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经济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2 01:44:33

农林经济论文

农林经济论文篇1

有关农林经济管理论文范文一:农林经济管理类新型教学模式创建

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6月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特别强调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非常明确地突出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中的重要地位。农林经济管理(以下简称农经专业)是各农业高校均设立的本科专业。面对农村地区和农业领域发展对农经人才的需求,各高校也非常重视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完善,以使学生能更好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更好地服务三农。但从农经专业实践教学实际运行看,教学仍缺乏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不能满足国家、社会对农经人才专业能力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探索行之有效的农经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经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农经专业实践教学概况

我国目前共有农林高校39所。从各高校农经专业学生培养计划看,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山东农业大学农经专业为例:学生四年应修满179.5学分,其中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为34.5学分,占总学分的19.2%;实践时长为27周,折合为1个半学期;实践形式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涵盖了军事、劳动、读书、调研、课程论文、第二课堂等12个环节;实践地点包含校外与校内,其中校内实践侧重于实验室教学,校外实践由基地教学和学生自择实习单位完成;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融合了较多主体,有团委学工、专业教师、实习单位等。总体来看,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灵活多样,可保证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广泛性。

(二)农经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运行模式

1.实验教师指导的实验室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应用于专业实践,即针对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由实验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设计实验项目,在实验室中辅以计算机技术完成实践。该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应用和实践,增强学生对各专业技术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将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实习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主要用于毕业综合实践,这也是实践教学中历时最长、学分最高的活动。该模式倡导的是毕业论文导师指导的开放式实习。毕业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选题,自择实习单位,定期向导师汇报实习情况,并积累实践资料;毕业实习结束后,通过上交实习材料证明实习过程,通过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获取相应学分。

3.校内实践与基地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应用于综合教学实践中。学生首先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实验,对实习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和吸收,而后由专业统一组织赴教学基地进行实践,增强对实习内容的认知和应用。不过受多种因素的限制,现有的基地实践一般只能是走马观花的参观式学习。

4.自主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应用于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以及各课程论文写作等环节。该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专业认知和应用能力。

(三)现行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优缺点

从上述实践模式的实际运行看,现有模式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是设计简单易操作,即实践设计完全服从于教学内容,且实践内容可长期稳定使用,便于教师对实习过程和实习效果的把握。二是成本低廉易满足,即现有实践以实验室教学和自主实践为主,其成本投入主要是实验室建设费用以及学生的往返路费,有效节约了基地维护费用、住宿费用和管理费用,能够缓解实践经费的不足。三是能进不出易控制,即社会实践地点的安排,能通过校内实践完成则不倾向于校外实践,更便于组织者对实践过程进行管理,尤其是能够较大程度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因此,从高校实践经费少、学生安全为首位等现实情况考虑,现有模式有值得肯定的方面。但是,从实践目的和目标看,现有实践模式又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是实践能力内生性强,专业知识转化差。现有的基地参观式实习由于无法接触基地工作的实质,使基地对实践的促进效用极小,因此学生社会实践的大部分属于校内实践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由此使学生实践能力也带有内生性,即空想多、不实际,眼界低、认识浅,思维窄、无创新。结果往往是学生虽有实践经历,但仍无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二是专业知识与服务三农缺少有效衔接。

农经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及其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取决于该专业知识对三农发展的贡献,这无疑需要专业知识要服务于三农,而实践教学本身是很好的载体和途径,但是局限于校内的实践,学生的知识既不能转化为实际服务能力,专业知识也不能通过实践得以完善和丰富,总体不利于专业发展。

二、农经专业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综上分析,现行农经专业实践教学运行模式难以满足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应紧密围绕农经专业知识服务于三农,促使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文在综合考虑专业特点、实践阶段、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主要设计了三种可行性强的运行模式。

(一)就近选点的实践基地模式

1.基本思想以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的形式,为农经专业的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通过深入农村,达到培养学生了解农村社会实际,认识农村,发现、分析并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2.运行方式在学校所在地的城乡接合部,选择较近的行政村作为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对人口、社会、经济各方面进行全方位、连续性的跟踪调研。所取得的调研资料和分析结果可建立数据库,便于年级间的传承和借鉴。这也是该模式区别于走马观花式调查的主要特点。实践中,学校或学院可通过用技术或管理为基地服务,取得村干部和村民对学生长期进行调查研究的支持。

3.模式优点城乡结合部的行政村大多数农工商企业齐全,经济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企业和农户共存。因此,农林院校在城乡结合部就近选点,进行农经专业的实习具有明显的优点:

(1)可以解决实习经费困难。学生步行或用其它代步工具容易到达实习地,可以节省交通、住宿费用,既安全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提高组织纪律性。

(2)可以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到远离学校的其它地方实习,大都需要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并且准备工作头绪多,协调问题繁杂。就近实习,教学单位可以就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做出相对灵活的安排。

(3)可以使实习活动更深入、更综合。城乡结合部行政村的经济活动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和集中性,有利于学生对村、农户或企业经济活动的变化轨迹和规律的理解[1],也可以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国家经济大形势对三农经济带来的影响,因而宏观、微观得以兼顾。

4.运行保障

(1)精选实习地点,保证基地稳定。实习基地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农村经济活动具有多样性、综合性,以保证实习的专业性和综合性,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基地能得到全面运用[2]。二是所选行政村在相对长的时期内不会突变成纯粹的市区,以保证实习的持续性。三是实习地距离学校越近越好,以保证实习的便利性。

(2)详细策划方案,对实习内容、学科组合、实习环节、任务分解、人员配置、数据收集等进行细致的设计,以保证实习内容的连续性,且都应在实习数据库中得以全面反映。

(二)优化项目的实验室模式

1.基本思想按照专业性、综合性、前瞻性的原则,通过精心设计衔接紧密的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的实验室教学项目,形成分层次、模块化、点面结合的农经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实现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2.运行方式(1)指导教师根据三农热点和难点问题,设计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前瞻性的实践教学项目。例如,可以构造农户经营与风险控制模块、农业金融与贸易模块、农业经济管理与决策模拟模块等基本实验教学模块。

(2)组成小组完成项目。学生可根据自愿原则组成若干个项目小组,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并在规定时间内付诸实施,完成项目分析与总结报告。

(3)组间对比与交流。项目完成后,由指导教师组织全体学生进行集中交流,既须要对本小组工作进展及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汇报,又须对其他小组的工作进行评价,使组间与同学间取长补短。

(4)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成绩评定应综合考虑小组解决方案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学生对小组活动的贡献、出勤率等。

3.模式优点

(1)可弥补校外实践开展不足的缺陷。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虽然是最有效、首选的实践教学模式,但是囿于基地选择难、建立难、稳定难等问题,往往在短时间内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而需要其他有效的实践模式加以补充。通过教师设计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项目,可以有效弥补不能走出去的缺憾。

(2)该模式通过综合性的项目设计,使学生有目的地解决农经领域的管理问题,能够综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以致用。同时,项目的解决本身需要学生具备不同的学科基础,因而能够提高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4.运行保障(1)需精选教学项目。项目设计应综合考虑项目的综合性和前沿性。综合性,即项目尽可能包含社会中的多个领域,考察和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协作精神和综合素养。前沿性,即项目应注重农经领域内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考察与解决,培养学生的专业敏锐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指导教师应具备较丰富的基层与农经管理工作经验,能够保证项目设计接近工作实际,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效果、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客观评价。

(三)灵活多元的毕业实习模式

1.基本思想将实习形式、组织管理实现多元化,使学生能根据自身需要更灵活地进行模式选择,以此避免传统毕业实习模式中学生实习态度不端正、实习导师难以从根本上对毕业实习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学生寻找实习单位难等难题,能够将毕业与就业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2.运行方式要使该模式有效运行,重点是根据学生实习需要,设计可供选择的多元毕业实习组合。笔者认为这种多元化应由互兼型实践、模拟型实践和基地型实践三类组成,其适用范围及运行方法以下分述之。

(1)互兼型实践。即毕业实习单位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单位结合起来,就业单位即实习单位。这类实践形式主要针对已确定工作单位或就业意向已明确,以及能自行找到合适实习单位的学生。对这类学生可以放开实行自主实习的方法,协同实习单位加强对其毕业实习过程的监督管理。

(2)模拟型实践。主要供考研学生、参加各种招考的学生选择,使他们既可实习又有精力备考。模拟实践要通过搭建虚拟环境和业务,让学生切实体验真实的工作氛围,熟悉业务流程,并通过专人辅导解决学生在角色转换、专业知识应用等方面遇到的问题[3]。对于农经专业的学生而言,模拟实习的内容与方法有很多,比如借助于目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网上模拟实习的第三方平台,指导学生在网上展开自我创业等内容的实习,或者聘请涉农的各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来校,在专门设立的模拟实验室中,现场布置各阶段的实习任务并指导学生完成,同时就学生对就业的各种困惑给予释疑[4]。

(3)基地型实践。主要针对那些希望实习但自主确定实习单位困难的学生,需要学院或学校统一解决实习问题。最理想的方式是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可以参考就近选点的实践基地模式。不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鼓励和扶持一批规模较大并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就业见习单位,积极引导有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这拓宽了毕业生实践基地的选择。学校和学院可按《通知》精神,加强与涉农机关、事业单位,如省、市、县、乡的农业管理部门、林业部门、土地管理部门等的联系,为学生实习搭建平台。

3.模式优点

(1)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就业需求,使实习的目的性更强,也更能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2)能够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有效融合,使学生的就业技能通过多种形式得到锻炼和提高。

(3)多元化模式的选择,能够有效扩大毕业生真正参与实践的范围,提高毕业实践效率,保障毕业实践效果。4.运行保障(1)设计多重的监督管理,对实习过程进行监督。互兼型实践应协同家长、就业单位,形成家庭+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三重监督的机制;模拟型实践需要培训专门的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基地型实践需要取得基地人员的配合,实现校内外的双重监督。(2)增加实习内容汇报环节,完善毕业实习考核体系。毕业实习的考核不应仅要求学生上交实习材料,可增加实习内容汇报环节,以杜绝伪造实习材料的毕业实践,这也可给学生以压力,调动学生毕业实习的积极性。

三、农经专业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运行的综合保障

(一)注重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维护

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实践基地建设应投放必要的人、财、物资源,做到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学校及学院应通过多种形式与农业管理部门、林业部门、土地管理部门等涉农部门及涉农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按照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建立和发展校外实习基地。可从实际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等角度出发,制定激励制度,使实践基地得以稳定和延续。

(二)注重指导教师的培训与管理

指导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既是实习计划的制定者,又是实习效果的检验者,其社会实践能力对实践教学的开展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现在大多数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走出去的少,自身实践能力不足,指导学生实践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已成为保障实践教学的当务之急。建议学校和学院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三农而认识三农,进而服务三农,培养既懂理论又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注重教学质量的评价与考核

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实行全过程管理,即实践教学从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三阶段实行全过程管理。(1)细化事前计划。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前,需要详细制订活动计划、活动目的和活动程序,为开展活动做好周密准备,有计划地安排和管理实践活动。(2)强化事中控制。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各主体应明晰责任,出现问题要及时反馈和处理,以提高社会实践效率和效果。(3)严格事后考核。社会实践活动完成后,要有科学的实践评价体系对之进行考评。可按照不同的实践环节,制定检验标准,并将考评成绩作为评估学生能否按期毕业的重要指标。同时,建立实践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定期考察学生行为表现,并与最终实践成绩挂钩。

有关农林经济管理论文范文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改革探索论文

论文 关键词:农林 经济 管理 就业需求 课程体系 改革

论文摘要:从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入手,总结了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针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基于此,试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来探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以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变化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为四大类型即企业、教育科研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等)。其近20年就业方向变化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科研单位就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原因在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愈加规范,竞争也日趋激烈,行政单位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也实行统一招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学历层次日益提高,导致进入教育科研单位的门槛提高,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而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毕业生学历、学位的要求不高,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更多就业于各类企业。

(二)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

从199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双向选择。由于就业政策和就业领域的变化,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表2为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经管学院近5年就业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一个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近2年就业率下降明显。虽然与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对比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对比经管学院平均就业率而言明显较低。

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及选学课程意愿的调查

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选择能快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就能就业或对就业帮助较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

为了给学生学习和就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2003级开始,让学生在大三实行明确的专业方向选择,具体方向为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方向课。近4届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情况如表3。

从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情况来看,除04级学生在两个专业方向选择基本持平外,其余几届学生大部分选择了企业管理方向。经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选择专业方向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就业需要。

(二)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

为了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农林经济管理教研室对三、四年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程这一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其中,管理类课程占到60%,而经济类课程只占20%。

在对就业最有用的专业课程这一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会计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经济法。管理类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学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上的一些漏洞和问题。

三、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授予学生的学位从早期的农学学士到中期的经济学学士以及现在的管理学学士,体现了教育界对这一专业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最初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强调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际上成为农业经济专业。在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前,国家更多需要具备较强经济学知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各级政府的农业经济部门成为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但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变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逐渐成为接纳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具备较强微观管理能力的学生。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变化,近年来,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课程,但与一般的管理专业相比,从课程体系来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差距。公务员之家

(二)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面上,也由原来的宏观型、理论研究型逐步转变为通用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也是全国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通病),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方式中,专业课程的讲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听式,而强调实务操作、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较少;(2)在教学计划中,原有的专业课程实习较少,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三门课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很难从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来进行。

(三)课程体系的专和宽的问题

由于农林济管理学科自身的宏观性和宽泛性,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较多其它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会计类课程;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农业保险学等金融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贸易类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加了知识面,拓展了知识结构,但受到学时限制,使得这些宽与专相互竞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始终是现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不断微调,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体系构成等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的目的除上述外还包含着提高自身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就业竞争力。如果大学是工厂,培养的学生就是产品,评价这个工厂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产品是否受社会欢迎。社会欢迎就意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强,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应时时把握学生就业需求目标,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好的为学生实现就业而服务。

(二)把握好专业的共性和个性

从共性的角度来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经济、管理通用型课程应是其主体,这是共性问题。但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有自己的个性问题,需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来体现这种个性,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所在。

(三)细化专业方向的划分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全国绝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专业方向的划分,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划分了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前者偏重于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是为学生继续深造服务的方向;后者偏重于实践,是为学生就业而服务的方向。但这种划分可以更加细化,如企业管理方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农业企业管理、涉农企业管理等。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增加与工商管理的差异竞争优势,增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农林经济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投入-产出法,经济效益

 

中国吉林森工集团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区,降水量丰富,土壤肥沃,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总经营面积134.8万hm2,有林地面积120.4万hm2,活立木总蓄积1.69亿m3,年生产木材89.3万m3,作为国家重要商品材生产基地,以培育、经营森林资源、木材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林特资源综合开发为主。随着天保工程和森林分类经营的深入实施,在木材和林产品需求与生态需求之间矛盾日益僵化的形势下,在商品林区大力营造工业原料林、提高林地生产力,林业产业化经营成为缓解森林采伐压力,保护生态公益林的必要手段,同时也促进了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林区。

一、绪言

吉林森工集团是中国国有林区开展森林集约经营试点最早的企业农业论文,相对于中国南方集体林区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建设起步较晚。1995年-2000年实施了用材林集约经营试点建设阶段,工业原料林建设是其中的一部分,分为皆伐迹地营造工业原料林和杨树中幼龄人工林改培为工业原料林两种方式;2003年-2006年集团实施了工业原料林试点建设阶段,该阶段阶段全部为皆伐迹地营造工业原料林1(柏广新,2009)。集团现有杨树工业原料林面积9114.5hm2(商品林区),蓄积53.5万m3,平均hm2蓄积58.7m3。其中:幼龄林面积428.5hm2,蓄积3.5万m3;中龄林面积796.8hm2,蓄积5.7万m3;近熟林面积1707.3hm2,蓄积17.0万m3;成熟林面积1979.2hm2,蓄积22.6万m3;过熟林面积266.1hm2,蓄积4.7万m3。应该特别指出,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建设位于各林业局商品林区内植被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各种环境因子适合树木生长和营建短周期杨树工业原料林,工业原料林建设在高产出木材的同时也改善了生态环境2(杨树速生丰产林考察组,2001)。

随着天然林的锐减与人工林建设的发展,对人工林经济效益的研究不断发。国外多用一般均衡模型与不同种类人工林生产经营活动效率来计量其经济效益;国内主要集中于南方集体林区人工林经济效益分析,国有林区由于思想观念、配套机制滞后,工业原料林建设地区规模有限,进而导致工业原料林建设经济效益计量处于初级阶段。王炳南3等(2008)对南方集体林区案树不同无性系树种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价,此文以案树不同性系树种分类通过计算成本、年利润等指标分析讨论人工林经济效益。柏广新4(2009)年运用林木市场成熟理论结合其基层工作经验和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在经济学的基础上,通过区分不同森林成熟龄提出森林市场成熟理论,实证部分通过工业原料林生长仿真数据求轮伐期用四种方案对工业原料林分析经济效益;本文拟结合集团工业原料林建设现状,在细化单位公顷工业原料林单位轮伐期内经营活动与深入林区调研获得试点数据的基础上设计符合吉林森工集团国有林商品林区工业原料林建设的效益模型,从多角度考虑其经济效益。

二、经济效益模型

本文拟运用投入-产出经济效益模型构建适合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经济效益核算的经济模型。投入产出法是用来研究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数量经济方法,由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创立,他先后发表了《美国经济制度中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美国经济结构研究》阐述“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发展,1973年Leontief由于从事“投入产出分析”获得第5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论文下载。下文将结合投入-产出法总利润等于总产出扣除总投入的基本思想和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试点及发展现状对经济效益模型进行设定。

(一)模型假设及符号说明

本文假设工业原料林过程中最求利润最大化原则,遵循高投入高产出的经济目标。为研究方便,假设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轮伐期为15年,且在第7年进行抚育伐农业论文,第15年主伐;工业原料林建设不考虑林地地租,即地租为零。

(1)设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建设投入为Iij,表示第j年第i项科目木材建设投入,其中A表示期初投入,A1为整地费用,A2为苗木费用,A3为植苗费用;C表示期中投入,期中C1为补植费用,C2抚育费用,C3掰芽修枝费用,工业原料林在造林后第2年掰牙;C4包括预防病虫害、火灾、偷伐、盗伐在内发生的年例行管理费用且每年只进行一次病虫鼠防治,主伐前1年结束,C5施肥费用(包含肥料与施肥工费),Iij=Aij+Cij;

(2)设吉林森工集团工业原料林木材产出为Gij(G为目标林地蓄积X与相应出材率z乘积),表示第j年第i项科目木材产量,且包括期初现有林采伐、抚育间伐、主伐、采伐剩余物四部分,其中G1表示现有林采伐木材产量,G2表示抚育间伐木材产量,G3表示主伐木材产量,G4表示采伐剩余物木材产量,G= X·z ;

(3)设Kij为采伐生产成本,表示第j年第i项科目木材采伐成本,S1为现有林采伐单位成本,S2为抚育间伐单位成本,S3为主伐单位成本,S4为剩余物采伐单位成本,此处主要是指木材从活立木到伐倒木过程中发生的采伐人工费用与从伐倒木到可销售的原木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如伐后运输费、加工费、销售运输费、营销费用等项目Kij= Sij·Gij(i=1,2,3,4;j=1,2,3,…15);

(4)设木材销售收入为Rij,表示第j年第i项科目木材销售收入,P1表示现有林采伐木材价格,P2表示抚育间伐木材价格,P3表示主伐木材价格农业论文,P4表示采伐剩余物木材价格,为简化模型,我们假设所有木材价格均为含税价,在计算过程中不再考虑木材税收问题,Rij=Pij·Gij(i=1,2,3,4;j=1,2,3,…15);

(5)根据吉林森工集团森林经营方案与1995-2005年集团工业原料林试点,国家林业局2009年出台新的育林基金征收标准为从原15%降为10%,若假设育林基金为Tj,Tj=0.1R

(6)设吉林森工集团总利润为V,总利润为总收入扣除生产销售成本、建设投入、育林基金;Vj为集团在第j年利润收益;

(7)设r为银行同期利率,资本增长以利率为r的速度增长,则n年后的资本价值为Vn与现值V0的关系为复利关系,Vn =V0(1+r)n ;

(8)设NPV为资本净现值,NPV为资本毛收入现值扣除支出现值5(KlempererW D,2003),表示投资者在一定收入、支出及贴现率r时对现阶段投资的一种衡量方式。

如图 1所示,根据吉林森工集团规划工业原料林轮伐期为15年时,以单位公顷新植工业原料林第一次工业原料林经营的第一个轮伐期为例,其期间每年发生所有经营活动可表示如下,表中0-1之间时间段表示第一年,以此类推。

农林经济论文篇3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课程经济学、农(林)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林)业技术经济学、农(林)产品营销学、农(林)业政策学、农(林)业概论等、农学概论、畜牧学概论、微积分、线性代数、微观经济学、农产品加工概论、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经济调查与方法、政治经济学、经济法、国际农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土地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管理学原理、金融学、会计学原理、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毕业后既可以至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行政、人事)、市场分析和营销策划等工作,也可以进入大中型农牧企业和食品加工贸易企业、与农业和食品产业有关的金融投资、流通贸易、加工运输、科技开发、新闻传媒、咨询服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等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建筑、房地产、农业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建筑/建材/工程;

2 房地产;

3 农/林/牧/渔;

4 多元化业务集团公司;

5 新能源。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销售助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 销售助理。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要求

1.掌握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相关的农(林)业科学知识和较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经济核算、社会调查等基本方法;

3.具有独立获取知识、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处理、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组织协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农(林)业经济科学的理论前沿和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动态;

农林经济论文篇4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复合农林业的崛起的历史背景,阐述了复合农林业的内涵,并在广泛了解各方资料的情况下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上述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复合农林业的关系。

一、复合农林业崛起的历史背景

复合农林业,又可称为农林复合系统、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和经营方式,其实践历史与古代农业基本平行。但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危机及环境恶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其实践经验和理论价值才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关注和广泛重视。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与探索,认为:复合农林业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复合农林业倍受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日益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为促进各国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交流,推动复合农林业的发展,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林业委员会提出:林业的发展.应与农业、牧业结合起来,与解决贫困化结合起来。

二、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

复合农林业的定义,是由国际复合农林业研究中心(ICRAF)经过几十年的日臻完善才最后确定,且目前仍在不断地提炼和升华。ICRAF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于1982年推荐了第二任主席Lundgren和Raintree(1982)的共同定义:Agroforestry是一种土地1982的共同定义:LundgrenRaintreeAgroforestry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业或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时空排列法或短期相间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林业在不同的组合之间存在着生态学与经济学一体化的相互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各学科、领域内的渗透,Lundgren于1990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复合农林业做了更深刻的解释:Agroforestry是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的前提下,将乔木和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生产系统中,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和其它林副产品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于提高土地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农业和林业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思维和新理论。

尽管世界各地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复合农林业的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其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其内涵可以概述为:复合农林业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并根据生物学特性进行物种合理搭配,形成多物种、多层次、多时序和多产业的人工复合经营系统。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食物链结构是复合农林业的重要标志。对比其它土地利用系统,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多样性、系统性、集约经营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征。

三、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特点

1.可持续农业的基本理论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断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农产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生产——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农业,它是生产的持续性、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的统一。

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1)粮食安全目标:积极发展谷物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以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温饱问题,消灭饥荒现象。(2)脱贫致富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永续良性循环目标: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循环。2.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既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面临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具有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紧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等主要特点。21世纪,正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农业将面临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环境负荷不断加重和人口数量增长趋势还将继续的三重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即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具体地说:(1)我国人口基数巨大,人均农业资源紧缺,已严重地制约农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的永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人口生存所需食物的生产。(2)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质量下降的现状,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为此必须努力提高林木覆盖率。(3)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农业投入的不足,要求在重视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建国以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已逐步形成了对农业持续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财力和物力的来源。而在不少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农业投入的不足,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缓慢,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加重了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四、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依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及复合农林业的发展背景和基本内涵,可以认为,复合农林业是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表现如下:(1)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多产业的有机组合,在同一地块上,将“一维”的农业生态系统转为“多维”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增加了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多样性,充分地挖掘生物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和气候等资源的利用率。(2)鉴于我国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和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以牺牲林业用地来满足粮食需求,或依靠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环境,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复合农林业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制度,在粮食不减产的同时,实现了林木覆盖率的提高,解决了长期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农林争地”的矛盾,为协调粮食增产、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3)复合农林业是一项以生物措施为手段的资源管理系统,它充分利用树木的生理、生态功能,调节系统内小气候环境,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外在条件。(4)复合农林业利用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实现了种群在不同生态位上的“共生互补”、“相互依存”,增加了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5)复合农林业,将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系统转变为依靠系统自给、生物自肥的人工复合系统,加快了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参考文献:

[1]李文华等.中国农林复合经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卢良恕.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培训班教材,1995.

[3]王青.黄土高原可持续农业开发模式研究—以陕西黄土高原区为例.干旱区研究,1997.

农林经济论文篇5

林毅夫,1952年出生于台湾,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系,获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1986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1987年在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做博士后。现是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掌门人,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200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兼任十四种国内外经济学术期刊的编委。是国务院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十32”、“十一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咨询委员会委员。是20世纪70年代后第一位在国际权威的经济学学术杂志《美国经济评论》和《政治经济学杂志》的中国大陆经济学家。共出版13本学术专著,其中《充分信息及国有企业改革》被翻译成英文、日文出版,《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被相继译成英文、日文、韩文、法文、越文、俄文等版本。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2005年6月,他领导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荣登财经媒体和中国留美经济学会推出的“中国内地经济学教育研究能力排名”榜首。

天眼望月豁达则通

2006年6月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双学位、硕士、博士和国际MBA等项目800多位学生的毕业典礼上,林毅夫向毕业生们致以最衷心的祝贺和赞美,勉励他们“以理性为准则,以全体最大利益为归依……”那天,他饱含真情和期许的致词,激起毕业生们强烈的共鸣和经久不息的掌声,不禁让诸多学子和人们感到,一个人的成功与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多么密不可分。

在北京大学、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改变命运的传奇求学生涯中,林毅夫与数位名师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师承于张友仁教授、舒尔茨教授、杜润生主任等许多著名专家。当问及这些耀眼的大师对他治学有何与众不同的影响时,林毅夫以他独到的领悟,把对老师的理解引领到了更高的境界。“除了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悟到他们的视野和胸怀。”林毅夫虔诚地说。舒尔茨教授和杜润生主任,一位在美国一位在中国,一位研究理论一位研究政策。舒尔茨教授改变了社会对农民的看法,主张传统技术条件下的农民的生产选择也是理性的,一旦给农民提供现代的更高产的技术,他们也能点石成金。杜润生主任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教科书上是找不到的,符合了农民的意愿,调整了生产关系,释放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林毅夫认为,他们之所以都是大师,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做到从内心关心人,关心社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因为他们有比常人宽阔的胸怀,心中装的是农民、是时代、是国家、是未来。豁达使他们相通,使他们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改变时代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阔。”对林毅夫的治学导向产生重要影响的王阳明给他以深刻的启示:用天眼来望月、看山,视角不同,其看待问题则会更为全面、长远、客观。但天眼并非与生俱来,一个关在书斋中或是只关心自己利害得失的自了汉,即使读破万卷书,顶多也只能达到“多学而识”而不会成为大师。只有树立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合我其谁的使命,只有具有这样大的使命感的学者,才会有纵的历史观、横的全局观,才有可能培养出“大如天”的视野和胸怀。

以史为师习法识道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鉴往知来,在林毅夫看来,历史是可以人格化的,他也是一位最好的老师。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曾经涌现出一代代圣贤之士,老子、孔子、孟子……他们用毕生的体验写出《道德经》《论语》《孟子》,这些对后人来讲是财富、是智慧,是延续中国思想宝库经久不衰的源泉。“道可道,非常道”;“逝者如斯夫,不合昼夜”;“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林毅夫把这些经典的思想融入治学体系中。他睿智地说:“以史为师就是以圣贤为师,以经典为师,就是以人类最优秀的文化遗产为师。”

学而时习之,方法是灵魂。林毅夫经常巧妙地引用故事来提醒学生:“只有融入自己对美的领悟,具有自己的风格,反映时代特性的创新,才能感动别人,才有绘画的价值。如同作画,我们重视的是理论背后,作为理论本体的道,而不是道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有时代烙印的理论。学习现有的理论,只是想了解过去的学者、思想家怎样观察现象,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发现背后的道,找出事物的发展根本规律。”学习现有的理论是为了认识一个学科最根本的道如何在现实的条件下表现,以及学习过去的大师如何从最根本的道为出发点来构建理论以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林毅夫向我们道出了学习的灵魂和目的――“习法识道”。

融会东西贯通古今,思辨之中,文化的能量聚集在一起,释放到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使林毅夫总是能够把握内部逻辑的一致,以及逻辑推理和经验事实的一致,努力占据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至高点。

承“体”重“用”温故知新

体和用,既是哲学的概念,也是理论的范畴。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师,之所以经济学理论对一个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是因为他们能够从一个很基本的观点出发,来剖析、解释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并且把各种解释用最简单的逻辑统一起来,将它们联系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形成一个一以贯之的理论体系。这样的理论体系虽然对许多变动不居的社会经济现象都有解释力,但是,这个体系的核心思想是相当简单的。孔子以“忠恕”为代表,老子以“无为”为核心,佛以“空”为体。“一个决策者面临选择时,总会在他所可选择的范围内,作出他认为是最好的选择。”这是经济学的“体”,是所有经济学的理论抽象到最后唯一剩下的东西,这个“体”是古今中外皆适宜的。

林毅夫经常引用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并主张学者心中始终要有“常无”的心态来观察世界使认识达到“有”的境界,但是要不断放弃现在“有”的认知,重新抱着“无”的心态去观察世界。从比较经济学到新农村建设理论,从宏观调控到金融改革,从国企改革到民营经济,多年来,林毅夫不断在经济学理论创新中丰富着自己,创建着具有中国风格的经济理论体系。

感谢时代感动自己

回想那一幕:2006年3月3日,林毅夫在出席全国政协大会的开幕仪式前,各路媒体记者争相采访,进入人民大会堂仅100多米的路程,竟然走了半个小时。越是有名气,越是受关注,在常人看来越感到一种压力。当问及享誉世界的经济学家林毅夫如何面对这种压力的时候,他的一番话既让人感到意外,又在他的情理之中。

“学者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谋。”面对

问题、面对困难、面对挑战,在林毅夫看来,这是一种抑制不住的兴奋,挥之不去的激情。

26年来,林毅夫把经济学家和职业理想联系在一起。略微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段历史在他的人生中原本是一个极大的偶然,但若无坚毅的“自助”之心,偶然又怎会成为必然?“一个人一定要确立一个可以追求一辈子的目标,如此才不会在意一时的成败,才不会迷失。”这是他年届50的感言;“军人的理想是马革裹尸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累死在书桌上。”成为他的一句名言。林毅夫就是这样一位坚定而认真的执行者,“每天都很充实愉快,连累的时间都没有。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可能会在历史中留下一个脚印。当然这个脚印很小,但是你可以发现只要你做,就会对这个社会产生一定影响。”他兴致勃勃地说。

感动自己不是一时的冲动,也不仅是对一件事情的追求,真正的感动是一种理性的选择,需要为此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探索规律,皓首穷经。林毅夫在感动自己的同时也体验到一种快乐的情趣,享受着过程和成果带来的喜悦,成为启动思想的引擎,使林毅夫持续研究的动力不断,智慧的火花不竭。

农村“情结”和新农村建设

林毅夫作为新农村建设理论的倡导者之一,谈到新农村建设,显得格外激动和胸有成竹。

他虽然不是生在大陆农村,也不可能经常在农村生活,然而他却有着深厚的农村“情结”。刚参加工作时,正值农村改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农村政策研究中;1980年,与一生致力于农村经济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主、芝加哥大学荣誉教授舒尔茨在北大邂逅,成为其传承衣钵的学生;《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证》被国际经济学界誉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1994年,回到母校北京大学创办CCER,至今,与众多经济学人共同研究探讨的主要还仍然是“农村经济”问题。这段理论和实践的经历,为新农村建设理论的提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研究农村,解决农村的问题不一定天天生活在农村,更重要的是要心系农村。农村问题的解决要有大思路,不只在于农村本身,而在于整个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步伐太慢。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培育新农民,因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新型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城乡差距缩小的前提是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到城市非农产业就业,只有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的劳动力,才能适合城市生活和工作的要求。随着农村劳动力大批量向非农产业转移,务农的劳动力将越来越少,只有高素质,能够掌握现代技术的农民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农村问题的解决不能局限在农村,它离不开整个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带动。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必须在城里有业可就,才不至于出现存在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贫民窟和大量失业。2006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各种过渡条款都将到期,而进入后WTO时代,将来各个地方的经济要更好地利用当地比较优势来发展,才能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创造必要的条件,逐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预期目标。

带着“希望完成中国大陆经济改革的梦想”,林毅夫经常像空中飞人一样,2006年1 1月17日,上午活跃在南京“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论坛”的讲坛上,晚上准时迈进北大与学生面对面的大讲堂。

议政在乎己责任在于写经

林毅夫尽管刚刚50出头,却已经是连续四届的全国政协委员,现在还担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谈到参政议政和社会责任,他显得格外的理性和庄重:“议政在乎己,被不被接受只在乎人了。作为政治家、决策者,他们在作选择时,考虑的限定条件和制约因素要比理论家考虑得多。作为学者只是要掌握自己的一个基点:不避讳问题,理性的态度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林毅夫起身向茶杯中加着热水,交谈停顿片刻间,看到杯中的茶叶与水微妙地融合,正释放出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贡献出全部的精华。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一个名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发现到一块璞玉,献给厉王。厉王不相信是宝玉,叫玉匠辨识,玉匠不识,说是一块不值分文的普通石头。厉王不快,以欺君之罪断其左足。武王即位,卞和痴心不改,又将宝玉献给武王。武王又以欺君之罪断其右足。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玉,哭于荆山下。文王派人问他,他说:‘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没有以欺君之罪处罚他,而是收下这块璞玉放在皇宫中,从此无人问津。直到后来有人叫玉匠剖璞琢磨,才发现是块神奇的宝石。”清茶一刻间,林毅夫又把思绪转入对“和氏璧”生动典故的体悟中。

“全国政协委员是一个很高尚的荣誉。”林毅夫笃信:荣誉的背后意味着责任。淡淡的香茗中,他崇高而真实的责任观让人心生敬意:印度佛学从汉朝传人中国,但是直到唐代禅宗六祖慧能创立南宗,将佛学本土化以后,才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像佛学一样,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一定会经历从“西天取经”到“本土化”的过程。学习从西方的事实提出来的理论,只不过是作为范例来学习如何运用经济学的“体”于中国具体的状况中,而不是为了照搬这些理论于中国,甚至也不是为了运用于产生这些理论的西方,要解决中国的问题还必须自己从中国的现实问题中提出新的理论,升华为政策建议,这样的理论才能推动我国的进步,这样的经济政策对现实才更具有指导意义。提高议政水平,建立有中国风格的经济理论体系,写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真经,才是身为政协委员最大的社会责任。

自信力源于超越

在林毅夫看来,自信是一种悟性、自信是一种性格、自信更是一种超越。他回想起在芝加哥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当时芝大正处于鼎盛时代,世界上几乎所有重大经济学理论都与芝加哥大学有关,仅一个系就有五六位老师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可以说都是引领世界经济理论思潮的大师,堪称世界经济学界的“麦加”。在那里,林毅夫能够用同样的思维方式与大师们进行对话,像他们那样思考问题,观察世界,建立等价的体系,达到一样的思维层次。林毅夫善于把潜在的自信变成一种胆识,一种超越,依据规范和严谨的研究,敢于在权威面前表达不同意见,并且坚持己见,甚至早在加里-贝克尔教授(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人力资本课上,林毅夫几乎垄断了作为学生与老师的对话权。“不能用一个经济学理论去另一个经济学理论,只要内部逻辑自洽,一个理论只能用该经济学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强弱来决定是否该放弃或暂时接受。”在无数国际研讨会上,林毅夫总是自信地与持不同代表性学术观点的经济学家进行学术辩论,舌战群儒,引起众多西方经济学家

深邃目光的关注。

林毅夫认为:经济学的生命力就是观察现象,了解现象,提出简单理论,帮助社会上的人了解现象背后的因果逻辑。只要从经济现象背后的决策者是理性的角度出发,用严谨的、规范的方法来研究问题,即使是本土问题,其成果和按照同样方法来研究发达国家的问题所提出的成果应该是等价的,都是对世界经济学殿堂的建设添砖加瓦的努力,都是国际化的贡献。事实证明,依据现有主流理论来制定转型政策的前苏联、东欧国家经济出现崩溃,而违背主流理论来进行改革的中国理论却取得了奇迹式的增长,这种反差意味着现有的主流理论对处理经济转型问题是不合适的。

“近水楼台先得月”。在CCER(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庆典期间,林毅夫有幸邀请到罗伯特・蒙代、约瑟夫・斯蒂格利兹等10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前来北大演讲。“这在国外是不可能的,但不是因为中心,而因为中国。”林毅夫自信地说。林毅夫坚信中国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国家,与世界学术界、理论界交流中传递的信息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自亚当・斯密开始,世界经济学的研究中心总是和世界经济的中心结合在一起,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地位在国际经济中越来越高,中国经济现象的研究,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经济学界的瞩目。”

中国经济学是一座金矿,为当今经济学者提供了自创门户的黄金时代,“应该坐在金山上挖金矿,而不要坐在金山上挖煤矿”。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呼唤会不断增强这代学子的信心,引领世界经济学新思潮时代的到来。

天道酬勤人道为公

采访林毅夫,适逢他刚刚荣获北京大学首次颁发的最高荣誉“蔡元培奖”,可以看得出他为之感动。他是获得此奖年龄最小的一位,和同获此奖的季羡林、侯仁之等国之大师相差了40多岁。在他获得过的无数奖项中,他认为这项以北大的老校长蔡元培命名的奖是最珍贵、最难得,尤其,和他的老师厉以宁,以及他在北大当学生时即已仰慕的季羡林、侯仁之同获此奖,更让他感到荣幸。获奖是对他在经济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的肯定、鼓励,是对他作为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认可、赞许。此前,林毅夫还获得了“北京市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5年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林毅夫每个学期都有三门课,分别为北京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MBA学生授课。他为本科生教授的《中国经济专题》被评为北京大学全校通选课,每学期都有500多名学生选修。众多的社会职务与外事活动,不能影响他为学生上课,他曾对记者坦言:“我的定位很清楚,学者”。“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身之用”。林毅夫给研究生上课是以对话的形式,让同学们有机会提出问题,对一些观点、理论、事实进行澄清、争论,在讨论的同时教授研究方法。

林毅夫在取得今天成就的同时,付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艰辛和代价。抛妻别子,历经数年终在美国团聚,为台湾27年的生活画上了句号;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素以学风严谨,淘汰率高著称,1982年,林毅夫到美国时年届而立,由于中国经济学教育和美国的巨大差距,他在芝大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凭着乐观的心态和超人的毅力,只用了

农林经济论文篇6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 人才培养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197-02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是在1998年由农业经济管理和林业经济管理两个本科专业整合而成的。目前,全国共有54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其中绝大部分为农业院校,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等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呈现出了十分活跃的态势,实践中也出现了多姿多彩的模式。但是与新时展需要相比仍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专业人才缺乏自己的特色和竞争力,因而十分有必要对高等农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吉林省重点专业和部级特色专业,具有本、硕、博三级学位授予权,该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农林业经济理论与实务方面的专业人才。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的被调查对象是吉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6份,问卷有效率为97.33%,回收问卷后利用Excel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可知:对现有专业课程设置具有认同感的学生占71%,其中3%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是非常合理的;32%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是比较合理的;36%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是合理的。但是认为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学生仍然占29%,其中22%的学生认为不太合理;7%的学生认为非常不合理。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课程的设置仍不满意:(1)53.25%的学生认为没有形成独有的教学特色;(2)44.16%的学生认为课程门数太多;(3)37.66%的学生认为各学科间的联系程度不够紧密;(4)19.48%的学生认为不同课程的内容有重复和交叉;(5)54.55%的学生认为理论知识太多,实践机会太少。

2.专业课授课内容及实践性调查。专业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以及日后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专业课授课内容看,认为授课内容陈旧的学生占51.37%,其中认为授课内容很陈旧的学生占5.48%;认为授课内容与实际相符的学生占43.84%。从专业课授课内容与实践结合程度看,认为所学的专业课具有实践性的学生占60%以上,认为专业课的学习对今后的工作会有所帮助的学生占55%以上。

3.教师授课方式及学生参与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较为喜欢的授课方式有互动式、讨论式和问答式,喜欢教师单向传授方式的学生仅占27.40%。从调查结果中也可以明显看出,有90%以上的学生愿意配合互动式、讨论式和问答式授课,表明学生课堂参与意愿很高,在课堂上希望进行更多的沟通与交流。

4.学生能力培养状况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理论教学中,学生希望学校侧重专业技能培养和逻辑分析能力培养(见图1);在实践教学中,学校应侧重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见图2)。

图1 理论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侧重

图2 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侧重

5.师资素质满意度调查。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效果起着重要作用,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主体。吉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共有专业教师15人,从职称结构看,教授6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从学历学位结构看,100%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0%。本次调查中,93.15%的学生对专业教师的素质是满意的,其中专业教师的责任感、专业学术背景及个人魅力三个方面最令学生满意。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社会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萎缩,是目前全国各高等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普遍面临的困境。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经专业培养的人才大都从事与“三农”有关的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机构的相继改革,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基本都进入非农行业,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并无太大差别。近年来,虽然一些高校在农经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南京农业大学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施了本硕连读强化班培养计划,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就整体而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竞争力较弱,供需矛盾仍很突出。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

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结构属典型的“三层楼”构架,即最底层为公共课,中间层是专业基础课,最上层是专业课。目前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现象。从本次对吉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调查结果可见,学生感到课程涉及面很广,但缺乏深度;课程安排的太多,连续上课的时间太长;课程设置跟不上现实社会实际需要的步伐,课程内容更新速度慢;不同学科领域结合或交叉的新兴课程开设较少;专业课程设置上以知识传授型的课程为主导,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思维方式、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培养的课程及实践环节相对较少,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新时期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相适应等。

(三)实践基地不足,可持续利用不够

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往往处于薄弱环节,其原因一方面与该专业具有农村和农业经济特性有关;另一方面,与市场经济发展后,大多数企业和事业单位不愿意接受实习生有关。实践基地建设滞后使得教师理论课程工作量较大,实践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比例过低。基于本次调查的结果分析可知,虽然学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但受到实习基地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机会仍然不足,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能有效与实际相结合,制约了其专业素质和原创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的建议

(一)拓宽专业内涵,确定新时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大增加了对各种微观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较快发展,需要培养更多的懂经济、会管理、高素质的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带头人”,这些都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从国际发展趋势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农经专业开始逐步分化,或是向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方向发展;或是向应用经济管理方向发展为涉农企业管理、食品经济管理等,这些发展趋势对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定位方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专业所在学校自身的定位和优势也不容忽视,要抓住地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特色和人才需求的特点来定位。总之,要坚持“注重基础理论、强化能力培养”的原则,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业科学基础知识,熟悉经济发展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建设现代农业服务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二)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更新教学内容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注意做到四个转变,即从侧重理论研究型向侧重应用型转变、从窄深专家型向宽口径通用型转变、从单科型向复合型转变、从侧重宏观管理向侧重微观管理转变。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在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提下,增加学生自由选课的空间。构建基础课、专业属性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扩展课四个课程模块。以基础课保障学生的经济学基础理论,以专业属性课突出专业培养特点,以专业扩展课拓展学生视野和沟通学科间的知识联系,以专业技能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建立并运行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原创能力

加大实习和实训时间,以校内校外相结合,村社与企业相结合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基地为载体,建立并实施基地依托式、科研参与式等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可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学生能力分解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按课内实践、课外实习(实训)、综合性生产实习三个层次,分层次、分阶段、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实施“三段式”实践模式。第一种模式即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单科实践,在课堂上突出案例教学,依托课程实践环节,利用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引导学生学会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学生有目的的到农村参观考察,目标在于对某一课程的相应技能的培养;第二种模式即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要求学生利用假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进行走访、调研,学会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目标在于认识岗位所需的能力和知识及其相应能力的培养;第三种模式即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实岗锻炼,依托毕业实习,学生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直接参与工作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这些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实践,启迪学生主动思考,激励学生开拓创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奚祥华,于新刚,曹奕菲.21世纪高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2]颜华,郭翔宇.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调查与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22).

农林经济论文篇7

关键词: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8-0215-02

一、加强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农业与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既要具备扎实的农林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又要熟练地掌握农村金融、财务管理、农业保险、农业国际商务等方面的业务实践技能,还要深入了解农村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开展实践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深化理论知识,锻炼基本技能,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要求

新时期国家对高校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再是过分强调“知识型”为主的“专门化”人才,而是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坚持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实践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基础普遍相对薄弱,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任务十分紧迫。

3.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兴农使命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要求

农业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以服务三农为特色的专业,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是这个专业的教学使命和天职。农业院校培养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相对于综合类、财经类大学的学生,其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农”字上。但由于学生自身及家长对其就业意愿的影响,以及学校对学生正确从业观的引导力度不够,使得一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缺乏爱农的情感、兴农的责任和强农的使命,不愿意涉农就业,既造成该专业人才资源的浪费,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就业。大力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从低年级就开始着力引导学生培养爱农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端正职业定位态度,从而培养出更多的立志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亟待加强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和综合索质培养”的倾向。在教学计划中,实验课总是处于理论课的从属地位,尽管也安排了如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教学实践环节,但是由于安排得过于分散,各环节之间缺乏科学、有效的衔接与整合,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尤其是毕业实多设在第八学期,此时的学生忙于求职择业,实习基本流于形式,毕业论文少有实地调查的材料支撑,质量水平难免参差不齐。缺乏科学、规范、严谨的实践教学训练,学生难以全面掌握农林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各种专业实用技能,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呈弱化趋势。

2.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落后

经管类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需要计算机硬件和相应的软件支持。由于农业高校对建设经管类专业实验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建设落后,导致学生实践兴趣低,实践教学效果差。一些高校的专业实验室依附于课程设置,实验室开放和共享的程度低,实验教学资源还有待挖掘利用。校外实习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实习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培养制度设计、规划制定、系统管理的思维创新能力和操作技能。目前,多数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少且建设落后,主要原因是学校与接受实习单位互利多赢的合作机制还没有建立。实习对锻炼学生能力的益处大,但是对接受实习单位的作用不明显甚至会产生负效果,许多单位因此不愿接受学生实习,即使勉强接受了,往往出于各种原因也不让学生接触具体业务,无法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

3.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脱节

第二课堂是指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有组织的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以往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第二课堂活动仅被认为只是学生政工干部的工作范畴,与实践教学毫不相关。两者的脱节使得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各行其是,难以有效整合资源,不利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第二课堂活动所具有的实践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正日益凸显,尤其对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而言,是农业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育环节。第一,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现实情况下,第二课堂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教学的很好补充。第二,开展以了解国情、奉献社会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培养学生爱农的情感、兴农的责任、强农的使命的有效载体。第三,开展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本科生科研课题立项为龙头的科技创新类第二课堂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教学创新的思考

1.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加强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

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综合考虑学校的学科优势、学校所处区域的人才需求以及学生的就业期望,逐步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突出农业特色、地域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在明确新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从整体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优化。要坚持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多样化、实用化、个性化、综合化、精干化,重新修定教学计划,在学时和内容上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不断更新和凝练课程内容,把农林经济管理研究领域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实践课程内容中来。本着打好基础、加强实践、提高能力、统筹兼顾的原则,遵循实验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在整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认真制订一套系统、完整、可行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并编写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实验操作指导书,形成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软件环境。

2.加强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加强实践教学提供根本支撑

建设好高标准的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是做好实践教学工作的根本支撑。农业高校应大幅度增加实验实训基地的经费投入,加快实验室的建设速度,提高实验设备的功能,不断改善经管类专业的实验和实习教学条件。实行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吸引学生在课外时间到实验室开展科研和实践活动,使实验室成为知识运用、知识融合、知识创新的基地。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充分整合校内教务、学工、招生就业及学院的社会资源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地与一些政府部门、大中小型企业、农村基层建立广泛的联系。同时,抓住政府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的契机,建设一批直接服务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集产学研一体的实践基地,将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就业实战结合起来,让学生增长阅历,锻炼能力。要邀请基地依托单位的专家、管理者参与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增强实习教学实效性,同时鼓励实习师生发挥专业优势, 积极帮助基地依托单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工作,形成学校、企业、学生都受益的多赢局面。

3.强化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紧密联系,为加强实践教学提供有效的载体

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而言,实践教学与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例如,社会实践是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作为必选课又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力推动将实践教学环节和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一是以“班村共建”的模式建设校外实践实习基地,“班村共建”最初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一个班级和学校附近的一个村对接,学生通过义务支教、担任村主任助理、为村委会建网站、办信息报等形式长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现已推广到全院百余个班级,成为学生实践专业知识、培养爱农情感的重要载体,被评为黑龙江省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二是通过大力扶持科技学术竞赛活动,设立创新学分,来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学院为每门专业课都设计了实践教学内容,任课教师认真指导学生完成各教学环节,并引导有潜力的学生及作品参加学院举办的社会调查报告比赛、经济论文比赛、创业计划大赛以及科研课题立项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我院本科生有两篇作品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国家三等奖,有三篇作品获得“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国家三等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1名学生申报立项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参考文献:

[1] 赵锦域.高等农林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2,(6).

[2] 李崇光,关桓达,任宇华,王雅鹏,齐振宏.农林经济管理“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11).

农林经济论文篇8

一、布哈林经济哲学的产生

(一)布哈林经济哲学的概念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是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一位极为重要的思想家,布哈林的经济哲学思想主要对当时的苏联现实经济发展状况做出了描述,并对未来的苏联经济哲学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道路,布哈林是苏联经济发展具有影响力的人物,苏联农业经济的振兴与整体经济发展的提高,让布哈林经济哲学思想具有了极高的价值。列宁在20世纪初就已经将布哈林的价值指出,列宁说到:“布哈林是党的最宝贵和最伟大的理论家”。布哈林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理论方面的贡献也具有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布哈林的经济哲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历经了三个主要阶段,其思想的影响力遍及苏联全境,帮助苏联形成了“平衡论”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

布哈林经济哲学思想继承了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论,他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观念与理论对苏联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价值,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念认为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国家生产力较低、市场灵活程度较差、老百姓的农业劳动力投入不足、工业生产资料不足等,布哈林经济哲学中批判了资产阶段的传统附庸经济学,布哈林意识到垄断资本主义对苏联的危害,布哈林更倾向于发展“平衡论”为主的经济思想理论,布哈林要求在苏联全国内开展较为科学的政治、经济、阶级的平衡发展,要求发展新经济模式,提出了与斯大林集权统治模式不同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二)布哈林经济哲学的产生理论背景 本文由收集整理

布哈林的经济哲学思想主要代表了落后生产力的农民,布哈林的经济哲学思想主要考虑了如何通过经济改革推动农业发展生产力,帮助国内扩大生产资料的数量供应,提高农业生产总值,创造更多的农业收入与价值,提高农民的个人收入。布哈林在他的经济哲学中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在苏联当时的经济发展状态中,苏联农民因为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原因,农业生产经济价值并不是很高,农民因为生产出来的粮食卖不到合适的价钱,宁愿将粮食生产出来后当作畜牧饲料去使用,在苏联超工业化的进程中农民的生产就处于这样一种地位,农民与资产阶段,农民与无产阶级的关系都非常的不利,农民面临着生存的难题。

在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中,布哈林坚决支持此政策,布哈林正因为看到了农民的这种惨痛的生活环境,了解当时苏联经济发展的背景,也清楚造成苏联经济发展环境的真实原因,因此布哈林坚决用户工人阶段和无产阶级保护其自身利益,实行农业市场的自由化发展,提高农业产品的市场化制度,保证农业生产力的扩大,逐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加强大规模粮食与农作物的种植,保证国家轻工业的崛起和发展,为工业备足充分的生产原料,保证苏联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布哈林经济哲学的思想核心

(一)利用市场作用,制定正确的价格政策收购粮食

苏共十四大后,工业化大规模开展起来,城市居民迅速地增加,外贸不断扩大,这就引起对商品粮的大量需求。然而,国家收购的粮食呈不断下降的趋势。1927年粮食危机暴发,斯大林决定采取“非常措施”,强迫富农把余粮按照定价卖给国家,使粮食收购产生了强迫命令,这种做法破坏革命法制,出现了挨户巡视,非法搜查等等现象。到1928年春,一些富农和富裕中农大大缩减耕地面积以来抵制“非常措施”,使许多富农自行“消灭”,使农业生产遭到很大破坏。因此布哈林主张,调整不合理的价格政策,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给农民一定的好处,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以调动起来,从而促进农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布哈林的主张较为符合苏联的国情,代表了广大的中农利益而并不仅仅为了富农利益,(实际上广大的中农是苏联最大的粮食生产者而并非是富农),但是斯大林的“非常措施”并没有彻底地解决粮食收购危机,而是在牺牲广大中农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系列措施,从而引起了次年更加严重的危机。

(二)制定限制、利用、改造富农经济政策,社会主义经济与非社会主义经济相结合

布哈林对待国内的富农采取打压的政策,要坚决杜绝富农对贫苦百姓的剥削,要保证贫农的利益不受侵害,加强对农村上层阶级与富农的课税,布哈林强调要在苏维埃法制经济的前提下,对富农实行限制政策,保证国内农业劳动力的均衡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农业发展的不均衡问题。布哈林在打压与限制富农的过程中还注重与富农建立合作关系,布哈林曾说道:“农业发展过程中不但要注重生产能力,还要注重敌人的力量可以有效运用,要将各种经济力量结合在一起,以达成自由发展的目的,我们要利用农民与小生产者的发展动力去推动整个国家的农业经济发展,进而提升社会主义工业的发展动力”。布哈林在利用政策打压富农的过程中,还掌握了富农的发展利益,采用和平利用富农经济的发展方式,对富农经济的土地开展“和平购买”方式,把富农经济改造成为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将富农的思想意识转变,消灭国内的富农,要让一切的国内发展趋势与国内经济发展命脉沿着均衡发展理论的角度为主,强调经济发展平衡性的重要性与重要价值。布哈林的重视程度是最终将私人资本主义排挤出去,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保证每一个农民的利益。而传统思路的斯大林模式是将富农手中的粮食强行暴力收回,暴力剥夺富农经济利益,在政治上缺乏对富农的支持,导致了富农的支持下降,农业发展中降低了富农的切身利益,引起了一部分富农的反抗和暴动。布哈林深切体会到了斯大林改革模式的缺点,采用了利用、限制、打压、改造富农的经济发展政策,实行新经济发展政策,这样的发展方式更加符合苏联的国情,从经济发展理论性和实践性上出发,消除了富农,也没有形成富农与政府的过激矛盾,这样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国家和人民都有利。

三、布哈林经济哲学的价值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布哈林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发展中的科学理论,要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创新,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中的创新性,要遵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不是马克思主义中的教条思想和唯物史观。要随着客观实践性的发展,积极应对苏联实际发展情况,了解苏联现实经济的发展情况,要掌握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状况,提升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动力,这样才能在无产阶段的革命和建设中起到指导作用。

布哈林从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角度出发,对于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全新的发展观点,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灵活运用的新型哲学思想,1918年俄国执行战时共产主义的发展导致了苏联整体的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对苏联的整体发展影响较大,布哈林意识到了苏联经济发展正面临挑战与抉择,必须要做出积极的改善和创新,在政策上给予发展的正确观念,这样才可以实现苏联经济的快速崛起,帮助国家和政府解决面临的问题,布哈林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立了正确的国家发展策略,对后来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提供了较强的发展动力。这些都说明了布哈林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念,开创了布哈林经济哲学的新思想,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列宁之后,布哈林是党领袖中理论知识最为丰富的一个人,布哈林研究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也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阶级利益、价值做出了分析,布哈林指出在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要不断研究历史与方法,提出与现阶段最为贴近的发展政策与发展思想,顺应时代的发展规律,帮助无产阶级理清社会生活与阶级的利益纠纷,了解国内无产阶级发展的动力,做出正确的决定。

(二)为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理论依据

布哈林在俄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建设时期,提出了诸多经济发展理论,对推动苏联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布哈林提出的农业经济发展带动工业发展的理论模式,对苏联经济发展奠定了清晰的理论基础。布哈林的经济发展平衡观理论是落后国家建设与发展的理论依据。斯大林统治过程中以极其残暴的方式结束了布哈林的经济哲学发展观念,强制性的执行了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虽然取得了一时的发展收益,但是却影响了未来的国家发展,也造成了国内的动荡不安。布哈林提出的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的平衡观念,对于国家发展而言是强有力的保障,布哈林经济哲学思想的价值更大的是注重了国家不同阶级的利益,注重均衡性发展带来的益处,布哈林认为这种经济发展思想更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理念。

布哈林的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观点,过渡时期理论,平衡论中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平衡,新经济政策时期关于统一的市场与计划经济的论述,都具有很好的科学价值,都是落后国家建设社会过程中的宝贵遗产。

布哈林是一位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追随者,他的理论依据来源于马克思理论,布哈林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促成了他的平衡论经济思想,在苏联的现实过渡时期,布哈林的社会主义经济哲学发展理论更适用于现实中的苏联经济整体发展情况,我们学习布哈林的经济哲学思想价值要从布哈林的社会贡献角度出发,了解布哈林所能考虑到的各个阶级的利益、国家发展的均衡性角度出发,了解苏联经济发展的整体贡献,正确把握布哈林的思想,让布哈林的经济哲学思想可以对现代化经济理念做出指导。

(三)工农业经济平衡发展,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剪刀差”

苏联发展工业化是苏共第十次大会上做出的重要决定,斯大林只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轻工业的发展,斯大林认为工厂是与资本家对抗的“堡垒”,工业发展的力量雄厚,可以帮助政府对抗资本家的掠夺,因此苏联大面积的发展重工业,导致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比重较大,工业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重工业积累的资金难以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轻工业又难以满足国内居民的生活需求,最终的负担全落在了老百姓的头上。为了实现斯大林的工业化梦想,斯大林要求农民缴纳更多的税赋,他命令农民缴纳“额外税”、“贡税”,他要求老百姓在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时要多付钱,然而在出售农产品时要少要国家一些钱,这就导致了农业生产力的下降,很多农民不愿意参与农业生产,这种“剪刀差”效应对农民的危害极大,斯大林认为“这是为了发展为全国服务的工业而向农民征收的一种额外税,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布哈林公然站出来站在农民的立场为其说话,指责斯大林对农民实行的“军事封建剥削”,这一行为加剧了农村的阶级斗争,破坏了工业联盟。

农林经济论文篇9

一、“农业集体化”与“全盘集体化”概念及内涵的辨析

“农业集体化”和“全盘集体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涵义,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辨析。

叶书宗指出:“在前苏联,把以个体所有制为基础的小农户联合成以农业劳动组合为基本形式的大农庄的过程,叫做集体化,联合起来的农庄叫做集体农庄;全盘集体化指农民不是一批一批地,而是整村、整乡、整区、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集体农庄。”①

朱昭华认为“农业集体化”包括前苏联农业集体化全过程,早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中,苏俄就搞过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而1929―1937年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只是前者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运动方式。②

闻一认为: “全盘集体化运动”是一场以消灭富农为主线的,用行政命令变革生产关系的,全面的“集体农庄化”运动。农村和农民大规模卷入集体农庄的现象被称做“全盘集体化”(1929年夏天起,1932年结束),实质是要按“工业化”的方法和途径来改造和重建农业。③

吴恩远阐述了两个概念的关系,指出“农业集体化”包括前苏联农业集体化全过程,它最早可追溯到十月革命初期,也就是在1918年建立的第一批集体农庄。“农业全盘集体化”是前苏联整个农业集体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④

王春良通过回顾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农业合作化的理论,指出斯大林领导的农业集体化运动违背了他们的理论,其理论和实践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前苏联农业生产的严重破坏与长期滞后。⑤

有学者进一步指出:联共(布)十五大关于农村工作的基本精神是加快农业集体化步伐。“集体化”不是集体农庄化,而是坚持列宁的合作化计划,加快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步伐;发展农村各种形式的互助合作事业,经过流通领域和生产过程的联合,再逐步过渡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联合。⑥

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缘起及农业集体化理论

关于农业集体化运动的背景、原因及农业集体化的理论,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论述。

闻一认为粮食产量的不足和商品粮的严重短缺使斯大林所倡导的“工业化”面临危机,但联共(布)十五大基本上没有涉及农业的“集体化”问题,而1928年4月粮食采购危机消除后,斯大林显然有了农业集体化的思想。⑦

王家福通过考察前苏联经济、社会及党内状况,指出经济问题是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基础性因素,社会不够稳定是启动性因素,党内斗争是突然性因素,并认为尽管斯大林政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在客观上顺应了当时世界形势的严重挑战,以后在实际上捍卫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国家。⑧

章前明以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为切入点,指出斯大林的错误主要在于混同了生产资料国有化和社会化之间的区别、把社会主义的实现简单地归结为只是改变原有生产关系、认为生产资料集中在国家手中是保证“按劳分配”和集体农庄生产高速增长的唯一办法等方面。⑨他还通过剖析1928年初前苏联粮食收购危机的直接原因,指出把粮食收购危机作为前苏联必须立即开展大规模农业集体化的证明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他认为斯大林关于农业集体化的问题的理论实际上是建立在对粮食收购危机的错误理解和分析基础上的。⑩

叶书宗分析了斯大林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出发点,即为了使粮食收购工作有比较稳固的基础,必须展开农庄和国营农场的建设,{11}并指出从1928年开始,斯大林提出了一些新的关于农业集体化的理论:否定商品经济,否定市场流转作为联结工农联盟的纽带,而把重工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联结工农联盟的纽带,把重工业作为改造农民的杠杆;把从振兴农业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变为从建设重工业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把尽可能多地生产商品粮作为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中心任务。同时认为这一理论从宏观上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微观上来说却有很大的片面性。{12}

邢广程提出斯大林实行全盘农业集体化的原因是克服粮食危机,指出1929年是大转变的一年,斯大林认为只要实行全盘农业集体化就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和粮食问题,农业机械化是前苏联赶上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必要条件。{13}

三、农业集体化中的富农

消灭富农是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许多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论述。

戴隆斌认为在前苏联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进行的全盘集体化运动中,富农被认为是“集体农庄运动的死敌”而被消灭,这场消灭富农运动的扩大化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富农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是与斯大林的整个社会主义观念和阶级斗争尖锐化的理论联系在一起的。{14}

李丙清、马秀红通过对前苏联在向社会主义过渡进程中消灭富农的原因、方式和实施结果的考察,指出前苏联消灭富农经济存在时间上过早、方式上过激等弊端,并由此得出启示:必须按照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来推动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的各种矛盾;必须按照客观的经济规律对待和改造富农经济。{15}而唐士润认为:实现土地法令过程中已经消灭了富农,新经济政策时期没有形成新的富农阶级。{16}梁其林通过分析农业集体化时期的农业生产和富农政策的演变,指出集体农庄制度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17}

谭继军和冯佩成分别从“特殊移民”的角度探讨了前苏联消灭富农政策的残酷性。谭继军指出:“特殊移民”一词在俄文中是一个复合词,即спецпереселенец,专指1930 年春―1933 年初被剥夺、迁移的富农。特殊移民的饥饿现象在迁移、安置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并具有了普遍性。特殊移民饥饿现象的出现是以行政方式改变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活关系的必然结果。{18}冯佩成分析了出现特殊移民现象的原因,并指出在富农的划分、特殊移民的迁移、安置、劳动力使用等方面出现许多问题,特殊移民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异常艰苦, 但特殊移民仍为前苏联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特殊移民政策是前苏联对农民的一次掠夺。{19}

张成洁指出:斯大林认为富农是吸血鬼,是最残忍、最粗暴、最野蛮的剥削者,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苏维埃的敌人,应当加以消灭。随着前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推进,富农被剥夺了除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以外的所有财产,并被驱逐流放到前苏联荒凉的不适合人类居住的边远之地,这致使许多人悲惨地死去。前苏联残酷无情地彻底地消灭富农,严重地挫伤了前苏联人民劳动的积极性,破坏了前苏联的经济,给无数人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20}

金雁认为:以往人们所说的消灭富农,是指前苏联在全盘集体化时期,对100多万富裕农民的扫地出门。但实际上,作为一种经济形态的富农经济在1928―1929年间联共党的一系列打击措施下已“自行消灭” 。{21}沈志华则认为:1929年12月27日,斯大林在马克主义者土地问题专家代表会议上发表演说,出人意外地以个人名义提出了“消灭富农”的口号;与全盘集体化运动的高潮起伏同步,消灭富农运动也在1930年底掀起了第二次高潮,由于原有富农已经大体被消灭,这次高潮就更明显地表现出强迫性和命令性;在消灭富农的运动中,扩大化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在集体化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决定富农命运的问题是能否允许富农户加入集体农庄;第二次全盘集体化高潮以后,富农已经很难找到。{22}

四、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是前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后前苏联农村和农业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学者们关注的一个重点。

叶书宗就集体农庄的性质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在打倒了党内的不同意见者之后,斯大林着手建立一种使“非常措施”常态化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生活体制,这种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生活体制就是集体农庄,在集体农庄制度下,前苏联的农民被剥夺了土地、耕畜、农具,被组织成缴纳“贡税”的劳动军;被置于各种刑法、法规的约束下,在包括机器拖拉机站在内的各级机关、各种机构的严密监控下劳动。{23}

沈宗武从现代化的困难、战争的威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的行而上学曲解等三个方面剖析了前苏联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形成的原因,指出最深层原因是现代化过程中不得不进行的制度转轨,日益临近的战争及拥有无上权威的最高领袖的思想观念也对社会生活造成深刻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一些学术研究必须直面的课题。{24}薛风伟把前苏联的集体农庄与中国的进行了比较,指出它们都是在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建立的,都采取了集权制的组织形成,其职能也极为相似,都通过独特的城乡联系机制为工业化提供了原始积累,对两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它们深受不同的历史传统影响,所以二者在成因、工作效率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5}邱大为则分析了不利于前苏联集体农庄经济发展的一些因素。{26}

闻一指出集体农庄实质上是一种大型组织的农业经营方式,斯大林把集体农庄变成“国家的粮食工厂”的设想,完全建立在“工业化”的发展命运和前景之上,并就集体农庄制度的特点、阻碍生产力的原因以及如何评价集体化和集体农庄进行了探讨,认为集体化作为社会主义农业的大方向虽然不错,但前苏联的“农业全盘集体化”并不是通向农业大生产的正确之路,集体农庄制度也不是一条吸引个体农民自愿联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必由途径。尽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作为工业化的一个配套措施,因工业化的成就而应给它以有限的某种肯定。{27}

邢广程就斯大林对前苏联集体农庄特点的认识、集体农庄的性质、集体农庄的先决条件、建立机器拖拉机站与集体农庄的关系、巩固集体农庄的若干措施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斯大林将农业集体化作为改造农民的唯一正确的方法,也将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看作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最好的形式,并强调了消灭富农阶级的意义。{28}

五、对农业集体化的评价

学者们对农业集体化的历史地位、历史作用等问题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有一些学者认为农业全盘集体化弊大于利,如朱昭华认为这场运动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了农村社会的大动荡,使前苏联农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29}王春良指出: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的理论与农业集体化运动违反农民自愿原则,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对富农实行错误的过火政策,从而导致前苏联农业生产的严重破坏与长期滞后。{30}杜明才认为前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违背了前苏联农业发展的实际和超越了前苏联农业生产力水平,而且不顾正面经验和反面教训,实施过程中又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改造小农的正确理论。{31}曾晓玲认为由于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发生偏差,使前苏联走上了一条背离国情、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农业全盘集体化道路,这条道路有很多弊端,使前苏联社会一步步走入了历史发展的死胡同。{32}黄光耀也认为全盘集体化运动虽然对前苏联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历史作用,但其消极作用是相当明显和突出的,因而其消极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33}姜长斌指出斯大林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有三条“理论基础”:农业“贡税”理论;强调“农民是‘最后一个资本主义阶级’”;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而且以“消灭富农”为纲,驱赶农民进入集体农庄,集体化运动在为前苏联的超高速工业化提供大量资金的情况下, 牺牲了广大农民的利益。这不啻是一场苏维埃政权对农民的“战争”,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4}

也有学者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必要性,同时指出它有严重的缺陷。

如郑秉文认为只有把全盘集体化放在为捍卫世界上唯一的无产阶级国家而必须保证工业化高速发展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分析,才能真正理解它的客观必要性;只有正视对当时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的考察,才能看到它的特殊性,从而认识到它不是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表现。{35}汤德森认为前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第一次开创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前苏联农业的发展,为迅速改变当时前苏联内外交困的被动局面,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当时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条件是不成熟的,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展开的一场过早过急过快的运动,曾付出高昂的代价,留下深刻的教训。{36}

曹英伟、李萍从分析斯大林农业集体化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入手,提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不是单纯的农业经济改造活动,而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运动,是前苏联历史的必要选择。{37}沈宗武、李静认为斯大林与布哈林的争论促成了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理论的形成,该理论包含集体化的必要性、作用和性质等丰富内容,这个理论的实践促进了前苏联工业化的进展,但却对农业本身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破坏。{38}曹英伟进一步指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是斯大林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前苏联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结和创造,是社会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前苏联历史的选择,其存在有合理性;农业集体化运动和工业化运动是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紧密联系的两个组成部分,没有农业集体化运动就不会有前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因此,不能单方面否定前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应把它放在前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来考量。同时不可忽视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的缺陷。反思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将大有裨益。{39}

宋才发认为土地革命和土地国有化是实现农业集体化的先决条件,斯大林提出并用“铁的手腕”在全国推进了农业集体化,为农村社会主义改造闯出了一条新路子,但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理论客观上说是合理的,从微观上说却带有极大的片面性。{40}杨存堂通过考察恩格斯合作论理论和列宁对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概括及“合作制”的精神实质,分析了斯大林农业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前苏联农业长期落后的根本原因。{41}叶书宗指出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闯出了农村社会改造的新道路;支持了工业化计划的实现,成为斯大林模式的重要组成内容;将农民圈进集体农庄、消灭富农阶级,使400-500万人口非正常死亡。农业集体化、农民缴纳“贡税”,成为20世纪前苏联大地上完成原始积累的独特方式。不过,这也支撑了斯大林式的国家工业化计划,推进前苏联社会最终从农业文明社会向工业文明社会的转换。{42}

综上所述,近20年来国内学者对前苏联农业集体化给予了相当关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但是由于缺乏最新的档案资料,很多问题论述的还不够深刻,研究方法也显得单一。随着国外档案的不断解秘,相信将有更多的国内学者投入到这一课题的研究中来。

注释:

①{11}叶书宗.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外国历史大事集.现代部分第二分册.重庆出版社,1987年.

②{29}朱昭华.试评苏联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 01期.

③⑦{27}闻一.农业集体化.苏联兴亡史纲.第5章第3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2期.

④吴恩远.关于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两个问题.苏联史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⑤王春良.科学地准确地理解“苏联农业集体化”.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应该怎样讲解“苏联农业集体化”.学科教育,1999年第4期.

⑥{12}{42}叶书宗.农业集体化运动.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⑧王家福.试论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起因.史学月刊,1985年第2期.

⑨章前明.斯大林急于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原因新探.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⑩章前明.1928年苏联粮食收购危机的直接原因──兼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13}{28}邢广程.全盘农业集体化.苏联高层决策70年.第4卷,第20章.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

{14}戴隆斌.苏联集体化中富农是怎样被消灭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05期.

{15}李丙清.马秀红.评析苏联消灭富农的政策.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6}唐士润.关于苏联富农的几个问题[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03期.

{17}梁其林.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的农业生产与富农政策初探[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03期.

{18}谭继军.试析苏联特殊移民的饥饿现象.俄罗斯研究,2004年01期.

{19}冯佩成.苏联农业集体化中的特殊移民现象[J].俄罗斯研究,2005年03期.

{20}张成洁.斯大林与苏联的富农问题.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总第122期.

{21}金雁.关于苏联集体化前夕富农经济“自行消灭”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22}沈志华.对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富农问题的历史考察.世界历史,1994年第5期,1995年第1期.

{23}叶书宗.斯大林的集体农庄:农民缴纳“贡税”的劳动营[J].探索与争鸣,2004年01期.

{24}沈宗武.苏联集体农庄经济制度的形成原因及若干思考.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第3期.

{25}薛风伟.苏联集体农庄与中国之比较.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26}邱大为.苏联农业公社的兴衰.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2年04期.试论斯大林时期障碍集体农庄经济发展的某些因素.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30}王春良.论对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评价──兼评《世界史・现代史编》一个问题的写法.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1}杜明才.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指导思想剖析.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2}曾晓玲.前苏联农业体制改革问题刍议.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33}黄光耀.关于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34}姜长斌.苏联模式中农业政策失败的沉痛教训.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11卷第5期.2007年10月.

{35}郑秉文.论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必要性和特殊性.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992年01期.

{36}汤德森.试评斯大林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7}曹英伟,李萍.斯大林农业集体化运动是苏联历史的必要选择.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8}沈宗武,李静.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理论的是非新论[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05期.

{39}曹英伟.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思想合理性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06期.

农林经济论文篇10

关键词:联合生产;退耕还林;生产属性;产品类型;互补-竞争性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1-2704-04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十多年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和暴露了一些问题。首先,生态恢复与建设的总体效果与预期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退耕地上的植被长势并不乐观,能否长期发挥生态功能尚不确定,甚至有复垦反弹的可能性。其次,退耕还林工程的首要目标是生态效益,而地方政府和农民更看重的是经济效益的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使得地方政府和农民虽然积极响应退耕政策,但却对退耕地的生态建设缺乏兴趣。在生态林取向下,由于生态林经营不能给农户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农户不愿意对生态林进行管护,这导致生态林的生态效益得不到应有发挥。在经济林取向下,农户根据市场行情选择其经营行为,不会考虑生态效益,故而也同样缺乏生态建设的有效激励[1-6]。如何解决退耕还林工程中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这种相互“竞争性”,使退耕还林工程既能获得预想中的生态效益,又能兼顾经济效益,是众多学者们一直在苦苦思索的问题。

联合生产是指一件商品的生产必然伴随着至少一件副产品的生产(如羊肉和羊毛的生产),它是描述和分析经济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概念工具。在联合生产视角下,生产的外部性是普遍存在的,所有的生产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7]。国外学者已经运用联合生产概念去寻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darek等[8]利用联合生产研究野生动物保护与木材生产之间的利益权衡,探索了能在不损坏经济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实现生态目标的管理模式。而ada等[9]研究了非市场交易的生态服务与农产品联合生产对农民供应非市场化生态服务(简称es)意愿的影响,认为市场化的产品和非市场化的生态服务之间的生产关系可能是互补的、竞争的或替代的。利用成本最小化条件,可以证明互补关系导致自愿提供的非市场化生态服务是没有成本的。联合生产这一概念在协同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上日益显露出优越性。

因此,本研究引入联合生产理论,从联合生产的角度重新认识退耕还林工程的生产属性、产品类型与关系,探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机理,以期为探索退耕还林工程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优统一提供理论依据。

1 退耕还林工程的生产特征

杜建宾等[10]认为退耕还林是以农业多功能性为基础的联合生产实践作为典型的农业生态经济联合生产,工程不仅带来了钱粮补助、经济林果、园艺产品、薪柴等经济产品,而且为全社会提供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净化空气、森林景观等一系列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生态产品。考虑到农业生产本身的特殊性,同工业以及其他行业相比,退耕还林工程有其独特的联合生产属性。

1)要素的自然特征。从投入来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主要包括两种要素投入,一是不可控制的自然要素,包括光照、水、温度、土壤等,另一种是可以控制的人工要素,如劳动力、土地面积、化肥、种子等投入,受到人口、种植习惯、文化传统、风险偏好、政策、技术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2)要素投入具有不可分配性。由于退耕后林木产出的多样性,难以确定要素在经济产品和生态产品之间的分配比例。如在形成联合产品的苹果与果园风光之间,人们无法确定每种要素对于经济产品苹果和生态产品景观价值的贡献程度。

3)产出之间的不可分割性。由于林木产出之间存在技术上的刚性和农业生产的生物化学特性,不同性质的经济产品和生态产品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使得典型的退耕还林联合生产中产出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例如,没有苹果的生产就不会有果园的景观价值。

4)联合产品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

。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林木生产经营不仅产出了经济效益,还联合产出了生态恢复、环境改善等一系列生态效益。退耕过程中产生的联合产品——生态产品具有多样性,同时具有公共物品或者准公共物品的特征。它们既可以是具有正外部性的“意愿产品”,如涵养水源、气体调节;也可以是具有负外部性的“非意愿产品”,如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有些产品还同时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特征,如退耕后苹果种植中,苹果作为经济产出属于私人物品,但其附带的生态效益却是公共物品。而具有观赏价值、被人们用围墙圈起来的果园,其景观价值却属于准公共物品。

2 退耕还林工程产品的联合生产特征

2.1 退耕还林过程中联合产品的类型

退耕还林实施过程是政府诱导下,农户在退耕坡耕地上进行生态恢复性建设的过程。农户在自发的生产经营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产出,然而受联合生产的生产规律影响,农户的生产经营必定会联合产出一定数量的生态产品。因此,退耕还林过程中的主要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经济产品(commodity outputs,cos),主要包括具有市场价值的农业产出,包括农产品、畜牧产品以及其他可以在市场上交易的相关产品。另一种是生态产品(ecological outputs,eos),主要包括生态系统提供的调节、支持和文化服务等无法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生态产品。其中,调节服务源于农业生态系统处理气候、水文、废弃物等的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控制;支持服务是指各种生物进程和非生物进程所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所形成的网络;支持服务包括土壤的形成、作物授粉、病虫害的控制,以及水分、养分的循环。  2.2 退耕还林过程中联合产品之间的经济关系

ada等[9]用pdf曲线描述了农产品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互补-竞争关系,而他们限制这种互补-竞争关系的前提是产出使用共同投入的数量多少,当数量较少时,这两者是互补关系;当数量较多时,这两者是竞争关系。而退耕还林在实施过程中,其经济产品与生态产品也存在互补-竞争的动态关系。不考虑农户的因素,单纯从生产的投入产出来看退耕中产品之间的互补竞争关系,可以发现退耕中联合产品之间的互补竞争关系不仅受到投入要素数量的影响,而且随着生产过程的推进(这里生产过程可能是一个简单的投入产出周期,也可能是许多连续生产周期的总和),产品之间的互补竞争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假设农业联合生产中的经济产品为x,生态产品为y,时间为t。从0到t0阶段,生产少量y时,y与x之间互相竞争消耗要素,是竞争关系;随着生产过程的推进,从t0到t1阶段,随着y的产出增加,y又可以作为中间投入促进x的生产,并且y作为中间投入在x产量增加方面的影响超过了y争夺投入要素造成的x产量减少方面的影响,这段时间里,y与x是互补关系;而在t1阶段后,随着y的产出继续增大,一方面y继续作为中间投入促进x的生产,另一方面随着y产出的增大,y开始争夺更多的要素投入,并且y争夺投入要素造成的x产量减少方面的影响超过了y作为中间投入在x产量增加方面的影响,这时,y与x之间是竞争关系。

考虑到生态产品的特殊性,其形成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并作为一种中间投入一直发生作用。因此,退耕还林中生态产品与经济产品之间存在互补性、竞争性以及互补竞争同时并存三种关系(表1)。

3 联合生产视角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机理分析

退耕还林工程是将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的耕地以及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植被。因此,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过程是逐步将耕地转换成林地的过程,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作为实施主体的农户也必然要进行行为的转换,即从事农作物生产转换成林木生产,由原来的从事经济产品生产(农作物),转而进行提供生态产品生产(生态建设),由原来的获取农作物收益转换为林木收益。由于坡耕地生产过程中往往会造成水土流失,因此,耕作行为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性。而退耕还林后,林地经营过程中林地上的林草植被发挥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等改善生态环境的外部效用,这些外溢的效用被周围和其他地区的人们无偿享用,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从联合生产角度看,农户耕种造成的水土流失实际上是一种由于种植农作物产生的具有负外部性的“副产品”。退耕后,国家将生态建设纳入工

程建设目标,林木生长产生的正外部性即为工程带来的生态产品。因此,退耕还林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农户由生产负外部性“副产品”向生产具有正外部性的“意愿产品——生态产品”转换的过程,其实质是经济产品与生态产品联合生产下,公共产品的私人提供的过程(图1)。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旨在增加具有生态价值的林产品供给的林业生态工程。从经济学角度来讲,生态林属于公共资源,具有生态价值的林产品属于生态公共物品的范畴。而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一个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即一个人对某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排斥其他人对它的同时消费。所以公共物品不适宜也不应该由私人生产,而应该由国家提供。我国所推行的退耕还林政策,其实质就是一项国家提供生态公共物品的政策。但问题在于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以私人承包制为基础,这就决定了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不是国家而是退耕农户。然而退耕农户却很难对农业生产单位和居民收取任何费用,也无法阻止其消费,这就意味着退耕农户作为寻找私人利益的私人生产者在建设生态林后将不能通过市场机制就生态林所产生的正外部性得到任何收益。

十年来的实践表明,退耕还林工程通过以退耕补偿为主的制度设计,从而具有经济产品和生态产品联合生产的特征。农户通过参与退耕还林工程,一方面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生产特征获取钱粮补助,进而改善自身福利;另一方面在通过退耕还林的生态生产的特征为生态建设做出贡献,从而改善社会福利。然而,由于退耕补偿标准过度单一,退耕还林工程启动时行政强制普遍存在,退耕林地产权不明晰以及生态产品交易市场的缺失,导致退耕还林中生态经济联合产品的私人提供尚未真正开启,保证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成为工程实现长期目标的关键。

4 结论与讨论

综合全文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退耕还林是典型的农业生态经济联合生产,林木生产产生的经济产品与生态产品(即外部性)具有联合生产关系。退耕过程中,农户生产的生态产品主要包括支持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

2)退耕还林过程中生态产品与经济产品之间存在互补-竞争关系,这种关系受投入要素的变化以及生产过程的推进而动态转化。

3)退耕还林是在多重委托制度安排下,采取农户个体承包的方式,将坡耕地转换成林地,最终完成生态公共品私人供给的过程。

考虑到退耕还林的联合生产属性,结合研究结论,在退耕还林未来的实施及补偿过程中,一方面,应该尽可能利用生态产品与经济产品的互补性,探索其互补-竞争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退耕还林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结合退耕还林中生态产品的私人供给特性,在对农户的补偿上,建立多样化的补偿方式,不仅要补偿农户的经济损失,还要奖励其行为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刺激其自发维护退耕还林成果。

参考文献:

[1] 危 丽,杨先斌,刘 燕.农户参与意愿与退耕还林政策的可持续性[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6):29-35.

[2] 柯水发,赵铁珍.退耕还林工程利益相关者行为动态博弈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8,28(1):47-50,60.

[3] 张俊飚,李海鹏.“一退两还”中的博弈分析与制度创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6):55-58.

[4] 王小龙.退耕还林:私人承包与政府规制[j].经济研究,2004(4):107-116.

[5] 刘 燕,周庆行.退耕还林政策的激励机制缺陷[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5):104-107.

[6] 雷 震,王素玲.退耕还林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基于外在性和公共品理论的考察[j].生态经济,2007(4):28-31.

[7] faber m,proops j l r, baumg?魧rtner s. all production is joint production—a thermodynamic analysis. in:faucheux s,gowdy j m,nicola i.(eds.),sustainability and firms: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changing regulatory environment.edward elgar,cheltenham,1998.

[8] darek j n,claire a m,jeffrey l a,et al. modeling joint production of wildlife and timber[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4,48(3):997-1017.

[9] ada w, scott m s. jointness in production and farmers’ willingness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