关于这种计算堆积的方法,在我国民间沿用很广,并将这些公式编成歌诀流传下来。其歌诀是:

光堆法用三十六,

倚壁须分十八停,

内角聚时如九一,

外角三九甚分明。

这些流传的歌诀,可能就是后人根据《九章算术》的这个“委粟术”编写而成的。很明显,歌诀前三句的意思,就无异于“委粟术”的术文。至于歌诀的第四句,就是依墙外角堆米,参照术文可表达为:“依垣外角者(居圆锥之四分之三也)二十七而一”。不过,《九章算术》中没有这样的例子。

总而言之,我国古代数学思想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极广,本文所述仅是冰山一角,该文的作用充其量是抛砖引玉罢了。

[参考文献]

[1]吴文俊.九章算术与刘微[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沈康身.中算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3]夏树人,孙道杠.中国古代数学的世界冠军[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

[4]李逢平.中国古算题选解[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5.

农学思想论文篇2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综述

1分别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

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大量成果,特别是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相当的多,在人大复印资料上可以收集到的仅1998年到2001年专门研究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文章就有50篇。

关于的“三农”思想,学者们进行专门研究的不是很多,目前进入笔者视野的著作有郑以灵的《农民观透视》、陈高同、赵素芬主编的中国农业发展丛书中的《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以论文出现的研究成果有郑有贵在《党的文献》1999年第3期上发表的《的“三农”现代化思想与当代农村改革》,其余研究成果均散见于思想研究或者其他研究性文章里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重点研究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和建国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理论。

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很广,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各个相关方面都有论述,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征。学者们重点对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发掘和解读,同时不少学者还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以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探讨。关于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的内容,学者们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精辟论述,一致认为它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要科教兴农;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学者们认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具有求实性、创造性、超前性、人民性和辩证性的特点。同时,学者们还指出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们认为从理论上讲,邓小平“三农”思想在农业合作制、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从实践上看,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经济实践中起到了科学指导的作用,从而使党在“三农”工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对的“三农”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也不太多,还未见以著作的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的成果,但是可以在研究的经济思想的著作中找到其“三农”思想的内容,如顾龙生等所著《经济思想研究》。以论文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成果有王骏在《党的文献》2003年第5期上发表的《试论的“三农”思想》,他从基础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改革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论:“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中心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创新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的“三农”思想的内容,同时指出了其鲜明特点。关于的“三农”思想研究其成果还可以从于法友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期上发表的《论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完善与发展》等文章中找到。

2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分若干阶段详尽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陈承红在《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人的“三农”探索》以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为线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孙仲彝在《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9月号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及历史经验》一文中,也是以历史为线索分两个大的阶段和若干个小阶段用详尽的资料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历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从奠基、形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三方面指出了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的发展历程。

此外,广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的最终主要成果、秦兴洪主编的《共和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选择》,这本书全面阐述新中国50年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发展历程。还有学者从某一特定阶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历程,如何丽芬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上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历史进程;华中师范大学刘国武2005年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

3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巨大贡献

卢文在《中国财经报》2001年07月4日第003版上发表《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巨大贡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一文,他分别从“三农”的涵盖的三个方面将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贡献阐述为:在农业上的贡献:实行合理的土地制度、实行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在农村问题上的贡献:一贯重视农村、使农村经济转向商品、市场经济、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促进乡村城镇化、使农村进入小康;在农民问题上的贡献:注重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素质、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帮助农民实现历史性的大转变。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王玉珍在《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增刊——《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专辑》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三农”问题上的理论和政策的突出贡献包括: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理论上阐明了“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找到了一条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下解放出来的道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科学规律,并将“农业是基础”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在如何发展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上,我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制度创新和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创新;在探索中国农民如何增加收入,走上富裕的途径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探索完成了从集约经营——无工不富——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税费改革等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的过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指出,、邓小平、作为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的“三农”思想为我党开辟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的改革道路和中国的跨世纪发展道路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

李明、郭宇在《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上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主要包括: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从全局出发,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和发展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必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进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农民人权事业发展;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光明日报》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一再强调: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有不少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包括:实事求是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民主制度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制度保障;以人民为本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前提条件。

5关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的比较研究

学者们将中共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结合起来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李建宁在《攀登》2001年第4期发表《、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邹开明、周世慧在《党史文苑》2006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李晋玲在《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差异分析》,闵帅、陈洪勋在《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上发表《关于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路的比较》,黄世贤、黎红刚在《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上发表《邓小平对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郭翔宇在《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1期上发表《同志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者们一致认为与邓小平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的途径、农业发展的规划及经营体制的制定、发展农业采取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农业战略目标的政策构思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邓小平继承、发展了农业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思想。有的学者还从知识背景和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及其性格等方面分析了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他们认为在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上、农业和农村具体工作思路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农业思想。

这些专著和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取得了一定甚至是可观的成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我国“三农”实践的推进,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理论支持来说,这只还是一个初步研究,理论研究尚有薄弱和不足之处。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重复性研究比较多,综述研究太少,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专题研究都需要大力开拓新领域。特别是对中共第三代及其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内在关联性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现实指导意义及其前瞻性研究要更加深入,这就有待于后来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武力,郑有贵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

[2]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李建宁.、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J].攀登,2001,(4).

农学思想论文篇3

关键词: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和实践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起就已然展开。马克思曾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包含了让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大众化并掌握群众的深刻思想及丰富内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到被大众认同和掌握,即理论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相结合,内化为群众信念,被大众自觉地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的过程。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不能忽视农村,而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一、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必要性

1、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曾经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1]理论的巨大力量,来源于其必须走大众化的发展道路,必须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要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强大的思想基础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发挥其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就必须走出书斋,走出精英层、执行层,使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信仰观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和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并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指南。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大众化才有力量,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2、注重大众化工作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一贯要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后继者都十分重视理论的宣传和普及,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工作。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曾多次论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群众化”问题,强调要“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他指出:“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3]邓小平也曾经强调:“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4]

3、农村社会发展现实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广大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信仰观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同时,信息传播渠道已高度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多样化,内容也日趋纷繁复杂,而农民居住分散、组织化程度低的特点使农村天然地成为理论宣传宣讲的薄弱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及时加强农村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其它思想就可能占领农村的文化阵地。近几年,一些组织在部分农村有死灰复燃之势,一些地方出现迷信群众与迷信活动均呈增多趋势的状况。因此,加快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广大农民群众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自觉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自己的实践,具有时代的紧迫性。

二、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路径选择

1、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与农民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根据历史与现实的经验可知,农民群众往往是从他们关注的利益问题出发,以一种理论的实践效果和经验感知为根据,来决定是否接受一种主义或理论的。由此,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现实需求与关注,要对农民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有深刻的了解与准确的把握,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当前农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 从理论的视角解析农村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以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为依据,解答农村发展遇到的新困惑,回应农民关注的切身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有兴趣学,有动力学,也更容易接受。

2、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在农村各项建设中发挥着领头羊作用。思想建设居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五大建设之首,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要充分利用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一平台,把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与做实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结合起来:一是通过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在农民群众中形成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浓厚氛围,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形成倒逼机制,改变一些地方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虚化的状况,督促其只有切实做实、做好,才能彰显基层党组织在各项建设中的领头羊作用;二是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提高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加深其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使每个农村党员都成为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能够承担在农民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宣讲员的任务,推动普通群众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现在,各地农村普遍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高了农民素质,促进了社会和谐。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要从各地农村的实际出发,寻找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结合点。比如,借助农村现有的文艺团体与文艺活动,把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内容融入到文艺团体的表演曲目中,或者与农民群众日常的文艺活动结合起来,实现寓教于乐,做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增强对农民的吸引力;把学习与掌握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的情况纳入农村“几好”家庭评比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作为评比的内容之一,通过激励引导,在农村中树立一些“学理论、用理论”的典范,培养起农民对于理论学习的兴趣,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

三、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阐述通俗化但要避免庸俗化。大众化是相对于精英化和学院化而言的,也就是将理论由严肃抽象转变为生动具体,由深奥思辨转变为通俗易懂,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后转变为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并内化为自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由此可见,大众化是离不开通俗化的,只有通俗的才是属于大众的。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在保证理论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前提下,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做好理论的通俗阐释工作,少一些从抽象到抽象的推理,少用严肃的深奥的逻辑语言,多用事实说话、数据说话、典型说话,多用家常话、明白话、管用话,让经典的论述以通俗阐释的形式呈现在群众面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通俗化。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列宁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5]

2、积极创新形式方法手段

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不断创新形式、方法与手段,增强实效性。比如,理论宣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传统形式。这种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有着其它形式所不具备的感染力,应当继续坚持。同时,也需要根据农民的欣赏口味与生活习惯不断创新形式方法与手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宣传过程中,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要调动农民的兴趣,就必须深入了解当地农民的喜好与欣赏口味、生活习惯。比如,有些地方把科学发展观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编进一些小故事中,以地方戏的形式在农闲季节在农村进行巡演,就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3、努力改进话风文风

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大力提倡新鲜活泼的话风文风。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6]一是实现理论的朴素化,还马克思主义来自于群众的朴素感情和朴素生活之本来面目,切忌把鲜活的理论搞成群众无法接受的玄妙、生硬、西方式的理论说教。二是实现语言的乡土化、口语化。认真学习群众语言,努力掌握不同地区农民的语言习惯和思维特点,做到用大实话诠释大道理,同志曾经说过,“如果是不但口头上提倡而且自己真想实行大众化的人,那就要实地跟老百姓去学,否则仍然‘化’不了的。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7]三是实现理论的具体化与简练化。把反映一般规律、具有宏观指导作用的理论同具体的事实相结合,使理论与群众生活相关联,贴近大众的需要,用富有生活气息的简洁语言把深奥的理论转换成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短明快、层次清晰的理论梳理,力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使书本的理论成为生活的理论,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参考文献]

[1]选集(1).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列宁全集(3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6]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农学思想论文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中国化;演进脉络;历史贡献;展望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1-0034-02

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最根本特征是实用性、适用性、灵活性与动态性。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形成了社会主义农业改造理论和中国农业现代化基本方略;“第二次飞跃”形成了中国农业“两个飞跃”思想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理论体系。两次飞跃,突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演进脉络,也表达了其历史贡献。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演进脉络

(一)对农业基础地位论的深化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以苏联为鉴,要求国民经济按“农、轻、重”排序,明确指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农业基础论思想。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挥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把农业摆在“第一位”的思想。因此,中国的改革也是以农业作为突破口的。农业产业的基础性和弱质性构成了它的基本矛盾。20世纪内还没有其他产业能够替代农业的最基础的功能。现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产业的弱质性。于是,从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的独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四个方面,强调农业是战略性产业。而明确提出“农业是战略性产业”的是。进入21世纪,进一步明确发展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建立“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取消了长达千年之久的农业税,对三农给予大量补贴。这就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上进一步升华了“以农业为基础”的基本思想。

(二)农业现代化概念的阐述,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演进过程中的争论焦点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关于农业现代化概念的阐释,随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实践的演进而不断发生变化,直到现在,理论界对这一概念仍然缺乏统一认识。20世纪50―60年代,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主要以“四化”来概括,注重的是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缺乏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讨论。20世纪70―80年代,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延伸至经营管理现代化和生产关系现代化。学者开始认识到,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应该适应生产力水平,化运动不符合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科学化,应把农业的生产和管理逐步建立在生物科学、生态科学、经济科学、社会科学和系统科学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理论界广泛吸收国外农业发展理论,对农业现代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认为农业现代化应是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产业化的综合发展过程,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管理、现代农民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的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手段;生态农业或可持续农业才是农业现代化的方向。21世纪以来,农业现代化概念逐渐以中国国情为背景加以阐释。许多学者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农业发展的现代要素――投入、经营方式、农村组织制度等,指出农业现代化是多方面变革的集合体,包括产业体系的构建、农业组织形式的完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农业制度的创新以及农业发展模式的整体转变,以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工农差别,促成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经营模式的不断探索,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演进过程中的脉络主线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既吸取了苏联的经验教训,又坚持了集体农庄思路。在这一思路指导下,提出以互助组、合作社、高级社三步走逐渐组织农民,1958年建立了“一大二公”的,这种制度安排或组织形式没能使农业快速发展。中国农业的“第一次飞跃”是废除了体制,在坚持公有制基础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按照邓小平的说法,这不是他的发明,而是农民群众的创造。随之发生变化的是粮食由“买难”变为“卖难”。农民获得了支配劳动时间、安排农作物和发展家庭经济特别是发展商品经济的自由权,专业户的出现加深了农村社会分工,推进了农村市场化。中国农业的“第二次飞跃”就是探寻适合于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集体经济新形式。许多学者便是围绕各种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等问题展开了既广泛又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也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从所有制、农业产业体系、农业市场体系、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农业生态保护、投融资体制和税费改革等方面,阐述了建设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观点。

(四)对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考,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演进过程中的追寻方向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内外包括理论界,虽然强调农业的重要性,但这里的“重要性”只是为加快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性,把农业发展视为支持工业,其后果是农业结构和农业组织形式的单一化。由于农业发展停滞,改革开放后,有论者指出,“先工后农”并非工业化客观经济规律。中共中央一方面强调工业要大力支援农业;另一方面,鼓励农业多种经营,推动农业专业化、区域化发展,并改变过去单一的集体大农业形式,转化为家庭经营和规模经营相结合。理论界开始探讨农业经营形式和发展方式的中国道路。中共十六大以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形成了一个新思路,即城乡协调发展。它把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一起来,尝试建立城乡统筹机制。这个思想要求农业发展方式的科学化。现实对理论的回应,就必须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当代中国学者围绕这个主题,从多个视角对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等农业发展方式进行了研究。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历史贡献

与时俱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每一步发展都将对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演进做出重要贡献。

(一)农业现代化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为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在研究方法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出发来研究农业经济;强调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关系的研究;社会主义农业运行机制的分析与研究;微观研究加深;有选择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研究;对社会主义农村经济进行客观的科学研究;多学科研究等。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上的不断改进,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方法论。

(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重大创新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又丰富了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演变是伴随着中国农业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实践而前进的。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是当时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并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概念。70―80年代出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科学解答,其思想的直接来源是农民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并在以后的演进中得到理论化、合理化。这两大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重大创新,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实践的科学化。

(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深刻影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演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跨越式发展

第一,突破了社会主义只能是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理论,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农业所有制理论。第二,突破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正统”观点,提出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突破了社会主义社会只能是计划调节,或者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手段为辅的思想,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四,突破了单一的农产品购销体制,提出了多渠道、少环节的流通理论,形成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和重大比例关系宏观协调的观点。第五,突破了单一的分配方式,农民合作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实践,进一步明确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第六,明确了社会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和水平,从而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新体制,破解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史中的大生产与小生产的争论,以两者的不断融合为归宿。第七,突破了二元经济结构观点,提出构建统筹城乡长效机制的观点;提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论,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的理论。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缺陷与研究展望

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在接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看,尽管取得了很大成就,也引起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的关注,但是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世界农业发展趋势、西方农业经济理论的现有成果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供给还无法满足中国农业实践的理论需求,中国农业经济理论研究仍然与国外理论研究存在差距。第一,理论界在研究中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经济的前沿研究基本上都是从国外传入中国后,才引起中国学者的关注,如农业的功能性、农村人力资本研究、农业技术变迁理论、农业制度变迁理论、农民合作组织理论等,无不是从国外引入中国的。第二,基础理论研究的缺乏,使中国理论界对农村改革、农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仍然较多地停留在现象的描述和政策解释上,而从理论高度加以归纳、解释并指出其客观规律、内在联系、发展趋势等方面做得不够。第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尽管在方法论上开始注重多种方法的结合运用,但仍有较强的偏好和倾向性,方法论体系的综合性、平衡性有待加强,以更加全面地分析研究问题。方法论主要特点是:重演绎,轻归纳;偏实证,狭规范;究局部,失系统;求个性,缺共性。对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识别事物本质做得不够,而只是根据某一原理做既定推测,证明个别事实。第四,对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农业研究多,对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少,也很少有对社会主义国家,例如古巴可持续农业展开的研究。反而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对此做了许多工作。国内的农业区域研究,主要以发达地区成功经验研究为主,对欠发达地区的特殊农业现代化研究较少。由于存在上述缺陷,就使得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农业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价值有所降低,不利于理论指导实践。

中国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变迁存在许多羁绊,但是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且初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学理论体系雏形。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中国化,要在完善上述缺陷的同时,加深对农业经济基础理论的研究;加强粮食安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农业政策与政府宏观调控、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土地产权制度及其变迁与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设计、区域农业及其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市场化与流通体制、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内在影响机理、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实施机制、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理论研究;要加强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与西方农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加强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共同性、特殊性的研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杨承训.中国农业改革发展30年理论跃升[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7).

[3]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9.

农学思想论文篇5

【关键词】列宁;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经验

列宁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是将马克思主义灵活应用于俄国现实的典型范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1]在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是践行该伟大实践的主体,为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推进,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与重要的。

一、列宁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认识

(一)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要不要对农民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列宁的第一个思考。列宁从两方面论述了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一是农民的绝对数量。列宁认识到俄国的无产阶级是极少数,占大多数的是农民。马克思说过:“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2]列宁十分强调农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预见了若没有农民的参加,无产阶级革命将陷入孤军奋战的困境。二是农民的落后性。列宁曾冷静地分析认为农民是很落后的,若不加以引导和教育,难以将其争取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同盟军,这反映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能不能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可行性问题。拿什么教育和如何让农民愿意接受教育,是列宁思考的主要问题。列宁对该问题的探讨从农民的社会历史地位出发,当时俄国农民是受严重剥削和残酷压迫的群体,假设农民想改变受苦受难的历史地位,则必然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在这里,列宁再一次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继承与发展,他提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俄国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理论武器,也是俄国农民摆脱压迫的思想力量。列宁论证了农民要改变其受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历史地位,需要科学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便是这武器。

(三)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强烈的小农思想和极低的科学文化水平是列宁对农民特点的概括。列宁曾举例说:“农民不喜欢布尔什维主义,因为布尔什维克按照固定的价格收购粮食。”[3]农民的小农意识阻碍了其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拥护,这也增大了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列宁提出:“只要我国还存在文盲现象,那么就很难谈得上政治教育。这并不是政治任务,这是先决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谈不上政治。”[4]列宁的上述判断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毕竟是用文字来描述的,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因而要接受这样的理论必须以一定的文化水平为前提。

二、列宁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实践

列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措施,大大增强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并促进了农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发挥。

(一)高度重视党的思想领导

列宁认为对农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要方法就是建立共产党支部,对其进行宣传工作,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说明共产主义的要求。列宁要求在农村建立和健全相关领导机构,即共产党支部,指示支部成员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在他看来,只有党牢牢把握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权,才能保障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正确性。这是开展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方法,也是必然前提。只有把握思想领导的正确性,才能保证教育方向的准确性,才能使农民既快又好的接受社会主义思想。

(二)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5]列宁深知,要改造农民的小生产者意识必须从改造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开始。他说:“只有有了物质基础,只有有了技术,只有在农业中大规模地使用拖拉机和机器,只有大规模的电气化,才能解决小农这个问题,才能向人们所说的那样使他们的整个心都健全起来。”[6]因此,他要求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让农民感受到共产主义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只有同农民的切身利益相结合,在奠定了物质利益的基础上,才能使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增强,从而为有效开展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扫清障碍。

(三)充分开展文化教育活动

列宁“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7]列宁认为,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前提,他针对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现象,主要采取了两大措施。首先,加强扫盲工作。在该项工作中,列宁主要调动了青年团的力量,他一方面督促青年团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调动充满活力的青年团力量,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其次,组织编写通俗易懂的“工农读物”。农民中识字的人不多,阅读水平也非常有限,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在一开始就会陷入困境。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列宁倡导编写“工农读物”,这些简单的读物由经典理论书籍中的部分文章经过改写而构成。只有让农民了解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常识,才能有可能对其进行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调动其参与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与建设。

三、结语

在对待农民问题上,历史上的列宁与我党是相通的。列宁的上述理论与实践,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农民群体仍是我国目前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民群体发生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在这关键的社会转型期,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攻坚阶段,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际,重温列宁的相关论述,将获得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百万.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4P.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4P.

[3]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08P.

农学思想论文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农村基层干部 干部素质

[中图分类号]D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004-02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干部。”当前,第十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圆满结束,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员“走马上任”。支部建设,尤其是村班子的建设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此同时,提出,“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最大政绩”。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直接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并且,长期以来,基层缺乏相对创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机制,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在农村普遍存在。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下,提升党的基层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成为举足轻重的环节。

一、全县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笔者利用近5个月的时间,对全县176个行政村基层干部开展了调研,对我县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了详尽分析。当前,我县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思想政治素质偏低

大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不能够透彻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把握不够、理解不透、落实走样。部分村干部由于年龄偏大和知识老龄化,不能冲破思想束缚,工作畏手畏脚,安于现状,观念陈旧,小农意识浓厚。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较差

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未取得理想效果。乡镇或者和上级组织部门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较少,村干部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时总是采取被动接受状态,疲于应付,草草了事。而自发性的思想政治学习几乎没有,甚至一些党内基本政治生活都难以保证,何谈思想政治教育,何谈思想政治学习。

(三)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单一

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发放党报党刊,利用远程教育开展学习活动,收听省市一级相关的教育培训,村干部参加的积极性不高。党报党刊发放到村也大多是无人问津。农村基层干部对于时事政治的了解还是依靠传统的《新闻联播》等电视节目来获取。谈及思想政治方面的专项教育和学习更是少之又少。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方面,缺乏完整的工作和教育机制、不能常态化进行、学习不够系统性、缺乏理论性等,这些都是工作机制不健全折射出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无法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有序进行。

二、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根源

(一)农村基层干部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农村基层干部学历大多集中在初高中文化,大专以上文化较为稀缺,受教育的程度偏低,文化素质不高,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学体上缺乏认识。思想意识认识不到位是导致忽略思想政治学习的罪魁祸首。因文化水平低的限制,对于思想政治方面理论知识、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等方面理解能力不高,容易导致产生偏差,引发错误理解和错误导向。

(二)符合农村实际的思想政治内容有失偏颇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较为生涩、难以理解,虽然是指导生产生活提纲挈领的灵魂工具,但是实际应用当中并不贴近生活,对农民群众本身不免产生天方夜谭的感觉。即使是学习一些党的号召、重大方针政策等,也不完全符合农民生产生活实际,无法引起共鸣,因此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农村基层干部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时也容易产生懈怠情绪,不能主动学习,更有甚者忽略党内基本政治生活,因而导致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尚有欠缺

仅仅依靠传统媒体,如报纸、新闻等媒体的推介作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略显单一。选择适合农村基层干部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创新途径,才能提高受众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认识并加以重视。方法得当,才能真正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尚未形成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相应的机制保证,因此在运行方面不能常态化、系统化。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十分机动,学习频率也较低,学习效率更加难以保障。没有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也变成一纸空谈。

三、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

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根本纲领,引导基层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科学的理论丰富头脑,将价值观的误区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用以指导实践和农村工作;要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鼓励他们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理论知识和系列讲话精神,把握精神实质,补足精神之“钙”;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以党风廉政建设为作风准则,基层干部要严守党的纪律,把遵守纪律融入到血液当中,防止在日常工作中出现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要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目标,指导农村生产生活,促进全面发展;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坚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二)转变和丰富与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

首先,要加强教育培训,各级组织部门应当担负起对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责任,坚守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组织阵地。其次,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林口县素有“德孝之城”美称,要将传统德孝文化精神融入其中,激发对故土家乡的热爱,提升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这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同频共振、一脉相承的。最后,林口县是“八女英雄”故里,是东北抗联的主要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本地区的红色教育优势,与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相结合。

(三)切实拓展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

要合理调节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时间,可以选择农闲、挂锄期间进行培训,既不耽误农村生产,又可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学习。此外,要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上下工夫,即党员大会、党支部会议、党小组会议、党课等四方面内容,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融入日常组织生活当中。逐步引起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浓厚兴趣,形成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带动广大村民丰富思想政治知识、提高思想政治水平。要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平台的优势,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媒体的的传播作用,微信平台、官方微博主页、QQ群等都可以成为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阵地。此外,还要注重发挥大学生村官的模范先锋作用,引导、鼓励、支持他们运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技术服务农村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带动身边的基层干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首先,要完善农村基层干部任用选拔机制,要突破以往村干部选拔往往依靠裙带关系、家族势力的历史。要通过民主、公开透明的方式选举出人民群众满意的干部。对于村干部的日常工作,也要实时监控、加强管理,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尽快进入主人翁角色。其次,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机制,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找准定位,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适合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机制,用以保证思想政治学习不脱离轨道,让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指导农村生产生活实践。最后,要把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纳入日常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制定考核评价目标和细则,严肃认真地对待思想政治学习工作。农村基层干部的权力既然是人民赋予的,就必须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四、结语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和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本文根据笔者在基层一线的调查研究和工作经历,着重论述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现状,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建议和对策,希望对目前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们应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需要发挥村干部、广大人民群众、各级组织部门、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任重道远,只有调动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

【参考文献】

[1]闫春雨.党的基层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营造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农学思想论文篇7

一、杭州萧山红垦农场的思想政治工作概况

浙江萧山红垦农场在2000年开始作为试点进行了整体改革。处于改制后的国有农场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农场职工由原来的国营企业职工变为民营企业的职工。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场职工一时无法适应等情况的产生。近年来,对职工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近几年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红垦农场的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员工思想政治水平不断提高

农场通过开展深入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农场职工思想政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完善。他们在学习以十精神为代表的先进思想的过程中,摒弃了固有的保守思想,也将先进的思想精神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了起来,使其对改制后的农场里也有绝对的信心和充足的干劲,并积极参与农场经济建设和农场社区建设。

2.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

在农场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壮大。转制以来企业不断发展,基层党支部、工会、计生办、社区、老龄委等健康发展,推动了农场思想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同时,农场在党员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就。农场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了党员的模范带头意识,也促使很多职工积极加入党组织,促进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发展与壮大。

3.党风廉政建设得到了发展

通过对以十为代表的科学理论的学习,农场各部门的党员在日常工作中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并不断开展一些民主谈话活动,学习相关理论,进行工作和思想交流,不断增强自身的反腐倡廉意思,也督促自己在日常工作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积极接受职工同事的监督。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农场中的作用

1.保证农场发展的政治方向

国有农场处在面临改革与转型的重要时期,农场的各个方面都相继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不管是农场面临的社会环境还是农场职工思想方面的变化都成为农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难题。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使农场在特殊时期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指明方向,也能为农场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政治保障。

2.促进农场文化的先进性发展

农场文化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农场的发展。先进的农场文化能够丰富农场职工的精神生活,也能对其思想状况进行相应的培养和完善,还能为农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使农场文化始终保持先进性,也能对农场职工的个人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形成有利的影响。

3.促进农场职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国有农场必然要面临着各方面的改革。长期工作于国有农场里的职工可能会面临着思想转变方面的一系列的困难。国有农场及时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使农场职工在思想观念上有新的认识,并促进其能够顺利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促使其为农场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三、国有农场在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注意事项

1.坚持先进的思想理论领导

国有农场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国有农场应转变职工的思想意识,使其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和积极参加的。其次,国有农场应该有计划的定期向职工进行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避免出现为发展经济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同时,国有农场要将十精神等最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给农场职工,并使其将思想政治理论与实际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

2.及时发现并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问题

国有农场应通过一些现代化的渠道向农场职工传播最具先进性和科学性的思想政治理论,以确保职工能够及时了解和获得相关的教育。与此同时,农场应该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多多关注职工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如住房、上学、看病、养老、改善生活环境等,并针对这些问题向职工宣传相关的政策或者解决问题的办法,特别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个案要善于做好思想工作,对于在农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影响比较大的问题,如群众上访和个人纠纷等,农场相关部门要做好相应预防和应对工作,以实现相应问题的有效处理。

3.思想政治工作要密切联系实际

思想政治工作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应用新形势和新方法来保证农场职工学习思想政治内容的兴趣,并能进行及时反馈。同时,农场的相关部门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进行合理的分工,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高效有序的顺利开展。此外,农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不能流于形式,不能用一些简单地数字来表达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成果,而应该通过长期的、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保障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4.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不断发展

首先,农场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树立工作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充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农场发展的重要性,以保证其为农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尽职和高度负责。其次,农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培养和提高相关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和工作水平,并对其进行充分合理的奖励或提拔,以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此外,农场也可以与一些相关院校或部门进行合作交流,聘请一些水平高的人员来农场负责相关工作,也促进农场相关工作人员不断深造学习。

四、结语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国有农场也面临着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能够让国有农场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必要也很有效果的一个方法。通过向农场员工进行以十精神为代表的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养,也保证了农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邱明锋.如何在国有农场中掌握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船舵[J].东方企业文化,2013(18):11-12

农学思想论文篇8

关键词:和谐农村 精神文明建设 任务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着眼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于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农村文明程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不断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为农村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一、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核心,深入开展农村形势政策教育

引导农村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要大力宣传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及时准确地宣传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维护农民权益、扶植粮食生产、支持农民增收等重大部署,宣传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政策措施,宣传农村税费、粮食流通体制、农村金融体制和土地征收制度等改革重点,帮助农村干部群众吃透政策精神,增强政策观念。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村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风险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

二、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必须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作为根本任务贯穿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区分层次、区别对象,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既统一思想又尊重差异,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既服务农民又引导农民,认真细致地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以“共铸诚信”为重点的多种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推出一批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经验,大力倡导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义利观。切实加强农村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采取有效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三、以提高农民增收致富本领为核心,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

新形势下,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大力普及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要以农民群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为载体,加强科普宣传,在广大农村努力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宣传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常识,帮助他们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自觉抵制“法轮功”等歪理邪说的侵蚀。紧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的需要,推动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进一步搞好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帮助他们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外出就业、稳定就业的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四、以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为核心,积极发展农村群众文化

文化生活对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精神世界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文化,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结合地域和民族特点,利用各种节庆、民族传统节日、农闲时间和农村集市,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培养一批有专长的农村文艺人才和骨干,扶持一批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文艺团体,鼓励和支持他们传承民间艺术,传播先进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取缔违法经营的录像放映厅、游戏厅、网吧、歌舞娱乐厅,杜绝各种格调低下、内容不健康的文艺演出,确保用先进文化和健康有益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五、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广泛开展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移风易俗活动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狠抓环境综合治理,切实解决乱倒垃圾、乱堆粪便、乱贴广告、乱建房屋、乱设摊点等问题,努力实现广大农村环境面貌的大改观。适应农民新村和小城镇建设的需要,大力加强农村道路、给排水、垃圾处理、通讯、电力、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切实保护好土地、森林、地下水等自然资源,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坚决制止乱砍滥伐,保持农村生态平衡。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引导农民增强健康意识、卫生意识、环保意识,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反对铺张浪费,革除等陋习,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张惠敏等.试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1〕.

农学思想论文篇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论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式诞生。邓小平理论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发展战略论、改革动力论、市场经济以及民主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方法。邓小平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根本性、奠基性作用。

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应对国内外和经济风险、自然灾害等种种考验,在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关键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视野,引领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创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根本问题,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透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21世纪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改革开入的深入推进,我国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生产得到一定程度的转变。即新农村建设已初见成效,但由于国际国内复杂原因,我国新农村建设还存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方面:农业,是指以土地、水面、草场、山林为主要生产资料的产业群的总称,是第一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据了解,总体上看,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供销体制,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此外,我国部分农业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传统农业还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农村方面:社会主义建设,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的确如此,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农村中也随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农村中社会稳定问题,农村建设问题,等。据调查,农村建设缺乏统一规范,农村中脏、乱、差现象较突出。显得“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

农民方面: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农民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农民问题解决已否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成败。据调查得知,农民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科学文化知识浅薄,农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二是农民之间存在矛盾,部分农民认识不足。三是“上学贵”、“看病难”“住房难”仍然是农民面临的问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新农村建设

第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一是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一项重大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二是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抓住“什么是新农村建设,怎样建设新农村“,这一首要的基本的问题。三是科学判断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勇于应对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抓住各种机遇。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国之间交往日益密切,给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随着文化的相互渗透,思想相互交融,使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严峻挑战。所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保障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

第二、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农村建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一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保障新农村建设的物质需求。发展生产力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劳动生产力不高,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引导农民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等,保障新农村建设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基石。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注重经济建设,更应注重文化发展,广泛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文化的软实力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粮食。

最后,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同样,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要牢记这一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农村建设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第三、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新农村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首先,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即将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要依靠农民,尊重农民,发动农民,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努力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和首创精神。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农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其次,建设新农村必须注重全面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可靠的政治保障、稳定的社会环境、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文化条件等。因此,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政治、文化、社会等全面的发展。再次,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各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据调查显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轻重失衡,各方面不协调现象突出。故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正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定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2日

农学思想论文篇10

摘要: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针对当前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种种乱象,紧扣“怎么看,解决认识问题;怎么办,解决实践问题”,从而弄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从理论普及、舆论传播、文化惠民、文明融合、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找准党和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结合点,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过程,着力提升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 :农村宣传思想工作;认识;实践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如何针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采取新对策,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着力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现代中国凝聚梦想力量,是新形势下推进“三农”工作亟待破解的新课题。

一、怎么看,解决认识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社会活动方式和价值取向、社会心态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社会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以及一些农民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日益凸显。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对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一是认为“虚”,认为做宣传思想工作是耍嘴皮、做虚功;二是认为“忙”,没有时间去抓,形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三是认为“难”,没办法去抓,认为农民现在最重要的是物质利益,没有直接的利益驱动难以说服于农民。因此,出现了一些干部抓经济工作有劲头,抓宣传思想工作无兴趣的现象,宣传思想教育排不上应有的位置。

2.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旧方法不灵,新办法不多

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新方法和新手段不会用,旧的没有用。一是教育方法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丢掉了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有的基层干部对群众不善于教育疏导,习惯以罚代教。二是教育的重点与农村目前状况不相适应。眼下,留在村里大部分是非劳动力和一些文化水平低的人。对农民群众尤其是忽视了青少年的教育,常常使最需要思想教育的青少年成了死角。三是宣传教育的形式存在缺陷。首先表现为渠道单一,许多地方主要采用单纯教育的方式,其次表现为教育缺乏针对性,不能根据不同经济层次和文化结构的农民因人施教。同时,各项政策、精神的学习读本虽然众多,但真正符合基层群众需求的却少之又少,其理论之高深,用词之晦涩,让基层群众望尘莫及,不知所云①。

3.基层文化阵地使用率不高

近年来,各级都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使文化阵地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其使用率却不容乐观。从村级层面看,党员之家,青年之家、民兵之家等活动场所往往是一间房子几块牌子。挂牌子,制度上墙,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活动室常年不开展活动,农民群众进去活动的更是微乎其微。有些文化室长期无人值班,只有接到上级通知说有检查时才会临时开门,打扫卫生,组织人员,待检查团一走,又恢复铁将军把门,不用说组织群众在文化室开展活动了,文化室的“阵地”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更有甚者,不少文化室沦为事实上的“室、麻将室”,还有些庸俗低级、宣扬唯心主义等方面的书刊和影视光盘充斥农村文化市场,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效果。

4.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匮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随着广大农村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基层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基层文化却始终呈现“文艺队伍年年岁岁人相似,文艺作品岁岁年年产不出”的现象,用老百姓的话说“嘴一张就知道唱什么歌,脚一抬就知道跳什么舞”。虽然每年有“三下乡”活动,但一年只有一次,而且受众人数非常有限。

5.基层宣传文化干部队伍不稳定

一方面乡镇宣传干事大多为兼职,据调查,当前乡镇宣传干事90%以上为兼职。身兼数职,任务繁重,使他们根本没有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宣传文化工作中;另一方面宣传文化工作人员不稳定,搞宣传工作的人,如果工作出色,知名度一般较高,这也为上级部门选拔人才提供了条件,使得基层宣传干事更换频繁,不利于工作的连续性。

农村宣传思想工作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还有宣传思想工作引导不当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使宣传思想工作缺乏凝聚力。土地承包到户分散经营管理之后,大部分集体资产分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艰难,要么什么事都办不了,要么每办一件事都要农民群众出资,使农民群众和基层组织产生离心力,宣传思想工作失灵。二是农民群众对少数干部不正之风意见较为强烈,因而产生不信任感和逆反心理,使宣传思想工作缺乏号召力。三是农民群众的流动性大,使宣传思想工作出现真空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种流动、分散的状况,给农民群众的教育和管理带来了新的困难,导致宣传思想工作出现空白群。四是宣传渠道不畅,使党的方针政策很难直接入村进户。而群众会议难召集,上面正面的声音和东西难而传到农民群众那里。相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思想动态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大为增强,思想道德的污染源增多,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乘虚而入,封建迷信有抬头趋势,宗教势力影响在扩大,使得宣传思想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二、怎么办,解决实践问题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弄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大力传递本地声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准党和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结合点,才能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过程。

1.理论要听得懂

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宣传思想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不同的阶层、不同群体,如何把党的重要理论、重大路线方针和国家政策进行转换,化大为小,化官为民,化理为形,化“假大空”为“真小实”,把“普通话”转化为“地方话”,转变成基层群众易于接受的理论表述。

近年来,衢江区在推进理论普及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值得我们在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如既往坚持和传承。如我们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以衢江大讲堂、市民讲坛、最美微讲堂、全民读书周、全民学习日、乡土党课等学习平台为依托,不断创新学习载体,不断拓展广度深度,加大理论学习和宣讲力度,注重运用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的宣传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让党员干部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②。

2.舆论要传得开

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对于我们基层来说,宣传思想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什么?归根结底,是为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摆在首位,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传播开来,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一方面,正面宣传要有声势。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真正落实“走、转、改”的工作要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把反映、维护、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的出发点和最高追求。在工作实践中,要从宣传工作职能本身入手,对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广告灯宣传资源进行整合,使之成为我们理直气壮地宣示党的主张的有力载体和抓手,讲好衢江故事,传递衢江声音,凝聚发展力量。另一方面,热点引导要有强度。要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和QQ群、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兴媒体,传递舆论正能量,掌握舆论话语权,不断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推动全区面上解决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四风”问题、“酒局”、“牌局”等群主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维护群众利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3.文化要热得起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我们基层来说,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让群众火热参与其中,全身心热血沸腾起来。近年来,衢江区认真落实省市有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的要求,秉承“文化让城市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既注重文化建设顶层设计,又注重文化惠民的服务落地,将“文化为民、文化惠民”贯穿文化强区建设始终,先后召开全区文化强区、企业文化建设大会,分别下发《实施意见》,出台《若干政策》,设立每年1000万元的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精心筹备和举办群众文化活动,大力挖掘提升特色文化资源,夯实城乡文化阵地,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常年开展以流动文化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升区域发展的文化含量和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要继续探索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坚持提供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化作品,大力推动文化惠民,不断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新兴媒体,丰富传播渠道,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信息需求。

4.文明要融得进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动员广大群众直接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基本规律。对于我们基层来说,文明创建的关键在于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道德实践,以及实实在在、感动身边人的“活教材”来感召人、鼓舞人、教育人。近年来,衢江以共建共享“幸福衢江”为目标,以“最美铸魂”为主线,坚持“学习最美、共享幸福”,通过靠站最美衢江人年度人物评选,最美微讲堂、义工家园活动、最美人物巡回宣讲等,最大限度传递道德正能量,进一步深化城乡文明创建和道德实践,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市民素质,促进了乡风文明,优化了人居环境。

5.队伍要守得住

同志指出,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完成理论普及、舆论引导、文化惠民、文明创建等各项繁重的宣传思想工作任务,关键在于解决“本领恐慌”问题,建设一支有守、有为、有担当的宣传干部队伍。近年来,衢江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六部委《关于加强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在基层宣传文化队伍教育培训、实践锻炼、机构编制、经费投入以及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宣传文化工作人员配备等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推动政策落实到位、保障到位,实打实解决好基层基础薄弱的问题,全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整体能力和素质得到了加强和改进,有效提升了衢江区宣传思想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要按照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站牢群众立场,深化“走转改”活动,进一步转变作风,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取信于民,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取得真正实效。

引文注释

①宋德源.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用与规律[N]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1009-4326(2011)04-01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