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经济管理类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9 08:26:53

农林经济管理类

农林经济管理类范文篇1

一、农经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农经专业实践教学概况

我国目前共有农林高校39所。从各高校农经专业学生培养计划看,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山东农业大学农经专业为例:学生四年应修满179.5学分,其中实践教学环节总学分为34.5学分,占总学分的19.2%;实践时长为27周,折合为1个半学期;实践形式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涵盖了军事、劳动、读书、调研、课程论文、第二课堂等12个环节;实践地点包含校外与校内,其中校内实践侧重于实验室教学,校外实践由基地教学和学生自择实习单位完成;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融合了较多主体,有团委学工、专业教师、实习单位等。总体来看,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灵活多样,可保证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广泛性。

(二)农经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运行模式

1.实验教师指导的实验室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应用于专业实践,即针对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由实验教师根据课程目标,设计实验项目,在实验室中辅以计算机技术完成实践。该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应用和实践,增强学生对各专业技术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将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2.自主实习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主要用于毕业综合实践,这也是实践教学中历时最长、学分最高的活动。该模式倡导的是毕业论文导师指导的开放式实习。毕业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选题,自择实习单位,定期向导师汇报实习情况,并积累实践资料;毕业实习结束后,通过上交实习材料证明实习过程,通过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获取相应学分。3.校内实践与基地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应用于综合教学实践中。学生首先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实验,对实习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和吸收,而后由专业统一组织赴教学基地进行实践,增强对实习内容的认知和应用。不过受多种因素的限制,现有的基地实践一般只能是“走马观花”的参观式学习。4.自主实践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应用于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以及各课程论文写作等环节。该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专业认知和应用能力。

(三)现行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优缺点

从上述实践模式的实际运行看,现有模式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是设计简单易操作,即实践设计完全服从于教学内容,且实践内容可长期稳定使用,便于教师对实习过程和实习效果的把握。二是成本低廉易满足,即现有实践以实验室教学和自主实践为主,其成本投入主要是实验室建设费用以及学生的往返路费,有效节约了基地维护费用、住宿费用和管理费用,能够缓解实践经费的不足。三是能进不出易控制,即社会实践地点的安排,能通过校内实践完成则不倾向于校外实践,更便于组织者对实践过程进行管理,尤其是能够较大程度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从高校实践经费少、学生安全为首位等现实情况考虑,现有模式有值得肯定的方面。但是,从实践目的和目标看,现有实践模式又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是实践能力内生性强,专业知识转化差。现有的基地参观式实习由于无法接触基地工作的实质,使基地对实践的促进效用极小,因此学生社会实践的大部分属于校内实践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由此使学生实践能力也带有内生性,即空想多、不实际,眼界低、认识浅,思维窄、无创新。结果往往是学生虽有实践经历,但仍无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二是专业知识与服务“三农”缺少有效衔接。农经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及其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取决于该专业知识对“三农”发展的贡献,这无疑需要专业知识要服务于“三农”,而实践教学本身是很好的载体和途径,但是局限于校内的实践,学生的知识既不能转化为实际服务能力,专业知识也不能通过实践得以完善和丰富,总体不利于专业发展。

二、农经专业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综上分析,现行农经专业实践教学运行模式难以满足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应紧密围绕农经专业知识服务于“三农”,促使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文在综合考虑专业特点、实践阶段、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主要设计了三种可行性强的运行模式。

(一)就近选点的实践基地模式

1.基本思想以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的形式,为农经专业的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通过深入农村,达到培养学生了解农村社会实际,认识农村,发现、分析并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2.运行方式在学校所在地的城乡接合部,选择较近的行政村作为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对人口、社会、经济各方面进行全方位、连续性的跟踪调研。所取得的调研资料和分析结果可建立数据库,便于年级间的传承和借鉴。这也是该模式区别于“走马观花”式调查的主要特点。实践中,学校或学院可通过用技术或管理为基地服务,取得村干部和村民对学生长期进行调查研究的支持。3.模式优点城乡结合部的行政村大多数农工商企业齐全,经济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企业和农户共存。因此,农林院校在城乡结合部“就近选点”,进行农经专业的实习具有明显的优点:(1)可以解决实习经费困难。学生步行或用其它代步工具容易到达实习地,可以节省交通、住宿费用,既安全又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提高组织纪律性。(2)可以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到远离学校的其它地方实习,大都需要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并且准备工作头绪多,协调问题繁杂。就近实习,教学单位可以就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做出相对灵活的安排。(3)可以使实习活动更深入、更综合。城乡结合部行政村的经济活动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和集中性,有利于学生对村、农户或企业经济活动的变化轨迹和规律的理解[1],也可以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国家经济大形势对“三农”经济带来的影响,因而宏观、微观得以兼顾。4.运行保障(1)精选实习地点,保证基地稳定。实习基地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农村经济活动具有多样性、综合性,以保证实习的专业性和综合性,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基地能得到全面运用[2]。二是所选行政村在相对长的时期内不会突变成纯粹的市区,以保证实习的持续性。三是实习地距离学校越近越好,以保证实习的便利性。(2)详细策划方案,对实习内容、学科组合、实习环节、任务分解、人员配置、数据收集等进行细致的设计,以保证实习内容的连续性,且都应在实习数据库中得以全面反映。

(二)优化项目的实验室模式

1.基本思想按照“专业性、综合性、前瞻性”的原则,通过精心设计衔接紧密的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的实验室教学项目,形成分层次、模块化、点面结合的农经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实现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2.运行方式(1)指导教师根据“三农”热点和难点问题,设计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前瞻性”的实践教学项目。例如,可以构造农户经营与风险控制模块、农业金融与贸易模块、农业经济管理与决策模拟模块等基本实验教学模块。(2)组成小组完成项目。学生可根据自愿原则组成若干个项目小组,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并在规定时间内付诸实施,完成项目分析与总结报告。(3)组间对比与交流。项目完成后,由指导教师组织全体学生进行集中交流,既须要对本小组工作进展及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汇报,又须对其他小组的工作进行评价,使组间与同学间取长补短。(4)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成绩评定应综合考虑小组解决方案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学生对小组活动的贡献、出勤率等。3.模式优点(1)可弥补校外实践开展不足的缺陷。依托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虽然是最有效、首选的实践教学模式,但是囿于基地选择难、建立难、稳定难等问题,往往在短时间内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而需要其他有效的实践模式加以补充。通过教师设计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项目,可以有效弥补不能走出去的缺憾。(2)该模式通过综合性的项目设计,使学生有目的地解决农经领域的管理问题,能够综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以致用。同时,项目的解决本身需要学生具备不同的学科基础,因而能够提高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4.运行保障(1)需精选教学项目。项目设计应综合考虑项目的综合性和前沿性。综合性,即项目尽可能包含社会中的多个领域,考察和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协作精神和综合素养。前沿性,即项目应注重农经领域内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考察与解决,培养学生的专业敏锐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指导教师应具备较丰富的基层与农经管理工作经验,能够保证项目设计接近工作实际,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效果、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客观评价。

(三)灵活多元的毕业实习模式

1.基本思想将实习形式、组织管理实现多元化,使学生能根据自身需要更灵活地进行模式选择,以此避免传统毕业实习模式中学生实习态度不端正、实习导师难以从根本上对毕业实习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学生寻找实习单位难等难题,能够将“毕业”与“就业”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2.运行方式要使该模式有效运行,重点是根据学生实习需要,设计可供选择的多元毕业实习组合。笔者认为这种多元化应由互兼型实践、模拟型实践和基地型实践三类组成,其适用范围及运行方法以下分述之。(1)互兼型实践。即毕业实习单位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单位结合起来,就业单位即实习单位。这类实践形式主要针对已确定工作单位或就业意向已明确,以及能自行找到合适实习单位的学生。对这类学生可以放开实行自主实习的方法,协同实习单位加强对其毕业实习过程的监督管理。(2)模拟型实践。主要供考研学生、参加各种招考的学生选择,使他们既可实习又有精力备考。模拟实践要通过搭建虚拟环境和业务,让学生切实体验真实的工作氛围,熟悉业务流程,并通过专人辅导解决学生在角色转换、专业知识应用等方面遇到的问题[3]。对于农经专业的学生而言,模拟实习的内容与方法有很多,比如借助于目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网上模拟实习的第三方平台,指导学生在网上展开自我创业等内容的实习,或者聘请涉农的各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来校,在专门设立的模拟实验室中,现场布置各阶段的实习任务并指导学生完成,同时就学生对就业的各种困惑给予释疑[4]。(3)基地型实践。主要针对那些希望实习但自主确定实习单位困难的学生,需要学院或学校统一解决实习问题。最理想的方式是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可以参考就近选点的实践基地模式。不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鼓励和扶持一批规模较大并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就业见习单位……,积极引导有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这拓宽了毕业生实践基地的选择。学校和学院可按《通知》精神,加强与涉农机关、事业单位,如省、市、县、乡的农业管理部门、林业部门、土地管理部门等的联系,为学生实习搭建平台。3.模式优点(1)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就业需求,使实习的目的性更强,也更能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2)能够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有效融合,使学生的就业技能通过多种形式得到锻炼和提高。(3)多元化模式的选择,能够有效扩大毕业生真正参与实践的范围,提高毕业实践效率,保障毕业实践效果。4.运行保障(1)设计“多重”的监督管理,对实习过程进行监督。互兼型实践应协同家长、就业单位,形成“家庭”+“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三重监督的机制;模拟型实践需要培训专门的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基地型实践需要取得基地人员的配合,实现校内外的双重监督。(2)增加实习内容汇报环节,完善毕业实习考核体系。毕业实习的考核不应仅要求学生上交实习材料,可增加实习内容汇报环节,以杜绝伪造实习材料的毕业实践,这也可给学生以压力,调动学生毕业实习的积极性。

三、农经专业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运行的综合保障

(一)注重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维护

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实践基地建设应投放必要的人、财、物资源,做到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学校及学院应通过多种形式与农业管理部门、林业部门、土地管理部门等涉农部门及涉农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按照“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建立和发展校外实习基地。可从实际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等角度出发,制定激励制度,使实践基地得以稳定和延续。

(二)注重指导教师的培训与管理

指导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既是实习计划的制定者,又是实习效果的检验者,其社会实践能力对实践教学的开展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现在大多数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走出去的少,自身实践能力不足,指导学生实践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已成为保障实践教学的当务之急。建议学校和学院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三农”而认识“三农”,进而服务“三农”,培养既懂理论又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农林经济管理类范文篇2

论文摘要:从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入手,总结了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针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专业内部来讲,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的特色与定位,而培养目标的实现又以专业课程体系为依托。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而服务,其合理性最终取决于是否满足对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基于此,试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变化来探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以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变化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在各类农(林)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分为四大类型即企业、教育科研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创业等)。其近20年就业方向变化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企业就业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科研单位就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一方面原因在于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愈加规范,竞争也日趋激烈,行政单位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也实行统一招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学历层次日益提高,导致进入教育科研单位的门槛提高,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必须具有硕士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而各类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毕业生学历、学位的要求不高,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目前更多就业于各类企业。

(二)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

从199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实行完全市场化的双向选择。由于就业政策和就业领域的变化,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表2为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经管学院近5年就业数据。

从表2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一个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近2年就业率下降明显。虽然与学校的总体就业率对比处于中游水平,但是对比经管学院平均就业率而言明显较低。

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及选学课程意愿的调查

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在学习过程中,大多选择能快速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就能就业或对就业帮助较大的专业方向和课程。

为了给学生学习和就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2003级开始,让学生在大三实行明确的专业方向选择,具体方向为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分别设置了相应的方向课。近4届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情况如表3。

从学生专业方向选择的情况来看,除04级学生在两个专业方向选择基本持平外,其余几届学生大部分选择了企业管理方向。经过调查了解,学生的选择专业方向更多考虑的是市场就业需要。

(二)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

为了了解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选择意愿,农林经济管理教研室对三、四年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程”这一选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其中,管理类课程占到60%,而经济类课程只占20%。

“在对就业最有用的专业课程”这一项中,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会计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经济法。管理类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学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课程设置上的一些漏洞和问题。

三、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类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林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经济、管理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授予学生的学位从早期的农学学士到中期的经济学学士以及现在的管理学学士,体现了教育界对这一专业认识的不断变化过程。最初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以农业经济学为主线,强调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际上成为农业经济专业。在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前,国家更多需要具备较强经济学知识的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各级政府的农业经济部门成为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但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变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逐渐成为接纳农林经济管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具备较强微观管理能力的学生。针对这一市场需求变化,近年来,专业在教学计划中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课程,但与一般的管理专业相比,从课程体系来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较大差距。公务员之家

(二)“重理论,轻实务”的问题

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层面上,也由原来的宏观型、理论研究型逐步转变为通用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要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当前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仍然较为严重(这也是全国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通病),具体体现在:(1)在教学方式中,专业课程的讲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听式”,而强调实务操作、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较少;(2)在教学计划中,原有的专业课程实习较少,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三门课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问题,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很难从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出发来进行。

(三)课程体系的“专”和“宽”的问题

由于农林济管理学科自身的宏观性和宽泛性,以及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包含了较多其它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如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会计类课程;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农业保险学等金融类课程、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贸易类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领域,增加了知识面,拓展了知识结构,但受到学时限制,使得这些“宽”与“专”相互竞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始终是现行农林经济管理课程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一直在不断微调,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现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体系构成等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一)课程体系应以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的目的除上述外还包含着提高自身社会生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就业竞争力。如果大学是“工厂”,培养的学生就是“产品”,评价这个“工厂”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产品”是否受社会欢迎。社会欢迎就意味着学生就业竞争力强,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应时时把握学生就业需求目标,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好的为学生实现就业而服务。

(二)把握好专业的“共性”和“个性”

从“共性”的角度来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涵盖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经济、管理通用型课程应是其主体,这是“共性”问题。但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又有自己的“个性”问题,需要有一部分专业课程来体现这种“个性”,这也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所在。

(三)细化专业方向的划分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全国绝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了专业方向的划分,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划分了“农村发展”和“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前者偏重于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是为学生继续深造服务的方向;后者偏重于实践,是为学生就业而服务的方向。但这种划分可以更加细化,如“企业管理”方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农业企业管理”、“涉农企业管理”等。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增加与工商管理的差异竞争优势,增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农林经济管理类范文篇3

二战以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随着环境问题的突现,促使林业经济学科在研究林业生产和贸易经济的同时,发达国家开始把注意力逐步转向森林生态系统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如美国的《森林资源经济学》(G•鲁宾逊•格雷弋里著;许伍权等译。《森林资源经济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年版)。日本的《现代林业经济论》(铃木尚夫编著;陈陆圻等译《现代林业经济论》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年版),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

中国林业经济管理学科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40年代,朱江户和王长富等老一辈林学家将国外林业经济思想带入国内,并在农林院校开设林业经济及林政学等课程,使得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开始了中国发展之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林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林业经济研究及林业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有所增长,推动了学科发展。早在1955年,苏联林业经济专家(谢•瓦•马雷歇夫)在我国东北林学院(现为东北林业大学)开办了林业经济研究生班和教师进修班,为我国培养出第一批本学科的教师,形成了本学科的骨干队伍或创业者。由于教学改革的需要,当时我国成立的北京林学院(现为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学院和南京林学院(现为南京林业大学)都选拔了少量年轻教师到农业经济学科方向进行学习,而后又都集中到东北林学院培训学习(张建国,2004)。1957年,张建国先生试编了第一本林业经济学教材。20世纪60年代,北京林学院和东北林学院相继招收了林业经济本科生。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以林业生产关系和林业计划经济管理作为核心,以林业生产组织作为主体内容,并受到计划经济和木材利用思想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变革及林业发展催生了新一轮林业经济研究高潮,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也得到较大发展。北京林学院、东北林学院、南京林学院和福建林学院(现为福建农林大学)相继在本科生培养的基础上,招收了硕士研究生(张建国,2004)。1979年创办《林业经济》期刊,1980年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成立;1981年,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与福建林学院联合主办《林业经济问题》期刊。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张建国先生主编出版《中国林业经济问题》(1985),廖士义先生主编出版《林业经济学导论》(1987),东北林业大学主编出版《林业经济学》(1987)。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版了一批教材和论著等理论成果。就教材而言,包括谢家祜先生主编的《林业经济管理学》(1995),张建国先生主编的《中国林业经济学》(1996),邱俊齐主编的《林业经济学》(1998)等。在诸多论著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包括张建国先生出版的《现代林业论》(1995),雍文涛先生出版的《林业分工论》(1992)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过教学改革,撤销了林业经济专业而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研究生培养上,按新的学科划分体制,新建了管理类“林业经济管理”则作为“农林经济管理”的二级学科(张建国,2004)。进入21世纪以来,学科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得以进一步丰富。其中,高岚教授于2005年出版了《林业经济管理学》,祝列克先生于2006年出版了《林业经济论》。上述学科成果继承了以往林业经济学精华,结合了我国林业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对林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体系结构等进行了创造性研究和探索,也推动了学科发展。目前,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学校都设立了林业经济管理学科,部分学校还获准设立了农林经济管理博士一级学科点,每年获取林业经济管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毕业生数百人(谢屹等,2007)。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于2007被列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随着新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及林业快速改革与发展,特别是现代林业建设的开启,如何结合相关科学发展,特别是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构建和发展新的林业经济学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现代林业发展已成为林业经济学科发展的当务之急。

本文作者:高祥工作单位:汪清林业局

农林经济管理类范文篇4

关键词:新农科;农林经济管理;本科实验室;教学质量

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其中《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明确提出“新农科”建设,指出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产学研协作,深化农科教结合,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建设一批适应农林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涉农新专业,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一流的农林专业。”2019年,以“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为主题的一系列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教育部提出了安吉宣言、北京指南和北大仓行动的新农科建设三部曲,对新农科的建设工作进行总体部署和系统研究。因此,各类高校的农科专业需依托与新农科建设相关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现有课程设计、实验实践教学及就业方向的培养等进行改革与创新。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很宽泛的大类,几乎涵盖了所有涉农经管类人才的培养范畴,新农科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路径是面向涉农产业未来发展需要,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或其他学科的渗透而转型、改造和升级成为新型农科专业。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根据新型农科专业发展需求,重新规划建设农林经济管理实验室。本文以吉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建设为例,探讨新农科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模式、改进思路和创新措施。

一、新农科背景下农经专业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一)新农科背景下农经专业教育的内涵

综合学者研究观点,“新农科”内涵根本点在于“新”上,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面向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态建设提出的一个高等教育的新方向。“新农科”的本质属性依然是农科,相较于传统农业,新农科背景下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新的特征:1.新农科围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培养,以农业学科为核心,交叉融合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及社会科学等学科,拓展传统农业学科的内涵,多学科相互渗透,深度嫁接,形成新的学科增长极;2.新农科建设坚持以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为理念,注重培养科学基础厚、视野开阔、知识结构宽,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实用技能型的新型农业卓越领军人才。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新农科背景下农经专业教育是高等农业教育融入产业技术革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谋划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传统农经学科的升级改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兼具人文精神与以信息技术、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知识范畴的科学素养基础上拥有思考力、行动力、创新力以及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和实用技能型卓越农林人才。

(二)新农科背景下农经专业教育的特点

1.农经专业教育的多元化。在新农科背景下,传统农经专业教育持续升级,在农经专业学科教育内部融合交叉的同时,与现代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工科、新文科等相互渗透、深度嫁接,农业专业科学的边界不断拓宽,教育培训的方向、学科体系建设等均实现多元化发展。2.农经专业教育的理论与实验实践的高度耦合性。农经专业教育要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势必要将理论与实验实践进行高度耦合,用新理论指导实验和实践,培养高质量农林人才队伍。同时,理论与实验实践的高度耦合性能够加强农经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中,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搭建与求真实践的重要纽带,对于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实操技能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农林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现状分析

(一)具有功能配套的实验室

吉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实验室始建于2005年,该实验室原隶属于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现隶属于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实验室现有专(兼)职实验教师、教辅人员18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9名,教师团队师资力量雄厚且科目专业性强;实验室下设5个功能配套的实验室,即统计实验室、村镇规划实验室、农业投资项目评估实验室、会计实验室和卓越班国际交流技能实训室,其中统计实验室能承担经济计量、农业技术经济、农产品国际贸易模拟、农村金融模拟等实验。2015-2020年,实验室承担农林经济管理和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24门实验(实践)课程,同时还承担部分硕士学科的专业课实验教学任务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学术比赛、开放性创新实验等课外教学任务,本科实验教学年均891学时,实验课开出率100%,实验室在2018年吉林大学实验教学中心评估中获得92分的高分。

(二)人才培养新模式的依托平台

吉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科研特点是从科学研究出发推进学术成果与社会服务相融合,推进科学成果朝着实践方向进行多元化转变。从过去的以纵向课题研究为主,转变为纵向课题与横向课题并重,从过去的以政府任务型课题为主转变为政府任务型课题与农村服务型课题并重,基于农村发展和社会服务的需要,横向课题和农村服务型课题比重逐年增加。近5年来横向课题和农村服务型的课题数量以指数式增长,由此也衍生出农经本科人才培养的科研选题切入新模式。通过承担纵横向科研项目(尤其是规划编制)、提交咨询报告等,为学生选准大创项目、毕业论文、各类竞赛、实践课程等研究选题,为农经学生“把论文写在农村大地上”奠定了基础,这种科研选题切入新模式的依托平台就是农林经济管理实验室。

(三)面向“三农”的服务平台

5年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以实验室为服务平台,依托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教育部农林试点实践基地建设项目的子项目——东北地区村镇发展实践基地、吉林省人文社会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吉林特色新型高校智库4个学科专业平台支撑,与吉林省各级政府及新型经营主体合作开展科学研究与理论实践、规划编制等工作。其中,为各级政府和新型经营主体编制“三农”领域系列规划65个,12篇决策咨询报告被政府采纳,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全员参与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及乡镇和农户的发展,承接4个期班的农民培训任务,参与20多个期班的“三农”相关培训工作,在促进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服务“三农”方面成效显著。

三、当前农林经济管理实验室运行存在问题

(一)课程设计导致理论与实操脱节

因实验内容多数安排在全部课程结束后,安排集中一周的集训课程,时间较为紧密且实验强度较大,课程内容学习与实操脱节,无法通过实验使得抽象的知识可视化呈现,专业知识难以达到预期的巩固温习效果。授课形式方面仍采用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即先由教师讲解或演示,然后安排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案例讨论、软件操作等相关实验任务,方式较为枯燥单一,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新培养计划对农经人提出的要求是新理论、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建设下卓越农林人才,其中强调学科交叉、学科渗透的专业教育和校企合作、校外实训的创新创业教育,都要求农林经济管理实验室在时效性和便利性上进行贴合专业培养计划的优化升级。

(二)资源配置相对不足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应该是一个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为导向,学科知识相互融合、渗透的有机实验整体。但现实情况是,农林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各个功能实验室的资源配备,均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不强,设计性实验偏少,缺乏资源互通和设备共享,而且缺乏农业生产过程及管理、工程训练、农业系统工程等领域仿真模拟设备,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系统化思维的培养,不能满足新农科背景下的农经人才培养需求。

(三)教学目标偏移、成果反馈模糊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原实验实践平台重点在培养学生的经管技能,因此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模拟经营和操作的软件设备,都是朝向熟练掌握经管类实操技能的人才进行培养;且仅根据实验结果作为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不够缜密,不能跟进并依据实践教学动态信息变化及时调整实践教学过程,可能致使实践教学质量目标偏离。而新农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方面需要紧密结合服务“三农”,着重培养能胜任在相关管理部门、农林企业、教学科研机构从事规划策划、经营管理与科学研究工作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尤其是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的卓越农林人才和卓越规划师,包括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方面。

四、新农科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思路与创新措施

(一)建设思路

实验室按本科招生规模设计,购置电脑、交换机、投影仪、多媒体控制器、网线等设备及农村金融、财会、农产品国际贸易、工程训练、智能农业3D虚拟仿真、系统工程、数据处理等软件,能实现经管技能、农业工程训练、农业生产过程等领域的仿真模拟。该实验室突出仿真模拟、工管农融合、教研融合、产教融合,能满足新农科背景下农经本科人才培养需求,同时也能作为农经学科乃至农学、农机学科研究生及教师的科研平台和“三农”服务平台。

(二)特点

新农科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实验室应具有以下特点:1.数据化。大数据时代,涉农产业的管理也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2.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产业中的渗透应用,智慧农业和智能农业时代已经到来,智能农林经济管理或智慧农林经济管理人才也将成为未来涉农产业的需求,比如农场智能管理等已经出现,因此农经专业实践实验项目中智能化也将成为必然;3.全程化。工程教育中的CDIO[(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思想也同样适应于农经专业的新农科人才培养,在实验室中,仿真模拟全程农业机械化过程、全产业链经济发展过程等非常必要;4.交叉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具有交叉学科特点的应用性专业,新农科背景下农经本科人才培养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农学和工学知识、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宽泛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经济分析能力和管理实践技能;5.国际化。2016年6月2日中国已经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的第18个成员国,所以新农科的建设也理应强调和国际一流农科的对标。

(三)建设目标

实验室建成后能承载以下功能:1.承担新农科背景下农经本科人才培养实验实践课程;2.承担卓越农经人才培养荣誉课程;3.农经及农学、农机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训平台;4.农经学科乃至农学、农机学科研究生及教师的科研平台;5.吉林省高素质农民培训平台;6.新型农经人才线上教育基地;7.国际农经专业实验实践交流平台。

(三)创新措施

1.加强设施及功能的“软”“硬”融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本科生及研究生招生规模均为30人左右,学生电脑按30台配置,此外还需购置投影仪、投影幕、会议音响系统、交换机、机柜、无线麦克、高清数据线、网线、多媒体讲台、多媒体控制器、笔记本电脑、学生桌、学生椅等。软件方面需要购置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财务业务一体化、智能农业3D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DPS、Sta-taMP4、SmartPLS、VensimPLE等软件,建起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软”与“硬”融合平台,在农产品国际贸易、农村金融、财会、农业生产过程及管理、工程训练、农业系统工程等领域实现仿真模拟,使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紧密融合,经济学、管理学、工学与农学紧密融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2.更新完善辅助性教学资源提高农林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的质量水平的目光不能仅停留在实验室、电脑、专业软件等软硬件设施上,在教师配置、教具组合、实验环境和布局模式等设计思路上同样需要突破思维定式。实验室新址的布局方面,可以改变原有普通机房的教室型布局,采用环形实验台布置,8-10个学生环绕实验台进行操作,方便教师案例教学和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在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方面,需要更新《实验室管理人员守则》《实验室使用管理办法》《实验室设备维护准则》等相关规章制度;在实验器材方面,更新与主课程相配套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教材,制作实验大纲和实验教学日历;同时加强实验教学团队教师建设,包括利用校企合作的师资培训,强化对实训软件的操作能力;鼓励本专业教师参加校外实验的教学研讨会等交流活动,参观其他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借鉴其管理经验和教学模式等。3.强化教学质量和文化氛围实操能力的有效提高需要鲜明的精神文化作为引领。需要在新农科背景下,打造具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的教学文化,坚定树立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和任务,把培养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献身农业农村事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杜绝模式单一的授课形式,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到实践教学的环节中,创造适宜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研究、创新意识发展的文化环境。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实验为手段,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科技比赛、校企项目合作等措施,在培养方向与模式上形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依据实验教学质量信息、日常监控信息、学生评教信息、督导评教信息等,建立过程清晰与量化可控的授课信息反馈机制,实施教学动态跟踪管理,达到客观、准确、及时、多渠道捕捉实践质量信息,并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纠偏和整体教学进度的调整,使其符合新农科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计划的既定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正加,王晨,黄坚钦,伊力塔,李剑威.新农科背景下农林类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1(03).

[2]张健如,郭蕊,张吉国.农林高校经管实验室建设研究——以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实验中心为例[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05).

[3]张淑辉,高雷虹,杨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困境与突破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27).

[4]鲁莎莎,杨晶晶,贺超.促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思考——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9(01).

[5]牟少岩等.“新农科”专业建设的内涵、思路及其对策——基于青岛农业大学实践探索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20(01).

[6]张祺午.新农科:怎么看,如何办[J].职业技术教育,2019(30).

[7]郝婷等.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新农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18(03).

[8]王雪纯,李峰.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江西高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01).

[9]刘竹青.“新农科”:历史演进、内涵与建设路径[J].中国农业教育,2018(01).

农林经济管理类范文篇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基于此背景,我国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于20世纪80年代恢复和重建,经过30多年的整合优化与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逐步提升。然而,从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部门公布的就业数据却发现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教育部2014年公布的近两年(2012、2013)就业率较低的15个本科专业名单中其中一个就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同时公布的还有全国32个省市的就业率较低本科专业名单,其中有11个省的名单中包含有公共管理类专业。与此同时,上海市教委在2012-2014和2016年也都公布上海市本科预警专业,其中2012、2013、和2016年的本科预警专业名单中都包含有公共管理类专业。当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受到社会环境、就业心理诸多方面的影响,但上述数据也反映出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一种必然选择。

二、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

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伴随着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而演进的。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在20世纪80年代恢复重建之后蓬勃发展,随之20世纪90年代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一些高校开设,师资队伍和招生规模都不断扩大,并取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1998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首次增加了管理学门类,作为11个专业学科门类之一,在管理学门类下设5个二级类和18个专业。其中公共管理类包括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和土地资源管理,共4个专业。由此,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正式获得社会的认可,成为了各高校普遍开设的专业,不仅在综合性院校,在一些专用性院校如理工、财经、农林、医药等院校也都开设了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在1999-2009年十年间,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开设院校增加上百所。2009年,我国有472所院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有321所高校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有143所院校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还有82所院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012年为了更加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教育部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对1998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修订后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在1998年专业目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基本专业——城市管理,同时对在十年间各校新增设的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国防教育与管理、高等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等专业统一合并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将公共政策学和行政管理合并为行政管理。新版本的专业目录更加规范,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更加明确。但是在2012年之后,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发展却遭遇到危机,学生就业难、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凸显,于是部分高校在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设置和招生规模上进行了控制或调整。截止到2018年,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开设院校分别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468所,行政管理专业387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150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89所。总体来看,在2009到2018十年间,公共管理类的招生规模并没有较大的增加,甚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院校数量出现了减少,由此不得不引起我们队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反思。

三、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总结当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现状,发现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设置不规范。我国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本科目录中新增专业,而此时国家为了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1999年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诸多高校实施了扩招。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也是在这个阶段蓬勃发展起来。然而,当时很多高校并没有充足的公共管理师资和学科平台,往往都是依托原有的基础而设定,如依托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或医学等学科,也因此出现各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方向不一的现象。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在师范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偏重教育管理方向,在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偏重卫生事业管理或健康管理方向,在农林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偏重农业经济管理,在财经院校的偏重经济管理,在综合院校则偏重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或社会学等方向。此外,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和方向不够鲜明和独立。公共管理学隶属于管理学学科,但教育部在1998年的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授予的学位包括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行政管理可以授予的学位为管理学或法学,土地资源管理可以授予的学位为管理学或工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可以授予的学位为管理学,这就导致各高校在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多种多样的培养方向,非常不利于公共管理类本科学生的就业。在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部门和各高校逐渐认识到该问题,在2012版的本科专业目录中进行了调整,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可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以外,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和城市管理专业都只能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在2012年教育部规范了公共管理类本科目录之后,各高校也在逐步调整,逐渐明确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二)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当前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结果与社会需求不契合。根据“公共管理类”专业名称来看,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就业方向应当是公共管理部门也就是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但是从历年国家公务员和各省公务员的招考中可以看出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可报职位数与招考人数比例都较低。与此同时,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在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也非常低。笔者所在的山东省某医学院校2015-2017年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别为考取研究生占30%,考入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占10%,其余60%均在各级各类企业中就业。有学者调查广东省五所高校为例,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有70%集中在企业和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任职的就占10%左右。因此,以培养在政府和事业单位等从事公共管理工作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公共管理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并不高。(三)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不足。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就是核心竞争力不足,存在一定的可替代性。从上述可以看出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就业方向有三类分别是考取研究生、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应聘到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营销、文秘等工作。分析三个方向,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竞争力都没有优势。首先,公共管理类研究生的录取,因为大多数学校公共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招考的专业课不考数学,这就有很多数学基础略差的其他专业学生报考,于是出现录取分数偏高现象,比如34所自主划线的高校中公共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都较高,甚至有些院校达到380分。其次,在公务员招考中招收公共管理类毕业生的职位往往没有单独设置公共管理类一个专业要求的,很多是都是同时注名若干专业如公共管理类、中文、经济学、法学、新闻学,由此可以看出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替代性较高。再者,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去企业应聘往往应聘管理培训生、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文秘、市场营销等职位,而这些职位均有相近的专业毕业生参与竞争,这就导致公共管理类本科生毕业生处于劣势。(四)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社会认可度低。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招收学校日益扩大,但是社会对公管理类专业的认可度并不高,如每年各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第一志愿报考率都较低,有些地方本科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第一志愿录取率甚至为零,很多学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都是通过调剂录取。由于不是自选志愿,导致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认可度较低。湖北省某高校对公共管理类学生调查发现有45.82%的学生曾希望能够转到其他专业,但由于转专业政策限制,转专业比例较低。而安徽某高校在2013-2015年期间公共事业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转出本专业的人数均占到当年专业录取人数的30%以上,有年度甚至达到50%。而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来自于更多来自于社会及家人的认可度,即使入校后对本专业的认可度仍未提升。

四、新时代背景下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

(一)合理设置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早在2005年,董克用(2005)提出公共管理的人才培养应以研究生为主,适当控制本科招生规模。在当前背景下各高校应统筹规划,在充分调研公共管理人才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并适当控制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招生规模,进而更好地保证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二)提高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以立足于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应结合学校品牌特色,以满足当地的社会需求为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总结公共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调查论证就业较集中的行业的人才需求,然后制定出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在此基础上调整原有的课程体系,删除没有社会需求的课程,减少非就业课程的开设比例,加大就业需求课程的比重。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应从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的角度出发,明确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提高预期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进而通过多种措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三)强化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实践性技能的培养。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不同于硕博研究生培养,应突出本科人才的应用性技能。因此,本科人才培养应强化实践教学,改变过去传统重理论的模式,从以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首先,完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合理调整理论和实践的学时比例。根据学制、总学分学时的要求,合理精简理论课程的设置比例,增加综合实践和社会实践课程比例。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减少理论讲述时间,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其次,完善校内公共管理实验教学平台。目前,部分高校根据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需求建立了公共管理实验室,如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大厅、案例分析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等。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师应依托实验教学平台改进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实验模拟等穿插到教学之中。再次,强化校外公共管理实习基地建设。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应重视见习实习环节的实践安排,减少过去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带来的弊端。高校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鼓励教学机构与公共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多元主体合作,促进协同创新。有条件的高校可积极与有教学资质的企事业单位联系,达成校企合作,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四)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学生认同感和社会认可度。由于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第一志愿率较低,因此,在学生入学之后,学生管理部门应联合专业教师、优秀毕业生等共同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专业教师讲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开展宣讲,提高入学新生的专业认同感。同时,将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公共管理类专业可通过班级导师制(有专业教师担任班级导师)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导师为学生勾画清晰明了的专业知识框架,可以将国际、国内与专业相关的背景,动态展示给学生,可以为学生分析专业相关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动态,使学生尽早地明确自己未来发展的空间和方向。此外导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流培养,考研、考公务员还是进企业,并指导学生设定每学期目标,分析如何将目标细化为步骤,逐步指引并监督学生去完成目标。公共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应立足地方社会需求,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输送到社会各界,进而增加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同时,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尤其加强对高中学生及其家长的宣传,可通过在校生和毕业生的联合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

参考文献:

[1]孙林,郑铭贤.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对公共管理类毕业生的需求分——基于2004-2010年国考招考简章职位表中的数据[J].现代教育科学,2012(4):146-150.

[2]崔树银,陈新春.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大学教育,2013(12):9-11.

[3]余芳,李永恒.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契合度的调查分析——以广东省五所高校为例[J].高教学刊,2015(08);78-79.

[4]芮华勤.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专业认同问题探析——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16(4):48-50.

[5]张海峰.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某院校学生转专业现象的审视[J].铜陵学院学报,2016(02):116-120.

[6]董克用.关于办共管理学科体系与专业设置的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5(11):54-56.

[7]张宗伟.地方高校品牌的创建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09.

农林经济管理类范文篇6

1.哲学、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政治学、国际政治、行政学(管理)、外交学、国际文化交流、政治经济学、国际事务、思想政治教育、党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

2.公共(行政)管理类:卫生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公共关系、土地资源管理、国防教育与管理、劳动关系、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管理、城市管理(监察)、社区管理、村(乡)镇管理、农村行政管理、社会福利事业管理、涉外事务管理、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教育(行政)管理等各专业公共行政管理、文化产业等各类产业管理、航运管理等各类交通运输管理、自然保护区等各类保护区和开发区管理。

3.卫生管理类:卫生监督、卫生信息管理、公共卫生管理、医学文秘、医院管理。

4.社会学类: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女性学、伦理学、人类学、人口学(工作)、社会工作(含司法社会工作方向等)、社会管理、社区服务(管理)、社区康复、家政学(服务)、老年服务(管理)、青少年工作(管理)。

5.经济管理类:经济学类、财政税收类、金融类、会计与审计类、管理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工业经济、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土地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市场开发、市场营销教育、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投资(学)、(企业)人力资源(人事)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涉外旅游、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物流管理、国际贸易、贸易经济、工业外贸、国际商务、商务策划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物业管理、特许经营管理、连锁经营管理、资产评估、商品学、产品质量工程、国际企业管理、饭店(宾馆、酒店)管理、(企业)理财、林业信息管理、管理工程、国际工程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商务管理、医药营销等各种专业营销、工商企业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证券投资与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电子商务、经济信息管理、经济管理(学)、劳动经济、农村区域发展、农业经济、农业经营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国际文化贸易、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海洋经济、农业经济、运输经济、劳动经济、投资经济(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或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6.经济学类:财政税收类、金融类、经济学、国际经济、发展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7.财政税收类:财政(学)、税收(务)、涉外税收。

8.金融类: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管理、经济与金融、国际金融、信用管理、证券、证券投资、期货、货币银行学、保险(学)、保险(实务)、医疗保险实务。

9.会计与审计类:会计(学)、审计(实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教育)、国际会计、会计(财务)电算化、注册会计师、会计与统计核算、财务信息管理、工业(企业)会计等各类专业会计。

10.数学、统计类:数学、数理基础科学、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统计(学)、计划统计、经营计划与统计、统计与概算、国土资源调查等各类专业统计调查。

11.法学类:法学(含民法、商法、刑法、经济法、行政法、国际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环境资源法、财税金融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方向法学)、诉讼法、知识产权法、法律(事务)、国际法、刑事司法、监狱学、律师、涉外法律(事务)、经济法律事务、公安法制。

12.汉语言与文秘类:汉(中国)语言文学(教育)、汉语言、中国语言文学(化)、中文应用、对外汉语、华文教育、应用语言学、戏剧影视文学、古典文献、文学、中国文学、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秘书(学)、文秘(学)、中文(文秘或秘书)教育、现代秘书、司法文秘(秘书)等各类专业文秘(秘书)。

13.新闻传播类: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媒体创意、广告(学)、工业设计、影视艺术技术、广播电视技术(工程)。

14.文物考古与历史学类: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文物保护、博物馆。

15.民族宗教类:民族学、宗教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16.外国语言文学类:根据职位需要设置相应语种

17.图书与档案学类:图书馆(管理)、档案(管理)、科技档案、图书档案管理。

18.计量测量类:计量技术、测量技术、检测技术、精密仪器、几何计量测试、光学计量、无线电计量测试、热工计量测试、力学计量测试。

1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计算机科学(技术或教育)、各类(计算机)软件技术(工程)、各类(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各类(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各类(计算机)信息科学(工程或技术)、各类(计算机)信息管理(或应用)、各类计算机管理(或应用)、各类计算机控制(技术)、各类计算机通信(通讯)、各类(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安全(监察)、信息安全、系统理论(科学或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地球(地理)信息系统(科学或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计算机与经济管理、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硬件(器件或设备)、电器与电脑、可视化程序设计、Web应用程序设计、多媒体制作、图形图像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技术、软件测试。

20.电气电力(强电)类:电力(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电站自动化、电站测控、变电运行、高压输配电线路、(电力)线路运行、电气技术教育、微电机、电机与电器、各类电力(电气)自动化、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火电厂集控运行、水电站及电力网、供用电技术、电网监控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农村电气化技术、电工(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21.电子信息与自动化类:电子信息(工程)科学(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子工程(技术)、电子工艺与管理、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仪器仪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光电技术(信息工程)、光信息科学(技术)、控制工程、数控技术(设备)、各类自动化专业、电磁场技术、真空电子技术、无线(电)技术、通信工程、信息显示、信息物理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电子声像技术、图文信息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学(工程)、医疗器械工程、医学影像工程、假肢矫形工程、生物信息技术、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工业网络技术、检测技术及应用、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微电子学、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通信网络(系统)、(移动)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广播电视网络技术、有线电视工程技术。

22.机械类: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工程、机械装备、精密机械、工业工程、机械自动化、自动化设备、制造工程(工艺)、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机电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数控技术(设备)、模具设计与制造、玩具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液压与气动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各类机电或动力设备的运行或维护等、(电子)仪器仪表、医疗仪器仪表等各类专业器械设备、各类汽车(车辆)制造(装配)与维修(检测或运用)技术、汽车改装(整形)技术、制冷与冷藏技术、车辆工程。

23.公安学类:犯罪学、犯罪心理学、侦查(察)学、刑事侦查(察)、刑事(科学)技术、技术侦查、经济侦查、警察指挥与战术、禁毒(学)、经济犯罪侦查、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公安信息技术、公安情报学、公安视听技术、法医学、警犬技术、警卫学、涉外警务、边防管理(或指挥)、边防公安、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指挥)、火灾勘查、科技防卫、安全防范工程(技术)、公安(安全)保卫、国内安全保卫、公安学、公共安全管理、公安管理、警察管理、核生化消防、预审、痕迹检验、文件鉴定、法化学、治安(学、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工程)、公安文秘、公安法制、警卫、交通管理。

24.司法监所管理类:犯罪学、监狱学、狱政管理、刑事执行、劳教管理、罪犯管教、罪犯教育、矫正教育学、罪犯心理矫治、涉毒人员矫治、司法管理。

25.教育学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教育、初等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学)、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特殊教育、言语听觉科学、化学教育等各学科教育。

26.心理学类: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含临床心理学方向等)、犯罪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

27.体育学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管理(服务)、运动人体科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生物科学、社会体育、警察体育、休闲体育、竞技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康复与健康、体育保健康复、武术。

28.艺术类:(可以按照小类设置专业条件)

⑴音乐小类:音乐学、作曲、(音乐)指挥、音乐表演、民族音乐、交响乐、声乐、歌剧、戏剧戏曲音乐、音乐剧、钢琴、管弦、各种乐器演奏、现代器乐打击乐、音乐科技与艺术、音乐教育、音乐工程。

⑵美术小类:美术、绘画、中国画、油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雕塑、书法、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木偶表演与制作。

⑶电影电视广播小类:电影编导、广播编导、电视编导、影视学、电视艺术、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摄影。

⑷舞蹈小类:舞蹈学、舞蹈编导、芭蕾舞、中国舞、民族舞蹈。

⑸戏剧戏曲小类:戏剧学、戏曲学、戏剧影视文学。

⑹表演小类:戏剧戏曲表演、话剧表演、影视表演。

⑺舞台艺术类:舞台美术、照明艺术、录音艺术。

⑻播音小类。

⑼主持小类。

⑽导演小类。

⑾艺术管理小类:艺术管理、文化事业管理。

⑿杂项小类:艺术学、公共艺术、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会展艺术与技术。

29.物理、力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工程物理、核物理、力学、声学、光电子技术科学、工程结构分析。

30.化学化工类:化学(基地)、应用化学、化工、化学工程与艺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工、有机化工、工业生物工程、化工设备(维修)。

31.材料学类: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稀土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生物功能材料、电子封装技术、陶瓷、硅酸盐。

32.大气与天文学类:天文、空间科学、气象(学)、大气科学(技术)、大气探测技术、应用气象技术、防雷技术。

33.地理科学类:地理、地理信息系统(科学与技术)。

34.地质地矿类:地质、地质工程、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采矿工程(或技术)、石油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天然气、矿物加工、勘查、资源勘查与开发、矿物资源、地质矿产勘查、勘察工程、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地质矿产勘察技术、矿山地质、岩矿鉴定、矿山测量、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铀矿地质与勘查技术、非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岩矿分析与鉴定技术、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工程地质勘查、水文与工程地质、矿物加工工程。

35.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技术、海洋管理、海洋资源、(近岸)海洋环境(科学或工程)、海洋生态、海洋水文、近岸海洋学、海洋生物(工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放射生态学、军事海洋学、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

36.环境科学类:环境科学(工程)、资源环境科学(工程)、生态学、海洋资源环境、(近岸)海洋环境(科学或工程)、海洋生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水务工程、灾害防治工程、辐射防护、环境安全类、(环境)安全工程、环境经济、农业生态学、综合规划、生态植物修复、环境经济与管理、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环境治理(技术)、环境评价、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环境保护技术、资源环境与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城市检测与工程技术、水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水净化技术、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

37.能源动力类:电气电力(强电)类、热能动力工程、风能动力工程、能源工程、核工程、核技术、核化工与核燃料、核反应堆、核电、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城市热能应用技术、(城市)燃气工程、供热工程。

38.城建规划类:城乡规划、城市(镇)规划、园林规划、道路规划、土地规划。

39.建筑建设类:建筑学、土木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排水、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建筑经济管理、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预决算、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交通土建工程、道路交通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机场建设、渡河工程、地下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建筑设计(技术)、城镇建设、矿井建设、建筑工程技术、建筑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涉外建筑工程、建设工程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室内设计技术、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环境艺术设计、园林工程(技术)、基础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消防工程(技术)、空调工程、(城市)燃气工程、供热工程。

40.交通运输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油气储运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物流、海事管理、交通设备信息工程、交通建设与装备、物资储运、道路交通、城市交通、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运用技术、交通运输管理、交通管理、交通工程管理、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路政管理、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城市交通运输、公路监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水运管理、海事管理、港口业务管理、各类轨道交通工程(设备、技术或管理)。

41.景观类:园林、景观学、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城市园林(设计、管理)、园林绿化、园林技术。

42.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资源与海洋工程、港口海岸(航道)及治河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利用、海岸与海洋工程、水文与水资源、水文自动化测报技术、水信息技术、水政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灌溉与排水技术、河务工程与管理、城市水利、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务管理、水利工程监理、水土保持。

43.测绘类: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大地测量与卫星定位技术、地图制图技术、矿山测量等各类专业测量或测绘。

44.轻工纺织类:轻化工程、包装工程、印刷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轻工生物技术、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数字印刷、染整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制浆造纸技术、香料香精工艺、表面精饰工艺、现代纺织技术、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丝绸技术、服装设计、染织艺术设计、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新型纺织机电技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包装技术与设计、印刷技术、印刷图文信息处理、印刷设备及工艺、出版与发行。

45.农业工程类: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农业工程、生物系统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设施农业技术、观光农业。

46.林业工程类: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经济林、林业技术、林产化工技术、木材加工技术、森林采运工程、林业经济信息管理。

47.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应用生物教育、化学生物学、分子科学与工程、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动植物检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生物资源科学、生物安全、植物科学与技术、应用生物科学、植物资源工程。

48.植物生产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农艺教育、园艺教育、园艺技术、特用作物、草业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食用菌、作物生产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中草药栽培技术、烟草(栽培技术)、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49.森林资源类:林学、森林(资源)保护、植物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森林(生态)旅游。

50.动物科学类: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畜禽生产教育、蜂学、昆虫学、蚕学、动物药学。

51.水产类:渔业(综合技术)、海洋渔业、淡水渔业、水产、水产养殖(技术)、水族、海水养殖、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水生动植物保护、海洋捕捞技术。

52.动植物检疫类:动物或植物检疫、生物安全、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化学生物学、分子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饲料与动物营养、特种动物养殖、畜牧、兽医、兽医医药、动物防疫与检疫。

53.基础医学类:基础医学、医学信息学。

54.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含临床病理学方向、临床急救医学方向、眼与视光学方向、放疗方向等)、中西医临床医学。

55.预防医学类: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妇幼保健医、营养学。

56.口腔医学类:口腔医学、口腔修复工艺学。

57.中医学:中医学(含中医骨伤方向)、针灸推拿学(含康复医学方向等)、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药资源与开发、中医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

58.医学技术类:麻醉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放射医学、康复治疗学(技术)、眼视光学(技术)、精神医学、医学技术、听力学、医学实验学、医学美容技术、医学信息学(工程)、医疗器械工程、医学影像工程(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检验技术、医学生物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医学营养、呼吸治疗技术。

59.护理学类:护理(学)、助产、护士、涉外护士、产假护士。

60.药学类:制药工程、药理学、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应用药学、临床药学、海洋药学、药事管理、化工与制药、制药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生物制药、兽药生产与营销。

61.食品类: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储运与加工、食品工艺、烹饪与营养、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检验(检测)、乳品工程、粮食工程、酿酒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贮运与营销。

62.航空航天类:飞行器设计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航天运输与控制、飞行技术、(航空航天)质量与可靠性工程。

农林经济管理类范文篇7

1.哲学、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政治学、国际政治、行政学(管理)、外交学、国际文化交流、政治经济学、国际事务、思想政治教育、党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

2.公共(行政)管理类:卫生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公共关系、土地资源管理、国防教育与管理、劳动关系、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管理、城市管理(监察)、社区管理、村(乡)镇管理、农村行政管理、社会福利事业管理、涉外事务管理、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教育(行政)管理等各专业公共行政管理、文化产业等各类产业管理、航运管理等各类交通运输管理、自然保护区等各类保护区和开发区管理。

3.卫生管理类:卫生监督、卫生信息管理、公共卫生管理、医学文秘、医院管理。

4.社会学类: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女性学、伦理学、人类学、人口学(工作)、社会工作(含司法社会工作方向等)、社会管理、社区服务(管理)、社区康复、家政学(服务)、老年服务(管理)、青少年工作(管理)。

5.经济管理类:经济学类、财政税收类、金融类、会计与审计类、管理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工业经济、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土地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市场开发、市场营销教育、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投资(学)、(企业)人力资源(人事)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涉外旅游、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物流管理、国际贸易、贸易经济、工业外贸、国际商务、商务策划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物业管理、特许经营管理、连锁经营管理、资产评估、商品学、产品质量工程、国际企业管理、饭店(宾馆、酒店)管理、(企业)理财、林业信息管理、管理工程、国际工程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商务管理、医药营销等各种专业营销、工商企业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证券投资与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电子商务、经济信息管理、经济管理(学)、劳动经济、农村区域发展、农业经济、农业经营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国际文化贸易、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海洋经济、农业经济、运输经济、劳动经济、投资经济(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或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6.经济学类:财政税收类、金融类、经济学、国际经济、发展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7.财政税收类:财政(学)、税收(务)、涉外税收。

8.金融类: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管理、经济与金融、国际金融、信用管理、证券、证券投资、期货、货币银行学、保险(学)、保险(实务)、医疗保险实务。

9.会计与审计类:会计(学)、审计(实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教育)、国际会计、会计(财务)电算化、注册会计师、会计与统计核算、财务信息管理、工业(企业)会计等各类专业会计。

10.数学、统计类:数学、数理基础科学、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统计(学)、计划统计、经营计划与统计、统计与概算、国土资源调查等各类专业统计调查。

11.法学类:法学(含民法、商法、刑法、经济法、行政法、国际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环境资源法、财税金融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方向法学)、诉讼法、知识产权法、法律(事务)、国际法、刑事司法、监狱学、律师、涉外法律(事务)、经济法律事务、公安法制。

12.汉语言与文秘类:汉(中国)语言文学(教育)、汉语言、中国语言文学(化)、中文应用、对外汉语、华文教育、应用语言学、戏剧影视文学、古典文献、文学、中国文学、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秘书(学)、文秘(学)、中文(文秘或秘书)教育、现代秘书、司法文秘(秘书)等各类专业文秘(秘书)。

13.新闻传播类: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媒体创意、广告(学)、工业设计、影视艺术技术、广播电视技术(工程)。

14.文物考古与历史学类: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文物保护、博物馆。

15.民族宗教类:民族学、宗教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16.外国语言文学类:根据职位需要设置相应语种

17.图书与档案学类:图书馆(管理)、档案(管理)、科技档案、图书档案管理。

18.计量测量类:计量技术、测量技术、检测技术、精密仪器、几何计量测试、光学计量、无线电计量测试、热工计量测试、力学计量测试。

1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计算机科学(技术或教育)、各类(计算机)软件技术(工程)、各类(计算机)网络技术(工程)、各类(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各类(计算机)信息科学(工程或技术)、各类(计算机)信息管理(或应用)、各类计算机管理(或应用)、各类计算机控制(技术)、各类计算机通信(通讯)、各类(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安全(监察)、信息安全、系统理论(科学或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地球(地理)信息系统(科学或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计算机与经济管理、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硬件(器件或设备)、电器与电脑、可视化程序设计、Web应用程序设计、多媒体制作、图形图像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技术、软件测试。

20.电气电力(强电)类:电力(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电站自动化、电站测控、变电运行、高压输配电线路、(电力)线路运行、电气技术教育、微电机、电机与电器、各类电力(电气)自动化、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火电厂集控运行、水电站及电力网、供用电技术、电网监控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农村电气化技术、电工(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21.电子信息与自动化类:电子信息(工程)科学(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子工程(技术)、电子工艺与管理、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仪器仪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光电技术(信息工程)、光信息科学(技术)、控制工程、数控技术(设备)、各类自动化专业、电磁场技术、真空电子技术、无线(电)技术、通信工程、信息显示、信息物理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电子声像技术、图文信息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学(工程)、医疗器械工程、医学影像工程、假肢矫形工程、生物信息技术、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工业网络技术、检测技术及应用、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艺术、微电子学、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通信网络(系统)、(移动)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广播电视网络技术、有线电视工程技术。

22.机械类: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工程、机械装备、精密机械、工业工程、机械自动化、自动化设备、制造工程(工艺)、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机电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数控技术(设备)、模具设计与制造、玩具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液压与气动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各类机电或动力设备的运行或维护等、(电子)仪器仪表、医疗仪器仪表等各类专业器械设备、各类汽车(车辆)制造(装配)与维修(检测或运用)技术、汽车改装(整形)技术、制冷与冷藏技术、车辆工程。

23.公安学类:犯罪学、犯罪心理学、侦查(察)学、刑事侦查(察)、刑事(科学)技术、技术侦查、经济侦查、警察指挥与战术、禁毒(学)、经济犯罪侦查、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公安信息技术、公安情报学、公安视听技术、法医学、警犬技术、警卫学、涉外警务、边防管理(或指挥)、边防公安、出入境管理、消防管理(指挥)、火灾勘查、科技防卫、安全防范工程(技术)、公安(安全)保卫、国内安全保卫、公安学、公共安全管理、公安管理、警察管理、核生化消防、预审、痕迹检验、文件鉴定、法化学、治安(学、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工程)、公安文秘、公安法制、警卫、交通管理。

24.司法监所管理类:犯罪学、监狱学、狱政管理、刑事执行、劳教管理、罪犯管教、罪犯教育、矫正教育学、罪犯心理矫治、涉毒人员矫治、司法管理。

25.教育学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教育、初等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学)、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特殊教育、言语听觉科学、化学教育等各学科教育。

26.心理学类: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含临床心理学方向等)、犯罪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

27.体育学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管理(服务)、运动人体科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生物科学、社会体育、警察体育、休闲体育、竞技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康复与健康、体育保健康复、武术。

28.艺术类:(可以按照小类设置专业条件)

⑴音乐小类:音乐学、作曲、(音乐)指挥、音乐表演、民族音乐、交响乐、声乐、歌剧、戏剧戏曲音乐、音乐剧、钢琴、管弦、各种乐器演奏、现代器乐打击乐、音乐科技与艺术、音乐教育、音乐工程。

⑵美术小类:美术、绘画、中国画、油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雕塑、书法、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木偶表演与制作。

⑶电影电视广播小类:电影编导、广播编导、电视编导、影视学、电视艺术、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摄影。

⑷舞蹈小类:舞蹈学、舞蹈编导、芭蕾舞、中国舞、民族舞蹈。

⑸戏剧戏曲小类:戏剧学、戏曲学、戏剧影视文学。

⑹表演小类:戏剧戏曲表演、话剧表演、影视表演。

⑺舞台艺术类:舞台美术、照明艺术、录音艺术。

⑻播音小类。

⑼主持小类。

⑽导演小类。

⑾艺术管理小类:艺术管理、文化事业管理。

⑿杂项小类:艺术学、公共艺术、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会展艺术与技术。

29.物理、力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工程物理、核物理、力学、声学、光电子技术科学、工程结构分析。

30.化学化工类:化学(基地)、应用化学、化工、化学工程与艺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工、有机化工、工业生物工程、化工设备(维修)。

31.材料学类: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稀土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生物功能材料、电子封装技术、陶瓷、硅酸盐。

32.大气与天文学类:天文、空间科学、气象(学)、大气科学(技术)、大气探测技术、应用气象技术、防雷技术。

33.地理科学类:地理、地理信息系统(科学与技术)。

34.地质地矿类:地质、地质工程、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采矿工程(或技术)、石油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天然气、矿物加工、勘查、资源勘查与开发、矿物资源、地质矿产勘查、勘察工程、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地质矿产勘察技术、矿山地质、岩矿鉴定、矿山测量、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铀矿地质与勘查技术、非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岩矿分析与鉴定技术、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工程地质勘查、水文与工程地质、矿物加工工程。

35.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技术、海洋管理、海洋资源、(近岸)海洋环境(科学或工程)、海洋生态、海洋水文、近岸海洋学、海洋生物(工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放射生态学、军事海洋学、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

36.环境科学类:环境科学(工程)、资源环境科学(工程)、生态学、海洋资源环境、(近岸)海洋环境(科学或工程)、海洋生态、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水务工程、灾害防治工程、辐射防护、环境安全类、(环境)安全工程、环境经济、农业生态学、综合规划、生态植物修复、环境经济与管理、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环境治理(技术)、环境评价、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环境保护技术、资源环境与城市(城乡规划)管理、城市检测与工程技术、水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水净化技术、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

37.能源动力类:电气电力(强电)类、热能动力工程、风能动力工程、能源工程、核工程、核技术、核化工与核燃料、核反应堆、核电、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城市热能应用技术、(城市)燃气工程、供热工程。

38.城建规划类:城乡规划、城市(镇)规划、园林规划、道路规划、土地规划。

39.建筑建设类:建筑学、土木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给排水、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建筑经济管理、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预决算、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交通土建工程、道路交通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机场建设、渡河工程、地下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建筑设计(技术)、城镇建设、矿井建设、建筑工程技术、建筑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涉外建筑工程、建设工程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室内设计技术、中国古建筑工程技术、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环境艺术设计、园林工程(技术)、基础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消防工程(技术)、空调工程、(城市)燃气工程、供热工程。

40.交通运输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油气储运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物流、海事管理、交通设备信息工程、交通建设与装备、物资储运、道路交通、城市交通、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汽车运用技术、交通运输管理、交通管理、交通工程管理、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路政管理、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城市交通运输、公路监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水运管理、海事管理、港口业务管理、各类轨道交通工程(设备、技术或管理)。

41.景观类:园林、景观学、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城市园林(设计、管理)、园林绿化、园林技术。

42.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资源与海洋工程、港口海岸(航道)及治河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利用、海岸与海洋工程、水文与水资源、水文自动化测报技术、水信息技术、水政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灌溉与排水技术、河务工程与管理、城市水利、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务管理、水利工程监理、水土保持。

43.测绘类: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大地测量与卫星定位技术、地图制图技术、矿山测量等各类专业测量或测绘。

44.轻工纺织类:轻化工程、包装工程、印刷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轻工生物技术、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数字印刷、染整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制浆造纸技术、香料香精工艺、表面精饰工艺、现代纺织技术、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丝绸技术、服装设计、染织艺术设计、纺织品装饰艺术设计、新型纺织机电技术、纺织品检验与贸易、包装技术与设计、印刷技术、印刷图文信息处理、印刷设备及工艺、出版与发行。

45.农业工程类: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农业工程、生物系统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设施农业技术、观光农业。

46.林业工程类: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经济林、林业技术、林产化工技术、木材加工技术、森林采运工程、林业经济信息管理。

47.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应用生物教育、化学生物学、分子科学与工程、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动植物检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生物资源科学、生物安全、植物科学与技术、应用生物科学、植物资源工程。

48.植物生产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农艺教育、园艺教育、园艺技术、特用作物、草业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食用菌、作物生产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中草药栽培技术、烟草(栽培技术)、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49.森林资源类:林学、森林(资源)保护、植物保护、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森林(生态)旅游。

50.动物科学类: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畜禽生产教育、蜂学、昆虫学、蚕学、动物药学。

51.水产类:渔业(综合技术)、海洋渔业、淡水渔业、水产、水产养殖(技术)、水族、海水养殖、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水生动植物保护、海洋捕捞技术。

52.动植物检疫类:动物或植物检疫、生物安全、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化学生物学、分子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饲料与动物营养、特种动物养殖、畜牧、兽医、兽医医药、动物防疫与检疫。

53.基础医学类:基础医学、医学信息学。

54.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含临床病理学方向、临床急救医学方向、眼与视光学方向、放疗方向等)、中西医临床医学。

55.预防医学类: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妇幼保健医、营养学。

56.口腔医学类:口腔医学、口腔修复工艺学。

57.中医学:中医学(含中医骨伤方向)、针灸推拿学(含康复医学方向等)、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药资源与开发、中医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

58.医学技术类:麻醉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放射医学、康复治疗学(技术)、眼视光学(技术)、精神医学、医学技术、听力学、医学实验学、医学美容技术、医学信息学(工程)、医疗器械工程、医学影像工程(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检验技术、医学生物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医学营养、呼吸治疗技术。

59.护理学类:护理(学)、助产、护士、涉外护士、产假护士。

60.药学类:制药工程、药理学、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应用药学、临床药学、海洋药学、药事管理、化工与制药、制药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生物制药、兽药生产与营销。

61.食品类: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储运与加工、食品工艺、烹饪与营养、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检验(检测)、乳品工程、粮食工程、酿酒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贮运与营销。

62.航空航天类:飞行器设计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航天运输与控制、飞行技术、(航空航天)质量与可靠性工程。

农林经济管理类范文篇8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专业建设;对策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笔者根据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及工作研究需要,确定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研究思路笔者以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为主线,以“现状分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研究思路,对调研的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一是现状分析。分析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背景与现状,主要是对调研的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现状进行分析。二是找出问题。通过调研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现状,再结合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现状,找出了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三是分析问题。本文采用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分析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以期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四是解决问题。通过对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深入分析,从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指导、专业优化调整、专业群建设、专业质量提升等方面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科学研究法对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进行研究。一是比较研究法。本文对部分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调研,通过比较研究,概括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经验。笔者采用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横向比较主要对比分析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现状,并对其成功经验进行归纳与总结;纵向比较则是分析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建设历程,总结前期专业建设的实践经验,以期能为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二是调查研究法。通过走访调查,对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进行调研,对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进行梳理,为后期的研究工作提供研究思路和基础材料。三是个案研究法。笔者以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为个案,分析其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中的一些具体情况,通过对建设现状和建设规划的分析,总结出了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现状与背景分析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的学科专业定位是:以工学类和艺术类专业为主体,以管理类和教育类专业为两翼,以服装类专业为特色,工、艺、管、经、教多科类专业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以学校的学科专业定位为遵循,立足陕西,面向中小企业进行专业设置,以管理学为主,形成经济管理专业群,管理学和经济学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立足一线,为地方经济建设、服装行业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型人才。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于2012年,前身是成立于2002年的陕西服装艺术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2002年电子商务专业招收首批高职生,2011年市场营销专业招收首批本科生。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20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经济管理学院现有市场营销、会计学、物流管理、财务管理、金融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是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的优势专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发展比较稳定。会计学专业是校级“一流专业”。本科专业中,除金融工程专业属于经济学专业外,其余4个专业都是管理学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发展稳定,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规模逐渐增多,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数量则下滑较为严重。经济学科只有金融工程一个本科专业,对学科体系支撑不足,需要申报新专业来拓宽这一学科。目前正在申报本科新专业——数字经济专业,专业申报的前期调研工作和可行性分析工作已经完成,新专业申报材料通过学校验收,已正式上报。经济管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现有实验室11个,实验用房总面积为1532平方米,实验设备1608台(套),设备总值911.98万元。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问题分析

通过对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等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现状的分析,发现其尽管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1.专业建设指导力度不够应用型高校大多设置院系专业建设的领导机构和指导机构,但多数高校的上述机构作用发挥有限。大多数院系领导对专业建设工作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依赖和等靠学校的思想较为严重,加之经费和精力投入非常有限,专业建设有规划但却往往缺乏前瞻性和可行性。2.专业结构有待优化调整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开设的5个本科专业中,市场营销、会计学、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4个专业属于管理学专业,金融工程专业属于经济学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发展较为稳定,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规模缓慢增长,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数量下滑较为严重。目前,经济学科只有一个本科专业,对学校的学科体系支撑不足。在管理学专业中,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专业都属于传统专业,招生较为困难。总之,从专业设置和专业发展现状来看,专业结构需要及时进行优化调整。3.专业群建设需要加强经济管理专业群已经形成,专业群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目前,经济管理专业群已经提出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初步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研究。通过与京东、长城证券等企业合作,建设了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总体来看,经济管理专业群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实践教学基地的开放共享水平还不高,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研究还不够深入。4.专业建设质量有待提升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于2011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经过10年的学习和总结,逐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修订指导意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及修订以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依据,严格流程管理,各个环节工作到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化、合理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数量和结构满足专业教学需要,但高水平学科专业带头人的数量不足。学校在经济管理专业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建设校级“一流专业”1个、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培育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门,但高层次的专业建设成果偏少。

对策建议

针对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1.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指导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院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由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组成,主要负责专业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经费筹措、绩效考核等工作。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学科专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行业企业专家等组成,具体指导专业建设工作,定期检查经济管理专业群和各专业建设的进展,分析、协调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向学院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提交专业建设业绩评估报告。学院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有分工、有合作,共同推动专业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2.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在经济管理学院开设的专业中,除金融工程专业属于经济学专业外,其余4个专业都是管理学专业。在管理学专业中,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发展较为稳定,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数量下降较为明显。为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专业可采取隔年招生的办法。同时申报财务会计教育、市场营销教育等管理学新专业。经济学科只有金融工程一个本科专业,对学校和学院的学科体系支撑不足,需要在继续提高经济学科现有专业办学水平的同时,积极申报数字经济等新专业。3.建设优势专业群根据学校专业群建设要求,结合学校专业发展现状、师资队伍情况、实践教学条件等因素,开展广泛的调研和讨论,优化专业群名称及核心专业、相关专业等,制订专业群建设实施方案。根据专业群建设实施方案,全面修订核心专业和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师资培训,重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教学资源建设,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寻求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共建实验室,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开放共享水平。继续增强管理学科现有专业的办学实力,加强会计校级“一流专业”建设,以“一流专业”建设带动优势专业群建设。形成以会计学“一流专业”为核心专业,其他专业协同发展的优势专业群。加大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力度,引导教师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与研究。4.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是专业人才培养活动过程的重要依据,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文件。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坚持德智体美劳综合教育,夯实通识课、专业基础课等基础课的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的培养。继续引进高水平学科专业带头人,指导青年教师提高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承担较高层次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大力支持较高层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打造特色品牌专业。

结语

专业建设工作永远在路上,应用型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校内外资源,以加强专业建设指导、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建设优势专业群、提升专业建设质量等为工作重点,推动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要取得较大突破,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质量要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和服装行业发展需求,专业数量与学生规模相适应,重点专业办学水平较高,传统专业稳步发展,专业内涵建设质量明显提高,高水平专业建设成果不断增加,优势专业群的集合效应显现。

参考文献:

[1]颜华.关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学理论,2011(2):211-212.

农林经济管理类范文篇9

关键词:管理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人才培养

1引言

面对人才紧缺的市场环境,尤其是高校人才与企业需求不相匹配的情况,很多企业存在招不到满意的人才这样的困扰,同时诸多高校毕业生也存在就业困难等的问题。根据诸多省市2018年度人才市场分析报告可以看出,在人员供求方面很多专业存在着不小的缺口,具体以吉林省2018第一季度供求信息分析结果来看,相较之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在增加,市场需求大于市场供给,尤其在销售,娱乐餐饮,业务员等方面缺口较大,在管理类专业方面也存在较大的缺口。人才的输出与企业所需不相符甚至是人才的缺失等问题,这与高校的培育质量是分不开的,也反映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科学历、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求职者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很多用人单位变得更加务实,对学历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更加注重应聘者的实用性。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资料显示2015—2017年管理学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3.6%,93.5%,93.5%,从这个数据来看就业情况比较乐观,但是高校毕业生大部分从事的是基层管理,甚至是作为基层员工,中高层管理者缺乏,而企业恰恰最需要的是拥有中高层管理能力的人才。这一方面原因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教师教学能力或者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管理类人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管理是集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学科,需要从业者根据具体环境运用合适的管理方式,因此在校期间需要更多的实践训练,需与实践更为紧密的结合。管理类高校相教于其他学科类大学,在理论知识上学习范围宽泛,需要大量的实训练习,更加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管理学也是与现代商业企业结合较为紧密的学科。因此,管理类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势在必行,其中管理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管理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仅关乎高校的教学质量、名声,更加关系到学生的发展,以及企业的用人等等。

2教学能力的定义与构成

对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理解,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余承海,姚本先指出组成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七要素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及知识更新能力;驾驭学科内容的能力;学术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哲学思辨能力;熟练的操作计算机能力以及有效获取外文资料及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曾晓进,魏飞跃,周曦认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几个基本方面包括:掌握专业知识、掌握教学技巧的能力同时要具备教师效能感和“传道”的能力。李朝将教学能力分为基础性教学能力和发展性教学能力两个方面,其中基础性教学能力是由教学和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设计的实施和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等因素构成,发展性教学能力是由掌握和传递时代前沿信息的能力、协调处理科研和教学的能力以及自我教学监控和发展的能力。对于很多高校教师而言,尤其是从教时间长的教师这些方面大多已经具备,本文在此基础上将教师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以及运用新型教学方式的能力加上来进一步解释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学质量,影响到学子的将来。

3研究现状和不足

当下我国教师教学能力方面还存在诸多共性的问题,姚则会在其文中指出高校教师在教学时间投入和研究力度方面不够大;双语或全外语教学应用能力弱,国际化有待提高;实践操作性教学示范演示能力薄弱;课堂教学组织设计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不断被应用到课堂,但很多高校教师仅仅是将“PPT代替板书”,这种不恰当的使用反而让教学质量适得其反。卢倩倩提出从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机制、加强信息化教学管理体制研究、改善信息化教学环境以及激励教师自我提升等四方面提升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共性问题的研究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探究分析,然而分学科类别来进行研究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文章不多。管理类学科因其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特点,更加需要学生去实际模拟管控,但是目前很多高校都不能对学生做到很深入的培训。基于这种问题,很多企业迫于形势,提前去学校招聘管理类学生,作为企业的管理培训生培养,使得企业耗费大量的成本在学生培训上,在企期间学生因能力不足同样较长时间从事基层事务。哈静,吴珍梅指出企业对管理类毕业生的一些素质要求:扎实的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探索创新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的结合,同样依赖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高校教师学历资历很高,理论全面而系统,对于从教时间长的教师而言教学手段也比较丰富。但是很多管理类高校教师都未曾真正的在企业工作过,没有真正的做过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因此虽然这些高校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不乏教学手段,但是缺乏真正管理经验,不能深入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的实践性进行培养,很难有针对性的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等辅助教学手段,教学平台等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是很多教师对投影仪、计算机等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只是流于形式,甚至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产生厌学心理。尽管研究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文章不少,但是很少从培养人才实用性方面进行研究的,本文着力从培养人才实用性方面进行分析。高校如同培养人才的一个“加工厂”,学生就是输入对象,社会、企业就是接受人才输出的对象,教师教学能力的表现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卷面成绩,更具实践意义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否满足企业的需求。这样学校培养的人才才能更好的找到满意的工作,同时也有效解决了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才的难题。

4管理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可以分别从教师自身和校方支持两方面采取措施,提升管理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4.1教师自身。4.1.1建立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该深深的明白,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尤其是对管理类高校的学生更加具有针对性,管理类高校学生毕业后很多进入企业从事管理工作,而管理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更加需要丰富的经验来引导,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一次次的锻炼中培养出来的,因此学生在校期间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教师应该树立相应的教学目标,将学生培养成理论与实践都具备的综合型人才,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目标,确定了正确的方向,之后的努力才具有有效性和针对性。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提升。4.1.2树立合作意识。合作是最快、最有效提升自己能力的一个途径,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在我们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合作,寻找良好的合作伙伴,各自发挥自己擅长的东西,团队的合作往往能达到1+1>2的效果。因此高校教师要在相互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取长补短,或者形成合作的小团体,可以多个教师合作讲授一堂课,这样既能节省自己的时间精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4.2校方支持。4.2.1寻求校企合作。现代社会讲求合作,在教育领域也可以应用,对于管理类高校这种方式更为有效,在教学上也可以寻求与企业合作,高校教师与企业高管携手共同培养学生,高校教师负责理论知识的讲授,企业高管负责实训环节的安排及实践环节的展示。可以采取案例式的教学,企业高管将自己在企业中所遇到的问题,以案例的形式讲述,并将解决方法告知学生,教师运用理论知识进行解释,这样既能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可以与实际处理情况中所运用的方式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更加有助于培养高质量的管理类人才。将高校教师与企业高管作为一个教学主体,可以彰显各自的优势,这样这个组合整体的教学能力在无形中得到加强。相互的学习,营造共赢的局面,高校教师可以向企业高管学习了解到更多的企业实际的情形,将理论理解的更加深入,可以了解到教学与实际的差别,更好的为学生们授课,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无疑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升的重要表现,这也是一大趋势。将高校教师塑造成既知理论又懂实践的综合型教师。企业高管也可以从高校教师那获取更多的理论知识,有了理论的支持工作更加有逻辑有条理。高校教师与企业高管合作教学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上述提到的案例式教学,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论坛式教学,情节演示模拟再现,辩论式教学等等。同时课程检验不拘泥于试卷的理论背诵、理解,不限于试卷的成绩,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可以模拟现实中出现的情况让学生进行处理,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判。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的合理性也是一位教师高超教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将各种方式进行合理的搭配,甚至创新。4.2.2搭建教学网路平台。计算机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诸多便利,计无形中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同时虚拟空间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益处,利用计算机在学校和企业间搭建网络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很方便的就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企业进行沟通,企业可以通过该平台给教师提供现实中的案例包括解决的和未解决的。同时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相互的学习讨论,合作的学习才能快速的提升教学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该平台与学生进行匿名互动,这样有助于将教学成果更好的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根据反馈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大部分学生的需求,从而使得学生更愿意主动的去学习。4.2.3引进模拟系统。针对管理类教师在实践方面的不足,学校可以引进安装一些模拟系统,这种系统可以模拟现实中的企业,仿照现实中真实的企业业务进行,就如同汽车类专业有模拟维修,故障检测,汽车美容等等内容的系统软件一样。教师可以作为企业最高的管理者处理企业实际发生的种种事务,甚至系统中可以加入实际案例处理等内容,这样教师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学习,利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体验完成整个企业运营发展,日常事务等等内容,弥补自己在实际经验方面的不足。这样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大大提升了管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在后期的教学中,可以将这套系统让学生使用,从而增强学生处理问题等的能力,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4.2.4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也可以称为电子化教学,诸如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等的利用,加强教师这方面的应用能力,学校可以聘请这方面的专业人员给高校教师定期的做培训,首先让高校教师可以熟练的运用这些多媒体软件,懂得如何操作。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进行培训让教师掌握可以如何做得更加生动,有吸引力。最后需要教师结合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制定适合本课程的方式。试用阶段,可以与所授课程相同或相近的教师互相进行试讲并进行互评,改善后,运用到课堂,通过与学生的磨合形成自己独有的授课方式。这样不仅有效提高了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且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5结论

本文分析得出企业在用人方面更加务实,岗位缺口大,找不到满意人才,而且管理类高校培养的管理人才很多都难以胜任中高层管理工作。人才的培养一大部分取决于教师的培养指导,毕业生能否胜任相应岗位的工作是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最直观最现实的体现。本文分析了管理类高校学生及教师的不足,学生学的东西广泛但比较浅显,缺乏实践,教师虽有深厚的理论储备但也未曾真正做过企业管理层。针对此,从教师自身和校方支持两方面,提出管理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策略:建立教学目标,树立合作意识,寻求校企合作,搭建教学网络平台,引进模拟系统以及信息化教学的使用等。提升管理类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使之培养出更加适合企业的综合型人才,既能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也很好的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余承海,姚本先.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及其优化[J].高等农业教育,2005,(12):53-56.

[2]曾晓进,魏飞跃,周曦.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J].教育教学论坛,2019,(3):74-75.

[3]李朝.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103-105.

[4]姚则会.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反思与提升策略[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19(3):108-113.

[5]卢倩倩.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0):235-238.

农林经济管理类范文篇10

1国内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生行政法学、行政伦理课程开设情况

依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07-2009年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排名,选取了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参评的44所高校,通过访问高校公共管理学院网站来获得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专业简介等,调查了行政法学、行政伦理(或行政道德)两门课程开设情况。在44所高校中,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并未开设本科,因此没有纳入研究范围。在40所高校中,开设行政法学(或宪法与行政法、行政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法与政府)的院校共有33所院校,占调查总数的82.5%。仅有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所院校没有开设此门课程。在开设该门课程的院校中,大部分将其列为专业主干(核心)课程,仅有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及潍坊医学院2所学校将其归为专业选修课。40所高校的公共管理类院系行政伦理开课率偏低,仅有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11所学校开设这门课程,仅占调查总数的26.8%,并且11所院校均将其归为专业选修课。行政法学在国内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生中开课率较高,这与我国日益推进的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理念是分不开的。但同时行政伦理课程开课率偏低,这种重法制而轻伦理的本科教育理念对于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培养将是极其有害的,不利于解决学生在价值观上的矛盾与冲突,不利于培养既懂法、守法又遵从行政伦理、拥有较高道德水平的21世纪管理者。

2关于行政法学与伦理学课程教学协同化的调查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本科生开设了行政法学和伦理学(而非行政伦理)课程。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试图了解行政法学以及伦理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对两门课程协同化教学的态度。本次调查对象为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8级和2007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发放问卷41份,共回收有效问卷41份。调查发现,48.8%的学生同意“教师在上伦理学课程时有考虑到行政管理专业特点,并不是泛泛而谈”,43.9%的学生同意“教师在上伦理学课程时有穿插与行政法学相关的内容”以及43.9%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上行政法学课程时有穿插行政伦理相关内容”。这说明,两门课在实际教学上存在一定的协作。36.8%的学生表示“伦理学与行政法学所教授的不同价值观会让我感到困惑”;29.3%的学生认为“伦理学与行政法学两门课程的教学是完全脱节”。可见,由于两门课所代表的不同的价值取向,造成了不少学生的疑惑。65.9%的学生认为“如果伦理学在授课中配合行政法学课程的内容,我觉得效果会更好”以及75.6%的学生同意“如果行政法学在授课中配合伦理学课程的内容,我觉得效果会更好”,说明学生希望两门课程能够实现更好的协同。

3行政法学与行政伦理课程教学协同化的实现途径

两门不同的学科(法学与伦理学)究竟有没有可能为了一个共同的培养目标而相互协同?如果能,其协同的具体措施和形式是什么?我们提出了教学改革思路,并在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初步付诸实践。实践途径可概括为“三同三共”方案,即,同一个教师团队、同一个学生班级,同一个开课学期、共享教学案例库、共享公共管理理念、共同开展课程实习。整体思路是:协同不一定要全部在课堂内完成,而主要靠(教师+学生)=团队协同,(课内+课外)=时间协同,(理论+案例)=内容协同。具体方案如下:其一,培养计划的修订。基于广泛调研,并咨询专家意见,建议公共管理学院所有本科专业开设行政伦理,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学时为32学时,2学分。同时开设行政法学课程,学时为48学时,3学分。两门课程开课学期及班级实现同步,以利于协同教学。其二,教学团队的组建。行政法学课程组与行政伦理课程组共同组成协同教学团队,实现集体备课,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其三,课堂教学协同化。两门课分别在教学进度计划中将协同的课次、内容列明。两门课均单设三次以上的案例讨论课,由两门课的教师共同参与主持。其四,课下实践协同化。两门课共同组织课外1~2次实践教学,包括采访政府公务员、旁听行政诉讼法庭辩论等。其五,案例库建设。在原有两门课案例素材的基础上,编写行政法治与行政伦理案例汇编,作为辅助讲义,条件成熟的时候正式出版。其六,第二课堂活动。面向公共管理学院全体学生推出“影像中的行政法治与行政伦理”系列活动,通过看电影、专家点评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思考行政法治与行政伦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