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设计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1 09:53:25

多媒体课件设计论文

多媒体课件设计论文篇1

1.1理论指导性原则

纵观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以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指导的教育教学更应该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应该丰富当前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手段。对于艺术设计类课程来说,对其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影响较大的理论有很多。例如,相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以及教学理论等。从理论的指导性的角度来看,多媒体教学课件最初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最初期的课件的设计形式也多以框面以及小步骤的分支式程序的设计为主,但是随着课件设计理论的丰富,课件设计也得到了完善。在多媒体课件的发展阶段,艺术设计类多媒体课件除了受认知主义思想的影响以外,同时也受到了诸多方面的影响。例如,课件的设计开始关注课件受用者的内心需求,开始慢慢地适应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课程设计开始将学习和学习者的兴趣、爱好以及实际需要联系在了一起,这对于提高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的效果是十分关键的。

1.2开放性设计原则

针对艺术设计类课程的特点,艺术设计课程具有鲜明的特殊性,因此在实际高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还应该根据实际出发,因为在真正的设计时,由于教学内容以及思想的不同,多媒体设计的差异性也非常大。由于每个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师的教学经历、实践经验以及教学者的思想文化观的不同,在对教学对象的课件设计时,课件中融入的主观色彩也不同。所以开放性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更好地适应多样性的教师需要,同时也可以方便教学发挥课件的最大作用。

1.3动态交互原则

以上我们提到过,偏向于教师直接使用的演示类课件的应用最为广泛,这种课件的实际操作只需要进行鼠标点击就可以进行,而课件的播放顺序也是事前在设计时候进行设定的,这种课件的设计更加趋向静态交互,但是这种方式却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的教学需要,还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采取必要的动态交互,这样对于吸引学习者的眼球和注意力将会产生很好的效果,以此来更顺利地完成基本的教学过程。基于动态交互原则上的艺术设计类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更具灵活性,这对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件教学效率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2艺术设计类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原则分析

2.1适度运用原则

无论是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课件,还是其他课程的课件中都会具有一定的文字、声音、动画或是其他形式的多媒体,这也是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基本。但是如果这些色彩比例过大,演示的效果虽然较好,但会使学生对重点的把握和理解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这种课件的设计教学效果也会很差。因此在艺术设计类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过程中,还应该坚持一定的适度运用原则。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的创造性,以帮助学生反思学到的东西,从而对教学内容达到更深刻的认识。

2.2适量信息原则

多媒体教学课展示的信息较多,会让学生囫囵吞枣,来不及消化和理解。同时,过多信息展示使得教师不能及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出回应,师生互动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降低。所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时的信息一定要适量,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就必须根据课程特征适量使用多媒体。

2.3有机结合原则

教学媒体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使用适当的表现媒体和教学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动画设计专业中,对于自然运动规律的分解,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可以非常直观地显示出自然界中很难观察到的景象,使学生更快地理解自然运动的规律。因此,理论问题,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有其明显的优势,而艺术设计类专业中涉及实践的环节,则更适合采用动手实践的方式。

3结语

多媒体课件设计论文篇2

关键词:内容分析法;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2-0061-04

一、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优质的交互多媒体课件将会对促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1]而交互多媒体课件的用户界面作为用户与课件交互的窗口,承担着向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供其阅读、判断和分析,向计算机输入相关的信息进行查询和控制等操作的重任。如果一个构思精巧奇特、媒体素材丰富、内容设计良好的交互多媒体课件的表达方式设计不合理,即用户界面设计不当,将大大地影响课件的教学效果。为了使用户与计算机的交流更好地进行,使交互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果更为理想,合理地设计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用户界面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用户界面不仅成为衡量交互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和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价课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开展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的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且有意义的研究工作。目前,国内外对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的研究很多,但主要是定性研究,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定量研究,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1.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法是对于明显的传播内容,做客观而有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以预先设计好的类目表格为依据,以系统、客观和量化的方式,对信息内容加以归类统计,并根据类别项目的统计数字,做出叙述性的说明,从而得出结论。”[2] 本研究的过程主要包括确定样本,样本整理,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结果的解释与结论的形成等步骤。[3]

内容分析的应用模式可分为特征分析、发展分析和比较分析三种。本论文的内容分析将采取发展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模式,比较分析就是发现当下对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的研究大多是从哪些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发展分析就是比较不同时期对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的研究。

2.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以Flash课件为例,以学术期刊中对Flash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研究的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CNKI 数据库进行检索,将梳理国内外关于Flash课件用户界面研究方面的相关论文,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和数据统计整理,从中获得国内外关于Flash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的研究现状、设计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归纳探究提高Flash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策略及启示。

三、Flash课件用户界面的内容分析

1.内容分析过程

为分析当下Flash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研究的现状、设计特征与发展趋势,首先需要进行研究样本的选取。由于与Flash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相近的术语还有Flash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接口,因此将这两个术语作为检索的关键词,以确保将与Flash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相关的论文全部找出来。通过查阅CNKI 数据库的期刊、论文集及专著,找到与Flash交互多媒体课件相关的文章共120 篇,剔除掉与本研究相关性不大的42 篇文章,确定以剩余的78篇文章作为本次内容分析研究的样本。本论文对这78篇文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这些文章按照发表年份进行了研究,有关研究样本发表年份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此外还对样本文章进行了内容分析类目的研究,建立了如表2所示的内容分析类目表。表2中分为“基于理论的研究”、“基于技术的研究”两个内容分析类目。为了对“基于技术的研究”这一类目进行深入研究,又建立了如表3所示的内容分析类目表,表中的类目分为“对导航的研究”,“对屏幕显示的研究”两类。对“屏幕显示”这一类目又根据实际情况分成不同的子类目。本研究中,分析单元为“篇”。

用户界面是交互多媒体课件向用户传递信息的窗口,所传递的信息内容可分为内容类信息和控制类信息两类。[4]我们可以通过文本、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来表达内容类信息,即作为传递教学内容信息的载体。通过菜单、按钮、热区等来表达交互控制类信息,借助这些导航我们可以实现对交互多媒体课件的控制。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就是由这些要素构成,对这些要素进行研究就是对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进行研究。

2.内容分析结果与情况分析

通过分析表1、表2和表3,可以得出近年来关于Flash课件用户界面研究具体情况的结论如下:

(1)发展速度

Flash课件用户界面研究发展迅速。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Flash课件用户界面的研究,有关的研究论文数目也在持续不断地增加,由1997年的两篇、1998年的0篇增加到2007年的12篇。虽然2007年之后研究论文数量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

(2)研究重点

Flash课件用户界面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基于技术的研究,相对忽视了基于理论的研究。如表2所示,“基于技术的研究”占76.9%,而“基于理论的研究”仅占23.1%。这种情况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基于技术的研究中对颜色和布局研究较多,而对于声音和导航,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详细情况是:

理论层次:对Flash课件用户界面的研究缺乏理论深度,主要停留在技术层面。如何充分发挥课件制作过程中的理论指导作用,提高Flash课件的质量仍有深入研究的必要。许多课件在设计时是基于设计者本身考虑的,没有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现实需求。如何从用户需求、用户心理、心理等方面的特征进行用户界面设计是必须深入探究的研究课题。若能在充分考虑用户心理,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的理论基础来设计和开发Flash课件的用户界面,将会大大提高Flash课件用户界面的质量,更进一步课件整体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这些最终将极大的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课件的教学效果与效率。

技术层次:Flash课件用户界面研究中基于技术的研究对颜色和页面布局研究较多,忽视对声音和导航的研究。一个Flash课件若颜色和页面布局不够科学合理,将没有办法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导致学习者感觉乏味和无趣。拥有恰当的颜色设计和搭配合理的页面布局的Flash课件,能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愉悦用户的心理,从而使得用户加深对Flash课件的印象。[5]因此,对课件颜色和页面布局的研究较多也是合乎常理的,但忽视Flash课件中的声音和导航的研究,也是万万不可的。

由于课件中导航的基本作用是为了让用户在使用课件过程中不至迷失,并且可以方便地回到课件首页及其他相关内容的页面。一个课件的导航是否专业,影响着用户使用课件时的心理,也是确保课件信息能否有效地传递给用户的一个重要因素。[6]因此,加强对Flash课件导航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声音也是Flash课件中传递信息内容的一种载体。课件中如果声音能够得到合理的运用,将会直接提高课件的质量,进而增强用户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提高用户的学习效果。声音媒体的恰当运用可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能够提供更强的学习刺激,强化学习者的记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必须要重视对Flash课件中声音的研究。

(3)研究特点

Flash课件用户界面研究中,“基于技术的研究”呈现出一些特点。根据表3中各子类目所占比例的大小,“颜色”(53.8%)和“布局”(51.3%)这两个类目所占的比例较大,而对“声音”和“导航”的研究仅占达16.7%和17.9%。声音是学习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导航则是衡量整个课件内容衔接和跳转是否顺畅,是否符合超媒体基本特征的重要指标。Flash交互多媒体课件中对声音和导航研究不够深入和具体的情况值得反思。

四、基于内容分析法Flash课件用户界面研究的启示

1.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设计发展趋势及应遵循的原则

(1) 用户界面设计理论与技术进一步融合提升

随着对Flash课件用户界面的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Flash课件用户界面在理论研究、技术研究等方面将呈现出新的特点。在理论研究方面,在开发Flash课件时能强调心理学等理论的应用,设计者能够在充分考虑用户的心理因素基础上来制作课件,以期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在技术研究方面,导航和声音的研究必将会得到加强。用户界面各因素的研究能够得到相对平衡,从而全面提高课件的质量,激发用户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2) 用户界面设计要注意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协调

交互多媒体课件开发者的设计思路对课件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直接影响着用户对课件的使用效果。在制作交互多媒体课件时,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法:一种强调内容,注重于追求科学性;一种强调过程,偏向于追求艺术性。科学性要求内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有逻辑,符合教学思路;艺术性则喜用天马行空的手笔,从美学上来刺激用户的视听觉等感官,激发用户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关注。因此大多数交互多媒体课件中会存在如下问题:强调内容者,虽然从用户的认知规律角度出发,使得知识点之间能够实现小步骤的完好递进,却也同时忽视了用户的心理特征;强调过程者,从用户的爱好和兴趣角度出发,有利于引起他们的注意,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欲望,却也相对忽视了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衔接。目前国内交互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大多数不是太高,主要是交互多媒体课件开发者在设计时过于追求科学性,不能够充分考虑用户的心理因素,不能够充分考虑用户的真实需求,导致设计出的课件不能够充分满足用户的需要。

(3)用户界面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用户的地位和作用

交互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取决于用户的需求,只有交互多媒体课件充分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课件的制作才有意义。一切课件都是为了满足用户,因此用户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7]而在大多数交互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用户的作用和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和考虑,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4)用户界面设计要注意标准选取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虽然有基本标准,但由于交互多媒体课件的多样性,目前大多数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在遵守基本标准的前提下,必须根据课件内容按照自己的标准来灵活设计,因此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2.交互多媒体课件用户界面设计及实现的具体技术细节

(1)导航

交互多媒体课件的导航部分绝大多数是文本、图像、动画、声音与视频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到30秒之间。用户能够灵活地导航到上一个和下一个活动,灵活地暂停、继续和退出。鼠标能够指向所有图标。在测试页面有一个与用户交互的对话,以确定用户是否要进行测试。

(2)屏幕显示

文本:每个页面中的文本大小与字体应限制在3种之内。课件的色彩要进行合理搭配。课件中不宜过多地使用鲜艳的颜色,因为这样既容易造成学习者的视觉疲劳,也容易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因此课件中的字体要合理搭配颜色,尽可能地给用户创造一个人性化的界面。[8]

图像:课件中的图像必须是清晰的,大小要适当。课件中的图片一般使用JPEG和GIF格式。图片尺寸一般不超过800*600像素,大小不超过200K。尽量避免在课件中使用带有明显偏见或色彩的图。图片的选择应该与学习者的年龄相符,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符合,与学习者的视觉、心理、生理等特征相符。

动画:动画的使用必须能够支持或促进学习。在制作交互多媒体课件时,动画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手段,能够使课件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能充分调动用户的学习热情。动画是大多数优秀课件的构成要素,但动画的使用也有一个“度”:动画过少,文字过多,会使课件变得枯燥,不能够激发用户的学习欲望;而如果使用动画过多,就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使其不能集中于内容的学习。所以课件中动画的使用一定要适度,既能充分调动用户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内容的完整性。

声音:声音的使用必须恰当,而且必须是清晰的;声音的设计应符合配音标准和用户的年龄等要求;课件中应设置声音控制图标,方便用户进行选择。声音可以引起用户各种各样的情绪:轻松、愉快的声音能够刺激用户的想象力,并将他们引导到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的情境中,有助于用户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9]相反地,则会产生沉闷和压抑的情绪。因此,在课件中声音的选择一定要合理。

视频:视频的帧压缩不得低于240*180像素。[10]在制作课件时应尽量避免将视频设计成全屏,我们可以采用给视频加黑色边框的方法来避免视频的全屏;课件中应设置视频控制图标,如“中断、前进、后退、暂停、播放”等控制;视频的格式很多,MPG格式数据量最小,但画面播放效果较差,MOV格式次之,AVI格式播放效果较好,但数据量大。所以在交互多媒体课件中使用视频时要根据具体需求来选择恰当的格式。

参考文献:

[1]谢幼如. Action research and 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course teaching reform in project-based website. proceedings of global Chinese Conference Computer in Education(GCCCE).Hawaii,USA,2005.

[2]谢幼如,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0.

[3]陈小青,肖宏.澳大利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现状――对AJET的一项内容分析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6(3):89-92.

[4]Norfadilah KAMARUDDIN.Improving the user interface of courseware in Malaysia[J].Asi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2009,7(2):24-29.

[5]杨春蓉,田丽.色彩在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中的应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7(6): 79-80.

[6]吕中元.浅谈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14):205-206.

[7]郑维林.运用人―机―人互动的设计理念制作多媒体课件之探索――以高一思想政治为例[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1:40-45.

[8]魏凯旋.浅析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界面美[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60-63.

多媒体课件设计论文篇3

关键词: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教学

1研究背景

随着计算机硬件能力的大幅度提升,近20年来,图像、声音、视频等传统媒体对象纷纷进入数字化时代,而与流通这些媒体对象紧密相关的媒体行业也迎来了迅速膨胀、产值剧增的春天,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第四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的行业需求带来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各种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疯长。至2009年,经教育部审批开设数字媒体方向专业的高等院校及二级学院就有100多家,分属工学、文学、理学三大不同学科体系。以理工为背景的数字媒体技术学科交叉复杂,因此,面向理工科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体系以及课程体系的建设,成为近几年教育专家与领域专家共同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若干年的探索与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定义和课程体系初建端倪,浙江大学数字媒体技术(Digital Media Technology)专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接受数字媒体的软件开发与设计制作的基本训练,具有新媒体艺术创作能力以及面向网络的、新型的数字媒体研究与开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华中师范大学的易凌云提出,数字媒体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应由三个模块组成:基础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方向核心课程模块[1]。该专业教育研究相关文献全部面

向数字媒体专业整个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强调艺术类数字媒体专业的实践动手能力[2-3],另一类强调艺术和技术的结合,试图在其中找出平衡点或多样化发展途径[4-5]。没有发现把计算机技术放在首要位置的数字媒体专业相关文献。

基础课程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无趣的反作用。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结合了艺术与信息技术两个学科的特点来看,该专业的基础课程横跨文、理两大领域,到底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各方都持有不同的观点。本文从基础课程建设的角度讨论面向理工科数字媒体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验体系、考核方法,建立以媒体对象为中心的认知策略,引导学生进入面向计算机学科的数字媒体技术开发与应用领域。

2基础课程框架

我国数字媒体概念的提出来源于国家“863”计划,“数字媒体是数字化的内容作品以现代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完善的服务体系,分发到终端和用户进行消费的全过程[6]”。而这个数字化的内容其实就是指由计算机表达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及其编码等媒体对象。数字媒体技术可解释为获取、记录、处理、传播这些对象的技术,以及与这些媒体对象相关的各种软件平台架构及硬件产品设计。

根据以上对专业的定义和理解,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应该包括对媒体对象的认识、媒体相关软件的熟悉、媒体相关硬件的了解、媒体相关技术的学习。在这四个方面中,对媒体对象的认识是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俗话说“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只有深刻理解事物本身,才能更好地掌握事物的表象。因此,我们的基础课程必须围绕认识媒体对象来展开。通过开设不同的基础课程,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来认识媒体对象,如图1所示。

图1数字媒体专业基础课程设置

如图1所示,首先,数字媒体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因此本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密切相关,而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也应成为数字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计算机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非常成熟,教学内容以偏软件类的基础知识为重,如计算机导论、离散数学等。另一方面,现代计算机就是多媒体计算机,对现代计算机的了解其实也包含了对媒体相关硬件知识的掌握。

之后,基础课程的设置必须围绕从不同角度全方位认识媒体对象,以媒体对象为学习中心,进而扩展到如何获取、处理、使用、存储媒体对象等一系列问题。根据数字媒体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艺术的有机结合的理论,我们必须从艺术角度和信息数字化角度来认识媒体,媒体艺术概论课程可以综合形象地反映传统媒体艺术的特征与理论;而对各种媒体工具软件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经数字化后,每一种媒体在计算机中的特点与操纵方式。作为这两门课的前续课程,数字媒体导论将为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层次要求、历史发展、未来展望描绘蓝图,如同任何一个专业的导论课程一样,它将带领新生领略该专业的美好全貌,让学生对媒体对象及今后要学习的相关技术产生一个总体认识;而程序设计课程作为计算机软件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以双重身份作为数字媒体专业的基础,为学生今后研究使用媒体相关技术打下编程的基础,同时,程序语言的逻辑性也可使学生对媒体对象有更深一步的逻辑化认识,如离散、循环等。

在基础课程结束后,专业方向课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媒体技术的深入学习和实践,几乎所有媒体对象都有专属的方向与课程,如图像媒体对应数字图像处理、图形媒体对应计算机图形学;另一方面是对编程能力的不断加强和现代软件技术的学习,可以开设如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软件方向的课程。可见,本文提出的这些基础课程都是专业方向课必需的先修课程。

3以了解媒体对象为中心的课程建设

1) 数字媒体导论。

数字媒体导论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从理论上讲述各种数字媒体对象的特点,从历史角度介绍数字媒体的发展,引入与数字媒体相关的软硬件技术纵览,从宏观上给学生们带来本专业的知识总括、结构分析,犹如打开一幅广阔的画卷,轻轻勾勒出山水边界。因此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引发学生对本专业的浓厚兴趣。由于数字媒体正属于高速发展时期,而与之相关联的三大产业――通讯、娱乐、传媒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可展示度极高,会极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教师可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教学。笔者曾在毕业班的媒体技术第一节课展示了一个界面友好、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毕业纪念册,下课立刻被一群学生围住,他们希望在毕业时也为班级留下这么一个美好回忆。对于这个充满着声色光电的专业来说,媒体本身的魅力无非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比起老师的循循善诱、高调理论,多媒体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并为之付出努力。

2) 媒体艺术概论。

文献[7]指出,艺术素养在数字媒体专业的培养中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在计算机创作手法已经普及的情况下,教育回归传统艺术理论的呼声日益响亮,因为数字媒体带来的只是工具的变化,其艺术中心却依然稳固。对于侧重于数字媒体技术的理工科专业学生来说,笔者认为艺术素养并不是凌驾于其他素养之上的重点,况且艺术素养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造就。但是媒体艺术概论却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它需要浓缩艺术专业有关各种媒体艺术的基础,如色彩、构图、动画组成等。学习这些,有助于学生从一个形象的角度去认识媒体对象,了解艺术创作人员对媒体技术的渴求,理解各种媒体软件的交互方式。比如颜色在数字化过程中可以表现成多种形式――RGB形式、HSI形式等,这些都来源于色彩的艺术理论,而配色理论同样有助于学生研究高级的媒体技术,如可视化技术。或多或少地了解艺术理论,才可能“创作”数字媒体作品。媒体艺术概论这门课程,如同在画卷上蒙上了特殊的材料,为以后的泼墨挥毫埋下别致花纹的伏笔。在作者设想的课程体系中,媒体艺术概论将是基础课中唯一一门涉及到艺术专业的课程。

3) 媒体工具软件。

数字媒体工具软件的了解和掌握是创作数字媒体作品的必要条件。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相应的创作软件和修饰软件也越来越多。数字媒体工具软件学习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这些软件,而是通过几种媒体典型软件,让学生认识计算机中该媒体的操作与处理方式。形象的操作会加深学生对媒体对象的理解,成功的作品会激励学生在该领域的进一步探索,交互方式和过程会为学生设计媒体软件提供灵感。媒体工具软件课程在我们的画卷上清晰地分割出了绘图区域,让媒体技术的学习有了模板、参照物。图像媒体的Photoshop软件、音视频媒体的Premiere软件、动画媒体的Flash、三维图形媒体的3DS MAX软件等,都是使用很广泛的典型软件产品,也都是使学生领会这些媒体对象的最佳平台。我们的专业目标,并不是培养一个艺术性的创作人才,而是一个知识面广、熟悉媒体特性、能够与艺术家沟通,使用计算机语言操纵媒体对象的复合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的授课重点是根据媒体对象特点理解软件操作行为,通过软件操作行为重新审视媒体对象特点。从这一课程开始,多种媒体对象出现了明显差异,可能会有学生因为个人爱好而特别进入到对某一种对象的学习和研究之中。

4) 程序设计基础。

最后,数字媒体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和方法,进而学会使用计算机语言操控媒体对象,是本专业的根本目标。在已有线条勾勒和区域划分的广阔画卷上,程序语言教会学生如何使用中锋、偏锋、藏锋、露锋等技法来绘制精彩图案。由于媒体处理程序必须涉及复杂输入输出操作,一般需要学习操作系统提供的GUI元素或其他媒体驱动。因此与计算机专业或其他专业的第一门语言课不同,除了教授基本语法和程序设计基本原理以外,本专业教学还需要加入一些如何在某操作系统(如Windows中)中对媒体对象进行简单操控的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从逻辑上进一步认识媒体对象,也为以后类似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等专业方向课的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根本上说,计算机程序从最初仅能对数字的处理,逐渐转变为面向多种数字媒体信息的处理,进化到面向对象理论,都是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而程序设计的理念和逻辑思维方式也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可以在传授程序语法、结构的事例别使用媒体对象作为实例,比如在讲解二维数组的时候将图像媒体作为操作对象,介绍结构的时候用色彩作为示例。

根据以上对基础课程的分析,本文设想了如表1所示的数字媒体方向的基础课程学时与主题内容。计算机软件类的其他基础课程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一致,本文不作深入探讨。

4以操纵媒体对象为目标的实验环节

各类院校数字媒体专业虽然办学特色不一,但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认识到数字媒体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强实验[8]。在基础课程中,学生多方位认识了各种媒体对象后,需要通过实验加深印象和增进理解。实验的开设必须围绕清晰认识媒体,熟练操纵媒体对象的目标进行设计。针对每门课程的特点,基于综合运用的思想,本文设想了验证性个体实验和创造性综合实验两大主要实践方式。

1) 验证性个体实验。

对媒体对象的认识主要依靠验证性实验。比如图形和图像的区别,可以用很简单的方式进行实验。分别在Windows的画图板和Word中画两个实心圆,放大同样倍数后,观察边缘处的变化,图形和图像的放大失真区别就显而易见了,如图2所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两者的存储和绘制方式决定了它们的这个重要区别。

图2图形和图像的区别实验

在进入专业的初期,建议教师用形象的实验使学生深入理解教学中难以说明的概念和定义。虽然都只是简单的范例,但将会对整个专业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完成图形、图像区别实验后,在专业课上再进行图形、图像文件格式以及绘制技术的介绍,就不会那么晦涩难懂了。

另一方面,媒体相关编辑创作软件的学习也主要靠操作实验。很多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人员并不重视已经出现的所研究媒体的相关软件,这对于继续深入研究媒体并没有什么好处。在学习专业初期,训练学生使用已有软件操纵媒体对象,了解世界上媒体技术的最新成果并跟踪,同样会对专业素养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通过使用成熟软件,对这些媒体对象进行表面上的操纵,也可以启发学生逆向思维这些操纵使用了什么技术、计算机如何实现等问题。

验证性实验还表现在大量的程序设计训练上。因为数字媒体的复杂与庞大,相关程序可能比其他计算机程序难度都要大,所以更需加强对程序设计的实验建设,锻炼学生写程序的能力。有关程序设计的相关实验教学已经探讨了很多年,一样适用于本专业。在学生习惯编程处理传统程序设计媒体对象――数字与文字以后,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对其他媒体的编程训练,比如图像的显示、声音的播放,这一点突破可能会吸引刚进入专业的学生的目光,奠定良好的开端。

2) 创造性综合实验。

一般来说,现在高校教育鼓励在实验环节中增加创造性实验的部分,认为脱离了课本上的示例、根据题目设计作品或者编制程序为创造性实验。本文将创造性实验的范畴扩大,认为必须是在验证性个体实验的基础上,综合若干个实验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完成一个完整的数字媒体作品,才算是创造性实验。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若干验证性实验的创作结果作为最后创造性实验的使用数据。比如可以在媒体软件实验中处理最后的创造性综合实验――多媒体同学录的素材;又比如可以在图像显示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图像软件的操作练习编制程序,模仿其中的某些简单操作,作为创造性综合实验。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环节中,创造性实验应该是一条绳索,把原本都是从各个角度理解、学习媒体对象的课程再次统一到一条线路上来,使学生分散学习,统一理解。如图3所示,这种具有分散、统一关系的课程实验设计为更深层次地学习各种媒体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3课程实验的分散与统一关系

5以运用媒体对象为检测的考核方式

文献[9]建议使用多维考核方式,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收集材料能力等重要职业能力进行考核。为了检验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和实验环节中对媒体对象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必须考核学生在各种情况下运用媒体对象、设计方案并实施的能力。在实验环节中,学生运用媒体的能力得以展现,所以实验成绩应该成为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和课程结束时,也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媒体对象,从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的应用无处不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营造环境,考察学生运用媒体对象表达思想的能力是完全可行的。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如自我学习、收集资料等,最终都可以通过媒体展现(最简单的如PPT),并在课堂中互相交流。教师也可在课程开始前提出一个有关媒体运用的大作业,如设计某种汽车的数字媒体宣传节目(媒体软件)、一份个人简历的包装方案(媒体导论)、一个媒体数据的管理软件(程序设计)等,建议学生开展团队合

作,最后团队提交设计方案和作品,评价体系由教师评分、自我评分与团队间评分构成。在学习初期,由于学习的内容比较少,这种大作业是有一定难度的,表现内容和方式都不会很丰富。但在四年的专业学习后,作为毕业设计重新规划设计完成这样的大作业,四年所学就显而易见了。

6结语

在各大高校都纷纷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今天,跟该方向有一些联系的学科都开始了新专业规划。但其实数字媒体专业的开设时间并不长,专业设置和规划也无规范,特别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更无从参考。笔者所在的计算机学院并没有启动该专业,只是以专业方向模块方式探索该方向课程体系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本文对一个专业最重要的奠基石――专业基础课程建设进行了讨论,分别从基础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方法,实验环节建设,考核体系设置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以媒体对象为课程中心的教学思想,希望对理工科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起到一定参考作用,为该专业的教学研究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易凌云.我国数字媒体专业本科核心课程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2008:1-2.

[2]杨浩生,侯彦华.数字媒体专业的现状、问题与思考[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9(4):35-37.

[3]田茵.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7(3):144-145.

[4]陈云红.跨学科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机制构建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28(3):75-78.

[5]尹义龙.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体系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15(4):87-90.

[6]刘清堂,王忠华,陈迪.数字媒体技术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2.

[7]乔立恭,李晶.数字媒体专业建设中美学素养地位、作用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8):80-84.

[8]卢锋,王苏平.数字媒体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福建电脑,2009(9):32-33.

[9]蔡利梅.多维考核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高等函授学报,2009,22(4):23-24.

Discussion on Foundation Courses of Digital Multimedia Major Faced to Engineering or Science College

LI Lin, LU Qiang, LIU Xiao-ping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 School of Computer & Information,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

多媒体课件设计论文篇4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网络多媒体课件;开发流程;应用方式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1-20291-0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式已经在教育领域普及起来,但类似PowerPoint幻灯的传统模式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教学的需求。多媒体技术与Web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多媒体课件在教育中渐渐崭露头角。

1 什么是网络多媒体课件

何谓网络多媒体课件呢?顾名思义,它的本质是课件,用于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它采用的是多媒体技术,即集成了文字、图片、动画、音效与视频;它的特点在于结合了Web技术,与普通多媒体课件比较,大大增加了知识的交互性和共享范围。

2 网络多媒体课件与一般课件的区别

区别于一般课见,网络多媒体课件更符合教育信息化的要求,由于课件的特点,学生学习更自主,交互性强,另外,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化能力。

多媒体技术的采用,能使课件更加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学生不理解的问题得到更充分、全面的多角度分析。结合Web技术,是使得网络多媒体课件从众多课件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使得课件可以在网络上浏览,全世界任何能上网的地方都能浏览,大大增加了课件的共享范围;而Web技术的另一特点就是它的交互性,打破了传统的、被动接受信息的方式。

3 网络多媒体课件的开发

3.1 需求分析

网络多媒体课件的开发首先要从需求的分析入手,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分析哪些是现有组件即可实现的,哪些是需要开发的,哪些是计算机不能实现的。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开发时间,更重要的是它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才能使用户满意。

不同的网络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对于用户有着不同的需求。在此以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为例。

通过与网络多媒体课件的用户――教师和学生仔细的讨论后,我们对各种可行需求进行了整理和归纳:

(1)基本需求:目录导航、文字内容、图片解释、退出按钮。

(2)高级需求。

内容方面:每章小结、课后练习及试卷、重点难点、学习目标、一般疑问解答、相关资料、知识结构图、课程要求、课件使用说明书。

设计方面:界面美观、多界面选择、重点突出、操作简便、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分辨率。

功能方面:任何计算机上都能使用、对于难以理解的部分有动画或视频配合语音进行详细解释、建立在线答疑系统、教师可以随时布置作业、对于习题及试卷能自动判断完成情况、对于主观题能给出参考答案。

了解用户需求之后,我们进入课件开发阶段。

3.2 开发人员及其任务分配

首先我们要确定开发的人员并分配相应的任务。课件的开发由四种技术人员完成:网页美工(负责界面设计、动画设计、文字排版、网页制作)、网页编程人员(负责交互功能的开发)、编辑(负责采集信息、编辑文字内容)、摄影师(负责拍摄工作和视频的剪辑)。

3.3 网页美工工作流程

一切的开发工作都是围绕着用户的需求同时进行的。

考虑到作为课件,它更新频率不高,为保证在网络上浏览课件达到最佳速度,应采用静态页面设计方式。

由于我们采用的是Web技术,因此,美工应熟悉以下软件:图形设计软件(如Photoshop或Fireworks或CorelDRAW或Illustrator等)、网页设计软件(如Dreamweaver或FrontPage等)、动画设计软件(如Flash或UleadGIFAnimator或ImageReady或3DMax等)。此外,美工还应有良好的设计能力。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美工首先了解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满足用户的需求,对需求进行归类整理,然后提出各种解决方案。

3.3.1 界面设计

根据用户的需求,界面要求美观、多界面选择、重点突出、操作简便、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分辨率。

从整体入手,使用图形设计软件设计好整个课件的界面;将设计制作成网页;根据需求将目录导航和各种按钮放置入界面;将主窗口位置空置设定好。

目录导航的设计和各按钮的设计需要相当的精细,将主窗口位置尽可能大的空出来,同时要保证其自身操作简便、设计精美而突出。

主窗口的位置要保证适应分辨率,与整体界面的比例保持协调。

3.3.2 动画设计

动画是为了对难以解释的、抽象的事件进行进一步具体化的说明,使知识比较易懂。这里以Flas制作为例:首先研究如何才能使意思表达得更加明白,用户更容易弄懂,并从整体着手,对动画的整个流程进行策划;然后建立应存在的组件;组件建立完成,开始动画的制作,为保证动画的流畅性,必须在动画播放之前的帧中加上载入所有帧的脚本代码;动画制作完成,进行检测,然后进行下一动画的制作,直至所有动画制作完成。

3.3.3 文字排版与网页制作

文字的排版的工作与网页制作是同时进行的,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面种类的归类与设计;CSS样式建立;文字排版。

首先,我们先根据编辑人员搜集的材料与用户的需求确定我们需要设计多少种普通类型的网页,一共要使用多少种文字、排版的样式。

以C++语言基础网络多媒体课件为例,我们需要开发的普通页面有课前索引、内容正文、每章小结、每章练习四种页面类型。在每种类型的页面上都要显示的内容是:当前章标题、当前小节标题、上一节按钮、下一节按钮、下一章按钮、返回顶部按钮、当前章小结、当前章练习、正文内容。

将四类页面都设计完毕之后,将正文内容添加进去,普通内容页面就基本完成了。

然而各种不同的网络多媒体课件还有不同的需要,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个别特殊的页面,比如在C++语言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中,就需要有页面是解释基本疑问的,那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疑问的列表,并给每个答案加上一定的链接,以显示问题的答案。

3.3.4 网页编程人员的工作

网页编程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实现课件的互动功能。用户的在这方面需求有:建立在线答疑系统、教师可以随时布置作业、对于习题及试卷能自动判断完成情况、对于主观题能给出参考答案。

为满足在线答疑需求,我们可以采取建立论坛社区的形式来建立一个完善的在线答疑系统,这样,学生随时可以在论坛上发言,老师随时可以在论坛上解答学生的疑问,还可以在网上直接作业要求,所有问题与作业都将进行分类整理并保存下来。另外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可以在课件的主窗口中显示出来。

而对于习题及试卷答案正确自动判断以及参考答案的实现,使用javascript脚本编程即可。

编辑人员最好是负责教学、精通课程的教师,编辑人员负责的部分相当重要,是整个网络多媒体课件的根基,是直接跟用户接触的部分。

在C++语言基础网络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过程中,编辑人员需要对以下内容进行搜集整理、编写:课前索引、主要内容、每章小结、课后练习、常见疑问解答、学习目标、相关资料列表、课程要求、知识结构、重点难点、综合试卷。

从基础与整体入手,先将主要内容勾画出来,对知识结构进行总结;然后按章节根据教学课本编写主要内容、对需要加入动画或视频的位置进行标记并记录;主要内容完成后就可以以内容章节为基础,对其他各点进行编辑。

3.3.6 摄影师的工作

摄影师主要负责拍摄工作和视频的剪辑。编辑人员提出需要进行视频解释的部分,筛选出动画制作难以完成的部分,交由摄影师通过对实物进行拍摄,达到对知识进行深入解释、使用户更容易弄懂知识的目的。

另外,也可以将教师讲课进行录像。拍摄之后摄影师需要对摄影内容进行剪辑,以达到占用资源少、高效读取的目的。

3.3.7 整合与测试

这一步骤由美工完成。

(1)将所有已经植入javascript脚本程序的页面和已经植入动画、图片、视频的静态页面嵌入首页中,并检查相关链接是否正常。

(2)加入引导页面与片尾页面。在引导页面中,以形象的动画介绍软件的特点;在片尾页面中加入制作信息。

(3)最后进行完整的调试。

3.3.8

(1)网络法。作为网络多媒体课件,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与Web技术的结合,网络成为该类课件独有的方式。

我们测定好网络课件所需要的大小,然后找ISP购买空间和域名,使用FTP上传软件将所有的文件上传,用户可以通过域名如同访问网站一样访问网络多媒体课件。服务器端的任何修正,客户端同样进行相应的自动修正。

(2)一般法。将网络多媒体课件制作成可执行文件,并配以支持动画播放与视频播放的插件,写入使用说明书,刻录成光盘,可以长期保存。在任何安装光驱的计算机上都可以脱机使用。

3.4 多媒体的应用

3.4.1 网络多媒体课件在互联网的应用

(1)将网络多媒体课件上传到服务器,教师在互联网上通过对网络多媒体课件服务器端的修改,将课件将内容进行不断完善。

(2)教师通过网络多媒体课件在论坛上习题作业对学生进行专业要求。

(3)在线答疑,学生和教师通过论坛在固定的时间进行专业课程的交流。

(4)学生可在网上自行操作网络多媒体课件,进行自学。

(5)学生利用既已拟定的疑问解答栏目中的疑问,在教师离线时解答自己的疑问、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专业课程。

(6)在教师离线后,学生可将疑难的问题通过论坛留言的方式与教师进行课后沟通。

3.4.2 网络多媒体课件在一般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教师应用网络多媒体课件更合理的将教学资源整合,通过动画、图片、视频演示,音频祥解更加完善课堂的讲学。

(2)教师不用携带课件,在连接上校园网的计算机上就直接打开课件进行教学。

(3)学生可自行购买光盘进行自学。

网络多媒体课件在教育信息化的改革中,对于知识与文化的传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利用Web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从知识解释的深度和广度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广泛性,更证明着网络多媒体课件是课件发展的趋势所在,是有着远大发展前景、有待更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杨挚鹰. 在理论课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思考[J]. 中国教育导刊,2005.1.

[2] 卢国显. 论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J]. 公安教育,2005.1.

多媒体课件设计论文篇5

论文摘要: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必须合理规划、分步建设、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本文从高校多媒体教学建设发展思路、教学管理、环境建设和教学资源应用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并结合实际提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以计算机为基础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的集成技术,可扩展为人与计算机的交互方式,一般称之为多媒体技术。由于它具有多重感官刺激、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传输质量高、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便于操作、交互性强等优点,使得它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势头锐不可当,从而成为教育技术中的主流技术。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的辅助手段,对于合理规划、分步建设、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探讨综合类高校多媒体教学建设发展思路、教学管理、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学术

一、多媒体教学建设与发展思路

      由图1可见,影响多媒体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校、管理部门、学院、教师、学生、环境、资源、教材、课件、方法、管理等。因此,要提高多媒体教学的绩效,必须从整体着眼,从具体人手,进行综合规划,重点建设,扬长补短,优化体系。

指导思想: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教学应用是重点,教师培训是关键,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是目的。

    建设思路:多媒体教学建设要统一规划,资源共享;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系统优化,综合利用;完警环境,丰富资源;加强培训,扩大应用;强化管理,提高绩效。

      发展目标:通过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建设,构建基于校园网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网络化学习平台、现代化管理平台”,建设以“资源共享系统,网络中控系统,课程中心系统、自动录播系统”为重点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实现教育现代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信息化、应用普及化、学习自主化、管理科学化。

二、多媒体教学管理

      (一)制度建设

      对多媒体教室建设、管理、使用、维护和多媒体教学培训等实行“一方主管,多方配合”,“谁管理,谁负责”的管理模式,形成完善、配套、规范、统一的多媒体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使多媒体教室建设、使用和课件制作等行有标准和作有依据。如制订《多媒体教学要求及管理规定))((多媒体教室建设标准》《多媒体教室管理办法》和《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规范》等一系列文件,形成建设、培训、申请、使用、维护、评价等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管理程序,管理到位。

    (二)激励与约束机制学术

要形成定期的课件立项、质量检查、评优表彰等奖励配套制度;在约束方面,实行多媒体教室使用申请制度、设备操作持证上岗制度、课程认证制度、课件准入制度、首次试讲制度等。

构建由“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质量评价”三大系统构成的优化的多媒体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具体内容如下:1.质量管理系统:着重于制度建设。构建以学院管理为主,学校、学院、系(所)三级管理系统。2.质盆监督系统:着重于过程管理。构建自检、互检和抽检系统。3.质量评价系统:着重于目标管理。构建由社会、学校、院(部)等层次构成的质量评价系统,对未达到多媒体教学预期效果者限期整改。重点建设“课程中心”,实现对教师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和教学质量的准确评判。教务处定期将各学院多媒体课程教学质最的评估结果上网公布,并与各学院的教学经费分配挂钩,以调动学院主动抓多媒体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三、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

      (一)多媒体设备管理平台

      建设可视化多媒体网络中控系统。这样可以实  现:

      1. 优质课程资源的实时共享。由于校园大或多个校区,相当一部分选修课以及主辅修双学位的课程由于学生分散或选课人多,教务很难排课。不是教师疲于奔命就是学生往返奔波,同时学校每年举办的多场水平很高的学术报告会,由于会场面积所限,受众很少,教师、学生对此反映迫切,而网络中控就能够解决其问题。

      2.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教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中控,在办公室实时地检查每个多媒体教室内师生上课情况。不必因为到教室内听课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干扰。

      3. 多媒体教室管理服务的高效率与高水平。安装网络中控后,如果多媒体设备发生故障,教师立刻拿起讲台上的电话,这时主控室的监视器会自动弹出该教室的画面,可排除简单的故障,经过沟通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值班人员可以把教室的计算机界面接管过来,排除故障。

      同时对遍布各教学楼的多媒体教室的所有设备与系统都能够统一进行管理,对教蜓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时间、次数很方便的进行统计。

     (二)多媒体设备的配置

      1. 多媒体教室。根据40余所国内高校的调研和我校的使用情况,我们认为,综合类高校的多媒体教室率70%,座位率80%,多媒体课程率90%,多媒体教室满足率100%,并注意大、中、小多媒体教室的合理搭配(使其比例大致保持为3 : 5 : 2),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在不同的学科中,多媒体教室率可有不同,如医科最好100%,理工科要达到80%以上,文科(含经管)可适当减少。由于现在的计算机功能加强,所以一般多媒体教室的设备可以简化为:计算机、投影机、中央控制系统、功放、音箱、无线鼠标、投影屏幕和控制讲台等。学术

2.建设精品课程自动录播系统。为了交流推广和资源共享,教育部门规定,凡申报和被批准的部级、省级精品课程,必须全程录像,挂在网上。这样除建设多个固定式自动录播系统外,还需要移动式车载录播系统或流媒体便携式录播系统,流动使用。

      3.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容量较大、并发数较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用于收集和存放包含动画、图片、文本、声音、视频等多种类型、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以及教学录像节目、多媒体视频素材、多媒体软件教程、网络版教学课件等各种教学资源。资源库至少应包括多媒体资源库,教学录像节目资源库,多媒体视频素材库,多媒体软件教程资源库,网络版教学课件子库,精品课程库等子库。

      为便于检索和提高运行速度,按文、理、工、医等学科门类分区存放有关教学资源。

      对以前的包含动画、图片、文本、声音、视频等各种类型的教学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数字化转换;今后对教学录像节目、多媒体视频素材、多媒体软件教程、网络版教学课件、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等各种教学信息资源进行不断丰富、建设和应用。

      (三)多媒体课件平台

      建设集课程展示、课程管理、师生交流和课程建设于一体的“课程中心”,用以实现“充分展示教学体系和教学成果,有效推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构建开放的共享型教学资源体系,营造高效易用的网络教学师生互动环境,提供合理的课程管理和评测工具”的目的,进而搭建学校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教学与管理平台。用于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信息,如动画、图片、文本、声音、视频、网络课程、精品课程、教学课件等制作和存放。

      建立“课件支持中心”,采用集中面授、分散自学、常时指导等方式,对教师进行教学课件开发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多媒体课件设计、多媒体素材获取、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培训目标是使所有教师都能自己制作合格课件,以杜绝粗劣、不合格课件进人课堂。

    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能力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等。建议在新任教师岗前培训中,增设《现代教育技术))和《大学教学方法》等课程,并实行新任教师“首次试讲”制度。培训目标是使教师能独立策划自己的教案,开展多媒体教学设计,显著改善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

    课堂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教师怎样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从而达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目的。教育技术只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辅助工具,利用它,可以把复杂的、口头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心理学家研究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 5%来自嗅觉,1. 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一般人类能记住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同时听、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现实环境,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多感官的综合刺激,而且通过图形交互界面、窗口交互操作、虚拟现实等技术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对话。把多媒体技术引人教学,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可以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人潜能,实行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创造了客观条件。

      在课堂讲授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各种功能,通过将文字教材制作成多媒体软件,把一些抽象的理论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 将一些文字性描述用相应的图示予以显示;把一些长期缓慢演变的结果通过动画加以展现;把一些工作流程通过视频图像进行演示等办法,使学生对所讲授的内容,易于理解,便于掌握,从而在单位时间内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

    要充分发挥课程中心的作用:1.以精品课程标准可实现课程网站,分类展示各级精品课程、推荐课程、教学组织内课程、各专业范围内课程;2.可实现互动教学:有知识点管理、智能题库管理(含规模复制)、智能试卷管理、自测、网络考试管理、论坛、答疑与答疑集锦管理等、可实现独特的教学考核管理(成绩平均分归一、最低分数线管理、加权成绩档案管理、学生学习预替等)、实现实验预约管理(嵌人式模块)等;可实现“一对一”到“一对多”的授课方式和考评方式;3.通过实时、客观、准确的数据汇总、统计和分析教学管理评估;4.由于考虑了保护教师知识产权,教师可通过权限管理针对内容、时间、对象,进行资料建设、应用和互动教学;教师可通过设置将教学资料、课程录像设置为在线观看,不能下载。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教育技术的选用不是越新越好、越全越好,而是根据需要辅助表达的对象,立足现有的教学条件,因地制宜,把传统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科学的优化组合使用,达到扬长避短、相互补充的目的。学术

多媒体课件设计论文篇6

关键字: 演示型多媒体课件 电灌效应 适量运用 开放设计

随着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d Assisted Instruction——CAI)系统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在课堂上使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被称为课件或多媒体课件。根据课件的使用对象不同,多媒体课件可分为两类:供教师使用的是演示型课件,供学生食用的是导学型课件。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演示型课件在学科教学中更常用,是CAI应用的主流。由于种种原因,相当数量的演示型课件不尽人意,CAI的应用现状也不令人满意。因此,演示型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的问题,与学习理论及教学理论的结合问题,值得探索。

一、演示型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原则

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教学展现了一个新的天地。为了使演示型多媒体课件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运用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应把握如下原则:

1.适度运用原则

计算机不仅具有存储记忆、高速运算、逻辑判断、自动运行的功能,而且还可以把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视频图象等多种媒体有机地集成一体,建立在多媒体技术上的多媒体课件,使得教学内容的表达方式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了本质的改变。但是,在浓厚的传统教学理论背景下,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并非令人满意。出现了课件满堂演示,出现了新的形式的满堂灌。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习主动性被抑制。课后,回忆教学内容,除了多彩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外,实质性的课程内容所剩无几,更谈不上主动学习。李克东教授尖锐地批评之为“口灌”加“电灌”。

适度运用原则就是以优化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根据教学设计,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如果没有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思考,让他们理解,让他们交流,让他们质疑,那么多媒体课件(包括电子计算机)在学科教学中的使用效果将打大折扣。

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不能滥用,否则,多媒体课件便有花拳秀腿之嫌。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在学科教学中应适度运用,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理解、思考、合作交流、激发创新。

2.适量信息原则

演示型多媒体教学课信息量太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一种看法认为多媒体课的信息量就是要大,只有大信息量,才能体现多媒体的优势。信息量太大使学生囫囵吞枣,甚至是听课的同学科教师产生“累”的感觉。这就是“电灌效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线式地点击鼠标。有教师感慨地说:“不是我们在用课件,而是课件在用我们。”

信息量太大,首先是教师的教学机智受到制约,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现场表现及时做出反应。只能回避学生的临时问题,师生交流受到限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被淹没。太大的信息量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都挤满了,剩下的只有一项工作棗点击鼠标。在大信息量的制约下,有限的师生交流也仅限于一些简单的知识性问答,对质疑性问题、创新性问题无法正视。显然,太大信息量有勃于创新教育。

适度信息原则就是以优质的教学资源为主要手段,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量的信息,在解决教学难点重点扩大视野的同时,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对信息进行加工。

3.有机结合原则

是否所有的课都用多媒体技术表现效果最好,回答是否定的。“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教学媒体的采用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可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不同教学媒体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选用恰当的表现媒体和方式,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数学的方程求解、物理的公式推导等,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就不会比教师与学生一起边推导边板书好;化学实验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就不会比演示实验更直观更有说服力;至于立体几何教学,宜按教学的不同阶段,或用实物模型、或用多媒体课件、或用文字描述,实现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理论问题、微观世界的活动、宏观世界的变化等,采用多媒体课件则有其明显的优势。

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各有特点,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就生动活泼,事半功倍。教师以富有情感的启发式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以表情、姿态、板书、演示、实物等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能适应学生变化,督促学生学习,言传身教;多媒体课件以丰富的视听信息,高科技表现手段,加上虚拟现实技术和图形、图象、三维动画使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宏观为微观,化微观为宏观,形象生动;创设情境,使学习理论中情境学习、问题辅助学习、激发兴趣和协作学习等在教学中得以体现;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个体独立学习为群体合作学习,变复制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因此,只有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使用,取长补短,才能真正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二.演示型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

应用多媒体课件,首先要设计制作相应的课件。如何设计制作课件,笔者认为也有三个原则:

1、理论指导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目标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以实现教育和教学的优化。对多媒体课件设计影响较大的理论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和教学理论。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初期,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基于框面的、小步骤的分支式程序设计方式,这是早期CAI课件开发的主要模式。它对今天的课件设计仍有影响。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阶段是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在CAI课件设计中,人们开始注意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开始研究并强调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不再把学习看作是,对外部刺激被动地作出的适应性反应;而是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利用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对当前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主动作出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

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标志着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成熟阶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所谓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由于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在上述学习理论中,认知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对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促其学会学习有积极作用。建立在学习理论上的教学设计理论不论是对整个一门课程的设计,还是对一个单元、一节课的设计都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2.开放设计原则

设计制作过多媒体课件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设计制作课件较常规教学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若能直接采用现成的课件或对原有课件作少量修改就能为己所用,必将使多媒体教学大为普及。

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涉及到任课教师与课件设计制作者之间教学思想兼容问题,如果教师使用的课件不是教师自己开发设计或参与开发设计的作品,那么溶解在课件中的思想、行进的思路、表现形式、体系结构和技巧运用可能与任课教师相去甚远,若再加上教学对象的差异,课件的针对性问题就暴露出来。这也是影响多媒体课件被广泛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关调查也证明这一点。因此,教师使用不经再加工的课件的可能性不大。设计制作开放性的课件有其必要。

基于积件思想的微软产品Powerpoint,是一个很好的开放式演示型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容易上手,用它可以很方便的创作出一个演示型课件。与其它创作工具相比,用它制作的课件很容易被修改,如果提供给学生自学使用,学生的误操作可能使它被改的面目全非。这既是它的短处也是它的长处。用它制作的课件容易修改,而教师使用误操作的情况基本为零。那么,利用现成课件,为减轻教师劳动提供了条件。

表面上看,Powerpoint的缺乏定轨动画功能,缺乏交互功能,实际上可以通过挖掘它的功能实现。如动画功能有多种方式实现,其中一种是通过“自定义动画”的闪烁定义加以实现;交互功能通过“动作按钮”或“链接”来实现。Powerpoint还有“控件工具箱”及VBA提供功能扩展。

开放式课件设计工具还有金山公司的“WPS2000”, “几何画板” ,CSC的“CSC多媒体课件创作工具”等;Frontpage也可以用作制作开放式多媒体课件。WPS2000 和Frontpage 相对于Powerpint更有优势。不打包的AuthorWare等课件也应列入开放式多媒体课件。

3.动态交互原则

演示型课件似乎不存在交互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点击鼠标,按预先设计的的步骤一步一步往下走即可,这是静态交互。静态交互远不能适应教学的实际需要。不同的教学班级,不同的教学对象,参与课堂教学交流的学生不同,针对学生的反映,教师的教学节奏及教学流程也应作适当调整,这就需要动态交互。动态交互就是为更好的配合教学,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件中加入的一种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使用课件,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等,都需要动态交互才有可能实现,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教学策略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动态交互与静态交互相结合,有效组织教学资源,动态展示教学内容。大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课堂教学是教师个体劳动色彩很浓的一项工作,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的处理可能完全不同,不仅是不同的教学思想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不同的社会阅历,不同的认知背景等同样有不同的教学方案。有开放性的多媒体课件的支持,有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有各种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有教师的积极劳动,必将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继续深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也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李克东 2000年在全国电教协作会第五届年会上的讲话

何克抗 《CAI的理论基础和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

谢幼如 《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 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9年第一版

多媒体课件设计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教学技能

一、多媒体课件概述

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声音、图象、图形于一体,因其简单易学、操作方便、灵活多样,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技术手段,其优点在于:有利于改善教学条件,减轻教师劳动强度;节省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形象地展示实物图片和事件发展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投影屏幕适合大班或多班共同教学,有利于扩大教学规模。

正是由于多媒体课件制作简单,宜重复使用,从而使一些教师无论上什么课,无论教什么内容,都使用多媒体课件,对它产生了依赖,甚至发展到了无多媒体课件就无法上课的地步,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化已达到泛滥的程度。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真的有其它教学技能不可替代的作用吗?我们认为,研究多媒体课件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努力寻求它和教学技能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特点,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体课件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负面影响

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技术,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理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多媒体课件的定位及功能现今仍没有一个权威结论,很多的定义或多或少拔高了多媒体课件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课堂教学有十大教学技能:语言、教态、板书、讲解、演示、提问、导入、反馈强化、结束和教学组织,其中语言、教态、板书、讲解、演示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基本行为方式。要上好一堂课,教师必须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技能,将课堂三要素有效融合,才能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并非一定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过程进行,学生思维活动也不能用心理学中的“刺激—反应”学说解释清楚。教学的目的是完成信息的有效传递。无论编制多么华丽的多媒体课件,也替代不了教学技能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多媒体课件不是教师上课的必备“教具”,它只能在教学技术上侧面帮助教师实现板书、演示和部分教学组织技能。多媒体课件的不当使用,将对课堂教学效果至少产生如下两方面消极影响。

1.忽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教育手段先进,不代表教育思想同样先进。以“三中心”为理论基础的传统课堂教学,已明显不适应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随着对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由被灌输对象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由重视教师“教”变为重视学生“学”。

以“学”为主体的教学效果好坏与课堂教学设计息息相关。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利用已有的设施,选择或编辑现有的教学材料,根据学生的特点计划教学活动的过程,对教学的各方面及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设计。从中可以看出,多媒体课件制作不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它只是将经过选择或编辑的教学材料用除板书外的另一教学技术展示而已,既不能完全展示教学的全部内容(讲解、提问、演示等教学内容),也不能诠释课堂教学组织过程。

如果把多媒体课件演示内容的顺序作为课堂教学进程标准,把它完全变成自己教学的一部分,上课时面对的就不是学生,而是自己设计好的课件。单纯追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必然忽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于是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育的外衣内,进行着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灌输、填鸭之风依然我行我素,其严重违背了现代教学理论。

2.阻碍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教师教学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应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技能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而多媒体课件的不当使用和泛用,将阻碍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1)限制了教态技能的应用。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应用不同教态不断变换对学生的刺激,并配合教师的口语,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列斯总结了人接收信息的效果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音调+55%面部表情。从公式可看出教师非语言教学行为对于学生接收信息具有重要的强化作用。由于多媒体投影设备控制台布置于教室的讲台位置,为了方便演示多媒体课件,教师必须坐在控制台前操作鼠标,限制了教师活动范围,减少了走下讲台用目光与学生交流的机会。课堂中互动与交流的缺乏,势必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从而使学生对上课产生厌倦心理,教学气氛凝重压抑,影响教学效果。

(2)板书技能被荒废。板书是利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图表和符号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绝非可有可无。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使得板书技能在多媒体课件的冲击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势。多媒体课件的滥用直接破坏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同步的教学情境和思维过程。如果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将黑板搬家,或者把讲稿呈现,放映内容呆板,文字过多,重点难点不突出,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将是致命的。教师讲课时生动的情境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对课件内容的介绍,结果不仅降低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思考的深度,而且也削弱了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的激情。比如在开展电工原理课的定理证明、例题讲解等教学内容时,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分析讲解、板书和学生的思维基本同步展开,形成一种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氛围,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教学效果。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后,一些教师往往将证明分析步骤批量地或一次性地提前投射在屏幕上,然后再进行讲解,从而破坏了思维的同步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3)弱化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的安排做出全部计划,确定一个分析研究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并对预期的结果进行分析。重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忽视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用一次课堂教学设计贯穿每一次重复课,经验性课堂教学代替每堂课的教学设计,忽视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久而久之教学设计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基于上述状况,又有人开始反对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显然,因噎废食是不足取的。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技术手段,优点是明显的,使用得当,可以扬长避短;使用不当,则弊大于利。那么,究竟应当如何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才能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三、建议

1.重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非常普遍,这固然可喜,但是对教师技能的培训却相对滞后。无论是传统的黑板粉笔、现在的多媒体课件,以及未来更先进的技术手段,都是教师手中的教具,是帮助我们开展教学服务的,教学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课堂中,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技能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师生的情感共鸣、思想交流、经验共享、相互启发才是最重要的。

2.重视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多媒体课件从形式上看是帮助教师教,其实真正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在备课阶段,教师要注重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用不用多媒体课件,什么时候用,怎么样用要根据学生学习状况来确定。学生的发展水平、个性特点、学习状态是教学真正的出发点,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教学设计时,应把过去单纯考虑“如何教”转变为引导学生“如何去研究、如何去学”,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3.认清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工具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确实对教师帮助很大,但它仅是教具而已,是众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并且在许多场合也不是最优的。如用屏幕显示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显得机械、呆板,难以实时体现教师的思维过程,做到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同步展开;技能教学中更无法替代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所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不能取代其它教学手段,决不能把教学内容纳入到多媒体课件框架之中,不能为多媒体课件而教学。

4.参照板书形式编制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主要用途在于演示,它的内容及格式尤其重要。多媒体课件内容的制作,应以板书为参照系,根据要表现的内容选择最合适的媒体种类和板书的类型,达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设计论文篇8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课件设计;医用物理学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0-4954-02

Design and Produce of 'Medical Physics' Multimedia Courseware

LI Hong-mei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Rizhao 2768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researched the principle of designing a courseware,and in order to make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teaching more effective, procedures of designing a courseware should be standardized,and the multimedia courseware should be reasonably used in medical physics teaching.

Key words: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urseware design; medical physics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形式为代表的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已经日趋显现。多媒体技术利用Flash、Fireworks 和MS.Powerpoint等大量的图形、图像、网页和幻灯片制作工具将教师要讲授的教学内容以图文、声音、动画以及影像等灵活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直观、形象、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能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上好一堂课,课件的制作显得极其重要。本文就医用物理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设计的有关问题作一个探讨。

1 遵循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

1.1 多媒体课件设计中要遵循科学性和教育性原则

课件设计必须研究教材,课件展示应该服务教学。课件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科属性以及所教授的教学内容,课件的制作要紧扣医学物理学的教学大纲,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在多媒体课件中合理安排具体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准确科学的表现教学内容。也就是说,在课件设计中,要根据医学类院校教育的培养需要和医学类学生的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既要遵循普通物理学的内容和方法,又要考虑物理学与医学的结合,突出难点、重点。对重要的物理定律、公式、结论要让学生了解、明白,会定性分析即可;而对医学相关的内容则要详细地制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学到一些与医学密切相关的物理概念、规律。比如核磁共振、超声医学、激光医学、放射物理学知识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从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要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课件,在设计课件时,按学生注意力的特点和接受信息的特点,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目前一节课的时间是50分钟,我们将一节课内容分为两部分,每部分20分钟,中间插入课堂练习。对于重点和难点,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被启发后而产生求知欲望。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利用多媒体编制课件的过程中,应适当的留一些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的机会,将知识的学习和创造运用到实际中去。

1.2 多媒体课件设计中要体现交互性与多样性原则

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常常以它精美的界面,清晰的图片,逼真的动画、丰富的影像和真实的声效传达着以往口授、板书、挂图无法表达的更深更广的知识信息。它以强大而灵活的交互性、多样性将抽象与具体、宏观与微观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教学活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手段。因此,多媒体课件要能够提供对学生学习的评估功能,为学生提供思维空间。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设置寓意明确的菜单、按钮和图标,尽量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避免层次太多的交互操作。为便于教学,尽量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控制,可以方便地前翻、后翻、跳跃;对于以学生课堂练习为主的课件,要对学生输入的问题做即时应答,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训练次数,训练难度;对于演示课件,最好要可以根据现场教学情况改变演示进程。

制作课件的软件非常多,比如有演示文稿PowerPoint、Photoshop、Flash以及制作网页的Frontpage等等,但各有其不同的优点。我们要根据学校配置的硬件条件以及课程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软件,以便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述电磁振荡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通过与弹簧振子运动进行类比的方法来讨论,以帮助学生理解电磁振荡的概念,可现实中弹簧振子的振动和电磁振动都是动态的过程,如果利用Flash等软件制作出弹簧振子振动和电磁振荡现象全过程的对比演示动画,就能使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这一概念。适当的动画效果可以突出重点, 增强演示的趣味性。视频、动画要为主体服务,同时动画、视频的控制、播放一定要实时, 以免影响整个课件效果。

1.3 多媒体课件设计中要展示其美观性和实用性原则

在课件设计中,文字、图形、动画、边界、菜单、按钮等画面设计宜美观、实用。课件设计不能过于简单,这样就不能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多媒体的优势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件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应当合理的展示其美观性,在课件使用过程中,画面优美、布局大方的课件不光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且学生能受到美的教育。然而,有些教师制作的课件色彩过于艳丽,画面设置的过于繁复,由于太注重制作技术、太过花哨而违反认知规律;有的教师盲目滥用多媒体技术,往往文字、图像、声音并用,甚至插入一些与表现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图片,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课件花哨的设计上,而无暇顾及所教授的具体内容,严重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感到迷茫,这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将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只有充分的内容和完美的外在形式,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传授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才能真正的展示课件的美观性和使用性。

2 要规范多媒体课件设计程序

现代教学信息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实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媒体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换与传递的过程,是上述诸方面共同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这就要求课件的设计者必须从新的角度去研究和探索课件的设计程序,通过富有创意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无限遐想和创新思维,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空间。

2.1 课件的教学设计

医用物理学课件的设计既要遵循普通物理学的内容和方法,又要考虑物理学与医学的结合,突出难点、重点,要根据医学类院校教育的培养需要和医学类学生的特点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医用物理学课件的设计应按照教学目标要求,合理选择和设计媒体,特别注意要发挥多媒体的特长,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有效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课件设计的蓝本,只有把握好教材内容,深刻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体系,才能实施有效的教学。在课件设计中,对重要的物理定律、公式、结论要让学生了解、明白,会定性分析即可;而对医学相关的内容则要详细地制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学到一些与医学密切相关的物理概念、规律。比如核磁共振、超声医学、激光医学、放射物理学知识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从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应仔细分析和研究教学内容,理解重点、难点问题,确定课件的内容结构、表现形式及教学顺序。

2.2 课件的结构设计

在课件的结构设计中,要合理安排目录主题的显示方式,建立信息问的层次结构和浏览顺序,确定信息问的交叉跳转关系。课件结构设计中要有留白,在授课内容的处理上要做到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转换,并且在讲授重点、难点知识时要有师生互动来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才能有足够的时间思考、理解、想像和深度的分析,不只是顺着设计者的思路给予简单的应答。

2.3 课件的界面设计

1)面布局合理,主体突出。合理处理好高、宽、深度的空间关系,使布局结构新颖,文字精炼,文字、图片和视频尺寸根据内容的体现要适中。切换速度适中, 字体、字号、色彩等有一定的对比,从而突出主题。页面的布局要平衡中求变化,错落有致,形成一定的层次感。

2)页面简捷,重点突出。每幅页面内容都要有主次之分,各种媒体在突出主体的情况下,应相互协调, 美观大方。摆放位置,按人们视觉习惯,如按钮通常置于页面底部,文字的出现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重点的文字,用线条或者中号表明,引起师生的注意。页面间的过渡要自然,速度适中。

2.4 课件的制作合成

多媒体课件核心的环节是制作合成。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意图设计教学过程,将各种多媒体素材编辑起来。制作成交互性强、操作灵活、视听效果好的CAI课件。这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好在现在的多媒体编辑软件的操作使用越来越简单易学,为教师亲自动手制作课件提供了前提。

2.5 课件的测试与评价

初步集成的课件,尚要多人次、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试用和测试.要排除一切可能因误操作而引起的不良界面或死循环.更要确保每一个按钮、每一句提示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课件要安装方便,可以自由拷贝到硬盘上运行;课件启动要快,不能让师生焦急等待;课件要尽可能占据小的容量,一定要改变认为课件越大越好的错误观念;课件要易于操作,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有含义明确的按钮和图标,要支持鼠标操作,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要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可以方便地向前、向后和跳跃。成熟的课件必先经过试教,并在不同型号机器上考察其兼容性,直至“完善”。

并且要根据不同用户的使用情况,对开发的多媒体课件从其技术上、内容上及其教学效果上进行全面评价.并为今后的开发积累经验和教训。优秀的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3 在医用物理学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

虽然多媒体技术有着不可忽视的优越性,但是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掌握一个度的问题。课堂讲解不能单纯依靠多媒体技术,并且医用物理学教学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始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多媒体课件无论多么新颖,功能多么强大,也只能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不论用何种方式教学,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突出重点,节奏鲜明,对于一些重要的内容,如推导、分析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适当停顿,准确把握教学节奏,不能走马观花地播放画面,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接不暇,学生的思维很难融入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去,这就失去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医用物理学的课程特点,教师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才能充分协调师生互动,深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使得讲授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

总之,在医用物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同时把教师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科学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新珉.医用物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多媒体课件设计论文篇9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教学工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多媒体教学工具

课堂教学中教学工具必不可少,在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中,常常强调多媒体课件与电子教案这两重教学工具的区别。其中电子教案是将教学内容提纲挈领地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现给使用者,通常用powerpoint开发,用光盘或网络服务器存储。它的最大优点在于开放性好,教师在拿到范本后可随意修改,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学需要,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而多媒体课件又称cai课件(cai,英文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的缩写,可译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是可以单独运行的教学软件,通常用专用的开发工具开发或者直接用高级语言编程,主要目的是用动画、仿真等技术讲解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强调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辅助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际的应用中,它们都是多媒体教学的有力工具。

2 计算机课程的分类

2.1 根据专业性分类

根据课程是否为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可分为:非计算机专业课程和计算机专业课程。

非计算机专业课程一般指计算机基础科学,包括计算机概论、软硬件、信息安全、数据库、网络、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工程、多媒体、信息检索等领域的基础内容。重点在于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的普遍应用的各个方面,在有些高校分为两个阶段(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介绍。

计算机专业课程包括数据结构、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方法、编译原理、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制图等课程,重点在于对计算机领域各个方向的专业知识介绍。

2.2 根据学科性分类

对于计算机专业课程而言,根据课程内容所属的二级学科可分为系统结构、软件与理论、应用技术三大类。

系统结构类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原理、接口技术、计算机系统性能分析、计算机系统设计、计算机结构仿真、操作系统设计与分析、数字信号处理、asic设计技术、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程序设计等。

软件与理论类课程包括程序设计语言原理、程序设计方法学、面对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方法、软件工程、数据挖掘、算法分析与设计、密码学与安全计算理论、可计算与计算复杂性理论、数据库技术、数理逻辑、数据安全与保密技术、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计算智能等。

应用技术类课程包括:电子商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internet技术及其应用、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web系统开发、asp编程、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与分析、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系统仿真、人机界面与虚拟环境技术、数据挖掘、智能接口与控制等。

2.3 根据理论性分类

根据课程偏重于理论还是实践可分为:理论型、实践型、理论与实践结合型。

理论型课程指课程内容偏重于理论介绍与分析,包括的课程有:离散数学、微机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性能分析、程序设计语言原理、程序设计方法学、数理逻辑、计算方法、编译原理、人工智能、密码学与安全计算理论等。 

实践型课程指课程内容偏重于实际操作与应用,包括的课程有:网页制作、图形制作、动画制作、计算机辅助制图、图像处理与分析、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web系统开发、asp编程、计算机结构仿真、系统仿真、人机界面与虚拟环境技术等。

理论与实践结合型包括:汇编语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数据挖掘、计算机图形学、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工程、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程序设计等。非计算机专业课程一般属于理论与实践结合型。

在研究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时,相对来说,以上三种常用的分类方法中按专业性区分时,课程性质不够明确;按学科性区分时,涉及课程不够全面;而按理论性分类的方式基本区分了所有计算机课程的性质,适合于研究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3.1 理论型课程

对于理论型课程,完全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也是可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因为在没有引入多媒体之前,传统的授课方式就是讲解。在讲解中,教师为了把一些抽象的概念、难懂的重点讲清楚,往往借助挂图、模型等比较直观的教具来实现,这些教具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挂图仍然不够形象,而模型制作会花费教师大量时间,还有像化学反应等瞬间效果不能持续。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促使多媒体技术在理论型课程的教学中日益广泛的应用。在课堂上由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师,将教师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和在难以以实物演示的抽象难懂的重点、难点,跨越时间与空间,形象、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展现,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例如在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中的图片素材来展示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的外观,因为它是庞大的,与当前使用的微机完全不同,教师不可能用语言描述和实物展示使学生对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印象深刻;接着可以使用多媒体中的视频素材来介绍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继而引出这四个阶段的实质区别在于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元件不同;然后可以利用演示软件的功能,通过缩放、旋转等一系列功能,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这四个发展阶段的电子元件的构造和特点展现给学生。也许有人会说,对于以上知识的传授,我们似乎用挂图和文字也可以达到效果。的确,用挂图可以让学生了解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知道各种电子元件,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许就足够了,但是作为计算机专业内容的一部分,对于计算机的发展史,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认识各种电子元件,还要让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在不同阶段使用的电子元件的构造和实质的区别,为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这也是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理论教学的优势所在。

又如计算机硬件故障检测时,往往会给学生讲授通过声音判断故障来源,例如在ami bios 中: 一短声表示内存刷新失败,内存损坏比较严重; 四短声表示系统时钟出错,维修或更换主板;六短声表示键盘控制器错误;一长八短声表示显示测试错误,显示器数据线松动或显卡未插牢;一长九短声表示主板flash ram或eprom(bios损坏)错误;不停的响(长声)表示内存没有插牢或者损坏;不停的响(短声)表示电源、显示器和显卡未连接好;等等。那么什么是长声,短声又是怎样的呢?不是个个教师都会用嘴发声来模拟的,也不可能破环性的让计算机产生故障,这个时候多媒体中的声音元素正好就发挥了他的强大作用。教师可以把以前或实验机器出故障时的短声和长声录制下来在课堂上播放,这样学生就可以分辨长声、短声,进而判断计算机的故障。这是传统的“粉笔加黑板”以及挂图、模型等教具不能实现的,在这里声音元素的应用必然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3.2 实践型课程

对于实践型课程,与理论型课程相比较而言,可以说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课程是无法正常进行的,更谈不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开发工具和软件日益专业化,在计算机课程中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目标的需求,不可避免地要讲授一些开发工具的使用和软件的操作,传授这些知识的课堂教学,离开多媒体的应用,课堂教学寸步难行。首先,一般开发工具和软件的安装使用,需要多媒体计算机作为硬件平台,没有多媒体计算机,开发工具和软件将无法使用;其次,一般开发工具通过程序编写生成一些实际的界面、图形、图像等各种各样的结果,这些结果的展示离不开多媒体设备,一般软件的操作过程更需要多媒体设备的连续使用才能保证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好技巧。

例如在可视化开发工具visual basic(简称vb)课程中,要解决一道习题:创建窗体,在其上实现通过输入半径控制得到圆面积。在这道习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向学生展示窗体、文本框、按钮这三种不同的对象和控件它们各自的外观形态和属性;其次要指出编写程序的位置,讲明为什么在此位置编写;接着给出具体实现的程序代码,并运行调试程序;最后,演示程序的运行过程和结果。在这四个步骤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个步骤都离不开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技术的具体应用,窗体、文本框、按钮、编程的位置,这些都不可能用语言来描述清楚,程序的编写、运行、调试、结果的显示也都依赖计算机软件的实际操作。

又如在动画制作课程中,讲到形状渐变时,如果没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不会有形状渐变的产生。在形状渐变的具体制作过程中,只需要在两个关键帧中绘制原始形状对象和目标形状对象,然后创建形状渐变,而中间的渐变帧由软件本身经过一系列的计算自动生成,这些渐变帧反应了形状的逐渐变化过程,其中的每一帧都根据各自所处位置包含在这一阶段由软件自动生成的具体形状对象。形状渐变由多媒体软件产生,变化过程由多媒体设备展示,在这一过程中,多媒体的应用尤其重要。尤其是对于两种不同形状对象之间需要设计形状渐变时,形状的变化过程更加需要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供学生对这一渐变过程进行深入的理解。

3.3 理论与实践结合型课程

无论是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型课程都具有理论的知识和实际的应用紧密结合的特点,在这种类型的课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具有在理论型和实践型中应用的特点,不仅能够辅助教师准确清楚的表述概念,而且能够将理论知识的应用效果生动的表示出来,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供了牢固的基础。

例如在介绍excel软件中的公式及应用时,教师往往先介绍什么是公式,公式由哪些成分组成,接着介绍公式在excel中的作用是什么,然后介绍公式在excel中的使用方法,最后给出实际应用的例子。而在具体实例的讲解中,就需要先通过理论分析,再进行实际的验证。假设给定公式e3=$a1+b$1,它表示e3单元格的结果由a1和b1单元格中的值相加得到,那么复制e3单元格直接粘贴到f4时,f4中的结果是什么,它的公式又怎么表达呢?对于这个问题,解决时可以先根据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的原理,确定f4单元格的公式中应为a2和c1的值相加,这是理论的分析,然后通过在excel中实际的复制、粘贴操作,看到单元格的结果和其中的公式,以验证理论分析;反过来,也可以先在excel中通过实际的复制、粘贴操作,看到单元格的结果和其中的公式,然后分析推断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的应用规律,这两个方向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是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来达到。

又如对于数据库的查询功能,有学生成绩表(表1)和学生基本信息表(表2),通过这两个表查询籍贯为“山西太原”的学生的成绩,理论上应该得到如表3的查询结果表,当然这是理论的结果,实际实现查询结果时就需要用特定的形式来表示,就是用编程语言了实现。比如使用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语言实现,如果仍然以表格形式来显示,那么这种特定的形式是否可以按照设计正确显示出来,也就是说编写的程序是否正确呢,就需要进行调试了。在运行调试的过程中,每一条语句的作用都要通过多媒体设备演示给学生以供理解,这样学生才能够不仅知道怎样写,还知道为什么这样写,是否可以用其他的方法,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这也正是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效果。

4 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课程的课堂教学关系密切,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计算机课程的课堂教学,已体现出其辅助理论教学、形成实践教学的优势。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其应用也必然更加深入,如何更加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课堂教学,继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是进一步研究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李晓枫,黄重庆,高晓虹,张翠丽,马莉,王洪伟. 多媒体教学利弊分析[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4,26(4):317-318.

[2] 胡光顺,叶延君. 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和应对策略[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3):235.

[3] 周任慧. 多媒体教学在高校中应用之探讨[j].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2):115-116.

多媒体课件设计论文篇10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英语教学,大学英语课堂

 

本文旨在通过对语言教学的多媒体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可行方法。

1.多媒体的发展史

多媒体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在外语教学课堂上,而在尔后的20年里在西方特别是发达国家得到迅猛的提高。如今,其已经发展成为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中教育领域一项重大的教学手段。在早期的创新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中,第二言语教学出现了语言实验室的模式,这是多媒体应用的雏形。语言实验室出现不久,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pyter Assisted Languag Learning)的概念也相继出现了,它是指通过计算机的使用来辅助语言教学。这是多媒体应用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多媒体应用主要在于用特定的创作工具进行语言编程,就像一名导演在控制整个作品的创作。多媒体的发展虽说曲折,但却有着不可逆转的趋势。

2.多媒体的几种设计软件

2.1 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

幻灯片广泛使用于大学英语课堂里,经过实验和调查,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的有效软件之一。从定义上面来看,它是一种由文字、图片等等制作出来加上一些特效动态。教师还可以利用它进行文字处理、插入声音文件。音乐、图片等等。简单地说,在大学英语课堂英语教学,幻灯片是指教师在授课时放给学生看的一种图文并茂的图片,这样能够更加直接、直观地阐述教师的观点,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2.2 Authorware多媒体制作软件

Authorware是一个多媒体编辑软件,它能够为设计的教师提供直观的图标流程控制界面,该软件集成效率高,容易掌握,适合教师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而通过该软件设计出来的课件更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动画制作软件

动画制作软件是一种交互式动画设计工具,用它可以将音乐、声效以及富有创新意义的界面融合在一起,以制作出高品质的网页动态效果。这样的软件制作极富新意,学生更能够由此激发学习欲望。

3.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存在问题

3.1 负载过多信息

大部分软件本身都携带过多信息,而这些信息对许多学习者来说都是无用的怎么写论文。通过对班级学生调查,64%的学生认为多媒体软件携带过多信息。例如: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老师在讲授课本单词时,有些老师会在课件上用扩散法提供相当多的信息,而实际上,部分信息例如该单词的发展史和相关历史知识在帮助学生学习新单词并不会起到重要作用,甚至会浪费课堂时间,学生也因此不能吸收重点,这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负面的作用。

3.2界面过于华丽

据观察,部分多媒体课件存在着过于华丽的现象。例如好看的视频,漂亮的图片,吸引人的背景等等,而学生在上课时就往往会被这些华丽的设计所吸引,从而没有适度关注课件的重点。所以,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也应该注意在设计课件时不要过于花俏。另一原因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对象是20岁左右的学生,他们愿意也可以接受简单扼要的课堂教学。所以,在这方面来说,对比起普通教学,多媒体教学就略显冗繁。

3.3 课件缺乏创新

许多教师有一个误区英语教学,认为携带的信息越多,界面越华丽,课件及越显创新。也有些教师认为越简单明了对学生起到的作用就越大,例如有些老师直接就把书本的内容一字一句地显示在课件中。尽管这种方法很直观,但是结果却是不尽人意的。学生不但不容易接受,而且过分依赖课件,会导致遗忘书本的现象出现。

4.大学英语课堂上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依据

4.1 多媒体课件应用之大学英语课堂情景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知识是在依据某种背景下存在的必要信息和别人的帮助下取得的。在某种复杂但不乏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采取积极的态度。而多媒体恰是一种能够创造出真实情景的有效工具:图像、音频、视频和其他甚至来自于互联网的多媒体形式的单一应用或结合应用都能创造出真实的情景,这样,教师就能够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1)》 UNIT5SECTION A The Battle Against AIDS中讲到艾滋病预防措施中,可以通过课件,包括图片、视频、音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引起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的重视,达到学习与实践的双重效果。

4.2 多媒体课件应用之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学习的中心,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但是,教师的指导性作用是不能被忽略的。因此,教师和学生应该进行讨论并且交流意见,创造一个具有互动模式存在的课堂。例如,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平台看到教师的教学课件,而且可以通过该平台回答老师的问题,与老师进行课堂互动。

5.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正是因为多媒体课件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辅助性教学的角色中也就出现了一些消极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5.1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忽略了传统教学

据本文作者在2009年某高校外语学院3个年级做的调查分析,93%的学生表示更加容易接受多媒体课堂与普通课堂教学结合的模式。但是,部分高校教师大部分情况下用屏幕代替了黑板,用键盘代替了粉笔,音频代替了教师的声音,几乎忽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上述的情况会导致学生难以抓住课堂重点难点。同时英语教学,课件的翻页速度相对板书而言较快,这不利于学生记录笔记。而且,课件的制作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就已完成,会存在没有考虑到课堂突发情况的因素,因此很难根据课堂学生的及时反映做出调整。俗话说,熟能生巧。而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更加需要口头练习。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多说的榜样,尽量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口语练习机会,这是提高学生英语沟通及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重要的辅助教学工具之一,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取代传统教学。而多媒体教学的长期误用和滥用,会减弱教师在学生眼中的威信。

5.2不适当的课堂环境

在多媒体课堂上,大部分授课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加清晰地看到课件,会把课室的窗帘关上,这就使教学环境很黑暗、封闭。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情绪往往会显得低落,导致他们难以积极地进行思考和学习。本文作者建议,授课教师只需要把靠近屏幕的窗帘关闭,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屏幕即可。创造一个明亮的学习环境是学生获取良好学习状态的前提。

6.大学英语课堂该如何正确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既然多媒体课件在设计及应用方面存在着问题,那么大学英语课堂该如何正确应用其进行教学?本文作者提出以下建议:

6.1按照不同科目的要求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大学英语包括读写课程以及视听说课程,细分为泛读、精读以及听力。普遍的英语教学法包括练习法、对话法、游戏法、情景模拟法以及测试法等怎么写论文。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应充分考虑课程的要求。例如,在视听说课程上,可以使用暴风影音软件,把相关视频通过情景法让给学生进行视听,达到视与听的同步进行的效果。视频播放完毕之后,可以用PPT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6.2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技能

毫无疑问,教师是大学英语课堂最重要的“教学工具”,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其辅助工具---多媒体软件进行良好教学。这就需要教师提高应用多媒体软件的技能。首先,教师应该明确如何使用以及何时使用多媒体软件。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包括四个步骤:复习—讲授—练习—巩固。本着使授课内容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创造有效课堂的目的,有些教师会在每个步骤使用多媒体软件。从表面上看英语教学,这是个活跃的课堂,但究其本质,电脑已完全控制了教师以及学生。因此,教师应该在这些环节中分主次地应用多媒体软件,例如,在复习和讲授环节可多用课件展示,而在练习和巩固环节可用传统教学法。其次,教师应该有技巧地使用有关图片和视频的软件。例如,调整图片的大小,设置视频的清晰度等等。总的来说,计算机辅助教学要求教师掌握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技能,从而更好地展开多媒体课堂教学。

7.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多媒体课件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广泛使用,其在设计和应用方面就会出现相关的问题。如上述所说的携带过多信息、界面过于华丽、缺乏互动性、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课堂环境过于沉闷、忽略传统教学法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作者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应措施,如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技能,按照不同科目的要求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仍在在发展初期,难免会出现问题。而作为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高校教师应该给予重视,不断探讨如何才能更恰当地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法。

[参考文献]

[1]Santrock, John W, Educational Psychology[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2]韩晓美.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作用[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3]莫锦国.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应用[J]. 外语界,2003,6.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 上海外国语学院出版社,2004.

[5]王素荣.教育信息化理论与方法[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修月祯.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改革之研究[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