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23:04:12

山西农业

山西农业范文篇1

关键词:新农村;山西;农业管理

1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现状

我国非常注重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在最新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就指出,我国现阶段要加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我国总书记习也明确表示:在“十三五”的建设阶段,要做好“三农”发展的扶贫工作,帮助社会整体均衡发展。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山西农业管理现状

2.1山西农业管理现状

首先,山西农业发展势头良好,整体经济稳步上升。在国家一系列的鼓励和扶持政策下,刺激了农民群体的自我发展需求,鼓励从事播种和相关农业工作,整个山西省的农业发展趋势良好,农民群体的年度总收入额度也同步增加。其次,山西农业基础建设积极投入,各类设施初步完备。在国家政策指导,和山西省政府的帮助下,基础建设较为薄弱的现状被广泛重视,各类生产性基础设施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大力开展。最后,加大基础知识输入,农民群众文化水平有所提升。山西省政府相应“三农”建设的号召,鼓励相关农业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文化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以及科技创新的能力。

2.2目前山西农业管理存在的劣势

首先,尚未建立农业管理体系。相比与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和稳扎稳打的第二产业,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业管理体系还是相对比较薄弱的,在山西省也是同样的状况。其次,农业相关理念更新过慢。由于中西部地区教育输入的不够,大多数农业管理人员还存旧思想、旧思维,山西地区的管理理念依旧偏向小农经济的保守方式。如,在山西省某城镇,20~40岁能使用现代化信息移动设备的人数,只占30%多。由于相对知识的缺乏、法律的懵懂、技术的落后,导致整个农民群体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及合约精神等正能力的缺乏。最后,农业管理专业人才的缺失。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人才是发展之本,目前山西农村地区存在农业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山西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留不住专业人才,部分地区缺乏专业人才激励机制,部分地区管理模式落后导致专业人才不能放手进行管理,这些都制约着农村管理的发展。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山西农业管理的建议

3.1加强山西农业管理体系的建立

要顺利开展各项农业管理工作,需要严密的管理体系进行指导,这样才能让农业工作的流程进行有序可控。山西省建立合适的农业管理体系要注意几点,一是指导性强,明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管理工作的目的;二是管理体系要结合国家发展的趋势,传统结构与创新管理相结合;三是管理体系中加入监控机制,注重过程管理和反馈管理,确保整体运作有效性。

3.2加强山西农业新思想新理念的树立

我国传统的农业管理理念单纯关注产量和销量,涉及的信息量较为单一,新时代的农业不仅需要关注对产量和销量的影响因素,更需要用新理念新思维对产业格局、销售模式、产品调整等信息进行创新。如:通过山西地区区域优势的把握,建立特色农业生态区,并结合已有地貌的旅游业的开发,在注重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对本地区特色农业产品进行大力推广。

3.3加强山西农业专业人才队伍的建立

专业人才是地区发展的动力,所以要加强山西农业管理建设必须培养一支专业的农业人才队伍,他们不仅要对农业专业知识比较熟悉,还需要具有管理能力,知道如何完成自己的职责,这就需要山西政府提高对地区内人才的培养以及提升对地区外人才的吸引力。同时,继续做好后期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帮助专业人才在岗奉献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提升。

作者:林杰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山西农业范文篇2

一、财政支持农高区发展的现状

(一)五大基地初步成型

“以农为本,以谷为核”,“五大基地”撑起晋中国家农高区创新高地“四梁八柱”。科创基地突出科技创新,初步建成“一所、一室、一院、五中心”。中科院智能农机装备实验室成为省内首家与中科院合作共建的研发创新平台,稼祺藜麦研究院建成全球唯一的藜麦基因库,成为有机旱作农业先锋,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由华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专业检测公司辽宁通正集团市场化运营,30个产品获得“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监制农产品品牌”标识。功能食品加工基地立足企业自主创新平台搭建,一期10万平米标准化厂房年底主体完工,配套建设研发实验室、检测中心、产品展示厅,实现企业入驻、管理、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同步引进专业招商团队,开展市场化运营,目前落地企业5个。青农联创新创业基地聚焦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建成2万平米玻璃智能大棚,30个柔性大棚和38个棉被拱棚年底完工,引进晋中青农联、山西农大和先正达等创业团队,开展南果北种新技术和食用玫瑰、高端花卉等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致力为北方有机旱作农业探路目标,建成千亩粪污有机化循环利用、千亩有机旱作谷子机械化生产和农大中试“三大示范园区”;扩建旱垣温室100个,成为北方地区最具特色的有机旱作农业典范。山西农谷总部基地装修完成,山西农谷深圳企业总部、贵澳实业、神农集团等一批总部经济集中入驻。

(二)标杆项目加速推进

围绕全省十大产业集群,总投资159亿元,年度投资54亿元的33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农谷发展动能和后劲持续增强。一批新型项目引进落地,南方黑五类、海玉、鑫炳记、摩根等企业集聚农谷,打造全省最具潜力的功能食品产业群,晋药堂中药材建成全省最大的中药材育苗基地和交易平台;一批提质项目全面增效,先正达、金砖五谷、保森种羊、晋汾种猪、农谷大数据中心、南果北种等标杆性项目建设。

(三)人才吸引不断加快

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坚持体制创新、政策吸引、硬件配套多管齐下,集聚大量优秀人才参与农谷建设,持续增强农谷内生动力。完善人才库,充实专家智库;建设新平台,新建全国“三农”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打造涉农领域国际人力人才线下线上集聚平台;创设软环境,完善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制度,打造一流人才服务环境,形成高端优秀创新人才集聚效应。

(四)品牌创建不断延伸

坚持以吸引外商投资、培育外贸主体、开展国际合作为抓手,建成山西现代农业对外开放窗口,切实叫响山西农谷品牌。借助我省驻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等区域招商平台,引领农高区农产品和现代农业技术与国际接轨。开展国际商标注册,拓宽国际市场,提高优势产品出口比率。借助自由贸易区片区优势,完成武宿保税区保税专仓建设,开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外专仓,持续加大东企业的技术研发合作,打造现代化种业基地。

(五)农村改革不断推进

继续推进农技农经农机“三支队伍”“五地一产”入市、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农村集体债务化解试点、智慧农业与科技体制创新改革试点等改革任务,争取被列为全国首个全域农业科技现代化示范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不断推进“谷城院”融合发展,落实《推动“谷城院”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完成山西农大(省农科院)落地农谷或联合办学,推进直属研究机构建设区域性农业优势产业示范基地,持续提高农谷辐射带动能力。

二、财政顺应农高区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产业发展支持力度

强化财政支持,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各类扶持资金并加大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力度的基础上。对投资额度大、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广阔的现已落户农谷的农业产业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资源型转产企业和招商引资企业等经营主体实施的在建项目贷款给予财政贴息,通过财政贴息的引导作用,吸引撬动银行信贷资金投入,大力培育和引进科技含量高、装备优良、科技先进、知识密集、要素完备的农业、科技龙头企业、领军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助力农谷快速发展。

(二)设立农谷科技基金

设立山西农谷科技基金,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推动,有效融合财政、金融和社会资本的基金形式运作,吸引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确保财政资金放大杠杆倍数不低于2倍,形成建设合力,解决农高区产业融合发展路上面临的投资动能不足、效率不高、发展不快问题,实现以农为本、以谷为核、打通产学研通道,推动农高区三年成势、五年成型、稳步式发展。

(三)支持管运分离试点改革

支持组建山西农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开展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及资产经营,市政公用设施投资建设,土地整治及管理服务等。组建山西农谷金农农业建设有限公司,主要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治服务、其它土地管理服务、物业服务、园区管理服务等。重点开展功能食品加工基地、青农联创新创业基地、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等土地收储工作。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法依规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加快审批进度,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涉农企业负担,有效保护各类投资主体合法权益,稳定投资信心,激发投资活力。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等要素改革,保障农谷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改善投资环境,强化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和环境保障。

(四)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

山西农业范文篇3

山西省是我国的内陆省份,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复杂,干旱少雨,人多地少。近代以来传统粗放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以环境为代价的煤炭等矿产资源开发严重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坏境,使得自然灾害频繁,水资源紧缺,坏境污染加剧,对农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生物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尤为密切,山西面临十年九旱、水土流失严重、盐碱地和中低产田所占比重较大的省情,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一方面,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缺口大加之老化失修使得农业灌溉用水紧缺,而现代节水农业投入大,各级政府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专项投入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在金融性投资上,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多是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公益项目,没有政府部门的牵头融资较为困难。由此导致农业产出不足,而生物农业是一个对原料依存度比较高的行业,农业原料的供应不足、质量不高制约了生物农业的发展。

2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农业领域缺乏足够重视山西的经济属于资源型经济,长期以来山西把开发优势煤炭资源作为山西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支柱产业,而这种取之于煤,用之于煤,投入于煤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形成了畸形的经济结构。目前,山西以煤炭工业为主的发展之路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资源紧缺、资金投向太过倾斜等问题正在显现。山西省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是生物农业。但是,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受传统农业观念的束缚以及对农业发展缺乏整体的长远的规划导致农业发展长期不能有所实质性的突破。

3涉农企业成长度不够,缺少集团化的农业龙头企业山西是农业小省,但涉农企业很多,这些农业企业以小微企业占绝大比重。截止2011年底,我国进行了五批次考察共选出部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288家,其中山西共有33家企业入选,占全国5个百分点。由此看出,山西的农业企业面临着局面混乱、多而不强、研发能力弱、带动能力有限等弱势,尤其缺少集团化的农业龙头企业做支撑,这种局面造成山西农业企业成长度较低、技术的延伸和深化困难、技术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较弱,使得山西生物农业发展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境地。

4农业软课题研究投入少,科技研发能力后劲不足农业投入的增加是农业系统产出增加的基本动力,这些投入不仅包括种子化肥、农机农具、资本等有形投入,而且涵盖劳动者素质、科技水平等无形投入,而发展现代生物农业关键是要靠生物技术做支撑和农业科研人员做智力支持。多年来山西对农业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投入不能满足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实际所需,在优势的转基因育种发面,基础研究工作薄弱,有效的人才和信息交流机制不健全,良种的繁育、引进、推广力度不大,缺乏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基因。由于资金投入少、专业人才培养不足,科研水平得不到提升,对山西生物农业的后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5生物农业技术创新滞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以政府投资为主,山西农业的科技研究主要集中于山西农业科学院和山西农业大学,农业企业的资金投向更侧重于生产和销售领域。目前,虽然山西农业生物技术的前沿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农业科研单位、农业企业、农业生产实践相脱离,农业生物技术研发资金严重短缺以及在科技研发、产业管理、审批上程序繁琐,使得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成果商品化进程缓慢。加之其在专利、市场、营销、服务和资本上的劣势,都严重制约了山西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山西现代生物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山西要想实现战略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解决对煤炭工业的严重依赖,这就需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对未来的发展模式要有明确的定位。生物农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等特点,这正是山西转型后的发展模式,由此发展生物农业对山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也显得尤为迫切。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山西发展农业应着眼省情,立足“三农”,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山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广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在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的同时还要加大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继续实施汾河流域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土流失整治、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等项目。还要设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保证资金投入的稳增性和使用的有效性,同时鼓励资源型企业投资发展农业,努力建设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提升山西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生物农业强势崛起山西要实现生物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突破传统农业的束缚,拓宽农业发展思路。为此,不仅要做好生物农业的发展规划,还要把物流业和服务业等其他配套产业进行整体规划,实现产业链的衔接贯通。在转型时期,山西应逐步调整单纯依靠煤炭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把生物农业作为战略性产业给予足够的重视,政府方面要加大产业整治力度,扭转农业产业混乱的现状,引导社会资源向生物农业产业流入,逐渐优化产业结构,最终实现以生物农业为重点的第一产业内部有效整合和三大产业间协调可持续发展。

3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农业企业在推动生物农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农业企业混乱的现状,山西应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同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实现对农业企业抓大放小、扶强淘弱,最终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专业化中小企业为支撑相对合理的企业格局。政府要为生物农业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制定优惠政策,解决企业资金难题,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鼓励企业开展重大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商业化和推广应用,保障产业发展。此外,还需加强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化载体、产业化基地、开发园区等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形成规模发展优势,增强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完善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发展体系。

4加大对生物农业的科研投入力度,增强科研能力实现生物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山西要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上加大投入力度。根据山西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把握生物农业的发展趋势,制定农业生物技术总体战略规划。各科研单位要加强农业生物技术基础理论研究,重点扶持产业化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注重研究成果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政府要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形成以优势项目为纽带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集群,逐步形成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社会化农业生物技术研发与生产格局。在人才培养上,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优化研发环境、加大科研经费等一系列创新机制,培养和吸引一批国内外高素质的才到山西发展,促进山西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

山西农业范文篇4

一、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2008年,山西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42.6%。从评价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六大方面看,即: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和资源环境等六项指标的实现程度分别为27.8%、65.8%、10.5%、57.0%、73.3%和32.4%。

从评价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18个指标看,2008年山西省有四项指标实现程度达到100%,即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农村居民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和万元农业GDP用水量达到了全面小康标准。实现程度超过50%的指标有: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62.7%、农民文化娱乐支出比重93.3%、农民信息化度66.4%、农民对村政务公开满意度67%和农民社会安全满意度80.0%等五项指标。实现程度不足50%的指标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小城镇人口比重19.5%、农村养老覆盖率8.9%、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20.0%、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6.2%、平均预期寿命27.3%、居住质量指数27.2%,尤其是森林覆盖率只有14.1%,其小康实现程度仍为负值(-36.6%)。

二、山西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成就

(一)经济持续增长

2008年,山西农村全面小康经济发展实现程度为27.8%,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从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来看,2008年,按以2000年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山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90.5元,比上年增加9.5元,增长0.3%,实现程度为20.8%,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大量富余农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2008年,全省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为40.6%,比上年下降3.0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为62.7%,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为19.7%,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程度为19.5%。

(二)社会稳步发展

2008年,山西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发展实现程度为65.8%,同比提高7.2个百分点,从社会发展类主要指标的实现程度看,近年来,山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成绩突出,效果显著,广大农民普遍受惠。截止2008年底,全省115个涉农县(市、区)已全部覆盖,实现程度达到100%,同比提高17.4个百分点;农村养老覆盖率实现程度为8.9%,离全面小康60%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实现程度为20.0%,与上年持平;农村居民基尼系数自2000年以来,一直处在0.3-0.4的合理区间,表明山西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在不同收入层次农村居民收入普遍增加的基础上的提升,收入分配结构在合理区间内,其实现程度为100.0%。

(三)人口素质与上年持平

2008年,山西农村全面小康人口素质实现程度仍为10.5%,与上年持平。其中,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5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6.2%。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对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本身的受教育年限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征程中是一个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2008年,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1岁,小康实现程度为27.3%,与全面小康的标准仍有较大的差距。

(四)生活质量继续提高

2008年,山西农村全面小康生活质量实现程度为57.0%,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从具体指标来看,山西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9%,达到了小康要求的标准,实现程度为100%;农民文化娱乐支出比重实现程度为93.3%,同比提高6.6个百分点;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家中电视机、电话、计算机的普及率大幅提升,农村居民生活的信息化程度迅速提高。2008年全省农民信息化实现程度为66.4%,同比提高13.3个百分点。居住质量和居住环境虽有所改善,但步伐较为缓慢,力度不是很大。2008年,山西农村居民居住质量指数为33.5%,仅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27.2%,同比也只提高2.3个百分点,与小康建设要求相差甚远。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反哺农业的力度加大,未来几年将成为政府大力改善农村居住条件的关键时期。

(五)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加快

近年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的加强,基层党政领导依法治理观念不断增强,特别是全省各地加大了村务公开和村民自治工作力度,农民对农村民主进程的满意度逐年提高。2008年,山西农村全面小康民主法制实现程度为73.3%,在六个方面中实现程度最高,其中,山西省农民对村政务公开满意度为75%,实现程度为67%,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农民社会安全满意度为80%,实现程度为80%。

(六)资源环境改善力度加大

2008年,山西农村全面小康资源环境实现程度为32.4%,比上年(-24.4%)提高了56.8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山西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加大保护耕地资源的力度,先后出台了《山西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山西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工作程序》等措施,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挖潜的原则,严格保护耕地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坚守耕地红线,使全省耕地面积稳定在6000万亩。2008年全省耕地保有量在上年6080.59万亩的基础上增加为6083.74万亩,常用耕地面积变动幅度由多年来的负值变为正值,实现程度达到33.3%;随着农村水利设施改造,农民节水意识提高,生产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受水资源减少的影响,使农业用水消耗减少,万元农业GDP用水量逐年降低。2008年,全省万元农业GDP用水量比上年减少了245立方米,实现程度达到了小康标准;森林覆盖率仍为负值,实现程度仅为-36.6%,可见,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加大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的力度,加强植被管理,保护资源环境任重道远。

三、山西农村全面小康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持续增收难,收入水平低。农民收入在全面小康建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赋予的权重达20%。保持农民持续增收也一直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工作目标之一。虽然近几年山西省农民收入连续三年高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为12.2%,特别是2008年在遭受冰雪雨冻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山西农民收入继续创历史新高,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11.8%),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进程。但从目前形势看,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一是受国际经济危机及全省安全治理整顿的影响,山西70%左右的煤矿企业处于停产整顿状态,导致农民外出就业困难,工资性收入锐减。二是今年山西粮食减产约一成左右,加之农产品价格的下降,特别是在山西粮食作物中占主导地位的玉米价格及活猪价格的下降,使第一产业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在逐渐减弱;三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过快增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惠农效益;四是农村产业化发展水平低,难以对农民收入的增长形成推动力。此外,农民收入水平还相对较低,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1.2%,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居民1.6个百分点。

(二)农村人口素质提升较慢。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体系中,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第二位的重要指标,占有12%的权重。虽然近几年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和“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省委、省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村中小学教育设施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受农村贫困人口多、观念落后等原因的影响,收效甚微。近三年来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一直停留在7.5年,实现程度仅为6.2%,离全面小康还有93.8%的距离。要提高这个指标值难度很大,一是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落后,缺乏必要的教学实验设备,加之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优秀教师匮乏,影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二是农村老龄化速度加快,农村较高文化素质的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少之又少,人口素质普遍较低,使农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的难度加大。

(三)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困难较大。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指标是衡量农村全面小康的又一重要标志,特别是居住质量指数属第三位,占到11%的权重。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但由于山西长期以来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村居民生活环境较差,特别是贫困地区较多,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落后,改善起来难度相对较大。据调查统计,目前山西饮用自来水的农户有61%;使用清洁能源的农户只有9.9%;使用水冲式厕所的农户还不足2.4%,而这3项的全面小康标准分别是80%、70%、70%。因此,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城镇化水平低。2008年,全省乡村劳动力达到1074.85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86.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劳动力637.85万人,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仍高达39.8%,但其增加值却只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4%。农业、农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收入增长问题,而农民增收难的深层次原因则是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目前,农民增收面临的最大困难,就在于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农业劳动力所面临的困难。从山西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村劳动力总量大且逐年增加;二是本地煤矿企业作为山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主渠道,由于经济危机和安全治理整顿的影响,吸纳能力正在逐步减弱;三是城镇就业空间相对缩小,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难度相应增加;四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就业能力比较低。

此外,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依然存在,山西小城镇人口比重只有19.7%,该指标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为19.5%,是仅有的4个实现程度在20%以下的指标之一。山西农村城镇化水平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省份的差距更大。

四、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的几点建议

(一)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增加农民收入。针对山西农村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要不断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并将其长期化、制度化,确保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用于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重大农业科研项目的建设。尤其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力度,保护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实现农业增值、农民增收。

(二)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一是对农村小城镇的建设要做出全面、科学、合理的布局和规划,搞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聚集效应。二是要从法律上保护农民的权益,进一步优化农民就业的社会环境,杜绝低价使用农民工及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三是加强并规范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其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增强农民的再就业能力。四要大力发展本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公务员之家:

(三)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山西农业范文篇5

山西农业大学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文化传承的著名学府。1907年,学校的前身——孔祥熙先生创办的铭贤学堂应运而生,在跨越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以“甘于奉献、敬业乐教”的教风,“勤奋学习、注重实践”的学风和“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精神享誉海内外,为山西农业大学创建高质量教学研究型农业大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当前根据青年学生的实际,对青年学生进行农大精神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崇学事农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山西农业大学面向“三农”,立足山西,辐射全国,它的发展一直与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二)艰苦兴校艰苦兴校体现我校办学的根本宗旨,山西农业大学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教育学生做人和做事。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了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二、农大精神的具体表现

山西农业大学环境优美,它保存了古老的建筑和植物。有亭兰图书馆,嘉桂科学楼,韩氏楼,主楼,崇学楼,南院办公楼,四号、五号教学楼,新旧校门,新图书馆,实验大楼,谷园餐厅,游泳馆,运动场等。丁香是我们的校花,也是百年农大历史的见证者。山西农业大学作为农业高等学府,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贡献社会为目标。引入了南美羊驼,丰富了我国的动物物种资源。在陕西渭南地区建立国内第一家大豆基地,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提升了山西农业科技的水平,为全省和全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历代农大人发扬崇学事农的农大精神,投身于建设农村的事业中,把心血和汗水挥洒奉献给乡村,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牺牲,赢得了社会的美誉。

三、农大精神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正面灌输,教育青年学生要“崇学事农,艰苦兴校”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对青年学生进行教育。我们的校史展览馆、旧图书馆、韩氏楼、校史书等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育资源与平台。我们可以通过校史的讲解,使学生对学校的过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参观校园的古建筑,透过古建筑背后的故事读出农大精神的深厚积淀;通过校史书籍的阅读,对农大精神的形成有一个更系统的认识。

山西农业范文篇6

一、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与提高

明清时期的山西农民针对山西省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作物的特性,对农业耕作技术努力进行了改进和提高。明人吕坤说:“沁水农政,令人起舞。大端多粪少苗,熟锄多耕,壅本有法,去冗无差而已。其粟穗长可尺半,四五穗便可盈升。……粪多力勤,八口饶养”,①因此吕坤得出结论:“膏田一亩,胜薄田十倍;精田一亩,胜荒田一倍”②。由上可见,明代的山西农民对种田已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方法,并特别重视粪肥和勤锄,这样田地的收成,将比薄田多10倍。同时,对籽种的培育也十分重视。如雍正《山西通志》载:汾州(汾阳)以北,早谷有一窝蜂、关东黄,夏谷有四根齐、六根齐、九根齐、枰杆黄、老来白、临秋变等。汾州(汾阳)以南,早谷有马拖韁、白老汉、竹叶青;晚谷有潞州黄、一把箭。早谷以60日为率,宜旱田;晚谷以120日为率,宜水田。潞州黄一种,早种则晚收,晚种则早收,水旱田皆宜。

由清人祁隽藻著,成书于道光十六年(1836)的《马首农言》,则详细总结了以寿阳县为代表的山西农业耕作技术。如在农作物种植方面,祁氏指出:谷,多在去年豆田种之,亦有种于黍田者,亦有复种者。未种之前,应耕一次,耙二次,且以多为贵。黑豆,多在去年谷田或黍田种之,与春麦同法。高粱,多在去年豆田种之,其田秋耕者为上,春耕者次之,犁深二寸,耙一次,谷雨后种之。小豆,种法与黑豆同。大小豌豆、扁豆,与种春麦同时,皆系夏田,红豆不拘迟早,锄忌午日。绿豆与种小豆同时,宜午锄,若锄遇阴雨,多生旱虫。荞麦,多在本年麦田种之,有先耕后以耧种之,耕宜深二寸,耧深止一寸,种毕耙之,有和粪点者,耕止寸余深。油麦,多于去年黑豆田、瓜田种之,性喜湿布种之法。在耕作技术方面,祁隽藻说:犁之浅深有法,欲微深,则向前稍送之;欲微浅,则向后稍抹之;欲大深,则将上木贯打紧,下木贯打松;欲大浅,则反是。粪宜早运田中,不可迟延,三冬有暇即日运之,无暇日即至新春运之,田在河外,尤宜早运,冻解路淖,人力车力,均难施之,运毕须于田中椎碎。凡犁田,深不过六寸,浅不过寸半,山田四寸为中,河地秋三寸春二寸半,秋犁较春犁深五分或一寸。在农业工具方面,祁隽藻说:犁,耕田器也。耒耝,曰犁耙,所以散坺去芟,渠疏之义也。凡耕而后有耙。碌碡,北方以石,南人以木。耙而后碌碡焉。耧车,下种器也。镢,田器也。锸,锹也。所以开渠者。长铲,踏田器也。铁锨,惟宜土工。铧,锸粪,起土者也。铲开生地,铧耕熟地。北方多用铧,南方多用铲。养苗之道,锄不如耨,耨不如铲。耨,除草器也。《马首农言》还搜集了不少农谚,如“谷雨耩山坡”;“小满种胡麻,到

秋只开花”;“麦望四月雨,立夏不种黑(豆)”;“四月四麦挑旗,五月端午麦秀齐”;“三月黑豆四月米”;“四月八,冻煞黑豆荚”;“芒种急种黍,夏至也不迟”;“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夏至日得雨,一点值千金”;“五月小,必定好,五月大,必定怕”;“伏里无雨,谷里无米”;“头伏搂,满罐油,二伏搂,半罐油,三伏搂,没来油”;“头伏萝卜末伏菜”;“立秋有雨万物收,处暑有雨万物丢”;“谷儿挂黄头,全凭锄一锄”;“过了闰月年,走马就种田”;“耕三耙四锄五遍,八米二糠再没变”;“小豆犁浅,不如不点”;“庄稼黑豆,十年九得”;“小满前后,安瓜点豆”等,这些农谚正是古代山西农业耕作技术经验的结晶。

二、引进新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品种

山西引进各种新的农作物和园艺作物品种,历来有之,而尤以明清时期较多。例如:

马铃薯,俗称土豆,又名阳芋、山芋、地瓜、山药蛋。马铃薯在南美洲有悠久的历史,明末辗转传到中国。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称:“阳芋,黔、滇有之。……山西种之为田,俗称山药蛋”。按《植物名实通考》成书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作者吴其濬曾任山西巡抚。说明马铃薯至迟在18世纪末以前已经传人山西,而且发展很快,清季“植尤广,边县以为粮”③。

玉蜀黍,通称玉米,又名苞谷、玉秫、玉茭、玉麦。农史学家大多认为美洲是玉蜀黍的原产地。玉蜀黍约明代传到川陕两湖,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传到山西④。在康熙《河津县志》卷3就有关于玉麦的记载。道光以后,玉蜀黍在山西“凡山田皆种之”。光绪《五台新志》卷2载:五台县“黍稷之外多玉茭”。

棉花,大约元末明初被引进山西种植。据《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十九年(1396)二月载:“山西都司布五十万匹,棉花十五万斤,以本布政司所征给之”。说明当时的山西,已有办纳棉布、棉花之能力。山西产棉之地,在汾水河谷地区。明万历年间(1573—1620)曾任山西巡抚的吕坤说:沁水“有一亩木棉,可摘七八百斤”⑤。大抵明中叶以来,麻类品才逐渐被棉织品所替代,所以崇祯《山西通志》卷7载:平阳府(临汾)“木棉衣被多方”。入清以后,棉花的种植面积又有了进一步的扩大。

烟草,明万历年间(1573—1620)从日本传于福建漳州。明末,山西曲沃人张士英自闽携种归,初在曲沃,后来晋中、晋东南亦种之,“明季民穷,赖此少有起色”。⑥

西番柿,即西红柿、番茄,原产南美洲,16世纪初传到欧洲。康熙《保德州志》卷3有西番柿的记载,但归花属类,可能是一种野生番茄,至少是仅供观赏,非食用品。雍正《泽州府志》载:“西番柿似柿而小,草本,蔓生,味涩”。山西把西番柿作为园艺蔬菜作物来栽培,大约是清末光绪年间(1875—1908)。

辣椒,又称番椒,原产地在南美洲,明末辗转传到中国。康熙《保德州志》卷3载有辣角子,由此看来,山西至迟在清初已经栽种辣椒。

甘薯,又名红薯,原产中美洲,16世纪时西班牙人移植于吕宋,此后由吕宋输入我国⑦。清乾隆年间,晋南谷地已引人种植⑧。

落花生,约明代万历三十六年(1608)以前传人中国⑨。沁水县东大村有教花生感德碑。碑文记载着东大村人赵家常,清咸丰年间贸易于宁陵(一说在河南,一说在安徽),引进种花生技术,并劝导村人效种,获利甚厚,由此而致小康者数十家。沁河两岸的河

湾处,土质适宜于种花生。迄今上自治水,下至潘庄,凡种花生者,都是赵家常引种的延续。⑩

三、因地制宜的农作物区域分布与格局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地形多样,南北中气候差异很大。明清时期的山西农民根据本地自然条件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逐渐形成山西农作物区域的分布与格局。大致山西境内农作物区域有如下7种类型:

1、晋南盆地一年两熟地带。这里地势低平,气候湿润,降水量较大,有数千年的农耕历史,农业较发达,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高梁、谷子、薯类、豆类、棉花、烟草等。

2、晋东南山间盆地。这里是半湿润性气候,受干旱威胁小,有农作物精耕细作的历史,但热量不够,水低地高,灌地有限,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

3、晋东南山地。这里耕地分布在河谷和山前黄土丘陵地带,降水量较多,但常暴雨成灾,以种植玉米、谷子为主。

4、晋中平川盆地两年三熟地带。这里地势平坦,水源丰富,热量集中,水灌设施较好,基本上属半干旱区。主要种植冬小麦、谷子、玉米、高粱、薯类、豆类、棉花、麻类等,有套种轮作历史,如冬小麦套种玉米,复种谷子和移栽高粱。

5、晋西北高寒区。这里历史上为牧区,农业耕作粗放,农业生产水平较滞后,主要种植莜麦、马铃薯、谷糜、胡麻等温凉作物。

6、晋北一年一熟地带。这里地势高,气候寒,土地瘠薄,盐碱地沙荒地多,无霜期短,仅一百三四十天,风沙严重。主要种植冬小麦、莜麦、马铃薯、玉米、谷子、豆类及烟草等。也实行混种、间种、套种。如春小麦混种马铃薯、玉米间作胡麻等。

7.晋西黄土丘陵地区。这里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农业耕作粗放,广种薄收,以种植小麦、玉米、谷糜为主,有粮豆间作或轮作传统。

总之,明清时期由于山西广大农民的辛勤劳动,农业生产方法的改进,农业生产得以有所提高。明人吕坤说:山西沁水“其粟穗可长尺半,四五穗便可盈升……一亩蜀秫,可收数十石者”⑾,一亩棉花“可摘七八百斤”⑿。人清以后,山西农业生产又较明代有了较大发展。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与提高,新的农作物引进与扩种,丰富了作物栽培内容,推动了生产力,并且促进了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就是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地区,由于增加了适应性较强的旱田作物,也能得以取得较好收成。特别是马铃薯在土地贫瘠的高寒地区种植后,已成为这些地区产量最高的粮、蔬作物。农谚称:“五谷不收也无患,还有咱的二亩山药蛋”,可见马铃薯在这些地区的举足轻重地位。经济作物在山西种植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英人威廉逊《华北游记》称:“离开平阳府以后,我们在距离子阳六十里的史村午餐,在这里……发现很多棉花”。“曲沃,这个地方是以棉花市场著称的,我们发现有大量的棉花在巨大的仓库中贮藏着。在此后的旅途中,看见许多用土墙围起来的村落,有很多的杨树和遍地的棉花”。“在蒲州(永济)东北,我们看到大量的棉花和很多的辣椒”⒀。清末农工商部也称:“山西以虞县猗氏为产棉最盛之区,岁收约一百万斤,歉年亦收五七十万斤不等。次则解州、绛州、河津、芮城,又次则临晋、安邑、平陆、秸山等县”。⒁

注:

①吕坤《实政录》卷2。

②吕坤《实政录》卷2。

③光绪《山西通志》卷100,风土记。

④谢国祯《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⑤吕坤《实政录》卷2。

⑥光绪《山西通志》卷100,风土记。

⑦夏鼐《略谈番薯和薯蓣》,《文物》1961年第8期。

⑧《甘薯的历史地理一一甘薯的土生、传人、传播与人口》,《中国农史》1983年第3期。⑨《落花生传人中国》,《历史研究》1952年第2期。

⑩黎风《山西古代经济史》第97页,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⑾吕坤《实政录》卷2。

山西农业范文篇7

所谓生态农业,是遵循生态学原理、按照生态规律进行生产的良性循环农业,保证人类农业生产与自然规律的协调。

所谓效益农业,是遵循市场学原理、按照价值规律进行的农业生产,力求以最少投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

生态农业是效益农业发展的前提,效益农业是生态农业成果的最终体现。只有果敢地冲向生态农业,才能摆脱困境,减少代价,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结合实际,发展效益和生态农业是山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山西农业生产的现状

一、农业生产水平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全国发展水平相比,其发展速度明显缓慢,生产水平明显偏低。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29.01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32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平均每年递增4.5%,同其他产业相比,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人均农业产值由1978年的119.7元提高到2000年的995.4元,虽然有较快增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相比却呈扩大态势。农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18.2亿元提高到2000年的179.9亿元,平均年增长10.9%,发展还较为平稳,但同一时期占全国GDP的比重却由20.7%下降到10.2%。从人均主要农产品来看,2000年山西粮食人均占有量为263公斤,全国人均占有量却达到357公斤;棉花山西人均占有量1.4公斤,全国人均占有量3.4公斤;油料山西人均占有量14公斤,全国人均占有量23公斤。从2001年目前农业生产形势来看,这几个主要指标人均占有量还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

二、农业生产效益偏低

从劳动生产率来看,以山西较高水平的1998年为例,每一农业劳动力生产的农林牧渔业产值为5609元,比1999年提高了1.8倍,劳动生产肉类为95公斤,然而这两项指标分别仅为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的74.6%和54.3%。

从耕地生产率来看,山西每公顷耕地农林牧渔总产值1978年只有739元,1998年达到8211元;每公顷粮食产量1978年为1915公斤,1998年达到3280公斤。但农业主要指标的耕地生产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都有一定差距,每公顷粮食产量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72.9%,棉花为84.7%,油料仅为67.6%。

从资金产出率来看,以比较适中的1996年为例,按农业总产值和年末固定资产原值近似计算的资金产出率全国为303%,山西为249%,按农业增加值和年末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资金增加值率全国为180%,山西为140%。山西农业资金的产出效益明显偏低。

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偏低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农业生产诸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达到的农业综合产出水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是反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绝对水平的一个比较理想的指标,因为它是农业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直接结果。以1995年至1997年的平均值为例,按当年价格计算目前山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绝对值为331.03亿元。产出能力占全国的1.5%,在全国的排列位置是第22位。同时选取六大类25个有代表性的农业生产要素指标通过计算,山西相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指数值为0.71,即相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3。

山西农业发展滞缓的原因

一、农业发展基础依然脆弱

自然条件的影响仍然是山西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主要障碍,其中十年九旱更是尤为突出。

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灾害保障率低。近年来,农业基础设施老化的问题日趋突出,现有水利设施大部分是20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目前已年久失修,抗灾能力弱,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不仅没有增加,而且实际处于减少趋势。造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认识仍显不足,没有实质性把农业基础设施问题放到优先发展的地位加以统筹安排,尽管从数字上看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数字较大,但如果从增长速度相对指标来看,可发现政府投资额仍显不足。

二、农业生态条件不断恶化

山西省大多数农村贫困人口都居住在自然资源贫乏、缺少可耕地、农业生产条件低下、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而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又增加了对有限资源和脆弱环境的压力,其直接后果是,人们由于生活需要而对森林、耕地、草地等资源过度利用,甚至滥砍、滥伐、滥垦、滥牧,从而造成自然资源破坏,使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竟然达到9.5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60.8%。生态条件退化,反过来使土地生产率进一步下降,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生存变得越来越困难。

三、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还较落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必须适应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要求,提高其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水平。目前,山西农业还存在耕作粗放、结构不合理、规模化难度大等问题,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化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难以抵御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不适应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展变化的要求,不利于农业新技术、新方法的采用,不利于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发展效益和生态农业的优势所在

一、土地资源尚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目前山西土地资源中,尚有可开发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3944万亩,其中宜农面积450万亩,宜林面积1458万亩,宜牧面积达2036万亩。山西共有滩涂面积297万亩,适宜开发为耕地的有51万亩。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发展效益和生态农业具有较大的潜力。与此同时,在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占到2/3,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亦大有可为。

二、农业产品具有独特优势

目前山西广为种植的杂粮品种有玉米、高粱、谷子、莜麦、荞麦、大麦、燕麦、糜子、黍子、马铃薯、红薯、黄豆、黑豆、青豆、绿豆、豌豆、红小豆等17个品种,占到全国粮食品种资源库的105以上,居全国首位。不仅品种多,而且品质好,山西杂粮营养含量比周边省区要高出2—3个百分点。

此外,山西苹果产量已占到全国产量的10%左右,成为中国五大苹果产地之一;红枣产量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占到全国的16.1%,近些年因种种原因产量增长不快,但2000年仍占到全国的8.7%;核桃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上升到15.2%,已成为仅次于云南省的全国第二核桃生产大省。

三、农产品加工前景广阔

农产品加工,是农产品生产的后续产业,是对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其附加值高,具有增值、增效之功能。通过对农产品的多层开发,多层增值,产生聚变效应,从而达到提高农业整体效益之目的。

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崛起和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营造了适宜氛围。目前山西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已涌现出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集团,亦形成了一批享誉省内外的名牌产品。

依托山西资源特色和优势,强力开发十大农副产品系列化加工前景广阔,即:以苹果、梨为主的水果系列;以红枣、核桃为主的干果系列;以小米、莜麦等杂粮为主的低糖食品系列;以老陈醋为主的食醋系列;以玉米、土豆为主的淀粉系列;以玉米、秸秆为主的饲料系列;以肉牛、肉羊为主的食草动物系列;以鸡、猪为主的家畜、家禽系列;以牛奶为主的奶制品系列;以沙棘为主的野生植物饮料系列。

四、典型示范,经验可资借鉴

山西各地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已经涌现了许多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其思路清新,经验丰富,具有可资借鉴的作用。

运城市竭力发展质量效益果业,使苹果的优质果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55%,全市共有214万亩果树,预计2001年质量将达到24亿公斤,成为全国重点产果基地。据本市盐湖区龙居镇王吞村村支书介绍,目前农民种出的苹果质量高、果面好,加上连片种植,货运便利,1亩果树平均能收入2000—2500元。

朔州市大胆确立了“优玉米,精杂粮,稳油料,扩蔬菜,增牧草”的“十五字”农业发展方针,逐步实现“三三制”目标(即1/3的耕地保证农产品总量供求平衡,1/3耕地发展名特优新产品,1/3耕地发展饲草、饲料)。

太谷县致力于新的做好,优的做强,小的做大,一大批农业种养大户迅速成长壮大,涌现出了规模、质量10个全省第一的农业典型。本县范村镇发展旱垣日光温室目前已突破2400个,该镇西河村仅温室收入全村人均达到2100元,创全省旱垣温室规模效益之首。

大同市市民李良浩自投资金300万元在大同县倍家造镇南河湾农牧场建成100亩固定喷灌田和2700亩移动喷灌田,节水率达到80%。同时,他引进了速生杨、速生柳,使林木产品逐年增加,还购进了一批小尾寒羊、肉狗,使养殖业也兴旺起来。用树叶、树枝作饲料,羊粪、狗粪肥了田,作物不用施化肥,生态农业得到真正发展。

发展效益和生态农业的制约因素

一、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山西省是能源重化工基地,由于国营、乡镇煤矿的长期开挖,土地塌陷十分严重。据统计,目前全省煤矿采空面积已达2000平方公里,全省已累计塌陷土地100万亩,电力、建材工业累计损坏土地300万亩,其中耕地占到60%以上。此外工业“三废”及化学农药对河流及农田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全省主要河流85%以上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由于大量污染物的排放,超出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和目前回收处理能力,从而使山西省土地的污染程度名列全国前茅。

二、农业水利资源浪费严重

山西省是一个严重缺水的省份,但水资源浪费现象却十分普遍,从而使有限的水源未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主要表现在:一是灌溉方式原始、落后,跑冒滴漏现象十分严重;二是自然降水利用不充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三是土质差造成水资源利用不充分;四是地表封闭不严密造成不保水;五是部分地区私采乱挖破坏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农业种养规模明显狭小

现行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和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使山西绝大多数农户依然是抱守土地,小块承包,多项种植,兼业经营,客观上形成了家家有地种,人人有活干,分布零散,经营规模狭小的生产格局。2000年,全省每一农村劳动力经营耕地只有5.9亩,每一乡村农户人均养牛0.3头,养猪1头,养羊1.4只,饲养家禽8.9只。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并束缚着科技因素的广泛、快速导入和推广以及生产率的提高,要素资源组合聚变艰难。

四、农业市场化程度过于偏低

在农产品价格基本放开以后,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骤然加大,农业丰收并不意味着农民必然增收,关键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近年来,农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较为普遍。山西省同发达地区相比,农副产品市场建设起步晚,规模小,档次低,体系不健全,市场发育程度低,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直接影响着农业商品化、市场化进程。

发展效益和生态农业的战略思考

一、勇于借鉴先进经验

发展效益农业,在山西关键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山西农产品加工业不仅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而且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也有相当大的距离。以荷兰为例,谷物种植产品除了人们直接食用外,其余部分基本为畜牧业所转化,种、养业的产品全部经过加工才能进入市场,2/3的农产品还要经过深、精加工之后才进入市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份额达到28%,而山西省目前仅占5%左右。以周边邻近省份为例,河北省以强大的行政推动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惜斥巨资,集中财力一个一个地扶上马送一程,继承德“露露”集团之后,“三鹿”乳业集团又成为全国最大的乳品集团。此外,内蒙的伊利集团,河南的春都火腿也誉满华夏。

二、大胆实施资源开发新战略

首先,要从资本高投入、重复建设转向提高创新和吸收能力;其次,要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转向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三,要着重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觉悟,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要把耕种土地的思想改变为经营土地的思想,使广大农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究市场,分析市场,开拓市场,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不断更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始终保持超前之势。

三、继续增强对农业的投入力度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又取决于农业的投入状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在争夺和吸纳生产要素特别是资金方面处于不利地位。据统计,1978年至1998年20年间全省财政总支出增长了6.8倍,而财政支农资金仅增长了1.2倍。因此,政府必须从资金的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调整财政、投资、信贷结构,提高农业资金的投入份额,要通过充实完善《山西省农业投资条例》,将农业基建投资在省筹基建投资总额中的比重,农业生产建设性投资占省级生产建设性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稳定在17%和34%以上。同时,今后对农业的投入必须要有明确的产权制度。全省性的跨农业区和跨流域的骨干基础设施应由省政府负责投资管理;区域性的农业基础设施以地方政府作为投资和管理主体,省政府可给予必要的支持和补贴;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则主要由乡村集体和农民个人负责投资和管理,地方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和补贴。此外,对可独立化和单位化的农业基础设施,如小型水电站、水渠等实行“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或将经营权、使用权和租赁权拍卖、转让给个人,以提高小型农业基础设施的产权效率。

四、不断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在山西目前应采取多元化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其一,鼓励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提倡农民自办、联办或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兴办农场;其二,有计划地调整细碎、分散经营的地块,给农民提供相对集中的连片土地;其三,在保持土地所有权不变,耕地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坚持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对土地进行转包转让,使土地使用权合理地流动起来;其四,建立合作服务组织,把农户的分散生产和大市场联结起来,实行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一体化经营,提高农民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度。总之,不论通过什么经营方式,只要能够使农民在经营土地中获得农业生产的最大经济效益,就不失为一种好的经营方式。

五、充分发挥区域产品比较优势

山西各地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只有因地制宜,抓好本地区原有或适合发展的优势产业和产品,才能在市场中实现其优势所在,获取可观的农业经济效益。

玉米生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近些年来,由于山西实施“玉米高产战略”,玉米产量已成为粮食生产的半壁江山,随着21世纪朝阳产业的迅猛发展,玉米生产将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在重点推广玉米增产适用技术的同时,应大力推动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加速农业科技的扩散和科技含量的增加,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水平。同时,对14个玉米基地县,亦应进一步加大倾斜扶持力度,发挥其支柱和辐射作用,从而为玉米的加工转化不断提供雄厚的物质保证。

油料生产处于优势领域。油料作物是山西省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作物,2000年全省种植面积已达600万亩以上。目前我国成品油的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只要山西能够提高制油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增加部分先进设备,改变落后加工工艺,提高出油率,降低可比成本,油料生产的前景将不可估量。

干鲜果品具有贸易竞争优势。山西干鲜果品资源十分丰富,核桃已成为传统的优势出口产品,近年来水果生产已稳定在200万吨以上,迈入水果大省行列。目前,多数水果价格低于国际市场,苹果低40%,梨低70%。山西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条件使生产的干鲜水果品质处于上乘,只需采用先进科技的加工和包装方式,便会具有较强的贸易竞争优势。

此外,组建产品集团也是发挥区域优势的重要手段。山西应以平遥牛肉为品牌,组建牛肉加工集团;以武乡、沁水小米加工为核心,组建小米集团;以山西燕麦片厂为基础,组建燕麦加工集团;以右玉沙棘饮料厂为龙头,组建新的饮料集团;以吕梁地区为主,组建山西红枣集团;以万家寨食品公司为龙头,发展羊肉制品集团;以山西陈醋集团为基础,扩规模,上水平。同时,在组建集团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经营管理,争取在近几年内使山西优势农产品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

六、竭力搞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山西农业范文篇8

关键词:有机旱作农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

1引言

步入新时代,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是山西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2017年6月,视察山西时明确指出有机旱作农业是山西农业的命脉,山西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山西农业的传统技术特色——有机旱作农业。山西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顶层谋划,高位推动,出台了《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年度行动计划。同时以创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示范县和封闭示范区为抓手,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农水集约增效、旱作良种公关、农技集成创新、农机配套融合、绿色循环发展六大工程,探索具有山西特色的有机旱作农业体系。

2山西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山西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低、品牌引领作用差、生产经营体系尚未成型、标准化建设有待完善等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2.1技术集成应用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技术创新能力急需提升。山西目前虽然引进借鉴了优秀的旱作技术并加以发展,但是技术集成应用仍然很难满足生产的需要。尤其是在抗旱品种、栽培技术、农机配套等方面仍然没有做到高效集成,协同创新的技术增长能力仍有欠缺。现在山西有机旱作配套良种的选育、推广和应用等技术远远无法满足生产的实际需求,仍存在着技术集成薄弱与有机旱作农业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例如,栽培技术方面,粮食作物栽培技术也是良莠不齐,杂粮栽培技术发展相对滞后;农机配套方面,现有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农机用具品种少,专用的杂粮联合收割机械发展水平偏低,杂粮的机械化收获率和代用机械使用损失率都不尽人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特别是谷子和豆类,存在着“无机可用”“有机难用”的处境。2.2有机旱作农业高端供给不足,品牌引领作用尚未真正形成。目前山西对有机旱作农产品缺少深加工,加工转化能力较弱,水平较低,高端供给不足。与此同时,山西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存在着企业加工能力弱与企业效益增长需求之间的矛盾。例如,山西仅有3家农业深精加工水平较高的企业步入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全国百强企业仅有1家,与江苏(126家)和山东(88家)等省份对照,还存在着较为悬殊的差距;山西排名第一的大象集团的年营业收入为103×108元,而全国排名第一的厦门象屿则高达1032×108元。山西很多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知名品牌大多是区域性品牌,无法形成真正的品牌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三品”(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规模相对偏低,有效期内的“三品”产品面积仅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0%,与辽宁(73%)、江苏(62%)、贵州(51.2%)等先进省份还有很大差距。就省内而言,“三品”的分布也十分不均匀,忻州、长治、运城三市的“三品”认证数达到了全省的45%,而阳泉、朔州两市的占比不到6%。2.3有机旱作农业实施主体素质不高,生产经营水平低。有机旱作农业实施主体大多为居住在地形崎岖的偏远山区的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无法掌握有机旱作农业的最新技术,对高质量发展也没有明确的认识,对有机旱作的理解认识有较大偏差,导致生产经营“一条龙”的体系仍未建立健全。在实践中还往往存在着抬高标准或者降低标准的现象:有的地方把有机旱作农业做成了一般的旱作农业,仍然使用原始的、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把标准降低了,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有的地方则不考虑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盲目地大搞有机农业(食品),浪费生产劳动力、成本和耕地,也不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存在耕作主体素质低与有机旱作农业规模化生产之间的矛盾。2.4生产处于初级阶段,标准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是在2017年之后才逐步推开,当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围绕有机旱作农业生产所要求的土地、化肥、灌溉技术、种子选育、耕作模式以及深加工方向等标准的制定相对较少。同时,由于山西是中国最早发展有机旱作的省份,可以借鉴的经验较少,一切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没有相对完整的标准化体系,不能将零碎的发展经验融入到一个统一的体系中去,所以发展经验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且相比较其他产业的标准而言,标准化建设也不成熟,无法做到从土壤的标准到深加工产品的标准全流程来构建一套完整的标准化体系,存在着标准化建设基础薄弱与有机旱作农业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3新时代推进山西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推进新时代有机旱作农业的发展,山西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全力倡导新发展理念,实现山西有机旱作农业的高质量发展。3.1聚焦良种良法配套,强化技术精准研发,加快健全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山西应当坚持创新发展理念,重点聚焦良种良法配套,促进尽快形成可以引领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建议应开展重点作物品种的联合攻关,从各个生态区中选取优质作物进行抗旱、抗逆的试验,采用良种扩繁和提纯复壮的方法进一步加快山西优势作物(如小麦、谷子、高粱)的抗旱新品种选育,加强有机旱作农业的良种支撑。加强研究总结和技术中和,将现有的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逐步形成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成熟的技术规范,同时也要大力推进农田易机化改造,在丘陵山区25°以下坡耕地面大力推进机耕道建设;要发展适宜丘陵地带的特色作物,研发并推广可以适用于丘陵地带的小型农机、智慧农机等符合新时展的农业用具;要继续推进节水灌溉、精准施肥施药、深松深耕等农机技术的应用。3.2聚焦有机旱作农产品,培育提升山西品牌,提速完善有机旱作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山西有机旱作农产品的品质,通过更优质的产品提高山西品牌的企业影响力,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企业多元发展,加强有机旱作农产品的深加工,确保有机旱作农产品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有机旱作农业的产业体系。山西应该重点围绕杂粮、畜牧、蔬菜、水果、干果、中药材、酿造等七大特色产业,按照部门化、标准化、高端化的要求,高质量地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同时,各市县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设立驰名品牌专项资金,大力培育提升山西品牌。同时加强对山西生态原产地产品、地表产品、有机产品和绿色产品的宣传,推动驰名品牌的发展,抱有开放学习的态度,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建立从有机旱作农业种植到特色产品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力争做到山西品牌数量和公司收入每年较上一年均有所提升,尽早建成山西有机旱作农业的产业体系。3.3聚焦“水土肥”管理,稳步提高粮食产能,推动建立有机旱作农业生产体系。突出“水土肥”的管理和研究,是筑牢有机旱作农业的根基。通过“水土肥”的管理,提升粮食产量,尽快建成有机旱作农业生产体系,有助于解决山西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建议应在有机旱作农业发展较好的村庄建立试点,做好节水工程,大力实施推广水肥一体化和软体集雨窖的技术,继续实施推广以滴灌、微灌、喷灌等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同时改善土地,增施有机肥,开展沃土肥田工程,提高土壤的蓄水、蓄肥能力,提高农业抗旱减灾能力,培育出健康有肥力的土壤,在粮食产量增加的同时改善山西的地貌,为有机旱作农业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提升有机旱作农业的基本条件,争取做到逐年稳步提高粮食产量。及时将试点的成果推向全省,争取到2020年底增加20×104hm2土地实现滴灌等技术,灌溉水的利用率提升至55%。3.4聚焦优精特要求,实施“标准化+”工程,着力打造有机旱作农业标准体系。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突出优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标准,加快打造出较为完善的农业标准体系。通过建立有机旱作农产品的专属认证标准,并加大有机旱作农产品的认证和监管力度来推进有机旱作农业的标准化建设。建议山西实施“标准化+有机旱作农业”工程,以生产过程全产业链、生产技术全要素、作物品种全覆盖为目的,以水、肥科学利用和农药有效控制为重点,以现代农业技术为支撑,突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生产过程控制、收储运管理等关键环节,加大标准的研制力度和应用范围。用标准来提升山西农业特色产品以及粮食作物市场的话语权,例如,加快完善小杂粮产地的土地标准、生产的技术标准、功能食品的标准,推进“山西小米”等有机旱作农产品产业与标准化的融合和发展,让山西的小杂粮不仅因为标准成为小杂粮市场的佼佼者,更要利用标准使山西小杂粮成为市场内最优质最具有发言权的小杂粮品牌。用标准化打造有机旱作农产品精深加工的产业集群的规模,围绕打造酿品、饮品、乳制品、主食蛋糕、肉制品、果品、功能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药品等十大产业集群,加大标准的研制力度,精化标准的内容准度,加快标准的应用进程。争取到2020年底,山西有机旱作农业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完成,农业标准化生产率达到45%以上。

参考文献:

[1]康志文.山西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战略讨论[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2]王娟玲.立足有机旱作全面推进功能食品(农业)发展[J].山西农业科学,2017,45(11):1900-1902.

[3]陈阜.现代有机旱作农业与技术创新需求[J].农业技术与设备,2018(6):9-10.

[4]刘晓贤.保护性耕作促进旱作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J].现代农业,2018(2):52.

[5]钟珏.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农业发展导向[J].中州学刊,2018(5):40-44.

[6]雷锦霞等.有机旱作农业“长治路径”的实践与启示[J].山西农经,2019(8):96-100.

[7]孙江超.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导向及政策建议[J].管理学刊,2019(06):28-35.

[8]杜文波.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现状与思路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19(12):15-17.

山西农业范文篇9

关键词:大产业;农业政策;山西转型

2020年5月14日,在考察山西时对大同种植黄花给予称赞,指出“小黄花大产业”,很有发展前途。总书记的点赞为山西农业转型指出了一条路。山西转型要发展农业“大产业”。对于“大产业”,学术界未有权威的解释,但对产业的解释比较多。从传统意义上看,产业是指由利益相互联系的、具有不同分工的、各个相关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随着社会分工和时展,产业的内涵不断充实,外延不断扩展。在实践层面,各省在扶贫领域推广的比较多,贵州德江出口小粽叶成就致富大产业,广元利州小水果成脱贫大产业,习水县民化镇小花椒大产业,新疆小鸽子成就大产业,湖北潜江小龙虾“撬动”大产业,大同小黄花致富大产业,山西临县前青塘村小粽子撬动大产业[1-2]。

1农业“大产业”的特征

农业“大产业”挖掘出本区域优质农产品,进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加工、市场化销售,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进行现代化的再造,是农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实践。1.1再造模式,生产规模化。传统农产品种植规模小,缺乏规划,生产成本高,生产设施不足,产销以小、散为主,经济效益不高,生态效益不显。农业“大产业”立足产供销一体的理念,以打造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园区为着力点,以农业企业为支撑点,将小散农田建设成标准化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化、农民工人化、农业工业化,一体解决农业领域资金、技术、销售等难题,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1.2链接利益,收益共享化。小农业收益低、抗险能力差,农民利益联结松散。“大产业”链接政府、企业、农户等各方主体,构建科学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好惠及农民。政府支持企业规模化生产加工,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农产品供应,改善当地生产生活生态;企业通过统一良种、统一技术、统一种植基地、统一产品标准的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保障了产品销路同时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生产原料;农户除土地租金外,还在生产基地和加工车间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1.3链条延长,产销融合化。农业“大产业”在区域内集优质农产品专业生产、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除了有生产基地外,还拥有加工车间,销售、技术专业人才供给,对优质农产品进行包装、升级、改造、推广等,延长了产业链,融生产与销售于一体。1.4培育品牌,产品标准化。通过建立健全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标准体系,农业“大产业”以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基地为载体,以对产地环境检测和农产品抽检为手段,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平台等新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实行农产品安全追溯管理,实现农产品安全全程可追溯,以高标准、高品质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1.5兼容文旅,产业生态化。农业“大产业”在生产产品的同时,以产业基地、产品文化、乡村风貌为依托,以特色农产品为载体,打造可观光体验的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区,通过生态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农民就地增收致富。同时,挖掘产品产业和产品文化,以休闲度假旅游产业为支撑,形成“旅、农、产、镇、融”互动发展的产业价值体系,满足生产、生态、生活、生命的核心需求,构建以农旅融合、居游共享、产融互补为特色的产业小区域。

2山西发展农业“大产业”的优势

2.1用足政策优势。山西是目前中央批准的唯一一个在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进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区域,在各领域可“先行先试”。做大做强农业有助于山西转型。借助中央赋予山西“先行先试”的机遇,加大改革力度,做强农业产业。推出一系列可行政策,破除阻碍山西农业产业化的瓶颈,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发展农业“大产业”为契机,推行山西农业改革“负面清单”,明确“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的改革禁区,“大胆允许地方试、鼓励支持群众创”,调动农业领域改革积极性。在农业用地规模化和集约化、村集体办企业、区域优质农产品产业化等方面出台鼓励政策。2.2用好市场优势。随着“双循环”战略的推进,山西所处的区域位置优势愈发凸显。不同地区之间的消费品市场发展速度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区域市场呈现出均衡、协调发展。山西处于“一带一路”核心区域,随着中亚、中欧、中俄全境铁路运输开通,陆港的开通与运行为山西带来了新的区域优势和市场规模。“一带一路”涵盖亚太、欧亚、中东、非洲地区等,涉及人口超过44亿,占全世界人口的63%,经济总量超过20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0%。这些国家大多数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广[3-6]。随着陆港建设的推进和国内交通网的不断改善,山西农产品的市场广度和宽度进一步扩大。目前,我国中产阶层人数占人口20%左右。随着国家不断发展,中等收入群体大面积增加。中产阶级对农产品的需求不限于“量”,追求农产品更高的品质。山西要用好国际国内大市场,盯住中高端消费市场,加快农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优质高标准的农产品[7]。2.3用活产品优势。山西省在杂粮、畜禽、蔬菜、鲜干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拥有资源优势。“山西清香白酒”“山西陈醋”“山西药茶”“山西小米”“运城面粉”“平遥牛肉”“上党驴肉”“雁北羊肉”“运城苹果”“吉县苹果”“隰县玉露香梨”“绛县大樱桃”“祁县酥梨”等地域品牌拥有相当影响力;郭杜林月饼、太谷饼、闻喜煮饼、神池月饼等“老字号”焕发新机。截至2020年6月,山西共有8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分别为临猗县“临猗苹果”、大同市“大同黄花”、隰县“隰县玉露香梨”、安泽县“安泽连翘”、长治市“上党中药材”、忻州市“忻州杂粮”、吉县“吉县苹果”、沁县“沁州黄小米”;认定12个山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包括运城苹果、忻州杂粮、朔州市雁门关草食畜、吕梁核桃、晋西北沙棘、长治市太行有机小米、大同市云州区大同黄花、临汾市隰县玉露香梨、运城市临猗县临猗早中熟水果、临汾市安泽县安泽连翘、朔州市右玉县右玉生态羊等。山西发展农业“大产业”拥有深厚的资源优势。

3山西发展“大产业”的可行之策

3.1用政府“有形的手”,培育企业。农业收益低、风险高的行业属性及小农户种养殖的区域特点决定了推动山西农业“大产业”发展需借助“有形的手”。从发达国家支持农业发展到种粮大省加大种粮补贴力度,在扶持农业发展上,“有形的手”无处不在。在推动农业“大产业”方面,政府要从产业布局、基地建设、人才引进、产品研发、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等各环节、全流程参与。根据本区域气候特点、产品分布进行“大产业”布局,在政策支撑、税收优惠、人才供给等方面培育、支持、带动龙头企业发展,以企业为核心载体,布局、推动区域内农业“大产业”发展。3.2用市场无形的手,吸引人才。用待遇引人,用待遇用人,用待遇留人。根据区域内“大产业”布局和产业支撑主体企业的主要需求,运用市场的方式,在引进和使用人才方面,用“真金白银”引进农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建设专业队伍,深入基层培训各类农业种植技术,进入企业培养加工和营销人才,完善产业发展人才机制。3.3用区域公共品牌,推广产品。塑造区域品牌,制定区域品牌的标准。统一贴牌,强化监测,不但要让品牌“叫得响”,还要让品牌可信赖。加强区域内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行业发展协会,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建立行业农业标准,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意识。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的管理和监督,统一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制定产品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区域品牌的“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加强品牌宣传推介,用区域品牌推广区域高质量农产品。

参考文献:

[1]吴仲珍,刘丽丹,李育生,等.铜仁市红薯产业现状及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4(11):270-274.

[2]赵可金.“一带一路”引发中国外交“哥白尼式革命”[R].2011—2018年察哈尔圆桌论坛资料合集,2019.

[3]于长洁.“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跨境结算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吉林财经大学,2019.

[4]宋钰.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公共课程包建设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46-49.

[5]王煜洲,吴刚.“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路径探究———基于国际贸易理论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18(21):124-126.

[6]吴菲.“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及对策分析[J].市场周刊.2020(2):131-132.

山西农业范文篇10

关键词:科技创新;农业;问题;对策措施;山西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确保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是实现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突破资源和环境制约的一个必然选择[1]。2012年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要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科技创新是关键[2]。2015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3]。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的问题尤其突出;还有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增产不增收、技术制约经济发展等问题也都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去加以解决。本研究通过对山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

1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山西狠抓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等关键环节,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十分薄弱,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业科研体制机制不完善

1.1.1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主体结合不紧密农业科技包括产、学、研3个内容。省属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在省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知识创新主体的角色,大中型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4]。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在“板块结构”的格局下,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问题尚未能很好地解决。目前,存在山西省农业产学研脱节的问题。一是农业科研机构重研究轻推广,导致许多科技成果与经济脱节、与产业脱节,无法进入农业产业化环节;二是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没能参加农业科研机构的技术选题和立项,农业产业化环节对农业产业技术需求的变化,无法及时反馈给农业科研单位;三是各大院校设置学科和专业不合理,在生产和市场2个环节中,没有培养出它们急需的人才[5]。1.1.2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有缺陷一是科研人才流动机制不顺畅。虽然农业科研队伍和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基本健全,但其内部缺少动力,人员流动性也不合理。二是多年来用人制度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得不到相应的奖励和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对成果创新的动力。三是许多高水平人才流失。山西省主要人才指标居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人才断层现象严重,经济欠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尤为严重,而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缺乏,又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6]。1.1.3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组织机制不健全一是农业科技决策政策有待完善。无论是农业科研项目的确定还是农业技术推广,都要由政府集中决策和行政推动,但政府对农民需求缺乏调研,导致大量科研课题对当地的生产发展促进作用不大,科技成果也无法有效地进行转让[7]。二是农业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享仍然落后。市场上迫切需求的技术及成果,农民无法通过有效的渠道去获取,实用技术没有有效到达农户手中[8]。三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不强。由于农户自身观念落后、素质较低,科技意识淡薄等问题,直接制约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

1.2农业科研创新保障条件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完善,需要经费、人才、设施等方面的保障。首先,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不足是所有技术创新不力的普遍原因,而且又存在政府各相关部门的科技创新计划缺乏衔接,资源配置缺乏协调,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甚至部门内部本不应该出现的重复建设、重复研究、重复引进的问题[9]。二是推广手段落后。乡镇一级农技人员的专业知识老化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服务手段落后,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能力较弱,严重制约了服务功能的发挥。技术推广往往是请专家教授讲上一两堂课,没什么实质的作用。对农民的培训也最多只是开一堂学习会,放放光盘讲座和发发材料而已。三是基层农业和农村服务机构的办公场所简陋,设施陈旧,真正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和创新的时间较少,有的地区植保站、防疫站等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的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无法保障农业的安全生产。

1.3政策机制缺陷

农业科技支持政策有待完善。一是缺乏有效的鼓励政策,没有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大量社会力量不敢进入农业领域。二是缺乏保障机制,气候、市场因素对农民收入影响很大,没有政府支持的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和社会保险机构的参与,农民收入难以保障。三是从财政上讲,没有金融机构的专项惠农贷款支持机制和制定相关的涉农政策,必将影响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良性运行。

1.4企业创新能力不高

随着科技创新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涉农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总的来看,山西涉农企业中设立了科技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例较低,技术开发能力还比较薄弱,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而且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较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严重不足[10]。

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要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强企业主体地位,加强生产和研究的有机结合,推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发展具有山西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11]。

2.1农业知识创新系统

创新主体以政府主办的科研机构为主,包括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类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各类省部属科研机构,它们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主要承担着技术研发的作用,其公共科研活动具有基础性、前沿性和战略性,事关区域内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创新问题研究,并且在工作活动过程中不断教育培训出大量的科技人才,把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2.2农业技术创新系统

逐步推进涉农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要以新产品开发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为重点,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突出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同时,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依托,强化产学研一体化,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

2.3农业技术推广和中介服务系统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到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是把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也是连接科研机构、高校、涉农企业、农民等创新主体的桥梁和纽带,使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各类组成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构成主体包括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专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组织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2]。

2.4农业科技政策环境系统

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政策环境系统,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如专利法、知识产权法、技术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及科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转提供适宜的软环境,以规范技术市场的交易行为,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保障技术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农业市场的良性运转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政府在此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13]。

2.5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系统

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主要任务。一方面,根据山西省的农业特色,着力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农业学科带头人、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涉农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推广应用人才。另一方面,根据农户实际需求和文化水平等,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户的科技应用能力。

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策措施

3.1逐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

依托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新产品开发和企业技术改造为重点,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依托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以及农业科技企业,实行多元化投入,产学研、农科教密切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动机制,提高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活力,加快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山西已经从2012年开始着手建立30个以上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20个以上农业科技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和培育15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产学研联盟,推进山西特色动植物资源开发,争取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

3.2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一要加强乡镇农技站条件能力建设,配齐乡镇站(区域站)农技人员,每个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农技人员和动物防疫员。深入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开展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加强队伍管理,落实岗位职责,明确服务责任,强化考评机制。二要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基层农技部门、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大户联合共建农科教结合综合基地和农村科技服务站点[14]。三要设置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扶持和发展县级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形成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科技进村入户等多种模式,促使山西省农村科技服务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农业先进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3.3构建农业技术信息交流平台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多层次、分布式的全省统一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农作物品种、实用技术、农情资源等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建设基层综合信息服务站500个,乡镇服务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基地100个。推动信息服务网络化,资源管理数字化,实现推广人员与农民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自由的双向沟通交流,打造包括农业公共信息、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灾害防治、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农业科技数据信息共享平台。

3.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人才方面建设

3.4.1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及工程和重点学科、科研基地的建设,培养引进一批农业科技急需紧缺人才,培育认定一批优势农业科研领域领军人才;健全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创新创业团队建设,促进农业科技人才服务农村[15]。3.4.2引导各类人才服务农村通过培养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强化农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的技能培训,优化农村管理人才结构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提升其服务能力。3.4.3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结合农业科技讲座、科技咨询、农业主导产业科技服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并进行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培养乡土能人1万名[16]。

3.5有选择、有重点发展优势领域

3.5.1加强农业技术推广要更加注重技术集成,策划生成一批适合山西省需求的农业技术,并以培训和示范为手段,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利用山西省特有的农产品资源禀赋,争取并实施好园艺标准园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以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和实施基层农技体系改革和示范县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农民培训和示范,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17]。3.5.2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县域经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等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龙头企业与农户按照合作或股份合作的形式,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作者:陈敏克 何燕 逯楠 单位: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

参考文献:

[1]陈春燕,彭迎,赵颖文.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367-368.

[2]新华社.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EB/OL].[2012-02-01].www.gov.cn/jrzg/2012-02/01/content_2056357.htm.

[3]新华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15-02-01].www.ce.cn/xwzx/gnsz/szyw/201502/01/t20150201_4484945_1.shtml.

[4]陈景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问题与对策[J].山西农经,2012(3):20-23.

[5]何燕,解睿.山西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2):1315-1318.

[6]廖玲,杨立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文献综述[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7):14-15.

[7]高新楼.农业科技创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通讯,2010(8):9-12.

[8]杨学利,张少杰,古安伟.农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10(10):1501-1504.

[9]王佳,杨玲.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2):8-9.

[10]郭庆惠,尤芳湖.科技创新体系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11]孙站成,傅裕贵,许炎生.构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9):82-83.

[12]李丽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722-5724,5726.

[13]叶永钢,熊涛.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以江西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6-358.

[14]邵立民,邵晨阳.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2(5):12-17.

[15]冀宪武,邢亚静,赵永胜,等.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山西的启示[J].农业网络信息,2012(10):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