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概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11-10 17:34:10

农学专业概论

农学专业概论范文篇1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兽医专业现代远程学历教育的通知》(农办医〔20*〕39号)精神,深入贯彻实施《动物防疫法》,进一步提高我省兽医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中国农业经济法研究会法律事务工作委员会拟组织开展兽医专业现代远程学历教育,使不具备大学本科或者专科学历的在职兽医工作人员达到大学本(专)科水平,以适应新时期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需要。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招生对象

各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乡镇畜牧兽医站和动物诊疗机构中尚未取得大学本(专)科学历的兽医工作人员。

具有普通高校、成人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网络院校及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国民教育系列大学专科毕业证书的,可报“专科升本科”;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可报“高起专”。

二、报名手续

1、报名学员(含申请免试入学)须提供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2份(A4纸),2寸照片(免冠、正面、彩色、蓝底、同版)3张;

2、填写《学生报名登记表》,报省辖市畜牧局,由各省辖市畜牧局进行报名统计、汇总;

3、报名结束后,各省辖市畜牧局将学生报名名单报省局医政药政处。

4、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严禁在系统外招生。

三、招生专业

层次专业入学考试科目最低学分学习年限

高起专(农学类)畜牧兽医语文、数学752.5-5

专升本(农学类)动物医学语文、英语752.5-5

四、学习课程

(一)畜牧兽医(高起专):计算机应用基础、法律基础、农学概论、农业政策与法规、农业经济与管理、动物生理学(乙)、动物微生物学、畜禽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家畜传染病学(乙)、动物营养学、动物临床医学(乙)、猪禽生产学。

(二)动物医学(专升本):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农业概论、农业产业化经管、动物生理学(甲)、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动物病理学、动物临床医学(甲)、动物生产学、家畜传染病学(甲)。

(三)学位课程:英语、动物生理学(甲)、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动物临床医学(甲)。

五、办学形式与学习方式

学员通过互联网实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为教材自学+课件学习+网上导学+网上答疑讨论+课程作业+模拟试题自测。

六、学制和毕业

实行弹性学制,至少应修满75个总学分,有效学习期限2.5-5年(即最短学习时间)。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网络教育畜牧兽医专科、动物医学本科毕业证书(国民教育系列),符合条件的可获得相应学士学位。

农学专业概论范文篇2

1、积极参加实验中心建设

××*同志负责的作物形态与分类实验室,承担全校近10个本科专业的作物栽培学、农学基础、作物概论、粮食作物学、作物栽培原理与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她作为一名实验准备人员,积极配合实验中心和任课教师,参加实验中心建设,购置仪器,顺利完成仪器的采购任务,并确保仪器的使用和正常维护。在学校的支持下,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实验室进行维修和改造安排在假期,它放弃了多个休息日,对维修工作进行监督,使实验室环境大为改观。

2、全力做好实验教学文件的准备工作,努力做好标本的维护、制作工作

××*同志工作特别主动,在实验教学文件的准备过程中,通知及时,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和实验卡片的填写,多次催促实验课教师做好实验报告的批改,教师批改后,她认真检查,归档保管,各项准备工作都提前完成。

作物形态与分类实验室,是以作物形态观察为主,实验室内成株、种子和幼苗标本较多。××*同志主动进行标本的维护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并且经常制作标本。由于她细致的工作,该实验室至今还保存着20世纪50年代制作的标本。为了迎接本科教学评估,她将500多个标本瓶洗刷一新,并重新换上新的标签。为了更加突出实验室的特色,她不辞辛苦,在专家进校一个月前,将一些标志性的标本上墙,得到了校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3、卓有成效的管理,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

××*所管理的实验室一直是农学实验中心利用率最高的实验室,除了承担每年近400学时的本科生实验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研究生上课的任务、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学术报告,特别是农学院的教学科研系列讲座每周都在这里进行。这些额外的工作,给实验室的管理和卫生带了了诸多不便,但××*同志却从不叫苦叫累,默默承受。即便这样,她所负责的实验室卫生和环境始终保持一流,实验室的利用率也极高。她的辛勤工作和无私付出也得到了学院领导的高度评价。

4、协助学院完成迎评展室的工作

农学院的展室设在作物形态与分类实验室,这无形中给××*同志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本科教学评估,实验中心的份内工作已经够繁重的了,在迎评的最后阶段,实验室的室内外卫生保持起来非常难,但××*同志接到通知后,二话没说,马上投入到展室的布置和卫生清扫工作中,她将实验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清理干净。在迎评前一周,学院和学校领导多次到展室检查工作,对她负责的实验室的状况赞不绝口。

农学专业概论范文篇3

(1)整合教学内容,强化内在联系

我校农学专业使用的是南京大学主编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该教材分为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部分内容,这种编排方式虽然保持了学科知识的完整性,但造成了某些知识点的重复,并使得相关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被割裂。例如教材中无机化学部分的四大溶液平衡和分析化学部分的以四大溶液平衡为基础的四大滴定分析法两部分内容是分开编写的,如果两部分内容分开讲授,将影响教学与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中的相关内容融合为一个体系,将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原本二十一章内容整合为十章内容,即第一章溶液与胶体、第二章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第三章物质结构基础、第四章定量分析概论、第五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第六章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第七章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第八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第九章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第十章元素(自学)[1]。新的编排方式强化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理解接受。同时,新的编排方式还整合了部分重复的内容,节约了宝贵的教学课时,能让授课教师将更多社会中的化学和化学中的热点问题穿插到有关教学中,例如“浓肥烧死苗”的现象、土壤中有机磷及其共轭碱组成的复杂体系如何保证土壤pH值的稳定性问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叶绿素的成分问题、生物燃料的制造等等。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了解无机及分析化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2)适应专业要求,突出教学重点

农学专业的技术性和实践性较强,在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中,要把握专业的特殊要求,突出教学重点。要认真学习我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研究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充分了解本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主动与农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沟通交流,进一步明确教学内容和重难点。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要统筹安排好实验课程。对一些与专业联系较为紧密的实验,要重点安排,重点辅导。例如金属离子的鉴定,土壤中腐殖质含量的测定等。另一方面要合理调配好理论教学内容。将与专业联系较少且较难理解的纯理论知识进行精简压缩,将与专业要求相关的知识列为重点教学内容,将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列为自学内容。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后,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科学分配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3)强化实验教学,增强学习兴趣

农学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要验证和巩固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更要注重将化学知识与农学专业相联系,注重对农学专业学生进行实验科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开展科学实验的能力、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是要加强基本验证实验的教学。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落实好实验内容、学时等要素。注重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二是适当增加趣味实验。在基本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设实用性和趣味性实验,由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实验内容,采集样品,亲手操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例如,茶叶和松枝中Ca、Mg和Fe的鉴定,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鸡蛋壳、酸奶中钙、镁的测定,土壤中有效磷的测定等实验内容,既符合农学专业需求,也能较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农学专业学生所需要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

2教学方法与手段

(1)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多种能力

教学过程中,在突出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对重难点内容,教师详细讲述。一般内容则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由学生自己讲授,例如四大滴定法的应用实例。具体做法是首先由老师根据班级人数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根据教学内容和老师要求开展讨论,按照分工查阅文献资料,阅读文献,消化资料,归纳总结,撰写讲稿,制作幻灯片,最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成员到讲台汇报该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汇报后由其他学生和教师对汇报效果进行了评价,根据评定的结果对每个小组进行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2]。该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宰课堂,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动听课的状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一是加深了学生对分析化学在农业科学中应用的认识,二是锻炼了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三是提高了学生协作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写作能力、制作幻灯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及时归纳小结,促进教学相长

在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按照教材逐节逐章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分类、归纳和总结。例如,在学习酸碱滴定分析法后,及时归纳总结该滴定方法的原理、指示剂的工作原理、如何选择指示选择和应用范围。学习完四种滴定分析法后及时对四种分析法进行分类比较,归纳总结它们的异同点。通过这种学习方法,达到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教材知识,深化对课堂教学主题的理解和把握的作用,使得新知识具有更大的迁移价值,为后继学习和运用它们奠定基础。学生通过这种方法学到的知识,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由点连成线,由线织成网的知识结构。同时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时,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对所讲授的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例如,对教学效果较好的课堂进行总结,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如何设计教学内容?运用了哪些教学手段?采用何种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等。对教学效果较差的课堂进行思考,是错误地估计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是教学设计不合理?还是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将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及时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对成功的教学进行小结,有助于教师摸索教学规律,总结先进的教改经验。

(3)引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

农学专业概论范文篇4

【关键词】“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生物技术概论”课程中不仅包含了大量的生物技术基础知识,而且融入了大量的前沿科学内容,因此对于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与生命意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到新时期以来,很多院校都开设了本门课程,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生物技术人才,满足了社会发展的用人需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较为重视,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限制了人才的成长。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该明确其存在的局限性,加快“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步伐,为培养综合型应用人才奠定基础。

一、“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存在问题。当前“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主要是以基础性理论知识为主,很多教学内容过于复杂深奥,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遇到较大的困难。教学内容的滞后性也十分明显,很多生物技术已经被市场所淘汰,不再适用于当前生物领域的发展特点,这样的教学只会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教师对学科前沿动态的掌握程度不足,限制了教学工作水平的提升。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实用性,学生在学习中失去对本门学科的热情。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教师缺乏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较低,学生的理论知识无法在实践中得到灵活运用。

二、“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路

1.改革教学内容。(1)降低内容难度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生物技术概论”能够引导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拓展其视野,尤其是在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价值。在课程改革工作当中,应该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重点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而非局限于复杂理论的分析当中。这就需要结合本专业的基本特点,对当前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知识水平的同时,掌握基本的生物技术。另一方面,还需要以“生物技术概论”课程为依托,促进学生个人修养的提升,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这既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途径。(2)紧跟学科前沿“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该与本专业、本领域的前沿知识相符。在传统教学工作当中,由于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弊端,导致学生所学知识无法满足其实际应用需求,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还需要重新从头学习,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在生物技术专业教学中,则应该加强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在实践中对前沿内容进行有效渗透,培养更多的先进人才。尤其是近年来新技术和新成果不断涌现,教师应该加强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加快自身知识体系和技能的更新,充分把握当前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在教学中引入当前最先进的生物技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3)增加实用内容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这就需要结合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要求,将实用性理论知识与技术引入到课堂当中,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侯静才。了解当前市场需求,确保“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内容能够与市场良好对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可以将生物技术与环境、能源、食品、人类健康和农业等多个领域实现有效融合,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进展情况与实际需求,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在教学实践当中引入相应的科研成果,并对其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案例进行讲解,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对本门学科的兴趣。2.改革教学方法。(1)融合理论与实践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对学生理论知识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受到抑制,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当中,应该以理论结合实践作为基础,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生物技术知识体系,同时增强其技术应用与操作能力,为解决实践问题奠定基础。教师应该多带领学生进入到实验室当中,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可以使其理论知识得到充分发挥,促进知识内容向思维能力的转化。(2)增进交流活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是提升课堂教学与学习效率的关键,但是很多教师往往以自己为核心,只顾自己的讲述,而忽视了学生个性的表达。在教学改革工作中,应该以双向交流式授课作为重点,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其能够在课堂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促进其独立思考能力与意识的增强。传统教学方法的实效性较低,学生在课堂当中容易出现睡觉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交互式、启发式和提问式教学等,能够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尤其是提问式教学模式的设置,能够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增强学生对生物技术知识的认知体验,从而提升学科素养。与此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其能够在小组内部开展交流沟通,针对当前技术成果进行研讨,在思维碰撞当中掌握先进理论知识与技能,达到思维拓展的目的。(3)应用现代教学工具信息化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如果教师依旧采用传统教学工具,将会导致课堂效率不高,无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因此,应该将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结合在一起,实现对传统课堂的优化。尤其是“生物技术概论”课程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难以帮助学生深刻掌握所学知识,如果教学缺乏直观性和生动性,将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打击。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教师也应该将“生物技术概论”课程内容以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展示出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与刺激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3.改革评价方式。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生物技术概论”课程的基本特点,除了应该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外,更重要的是增强其学科素养。对当前课程评价方式进行改革,能够实现对教学实践的有效指导,同时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长处与不足,以便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思路。应该转变传统的单一化评价模式,在评价中不能以学生的卷面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鼓励学生撰写本学科相关的文献综述,加强对课程前沿动态与先进技术成果的调查分析,增强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将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纳入到考核标准当中,使学生能够加强对本门课程的重视。

“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实施,能够真正提升当前教学水平与质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满足社会的用人需求,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改革实践工作当中,应该从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评价模式的改革等方面入手,真正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提升人才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成妮妮.智慧教室在生物技术概论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9(26):51-52+56.

[2]袁建琴,唐中伟,李宏,李丽,张利环,宋芸.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改革[J].农业与技术,2019,39(11):167-169.

[3]陈秋红,周仲华,王悦.农学专业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1):228-229.

[4]李慧,陈玉珍,陆海.高等林业院校“生物技术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7,35(S1):65-67.

农学专业概论范文篇5

关键词: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专业要点;教学设计

一、“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内涵分析

作为综合性大学农学学科中的专业必修课程,“环境科学概论”是“5技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后续学习的基础性课程。对接市场对各类学校及专业人才的发展需求,围绕国家农业、环保、国土资源等部门和相关各个行业的大企业发展需求,培养一批能同时从事技术推广、技术市场营销、技术培训管理、技术咨询及专业技术服务的“5技农业+”实用型专业人才。该专业课程体系在教学设置中主要包含环境管理、环境问题、环境学原理、环境科学与技术、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内容,涵盖了唯物史观、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发展等内容,涉及爱国主义、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工匠意识、科学精神等思政元素。因其涵盖面广、知识点多,且更新速度快,因此,“环境科学概论”课程适合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二、“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实现路径

青年作为我国生态文明的重要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核心价值发展取向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未来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发展取向。进而,环境专业学生的生态价值观和责任担当意识尤其重要。教学中以质量提升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5技卓越农林人才”为出口,从整体式目标、课程思政内容、教学环节三个维度进行了设计,通过引导学生去探索、尊重自然,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国家责任感和法治意识,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整体式目标设计

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育人,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原则,重视专业教育和道德教育。首先,明确教学对象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以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为例。为充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环保行业技术发展新需要,其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可在环保、农业、国土资源等政府部门及其他相关大型企业部门从事“5技农业+”的实用型人才(包括技术推广、技术管理、技术市场营销、技术服务及技术咨询)。其次,清晰其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注重培养“基础厚、专业精、能力强”、社会责任感强、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青年。基于此,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教学目标设计,培养具备相对扎实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并且着重强调综合素质高,将培养能力和传授知识相融合,引导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环境友好的生态价值观、伦理观,增强家国情怀、责任感和法治意识,增强绿色发展信心。

(二)以质量提升为根本,进行思政内容设计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师资队伍特点,提升教师整体素质,鼓励教师多维度提高思政教学质量与水平,形成一支能力强、经验丰富、理念先进、勇于探索、勤于创新的思政教师队伍,为思政课程建设提供保障。围绕“环境科学概论”课程中相关知识传授、专业能力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环节和项目内容的巧妙设计,结合选定的教学内容,将其与思政案例有机融合,达到专业教育兼顾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在实践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编入教学大纲,每章都遵循课程思想政治目标,采取课前预习课件及相关内容;课中讲解、点评、互动相结合;课后辅以讨论、作业及参加相关课题等作为补充的多模式、多手段教学环节设计,对收集、挖掘的思政案例和素材,以翻转课堂、特色案例教学、混合式和嵌入式教学、小组讨论、专题讲座等形式展现;同时,注重“课程质与量”的结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比例”的结合,将相关性强、互动性好、点评效果佳的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

(三)以“5技卓越农林人才”为出口,进行融入式

教学环节设计为了让课程发挥“育人”的作用,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吸引学生参与课程互动,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领会和认可教师传递的价值观,使之真正“学深悟透,内化于心;以学促做,外化于行”。1.坚持唯物史观。新时代精神可以与课程中许多内容完美融合。在环境科学绪论的教学中,围绕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发展、环境科学思想与方法论等专业要点,采取混合式教学加案例教学的方法,有机融入唯物史观和生态文明思想等思政元素。在全球环境与清洁生产的教学中,围绕人口增长与环境压力、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涵及原则,选取小组讨论、自学加评论、翻转课堂、专题讲座等教学方式,将生态文明思想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方法去探索自然、尊重自然、改造自然。2.培育工匠意识,弘扬科学精神。在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的教学中,围绕各要素污染及环境保护目标、污染防治技术及基本思路等专业要点,采取回顾式教学:水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翻转课堂:国内外污染实例分析;嵌入式教学:最好的饮用水是哪种;特色案例教学:郝吉明院士关于PM2.5的访谈、中国十大给排基于“卓越”的“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水院士等新闻报道及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老一辈科学家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恪尽职守的能力素质,厚植工匠文化,激发学生的工匠意识和永攀高峰的科学精神。3.厚植爱国情怀,牢固责任意识。在研究土壤环境教学中,围绕并结合土壤环境特点、土壤污染及修复方法等多个专业要点,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并结合特色案例进行教学,例如:在翻转课堂教学中以“污染土壤的防和治”为题,要求学生从五个方面、用三种方式进行阐述。在混合式课堂教学中,通过预留相关特色案例主题,如中国生态环境官网关于“土十条”的新闻公报;百度中关于土壤污染的相关新闻;南京土壤所三位著名院士及相关工作介绍;讲述我国环境方面获得的伟大成就和研究成果等,采取搭建自主授课学习互动平台,并结合慕课资源线上预习、线下教学课堂互动提问的教学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培育社会责任感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立志奉献、自尊自强、敬业求实、顽强拼搏的爱国主义精神。4.突出法治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在污染防治技术及环境管理的教学中,围绕我国污染防治法和污染防治技术的发展历程、国家环境标准体系以及具体法规标准等相关内容,以翻转课堂辅以拓展学习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立法精神、遵纪守法,激发创新,突出法治思维和创新思维的价值引领。5.有效注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在固体废弃物教学中,围绕固体废弃物的环境问题、全过程管理原则及综合利用方式方法等专业要点,采用对比学习:国内外全过程管理对比;讨论学习:如何推进垃圾分类;案例教学:中国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与利用等教学方法,将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课堂。在全球环境问题的教学中,围绕全球大气环境问题、八大公害带给人类的启示以及全球环保合作的重要意义等专业要点,采取自学结合案例教学的方式,将低碳、绿色发展理念植入教学,培育学生绿色发展、守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国之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中心工程,而“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守护好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意识的主要屏障,则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重任。一个好教师以善问社会,以善养社会,思政根基才能以塑造灵魂、塑造生命承负起学生健康成长引导者和指路人的责任。

三、“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实践效果

通过“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思政教学,笔者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以知识传授为载体,将“立德树人”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人才培养全过程,将课程学习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联系,对课程进行育人思想和育人功能的整体性、系统性设计,为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培养思想过硬、行业产业需要、引领未来的“5技农业+卓越农林人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在国内各级、各类农科学子创业创新大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良好成绩,与此同时,还创建了包含课程思想政治内容的示范性课程。总体而言,整个课程设计比较合理,结合学习内容,聚焦一种方法,多方法协同,优化组合。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对环境科学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

四、结语

农学专业概论范文篇6

关键词:比较教学法;课程;运用

一、创新“概论”课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概论”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创新教学改革,通过讲述生动故事、厘清理论渊源、抓住历史脉络、挖掘现实意义、进行对比分析等,使教材中的这些理论能够在这些方法的滋养下“活”起来,达到吸引学生、说服学生、教育学生的目的,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在学生中真正得以体现、得到认可,坚定学生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1.有利于系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概论”课的重要教学目的。经过初中、高中的各种政治历史教育,大学生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其领会的深度不够,一知半解;不能形成完整的思想认识和思想体系;缺乏广阔的视野,无法知晓理论重点和精髓,难以把握理论本质。目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1)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思想,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拉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的序幕。(3)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4)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认识,继续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5)以习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等思想,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根据人类思维的特点,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石。通过采用比较教学法,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上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未来发展,同时可以比较各个进程的具体情况,从理论角度提高认识深度,明白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列主义、思想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2.有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比较事物的特点,学生才会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要提高课程的实效性,就需要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已近百年,并将继续发展。通过比较,把各个历史进程的不同阶段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作一纵向比较,让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科学态度,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向新高度。其理论成果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不断指引着党和人民伟大事业取得胜利。

3.有利于坚定青年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结合我国国情,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分析比较,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抵制当今社会上流行的一些反面的观点和错误的认识,消除大学生对一些似是而非问题的困惑。在具体教学中,把一些富有争议、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蒙蔽的事实摆出来进行横向比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同西方资本主义的比较中凸显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必由之路。

二、比较教学法的主要类型

1.横向比较法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参照,把中国的国情和所取得的成就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情和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比较,让学生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例如:可以拿2008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中西方社会的发展作比较,就会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当世界经济一片低增长和负增长态势蔓延时,我国经济却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如果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成就是不可能达到的。2.纵向比较法就是在“概论”课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阶段的理论成果和在其指引下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比较。在思想的指引下,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新的胜利,正朝着“两个一百年”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每次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同当时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符合了当时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并且在此理论指引下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重大进步。通过纵向比较,让学生深刻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一旦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各项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三、运用比较教学法应当注意的问题1.认真细致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概论”课教师应当树立运用比较教学法的意识。此种教学法涉及内容多,对比角度广,分析更透彻深入。要求教师不仅对“概论”课要精通,而且要熟悉其他历史及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要以平时下功夫注意收集完整系统的资料文献为基础,建立资料库。知识要扎实、理论功底要深厚,在授课前要科学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根据受众的专业性质、知识背景、认知特点、学习兴趣及爱好等情况,一定要安排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做好预习。因比较教学法涉及面广内容多,在传播手段上也必须全方位涉及,为了提高传播效果和质量,除了传统的书面文字材料、教材、黑板、图片外,教师应该充分采用录像、电视、视频、微博、微信等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传播手段越直观越能实现比较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

2.选择好比较对象

在“概论”课教学中,并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能用比较方法。在长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头脑的过程中,运用比较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和深刻地认识教学内容的异同,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这种方法的本质决定了它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就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用以比较的对象要有异同点。相同是比较的基础,相异是比较的结果。不能为了比较而比较,把两个毫不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比较。换句话说就是要有可比性。因此,选择好比较对象这才有比较的价值和效果。

3.比较时多采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启发式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引导转化,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概论”课教学中,应当依据教学内容、授课对象具体情况,从学生出发,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兴趣等规划并设计一个完整的启发式教学的体系。

4.对比较内容对象进行异同比较并加以综合评价

在进行比较和评价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不要大包大揽,要创造各种条件,尽量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分析、研究、领会比较对象的异同点,探寻出规律性的认识。教师要传授给学生比较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善于运用比较方法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比较教学法实践证明是创新“概论”课教学的有效途径,它必将大大增强“概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范小强 王建利 单位:北京农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进一步认识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增强推进改革发展的自觉主动性[N].人民日报,2003-11-26.

农学专业概论范文篇7

造成大学生法律意识淡漠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学校法制教育的脱离实际现象可以说是重要因素之一。现在各高校中,一般都近乎统一地以开设一门《法律基础》来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而《法律基础》课的学时安排又较少,一般是本科生安排32个学时,专科生安排28个学时。由于课时少,所学内容又庞杂繁多,于是上课的教师为赶进度,只能是简单地进行一堆知识罗列;而学生,更是疲于应付,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师生都苦不堪言。

因此,探讨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如何提高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质量实属必要。

一、法制教育的地位要重新定位

我国目前的学校法制教育从性质上讲是从属于德育教育的,这一点从2002年10月25日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规定中可以直接看出。该文件明确规定:“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同时,国家教委1995年11月23日颁布试行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指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随之,高校设置了统一规范的德育课程体系:统一的大纲、统一的课程设置、统一的教材(国家和省两级)、统一的课时要求,并作为各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课程设置分两类: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

1998年4月,党中央最终审定的新“两课”课程设置方案大体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为主体的课程设置,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属于基础理论教育的内容;二是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两次理论飞跃的成果为主题的课程设置,如“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性和时代性;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当代世界和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主题的课程设置,如“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根据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教社科[1998]6号),三年制普通专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五门课,同时每学期都要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四年制普通本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同时每学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

根据教育部社政司2003年2月《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学基本要求修改说明》,原“邓小平理论概论”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由此可见,法制教育目前事实上的定位是“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德育教育的第三层,可以肯定,这样的法制教育安排只能算是以“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为目的的观念教育。我们认为,把学校“法制教育”视同为“观念教育”的认识及定位是不大合理的,“以思想道德教育的套路来开展法制教育课,不仅难以达到法制教育的教育性,由此还将致使法制教育遭受埋没。”(参见韩世强:《试析我国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重构》,《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出版,第111-112页)虽然法制教育有思想教育的成分,但法制教育不等同于思想教育,如果完全按照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目的内容等牵强附会地冠之以法制教育,其结果只能将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误入歧途。

近年来频频涌现的大学生犯罪现象,也许正是我们应当清醒反思“观念上的法制教育”并为其重构性设计新路径的理由。这些触目惊心的大学生犯罪数据足以说明:现行的高校“法制教育”课,既没有让学生真正懂法,更没有达到对学生予以“观念改造”的效果。所以,我们的认为:“高校法制教育的教育性发挥,需要构建一个属于法制教育本身的体系完整且地位独立的法制教育安排。”

二、法制教育的教育方式要改进

法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没有经过实践是无法真正学好的,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实践性法律教育模式”。

第一,可以运用案例模拟的方式,对真实或模拟的案例进行课堂分析和讨论,尽可能多的学生通过观察、评论、角色转换和辩论等方式,从亲身的体验中学到有用的知识。这种方式能够较好地改变课堂教学中固有的学生被动学习、消极学习的弊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然,这种方式对任课教师的个人知识水平、临场控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第二,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运用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学生身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事件。法律知识的学习与其他所有知识的学习一样,学习者的兴趣非常重要,学生可能不关心刘海洋为什么泼硫酸伤熊,但谁都不会不关心就业协议怎么签定,谁都不会不关心买了假冒伪劣产品该如何索赔。因此,尽可能去选用学生自身、身边的实践或案例,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关注力,最大限度吸引他们对案例的评析,对法律规范的寻找、解读、运用,从而达到较佳的学习效果,做到学以致用。

第三,开辟第二课堂教学。打破课上与课下的界限、书本与现实的分割,经常性安排学生参观监狱,旁听各类案件的审判活动,让学生在面对面的亲临感受和事实分析中自觉获得价值判断。根据我们已有的实践经验,在进行第二课堂教学前应当事先为学生做好铺垫,如要去旁听一个案件的审判,事先应当向学生详细介绍案件的基本情况,案件在审判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第,以使学生在旁听是有目的地去观察、学习,而非是去看热闹或仅仅欣赏一次辩论会。2006年时,我们曾经安排了200多名学生去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旁听一起合同诈骗案,由于事先相关铺垫做得不够,结果学生回来以后普遍形成的印象是人多、案件太复杂、不好看,至于对相关法律的了解一点都没有,可谓效果极差。

三、法制教育的内容设置要调整

高等学校的“法制教育”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主要应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教育。通过法学理论教育,让学生掌握法学的基本观点,在思想上树立起法律权威;要通过讲解和介绍宪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结合不同专业,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部门法,培养学生守法、护法、用法的知识技能和自觉意识。目前,不同类别的所有高校,强行划一地以开设一门《法律基础》来应付“法制教育”,这显然有悖于“法制教育”的真实目的。法制教育的内容选择上,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在不同类别的学校开设不同层次的法制教育课。根据学生所在的学校类别、所学的专业及各校的侧重点需要,除进行宪法、刑法、民法等大法的一般性普及外,还开设一些与各校专业(行业)相关、与各类学生受体相通的法律课程,使“法制教育”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融入大学生内在性需要。

四、法制教育的师资队伍要优化

农学专业概论范文篇8

一、我国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分析

如今,高等院校传播学本科专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开设在最初的综合性院校,一些单科类院校,比如师范类、理工类、财经类、农林类等院校也都陆续开设了传播学专业。各级各类院校的传播学专业,是否能够结合自身地域、文化、经济等方面发展的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是笔者非常关注的问题。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一是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二是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只有实现二者的融合,同时做好两个方面的教学工作,才能使培养的人才既“上手快”,又“有后劲”。要完成这一目标,就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来支撑。

(一)理论层面课程设置

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下设机构中,并没有成立单独的针对传播学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因此,关于传播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笔者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收集整理(见表1)。

1.学理性课程。笔者对上述高校中学理性课程名称出现不止一次的课程作了统计。从中不难看出,几所高校不约而同地开设了“传播学概论”这门课程;“新闻学概论”和“传播学研究方法”这两门课程开设的比例也超过了半数;另外还有2门课程,开设比例达到了40%。除此以外,武汉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还开设了“新闻史类”的课程;复旦大学和深圳大学增添了“新媒体类”的课程。

2.术理性课程。笔者对上述高校中术理性课程名称出现不止一次的课程作了统计,80%的高校开设了“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程(其中包括分开设置“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高校);“传播伦理与法规”和“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设置情况也超过了半数;“广告创意及策划”类的课程有40%。

(二)应用层面课程设置

相对于理论层面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共同性而言,各个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应用层面课程设置则差异较大,这是由不同高校各自传播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侧重的方向不同,所开设的应用层面的课程自然会大不相同。但是,笔者通过统计对比,根据其各自侧重的不同方向,各个高校都尽可能地提供了其专业方向相对完善的课程组合,在这一点上仍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见表2)。从表2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各个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应用层面课程设置中,开设率较高的集中在以下几门课程:网络技术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多媒体应用技术、电视摄像、电视节目制作、动画制作等。上述课程都可以归纳到两个方向的范畴中,一个是广播电视方向;另一个是网络方向。其余的课程设置,则重复性不大。笔者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决定的,不同级别的学校其学生未来发展的定位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则是学校类别和教师学缘结构决定的,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教师资源,突出特色办学,也是各校传播学专业追求的目标。

二、吉林农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探索

吉林农业大学作为广义上的单科类院校,其传播学专业从2004年开始正式招生以来,至今已有4届本科毕业生。从这4届毕业生的去向来看,每年都会有3‘~5人考取研究生,其余的则会就业,就业去向又主要集中在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广告公司、企业宣传部门等单位。虽然2006年学校针对课程设置中不尽合理的地方进行了修订,但整个课程体系仍是以广播电视传播为主要培养方向,修订也主要集中在课程开设顺序及个别选修课的调整。因此,目前学生的毕业去向选择面仍过窄,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其与其他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竞争激烈程度,提高了就业难度。针对上述问题以及七年来在实践教学中得到的反馈,我们对2011年新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探索f生的改革。

(一)划分专业方向

吉林农业大学作为省属院校,其传播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在顺应时展的前提下,如何形成自身特色是我们一直关注并思考的问题。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已日益成为公众的资讯工具,未来即将发展成为公众主要的资讯工具。因此传播学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应关注,甚至专注于新媒体,这已赢得了很多同仁的共识。因此,我们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设定两个专业发展方向:“广播电视方向”和“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学生在大二下学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发展方向的模块课程。

(二)完善课程体系

现有的课程体系主要是以广播电视的课程为主,并没有涵盖传播学专业应有的知识范畴,也没有整合和利用农业大学特有的资源。按照上述高年级分设两个专业发展方向的构想,我们必须精简广播电视的课程,增加网络与新媒体的课程,加大跨院系的选修课程的数量,并填补一些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开阔学生视野,使其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

1.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基础课中,我们选定了5门学理性课程,其中“传播学概论”和“广播电视概论”为原方案中课程予以保留,新增“新媒体概论”“新闻学史论”和“传播学研究方法”3门课程。其中“新媒体概论”作为与“广播电视概论”相对应的专业方向发展的概论性课程,可为学生选择专业方向提供参考;“新闻学史论”有助于打牢学生的专业基础,具备长远发展的潜质,同时它也是一些高校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课程;“传播学研究方法”作为研究方法类课程,也是一个专业课程设置中所必需的。另外,传播学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与文字功底,原培养方案中我们在低年级开设了“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两门课程,由于新方案要在低年级增补一些理论课程,考虑到学时的限制,我们决定将上述两门课程整合为“中国文学赏析”这一门课程来开设。同时,为了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突出自身办学特色,我们开设了“农业科技概论”这门课程,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

2.专业主干课。我们对原有方案基础课之外的专业课程作了梳理,把一些术理性课程以及两个专业方向都需要涉及的应用型课程作为主干课开设。其中,“数码摄影”强调数字化的拍摄和后期处理;“电视摄像与照明”是原方案“电视摄像”和“电视照明”两门课程整合后开设的课程;新添加的“文案策划与写作”课程旨在加强学生的文案策划与写作表达能力;“媒介经营与管理”也填补了原课程体系中媒介管理类课程的空白;其余课程,即平面设计、非线性编辑、新闻采访与写作、媒介经营与管理、广告创意与制作、编辑出版、媒体政策与法规则是两个专业方向都要涉及的原方案课程,予以保留。

3.专业方向选修课。(1)广播电视方向。对于广播电视方向课的设置,相对较为明确。根据原有方案的实施情况,结合学生的反馈,我们决定在广播电视方向设置“广播节目制作”(由原方案的“录音技术”和“播音与主持”整合)、“影视后期包装”(由原方案的“影视合成”和“影视动画”整合)、“农业科教片与专题片创作”(新增),其余课程为原方案课程,包括影视语言、电视节目制作、影视作品解析、栏目与节目策划。(2)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对于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国内成型的课程设置还很难找到,大家还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其实,新媒体只是一个新的平台,其包含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在,主要包括资讯、娱乐、商务和社交。从传播学的专业特点来看,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资讯方面的内容。结合现有的硬件设施和师资状况,并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我们购买了大量的相关教材,反复讨论,并逐一落实开课教师,充分兼顾了教师和学生的利益。最终决定在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开设7门选修课程:网络传播概论、网络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网络新闻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农业新媒体运营。整个该方向课程中,除“网页设计与制作”为原方案课程以外,其余课程都是新开设的。

三、关于单科类院校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的设想

(一)专业联合培养很多媒体行业的负责人表示:他们更需要传播学之外专业的毕业生,究其原因只有一点,学生的内容制造能力不足。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不妨尝试在本校非传播学专业的大三学生中进行二次招生,由其入学时的专业(比如农学等)负责培养学生的内容制造基础能力,由传播学专业培育学生从事媒体工作所必需的媒体和运营能力。这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突出办学特性、提升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行业辅助培训深入媒体,按照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循序渐进,开展确保质量的毕业生产实习,是传播学培养合格毕业生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目前,虽然各级院校都注意开展学生的教学实习与毕业生产实习,但具体的实习质量、规模以及整个实习的标准都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科学要求。如果能够通过各地各级政府部门,筛选指定若干媒体部门作为毕业生入行前的培训机构,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不管不问的定点实习单位,按照行业规范对学生实施一年左右的入行培训,那么对于统一行业人才教育标准,增强各级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农学专业概论范文篇9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保障专门人才的需要,1998年教育部在新修订并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中,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随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我国高校迅速发展。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截止2015年12月,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157所。从培养院校来看,不仅有综合类院校,还有财经类、理工类、农学类、师范类、医药及政法类院校,其中全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医药类院校为15所。随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学者们日益关注本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大多数学者以某校为例或基于院校的优势学科背景提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但关于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通过比较我国15所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异同点,总结医学院校本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适合符合医学院校特点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方面

我国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医学院校大多以培养从事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背景突出与医学相关的特色。总结人才培养特色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医疗保险特色、商业健康保险特色以及健康管理特色。也有医学院校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综合类院校相近,没有明显的特色。

(二)主干学科与课程设置方面

与上述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医学院校该专业的主干学科均以公共管理学为核心,又分别设置与人才培养特色对应的主干学科,如医疗保险学、金融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管理类课程、社会保障学课程群、经济类课程以及与特色学科对应的课程。其中医学相关课程是该专业在医学院校发展的一大特色。大多数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通过开设基础医学概论和临床医学概论完成该专业学生医学背景知识的培养。也有部分院校开设了详细的医学课程,如生理、生化、内外妇儿等医学课程。

(三)实践教学体系方面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课程实践、专业社会实践、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其中少数医学院校在学生学完医学相关课程后安排学生到医院临床科室实习。大多数院校的学生实习安排在大四下学期,主要分布在医院医保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机构以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等。

(四)讨论

通过比较分析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看出,医学院校均依托医学背景突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以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特色为主。同时各所院校的培养目标、主干学科、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又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知目前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培养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三、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学特色不突出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力求突出医学背景特色,但是从学生实际就业情况分析,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工作的毕业生凤毛麟角。分析原因有两点:一是人才培养特色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和医院医保部门招聘医疗保险工作人员的数量较少,而且医疗保险岗位对医学的要求又较高,用人单位一般选择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从事该岗位,对非医学专业的社保人才拒之门外。二是学生医学知识不足。由于学制有限决定了该专业不能开设全面的医学课程,大多数院校以医学概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医学背景知识。而本专业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在学习医学相关课程时普遍存在较大困难,往往丧失信心,只是应付考试,这就直接导致该专业毕业生的医学知识严重不足。

(二)课程设置缺乏标准

比较各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看出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同类院校之间差异大。各医学院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普遍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但各院校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设置数量和课程内容差异非常大。二是课程设置思路不清晰。很多院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由管理类、社会保障类、医学类、保险学类、经济学类等等课程构成,但课程设置缺乏明显的主线逻辑,主要课程都有涉及,但各门课程之间融合性较低。

(三)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但是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实践教学环节少。很多医学院校仅以毕业论文和毕业见习实习作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部分;部分学校要求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但大都由学生自主完成。二是实践教学设备少。该专业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往往以课程讨论和案例分析的形式开展,大部分学校没有该专业的独立式实验室,更没有实验设备和软件。三是实践教师缺乏。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起步较晚,师资队伍普遍缺乏,大部分教师仅仅完成理论授课,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时间较少。同时专业教师也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四、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基于社会需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医改的推进,由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商业健康保险构成的医疗保障体系日益完善,这为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创造了契机。医学院校在确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充分调研各级社会保障机构、医疗保险机构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科学确定本专科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二)基于统一规范基础上坚持特色发展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应坚持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为依据,首先保证本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在此基础上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特色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医学背景优势,围绕国家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以服务健康中国的建设为目标,突出医疗保险特色。

(三)基于岗位胜任力构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

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应根据学校实际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为了进一步增强本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性和融合性,通识教育课根据学校实际进行系统安排。专业课应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提炼社会保障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依此进行课程设置。同时课程设置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机结合。

(四)基于行业需求设计多元化课程

由于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存在与政府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不同行业中,因此针对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本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多元化设计。多元化设计可在上述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方向课中体现。根据专业特色可自主设置社会医疗保险方向、商业健康保险方向、健康管理方向、老年社会保障方向等多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既突出个性化人才培养,由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

(五)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鉴于目前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的现状,医学院校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一是开设专业实践课程,强化校内实验。通过开设《社会保险经办实务》、《综合管理实验》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校内社会保障专业实验室建设。二是加强校外实践。通关系统指导和培训,要求学生在大二大三期间到基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保险公司或医院医疗保险部门开展实践与调查活动,计入必修学分。三是加强专业实践教师队伍的培养。要求教师指导本专业学生参加学校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参与教师科学研究等。四是进一步强化综合实践环节。综合实践除包括专业见习、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外,还应强化低年级学生的综合实践环节,通过课程实习的形式安排学生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卫生机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等部门进行见习实习,强化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实践认知。

作者:李华业 单位:滨州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长远.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基于对六所高校的调研,社会福利(理论版),2014(12):59-63.

[2]王玉枚,李晨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优势学科交叉发展的问题研究——基于中央财经大学的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11(1):84-86.

[3]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探讨——以财经类院校为例,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04):30-33.

[4]林建鸿.农林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探析,高教论坛,2014(10):57-60.

农学专业概论范文篇10

关键词:实验教学;农机专业;主干课程;贯通式体系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为我国农业机械工程领域培养人才的对口专业,其专业课程的布局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所培养人才的专业基础,而其中的实验环节既是理论课的延续,又是理论课的升华[1],是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养成的第1个实践环节,因此实验教学是农业机械化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专业人才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于这样的共识,近年国内各高校的农业机械化专业在制定和修正培养计划时不断加大实践环节占比,而且专业课程中的实验学时比重在课程总体学时不断压缩的同时基本维持不变。以山东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为例,核心主干课程《农业机械学》的总学时由72学时压缩至64学时,而实验学时的比例均保持在30%以上。随着农业机械朝自动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农机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包括实验教学在内的课程教学体系也面临着新的、更高要求的挑战,因此需要不断进行升级和革新[2]。本文在分析以《农业机械学》和《拖拉机构造课程》为核心的几门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农业机械化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途径提出了几点见解和建议。

1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以山东理工大学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目前主要包含实验环节的主干课程有《农业机械学》、《拖拉机构造》、《机械制造工艺学》、《自动机械设计》、《机电系统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以及《工程测试技术》等。在这些课程当中,除前3门的总学时分别为64学时、56学时和64学时外,其它课程基本为总学时32学时,其中实验教学为4~8学时不等;而《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考虑到设有单独的实习环节,其实验教学只有4学时。这些课程的主要实验内容大多是认知性实验、元部件的拆装实验和部分特性与性能测试实验等。实验教学在时间安排上采用紧密衔接课堂教学的方式,实验与授课穿插式同步进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讲解、指导和答疑解惑;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后,每人需要上交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以及实验报告的质量给出实验成绩,最后以约20%的比例计入课程的总成绩中。目前,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07括: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以及实验效果评价方法较为传统,需要采用更新更好的策略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增加实验的知识与能力收获;实验设备更新缓慢、数量偏少,不能很好地与时俱进、与农机智能化的趋势接轨,且每位学生的动手机会有限;各课程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关联与贯通,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较为零碎,难以形成一个完整连贯的体系;部分课程“农”的含量比重偏低,未能突出体现农机专业特色、服务农机专业人才培养。

2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改革路径

2.1实验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的升级

随着农机向着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也要相应升级和创新。如,《拖拉机构造》和《农业机械学》的实验可以引入无人驾驶拖拉机以及无人作业机械等智能农机装备的结构、性能认识与测试等项目;《自动机械设计》和《机电系统设计》的教学内容也要统一扩展至智能机械、机电一体化农机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此外,实验内容不只局限于实验室,应该让学生走进田间和工厂去进行认知性甚至实操性实验。如,前往试验田、学校的合作企业和实习基地完成实验项目,参加各类农机演示等现场会,对教学内容有更具体、生动和深刻的学习。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也要尝试将课堂教学中常采用的先进教学模式和教学创新技法等加以应用。如,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3],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实验教学模式,线上可以观看视频和动画等自学,线下通过实物拆装与测试锻炼实践动手与动脑能力;采用头脑风暴法等创新思维训练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拆装或认知性实验,在了解某一部件功能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知识对部件结构提出创新改进和设计方案等。农机专业的主干课程都十分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加大引导的力度,较少填鸭式灌输和过场式实验,认为完成拆装就可以,而忽略了拆装和测试过程中的观察、思考和发现。在实验成绩评定方面,教师主要以实验报告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同时兼顾实验过程表现。但是,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都是采用校发的统一格式的实验报告纸,对于不同类型的实验项目来讲太过简单粗犷。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课程的不同实验项目,配合实验指导书,根据具体实验内容设置相应的实验报告格式,量身打造个性化的、项目专属的实验报告纸,准确地对学生的实验效果和能力进行评判。

2.2丰富升级农机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条件

随着农业工程学科受到更多的重视,农机专业课程的实验条件也在逐步改善,如实验场地的扩大和新实验大棚的投入使用,近几年购入的大量实验设备和试验台等。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利用已有的条件如土槽进行各类“仿田间”试验,根据改进的实验项目自制实验设备和试验台也不失为低投入、高产出的升级模式。并且,借此机会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实验的准备工作[4],以及实验设备、机具和模型等的设计、改进与制作全过程,对于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对于实验设备更新换代相对滞后的另一种解决途径就是搭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如,河南农业大学基于VR技术建成了网络化的农业机械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用以进行农业装备的虚拟仿真实验与部分农业装备虚拟仿真训练(实践)[5];安徽农业大学也以科研成果转化为虚拟实验资源,建立拖拉机构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6]。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学院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目前已经初具规模,主要用于拖拉机构造课程的部分实验教学和玉米青贮收获机械的科研等,在未来还需要向更多专业课程和实验项目覆盖。

2.3多门专业主干课程形成贯通式实验教学

目前,农机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场地相对集中,但实验内容太过零散,相互之间的关联并不明显。为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认知知识体系,有必要将多门专业课的实验内容放在一起进行统筹规划,将各课程的多数实验内容有机串联起来,形成贯穿式的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群,然后按照开课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安排。如,实验教学群以《农业机械学》和《拖拉机构造》为核心,针对其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认知与拆装实验,之后分别在《工程测试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实验项目中安排该部件主要性能的测试实验与其组成构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和方法的实验,最后在《液压与气压传动》、《自动机械设计》和《机电系统设计》中布置实践该部件及其构成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改进或设计的实验内容。由于这些课程的开课时间分布在不同学期,因此各课程的实验时间不可避免地存在时间差。为了保证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够有效连贯起来,可以在实验教学上通过采取预习、提问以及带领学生对前期实验内容进行简单回顾等方法,帮助学生将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所学串联起来,专业知识体系不但完整而且前后连贯。

2.4部分课程的实验项目增加“农”的比重

农机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开设学院基本均为农业工程学院,因此主要围绕“农机”开展。但目前《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实验教学场地在其它学院,实验任课教师也是外学院教师,实验的内容主要包括“机床的静刚度测量”和“可加工误差统计分析”2个实验项目,离农机较远,不能很好地融合农业机械的专业知识,体现专业特色,因此有必要在课程以及实验教学内容中增加农机部件设计、制造加工工艺方面的内容;并且,该课程目前只有4学时实验,虽然安排有实习环节,但相对于64总学时来讲占比还是偏少,因此有必要适当加大实验环节的学时比重。此外,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口径并增加其就业竞争力,《机电系统设计》中涉农部分也较其它课程偏少。随着农业机械智能化的发展,该课程在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日益重要的位置,因此需要在其课程内容以及实验和实践环节中逐渐加大“含农量”。为了适应智能化农机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建立现代农机需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理念,山东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培养计划将《农学概论》列为专业选修课。该课程共32学时(均为课堂讲授),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从农机农艺融合的角度,了解、掌握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农业技术措施,同时掌握农业机械设计中需要运用的农艺学原理与原则。因此,《农学概论》极有必要增加实验环节,并引入农机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群,帮助学生对农业机械的主要作业对象和作业目标有实在、具体的认知,理解和掌握智能农业机械及其工作部件的设计、制造或改进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奠定更为扎实和全面的农机专业知识体系。

2.5加强农机专业实验教学师资力量

当前国内高校普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但实验师资建设还未能受到相应重视,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作为实验师资数量极少,专职实验人员和担任实验教学任务的任课教师能够参与的实验培训或进修机会偏少,导致专业知识更新慢、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都较为陈旧。因此,有必要从“引”和“育”2个方面加强农业机械化专业课程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增强农机专业实验以及课堂教学软实力的同时,对培养实践与创新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也具有积极作用。

3结论

以《农业机械学》和《拖拉机构造》为核心的农业机械化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既存在教学内容和模式传统滞后、实验设备更新缓慢等共性问题,也存在部分课程“含农量”不高、未能紧密围绕农机开展的个性问题,还存在课程间关联松散不能很好形成贯通体系的问题。对此,提出了根据智能化农机发展趋势进行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更新升级,根据实验项目“量身定制”实验报告从而对成绩进行科学评价,依据“虚实结合、以虚补实”和自制或改进实验设备等原则改善实验条件,以及将多门专业主干课程的实验环节统筹规划、形成“核心为主,贯穿其他”的贯通式专业课程实验群的改革建议。

参考文献

[1]刘彩玲,张敏,赵杨.“农业机械学”实验课程改革[J].中国农业教育,2015(04):72-76.

[2]阮培英,程卫东,蔡善儒,耿端阳,牛国栋.《农业机械学》课程多层次连贯式教学体系的思考与升级策略[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03):103-104,107.

[3]唐明祥,丁雪梅,张晓君,温海娇,王聚斌,都兴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农业机械与应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08):188-191.

[4]马少辉.“农业机械学”课程实验提质提效的思考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20(11):10-11.

[5]何勋,屈哲,张开飞,陈新昌,李赫,李保谦.农业机械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设计[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