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院校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19:09:55

农林院校

农林院校范文篇1

(一)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辽阔、物产丰富,是少数民族文化集萃与汉民族文化互相交融之地。在西部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民间美术,还形成了悠远古朴的黄土高原文化、充满异域色彩的伊斯兰文化、热情奔放的北方草原文化、东西合璧之美的西域文化、凝重神秘的藏文化、古色古香的巴蜀文化和具有人性化欢乐的滇黔文化七大文化圈。这其中,不乏许多与农林和艺术关系十分紧密的文化,为艺术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二)具有传统强势学科西部农林院校具有农、林、动等传统强势学科,这些学科由于办学历史悠久,基础理论扎实,科研成果丰硕,成为了学校科研水平的代表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柱型学科,同时也是一所学校综合竞争力的体现。艺术设计专业若与这些强势学科共谋发展,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三)具有难得的发展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了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步伐,也为西部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加速西部地区农林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仅对西部地区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西部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办学新思路

西部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地域、师资、软硬件设施等方面与东部沿海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在办学思路上照搬东部发达城市高校或艺术专业院校均不具优势且缺乏市场竞争力,且这些发达城市高校和艺术专业院校在办学模式上已相对成熟并各具特色,要在这些院校现有的办学模式上寻找突破口非常不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开办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有1000多所,西部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想要占有一席之地,寻找新的特色办学思路势在必行。

(一)树立“服务三农、服务西部”的理念除了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服务大众、服务社会也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产学研结合的教育理念下,西部农林院校依托农、林、动等传统学科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带动西部地区农、林、牧等相关产业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西部农林院校中新兴的艺术设计专业,也应与学校总的发展方向和服务理念保持一致,立足西部、立足三农,打破过去认为艺术设计服务于时尚高雅的观点,将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与学校理念结合,再根据学校的学科优势,走出一条有别于其他发达城市高校和艺术专业院校的特色办学之路。同时,农、林、牧业本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艺术设计专业服务三农、服务西部必将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只有这种差异化的办学思路,才能使西部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具有自己的特色,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实现区域内资源整合西部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普遍起步较晚,加之身处中国西部边陲,往往面临师资匮乏和引进难的问题,尤其身处二级县市的学校,不仅缺乏有资历的名师,还面临着科研水平低下、与市场脱节等问题。一定区域内的这些高校,想要通过自身努力在朝夕之间解决这些问题似乎困难重重,且单打独斗势必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于在农林院校中起步不久的边缘学科,学校不一定给予大力支持。反之,如果这些院校进一步加强联系,在师资、科研、项目等方面进行区域内资源整合则会事半功倍。如师资方面,每个教师各有所长,院校之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外聘、联合讲学等形式进行师资交换和资源共享;科研方面,院校之间可以根据科研课题组建流动性科研团队,实现强弱互补,共谋发展;项目方面,更是可以实现资源进一步优化,不仅教师队伍可以共同合作攻关各种对外服务项目,也可以将项目引进课堂,在合作院校之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加强学生与市场的联系。这种区域内资源整合不仅是对资源的优化和合理利用,更是加强高校联系,提升整体科研水平,塑造对外形象的有力手段。

(三)争取院系合作、多学科支持西部农林院校大多已转型为集文、理、工、医、农、林为一体的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大学,而综合性大学的特色和优势也就在“综合”二字上。多学科、多专业设置对人才成长非常重要,艺术设计专业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进行跨学科、跨专业人才的培养。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起步较晚,和艺术专业院校相比缺乏精深,和其他综合性大学相比缺乏知识结构和宽广的就业渠道,所以在多学科交叉上更要做到深入透彻。围绕“服务三农、服务西部”的理念,艺术设计专业应与其他农、林、动等院系和学科进行深度合作。艺术服务于生活,不仅时尚前沿的产业需要艺术设计,农、林、动等产业也需要艺术设计进行包装、推广,而艺术设计专业所涉及到的视觉传达、环境艺术、数码艺术等领域与农、林、动等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见,只有依托学校大的学科背景和优势,在现有艺术设计专业办学模式下另辟独径,深入钻研艺术设计与农、林、动的产学研问题,才能使自己的艺术设计专业有所专、有所长。

(四)走品牌创新之路,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西部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常有被“边缘化”的尴尬,学校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道路上常忽略对新兴学科的扶植和宣传推广,使得艺术设计专业常被人不理解甚至产生怀疑,这对学校招生宣传和就业工作都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艺术设计专业应该在农林院校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充分利用自身所长,打造各种艺术团队和设计工作室,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扩大自身影响,使其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名片,进而带动学校其他学科也走上品牌创新之路。

(五)拓展应用领域,紧跟时展要发展,就要创新,陈旧的思想和内容只能淹没在历史的大潮中。西部农林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要有别于其它高校现有的教学模式,就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拓展应用领域,使其紧随时展的潮流并适应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正如音乐可以对人的情绪、心理产生强烈的影响,所以出现了通过音乐进行医学辅助治疗的课程,这是音乐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艺术设计和人类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即使是色彩的一点点改变都可以带给人不同的感受甚至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其相关知识在衣食住行诸多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如将这些应用进一步拓展到农、林、动等其他学科领域将是一个新的突破。谁也无法预料,也许将来某天,艺术设计会有门课程研究如何通过环境设计让家禽牲畜或农作物生长更快速、更生态,更有益于人类健康。

农林院校范文篇2

关键词: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思考

一、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发展概况与“三大构成”课程学情分析

1.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发展概况。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以学科门类划分界限的情况正在不断改变,以学科门类命名的大学在办学范围上也在不断扩大、跨界与融合。农林院校依托既有的学科专业基础孕育发展出一些设计类专业,如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家具设计与制造)等,以这些学科专业为基础不断拓展,逐渐形成了具有农林院校特色的设计类学科专业。农林院校中设立的产品设计专业,有相当一部分源于木材科学与工程、家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有着典型的工科性质,强调从材料、工艺转而演进设计的逻辑关系。在面向行业的专业建设过程中,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多以家具、家居、家饰、家纺等产品类型为设计对象,与一般院校的产品设计专业相比,有着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化特色。2.“三大构成”课程学情分析。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在招生方式上归于艺术门类招生,生源相较其他高校的产品设计专业并无二致。“三大构成”课程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三门课程的统称,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与核心,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德国包豪斯设计教育体系,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被引入我国高等设计教育体系。目前,各设计类专业均开设了“三大构成”课程,“三大构成”课程已经成为设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三大构成”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完成从感性美到理性美的过渡,从绘画思维演变到设计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专业设计知识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任何类型产品的设计都需要进行点、线、面、色彩、空间和质感等要素的组合,这些要素也是“三大构成”课程的学习内容。无论是在设计认知还是设计创新方面,对构成规律和方法的运用都十分重要。由于“三大构成”课程的专业基础性课程性质,目前在教学中,部分学校仍未能很好地根据产品设计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服务行业等特点与要求,有针对性地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出专业差异与侧重点,往往还是进行宽基础、通识性教学。“三大构成”课程原有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比较僵化,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导致注重技法、忽视创新、缺乏现代先进技术运用、难以实现创造力与应用能力培养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以往的“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强调对练习习作的重视,学习过程由教师主导,忽视理论与实践学科的关联,启发式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不足,学生自主深入思考问题的空间太少,对课程教学训练的完成过于模式化等。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三大构成”课程原有的教学模式与内容已经满足不了人才培养的需求,亟待创新。

二、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思考

1.创意与技法。长期以来,在“三大构成”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强调技法的重要性,而往往忽视了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基础性课程的练习,让学生对专业产生兴趣,并在今后的专业设计课程中融会贯通,是专业基础性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三大构成”课程的教学目的正在于此。如何在“三大构成”课程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是教师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如,有在立体构成课程中导入叙事性设计概念的做法,对学生不仅有技法的要求,更有思维的要求,要求学生选择设计题材,并理性分析叙事内涵,提炼情感元素,完成设计构思,在课程中训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基础与专业。“三大构成”课程为专业基础课,通常设置在第一学年,此时学生并未接触到专业课程,对于专业的认识还处于模糊状态。同时,由于“三大构成”的任课教师往往过于专注于基础课程教学,与专业、市场的结合度不够,在课程内容设计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做到基础与专业的交叉与融合,课程内容往往不直接与设计实用目的联系在一起,而强调纯粹形式上的创造与练习。如果“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停留在构成本身,失去与专业设计之间的有机联系,呈现出与设计相脱离的表征,则达不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势必降低“三大构成”课程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基础性与引导性作用,进而流于形式。如果“三大构成”课程教学中没有联系到具体设计案例或应用途径,势必造成学生无法了解“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内容在专业设计中的具体运用与使用价值,教学效果必然无法得到保证。作为产品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三大构成”课程是为后续专业设计课程服务的,并且两者之间是一种基础与提高的关系,“三大构成”课程应与具体专业设计课程有机联系起来。农林院校的产品设计专业,面向专业所服务的产业,应将后续专业设计课程中的前端部分,抑或是初步设计部分与“三大构成”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3.西学与中学。“三大构成”课程来源于西方设计教育体系,在进入中国设计教育体系之后,被中国设计教育界所广泛接受。从“三大构成”课程开始,中国现代设计教育逐渐摆脱了以传统手工艺为主要内容的工艺美术教育的影响,“三大构成”课程对于中国设计教育的影响不可谓不大。然而,手工业时代的传统工艺美术并未完全失去在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意义。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主要面向家具、家居、家饰和家纺等产业,这些产业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传统工艺美术因素引入“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有着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与合理性。如,传统图案从表现形式上看,有节奏、韵律、对称和均衡等,与平面构成原理极其相似;同时,传统图案更能体现精神领域与文化价值上的内涵,所涉及的题材有因物寓意、物古图祥、言必吉祥、立意独特的特点,形成了独特、浓郁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个性特征。4.表象与内核。目前,“三大构成”课程教学中存在停留于表面形式而忽视实质内核的现象。教师过于强调构成形式和技法,而对于构成理论和法则则谈论较少。个别高校甚至在设置课程体系时,没有设置理论课时,完全采用实验方式练习,忽视了理论传授这个重要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于理论体系部分缺乏讲述与分析,而是让学生直接进行构成形式练习。学生由于缺乏构成理论的指导,往往在个人体会的基础上参考甚至模仿、抄袭所能查阅到的图例习作,没有很好地在构成原理指导下进行实践创作。形式上的训练如果不与本质思考相联系,则无法指导学生从事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与设计实践,造成“三大构成”课程教学中表象与内核的脱离。

三、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方式探讨

1.项目式教学。长期以来,部分教师认为“三大构成”课程不适合进行项目式教学,对其存在思维定式,其实不然。项目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容易形成体验感和成就感,学生通过自主协调处理在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习效果。通过项目载体、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等途径和方式,让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达到了知识运用、探索创新、能力训练、素质培养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训练。2.研究式教学。针对目前在“三大构成”教学中出现的过于强调构成形式训练的弊端,可以通过研究式教学的途径,让学生自主探索、独立研究进行“三大构成”的训练。通过题目明确、概念引入、课后调研、个人分析、小组讨论、创意探索、构成表现等步骤,在纯粹的构成形式练习以外,导入更多的设计思维,更快、更好地让学生从绘画意识转变到设计意识。3.互动式教学。以往的设计教育中也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常常是作业布置下去,就让学生进行构思创造,接着进行作业点评,最后提交作业终稿,教师进行作业评分,整个过程处于单向方式,缺乏互动环节。教师不应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素质和能力训练的引导者与赋能者。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巧妙设计教学环节,让师生直接产生双向互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改变以往教学模式中师生双方的固有角色。如,案例探讨、作品汇报、作品展览、学生互评等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过程的互动性。4.材料与手段多元化。以往“三大构成”课程教学中师生习惯使用某些材料。一方面,这些材料购买容易、操作简单、技法成熟、使用广泛,是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做法;但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使学生在构成训练过程中易受到材料的局限,无法摆脱使用这些常见材料带来的思维定式与桎梏。材料与手段只是展现构成的载体和技术,在“三大构成”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应只会简单地运用所熟知的固有材料,而应该开拓和尝试各种新材料与新技法,拓展设计思维,探索美的形式,通过体验方式探寻不同材料与技法所表达的美感,激励学生运用更开阔、新颖的视角观察周遭,发现美、探寻美、创造美。

现阶段,虽然农林院校产品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但在不断践行教学改革举措的情况下,教学方式逐步改进,教学内容不断调整,教学效果日臻完善,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立足于产品设计专业基础,面向泛家居行业集群,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将“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方式与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相结合,培养具备创新设计能力与创新设计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产品创新设计人才是十分必要的。基金项目: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农林高校设计专业构成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X2015016)。

参考文献:

[1]吕建华,陈铭,李贤伟.基于产品设计专业的家具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思考.美术教育研究,2015(9).

[2]刘晖.高校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1).

[3]刘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设计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课程教育研究,2017(12).

[4]杨华.叙事性空间设计训练——空间构成课的改革与实践.包装与设计,2008(5).

[5]张曼华.不同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内容差异化的必要性探究.大众文艺,2017(12).

[6]田君.“三大构成”的引进.装饰,2008(3).

[7]萧玥.传统图案再“构成”.美术教育研究,2017(5).

农林院校范文篇3

艺术教育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潜移默化的隐性影响,可以对农林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竞争能力带来质的提升[8]。领导重视是艺术素养培养定位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及良好的开端,因此,农林高校首先应该由相关领导牵头,明确艺术素养教育的定位,使其成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进师资,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为艺术教育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还应使教师与学生意识到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教师应对艺术课程的责任与重要性有充分认识,从而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艺术课程教学质量[9]。同时,应结合农林院校中农村学生比例较大的实际特点,通过总结教学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学生对艺术素养教育的认识,是另外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应使农林院校的学生意识到艺术素养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使之充分理解艺术教育在启迪智慧、和谐发展方面的无形的、隐性的作用。

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体制是艺术素养教育有效开展的保障,农林高校应为艺术素养教育制定出健全的管理制度[10]。(1)应设置艺术教育管理和统筹教学机构,通过专人负责管理和固定经费投入,对全校艺术素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并管理和指导计划的推进实施。(2)应结合农林院校的实际特点,构建一套文学艺术与农林课程体系互相渗透、互相交叉的学科结构。当前,不少农林类院校已经设立了艺术类专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专业力量与资源,实现艺术与农业、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教学,这也是农林类院校艺术教育的一种理想形式[11]。此外,艺术师资的数量与质量,也是艺术素养教育的关键因素[12]。结合艺术教育的具体需求,农林院校应该创造条件,积极引入和培养艺术专业教师,还应大力提升艺术教师队伍的质量。作为农林院校的艺术专业教师不但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还应适应农林院校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具备艺术专业知识的多能性,专业知识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还应具备交叉学科知识的广知性,了解农科、理科、工科的学科背景,通过艺术教育对学生传递美育理念,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合理的艺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是农林院校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根本[13]。因此,应以人为本,设置科学合理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农林类课程与艺术类课程的配合应结合农林院校实际特点与艺术素养教育规律,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框架。应注重农林类课程与艺术类课程的相互配合、交叉与渗透,以艺术讲授为主、专题报告为辅,构建课程框架。安排艺术与农林类学科相互融合的课程应根据农林专业的既有课程体系,不但安排一些艺术理论课程,也安排艺术与农林类学科相互融合的课程,如《园林与艺术》、《城市艺术景观设计》等[14],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相互贯通、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也增强学生兴趣,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15]。在课堂教育之外,还应创建多课堂艺术教育的模式,积极引入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和校外艺术教育活动,不但关注学生的艺术理论与修养,也重视其艺术活动与实践,结合学生整体艺术素养相对欠缺的特点,由浅入深地设置艺术教育体系,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

农林院校范文篇4

【论文摘要】合唱艺术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农林院校中合唱艺术普及状况却不容乐观,笔者从多年的合唱教学和组织工作经验中分析,认为普及合唱应从明确意义、分析现状、创新手段等三方面着手。

合唱艺术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合唱团体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合唱赛事促生了众多的大学生合唱团,在一定的程度上呈现了合唱艺术面上的繁荣,但冷静地思考后不难发现,在农林院校中,由于种种因素合唱艺术并不像我们想象那样拥有令人欣喜的局面,在普及效果和普及手段上都有很多的不足,笔者认为普及合唱,意义还需明确,对象还需分析,手段更需创新。

一、合唱艺术在大学生成长成材中的意义

(一)合唱是培养团队精神最好的方式之一

作为一种群体性艺术,追求的最终目的是一种集音色、表情、力度、速度、气息、感情等方面因素的高度统一的艺术,达到这种统一,要求队员之间相互配合、聆听、默契,更需要队员拥有细腻的内心情感和较强的自控力,长期的合唱训练,可以使合唱队员潜移默化的理解了合作的重要性和达到合作所需要的努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合唱是培养想象力的最好形式之一

事物的进步来源于诸多的假设,这种假设更多是基于一种想象,日本著名音乐教育家林木镇一说一个离开想象力的人,他将一事无成。爱因斯坦说:“我的成就得益于我童年的音乐教育。”合唱作为音乐教育重要的载体之一,“想象”是其理解作品的重要手段,如合唱曲《雪花》,需要演唱者想象雪花飘落的情景,又如合唱曲《回声》,需要想象生活中回声的效果才能把握好演唱效果。学生通过长期的合唱训练和理解,想象力也必然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合唱艺术是营造大学生“和谐”心理的良好途径

早在《国语·周语下》中记载,单穆公、伶州鸠的音乐审美评价,“声和才能心和,心和才能人和。”另《溪山琴况》开首即写到:“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为琴,其首重者,和也。”君子和而不同,合唱艺术作为声乐交响形式的艺术,其完整的演绎实则是对一种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追求,而不是克隆的相同,艺术为追求“真、善、美”的本质,更能让学生心灵时刻记住美好,心适则行适。

(四)思想教育的良好载体

合唱艺术传入我国已有百年,在这百年的进程中,都处于中国进现代历史上政治斗争,社会变动最激烈时期,作为同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联系密切的中国合唱音乐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讲,正是这种社会政治变革的曲折反映。演唱和学习中国合唱音乐作品,能让演唱者更加生动的了解我国革命历史,例如《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等套曲,生动的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革命和抵御外敌的情况,这样的作品数不胜数,演唱这类作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很好途径。

二、合唱艺术在农林院校的现状

(一)大学生对合唱艺术认知偏低,实践比较少

由于传统艺术教育的薄弱和社会大的文化环境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对音乐艺术知识的了解可谓知之甚少,合唱艺术更入其列,笔者通过对我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在300份问卷中了解到,有98.8%的学生没有现场看过一场合唱音乐会,只有10.2%的学生在高中时参加过合唱活动,97.6%的学生从来没有接受任何合唱艺术的理论知识的教育;走访中大多学生认为合唱形式就是一群人规矩的站在舞台上齐唱革命老歌,少部分学生能提到合唱有声部,论及作品时只能谈到《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为止,合唱的发展历史更是一无所知,谈到合唱的作用时,更有不少学生认为合唱是一种政治工作的需要,合唱艺术原有的面貌受到扭曲,其间不禁令人深思。

(二)大学生对合唱艺术的潜在需求较大

在同上问卷中统计得出,有99.4%的学生选择喜欢音乐艺术,其中选择酷爱音乐的学生占19.3%;97%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开展艺术教育非常必要,有85.6%的同学认为合唱有利于团队精神培养和提高艺术修养等作用,有62.5%的同学选择愿意参加各类形式的合唱艺术活动。这些数据在一定的程度上客观的反映了学生对合唱艺术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和表达出乐于参与合唱艺术活动的意愿,合唱作为声乐交响体裁,作为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引导和倡导,定将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农林院校大学生参与合唱艺术活动的现状不容乐观

大学生学习合唱艺术的途径一般有选修合唱艺术课程、参加合唱团等方式,然而,据笔者所了解的十几个农林院校的情况却不乐观,一是基本没有开设合唱艺术方面的选修课程;二是长期坚持训练的合唱团不多,往往有比赛就进行突击训练;三是校内合唱活动不多、活动质量不高,为军训拉歌、纪念一二九活动等歌咏形式开展的居多。综上三点也是导致了大学生对合唱艺术的认识缺乏、实践偏少的重要原因,这些现象的背后同时也反映出农林院校中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其间既有学生的流动性大,音乐基础知识薄弱,师资缺乏等实际困难因素也有学校本身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不够等大环境因素。三、积极创新,唱响普及合唱艺术的三部曲

(一)积极引导,感悦于耳

音乐艺术作为听觉艺术,音响是其惟一的表现,合唱作为音乐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她的普及,首先要改变大学生对合唱音响的一贯思维,由于大学生对合唱艺术认识的缺乏,对合唱音响接触比较少并且单一,往往会把合唱音响局限的想象成某一种固定的模式,丰富的合唱艺术内容及音响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被大学生所知,阻碍了其学习或探索合唱艺术的积极性,这也是现在很多大学生为什么不愿参加合唱的原因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既是学校向学生传达一个倡导高雅艺术的信息,更有利于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扫除学生对于合唱音响上的盲区,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合唱音响之美。

(二)循序善诱,理解于心

在学生对合唱的丰富音响有一定了解后,应该进一步创造条件和机会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一批合唱艺术的合格欣赏者和组织者。一是通过第一课堂帮助学生增进对合唱艺术历史及优秀合唱作品的了解,掌握欣赏合唱艺术的要领和方法,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合唱艺术选修课,没有条件开设的学校,可以借鉴跨校选修课的模式来实现,现在高校相对集中,这样做既可以整合资源,更有利于学生群体的串联,形成氛围。二是可以通过一些群众性较强的歌咏比赛为契机开设指挥培训班。除此,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来学校进行合唱普及讲座,集中欣赏一些经典合唱曲目,阐述合唱艺术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合唱艺术实践。

(三)精心组织,唱不离口

合唱实践是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最好载体之一,是实现合唱艺术在大学生成才中意义的重要途径,因此,精心为学生搭建平台,实现最广泛的合唱普及十分重要,也是关键。如下参考:

1.由分院团委组织,以新生班级为对象,进行班级歌咏比赛。目标:通过一次集体的创作和表演,促进新生班级的凝聚力形成,使学生了解一定的合唱基础知识。手段:以奖促进,突出班级合唱节目的创意和集体参与,在演唱技巧和内容不为重点,内容健康,体现一般的演唱即可。效果:学生参与热情高,班级同学间迅速熟悉,体验到歌咏的快乐和意义,掌握了一定的合唱技巧和知识,为许多分院所推广和欢迎。

2.由学院团委组织,以分院为单位,进行主题合唱汇演。目标:进行主题教育,让学生体验一次有一定难度的合唱实践,掌握合唱的形式和理解合唱的内容,同时营造全院良好合唱的氛围。手段:下拨经费,要求各分院团委精心组队,并要求聘请相关专业指导教师进行排练,规定演唱曲目,要求一个月的时间跨度,确保整个过程是一次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效果:学生熟悉了合唱艺术的基础知识和要求,感受到了一次专业式的训练,掌握了一定的演唱技巧,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我院办学五年期间成功举办过四次合唱汇演,合唱活动现已成为我院校园文化活动的一大品牌。

3.由学院团委组织,以全院学生为对象,组建学院大学生合唱团。目标:打造一支相对专业的业余合唱团,培养一批良好素质的合唱队员,对内起示范和辐射作用,对外代表学校学生的精神风貌。手段:进行日常训练,每周2次训练,学分认证,专业指导,严格管理。

大学生应该是人类文明主要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更是人类文明的受益者,合唱艺术作为人们近千年的文明积淀,承载着人类近千年的智慧结晶,是一本涵养丰富的教科书,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需要和谐,人们需要合作,作为人才熔炉的大学校园里需要合唱艺术,艺术教师们应该努力倡导合唱艺术,从普及做起,合唱艺术的唱响必将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呐喊助威。

【参考文献】

[1]修林海,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农林院校范文篇5

关键词:创新创业;协同培养;特色发展

1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要义

长期以来,对创新创业内涵要素认识的偏颇,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层面的误区。根据学术界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认识,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应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注重实践,激发学生创造力、创新力的教育活动。在这里有几个关系需要厘清。

1.1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厘清的三种关系

创新和创业的关系。美国创业教育之父杰弗里•蒂蒙斯指出:“如果把创业比作美国经济的发动机,那么创新就是此发动机的汽缸,它带动了重要新发明和新技术的诞生。”创业的核心与本质是不断的创新,创新支撑着创业发展,创业是创新理念、要素行动化的体现形式。创业的创新,重在应用的创新,促进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商业化;创新的创业,是基于创新基础上的创新型创业、机会型创业和高增长的创业形式和模式。由此可见,创新创业不是创新和创业的简单叠加,说到底是一种双生关系。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不是游离于学科、专业教育之外的空洞教育,而是在专业教育基础上的教育形式。有学者运用生物学上的共生理论来解释创新创业教育的区别,认为这二者既不是寄生条件下的“点共生”模式,也不是共生条件下的“间歇共生”模式,而是对称互利共生条件下的“一体化共生”特殊模式。二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一种“一体化共生关系”,一方面,要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指导,深化我们的专业教育改革,促进专业教育内涵特色发展;另一方面,要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元素,在不打破原有专业知识体系框架下,扩展专业教育的空间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特殊群体和全体学生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面向的是特殊群体,还是全体学生这也是需要搞明白的一个问题。有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只针对少数有创办企业、公司潜质的学生开展的专门技能性教育和训练”,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

1.2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义

农林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行业地域特色鲜明的教育体系。一方面,农林院校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持,为区域及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另一方面,区域及农林行业为农林院校的发展给予了资源支撑,行业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影响着农林院校的建设。农林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和行业特性。

2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

2.1创业创业教育面临的三大困境

从教育的内部系统来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够,系统化的教育改革难以开展,是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内部困境。纵览国内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出现的一种倾向是,简单把设置一个试点班、开设一些创新创业课程,就等同于创新创业教育。从教育的外部环境来看,难以有效实现创新创业协同培养是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外部困境。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一定要打通知识的习得、知识的创造、知识的运用通道,要建立贯通、有效、整体、联系的校企联合、校地联合协同培养体制机制。从教育的实施过程看,高校的思想不统一、盲目跟风、步调不一致,也是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实践困境。部分高校没有正确把握教育的渐进性规律。

2.2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

农林院校作为大学的一种类型和有效组成部分,也具有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创新创业教育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创业教育孤立于农林专业教育之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有余,内涵挖掘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的环节存在缺失,环节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环节脱节,难以做到学以致用。

3农林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

3.1用系统的观念,深入的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过程,需要通盘考虑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宏观整体的概念,深入推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具有创新创业潜质人才的选拔和招生制度、弹性培养制度、质量评价与学位评定制度,形成比较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为例,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全面成才、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发挥“农科教一体化、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与传统优势,稳步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一是注重在教育内部系统中形成要素合力。出台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健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自主学习、指导帮扶和文化引领等“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二是形成贯通的机制体制。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本科专业人才、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体系,打通三个相对独立的培养单元,形成一体化的体系。三是重点突出、实现突破。在创新创业思想的指导下,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学校的重点工作。逐步修订完善65个本科专业,69个一、二级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及方法、条件与保障。

3.2用渐进的原则,逐步开展教育教学实践

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采取渐进的原则,“试点先行、逐步推广”,不失为一条稳妥的途径。这种做法既不会冲击当前的专业教育体系,还能够结合学校实际,逐渐形成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了试点学院先行的做法。动物科技学院被确定为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学院以“建设全国一流农林高校创新创业学院”为目标,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创业理念,探索“动科专业为主体、草业和水产专业为补充”的“1+2”模式,稳步推进全国“农学”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一是以招生制度为突破口,建立适用创新创业的学业主题评价制度。学院采取大类自主招生,同时结合大类内自主选择专业,创立创新创业试验班,遴选符合条件的学生进入试点班级进行(专业)学习。二是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建设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创新创业与素质教育”8学分课程模块,开设创业基础课、就业创业指导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并逐步实现专业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深度融合。三是改革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开展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四是加强创新创业与素质教育学分管理。

3.3用协同的理念,建成创新创业教育的示范地

农林院校范文篇6

(一)教学管理不完善

1.培养目标定位过于宽泛。这些年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和相应的改革未在深层次展开,培养目标仍不明确,国家提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在全国基本还是一个模式。据调查,农林院校与综合类、财经类院校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都是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3]。然而,近年来金融专业毕业学生很多,学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农林院校这种“高级专门人才”很泛的定位已经不适宜,他们亟需明确定位自身的金融特色。2.考核方式单一。大部分课程传统的“一考定成绩”考试方式存在考试目的功利化、单一的闭卷考试、标准化题型、答案规范化和百分制成绩记分方式等问题,这种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严重阻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标准化考试的客观题偏多,扼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个性发展。虽实践课程占考试成绩比例,但部分学生模拟实验流于形式,校外实践也是提供虚假性报告,教师考核注重结果,不注重实践过程,学生实践能力并没有提高。[4]3.教学评估亟需加强。教学评估是校内一项最重要的评估,它可检查监督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评估是学校一项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管理举措,在不同程度上激励和督促了教师教学的改进。不过有些评估制度没有实施不到位,能真正起到改进教学作用的评估相当缺乏。学校教师成立专门小组对教师教学评估措施要么较少要么偏形式,教师看不到真正的结果也不能及时改进;学生评教失真及体现不出教师的真正教学水平。总之,评估的反馈渠道不畅通、反馈不及时、反馈信息粗糙,教师要么不知道评估结果要么了解评估结果,但不知强弱在哪些方面。因此,教学评估应多元化实施到位。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没有合理的课程设置就无法将培养目标落到实处,也无法完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任务。中国众多农林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与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基本一致,没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1.公共课偏重和实践课偏少。湖南某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额定学分为164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学分44分,占27%,公共课程比重超过四分之一。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但很多内容重复且基本都是理论知识,学生缺少兴趣。金融专业的国际化对学生英语能力要求很高,然而大部分学校英语课都是针对四六级考试的课程学习,而学生需要的更多是对金融专业方面的英语学习,在社会上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金融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根据各高校网站调查,大部分院校整体实践学分比例相对较少。很多农林院校开设的商业银行业务模拟实验,证券、期货交易模拟实验,金融类课程论文,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答辩等实践教学课程,在学习中只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2.专业基础课过泛和主干课偏少。专业基础课很多,主干课只有五门,专业选修课少。设置课程内容十分注重宏观,对于微观课程设置相对较少,而毕业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都是微观金融问题。农林院校在国外最新知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课程设置相比较少,但其他院校专业选择性更多、更强。例如,哈佛大学专业课偏重国际化,香港中文大学更注重实用性和实务性,对学生以后工作有更大帮助(表1)。1.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大部分院校以课堂讲述为主,教师处于主动地位,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教师有很大的挑战,需要教师逻辑思维能力强,讲授课程能清晰鲜明并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它可以让教师监控整个教学过程,利于进行系统的科学知识传授。但一味对学生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忽视个体的差异性,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和思想也缺少个性和缺乏创见。灌输式教学方法重传授轻参与,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担当观众角色缺乏思考活动,这种单向交流式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完全被束缚、创新思想被扼杀。总之,垂直性思考和抽象化学习的模式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不太适用,需要基于传统教学方式加入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主动接受学习和接受知识,案例教学和多媒体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应用型人才亟需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为以学生为中心、单一化到多样化、孤立到结合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有效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现从观众到演员的转变。2.实验设备和基地缺乏。金融实践教学是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农林院校发展比较晚,学校以农学为主,重视发展农学特色类专业,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因而,实验设备和基地缺乏现象一直存在。江西某农林院校设有管理综合实验室、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国贸金融实验室和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验室等5个实验室。但并不是每个学校的金融实验室都有这么多,大部分院校硬软件设施不全。经管院的实验室是供全部经济类学生使用,安排的课时因实验室有限不甚合理。同时,虽然有些院校实验房相对较多,但教学人数也相对要多,设备数量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很多设备都过旧,装置的各种模拟实验并不适用于学生实际工作操作。在实习基地方面,广州某农林院校经管系有六个实习基地,湖南某农林院校拥有中国建设银行华兴支行、长沙银行等一些校外实习基地。因各种现实因素影响,基地还是难以满足学校和学生需求。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能够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实习基地对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校内模拟实验设备不全和校外实习基地偏少都直接影响金融实践教学质量。3.师资力量水平有待提高。整体而言,近年来我国金融学科师资力量有了很大提高,新增师资的学历层次也在不断提升。但各农林院校金融专业因发展较缓慢在结构上不甚合理,教师年轻化趋势不明显,还是以老一辈的教师为主,学历也参差不齐,他们的有些教学方式跟不上学生需求。实验室的指导老师实践经验并不丰富,很多年轻教师均是直接毕业就进入教学阶段,理论知识强,而真正从事金融行业的教师很少,他们自身实践操作能力很有限,因而在实践课上并不能以其亲身实践经历与学生交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很多时候是不了了之。

二、发达国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强调的是开放式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同国家有不同国情,不同院校有不同校情。发展应用性的教育已成为众多院校的选择,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在中国众多院校中不占优势,可借鉴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再结合当前学校金融专业的发展情况,着眼于农村金融市场和学生自身的需求,构建具有农林特色的应用型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

(一)英国

英国高校采取面向经济、工商业的自主性、能力型人才培养方式,强调自由式学习以培养融会贯通、一专多能的人才。学习组织不同于国内,比较松散。高校可依市场需求灵活设置专业和方向,学生可自主选择自己的专业和课程并转换专业,且各种专业的学生都可以一起学习。英国高校的课程可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调整和设计,有时更是与商业人士探讨市场人才需求以便随便变更专业课程。思想教育类的通识课程在大学中要么不设置,要么就是另类的教堂思想教育;三明治特色课程更是让学生既可以学到自己缺乏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技能,也可拥有一定收入独立完成学业[5]。教师在英国只是一个助学者,教师的教学就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活动。课程上教学方式灵活多变,注重学生参与性,要求学生多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提出疑问,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他们的出勤率不是靠点名而是教师采用各种创新的方法吸引学生主动上课。并且他们的独特之处在于采用师生完全平等的教学方法,国内很多院校在于教师告诉学生问题的唯一答案,而他们在于不断探索寻求多种答案。英国毕业论文完全由学生自身完成,教师不参与,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和独立工作能力,学校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关系很紧密,寻求与各种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以实际的工作效果考核成绩。同时高校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学校也愿提供部分创业基金。学生评估有监考评估和课业评估,含任务、证据、成果评定和反馈四步骤的课业评估是英国最具有特色的考核方式,这值得农林院校借鉴。

(二)德国

德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对大学进行改革,应用科技大学和职业学院的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他们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都以应用型为主,既包括理论知识学习也高度重视实践。双元制是他们典型的教育模式,按照金融机构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学生既在校学习理论知识也在企业学到专业操作知识,课程模式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德国高校的教学采用双元制、师生平等、项目教学,在期末教师给予不同专业方向学生一个大题目,下细分10-20个小题目,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题目,利用假期搜索资料和写报告,在开学上课讨论。这种方法给予学生足够自主学习时间搜索资料寻求解决问题路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笔头和口头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提高。实践模式更是与企业紧密结合,以便学生毕业能顺利适应工作,实践教学的教师有很深的实践经验,而且他们要求学生进行技术实习,并结合自己的毕业论文进行。此外,德国高校奇特之处在于他们的合理校企合作用人激励机制,企业面向社会招录合适学生,学生既要进入专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也要接受企业的考核,他们毕业时必须接受专门部门的考核和企业考核技能。另外,“企业主导型”实践教学模式需要企业、学校和政策的大力支持。

(三)美国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对本科层次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有以宏观金融为主的经济学院和以微观金融为主的商学院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商学院模式”培养的学生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农林院校金融学旨在培养基础扎实、适应面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金融人才,主张学习商学院模式成功经验。美国高校允许跨专业,跨学科联合培养。美国商学院培养金融分析师最多,他们的毕业生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就业竞争力强。大学前两年内都进行集中的、疲劳式的必修课学习,掌握必须的金融基本知识,要求学生参加各种从业资格考试以便更快适应工作。且他们的课程设置很灵活,紧跟时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一大特点就是偏微观,整个金融体系课程设置与注册分析师考试科目基本一致,注重金融工具类、金融数学类课程。美国高校运用团队、项目、现场和案例等教学方式教学,用实验、案例、讨论、互动交流等丰富生动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哈佛大学商学院首创并推行的案例教学在MBA教学中很成功,金融学的实践性比较强,适合采用案例教学。项目和课堂相辅相成,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且他们的CBE实践教学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重在突出能力。学校可作为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主导模式,学校邀请企业代表组成委员会分析确定金融行业所具备的综合能力从而根据培养目标确定需要掌握的专项能力,接着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和实施教学内容。农林院校可借鉴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决策和解决问题能力,并且大大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学习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实行一种国家框架体系下以金融产业为拖动力量的、政府、金融机构和学校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的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的综合性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行业的学习是澳大利亚在1963年提出的一种教学形式,是他们教学的一大特色,至今被广泛流传。澳大利亚高校特别重视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强调面向行业、结合企业开展应用型的教育和培训,行业和企业也参与到课程设计以及教学过程中。学校的课程有理论课和基于行业的学习两部分组成,开发非常灵活。学校在设计课程前会先咨询有关行业人士确保教学真正符合金融行业的需求,企业和个人甚至可以定制专业课程。实践课更是由企业和行业联合设置并与大学积极配合以便他们更能适应工作和市场需求,并且政府和行业出资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他们强调学生、大学和行业的紧密合作,学生修完大学前两年学位课程后到企业带薪工作,学习几个月后再回校继续修课程且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学生更是由行业和企业学术导师共同管理。这种教学模式不但可以为企业培养潜在未来员工,节约人力成本,更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提高工作能力和适应工作,在学习中工作和在工作中学习。金融行业变化很快,高校通过和企业的合作能很快了解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的真实动态,促使他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提高教学水平。农林院校可以借鉴此种模式,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亦可解决部分学生的就业。

三、农林院校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新形势下社会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适应社会需求能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开拓事业的人才。农林院校与综合财经类院校相比在金融行业中不具备优势,要想更好发展需要突显“农”特色,需要在培养目标、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做改变。

(一)教学管理改革

1.明确定位金融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第一要素,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6]。只有明确培养目标,才能制定出具有自己特点的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才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才有竞争力。农林院校基本属于教学型大学,它的社会价值应体现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以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人才需求问题,应将金融特色定位于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懂金融实务能操作,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2.学分弹性化和课时灵活。教学机制的改革要以学分制改革为核心,全面实行弹性学制。现在高校可允许学生修满学分提前毕业,或是保留学籍,在一段时间内创业、社会实践和出国留学。设立创新学分以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让学生学习内容更具有选择性、学习时间更灵活,这也打破了学年制对学生的束缚。此外,每所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的优势不尽相同,院校间可以相互合作,允许跨校选课并相认学分以弥补自身资源不足和使各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因很多课程具有交叉性,可压缩部分课时,设置一种课程多个学时,学生可依不同学习方向需求选择课程学时。3.推行全面考核。院校逐步构建以平时考核成绩为主、期终考试成绩为辅的课程学习效果考核新体系,提高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比重,核心骨干课程的比重可占到60%以上,理论课考核为平时考核+期终考试。期末闭卷考理论知识,平时开卷考上课出勤、案例参与、讨论、问答、作业。实践课考核为平时出勤、模拟实验课综合表现、新题目的实践操作处理程度和实践报告,全面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这避免学生平时不参与实践和考试抄袭别人实践报告现象,且丰富了综合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学校实行教考分离制度,且采用统一流水阅卷让评分更规范,此后就考试成绩和试卷难易程度作全面分析评估和总结,提出整改措施。

(二)优化课程体系

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最终要落实在课程体系设置调整上,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要求高校金融学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优化,突出自己的特色注重宏观与微观的有效结合。1.灵活变动公共课。金融国际化趋势则需要学校开设金融英语和商务英语课程,并就不同外语能力学生设置多种外语选修课。同时,学校可适当加强数学的学习时间或是开设金融数学这门课程,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适应金融学众多偏理性课程。并且可开设大学语文、人力资源管理、商务礼仪、会计电算化等个性发展课,根据本专业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和需要,在全校公共选修课范围内挑选适合本专业学生发展需要、学有基础的课程组成课程群,学生选读部分课程。2.扩大专业选修课比例和细化方向。整个专业课程设置在注重金融理论基础的同时要兼顾提供实践应用性课程,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宽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个人竞争能力。我国高校走的基本是先学分后选修的道路,在学分制下制定选修课,现有的选修课只是一个点缀,一个学分的产物。农林院校有为新农村提供更合适人才的优势,可调整设置如小额信贷和农村金融学等农学金融特色类课程以满足农村金融市场人才需求,扩大专业选修课比例。再而,学校可在原有金融专业课基础上优化选修课结构,细分专业小方向。金融学有货币银行学,金融经济(含国际金融、金融理论),投资学,保险学,公司理财(公司金融)等小方向,学生可据学校在这几个方向设置的课程群选择自己的兴趣课程群。3.加强实践课程教学。实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的环节,不要让实践流于形式[7]。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可开设包含证券投资、金融企业会计等课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等课的金融综合实验,或是含管理学、企业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等五门课程的经营管理综合实验,融合实践内容进行实践教学的创新。农林院校组织学生实践调查和调研培养学生自学钻研、团结合作和工作适应能力,再开设专业文献综合训练和专业综合能力测试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并且每周进行课程实习和专业综合实习,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社会实践学分。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改进教学手段

金融专业体系很庞大,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注重思维启迪、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有助于那些缺乏实践学习的学生增强对金融专业知识的认识和深化。1.推行小组单元互动式教学。教师在一些专业课程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采用案例分析对学生进行小组单元互动式学习,教学向“以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转移,让学习成为没有终点的循环过程。教师作为“导演”选择好剧本,引导学生进入不断探索和反思学习的过程,学生作为主角,就金融知识问题中各种小问题进行小组互动讨论,让学习和实际充分结合。教师在课程上审时度势,让学生得到最大收获,并且在案例讨论结束后,要求学生针对个人参与度、课前准备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调动教师教学方式改革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2.充分开展网络教学。充分利用网络,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课件,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技术手段,注意虚拟实验、仿真实验与实际操作的结合,让学生将知识融汇于实际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采用发放问卷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发言和讨论,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将课堂理论教学与知识实践结合起来。此外,学校多利用网络资源设立公共邮箱提供各经济资源网站、教学材料、教学笔记和个人资源等,让大家了解金融业最新发展动态。开设BBS讨论,供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疑难问题等,开放式的讨论建立多层次的师生交流平台,给学生提供方向性指导。

(四)改善教学条件

农林院校范文篇7

多媒体教学的价值及作用

首先,多媒体教学可以运用相关设备创设一个直观且切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于课堂教学内容中,同时激发他们的真实感受和发散性思维,这种情境化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贴合高校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愉悦、舒适的课堂氛围中发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获取课程知识,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技能,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其次,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影音播放功能可以克服一些客观条件限制,充分向学生展示许多无法实际操作的试验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原理、规律及实际变化过程,有效优化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最后,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合理把控教学节奏,使教学进程和学习节奏趋于科学化,调动学生课程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让他们可以很好地消化学习内容并掌握知识技能,由此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教师教学能力面临的挑战一是多媒体教学的认知偏差。多媒体教学凭借其技术优势和有效作用,在现代农林院校教育教学中已经实现了全面普及,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部分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认知仍然不够全面,他们认为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设备、网络信息技术紧密相关,更加适用于与这些技术相关的课程教学,对大多数课程的实用性不强。二是现代教育理念不够健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正处于现代化改革发展阶段,在信息科技不断革新和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推动下,教育理念也需要紧跟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然而部分教师思想转变速度较慢,难以快速接受现代化教育理念,以致在教学活动中仍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利于教育效率的提高和教育工作的发展。三是多媒体教学技能不熟练。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及其设备功能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与创新中,从而导致许多教师难以熟练掌握其使用技能,只能依靠固定的教学模板,缺乏足够的创意性和设计感,无法与实际教学内容紧密贴合,没能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有效作用。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

农林院校范文篇8

关键词:农林院校;建筑设计;导师负责制;专题设计

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2011年开始全国招生,学制五年。建筑学专业在青岛农业大学等类似的农林院校是弱势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借鉴建筑院校的传统培养方案,但终究不是权宜之计。探索一种适合农林院校建筑学专业的特色培养模式是我们在实践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

1明确专业定位

青岛农业大学的建筑学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师资力量薄弱、生源特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培养模式传统、没有突出农林院校的办学特色。与其他工科建筑院校相比较,无论在教学基础、师资队伍、实验设备、生源质量等存在的差距一目了然。根据几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反馈来看,农林院校的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吃苦能力强,工作作风踏实;但是方案延展能力不强,创新性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个人专业发展道路上具有一定的盲区;农林院校的建筑学专业学生就业的高质建筑设计单位不多,考上老牌工科建筑院校的研究生录取率不高。因此,根据农林院校生源的特点、学校在农业区域经济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艺术、农业生态学等优势办学资源,突破总跟在建筑类强校后面发展的被动局面,避开强校毕业生就业的长板,明确建筑学办学专业定位,探索建立符合我们农林院校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展示农林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亮点,发挥自身特长才能在建筑设计领域上有一定的立席之地。落实精神,各地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提速,城乡建筑规划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山东是农业大省,与农业结合的乡村村落建筑规划项目有一定的数量,为我们农林院校的建筑学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要明确农林院校建筑学专业自身定位,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培养方案,以村镇建筑规划设计为重点方向,建构以城乡生态景观设计为核心,绿色田园建筑设计为特色的、区别于工科建筑院校的建筑专业技术人才。为了提高农林院校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深化农林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和创新,突破传统的教学实践模式,构建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以导师负责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

2构建导师负责制教学体系

2.1导师负责制。首先,充分利用农林院校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导师负责制的培养模式。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发展个性化专题建筑设计组(如古村落遗产保护小组、新农村建筑设计与规划组、民宿建筑设计与规划小组、农业生态园区建筑设计与规划组等)。其次,以高职称有科研项目或者高学位有科研项目的老师担任各导师组组长,其科研团队成员组成各导师组教师队伍。在学生大一下学期结束时,组织各专题小组进行教学PPT答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各自的专题导师组,经师生双向选择后确定各组学生名单,“在整体的教学组织框架上以小组形式独立开展教学,发挥教师的学科专长及资源积累[1]”。教学管理体系是由学院按照培养计划要求,制订各年级每学期课程要求,并下达给专业负责人,专业负责人根据培养计划制订培养方案(含课程学时、学期安排、学分多少等),再下达给各个专题导师组,每个小组的成员讨论教学大纲的发展(每组课程设计教学目标、任务书等)。2.2导师负责制教学体系特点。据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建筑学专业学生实习情况,发现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设计实践课程尚存在结构体系不尽合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设计题目概念化,真题少;建筑与规划的设计基础不扎实,互不联系;专业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实践脱节,设计课程的主导地位不明确,学生介入专题研究设计课程时间晚等。“自一年‘建筑初步’课程开始,直至五年级的‘毕业设计’,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是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主要环节”[2]。培养方案进一步强化这一系列课程的核心组织作用,组织专业基础课程、建筑理论课程、建筑技术课程、人文素质类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等的衔接,尽可能满足建筑设计主体课程的进度要求,建立农林院校特色专题的导师负责制教学体系,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学生的五年本科学习中,建筑设计是由表及里的。目前青农大的课程分段方法,通常将一年级的设计基础阶段称为“建筑设计基础”,“二至四年级的中间阶段称为‘建筑设计’,而五年级称为‘毕业设’”[3]。这三个阶段经历了学习设计“了解入门”到“广泛接触”再到“综合提高”的磨练过程。2.2.1一年级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学生经过一年级的建筑设计基础训练,基本了解了建筑与空间的概念、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的组成内容和建筑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进行了初步的钢笔淡彩表现技法训练、平面和空间构成课程、实际建筑的绘图和表达,最后以一个小面积的设计主题结束,为二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打好基础。在这一学年的徒手表现技法训练环节,我们充分利用农林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的植物学、花卉学等优势,学生在完成总图设计时,可以在这方面发挥特长。在建筑测绘、模型制作、建筑空间和建筑环境的整体性认知能力训练环节中,我们利用农林院校的树木学、生态学等,以园林建筑为主题的田野测绘,分析园林景观环境与建筑空间的融合。2.2.2二、三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二年级是设计的入门学习阶段,三年级是设计的扩展学习阶段。每个年级的基本特点是不断重复不同类型与规模的建筑设计主题,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在设计的选题与内容安排上,二、三年级可选题为小中型民用建筑设计阶段,以适应学生的掌握程度。一般来说,每个学期安排三个建筑主题,即两个面积大点的建筑主题和一个建筑快题设计。根据学期总周数,一般长题占6—7周,每周课内周学时一般为8个学时,也就是两个半天时间。在这学期结束时,有一个建筑快题设计专用周,最终图纸表达的时间为6—8个小时。二年级上学期的建筑设计专题可以结合新农村建设下达任务书—新型乡村别墅设计(独院式民宿设计、特色农家乐小住宅等)、城乡社区活动中心设计;下学期的建筑设计专题可以是新农村六班幼儿园设计、特色农家乐餐饮建筑设计等。三年级的建筑设计专题可以根据现在小短假乡村游下达任务书,上学期为农副产品展览馆、山地民宿建筑设计与规划等;下学期为城镇中小学建筑设计、城镇医院建筑设计等。二年级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设计理念、设计程序、深入思考和表达的基本方法。“了解环境、空间、功能关系、造型、建筑性格塑造等重要因素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并能综合考虑”[3]。三年级的教学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做设计的基本技能,如功能分析和空间组合等,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建筑设计,如场地规划、建筑施工、建筑材料、建筑物理等。掌握更多的空间营造手法、立面处理等手法,并培养学生项目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二年级的课程设计环节,就要对农林院校特色建筑设计演练,使学生在农林方面建筑设计与规划项目得到独到的培养。开展实地研究、传统建筑构造方法、农村环境保护、传统建筑与园林设计、新农村建筑设计与规划、农产品物流园区建筑设计规划、农业生态园区建筑设计规划等。2.2.3四年级建筑设计课程。四年级和五年级是建筑设计的综合阶段。在设计的选题和内容安排上可以为中大型民用建筑设计两个阶段。四、五年级基本掌握了建筑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方案能力和创新能力,尝试设计方法和表达方法的多样性,考虑问题要全面,图面要规范。在四年级上学期安排一个偏重于规划内容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同时也要学习施工图纸的绘制方法。四年级形成农林特色的研究性导师组负责制—古村落遗产保护小组、新农村居住区建筑设计与规划组等。下学期为城镇街道步行街的空间改造规划与设计。“形成贯穿建筑学专业教学全过程的“大设计”特色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4]。在高年级,我们将充分利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平台。积极组织学有余力的建筑学专业高年级优秀学生尝试农林院校的特色项目研究,利用导师组的研究课题,展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特色探索。同时将大四、大五、大三的学生穿插组成不同的团队,利用课程设计组织形式参加省级、部级等专业设计大赛,扩大学生的视野和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多注重国内外的最新专业发展动态。从大四的寒暑假开始,提前鼓励学生进入设计院实习。学生提前了解设计院的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程序,了解实际工程项目中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与矛盾。通过短期设计院实习,学生将加深对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2.4五年级毕业设计。在五年级上学期的设计院生产实习,参与实际工程的设计过程,由学校教师和设计院建筑师共同指导,历练学生在实战中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对当前专业动态问题进行初步研究,为走向工作岗位打好扎实的基础。在实习过程中,学院与设计院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实习结束后,学院老师和聘请设计院的高工或一级注册建筑师一起参加学生的公开实习答辩并评定成绩。下学期的毕业设计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在导师负责制下参与专题研究的实际研究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利用导师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设计教学与学生实践教学的局限性”[5]。同时,聘请有实际项目经验的设计师开设讲座,扩大与其他院校、设计院等的交流,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

3结语

导师负责制与传统模式的最大区别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以传统工科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为中心”转变为“以特色课程设置为中心”、“以看图与改图为中心”转变为“以‘伙伴式’示范式为中心”、“以建筑类型设计为中心”转变为以“专题设计研究为中心”。将“导师负责制”作为人才培养的“引擎”,是农林院校建筑学专业特色培养模式的形成,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导师组模式为专业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连续性,较好地解决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郝赤彪,许从宝等.揽海营学—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学模式略要[J].城市建筑,2015(09):123-129.

[2]林晓东.建筑设计—建筑学课程设计[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01).

[3]赵建华,赵晓铭,尹晓昕.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创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7):146-147.

[4]郑玮峰.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06):32-35.

农林院校范文篇9

关键词:农林人才;美育;培养模式;审美能力

长期以来,美育是高校教育相对薄弱的环节,很多高校只注重专业教学,忽略了美育,这种现象在农林高校等理工农科高校中尤为突出[1]。2018年9月,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划出美育硬杠杠”,美育作为中小学教育的“硬指标”,是评判学校育人水平的重要参考之一。这在我们高等院校的教育中同样适用。近年来,一批农林院校在文化育人方面进行了一定尝试和探索,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通过建设特色校园文化进行育人[3],然而却鲜少涉及基于专业教育和美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研究。在农林高校开展美育,培养专业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兼具的“新农科”人才,引导农林高校大学生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4]。因此,对高校育人模式大胆改革,探索行之有效的专业教育和美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美育和专业教育结合培养模式实践

(一)培养模式的实施背景

2019年1月22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获批教育部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学院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目标,以全面教学改革为抓手,以提升传统农科为契机,全面提升学院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工作。综合分析当前学院育人实际,提出要促进第一、第二课堂融合,将专业教育和包括美育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融合,构建协同育人体系。同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坚持立足长远,以制度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深化各方面改革,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培养服务党和国家建设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合格人才。结合实际,不断改革当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重要的切入点。学院进一步发挥专业育人作用,探索适应“新农科”的人才培养改革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农科”人才。在专业教育中融入美育是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将美育贯穿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贯穿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才能培养出既具备扎实专业能力,又拥有良好审美能力的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优秀“新农科”人才。

(二)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

1.自然之美系列摄影大赛结合学院农林专业的专业特征,以自然之美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日常的科研学习中发现美、创造美,同时要求教师在专业授课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善于发现专业教学中的自然之美。自然科学本身就体现了生命之美,在育人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养成发现自然之美的习惯。学院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微观之美影像大赛和农业昆虫影像大赛两项创新实践。其中,农业昆虫影像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是将专业教育和美育相结合的优秀实践项目。2.微观之美影像大赛所谓艺术,有“艺”有“术”,在无数个科研工作者手中,亦可以百“花”争艳。微观世界里也有万千奇妙,可以用相机记录科学发现,用镜头呈现自然之美。2019年初,为传承学院文化精神,感受自然之美,彰显学科魅力,开启了第一届“微观之美影像大赛”。本次微观影像大赛的题材不限,普通显微、荧光显微、共聚焦、DIC、电镜扫描、透射电镜等微观影像作品均可参赛,邀请全院师生共同参与。参赛作品除了注明影像内容本身的学术名称外,还要添加具有美学价值的创作说明,以便于不同专业背景的师生欣赏,提高作品的审美属性和普适性。评选活动分两轮进行,第一轮由学院评审组初审,选出60幅作品进入第二轮投票环节;第二轮为学院公众号的线上投票,两轮结果综合评定后确定40幅获奖作品(图1、2)。3.农业昆虫影像大赛农业昆虫学是学院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课程,传统的“课堂讲授——标本识别”模式在新形势下效果有限,亟需改进。在此背景下,学院将专业学习和美育教育结合在一起,以课程为契机,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发现昆虫之美、自然之美,在实践中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图3、4)。因此,学院开展“农业昆虫影像大赛”的活动,以影像评选活动形式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作物生产现场,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和应用知识,把农业昆虫学课程和美育融合在一起。比赛一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海选过程,由农业昆虫学任课老师进行初步筛选;第二阶段是线上线下评优推选,在植物保护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线上参赛者的影像作品及介绍,最后根据照片创意、美学造型、识别特征清晰度等综合总分评出各奖项。

(三)学术之美专业墙报设计

为激发广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增强学生的美学设计能力,面向全院硕士、博士、留学生开展“科学中的艺术展”——学术墙报设计活动。该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两期,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学术墙报除须注明标题、作者、导师、所在课题组,并简要展示实验背景和研究意义、实验所用的技术方法和实验过程、取得的实验成果以及分析讨论外,还需要融入一定的设计理念,力求墙报在完整体现学术成果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提交的参赛作品由专业学术和艺术评审组专家结合学术内容与艺术价值评选出优秀墙报奖,同时将优秀墙报收录到本年度的《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学术年会特刊》,供师生日后交流学习。

(四)插花艺术和蝴蝶标本制作

结合学科特点,学院定期举办插花艺术鉴赏和蝴蝶标本制作两项极具艺术气息的特色课堂。插花艺术鉴赏课堂主要是通过邀请专业的插花艺术教师现场进行教学培训,师生进行互动,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图5)。蝴蝶标本制作课堂以学院植物保护协会为主导,邀请具有深厚标本制作和美学功底的专家进行讲解培训,引导学生以艺术的视角来认识标本,制作标本,领略自然科学中的艺术之美。两个特色艺术课堂交叉举办,每次课堂通过控制人数进行小班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可以有较强的参与感。这些培训对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有全面的提升。

二、美育和专业教育结合培养模式成效

(一)全面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品位

经过近3年的探索和实践,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品位得到全面提升,也有部分毕业生进入到艺术相关领域工作。2021年,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十大创新创业之星”的获得者雷帅民是专业和美育融合培养的典型例子,作为学院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研究生,他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审美能力,进而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创业储备,成立武汉市蝶中谍创意文化有限公司,从事自然博物馆等场馆的展览方案设计及建设、标本工艺品销售等与美学设计相关的业务。因此,学院美育和专业教育结合培养模式对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也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是一个值得长期坚持和改革推进的教学模式。

(二)建立农林院校美育教学新模式

在农林院校开展专业教育和美育结合教育新模式是一次大胆的革新和尝试,同时也是响应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号召。新的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建立,对于未来新型农科人才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农科高等院校中,把美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既可以减少额外开展美育的教学负担,也达到了对学生进行美育的目的,是一举两得的新兴教学模式。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发现相较于传统的美育,学生更容易接受在专业教育中开展的美育。对于美育效果而言,这种新的美育模式也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探索一套适合农林院校的美育教学新模式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这一教学实践可以为将来其他高校建立适合自己的美育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三)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通过将专业教育和美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可以让学生对农科自然之美有更深刻的认识,也间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昆虫影像大赛为例,活动的开展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有关农业昆虫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学科认同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田间地头仔细观察、拍摄具有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的摄影作品,体会田间的乐趣和自然之美,用更加轻松和有趣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植物保护学科的认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农业昆虫知识的学习。

(四)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依旧是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农林院校育人过程中,将专业教育和美育相结合可以从两方面助力乡村振兴。一方面是培养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新农科”人才,他们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深入到基层工作后可以在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文化建设引导等多层次、多角度助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将专业教育和美育结合的培养模式本身也可以助力乡村振兴。比如,研究生赵如飞以“稻田艺术”为毕业课题,创造了“我们都是追梦人”田园风景画(图6)。该课题通过对再生稻生产基地的规划,将大地艺术、文化创意、稻作文化与再生稻田园风光融合,展现了当地美丽乡村的美景,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并且被人民网、《湖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是专业教育和美育结合的典型例子。将自然学科之美和乡村之美结合,可以有效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同时也完成了高校的育人目标,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双赢模式。因此,在农林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融入美育,是利国利民的正确尝试,可以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提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农科人才,助力乡村发展。

结语

高校育人需要根据时代变化进行改革,探索适应新时展的新型育人模式,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开展大学生美育工作,要把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统筹考虑[5],形成具有农林高校特色的美育培养模式。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坚持“三全育人”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文化育人、艺术育人的作用,打造优质育人环境的样板,探索美育和专业教育结合的新模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为其他高校开展美育提供了参考。全体师生不但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更是受益者。专业教育和美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的新模式,可以帮助农林高校引导学生坚定学农爱农涉农的理想信念,在服务“三农”的生动实践中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亚萍,庞琳,王晓华.理工类高校美育现状及思考[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75.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1(1).

[3]曹军会.农林高校特色校园文化育人路径研究——基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实践[J].高教学刊,2016(22):47.

[4]耿亚静.美育教育在农林高校知农爱农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及创新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9(6):8.

农林院校范文篇10

一、农林院校艺术类学生的就业现状

近十年来,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焦点和难点问题,而随着艺术类院校的逐年扩招,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与艺术考生人数的连年上涨相比,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率却连年呈现下滑趋势。这既给他们自我人生道路带来了忧患,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考验。

当前的就业困境带有双重性的特点:既具有市场普遍性,又存在专业特殊性。即在当前就业市场整体疲弱的客观条件下,艺术类专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同时“艺考热”造成的生源充足、对口工作的相对饱和状态,艺术教育前期投入较大导致的就业期望较高等特殊性也导致了艺术类毕业生陷入就业困境。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就业心态不积极,缺乏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能力,且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2.农林院校艺术类毕业生灵活就业率远远高于其他专业的灵活就业率。艺术类学生由于受专业的影响,生性自由,不喜欢受到时间的约束,喜欢自己联系一些创作、设计的工作,这样的工作他们可以自由支配时间,而且也能有可观的收入,所以有大部分的学生不与固定的单位签订协议或合同,但是却有稳定的收入。

3.应用艺术类学生就业形势呈上升趋势,传统术类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艺术类大致可分为“应用艺术类”和“传统艺术类”两大类,前者包括各种设计和制作类专业,后者则指传统意义上的声乐、舞蹈、美术类专业。从当前就业的总体情况来看,应用艺术类初次就业率较高,因为现在初次就业中市场更加看重专业的实用性,而传统艺术类的初次就业比例稍低。

4.艺术专业有自主创业计划的学生增加。据麦可思日前关于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调查研究分析发现:2009届大学生自主创业占毕业生总数的1.2%,越是就业好的专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就越少。艺术类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随着高校教师的饱和及社会上小公司的不稳定原因,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了自主创业,通过开办小型的设计公司,自己承担工程。

二、解决农林院校艺术类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创建特色专业。农林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在新领域、新职业、新岗位,增设新兴专业课程,在研发新专业、设置新课程中既要继续深化完善原有的专业课程,又要有重点、有方向地开设符合社会要求、体现时代特点的新专业、新课程;既要注重技能性培养,又要加强创新性培养。此外,对一些新兴产业、新的岗位也必须高度重视。以动漫产业为例,我国的动漫产业远远落后于韩、日、美等国,产品数量少,质量差,技术含量低,竞争力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动漫专业人才的严重不足。

2.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使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真正地做到“面对面”解决学生就业问题。艺术类专业的高投入是一个显著特点,毕业生期待就业后高回报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一心追求高薪水、专业对口、高层次的工作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择业挫折。事实上,对艺术类专业毕业生来说,要找一份工作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问题是一些学生的择业期望没有考虑社会的需求和现实情况。为此,学校应该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使毕业生端正就业态度,合理定位。以班主任、辅导员为核心,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就业动态,按时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就业心理变化及就业状态,分类做好学生的就业思想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研究生考试及各省公务员、选调生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