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7 23:34:13

教学资源论文

教学资源论文篇1

1.充分利用影视资源创建语文阅读教学平台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挖掘教学资源,创建一个多元化的教学平台,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语文阅读水平。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影视资源创建教学环境,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独自探究与独自创新的能力。

2.利用影视资源构建课内外阅读的桥梁

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知识的学习,而是要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多看一些课外书,并且要读好书。文学作品与影视关系非常密切,不同的导演以及编剧对同一部影视作品进行品读,剪辑出的影视作品会呈现出不同的理念与情感。通过观看各种各样的解读范本,可以增强学生对拜读原著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如以高尔基的《海燕之歌》为例,通过在网上下载不同版本的视频,让学生从多角度对《海燕之歌》表达的理念进行分析与讨论,这样不仅使学生产生积极性,又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海燕之歌》的主要思想,为文本阅读做好铺垫。

二、影视资源在写作中的运用

1.通过影视资源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影视资源主要以其生动形象的表现生动方式,深深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影视资源,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吸引力与趣味性,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为学生顺利打开作文写作的第一道大门。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写作有关的视频,这种生动形象的表达形式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的创作提供灵感。

2.利用影视资源多样性丰富写作题材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对比较简单,对生活没有太大的感受,致使学生的作文题材库匾乏,没有想象的空间。教师可以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引人相关影视资源,通过影视作品展现出人物性格特征与情感流露,使学生获得人物情感上的体验,丰富了题材库。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百家讲坛》、《新闻联播》与《最强大脑》等视频.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交流与讨论,加深对事物的感悟能力,进而拓展思想深度。

三、影视资源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运用

1.充分运用影视资源对学生进行模仿式训练

教师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利用小学生对模仿的喜爱,安排学生进行影视资源的相关模仿训练。教师要结合相关内容,不能离开主题,在课堂内播放影视片段,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素材,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模仿,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并将一些内在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有助于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2.运用影视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影视作品一般都对语言进行提炼与升华然后再通过电视与电影展示出来,为口语交际提供了许多营养价值较高的训练素材。教师应该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运用影视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语言储备,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论文篇2

物理学科是从八年级开始的课程,初学物理的学生感觉物理很抽象、很难懂。为了让学生学到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知识,将物理知识生活化、直观化,变得更具有可操作性,让每个学生都喜欢上物理,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理课程资源进行物理学的认知教学。上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家庭里的课程资源进行认知教学,拉近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热爱物理学知识,提高自主认知的兴趣,并能有效引导幼儿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进行“认识物理学”的教学时,这是初中物理的开篇课程,也就是物理的第一堂课,这是学生对物理的概念、物理知识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学。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按照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学生对物理的理解效果很差,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尽可能利用生活课程资源,让学生感觉物理就在身边,这样教学,学生才能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教师从家里带来收音机、电话、电灯、热水器、手电筒、剪刀等生活用品,通过视频短片简短说明他们是什么时候发明出来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它们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等等。学生看得很认真,听得很仔细,感觉物理很亲切,物理就在身边。又如,教师用手指沾上水在黑板上写字,过一会儿水不见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使学生树立了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在进行这一演示的过程中,教师教给了学生学好物理的科学方法,即学会观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分析讨论等,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巧用生活课程资源引入新课,通过物理现象刺激学生求知欲,提高教学实效性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实效性。我们知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物理教学时,生动趣味的导入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实验室有很多器材可供我们选用,作为教学导入用具。但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进行新课导入,更能使物理教学贴近人心,贴近生活实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觉到物理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教学实效性。比如,在进行“电现象”的教学时,教师和学生都从家里带来了梳子,上课伊始,大家用梳子梳理头发时,发现头发会被梳子带走,头发会很蓬松。师生发现同样的问题,那是什么原因能让梳子带走头发呢?为什么用梳子梳理过的头发会很蓬松呢?基本所有学生都没有往“电现象”上考虑,教师一语道破这是“电现象”的原因。学生很好奇,电现象竟然有如此威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很快就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收到很好的教学实效。

三、巧用生活课程资源进行实验探究,通过亲身体验感悟物理知识的本质,综合提高物理实验技能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也是物理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新课程理念倡导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进行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体验物理实验过程,从中感知物理知识,提高实践技能。这也是体现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原则。通常我们说的“坛坛罐罐做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利用生活课程资源进行自主探究,既方便了取材和操作,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比如,在进行“乐音的三个特征”的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自制学具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材料是多条橡皮筋,有长短相同但粗细不同的,有粗细相同但长度不同的,固定支架一个,将橡皮筋固定在支架上,使橡皮筋的两端和支架的高度相同。上课时让学生自己探究相同长度、拨力,不同粗细的橡皮筋发声特点,探究相同粗细、拨力,不同长度的橡皮筋的发声特点,探究相同长度和粗细的橡皮筋在不同拨力的作用下的发声特点。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学具进行研究性学习,边探究边讨论,探究得特别火热,很快得出科学结论。这种教学方式,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了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控制变量法,大大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教学资源论文篇3

1.学生资源的定义

学生资源通常是指在课内外展现出来的,教师可以加以应用,有助于教学的,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经验等。本文所讲的学生资源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来源于学生,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无形的学习资源,其中包括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学生的特殊行为或者是学生出乎意料的的设计问题或回答等;其表现方法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情绪和语言以及具有课程意义的环境。

2.学生资源所具备的特点

2.1学生资源具有生动性和鲜活性

由于生理特征、兴趣爱好、教育环境、遗传素质以及文化背景的影响,学生之间的学习基础、动机、能力、个性特征、创新意识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将这些差异融入学内容时,由于不同体会、不同经验、不同的思维能力,因此呈现的是模糊、粗糙、零散的。教师加以善用、选择、优化,就能变成生动而鲜活的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差异越大,反而教学资源的开发空间就越大。

2.2学生资源具有生成性和无尽性

学生的资源要越用越丰富。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见识也随之增强,学生所拥有的资源也会不断增加。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题,自身能力的爆发和创造性社会价值的实现,是无止境的。教学是通过不断的刺激和开发学生资源的过程,将自身资源的释放转化成一种习惯,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成性资源具有突发性和灵动性,在特定的场合生成特定的效果,教师要随时抓住这类有效的资源,巧妙的融入到课堂上去,保持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2.3学生资源具有待发性和隐藏性

学生群体或者个体身上有蕴含的学习资源都带有隐藏性的。这些隐藏的资源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释放出来当作资源来使用。要加强学生资源意识的培养,隐藏资源需要激发,教师的引导功能体现在创设什么样的课堂气氛,怎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引发什么样的话题,采取什么激励的手段。教师应该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潜力。因此教师就是课堂资源的形成的“引导者”“应用者”“推动者”,将课堂教学活动增添精彩。

二、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学生资源的策略

教师应该时刻保持眼中有资源的原则。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抓住每次可能出现的生成点埋下伏笔,做好全方面的准备,保持高度的警觉,及时抓住课堂的闪光点,加以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1.通过个性化阅读激发学生的理解性资源

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阅读,更是学习课文的基础。首先,要掌握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选择需求。为了达到学生选择学习的目的,语文教师通常会用“自己选择喜欢的段落阅读”的方法,因为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同,所以会导致阅读个性方面的差异,选择会有倾向性,通过情感的体验,促成个性化的阅读,然后通过沟通交流,实现理解全文、掌握知识的目的。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对课文的不同理解而形成不同读法。相同的文章,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觉,因此会出现不同的朗读形式。在阅读的背后,却隐藏学生的内在思考,此时我会在学生阅读课文后提出问题:“你这样读是怎样想的?”然后根据学生不同的自我表达,阐述出自己对课文的不同感受,在情感的体验下,将内在的理解与外在的表述融合起来,促成富有个性色彩的阅读。不同个性的独特感受,可以激发学生的理解空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羚羊木雕》《皇帝的新装》后,通过个性的阅读方式后,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改成课本剧,然后激发学生的理解性资源。

2.通过错误的出现激发学生的分析性资源

学生课堂上的错误也隐藏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新课程倡导教学的真实性,意味教学中必然呈现会有学生从不懂到懂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由于不同学生的领会情况不同,必然会出现一些学生在理解上的偏差。抓住这种现象及时开展针对问题的有效教学活动,必定会是教学效果更为理想;充分运用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将会得到充分的体现。一堂真实的课,学生敢于面对问题并针对问题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抓住“错误”资源应用去教学,促进学生发展,最终才能让教学活动有“错误”而精彩。

3.通过疑问激发学生的思考性资源

没有疑问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在学生疑问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才有说服力、有针对性,才能真正推动学生进步。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质疑的习惯,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更要带着问题参与到学习中去,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思考的习惯,不断提出新问题激发大家的思维;教师不要过于简单地解答问题,要有技巧的将问题带给学生,作为更深层次的探讨,然后不断的转化为更有吸引力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积极的解答问题展现自身的能力;结束后,解决完旧问题,引导学生带着新问题继续思索。例如在学习《愚公移山》的时候,学生们应该带着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的问题进行学习课文。由于学生的不同理解,部分学生会以表面意思来理解,把愚公当成不会审时度势、无经济头脑、因循守旧、没有效率观念的蠢人,但是通过更深层次的思考,一些学生会体会到愚公的精神。在教学结束后,我又提出愚公移山的精神在现代社会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留给学生们课后思考。通过此次教学,让学生明白凡是问个为什么,要积极调动自身的潜在能力来解决问题,让自身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这种疑问式的教学方式一旦成为习惯,将影响整个学习生涯,使人终身受益。

4.通过辩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资源

回顾课堂,更多的是教师再讲和学生在听的局面,让整个课堂毫无生趣。真正的有效性教学,应该是学生的声音充满整个课堂,而且都是带有自己观点的声音。教学的本质不是传统的讲解,而应该充满辩论和之一,每个学生都敢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不同的观点擦出火花,激发新的想法。教师要抓准学生的辩,在设计教学中,针对教学难点、把握重点,对可能产生歧义的地方,埋下伏笔,保障学生之间的辩论的质量。对于教学过程中突发的争论,教师要善于把握好方向,掌握好力度,一击即中,在关键的时候,及时点拨,将讨论始终放在调控范围内,使其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同时体会成功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让学生在互动中得到提升、完善、进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资源论文篇4

1.革新继续教育理念

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改变了信息交换方式,突破了时间、地域等方面的条件限制,让学习变得更加便捷,教学方式更加灵活。信息化对高校继续教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新的技术和手段的运用上,更重要的是给继续教育的整体发展引入了崭新的指导理念。继续教育信息化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法,是一种新形势下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变革。信息技术理念下的继续教育,可以课程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不同年级、专业的学员只要课程名称、规格及要求相同就可创建人数不等的教学班级,并可在自愿原则下根据地域、行业和兴趣等共同特征成立一定的成人网络学习共同体。师资、课程、图书和实验室等各类教育资源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下利用率大大提升,高校继续教育的内涵外延皆有了丰富和拓展。

2.提高继续教育质量

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不是简单地将课堂移植到网络,它不仅学习和吸收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而且成功地利用技术优势弥补了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不足。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建出形象直观、效果逼真的模拟仿真教学情境,锻炼和增强了学员的感觉、思维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学习效率得到提高。通过网络途径增加和补充了教学中的课前预习、课后训练和监督检查等重要环节,使得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过程更加完整。资源数字化给高校继续教育提供了远距离、碎片化、可重复的学习过程,符合继续教育对象分布广泛、层次众多、时间零散的群体特点,解决了工学矛盾难题,促进了学员的有效学习。同时,其他形式教育的信息化也给国家、社会和学习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数字化继续教育资源。因此,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将对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着全方位的促进作用。

3.促进教育总体公平

根据《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比例虽然较高但也意味着相当一部分适龄人群由于经济因素、生活压力和教育资源等条件限制无法实现大学梦,不能接受高等教育。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指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信息化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使原先稀缺性的资源可以得到重新、合理配置,把大量、丰富、优质的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资源送到穷苦偏远又有迫切学习需求的山村、乡镇和市县,为全体公民提供了平等的受教育或学习的机会。可以说,信息化给高校继续教育开拓了面向大众开放的、平等的学习条件和空间,缓解了教育规模和培养能力严重不足的紧张局面,促进了教育总体公平。

二、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思路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基础和核心是现代信息技术,它的基本特征是“处理数字化、传输网络化、检索快速化、呈现多媒体化、组织超链化以及共享化和互动化”。自实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以来,特别是随着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战略规划的出台,网络课程建设发展迅速,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积累逐步确立和形成了科学的建设理念和法则。

1.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理念

(1)坚持人本理念。

在保证教学资源多样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从学习者角度出发,针对教学对象的认识特点来设计与制作教学资源,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探究意识,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学习需求。除符合一般的逻辑结构外,还应从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出发设置健康、和谐的学习情境,使学员在学习时不感觉到孤立无援,始终觉得周围人在关注着自己,教师对自己的学习动态也非常了解,遇到疑难问题可以随时与同伴讨论或请教教师。过程性记录与评价工具可以完整记录、分析学员的行为活动,经过科学的反馈机制让学员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与效果,促使其更高效地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了解和掌握每一位继续教育学员的学习情况,根据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规范学习行为。

(2)精心设计资源。

继续教育学员绝大多数拥有一定实践经验,比较看重学习内容对自己是否有用或可用,对资源内容的针对性要求很高。在保证科学性,兼具趣味性的同时,高校继续教育应提供更简洁、更实用、更生动和更容易获取的教学资源,努力解决继续教育学员在现实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避免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要按照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教育技术学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原理组织继续教育数字化资源,体现一定的专业性、教学性和易用性,保证建设的整体质量。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心设计,从学习者出发,建立检索、线索、帮助浏览、智能推荐和演示导航等一系列导航策略,让学员可以迅速到达目的地页面。要凝练、编排相关知识点,采用超文本技术进行关键词链接,突出内容重点,映射学习难点。既要做好资源的设计开发,更要时刻跟踪本专业理论发展前沿,重视资源的应用和更新,有效提高数字化继续教育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生命周期。

(3)统一规范标准。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规模化发展,2004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简称CELTSC)制定公布了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结构,但由于未能广泛吸收相关企业和行业部门参与,与国内市场和实际情况结合不够紧密,这套标准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推广与应用。从我国目前68所承担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高校情况来看,各自为阵,所开发的继续教育资源是千姿百态,开发手段上有教师课程组式,也有模板制作式,莫衷一是。分散的、低水平的重复资源建设,不仅增加了高校和软件企业的开发成本,而且使得各家、各类数字化教育资源难以做到互联互通。随着信息技术在继续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日益深入,高校应建立一套数字化的编码、传输和播放学习设计格式和模型,为高校之间各类资源的快速传递和顺利交换解除技术上的壁垒。

2.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的法则

(1)树立开放意识。

受本位主义和狭隘的品牌观念的影响,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国内许多高校都迷恋于自成系统,追求大而全的资源体系。这种情况下,资源建设和共享严重受限,既丢失了高校自身办学特色,又束缚了行业整体发展。200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论坛上倡议的公开教育资源(OpenEducationalResources,简称OER)运动,不仅影响了普通高等教育,更对高校继续教育资源共享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开放是资源共享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动力和突破口。英国开放大学成功的办学实践说明,开放、共享教育资源,不仅没有让开放大学自断生路,反而是另辟蹊径,让其开拓了另外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开放性是信息化的典型特征,高校继续教育办学者,包括教师、管理和技术服务人员,都应该树立起积极的开放意识,携手合作,互通有无,在新的起点上共同建设数字化继续教育资源,将劣势转化为后发优势,逐渐形成资源特色。

(2)加强合作共享。

“合作是资源共享最主要的特征”,它既有利于资源进化,也可以促进新资源的再生。世界范围内,任何一所名牌高校都无法保证自己开办的每个专业、每门课程以及安排的每个主讲教师都非常优秀。共享不但不会削弱高校的竞争力,而且有利于高校自身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的提高,社会影响力也会随之增强。根据学科、专业和自身需要,高校继续教育资源建设可以采取灵活的合作方式进行共享:一是政府主导式。由政府权威部门牵头,高校在统一的资源转换平台下按一定标准、步骤和分工参与相应的数字化教育资源项目建设,如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二是联盟共建式。根据资金、资源和技术条件等各方面因素,高校与高校之间通过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的方式,经过平等协商共同进行资源建设开发,如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联盟。三是社会合作式。高校与软件公司、教育培训机构或公益性组织联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进行教育资源开发和运作,如华南师范大学与凤凰卫视集团联手推出的免费“凤凰微课”。

(3)注重保护产权。

数字化资源作为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特殊的知识集合体,具有对象广、易传播、影响力强的特点。尊重劳动价值,保护合法权益,不仅能够提高资源开发者创造知识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健康的学术氛围。创立于2001年的知识共享协议(CreativeCommons,简称CC协议),通过不同形式、多种条款组合的授权方式授予用户不同使用许可权限,避免了传统版权仅“保留所有权利”和“不保留任何权利”这两个极端选项的尴尬,较好地解决了版权争议。CC协议赋予知识创造者自由选择权利,同时又最大限度地鼓励知识传播,在知识产权与资源共享中找到了较好的平衡点。除艺术作品和科学数据外,国内许多数字化资源建设项目也逐渐采用了CC协议,如国家精品开放课程项目、超星公开课、新浪公开课和网易公开课等。高校继续教育资源建设应积极引入CC协议,支持和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开发质量上乘的继续教育资源。

三、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对策

随着资源建设宗旨从“量”到“质”的转变,高校继续教育要积极总结教育信息化的成功经验,从满足学习者需要出发,以应用性和实用性为导向,进一步加强资源设计、开发与日常维护,努力创办有继续教育特色的现代质量提升工程。

1.立足高校实际,做好资源发展规划

高校继续教育资源建设涉及面广,系统性强,是教育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要综合研究和分析自身的学科、师资和财力等资源建设条件,合理统筹,制订出科学、全面、长远的资源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继续教育资源平台、项目建设和成果共享,最终实现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目标。加强领导,成立由分管校长领导的资源建设领导机构,继续教育学院、教学学院、信息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合力“进行顶层设计与细致规划”,“并进一步加强资源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赋予较强的强制力和约束力,规范建设行为,提高运行效率。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和学员的主体性作用,积极引导、鼓励广大教师投身到资源建设工作,调动学员的主动参与性。根据用户意见建议及时改进、提高资源产品质量。在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的基础上,主动向社会融资,寻求企业合作,多渠道筹措资金,为资源建设提供充裕的经费保障。

2.强调组织设计,提高资源建设内涵

当前高校继续教育资源质量良莠混杂,参差不齐,有的仅以静态资源呈现,是现有教材和纸质材料的翻版;有的缺少对学习重点、难点的转化和拓展,教学互动性差,对学习者的支持意义有限;有的则偏重于技术的运用,制作精美却忽略了其应有的科学性和教育性,出现了“舍本求末”现象。信息化背景下的继续教育资源建设,不仅仅要着力于媒体介质的数字化,更要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致力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学术的深度融合,实现知识存储、传递、学习和运用的全面创新。高质量的资源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组织设计,高校应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基于资源特点确定相应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等操作程序,确保继续教育资源建设质量。高校要根据建设项目需要,积极组建一套结构合理、技术全面、配合良好的资源开发队伍,其中既要有相应学科方面的专家,也要有教育技术专家、媒体设计、软件设计和出版编辑等方面人员。此外,高校应重视继续教育资源建设主体的能力培养,挑选那些既具有专业水平和计算机技能,又熟悉继续教育规律的教师进行继续教育资源研发。

3.注重日常维护,促进继续教育教学

资源建设不是一次性任务,而是一项长期性工程。它不仅包括在前期进行的设计、开发,还包括后续的维护和更新等工作。做好数字化资源的日常维护,不仅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维护资源活性,而且有利于高校品牌和声誉在网络空间的延伸。随着个性化学习的逐步展开,继续教育学员在资源使用和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或困惑需要解决,这就需要高校提供良好的过程保障,给予其及时的远程协助。一方面,要自下而上,从使用者的感知角度来检查和评价继续教育资源,综合学员意见及时予以修订和更新。另一方面,要自上而下,鼓励教师不断充实、完善继续教育资源库,通过后期的良好支持服务促进继续教育教学。

4.符合学员特点,体现继续教育特色

高校继续教育学员多是基于岗位或个人需要而进入高校参加继续教育的在职成人,具有成熟的人格和一定的社会经验,学习动机明显,学习时间分散,自主性较高。因此,继续教育资源除具有主题鲜活、内容丰富、真实感强等现代数字化资源的一般特征外,还应符合成人的认知规律,满足成人学员的知识结构、个性特点和需要,充分体现继续教育特色。学为所需,继续教育资源应充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生产、开发、管理和科研任务,与成人的日常生活和个性需求密切相关。注重应用,继续教育资源不应以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为目标,要培养学员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力求解决学员在实际工作、生活和学习等真实情境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适当提供一些拓展性资源满足其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便易得,继续教育资源内容应少而精,体量趋向小型化、片段化,在统一的知识网络框架下分解为独立的知识点,并可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组合与定制。同时,继续教育资源要具有较强的兼容性,支持在各种移动终端下访问、提取,适应个体学习时间、地点方位方面的差异特征,有效满足学员的自主性需求。

5.加强技术整合,实现资源全面共享

教学资源论文篇5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

自从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半个世纪以来,人力资源管理走过了事务性管理、分析服务管理和战略性管理三个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教育几乎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同时起步,经过50年的发展,国外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已日趋成熟,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也从“劳动经济学”和“劳动人事管理”专业脱胎换骨,成为高校专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50多所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随着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需求的迅速增长,作为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也因此受到相关各方的关注。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意义

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在我国不过20年的历史,至今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专业教学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向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而实践教学正是摆脱高等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它通过提供现实与仿真的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独立思考、独立研究和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进而获得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对学生而言,加强实践教学,不仅能够使其更深刻、更具体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够全面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人际交往以及协同工作的能力,弥补他们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与职场竞争力。

对教师而言,实践教学的研究能够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铺设一条教与学、学与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路径,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促使教师走出课堂,了解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提高自身的素养。

对专业本身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由理论知识和实务技术两大模块构成的应用性学科,专业的性质就要求突出实践教学。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教学可以积累有价值的实证数据和资料,改善目前教学中联系实际情况不够、没有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内容体系、实用性较差等缺陷,推动“舶来”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本土化。

二、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

近些年,国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美国大学管理类的专业一般都有600~1300小时不等的社会实践要求,在人员测评与甄选、面试、培训等环节上均有模拟演练与实习。授课形式也多种多样,通常采用演讲课、讨论课、辅导课、实验课、个案研究、情景模拟、项目研究、角色扮演等课型,还有以学生为本的科研活动,通过导师耐心指导、同学密切协作,使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都得到培养和锻炼。教师使用的教学工具比较丰富,录像机、录音机、投影仪、电讯网络等现代教学工具十分普遍。在英国,各种授课形式均非常普及,由于信息的社会化程度高,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可以获得较多的实习职位和实践机会,实习多采用分散、自主联系形式,实习内容有别于集体安排,突出个性特征。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已进入有组织的自觉发展阶段,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和探索正在丰富、扩展着高等教育的方法体系。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主要聚焦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实践教学的方法探讨、实践平台的构建四个方面。

关于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学者们围绕人才发展要求、学科性质和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做了比较充分论述并达成共识。

对实践教学的体系构成,一般认为包括案例、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社会实践与实习等环节。陈锦坤、孙正国指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实践教学形式、地点、时间诸项,就形式而言,有课程实验、课程教学实习、专业实践、实训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以及社会实践、咨询服务等;南志珍总结了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示范试点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在实践教学环节的做法,将实践教学分为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综合实习三部分构成的完整体系,其中实践教学学时数占专业总时的40%;侯箴则提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应设计为课程、案例、软件三大模块。在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中,社会实践与实习环节是探讨的热点。

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相对丰富一些。王贵军在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后认为,案例讨论与分析、情景演示与模拟、文献检索与论文撰写、社会调查、方案设计、视频播放与专题讲座、网上自学与网际互动、学长回校经验交流、学生自行讲课、人力资源协会活动、游戏活动、参观考察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案例讨论与分析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学生参与性高、教学效果好的特点,是教学中最常用也最易用的方法。他还指出,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组成课题攻关组、开展社会调查实践、组织学生暑期社会考察和“三下乡”活动等也值得尝试;萨茹拉提出了开设“实践课堂”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其中的“实践课堂”包括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小组课外活动、与成功人士座谈、社会实践等;刘艳深入剖析了情景模拟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具体特征,并对情景模拟教学基本流程进行了阐述;黄昱方则对人力资源实验课程的目的、特点以及具体的课程设计做了探讨。

实践平台的构建是近几年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一大亮点,不仅研究者较多,而且还有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以人才市场、人才评荐中心作为实训基地的典范。王贵军具体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问题,并指出在人才交流中心建立实训基地效果比较好;陈锦坤、孙正国研究了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2003年以来,历届“中国人力资源教学与实践研究会”都高度重视体验式教学、实践基地与专业实验室建设等实践环节的研究,并一再强调,加强实践教育十分迫切与必要。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已先后建成了心理技能实验室、员工招聘实验室、脑像实验室、人力资源实战演练室、workshop实验室、模拟企业人力资源部的仿真实验室,走到了实践教学的前列。

虽然高等教育工作者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但是无论在理论探讨方面,还是实践应用方面,现有的尝试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从体系完整性的角度来看,现有文献的研究是支离的、局部的,在困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的实战型教材、实践创新、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少有作为;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现有文献多是思路性、概括性、规范性的表述,缺乏实证调研和数据支撑;从运用价值来看,现有研究更多停留在构想阶段,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实施手段与实用的操作流程。因此,探索适合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和我国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仍是任重道远。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1.转变教育观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必须首先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实现由专业对口教育向基本素质教育、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由注重共性教育向强调个性教育、由重视理论的系统性向倡导应用的综合性转变。

2.优化整合现有实践教学体系。以创新实践为导向,系统全面地设计实践教学的计划、方案、实务教材、实例、模拟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和实验教学等。尤其是实战型系列教材的建设方面,应该通过企业现场调研或企业课题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与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组织有经验的专业教师编写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教材、教学案例集等,以改变现有教材脱离实际、缺乏特色的弊病。

3.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强调仿真性和互动性。案例教学既应该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举措的本土文化背景,又应该兼顾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情景模拟教学可以与实验室的建设结合起来,在人员招聘、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人员测评等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可能的教学资源、改善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同时,应该改革实验室管理的方法,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建立实验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机制,从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突破传统的模式,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规律,通过“知识的掌握与深化——基本实验能力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来逐步实现由理论到实际的过渡,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素质的协调发展;此外,对现有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模式进行改革,增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如绩效评估、薪酬管理、职业生涯管理等)的课程设计学时,拓宽设计的内容,适当地制定一些激励学生参与设计的措施,使得学生由“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参与”;毕业设计则尽可能结合学生实习的单位或教师主持的课题,做到“真题真做”,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在实际教学中,这部分工作的难点是如何选择恰当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学生的课程学习对接,使得学生能够在专业理论教学结束后、课程或毕业设计之前,及时进入实习基地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全方位地感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务。在这方面,我校人力资源管理系尝试与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共同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家委员会,在承诺为委员会成员提供咨询、培训和毕业生优选等服务的基础上,与其签署构建实践平台的协议。这样,就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见习等实习活动,保障实践教学地顺利推进;而且还可以在课程的理论教学中随时聘请相关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进行专题演讲、座谈、答疑、研讨或针对性的实践活动,保持学生与社会专业人士之间交流,随时掌握行业动态。这一做法目前已初见成效,可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有益经验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教学资源论文篇6

思想品德课知识的理论性、专业性很强,缺乏一定的直观性,相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那些理论性的知识,对学生来说要想深刻领会真的不易。久而久之,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就缺乏兴趣。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科学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效果,让学生学习看得到、摸得着的思想品德知识。这样学生感觉学习思想品德知识就有意义了,学习兴趣自然就有了。这样,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习惯就落到了实处,成功就在眼前。比如,在进行“承担责任”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歌曲导入,上课伊始播放《众人划桨开大船》的视频歌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说出社会上不同职业和身份的人应当负什么责任,然后再由人推己,看看自己应该在社会上负什么责任,尤其是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班里承担的责任情况来进行自我剖析,从中发现问题,师生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再来一曲《明天会更好》,给学生以思维的启迪,让学生感悟到只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才能主动承担责任,积极采取行动,我们的明天才会更好。

二、巧用网络资源拓展思想品德学习途径,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辨析能力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进步,网络已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利用网络已经成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习惯。很多学生喜欢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但网络资源极其丰富,良莠不齐,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让学生学会从众多的网络资源中筛选有用的信息,筛选价值含量更高的信息,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资源干扰,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丰富知识视野,提高对信息的辨析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了思想品德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历史的足迹”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进行任务驱动,学生很感兴趣,积极主动投入到自主学习之中。通过课上小组交流,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得出科学的结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比如,有的学生能够从文字的变迁到灿烂的中华文化,从国粹京剧到中华武术,从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到百年沧桑,直到中华儿女站起来捍卫祖国尊严,获得民族独立……说得丝丝入扣,明明白白。很多学生还能够列举彰显“历史足迹”的案例。这种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辨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巧用新闻媒体等生活课程资源辅助思想品德教学,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积淀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就是一部大的百科全书。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更离不开生活,教师理应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认知、学会辨析、学会取舍等。为了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更多更好的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在家观看《新闻联播》《法治在线》《以案说法》等栏目,通过社会上的案例进行实践学习。当节目里有互动或专家解读环节时,提醒学生认真倾听,及时做好笔记,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解读,增强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水平,积淀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比如,在进行“做大自然的朋友”的教学中,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较为困难,教师从网上下载专题片,结合社会发展实际详细讲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通过对案例分析、数字解读使学生深刻理解这一专业性很强的概念,进而为后边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为收到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电视新闻报道或者是专题报道等节目,让学生体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比如,通过对“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2003年新疆的特大沙尘暴”事件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珍爱大自然,节约资源,做到人类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实现人与社会的双赢。这样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积淀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四、结语

教学资源论文篇7

1.1以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为核心。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是新课改的中心任务。新课改精神的认真落实也真正能够史无前例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精髓。

1.2建构主义为指导。根据学生的智力结构、知识结构和教师业务能力结构,用最优化组合方法,把学科的基本原理、概念以及它们之间内在的关系的知识结构性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该理论体现了真正的教学应有的特点:高水平的思维、知识的深度、与现实的联系、大量的交流以及为学生的进步提供社会支持。

1.3探究性学习。是“研究最有效、最主动、最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习”。立足于对人的潜能的开发,立足于对学生兴趣的强化,是解决当前“应试教育”系列问题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举措。

1.4开放性模式。课程的开放性,教师应不拘一格,从单调的课堂里走出来,通过媒体看外面的世界;通过开放的教育资源环境建构学生的知识和情感。

1.5创造性课程。在课标的准则下,课程是由师生这两个主体共同创造和建构的。教育必须超越课本,在这方面广义化媒体教学资源环境担负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教师不能成为教本的奴隶,而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2.新课改下的教学媒体资源。

2.1原有的媒体教学思想误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执教者把目光转向单一的高新技术产物——电教媒体,认为:越是高级的、档次高的、价格昂贵的媒体越好,如CIA教学媒体等。因此在农村学校,许多教师总是借“落后条件”来推诿媒体教学资源研究的责任;而条件较好的学校,仅重视公开课和示范课的表演,而真正的推广普及运用比例还较少。这也即当前媒体教学上存在的两个极端。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媒体资源存在着单一化和片面化的看法。

2.2新的多媒体教学含义。根据新课改和建构主义理论,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素养。而这一建构过程,需要大量的多样化的媒体资源来支持。这样教学媒体的广泛性也就应运而生。教学媒体随着时代改革也不断在发展变迁。从远古的肢体语言到口头说教,从古往的文字书本到现在的课堂粉笔加黑板,而电化教学媒体的产生使教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信息化教育”的诞生,多媒化整合,已成为现代教育手段的主流。因为学校发展层次的不同,现在是多种媒体并存的时代。“没有最好的媒体,只有最适用的媒体”。不同的媒体有自己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笔者认为:教学中凡能建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资源都应归纳到媒体的范筹。这就包括了语言、书本文字、图片、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和电子计算机媒体资源等;也包含了实验探究体验性素材;同时前人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都应属于教学媒体的内容。这也即广义化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概念。

3.媒体资源教学模式探究。

3.1课本教材、课外读物等文本素材。这是传统的、最常用的主体教学媒介。现在乃至今后都不可能被取缔。

3.2幻灯、投影图像和影视素材。形象而生动的画面,使知识体系简易化和直观化。电化教学初始化的产物,一般为单媒体运用。因各媒体的特点不同,其功能不一,选择运用时应有针对性,不可滥用和乱用。

3.3CAI教学模式。多种媒体整合,“形声并茂”、“人机交互”的特点,表现现代教学的最高先进手段,教学时常制成课件。但因设备昂贵、技术性要求高,这一模式的推广发展受到一定阻碍。目前仅在经济优势地区普及。

3.4生活经验、社会阅历等经验性教材。前人的科学积累我们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和条件全部去再现。有许多的先人成果需要历史的继承。这也是教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媒体素材。

3.5多媒体VCD教学。在CAI教学的普及性受到滞碍时,这种方便而灵活的教学模式几乎可以替代CAI教学。该模式的最大优点是:物美价廉。性能可以与CAI教学设备媲美,有多媒化、交互性、资源性和普及性的特点。在农村学校其发展的前景非常可观。

3.6实验探究体验性素材。实验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判断力和设计能力。其作用是电化教学替代不了的。所以在教学中,这种体验性媒体资源不能轻易被其它模式取代。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变革就是把研究性学习纳入了正常教学的范围,同时特别重视实验教学的地位。

3.7网络化教学。通过网络资源,服务于教学,该模式是当今教学发展的一个趋向。

教学资源论文篇8

对于高校内部教学资源网络而言,其主要目的在于一些内部教学资源在学校内部的传播与接收。对于高校外部教学资源网络而言,其主要目的则在于整合学校外部的教学资源与教学信息。如此可以有效拓展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利用。对于高校而言,其外部的教育资源有着无限大的空间,如何将一些有用的教学资源融入到外部教学资源网络之中,其中不仅包含对相关知识的剔除与筛选,并进行一定的提炼分类以及整合,其工作量相对会增加很多。学校中的教授为高校之中的主要教学力量,其掌握着非常多的教学资源信息,为此要建立高校外部资源网络,需要充分利用外部教授等知名人士、学者的一些文章与评论,大力挖掘其中的隐性资源,为自身学校服务。此外,也可以加强不同高校之间的教学交流与教学合作,实现不同高校之间的教育资源的整合,如此可以有效的丰富自身高校的教育资源库,使得学校教育实力的增强,更好促进高校的发展。

2.实现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整合的保障体系

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学校教学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高校的发展。然而实现计算机教学资源整合却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的保障体系建立。首先,教师观念的转念。对于教师而言,其教学资源为他们的辛勤劳动成果,为此很多教师不愿意将自己的成果随意展示与他人利用,这种传统的保守观念应得以转变。教育资源得到更多人的利用应为教师劳动价值的体现。其次,良好学习环境的建立。教学资源的整合最大意义在于实现其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提升,为此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再好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也得不到更多人的关注与重视。最后,提升教师的教学资源质量。为了有效促进知识的传播与接收,教学资源本身的质量也应相应提升,否则再优良的教学资源体系建立,其知识本身的不足,势必会成为该体系的一个最基本的缺陷。信息工具可以为教学资源的传播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与媒介,然而若教学资源本身质量不高,那么再好的传播途径也会是徒然。任何行为和活动都受到思想观念的支配。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并不是简单的人员安排、设备的添置或将分散的系统资源组织起来,而是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在教育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下,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对网络教学资源的规范与整合,使其共享更容易,应用更有效。缺乏现代网络教学资源整合观念,就无法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网络教学资源整合。

3.结束语

教学资源论文篇9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

翻开近年英语课本,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大量的情景对话和介绍英美国家的课文取代了往日枯燥的句型和单一的汉字译文,在教师的教参加也越来越多的附有许多文化现象的解释,这无疑在学生和教师共同的教学过程中注入了更多语言之外的文化知识,拓宽了彼此的视野,尤其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了两种文化的差异。

文化,从广义上晓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历史财富和精神财富,而狭义上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机构。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语言与文化几乎密不可分:语言在语音的物质外壳下,在词的建筑堆砌中,在语法的结构规律包围的同时更鲜明地反映了该社会的一一切文化现象,它是社会文化的产物,人们用其表达、传承民族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因而语言是文化真正的载体和结晶,语言的存在是为文化服务的。“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人进行交流,然而仅仅靠掌握语言的“物质”外壳~—纯正的发音,大量的词汇和准确尢误的语法知识,而不对其文化和习俗做深入的了解就往往会令人啼笑皆非,产生许多误解。因而语言教学不能仅仅拘泥于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而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尤其在英语语言的初级阶段,让语言和文化“齐步走,两手抓”,使学生清楚地明白他们即将面对的语言来自哪里,哪些人在使用他们,使用这些语言的人又和我们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到课堂当中去开发、生成、利用教学巾的文化资源,给他们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形成对文化特有洞察力,做语占真正的主人,做最自信的交流。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英语文化无处不在,教9币应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学生大量地接触英语国家文化,尽管这很不容易,但对于英语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充分开发身边的文化因素,通过多种形式自然生成文化,并巧妙地运用文化资源。

一、以教材为依托,开发多种文化资源

1、“无声”的教材

“无声”却又丰富多彩的教科书是学生接触英语的最基本的“来源”,课本里那些精心设计的系统知识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递着信息,他们从这里迈进了学习英语的第一步,并破教材中的每个部分深深地吸引着去读,去写,去和同学交流。教材的作用就到此为止了吗?不,教材中蕴涵着的大量的背景资料还有待于我们去留意和发现,更多的文化背景需要挖掘,更多的社会价值需要补充:寻找与英语国家相关的资料,为学生提供较为清晰的国家概况、地理气候、国家象征、社会概貌等;针对学生从未有过的生活体验,尽可能地提供直观的图片资料,实物样品,用以辅助教学,加深印象;抓住文化的主干资源,如西方人的习惯用语、生活习惯以及风俗节日等。举例来说,在学习不同国家的名称时,学生会仅仅满足于“美国”这个词怎么说吗?在这个日益缩小的地球村里国与国之间早已打破了由于地理位置而产生的距离,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新”认识一下美国:找一下地球仪中美国的位置,画一面美国国旗,勾勒一幅美国国土轮廓,下载一些风景名胜,准备一次国家节日的小讲座,抄写几条简单易懂的成语,一个“鲜活”的美国就在孩子们的心里扎下了根……

语言的社会价值还体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同样一·个表达的语句由于使用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而包含了不同的内涵。

如果学生能及时地从课堂中汲取经验,分析不同的语境将更有助于他们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当询问他人情况时就不会出现随意问女士的年龄的情况,当他人称赞自己时也会很自然地说“T hank You!”(谢谢你。)而不会回答“Where,where!”(哪里,哪里。)

2、良好的环境

充满英语学习气息的学习氛围将极大地提升英语的使用价值。学生看到的是用英文书写的当日课表,天气预报和小伙伴制作的精美墙报;听到的是英文歌曲,新闻广播及同学间的日常交流;阅读到的是充满童趣的英文刊物。在鲜明的环境烘托下文化得以体现,当我们要求孩子用英语国家人们既定的方式去处理日常事务又何尝不是一种传播文化的体现呢?

3、学生的求知欲望

不要忽视学生发现文化资源的能力。身为特定社会的一员,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是一笔财富。每当新知识开始灌输时,他们总会有意或无意地将自己国家的情况与英语国家做比较,在强烈的学习欲望的驱动下,他们带着自己的不同的需求去搜集资料,并将其归纳分析和整理,最后用自己不同发现的来告诉其他人自己发现的那一段特殊的文化背景,尽管在开发的方式上显得有蝗间接,但同样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以培养对文化的洞察力为目的,生成多元文化

文化生成并逐渐渗透到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异族文化的一种洞察力。但与较高级的英语学习过程相比较,在英语学的初级阶段,这种洞察力又仅仅是一种“感性”的能力,一般表现为二种不同的层次,因而也就有三种不同的生成方式。

l、交际中生成

中专生具备了初步的浯言交流能力。他们从问候、购物、聚会、问路、人物介绍等各方面的表达中熟悉了英语国家的生活常识,这其中不仅仪掌握了语言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巧,更随着语言知识的丰富了解到一些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语言差异,如电话用语等。潜意识里,学生养成了对这些文化现象的正确使用方法。

2、角色转换中生成

汉语里有“身临其境”这样一则成语,是说将自己放置干特定的环境下能感受到特有的气氛,它同样适用于英语学习,培养学生逐渐将自己置身于英语国家人的角色中,用他们看待事物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结合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进而更好地认识这些国家的风俗和习惯。

3、思维转变中生成

形成对文化的洞察力的较高层次表现为结束了“用中文思维”的二度转换,而直接用英语去考虑英语,这需要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有较熟练的把握,同时拥有一些与说本国语言的人的语言交流经验,进而在不断的思维训练中纠正自己对某一文化的理解,使语言的使用直接建立在对文化熟知的基础上。

教学资源论文篇10

论文摘要:对民间艺术与学校艺术教育的关系探索,是新课程改革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优秀的民间艺术作为一切艺术形式的“母体艺术”,是中国传统人文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应积极挖掘当地民间艺术资源,形成自身特色。本文阐述了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当前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挖掘整理民间艺术资源形成特色艺术教育的途径。

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如何通过艺术课程和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是大专院校艺术教育。尤其是面向当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职业技术院校艺术教育亟需破解的课题。笔者以为。职业技术院校的艺术教育.要自觉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担负起对优秀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整理.并将其列入教学内容之中,形成符合本校、本地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课程。

一、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学校特色艺术教育的选择和责任

对民间艺术与学校艺术教育的关系探索,是新课程改革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明确指出,在艺术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高等学校既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又要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形成自己的特色艺术教育。根据近年在教学中的探索.笔者认为.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当前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融合民间艺术的艺术教育必将具有自己的特色。

(一)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需要

当前.学校艺术教育普遍采用国家材授课.致使学校艺术教育与当地实际严重脱节,学生不懂在当地最流行的戏曲剧种,对代表当地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所知甚少。更有甚者,旅游专业、艺术专业毕业生不会唱地方民歌,不会跳民间舞蹈.对当地民风民俗了解不多,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背道而驰。近年来,为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各地纷纷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丰富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吸引游客。同时,人民大众回归传统文化的呼唤。发展地域特色文化,实施传统文化保护工程,推进地方民歌、民间舞蹈等民间艺术进课堂、进机关、进企业,使得这一矛盾更加突出。鉴于这一实际,笔者认为,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当前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艺术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挖掘当地民间艺术精华.补充到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既与当地发展的现实需要接轨,又形成自己的特色艺术教育体系。

(二)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加强民族文化教育的需要

优秀的民间艺术作为一切艺术形式的“母体艺术”,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中国传统人文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厚的文化根基以及无可替代的民族文化特色.它和当地人民审美心理的形成密不可分.蕴藏着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秀的民间艺术进课堂或组织学习观摩.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作为综合艺术形式的地方戏曲剧种,以其既有歌、舞、说、唱,又兼容了诗歌、小说、音乐、杂技等多方面的艺术或技术因素。起到了文化审美教育的功效。在笔者所在的地区,有一种民间歌舞小场子,其表现形式独特.表演诙谐生动.舞蹈和丑角耍草帽圈的绝活尤具特色经过四百余年的传承发展,已成为这一地区人民群众普遍喜爱、外地游客赞不绝口的民间艺术形式.代表着这一地区民间艺术发展的最高成就组织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向民间艺人学习.或是组织欣赏观摩.使学生普遍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兴趣浓厚的学生。通过对这一文化现象学习研究.对这一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文化传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课堂上引进地方民间文艺资源.能有效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增进学生对本地区文化和地域文明的了解。

(三)关注优秀民间艺术发展是学校艺术教育的责任

民间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优秀的民间艺术中.可以看到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踪迹挖掘整理、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推动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环节近些年来.人们在对建国以来的文化建设进行深刻反思后.普遍认为在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丢失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许多民间艺术被冷落,由于后继无人,已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为此.国家加大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并于2005年启动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工作。

保护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是文化宣传等职能部门和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当前.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工作.是挖掘整理原始资料.培养一批爱好者和接班人.以其文化自觉和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来继承弘扬优秀民间艺术艺术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有责任通过艺术教育与地域文化建设的链接.担负起这一重任。

二、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形成学校特色艺术教育的途径

艺术教育强调在可生成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多种艺术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能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更活泼多样。因而.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形成学校特色艺术教育.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一)汲取当地民问文艺精华.编写特色校本课程。民问文艺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任一地区都有几十甚至上百种民间文艺形式.全部涉猎.对学校艺术教育而言,既不现实.又无必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曾开展了民间艺术挖掘整理工作.各地相继编辑出版了涉及民间艺术各个门类的《民间艺术集成》,基本涵盖了当地民间艺术的精华.收录了原生态民间艺术的重要资料。近年来.一些地区又编辑出版了一些民间文艺专辑。如笔者所在的地区.相继编印了《紫阳民歌专辑》、《岚皋民歌50首》等。艺术教师可以此为依据,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根据培养重点,有侧重的选择本地域的民间艺术精华,编写校本课程。如美术教育类.可侧重挖掘戏曲社火脸谱、彩绘泥塑、石雕剪纸、龙狮灯饰制作等,旅游专业,可挖掘地方民歌、民间舞蹈、民间传说的精华,编写出特色教案.最大限度的体现地域特性.展示独特的艺术教学范例。

(二)利用艺术课程的开放性.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长期以来,由于地域性、民俗性、民间化等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普遍不被各个时期的主流文化所接纳.基本靠口传和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承繁衍发展到今天.大量的民间艺术珍稀资源,依然为少数民间艺人所掌握,许多技巧绝活,往往难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因而.要充分利用艺术课程的开放性特点.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面对面地向学生进行传授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某一艺术形式的精髓。这一方面.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大都进行过成功的尝试如陕西安康的民间歌舞小场子.在1954年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民间文艺汇演获得一等奖后.中央民族学院就邀请两位演员为学生教唱陕南花鼓小调和传授挽草帽圈技巧.为时半年之久.使安康这一“小舞台上的大技巧”走向了全国。以技巧见长的剪纸、泥塑艺术.更需要由民间艺人在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手把手的示范传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技巧。:

(三)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民间艺术调查活动。学生个人成长环境,包括日常生活、情感经验、文化背景等方面都与当地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抓住这一有利因素.把艺术教育与学生个人成长环境联系起来.从其兴趣、需要、情感表达、人际交流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环境.开展民间艺术调查.挖掘感兴趣的民间艺术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寻找某些具有明显符号性表现的艺术(如地方戏曲、社火脸谱服装等).与民问艺人或民俗专家讨论它们的符号含义.学习创作具有符号含义的作品。也可组织分组调查.每一组调查一个当地民族民问的艺术,并将这种艺术与该地区的建筑、地理位置、服饰、方言等联系起来做进一步的研究.模仿该民族的舞蹈和歌唱方式进行表演.加深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