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经济发展十篇

时间:2023-07-24 17:21:01

农林经济发展

农林经济发展篇1

【关键词】 农林经济 现状 问题 可持续发展 对策

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农村生活环境有了显著改善。根据现阶段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建设需求,我们应推进农业基础建设,确保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从根本上满足农产品中主要种类的基本供给,使农村民生问题得到切实解决。但就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来看,依然存在思路不明确的问题,这对于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制约。农林经济发展既依赖于国家政策支持以及涉农政策扶持更需要农民积极提升自身科学素质,对现有丰富的农林资源加以综合开发,对农林经济发展各项措施予以辨证安排,从而推动农林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国内农林经济发展问题

1、未从意识层面深刻认识农林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农村人口基础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群体知识层次不高,未充分认识土地利用能力,未掌握充足的涉农知识,同时也未从意识层面认识到农业发展与林业经济之间的关系,因此也就不可能对农林经济这一宝藏做出有效开发。

2、农业基础地位相对薄弱。农业、农村以及农民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为第三产业以及工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因此,农业具有极为重要的基础地位。然而,自古以来农民阶层都处于社会生产链的最底层,虽然农民阶层为国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牺牲,但其发展水平也较其他行业显得更为滞后。在国家经济发展体系中,农村是重要单位,其具有范围大、覆盖地域广的特点,并且对国家经济的总体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3、林业地域具有较大差异性,难以达成同向发展模式。我国国土面积广袤,幅员辽阔,不同地域气候水文条件也存在较大差异性,同时还存在高原、丘陵、山地以及平原等不同地表形态,因此植被发展也表现出显著的地域性,显得异彩纷呈。在此情况下,农林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很难达成同向发展模式,而不同区域农林经济发展水平也自然存在高下之分。

二、我国农林经济发展的改善策略

随着现在农民非农化以及农业市场化趋势的加强,农村产业结构也随之调整,农村经济即将全面转轨。我们应着眼于知识经济时展需求,坚持以服务三农为主要宗旨,着眼于新模式下的农林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实现创新式发展。

1、推行新的农业模式,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应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推动农林经济实现放射性、多元化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逐步提高农村人均收入。以华南丘陵以及东南丘陵区域为例,该区域人民从农林发展规律出发,营造桑基鱼塘一体化模式,建立放射性农业生产基地,推动农林渔牧多元化发展。此外还应针对现阶段农业生产“大量投入――应用大量资源――排放大量农残”这一现状,改善粗放式经营方式,跳出传统农业生产范畴,合理开发丰富生物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即基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链条的流动型物质闭环经济模式,其遵循减量化、再使用以及再循环基本原则。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模式下尽量降低非可再生资源投入量以及污染物质残留与排放量,尽可能保护森林、土壤、水体以及草地等生态资源,恢复动植物群落可再生功能抵御有害物种侵入,对农业生产、产品加工与整个产品消费系统中所涵盖的能量与物质加以最大化利用,确保农业经济高质量、高效益运行。循环经济模式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利用相互协调,改善物质循环利用效果,是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前提。

2、重视林地物质与能量循环管理。传统农耕以及耕作方式属于生态农业发展的一种初级模式,其对于现阶段国内农林经济实现循环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以园林和林地管理为例,管理人员在劳作过程中将枯枝落叶或者修剪后残留的碎叶予以有意识的保留,腐熟后作为有机肥料,或直接覆盖在林地土层上,实现林地物质各部分各环节循环路径耦合为整体,实现物质与能量在农林生产过程中相互转化与循环,为林木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支持。除此之外,对于水体污染控制环节还应着眼于水体自我净化容量,严格控制水产品、水生物养殖密度,输入水体污染物不可超出预定值,使水体生产力维持在稳定状态。与此同时还应对生物物种资源予以充分保护,建立稳定、可持续的农林生态圈。

3、构建资源化生态体系。反观以往种植模式,农业生产流程往往对于单一农作物生产较为关注,粮食作物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大部分糠秕以及秸秆等都被直接浪费。统计数字表明,每年我国农林生产资源中农作物秸秆高达6亿吨,而油料秸秆生产量则高达3000万吨,其经济开发潜力以及生态发展潜力巨大。然而相当一部分地区均采取焚烧归田这一方式处理秸秆,资源浪费现象极为严重。所以笔者建议在农林生产中推行回收性利用,以“过腹回田”为主,加工秸秆使之成为动物饲料,动物摄入秸秆后经过消化后形成粪便排出,然后将粪便施入田中。当前,在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还可直接处理农作物纤维成分,从小麦以及水稻秸秆中提取生物纤维,用于取代其他纤维材料。

三、结语

总而言之,农林经济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应积极开发农林资源,构建循环经济模式,推动农林经济实现稳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农林经济发展篇2

关键词:山区农村;林业经济;发展;途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对于山区农村来说,确实是一大政策利好。这不仅能有效地释放出我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巨大能量,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而且将进一步促进山区农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般而言,山区农村在发展中由于耕地少,往往先天不足,但拥有广袤的山地资源可加以有效利用,重点是发展林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为进一步推动山区农村发展,必须要对林业经济加强重视,积极分析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以有效途径及策略积极发展山区农村林业经济,使其进一步加快发展。

一、发展林业经济对山区农村的重要作用

首先,发展林业经济对山区农村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当前山区农村经济增长乏力,亟需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效利用山区农村广袤的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业经济,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突破口。过去一段时间里,在山区发展林业经济都是以农户分散性经营方式为主。新常态下,应该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提倡集中式经营和产业化经营,加大力度发展林业经济,注重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山区农村可持续发展,促使山区生态环境得以较好改善,防止水土流失情况产生。同时,加快林业经济发展,可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提高农村经济效益,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尤其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业是一项重要措施及发展途径,在当前合作社经营模式下,对山区脱贫致富十分有利,形成山区特色产业,提升山区经济发展水平。

其次,发展林业经济对山区农村可持续具有促进作用。俗语有云“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可见,发展林业是一项惠及子孙后代的伟大工程,对山区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山区经济能够得以稳定良好提升,十分必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加强山区林业建设,积极实现林业综合性发展,使林业经济所具备环境特色能够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使林业经济能够实现生态化发展及产业化发展。此外,还应当对林业经营管理加强重视,以农民为服务对象,合理规划及经营,对各种现代化技术进行利用并合理调节,使山区农村经济较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发展林业经济对山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引领作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新时期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破坏却越来越严重,发展生态经济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发展方向及目标。无疑在众多经济形式中,林业经济是最具有生态经济特征的形式之一。对经济发展来说,千万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应当加强对国家森林资源进行保护,严禁乱砍滥伐,避免出现人为破坏情况,确保林业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事实证明,在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林业,可使生态系统得以强化,使生态环境得以较好改善,可使社会对于生态环境需求得以较好满足,这在山区经济生态建设方面可提供良好支持及重要保证,可使山区经济得以更加健康发展。

二、当前山区农村发展林业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林业资源相对较少

当前,发展山区农村林业经济,存在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森林资源相对不足。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总体数量虽然较大,然而人均占有量s较低,森林资源缺乏已经成为影响林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导致林业经济未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以L县为例,北部山区由于传统上是林业产品的输出地,其森林资源占有率就相对较高,当地农民发展林业经济的积极性就高;而在中南部地区,受林业经济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影响,则是荒山较多,森林覆盖率明显不足,植物多样性不显著,树木品种有限,当地农民仍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主导,尚未充分认识到发展林业经济的好处,国家虽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投入力度,滥砍滥伐情况仍比较严重,造成植树造林没有砍伐快,林业经济发展缓慢。

(二)植树造林技术较落后

发展山区林业经济,必须加强植树造林。其中植树造林技术是属于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对林业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当前,我国植树造林水平仍旧比较低,尤其对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山区来说,造林技术作用难以得到较好发挥,在有些山区农村植树造林过程中,由于缺乏眼光和必要的技术手段,未能对山地资源进行科学、高效、合理的应用,导致山地被浪费。这不但对环境保护十分不利,而且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林业经济发展。

(三)林业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

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林业经济结构。而林业经济结构变化会受到很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影响因素就是市场价格规律。在市场价格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林业种植业以及林业加工业比例均会发生较大变化。比如,在林业加工产品市场比较良好的情况下,林业产品市场价格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林业加工业比例必然就会有一定程度提升。以L县为例,其林业经济结构模式仍以林业种植为主,林业产品加工为辅,受资金、市场以及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林业加工业发展出现不平衡情况,所生产的林业产品质量及效益均比较差;而林业种植方面,也表现为林木品种单一,没有兼顾生态平衡,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影响林业经济的发展。

(四)林业生态破坏情况比较严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林木资源需求越来越大。为获得更多经济利益,很多人不考虑实际情况,对山区森林资源大肆砍伐及掠夺,或者是大量连片种植单一品种,比如在我国很多地方引种的速生桉树林,导致很多林业资源被破坏,尤其是生态平衡的破坏,直接造成水土流失的环境问题,有些地方还出现土地沙化和饮用水危机,危害和破坏了支撑林业经济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的势头,直接影响到林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林业生态环境破坏也是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加快山区农村发展林业经济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林业知识宣传力度

为使山区农村林业经济得以更快发展,其首要任务就是应对林业知识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要加大《森林法》及相关法规的普法教育,并扩大其普及范围,使山区人们意识到发展林业就是经济发展、收入增加、脱贫奔康。而林业经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长期工程,周期较长,问题较多,且难度较大。对此,主要还是要从教育入手。一方面是要加强对农民进行发展林业经济的教育,促使他们充分认识林业经济是惠及子孙后代的伟大工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大自然给人类最好的恩惠;另一方面是要积极引导农民学习相关的林木栽培、保养、砍伐等专业技术,作为相关部门也应当积极推广林业种植相关技术,提高他们的林业知识理论水平,保证农民能够对林木进展合理种植,保证林木得以更好生长,激发其发展林业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森林资源能够得以增加,为林业经济更好发展奠定良好物质条件,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同时还应当积极鼓励农民尽可能多地订阅林业科技期刊,促使其更好地掌握更多的林业发展前沿信息及市场导向,使林业经济能够得以更好发展。

(二)进一步优化林业经济产业结构

林业经济要得以更快发展,首先应当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导向作用,尊重市场,对林业经济发展及时加快转型升级,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标,通过合理方式对山区林业经济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既要发展经济林,也要发展生态林,防止出现产业结构单一情况。以L县为例,可依托各地的资源禀赋开展多种产业项目,要以建设林业大县向林业强县转变,如大力发展油茶、松香加工、百香果等项目,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还可以把林业发展与乡村旅游深度结合,对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国家森林公园,积极调整及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林业经济产业结构多样化,积极通过各种方式使林业经济效益能够实现最大化。

(三)合理选择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在山区农村,林业资源得天独厚,因而林业经济模式对农村发展属于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和影响因素。因此,选择合理林业经济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在山区农村发展林业,应当注意与地理环境、气候物种相结合,依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促进林业经济得以更加健康良好发展,如若所选择林业经济模式不合理,不但无法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并且还会对林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阻碍,最终会对当地经济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发展林业经济时,应当对当地实际情况加强调查研究,选择能够与当地相适应的发展模式,最大程度地推动林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四)林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

为使山区农村林业经济发展得长远,必须要使林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有效结合,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达到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理想效果。实践中,要引导相关从业人员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及发展观,在林业经济发展方面达成共识,充分认识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尤其是对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区发展林业经济加大统筹力度,对林业经济发展进行全面规划,对生态保护及经济发展两者最优结合点应当科学把握,从而实现平衡协调发展。同时,还应当对林业资源所具备的生态型功能充分重视,并且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满足现代社会良好生态需求,严禁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发生,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破坏生态者予以依法严惩,不断丰富林业资源,为林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及保证,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避免在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四、结语

新常态下,统筹兼顾区域均衡发展是当前最大的目标和任务。对山区农村而言,发展经济仍是当前的第一要务。这就要求必须找准农村发展的着力点和落_点,实施精准策略。在广大山区农村大力发展林业经济是一个重要的选项,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发展林业经济的重要作用及意义,并分析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找准问题关键所在,结合当前的精准扶贫,选择有效的方法及途径,进一步加快林业经济发展,推动山区新农村建设更加朝气蓬勃。

参考文献:

[1]张清.浅析加快发展山区林业的对策[J].中国林业产业,2016(10).

[2]黄广法.加快发展山区林业的对策研究[J].农技服务,2016(07).

[3]杨金山,韩冰.浅析林业在山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6(03).

农林经济发展篇3

关键词:林下经济; 农民: 增收致富

1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南乐县紧紧围绕种植结构调整和优化,大力发展经济林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林果业等复合经济模式。目前我县发展林下经济近3.2万亩,其中,林牧2.2万亩,林菌0.5万亩,林药0.2万亩,林菜0.2万亩,其他0.1万亩。由于林下经济是一个新兴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1.1 规模总量不大,缺乏龙头带动 近年来,林下经济虽然取得了初步进展,但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林下经济发展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不能满足市场批量需求和有效的辐射带动能力。

1.2 资金制约因素大 经调查,大多数农户对发展林下经济热情很高,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发展初期就受到限制,致使全县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1.3 市场组织化程度低 由于缺乏专业协会,养殖和种植户的市场信息不灵通,在种养品种选择上存在盲目性,在产品经营中,大多数只有等待收购者上门或零售,效益得不到保障。

1.4 管理水平低 在种养过程中尤其是养殖方面,养殖户大多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对科学养殖技术掌握不够,致使饲养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1.5 群众认识理解有偏差 一是农户普遍认为林下种养与普通种养没什么两样,甚至还不如普通种养;二是部分农户对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扶持方式和优惠政策等内容认识不够,缺乏参与热情;三是有的农户思想不解放,怕吃亏、怕赔本,畏首畏尾,对发展林下经济持怀疑观望态度。

2 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

根据“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原则,我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表现在:

2.1 气候优势 我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晴和日照长,冬季干旱少雨雪。光辐射值高,非常适宜发展林下经济。

2.2 林地空间优势 目前,全县林地面积4万亩,其中适合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到3.2万亩,并且绝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优势。随着上级部门对林业种植的重视程度及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林地面积将进一步扩大,林业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贡献率也日益凸显出来,林地优势更加明显。

2.3 政策优势 近几年来,濮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林下经济,并把它列为“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在财政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决定每年拿100~200万元,支持林下经济的发展,并提出“百万亩速生林林下经济基地”的建设目标,对林下经济发展在资金方面予以重点倾斜,以此夯实林下经济快速发展的物资基础。南乐县为抓好林下经济发展,成立了林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并在县林业局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县政府明确表示,对发展林下经济达到一定规模的乡镇给予适当资金补助,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财力支持。

2.4 效益优势 利用林地资源,在林下综合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据调查,近几年,濮阳市五县二区结合各自的实际,因地制宜开发林下经济的不同模式,如南乐县张果屯乡的林鹅模式,亩养鹅1000只,一年养四茬,亩年效益可达2万余元,近德古乡的林下种植双孢菇,每亩林地有效种植面积300 ㎡,全年按3茬计算,每亩纯收入1.5万元,是单纯种粮或种树效益的数倍甚至10倍以上,取得了显着的效益。

3 发展林下经济的建议?

林下经济作为生态、高效、循环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结合南乐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全县林下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扩大宣传,营造氛围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通过技术讲座、科普宣传等方式,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技术模式和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算对比账、算效益账,展示林下经济的综合效益与优势,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激发广大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

3.2 培育龙头企业,示范带动 要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鼓励种植户、养殖户搞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尽快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格局。要充分发挥政策扶持、金融支持等优势,培育种养大户,促其上档次、成规模,催生扶强一批专业化林下经济发展龙头,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林下经济。

3.3 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适销对路的林下经济 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完善林地发展规划。根据农业企业和产品市场情况,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优势,突出产业发展建设重点,把规划做得科学合理。

农林经济发展篇4

关键词:林业;农村经济;影响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China, people in China have gradually embarked on the comparatively well-off road, at the same time we are also stepping up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he rural construction in forestry plays a vital ro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Keywords: Forestry; rural economy; 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DF413.2]

《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中提出:“中国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国家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保护资源可持续供给能力,避免侵害脆弱的生态系统,发展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活环境相对脆弱的农村,对发展林业、增加林草植被资源的要求显得尤为迫切。

一、农村经济的现状急需要环境的改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农业生产条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靠天吃饭的现象占很大比例;干旱、洪水、沙漠化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粮食生产低而不稳;农民收入没有保障;生存基础差,生活质量低。

那么如何增强农业抗御灾害的能力,保持农林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使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存环境逐步改善呢?这就要求我们面对现实,发展林业生产,增加森林资源,建设完备的生态农业系统。据资料记载:全世界林草植物的生物量占到生物圈整个生物量的一半,所以生态农业就是要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观点出发,以不断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和生物转化率,扩大营养物质再生利用率和加快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为目标,建立林粮、林果、林药、林牧、林菜、林菌以及生物调控的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系统。简而言之就是实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林茂粮丰、六畜兴旺”。生态农业的主体就是要大力造林种草,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抗御干旱、防风治沙、保持水土、削减洪峰、减少径流的巨大生态功能,保障农业和农村的稳步发展。

二、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林业生态基础

林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农业的重要基础和有效保障,这种独特的作用是其它任何产业都无法替代的。

1.森林能够涵养水源,增加降水,减少旱灾

水是农业的命脉,而水的命脉是什么?“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只是诗人的夸张,其实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一是雪山、二是森林。纵观我国的江河水源,许多都发源于茂密的高山

林区,可以说,哪里有森林,哪里就有水。一旦森林消失,河流也会干涸。常言道“青山常在,碧水常流”就是这个道理。

森林能够调节局部气候,增加湿度和降水也是有据可查的。据资料介绍,林区上空的空气湿度比无林区增加 10%- 26%,气温比空旷地减少 3℃- 4℃。而林区的年降水量要比地表区增加 47%左右。

2、森林能够截留降水,削减洪峰,减轻水害

森林是茂密的立体结构,大树下面有乔木,乔木下面有灌木,地表还有厚厚的枯枝落叶和腐殖质层。当暴雨来临时,森林可通过多层结构的层层拦截,阻挡和吸收地表径流,有20%的降水被截留在树冠枝叶上,有 50%- 80%被吸收在枯枝落叶和腐殖质层,降水过后再通过土壤空隙渗入地下,慢慢地汇入河流,这样就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使降水更好地服务于农业。

3、森林能够防风固沙,减轻沙尘暴的危害

土壤沙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其对农业和人类生存的威胁也是有目共睹的。据资料介绍,我国土地沙化面积由建国初期的1.07亿公顷扩大到2.1亿公顷,沙化土地吞噬了许多的农田和村落。森林作为绿色屏障,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速,拦截沙尘。据《林业经济》资料显示,各类型防风林带有叶期防风效能平均为25.4%,无叶期的防风效能平均为 15.9%。其中以稀疏型效果最好,无叶期防风效能可达26.6%。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省右玉县林地面积增加了9.33 公顷,使这个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沙暴日减少 50%,平均风速降低 30%,风蚀度减少 70%,粮食亩产量提高了1.5 倍,当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防护效益十分突出。

4、森林能够减轻水蚀,保持水土

森林在喀斯特地貌类型区和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有效地防止冲刷,减轻淋溶作用,保护土壤养分和减少表土的流失。据山西省水保部门测算,林地每公顷土壤的年流失量为1.8 吨,耕地为 14.8 吨,地为 87.1 吨。林地土壤流失量仅为地上的 1/50。因此,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林业的基础地位尤为重要。

三、农村实现小康要依靠林业增收

增加收入、实现小康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林业在这方面仍然蕴藏着巨大潜力,林副产品对人们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药罐子”、“花盆子”发挥重要作用,其能把资源优势变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1、补充了“米袋子”

对农民来讲,发展林业可以实行林粮间作、立体种植、进行农林复合经营,还可发展木本粮油,从而增加收入;此外还可以大力发展饲料林,开展绿色饲料的贮藏加工,进而发展养殖业、畜牧业,通过间接手段体现发展林业的收入。

2、丰富了“菜篮子”

森林资源不仅可以通过生态作用使蔬菜丰收,而且能直接生产出各种提供给市场的森林蔬菜,如竹笋、木耳、蘑菇、蕨菜等可食野生森林蔬菜上百种。这些蔬菜无公害、无污染、营养价值高、品质优良,既能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又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3、满足了“果盘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果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多数果品正是林业发展后的主要产品。如柑橘、葡萄、芒果、柿子、苹果、桃、李子等水果和红枣、核桃、栗子等干果中的一大批名、优、特、新优良品种,飘洋过海,走向世界,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4、充足了“药罐子”

在经营林业的过程中,药用植物成为另一种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资源。我国的 3000 多种药材中有 70%都在林区,森林也是“天然的中药库”。在特殊的生态环境里,中草药植物保证了正常的生长繁衍,农民也能通过采摘药材实现增收。

5、撑起了“花盆子”

花卉、盆景作为一种文化与精神消费,其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林区正是各种名贵花卉的摇篮,木本花卉产业在美化生活、陶冶情操的同时,也成为一项附加值很高的产业。

四、改善人居环境还需要林业来实现

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保证生产力这个最积极的要素。然而,随着城镇化和地区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不少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农民生活质量很低。在治理污染的同时,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被,减轻污染程度,提高环境质量,保障劳动者的健康等,是能够通过发展林业来实现的。

1、森林是氧气制造厂

据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达到1.2%时,人会出现耳鸣、呕吐、血压增高等现象;达到 10%时,会出现心跳停止甚至死亡。树木等绿色植被都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吐出氧气。每公顷森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 1000 公斤,生产氧气730 公斤。因此,10 平方米的绿色植被就可为一个人提供足够的氧气和吸收其所呼出的二氧化碳,保证其健康生存。

2、森林是毒气过滤器

许多森林树种能够过滤有毒气体,杀死有害病毒,从而保证人体的健康。如每公顷桧柏一昼夜可分泌 35 公斤杀菌素,能杀死大量白喉、伤寒等病原体;桂香柳、械树、加杨、玉兰等树种能吸收空气中的硫、醇、醛类毒气和致癌物质。此外,森林还能净化水源,保护水质。含有大肠杆菌的污水,若从30 米的松林中流过,细菌数量可减少 1/8。许多发达国家的饮用水都来自森林集水区。

3、森林是天然吸尘器

树木对粉尘、油烟、炭粉、铅、汞等微小物质,有阻挡、吸附、过滤的作用。含尘气流通过树林时,可被枝叶上的绒毛、油脂、粘液吸附并解毒,1 公顷松林每年可吸附粉尘360 吨左右,一条 30 米宽的林带,在树高 10 倍范围内几乎没有尘土。绿化好的地区粉尘含量要比空旷地少 25%左右。

4、森林是消音器

噪音污染已成为一种公害,它会使人听力下降,心情烦躁。噪音超过 70 分贝时,对人的中枢神经伤害很大。而森林可以大大缓解噪音,缓和人的紧张心理,使人放松神经,消除疲劳。4 米宽的绿篱笆可减弱噪音 10 分贝,树木越密,隔音效果越好。

五、发展林业产业的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镁化林业产业意识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对林业的认识也不断转变,从过去单一地把林业作为一项公益事业转变到林业既是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基础产业,这一转变可以说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思想上的一大跨越。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意识还不够强、不够浓,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严格按产业发展的要求来谋划林业、发展林业,存在着重资源培育轻产业开发,重数量速度轻质量效益,重基地建设轻市场开发等突出问题,造成林业的产业化程度低.产业发展滞后于森林资源培育,产业效益低下。林业部门要进一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林业是一项支柱产业的认识在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的心目中生根发芽,真正地按产业发展的要求来抓林业、干林业 要强化市场观念,成本意识,风险意识,科技意识,效益意识,品牌意识,精心谋划,科学规划,建设产业基地,扶持催生发展产业龙头企业、创建产业市场,实现山上建基地,山下建企业,山外建市场,公司十基地+农户,生产、加工、科研、销售一条龙,林业产业开发系列化、规范化协调发展。

2 加大结构调整 度,提高森林资源培育水平

森林资源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和载体,没有丰富的优质的森林资源,林业产业发展就成为空中楼阁。随着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森林资源培育的步伐明显加快,用材林基地,经济林基地,森林旅游基地等都初具规模,但结构不优、品种不优、管理滞后,重造林轻经营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必须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森林经营抚育,提高林分的质量。提高果品档次和品位,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要实行定向育林,从规划到施工到经营措施都要目标明确,对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风景林、生物能源林等不同的培育目标,采取相应的经营措施和经营方式,提高集约化水平。要加大投入,特别是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如水利设施、病虫害预防设施,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要把种苗工作作为结构调整的基础性工作,超前抓种苗,以种苗的结构调整带动造林的结构调整,以造林的结构调整指导种苗的结构调整,改变有什么苗造什么林,实现造什么林育什么苗。要加大已造林地的抚育管理,以项目的形式加大中低产林的改造、更新,提高单位面积林木生长量。

3 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多样性,拓宽林业产业开发领域

森林资源丰富多彩,功能多样,开发领域十分宽广 要在发展传统的用材、林果业、加工业的同时,充分利用林下多种资源,发展林下资源采集与加工业,开展森林种植业(如木本粮油、森林药材、森林食品等)、森林养殖业(如森林猪、森林鸡及鹿、蜂等特色养殖)、森林采集业(山药材、山野果、食用菌、山野菜等) 利用森林的特殊环境,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利用业。利用森林的景观效用,发展森林旅游业。多业并举,膨胀林业产业的规模,提高林业产业的实力。

4 加大政策扶持 度.营造宽松环境

林业产业比较而言仍是一项弱势产业,一是生产周期长、前期投入大、见效慢。二是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三是受市场影响较大 因此,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在信贷融资方面给予扶持,帮助经营户拓宽投资渠道,特别是对适合农户分散经营的种植业、养殖业,要扩大农户小额信贷规模。二是在产业信息上给予帮助.及时产业发展信息,指导产业开发,三是在项目上给予倾斜 四是有关部门应加大林业产业发展的科技攻关,提供科技服务 五是在税费上减轻负担,进一步降低林业产业税费标准。对利用森林“三剩物”及薪材生产的产品实行增殖税即证即返政策,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林产品初级加工所得免征所得税,逐步降低育林基金的征收水平,并扩大返还经营者的比例。六是建立林业产业预警机制,规避产业市场风险。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或其它因素的严重影响时,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扶持,保护林业产业的发展。

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会逐步走向招商引资、项目合作的阶段。没有好的生态基础,没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将成为对外合作的严重障碍。特别是在注重“绿色农业”和无公害产品的今天,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农村经济实现国际化将尤其重要。

在21世纪的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人口、资源、环境三要素中的生态环境将成为主要因素,我们要百倍地珍惜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建立起比较发达的林业生产体系和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系统,实现环境优美、经济发达、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孙玉军,游为贵,刘艳红,陈霖生,张秀,李宝云,刘杰. 可持续发展机制及相应林业对策的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1995, (04)

农林经济发展篇5

关键词:农林生产 循环经济 策略

一、发展农林循环经济构建的基本原理

再生利用以及物质循环是农林循环经济的发展原理,同时也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植物从自然生态系统环境中获得无机物,利用自身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给其自身以及其他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食物,它们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由于动物等异养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其只能够直接、间接的以植物为食,从而构成了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群体。而生态系统中大量的微生物、细菌、真菌等构成了分解者,它们将各种有机物,包括枯枝落叶、动物尸体、排泄物等进行分解,形成小分子的无机物,然后再为生产者提供养料。

正是基于这个物质循环链,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物质循环体系。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它能够完成包括“生产―消费―分解―再生产”等在内的所有物质循环功能,同时伴随着信息、能量的流动。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生态系统已经形成了自我调节与控制的功能,能够通过自我调节实现整个地球生物圈的良好发展。而循环经济的发展就是好要求人类基于生态系统的循环理论,对地球资源加以利用的同时,保证地球生态系统生生不息、持续有序的发展。

二、当前农林生态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人类生存逐渐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城乡分工和市场经济发展。这使得产品、资源等能够在更加广阔的空间范围内流动,而人畜的排泄物、尸体等养分难以再完全返回到土壤中。这直接使得人类生存系统与农业生存系统之间存在的物质与能量联系被截断,整个物质与能量循环遭到破坏,造成了人类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环境发生破坏,整体功能出现衰退。

而林业发展过程中同样遇到了和农业生产相类似的情况,滥砍滥伐的现象导致生态系统中大量的能量以木材的形式输出,而又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造成了林地荒芜、土壤贫瘠、植被衰退等问题,这些问题在热带雨林中的体现尤为突出。在我国,由于人口压力大,为了弥补土地养料缺失的问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造成了土地板结、肥力下降的问题,使得分解者不能在土壤中生存,物质和能量循环被截断,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

三、我国发展农林循环经济的对策

(一)利用“有机肥回流”实现农田生态系统稳定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秸秆回田的方式能够很好的补充农业生产活动中的肥力下降问题,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这关系到整个地球复合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物质与能量的循环问题。所以,在农业生存过程中,应该将当前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生活污染物处理方式进行改变,例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将来自居民区与农业生产区域的废水分开处理,对于不含有农业生产污染物的居民生活废水中含有的高浓度有机物进行加工处理,制成有机肥后回流至农业生产系统中。这中垃圾资源化的处理方式,不但有利于减少农场居民区的垃圾量,减轻垃圾处理的压力,同时为构建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源循环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农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二)做好林地的物质与能量循环管理工作

我国的传统农耕、林作方式是一种初级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但是其对当前农林循环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例如,在园林以及林地的管理过程中,通过有意识的保留枯枝落叶以及修剪之后的碎叶等,任由其覆盖在林地表层,或者将枝叶腐熟之后当有机肥料使用。这实际上属于将林地物质循环路径耦合起来,帮助其在现代农林生产过程中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循环,保证林木生长过程中能够获得足够的养分。另外,在水体污染控制过程中应该将水体的自我净化容量作为根本依据,对水体污染物的输入以及水产品的养殖密度等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水体的生产力处于稳定状态。同时,要及时的恢复并保护生物物种资源,做好水体污染控制应以水体自净化容量为依据,严格控制污染物的输入和水产种养殖密度,维持水体生产力的稳定。对牧草和水产资源的利用必须限制在其最大可持续产出范围内,并及时恢复和保护生物资源。

(三)建立资源化的生产体系

传统的种植模式当中,农业生存流程通常只注重单一植物的生产方面,而人类只是对其中四分之一的粮食作物加以利用,而将其中75%的植物秸秆/糠秕等直接浪费。据统计,我国每年农林生产可以生产约6亿t农作物秸秆,油料秸秆3000万t,其中具有巨大的生态发展以及经济开发潜力。但是,很多地区对于秸秆的处理都是直接焚烧,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在农林循环经济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所谓的“过腹回田”方法,将秸秆作为动物饲料对动物进行喂养,之后将其粪便进行回田。随着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可以对其中的纤维成分进行处理,例如从水稻或者小麦的秸秆中获得生物纤维,用来替代木材以及其他纤维材料进行加工,有效提高了其利用价值。

四、结语

除了上述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之外,在农业生存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外来物种的控制,杜绝外来物种对本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参考文献:

[1]吴亮宇,杨江帆,陈凌文.以循环经济模式发展茶叶产业[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1):71-75

农林经济发展篇6

关键词 平原农区;林下经济;现状;效益;河南鹿邑

中图分类号 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189-03

党的十明确要求,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以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中明确要求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森林是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具有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平原农区人工林在保护环境、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资源供给等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平原农区相对人多地少,原生植被较少甚至绝迹,发展人工林是平原农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是,发展人工林受土地资源有限、林业投资周期长、管护成本、林农争地、林木胁地等多种因素制约,影响林业可持续发展及民间资本投资林业的积极性。

林下经济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既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林上产业。林下经济是农民充分利用林地,科学经营林地,实现增产增效,以短养长,解决林业生产周期较长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1-3]。“十年树木”是林业生产的基本特征,相对漫长的林木生产周期,对林业发展、林农致富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只有让林地早“下金蛋”、早产生效益,才能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及产业发展,巩固造林成果,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

鹿邑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总结了鹿邑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预计到2015年,林下经济发展面积4 400 hm2,占辖区林地面积的30%以上,林下经济产值达18 862.5万元,逐步形成林药、林菜和林禽三大特色,成立多个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农民参与到林下经济的建设中来,实现林农户年均增收超过1 000元。

1 区域概况

鹿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东邻安徽省亳州市,北与商丘市柘城县、睢阳区相连,地跨北纬33°43′~34°51′,东经115°25′~115°37′,东西长54.6 km,南北宽40.5 km,总面积1 238 km2,耕地面积8.27万hm2,辖13个镇、7个乡、4个办事处、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1个农场、554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118.7万人,人口密度1 042人/km2,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83.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0%。鹿邑县属于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土壤有潮土、砂姜土2个土类,境内涡河、惠济河、清水河、黑河、宋河等13条较大河流过境后注入淮河,年均降水量900 mm,年均降雨日数98.6 d,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暖温带半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2.4 ℃,生长期年均283 d,无霜期年均222 d,年均日照时数2 252.5 h。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植物种类较多,资源丰富,水利、交通条件较好。2012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93.5亿元,同比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6 941元,林业收入600元,是中部县域经济百强县。鹿邑县是全省第1批林业生态县和绿化模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森林活立木蓄积量60.8万m3,林木覆盖率22.1%。

2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2.1 林业资源

全县现有林地1.31万h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10.6%,有林地面积1.104万hm2。林地大多分布在河道、公路、乡间生产路及村边围村林上。从实际情况看,除少量灌木林不宜发展林下经济外,其他林地均可采用林药、林菜、林禽等模式发展林下经济,全县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有1.24万hm2,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95%。其中适宜林下种植的有8 666.67 hm2,适宜林下养殖的有3 466.67 hm2,适宜森林景观利用的有266.67 hm2。

2.2 林下经济规模

据调查,截至2013年,全县发展林下经济1 666.67 hm2,总产值达4 098.0万元。林下种植面积400 hm2,产值1 956.30万元,其中林下种植辣椒面积66.67 hm2,产值210.0万元,林下种植牡丹面积266.67 hm2,产值1 520.0万元,林下种植小麦、大豆面积53.33 hm2,产值96.0万元,林下种食菌13.33 hm2,产值130.30万元。林下养殖面积1 266.67 hm2,产值达2 141.80万元,其中林下养鸡600 hm2,产值1 000.0万元,林下养鸭533.33 hm2,产值900.0万元,林下养猪133.33 hm2,产值241.80万元。2013年全县林下经济平均增收2.4万元/hm2。共涉及农户5 561户,为7 754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2.3 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缺乏全面科学的发展规划,各类主导产业不明确,自然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发展规模小,产销一体化的经济链条尚未形成,林下经济的发展还处于一种原生态,规模化程度低,产业分散,没有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方式,没有形成“龙头”产业,没有形成品牌优势。

3 发展林下经济的原则与目标

3.1 发展原则

坚持以林为主、保护第一的原则。在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的前提下,重点开发利用经济林地和用材林林下资源,在确保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利用生态公益林发展林下经济;坚持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开发的原则。注重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配套发展,加快形成种养加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突出特色,分类实施的原则[4]。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客观选择发展模式,聚集生产要素,重点培育区域化特色产业;坚持龙头带动,示范引导的原则。强化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基层专业经济合作社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引导林下经济科学发展[4-6]。按照各地林业发展的实际和农民种养习惯,适时引导,把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相结合,与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

(6)李关林菌种植基地。位于贾滩乡李关行政村,利用林地面积53.33 hm2,分布在村边太平沟两侧。林下种植平菇等食用菌,年产平菇500 t,产值100万元。

6 投资产出效益测算与分析

6.1 投资估算

6.1.1 投资标准。投入标准:鸡、鸭20元/只;猪1 000元/头;羊500元/只;牡丹、白勺1.5万元/hm2;辣椒1.2万元/hm2;平菇7 500元/hm2;黄花菜7 500元/hm2;小麦、大豆9 000元/hm2;农家餐饮50万元/处。

6.1.2 分项投资。牡丹、白勺1 666.67 hm2,2 500万元;辣椒533.33 hm2,640万元;小麦、大豆400 hm2,360万元;黄花菜133.33 hm2,100万元;平菇200 hm2,1 500万元;鸡、鸭74.5万只,1 490万元;猪4.6万头,160万元;羊1.58万只,790万元;农家乐5处,250万元。根据各模式面积和投资标准计算,全县至2015年发展的4 400 hm2林下经济共需投资7 880万元,其中林下种植投资3 750万元,林下养殖投资3 880万元,森林景观利用投资250万元。

6.2 产出估算

6.2.1 产出标准。鸡、鸭25元/只;猪1 200元/头;羊1 000元/只;牡丹、白勺3.9万元/hm2;辣椒3万元/hm2;小麦、大豆1.5万元/hm2;黄花菜3万元/hm2;平菇1.5万元/hm2;农家乐100万元/处。

6.2.2 总产出。牡丹、白勺1 666.67 hm2,6 500万元;辣椒533.33 hm2,1 600万元;黄花菜133.33 hm2,400万元;小麦、大豆400 hm2,600万元;鸡、鸭74.5万只,1 862.5万元;猪4.6万头,5 520万元;羊1.58万只,1 580万元,平菇200 hm2,300万元;农家乐5处,500万元。合计总产出18 862.5万元。

6.3 效益分析

6.3.1 经济效益。至“十二五”末,全县发展林下经济面积4 400 hm2,年产值将达到18 862.5万元,其中林下种植940万元,平均增收32 040元/hm2;林下养殖8 962.5万元,平均增收67 215元/hm2;森林景观利用500万元,平均增收37 500元/hm2;预计至2015年,林下经济户均年增收1 449.4元,投入产出比1.0∶2.4,平均增收42 870元/hm2。

6.3.2 社会效益。林下经济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就业形态和模式,逐渐成为农民的新的支柱产业之一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林下经济建设,将有效解决近2万个农村劳动力就业,同时吸引大量社会资金投资,从而促进县城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6.3.3 生态效益。发展林下经济可显著改良林地土壤,减少森林病虫害,提高植被覆盖率,对防风固沙、降低扬尘、改善微生态环景境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对森林群落良性循环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7 参考文献

[1] 苏兰卿,赵道云,陶春清,等.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8):173-174.

[2] 杜砚明.新乡县林下经济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3] 翁翊.浙江省主要林下经济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2.

[4] 陈裕鹏.林下经济在上海的发展与实践[J].林业实用技术,2013(9):88-92.

农林经济发展篇7

关键词:公益林现状;农村经济;补偿措施

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设生态公益林,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由于近年来生态环境遭遇前所未有的破坏,人们常常生活在雾霾毒气之中,生态平衡被打破,人们渴望天蓝水清空气好,而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就可以大大提升环境指数,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功德之事,我们都应该关心支持。

1 公益林生态效益

通常所谓的公益林是指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它具有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洪水调蓄、维持大气平衡、林产品提供等的生态功能,能够为人们提供多种社会产品和服务。它的建设管护主要由各级政府投入,林管部门负责管护,一些农民经营者也参与其中。

1.1 公益林的生态效益

公益林的生态效益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涵养水源效益,丰富的生态公益林资源,可以有效净化水质、防止水土流失、抵御旱涝,对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效果明显。其次是防护作用,生态公益林,能够有效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可以为人们筑起一道道天然屏障,所发挥出现来的生态效益难以用数字来表示。生态公益林还有绿化美化环境和净化空气的作用,这对改善人们生存条件,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公益林的经营

生态公益林经营要本着有效发挥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不破坏原有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经济双共赢。生态公益林经营离不开经营者农民的参与,如何保护农民的利益,提升农民管护的积极性,依然是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公益林的利用

生态公益林的利用要掌握合适的度,要严格禁止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采伐活动。

2 公益林现状

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对改善人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国家专门建立相应的补偿措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由于相应制度建立不够完善,补偿幅度不够理想,在执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生态效益和农村经济发展矛盾仍然很突出。

2.1 公益林的划分不够合理

我国对森林划分有一定标准,如果按照森林的功能不同来划分,可以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公益林又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根据相应补偿规定,只有对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进行补偿。各地对公益林的判定存在不统一性,出现不合理划分,也是正常现象。由此衍生出许多矛盾,也是司空见惯的。一些经营者不愿意接受界定,往往就会阳奉阴违,不能很好地遵守规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值得探索和研究。

2.2 公益林补偿额度和农民期望值有落差

公益林在确定属性之后,就要限制或禁止经营者随意砍伐,一些经营者利益肯定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为了缓解相关矛盾,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补偿政策,但是这个补偿制度很难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一方面是国家补偿能力有限,补偿力度不够;另一方面,经营者受损情况难以准确界定,补偿多少最为合适,这个问题很难达成共识。经营者大多是当地农民,没有太多其他经济来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思想比较严重,如果得不到理想补偿,对农民积极性的打击可想而知。

公益林补偿标准低,当然就会挫伤经营者的管护积极性,如果补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经营者和管护者的利益就要受损,这样就可能造成更大的生态损失和利益损失。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势必对公益林建设带来致命伤。

2.3 公益林管控和农民经济效益相矛盾

公益林当然要以发挥公益效益和森林生态效益为主,所以在管控方面要求就比较严格,那些特殊保护的公益林是禁止采伐的,即使不是重点保护公益林,也是要限制采伐的。这些限制措施是必须的,对经营者的补偿也是应该的。但因为补偿额度偏低,经营者对补偿不满意,当然就会出现副作用,在公益林管控方面,就会出现懈怠甚至是抵触情绪。有个别地方也难免要出现偷砍乱伐现象,这给公益林管护带来严重威胁。因为政府对公益林补偿有固定标准,而农民自己有心理期望值,这巨大落差很难达成契合。农民常常会进行横向比较,外出打工农民工挣多少钱,经营公益林收入多少钱,再是,农民拿自主经营商品林按亩产值比较农民挣多少钱,管护公益林不得开发利用只有享受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亩收入又多少钱,如果没有可比性,农民当然是不满意的。这对公益林的建设和管控都是不利的。

3 公益林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契合点探索

公益林要健康发展,相关政策要给力。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公益林的生态效益越来越显得弥足珍贵,如何协调各种关系,保护农民种植管护公益林的积极性,是眼下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3.1 提高公益林的经济效益

严格管控的公益林本身是不产生经济效益的,因为禁止采伐,经营者当然就没有什么经济收入。即使是有限度的采伐,也不会带来多少实际效益。经营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补偿,这对公益林的发展当然是不利的,但是,这不等于说公益林就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其实,只要我们想办法,增加经营者经济收入也不是不可能。

3.1.1 搞林下经济

公益林虽然不能砍伐,但林下还有相当丰富的土地资源,只要合理利用,还是可以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的。搞林下经济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可以根据林间实际和当地气候特征,适当选择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像比较耐阴的经济类植物。

3.1.2 搞生态旅游经济

要缓解生态林管护和农村经济这对矛盾,大力发展农村绿色旅游,也是不错的选择和良好出路。如今好些农家乐,就建立在公益林里面。一些著名的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络绎不绝,经济效益当然是客观的。即使没有大景点,搞好农家乐旅游也是大有前途的。这样既能保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又能给经营者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这当然是双赢多赢的局面。

3.2 增加公益林的补偿力度

虽然国家有相应的公益林补偿政策,但由于缺少细化和针对性,在一些地区执行存在漏洞,很大程度上挫伤了经营者管护者的积极性。所以,在补偿措施制定方面,还是要本着对各方利益负责的精神,充分发挥其经济调控作用,最大限度地缓解各种矛盾,这对公益林的建设和稳步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在制定补偿措施时,要考虑补偿方式的多元化。对经营者和管护者相应的经济补偿,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要采取多元化的补偿措施,不仅有货币和实物补偿,还可以有优惠政策的倾斜,适当减免相关赋税,让经营者和管护者真正得到实惠,这对公益林建设肯定有助推作用。

要加大补偿力度,就要广开财路。国家对公益林的补偿是有严格规定的,要让公益林发挥生态效益,就要确保经营者和管护者的切身利益。加强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统筹融资势在必行,可以向生态资源受益者收取生态回馈费来充实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如:城镇居民和工业用水、木材加工、征用占用林地、野生动物养殖、水产养殖、森林旅游开发,以及风景区的商业活动等。通过这些开源措施,补偿资金就会丰厚起来,这对建设高效公益林,最大限度发挥其生态效益,都有重要作用。

3.3 落实公益林的管护措施

公益林管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提高管护水平,不是只有补偿就可以实现的。在强化公益林管护力度时,还是要注意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要通过多种媒体方式,向民众展开宣传,要让民众明白公益林生态效益的重要性。政府和林业职能部门,要加强林业执法队伍的建设,赋予林业职工相应的待遇和执法地位,调动林业职工和公益林管护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真正和人员的职责权利和绩效奖惩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最有效确保公益林的健康发展。

4 结语

公益林生态效益和农村经济有着千丝万线的联系,落实好补偿措施,积极开发其经济效益,对公益林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每一个责任人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不仅要端正态度,还要做好宣传,让生态公益林建设更加步入正规。

参考文献

[1] 于殿双,李福强.公益林区发展林下经济的探讨.吉林农业(C版)[J],2012(6).

农林经济发展篇8

[关键词]吉林省 农业信息化 农业经济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044-02

农业信息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要助力,也是重要的基础建设。我国自2005年首次提出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要求以来,至2015年,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全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实现向农业强省转变的过程中,始终不断发力农业信息化建设,并把建设“互联网+”农业作为一个重要领域。当前,吉林省在农业信息化发展方面,多方面进行尝试,并在物联网、农业电子商务、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12316新农村热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农业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科技服务、农技推广示范与应用的信息化,从而加带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过程。从这一表述中可以看出,农业信息化既是一种信息形态,也是农业发展特定过程的描述。其目的是实现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和农业服务信息化。

发展农业信息化,对促进“互联网+”农业建设,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及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农业信息化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从而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通过发展农业信息化,有利于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及时收集市场信息,反馈产品营销状态,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同时,还有利于增强农民的市场观念,提升农民对市场变化和市场风险的掌控能力。

三是有利于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农业属于高风险行业,不论自然灾害还是市场风险,都可能对区域农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严重的会带来农民巨大损失。发展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农民根据市场需求、产品供应信息组织生产,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制订生产、销售计划,大大降低农民的市场风险。同时,天气预报、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的应用,也有利于抵御农业自然风险。

四是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农产品化肥和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业信息化能够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对农产品质量的检测标准,使农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从而大大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五是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农业信息化大大降低了农业劳动力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这就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村劳动业转移就业提供了基础。以往围绕土地生产的众多劳动力可以离开土地,进入二三产业就业,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使得农民经营性收入得以大幅提高。

二、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

多年来,吉林省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发展,并提出了发展智慧农业的战略。目前,吉林省在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已经形成了信息体系。目前,吉林省农业信息体系主要由“一网、一台、一报、一刊、一校、一站、一热线”组成。一网即吉林农网,一台即吉林乡村电视台,一报是指《吉林日报》《吉林科技报》《吉林农村报》等涉农报纸,一刊即《吉林农业》杂志,一校即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广播学校及各地分校等单位,一站即遍布各地乡村的电子商务服务站,一热线即112316新农村热线。这些平台有的作为省农业管理部门的信息服务平台,有的作为农业科技传播平台,有的作为农业科技研发平台,有的作为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触角,有的作为农业技术培训管理机构,有的作为与农民直接交流、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共同搭建了形式多样、极具效率的信息平台,构成了具有吉林省特色的农业信息体系。

二是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近年来,吉林省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综合覆盖率持续提高,基本实现了电视、广播、电话村村通和互联网大面积覆盖。信息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能力和社会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成为支撑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同时,吉林省加强了农业信息的收集、整理、鉴别和工作,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农产品供求、就业信息、文化生活信息,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是农业信息化服务队伍不断健全。目前,全省93%的县(市、区)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化服务工作机构。全省从事农业信息服务的工作人员达到了近3000人,并培养了近3000人的农村信息员,建立了覆盖全省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尤其是在骨干农村信息员培训方面,吉林省不断加大力度,切实提高了农村信息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运转有序、人员精干、职责明晰、触角到农村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基本成型。

四是物联网技术正在深入农业生产。吉林省提出的“智慧农业”发展战略,为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从2013年开始,吉林省加大了智慧农业建设示范项目,并把实现农业智能化生产、农业与物联网融合发展确定为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吉林省已经建成了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并开发了玉米、水稻两个产业物联网技术服务系统。通过一平台二系统可以远程直观地查看作物长势、土壤墒情、预警病虫害、组织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工作,实现了农情监控、生产管理、信息采集的信息化与自动化。

五是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取得显著成效。吉林省于2006年在全国率先开通12316公益服务热线,针对全省乃至全国农民开放,可以通过拨打热线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农业政策咨询、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农村法律知识咨询等。目前,12316热线已经在全国广泛开通,而作为首开先河的吉林省,12316热线建设更是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十年来,12316平台累计受理农民咨询电话1500多万个,发送短信息105亿条次,日制播广播电视节目3小时25分钟,年帮助农民节本增收30多亿元。此外,吉林省还建立了12582手机信息服务平台,年群发各类短信息15亿条次,受到农民的欢迎。

六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截至2015年年底,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实现了迅猛发展,阿里、京东、苏宁、一亩田、邮政等电商企业的农村电商项目已涉及全省39个县(市)、覆盖1300多个行政村;城乡居民和企业开设的网络店铺总数在40万至50万个之间。“长白山国际参茸网”面向100多个国家进行网络销售。“开犁网”已在全省9430个行政村建设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终端网店)3000余个,覆盖率达32%以上。

三、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敏感度低。吉林省位于内陆,在信息获取、信息鉴别、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等方面都较沿海发达省份存在较大差距。加之受传统种植模式和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吉林省农民对于农业信息化的作用认识程度低,对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性不高,这都限制了农业信息化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普及和应用。

二是财力有限,投入力度小。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是基础产业,地区财力薄弱,难以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拿出大量资金。农业信息化发展必然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才能取得持续快速发展。财力方面的制约使吉林省农业信息化打通最后一公里形成了障碍。

三是信息化人才缺乏,农民利用信息化的积极性低。一方面,吉林省仍然缺乏具备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农村经济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制约了农业信息化在高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的进展。另一方面,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留守人员多为老年人、妇女和儿童,他们在信息技术方面几乎没有什么了解,也难以集中学习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对参与农业信息化的积极性也不高。

四是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当前,吉林省虽然在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玉米、水稻产业物联网技术服务系统建设,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先进的技术只有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才能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吉林省明显存在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狭窄、技术转化率低的现实问题。

四、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目前,吉林省已经确定了以发展“互联网+”农业为目标,以织互联网农业示范项目和进村入户试点为突破口,培育现代重点+生态农业新模式,增强农业信息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据介绍,到2025年吉林省要实现以物联网为目标的信息技术在生产加工管理方面得到全面应用,农村信息服务站实现全覆盖,12316信息服务的能力也大大提升,农村电子商务也取得突破,填平城市和农村的鸿沟。为实现这一战略,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强化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吉林省已经基本实现电视、电话、广播村村通的目标,但在农村互联网建设方面仍然显得薄弱。吉林省应大力加强农村互联网建设,加快实施和推进“乡村宽带工程”实现“村村能上网”,不断扩大互联网业务服务范围。抓好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与整合,形成覆盖县、乡、村的农业信息网络完整体系,建设覆盖全省、多点融合、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一网多用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二是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集成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以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为目标,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集成,引领农业产业升级。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为支撑,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

三是加强涉农信息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大对适合农村特点的信息应用系统研发,组织推广相关农业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使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全面覆盖到农民生活、生产、农产品销售、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各个领域。另一方面,应利用12316、12582、吉林农网、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等媒介,在信息应用方面把落脚点放在农村、放在农民、放在农业生产。实现农业信息普遍供应、农民全面利用农业信息的目标,增强为农民服务的能力。

四是提高农民的素养。应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素质,掌握简单的网络操作方法,构建完善的农民信息化服务体系,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同时,农业信息化管理部门应加强全省农业远程教育体系建设,促使农民使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提高农民的信息化素质。

五是增加资金投入规模。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各级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并争取把涉农专项资金向农业信息化倾斜。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向农业信息化投入,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五、结语

当前,“互联网+”农业已经成为一项国家战略。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信息化素质,通过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华君,梁兴英,孙梅花,王占益,徐奎祥,徐建华.沿海地区农业“信息跨越”战略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2]杨百强.农业信息化──21世纪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J].农业信息探索,2000(03).

农林经济发展篇9

—关于县大力发展林业生产全面激活农村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中共县委书记

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如何加快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是各级党委、政府亟待研究和破解的重大课题。县作为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县,没有明显的区位、资源等优势,加之境内地形地貌特殊,南岗北洼,中部多河叉,旱涝灾害频繁发生,长期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比较滞后,为改变这种面貌,多年来尽管县委、县政府想了不少招数,采取了不少办法,但由于受特殊自然条件和农民传统观念的影响,收效不甚理想。去年以来,我们在全面分析发展形势、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围绕省委书记、省长李成玉同志提出的“营造良好生态,建设绿色中原”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把林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兴支柱产业,果断作出了“决战林业生产年”的决策,并确立了“一年大发展,二年补充完善,三年做大做强”的宏伟发展目标,全县高起点规划并实施了交通干线绿色通道工程、河道绿化工程、园林基地建设工程、岗区优质林果工程、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等“五大重点建设工程”,高起点规划,大手笔运作,强力度推进。经过去冬今春的不懈努力,不仅一举实现了林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全县新植树木多万株,高标准绿化省、县、乡通道多公里,完成四荒及成片造林万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万亩,新建小杂果基地亩,发展园林花卉亩,今年月份全省林业生产现场会在召开,而且还产生了巨大的综合效应,出现了“林业兴、百业起”的繁荣景象,为农民、农村迈向小康找到了一条现实途径。月日,省长李成玉到视察后称赞道:“经济发展的路子对头,工作扎实,的领导核心很有市场经济观念,很有发展眼光。这敏锐的、按市场规律办事的眼光既切合实际,又符合群众意愿,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应当充分肯定”。

一、主要做法(,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

(一)坚持民营方向,营造机制活林。搞好林业生产,核心是产权,机制是关键。为彻底改变以往“年年栽树不见树”的现象,一开始,县委、县政府就明确要求:必须机制一步到位,如果机制不到位,宁可不栽,也决不能干劳民伤财的事。具体推进中,始终牢牢抓住明晰林权这个核心,以林木私有化为方向,以培育植树大户为重点,着力研究探索出了四种营林机制。一是置换土地。就是对规划区内不愿种树的,用村里的机动地进行兑换,然后公开发包,重点向植树大户倾斜。或由村里统一协调,组织农户之间兑换土地。二是返租倒包。就是对规划区不愿种树的,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由乡村以适当的价格反租过来,然后面向社会公开发包。全县累计返租倒包林地万多亩。三是公开拍卖。就是对境内沟河路渠及四荒等宜林地,按照划清边界、界定产权、科学评估、公开竞争,向县内外有实力的大户拍卖。四是林随地走。通过“树随地走,谁地谁栽,谁栽谁有”等多种形式,组织家家户户发展林业生产。由于产权明晰、机制到位,充分激发了群众植树致富的积极性,提高了林木的成活率。过去每年种上百万棵树,县乡财政就要补贴百万元,而去年通过创新机制,不仅在林业生产上政府没有过多投入,而且县乡财政还收回资金多万元。

(二)搞好招商引资,借助外力促林。一方面,加大跑部进厅力度,努力争取上级支持,去年以来,我们先后成功申报了种质资源项目、森林防治项目、淮防林续建工程等建设项目,资金总额达多万元,为我县的林业建设注入了活力。另一方面,通过周边县市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林业招商广告、组织人员外出联系等,吸引县外各类经济成份投资我县林业生产。北京万春亚龙公司在我县林业优惠政策的感召下,先后投资近千万元,建成了占地多亩的园林花卉基地,有力促进了全县林业发展。止目前,全县招引外地植树大户户,投资总额达多万元。对外来投资林业生产者,我们积极搞好服务、坚决兑现有关政策,切实做到招得来、留得住,他们植树,我们服务;他们发财,我们发展。

(三)积极培育大户,示范引路带林。我们在搞好全面发动的同时,通过采取政策倾斜、帮扶支持等多种措施,着力培育大户、树立典型,用群众教育,用典型带动群众。比如在资金投放上,县乡对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产项目资金、扶贫开发资金、信贷资金等重点向林业生产先进乡镇、行政村及种植大户倾斜、倾力扶持,并在水电路等基本生产条件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激励社会各界参与林业生产。辛安镇对发展速生丰产林亩以上者,提供潜水泵一台,亩以者,完善水利设施,实现水、电、路“三通”;马村乡对沿路、沟米的林带占地免征年农业税,并在绿色通道内打浅井眼,有效激发了广大群众发展林业生产的热情。保和乡植树大户张振乾,目前已发展人工转基因速生杨等林木万株,十年后每株按元利润计算,将获利万元以上;北舞渡镇农民亢一凡,瞄准速生林建设,投资近万元,发展速生林多亩;辛安镇农民张新兴,投资万元承包路段公里,栽植杨树近万多株。这些植树大户,不仅自身将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极大示范带动了周边农户发展林业生产。据统计,目前全县已发展植树千株以上的大户户,其中万株以上的大户就有户。

(四)完善服务措施,实施科技兴林。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优势,通过开办专题专栏、技术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树木栽植、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县乡林业部门还组建了疫情防治服务队,推行了技术咨询首问负责制,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村,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为农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为搞好苗木供应,降低造林成本,保证苗木质量,我们专门组织省内多家苗木供应商召开了苗木购销交易会,避免了“暗箱操作”,确保了造林成活率。

(五)坚持栽管并重,严格依法护林。为加强林木管护,我们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护林网络,全县设置护林点多个,组建护林队个,人数达多名。同时,组织公安、林业部门与乡镇配合,把林业专项严打、“绿剑行动”、毁林案件定点揭批活动贯穿林业生产始终,近一年来,先后处理各类涉林案件多起,处理涉林违法犯罪分子人,有力地震慑了盗林、毁林不法分子,确保了树木栽得上、种得活、保得住。

二、初步成效

林业的大发展,对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了极大的促动效应,出现了林业带起多业兴、多业兴起促林业的强劲发展势头。

一是带动了高效经济作物发展,促进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种地要想富,种成杂货铺”。在县乡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宣传发动和积极引导下,把林业作为发家致富的产业来经营的农民已不满足于林业的单一效益,为实现林地效益的最大化,他们紧抓目前树木小、林地光照和养份充足的优势,大力发展农林复合经营,探索出了林草牧、林菜、果菜、园林等多种复合经营模式和“林麦豆”、“林瓜菜”、“林椒菜”、“林棉菜”、“林瓜、棉大蒜”、“林瓜、土豆苞菜、花菜”等多种林地间作套种模式。辛安镇植树大户王凤超与市县种子公司联合在林地空档建起了优质小麦和优质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并在麦垄、豆垄中套种西瓜、苞菜、红薯等经济作物,一年四种四收。一亩林地可产斤优质小麦和斤优质大豆,每斤小麦和大豆分别按元和元计算,仅此两项收入就近元,再加上西瓜和苞菜每亩又可增收元。文峰乡农民郭新社承包土地近百亩,栽植近万棵黄金梨,并在梨林套种西瓜、土豆、三樱椒等高效经济作物,仅林地空档亩均纯收入可达多元。除一些大户积极发展林地高效立体种植外,很多乡镇形成了林带全线发展农林复合高效种植的喜人局面。马村乡按照林菜复合种植模式,沿许泌路、马章路和马庞路两侧林地,以带状发展三樱椒多亩,培育催生了一大批特色主导产业。目前,全县已发展各种模式的林地间作套种万多亩,并带动周边地块新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万亩,林业的大发展调高了土地产出效益,调优了全县种植业结构。

二是带动了养殖业发展,促进了大农业结构调整。针对不同林农的种养习惯和林木后几年树木成形、树冠较大,树荫下无法套种高效经济作物的实际,各乡镇积极引导广大林农在林地间作耐阴牧草,走以林养草、以草养牧、以牧促林的林草牧综合经营路子。辛安镇种养大户李连生反租土地多亩,创办了果草牧绿色庄园,在发展“金太阳”杏、“川中岛”桃等珍稀高效小杂果的同时,在林间套种耐阴的三叶草、黑麦草等牧草,然后用牧草饲养肉鹅,每年可出栏肉鹅四茬近只,每只出栏可长斤,每斤按最低市场价元计算,每年仅肉鹅产值就可达万元,况且三叶草、黑麦草等可固氮、防止水份蒸发,鹅粪又可作肥料壮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牧草饲养畜禽,以牧草和畜禽粪便反哺林业的高效循环生物链。据统计,自去年林业生产以来,全县仅依托林地牧草和其它低杆高蛋白颈叶作物种植,新发展规模养殖户达多户。

三是带动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随着我县林业的大发展,林木蓄积量将大大增加,八年后,我县林木保有量可达万立方,即便间伐轮作,每年采伐量也在万立方左右,许多外地客商及本地有经济实力、有发展头脑的农民已看到了这一潜在的巨大商机,纷纷投资木材加工业。目前,全县木材加工企业已由两年前的不到家迅速膨胀到了余家,其中,仅北舞渡镇就有大大小小的木材加工企业多家,全县年木材吞吐量达万立方,木材加工品远销广州、浙江、江苏、山东等多个省多个县市,仅此一项,每年可就地增值近亿元,特别是随着我县林木蓄积量的逐年大幅递增,木材加工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向精深加工发展的强劲势头会进一步显现,木材加工必将成为我县非公有制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爆发点。木材加工业的异军突起,也带动了木材购销、运输、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县直接从事木材加工和购销、运输的人员就已达人,并形成了很多专业村、专业户其人均年收入都在元以上可以说木材加工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已改变和将进一步改变相当一部分农户“一靠种、二靠养、三靠打工离家乡”的收入结构,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同时,林业的发展也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为我县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创了新的竞争优势。

四是催生了一些新的农业经营模式,蕴育了农业发展的新亮点。通过创新机制,培育大户,大力发展林业生产,大大激发了广大群众立足农业寻求发展的热情。特别是一些有经济头脑、有一定实力的农村能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出了庄园农业、观光农业等一些新的农业经营模式,并显现出了强大的活力。文峰乡李楼村支部书记陈永新,一次反租土地亩,投资多万元建起了农业庄园。吴城镇植树大户张同新,承包土地亩,在已发展多亩小杂果、瓜、菜间作套种的基础上,目前着手挖垂钓鱼塘,修景观上路小桥,发展具有田园风格的特色餐饮,计划通过各类资源的有效配置,建成一个集林业生产、高效作物种植、休闲观光为一体的高效观光绿色庄园。随着一些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成功运作,将对改变群众传统的种植观念,大面积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大幅提升我县农业的档次和品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几点思考

透析我县去冬今春林业包括整个农业的发展情况,给我们诸多思考和有益启示,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农村欠发达地区要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进而实现农民、农村的全面小康,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须立足“农”字做文章,紧抓农业结构调整不放松。而借鉴林业跨越式发展的经验,我们感到,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应突出“四个必须”:

一是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解放思想,敢想敢干。去冬今春我县林业大发展的实践使我们深切体会到,干好任何一项工作,解放思想是前提,敢想敢干是关键。我县林业生产的历史性突破,本身就是一次认识的大突破,思想的大解放。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农民特别是原本靠从事二产三产起家的农民,之所以敢投巨资发展林业生产,除他们认准林业生产确实是一条增收致富的好门路外,关键也在于他们一是有创新的思想和超前的观念,二是有干事的胆略和创业的魄力。因此,要进一步做大做活农业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首先各级干部必须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拿出发展林业生产的气魄和胆识,大手笔规划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同时,要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教育引导群众切实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小农意识,树立求大富、谋大发展的新观念;破除小打小闹、小手小脚的旧观念,树立敢干、大干的新观念,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以此早日实现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二是搞好农业调整结构,必须选准特色,做大做强。去冬以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我县一举实现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形成了一业带起多业兴的喜人局面,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我们选准了林业这个调整结构的突破口,做大育强了这一特色产业,并形成了规模带动效应。实践使我们切实感到,只有选准产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形成特色,才能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业结构调整才会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农民收入才会不断得到提高。

农林经济发展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生物质能;发展

一、生物质能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新能源

发展低碳经济,其重要理念在于:一是减少C02排放,降低气象灾害发生;二是调整能源结构,降低能源的供应风险。树立低碳经济理念,探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正在成为世界各国重大议题。我国近30年来,GDP持续高速增长,但这是以高消耗的代价换取而来。在能源消耗上我国使用以煤为主要的能源结构,随着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大量耗尽,不可再生能源约束日益增大。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新能源既是解决我国能源紧缺问题的必然之路,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要求。生物质能具有环保性特点,从其产生转换的过程考察看,燃烧时释放的硫化物和氮化物极少,C02排放量接近于零,属清洁能源。目前,生物质能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世界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据预测,到下世纪中叶,采用新技术生产的各种生物质能将占全球总能耗的40%以上。生物质能产业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占据可再生资源比重的80%。2000-2020年将是世界各国大力发展生物质能的关键时期。

二、农林资源禀赋地区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

生物质是通过自然界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生物质能产业则是利用生物质原料如树木、木材加工废弃物、草、农作物、农产废弃物和废弃动物等,进而生产出燃料酒精、生物柴油、沼气、生物制氢等能源的产品。燃料酒精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物燃料,是较为理想的汽油替代品;生物柴油是脂肪酸与低碳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发生酯化反应,形成脂肪酸甲酯或乙酯,可代替柴油燃烧;沼气发酵可以综合利用有机废物和农作物秸秆,对水资源和土壤等再生和资源化有促进作用;生物制氢是利用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来生产氢气的一项生物工程技术,所用原料是阳光和水,也可以是有机废水、秸秆等,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生产过程清洁、节能。

生物质能虽具有普存性特点,但农林资源禀赋地区发展生物质能产业更具明显的优势。我国适宜种植甘蔗、玉米、木薯以及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生物质能产业潜力巨大。以广西为例,位于亚热带地区,甘蔗产量大,在4900多万常住人口中,有近1800万是蔗农,蔗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60%;广西是我国最大的木薯基地,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10年居全国之首。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目前,广西木薯种植面积近500万亩,产量超过700万吨,两项均占全国的70%以上。此外,广西森林覆盖面有近57%,植物资源种类在全国位于第三位。农林资源禀赋地区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可以有效处理农业废弃物,减轻环境污染,改善农村卫生状况,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根本要求。

三、农林资源禀赋地区发展生物质能产业思考

(一)制定发展生物质能产业规划,预防重复建设现象产生

新能源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生物质能作为新能源十分重要形式这一,必定受到各地区的重点关注。农林资源禀赋地区将更为关注重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吸取以往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在倡导发展生物质能过程中,为避免产生跟风和消除重复建设现象,需制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实现生物质能产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因地制宜对生物质能产业进行合理布局

鉴于生物质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地区资源存在的差异性,认真开展生物质资源的调查和评估,了解资源的分布和总量。以种植业为的地区,一般其农作物秸杆十分丰富;森林覆盖面高的地区,其经济林、薪柴林数量多,林木废弃物资源丰富……。根据资源分布情况,认真分析各区域生物质能利用的重点及发展方向,因地制宜提出生物质能的产业布局,务必做到就地取材,节约成本,合理开发。

(三)加大对生物质能技术研究和开发,增强核心竞争力

生物质能技术涉及多学科,技术交叉明显,而我国生物质能起步晚,技术普遍薄弱,加快生物质能技术发展步伐,注意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整合技术资源,形成技术优势;二是加大对现有技术人员培训力度;三是建立示范基地,以点带面,辐射各区域;四是引进紧缺技术人才,采取优厚待遇引进携项目带技术的人才。

(四)采取积极金融措施,引导资金投入生物质能产业

在资本引进方面,制定多元化的投入策略,鼓励当地内资民营企业投入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鼓励区外和国外的资本进入生物质能产业领域。引导商业银行向生物技术产业倾斜。将优惠措施引申到企业放贷的银行中去;简化贷款审批环节和手续,加大对经营良好的生物技术企业贷款规模;对生物质能企业开辟直接融资的渠道,鼓励龙头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或以上市的形式进行融资。

(五)运用财政、市场机制等手段,确保生物质能产业持续发展

我国生物质能产业是新兴产业,在起步阶段,市场规模小,并且生物质能等再生能源产品价格一般高于常规能源产品,产品竞争力不强。鉴于生物质能产业目前尚是一种具有环境效益的弱势产品,极需政府在财税上给予扶持。安排预算专项经费,实行减税、免税、补贴和无息低息货款等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对生物质能产品通过市场检验,淘汰不合格生物质能产品,使优良的产品得以保存,从而确保生物质能产业良性地持续发展。

(六)注重发展生物质能产业集群

生物质资源丰富地区,一般原料价格低廉。多样性的生物质能产业的产品,燃料酒精、生物柴油、沼气、生物制氢等能源等都是利用可再生资源来生产的产品。这些项目包括其上下游产业链,容易聚集成产业群。因此,组建龙头企业,并以龙头企业所在地为中心,以深加工的项目规模化来加以匹配,聚集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群的集中地。发展生物质能产业集群,有利于发展有市场优势的特色生物质能产品,促进生物技术产业更快全面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