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4:46:46

农学范文篇1

一、代农学的成就

1、农书的增加

笔者对王毓湖《中国农学书录》加以清点,历代农书(从先秦至民国17年)共542种,现存的289种,遗失的253种(佚书中有辑本的10种)。其中清代农书有200种,占全数的36.9%,但因清代时间距现在近,佚书较少,现存的有159种,则占全部现存农书的55.01%。因《中国农学书录》出版于六十年代,以后发现的农书不断增加,估计全数肯定在千种以上,其中最多的当然是清代。以蚕桑类农书举例,据王达统计,《中国农学书录》未收的明清蚕桑类农书还有204种,内清代占197种[1],而《中国农学书录》所收的清代蚕桑类农书仅30种,可见清代农书增加之突出。

清代农书的内容与清以前的农书比较,有很多新的特色。在文献搜集整理方面如《授时通考》(1742年)是中国四大农书之一,同其他三部农书比较,《授时通考》是文献搜集最多的一部,计有427种之多,而《齐民要求》为157种[2],《农政全书》为225种[3],《王祯农书》最少,但以农器齐全为特色。《授时通考》引用文献,体例严谨,少数几个字也必注明出处,如“分地之利”注明《孝经》,“楛耕伤稼”注明《荀子》之类。而《王祯农书》和《农政全书》的引文常有脱漏,至于其他农书摘录前人文献,不注出处或张冠李戴者更属比比皆是。又,《授时通考》将农业上的某个项目的历代文献都汇集于一起,便于后人的查检研究。如谷种篇抄录了16个省233个府、州、县的明清方志中水稻品种3429个(包括重复),无疑给后人研究以极大方便。

再如《广群芳谱》(1780年)是补充明·王象晋的《群芳谱》(1621年)的集体编著,《群芳谱》是十七世纪初的一部植物学兼农学巨著,体例沿用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在国内外植物学界有很大影响,但《群芳谱》也有不足之处,是所谓“略于种植而详于治疗之法与典故艺文”(《四库全书》提要),清·康熙认为“比见近人所纂《群芳谱》,蒐集众长,义类可取。但惜尚多疏漏,因命儒臣即秘府藏帙,捃摭荟萃,删其支冗,补其缺遗”(康熙《广群芳谱》序)。王象晋以一人之力,写成《群芳谱》,难免疏漏,经过汪灏等人的集体对原书的讹误错漏加以更正,又删其冗文,增加许多新的内容。并用“增”字标明系新增内容。“原”字表明为《群芳谱》原文,体例谨严,新增内容多,不啻为一部新著。

《授时通考》和《广群芳谱》都是集体编写,又依赖皇家所藏图书,自有其便利条件。但即使一般的农书,也有不少是文献训诂超过前人的。《江南催稻课耕录》是李彦章为了推广早稻而写的论证扩种早稻的优点和可行性,他从“早稻原始”、“早稻之时”、“早稻之法”、“各省早稻之种”、“江南早稻之种”等十个方面,搜集了历代有关早稻的文献,展开论证,其方式类似现代进行某项研究或设计时,必先提出可行性论证一样。以“各省早稻之种”为例,共搜集了南方9省81个府州县的早稻品种(及其特性描述)共数百个,远非宋代《禾谱》46个品种,明代《稻品》36个(包括早中晚稻)品种所能比拟。

又如程瑶田的《九谷考》(17世纪末)和刘宝楠的《释谷》(1840年)是将训诂与农作物相结合的著作。《释谷》特详于水稻的考证,可说是一篇全面的稻作文字考证论文。《九谷考》则详于黍、稷、粱、秫、穄等各种古代粮食作物的考证,稻不及《释谷》详尽。这两篇论著是治中国谷物史中正名必需的参考书。

清代农书内容方面的特色是实用操作技术的丰富、详细,覆盖面扩大,超过了前代。举凡大田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复种指数的增加,土壤耕作理论和操作技术,施把技术,良种繁育、园艺、造林、蚕业、畜牧兽医、渔业、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以及农具、农田水利等都有涉及。特别是出现了不少地方性农书,超过了宋元明时期。一般综合性的农书所记技术虽很丰富,但往往背景不清,地方性农书则所述都是各地的实际情况,其操作技术切实可行。清代地方性农书中重要的有反映杭嘉湖地区稻桑农业生产的张履祥《补农书》(1658),反映江西抚州地区农业的何刚德《抚郡农产考略》(1903)和奉新地区的刘应棠《梭山农谱》(1717),江淮地区的包世臣《齐民四术》(1849),四川农业的张宗法《三农记》(1760),广东农业的屈大均《广东新语》(1699),山西新阳的祁寯藻《马首农言》(1836),陕西关中的杨屾《知本提纲》(1747)和《修齐直指》(1755),山东沂州的蒲松龄《农桑经》(1765)和丁宜曾《农圃便览》(1755),浙江金华的胡炜《胡氏治家略》(1758),江苏上海的姜皋《浦泖农咨》等等。地方性农书中有高度理论概括的如《知本提纲》中的施肥“三宜理论(时宜、土宜和物宜),是历代施肥经验的集中总结。《补农书》中的看苗色施肥经验,可说是营养诊断的萌芽技术,这一技术始于明代的《乌青志》。

清代农书的另一特色是专业性农书大量涌现。其范围除农作物外,涉及花卉、蚕桑、果蔬、牧医、虫害、气象、水产等,而以蚕桑及花卉的专书占最多数。蚕桑专书的大量问世,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清代花卉专谱以兰花最多,历代流行的牡丹、菊花之类是雅俗共赏的,而兰花则偏于文人的欣赏。可能是清代士人在政治中受到压抑,国想上趋向避世,因而把爱好转向深山邃谷的幽兰。清代出现好些治蝗专书,反映了蝗灾的猖獗。气象与水产专书也较前代为增加。

2、农业技术的成就

明初的人口约六千万,基本上与西汉时最高人口数相近,但清代康、雍、乾三朝一百多年的历史上未有过的“太平盛世”,解除了各种抑制人口增长的因子,使人口犹如脱疆之马,从康熙时的二千多万猛增至乾隆后期的三亿,和到道光十五年(1834)的四亿,而耕地的增加远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导致人地比陆续下降,从明·洪武廿四年(1391)时的14.56亩/人,下降到康熙时的5.5亩/人,到道光时只剩1.65亩/人[4]。正如赵翼诗所咏的:“只为人多觉地褊,一人一亩尚难全。孟夫子若生今世,敢复高谈古井田!”,“海角山头已遍耕,别无余地可资生。只应钩盾田犹旷,可惜高空种不成”。[5]

由于人地比不断下降,尽管被迫在洞庭洞、珠江三角洲围垦、开发海岛和海涂,大量无地流民通向边远山区毁林开垦,扩种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粮食作物[6],收到一定效果。但支持这样庞大人口增殖的物质能量——粮食生产的重担不得不落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即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上,而单产提高的最有效途径是增加复种指数,把一亩田当两亩用,在一年365天内完成单种时需要的400多天的生育期。

人多地少,劳力充裕,不论什么措施需要多大劳力都不成问题,出现“粪多力勤”这种中国特有的集约劳动原则。南方中稻麦两熟的太湖地区,要求用人力的铁搭(齿锄)“垦倒极深”,“多下垫底”(基肥)。冬季的麦子油菜则要求起垅,经常清沟排水,很费劳力。北方旱地耕作则要求“转耕”:“初次浅,次耕渐深,三耕更深,四耕反而同于二耕,五耕反而同于初耕。古曰转耕”。[7]

清代的双季间作稻和连作稻在广东、福建、广西、湖南、川南盆地、赣南、渐东南等地都有相当的面积。双季稻一般可比单季稻增产五成以上。《广东新语》还提到在双季稻之后接种油菜、烟草、甘薯、蓝、姜、蔓菁等的一年三熟和“若勤于耒耜,则一年有三熟之稻”[8]、麦、稻、稻的一年三熟不仅见于闽广地区,也曾个别推进到长江中游,如同治《江夏县志》即记有早稻于割麦后插,晚稻于早稻后插的麦–稻–稻一年三熟。由于康熙着力推广早熟御稻,双季稻在18世纪后期曾推进到江苏里下河地区(北纬33°)

旱地作物方面,山东、河北、陕西关中出现二年三熟制。间作套种形式多样也是清代的特色,如麦豆间作、粮菜间作、稻豆间作、稻肥套作、麦棉间作、桑菜套作等。陕西三原地区更创造出两年十三熟的菜粮间套作技术,涉及的作物有菠菜、萝卜、蒜、蓝、粟、麦等,可说是达到了北方旱地复种技术的高峰。在人口压力下,清代后期的林则徐、李彦章都亟力提倡扩种早稻,李彦章在《江南催耕课稻编》中引经据典,搜集地方资料力陈早稻之利,林则徐为之作序,也大力主张把福州的双季稻推行到江苏等省去。另有一些知识分子则试求恢复西汉《汜胜之书》的区田法,打破常规的产量水平,是中国式的高产试验法,以潘曾沂最为积极,他于道光八年(1898)亲自在潘姓义庄田里试行水稻区种法两年,获得丰收,于是用白话写成《潘丰豫庄本书》详列区种法32条。其实这些技术也完全适用于一般水田。这本书代表了清末有系统的水稻丰产技术指导手册。受潘曾沂的影响,以后陆续有关于区田种法的农书和图解问世,直至民国时期,还有人试种区田丰产水稻。

二、清代农学的问题

1、农学理论的成就和停滞

清代农书在农学理论方面较之前代有不少发展。远的勿论,从南宋陈旉《农书》起,陈在理论上的贡献是提出土壤肥力可以保持“常新壮”的观点,批驳了历来认为的“凡田土种三、五年,其力已乏”的观点,指出“是未深思也,若能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常新壮矣”。陈旉的理论着重土壤肥力一个侧面。明·马一龙的《农说》则进一步用阴阳两种“气”的发生、敛息、相互消长关系进行论证水稻栽培技术的正确运用,达到水稻的完好生长。所谓阳以阴化,阴以阳变,察阴阳之故,参变化之机,才能知生物之功。到清·《知本提纲》(1747年)中,作者杨屾进一步从更为宏观的“日行三道,地分五带”的视野入手,提出“知三道之行,则天时始可乘;识五带之分,则地利始可尽矣”的观点。杨#屾除了继承阴阳理论以外,又融入“五行”,阴阳五行虽早盛行于汉,但杨屾这里是以天、地、水、火、气为五行,天、土、水、火称“四精”,气则为“精之会”。他把五行结合到耕作、播种、密度、耘锄、施肥等具体环节中去,而以“气”的消长盛衰贯通之。他把人食谷物、肉、菜、果等理解为采五行的生气,才能维持人的生命代谢,而把人体排泄的粪尿理解为“五行生气”的“余气”。所以这种余气才能滋养和禾苗。这种思想实际上已经接近于营养元素的概念,几乎可以呼之欲出。只因缺乏近代化学知识和化学元素的分析,表达而出来而已。所以杨屾的理论显然较陈旉的“地力常新壮”和马一龙的“阴阳化生”又深入一层。这种阴阳五行观从历史的纵向方面比较,虽然又有进展,但从同时期西欧的认识水平横向地比较,则暴露出它仍停滞在抽象的哲学思考上,直接用抽象的哲理概括去解释指导农业生产,只能妨碍通过科学的实验观察,解剖生物学的过程,以进一步了解动植物生长发育的本质及其和自然的新陈代谢关系。这种理论上的停滞,有其客观的历史社会原因,其后果是造成中国科学技术与西方的差距,难以在短期内缩小。

2、重文轻理的加剧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一向重文学轻科技,到清朝则更是变本加厉。汉、唐、宋、元和明曾是中国科技知识的高峰,居于同期世界领先的地位,也有过若干低谷,但清代则是前所未有的最低谷。康熙本人非常注意学习西洋科学,却并不在知识阶层提倡学习西洋科学,反而实行严酷的政治镇压和大兴文字狱,把知识分子驱逼到远离政治的文字训诂之路上去虽然训诂之学在清代大放异彩,科学技术则一落千丈。因为轻视科技,不少重要的科技发明创造也得不到记载推广,往往只能从一些笔记散文中偶然窥见一些叙述。如《阅微草堂笔记》中提到有一个人曾发明一种能连发28发的“鸟铳”:“火药铅丸藏于铳脊,以机轮开闭,其机有二,相衔如牡牝,扳一机则火药铅丸自落筒中,随之并动,石激火出而铳发矣,计二十八发,火药铅丸乃尽”。[9]发明者本拟将其献给军营,但被人诃责:“上帝好生,汝如献此器,使流布人间,汝子孙无噍类矣。”于是不敢献而失传。西洋的机关枪是德人马克西姆于1883年发明,迟于上述28发鸟铳一百多年。这个例子说明即使民间有什么创造发明,其命运只能是自生自灭。

另一方面,在封建农业的结构中,一家一户的小农以及大量的雇佣农民,他们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靠祖祖辈辈的传统经验和自身种田的体会,可以应付正常年份的生产,思想上习惯于按老经验办事,生产上对科学技术缺乏要求,使得农学的发展缺乏动力。

现代的实验农学植根于科学技术,清代的科学技术既然遭到压抑轻视,又缺乏推动力,就不可能从经验农学摆脱出来向实验农学发展。

3、生物科学落后对农学的影响

生物学是农学的基础,没有生物学的领先,农业技术的创造改进只能停留在感性阶段。生物学的发展又依赖物理和化学。促进生物学发展很重要的仪器是光学显微镜。只有显微镜能放大人眼的的微观视野,看到肉眼见不到的细胞、微生物等。最早的用两块凸透镜制成复式显微镜的是德国的G.Schsiner(1628年,即明·崇祯元年),接着英国的R.Hooke于1665年(康熙4年)用他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10],从此打开了了解动植物生命结构的奥秘之门。这对农业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中国在明末清初时已传入西洋光学仪器,主要是望远镜,苏州的人工磨制眼镜,工艺水平甚高,是否曾试制过显微镜,不得而知[11],即使曾制造出来,其命运也必同上述连发鸟铳一样,否则,总会见诸应用推广。

有了显微镜,引起生物学及农学飞跃进展的是对动植物两性受精作用的认识。清代的农学恰恰从这里开始落后于西方,拉大了差距。

植物受精概念中国古代对两性植物早有认识,如称雄大麻为枲,雌大麻为苴,《齐民要术》还称雄大麻的花粉为“勃”,认识到雌大麻要有雄大麻“放勃”才能结实。但对于雌雄同株同花的受精作用一直不见记述。明代传入玉米,对于玉米的雌雄异花也只观察到“花开于顶,实结于节”[12]而止。对于稻、麦、菽等作物的花器结构只有“稃”、“房”、“荚”等名称,而不见雄蕊的花药、花丝及雌蕊的柱头、花柱等区分,直到清末都如此,更谈不上花粉粒、胚珠等认识。这当然妨碍了对植物授精作用的认识,更不可能有杂交试验的尝试。而欧洲有了显微镜,R.Camerasius于1694年(康熙33年)即找出蓖麻、玉米不实的原因是雌蕊的“胚珠”(Ovules)没有获得“花药”提供的花粉之故。接着J.Koelreuter(1773–1806)通过人工授粉试验证明,植物不能自己进行授粉,要末依靠昆虫采蜜(附带粘带了花粉)或风力传送花粉而进行授粉[13]。他并且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的结构,指出花粉有两层壳,当花粉掉在雌蕊柱头上时,他看到有些物质从花粉粒中逸出,并推测是一种“油分”,这种油分同柱头分泌的另一种“油分”混合,形成一种酸或碱的盐类,为柱头所吸收,而进入花柱,到达子房,从而形成了胚珠。这是十八世纪时对授精过程的认识水平。Koelreuter还进行了一些杂交试验,指出亲缘相近的植物,容易杂交,亲缘远的不容易杂交。另一位Grew在1671年发表的论文中把植物的花粉比作动物的精子,认为植物散放大量花粉犹如动物放射出大量精子是一样的。由于这些先驱的工作才使得林奈(1707–1778)有可能根据植物的雌雄蕊进行非常可靠的系统分类,并称这种植物分类系统为“性系统”(sexualsystem)。也使得孟得尔(Mendale,1822–1884)有进一步进行豌豆杂交,从事遗传研究的可能。而我们从马一龙《农说》中只看到“稻花必在日中始放,雨久则闭其窍而不花”。和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江南麦花夜发,江北麦花昼发”等非常表象的记述,而像这样简单的记述在其他农书或文献中还没有提及。从马一龙到杨屾(16世纪至18世纪中)始终也阴阳变化阐释栽培技术和植物生命过程而不涉及从开花至结实这一关键时期的细节。倪倬(1813)所著《农雅》仿《尔雅》作释天、释地、释世界形势等,仍旧在文字训诂上打圈子而没有新的发展,这都是与重文轻理、缺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器——显微镜分不开的。

动物授精概念R.Graaf(1641–1673)以研究性器官著名,他指出哺乳动物卵巢中的像细胞的突起,相当于家禽卵巢中的卵(蛋),一切动物的受精过程都是相似的,家禽的授精卵在输卵管中获得蛋白和蛋壳,哺乳动物的受精卵经过喇叭管(输卵管)进入子宫,并在子宫中发育,二者是一样的。卵巢(Ovary)和睾丸(testis)这两个名词即他首创[14]。O.H.Hertivig(1835)进一步指出受精卵的两个核,一个来自雄性,一个来自雌性。到Fol(1879)已直接观察到精子钻进了卵子,从而证实了Hertivig所认为的只有一个雄生精子起了受精作用的观点[15]。但是,我们试看清代学者是怎样分析男女受精的呢?纪昀(1724–1805)转引他友人程鱼门的见解说:“夫胎者,两精相搏哈合而成者也。媾合之时,阳精至而阴精不至,阴精至而阳精不至,皆不能成。皆至矣,时有先后,则先至者,气散不摄,亦不能成”。又:“精如谷种,血如土膏,旧血败气,新血未生,乘生气乃可养胎也”[16]。纪昀是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对于受精现象,同意了程鱼门的见解,用阳精、阴精、气三个概念作哲理的推析,没有任何实验观察。这种现象是普遍性,是重文轻理带来的必然结果。

植物营养概念清代突出的农学理论家杨屾,对于植物的营养总是先提出实际操作要求,比如怎样整地、中耕、除草、施肥,然后用哲理概念分析。如说中耕的作用是“锄频则浮根去,气旺则中根深,下达吸乎地阴,上接济于天阳”,“浮根不去,则中根不深,不能下吸地阴,上济天阳,则子粒干缺,所收自薄”。“穑得其时,则气充而多脂;穑失其时,必气浅而多滓”。我们可以将“天阳”理解为太阳的光合作用,“地阴”则是土壤的水分和营养成分,但究嫌拔高和附会,因为他到底还没有光合作用和营养元素的具体内容。可是明末清初时的欧洲,Malpigihi首先提出叶片是植物制造“食物”的部分,由叶片再将制造的“食物”输送到植物部分去,这有点像中国古书中的“膏”,也即杨屾所说的气充而多脂。18世纪初I.Houss相信植物的各个部分都会吸收氧生成二氧化碳,同时绿色部分则吸收二氧化碳而呼出氧。他在1796年(嘉庆元年)即肯定植物是从大气中获得全部所需的二氧化碳[17]。而《潘丰豫庄本书》(讲水稻栽培很透彻的)直至1834年仍停留在“横根布在泥面,得土的生气不厚”,“腐草败叶原是雨露的精华”等没有具体物质的抽象概念上。可见缺乏生物学的知识,农学是无法提高的。

没有显微镜,就看不到病原微生物如真菌、细菌等,对于植物的发病现象就不好理解,只好用“鬼火”,“瘟”等概念去解释。《天工开物》解释稻瘟病是:“东南风助煖,则尽发炎火”,直至现在农民还叫“火烧瘟”。又怀疑是“鬼火”所致:“凡苗吐穗(即抽穗)之后,暮夜鬼火游烧……凡禾穑叶遇之,立刻焦火”[18]。对照欧洲的M.Tillet(1714–1791)曾长期观察小麦黑穗病,1755年发表的论文确认本病是由黑穗病的“粉尘”落在籽实上所致,到1767年F.Fontanag正确指出谷物的锈病是由真菌寄生的引起,他发现了菌丝(hypha),但感到失望,因为他当时错误地认为真菌也应该有花、种子和芽,而他没有找到,引以为憾[19]。

农学范文篇2

一、代农学的成就

1、农书的增加

笔者对王毓湖《中国农学书录》加以清点,历代农书(从先秦至民国17年)共542种,现存的289种,遗失的253种(佚书中有辑本的10种)。其中清代农书有200种,占全数的36.9%,但因清代时间距现在近,佚书较少,现存的有159种,则占全部现存农书的55.01%。因《中国农学书录》出版于六十年代,以后发现的农书不断增加,估计全数肯定在千种以上,其中最多的当然是清代。以蚕桑类农书举例,据王达统计,《中国农学书录》未收的明清蚕桑类农书还有204种,内清代占197种[1],而《中国农学书录》所收的清代蚕桑类农书仅30种,可见清代农书增加之突出。

清代农书的内容与清以前的农书比较,有很多新的特色。在文献搜集整理方面如《授时通考》(1742年)是中国四大农书之一,同其他三部农书比较,《授时通考》是文献搜集最多的一部,计有427种之多,而《齐民要求》为157种[2],《农政全书》为225种[3],《王祯农书》最少,但以农器齐全为特色。《授时通考》引用文献,体例严谨,少数几个字也必注明出处,如“分地之利”注明《孝经》,“楛耕伤稼”注明《荀子》之类。而《王祯农书》和《农政全书》的引文常有脱漏,至于其他农书摘录前人文献,不注出处或张冠李戴者更属比比皆是。又,《授时通考》将农业上的某个项目的历代文献都汇集于一起,便于后人的查检研究。如谷种篇抄录了16个省233个府、州、县的明清方志中水稻品种3429个(包括重复),无疑给后人研究以极大方便。

再如《广群芳谱》(1780年)是补充明·王象晋的《群芳谱》(1621年)的集体编著,《群芳谱》是十七世纪初的一部植物学兼农学巨著,体例沿用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在国内外植物学界有很大影响,但《群芳谱》也有不足之处,是所谓“略于种植而详于治疗之法与典故艺文”(《四库全书》提要),清·康熙认为“比见近人所纂《群芳谱》,蒐集众长,义类可取。但惜尚多疏漏,因命儒臣即秘府藏帙,捃摭荟萃,删其支冗,补其缺遗”(康熙《广群芳谱》序)。王象晋以一人之力,写成《群芳谱》,难免疏漏,经过汪灏等人的集体对原书的讹误错漏加以更正,又删其冗文,增加许多新的内容。并用“增”字标明系新增内容。“原”字表明为《群芳谱》原文,体例谨严,新增内容多,不啻为一部新著。

《授时通考》和《广群芳谱》都是集体编写,又依赖皇家所藏图书,自有其便利条件。但即使一般的农书,也有不少是文献训诂超过前人的。《江南催稻课耕录》是李彦章为了推广早稻而写的论证扩种早稻的优点和可行性,他从“早稻原始”、“早稻之时”、“早稻之法”、“各省早稻之种”、“江南早稻之种”等十个方面,搜集了历代有关早稻的文献,展开论证,其方式类似现代进行某项研究或设计时,必先提出可行性论证一样。以“各省早稻之种”为例,共搜集了南方9省81个府州县的早稻品种(及其特性描述)共数百个,远非宋代《禾谱》46个品种,明代《稻品》36个(包括早中晚稻)品种所能比拟。

又如程瑶田的《九谷考》(17世纪末)和刘宝楠的《释谷》(1840年)是将训诂与农作物相结合的著作。《释谷》特详于水稻的考证,可说是一篇全面的稻作文字考证论文。《九谷考》则详于黍、稷、粱、秫、穄等各种古代粮食作物的考证,稻不及《释谷》详尽。这两篇论著是治中国谷物史中正名必需的参考书。

清代农书内容方面的特色是实用操作技术的丰富、详细,覆盖面扩大,超过了前代。举凡大田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复种指数的增加,土壤耕作理论和操作技术,施把技术,良种繁育、园艺、造林、蚕业、畜牧兽医、渔业、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以及农具、农田水利等都有涉及。特别是出现了不少地方性农书,超过了宋元明时期。一般综合性的农书所记技术虽很丰富,但往往背景不清,地方性农书则所述都是各地的实际情况,其操作技术切实可行。清代地方性农书中重要的有反映杭嘉湖地区稻桑农业生产的张履祥《补农书》(1658),反映江西抚州地区农业的何刚德《抚郡农产考略》(1903)和奉新地区的刘应棠《梭山农谱》(1717),江淮地区的包世臣《齐民四术》(1849),四川农业的张宗法《三农记》(1760),广东农业的屈大均《广东新语》(1699),山西新阳的祁寯藻《马首农言》(1836),陕西关中的杨屾《知本提纲》(1747)和《修齐直指》(1755),山东沂州的蒲松龄《农桑经》(1765)和丁宜曾《农圃便览》(1755),浙江金华的胡炜《胡氏治家略》(1758),江苏上海的姜皋《浦泖农咨》等等。地方性农书中有高度理论概括的如《知本提纲》中的施肥“三宜理论(时宜、土宜和物宜),是历代施肥经验的集中总结。《补农书》中的看苗色施肥经验,可说是营养诊断的萌芽技术,这一技术始于明代的《乌青志》。

清代农书的另一特色是专业性农书大量涌现。其范围除农作物外,涉及花卉、蚕桑、果蔬、牧医、虫害、气象、水产等,而以蚕桑及花卉的专书占最多数。蚕桑专书的大量问世,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清代花卉专谱以兰花最多,历代流行的牡丹、菊花之类是雅俗共赏的,而兰花则偏于文人的欣赏。可能是清代士人在政治中受到压抑,国想上趋向避世,因而把爱好转向深山邃谷的幽兰。清代出现好些治蝗专书,反映了蝗灾的猖獗。气象与水产专书也较前代为增加。

2、农业技术的成就

明初的人口约六千万,基本上与西汉时最高人口数相近,但清代康、雍、乾三朝一百多年的历史上未有过的“太平盛世”,解除了各种抑制人口增长的因子,使人口犹如脱疆之马,从康熙时的二千多万猛增至乾隆后期的三亿,和到道光十五年(1834)的四亿,而耕地的增加远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导致人地比陆续下降,从明·洪武廿四年(1391)时的14.56亩/人,下降到康熙时的5.5亩/人,到道光时只剩1.65亩/人[4]。正如赵翼诗所咏的:“只为人多觉地褊,一人一亩尚难全。孟夫子若生今世,敢复高谈古井田!”,“海角山头已遍耕,别无余地可资生。只应钩盾田犹旷,可惜高空种不成”。[5]

由于人地比不断下降,尽管被迫在洞庭洞、珠江三角洲围垦、开发海岛和海涂,大量无地流民通向边远山区毁林开垦,扩种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粮食作物[6],收到一定效果。但支持这样庞大人口增殖的物质能量——粮食生产的重担不得不落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即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上,而单产提高的最有效途径是增加复种指数,把一亩田当两亩用,在一年365天内完成单种时需要的400多天的生育期。

人多地少,劳力充裕,不论什么措施需要多大劳力都不成问题,出现“粪多力勤”这种中国特有的集约劳动原则。南方中稻麦两熟的太湖地区,要求用人力的铁搭(齿锄)“垦倒极深”,“多下垫底”(基肥)。冬季的麦子油菜则要求起垅,经常清沟排水,很费劳力。北方旱地耕作则要求“转耕”:“初次浅,次耕渐深,三耕更深,四耕反而同于二耕,五耕反而同于初耕。古曰转耕”。[7]

清代的双季间作稻和连作稻在广东、福建、广西、湖南、川南盆地、赣南、渐东南等地都有相当的面积。双季稻一般可比单季稻增产五成以上。《广东新语》还提到在双季稻之后接种油菜、烟草、甘薯、蓝、姜、蔓菁等的一年三熟和“若勤于耒耜,则一年有三熟之稻”[8]、麦、稻、稻的一年三熟不仅见于闽广地区,也曾个别推进到长江中游,如同治《江夏县志》即记有早稻于割麦后插,晚稻于早稻后插的麦–稻–稻一年三熟。由于康熙着力推广早熟御稻,双季稻在18世纪后期曾推进到江苏里下河地区(北纬33°)

旱地作物方面,山东、河北、陕西关中出现二年三熟制。间作套种形式多样也是清代的特色,如麦豆间作、粮菜间作、稻豆间作、稻肥套作、麦棉间作、桑菜套作等。陕西三原地区更创造出两年十三熟的菜粮间套作技术,涉及的作物有菠菜、萝卜、蒜、蓝、粟、麦等,可说是达到了北方旱地复种技术的高峰。在人口压力下,清代后期的林则徐、李彦章都亟力提倡扩种早稻,李彦章在《江南催耕课稻编》中引经据典,搜集地方资料力陈早稻之利,林则徐为之作序,也大力主张把福州的双季稻推行到江苏等省去。另有一些知识分子则试求恢复西汉《汜胜之书》的区田法,打破常规的产量水平,是中国式的高产试验法,以潘曾沂最为积极,他于道光八年(1898)亲自在潘姓义庄田里试行水稻区种法两年,获得丰收,于是用白话写成《潘丰豫庄本书》详列区种法32条。其实这些技术也完全适用于一般水田。这本书代表了清末有系统的水稻丰产技术指导手册。受潘曾沂的影响,以后陆续有关于区田种法的农书和图解问世,直至民国时期,还有人试种区田丰产水稻。

二、清代农学的问题

1、农学理论的成就和停滞

清代农书在农学理论方面较之前代有不少发展。远的勿论,从南宋陈旉《农书》起,陈在理论上的贡献是提出土壤肥力可以保持“常新壮”的观点,批驳了历来认为的“凡田土种三、五年,其力已乏”的观点,指出“是未深思也,若能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常新壮矣”。陈旉的理论着重土壤肥力一个侧面。明·马一龙的《农说》则进一步用阴阳两种“气”的发生、敛息、相互消长关系进行论证水稻栽培技术的正确运用,达到水稻的完好生长。所谓阳以阴化,阴以阳变,察阴阳之故,参变化之机,才能知生物之功。到清·《知本提纲》(1747年)中,作者杨屾进一步从更为宏观的“日行三道,地分五带”的视野入手,提出“知三道之行,则天时始可乘;识五带之分,则地利始可尽矣”的观点。杨#屾除了继承阴阳理论以外,又融入“五行”,阴阳五行虽早盛行于汉,但杨屾这里是以天、地、水、火、气为五行,天、土、水、火称“四精”,气则为“精之会”。他把五行结合到耕作、播种、密度、耘锄、施肥等具体环节中去,而以“气”的消长盛衰贯通之。他把人食谷物、肉、菜、果等理解为采五行的生气,才能维持人的生命代谢,而把人体排泄的粪尿理解为“五行生气”的“余气”。所以这种余气才能滋养和禾苗。这种思想实际上已经接近于营养元素的概念,几乎可以呼之欲出。只因缺乏近代化学知识和化学元素的分析,表达而出来而已。所以杨屾的理论显然较陈旉的“地力常新壮”和马一龙的“阴阳化生”又深入一层。这种阴阳五行观从历史的纵向方面比较,虽然又有进展,但从同时期西欧的认识水平横向地比较,则暴露出它仍停滞在抽象的哲学思考上,直接用抽象的哲理概括去解释指导农业生产,只能妨碍通过科学的实验观察,解剖生物学的过程,以进一步了解动植物生长发育的本质及其和自然的新陈代谢关系。这种理论上的停滞,有其客观的历史社会原因,其后果是造成中国科学技术与西方的差距,难以在短期内缩小。

2、重文轻理的加剧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一向重文学轻科技,到清朝则更是变本加厉。汉、唐、宋、元和明曾是中国科技知识的高峰,居于同期世界领先的地位,也有过若干低谷,但清代则是前所未有的最低谷。康熙本人非常注意学习西洋科学,却并不在知识阶层提倡学习西洋科学,反而实行严酷的政治镇压和大兴文字狱,把知识分子驱逼到远离政治的文字训诂之路上去虽然训诂之学在清代大放异彩,科学技术则一落千丈。因为轻视科技,不少重要的科技发明创造也得不到记载推广,往往只能从一些笔记散文中偶然窥见一些叙述。如《阅微草堂笔记》中提到有一个人曾发明一种能连发28发的“鸟铳”:“火药铅丸藏于铳脊,以机轮开闭,其机有二,相衔如牡牝,扳一机则火药铅丸自落筒中,随之并动,石激火出而铳发矣,计二十八发,火药铅丸乃尽”。[9]发明者本拟将其献给军营,但被人诃责:“上帝好生,汝如献此器,使流布人间,汝子孙无噍类矣。”于是不敢献而失传。西洋的机关枪是德人马克西姆于1883年发明,迟于上述28发鸟铳一百多年。这个例子说明即使民间有什么创造发明,其命运只能是自生自灭。

另一方面,在封建农业的结构中,一家一户的小农以及大量的雇佣农民,他们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靠祖祖辈辈的传统经验和自身种田的体会,可以应付正常年份的生产,思想上习惯于按老经验办事,生产上对科学技术缺乏要求,使得农学的发展缺乏动力。

现代的实验农学植根于科学技术,清代的科学技术既然遭到压抑轻视,又缺乏推动力,就不可能从经验农学摆脱出来向实验农学发展。

3、生物科学落后对农学的影响

生物学是农学的基础,没有生物学的领先,农业技术的创造改进只能停留在感性阶段。生物学的发展又依赖物理和化学。促进生物学发展很重要的仪器是光学显微镜。只有显微镜能放大人眼的的微观视野,看到肉眼见不到的细胞、微生物等。最早的用两块凸透镜制成复式显微镜的是德国的G.Schsiner(1628年,即明·崇祯元年),接着英国的R.Hooke于1665年(康熙4年)用他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10],从此打开了了解动植物生命结构的奥秘之门。这对农业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中国在明末清初时已传入西洋光学仪器,主要是望远镜,苏州的人工磨制眼镜,工艺水平甚高,是否曾试制过显微镜,不得而知[11],即使曾制造出来,其命运也必同上述连发鸟铳一样,否则,总会见诸应用推广。

有了显微镜,引起生物学及农学飞跃进展的是对动植物两性受精作用的认识。清代的农学恰恰从这里开始落后于西方,拉大了差距。

植物受精概念中国古代对两性植物早有认识,如称雄大麻为枲,雌大麻为苴,《齐民要术》还称雄大麻的花粉为“勃”,认识到雌大麻要有雄大麻“放勃”才能结实。但对于雌雄同株同花的受精作用一直不见记述。明代传入玉米,对于玉米的雌雄异花也只观察到“花开于顶,实结于节”[12]而止。对于稻、麦、菽等作物的花器结构只有“稃”、“房”、“荚”等名称,而不见雄蕊的花药、花丝及雌蕊的柱头、花柱等区分,直到清末都如此,更谈不上花粉粒、胚珠等认识。这当然妨碍了对植物授精作用的认识,更不可能有杂交试验的尝试。而欧洲有了显微镜,R.Camerasius于1694年(康熙33年)即找出蓖麻、玉米不实的原因是雌蕊的“胚珠”(Ovules)没有获得“花药”提供的花粉之故。接着J.Koelreuter(1773–1806)通过人工授粉试验证明,植物不能自己进行授粉,要末依靠昆虫采蜜(附带粘带了花粉)或风力传送花粉而进行授粉[13]。他并且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的结构,指出花粉有两层壳,当花粉掉在雌蕊柱头上时,他看到有些物质从花粉粒中逸出,并推测是一种“油分”,这种油分同柱头分泌的另一种“油分”混合,形成一种酸或碱的盐类,为柱头所吸收,而进入花柱,到达子房,从而形成了胚珠。这是十八世纪时对授精过程的认识水平。Koelreuter还进行了一些杂交试验,指出亲缘相近的植物,容易杂交,亲缘远的不容易杂交。另一位Grew在1671年发表的论文中把植物的花粉比作动物的精子,认为植物散放大量花粉犹如动物放射出大量精子是一样的。由于这些先驱的工作才使得林奈(1707–1778)有可能根据植物的雌雄蕊进行非常可靠的系统分类,并称这种植物分类系统为“性系统”(sexualsystem)。也使得孟得尔(Mendale,1822–1884)有进一步进行豌豆杂交,从事遗传研究的可能。而我们从马一龙《农说》中只看到“稻花必在日中始放,雨久则闭其窍而不花”。和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江南麦花夜发,江北麦花昼发”等非常表象的记述,而像这样简单的记述在其他农书或文献中还没有提及。从马一龙到杨屾(16世纪至18世纪中)始终也阴阳变化阐释栽培技术和植物生命过程而不涉及从开花至结实这一关键时期的细节。倪倬(1813)所著《农雅》仿《尔雅》作释天、释地、释世界形势等,仍旧在文字训诂上打圈子而没有新的发展,这都是与重文轻理、缺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器——显微镜分不开的。

动物授精概念R.Graaf(1641–1673)以研究性器官著名,他指出哺乳动物卵巢中的像细胞的突起,相当于家禽卵巢中的卵(蛋),一切动物的受精过程都是相似的,家禽的授精卵在输卵管中获得蛋白和蛋壳,哺乳动物的受精卵经过喇叭管(输卵管)进入子宫,并在子宫中发育,二者是一样的。卵巢(Ovary)和睾丸(testis)这两个名词即他首创[14]。O.H.Hertivig(1835)进一步指出受精卵的两个核,一个来自雄性,一个来自雌性。到Fol(1879)已直接观察到精子钻进了卵子,从而证实了Hertivig所认为的只有一个雄生精子起了受精作用的观点[15]。但是,我们试看清代学者是怎样分析男女受精的呢?纪昀(1724–1805)转引他友人程鱼门的见解说:“夫胎者,两精相搏哈合而成者也。媾合之时,阳精至而阴精不至,阴精至而阳精不至,皆不能成。皆至矣,时有先后,则先至者,气散不摄,亦不能成”。又:“精如谷种,血如土膏,旧血败气,新血未生,乘生气乃可养胎也”[16]。纪昀是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对于受精现象,同意了程鱼门的见解,用阳精、阴精、气三个概念作哲理的推析,没有任何实验观察。这种现象是普遍性,是重文轻理带来的必然结果。

植物营养概念清代突出的农学理论家杨屾,对于植物的营养总是先提出实际操作要求,比如怎样整地、中耕、除草、施肥,然后用哲理概念分析。如说中耕的作用是“锄频则浮根去,气旺则中根深,下达吸乎地阴,上接济于天阳”,“浮根不去,则中根不深,不能下吸地阴,上济天阳,则子粒干缺,所收自薄”。“穑得其时,则气充而多脂;穑失其时,必气浅而多滓”。我们可以将“天阳”理解为太阳的光合作用,“地阴”则是土壤的水分和营养成分,但究嫌拔高和附会,因为他到底还没有光合作用和营养元素的具体内容。可是明末清初时的欧洲,Malpigihi首先提出叶片是植物制造“食物”的部分,由叶片再将制造的“食物”输送到植物部分去,这有点像中国古书中的“膏”,也即杨屾所说的气充而多脂。18世纪初I.Houss相信植物的各个部分都会吸收氧生成二氧化碳,同时绿色部分则吸收二氧化碳而呼出氧。他在1796年(嘉庆元年)即肯定植物是从大气中获得全部所需的二氧化碳[17]。而《潘丰豫庄本书》(讲水稻栽培很透彻的)直至1834年仍停留在“横根布在泥面,得土的生气不厚”,“腐草败叶原是雨露的精华”等没有具体物质的抽象概念上。可见缺乏生物学的知识,农学是无法提高的。

没有显微镜,就看不到病原微生物如真菌、细菌等,对于植物的发病现象就不好理解,只好用“鬼火”,“瘟”等概念去解释。《天工开物》解释稻瘟病是:“东南风助煖,则尽发炎火”,直至现在农民还叫“火烧瘟”。又怀疑是“鬼火”所致:“凡苗吐穗(即抽穗)之后,暮夜鬼火游烧……凡禾穑叶遇之,立刻焦火”[18]。对照欧洲的M.Tillet(1714–1791)曾长期观察小麦黑穗病,1755年发表的论文确认本病是由黑穗病的“粉尘”落在籽实上所致,到1767年F.Fontanag正确指出谷物的锈病是由真菌寄生的引起,他发现了菌丝(hypha),但感到失望,因为他当时错误地认为真菌也应该有花、种子和芽,而他没有找到,引以为憾[19]。

农学范文篇3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也得到逐渐调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从业人员所具备的经营意识以及专业技能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因而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提升,为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1]。目前,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学生数量较少,使农学专业的发展受到阻碍,甚至部分学校将农学专业取消,导致教学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其也为农业行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为职业教育不具备开放性、时代性以及前瞻性。由于当前农业生产中对于新技术的应用率不断提高,需要配备更多的技术性人才,而农学专业的萎缩使得农学人才的培养受到影响。为了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就需要做好农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工作,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内涵,加快农业发展。

1加强学制期内社会实践工作,培养学生专业思想

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属于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学生所具备的主观能动性将会对其学习效率产生影响。因此,为了保障教学成果,就需要从学生的精神意识层面入手,使其对自身所学专业有正确积极的认知。为了将学生对专业进行认识的缓冲期缩短,可在学生入学后的3d内,安排其到农业科技示范园、育种基地以及农业生态园等地进行参观,并安排高级农艺师担任讲解员,将最新的农业科技信息与技术所取得的巨大社会效益进行普及,使学生了解自身将从事的职业所具备的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同时,还可利用寒暑假安排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包括农业生产现状、农业产业结构、农民对农业生产的认识等,而且可以安排辅导教师解答学生遇到的疑惑。通过实践调查,不仅使学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变得更为丰富,同时也可使学生对农村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其可促使学生下定学好专业知识的决心。

2开展计划内的教学实习活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学实习属于重要环节,其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需要不断探索能够与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相适应且不会偏禽学校办学特色的教学实习方法。例如,可通过农业利技园区与种植基地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岗位素质教育以及专业实践教育工作,内容包括2个方面。一是准备阶段。教师依据区域内所具备的自然地理特点以及农时季节特点,在符合知识连贯性以及迁移性的前提下,对教材中的内容重组,使学校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从而更好地开展实践操作。同时,教师需依据学生特点对实习领导小组进行组建,根据实习内容量与场所大小确定小组成员数量。在实习开展前,举行一次动员大会,通过会议不仅需使学生清楚实习领导小组的具体分工,还需了解其目的与要求,从而使实习工作顺利开展m。二是实习阶段。企业文化和岗位要求实习为衔接准备阶段与实习阶段的桥梁,也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平台[5'由实习企业安排专人负责企业历史、行业情况讲解。实习期通常为3?7d,通常情况下可通过示范、模范、定位、熟练以及评价的模式来开展实习工作。教师首先依据实习内容的难易度,将实习内容分项进行示范,学生观看。然后,指定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来开展模仿练习,每组的成员数量为5?6人,教师需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不足,启发其应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在完成实习后,学生需进行实结,教师在对实结进行批阅时,了解学生的实习观点与知识掌握情况,书写教师总结报道,并在总结会议上进行系统分析。

3结语

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有着重要作用。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工作时,需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工作,提高对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视程度,从而使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工作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高科技复合型技术人才,促使我国的农业快速发展,使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1]刘泽发,黄丁蓉,向国红,等.产学研合作模式下“项目引导教学法”在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高教学刊,2018(2):116-118.

[2]张桂莲,张海清.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130-131.

[3]张新,张金宝,刘明久.农学专业四年不断线实践教学探索与创新: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10):104-108.

[4]史向玉.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7):144.

农学范文篇4

通过循序渐进的综合实验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提高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全方位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具特色”的优秀人才。

二、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1.实验室建设。我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实验教学作为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关键环节。我校农学院完善和加强农学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将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育种学和作物生物学基础实验室统一规划建立以公共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综合实验教学为平台的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2016年获批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另外学院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杂粮基因与分子育种实验室(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和学院测试中心也共享于实践教学。各实验室在开展正常实验教学外,为大学生科研训练和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和技术支持。根据实验课程设置、科研训练和科技创新需求完善实验室教学仪器建设,淘汰落后的实验教学仪器。教学实验仪器的更新为实验实践课程的改革创造了条件,切实提高了本科生实验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实验室建设,给学生提供培养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的活动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交流创新思想、实现技术创新的场所。学院实验室充分对学生开放,实验室开放能保障学生实验学习时间的机动性,能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熟悉仪器,预习并完成教学课时计划内没有完成的实验内容。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独立自主或小组团队协作的形式提出具有拓展性、延伸性和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在实验室完成。实验室开放能充分调动和发挥高校科研实验室资源,促进本科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只有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才能满足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需求。2.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性教学的有效开展,首先应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说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好坏直接对教育质量的高低产生明显的影响。重视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有实验农场和教师科研试验田。实验农场包括现代化作物标准区和作物标本区,实验农场为学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实习教学提供现场和材料,使学生在校内得到良好的教学实习锻炼。教师科研试验田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保证了足够丰富的现场和不断更新的材料,便于学生了解科研进展,拓宽视野。农学专业学生的科研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大都在教师的科研试验田中完成。我校校内实践基地还建有多个实验站(研究所),如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与耕地保育科学观察实验站、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分子农业与生物能源研究所,这些校内科研实验站(研究所)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科研场所,为开放式实践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多样化的校内实践教学途径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3.校内创新创业基地创建。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人才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一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则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6]。2009年我校农学院创建了以学生为实践主体的“大学生种植创新创业基地”,秉承专业联系实践,实践联系市场的理念。基地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领导小组,创新创业技术指导小组,创新创业基地管委会,组建了由65名专家教授组成的创新创业专家团队,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技术支撑、培训服务、运营等方面指导和帮助。这种新型的创新创业实践形式,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积极响应,每年均有学生踊跃参与,此类创新创业学生,学院鼓励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申报部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训练项目。没有申请到部级、省级项目的,学院相关领导以及创新创业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论证后,学校给予一定经费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进一步加强了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培养了大学生创新意识,促进了创业思维的萌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创业型培养模式,对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极为有利,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7]。4.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农学院积极搭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依托农科教、产学研、科技服务等专项活动,推动学生创业活动与行业需求形成良性互动,积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目前我校农学专业骨干教师负责的省级以上实践教学基地有8个,如部级的闻喜县小麦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省级的右玉县小杂粮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和太谷县玉米高产试验示范基地等。我校农学院根据农学专业需求先后与山西省农科院多个研究所,如高粱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和谷子研究所等,以及地方企业,如山西美邦大富农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蓬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学生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实践基地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农学专业学生通过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科研实践、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不但丰富了农业科研生产专业知识,还增加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了解。5.高水平教师队伍培养。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搞好实践教学,首先必须加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8]。我校农学专业教师多数是国内各知名高校毕业的博士,科研实践能力强,学院鼓励青年教师服务地方农业,如参加“三区”服务,“科技特派员”活动,了解农业生产现状和常见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去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另外学院为搞好新老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为青年教师指定骨干教师作为其指导教师,培养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和实践水平。高等农业院校应根据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科学规范地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者:张美俊 王宏富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参考文献:

[1]唐鑫华,邹德堂,王敬国,宁海龙.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9):106-109.

[2]唐鑫华,邹德堂,宁海龙,王敬国,杨亮,张小明.地方高校农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6):9233-9234.

[3]陈宏涛.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5):117-120.

[4]程凡,文胜,库宗军,汪连生.材料化学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浅谈[J].大学教育,2015,(12):124-125.

[5]张桂莲,张海清.农学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J].农业工程,第6卷第5期2016,6(5):122-124.

[6]齐绍武,刘逊,屠乃美.构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J].高等农业教育,2001,(4):55-57.

农学范文篇5

【关键词】农学专业;创新模式;实践教学

一、现代农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与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培养具有现代社会高水平农业技能和综合创新能力的人才即是社会和时代的现实需求。传统的农学专业必须进行自我更新,掌握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理论和技术,融合生物技术、细胞遗传学及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重要农作物遗传育种改良等重要的一流国际及国内科研院所、学校等单位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改良、植物病虫害防治等重要领域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在技术推广和生产经营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性人才。

二、知识结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社会世界范围内的农业发生了深刻变化,都市型农业是目前发展趋势。农学专业要培养都市农业型人才,必须注重知识结构复合的人才培养转型。1.师资队伍建设。都市型农业是一种新生事物,教师也需要提高知识层次和水平,掌握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所需要新技术、新知识。因此,一方面,现有的教师要通过参加进修学习、调查研究,吸收新的技术、新的知识,丰富阅历,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人才,特别是年轻教师,充实师资队伍,形成梯队,更好的完成教学、科研和成果推广工作。2.学科交叉融合,实行学科复合。以农学为基础,结合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蛋白质组学等新兴学科,实行学科复合培养。在学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工程与工程学院进行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融合。学生可自主进行课程的选修。在农学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第五学期后,增加开设细胞遗传学、基因工程原理、分子遗传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研究进展等新兴学科。学生在传统农学理论的基础上,知识结构更加丰富、知识面更加宽广。为后续的考研深造及科研院所就职打下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3.设置学生素质课堂,定期举办学术报告。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是非智力因素。定期针对学术问题、正确人生观培养问题进行学生素质课堂教育。每学年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专业学术问题报告。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拓宽学生知识面,对国际国内关注的科研进展有比较深入的关注和了解。

三、创新能力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农学范文篇6

长期以来,许多农学专业实验室,由于经费投入不足,致使设备陈旧,仪器利用率低。加之实验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手段落后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各技术学院在升格时,原有的人员、设备和实验场地进行过整合,由中心实验室统一管理。这样不能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实验技术人员也不是最佳分配方式。只有专业实验人员在实验中心的统一管理下,在自己专业实验实验室从事专业实验工作才能发挥其擅长、挖掘其潜力。

2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2.1改编和整编实验教材

教材、教师、学生是组成教学体系的三要素。用陈旧的教材内容,由当代教师来培养为将来服务的学生是不少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在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应该先改编课程的实验指导书。在教材编写时,需要删除学科间重复的实验,合并有关重复的内容,增添新的综合型实验项目。

比如:作物育种学中的小麦室内考种、玉米室内考种实验与作物栽培学实验中的小麦经济型性状考察、玉米经济型性状考察课中就重复了大量内容。因此,在实验中需要开设各科目实验综合实验,把种子重量测定、种子质量及健康测定合并为一个实验——农作物种子质量评价,增添种子检验新技术等实验项目,这样即可以避免重复,内容又充实而新颖。

2.2重新设置实验项目

农学实验教学由于实验课学时有限,上实验课时仅能安排学生做些最基本的认知性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很难实施等问题。农学实验需要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加大实验教学管理力度,增加专业实验课的学时,个别专业还需单独设置实验课程,增加实验项目。如在种子学实验中,就需要增加淀粉的测定、蛋白质组分分析、谷物蛋白质含量的快速测定等实验项目。

2.3调整实验教学时间

农学实验教学主要在田间作物的生长季节进行,所以,良好的实验条件尤为重要。利用作物标本园、教学实验田和教师的科研试验场所进行现场教学,内容丰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贵州农作物种类夏季较冬季多,且正是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为使实验教学时间与作物生长旺季相一致,需要专门对农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从四月中旬小麦扬花时节开始,到12月中旬秋季作物收获时节,这半年为农学专业学生集中进行农学实验教学和生产实习时间。

2.4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原来的教学大纲(包括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课,几乎全是平淡无味的验证性实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设计好的实验过程与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也是可以想象的,故学生所写的实验报告几乎是千篇一律,结论亦基本一致,没有学生自己的观点,有的甚至是全班雷同,如出一辙。由于全班做同一实验,内容、结果相同,不少学生的实验报告一抄了之。这样的实验教学方法,学生是被动的,毫无积极性可言,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学时不变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来进行调整。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种植、管理、测定分析,写出实验报告。最后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集中进行总结分析,评出最佳设计方案,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竞争意识,又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以科研项目为龙头带动实验教学

农学范文篇7

一、大力推行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实践教学打好基础

(1)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特点。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一种重要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充分体现专业基础理论和生产实践劳动、社会相结合的职业技术教学特点。这一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转移到实践第一线,改变了教学情景,学生可以较快地适应本专业的实践环境,熟悉本专业生产第一线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探索、体验,使他们的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并能及时得到教师及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能及时发现、纠正。这有利于加深印象,达到真正掌握操作技能的目的。

(2)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途径。近年来,我校积极实施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区域经济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实施产学研教学模式,要重视如下几个环节:

①首先必须因地制宜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农学实验室及相关实验室,验证和巩固理论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提高实验室内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做到每门学科、每节课有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为下一阶段的实习和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②充分利用好校内的实习基地及家庭基地,让学生全程参与生产过程。它既能培养学生专业意识和兴趣,也能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也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实施家庭致富工程,也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形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本地农业产业化特点和资源优势,制订家庭生产经营致富计划,明确具体的种、养、加、销方案。

③让学生以见习技术员的身份到校外实习基地、扶贫基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参加实践工作,其内容包括农业技术推广、科技扶贫、科技兴农、生产实习等方面。其操作程序由实习指导老师统一安排,采用实验——实训——实习——顶岗的方式。这种方式能深化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实用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科研能力,完成综合性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锻炼,培养学生独立地组织管理生产过程的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毕业实习与学生就业的有机结合,并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思想上和业务上的准备。

二、树立全新理念,深化农学专业课程改革,为实践教学增添活力

目前,农学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缺乏实用性、课程思想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专业课程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改变过去以学科为导向设置职业教育课程的旧理念,根据社会人才市场,职业市场的需求,进行课程改革。

(1)调整专业结构,开置综合农学专业。农村职业教育要培养适用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专业设置是关键。但农类专业大都是沿袭大中专院校的模式,设置的专业过于狭窄,如农学专业、畜牧兽医专业、林果专业等,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生产项目的选择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农业类专业就需按职业群归类,设置科技含量高的现代种植技术、现代养殖技术和农村家庭经营三个综合性大类专业。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当地农业产业化程度和支柱产业来选择专业。即当地农业产业化程度高、支柱产业以种植业为主的,就选读现代种植技术专业;当地农业产业化程度高、支柱产业以养殖业为主的,就选读现代养殖技术专业;当地农业经济水平比较落后,农业经济以家庭庭院经济为主的,就选读农村家庭经营专业。

农学范文篇8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改革教学教学效率实践教学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强,学校培养人才被赋予新的内涵,中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一定量的知识,更着眼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各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都进行了很大幅度的调整,每一门课程都面临着教学改革,农学专业更是如此,那在农学教学中我们应当怎样改革教学,提高农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实用性呢?

一、灵活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它具有科学性、逻辑性、思想性等特点。但教材只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不应只是教材的执行者,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科学地、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农学类专业的快速发展,农学专业相关书籍如雨后春笋,许多教材是东拼西凑而成的;有的书内容写了一大堆,有用的东西只有一点点;有的书还会把读者带入误区,许多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可能用不上。作为职业学校的农学专业教师不应把学校的教材教完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应当在拿到新的教材时以专业带头人的形式组织专业教师进行研究,通读教材,吸取精华,弃其糟粕,增加书本上没有却实际工作中非常有用的内容,进行教学备课。

二、强化知识体系,精心组织教学

如《作物栽培技术》涵盖了我国主要农作物栽培管理的主要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多而且零碎,课程深讲和细讲一方面受学时限制,另一方面会使学生感到枯躁乏味。

新时期农业生产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其教育观念、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都将深刻地变革,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阐述了农学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实现课程体系多样化、综合化、现代化,实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进行了探讨。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教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在农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它具有传统教学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具有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又丰富的表观力和交互性,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教学由平面走向了立体,由静态变成了动态,使抽象变得具体。大大增加了教学容量,并把教学效果化难为易,删繁为简,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可信性。从而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对加强现代教育观念,灌输现代教育思想,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农学课程内容涵盖面广、素材丰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教学信息量和改善教学效果,是任课教师不断追求和研究的方向。以多媒体技术为辅助手段进行农学教学,有增加教学信息量,教学内容更加直观;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利于知识的交流、共享等诸多优点。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应注意教学准备和教师角色的重要性。

四、重视实践和实习教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缺少或不完善的作物栽培实践教学,就失去了职高专业教学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和加强作物栽培课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发现、探讨、解决农村作物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服务于农村,使学生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技术型人才。为此,要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通过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科研实习等多种措施,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一)合理安排生产实习的时间

农学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其研究对象是作物,作物生长的周期长,北方地区一年一般只能种植一季作物,所以安排学生生产实习只能在作物的生长季节内进行,而一季作物从备耕、春播到秋收,需要近6个月的时间。将学生的毕业生产实习时间定为作物的一个生长周期是最为理想,但是在学制为4年的学习过程中安排这么长的生产实习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毕业生产实习安排多长时间,什么季节才合适呢?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农业生产最关键的季节,所以我们把学生的毕业生产实习时间安排在春季,春季里土壤的耕翻耙压,作物的布局,品种的选择,播种、育苗,肥料的选择与施用,除草剂的选择与喷施,等等,旱田从备耕、播种到出苗大约需40多天,水田从播种到插秧约需50天,我们安排8周毕业生产实习,可以完成春播生产的全过程。余下的作物生长期的田间管理实习,则安排在学校的试验田中进行,这样就可以完成作物整个生产周期的实习过程。

(二)认识农村

让学生们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农村去考察实际情况,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并要写出社会实践活动的考察报告。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既看到了农村富裕的典型,又看到了农村落后贫穷的一面,使他们对我国农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增强了责任感。在座谈中,同学们深有体会地说,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的确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一些偏远的农村还很落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农业、农村和农民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十分迫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增长才干,将来为农业服务,报效祖国和人民。

(三)认识作物

农学范文篇9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动力主要源于兴趣,只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丰富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成绩。

首先,在学生入学之初,就进行必要的职业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兴趣,介绍农业的基础地位及其发展趋势,组织学生观看科教片,参观科技示范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并组织学生进行农村科技示范户经济效益的社会调查,通过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对农村情况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卸下了学生思想上的一个沉重包袱,学农照样有奔头,产生了一种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和振兴本地农村经济的历史使命感。

其次,课上采用灵活多变教学方法紧紧吸引住学生。本来就很枯燥的农学理论专业课,如果只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失去听众。因此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巧用比喻化解疑难。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比喻成人死了和睡着了。

(2)用科幻法展开联想的翅膀。如:光反应式ADP+Pi→ATP若能科学利用意义更大。如果我们能制造模拟绿叶的绿色衣服穿在我们身上,通过特殊的导管把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ATP运到我们的体内,那么,我们一个月只需要吃几顿饭就足以维持我们身体生长的需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就让绿色衣服来尽情制造吧!非洲难民再也不必为粮食太少而发愁,人类从此再也没有粮食危机了!

(3)理论知识实际化。讲无氧呼吸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最真实的体会,最常见的例子出发: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不易腐败、味美可口的原因;制酒时为什么要密封?因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制酒时若密封不严,酒曲就会进行有氧呼吸降低酒精产量;如果酒曲不纯,混有乳酸菌,则制酒的同时产生乳酸,降低酒精质量。

(4)利用趣闻轶事引领主题。例如,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兴趣。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学们听来饶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强调理论课的重要性

专业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技能,也是高考检验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同时也是强调理论的实用价值,理论一般是内在的,本质的,抽象的规律,其内涵较深,对职中学生而言,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指导实践。因而对理论课的讲解就要根据教学大纲,高考标准,针对农学专业技能的需要,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来把握深浅,讲法上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灵活掌握,使学生容易接受。

三、专业实践是理论教学的延伸

专业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通过理论教学获得的专业知识得以验证,增强感性认识,强化教学效果。同事又是检验理论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通过实际观察与操作,学生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检测,找出不足,调动积极性。这样理论课的讲解始终要与实践结合起来。多方面多渠道地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田间实习,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学习,使学生学到最新知识,掌握最新信息,以弥补教材内容滞后的缺点。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体会和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真正将理论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同时在动手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总之,唯有动手才能全面地检测到专业课的教学效果,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农学范文篇10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农学;毕业论文;改革路径

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学类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也对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如何使培养出来的农科人才与当今社会需求高度匹配成为新的时代课题,也是新时代农业高校办学水平的最直接体现[2]。安徽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农学类专业是该校传统优势学科,学校高度重视农学类专业的提升改造工作。同样,农学类专业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提高学生实践水平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就是毕业论文设计、试验操作和论文撰写等工作,论文进展的每一步都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毕业论文工作开展的水平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通过毕业论文改革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本科生的专业水准,是增强应用型高校农学类本科生培养水平和能力的关键。

1毕业论文在农学本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1.1毕业论文是培养专业兴趣和专业素养的重要载体。兴趣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引擎”,具有恒久作用力。同样,培养专业兴趣也是学好一个专业最有效的途径,而专业素养的形成也是个人发展潜能的重要支撑[3]。学生只有对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本科生要想取得专业技术上的“突飞猛进”,最直接的途径之一就是早日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参与创新性研究,这样在实验室的“熏陶”下才能逐步培养专业兴趣,做到“学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学生在开展科学研究、完成毕业论文课题的同时,会有更多机会与导师和同学交流探讨,从而逐步加深和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调整方向,找到自己的精准“兴趣点”。高水平科学研究是一所高校办学能力和水平的集中体现,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工作,部级创新平台、省校重点实验室在每个高校都被打造成“亮点”,这就为本科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大学生所处年龄段恰好是创新活力最旺盛的阶段,部分同学可能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对农业科研产生强烈的兴趣,更加坚定了考研深造的志向,也有部分同学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完成毕业论文实习,加深了对农科相关企业的熟悉度,为毕业以后从事农学类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有这些毕业论文实习的有力推进和实施,都将对学生专业兴趣和良好专业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1.2毕业论文的革故鼎新是提高农学类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毕业论文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往往是本科生印象最深刻、掌握最全面的一部分内容。一般来说,农科专业本科生所选择的学科分支开展毕业论文实习,大多也就决定了该生以后的考研方向、就业路径乃至人生道路的选择。农学类本科专业学习科目较多,包括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蔬菜学、果树学、茶学、花卉学以及植物营养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农药学等分支方向,学生的选择余地很大。但是,学生在增加了选择性的同时,也增添了盲目性。笔者通过系统调查发现,虽然学生主修的科目比较广泛,但掌握得都比较肤浅,对以后的就业深造、参加工作等的支撑作用较小。当今许多农科生从未系统了解过“土地”“农作物”“果树”“蔬菜”“肥料”“病虫”等概念。由于缺乏实践训练,他们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不能完全掌握,对农业概况一知半解的学生较多。因此,为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毕业论文实习阶段成为本科生加大专业学习力度、“近距离”感知专业、明确用功方向和增强实践的“黄金期”。毕业论文的革故鼎新是提高农学类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

2毕业论文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2.1毕业论文改革顺应了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态势。本科生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其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当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大量涌现,其人才的需求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要让学生充分掌握当今农业、农村、农民、经济、生产革新和专业分支的政策理论的前沿信息,使其在理论学习、实践技能和创造力等方面均得到提高,培养既懂理论又接地气的“一懂两爱”人才成为迫切需求[4]。地方应用型农业高校的人才培养,也要借机“弯道发展”,顺应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态势,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诉求,更加重视毕业论文在“一懂两爱”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国家对农业的发展要求[5]。2.2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加快毕业论文改革。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就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学生个体差异性愈加明显,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实行分类培养和因材施教,以适应时代的变迁,千篇一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朝向订单式、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大势所趋,更是学校特色发展、持续发展的根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深入推进分类培养,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6-7]。因此,毕业论文的改革也要紧扣学生分类培养的总体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改革,最终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所需。2.3毕业论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加快改革。以往学生的毕业论文主要以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定课题,然后布置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方案开展试验,不因学生的创新特质不同而设置变化的研究课题,这就导致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有效发挥。毕业论文考核方式也是千篇一律,对学生缺乏过程考核。由于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课题,从而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有的学生实习目的不明确、试验态度不端正、投入时间不足;有的学生试验方法不能掌握完全,不明缘由;有的学生只会盲目操作试验,不会处理数据。这些弊端最终导致毕业论文质量出现严重下滑[8]。因此,毕业论文设计也应“因材施教”,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毕业论文选题,根据学生毕业以后的发展意向有区别地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和考核工作。

3毕业论文改革的举措

近年来,为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安徽科技学院农学类相关专业开展了毕业论文的改革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出可行的毕业论文改革实施方案,最终使学生通过毕业论文改革获益。3.1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选题。3.1.1加大动员宣传,让学生充分认知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学生管理部门要利用大一入学教育这一关键环节,开展有声有色的专业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帮助新生理清大学四年的学习规划,将毕业论文实习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大学四年的学业规划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毕业论文是最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充分强调毕业论文设计和论文写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从大一下学期开始,要让学生系统了解并熟悉农学学科门类所有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让学生早日充分理解各个学科的涵盖范围,尤其是各个二级学科的特点和全国的优势学科,明确学生毕业论文实习的开展范围,拓展学生的成才领域,让学生早日确立奋斗目标。3.1.2帮助学生端正毕业论文实习态度,早日确立“兴趣点”。学校要时刻注重激发学生“学农爱农、学一行、干一行、精一行”的意识,强调“知识就是力量”和学好专业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端正实习态度。在实习正式开始前,首先要解决一个“总开关”的问题,让实习学生彻底搞清楚“为什么上大学”“上大学学什么”“大学毕业之后能干什么”以及“我为什么需要做毕业论文”“做论文是为了什么”等问题。学生只有思想“开化”了,才能转化为行动上的自觉,也为因材施教、因材设计毕业论文做好基础性工作。3.1.3建立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的机制。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要加强单位指导教师科研方向的宣传工作,建立指导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的机制,在双向选择方法上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让学生理解选择好毕业论文导师的重要作用。首先,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早做盘算和设计,不盲目跟风,不随波逐流,充分做到选题根据自身兴趣特点展开,同时指导教师也要认真研判学生的发展动向,对部分学生出现的“钻牛角尖”而不能自拔的情况,有关部门要及时进行纠偏,确保学生的大学四年主次分明,过得紧张而又充实。其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兴趣自主选择指导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坚持让学生自己抉择,一旦确立好指导教师,就要以“蹄急步稳”的精神状态开展毕业论文实习工作。3.2重新确立毕业论文实习最佳开始时间。目前,一般地方农业高校的毕业论文实习开始时间大致为大三下学期,由于农学类学生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农作物,作物的生长周期一般较长,如果按照老套路,学生来不及沉下心来做试验,就要准备考研或找工作等,这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和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非常不利。笔者通过连续8年指导农科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实践得出以下结论:地方应用型高校大二阶段的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心要超过大三、大四年级的同学,实习态度也更加端正,完成试验任务的执行力更强,在大二阶段养成的良好科学研究习惯也可以有效延伸至大三和大四阶段。因此,将毕业论文开始的时间适当提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钱兵[9]认为引入科研导师制可以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指出从大一年级就开始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专业书籍等提高专业素养,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大二阶段开始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要想把毕业论文设计做好,就要尽早谋划。结合农学类专业实际,学生可以从大二上学期末进入“导师和学生双选阶段”,某些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从大一下学期开始选择毕业论文导师,从而使学生有充足的毕业论文准备时间来查阅文献,熟悉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以及试验方法,制订好毕业论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制定出详细的试验方案,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与实验室高年级的同学“结对子”,互帮互学,最终实现毕业论文实习工作的良性循环。3.3根据学生发展动向和创新特点,以毕业论文为载体培育“四型人才”。根据学生本身的发展需求和创新特质,可以将毕业论文实习学生分为四大类,分别为“拔尖型”“创新型”“复合专业型”和“专业技术型”,称为“四型人才”[10]。通过毕业论文实习分类,不同发展意向和创新特质的学生参与到不同毕业论文实习任务中,以充分调动不同类型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3.1以毕业论文为载体发现拔尖人才。要善于发现和选拔对农学类专业领域有非常大的兴趣和专业技能突出、志在专业上有所建树的学生,支持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自由探索,自己选定研究方向和制定个性化试验方案,让学生自己设计毕业论文,然后指导教师审核,支持学生大胆试验,发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敢闯敢试精神。在此基础上,支持学生本人独自申请大学生创新课题,完成课题任务,从而强化对学生的科研训练。3.3.2以毕业论文为载体培养创新型人才。对有继续深造意向的学生,从大二阶段开始,引导其尽早进入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强化科研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毕业论文实习过程中,引导其尽早选定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强化科研创新能力训练,为学生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3.3.3以毕业论文为载体培养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需要知识多元、能力复合,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人才。对于这一部分学生,可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充分发挥产学研创新基地的作用,与校外科研机构、企业等联合培养人才,学生可以在学校和创新基地等单位的共同管理下完成毕业论文。3.3.4以毕业论文为载体培养专业型人才。这一部分学生对农学类专业具有浓厚兴趣,愿意在农科所面向的行业领域直接就业,可以着力强化学生专业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致力于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在未来相应行业中担当技术骨干的应用型人才。这一部分学生在大三学年就可以不定时到企业内进行顶岗实习,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毕业论文实习工作。3.4改革毕业论文考核方式。3.4.1传统毕业论文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传统毕业论文流程缺乏有效监督,致使一些学生的毕业论文实习存在侥幸心理,实习态度不认真,不踏实肯干,最终导致毕业论文实习目的没有达到,学生也没有学到真本领。针对以上问题,毕业论文改革要打破陈规,注重过程考核,严格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审查和毕业论文答辩考核。3.4.2注重过程考核和毕业论文答辩考核。通过强化过程考核,使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刚性约束加大。开题要做好文献综述,综述没有得到指导教师的批准,不准开题,如期开展期中检查;要求学生做试验严格记录,不论是正面结果还是负面结果都要实事求是地记录,以增强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敬畏之心。对于创新特质较强的同学,要及时与其讨论论文进展情况,鼓励其进行自由探索;对于计划继续考研深造具有一般创新意识的学生,要尽早帮助其确立研究方向,选定研究课题,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帮助其进行分析,以确保毕业论文试验的顺利进行;对于以复合型和专业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学生,要及时与产学研共建单位衔接,形成人才共育共管、多管齐下的局面,最终培养出知识结构优、实践和就业能力强的现代农科人才。毕业论文最终的答辩工作是一项常规工作,但要常做常新,以锻炼毕业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专业认知能力和答辩胆识为首要任务。答辩时重点审查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对所做课题的把握程度、答辩的熟练程度以及对所提问题的反应,最终给出答辩成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考核,使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都有所提高。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