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监管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3 16:37:48

电信监管论文

电信监管论文篇1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电信自然垄断属性和美欧竞争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的分析,探讨竞争法律制度在电信监管中的具体适用,力图为我国电信竞争中的监管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论文关键词:自然垄断,美欧竞争法律制度,电信监管 竞争法(Competition Law)是调整经济运行中市场竞争关系和市场竞争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从竞争法所规范的反竞争行为类型的角度看,现代竞争法主要包括反垄断法、反限制竞争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相关的一些程序立法。以下通过对电信业自然垄断和美欧竞争法律制度的简要分析,讨论竞争法律制度在电信监管中的适用。 一、电信业的自然垄断属性 自然垄断是经济学中一个传统概念。早期的自然垄断概念与资源条件的集中有关,主要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所形成的垄断。在现代这种情况引起的垄断已不多见。而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垄断则与规模经济紧密相连,指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者更多的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者劳务,如果相关产量范围存在规模经济时自然垄断就产生了。自然垄断行业大都集中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如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电力、通信等。特别是电信业投资量大,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回收期长,需要协调的关系很多,为避免私人资本控制而损害国家和公众利益,多数国家通过设立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控制电信行业。 电信自然垄断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企业数量有限。投资者为了实现规模经济和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一般在同一项目上尽量避免重复建设,所以电信业的企业数量较少。2.电信运营企业经营带有公益性。电信行业要为社会提供公共通信产品和公共通信服务,满足社会的公众利益,企业经营公益性较强,特别是普遍服务机制,使得电信业不能完全按照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则运作。3.电信企业的目标与公共目标难以协调。企业经营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自然要维持较高的价格。但自然垄断的公益性又要求以较低的价格和较好的质量服务于公众,如电信中的普遍服务问题。4.企业处于支配地位。企业往往利用自己的垄断优势,以较劣的产品和较差的服务换取较高的收费,甚至附加种种不合理的交易条件。对于消费者来说,只能在为数很少的自然垄断电信企业中进行选择,使自己处于不利的被动地位。 现代法学一般认为:自然垄断是指由于市场的自然条件而产生的垄断,经营这些部门如果进行竞争,则可能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或者市场秩序的混乱。法学上的自然垄断概念不仅涵摄了经济学上自然垄断的内容,还突出了现代竞争法的精髓。 实际上,电信业的自然垄断特征最主要表现在典型的“网络性”属性方面,世界电信业管制研究的知名专家拉丰和泰勒尔在其名作《电信竞争》中文版前言中写道:“某些经济领域并不那么容易放开管制,一些基础产业行业,如电信,其基础设施的固定成本极高,如果为激发竞争复制多套基础设施,社会成本将过于高昂。因此,这些行业仍必须保持国家管制状态。”因此,电信分拆模式的两难处境就在于:一方面电信业网络难以拆分,因为电信网络分得过大,局部地区仍然只有一家“垄断”没有形成本地竞争,分得过小又失去规模效益,容易产生过度竞争和网间接入问题;另一方面如果通过新投资建设独立网络,又需面对重复建设问题。为了破除电信业的自然垄断,各国大都采取了分拆的模式(如美国司法部对AT&T的分拆),我国也不例外,通过几次分拆和重组,我国电信市场形成了“5+1”的电信竞争局。那么,分拆模式是否是自然垄断行业引入竞争的有效模式?,对此市场的回答是否定的。中国电信业经过几次分拆试图引入有效竞争的正面效应并没有实现,反倒是分拆后的负面效应不断凸现,各地陆续发生了一系列恶性竞争事件,最严重的是互联互通事件,当然重复建设问题更加严重。我以为,在自然垄断监管方面的分拆模式非但不是唯一模式甚至只能是最后选择的模式,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其他自然垄断行业监管的讨论。因此,在电信业引入竞争后的市场监管问题上,重要模式的是竞争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有效的适用。 二、欧盟竞争法在电信监管中的适用 欧盟竞争法起源于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为了建立确保欧共体内部市场竞争不被扭曲的体系,鼓励所有经济资源如货物、人员、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不受国界的阻碍,建立一个单一和统一的市场,维持一个合理的市场结构,提高经济效率,1957年德国、法国等六个欧洲国家在罗马签署《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以下 称《欧共体条约》)。《欧共体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生效;1997年10月2日,《欧共体条约》于阿姆斯特丹进行了修订,这次修改主要是对条文序号的更改,原来条约的85条至94条的规定被列为81条至89条,但在内容上没有变化。该条约主要包括禁止限制竞争协议(欧共体条约第81条)、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第82条)、原则禁止国家补贴(第87-89条),其中第81、82条是主要的竞争规则。欧共体在条约生效后的30多年里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竞争法律体系。理事会在1989年12月制定了《企业合并控制条例》,主要管制企业合并,凡是在欧共体范围内造成影响的合并都是条例的适用对象。整个竞争法律体系除欧共体条约外,还包括据此制定的部长理事会和委员会的条例、指令和决定。主要包括《关于实施欧共体条约第81、82条竞争规则的第1/2003号决议》、《关于在欧共体条约第81条、82条下处理申诉的委员会通告》、《关于竞争主管当局网络合作的通告》、《关于欧盟委员会根据欧共体条约第81、82条调查程序的第773/2004号决议》、《关于实施条约第81(3)条的指南》、《关于控制企业集中的第139/2004号决议》、《关于在控制企业集中的理事会条例下评估横向合并的指南》、《关于实施理事会第139/2004号条例的802/2004号条例及其附件(包括CO申报表,简化CO申报表和简化RS申报表)》等。 《欧共体条约》第81条(前85条)第1款,概括了对联合行使市场优势地位的政策:凡可能影响成员国间贸易,并以阻碍、限制或扭曲共同市场内的竞争为目的的或有此效果的企业协议、企业联合组织的决定或一致行动,均视为与共同体市场不相容而被禁止,特别是具有如下特征的行为: 1、直接或间接地固定购买、销售价格,或其它任何交易条件; 2、限制或控制生产、销售、技术进步和投资; 3、分割市场或供货来源; 4、对同等交易条件的贸易伙伴适用不同的交易条件,从而使其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第85条第2款提出,为本条所禁止的协议或决定当然无效;第85条第3款又指出,如果这些协议、决定或一致行动,有利于改善产品的生产或销售,或有利于促进技术和经济进步,同时使消费者能公平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那么《欧共体条约》第81条第1款所禁止的协议可以做例外处理,即可以得到豁免。 《欧共体条约》第85条第3款的规定与美国反托拉斯法有重大差异。在欧盟,如果限制贸易的协议、联合和协商行为能够促进技术和经济进步的话,它们将是被容许的。当然,相关企业应当提供它们的协议、决议或者协商行为同时满足以下4个条件: 1、有助于改善商品的生产或者销售,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或经济进步; 2、消费者可以获得适当好处; 3、为实现上述的限制竞争是绝对必要的; 4、限制竞争不得大到排除市场竞争的程度。 《欧共体条约》第82条(前86条)专门对企业行使市场优势地位的情况进行了规定。根据第82条的规定,一个或更多的企业滥用在共同市场上,或在其中大部分中的支配地位,如果有可能影响成员国间的贸易,则被视为与共同市场不相容而被禁止。这些滥用主要有: 1、直接或间接强加不公平的购买或销售价格或其它不公平贸易条件; 2、通过限制生产、销售或技术发展所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3、就同等的交易,对其他贸易伙伴适用不同的交易条件,从而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4、在缔结合同时,强迫另一方接受附加责任条款的协议,而这些条款从其业务性质或商业惯例上看,与这种协议之间没有联系。 关于欧盟竞争法在电信竞争中的监管适用,表现在电信市场引入竞争,必须依照《欧共体条约》第82条执行。按照第82条的规定:如果公共事业或者是成员国授予特定或独占权利的事业,成员国既不能制定也不能保持任何违背条约规则的措施。虽然条约没有对“公共事业”这个词作出定义,很显然适用“公共”就指的是国有事业。由于电信业的规模经济性、国家主权的政治性和普遍服务的公益性以及技术上的全程全网性等特点,决定了国有电信公司所具有的公共事业性。这一问题在英国的一例电信案例中得到了首先得适用。一家私有的英国信息传递公司发现自己不能传送电报,因为英国国有电信公司(BT)依照英国电信法利用优势地位施加了限制。这家英国信息传递公司就这种限 制行为,向欧洲委员会针对电信管理机构提起了申诉。欧洲委员会裁定英国电信施加这样的限制是一种违反《欧共体条约》第82条滥用主导地位的行为。 欧盟通过将《欧共体条约》竞争规则适用于电信市场,将竞争引入欧盟电信市场的监管。欧盟将条约的81条作为提示国有垄断经营者的一种方式,即如果违反了条约确定的规则,在电信市场上具有主导地位是被禁止的,即使是这种地位是国家授权取得的。在比利时电话公司(RTT)铺设和经营公共电信网络的垄断案例中,比利时电话公司可以决定哪家公司可以提供设备,并且可以决定这些设备能否与其网络进行连接。法院认为,比利时电话公司的垄断行为应当按照《欧共体条约》第82条第2款进行规制,即如果公共事业或者是成员国授予特定或独占权利的事业,成员国既不能制定也不能保持任何违背条约规则的措施。尽管比利时电信试图将其权利延伸到电话的设备,法院也不认为在电话设备上的交易构成具有一般经济利益的服务。在这个案件中,欧共体法院认定RTT的垄断权是以企业职能和国家主权职能二者共生为特征的,即RTT既能作为企业开展市场经营活动,又具有国家主权职能,可以从事电信行业的管理活动。为了限制国有企业的垄断权,法院认为成员国有义务改变这种政企不分的企业组织结构。在这个判决的基础上,欧共体委员会了一个指令,提出了成员国在电信市场上的义务:“为了保证各国政府机构的独立性,它们必须得在法律上使自己与提供电信网络、电信设备或者电信服务的所有企业区别开来,并且在职能上相互独立。如果成员国拥有经营电信网络企业或者提供电信服务企业的所有权,或者通过所有权可以对企业实施支配性的影响,它们就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制度,保证其主权权能与其所有权或管理权相关的经营活动区别开来。”(注:AB1 EG29.10. 1997,L.295/23.)委员会的这个指令不仅对电信业,而且对其他国家垄断的行为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TT案件在欧共体非常引人注目,这是因为电信业具有网络特征,长期被视为自然垄断的行业。然而,同电力垄断企业一样,欧洲电信企业的垄断权事实上已经远远超出了合理的程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部门的垄断权近几年已经成为这些部门发展的障碍。因此,这些部门的垄断企业随意扩大垄断权的行为更得被视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为促进电信自由化及跨产业竞争环境之建立,欧盟执委会于1997年公布《电信、广播及信息科技汇流绿皮书》、1999年公布《电子通信基础建设及相关服务新架构咨询文件》、2000年提出《朝向电子通信网路及服务共同管制架构指令草案》,其政策目标为:1、推动开放且具竞争性的电子通信网路、电子通信服务及相关设备市场;2、致力发展欧盟市场;3、促进欧盟公民之利益。特别是绿皮报告标志着欧盟的电信监管将通过适用竞争规则在欧洲实行电信自由化和协调一致的目标。 三、美国竞争法在电信监管中的适用 美国是最早制定竞争法的国家之一,它于1890年制定了美国最早的一部竞争法,即《谢尔曼法》。该法颁布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竞争法历经变化,并有了许多发展。在目前竞争领域起主要作用的是《谢尔曼法》(1890年)、《克莱顿法》(1914年)、《联邦贸易委员会法》(1914年)以及《罗滨逊-帕特曼法》(1936年)四个法典。虽然世界上已经有80多个国家都相应地制定了竞争法,但是由于美国特定的政治、经济和历史条件,使得美国的竞争法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最为深远。 按照美国《1996年电信法》的规定,在电信监管领域除非法律作出明确的除外,美国《1934年通信法》和《1996年电信法》的任何规则不能改变、消弱或取代法托拉斯法所有条款的适用性。所以,美国电信市场的监管,不仅需要电信法,还需要适用《谢尔曼法》和《克莱顿法》这样的反垄断法。《谢尔曼法》是美国反垄断法的基础法律,其的目标是控制经济权力,消除竞争限制,保护自由竟争。《谢尔曼法》仅有短短8个条款,主要精神集中在该法的前两条:即,第1条:任何限制州际间或与外国之间的贸易或商业的契约,以托拉斯形式或其它形式的联合,或共谋,都是非法的。任何人签订上述契约或从事上述联合或共谋,将构成重罪。第2条:任何人垄断或企图垄断,或与他人联合、共谋垄断州际或与外国间的商业和贸易,是严重犯罪。由于《谢尔曼法》条文过于抽象,给反垄断执法带来诸多不便,从而无法有效回应反垄断实践的需要。因此,在总结该法实贱的基础上,美国联邦政府于1914年又制定了《克莱顿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克莱 顿法》对《谢尔曼法》作了强化反垄断控制的重要补充,进一步扩展了禁止垄断和竞争限制的范围。根据该法第二条、第三条和第八条的规定,以下限制商业交易的行为将受到禁止:1.价格歧视行为;2.独家交易和搭售安排;3.联锁董事会。在规定上述行为受到禁止的同时,该法又规定了例外的情形,如出售劳务、许可证和贷款等行为不受该法的管辖。《克莱顿法》第七条禁止任何从事商业或者从事影响商业活动的法人从另一个同样从事商业或者影响商业活动的人的手中购买股票、股本或者资产,如果该购买将导致实质上减少竞争或者有形成垄断的趋势。1980年反托拉斯法程序法案扩大了《克莱顿法》第七条反兼并的适用范围。该法案规定,《克莱顿法》第七条除了适用于1980年12月12日之后从事州内交易或者任何从事影响商业交易活动的公司外,还适用于在该时间之后从事上述行为的个人、合伙、合营企业及其他一些经济实体。法院在决定兼并的非法性时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1.市场份额;2.市场集中的程度;3.对其他竞争者的攻击程度;4.对竞争造成的影响。 美国反托拉斯法的主要执行机构是司法部和反托拉斯局。特别是美国司法部反垄断的起诉案件,诸如微软、IBM以及英特尔反垄断案,在世界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在电信领域,AT&T在美国电信业中的垄断地位整整延续了70年之(1913——1983年),对长途、市话、国际通信进行全面控制,并建设了遍及全国的通信网。在AT&T被分拆前,美国司法部对AT&T曾经有过一次反托拉斯诉讼威胁和两次实质性的反托拉斯诉讼。1984年,美国司法部正式分解AT&T,分拆出一个继承了母公司名称的新AT&T公司(专司长途业务)和七个本地电话公司(即“贝尔七兄弟”),美国电信业从此进入了竞争时代。AT&T解体后,长途业务的竞争迅速放开,除MCI、斯普林特、世界电信等全国性长途公司外,还出现了几百家地区性的长途电话公司。AT&T的长途业务市场份额从解体前的90%以上逐步下降到目前的40%左右。但是,本地电话和有线电视在80年代仍然是垄断经营。1996年,美国新电信法通过,该法案进行了两大实质性改革:一是开放本地电话市场;二是打破电信、信息和有线电视业的界限,推进通信信息业的融合。这标志着美国电信与信息业进入全面竞争时代,也标志着美国电信业与信息业的大融合、大变革时代的开始。 主要参考资料: 1、Sherman Act of 1890. 2、Clayton Act of 1914. 3、拉丰、泰勒尔《电信竞争》,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年版。 4、杨紫煊主编《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1999版。 5、王晓晔《竞争法研究》,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王春晖

电信监管论文篇2

【关键词】进化稳定策略;电信监管;进化博弈

一、引言

完全理性,往往是经典博弈论中的必要条件,在参与的过程中均通过获取最佳策略获取最大利益,但实际情况下的参与人往往是有限“理性”的,无法做到完全“理性”。近年来,进化博弈理论的重视程度加深,其将有限“理性”假设作为理论基础。[1]我们发现,进化博弈的模型可适用于多种领域。因此,我们通过采取动态分析这一方法,将对参与人行为有一定影响的各种因素纳入设计好的模型,根据系统论相关观点来对群体行为的演化趋势进行深入考察与研究。国内外众多学者在这一领域采取了一些有效研究,如在应用上,进化博弈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进化博弈在社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另一种为进化博弈在企业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2、3]

二、进化博弈理论在电信监管方面的应用

进化博弈论广泛应用在生物学、社会及经济学。而目前涉及到电信企业及监管机构的博弈研究中,学者们依旧会默认博弈主体是完全理性的,这也是基础的假设前提。[4]并且,二者的研究一般认为是基于非合作性质的博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二者往往多是有限理性的,完全理性的存在只是一个理想状态。因此,从现实意义的角度来看,引入进化博弈研究理念来创新电信监管部门对电信企业的监管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进化博弈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构建关于电信企业与监管者行为的一般模型。在研究过程中,为保证客观性,先对参与主体、主体行动、信息情况和监管的实施情况进行一般性说明与假设。根据上文介绍,电信监管机构和电信企业主体不同策略下的成本、收益可以做出如下假设:我们将A(C)定义为电信监管机构监管的原始成本,这一成本始终是默认为存在的,且其值不随监管强度的大小而改变;在这一情况下,如果电信监管机构的实施情况为“强监控”,那么,电信企业主体一旦“逾越规则”就会被给予惩罚,此时,电信企业主体就会产生包括受到消费者和监管机构的批评与处罚等在内的企业负效用,我们将这一效用设为-μ。而此刻,作为监管方,由于监督有力,如罚款以及在公众中的威信提高等行为,因此监管方将会获得收益,我们将这一收益设为λ;相反,对于电信企业来说,如若企业主体能够合法经营,那么,该主体无负效用产生,此时将可以有较为稳定的收益,我们将其设为θ;另外,对于监管方而言,也会存在不负责的行为。如监管不力、等行为。在这种“弱监控”情景下,如若电信企业主体“逾越规则”,那么,电信监管方将产生包括受到消费者和上级的批评与处罚等在内的负效用,我们将其设为-χ。而此刻,企业主体因违规经营,会盈利从而得到利润,我们设为δ;相反,如若电信企业主体“诚信经营”,电信监管方就会因闲暇或节省监管成本的原因,获得正效用,我们设为ρ,电信企业仍将获得稳定收益θ。

(二)模型分析

博弈初始,根据经典博弈理论,我们假定电信监管方(1方)实施“强监控”策略的比例为x,如此实施“弱监控”策略的比例为1-x;对于电信企业群体(2方)而言,假设企业主体选择“遵守规则”策略的概率为y,那么,采用“逾越规则”策略的概率就为1-y。根据以上假定,对模型进行了适应性分析和稳定性分析,得到同一坐标平面内电信企业和电信监管机构两群体的复制动态趋势的相位图。根据相位图显示,存在四个鞍点,并没有进化稳定策略。然而,其均衡状态可以分析获得;当初始状态落在I区域时,该博弈收敛于平衡点x=1,y=0,即:(强监控,逾越规则)是电信监管方和电信企业主体两个博弈群体中所有参与者的必然选择。当初始状态落在Ⅱ区域时,该博弈收敛于平衡点x=1,y=1,即:(强监控,遵守规则)是电信监管方和电信企业主体两个博弈群体中所有参与者的必然选择。当初始状态落在Ⅲ区域时,该博弈收敛于平衡点x=0,y=1,即:(弱监控,遵守规则)是电信监管机构和电信企业主体两个博弈群体中所有参与者的必然选择。当初始状态落在Ⅳ区域时,该博弈收敛于平衡点x=0,y=0,即:(弱监控,逾越规则)是政府和核心企业两个博弈群体中所有参与者的必然选择。

(三)模型验证

随着通信业的高速发展,运营商通过实施资费套餐这一市场策略,通过捆绑月租费与使用费供用户选择。消费者并不清楚资费套餐的收费标准,经常掉进资费陷阱。分析发现这种问题属于第一种进化稳定策略情形,现实表现为电信监管机构执行监管的成本大于对电信企业主体违规经营的罚款,由于资费套餐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监管方必须有强大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持,才能完全查出电信企业存在的问题,目前电信监管方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因此电信监管机构群体会选择弱监控策略。如何才能改变监管不力的情况,可以考虑不断加大对“违规经营”企业的处罚力度,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此刻,由于企业“违规经营”所获得的收益小于其由此被查处时的负效用,电信企业群体就会选择采取“合法经营”策略,与模型的推理完全相符。

三、结论

通过建立电信企业主体与电信监管方之间的进化博弈模型,对其均衡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博弈两方初始阶段不同,均衡也不同,策略的选择与两方选择比例相关。所以,对于电信行业的监管一方而言,只有通过渐渐加大奖惩力度,才能有效防止企业主体逾越规则去经营的现象产生,从而更易推动多数电信企业遵守行业规则,合理赢取利润。

作者:徐 臻 刘逸哲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孙庆文,陆柳.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演化博弈均衡的稳定性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7):11-16.

[2]田厚平,郭亚军.一类基于进化博弈的多主多从Stackelberg对策算法[J].系统工程学报,2015,20(3):303-307.

电信监管论文篇3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3年我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2204.6亿元。《中国网民旅游休闲生活与出境旅游消费状况调查》显示,网络消费的主力军是具有高学历和中高收入的中青年人群,该群体对网络的信任度高,而且更加注重个性化的需求,而网络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特点,因此75%的网民会选择在线网络交易进行旅游消费。由此可见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规模庞大,而且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然而随之增长还有各种投诉案件,各类在线旅行网站也是鱼龙混杂。所以进一步的规范行业行为,设立良好的监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才能旅游电子商务有序健康的发展下去。

一、旅游电子商务的概念

旅游电子商务的概念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是瑞佛・卡兰克塔(Ravi Kalakota)提出的,由约翰・海格尔(John Hagel)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而目前广泛使用的是世界旅游组织在《E-Business for Tourism》中对旅游电子商务的定义,即旅游电子商务就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旅游机构内部和对外的连通性,即改进旅游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旅游企业之间的交流与交易,改进企业内部流程,从而增进知识共享。后来学术界的学者也对旅游电子商务进行了一些不同的定义,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较完整统一的定义。

但是旅游电子商务的定义应明确以下问题:首先网络并不是旅游电子商务的主体,而只是实现旅游商务活动的手段和载体。其次旅游电子商务并不单单是面向市场的,即实现旅游交易的各种商业行为。同时它也是面向企业内部的,它包括了旅游企业内部流程的再造和整合。

二、旅游电子商务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中外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Springer、SDOL)的数据检索发现,对旅游电子商务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现状和对策的研究。从总体上讲这类文献研究亮点并不多,大都只是泛泛而谈。

在研究内容上,在线旅游网站建设不够成熟,在线旅游信息化总体水平有待提高,在线旅游运营环境安全保障体系不足,这三大问题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阻碍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三大瓶颈”。基于现状的分析,学者们提出了旅游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策略,大体可归纳如下:政府主导,完善宏观环境;引导和培养大众健康的网上消费观念;整合旅游企业,信息资源共享;银企合作,解决网上支付及安全问题;重视人才培养。

除了以上对现状与对策的研究外,林德荣、郭晓琳(2009)还提出了国内外对旅游电子商务的研究还集中在信息技术研究、电子商务在旅游企业的应用研究、旅游网站研究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这几个方面。

基于对旅游电子商务研究内容的研究,笔者发现目前的研究多为旅游电子商务的经济适用性研究,而对它的支持环境,如法律问题、监管环境、市场风险、游客心理等则较少涉及,随着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成熟,对其支持环境研究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三、旅游电子商务规范化建设

在旅游电子商务的规范化建设方面国内外的研究非常少。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总结出规范化建设主要是指旅游网站的规范化建设即网站内容要合法合规。这是从旅游网站自身的角度出发,对网站进行的规范和约束。从宏观上来讲是属于诚信监管内容的一部分。

四、旅游电子商务诚信监管

通过文章检索发现国内外对于旅游电子商务诚信监管方面的文章非常少。而对于电子商务诚信监管和旅游业监管方面的探索相对较多。由于旅游电子商务是旅游和电子商务的结合,所以通过对电子商务监管和旅游业监管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阐释旅游电子商务的诚信监管问题。

(一)电子商务监管

国内外对于电子商务诚信监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个方面:第一是来自外部的政府部门法律法规的硬性监管。第二是来自行业内部的软性监管。

劳帼龄(2007)在《政府实施B2B电子商务诚信监管的博弈分析》中指出由市场自发形成的信用机制无法有效保证企业在进行B2B交易的过程中始能一直保持守信的状态。所以这就需要政府对企业的交易活动用法律的手段进行监管,制定一系列的市场交易规则,对不诚信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增加其失信成本,从而迫使企业在交易中遵守诚信规则。

邱业伟(2008)在《电子商务诚信缺失与诚信构建》中提出目前电子商务活动中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网络欺诈、产品质量瑕疵、售后服务质量低下、个人信息泄露。而其主要原因有社会诚信机制缺乏、不正当利益驱动、立法不完善、政府部门监管不严、网上经营门槛太低等。

2008年8月1日北京市工商局了《电子商务监管意见》,阿拉木斯就怎样看待《电子商务监管意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由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长期存在的各种问题,安全、支付等系列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还基本处于初始阶段,所以我国网络交易的安全性保障体系是非常脆弱的。而第三方信用机制及时在买方和买方架起了一道相互信任的桥梁,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法制与信用环境的不足。但是企业第三方担保机制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和国家法律政策相互作用,共同发挥监管职能。

在2011年阿拉木斯又发表了《探索电子商务监管的新思路》一文,文中提出了软法――即通过个人、组织的自我约束和相互约束以及舆论约束和利益机制而实现规范人们行为;非正式制度、网络治理结构、信息化治理、开放式治理和诚信治理六种监管机制。

同在2011年阿拉木斯发表了《德国与欧盟电子商务监管研究》,总结出德国电子商务监管的主要思路是通过武装消费者,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利和解决的措施;重视私立标准设定机构的参与,重在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增加透明度,促进信息流动解决问题 ;形成多元化的市场监督手段和环境,鼓励第三方认证和维权机构的积极参与。而监管的主要原则又包括:契约自由、私法自治、信息自由、重视数据保护、重视消费者保护。也就是说,德国政府治理思路已经不单单依靠法条和政府来创造良好的监管环境,而更多地是依赖市场和消费者自身的觉悟和力量,由市场来主宰监管。而欧盟则主要通过鼓励第三方认证和维权机构来保障电子商务的正常运行。德国和欧盟在对待电子商务监管的问题上,对于变不变,管与不管的微妙变化最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借鉴,其中蕴含着新商业文明的治理之道。而其立法的架构和原则取向也是很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借鉴的

李成军(2012)通过对英国电子商务监管和消费者保护的分析指出了英国规范网络交易的法律法规、同时规范传统交易和网络交易的法律法规、保障电子支付的法律法规、保护信息和隐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同时还分析了英国电子商务监管的主要机构――英国公平交易办公室的监管办法。

蔡彬彬(2014)发表了《论电子商务诚信体系的构建》一文,文章阐述了建立电子商务信用模式的必要性、当今我国电子商务行业诚信体系现状以及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各部门应当如何建立电子商务诚信体系。认为只有电子商务诚信监管不是单单依靠一方的力量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政府、企业、第三方、消费者共同努力,深刻认识到构建电子商务诚信体系的重要性。

(二)旅游业监管

对于旅游业监管的研究文章也相对较少,而且大多集中在行政监管的层面,而行业监管则很少有学者涉及。在我国旅游市场监管面临的问题方面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无照经营及超范围经营广泛存在;第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第三不公平格式合同。而监管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现有法律缺乏可操作性;第二涉及的监管部门较多,不能合理分配职能,造成监管漏洞;第三工商监管职责日益宽泛,监管作用难以发挥;第四游客的异地投诉维权难。在对策建议方面大都谈得比较宽泛,可操作性不强,大体包括完善行政法规建设、深化监管职能、理清监管部门职责几个方面。

而邱振榜(2012)发表的《旅游市场问题分析及工商部门监管探析》则从工商部门的角度对旅游市场监管提出了以下建议:其一是严把准入关,确保主题资格合法。其二是加大对重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其三是加强市场主体的诚信监管。其四是加强系统内部和跨部门协作。

五、小结

由于我国的电子商务起步比较晚、发展快,所以在电子商务监管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但是电子商务的诚信监管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只有采取恰当的监管措施才能保证电子商务的正常有序运行。由于旅游业和其他行业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旅游业电子商务的规范化建设和诚信监管问题不能单单地照搬电子商务监管的经验,而应根据自己的行业特色,建立符合自己行业的监管措施。

电信监管论文篇4

由于用户数量的膨胀、信息海量的增加,三网融合在带来网络价值增长的同时,内容安全也面临严重挑战。如何建立相应的监管模式,特别是如何构建三网融合后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和保障模式,成为三网融合过程中始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内容监管难题

三网融合后,随着网络的开放性、交融性和复杂性不断提高,传统互联网内容安全、手机短信安全,特别是视频音内容安全,将进一步延伸和扩展。融合的网络,将面临巨大的信息安全考验。

信息源和信息传播范围扩大,使监管面临考验。三网融合涉及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及网络融合,但本质是业务的双向进入。

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突破4亿关口。预计到2010年底,网络视频用户也将突破4亿。三网融合后,原有的广电用户,可以很方便地接入互联网,网民数量将迅速攀升。如此大规模的用户数量,将成为监管面临的重大挑战。特别是随着Web2.0模式进一步延伸到其他网络,大量的网民,将通过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广电网,不断地提供信息和创造信息。一旦出现有害信息,其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将可能是前所未有的。

因此,我们必须思考,管理部门如何应对三网融合后三个网络共同面临的网络信息安全挑战?图片、文字内容和视听节目内容,是电信和广电部门分别管理,还是统一管理?新形势下,管理部门如何及时发现并有效拦截有害信息者和有害信息的源与流?

图片尤其是视音频的实时性,使管理难度加大。按照相关规划,三网融合后,网络视频、音频以及彩信、图片等新业务,将获得更快发展,对公众所产生的舆论影响,势必逐渐增大。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更多的网友将加入到视音频制作的大军中,这些视音频业务,将不会再像传统广电时代那么容易把关和管理,它将对信息安全带来极大挑战。特别是3G技术和业务得到普遍应用后,智能手机终端,将借助无线网络,广泛地传播这些视音频和图片信息。如何区分这些信息是否危害公众利益或国家安全,不仅考验技术的可行性,也考验监管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另外,有专家表示,三网融合的最大阻碍,来自于政企不分的广电体制层面。广电体制改革的滞后,有可能延缓三网融合的进程。

除此之外,由于互联网内容服务层出不穷,三网融合后,信息安全还可能面临其他新问题。

如何在行政监管上跟上和适应新形势、新需要,今后管理模式将如何变化,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网融合的监管模式选择

延续多头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最为现实,但问题较多。三网中,信息安全问题最突出的是互联网。相比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内容安全管理最为难办。目前,互联网管理采用的就是“九龙治水”模式。三网融合后,问题的根本还是互联网的内容管理问题。因此,继续沿用多头管理,是最为现实的一种模式。

但是,多头管理相互制约,导致大家都不能充分展开,尤其是不能很好地解决三网融合中的业务交叉融合的问题,已成为互联网内容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以至于有媒体警告说:多头管理迟早会出问题。

成立统一管理机构。这种模式最为有效,但最不容易实现。从国外经验来看,融合管理更具优势。例如,美国和英国,都是采取统一的管理机构进行融合监管。美国《1996年通信法》,以法律形式授权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对广播电视和电信业进行监管。英国则依据2003年新推出的《通信法》,成立融合的管制机构Ofcom,全面负责英国电信、电视和无线电的监管,极大地促进了网络融合产业的发展。

反观国内现状,成立统一的管理机构或许最为有效,但最不容易实现。为加快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深圳市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勤任组长的三网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加大领导和协调力度。领导小组设在市科工贸信委。同时,在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安全专责小组,专门负责三网融合信息安全工作。

还有学者提出,设立国家信息安全委员会,作为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常设委员会;各省、区、市分别成立相应的国家信息安全委员会及专职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建立信息安全应急处理机制。

有专家指出,选择12个城市(地区)作为首批试点城市,说明国家在推广三网融合上已经比较有信心。但在试点地区,要谨防地方保护主义。为解决三网融合多头管理的问题,有必要对国外的三网融合管理模式进行分析,进一步转变管理思路,逐步建立融合管理体系。可以先行在试点地区设立融合的临时管理部门,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成立融合的政府管理机构,最终建立适应三网融合需要的体制、机制。

实行分业务管理。这种模式最为可能。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就“主要任务”之“加强市场监管”方面提到:广电部门按照广播电视管理政策法规要求,加强对从事广播电视业务企业的业务规划、业务准入、运营管理、内容安全、节目播放、安全播出、服务质量、公共服务、设备入网、互联互通等管理;电信部门按照电信管理政策法规要求,加强对经营电信业务企业的网络互通互联、服务质量、普遍服务、设备入网、网络信息安全等管理。

可以看出,国务院目前的总体思路,是广播电视业务的内容安全仍由广电部门负责,而电信网和互联网的内容安全,则由电信部门负责。

另外,推进三网融合的“基本原则”中也提出:切实加强三网融合条件下宣传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注重社会效益,改进和完善信息内容监督方式,把新技术运用和对新技术的管理统一起来,提高监管能力,加强部门协同,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

因此,涉及意识形态的内容及文化,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必须由宣传部门管理;而涉及网络犯罪或国家安全的信息安全内容管理,则分别是公安部门和安全机构的职责所在。互联网的特性,决定了目前阶段,网络内容安全,只能是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管理。

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已明确了“分业管理”的原则。也就是说,在三网融合推进过程中,对电信、广电的行业管理,按照分业管理的原则进行。广电、电信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分别对经营广电、电信业务的企业履行行业管理职责,按照公开透明、公平公正、非歧视原则加强对广电企业、电信企业的管理,维护良好的行业秩序和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竞争环境,防止恶性竞争,维护消费者权益。鼓励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分业监管”的六大重点

经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审议批准,“积极稳妥、同步推进、分业监管、加强协调、统筹规划、加快建设、服务群众、促进发展、强化管理、确保安全、产业协作、加快创新”的原则得以确立,标志着工信部、广电总局和各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将按照试点业务范围和种类,分别向试点企业颁发相应许可证,同时也标志着分业监管的开始。

分业监管的领域,是电信行业和广播电视行业;分业监管的范围,是试点城市(地区)和企业。经过试点,逐渐放开至全国电信行业、广播电视行业,实现全面监管。

那么,开启分业监管新领域的重点在哪里呢?

一是成立三网融合协调管理机构。按照国务院要求,成立三网融合协调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对口开展工作。同时,由各地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决定组建专家评估和安全评估机构并开展工作。

一般而言,相关省(区、市)三网融合领导小组组长由副省(区、市)长出任,副组长将由各省政府秘书长或副秘书长出任,成员则由相关各部门组成:办公室由各省委、省政府决定设立地点。

三网融合协调管理机构,应本着实事求是、便于工作的原则,按照方案需要设立。

二是加强法律政策建设。由于分业监管涉及试点企业审批入市、依法服务、建设发展、违法处罚、审批退市等一系列法律政策,基于《电信法》和《广播电视法》均未出台的现实,分业监管只能分别依据广电和电信条例等法规。尽管电信条例和广电条例都是经过国务院讨论通过的国家行政法规,但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分。凡属前后相悖的问题,以国务院三网融合试点方案为准,即以前的相关法规对今天同一问题,不具有行政法律溯及力。

因此,分业监管的法律依据,凡是引用各自法律依据适用行政管理时,一是尽量以跨行业、跨部门的上位法律使用类推更有利;二是同一问题以最后出台的国务院三网融合试点方案为准;三要理顺分业监管依法行政和办公室的关系,无论电信、广电提出初步处理意见直至最后实施,必须经过日常办事机构作出决定,不能以分业监管为由,代替办公室日常机构行使三网融合试点的职能。

三是落实“统筹规划加快网络建设改造和资源共享”的决定。三网融合方案,明确同意组建部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在国家三网融合小组批准后建立。方案同时要求,这个全国性的国有大型企业,在网络建设改造中,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以注重社会效益为出发点。这里强调的社会效益,主要是指:确保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在实行国家投资和多种政策扶持的同时,要实现全程全网、可管可控;增强服务能力,努力提供安全优质的广播电视节目和信息服务。

四是探索高效协调规范的运行机制。监管就是服务,各地分业监管,一定要保证试点企业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达到标准,服务到位。为了防范面向用户开始新一轮争夺的价格战,各地三网融合协调小组办公室,将开始新的管理。

新的管理重点是,依法开展三网融合业务下的服务管理,严格执行电信服务标准和广电服务标准;加大监管力度,防范市场出现服务热点争端,主要集中在资费、音像质量和节目质量用户投诉、投诉处理满意度、违规节目处罚以及协调配合是否合理等。

五是确保地方党委、政府对三网融合工作的支持和领导。进行三网融合试点,建设融合网络,开办融合业务,将惠民于地方,推动一方经济发展。三网融合试点和发展,不能脱离地方经济发展而孤立发展,必须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和支持下,开展三网融合试点工作。

坚持实行双重领导以垂直为主的管理体制,正是由于地方有了进行三网融合的热切愿望和市场需求,才为三网融合试点创造了条件。保障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是保障三网融合协调小组有效协调地方广电、电信企业开展双向业务进入试点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

电信监管论文篇5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监理机制;质量控制;监理工作;工程质量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电力工程的建设,如何真正做好电力工程的建设,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质量控制工作,树立正确的电力工程监管观念。目前现行的电力工程监理质量控制机制中还存在着一些相应的漏洞,电力工程监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为改善电力工程监理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方法手段。

一、电力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电力工程作为重要的建设性工程,其监理质量控制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电力工程施工监理招标文件的编制》中相关内容可以看出,电力工程的监理工作大致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四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在电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监理单位及相关部门要贯彻落实相关的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及相关的进度投资资金管理控制及信息合同管理内容,协调好监理单位与电力工程建设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不仅仅要在建设过程中进行监理工作,还要在建设阶段前期进行合同签订及原材料的检验与审核,也包括前期的招标与预算管理,在建设的过程中也要不断进行质量监测、预算控制、工期控制和协调各部门之间关系,建设后期也要进行最后的验收工作,确保电力工程按照计划结束,并且保证相应的质量和各个单位部门及业主的相关利益。电力工程监理质量控制,是贯穿于整个电力工程建设之中的重要工作。

二、目前电力工程监理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现状

目前的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之中在监理工作方面的最大问题:监理监管力度较小,不能有效地进行监理质量控制,导致监理工作未能落到实处。其实电力工程作为重要的工程建设,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有机结合,共同合作。但是目前的情况来看,监理单位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与其他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做得仍然不到位,造成了环节偏差。由于电力工程与其他工程的不同,其工程建设也偏向于复杂性,但是通常建设特点又偏向于短、平、快。所以监理单位有时会过多的将目光集中在工期监管上,而往往较为轻视前期材料检查,以及中期、后期的质量监管。除此之外,因为电力工程的扩大,市场需求的广泛增加致使监理工程师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培训程度也有很大的区别,工程监管工作进行程度不一,不能正确地发挥相应的监管作用。其实一系列现象的背后不仅仅是质量监管管理力度较小、电力工程监理部门不能正确协调关系等,最为本质的原因是目前相关单位还没有树立正确的监管监理观念,还有电力工程监理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如何真正做到在核定的监理范围内进行监理活动,遵循“四控制、二管理、一协调”的监理单位的工作内容,促进电力工程的实施,是每一个监理单位所要攻克的难题。

三、改善电力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一)明确监理部门的监管细节,明确责任划分

无论是《施工质量计划》、《基建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还是《质量控制标准WHS》都有着对于监管部门职责任务的阐述。但是,电力工程其实际建设会随着不同情况会有着不同的变化,想要做好监管工作,就需要电力工程的监管部门对于监理质量控制进行细化,明确监理部门的监管细节,相应的责任划分。建设初期的时候就应该在签订工程项目合同的过程之中明确监管的范围与内容,避免事后出现问题引起相应的纠纷,另外在《工程建设监理规定》这一基础上,前电力工业部颁布了《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办法》,国家电力公司也颁布了相应的《国家电力公司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在进行合同签订时,电力工程的监理部门及监理单位应该以多种文件及管理办法为基础进行详细的研究,作为责任划分及行使职责的重要依据。

(二)分阶段明确工作流程,规范相应的监理工作

在监理工作的过程之中应该分项、分层进行工作规范,并且做好事前规划,事中监管,事后验收,对于有松散行为的监理人员要进行行为规范和教育,并且要协调好与其他部门单位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要及时地了解情况与沟通,从而解决问题。有必要的话要在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实时跟踪监控,进行实时驻场,从而掌握动态信息,促进监理工作的进行与规范,保障电力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理工作的相关监管意识

监理部门必须按照所规划的步骤及合同上所规定好的内容严格执行,在与其他单位的沟通过程中也要严格以监理部门的职责来要求自身,避免相关的管理越位,更要避免相应的管理缺失。同时要完善相应的监理监测仪器工具,及时进行更新与换代,务必保证每道工序的顺利进行。

(四)提高监理部门的相关人员队伍质量,加强培训的相关工作

目前随着电力工程的不断增多,监理工程师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这就导致了一种现象的发生:普遍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我们要改变监理人员专业水平较低的这一现状,加强监理人员监理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实践能力,将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能够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整体素质的提高。有条件的话可以引进高素质的监理工程师来带动整个监理团队的发展,打造出高素质、高纪律、高水平的监理团队,对于不能严格按照监理工作标准执行的相关人员要予以惩罚和清退,促进电力工程监理工作的发展,培养真正的监理部门人才,从而提高监理部门建立队伍质量。

(五)完善电力工程监理管理的相关制度

所有的工作及行为都需要依靠一个标准的管理制度去进行,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监管工作的进行,其相应的处理措施及防范措施也可以保证监理质量的监管力度,将职责落实到位,真正做到电力工程的质量控制。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学习“样板工程”的方式,去提高监理部门的工作能力,学习样板工程的监理工作,从而反省自身的监理工作是否存在漏洞。还可以通过展开研讨会的方式,各个电力工程的监管部门在研讨会中学习与讨论,从而促进相应的监理管理能够不断发展进步,提高相应的技术力量,将理论知识与监理实践相结合起来,从而促进电力工程的实施。同时设立相应的讲评机制,这种机制可以有效地实时反应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弥补监理工作行进中所产生的相关漏洞。只有完善电力工程监理管理的相关制度,这才是改善电力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最为有效的手段。

(六)协调好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作为重要的工程部门,监理部门贯穿于整个电力工程的始终,要切实协调好与其他部门如电力工程的施工部门、建设部门等关系,才能真正完成好监理工作,从而促进电力工程的进行,做好电力工程监理质量的控制管理。

结语

目前的电力工程监理质量控制仍然存在着不足,如电力工程监理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相关监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缺少相关的专业培训,质量监控的力度较小等多种问题,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为手段,去保障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监理观念,规范相关监理工作的标准,完善电力工程监理管理制度,细化相应的监管细节,明确相应的责任划分,在保障各阶层利益的同时做好与各个部门的沟通交流工作,协调好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等,才能真正做到监理工作的行为标准,并且促进相应电力工程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唐璐.浅议电力监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提高[J].通讯世界,2015(3):163-164.

[2]吴丹,刘宏志,李伟,舒彬,尹璐.基于FPN的电力信息工程监理服务质量评价研究[J].电气应用,2015(S1):305-309.

[3]杨光英.信息化引领电力监理公司管理走向新高度[A].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电力行业信息化优秀论文集2013[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业委员会,2013:5.

[4]陈思一.电力工程建设监理亟待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6):38-39.

[5]骆宏.电力工程监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3):162-163.

[6]冯锐祥.电力工程监理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J].价值工程,2013(1):129-131.

电信监管论文篇6

1发展现状

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以及新媒体业态的不断出新,促使传统广电的生产、传播、、接收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转型成为必然。我们要统筹传统及新媒体监管,从根本上抓住监管的主动权。

1.1内容大数据化国内广播与电视机构合并的背后,意味着视听资源的大数据整合。基于突破带宽瓶颈的NGB网络,借助云理念的NGB数据资源载体(IDC),可实现广电视听海量数据的统一整合、整理、分发、监管及挖潜,实现资源的全程全网、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占得先机,对监管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1.2媒体格局变化中央37号文确定的四级办广电的格局,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也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媒体化的视听节目内容,可在NGB体系下采用多种媒体手段、媒介形态传播,用户可用电视、电脑、手机、PAD等多种终端完成信息的跨屏融合接收及互动(OTT),满足4A(任何时间、地点、终端获得任何信息)需求,完成由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转变。自媒体、“微化”环境中,普通民众已直接参与到媒体的生产、等过程中。生产社会化、传输网络化、接收终端智能化、媒体渗透社会化的产业新格局,已经形成。

1.3新业态涌现广电总局2013年1号文已将网络广播电视台提升到与电台、电视台同等重要的地位,鼓励电台、电视台与宽带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新兴媒体结合;新媒体业态已经且正在不断出新,迫切要求我们将面向公众的媒体逐步纳入监管。

1.4事业发展趋势2011年9月19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监管中心正式挂牌。总局监管中心的统一监管平台已整合完成,统一行使行业监测、行政监管职能,对全国广电监管未来的项目建设工作具有示范指导作用,形成合力的监测数据资源也将更有权威性,更具共享、挖潜价值。

2转型需求

在“技术进步、事业发展、体制支持、政策激励”的综合机遇面前,广电监管的转型成为必然。

2.1资源整合需求广电现行的技术监管体系,已不能完全满足未来监管的发展性需求。各省广电守土有责,更需守土尽责,但尚未形成全业务监管体系且各自为战。总局监管中心已初步建成了集“技术监测、内容监管、信息安全、指挥调度”四位一体的广电监管统一平台体系,逐步实现监管资源的整合是大势所趋。

2.2全业务监管需求当前,媒体业态的不断出新且不少已发展成主流业态,迫切要求我们将所有面向公众及NGB体系下的媒体业态纳入依法监管,完善广电统筹传统及新媒体监管的格局。

2.3NGB内容监管需求基于接收终端智能化优势,跨屏多媒体业务(OTTTV)已经淡化了地域和介质,用户在智能终端点播的节目可在其他大屏幕上播放,而通过智能终端实现交流互动。尤其在自媒体、“微化”环境中,普通民众直接参与生产、的文字及视听信息内容,不能简单依赖个体遵循道德、法律底线,必须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力约束下,借助可靠技术措施,实现基于NGB开放平台的全内容可管可控。

2.4版权监管等需求NGB传播体系下,要求我们积极统筹技术及管理层面的措施,制定实施有效的解决方案,确保版权、知识产权、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确保结算支付平台等环节信息安全。

2.5广播内容监管需求广播具有覆盖效果好、频道专业化发展趋势好、接收方便及终端智能化趋势等优势,数字广播、互联网广播等新广播也方兴未艾,有稳定的收听群体并深得听众青睐。总局及多个省都设置了收听收看中心,可行使面向广播内容的监管职能,但针对广播广告及内容的智能监管,尚存在提升空间,迫切要求我们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填补广播监管的空白。

3针对措施

基本国情决定了广电的职责和使命,新闻出版、广电的整合已将全媒体纳入统一监管体制下,我们应认清形势、看到责任,做一些经验总结和前瞻性思考。

3.1监管平台技术体系省级广电监测均已实现网络化,与总局监管平网整合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等待的只是政策层面的发展性需求。国家、省、市、县四级贯通的平台体系,在业务流程、设备构成的复杂度及通信协议差异性等方面,有诸多问题亟待研究。依托总局平台体系将全国广电监管资源纳入统一框架,需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理念,整合业务流程,采用统一网络及安全管理、统一接口标准、统一通信协议、完善的脚本技术等措施,集中处理/存储/监管,建成集“技术监测、内容监管、信息安全、指挥调度”四位一体的全国广电监管统一平台体系。

3.2全业务监管CMMB、IPTV、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及技术监管平台,由广电建设和运营管理,CMMB已被纳入安播体系。统筹传统及新媒体业态监管,将CMMB、IPTV、OTTTV、网络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节目、车载/船载/楼宇/户外大屏电视、数字广播/电视等面向公众传播的媒体业态纳入监管,最终完成广电监管统筹传统与新媒体、全业务可管可控的体系建设目标。

3.3NGB内容监管广电的先天优势是内容。NGB体系下的内容监管,需要我们从国家政策、法律依据源头找抓手,确保可管可控,可硬性要求所有视听节目资源统一在广电的IDC上部署,经审核后方可通过CDN(内容分发网络)分发到边缘节点服务器。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对版权、内容的有效监管,确保版权、知识产权、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确保结算支付平台等各个环节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牵住内容监管等问题的牛鼻子,就能引领NGB朝着利于国计民生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3.4广播内容监管针对广播语音内容的智能识别监管,必须在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及政策支持下,加大投入,利用语音识别等前沿技术,实施面向广播全业态内容的有效监管。减轻收听收看工作的劳动强度,填补广播内容智能监管的空白,规范广播内容低俗化现象,规范诸如虚假药品、保健品广告等存在的乱象,为民生大计,净化广播的“天空”。

3.5技术应用探索(1)依托统一平台,实现公文派发、业务处理、论坛交流、文件资料查询、文字及视/音频即时通信等功能,省去电话线、复印纸。网络化、无纸化办公,可简化办公流程、时效性强、节约事业费用、绿色环保,在安播及预警平台的基础上完善办公通讯的长效机制。(2)配备移动值班终端,实现值班记录电子化。设备巡机、故障处理情况,可随时拍照、语音/文字说明、电子归档,文档格式、规范可设,可提供多模态值班记录表,便于查询。(3)监管信息的利用。监管平台的信息资源,比如全国直播、跨地域点播、收视率调查、信息服务等业务信息,以及面向网络的微博、博客、论坛和网页的舆情信息等,在引导社会舆论、宣扬正能量等功能上,在利于民生和社会安定、利于产业发展等问题上,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也可面向演播室,提供全媒体互动播报、舆论热点分析、新闻线索获取等服务。(4)广电系免费客服电话。公开收集意见和建议,倾听、汇集民声,及时协调处理日常问题,改进、提高节目内容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百姓对广电多元化、高质量的要求。(5)完善移动监测车配备。广电监管当前乃至今后几年的工作重心是系统建设,所以重系统建设轻移动监测仍将是普遍现象。配置完备的移动监测车,是可移动的“监测中心”,是广电监管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在弥补固定监测不足的同时,促进我们维护空中电波秩序,改进广电传输覆盖效果,实现对不同播出形态的内容传播、机构运营、传输效果等全面有效的监管。

4总结

电信监管论文篇7

关键词 数字化用电监察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7-0176-01

用电监察作业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有关国家电力法律法规,对于企业、单位和个人的用电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用电监察不仅是电力企业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也是提高用户用电安全性的重要措施。电力资源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几乎无处不在,研究和改进用电监察技术不仅很有必要,而且意义重大。目前国内外关于用电监察技术的研究一般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全面了解电网的整体运行情况,从而导致一些可能存在的窃电、漏电现象不能被及时监测到。而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推广和应用。本文探讨了基于移动网络终端的数字化用电监察平台的研究与应用,以提高用电监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并减轻相关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1 用电监察技术的必要性

用电监察技术是电力企业与用户建立联系的重要纽带。供用电业务包含的信息量丰富,包括用户档案、电费管理、供用电合同等。供用电业务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相关操作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整个业务从受理用户申请、施工到立户以及后续电费的计算与收取,一系列的作业仅靠人工完成不仅劳动强度大,耗时较长,而且易出错,信息透明度低,管理起来也更加困难。而且用户的分布地域广,从地理条件上也给人工监察和管理制造了不少的困难。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建立数字化用电监察平台,可以有效摆脱地理因素对用电监察和管理工作的限制,对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远程监控并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信息更加透明,用电监察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高效科学的用电监察管理不仅是保证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需求,也是保证供用电双方交易公平,维护用户合法权益的要求,同时还是规范和约束用户用电行为,保障用户人身安全和维护电网供电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不断改进和完善用电监察技术以适应电力企业和客户的需要是很有必要的。

2 数字化用电监察技术

2.1 数字化用电监察技术功能

数字化用电监察技术就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构建一个数字化平台,通过录入客户的基本信息、电能表信息、电费结算结果、缴费记录和欠费信息,对整个用电业务过程中的合同协议、进网作业、现场信息采集、系统维护和位置窃电等进行管理,并且还具备即时通信和集抄数据管理功能。此外,数字化用电监察技术还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实时综合信息查看入口,以对电网的运行状态和客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

2.2 数字化用电监察系统关键技术

数字化用电监察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网络组建模式和系统具体功能的实现技术等。常见的网络组建模式包括批处理模式、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和B/S模式等。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通信机理是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远程调用申请,然后有服务器进行搜索并将结果反馈的形式。B/S模式是则是由浏览器、数据库和Web服务器组成的三层通信模式。为了适应数字化用电监察系统的实际功能要求,在构建数字化用电监察平台时应综合选择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和B/S模式。整个用电监察系统采用集中式管理,基于电力系统的结构组建无线局域网。将电力系统中的电脑和移动终端统一接入数字化用电监察系统的中心服务器,以构建一个全面立体的数字化用电监察系统。

数字化用电监察系统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违章窃电管理、即时通信管理、进网作业电工管理等。工作人员再现场发现违章用电、窃电行为时,可利用移动终端记录并上传相关信息和数据至用电监察系统服务器,由服务器自动对上传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开出违章用电罚单和电费补收单,处理结果由管理人员审批后送达用户手中。数字化用电监察系统支持目前常用的即时通信方式,如文字、语音、视频等。系统内部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进行即时沟通,以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在系统数据库录入电力企业和客户的电工资料,对进网作业电工进行管理,确保作业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将集抄系统接入用电监察系统中,可以将失压、失流等报警信息及时发送至系统中的移动终端上,以便工作人员迅速做出

响应。

为了保证电力企业和客户的重要信息不被泄漏,有必要加强数字化用电监察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在采取常见的防火墙、杀毒软件的基础上,数字化用电监察系统还采用了RAS算法对数据进行了加密处理,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 电力企业推行数字化用电监察技术的措施

尽管数字化用电监察技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目前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尚在起步阶段。在人类社会逐步向着信息化和数字化不断迈进的背景下,电力企业构建数字化用电监察系统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尽管如此,在电力企业中推行数字化用电监察技术仍然面对着不少困难。首先,推行数字化用电监察技术需要得到电力企业领导阶层的支持。电力企业的客户数目众多,几乎涵盖了绝大部分公民、企业和单位。在电力企业中引进新技术必然会对这些客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且电力系统对于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在电力企业中推行数字化用电监察技术首先要得到领导阶层的支持。其次,推行该技术还应该努力争取电力企业员工的理解和支持。推行新技术意味着现有员工的职业技能可能已经不适应新的环境,积极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以适应新的变化是在电力企业中推行数字化用电监察技术的重要工作内容。最后,推行该技术还需要IT咨询公司的技术支持,以协助电力企业构建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数字化用电监察系统。

4 结束语

目前数字化用电监察技术已经有成功应用的案例。随着我国电网智能化、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数字化用电监察技术为构建国网智能用电稽查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数字化用电监察技术在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等方面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在各电力企业中推行数字化用电监察技术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电信监管论文篇8

【关键词】:三网融合;广电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

【引言】:数字技术、光通信技术、TCP/IP 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网络融合【1】 。自2010 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印发了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国发【2010】5 号)、试点方案(【2010】35 号)、推广方案(【2015】65 号)等一系列文件,确定了三网融合分为试点阶段和广阶段两个阶段予以推进。《推广方案》的出台标志着三网融合试点阶段结束,进入全国范围全面推广阶段。

1.三网融合的发展现状

由于多年来受政策、监管和行业隔阂等原因影响,中国的三网融合发展缓慢。广电在数年前就已经在一些地区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但是由于网速、价格和监管的原因,其规模一直很小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发达城市的三网融合业务开展并不M如人意,但是在某些农村地区,三网融合业务开展的十分顺利。以南宁市宾阳县民范村为例,在推动农村信息化的政策支持下,当地村民就通过一条电信宽带享受到了打电话、上网和看电视三种服务。

2.中国三网融合监管体制存在三大问题王启超:浅谈三网

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对三网融合行业进行监管应经成为毋庸置疑的命题。在三网融合进程中仍然存在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缺乏三网融合相关立法。

目前,作为电信行业最具法律效力的《电信条例》和作为广播电视行业最具法律效力的《广播电视条例》都只是各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条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在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之下,我们很难希望企业能够积极投身三网融合之中,这使得“三网融合”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不必要的猜疑和麻烦。

2.2多头管理,政出多门。

整个三网融合产业由于行业划分的不同,分别处在不同的部门监管之下。工信部是电信行业的管理机构,负责电信运营商的牌照发放和电信企业互联互通等经营性事务的管理,同时还负责频率资源的管理分发,以及电信服务质量的管理。但却不拥有独立的市场准入、价格监管权。广电部门则同时受广电总局、等部门的管理。互联网的管理部门就更加复杂:工信部负责管理ISP和ICP业务,同时广电总局、国务院新闻办、文化部、公安部、国家保密局等都对网络内容进行管理。多头管理的一个重要弊端就是政出多门,缺少统一的指挥,各部门各自为政【2】。

2.3管理体制不到位,监管效率较低。

在传统的产业分立的情况下,管理方式是为了适应各个产业的特点设立的,并且由不同的管理机构负责监督实施。但三网融合涉及到不同部门、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竞争,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三网融合推进的关键一年。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别指出“建设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加快实现‘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示范应用”。

3.三网融合发展策略

3.1技术发展策略

三网融合的技术发展策略的核心是经济、快速的推进技术层面的三网融合。一、融合网络建设要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尊重市场选择。推进技术标准化工作,停止无谓的标准争端,在保证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上尊重市场的选择。二、促进技术创新、鼓励合作。以新三网融合为技术创新指导,提供友好的融合创新环境,形成内生的创新激励机制。广电部门和电信部门在各自发展的同时,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快技术层面的网络融合进程。鼓励跨产业技术合作和国际技术合作。三、加快网络建设,提升网络质量,尤其是宽带接入质量。

3.2 市场发展与业务融合创新策略

三网融合发展策略的制定要以促进融合市场发展和鼓励融合业务创新为核心。一、规范竞争环境。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尤其是规范广电系统与电信系统的竞争,培养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杜绝对市场垄断和破坏性市场开拓行为的变相补贴和行政权力支持,将企业引导到以产品为核心的竞争上来,进而形成鼓励业务融合创新的良好环境。三、开拓适合中国国情的竞争与合作模式。

3.3 产业政策与监管政策制定策略

产业政策与监管政策制定策略的重中之重是加强融合立法和成立融合监管机构 :一、尽快出台反映三网融合需求的《电信法》。从法律层面彻底消除双向进入壁垒,明确产业政策与监管政策的制定原则,明确监管机构的组成及其职能,以上位法的形式对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进行约束,清理过时的法规文件,从法律层面上解决重叠监管、多头监管和法规模糊矛盾的问题。二、依法建立融合监管机构,提高监管效率。将制作监管、内容监管,硬件标准和视听技术监管,接入网络监管和运营监管统一纳入融合监管机构,对技术、产品、企业行为和市场进行统一监管。可以在此机构下单独设立一个内容监管部门。三、市场监管要以法律为依据,主要依靠市场自身进行调节,尽可能的减少干预,提倡产业自律,重点保护未成年人和个人隐私【3】。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三网融合是当前互联网、通信网和电视网发展的必经之路。接下来必定会有进一步推动三网融合的法律出台,为融合创建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广电运营商、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都必须懂得适应时代的需求,肯干肯拼,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CHICHESTER, SUSSEX W, HOBOKEN J.Convergence:User Expectations, Communications Enablersand Business Opportunities[M]. John Wiley, 2008.

电信监管论文篇9

关键词: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制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7-0032-06

收稿日期: 2008-05-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573087)

作者简介:王俊豪(1956-),男,浙江嵊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理论、价格理论等方面的研究。E-mai:l wjunh@ zufe.省略

一、垄断性产业现行管制机构的基本类型

对垄断性产业现行管制机构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而且这些分类标准必须是各垄断性产业具有共性的、本质性的、可以比较和衡量的。为此,本文以通常所说的政府与企业(政企)、政府(宏观政策部门)与管制机构(政监)、政府与国有资产(政资)这三个维度来考察特定垄断性产业的管制机构类型。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政监分离是指政府部门的宏观经济政策职能与管制机构的微观监管(管制)职能的分离,而微观监管(管制)职能不仅包括管制机构执行管制政策,而且包括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制定具体的管制政策。考虑到目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垄断性产业主要业务领域的主导企业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的混合制企业,而国有资产明确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实施监管职能,这对所有垄断性产业是无差异的。因此,为提高对管制机构分类问题讨论的集中度,我们主要选择政府与企业(政企)、政府与管制机构(政监)这二个维度来讨论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的类型。

特定垄断性产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管制机构合一或分离的程度,决定了该垄断性产业管制体制的基本特征,从而决定了在这种管制体制下管制机构的基本类型。据此,我们可以把垄断性产业的管制机构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 (1)双合一型,即实行政企合一、政监合一的管制机构。(2)一分一合型,即实现政企分离,但还是实行政监合一的管制机构。(3)一合一分型,即实行政企合一,但政监分离的管制机构。(4)双分离型,即同时实行政企分离、政监分离的管制机构。我们可以图1来总结这四种管制机构基本类型,并对照特定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的现状,列出在各种管制机构类型下的代表性产业。

从上述分类中,我们不难得到以下两点基本结论:

第一,政企分离是垄断性产业实现政监分离的前提。在政企分离的体制下,有可能实行政监合一的体制;而在政企合一的体制下,不可能实现政监分离。这是因为,政企合一是传统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而政监分离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两者不可共存。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在政企分离的体制下,有可能实行政监合一的体制。如在图1中,目前“一分一合型”的代表性产业有电信产业、航空运输产业和多数城市公用事业;而“一合一分型”只是一个理论类型,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垄断性产业。因此,中国垄断性产业现行管制机构实际上只存在三种基本类型:以政企合一和政监合一为特征的“双合一型”;以政企分离和政监合一为特征的“一分一合型”;以政企分离和政监分离为特征的“双分离型”。

第二,特定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的基本类型与该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高度相关。如何处理政府、企业与市场的关系,这是垄断性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内容,也是衡量垄断性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程度的关键指标。事实上,中国垄断性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就是按照由“政企合一”改革为“政企分离”,最后改革为“政监分离”这样一种改革路径。中国主要垄断性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证资料基本印证了这一结论:中国电力产业为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投融资体制改革,形成多种所有制企业生产电力的格局,从而促进了在电力产业实现政企分离的管制体制。2003年,以组建“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为标志,为电力产业实行政监分离的管制体制奠定了制度基础,从而在电力产业率先形成了“双分离型”管制机构。中国的电信产业、航空运输产业也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改革,但在实现政企分离的管理体制方面稍晚于电力产业,目前这两个垄断性产业还没有设立专业性的管制机构,因此,属于“一分一合型”管制机构。同样,许多城市公用事业虽然实现了政企分离,但还是实行政监合一,也属于“一分一合型”管制机构。而中国铁路运输产业和邮政产业的管理体制至今尚未实行实质性的改革,基本上还是实行以政企合一、政监合一为特征的管制体制,因此,这两个垄断性产业的管制机构还是“双合一型”的管制机构。

二、现行管制机构的问题分析

“双合一型”管制机构是以政企合一和政监合一为特征的,因此,这就是垄断性产业传统体制的基本特征,这种体制往往会产生效率低下、垄断经营使企业缺乏竞争活力、单一的投资渠道造成垄断性产业投资严重不足等问题。鉴于不少论著对此已做了专题讨论,因而,本文主要分析中国现行的“一分一合型”和“双分离型”这两种类型管制机构的基本特征及其问题。

1・“一分一合型”管制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分一合型”管制机构的基本特征是实现了政企分离,但还是实行政监合一的管理体制。由图1可见,其代表性产业是电信产业、航空运输产业和城市公用事业,在这三大类产业中,电信产业改革较早,影响面较大,受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最具典型意义,因此,我们这里选择电信产业来分析“一分一合型”管制机构的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电信管制机构的重要改革历程看, 1998年,在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在原邮电部和原电子部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信息产业部,作为中国电信管制机构。按照改革目标,信息产业部不从事电信业务经营活动,实行管理职能与电信业务的分离。这是对中国电信管制体制的重大创新。信息产业部成立后,积极从事一系列管制活动,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如制定了多项重要的电信管理法规;实行不对称管制,支持中国联通的发展,支持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等新企业进入电信市场,以培育新竞争企业,在电信产业引入并不断强化市场竞争机制;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对原中国电信先后两次实行重组,以形成竞争性市场结构;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共同举行电信价格听证会,接受公众参与和监督。但从国务院为信息产业部规定的16项基本职责看,其中第一项职责就是“研究拟定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和总体规划,振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和软件业,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服务信息化。”第十一项职责是“研究制定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规划,协助业主推进国家重点信息化工程;指导、协调与组织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指导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信息化普及教育。”信息产业部的其他多项职责也表现为制定产业宏观政策与实施监管(管制)职能合一的性质。可见,信息产业部是一个典型的政监合一的管制机构。

同时,从国际惯例看,信息产业部还是一个存在明显不足的电信管制机构[1]。主要表现在以下

四个方面: (1)信息产业部缺乏专业管制职能。符合国际惯例的电信管制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专门对电信产业(或通信产业)的市场进入、价格、服务质量、投资等实行综合性管制。而信息产业部则不仅管制具有自然垄断性的电信产业,而且管理电冰箱、洗衣机等完全是竞争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同时,信息产业部不仅是这些产业的“裁判员”,而且也是这些产业的“教练员”,承担着“指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调整,指导国有企业重组、组建企业集团”等职能(信息产业部主要职责之九)。因此,信息产业部是一个缺乏专业管制职能的管制机构。(2)信息产业部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虽然在1998年信息产业部成立时,国务院对信息产业部规定了16项主要职责,国务院在2000年9月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全国电信业实施监督管理”。但是,由于中国至今还没有一部《电信法》,以国务院“三定方案”形式授权的信息产业部,在电信管制过程中就必然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也不可能得到法律的充分授权。信息产业部只是国务院的一个工作部门,而不是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法律授权明确而充分的管制机构。(3)信息产业部缺乏相对独立性。根据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电信管制机构应该具有相对独立性,以有利于公平、公正地开展管制活动。但信息产业部既受国务院的直接干预,电信产业的一些重要项目(如中国联通当年独家引进采用CDMA技术等)都由国务院拍板定音;也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横向政府部门的直接制约,如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对电信价格调整等具有更大的决定权。这就使信息产业部难以相对独立地对电信产业的市场进入、价格、服务质量、重大投资等实行综合性管制。(4)信息产业部缺乏必要的权威性。管制机构必须具有权威性,这是保证管制效率的一个前提条件。可是,信息产业部缺乏必要的权威性,这固然与信息产业部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这和信息产业部与国有大型电信企业的干部任免制度具有密切的关系。根据现有的干部管理体制,不仅信息产业部的主要领导,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中央直属企业的主要领导都由中央组织部统一任命,随着一部分信息产业部的领导和这些大型国有电信企业的领导互换岗位,管制者与被管制者的关系也发生转变,这使信息产业部难以对实际上具有较高行政级别的国有大型电信企业采取有效的管制措施,管制者与被管制者“一对一的讨价还价”,很难维护管制者的权威性。特别是在省级层次,在政企分离的过程中,许多原有省级邮电通信管理局的主要领导成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大型电信公司省级分公司的负责人,这就使省级电信管理局更难在这些大型电信公司的省级分公司前面具有权威性。

2・“双分离型”管制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双分离型”管制机构的基本特征是实行政企分离、政监分离的管制体制。目前,中国“双分离型”管制机构只存在于电力产业。2003年7月组建了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成立后,作为一个新型的电力管制机构,在较短的时间内已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例如,制定与实施了《电力市场监管办法》(试行)、《电力市场运营基本规则》(试行)、《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功能规范》(试行)、《关于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法规,为电力市场的运行与管制提供了政策依据。又如,开展东北电力市场、华东电力市场试点工作,在探索两部制电价模式、全电量竞争模式和区域电力市场模拟运行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全国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积累了经验。此外,为维护电力产业的安全生产,在全国范围内调节电力余缺,缓解电力供需矛盾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是在中国垄断性产业设立的第一个专业管制机构,社会各界对它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在它成立后不久的将来,通过调整原有电力管制机构,使它成为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专业管制机构。可是,在它成立后,电力产业的原有管制体制并没有实质性变化,原来多家管制的格局依然存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电力管制机构缺乏明确的法律授权。目前,电力产业的主要法律是1996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电力法》,该法第六条规定:“国务院电力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电力事业的监督管理。”可见,《电力法》没有明确各电力管制机构的具体职责和权力,缺乏明确的法律授权。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成立后,还未及时制定或修改有关电力法规,这使新的电力管制机构更缺乏法律地位和法律授权。这是产生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

第二,电力管制职能分散。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成立后,许多电力管制职能仍然分散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等政府机构。例如,电力管制的一项核心内容是价格管制和进入管制,而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2003] 7号),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权力只是根据市场情况,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提出调整电价的建议,最终定价权属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而对于重要的电力投资项目及其新企业的进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也没有独立的进入管制权,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是主要的决策者。新企业进入电力产业后,企业的经营范围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定。而国有电力企业的成本规则和财务制度则由财政部制定与监督执行。可见,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成立后,电力管制职能分散的状况没有得到较大改变,只是把原来国家经贸委电力司的电力管制职能转移给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第三,管制职责不清。电力管制机构缺乏明确的法律授权,电力管制职能分散的必然结果是电力管制机构职责不清,管制效率低下。在多家管制时,由于管制边界模糊,而且存在一因多果、一果多因等复杂关系,造成各管制机构的职责不清、相互间协调成本高。由于一些管制机构有权无责,这容易导致权力膨胀。各个管制机构在管制的程度、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别,容易被管制对象各个击破,存在较大的寻租风险,影响整体管制水平。这些都是造成管制低效率或管制失灵的重要原因。

第四,对电力管制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由于现行电力管制体制还是实行多家管制,而且管制职责不清,这就很难对管制机构的行为实行有效监督,缺乏可问责性。事实上,目前中国还不存在对管制效率低下的管制机构实行有效监督的机制。在社会监督方面,由于电力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比较复杂,新闻舆论机构和消费者掌握的信息不多,而且,社会公众直接接触的是电力供应企业,对电力管制机构了解更少,因此,社会监督的力度很有限。这些都造成电力管制机构缺乏外在的监督约束机制。

三、现行管制机构的制度缺损

从制度层面看,现行管制机构存在的种种问题,源于缺乏产生高效率管制机构的制度环境。本文将分析现行管制机构的制度缺损,从深层次探讨现行管制机构存在问题的制度原因,为设立与完善高效率的管制机构提供基本思路。

1・管制机构的设立缺乏法律支持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垄断性产业的管制机构是垄断性产业改革的产物,由于这些国家基本上遵循以“立法为先导”的改革原则,管制机构从一成立就有明确的法律支持。但从中国垄断性产业改革实践看,似乎有一种“先改革后立法”的传统,在改革过程中设立的管制机构自然也缺乏法律支持。表1列出了中国主要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的设立及其管制依据。

例如,中国电信产业的无线寻呼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改革,有线通信领域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酝酿和实施改革,可是至今尚未颁布一部《电信法》。作为电信产业现行管制机构的信息产业部,是在1998年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设立的。其设立的基本依据是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1998] 5号),显然,这两个法律文件是根据当时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需要的,作用于国务院许多政府机构,对信息产业部没有特定的针对性。而在中国电力产业, 2003年设立的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是中国垄断性产业中设立的第一个专业管制机构,其设立的基本依据是《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2] 5号),而电力产业现行的法律是1995年制定、1996年4月开始实施的《中国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但该法当时规定的主要执法机构是电力工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和国家邮政局也类似于信息产业部。而铁道部成立于建国之初,完全是按照行政部门设置,至今还是一个政企合一和政监合一的政府机构。

可见,中国垄断性产业现行管制机构还没有一个是按照全国人大颁布的法律而设置的。而且,一些法律(如《电力法》)与现有管制机构不对接,主要管制机构已发生变化,需要重新确认,并规定其权力、责任和组织结构形式等。为使现有的管制机构具有法律地位,在新的法律颁布或原有法律修订之前,国务院虽然也采取了一定的补救措施,如在200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规定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全国电信业实施监督管理;国务院在2005年又颁布了《电力监管条例》,规定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依照本条例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履行电力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但在这两个条例中,都没有明确特定的管制机构名称(如信息产业部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这使特定管制机构的设立与运行还是缺乏明确的法律支持。

2・管制权力与职能的配置缺乏法律依据

由表1可见,这些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的管制职能配置主要是其“三定方案”,即国务院为各政府部门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方案。从这些“三定方案”的产生过程看,一般由中央编办甚至各部门自己拟定,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办公厅以通知的形式。因此,这些“三定方案”不能算是行政法规,而只是国务院办公厅的内部文件。这是因为: (1)根据《立法法》和《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而这些“三定方案”基本上是在封闭的程序中产生的,事先不公开,自然不可能向公众征求意见。(2)根据《立法法》的规定,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并在国务院公报和公共媒体上信息;而这些“三定方案”虽然由国务院批准,但是由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的形式,而且其对象不是公众,而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明显具有国务院内部文件的性质,不属于行政法规[2]。

管制机构的管制权力与职能配置应通过法律授权,具有法律效力,而中国垄断性产业现行管制机构的管制权力与职能主要通过“三定方案”配置,这就会影响管制权力与职能缺乏公信力与权威性。同时,由于“三定方案”缺乏法律的稳定性,也会影响管制权力与职能的持久性与稳定性。

3・政府部门权力之争导致管制职能分散与交叉重叠

为提高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的管制效率,要求管制机构对特定产业实行统一管制,这需要管制机构具有充分的管制权力和职能。但目前中国垄断性产业的管制权和职能过于分散。例如,在电力产业,管制职能分散在多个政府部门,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管制权和管制职能很有限。在电信产业等垄断性产业也存在类似情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一些法规将管制权和职能授予多个管制机构,且管制机构间的边界不清。如根据《电力监管条例》第四条规定:国务院电力监管机构依照本条例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履行电力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履行相关的监管职能和行政执法职能。这为多家管制提供了法律依据,并为各部门间的管制权与管制职能之争提供了空间。

第二,政府部门利用参与有关法规和政策制定争取管制权与管制职能。由于垄断性产业技术经济特征复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国家法规和政策制定部门不仅人员少,而且缺乏专业知识,因此,通常的做法是先由有关政府部门草拟法规和政策,再通过一定立法或政策制定程度加以确定。这样,特定政府部门在参与甚至起草有关法规的过程中,难免要体现本部门的意志,以争取较多的管制权和管制职能,特别不愿放弃既得的管制权力。

第三,不同政府部门交叉管制特定产业或领域,造成管制权力与职能不合理分割。对此最为突出的是中国电信领域的“广电之争”。根据范围经济原理,对电信网、计算机网(即INTERNET网)和广播电视网实行三网合一(三网融合)的管制体制是一种国际性发展趋势,但在中国现有体制下,信息产业部承担着对电信部门的管理职能,而广播电视总局承担着对广电部门的管理职能。根据现有政策,广电部门不能经营电信业务,电信部门也不能经营广电业务。虽然广电网络可利用其现有的宽带接入提供计算机上网服务和电信服务,但因政策限制,难以取得ISP经营许可证。同样,电信网利用宽带接入,完全可以传输广电的视频节目,但因政策限制无法开展广电业务。其结果是广电部门不仅垄断着广电节目的制作与播放,而且垄断着广电节目的传输;而电信部门则基本垄断着电信业务。彼此割据市场的部门垄断,既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也不利于相关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壮大[3]。

4・现行体制下管制机构缺乏必要的独立性

管制机构独立性的重要前提是不仅要实现政企分离,而且要实现政监分离。但在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下,除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在形式上实现了政企分离和政监分离外,中国垄断性产业的管制机构实际上就是国务院相关行政部或其下属的行政管理局,从这些国务院部委的职能看,它们既是产业规划、政策的制定者,又是这些产业的管制者(如信息产业部)。因此,在现有体制下,垄断性产业的管制机构不可能实现政监分离。此外,铁道部、国家邮政局除行业管理职能外,还是这些产业的垄断经营者,同时承担着政府职能与企业管理职能。因此,它们不仅是政监合一,而且是政企合一的政府机构。在这种政企合一和政监合一的体制下,显然不可能实现管制机构的人员、经费等方面的独立。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这些国务院行政部主要领导的产生由中央组织部审定、推荐,国务院总理提名,全国人大任免。这种组织人事制度决定了这些管制机构不可能避免较大的政治压力,从而影响管制机构独立履行其管制职能。因此,在现有体制下,垄断性产业的管制机构必然缺乏必要的独立性。

从上面对现行管制机构的制度缺损分析可见,要从根本上解决现行管制机构存在的问题,必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设立与完善规范的管制机构创造理想的制度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俊豪・中国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的改革[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

[2] 马英娟・政府监管机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3] 王俊豪,等・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及其运行机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电信监管论文篇10

1、 现代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内部控制起源于审计和管理的需要,管理的需要及保证资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真实是内部控制发展的主要动力。内部控制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①内部牵制阶段,以查错防弊为目的;②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将内部控制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③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将内部控制分为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④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将内部控制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督5个相互联系的部分。内部控制理论由简单的岗位内部牵制向结构化的内控机制发展,并进一步发展成将企业环境、业务过程和管理有机结合的综合控制系统,其演变过程可以说是各方利益集团共同作用的结果。

以按照美国权威审计机构coso为代表的现代内部控制理论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制定和实施的,旨在为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其整体框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项要素构成。每个要素均承载三个目标:经营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合规性目标。

企业管理人员、审计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将现代内部控制理论运用于会计信息系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行为调整的会计内部控制框架。

2、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特性

在电算化条件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问题异常严峻:

2.1 基于计算机存储器的数据管理方式,使会计数据泄漏和损失的风险因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脆弱性而成倍放大。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发生故障时,数据的完整性将取决于备份的时效;而地震、洪水、建筑物倒塌等自然灾害也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数据损失。甚至商业软件加密卡的丢失和损坏都会给系统造成灾难,同时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2.2 信息化常常使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整合在软件系统中,包含许多不成文规则的手工方式的权限控制就必须重新分配。如果电算化下的控制模式没有充分挖掘出手工方式下诸多的隐含规则,将造成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漏洞。

2.3 电算化条件下,技术人员尤其是系统管理人员的控制问题变得非常突出。极端情况下,系统管理人员可能造成极其毁坏或者全部系统崩溃的危险。

2.4 操作权限划分和登陆密码保护尤其重要。各级操作权限的随意设定,密码的泄露以及忘记,都会造成损失。

由此可见,随着会计信息化的进程,手工会计系统原有的内部控制已不能适应电子数据处理的新特点,不能有效地降低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特有的风险,为了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系统处理与存贮的会计信息准确完整,必须研究建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框架。

3、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框架

按照现代内部控制理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框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督5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

3.1 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的环境是控制系统中其他要素的基础,控制环境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增加或减少具体控制政策和程序的实施效果。换言之,控制环境决定着组织的整体风格,左右着组织中各成员的控制意识。

控制环境具体包含以下因素:诚信的原则和道德价值观、雇员品质和能力保证、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组织结构、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责任分配与授权、人力资源政策和程序。

现实中会计信息造假案此起彼伏,股市人气涣散,造成这类事件的原因很多,而内部控制环境的缺陷是每个事件的共性原因。会计信息化(电算化)带来了会计工作方式和业务处理流程的改变,也可能引起会计内部控制环境各因素的变化。因此,企业必须在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同时重视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优化企业纪律与架构,塑造企业文化,提高企业职工的控制意识。

3.2 风险评估

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奉献,这些风险都必须加以评估。风险评估的先决条件是制定目标。风险评估就是一个确认、分析和管理企业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的过程。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应该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 明确系统目标。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服务于企业整体目标,包括营运目标—包括绩效和获利目标及资产保全目标;财务报告目标—防止报送不真实的财务报告;合规性目标—企业经营活动应遵循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二, 辨识和分析风险。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的风险,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管理层必须谨慎注意各种风险,并采取必要管理措施。辨识和分析风险的过程是一种持续并反复的过程。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分析必须结合系统的外部环境以及系统内部要素(硬件、软件、人员、规程、数据)来进行。分析风险通常要考虑以下内容:系统面临的威胁和易受到的攻击;这些威胁对系统的影响程度;威胁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的性质。

第三, 环境变化后的应对。系统外部经济、产业以及管理等控制环境随时都会发生变化,系统内部软件、硬件、人员等要素也后发生变化,当这些变化发生时,会计信息系统的活动应随之进行改变。因此,风险评估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确认内部和外部变化的情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行动。

3.3 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为了确保管理层的指令被执行而建立的政策和步骤。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常见的控制活动包括:

职责分工:职责分工是防止某个员工在他的正常职责范围内产生(或隐瞒)错误或违规行为必要且有效的措施。职责分工的原则是将交易授权、交易记录和资产监管三种权限必须分配给不同的人或部门。

适当的文档和记录: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应设计和使用适当的文档和记录,以确保交易和事件的适当记录。比如,文档或记录中的项目应当按次序实现编号,项目应能够被使用者方便地使用和理解,表格应提供特定的栏目以指明必要的授权和责任确认。

文档和记录作为存储信息的物质媒介,根据控制的需要有着各种不同的格式和内容,如销售订单、出库单、付款单、采购订单、入库单、验收单、收款单等等;其存储介质可能表现为传统的纸质文档,也可以是磁盘、光盘等用计算机读写的磁性或光学介质。电算化并不排斥纸质文档和记录。

适当的文档和记录,在种类、内容、格式、形式、副本量等方面的设计上都考虑了控制的要求和管理效率的兼顾,从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储和传递数据的同时还以权利和责任的传递推进着经营的运作,以其标准化的格式和内容确保经营管理的规范化,最终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限制接近资产:任何人只有在与所授权限一致的情况下才能接近资产。这就需要对接触和使用资产的行为以及针对这种行为的记录进行充分的实物上的控制和保卫。有很多实物控制的手段可选:现金登记簿、保险柜、锁、保险库、、保安人员、监控摄像设备、警报系统等。必须注意,实物控制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保证它们正常使用的相关措施,而不仅仅是设备的存在。

会计责任检查和执行情况复查:由授权人(或由授权人委托的人)、记录人和资产监管人在适当的日期将资产的帐面记录与实物进行比较,对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调查与纠正。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经营管理行为的记录和效果进行合法性与合理性评估。

3.4 信息和交流

这里的信息是指员工能够获得的其工作中所需要的信息,包括用来确认、收集、分析、分类、记录和报告组织的交易以及为相关资产和负债进行会计处理的方法和记录。沟通是指信息向上的、向下的、横向的、在组织内外自由的流动。会计信息系统不仅处理组织内部所产生的信息,同时也处理与外部的事项、活动及环境等有关的信息。所有员工必须从最高管理层清楚地获取控制责任的信息,而且必须有向上级部门沟通重要信息的方法和渠道,并与外界顾客、供应商、政府只管机关和股东等作有效的沟通。

信息的文档化为会计信息系统中高效率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条件,因此,信息和交流是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3.5 监督

内部控制的质量可能会在很多方面受到不利影响,包括缺乏遵从性、情况发生变化,甚至控制本身受到怀疑和误解。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被切实执行,产生良好效果,并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内部控制本身必须被监督。

监督是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及时的条件下,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情况的过程。监督通过持续监督、个别评估或者二者的组合来确保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能够持续有效地运作。在内部控制的监督过程中,组织中有两项职能非常重要,即内部审计和控制自我监督。

内部审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完善、健全的内部控制框架中,必须有完善、严密的内部审计制度、独立有效的内部审计机构和高素质、高责任心的内部审计人员。它既是内部控制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

控制自我评估。控制自我评估是组织的管理部门和职员共同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实施的效率效果,以期能更好地达成内部控制的目标。控制自我评估是为提高组织内部控制的自我意识所作的努力,这种活动经常以研讨会的形式进行。

企业应当重视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并由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同时,为确保内部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促进内部控制的严格执行,必须加强对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并赋予他们一定的独立权限,以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