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管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2 03:48:02

环境监管论文

环境监管论文篇1

本文首先分析环境监管的理论基础,并对现有国内外环境监管政策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给出稀土产业环境监管策略的相关建议。

1环境监管的理论基础

1.1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政府不应该干预市场自由竞争,政府的干预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而是作为经济的“守夜人”,社会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以及有效配置状态只需要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4]。但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在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和破坏性竞争等情况下,会出现市场失灵现象,并最终导致污染、贫富两极分化、失业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因此,政府仅仅作为“守夜人”的主张是不科学的,需要通过干预来弥补市场不足。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指出,仅仅依赖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不能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而必须依赖于政府的有效经济干预行为[5]。此外,Gulick认为,当人们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基于自身利益的行动是不适当的时候,需要通过政府来采取对弱者的公平行动,实现公共利益[6]。另一方面,在政府实施监管的过程中,监管机构最初能独立运用监管权力,但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在交互过程中,监管机构会逐渐受被监管者和其他利益集团影响,并会被被产业所俘虏,监管机构最终会被产业所控制。此外,公共选择理论认为[7],在政府监管过程中,政府机构的“理性而无知”、“短见效应”以及决策过程的信息不完全性会导致决策失误;缺乏监督信息、没有降低成本的动力、缺乏竞争性压力等情况会导致政府工作的低效率;特殊利益集团为逃避市场竞争、谋求政府保护、实现高额垄断利润会导致政府寻租等现象。此外,政府监管与经济利益相结合,会导致权力滥用问题。以上现象和问题最终会导致政府对市场干预的失灵。因此,在监管过程中,政府既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威胁,是一把双刃剑。政府同时拥有夺走或给予的权力,禁止或同意的权力[8]。同时,在利益驱动下,被监管者总会企图影响监管立法和监管执法,而监管者会被“收买”,监管就迷失了方向,从而形成一种逻辑:既然政府失灵,监管就应当被放松或者解除。

1.2外部性理论与运用市场机制理论“外部性”是指当一个人从事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会影响旁观者福利,且这种影响不需要支付报酬和获取收益。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种类型[9],正外部性为他人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负外部性为他人增加成本,降低收益。Hardin发现的“公地悲剧”现象是典型的负外部性案例[10],该研究发现,在一块对所有人都开放的公共牧场上,每个牧民都有养殖更多牲畜的动机和行为,而且这种行为不需要对其他牧民给与补偿,不需要承担其他的放牧的成本。这种情况会导致牧场的过度放牧,最终导致牧场的毁灭,使所有的牧民失去牧场和收益。在正外部性方面,大量具有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比如美化环境),由于无法得到受益者的补偿,行为方就难以持续进行正外部性活动,此时,政府的激励性和强制性调节(比如对美化环境建立经济补偿制度,及对小区建设绿化面积的强制性要求)能够保障外部性活动的持续开展,并促进“旁观者”福利和公共利益。在环境破坏和环境建设过程中,同时具有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种情形,例如厂商向社会排放污染施加外部成本时,如果没有价格为污染行为的削减提供恰当的激励,就会对环境容量形成过度的需求,造成环境与生态的破坏。运用市场机制解决市场失灵、使外部问题内部化为改革政府监管提供了重要思路。Dales在运用市场机制理论的启发下提出了污染权交易理论[11],该理论将政府视为环境资源的拥有者以及社会的代表,把污染物排放权力视为一种商品,污染者可以从政府手中购买这种商品,政府则采用竞价的方式出卖给出价最高的污染排放竞买者。此外,污染者也可以向其他拥有污染权的污染者购买污染排放权。研究表明,污染权交易有助于形成污染水平低的经济格局。目前,污染权交易的具体的形式包括污染权销售、拍卖和污染者之间的污染权交易等方式,其实质是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

2环境监管策略分类

在环境监管理论基础上,各国政府提出了多种环境监管策略,通常将环境监管策略分成两大类,一类主要以政府干预为主,另外一类则为自我监管的方式。其中,政府干预的方式包括:命令-控制式的直接监管方式,即由政府规定禁止或限制哪些行为;经济方式,包括外部成本内部化(例如,征收环境污染税)和将产权边界清晰化的产权方式(例如,排放权交易)两种类型。命令-控制式的理论逻辑是:政府对资源环境的监管主要属于“社会性监管”,而不是“经济性监管”,所以,社会价值判断是监管目标设定的主要依据。也就是说,为了提高环境质量和节约能源,可以将经济效益的牺牲视为获得社会效益的成本。在具体实施中,技术准入标准的设定以及政府行政审批措施是主要的方式。经济方式的理论逻辑是:政府采用市场方式将污染者行为的外部性成本计入内部成本,让污染者为其外部非经济性的影响付费。而产权方式则是政府通过制造一定的条件使市场经济有效发挥作用,让公共品产生私人产权,使不可交易和没价格发现机制的污染行为具有了私人产权边界,从而形成价格发现机制,进行污染权的交易,从而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污染权[12]。

从政府监管的角度来看,美国的监管起源于经济事务,一般认为,1869年成立的马萨诸塞州铁路委员会被认为是成立的第一个有效运作的专业化监管机构,对不能完全竞争的铁路产业进行专业化监管。在1887年到1934年期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了联邦储备委员会(1913年)、电力委员会(1930年)、食品及药品管理局(1931年)等监管机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加强了劳动安全与健康、环境、公共卫生等领域的社会性监管内容,并于1970年成立了环保署。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针对监管机构出现的效率低下、监管过多和监管俘获等情况,里根政府开始了以放松经济性监管为核心的监管改革,并强调更多依靠市场配置资源,但同时加强环境等领域社会性监管。此外,里根政府要求对政府行政行为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对所有的监管规则实行监管影响分析。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过度监管和放松监管两种思路交叉前进,人们提出了自我监管、诱因监管和私人监管等监管方式。自愿性环境管理手段(VoluntaryEnvironmentManagement,简称VEM手段)是各国政府和组织提出的广为接受的环境监管策略,与政府制定的法规不同,自愿性环境管理手段通常由各类国际组织(如国际商会,ISO等)发起,通过建立各种自愿性环保行为准则、环保、以及环境管理标准等方法,推动污染者改进环境行为,最终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同时,通过公众参与环境信息的公开,社会会对环境污染的制造者与环境管理部门施加压力,从而使企业和环境管理部门改善其自身环境行为,达到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

在监管方式的讨论中,不同学者持不同观点,有得学者主张命令-控制式监管并没有过时,而且在特定条件下还是非常有效;还有学者认为,替代性监管方式依赖于命令和控制式监管,如果没有一套起作用的调查和执法体系,替代性监管也不会成功的,因此需要采用命令和控制式监管混合的监管模式(表1给出了各类环境监管方式的特点)[14]。在实际操作中,2001年,时任政府办公室负责监管审查的主任JohnD.Graham指出,在过去20年中经济性监管在逐渐减少,但对公共卫生、安全和环境的监管不断加强。因此,虽然政府监管过程中出现了俘获现象,但在环境监管等领域依然占据重要位置。目前我国对污染的防止和控制手段主要如表2所示。直接监管、激励机制和自愿监管都被使用。直接监管包含限期治理、排放许可证和排污费三种政策工具。激励机制包括经济的(通过可交易的排放许可证)、信息的(通过颜色分级体系、环境表现信息披露和公布污染源)和政策的(通过对城市环境保护的综合评估、环境责任体系和设立“模范城市”)三种途径来引导企业和政府官员追求环境友好的发展成果。自我监管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成熟,目前只有两种政策工具:一是环保总局开展的部级“环境友好企业”的评比,还有就是国际标准组织ISO14000的认证。

3稀土产业环境监管策略

对于稀土污染,我国环境保护部在2011年1月了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国家标准,特别针对稀土工业企业的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进行了详细规定,这个标准替代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并于2011年10月实施。但目前还没有关于稀土污染的具体监管措施,结合国内外环境监管制度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实施稀土产业环境监管:

3.1建立稀土环境管理体制稀土产业具有典型的公共物品和负外部性特征,必然会导致市场失灵的情况,政府的直接监管是必须的监管策略之一。在组织结构上,目前我国环境治理的组织结构是一个网格结构,在中央层面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国务院及其下属的相关部委拥有环境立法和政策制定的权力;从省级到县级的各级地方人大和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地方性规章制度和行政指令。各地的地方环保局是执行贯彻各类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指令的主要执行人和责任人,但另一方面,地方环保局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又依靠地方政府来提供。在各地政府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的情况下,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存在一系列冲突,地方环保局在接受地方双重领导的情况下,难以独立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的监管,此外,资金和人力资源的限制难以保证环境法规和政策发挥实效。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管理的稀土污染管理体制,打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稀土污染管理界限,建立起一体化管理的稀土污染统一管理体制。

3.2实施政府、经济和自愿性混合环境监管体系在命令-控制式方面,通过政府的立法、执法和监督,为稀土污染规定了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在经济方法方面,利用市场机制,克服减少污染中的市场失灵,采用严格的经济刺激措施(如排污收费和罚款),为促使污染者服从排放标准和其他环境要求提供强有力的刺激,另外,采用水、空气、核辐射排放许可证交易制度,以提高污染处理经济效率。在自愿性监管方法方面,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发展,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制度在环境管理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当前稀土产业面临的污染形势严峻,仅靠环保部门的职能和资源是很难完成环境保护的任务的。借助社会团体和公众力量,让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来,一方面是对公众日益提高的环境关注度的政策反馈,一方面将对稀土环境保护大有裨益。因此,公众参与是我国新时期环境管理的必然选择。

3.3构建污染监测系统为实行有效的污染控制所需要的各种措施,必须提高污染监控能力。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系统的稀土污染监测系统,因此,对我国目前稀土污染的实际情况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数据,也没有有效的途径对稀土污染的排放进行监控,加强稀土污染环境监控是保证监管政策有效实施的基础性工作。

环境监管论文篇2

环境监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中间若有一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其监测结果是不符合实际的一个数据。现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大多放在实验室内部环节,良好的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的仪器设备、规范的操作规程,同时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取得准确的分析数据,但对现场采样测试阶段的质量管理重视程度和研究深度不够,缺乏有效、系统的管理和控制,特别是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现场质量管理没体现其相应的独立性和监督性。大多数单位都认为采样是环境监测中最简单、最容易的工作,但采样误差往往是最大而且是最重要的误差,因此完善和发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2加强现场采样质量管理控制建议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过程流动性大、条件复杂、时间跨度长、任务要求紧、偶然因素多,对严格执行监测技术规范有难度,所以要获得科学准确的监测数据和信息,现场采样测试阶段规范化的质量管理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提高现场采样员素质,完善现场采样质量管理制度、现场采样仪器与设备管理和样品保存运输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

2.1提高现场采样员素质

环境监测采样人员操作技能的高低、责任心的强弱、工作态度的好坏将会主观地导致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要保证环境监测质量体系有效施行,就要对现有的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培训,提高监测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定期组织现场采样测试业务培训和交流,邀请现场采样测试经验丰富的同志授课或邀请现场测试仪器厂家技术人员上门培训,提高现场采样测试人员的业务技能。定期进行监测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现场采样测试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通过组织持证上岗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组织技术比武等形式和途径提高现场采样测试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

2.2现场采样质量管理制度

建立完整的现场采样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每次环境监测任务确定一名现场负责人,制定详细现场监测采样计划并组织实施。现场监测项目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熟悉掌握监测任务书,明确现场采样测试阶段的总体工作内容,列出项目所涉及的采样容器、测试仪器、设备、吸收液、滤膜、滤筒、固定剂和显色剂等清单。现场监测人员要依照规范进行操作,认真做好采样记录,妥善保管好样品,并附现场监测点位图或流程图,保证溯源性。

2.3加强现场采样仪器与设备管理

现场采样涉及到的仪器与设备种类和台数较多,易产生混乱,每台监测用仪器与设备均应设立档案,粘贴唯一性标识。现场采样人员要制定现场采样仪器日常维护、保养、校准操作规程,科学使用、维护、保养仪器。现场采样仪器每次用完应及时整理、维护,特别是监测废气的仪器采样结束后在现场就须空抽,用空气清洗管道、气路、传感器,避免高浓度气体残留在管道、气路、传感器中,影响下次监测数据,也避免高浓度气体腐蚀仪器零部件。现场采样人员应熟悉仪器构造,具备小故障的排除能力,及时排除现场仪器故障,不能排除的应及时在仪器箱体上贴标签并注明故障情况,联系仪器厂家尽快维修、保养,并认真填写维修记录,确保所有仪器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2.4采样的质量控制

现场负责人经现场踏勘,审查采样点的设置和采样时段选择的合理性和代表性,按环境要素分别制定详实的采样技术细则,样品和交换与管理制度。现场采样人员应正确操作与校准仪器,查看仪器运转是否正常、吸附剂是否有效、数量是否符合要求、采样器放置的位置和高度是否符合采样要求、是否避开污染源的影响。在采集样品的同进,采样人员应认真做好采样记录,并妥善保管好样品。

2.5样品运输和保存中的质量控制

在环境采样时,不同项目样品选择不同的保存条件,样品久放会受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影响导致最终监测结果的失真。采样前或采样后运输过程中采样管不可倾倒,采样管之间应用软体物隔离,以防吸收剂溢流;滤膜应完整地封存在专用的洁净袋子里,使用时用不锈钢镊子取放,避免滤膜在进入采样器前被污染。液体样品采集后根据不同项目及时添加固定剂,对需要冷藏或避光保存的样品从采集、保存到运输应及时冷藏或贮存于暗处。样品采集结束后及时贴好标签,填写好采样记录单。样品采集后应立即送回实验室,如样品不能及时进行分析测试,样品应贮存在温度低于4℃冰箱里。

3结语

环境监管论文篇3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明确规定,作为矿山采矿权人有责任对矿山开发中破坏的地质环境进行治理,但是由于受到我国国情及社会形态影响,只有很少一部分矿山企业会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保护与治理,再加上我国小型矿山的比例近95%,所以矿产资源开发中的不合理开发、无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等现象十分普遍,导致部分矿山地质环境及周围生态环境都遭到了严重破坏。本文认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地方政府及矿山企业大力开发矿产资源的主要目的在于创造经济效益,而大部分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由于过于强调经济效益最目标,而严重忽略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节约利用的重要性,从而导致矿山企业运行中没有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保护与治理,从而使矿业开发中不断衍生出新的地质环境问题,从而使其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中。现阶段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依旧处于较低水平,矿产资源开发创造的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创造的综合效益一直处于相互矛盾状态。

1.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现阶段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管理相对较为薄弱,虽然很多法律条文中要求矿产资源开发中必须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保护与治理,但是相关法律法规中没有对具体的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规章进行界定。矿产资源开发管理部门的分散导致其环境执法管理存在职责交叉现象,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是限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主要原因,而且该项工作在开展中严重缺乏完善法制保障,难以威慑一些矿山企业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行为。一些开采时间较长的矿山已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但是在追责过程中难以找到主要责任人,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资金来源的不持续性,使其难以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保护与治理机制,从而导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成效普遍较差。

1.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应用技术落后我国矿山企业主要以小型矿山企业为主要成分,由于这类矿山企业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矿坑设计不合理、采矿方法不当以及工艺技术落后等问题影响,甚至一些小型矿山企业还在使用“崩塌法”“放大炮”等传统开采技术进行矿产生产,导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严峻性和提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难度。再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而一般的环境治理与保护技术无法满足矿山地质环境实际需求,在治理过程中由于受到矿山地质环境复杂、调研工作不到位以及经费不足等问题影响,导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中存在治理不彻底、治标不治本等问题,这势必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影响。

2、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2.1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实施现阶段我国有关部门必须要将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律法规、监督管理机制作为主要内容,只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才能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方向发展,以便于可以在新时期实现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特点来完善环保的法律法规,并要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建立产业政策和技术规范,将监督管理贯穿到各类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这样才能使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尽快走上法制化道路。再者,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要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确保主管部门后要求其不断加大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监督与管理,通过执法力度来彻底消除该项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进一步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责任制,确保通过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来提高矿山环保力度。

2.2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矿山开采技术水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依靠先进采矿技术作为支撑,因此,这便要求我国矿山企业及相关领域要不断加大技术创新与技改力度,全面推动我国矿山生产领域进入新一轮产业技术升级,这对实现我国社会生产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矿山企业要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逐步施行强化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政策来推动其不断改造设备及生产工艺,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以及新材料投入到矿产资源开发中,确保矿山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降低对矿山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

2.3加大科学技术在矿山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与保护工作的重要保障,所以矿山企业要不断加大矿山环境保护及治理技术的研究应用,尤其是要不断加大对矿山的综合利用、尾矿、矿渣等开发利用的科技投入和生产开发研究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矿山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也可以降低矿山开发中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矿山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积极引进和使用矿区损毁土地复垦及生态重建技术,通过加大矿山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力度来提高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2.4境保护的经济政策,通过建立一个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来调动社会各领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有效解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资金难得问题。各地方政府要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优惠政策,调动矿山企业和全社会积极投入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中,将矿山环境治理纳入到经济市场机制中,通过我国经济市场的调节作用来促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这对实现我国社会各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

3、结语

环境监管论文篇4

1质量管理存在局限性

质量管理意识淡薄在现阶段,大多数基层的环境监测站所具备的条件与环境监测的工作要求还相差甚远,监测实验室数量较少,监测所需的相关技术和设备不齐全、不配套,从而导致很多最基本的环境监测工作都无法得到顺利开展,质量管理自然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监测站的工作人员由此对环境监测工作失去信心,从而使得监测站中的工作人员对环境监测的质量不以为然,不注重质量管理工作,对质量管理十分懈怠,从而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十分欠缺,很难主动地、自觉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导致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和完善工作无法得以进行。这就是监测站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和挑战,即工作人员不重视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意识淡薄,缺乏“环境监测的质量是监测的生命线”的观念。

2质量管理人才不足、素质较低

在基层监测站中由于工作环境相对落后,工资待遇不高,无法吸引质量管理领域的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人才,质量管理人才不足,使得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人员队伍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监测站中接受过系统质量管理教育和培训的工作人员较少,大部分工作人员对于质量管理理论知识的掌握都不够全面。环境监测站的大多数质量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知识欠缺,管理意识、管理观念和方法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发现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较弱的特点。另外,由于质量管理人才的不足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严重欠缺,在环境监测站中质量负责人通常都由行政领导兼任,而行政领导事务繁忙,更是无暇顾及质量管理工作。这一系列的问题反映出了目前监测站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困境,使得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很难与环境监测难度和技术的提高相对应、相匹配。

3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欠缺,管理效果差

由于环境监测的工作本身涉及的面较广且受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对于不断发展的监测技术和越来越广的监测领域来说,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制度的发展较为落后,不够完备和及时,不能与其相匹配。在监测站中所运用的质控技术较为落后,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无法对数量众多的监测数据和监测报告进行综合性、系统性和规律性的分析和整理,从而导致管理效果差,无法真正地、有效地发挥质量管理在环境监测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二解决质量管理问题的相应对策

1树立先进的环境监测质量意识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监测站应在提高环境监测的技术和设备、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关注度,努力提高全体监测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促使其持续地、深入地学习、贯彻先进的质量管理意识,使得监测人员在开展监测工作的过程中重视质量管理,保证第一次获得的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密性,同时在监测结束后自觉、主动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实施全程的监测质量控制。与此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宏观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其内部进行科学的分工,充分调动各类质量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完善和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和相关的组织机构,提高监测站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能力。

2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加强现有人员培训

首先,环境监测站应积极引进专业的、高素质的质量管理人才,提高监测站的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搞好监测站自身人员队伍的建设。其次,应当不断加强对现有监测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使监测站的工作人员能够认真努力地学习、了解并熟练地掌握与监测工作有关技术知识和其他与质量管理有关的专业知识,如管理学。再次,监测站还要让监测工作人员自觉地参与到质量管理的工作中,树立优秀的质量意识、管理意识。最后,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人员应积极积累各种工作经验,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以全面地搞好质量管理,从而实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目标。

3创新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

在环境监测中应当选择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要同时重视实验室内和室外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既要在实验室内采取平行双样、密码样、标准样控制、能力验证和实验室比对等科学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方式,也要注重实验室外监测信息的代表性、采样、样品保存、运输和交接等环节的质量保证。借助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使监测数据准确性和精密性得以提高,从而促进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结语

环境监管论文篇5

【关键词】环境监测;管理;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进步,国家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我国也为经济的发展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最为沉重的代价就是国家的自然环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破坏。正是在这样的趋势下,国家积极提倡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模式,这不仅符合我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且也符合我国自然环境的保护目标。为了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加强对环境监测管理的力度,根据我国环境状况切实采取措施以便实现我国环境保护的目标。

一、环境监测管理的特征

1.1环境监测管理有着鲜明的目标

环境监测管理的目标有着宏观和微观之分,从宏观上说,环境监测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尽量提高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水平,要有科学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从微观上说,环境监测管理最关键的就是要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比性和代表性。因此,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来说,环境监测管理都有着自身鲜明的目标,只有从宏观和微观上进行全面的把握,才有可能真正了解环境监测管理的目标,进而实现环境监测管理的目标。

1.2环境监测管理有着自身的整体性

环境监测管理不是一项单一的工作,也不是一个单一的环节,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含了布点、采样、测试、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等基本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每个环节都涉及到专业的管理内容和方式。在监测管理的时候要根据各个环节的特点和管理的目标等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管理,而且要注意确保不同环节之间的联系与整合,既保证各自管理目标的实现,也要保证整体管理目标的实现。

1.3环节监测管理有着自身的动态性

环境的问题是一个随时变化的问题,因此环境监测管理的问题也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环境的变化,环境监测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也要做出变化,无论是监测项目的增减、监测频率的增减还是监测点位的变化等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进行环境监测管理的时候要认真把握这一动态的特点,及时调整环境监测管理的内容和方式,以便适应环境的变化,最终才能实现环境监测管理的目标。

二、环境监测管理的主要内容

环境监测管理的内容设计到很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可以得出不同的内容,下面,笔者将从几个主要的方面来划分环境监测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对其进行详细论述。

2.1按照环境监测管理的性质可以将环境监测的内容分为监测计划的管理、监测技术的管理、监测质量的管理与监测网络的管理。首先,监测计划的管理主要是指立足于环境监测管理的目标而制定出相应的监测管理技术方案,然后再按照这个方案具体实施监测管理。其次,监测技术管理主要是指根据环境监测管理的目标和计划内容,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并确定相应的技术手段和措施,进而确保监测优质高效地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第三,监测质量的管理主要是确保环境监测的质量达标,保证环境监测的数据是有效的,以实现环境监测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比性的目标。最后,环境监测网络管理主要是指根据环境监测的内容设置环境监测站点和监测的要素,而且将这些监测的站点连接起来形成网络,进而保证环境监测管理的数据的完整性、可比性,也能确保环境监测要素的完整性和可比性。

2.2按照环境监测管理的类型可以将环境监测管理分为环境质量的监测管理、污染源的监测管理和影响监测管理。

2.3按照环境监测管理的过程可以将环境监测分为监测点位的管理,其次是采样技术的管理,之后是测试方法的管理,再者是测试数据的管理,最后是监测综合管理。这些内容都是根据环境监测管理的过程来划分的,而且也与环境监测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相适应。

三、关于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思考意见

笔者在前文中已经针对环境监测管理的发展现状,对环境监测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论述,下面,笔者将结合相关知识,对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意见进行论述。

3.1环境监测管理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帮助

环境监测管理并不是某个部门或者个人单独的事情,而是整个国家和社会都必须关注的事情,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首先应该得到的就是政策上的支持和帮助。环境监测管理涉及到整个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利益,关系到人类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得到国家和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只有得到政策上的支持,才有可能提高社会各界对于环境监测管理的重视,才有可能提高环境监测管理的质量水平。其次,只有得到政策上的支持,才有可能保证环境监测管理的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更加认真努力,才能进一步明确部门之间的权责,保证我国环境监测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

3.2完善我国环境监测管理的体系

环境监测管理涉及到很多工作和内容,因此也需要相关部门和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助,这样才能保证环境监测管理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因此,就需要加强对我国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各级环保部门分级分类制定达标建设计划,将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逐级纳入政府环保目标进行考核,切实提升各级环境监测站的综合实力。

3.3加强环境监测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环境监测管理工作需要有专业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作为保证,因此,加强环境监测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就是要加大对环境监测人才队伍的培养,增加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经费,确保我国环境监测管理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其次,增加环境监测管理人才的学习机会,让这些人才队伍能够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适应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需求。

环境监管论文篇6

关键词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 X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2-0179-01

环境监测属于专业性较强的一项工作,它需要具有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才能胜任。因此,在环境监测中,对工作人员操作能力以及文化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加强质量管理队伍的建设中,一方面要大力培养人才,另一方面还需要扩宽对人才地选拔渠道。国家环保部在《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中提出:加强我国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队伍建设,使得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中秉持良好态度,进而保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运行。

1 分析环境监测中质量管理人员所出现的问题

1.1 质量管理人员出现不稳定性

这主要是由于质量管理的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监测与分析技术,同时还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使得工作质量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胜任相关的工作,再加上培训系统完善,许多人员的管理水平不够,这就出现监测站中对质量管理的人员进行频繁调动[ 1 ],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对整个环境的监测工作也带来一定麻烦。

1.2 在理论体系建设方面有待提高

截至目前,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具有指导意义的书籍与资料主要有两本手册,一本是《环境空气监测质量保证手册》,另一本是《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而其中还包含对空气、水、土壤以及噪声的自动监测[ 2 ]。在这一系列的环境监测中,还涉及专业的技术要素与标准,都没有得到有效地理论指导,从而使得质量管理中缺乏对科学理论的指导,这对实际工作地开展也带来十分不利地影响。

1.3 质量管理工作的任务繁重

在环境监测中,质量管理中的工作人员在数量上比较少,而省、市级环境监测站中有专门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但是在县级中,由于工作环境等原因,使得许多的工作人员不愿从事这份工作,基本是兼职与专职相结合的方式,由此随着工作任务地增加,使得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变得十分繁重,同时还要输送部分工人去一线作业,这就直接导致管理人员受到极大地削减,使得原本不充足质量管理工作人员变得更加缺乏,在繁忙的工作中可能会导致管理与监督过程失控。

1.4 对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欠佳

目前的质量管理工作人员是从实验室的分析或者是现场的检测员借调来的,他们虽然具备实践工作的经验,但对于质量管理而言,缺乏专业知识的培训,大多数的管理人员严重地缺乏相关管理经验,因而在管理中,会出现管理工作没有得到较好地落实位等情况,在没有一套健全与完善培训的体系中,使得质量管理人员难以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2 改善质量管理现状的措施

2.1 加强建立与完善质量管理的理论体系

在当下,为环境监测中提供一个比较完善的质量与控制技术,即QA/QC的方法[3],使得我国的环境质量监测能够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目前八项国际中通用质量与管理原则,不断地完善质量管理的体系建设,然后根据实际工作不断地发展与变化,针对新问题的问题,可以借鉴国外的环境质量管理中有用的经验,从而全面提升质量管理的措施,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建立具有特色的管理体系。

2.2 明确管理岗位中工作的职责

在环境质量管理中,由于当前的工作中出现人员不足的情况,从而使得许多管理工作出现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兼带处理,由此在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中,需要对这部分工作加以明确,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做到各司其职,进而提高质量管理工作中各级人员的办事效率;除此之外,还需要对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加强监督,一方面可以充分地保证他们工作能够切实地落实到位,另一方面也是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在监督中不断地严守自身岗位的职责,努力做好质量管理的工作,为环境质量的管理带来积极作用。

2.3 设立良好的督查与奖惩制度

在管理队伍建设中,一方面要做好监督工作,另一方面要设置与之相适应的奖惩制度。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环境监测的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地开展,对于工作中表现比较优秀的管理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不仅可以为其他工作人员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而且也可以进一步地激励相关的工作人员不断在工作中创新,进而提高环境质量的管理水平;再者根据工作经验可知,在一个良好的监督与奖励制度中,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得到较好地提高。因此,对于质量管理队伍地建设,需要设立一套完整地督查与惩奖制度,进而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2.4 重视对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属于一个系统而完整的工程,其中涉及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人,因此,这就需要环境监测部门加大力度选拔与培养人才,从而保证环境监测与质量管理的工作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4]。首先是在人才选择方面,需要加强对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测试,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他们所选拨的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其中建立与之相关的培训机构,一方面是对参加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得他们能够充分地吸收最新的知识与理论,为实践工作提供良好地支持;另一方面是对刚进入工作岗位的人员而言,通过培训使得他们能够尽快地了解工作内容、岗位职责以及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等。这对他们在真正进入岗位之后能够顺利地投入工作中。最后还需要培养与储备质量管理的人才,可以与高校教育相结合,设置与环境监测和质量管理相关的专业,在高校的培养下,满足实际中复合型的管理人才需求,保证在监测中提高数据的有效性。

3 结论

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环境监测将环境中各种数据的变化情况充分掌握,从而达到有效监控环境问题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质量管理作为关键的环节,需要工作人员在管理中不断改善工作方法,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还需要质量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中保持严谨与认真的态度,积极总结工作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我国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带来质的飞跃,使国家在环境保护中沿着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中.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把改善环境质量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在2016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6,3(20):1-10.

[2]陈洪伟.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办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5(28):167.

环境监管论文篇7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一、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质量体系文件与实际工作不相符合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与实际工作情况不相结合,存在照搬照抄、仿造他人的现象,对实际工作的开展不起作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日常环境监测活动起着一种很好的自我监督作用,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的过程,而它执行起来的过程却费时费力,某些基层环境监测站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往往是工作一套,文件又是另一套,失去了体系文件本身所在的意义。

2、人员综合素质不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发展受限制

由于基层站工作环境的落后、地方经济不发达,无法吸引相关专业高学历的人才。而现有工作人员大部分专业底子薄弱,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已经跟不上正在不断提高的环境监测技术。另一方面质量管理的人员存在严重不足,质量监测人员和技术负责人员往往由行政领导兼职,这又难以适应监测质量的发展需要。

3、硬件跟不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需要

由于地方经济不发达,在环境监测方面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一些基层的环境监测站人均办公的面积达不到国标规定的要求,甚至更谈不上其布局要适应分析工作。有些基层站仍然在用上一级监测站淘汰下来的监测仪器设备,由于其本身使用年限已久,精度不够,这样就难以保证监测质量。

4、全程质量管理意识不够,控制措施方法单一

部分基层站质量管理工作较为松懈,缺乏主动管理的自觉性,不能积极主动发现解决问题。有些工作人员、甚至高级管理层人员没有树立“环境监测质量是环境监测生命线”的质量意识,忽视质量管理,致使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持续改进和完善。对于室内质量控制措施仅仅采用相对比较简单的方法,现场采样和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也存在着漏洞和缺陷,这样就影响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密性。

二、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1、更新质量管理的观念

《校准和检验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性文件,它的内涵已不同于以往质量管理的要求,它是对实验室能力的全面要求。因此,环境监测站的最高管理层首先必须更新原有的质量管理观念,并亲自参与质量手册的制订和修改,特别是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订和修改,其次要不断地培训和宣传,使全体职工树立起质量监测人人有责的思想,理解全面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的内涵,知晓每个岗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环境监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质量管理人员不仅要懂具体的分析监测技术,熟悉各种标准和规范,掌握一些管理学、心理学知识,还要及时了解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动态,不断探索解决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目前质量管理人员大部分的知识面比较狭窄,质量管理的观念陈旧,手段也相对比较落后,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质量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以适应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需要。

3、制订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规章和程序文件

各级环境监测站在20多年的管理实践过程中都形成了比较全面的规章制度,但很多制度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不能有效运行,出现制度是一套,运行又是另一套的现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所有与环境监测数据有关的事项都必须纳入质量管理环节,并制订各项工作的运行程序文件,使环境监测站所有工作的运行都有章可循。

三、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

环境监测涉及到监测布点、采样、测试系统、仪器、测试环境、分析方法、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

1、监测布点。监测布点是监测工作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受排污口所在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以及天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实现理论上的完美布点,只能因地制宜地选取其他点位来代替,有时候这种点位可能与理论要求相差较远。在这种监测点位布设不规范、具有一定程度随意性的情况下,所采集的样品、测得的数据均不能真实反映环境状况。

2、采样。采样容器的材质、采样的深度或厚度、样品的储存方法、气象条件和采样的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到采样的质量。例如:在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中,测定同一水体溶解氧的含量时,采集水样的深度不同溶解氧的含量也不同,同一水体同一断面溶解氧的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再如,采集水样分析其石油类的含量时,水样只能用玻璃容器采集而不能用塑料容器,因塑料会吸附石油类使分析结果偏低。

3、测试系统。由于分析方法不完善、所用仪器未经校准、所用试剂含有杂质、测量时的环境因素、操作人员感觉器官的差异、反应的灵敏度及固有的习惯均会产生系统误差。

4、分析方法。任何一个环境监测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即有它的适用浓度范围、干扰物的种类以及允许的限量,如果分析方法选取不当,都会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质量。

5、人员素质。环境监测分析、质控及采样等人员操作技能的高低、责任心的强弱、工作态度的好坏都会主观地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目前环保系统所属的环境监测机构均为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少人存在理论水平和应变能力较差的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环境监测任务,从而影响环境监测质量。

四、对我国环境监测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1、明确环境监测机构的法律规范

明确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的法律规范,健全环境监测管理的法律机制,改变长期以来存在于法律规范和实际工作展开无法适应的矛盾状态,是接下来的环境监测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可以通过对环境监测管理工作进行立法确认,从而明确各级环境监测部门的政府行为属性。在法律基础上,明确各级环境监测站为行使政府职权提供服务的任何工作均属于政府行为,增强环境监测结果的法律效力意识,并且保证执行环境监控工作属于国家公务范畴,各级环境监测站为行使政府职权所提供的数据,结论和环境监测行为必须依法接受严格的司法审核和社会舆论监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健全环境监测机构之间的协调管理

环境监测数据主要是由环境监测部门获得的,所以环境监测部门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协调时展开系统的环境监测工作的保证。所以,为保证开展系统的环境监测工作,我们首先必须要健全环境监测机构之间的协调管理工作,确保环境监测机构与各监测机构之间的协调分工合作;其次,我们要划分各部门的职责、权利和相互协作的主从关系,以此保证各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对本行政区内的全部环境监测工作进行统一的管理;最后要依法建立环境监测网络,建立管理制度,保证各个监测机构之间能够高效的开展工作,并在工作中协调互助,提高工作效率。

3、对环境监测机构进行规范管理

环境监测机构应该按照统一的监督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制定规范的管理体系,对环境监测机构进行规范的管理。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可以明确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资质认定,并保证监测数据的合法有效。从而为保证高质高效的监测工作,加强监测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我们就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客观公正的进行环境监测活动,为提高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我们可以将其工作效率与绩效考核相挂钩,将环境监测部门之间的奖惩制度与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相关联,另外,我们还需对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质量进行定期的监督考核,以提高监测管理的质量。

4、对环境监测人员进行管理

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所从事的环境监测工作属于执行国家公务,进行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所进行的活动具有强制性的依法公务执行活动,具有典型的行政管理特征,因此,环境监测人员应该参照公务员的管理而进行。要配备与监测工作相适应的监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定期考核,持证上岗并采用其工作质量与绩效考核相关联的管理制度,鼓励工作人员更加努力地开展工作。

5、拓宽进人渠道,提高监测队伍整体素质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机构改革中积极协调增加监测人员编制,公开招聘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并对现有和新进入的环境监测人员加强培训,提高水平;另外还可以建立新的管理机制,即建立有利于发现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给能干事的人以舞台,干成事的人以机会,不干事的人以危机。鼓励监测技术人员和优秀人才立足本岗位,积极进取,增强监测科研能力。

环境监管论文篇8

【关键词】环境保护;信息化;污染源

在这个信息化应用日益广泛的时代,现实已经告诉我们,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是促进环境保护事业更好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它是涵盖了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的整体性工作,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基本的技术保障。没有了环境保护管理的信息化, 那就一定会损害这项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直接影响到环境监管的效果和水平。2010年国家相关部门召开了首次全国环境信息化工作会议,会议的地点是在北京。国家环境保护部负责领导同志周生贤在这次会议上表态,要通过五年的建设,形成与新时代环境保护工作相称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初步建立数字环保的制度体系。因此,我市环保局为了贯彻会议精神做出了环境保护信息化实施计划方案。这个计划方案在得到执行以后有力的促进了环境保护决策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是实现环境保护工作更好开展的重要方式。

1.加强肇东地区环境保护管理信息化,提升环境监测系统的水平

强化环境保护信息化,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自动化监控,增强环境应急工作水平,对污染问题进行有效的预警工作,给环境执法系统提交有效的执法根据,切实的为我市的污染物减排工作提供服务。我市在2006年开始建设环境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对我市的主要污染源实施了二十四小时的全线监控,进行这项工作的系统是依靠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础,围绕GIS为核心,把数据库技术作为技术支持,达到了环境数据的输入输出和查询分析以及管理工作可视化的目的,更加方便的进行维护和扩展。在系统工作期间,这个系统不但帮助我市环保局对污染源进行了监测和预警,并且通过合理的数据组织模式,完成了对各类环境数据的分析和归档工作。我市一般会对主要污染源实施两个内容的监管:第一个是加强现场的监管监控,依法严惩违规事件,保证监控系统设备有效工作;另外一个工作内容是运用监控系统全程在线的进行监测,观察环境治理设备的工作状况,核查和统计各项环境数据,为环境执法和环境管理提供有效凭据。

2.进行全区监控,处理违规

我市在对重点污染源实施全程监控以后,这个系统产生了下面这些作用:因为这样的全程监控,有效的保证了环境保护治理设备的正常工作,防范了污染企业的违规行为的出现。由于我市对重点污染源实施了自动监控,大多数的环境治理设施都处在正常工作的状态,因为黑龙江市肇东市区企业的排污过程被全程的监管,那些原来会偷排超排的情况消失了;那些环保部门一检查就开启环境治理设施,而只要环境保护人员一离开就又关闭环境治理设施的企业也没有了,通过节省环境治理设施的运行费用来为企业节省成本的错误想法也被纠正过来,违规排放污染物的行为显著的下降。全程监控系统真正的的发挥了监管功能,维持和巩固了污染物减排的效果,对整个黑龙江市肇东市区的环境水平改善意义巨大。把监控的数据定期的公布,可以切实防止有关企业在提交排污总量报告时弄虚作假。因为原来我市的环境监察部门缺乏检测手段,检测部门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工作经费和人员数量以及工作任务量的制约,对有关主要污染企业不能实施全面具体的验收和监管,有的时候会造成监测的结论是全部达标,这样就不能真实具体的表现出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的排污行为。导致法律法规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实施全程在线监控,可以快速的发现企业超排偷排的违法行为,并且取证处罚。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有效的遏制了污染企业的违法行为,强迫企业自觉的控制和管理好环境治理设施,保证了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行,提高了守法理念,增强了相关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

3.形成环保管理综合系统

肇东市区的环境保护管理综合系统对现在各种环境管理数据和审批内容实施了全面的整合,引入了先进的信息化理念,将污染排放企业报告的数据,环保部门的人工监督数据和自动监管数据,以及环境质量的数据,扩散模拟数据进行了完全整合。并且,还对排污许可证管理,征费管理,违规处罚管理和项目审批管理,以及信息数据统计,报表管理,企业申报和应急指挥等内容实施了全面具体的整合,完成了对各种环保工作内容的信息化运用。

我市应该一如既往的推进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改变原来只重视业务建设而不重视信息化建设的状况,将业务建设与信息化建设一同重视发展,在形成高效的监测和执法制度的同时,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支持。环境保护管理一定要和环境信息化合理的融合在一起,更好的实现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各个业务模块不能分割独立,要整体发展和协同进行,统筹和兼顾好各个核心环境管理数据的信息化建设,进而更高效帮助我市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树义,汪再祥.中国环境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

[2]苏芸芳.中外矿产资源若干法律制度比较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

环境监管论文篇9

关键词:渎职罪;环境犯罪;环境监管;失职罪

我国刑法第九章第408条规定:“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该条即是对我国环境监管失职罪的规定。

从1997年首次被写进我国刑法以来,环境监管失职罪在打击和惩治环境犯罪,预防和保护环境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它是刑法分则中比较少见的的罪名,学界对其的关注还很少,一些理论制度还不够成熟,在具体个案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上还存在着争议。但是,在环境法领域,该罪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境渎职犯罪,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地归纳和总结,以利于该罪相关理论制度的逐步完善。

按照目前刑法学界犯罪论体系的“新说”,本文拟采用“三阶层说”(即构成要件的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对该罪进行梳理和归纳。因为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对行为是否成立犯罪的判断,是由形式到实质、由抽象到具体、由定型到非定型、由客观到主观、由事实到到价值的逐层递进判断”。[1]较之于之前刑法学界“四要件说”的通说,这种阶层的体系“有利于检验个案,既可以节省精力,也可以避免遗漏应当检验的要件”[2],可以避免其他犯罪论体系犯罪评价理论的繁杂重复和体系混乱,消除在个案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上存在的争议,为司法机关的司法实践提供借鉴。

一、构成要件该当性

构成要件是由刑法规定的犯罪类型。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在法律规定之前有无数的类型,只有立法者将这些行为进行选择取舍,做出规定的,才能成为法律上的犯罪类型。因而构成要件该当性(符合性)就是指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类型。按照刑法学界的通说,构成要件包括基本的构成要件和修正的构成要件。由于修正的构成要件所要研究的是犯罪未遂和共犯等更深入的问题,暂且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本文只关注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基本构成要件。

犯罪构成要件由构成要件要素所组成,是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体。按照“三要件说”的犯罪论体系,构成要件要素包括行为主体、行为、行为对象、结果、因果关系等。本文就先从构成要件该当性入手,来对环境监管失职罪的这几个构成要件要素进行逐一的分析和探讨。

(一)行为主体

主体是刑法规定的实施犯罪行为的主体。根据刑法的规定,主体分为两类,即自然人主体与单位主体。自然人主体又分为两种情况: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

自然人主体

该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根据我国刑法关于环境监管失职罪的规定,该罪的主体是“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从该条的法律规定上来看,很明显,该罪只能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够构成,不包括单位。我国刑法在犯罪主体上对单位犯罪都做了专门的规定,可以构成单位犯罪的,刑法都会作出类似“单位犯本罪的”的相关规定。另外,本罪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主要规范我国环保行政监管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因而犯罪的主体也只能是自然人。

身份犯

身份犯是以特殊身份作为客观构成要件要素的犯罪,[3]行为人在身份上具有特殊资格,并以该身份从事的犯罪行为就构成了身份犯。本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要求是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而是身份犯。

在我国,“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范围十分广泛。根据我国环境监督管理实行的“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体制,其主体不仅包括在国务院、县级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中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员,也包括在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水利、民航管理部门以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中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环境或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由此可见,凡是对环境保护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工作人员,无论在何种政府部门工作,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另外,根据200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我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解释的规定:“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

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可见,我国对渎职罪的主体是以“职责论”进行界定的,只要在代表国家行使职权时,就属于渎职罪的主体。此外,“甚至还包括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如合同制、聘用制人员等”。[4]

(二)行为

行为是在主体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侵犯法益的身体活动,包括作为与不作为。刑法主要是通过行为来规定各种犯罪的构成要件的,因而犯罪的实行行为也就是符合该罪构成要件的行为。(预备和未遂暂且不予讨论)。

作为是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活动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法益侵害行为,而不作为则是行为人在能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5]其不作为的消极身体动作不但违反了刑法的禁止性规定,也违反了某种命令性规范。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行为是主体实施的“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该罪既然是环境渎职犯罪,其行为就是不作为。笔者认为,此处的“严重不负责任”是职责主体的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责的行为,既包括作为,也包括不作为。

作为主要体现在滥用职权上。职责主体违反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行使职权或者超越职权,在环境监管中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诸如违反规定发放排污许可证,滥用职权、徇私舞弊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等。

不作为则主要体现为玩忽职守上。环境执法和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不履行、不认真履行应尽的环境监管义务,或者违反规定擅离职守,不履行监管职责,导致发生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例如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不认真审查论证、发现污染事故或隐患不及时排除、对污染严重的厂矿企业不进行制止和处理等等,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造成重大人身和财产损害。

(三)行为对象

行为对象也称为犯罪对象或者行为客体,一般是指行为所作用的法益的主体(人)或物质表现(物)。[6]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物质,存在样式是时间和空间。人不仅指人的身体,也包括人的身份,状态等。对象直接或者间接地体现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有的犯罪只有一种对象,有的则没有或者有多个对象。

环境监管失职罪没有行为对象。行为表现为主体的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侵犯了国家环境监管机关的正常监管秩序和监管人员职务的勤政性,造成了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大损失。其行为所作用的法益为国家法益和个人法益,前者体现为国家的环境监管体制和公共财产权,后者体现为公民个人的人身和财产权利。

因而可以看出,该罪的国家法益和个人法益只是在“严重不负责任行为”(即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完成后所造成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行为本身没有直接的或人或物的指向对象。

(四)结果

结果是行为给行为所保护的法益所造成的具体侵害事实与危险状态。结果作为构成要件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当结果是犯罪构成要件要素时,如果行为没有造成法定的结果,就不成立犯罪。

从目前的法律规定和学界的通说来看,环境监管失职罪是结果犯,构成该罪不只要具备“国家环境监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还须具备“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法定危害结果。

针对该罪“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和7月28日,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出台的《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和《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都对其有所规定,通过对这两个规定的分析归纳,笔者认为对其应该做以下理解。

“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是指以下情形:致使公私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的;致使基本农田、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5亩以上,其他农用地10亩以上,其他土地20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50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2500株以上的。“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是指:致使1人以上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轻伤,或者1人以上重伤并且5人以上轻伤的;致使传染病发生、流行或者人员中毒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ⅲ级情形,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

因而,对于该罪的结果犯来说,如果行为人的严重不负责任行为并未造成上述危害结果,就不构成该罪,这是区分一般的环境监管失职行为和环境渎职犯罪的关键。

(五)因果关系

一般来说,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行为与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7

]按照“三要件说的”的逻辑要求,在发生了某种结果后,应该首先判断什么主体的行为造成了该结果,进而判断该行为是否符合构成要件的要求,然后再判断其是否具有违法性与有责性,最后得出是否构成犯罪的结论。

从行为与结果的关系来看,作为与结果的表现为:如果没有该行为,结果便不会发生,故该作为是原因。不作为与结果的表现为:如果行为人履行义务,结果便不会发生,故不履行义务是原因。如前所述,该罪既包括作为也包括不作为,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其因果关系。

在因果关系的认定上,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争议。目前我国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下三种:(一)顺向研究法:即是从原因到结果的研究方法,是按照原因和结果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研究,是研究刑法因果关系最古老、最基本的方法。(二)逆向研究法:其是指从危害结果倒溯上去寻找原因的研究方法,这是当今研究刑法因果关系的主要方法。(三)同质判断法:该方法是从原因和结果中是否含有相同的质,来判断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8]

根据目前环境监管失职罪结果犯的理论,只有当该罪的危害结果发生后,“才有可能去寻找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从而在寻找这种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过程中,才能确定是否构成此罪以及准确认定本罪的行为主体”。[9]

因而在该罪的因果关系认定上,应采用逆向研究法,从危害结果入手,进行层层逆推和追溯,综合考虑各种行为来认定该罪的因果关系。

二、违法性

犯罪不仅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而且实质上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如果客观上不存在违法性,即使责任再大,也不成立犯罪。违法性即是行为违反法律,为法律所禁止和不允许,一个行为具有实质的法益侵害性才会被法律所禁止。

在通常的情况下,如果某种行为具备构成要件该当性,就意味着发生了作为违法性实质的法益侵害或危险,因而该行为具有违法性。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某种特殊理由和根据的存在,否定了符合构成要件行为的违法性。这种特殊的事由就是违法阻却事由,也称为正当化事由。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了两种违法阻却事由: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除此之外,理论上还存在着其他的公认阻却事由,如法令行为,正当业务行为,被害人承诺等。

对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分析,除了要看其是否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外,还要看其是否具有实质上的违法性。对构成要件该当性的判断,是一种抽象的、定型的判断,而违法性判断则是个别的、具体的、非定型的客观判断。

环境监管失职罪在客观上具有法益侵害性,为我国刑法所禁止,具有实质违法性。接下来,再来看该罪是否存在着一些特殊理由和根据来阻却其违法性。对显然,对该罪来说,违法阻却事由在个案中几乎不可能出现。我们不可能想象行为主体是基于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的目的来犯该罪,也不能想象环境监管人员是由于事先得到受害人的承诺而故意失职监管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法令和正当业务行为的阻却事由在该罪中更是不可能出现,因为该罪的构成本身即是由于主体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违反正当业务的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的。

三、有责性

成立犯罪,除了须具备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以外,还要求行为人具备有责性。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逻辑链条,在判断其满足构成要件该当性和违法性的前提下,如果行为人还具备有责性(没有责任阻却事由),那么我们对其的犯罪判断就可以完成,就可以得出该行为构成该种犯罪的结论。

有责性即是非难可能性,即能够就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对行为人进行非难和谴责,其要素包括责任能力,故意和过失,目的与动机,违法性认识可能性和期待可能性。违法性与有责性处于相对应的地位。违法判断是对行为的客观的、具体的判断,而责任判断则是考虑到行为人的意思与主观能力,对行为所作出的主观的具体的判断。

对环境监管失职罪的有责性判断,就是要看该罪的行为人是否具有责任能力,分析其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状态,是否符合该罪所要求的目的与动机(该罪对此没有要求,本文不再论述),是否具有违法性认识和期待可能性。如果这些条件全部符合,则行为人就具备了有责性。

(一)责任能力

责任能力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辨认能力。行为人是否具有责任能力以及责任能力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两个因素:行为人否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行为人是否因精神病减弱或者丧失责任能力。

环境监管失职罪是一般犯罪,刑法对该罪的责任年龄没有特殊的规定,只要年满16周岁就可以构成。有的学者主张说该罪的年龄不是16周岁,因为该罪的主体是对环境有监管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年龄应该符合我国公务员关于年龄的规定,需要年满18周岁。上文说过,我国对渎职罪的主体是以“职责论”进行界定的,只要

在代表国家行使职权时,就属于渎职罪的主体,包括合同制、聘用制等人员。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我国的劳动法的规定,行为人的年龄就有可能为年满16周岁以上,而不是18周岁。

至于行为人是否因精神病而丧失责任能力,笔者认为在该罪中不可能,因为该罪的主体被赋予了国家环境监管的职责,精神病人没有获取这种职责的资格。

(二)故意和过失

故意和过失是对犯罪主体心理态度的要求,需要行为人具备故意或者过失才能构成特定的犯罪。对环境监管失职罪来说,不管行为人是出于故意还是过失,该罪的行为人都具备有责性。

大多的学者认为,该罪的主观心理状态是过失,因其是过失犯。笔者认为,该罪也有故意的可能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不能排除“放任”的间接故意的存在。例如,环境监管人员明知有关单位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规定排放污水、废气或固体废料等,可能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危及公私财产或人身安全,但是严重不负责任,不采取任何措施予以制止,而是采取放任的态度,以致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造成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10]

(三)违法性认识可能性和期待可能性

“三阶层”体系理论认为,即使实施了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但如果行为人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或者缺乏期待可能性,就不能对其进行法的非难,此种情况下就会阻却该罪的有责性,进而阻却犯罪。

违法性的认识是对刑法的禁止规范或者评价规范违反的认识,具有违法性认识可能性时,才能产生遵从法的动机,才具有非难可能性。对于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行为被法律所禁止的人,就不能从法律生要求他放弃该行为,因而不能追究其责任。对期待可能性的判断,则判断行为人在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时,是否可能期待其实施其他适法行为,如果没有,也就不能追究其责任。

毫无疑问,对环境监管失职罪来说,该罪的行为人都具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因为该罪的特殊主体身份决定了其对自己失职行为的判断:自己的失职行为是违犯法的禁止规定的,具有非难性。对该罪行为人的期待可能性判断亦是如此:在对环境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行为人完全可以而且也应当依法履行其职责,而不是没有其他选择地实施违法失职行为。因而,可以说,在环境监管失职罪中,不存在行为人因其缺乏违法性认识可能性和期待可能性而阻却该罪的有责性的情况。

四、结语

如前所述,“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对犯罪的判断是一个逐层逐级递进的过程,可以避免“四要件说”等其他犯罪论体系对犯罪的重复评价和繁琐认定,消除个案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中的争议,对犯罪进行简洁迅速的判断。

因而,笔者建议,对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分析,也应该从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三个方面来进行判断。该文也正是依据新的“三阶层”犯罪体系理论,对该罪进行的重新归纳和梳理。希望笔者的拙见能为该罪相关理论的完善尽一点绵薄之力,也能为该罪的司法认定提供些许参考。 

【注释】

[1] 张明楷着:《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8月第3版,第98页。

[2] claus roxin ,stra frecht allgemeiner t eil ,band i,3.au f.,c.h.beck 1997,s.159,转引自张明楷:《犯罪构成理论的课题》,载《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秋季号,第264页。

[3]张明楷着:《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8月第3版,第93页。

[4] 张梓太主编:《环境纠纷处理前沿问题研究--中日韩学者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7页。

[5] 张明楷着:《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8月第3版,第140页。

[6] 张明楷着:《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8月第3版,第149页。

[7] 王作福主编:《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2版,第58页。

[8] 侯国云:《刑法因果关系新论》,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11页。

[9] 刘金辉:《环境监管失职罪疑难问题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第15页。

环境监管论文篇10

【关键词】渎职罪;环境犯罪;环境监管;失职罪

我国刑法第九章第408条规定:“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该条即是对我国环境监管失职罪的规定。

从1997年首次被写进我国刑法以来,环境监管失职罪在打击和惩治环境犯罪,预防和保护环境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它是刑法分则中比较少见的的罪名,学界对其的关注还很少,一些理论制度还不够成熟,在具体个案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上还存在着争议。但是,在环境法领域,该罪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境渎职犯罪,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地归纳和总结,以利于该罪相关理论制度的逐步完善。

按照目前刑法学界犯罪论体系的“新说”,本文拟采用“三阶层说”(即构成要件的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对该罪进行梳理和归纳。因为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对行为是否成立犯罪的判断,是由形式到实质、由抽象到具体、由定型到非定型、由客观到主观、由事实到到价值的逐层递进判断”。[1]较之于之前刑法学界“四要件说”的通说,这种阶层的体系“有利于检验个案,既可以节省精力,也可以避免遗漏应当检验的要件”[2],可以避免其他犯罪论体系犯罪评价理论的繁杂重复和体系混乱,消除在个案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上存在的争议,为司法机关的司法实践提供借鉴。

一、构成要件该当性

构成要件是由刑法规定的犯罪类型。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在法律规定之前有无数的类型,只有立法者将这些行为进行选择取舍,做出规定的,才能成为法律上的犯罪类型。因而构成要件该当性(符合性)就是指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类型。按照刑法学界的通说,构成要件包括基本的构成要件和修正的构成要件。由于修正的构成要件所要研究的是犯罪未遂和共犯等更深入的问题,暂且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本文只关注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基本构成要件。

犯罪构成要件由构成要件要素所组成,是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体。按照“三要件说”的犯罪论体系,构成要件要素包括行为主体、行为、行为对象、结果、因果关系等。本文就先从构成要件该当性入手,来对环境监管失职罪的这几个构成要件要素进行逐一的分析和探讨。

(一)行为主体

主体是刑法规定的实施犯罪行为的主体。根据刑法的规定,主体分为两类,即自然人主体与单位主体。自然人主体又分为两种情况: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

自然人主体

该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根据我国刑法关于环境监管失职罪的规定,该罪的主体是“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从该条的法律规定上来看,很明显,该罪只能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够构成,不包括单位。我国刑法在犯罪主体上对单位犯罪都做了专门的规定,可以构成单位犯罪的,刑法都会作出类似“单位犯本罪的”的相关规定。另外,本罪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主要规范我国环保行政监管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因而犯罪的主体也只能是自然人。

身份犯

身份犯是以特殊身份作为客观构成要件要素的犯罪,[3]行为人在身份上具有特殊资格,并以该身份从事的犯罪行为就构成了身份犯。本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要求是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而是身份犯。

在我国,“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范围十分广泛。根据我国环境监督管理实行的“统管”与“分管”相结合的体制,其主体不仅包括在国务院、县级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中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员,也包括在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水利、民航管理部门以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中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环境或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由此可见,凡是对环境保护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工作人员,无论在何种政府部门工作,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另外,根据200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我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解释的规定:“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可见,我国对渎职罪的主体是以“职责论”进行界定的,只要在代表国家行使职权时,就属于渎职罪的主体。此外,“甚至还包括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如合同制、聘用制人员等”。[4]

(二)行为

行为是在主体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侵犯法益的身体活动,包括作为与不作为。刑法主要是通过行为来规定各种犯罪的构成要件的,因而犯罪的实行行为也就是符合该罪构成要件的行为。(预备和未遂暂且不予讨论)。

作为是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活动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法益侵害行为,而不作为则是行为人在能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5]其不作为的消极身体动作不但违反了刑法的禁止性规定,也违反了某种命令性规范。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行为是主体实施的“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该罪既然是环境渎职犯罪,其行为就是不作为。笔者认为,此处的“严重不负责任”是职责主体的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责的行为,既包括作为,也包括不作为。

作为主要体现在滥用职权上。职责主体违反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行使职权或者超越职权,在环境监管中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诸如违反规定发放排污许可证,滥用职权、徇私舞弊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等。

不作为则主要体现为玩忽职守上。环境执法和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不履行、不认真履行应尽的环境监管义务,或者违反规定擅离职守,不履行监管职责,导致发生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例如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不认真审查论证、发现污染事故或隐患不及时排除、对污染严重的厂矿企业不进行制止和处理等等,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造成重大人身和财产损害。

(三)行为对象

行为对象也称为犯罪对象或者行为客体,一般是指行为所作用的法益的主体(人)或物质表现(物)。[6]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物质,存在样式是时间和空间。人不仅指人的身体,也包括人的身份,状态等。对象直接或者间接地体现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有的犯罪只有一种对象,有的则没有或者有多个对象。

环境监管失职罪没有行为对象。行为表现为主体的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侵犯了国家环境监管机关的正常监管秩序和监管人员职务的勤政性,造成了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大损失。其行为所作用的法益为国家法益和个人法益,前者体现为国家的环境监管体制和公共财产权,后者体现为公民个人的人身和财产权利。

因而可以看出,该罪的国家法益和个人法益只是在“严重不负责任行为”(即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完成后所造成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行为本身没有直接的或人或物的指向对象。

(四)结果

结果是行为给行为所保护的法益所造成的具体侵害事实与危险状态。结果作为构成要件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当结果是犯罪构成要件要素时,如果行为没有造成法定的结果,就不成立犯罪。

从目前的法律规定和学界的通说来看,环境监管失职罪是结果犯,构成该罪不只要具备“国家环境监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还须具备“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法定危害结果。

针对该罪“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和7月28日,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出台的《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和《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都对其有所规定,通过对这两个规定的分析归纳,笔者认为对其应该做以下理解。

“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是指以下情形:致使公私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的;致使基本农田、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5亩以上,其他农用地10亩以上,其他土地20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50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2500株以上的。“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是指:致使1人以上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轻伤,或者1人以上重伤并且5人以上轻伤的;致使传染病发生、流行或者人员中毒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Ⅲ级情形,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

因而,对于该罪的结果犯来说,如果行为人的严重不负责任行为并未造成上述危害结果,就不构成该罪,这是区分一般的环境监管失职行为和环境渎职犯罪的关键。

(五)因果关系

一般来说,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行为与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7]按照“三要件说的”的逻辑要求,在发生了某种结果后,应该首先判断什么主体的行为造成了该结果,进而判断该行为是否符合构成要件的要求,然后再判断其是否具有违法性与有责性,最后得出是否构成犯罪的结论。

从行为与结果的关系来看,作为与结果的表现为:如果没有该行为,结果便不会发生,故该作为是原因。不作为与结果的表现为:如果行为人履行义务,结果便不会发生,故不履行义务是原因。如前所述,该罪既包括作为也包括不作为,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其因果关系。

在因果关系的认定上,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争议。目前我国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下三种:(一)顺向研究法:即是从原因到结果的研究方法,是按照原因和结果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研究,是研究刑法因果关系最古老、最基本的方法。(二)逆向研究法:其是指从危害结果倒溯上去寻找原因的研究方法,这是当今研究刑法因果关系的主要方法。(三)同质判断法:该方法是从原因和结果中是否含有相同的质,来判断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8]

根据目前环境监管失职罪结果犯的理论,只有当该罪的危害结果发生后,“才有可能去寻找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从而在寻找这种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过程中,才能确定是否构成此罪以及准确认定本罪的行为主体”。[9]

因而在该罪的因果关系认定上,应采用逆向研究法,从危害结果入手,进行层层逆推和追溯,综合考虑各种行为来认定该罪的因果关系。

二、违法性

犯罪不仅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而且实质上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如果客观上不存在违法性,即使责任再大,也不成立犯罪。违法性即是行为违反法律,为法律所禁止和不允许,一个行为具有实质的法益侵害性才会被法律所禁止。 在通常的情况下,如果某种行为具备构成要件该当性,就意味着发生了作为违法性实质的法益侵害或危险,因而该行为具有违法性。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某种特殊理由和根据的存在,否定了符合构成要件行为的违法性。这种特殊的事由就是违法阻却事由,也称为正当化事由。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了两种违法阻却事由: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除此之外,理论上还存在着其他的公认阻却事由,如法令行为,正当业务行为,被害人承诺等。

对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分析,除了要看其是否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外,还要看其是否具有实质上的违法性。对构成要件该当性的判断,是一种抽象的、定型的判断,而违法性判断则是个别的、具体的、非定型的客观判断。

环境监管失职罪在客观上具有法益侵害性,为我国刑法所禁止,具有实质违法性。接下来,再来看该罪是否存在着一些特殊理由和根据来阻却其违法性。对显然,对该罪来说,违法阻却事由在个案中几乎不可能出现。我们不可能想象行为主体是基于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的目的来犯该罪,也不能想象环境监管人员是由于事先得到受害人的承诺而故意失职监管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法令和正当业务行为的阻却事由在该罪中更是不可能出现,因为该罪的构成本身即是由于主体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违反正当业务的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的。

三、有责性

成立犯罪,除了须具备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以外,还要求行为人具备有责性。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逻辑链条,在判断其满足构成要件该当性和违法性的前提下,如果行为人还具备有责性(没有责任阻却事由),那么我们对其的犯罪判断就可以完成,就可以得出该行为构成该种犯罪的结论。

有责性即是非难可能性,即能够就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对行为人进行非难和谴责,其要素包括责任能力,故意和过失,目的与动机,违法性认识可能性和期待可能性。违法性与有责性处于相对应的地位。违法判断是对行为的客观的、具体的判断,而责任判断则是考虑到行为人的意思与主观能力,对行为所作出的主观的具体的判断。

对环境监管失职罪的有责性判断,就是要看该罪的行为人是否具有责任能力,分析其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状态,是否符合该罪所要求的目的与动机(该罪对此没有要求,本文不再论述),是否具有违法性认识和期待可能性。如果这些条件全部符合,则行为人就具备了有责性。

(一)责任能力

责任能力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辨认能力。行为人是否具有责任能力以及责任能力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两个因素:行为人否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行为人是否因精神病减弱或者丧失责任能力。

环境监管失职罪是一般犯罪,刑法对该罪的责任年龄没有特殊的规定,只要年满16周岁就可以构成。有的学者主张说该罪的年龄不是16周岁,因为该罪的主体是对环境有监管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年龄应该符合我国公务员关于年龄的规定,需要年满18周岁。上文说过,我国对渎职罪的主体是以“职责论”进行界定的,只要在代表国家行使职权时,就属于渎职罪的主体,包括合同制、聘用制等人员。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我国的劳动法的规定,行为人的年龄就有可能为年满16周岁以上,而不是18周岁。

至于行为人是否因精神病而丧失责任能力,笔者认为在该罪中不可能,因为该罪的主体被赋予了国家环境监管的职责,精神病人没有获取这种职责的资格。

(二)故意和过失

故意和过失是对犯罪主体心理态度的要求,需要行为人具备故意或者过失才能构成特定的犯罪。对环境监管失职罪来说,不管行为人是出于故意还是过失,该罪的行为人都具备有责性。

大多的学者认为,该罪的主观心理状态是过失,因其是过失犯。笔者认为,该罪也有故意的可能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不能排除“放任”的间接故意的存在。例如,环境监管人员明知有关单位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规定排放污水、废气或固体废料等,可能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危及公私财产或人身安全,但是严重不负责任,不采取任何措施予以制止,而是采取放任的态度,以致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造成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10]

(三)违法性认识可能性和期待可能性

“三阶层”体系理论认为,即使实施了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但如果行为人没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或者缺乏期待可能性,就不能对其进行法的非难,此种情况下就会阻却该罪的有责性,进而阻却犯罪。

违法性的认识是对刑法的禁止规范或者评价规范违反的认识,具有违法性认识可能性时,才能产生遵从法的动机,才具有非难可能性。对于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行为被法律所禁止的人,就不能从法律生要求他放弃该行为,因而不能追究其责任。对期待可能性的判断,则判断行为人在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时,是否可能期待其实施其他适法行为,如果没有,也就不能追究其责任。

毫无疑问,对环境监管失职罪来说,该罪的行为人都具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因为该罪的特殊主体身份决定了其对自己失职行为的判断:自己的失职行为是违犯法的禁止规定的,具有非难性。对该罪行为人的期待可能性判断亦是如此:在对环境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行为人完全可以而且也应当依法履行其职责,而不是没有其他选择地实施违法失职行为。因而,可以说,在环境监管失职罪中,不存在行为人因其缺乏违法性认识可能性和期待可能性而阻却该罪的有责性的情况。

四、结语

如前所述,“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对犯罪的判断是一个逐层逐级递进的过程,可以避免“四要件说”等其他犯罪论体系对犯罪的重复评价和繁琐认定,消除个案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中的争议,对犯罪进行简洁迅速的判断。

因而,笔者建议,对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分析,也应该从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三个方面来进行判断。该文也正是依据新的“三阶层”犯罪体系理论,对该罪进行的重新归纳和梳理。希望笔者的拙见能为该罪相关理论的完善尽一点绵薄之力,也能为该罪的司法认定提供些许参考。

【注释】

[1] 张明楷着:《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8月第3版,第98页。

[2] Claus Roxin ,Stra frecht Allgemeiner T eil ,Band I,3.Au f.,C.H.Beck 1997,S.159,转引自张明楷:《犯罪构成理论的课题》,载《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秋季号,第264页。

[3]张明楷着:《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8月第3版,第93页。

[4] 张梓太主编:《环境纠纷处理前沿问题研究--中日韩学者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7页。

[5] 张明楷着:《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8月第3版,第140页。

[6] 张明楷着:《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8月第3版,第149页。

[7] 王作福主编:《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2版,第58页。

[8] 侯国云:《刑法因果关系新论》,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