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毕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7 02:34:21

农学毕业论文

农学毕业论文篇1

1.主观上的问题

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有其特殊性,可能会面对烈日炎炎、满身泥水,因此会有同学对这一行业忘而却步,特别是现在的一些独身子女,吃苦精神不够,专业思想不牢,甚至对农业有排斥的心态。这种专业思想不牢固会造成学生对毕业实习与论文写作不够重视,参与积极性不高,不能以严谨的态度与科学的作风来对待。另外,有的同学可能认为毕业实习就是干活,甚至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的文学功底很好,写作没有问题,不需要锻炼,这些都是误区。毕业实习的科研工作肯定会有一定的工作量,农学类专业还会需要田间操作,可能会有比较苦、比较累,但要认清正是在这些实践工作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的写作与平时的散文等写作存在较大区别,更需要逻辑思维和科学严谨的试验依据,是需要一个系统的锻炼过程的。对于这些要有清楚的认知,才能得到很好的实习锻炼效果。

2.客观上的问题

(1)考研热给毕业实习带来了一定的难题由于就业观念趋向的变化和大学生扩招带来就业压力增大的影响,报考研究生的同学越来越多,这些同学在大三到大四这段时间里一心投入在考研的学习冲刺上,争分夺秒,忽视了毕业实习工作。导致毕业实习投入的精力不够,花的时间较少,严重影响了毕业实习质量和毕业论文的质量。(2)就业压力带来的影响本科生的毕业实习多数集中在最后一学期,这半年里是毕业实习的关键时期,也是毕业生择业就业的关键时期。现在就业压力较大,特别是农科类大学生就业压力尤其突出,而且现在的就业是双向选择,都需要一个考察选择的过程。所以很多同学在四年级就开始到有就业意向的单位实习,严格按照单位的作息制度上下班,而且为了更好的展现自己,一般不会请假。这就使同学没有时间参加毕业论文的试验研究工作。(3)毕业论文内容、效果上存在一定偏差现在的本科生毕业论文都是以做老师的科研课题为主,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很多同学的论的太尖、太深、面太窄,这对于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有较好的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本科生同学毕业后是面向基层,或是到企业上班,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比例并不是很大。这些太尖、太深、面太窄的研究内容毕业后用的较少,甚至根本用不上。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一般作物是一年一个周期,现在的多数同学毕业实习和论文试验工作只能是作物生长的某个阶段,不能跨整个生长季节,这使实习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对于本科生的毕业实习最好是能经历整个作物生长周期,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实践。

二、提升农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1.巩固专业思想,提高对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与参与积极性

专业思想的培养与巩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一是学科的发展前景与重要性;二是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与意志;三是人生职业规划的引导;四是教师和班主任队伍与学生的沟通与谈心。学校要求班主任老师与学生谈心时,把“学农爱农、立志务农”的专业思想教育作为谈心的重要主题。通过专业思想教育,大大增强学生学农爱农务农的信心与决心。

2.研究如何更好地处理考研同学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问题

总体原则是采取把毕业论文课题内容与考研方向结合起来的方式,如果导师的研究内容与学生考研方向差异较大,可以考虑转导师,转到研究内容与考研内容相近的导师。尽量探索一条两全齐美的办法。另外,毕业实习对考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参加与考研学科相近内容的毕业实习,可以增加对研领域的深入了解,增强本领域知识的系统性,对考研题目的答题有一定的帮助,因为现在的考研试题一般为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需要应试同学对学科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3.研究如何对待提前到就业单位上班的问题

针对当前就业压力大的形势,对于毕业生提前到就业单位边实习边进行双方选择的问题不能一律禁止,对待这个问题的原则是要从方法上着手,尝试在就业单位设立导师,探索一条学校导师与就业单位导师联合共同指导模式,即要求有就业意向的单位安排一位指导教师,与校方的指导老师共同拟定与工作内容相关的毕业论文题目,由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实施。特别是加强就业单位导师与学校导师的对接模式,论文选题的思路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共同联手来提高农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实习效果与毕业论文质量。

4.鼓励和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应用性内容研究

选题内容向应用理论或应用技术研究转型,探索拓宽知识面、增加系统性的选题思路,避免太深、面太窄、实践应用性不强的的选题内容,提高学生毕业后应对实际工作的能力。在这方面,本研究团队在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上也做了新的尝试,以应用研究为主,注重设计系统性强、内容涉及面较宽的题目。通过尝试,感觉学生在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在已把相关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把这些想法与创新的方法进行总结集成,使其系统化、规范化,并在本科生实习中进行新一轮的实践。另外,考虑到作物生长的周期性问题,已尝试从三年级升四年级的暑假期间开始安排学生利用暑假期间提前进行毕业论文的内容实施,在第七学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参与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这样同学在毕业实习中可经历作物的全生长周期,使实习内容做到系统化。

5.加强毕业生实习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建立一套以学生评价为主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评价体系

农学毕业论文篇2

c型威客的代表淘智网摘要:我国如何走出当下的金融“寒冬”,农业的基础作用显然不可忽视。而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具有产业价值,还是“三农”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成都涉农文化产业发展较具规模,现已摸索出“古镇文化”和“农家乐”两种模式,本文结合成都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和当下实际情况,旨在为农业 “过冬”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涉农文化产业 成都亮点 产业价值 未来建议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之际,稳定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国内消费,成为决策层维稳中国经济寄予厚望的政策取向之一。这是自1982年以来中央第11次将目光聚焦在“三农”领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除了传统的粮食生产以外,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另一重大途径。

成都市是西部大省四川的省会城市,20xx年人口总数即已超过1249万,位居全国第四,其在涉农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可谓成果显著。据市统计局公布,成都20xx年在遭受地震和金融危机双重冲击之下,前三季度生产总值仍达到了2821亿元,同比增长12.2%。(1)20xx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成都举办,成都市签约项目31个,总金额126.3亿元,占签约总额的57%,充分显示了成都文化产业的辐射力和规模效益,所以成都在文化产业上的实践探索对其他城市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和带动作用。

综合来看,成都在发展涉农文化产业方面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创意产业,涉农文化产业市场潜力大。

成都有“天府之国”的雅誉,古蜀文明还给她留下了许多传奇人物和故事,而浓郁的川西民俗和客家文化更是为其增添了许多人文沉淀,资源相当丰富。

另一方面,成都的总体消费实力常年位居全国前三甲。而在20xx年,成都市城市居民人均教育、娱乐、文化服务消费为968元,占整个消费性支出的14.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其城市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中国创意产业,预计到2020年,成都城市人口比重将达到64%,庞大的城市人群是涉农文化产业的潜在市场。

二、主题鲜明,涉农文化产业特色较为突出。

成都涉农文化产业围绕“休闲”二字展开,讲究“付费休闲”、“休闲体验”,其特色可归纳为“古镇文化”和“农家乐模式”。

“古镇文化”:早在20xx年多媒体创意产业,成都市规划局等部门就完成了《成都市域古镇形态研究及利用》等规划,提出将对大邑悦来古镇、邛崃平乐古镇等10个文化古镇进行保护上海创意产业园,将其打造成为成都周边最具特色的古镇旅游文化风景带。如今“古镇旅游文化”规模已成,十个文化古镇分别寻求自己的营销诉求。如黄龙溪的“千年水码头,古镇黄龙溪”、洛带的“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平乐的“茶马古道第一镇”等。古镇的盈利能力不容小觑,如洛带古镇仅在20xx年1至6月份,就接待海内外游客160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超过8000万元。

“农家乐”模式:成都是农家乐的诞生之地,最初只是一些农民利用自家庭院和责任田从事旅游接待活动,以此作为增收手段,大多单打独斗,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经营。在政府的引导下,锦江区农村纳入了统一规划,打出了“五朵金花”的品牌——“花乡农居”、“东篱菊园”、“幸福梅林”、“江家菜地”和“荷塘月色”。“五朵金花”特色各异,但又相互支撑,形成整体联动的文化产业模式。而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农科村,利用自家川派盆景、苗圃的优势,丰富了农家乐的休闲方式和赢利亮点。在20xx年,农科村旅游收入达到1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万元。(2)

三、政府引领到位,企业主体保证产业运作规范。

成都市委、市政府于20xx年就提出和制定了“文化强市”发展战略。先后采取了改革文化体制、创新投融资机制、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净化文化市场发展环境和提高产业服务水平等举措。同时,成都市还打造了一批文化阵地健全、文化生活丰富,农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素质有新提高的文化建设示范乡镇和村,以点带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涉农文化产业市场的发育。(3)如20xx年,全市各区(市)县建立了群众文化辅导员制度,先后对全市1000余名农村业余文艺骨干进行了各类艺术培训,培育了农村文化队伍杨浦创意产业,也为涉农文化产业发展开启了新思路:农民组织了腰鼓队、舞龙队等,活跃于广大乡村。仅20xx年,双流县农村文化队伍就创造产值200多万元,利税超过40万元。(4)

成都市涉农文化产业的开发注重产业运作机制的长效性和职能化。基层政府成立文化产业公司,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如洛带古镇,镇政府于20xx年5月1日成立了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成都洛带客家文化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以来,一是通过“修旧如旧”,恢复了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客家民居;二是积极选择大公司、大集团合作创意产业发展,推动古镇景区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三是推动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加工、展示、销售、交流与体验;四是抓大项目建设,先后引进新西南艺术陶瓷厂、洛带——女红坊、中国文博公园、“创库”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5)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积极进行资本扩张、扩大企业规模。

四、注重对涉农文化产业的创新探索。

从最初单打独斗、内涵粗糙的早期农家乐到后来“五朵金花”的集群效应;从对10个文化古镇的初步保护到筹划打造“天府30大文化古镇”品牌。成都涉农文化产业的创新精神始终强烈,越来越多的涉农文化产业开始着力摆脱产业模式单一的束缚,着眼于深度化、立体化的产业发展,注重尝试新的产业管理模式、开拓新的涉农文化产业市场。

如洛带镇除客家特色外上海创意产业,还规划4500亩,投资1.86亿元人民币,开发培育自然风光游、农家健身娱乐游等六大系列农业旅游产品;

又如成都首创企业出资编制涉农社区发展规划——“成华区龙潭和成涉农社区新农村建设概念(项目)规划”。此规划由工商企业共同发起杨浦创意产业,聘请专家编制,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点,以社区生态旅游为方向,建设大型餐饮娱乐休闲中心,同时发展蜀绣等旅游工艺产品生产。

我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早在20xx年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就已为此指明方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政策调控,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建设提出了更加细致合理的规划方案,而且4万亿刺激内需的投资计划更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了战略性的政策倾斜。当前财满街创意产业,涉农文化产业应敏锐地把握住这个信号,思考如何变危机为契机。

以成都为例创意产业园,笔者认为西部创意产业文化节,涉农文化产业要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两块动起来。在产业发展初期可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做好评估规划工作。政府需清楚认识到涉农文化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明确责任,积极鼓励社会办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学,安排专项部门落实对其的资金、政策等支持。其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不可忽略的,它是发展农村文化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重要组成,也有利于涉农文化产业“反哺”农村,形成与农村基建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例如成都打造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的完善的交通体系,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中关村创意产业网,同时也提升了当地农村的生活环境和致富能力。而宏观来看,政府则要调整好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我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多在东部。而西部蕴藏着丰富的涉农文化资源,却因经济等因素,面临着融资难、消费难的两重难题。所以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给予政策倾斜,在西部建立文化改革试验区,对于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将具有深远的影响。比如,适当放宽资本进入的门槛,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涉农文化产业,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

而从市场来看,目前整个文化产业都欠缺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对于涉农文化产业而言更为突出。很多掌握涉农文化资源的个人或组织未能充分意识到其产业价值,导致“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局面。所以要发展涉农文化产业西部创意产业文化节,还需注意启蒙教育工作,一方面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注重涉农文化产业的培育。此举不仅可以给教育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更有利于涉农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学毕业论文篇3

关键词: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实验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1-0153-01

目前,中国的大多数农业高等院校都是综合性大学,除了跟农业相关的学科外,还有许多跟农业关系不大的学科和非农学科,甚至有些非农专业的招生人数超出了农业专业的招生人数,如经济管理类学科中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财务管理专业、金融专业和会计专业,特别是会计专业,是许多农业高等院校的王牌招生专业,不仅招生人数众多,而且录取的分数始终处于各专业前列,体现出很强的专业竞争力。但农业高等院校毕竟从农业起家、从农业发展起来的,农业的底子厚、基础扎实,农业综合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最强,师资力量最为突出,其他非农专业尽管发展很快,但历史底蕴较差,无法和传统的农业学科相抗衡。因此,在农业高等院校中如何建设会计专业,使得会计专业具有农业特色并且呈现出独特的农业竞争能力是会计专业负责人和其他相关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1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建设现状

1.1在课程设置上雷同

当前,农业高等院校在会计学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和其他财经类院校的设置雷同,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和差异性,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基础课,甚至专业课都相差不大,公共基础课雷同还是可以理解的,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特别相似就说明培养方案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现在农业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包括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资产评估等课程和其他财经类学校所开设的基本一样,没有任何区别,没有体现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如果农业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不体现出农字,那么学生和其他财经类院校毕业的学生相比其竞争优势就无从体现,只会产生竞争劣势,从而造成就业困难。

1.2实验实践教学雷同

当前,许多农业高等院校会计学实验实践教学的设计上和财经类院校相比也有很多雷同性。在实验教学上,所购买的软件基本上一样,所举的例子没有体现出农业特色,绝大多数案例均为非农企业和非农上市公司。在实践教学中,也存在雷同现象,实习基地都是非农企业的工厂和车间,学生实习过程中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深入基层的决心和动力,和农业接触的较少,没有起到应有的实践作用,实践教学的效果不佳。

1.3毕业论文设计雷同

此外,在毕业论文的设计上,农业高等院校和财经类院校也存在雷同现象,毕业论文的题目大同小异,没有体现出农业会计的特色,都是大而全的题目,缺乏针对性和现实性。引用的参考文献和农业没有多大联系,引用的数据都是非农上市公司的公开报表,然而针对这些数据展开分析,发现问题并进而解决问题,结果造成全国毕业的会计学生都在写雷同的论文,没有创新性,没有农业特色的成份在里面,形成不了农业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毕业学生的独特优势来。

2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建设策略探讨

农业高等院校建设会计专业一定要有新思路和新观念,要突出一个农字,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建设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具有其他非农高等院校所不具备的独特竞争优势。具体而言,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建设的策略有以下三个。

2.1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农字

农业高等院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要与其他高等院校区分开来,一定要突出一个农字,这是农业高等院校的优势所在。在公共课的设置上,要增加三农内容的比例,如可以增开农业经济学、林业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和农村经济学等课程,适当减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学时,适当减少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学时。在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上考虑增加农业会计学、农产品流通企业会计、农商银行会计等课程以及农产品营销、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国际贸易等相关课程。在选修课方面,可考虑增加种子学、植物学、生物学、农业机械、食品工程、食品学等与农相关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2.2在实验实践教学中突出农字

当前,许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的大学生相当一部分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说得多,做得少,累的工作不愿意干,复杂的工作又干不好,一些知名的农业生产和经营企业反馈到农业高等院校的信息是:毕业的大学生普遍不愿意到基层锻炼和工作,只想在舒适的环境中呆着,不愿意吃苦,即使某些学生被迫到了基层,比如养猪场、养牛场、养鸡场等工作场所,也不愿意多干,而且呆的时间会很短,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呆了不到一周就离开岗位,甚至离职或不辞而别,这对农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很大的困难和被动,久而久之,这些著名的涉农企业就不太愿意招聘应届本科毕业生。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农业高等院校会计学培养方案的设计上,特别是实验实践教学的设置上不尽合理,采取的措施是应加大涉农实验实践教学的力度。具体而言,在实验教学中,购买与农业密切相关的会计学教学软件,教学软件中所列举的例子应该是农业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要与农业的生产、经营、农产品的供应、流通、加工和销售紧密相连,涉及的银行要有三农业务,最好是村镇银行、农商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充分理解和领会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熟悉农业企业的业务流程,在此过程中将会计学的有关知识与农业企业的融资、种植、加工、存储、物流、销售、货款回收、售后服务等流程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做到有得放矢,才能充分学好会计学这门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学校应加大与农业企业的合作,争取更多的和农相关的实习基地供学生实习实践,要告诉学生装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要倍加珍惜,要深入到基层,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众所周知,在养猪场、养牛场、养鸡场、农产品加工车间等地方是最能锻炼人的意志,学生只有在这些场所长时间地工作才能够真正将会计理论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这样对会计科目的理解将更为深刻,以后在财务部门工作的时候才能够更加得心应手、灵活运用。所以,实习基地的选择更为重要,实习基地一定要跟农业紧密关联,学校应重点考虑与农产品种植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物流企业、农产品销售企业的合作,将这些企业作为合作的重点对象。

2.3在毕业论文设计中突出农字

在会计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论文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论文设计也应体现出农业特色,所撰写的论文应该是以农业生产或经营企业为例来阐述会计学的重要理论,如毕业生可写某个农业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农业上市公司相互并购中的财务问题分析,不同农业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分析,农产品经营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对某个农业企业的财务进行分析并进而提出对策,分析某个上市农业企业的应收账款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针对某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资金营运问题展开研究等。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只有突出农字,所选题目才能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出一定的专业性、综合性和现实性,引用的参考文献要尽量跟农业相关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提出一些会计理论方面和会计目录方面的创新性东西。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后出去找工作,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寻找相关的农业生产和经营企业,这些企业的招聘人员看到简历后,选择这些毕业生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这对双方来说就是一种双赢,它不仅减少了学生找工作的成本,也减少了企业的招聘成本,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刘洪.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探讨[J].北方经贸,2009,(11).

[2]陆萍.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创新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8,(05).

农学毕业论文篇4

关键词:农业科研;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影响

中图分类号:G472.5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4.027

Impact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on the Ability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tudents in Employment Competition

ZHENG Ting-yi, HUNAG Ze-wen, XIANG An-qiang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China)

Abstract: Recent years, graduates from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are faced with an increasingly fierce employment competition. Among th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tudents, agricultural research activities play a most important role. The several main activities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for students on campus include participating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directly participating in the tutor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nd working on thesis according to tutors’ research projects. Having agricultural research activities helps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tudents enrich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trengthen their practical ability, promote their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lift their teamwork capacity, improve their interpersonal skills and so on. Thus, agricultural research activities benefi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on, as well enhance their ability of occupational self-direction.

Key words: agricultural research;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graduate; ability in employment competition; impact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年代的结束,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遵循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模式[1]。农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会受到社会资本、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综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现今,由于我国农业高校的盲目扩招、高校教育改革不能及时跟进、教学培养方式不合理、师资力量缺乏等,导致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所下降,如专业知识欠缺、实践动手能力较差、创新性思维较低、沟通能力缺乏等,致使较多农业高校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断下降。

因此,农业高校毕业生要在招聘市场中拥有一定的竞争能力,首要的任务是要把自身培养成为一个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人才“产品”。在农业高校中,农业科学研究是培养创新型农业人才的重要手段,是“打造”高质量人才“产品”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有利于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提升沟通技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缩小进入社会的适应差距,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强毕业生的择业自主性。由此可知,农业科研是农业高校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的重要方式,对农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具有重大的影响。

1 农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2010年逾63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的挑战[2],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的农业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在逐年攀升,而社会上每年所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并没有随之增长,导致人才市场上出现供需不平衡的状态,高校学生就业难问题突显,农业高校毕业生的体现更为明显。虽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社会上所能提供的农业岗位非常有限,且专业性较强,导致了我国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需差距越来越大,农业高校学生就业面临很大的竞争。

此外,农业高校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在不断下降,不能达到社会所需之人才标准,越来越多的企业抱怨找不到满意的毕业生,很多地区、单位的招聘计划都未能招满[2],出现了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聘难共存的矛盾现象。农业高校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下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知识运用较少;基础实践能力较差,理论知识转化能力不高;创新性思维较弱,知识扩展能力欠缺;沟通能力不足,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团队合作能力缺乏,责任意识不高等。

2 影响农业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因素

影响农业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因素多种多样,主要体现在人才供给与需求方面。在人才需求方面,就工作数量而言,农业类单位的工作岗位增长缓慢且有限,与农业高校大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形成强烈的反差。此外,从就业结构而言,存在着大量农业大学生不愿从事的工作岗位,同时也存在众多农业高校大学生因能力不足而难以胜任的工作岗位。在人才供给方面,核心问题在于农业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不高,由知识、技能、社会资源、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组成的综合素质的水平较低。现今,综合素质能力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核心影响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农业大学生的自身素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需求人才能力的重心上移,使得就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否满足企业的需求成为了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决定性因素,如果自身素质过硬,即使没有较好的社会关系,用人单位也很乐意接收[3]。

3 农业高校大学生参与科研的主要方式

3.1 参与课外的农业科研活动

农业高校学生参与课外农业科研活动的方式较多,主要的方式为在老师的指导下组建科研小团队,申请相关的科研课题。在进行科研活动过程中,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要阅读相关的理论知识,共同撰写申请表,进行课题论证,进行科研试验,以及完成研究内容等,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科研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准确地解决。现今,农业高校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科技创新活动与大学生挑战杯活动两种。农业高校大学生在参加科研活动中可获得学校相关的基金支持,并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田、实验室、科研基地等资源进行科研活动。学生参加课外的农业科研活动,虽然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但其组建的科研小团队拥有较大的活动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学生在进行农业科研活动过程中受到的束缚较少,扩大了科研活动的创新空间,有利于学生自身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3.2 参加教师的农业科研项目

学生参与教师的农业科研项目是农业高校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的重要方式,是学生与老师进行科研交流的常见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教师主持的农业科研活动,让学生承担科研项目中的部分研究内容,能够使学生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相关科研工作,促进学生对科研活动具体操作流程的认识,开阔视野、同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3.3 毕业论文与教师农业科研相结合

农业高校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每个导师负责指导数位学生的毕业论文。因此,把学生的毕业论文与教师的农业科研结合起来,既有利于老师对学生论文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又有利于学生利用撰写论文的机会参加相关的科研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又可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等。

4 农业科研对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

现代农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既有国家政策、经济发展、学校、家庭等外因的影响,又有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综合素质能力等内因的影响。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个人因素是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决定性因素,对自身的就业有直接、重要的影响。综合素质是农业高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重要的个人内因之一,对大学生的就业起着关键的作用。人才的竞争是综合素质的竞争,毕业生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他们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4]。农业科研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与载体,对大学生的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学生个人方面看,农业科研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创新性思维,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高沟通能力等,对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社会需求方面看,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科研能力的重视程度逐渐上升,很多教学、科研单位,甚至一些外企公司,在招聘大学生时不光注重学习成绩,而且很在意学生的科研能力与科研成果[5]。农业科研活动对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4.1 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理论是实践的前提,工作人员理论知识的丰富与否,对工作完成的效率、质量等有重要的影响。此外,农业与其他行业不同,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行业,需要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因此,用人单位对招聘对象,特别是应届毕业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十分重视,对理论知识丰富的毕业生有较大的兴趣。由此可知,农业高校大学生要在就业竞争中获得一定的优势,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基本要素。

农业科研活动是农业高校学生提高理论知识水平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水平进一步了解,有利于学生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有利于毕业生突出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优势,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标准的农业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首先,农业高校学生在申请科研项目时必须要对其研究项目内的理论知识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并要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及吸收。其次,学生在进行科研工作时,对科研试验的相关理论知识必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要利用理论知识支撑科研试验,使得学生能够在科研试验的过程中深化专业理论知识。再次,农业科学研究活动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较广,因此,学生在进行科研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科内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通过科研活动提高自身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另外,老师在科研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程的指导,也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吸收。

4.2 增强实践动手能力

农业是一门和生产密切相关的应用型行业,因此,农业用人单位要求农业高校毕业生要具备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是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的重要体现方式,实践活动的开展与社会单位的工作极为相似,实践能力的高低可作为毕业生工作能力高低的重要参考标准。由此可知,实践动手能力是农业高校学生就业能力中最为直接的、外显的竞争力,具有相关实践经验、动手能力的学生会比缺乏实践锻炼的学生更受用人单位的喜爱。

农业科研活动是增加学生实践动手经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最为主要方式,有利于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成现实,以符合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需求。其次,实践动手能力是农业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农业高校学生农业科研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加学生的就业资本,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农业高校科研技术活动通过让学生申请科研项目、参与老师的科研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学生可利用农业高校的农业试验田、实验室等进行科学研究,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独自开展试验科研,有助于学生对实验操作流程的认识,加强学生对相关科研器材、设备的操作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及理论知识转化能力等。

4.3 提升创新能力与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型人才是21世纪最为重要的人才类型之一。创新型人才可作为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到企业当中,不但可促进企业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推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人才类型。因此,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农业高校毕业生很受农业企业的青睐。此外,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农业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就业竞争力重要因素之一。

传统填鸭式的理论教学,并不能有助于农业高校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农业高校科学研究才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并对使学生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具有特殊的作用。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工作,能够对已拥有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巩固,并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可对已有的理论知识进行创新,以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此外,科研活动与教学实验最大的不同之处为,教学实验是学生按照书本或老师已设定好的步骤进行操作,没有独立自主思考的空间,而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能够独立地进行相关的科研操作,可以在总结相关科研操作步骤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更新过时的操作步骤,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学生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可独立或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解决,并可提出多种新的解决方式,能够锻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提高。

4.4 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用人单位是一个组织架构较为完善的组织,要求单位内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有团体合作的能力,因此,团队合作能力是用人单位对就业学生能力高低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另外,在团队能力中体现的责任感是完成工作、达到目标的重要驱动力,在团队合作能力层面,企业最看重的是大学毕业生的责任感,是否有为团队服务与奉献的精神[6]。因此,拥有团队合作能力的大学生的责任感较强,比较受到用人单位的喜爱,就业竞争力较高。

农业科研是培养农业高校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能使自身的团队意识、团队合作能力、责任感等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农业科研活动是一种团队性的活动,参与人数较多。在科研活动中,各参与人员的分工较为明确,分别负责科研工作的某一部分,并且各部分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因此,学生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让学生感觉到其是团队中的组成分子,感到自身在科研团队中的工作对科研项目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工作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工作责任感。

4.5 提高个人沟通能力

单位是由众多人组成的组织,工作人员要融入到单位之中就必须拥有积极的沟通能力,因此,企业对大学生的沟通能力最为看重[6]。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之时,希望大学生拥有能清晰有条理地陈述自身思想、观点,以及传达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希望大学生能够迅速精确地把握交谈的重点或核心要素。因此,大学生沟通能力的高低,对其就业竞争力的高低具有重要的影响。

参与农业科研是农业高校学生提高个人沟通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农业科研团队中,每个人都需要积极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对自身的研究进度、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不定时地进行汇报。因此,学生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可以锻炼自身的表达能力、用词的精确程度等,力求准确、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学生在听取别人报告时,可训练自身把握他人传达核心信息的捕捉能力以及准确程度。因此,农业科研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积极主动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肖力华.大学生择业准备与择业指导全程化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2003,2(7):71-73.

[2] 阮影芙.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8):30-31.

[3] 王金梅.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与分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1):51-54.

[4] 王金梅,李德波.从云南农业大学看当代农业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及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9(6):32-34.

农学毕业论文篇5

关键词:农科院系;毕业论文;培养计划;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030-03

在本科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全面检验,是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办学质量的体现[1]。因此,尽管毕业论文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2-3],如:时间安排不合理、选题创新性不足、学生积极性不高、指导不够到位、场地、经费严重不足、论文质量下滑[4-6]等等,也不宜废除[7],只能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大幅度改革,完善方案,科学的解决存在问题,才能不断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农科专业受专业特点和研究对象的影响,试验周期长、实践计划安排难度大,费用高见效较慢,不同课题(如小麦、玉米、棉花、中药材、果树、花卉和各类蔬菜)难以在同一时段实施,加之实习经费及实习场地的不足等,这些问题制约着农科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从教学计划、实施方案、实施过程和论文质量评价等方面分析了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简述了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在这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为进一步完善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实践教学大纲、建立论文质量保证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一、调整本科教学计划中关于毕业论文的安排及思考

原教学计划中毕业论文多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主要考虑到所有的专业课第七学期才能学完,学过专业课后,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指导,掌握了基本实验方法,才有可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实验,这种安排从理论上讲也比较合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实验周期较长的问题,只好把与种植有关的毕业论文提前一学期开题,其他专业或室内实验仍在第八学期进行。第八学期学生就业压力远大于毕业压力,学生认为论文可以将就而就业不能将就[8],所以论文质量下滑在所难免。

在当今新的社会大环境下,要想保证论文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就要对现存管理及教学环节进行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学环节的体制改革,合理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将毕业论文环节渗透到专业教学实践中去。按照这种思路,在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中,农科学院将所有专业课在第六学期全部结束,第七学期安排综合实习或科研训练,第八学期做毕业论文。这样安排学生可以从第六学期暑假开始选择留校或到实习单位进行实习,一来拉长了论文实验时间,同时给学生留下考研复习与联系就业较大的时间自主空间,从根本上避免了考研与实习、实习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冲突,确保理论教学质量和毕业论文的时间。

二、完善本科毕业论文实施方案

新的本科毕业论文实施方案,是从第六学期开始,经师生双向选择选定导师,第六学期3月开题,第六学期4月至第八学期实施,根据课题类型及作物种类,师生自定实验开始时间和进度,第八学期3月统一中检(实验基本完成为中检合格),第八学期6月初答辩。这样的实施方案比较切合农业类专业特点,照顾到各种实验的差异性,便于适时开展研究。部分室内分析任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考研面试或就业灵活安排在第七学期寒假或第八学期初进行。第八学期毕业论文工作以补充实验、资料整理和撰写论文为主,时间足以保证。这样的安排,在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基础上,较好兼顾了毕业生的考研和就业。

三、强化本科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

1.成立论文题目审查小组。从多年来的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情况看,开题一直是最不受重视的教学环节,很多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开题对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影响不大[9],以致使有些论文题目太大或太小或缺乏研究价值等严重问题。修改后的实施方案,以学科为单位,以系主任为领导,成立3~5人的毕业论文题目审查小组,负责本学科论文题目审查工作,审查不合格的要求改题或换题,这一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题目的“大、小、难、易、空、旧”问题再度发生,确保论文题目的科学、合理,使毕业论文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农学毕业论文篇6

关键词: 农科院校 植物生产类专业 毕业实习 质量

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实习是大学生在本科期间基本修完专业课程后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常安排在第八学期,时间为4―8周。毕业实习,既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全面系统地了解作物、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生产管理过程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养学生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工作能力,为他们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胜任新的岗位奠定基础。

一、农科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业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造成了实习经费的相对不足,以及在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形势下,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实习面临着以下问题:一是学生人数多,难以集中安排,且经费有限;二是实习单位众多且资质不一,学校在管理上有较大难度;三是毕业实习和学生考研就业在时间上发生了冲突,学生无法投入足够精力来完成实习任务;四是学校和实习单位安排的实习指导教师之间分工不明确且衔接不够,容易出现学生管理上的真空;五是少数学校对毕业实习采取“放鸭子”,由学生分散独立完成,导致实习效果良莠不齐。鉴于毕业实习的重要性,结合我校植物保护、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等植物生产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本文从改革实习模式、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实习管理三方面入手提高毕业实习质量,以发挥毕业实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改革实习模式是提高实习质量的前提

1.合理安排实习时间。目前大多数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实习都是安排在第八学期,这个阶段是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找工作、研究生复试的关键时期,学生难免出现应付了事、走过场的现象,最终牺牲实习质量。我校植物保护等专业从2004年起,对实习时间进行了调整,将毕业实习时间提前到第六学期结束后的暑假。这个时期既是水稻、棉花、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期,也是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时期,学生可以在田间完成作物的生长测定、虫情调查、药效实验等工作,实习任务饱满,同时避开了学生的考研就业高峰期,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2.灵活设置实习模式。现代高等教育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的发展模式和成才趋向亦不尽相同。学校应该改变过去将学生统一安排在少数几个实习单位的做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意向选择某一方向或类型的单位进行实习,培养他们专业特长和科学兴趣,或积累管理经验,或提高实践能力,以适应今后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与此同时,传统的实习单位也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大规模集中实习的要求,如植保站、农技站等单位经过体制改革后,经费比较紧张,接受学生实习的能力有限。因此灵活设置实习模式、合理安排实习单位,是提高学生参与实习的主动性,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下介绍四种具体的实习模式:

(1)“实习和毕业论文结合”。即在毕业论文过程中穿插毕业实习。由于毕业论文本身就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科学研究基本方法,进行科研基本训练的重要实践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研究、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步骤。在此期间,导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学生在校内试验田、校外农技站、植保站等场所进行调查取样,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下到一线,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验证自己的设计,加深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收到较好的实习效果,促进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

(2)“校企或校研结合”。即学校和企业、科研单位结合。这些企业和科研单位通常是学校统一挂牌且每年能固定接纳学生实习的基地。根据学生多元化的实习需求,实习基地可分为农资企业、科研机构、农场、涉农事业单位等,我们在实习安排中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做到因人而异,对于那些想从事市场营销的学生,安排他们进入农资企业实习;对于想考公务员的学生,可安排他们进入农业局、畜牧局、植保站等单位实习,让他们提前熟悉业务和工作环境;对于想考外校研究生的学生,则安排他们进入包括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湖北省林科院等在内的省级以上科研机构实习,让他们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感受科研魅力,增强考研实力。

(3)“统分结合”。即以小组实习和个体实习相结合。两名学生以上就可成立实习小组,设小组长一名,实习期间他们在一起生活、学习和工作,相互帮助、彼此约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同时允许一些拥有社会资源的学生自己联系公司开展个体实习,这些单位不仅可以提供实习机会还能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还有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自己联系到中科院下属的研究所实习,为将来的保送研究生打基础,提高成功率。

(4)“实习和政府需要结合”。2007年暑假以稻飞虱为主的水稻病虫害在湖北省大面积发生,在省政府和学校的紧急协商下,我校植物保护专业派出了30余名大三本科生参加全省稻飞虱防控工作。学生带着调查稻飞虱虫情并作出预测预报的实习任务,被分成若干个小组跟随省里派出的调查组深入全省水稻主产乡镇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调查工作,在较好完成防控任务的同时让学生得到了“身临其境”的专业训练,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专业使命感。

三、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是提高实习质量的基础

实习期间,较好的实习环境和食宿保障是学生完成实习任务的基础,这些条件的满足需要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承担,所以实施校企或校研共建实习基地,既是缓解当前学校实习经费不足的有效途径,实习生也为所在单位及时注入一股新生力量,特别是有效缓解农资企业在暑假短期内员工紧张的局面。实习基地建设要本着“谨慎挑选,长期共建”的原则,首先要筛选出一批有较大行业影响力、发展态势好、每年能接收本科生就业的企业和有较高研究水平的科研机构,如先正达、杜邦、深圳诺普信、省种子公司、中科院植保所、省林科院等单位,双方签订实习基地共建协议,协议中明确双方的职责和权利,对实习进行共同管理和考核。经过几年的建设,植物保护等专业建立了一批由学校统一挂牌的稳定的实习基地,很多企业对我们的实习生认可度高,使校企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有的企业逐渐成为学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基地,还有一些企业如先正达公司、襄樊正大公司等纷纷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资助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四、严格实习管理是提高实习质量的保障

实习模式的多样化决定了实习管理的难度。因此,第一,制定详尽可行的毕业实习管理办法,让学生“有法可依”。实习期间学生大多处于分散状态,执行严格的请假考勤制度、周报制度,对加强实习的日常管理尤为必要,所以管理办法应该明确请假的权限、安全注意事项、违纪处分、实习小组长职责等内容,并在实习开始前发放到各个实习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第二,实行双导师制,即由学校指定的老师和实习基地的老师共同管理、考核学生,前者负责检查督促学生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处理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评阅学生的实习材料;后者负责安排学生的实习任务,给予具体的指导,在实习鉴定意见上评价学生的综合表现。两个导师各有分工,可以随时交流学生的实习情况,让学校和实习单位在实习管理上紧密地衔接起来。第三,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成绩实行等级制。考核内容包括实习计划、实习日记、实结、实习报告、实习纪律等五个方面,每部分各占一定的比例,最后按照A―F六个等级进行评定。第四,完善激励机制。实习结束后要进行及时的总结,对实习认真、实习效果好的学生在实结大会上予以表彰奖励,树立优秀实习生的典型,让他们为低年级学生做精彩的实习汇报,逐渐形成一个人人重视实习、重视实践教学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主动实践的积极性。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植物保护、农学、植科专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实习单位和以上专业毕业生的反馈调查,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综合评价较高,部分单位同意在实习期间表现优异的学生毕业后可免试进入该单位就业;而毕业生普遍反映新的实习模式让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发展灵活选择,实习效果好。近几年,这几个专业的就业率稳步提高,均保持在96%以上,考研率接近40%。

总之,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改革实习模式,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保障实习的顺利进行;实行科学严格的管理,规范学生的个人行为等措施,有利于实习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立,李红玫,高必达,张素芬.采用多元化实习模式 拓宽农科毕业生就业渠道[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2]王文凯,姚安庆,李传仁,孙文学.高校农科类专业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7,(12).

[3]何新荣,黄合婷.构建本科实习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8).

农学毕业论文篇7

[关键词]现代农业 高校毕业生 就业

[作者简介]马小辉(1975- ),男,浙江金华人,浙江农林大学保卫处、人民武装部,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浙江 临安 311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大学生现代农业就业创业问题研究”(项目编号:l2011b003)、2009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浙江林学院创业教育模式及实践”(项目编号:zc09042)和2011年度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立项课题“创业型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问题研究”(项目编号:c11jy1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095-03

一、前言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拓宽渠道、完善制度,大力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启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特设岗位计划,积极组织涉农专业毕业生投身农技一线。”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多种措施鼓励和引导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今后几年,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将是大势所趋,高校毕业生现代农业就业不仅是当前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的主要途径,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高校毕业生到现代农业主体就业,可以提高合作社的管理水平,解决农技推广脱节问题,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为进一步了解浙江省现代农业对高校人才的现实诉求,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2011年浙江省农业厅和浙江农林大学共同实施了浙江省高校毕业生现代农业就业调查。

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对浙江省全部11个地(市)的现代农业主体(包括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经营大户等)及在现代农业领域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为期近2个月的调研。采用现场走访、举行座谈、个别访谈及问卷函调等调研方法。召开座谈会(访谈)百余场次,发放各类问卷572份。其中,向各类现代农业主体发放问卷274份,回收有效问卷270份,回收率为98.54%;向在现代农业主体就业的毕业生发放问卷298份,回收有效问卷286份,回收率为95.97%。

(一)现代农业主体人才需求及能力素质要求

本次活动共调研了274家各类现代农业主体。其中,现代农业园区2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6家,经营大户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6家。

1.招聘情况。调查显示:18.61%的单位认为其招聘大学生时没有困难,而25.55%的单位则认为困难很大。现代农业主体考虑到工作方便以及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基本上都从当地招聘大学生。在现代农业主体就业的大学生中,有66.4%的人属于本地户籍,33.6%的人非本地户籍;农村户口为64.56%,城镇户口为36.44%。现代农业主体招聘的高校毕业生渠道以当地人才中心为主,占调查企业的49.08%,通过高校校园招聘会录用毕业生的占32.94%,熟人介绍的占14.23%,其他方式为3.75%。

2.人才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和用人单位用人需求登记这两种方式来了解目前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对现代农业主体紧缺岗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技术开发需求为35.04%,管理岗位需求20.08%,营销人员需求29.20%,一线劳动者需求9.49%。在面向有需求的229家现代农业主体发放的毕业生需求登记表中,同样以管理、技术开发和营销需求为主,招聘高校毕业生直接从事农业一线工作较少。

3.能力素质要求。调查显示:现代农业主体在招聘高校毕业生时最看重的是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然后是敬业精神和营销沟通能力,现代农业主体对大学生毕业生能力素质要求见图1。

(二)影响高校毕业生现代农业就业的因素

1.影响因素。在高校毕业生现代农业就业的影响因素中,基层客观条件艰苦、工资收入低、福利保障缺失

单位规模小、发展空间有限和缺少培训提高的机会为主要因素。各种因素的影响性见图2。

2.待遇情况。由于现代农业主体多数属于生产加工型企业,其销售利润相对较低,为毕业生提供的月薪待遇及福利保障方面低于该地区其他行业。调查显示:工作2年内的毕业生月薪1500元以下的占13.87%,月薪1500~2500元的占71.17%,月薪2500~3500元的占12.41%,月薪3500元以上的占2.55%。61.31%的企业免费为大学生提供住宿,需要交纳房租或自行解决的为38.69%。

保障措施方面,现代农业主体为毕业生提供“五险一金”的占23.72%,提供“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险的为35.04%,提供“养老、医疗、失业”险的为27.37%,不提供任何保险的为9.85%。

(三)高校毕业生现代农业就业情况

1.层次结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府对农业的投入稳步增加,到基层参加现代农业建设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学历层次在不断提升。调查显示:在调查的286名现代农业主体就业的大学生中,以大学本科生毕业生为主,占调查人数的56.12%,研究生占调查人数的5.32%。性别比例为男性196人,占68.53%,女性90人,占31.47%。年龄结构上,87.5%的人年龄小于30岁。工作年限上,67.29%的人参加工作年限不足3年,5年以上的仅为14.36%。2.工作状况。调查表明:毕业生对目前工作总体达到满意的为53.72%,基本满意为40.43%,不满意为5.85%。满意度较高的原因在于67.29%的调查对象都是刚刚走出大学校园,工作不满3年,多数毕业生认为专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是他们参加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企业将其定位在相对简单的一线工作岗位和技术研发岗位进行锻炼是可以理解的。目前从事的工作与其所学专业关联的占调查人数的58.79%,41.21%的毕业生没有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3.就业思想。多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思想不稳定,选择现代农业主体就业不是第一选择和最终选择。调查显示:有62.23%的毕业生在现代农业主体就业前有过其他工作经历,其中,10.37%的毕业生之前已换过4个单位,流动性较大。毕业生选择现单位就业的初衷问题,选择“专业对口”和“认为现代农业主体发展潜力大”的比例为61.68%,还有38.32%的人是因为“就业形势不好或其他原因”而暂时在现单位过渡,寻求更好的职业选择。

4.培养使用。现代农业主体对毕业生工作后培养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有56%的现代农业主体注重保障基本生活和工作条件,54%的现代农业主体注重制定有效的薪酬制度,38%的现代农业主体注重制定有效的培训提高机制,39%的现代农业主体注重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较多的现代农业主体未重视毕业生的成长,导致毕业生感觉前途迷茫,工作没有动力。据调查,仅有30.97%的工作单位为毕业生做过工作及今后发展规划,而69.03%的工作单位没有为其制定工作规划。

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影响个人发展最大的问题分别是:认为缺少培训提高机会占调查人数的41%,认为单位规模小、个人发展空间有限占调查人数的32%,而工资收入低、福利保障缺失和基层条件艰苦只占调查人数的18%和19%。这与大部分现代农业主体认为基层客观条件艰苦、工资收入低福利保障缺失是影响吸引毕业生的最重要问题,存在着较大的偏差。

(四)现代农业就业政策有效性

调查显示:高校毕业生认为,政府对扶持大学生现代农业就业政策中,培训提高、见习实训、学费代偿等就业补贴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扶持最重要。现代农业就业政策有效性见图3。

三、对策建议

(一)政府引导

现代农业要持续发展、高效生态,需改变农业主体弱、小、散的格局,防止农业经营老龄化、兼业化、副业化倾向,实现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使高校培养出的“能生产、会管理、懂经营”的高素质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因此,出台相关的政策,提高相关的就业服务成为当务之急。各级政府应结合实际情况,出台更加灵活适用的旨在鼓励现代农业主体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本次调查中毕业生反映出来的相对比较看重的“见习实训、培训提高、学费代偿、就业补贴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推动和深化。

1.见习实训。当前推进高校毕业生到现代农业主体就业,需对在校大学生提供较好的见习实训机会。对到确认为见习基地的现代农业主体进行见习实训的高校毕业生

,政府可提供3~6个月岗位训练,为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能力创造条件。对见习训练学员进行生活补贴,为见习学员提供综合商业保险补贴等措施,解决见习实训中生活及安全保障问题。为见习学员配备专职导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大学生较快进入现代农业角色。

2.培训提高。高校毕业生具有丰富的理论文化知识,但缺乏农业所需的实用技术和农业工作的背景和经验。为解决这一问题,对在现代农业主体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政府应为其提供培训提高的条件,提升农业就业能力和水平。对非农林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前进行岗前培训,使之掌握现代农业的专业知识;对农业实用技术进行培训,使高校毕业生掌握现代农业必备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对农业推广和农村发展方面从事相关技术、管理或培训工作的在职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实施“农业推广硕士”等学位提升计划,使农业从业人员适应能力更强,社会经验更丰富,探索研究水平更高,视野更广阔,事业心、责任心等方面更适合农村基层工作。

3.学费代偿。为鼓励高中毕业生就读农学类专业实行免交学费政策。现代农业主体除需要技术人员以外,更需要管理及营销人员。为鼓励非农业种养技术专业毕业生在现代主体中就业,满足现代农业多方位的人才需求,各地可根据情况对在基层现代农业主体就业的这部分学生中实施学费代偿政策,满足多方位的人才需求。这一政策将有效解决基层人才短缺及结构性的矛盾。

4.就业补贴。现代农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其他产业,甚至有人认为农业发展处于“瓶颈”阶段,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严重制约了对人才的吸引力。加上现代农业主体利润相对较低,能为毕业生提供的月薪待遇低于该地区其他行业。这一问题光靠现代农业主体自身已得不到解决,需要政府对现代农业高校毕业生采取就业补贴的形式加以解决。

5.社会保障。当前,在现代农业主体中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所关注的社会保障问题主要集中在项目申报、职称评定、事业招考、工龄计算和户口档案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在现代农业主体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稳定性和工作热情。浙江省对于本省户籍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在农业科技项目立项、农业成果审定、农业继续教育等方面服务,可享受浙江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科技人员同等待遇。提供优先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资格,优先录用为事业性质的县(市、区)和乡镇农技(农经)干部,服务年限可计入基层工作经历及专业工作年限,免费进行人事服务等优惠政策。

(二)高校培养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深入基层难问题,高校的培养教育是其中重要一环。高校要着眼于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就业能力的提高,深化教学改革,改变学生毕业后存在知识面不宽、能力不够、适应性较弱等现状问题,积极引导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提高其适应基层工作的能力,使毕业生就业流向更趋合理。1.现代农业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长期教育中潜移默化形成的。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把就业指导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并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一是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从大一开始,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就是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准备过程;二是依据大学生的家庭背景与学习经历结合自身情况及眼前的制约因素,为学生量身订制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引导学生把从事现代农业作为自身的职业目标;三是现代农业就业指导应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的授课老师在课堂上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将理论知识与现代农业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激发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的热情,从而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

2.现代农业人才培养。高校在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上,要改变同质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现代农业需求为核心,以“管理—营销—技术”为主导,创新现代农业人才模式。其培养目标:为现代农业建设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合理的理论知识结构,熟悉农业农村基本情况的懂政策、善交流、有技术、会经营,能从事农业农村基层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应当加大与现代农业主体的联系,采取共建基地的形式,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提前介入现代农业建设。一是建立现代农业教学实习基地。该基地将成为大学生培养农业实际工作经验、能力的第二课堂。通过了解参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等环

节,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环境适应、社交、表达及创新思维能力,为毕业后快速完成角色转变打下基础。二是开展顶岗实习。政府与高校联动,每年上半年安排有志于现代农业就业的准毕业生到现代农业主体进行3~6个月的顶岗实习。一方面聘请现代农业主体从业人员作为导师,带领高校毕业生真正走进农业,走入农村,以“一对一”的形式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另一方面顶岗实习的高校毕业生可以担任法律助理、政策助理、科技助理、文化助理和经理助理等,以增强顶岗实习的针对性。

现代农业主体层次参差不齐,发展水平很不一样。不能因为单位规模小,层次低就否认人才是企业发展关键的共识,更不能片面强调毕业生自身定位不准而忽视企业在选拔聘用高校毕业生的“环境”问题和社会责任。当前,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技术、管理、营销等环节都需要有知识技术力量作支撑。企业只有通过规范用人制度,提高员工待遇,重视人文关怀等途径,才能更好地吸引、培养高校毕业生,才能改变自身充当“跳板”的角色。大学生需进一步认清自己,做好个人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改变“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幢房”心态,适当降低就业期望,苦练内功。在校大学生重点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力求就业能力与岗位要求的完美匹配。同时,结合当前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农林领域就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促进个人成长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黄大乾,杨征,叶晖有.从传统走向现代:新世纪高等农业教育的变革与思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2]李晓明,刘洪玉,孟洁.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任职计划的实施情况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19).

[3]宣裕方.农林高校新农村建设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2(2).

农学毕业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求;大学生就业状况

1979年社会学恢复以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适应中国社会转型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我国不少农业院校开始向多学科、综合性方向发展,先后开设了社会学专业。目前,全国共有10余所农业院校开设了社会学专业。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教育作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学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蓬勃发展的高等社会学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在社会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综合性院校或文科院校的社会学专业学科建设相比,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学科建设历程比较短暂,人才培养经验相对不足,人才培养目标不是非常明确,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能够直接反映其所培养人才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质量情况,从而进一步反映出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社会需求现状之间的契合程度。正因为如此,本文拟对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认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为今后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程度。

一、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从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调查方面,综合考察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进行探讨。笔者选取了南京农业大学为个案,以该校4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109名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研。

(一)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特点

数据显示,南京农业大学某学院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6.3%,整体就业情况较好,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该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就业地区集中化。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城市。调查数据显示,96.2%的毕业生选择城市作为就业地点,仅有3.8%的毕业生在农村地区就业,完全偏离了农业院校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却很少有人到农村地区为农村社会发展与管理出谋划策,这一状况无法满足农村地区对于此类人才的迫切需求,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充分发挥,也不利于“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第二,就业单位企业化。调查数据显示,62.9%的毕业生在企业单位就业;17.1%的学生继续深造;6,7%的学生在科研院所就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教育部门就业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7%、4.7%和1.9%,毕业生就业多集中在企业单位。第三,就业岗位多样化。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学理论知识和社会经济调研技能,能在科研机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政策研究、发展规划、行政管理、社会调研、市场分析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调查数据显示,有48.6%的毕业生从事与社会学专业对口的工作,51.4%的学生从事营销、文秘等工作,与社会学专业培养目标并不一致,其实质反映了社会学的专业结构不能适应目前的社会需求,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毕业生在社会学专业领域就业难的问题。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如表2所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评价较高,其优良率为78.6%。具体来看,毕业生的个人品质较好,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则一般,特别是创新精神不足、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知识水平较差。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个人诚信评价的优良率为98.1%,对爱岗敬业评价的优良率为96.2%,对谦虚好学和进取精神评价的优良率分别为93.4%和91.4%。可见,学生个人品质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符合。用人单位对学生业务能力评价的优良率为70%,其中对学生协作精神、适应能力评价的优良率分别为77.3%和73.3%,对创新精神评价的优良率为60%,对实践能力评价的优良率为64.8%。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评价的优良率为77.2%,而对综合知识评价的优良率为55.3%。学生综合知识掌握水平较差,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二、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与个人的价值观念、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等有密切的关系,而后者又直接受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同时,其就业地区、就业岗位、职业选择等又受到市场需求的制约。此外,城乡差距和就业服务体制也会影响其就业状况。

第一,受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直接受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与综合院校和文科院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不完善。首先,社会学专业学科未能紧密结合所依托的农业院校的特色和优势,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而是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和规格来进行人才培养,因而未能形成自身的特色,在与综合型高等院校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次,农业院校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从而影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第三,专业课程建设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轻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在知识结构、知识积累、创新精神、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必然存在着不足,降低了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进一步制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第二,受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限制。一方面,转型期社会对于社会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足。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机制的学科,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从事决策和咨询工作,也可以在民政部门、社会团体、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从事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和社会工作等。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管理事业发展缓慢,对于社会学人才的需求相对不足,无法为其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学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是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具备社会学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硕士和博士)在劳动力市场上占优势。例如高等学校、研究院、研究所等单位需要具备扎实社会学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从事教学或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人才,新闻媒体单位需要具备综合分析能力、能够准确把握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实质的专门人才。而农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水平、实践能力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由于部分用人单位对于社会学专业缺乏了解,一些适合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的领域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影响到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量。

第三,受城乡差距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城市与农村在提供就业保障、待遇和工作岗位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农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三农”服务,社会学专业学生应广泛参与农村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和管理之中。但由于农村由于缺乏相应的就业保障,提供的就业岗位少以及待遇水平不高,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这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向农村流动。

第四,受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影响。目前多数农业院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大多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局限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卜.,而忽视大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引导,缺乏正确职业观的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就业指导比较狭隘,针对性较差,效果不理想。在此情况下,大学生对自己的素质、能力、学习和工作规划缺乏明确了解,增加了其就业难度ii。同时,由于农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因,学校在组织就业洽谈会、招聘会时向农科专业倾斜而忽视社会学等其他专业,未能很好地发挥就业服务作用。

三、促进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与社会需求相契合

改革和完善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坚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与依托自身优势资源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原则。要遵循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总体培养目标,体现社会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同时要依托所在院校的优势资源,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相关学科相配合创新课程设置,以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其次是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原则。重视分析社会需求,从专业建设出发去适应社会变化,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再次是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知识的掌握,而专、教育强调培养学牛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

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口标,并在教学教育过程中坚持落实贯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高等!学校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南以前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变成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也要适时做出调整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并要存学校与市场的互动中实现学科性专业与职业性专业的联合。其次要调整社会学专业课程总体结构,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应具体针对当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宽口径,厚基石,加强科研活动和实践环节以及集体活动的培养,以培养学生形成完善的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专业知识体系。这要求一方面注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的通识课程教育,另一方面加强专业应用课程教育,同时要加强社会实践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再次要改善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办学环境。充分利用自身师资及学科资源优势,以特色求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社会学人才。

(二)发挥政府政策调控作用,提供经济激励和制度保障,增强农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与调控,完善各种制度和政策,以激励人才向农村地区流动。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建设投入以改善基层工作的条件,逐步提高工作待遇,为大学生提供吸引力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农村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必须有同家政策的倾斜和保护。例如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增加工作津贴和特殊津贴,允许带薪继续学习、进修和培训等;改善工作条件,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环境,增强农村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其次,政府要加快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改革步伐,加大对毕业生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的改革力度,消除对毕业生流向农村的人为障碍,为社会学专业学生到农村就业提供制度保障。再次,建立合理的农村人才流动机制。要在全社会继续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农村工作者的风尚;加强农业院校与农村社会事业管理部门的联系,让高等学校参与农村的规划和建设,进行农村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农村进行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经常互通人才供需信息,为学校培养适应农村需要的合格人才提供条件,同时为促进大学生流向农村就业提供平台。

农学毕业论文篇9

论文关键词:高职;农业技术类专业;就业走向;职业能力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职农业技术类人才定位的特点,明确就业市场对农业技术类高职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更好地针对市场的需求培养适合农业就业市场需要的人才。以期对高职农业技术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做出准确定位。我们于2003~2006年对46个农业企事业单位和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03届、2004届、2005届.,2006届等四届部分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初步明确了高职农业技术类毕业生的就业走向及就业市场对其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

一、高职农业技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1.就业的主要方向

为了解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农业技术类毕业生的就业趋向,我们先后对近四年来毕业的现代农艺、种子种苗专业共计104名毕业生就“在校期间就业意向”、“家庭对学生就业的期望”以及“毕业后实际就业方向”三个问题进行了历时2年的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在校期间就业意向”分布比较平均,但选择非农行业的学生相对较少,说明毕业生仍然是愿意从事农业工作的。而“家庭对学生就业的期望”主要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和国营农业企业,分别占55.77%和38.46%。但实际上到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仅有10人,占调查学生总数的9.62%;到国营农业企业仅有5人,占调查学生总数的4.81%;而到私营农业企业就业的多达55人,占调查学生总数的55.28%;自主创业有6人,占调查学生总数的5.77%;到非农业行业的仅有3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2.88%,另有25名毕业生在调查时由于刚毕业未能及时就业,占调查群体的24.04%。这说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农业技术类毕业生的就业主要方向是私营农业企业,其他就业方向因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与学生在校期间就业意向和家庭就业期望相差甚远(图1)。

2.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高职生的需求状况

为更进一步了解高职农业技术类就业市场和各用人单位对高职农业技术类学生素质的要求,我们先后在全区各地对46个不同性质的涉农企事业单位(表1)

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职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在调查的46个用人单位中,对所招收的员工学历要求如图2:

从图2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已经很少用初、高中毕业生,尤其是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几乎不用初、高中毕业生,那种“读完初中高中,打工致富一路通”的看法已经过时,同时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因受到编制等影响,很少录用新员工,而需要新员工较多的私营农业企业,又是刚起步不久。因此,需要本科毕业生或研究生的学历也很少,而懂得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又具有比较强的操作能力的高职、大专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其中用人单位需要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中要求具有高职、大专学历的分别占调查单位的67.39%和56.52%,而在被调查的46个用人单位中,有34个靴最需要招收的新舡类型就是技术人员,占54·84%(表2),

说明高职、大专毕业生就业的门路是很宽广的。

二、就业市场对高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用人单位对新员工能力的要求

员工能力主要表现在适应社会能力、吃苦耐劳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参与竞争能力、思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面对失败能力、科学管理能力等11个方面。在调查时,我们要求每个用人单位对员工应该具备的能力进行排序,每个被调查单位最多可选填4项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能力。结果表明:近一半的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员工的适应社会能力、吃苦耐劳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表3),

这说明高职农业技术类专业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注意全面培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注重对“做人”素质的培养。

2.用人单位最需要新员工具有的技能

用人单位认为新员工最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是什么呢?结合农业技术类专业特点,我们对“基本农事操作技能、农作物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植保技能、营销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外语运用能力”等8项技能的需求程度进行了调查,每个填报单位最多限选3项。

调查结果表明(图3),目前用人单位最需要新员工具有的技能是营销技能和病虫害防治技能(植保技能),分别占被调查单位的69.57%和63.04%.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学生就业的单位大多是私营农业企业。而这些企业主要是进行农业物资的营销工作,特别是农药的营销工作,所以更需要学生具有营销技能和病虫害识别防治技能。同时计算机操作、基本农事操作等技能,用人单位也比较看重。而对教学大纲中所强调的一线生产所需要的作物生产技能(农作物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和果树生产技术)的需求程度却并不太高。

3.用人单位所期待的实训课的安排

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的技能水平,从而使毕业生能更快地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我们就目前学生实训课的方式、地点和时间的安排等问题向用人单位作了一个初步的调查,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实训课程的安排(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在实训方式上,有71.74%的用人单位更倾向于田间实践,其次是外出参观学习,占所调查单位的30.43%。在实训地点选择上,认为应该到有关农业企业参加实训的,占所调查单位的78.26%。这一方面表明了企业希望学生能够在个更真实的环境中得到锻炼,以利于聘用人员能更快地适应工作氛围。另一方面也表明用人单位是愿意提供实习场所并通过这种合作更好地选拔人才;其次是院内实习农场,占所调查单位的36.96%。而在实训时间安排上,各单位的倾向性并不明显,基本上可以认为实训课的安排应该要贯穿在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中。

4.用人单位对农业技术类各门课程重要程度的认同

在调查中,我们还根据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目前使用的农业技术类专业教学计划列举了主要专业理论课程,以期了解各门理论课程在就业中的重要性。从调查结果看,各用人单位除了对市场营销学、农业推广学、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四门课程比较看重之外,不同单位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会随着企业的经营方向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三、高职农业技术类毕业生目前的素质与就业市场的矛盾

1.基础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

高职学生入学分数较低,特别是农业高职类入学分数更低,据我们对2004年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报到入学的2010人进行调查,上线(区招生考试院公布的专科录取分数线)考生为510人,仅占入学学生总数的25.37%,未上线考生1500人,占入学学生总数的74.63%。说明高职学生入学的基础十分薄弱。

据学院招生办对2004年入学新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25%左右的学生认为“已经迈进了学校大门,终于可以松口气”;认为“还要继续努力,稍作一些调整后好好学习的占75%左右”;认为“通过大学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综合能力,专业技能”的学生占70%左右,25%左右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太努力,及格就行”,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2.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够

高职农业学院学生入学分数较低,学生基础薄弱,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接受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精神;有部分学生对学习理论不感兴趣,上课时经常开小差,看小说,玩手机等。有的教师上课照本宣科,重点不突出,不注意联系实际有关,结果导致学生提不起精神,认为听老师的课不如自己自习;因此,对基本理论掌握不够,出来参加工作后,遇到实际问题,不懂得分析和解决。一些曾经聘用过我院毕业生的单位负责人,如柳州市瑞杰种子销售中心经理、南宁百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等均认为学生的理论水平比较低、农艺技术理论还需要加强。

3.动手能力欠缺

高职生与普通高校本科生相比,其优势在于高职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据我们对46个单位调查,有58.70%的单位认为要加强实践教学,41.30%的单位认为要培养学生对职业能力的认识,47.83%的单位认为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这三个方面措施都与学生的动手能力密切相关,这说明目前培养的高职农业技术类生尚无法较快地适应社会和企业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图4)。

四、高职农业技术类专业培养目标

农学毕业论文篇10

农民是职业而不是身份!

随着作为区域性概念的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农村职业教育”的淡化;作为产业性概念的“农业职业教育”也随着农民职业化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也不在适应我国当前的实际,因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也就呼之欲出地提到了议事日程,与之适应的作为教育的一部分的“培训”及为提高产量品质做一个技术环节的讲解的“推广”是不能培育出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的!所以,笔者就新形势下,县(市)级中等技术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如何进行提高素质的、系统的、持续的,作为中专学历层次的“农民职业教育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一个可操作性的方案,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专业名称:

现代农艺(全科农技员方向)专业

2学制:

农学结合、半农半读,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的,积极创造条件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3――4年修满200学分即毕业的弹性学分制式的弹性学制。

3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3.1培养目标:

⑴培养一大批扎根于农村社会,依赖于农业产业发展,以长期从事农业产业和服务于农业产业取得主要收入,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掌握较高生产技能的以农为业、以农为本的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的持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带头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

⑵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留得住、用得上、扎住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为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热爱农业农村工作,熟悉农村政策,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农业生产能力的综合型、复合型、实用型、管理型的高素质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带领农民共同致富。

3.2培养要求

⑴具有一定应用文写作能力;

⑵具有较全面和宽厚的全科农技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⑶具有先进的现代农业生产理论和理念;

⑷具有较强的现代农业生产实践技能;

⑸具有较新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头脑和较强的现代农业创新精神;

⑹初步具有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园区示范农业理念;

⑺具有初步的农业综合经营能力和致富能力;

⑻具有较高的农村政策水平和较全面的法律法规常识。

4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16――50周岁的生活在农村且有志于从事或仍在从事农业生产、服务于“三农”的务农农民、返乡创业农民,也包括有志于在农村创业的两后生、农村基层干部和退伍军人。

5办学地点

办学地点设在学员比较集中,有强烈的兴农愿望的乡(镇)或村(组)所在地。

6教学形式

⑴采用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技能拔高,“理实合一”的教学形式;

⑵理论课上在办学点的固定教室,实践课开在田间地头、畜栏禽舍、果园及经济林木间;

⑶农闲季节多安排集中课堂教学,农忙季节多安排在田间的实践课,将实践教育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

⑷根据春耕春管、三夏生产、秋收秋种等关键农村季节及各种气象条件安排教学;

⑸教学与动植物的生长周期同步、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同步。

7待遇

⑴学员同集中在县(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本部学习的学员享受同等的政治、经济待遇;

⑵修满学分,发给国家承认并验印的统一印制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证书;参加职业资格鉴定合格的,还可以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⑶获毕业证的学员,可以参加当地政府同意中专毕业生报名参加的各种招工招干考试。

8课程及学分设置

见附表!

注:农忙季节每两周集中授理论课6学时,农闲季节适时安排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保证一学年共完成理论授课216学时,实践课800学时,考查考试总结评比66学时,共1082学时。

9作业、考勤、实践教学、考试办法的规定

1.1作业。

按时交作业并及格记2学分,每少交一次或一次不及格扣0.5学分;

1.2考勤。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全勤记3学分,每缺旷一次扣0.5学分;

1.3考试。

考试及格记2学分,不及格不记学分,但可以有一次补考机会;

1.4实践。

实践操作及格记3学分,不及格根据实际情况记0――2.分;

1.5课程学分。

上述四项合计得分即为该课程总得学分。

注:各课程学分构成为:作业2分+考勤3分+考试2分+实践3分=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