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概论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0 19:02:58

农学概论论文

农学概论论文篇1

学历层次

主考院校

专业

星期六(10月17日)

星期日(10月18日)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上午(9:00-11:30)

农学概论论文篇2

【关键词】 近三十年;农村教育问题;著作;论文;研究综述

一、有关农村教育研究的著作综述

通过对有关农村教育著作梳理归类,从农村教育著作研究层次进行划分,发现农村教育研究著作主要涵盖农村教育整体概论、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概论以及农村教育典型案例选编等内容。

1、关于农村教育整体概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中央对农村改革不断推进实施,农村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翻阅中国共产党历次文献汇编可以发现有许多相关文章开始对农村教育进行关注和研判,只不过是以农村教育命名书籍很少。后来,关于农村教育详述的有李少元著的《农村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李少元著的《农村教育论(新世纪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余永德主编的《农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农民权益保护法律政策读本编委会编著的《农村教育》(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年),段振榜著的《中国现代农村教育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以上主要是对于农村教育较为详细概述,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而产生、出现和不断变化的,与党和政府政策对农村教育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2、关于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概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推进以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农村教育也开启改革探索之旅,主要著作有:吴畏、李少元主编的《农村教育整体改革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国家教委、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遍的《当代国际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大趋势――农村教育国际研讨论文集 (上、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藤纯主编的《中国农村教育的战略抉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进入新世纪,农村教育研究也步入快车道,不同的是研究层次和深度有所提高,主要著作有庞守兴著的《困惑与超越:新中国农村教育忧思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廖其发主编的《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项蕾著的《论农村教育与“三农”问题》(贵州教育出版社2007年),张锦华、吴方卫著的《中国农村教育平等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关于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书籍一般都是立足农村教育现状或者是农村教育未来发展道路以及城乡农村教育差异化增加的视角对农村教育问题提出来改革的路径。

3、关于农村教育典型案例

囿于区域发展快慢和资源富乏现状,农村教育也不可能取得“共同富裕”,当然本着“先富带动后富”思想,农村教育还是出现一些发展典型,对之研究的著作主要有: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汇编的《学校体育改革与研究――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体育研习班讲稿汇编》(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1990年),何东昌主编的《中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伟大实践: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案例选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较多是处于试验,而新千年以来却是更为深入研究,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视,以及从地方到中央的反映,一些先进农村教育发展典型不断涌现,对之研究的书籍更是如雨后春笋,主要著作有陈乃林主编的《小康后苏南农村教育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李少元主编的《新世纪小康农村教育建设的范例与蓝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雷万鹏著的《中国农村教育焦点问题实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尚立富著的《隐痛与希望:解读中国西部农村教育》(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柯玲著的《农村教育共同体构建:基于成都郫县的探索与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

二、有关农村教育研究的论文综述

依据中国知网(CNKI)对题名“农村教育”进行搜索,可得有关“农村教育”研究的学术论文总共有约22500篇(检索时间截止为2016年9月1日)。研究年份上以2005年、2006年(1102篇)、2006年(1552)、2007年(1785篇)最为集中;研究层次上以基础性研究为主,最为集中的是基础研究(社科)(13878篇,占比约为62%)、行业指导(社科)(2602篇,占比约为11.56%)、政策研究(社科)(1444篇,占比约为6%)这前三个学科;研究学科结构上以理论管理层面研究居多(6654篇,占比约为29.57%),其次为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4235篇,占比约为18.82%)和中等教育(3104篇,占比约为13%);研究机构上总体(39所)上以师范类(26所)和农业类(8所)院校为重,其中师范类院校研究排在前三的是东北师范大学(265篇)、西北师范大学(250篇)、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224篇)。

同时,本文又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以题名“农村教育研究”进行检索,选取了被引排列前且每篇文章、论文被引次数皆大于等于200次。这其中包括赵耀辉的《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以四川省为基础的研究》(1997);周宗奎等人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2005);范先佐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2005);谈松华的《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2003);周逸先、崔玉平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与就业及家庭收入的相关分析》(2001);庞丽娟、韩小雨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2006);陈敬朴的《农村教育概念的探讨》(1999);蒋平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2005)等以及一些近年来被引用较多的,如的《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2011);郭晓霞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社会学思考》(2012);刘晓红的《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困难及其发展路向》(2012);范先佐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育难点问题的破解》(2013);段成荣等人的《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2014)等一系列对农村教育研究较为深入的文章。

三、小结

综上对农村教育研究层次、学科、机构的分析得出:一是农村教育研究较为集中于“十一五”期间,2007年达到了“抛物线”顶点,对农村教育研究较多集中于基础和职业层次上,对成人教育研究较少,尽管农村教育从内涵上是包涵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内涵,仔细分析梳理发现其中也存在着对具体内涵理解和把握不清、概念模糊,“在对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时,存在对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三者概念的界定不清,有的文章论述现状,等同于论述存在问题”;[1]二是关于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探索成为研究重点领域,农村教育研究主要以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推动为主,县域具有实践话语权的一线中小学教师研究成果较少;三是对于农村教育研究较多立足于典型的或者说是广为人知的区域进行分析探索,真正结合各个地区的全面研究依然没有全面呈现,必须“突破束缚转变观念深入解读研究对象”,[2]地域特色研究不突出;四是对农村教育资金问题和发展对策研究较为集中,农村社区教育有所涉及但不多;五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研究调查研究实效性有待加强。要想取得政策对地区发展的实效性作用,就必须对相关政策有针对性结合实际进行分析解读、对具体问题给予解答,“应加强调查研究和比较研究”。[3]

【参考文献】

[1] 杨文静.近三年来农村家庭教育研究综述[J].安康学院学报,2013(4).

[2] 于金翠,乔仁洁.近十年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研究综述[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4).

[3] 李志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08(9).

农学概论论文篇3

关键词 返乡农民工 角色 角色认知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出现过三次较大规模的农民工回流高峰,且每次回流规模呈递增趋势。现阶段大量农民工返乡,一方面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农民工返乡加重了农业的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农民工回到家乡后社会角色的失调,有可能演变成心理疾病,导致过激行为,滋事生非,宣泄对社会的不满,从而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返乡农民工进行综述:

1 关于返乡农民工的研究

返乡农民工,在社会流动层面属于农民工回流现象。在回流原因的研究方面,西方学者进行多角度的理论概括,主要体现在:刘易斯的劳动力转移理论、拉尼斯・费景汉的劳动力转移模型、乔根森的劳动力转移理论、舒尔茨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收益理论、托达罗的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转移的托达罗模型、E・G・雷文斯的人口转移的推拉理论以及新转移经济理论。在众多理论中,中国学者在分析农民工回流问题时较多的认可人口转移的推拉理论以及托达罗的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转移的托达罗模型。除此之外,中国学者也对“农民工回流”这一特殊现象成因,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分析。在宏观方面,研究者主要从农民工所面对的社会结构因素,社会制度、产业和区域发展政策和城乡收入差距等角度展开研究;在微观方面,研究者主要从农民工的家庭结构、社会网络、人力资本、经济理性和主体失范等角度展开研究(王志浩,2007)。

在回流现状分析方面,主要体现在回流过程和回流后的现状上,而以国内学者研究为主。回流过程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回流类型和回流特点上,从回流类型来看,有学者从回流成因的角度分析,认为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即自然返乡型、就业失败型、疲劳厌倦型和个人发展型(赵菲菲和王永发,2006)。从回流特点来看,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方面:在数量上初具规模,并且愈演愈烈,形成一股“回流潮”;在质量上呈现优势,平均年龄、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外出劳动力(李晓亮和申覃,2005)。在已有的研究中,回流后的现状主要研究回流农民工创业问题、回流后的乡村适应性、回流后的人力资源开发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回流后的思想状况以及回流后的日常生活。其中,回流农民工的创业问题是研究的重点。

2 农民工的角色研究

2.1 角色概念和理论

角色概念自从被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Mead)首次应用于社会学以来,经过社会学家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已经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社会角色理论(陈卫平,1994)。功能角色理论认为“角色”是为设定和解释稳定社会体系中占有社会地位的人的共同而规范性的期待。象征互动角色理论认为角色可以反映规范、态度、脉络要求、协商以及正如行为者所了解的进化的情境定义。组织角色理论认为与认同的社会位置相一致,由规范性期待所产生,反映非正式群体的压力。而认知角色理论研究的重点在于角色期待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其注意力一项集中于在产生期待的社会条件、衡量期待的技术以及期待对社会行为所产生的影响(B.J.Biddle,1986)。研究角色理论的文章浩如烟海,但是这些研究正如J・H・特纳所指出:角色理论只是提供了对期望、自我、角色扮演能力与角色扮演如何对这些分析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类的一个方法,概念的运用只限于不同的现象分类。

2.2 农民工角色认知

社会对农民具有较为明确的角色期待,而对于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所给予的角色期待更多。“农民工”是先于社会期望而问世的非正式角色,是社会转型期的“新生事物”,它会随着社会期望的逐渐清晰而发展为社会所认可的正式角色(班娟,2007)。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关于农民工的角色认知研究主要是分析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下的角色认知状况。学者揭光钊、廖皇朱(2008)认为农民工在环境变化过程中接受来自区域文化、制度文化、职业文化、身份文化四方面的文化冲突,影响农民工的角色认知。另外,有些学者在城市化、市民化的背景下,对农民工的角色转化进行了思考,重点是转化的阻碍因素的探究。农民工社会角色转变就是由农民转变为市民,在转变的过程中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资格市民化”;另一方面是是“素质市民化”(马雪松,2007)。从市民化的阻碍角度来看,刘传江教授指出广大的农民工要实现生存职业、社会身份、自身素质和意识行为层面上的市民化,需要穿越障碍更多、韧性更强的“隐性户籍墙”。针对这些阻碍因素,不同学者也构建了支持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支持系统。李良进、风笑天(2003)提出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事业单位为基础,以街道、社会为纽带,以血缘、地缘等初级关系为依托的农民工社会支持系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模式。

3 研究述评

返乡农民工是中国社会化进程中的特有现象,当前关于返乡农民工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在西方学者研究的回流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自身的实践情况探析农民工返乡成因、返乡呈现的特点和返乡后的路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等多角度分析。这些研究的侧重点更多是在市民化、城市化的背景下进行的研究,所做的研究更多的是讨论农民工返乡对市民化、城市化的影响等。而很少的从农村建设、农民培养的角度,特别是从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培养的视角研究农民工返乡现象。同时,关于农民工的角色认知,在城市化和市民化的背景下,学者较多的关注农民工在由农村到城市环境转变过程中的角色认知,而对于经历环境由城市到农村转变的角色认知情况,社会给予的关注较少。

参考文献

[1] 班娟.农民工社会角色置换现状及困境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38-40.

[2] 陈卫平.角色认知的概念与功能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1994(1):106-111.

[3] J・H・特纳.社会学理论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361-370.

[4] 揭光钊,廖皇朱.文化冲突视角下农民工的角色认同[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2):345-346.

[5] 李良进,风笑天.试论城市[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12-16.

[6] 李晓亮,申覃.回流民工:农村宝贵的人力资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11):16-17.

[7] 马雪松.论农民工社会角色的转变[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9-33.

[8] 王志浩.中国农民工流动行为研究[博士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2008.

[9] 赵菲菲,王永发.农民工双向流动对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43-445.

[10]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6-107.

农学概论论文篇4

一、案例教学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CaseMethod)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并应用于法学教育教学中。19世纪90年代,哈佛医学院的教学也引入了案例教学方法。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W.B.Doham)推广,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我国,并且在很多学科中广泛使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四门必修课之一,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作为具有这样教学目标的一门课程,其教学一般是从基本概念出发,推演出一整套哲学原理。如辩证法部分,从联系、发展、规律等概念的讲授到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讲授,中间会穿插一些简单的具体事例进行说明。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理论性、逻辑性和系统性,但是远离了现实与学生实际,因此被大学生认为是一种说教课,不能引起更多的兴趣。人类认识的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来自于思想家们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案例教学的过程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恰好是相一致的。先给出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进而总结出普遍的规律,这正符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案例教学,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一个或若干个具体事例出发,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引导、分析等形式,来说明并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某一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思想观点的教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案例教学有大案例和小案例之别,大的案例会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整个过程,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小案例则仅仅是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某一个具体的基本原理,主要由老师讲解。案例教学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从学科理论角度看,案例教学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理论看作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在多种场合公开表示其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来自于实际的案例教学方法,能够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学生角度来看,案例教学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批判精神、创造性思维。总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中选取恰当的案例,能提高本门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

二、农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选编的原则

农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应针对农科院校学生的特点,遵循以下原则来选择案例。

(一)针对性原则教学中的案例要紧紧围绕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须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来选取,同时还要针对农科院校学生的特点来选择[1]。农科院校的学生专业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密切相关,不管是农学专业、动物科技专业、食品专业、生物科技专业,还是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化专业,都是研究“三农”问题。另外,在农科院校中还有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对涉及“三农”的实际问题非常敏感。因此应紧紧抓住农业院校学生的兴趣点来选择案例。例如,在讲述“普遍联系”的意义时,可以结合农科院校学生的特点选择“桑基渔塘”这一生态农业的案例。桑基渔塘这种“基种桑、塘养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生产格局和水陆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珠江三角洲渔谚“桑茂、蚕壮、鱼肥大,塘肥、基好、蚕茧多”,充分说明了桑基鱼塘循环生产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联系。通过这个案例总结出: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活动存在的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社会中人与人的一切现实联系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在案例教学中,还应紧紧围绕农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展开课堂讨论。例如,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几乎各个行业都有涉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实际,分析一下食品安全可能涉及到的领域。通过讨论,让学生从自身所学专业角度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总之,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而且应该了解农科院校的各专业特点,从而在给不同专业的学生上课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课脱离学生实际的局面,让学生感觉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是空中楼阁,离他们并不遥远,增加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兴趣。

(二)实效性原则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努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中,案例选择一定要具有实效性。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关注社会发展与改革。因此,在案例选择上,一要关注当前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2],如食品安全事件等。二要关注热点问题,如住房问题、物价问题、腐败问题、宗教问题……如果在课堂讨论中回避这些问题,那么大学生的困惑就无法解开,以致产生焦虑或是不满的情绪。三要关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大学生就业问题、恋爱问题等,通过这些案例引发大学生的思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真正地进入到他们的头脑中。

(三)启发性原则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启发式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选择的案例应该能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当代的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如果案例过于简单、死板,就不能调动大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而带有启发性的案例教学则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绪论》的讲授,可以结合西方媒体评选千年人物的事件提出问题:为什么在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能够当选为千年人物?以此启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重新反思,并结合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种种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从而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恰恰是时代的精华。(四)适度性原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以后的一门必修课,在教学中不仅仅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的内容,更要树立学科意识,因此在案例选择上要体现学科内涵,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基本要求,适度选取案例[3]。案例选择难度不宜过大,不宜过多超出当代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否则案例讨论无法很好地开展,这样就失去了案例教学的作用。另外,案例也不能太多,否则不能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深度。

三、农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在农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是需要精心组织和设计的。教师应按照课前案例的准备———课中选择导入案例的时机、透彻分析案例———课后总结和评价三个阶段来组织和实施案例教学。

(一)课前案例的准备为了能够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课前准备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它是案例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保证。这与一般的教学备课相比,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师在课前准备案例阶段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案例的选择。教师在仔细研读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和准备讲授的具体原理,按照上述农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选编的原则,精心挑选教学案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案例不是在教学过程中信手拈来的,是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补充,不断完善,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形成的。其次,课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案例教学时,要考虑农科学生的专业特点、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预先设置好问题。问题可以是一个或是多个。如果是多个问题,问题的设计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进行思考。另外,案例分析是让学生个人分析还是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如何分组?案例展示、分析和讨论、总结等需要多长时间?讨论时学生可能会有怎样的答案?这些都应在课前做好设计准备。

农学概论论文篇5

关键词:社会融合;概念界定;测量维度;融合理论

1、社会融合的概念界定

社会融合作为一个社会政策性的概念起源于欧洲学家的社会排斥研究,最早出现在Durkhein(1951)的自杀现象研究中,他认为较好的社会融合可以防止个人自杀,但没有给出具体的定义,且Durkhein的社会融合比较倾向于社会整合,没有较丰富的理论内涵,是宏观概念。在现有的文献中,“social cohesion”和“social integation”都表示社会融合,“cohesion”表示“聚合”,一般描述同一个系统之内的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较受社会心理学家的偏爱;而“integration”表示“结合”,不仅可以描述系统之内的关系,还可以描述系统之外的某群体逐渐结合到该系统之内的过程,经常被社会学家采用。在不同学者的研究中,社会融合具有不同的定义。有学者认为社会融合是“个体或者群体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过程;且通过共同分享历史和经验来相互获得对方的情感、态度,最终整合于一个共同的文化生活”;有学者在族群关系研究中将社会融合定义为“族群之间相互适应和相互同化的过程,是移民与当地人相处的关系,最终构筑出一个良性、和谐的社会”;有学者认为社会融合定是“在城市社会里,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在文化、社会经济地位和心理等方面的差异的消减”;有学者认为社会融合一方面是个体对群体或社区的认同,另一方面是社区及群体对个体的接纳,是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相互交往、构建相互关系的过程;有学者使用“市民化”的概念,认为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融合实质上是农民工自身的市民化,即农民工向城市居民转变的过程。基于这种认识,有学者给出了社会融合更普实的定义:某社会单元中个体或集体行动者的社会联系和互动的范围、强度和质量,该定义赋予社会融合较广泛的适用性。不难看出,学者在社会融合的概念界定上有所差异。因此在研究社会融合问题时,不能仅仅从移民个体层面展开研究,而要多维度的分析。

2、社会融合的测量维度

Gordon最早对社会融合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划分:文化融合、结构融合、婚姻融合、认同性融合、态度接受、行为接受和公共事务融合等7个维度,但后来的研究证明,这7个维度忽略了社会融合在经济、空间上的维度;后来有学者将社会融合分为结构性、社会心理或行为、心理两大维度;也有学者从文化性、交流性、功能性和规范性四个维度来测量社会融合;也有学者从经济整合、文化习得、行为适应、身份认同等4个维度来测度;或从经济、心理、环境和生活等方面。由此可见,社会融合的维度众多,但回顾梳理早期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主要集中在文化融合、经济融合、行为融合和心理融合四大维度。

对于社会融合的测量研究,国家人口计生委报告是从四个层次进行测量;黄匡时和嘎日达提出应该从 “政策指数 ”、“总体指数” 和“个体指数”三个方面来测量;陆康强则构造出了城市融入综合指数。从以上关于社会融合测量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社会融合需要进行多层次测量,是一个综合性指标,但学界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测量指标体系,而且这些指标体系还缺乏一定的实践验证。因此,已有的一些指标体系尚需在具体的实践研究中进行检验,以此来进一步完善社会融合的测量指标。

3、社会融合的理论研究

移民社会融合的理论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西方学者围绕移民与主流社会关系问题的理论研讨众说纷纭,但仍缺乏一贯性,整合已有理论研究,大致可以梳理出“同化论(Assimilation)”和“多元论(Pluralism)”这两大理论。美国著名学者Park给出了社会同化的具体定义:“生化在同一区域内的一些具有不同种族源流、不同文化传统的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共同文化的过程,切这种文化的共性足以使国家延续发展”。美国“熔炉论”便是“同化论”的形象表述,“熔炉论”认为美国已经并且仍将继续将来自不同民族的个人熔化成一个“美国人”,然而该理论后来遭到Kallen的批判,他认为个人与族群的关系取决于先天性的血缘、家族关系,不可改变,美国的民主也应该意味着在美移民的各族群民主,因此,在此基础上,Kallen于1924年提出了“多元文化论”,很快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关注。1971年,“多元文化”被纳入加拿大国策,作为解决国内种族矛盾的理论基础,随后相继被瑞典、澳大利亚等多个西方国家正式采纳。

国内移民的社会融合理论研究主要包括“新二元关系说”、“城市适应说”和“融入说”。其中,马西恒的“新二元关系说”认为移民的社会融合需要经历“二元社区”、“敦睦他者”和“同质认同”三个重要阶段,该理论的研究视角是农民工与城市社区的互动关系,是从宏观层次进行的理论分析。田凯和朱力的“城市适应说”认为农民工的社会融合是指在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文化心理层面的适应,并且这三个层面是相互联系、依次递进的关系,即相对好的经济融合可以促使农民工社会地位的提升,是城市适应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农民工会逐渐形成现代城市社会的生活方式;最后通过与城市社区交往,促进农民工观念转变,实际上是农民工“再社会化”的过程。杨的“融入说”认为移民在主流社会的经济整合、文化接纳、行为适应和身份认同四个维度之间存在递进关系,相互依存,并提出了隔离型、多元型、融入型、选择型和融合型等5种社会融合模式。

4、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回顾已有研究不难发现:社会融合的概念具有模糊性、多维性,目前尚无统一的明确定义,且各维度的测量指标缺乏实证研究,有待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国内移民社会融合的理论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比较薄弱。总之,虽然针对移民的社会融合研究成果已经很多,但关于社会融合的概念、维度仍存在争议,这也给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思考和研究空间。(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Durkhem.E. Suicide[M].London:Routledge,1951.

[2]Gordon.M.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The role of race,religion,and national origin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3]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J].人口研究,2006,(3):87-94.

[4]黄匡时,嘎日达.“农民工城市融合度”评价体系研究――对欧盟社会融合指标和移民整合指数的借鉴[J].西部论坛,2010,(5):27-36.

[5]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82-88.

农学概论论文篇6

关键词 农业气象;决策服务;经济效益;理论评估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301-01

1 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潜在经济效益

气象是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农业生产面积广袤,农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实力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农业气象决策服务的潜在经济效益进行理论评估,才能实现促进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目标。

通过对农业气象服务进行科学的规划,制定出最优决策,才可以在确保支出不超出预期目标的情况下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合理利用气象资源和条件,促进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根据气象服务制定科学的决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农业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2 研究方法

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潜在经济效益的理论评估核心分析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有2种,分别为确定最优决策的步骤和Thompson数学表达式,2种研究方法又是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效益评估的步骤。其中,确定最优决策步骤主要包括确定平均气候资源、确定理论评估采用的决策以及计算每一个决策的加权平均经济收益,根据当地农业发展情况,选择最优研究方法,确保理论评估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制定农业生产规划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而Thompson数学表达式是通过概率确定不确定性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对农业生产实现最佳长期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中,受气象灾害的影响非常大。利用Thompson数学表达式,需要先明确当地灾害天气出现的概率、防灾费用以及防灾时造成的损失,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防灾措施才能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经济效益。在采用Thompson数学表达式的时候,可以分为3种情况。当灾害性天气出现的概率>防灾费用/防灾时造成的损失,必须接受相应的气象服务,且进行科学防御,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经济损失;当灾害性天气出现的概率=防灾费用/防灾时造成的损失时,只需要接受相应的气象服务,适当进行防御即可;而当灾害性天气出现的概率

3 服务与决策

气象服务可以按照离散的形式或连续形式表示,而对应的气象决策分别为离散模式和连续模式。其中,离散模式是农业气象决策常用的决策方法,这种方法也是极为科学、有效的方法。而处于连续模式的时候,决策农业气象服务潜在经济效益值,根据某个指标确定最优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业气象决策的重要目标,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1-2]。

4 天气预报和列联矩阵、概率分布和条件概率分布

天气预报是气象服务的主要形式,其通过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当地气象信息,对未来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农业生产中对气象预报的关注,在气象灾害尚未发生前,提前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当气象灾害发生的时候,最大限度降低气象损失,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离散模式通过用m表示天气状态,连续模式一般用概率密度函数进行表示。在农业生产中,需要用天气预报资料进行决策,必须确定函数f(x)的值。农业气象决策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明确概率分布情况,而条件概率分布的关键因素分别是预报值和实际值。

5 损失矩阵、气象损失矩阵和气象损失函数

损失矩阵,指的是离散模式时,天气状态和气象决策对应的经济损失,主要由多个气象状态和气象决策组成。由于使用损失矩阵,必须明确农业收益情况和损失情况,不具便利性。因此,使用效益损失矩阵,又被称为气象损失矩阵。气象损失函数指的是连续模式时一般用r(x,a)对气象损失函数进行表示。一般采用的损失函数可以分为2种,分别为线性损失函数和二次损失函数。而线性损失函数和二次损失函数又可以分为2种形式。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气象损失函数,才能保证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潜在经济效益理论评估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4]。

6 案例分析

东北玉米产量在我国粮食总产量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根据气象分析玉米最佳播种量和时期,并确定玉米最佳生产结构和布局。干旱预报的气象服务效益,即可以在气象灾害之前,采取有效的干旱预防措施,通过蓄水池储水或者南水北调,解决干旱的问题,不断提高当地农业生产经效益。而为了确保农业气象服务经济效果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积累足够的资料,确定科学的农业气象服务效益系数。

7 结论

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潜在经济效益理论评估,关系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气象作为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必须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决策,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

8 参考文献

[1] LOMAS J,MILFORD J R,MUKHALA E,et al.农业气象教育和培训的现状与未来需求[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0,4(4):59-60.

[2] 于庚康,罗艳,高苹,等.区域农业经济气象敏感性和气象经济效益[J].生态学杂志,2012,31(5):1265-1271.

农学概论论文篇7

专业名称

4月18日(星期六)

4月19日(星期日)

课程 代号

上午(9:00-11:30)

课程 代号

下午(14:30-17:00)

课程 代号

上午(9:00-11:30)

课程代号

下午(14:30-17:00)

020118  餐饮管理  00984  酒水知识(选考)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77  消费心理学  00978  烹饪工艺学(二)(选考)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054  管理学原理

00980  烹饪原料学(二)(选考)

00977  餐饮业法规

04729  大学语文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228  物流管理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5364  物流企业会计(选考)  05372  国际物流导论(选考)  05361  物流数学(选考)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41  基础会计学(选考)  00012  英语(一)

05362  物流英语(选考)

00020  高等数学(一)(选考)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选考)  020231  劳动和社会保障  03312  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00341  公文写作与处理  03313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03320  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应用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265  采购与供应管理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5364  物流企业会计  05728  采购谈判与供应商选择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361  物流数学  05362  物流英语

05734  商业组织与过程

020313  销售管理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77  消费心理学

00185  商品流通概论  00054  管理学原理  0418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319  中小企业经营管理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48  国际企业管理  00177  消费心理学  00020  高等数学(一)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182  公共关系学

080786  移动商务技术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0089  国际贸易  00177  消费心理学  00012  英语(一)

00178  市场调查与预测  00181  广告学(一)  00022  高等数学(工专)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98  国际市场营销学  080788  嵌入式技术  02316  计算机应用技术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141  计算机网络技术  00012  英语(一)  02318  计算机组成原理

02236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00022  高等数学(工专)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2323  操作系统概论  090125  种植  01710  经济作物生产技术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4593  农业基础知识  02668  土壤肥料学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1712  农作物生产技术

07481  管理学基础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90408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02785  兽医微生物学  02554  农业政策与法规  06306  普通动物学  02765  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6314  家畜传染病学  02775  畜牧企业经营管理学

02780  饲料学  090502  养殖  02539  化学基础  03652  动物解剖生理学  00133  畜牧学  01715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  03351  鱼类学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7408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90628  农村社会化服务  01717  沼气实用技术  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2678  农业推广学  00048  财政与金融  01719  畜禽产品特色加工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1718  药用植物生产技术

100701  护理学  00488  健康教育学(选考)  02903  药理学(一)  02113  医学心理学(选考)  02899  生理学  02901  病理学  02996  护理伦理学(选考)  02864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03001  外科护理学(一)  02997  护理学基础  03000  营养学(选考)  02998  内科护理学(一)  03002  妇产科护理学(一)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179  生物化学(三)

03003  儿科护理学(一)  03621  社区护理学导论(选考)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农学概论论文篇8

关键词:农村; 体育; 研究

一、农村体育研究现况

(一)概念界定

相关农村体育的基本概念主要体现于对"农村"、"农村体育"、"农民"、"农民体育"及"村落体育"的认识上。

1.村落及村落体育概念的界定

村落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最主要的自然聚落,具有社区的社会关系、秩序以及一定规模的社会生活群体。村落的边缘清楚,由固定的农业人群长期聚居和生活所组成的空间和社会单元。

村落体育是指在村落环境中以村民为主体,以健康、娱乐、休闲等为目的而进行的非生产性的身体锻炼活动,属于社区活动概念,具有文化层次含义,包括各种现代体育活动和传统体育活动。

2.农村、农民及农村体育的界定

农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的居民聚居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载体和主要场所。

农民,相对于城市居民,是一种身份的表征,是以农业为主要生计,以村庄为长期居住地的人群才能称为真正的农民。

农村体育是以增强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在农村地理范围内,以农村人口为参与主体所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包括在农村地区的少数民族体育。

(二)农村体育组织研究

当前村落体育组织结构松散,缺乏稳定性。有学者从自组织理论出发,分析农村体育的历史变革与农村体育组织演绎之间的关系,认为自组织演进是当前农村体育组织发展的必然路径,在农村体育组织体系中,政府和体育职能部门应明确自身角色并合理定位。

(三)农村体育现状研究

现状研究主要涉及体育人口、农民体育意识和态度、体育价值观念、健身场所、锻炼时间及地点、活动内容等方面。现状反映出农村体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农村体育发展受城乡二元体制制约,农村体育管理上存在以"城市体育"衡量农村体育的惯性思维,发展理念上与本土体育及乡土实际的背离;地域范围内农村体育发展不平衡;农村体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农村体育组织不健全等。制约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理念、文化等方面。

(四)关于农村体育对策的研究

在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上,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给予了相应的建议。朱勇从村落体育的善本再造角度强调"原生态"价值取向对村落体育和农村体育的重要性,指出在继承、发扬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发掘传统体育的同时,推动农村体育的多元和文化和谐发展。郭修金从小康社会的建设为视角,认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战略应向下进行转移,县城是农村体育的龙头,乡镇是农村体育发展的纽带,村落是农村体育的根基和落脚点,强化政府职能,注重政府的主导作用的合理发挥。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一)概念界定不清

由于社会的飞速变迁,对农村、农民、农村体育的界定存在模糊,给相关研究带来瓶颈。由于关于农村体育理论研究的复杂性以及概念界定的必要性,在进行研究时应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农村体育范围进行界定。

(二)农村体育研究边缘化

我国对体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竞技体育,虽然近年来全面健身运动的兴起促进了社会体育研究的进展,但从国家社科基金和体育总局软科学理想资助情况看,农村体育只占3.67%。此外,对农村体育的研究容易站在现代体育的视角来审视,忽略了农村社会变迁发展的现实,与农村体育发展的现实渐行渐远。

(三)研究对象不清

当前农村体育研究对象中的"农村"范围过大,对所辖行政村即自然村落社区的体育活动缺乏应有的、足够的重视,事实上,村落是地缘和血缘关系醇厚农村的主体,较多地存在着依靠农耕的完全意义上农民,传统的农村体育项目也正是起源于村落以及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之中,而这些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亦可作为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和保护,并对与现代体育的结合和推广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四)研究方法偏失

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共时性问卷调查法,虽然可以经济、有效地获得研究者所需的调查资料,但由于农村人口流动频繁,村民文化程度较低,容易影响到问卷效度和信度,一个时点的共时性问卷调查不能反映出农村体育发展全貌。

三、结语

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对农村体育研究提出了现实性的要求,但城市体育与农村体育两者结合脱节。农村体育的研究应把握"农村"的实质,与当地的民俗、地貌特征、经济发展、文化习惯、传统体育等结合,不能追求公式化;应将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研究相结合;运用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尤其是社会学理论来研究农村体育,站在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研究农村体育。

参考文献:

何肇发.社区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罗湘林.村落体育研究.北京体育大学,2005.2005.罗湘林.对一个村落体育的考察与分析.体育科学,2006(4):86-95.

郭修金,虞重干.村落体育的主要特征与社会功能探析--山东临沂沈泉庄的实地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7,27(3):33-36.

韩明谟.农村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吴振华,田雨普.关于中国农村体育若干问题的断想.体育文化导刊,2005,36(5):5-6.

卢元镇.社会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卢元镇.社会体育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3.

陈安槐,陈萌生.体育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张红坚,段黔冰.农村体育组织方式选择与农村体育组织建设--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2):20-22.

韩军,王斌,马红宇.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思考.体育文化导刊, 2009(6): 16-20.

奚凤兰.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我国农村体育.体育文化导刊, 2006(9): 8-10

农学概论论文篇9

1 背景与意义

概率统计课是高等农林院校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概率统计课专业设置与发展研究,具有别开生面的研究意义。一方面,它为培养农林院校学生创新和思维能力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手段;另一方面,还为学生将来的研究和工作提供必备的数学素质和工具。

理工农医药是高等农林院校开设概率统计课的主要专业,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课程的理解,并使之应用到相关课程上去。由于课堂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而且也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因此“死板硬套”类教学模式严重偏离了应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更不用说使用其解决生产生活与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了,因此这一类的教学方法很难有实践能力,更谈不上有创新能力。在国内的某些高等农林学校,概率统计课的教学,往往不能把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所以很难在概率统计教学中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概率与数理统计是实际应用性很强的一门数学学科,它在天文、地理、经济、金融与保险、经济模型预测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而又深远的应用。本文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了相关专业学生对概率统计课的教学模式效果的反馈,进行了大胆改革与积极的实践,采取灵活多样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的教学模式,已经本文由收集整理取得的很好的效果。

2 按层次、有针对地创新实践教学

主要内容和最终成果:比较详尽地探讨高等农林院校概率统计课的创新型实践教学特点,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探讨高等农林院校概率统计课创新型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1)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2)引进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3)运用课堂讨论式教学法,增强学生积极学习的参与意识;(4)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开展数学实验课,提高学生的适应教学方法并处理相关应用的能力。

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高等农林院校概率统计课的教学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往往教师付出了很多,但收效甚微。绝大部分的概率统计课的教学只注重了内容的教学,而忽视了手段、方法和结构的教学。虽然内容在整个教学中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是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内容教学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更为根本性的问题,即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的结合。

要采取多种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引进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积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数学实验课,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活动所产生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侧面,教学总是师生之间既对立又能统一的双边活动过程。传统的教学结构主要是以教为主,以学为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占据着主体地位。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环境下,如何创建新型教学模式,引进创新型实践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产生学习动机,使学生把当前所要学的新知识、新概念和对当前所学的知识的原有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以形成自己的认知学习,同时这也是我们高等农林学校概率统计课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

3 主要特色和成果效益

3.1 特色

(1)创新意识对于塑造创新型老师,推行高等农林院校概率统计课创新型专业课程设置对教学发展的意义和作用重大;(2)高等农林院校概率统计课创新型实践教学应具有的教学特色和教学艺术;(3)创设问题情境,创造优质课程。

3.2 创新点

(1)以农林院校的学生为本,以概率统计素养教育为方针,以培养学生掌握概率统计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 不断推进和完善高等农林院校概率统计专业配置与教学研究。

(2)以概率统计实验必修课,数学建模选修课和数学创新活动为轮廓构建“金字塔”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该体系中,统计实验是必修课,全体学生都能从中获益;对于能力强,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通过数学建模选修课和创新活动,使自己得到概率统计方面的数学实践训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创造力得到开发和增强。

农学概论论文篇10

【关键词】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农村

最早的人力资本思想可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他在其中论述了教育和训练的经济价值。随后亚当斯密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人力资本的初步概念,他在其经济学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指出劳动分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被誉为“人力资本之父”的舒尔茨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他指出对德日战后的经济腾飞,人力资本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经济学家们开始注重到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学术界各种研究成果也日益丰硕。在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之后,笔者将其大概分为五个部分来阐述:第一部分是人力资本的相关研究;第二部分是以人力资本为主线的经济增长理论;第三部分是国内外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归纳评述;第四部分是国内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述评;第五部分对上文进行了归纳总结。

一、人力资本

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揭示了教育对人的重要影响。舒尔茨(1960)首次在美国经济学年会的演讲中阐述了较完善的人力资本理论,他指出用于教育、医疗保健、职业培训和劳动力迁移流动的费用构成了人力资本的投资,同时他也定量研究了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贡献率,但是却并未对“人力资本”作出明确定义。贝克尔(1964)则明确清晰地给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马歇尔(1890)把人力资本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明赛尔(1958)在其著作《人力资本研究》中认为,人力资本除了才能、知识和技术外,健康、时间、生命也占有重要位置。麦塔(1976)指出,广义来讲,一国的人力资本除去本国内居民的知识、才能和技术外,还应包括创新精神、应变能力、工作毅力、兴趣爱好、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其它可能促进产出增长的人的质量因素。

二、人力资本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人力资本理论也日趋完善。同时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成果的丰硕又促进了经济增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主线的经济增长理论依次经历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及新增长理论这三个阶段。笔者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研读后,对此作了一个简要的回顾。

(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之一亚当斯密(1776)最早明确提出应把人的能力归为资本,“国民财富的增长主要归功于劳动分工、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其中劳动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大卫李嘉图(1817)发展了斯密的劳动价值学说,他在《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中提到经济增长的源泉是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资本只是转移了自身价值却并未创造新价值。萨伊(1803)在《政治经济学概要》中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各个行业提高技能从业增加产出的普遍现象。马歇尔(1908)也指出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所有投资中贡献率最高的,它将成为最强有力的生产发动机。此外,欧文费雪也得出了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将促进产出增加的结论。

虽然早期的这些经济学家们都看到了人在生产活动中的巨大作用,但由于当时劳动者技能素质都还处于初级人力资本的层次、知识技能经验等都十分匮乏,所以基本上不存在质的差别,于是古典经济学并没有把人力资本真正当作一种独立的资本。从而这些研究成果的价值还是比较有限的。

(二)新古典增长理论

(三)新增长理论

国外学者的各种研究成果无一例外的都证明了人力资本才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人力资本引入我国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内也出现了很多相关方面的研究文献。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四、国内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村经济增长研究概况

(一)对全国进行分析的相关文献

(二)对个别省或部分地区进行分析的相关文献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