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教学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30 11:48:21

羽毛球教学教案

羽毛球教学教案篇1

关键词: 羽毛球教学 教学优化 优化方案

依据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最优化设计原理,针对目前高校羽毛球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羽毛球教学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以重点提高学生的羽毛球技、战术水平,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笔者优选教法,有效控制教学目标,对羽毛球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旨在探索更适合目前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现状、经济时效性更强的新的教学方法体系与教学过程模式,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大连海事大学二年级部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组间对比教学实验法,将三个选修羽毛球班的89名学生编为实验班,按优化教学方案教学;另外三个羽毛球班的90名学生编为对照班,按原教学计划授课。授课前对两组学生羽毛球技术进行测评,经T检验证明,实验班与对照班原始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2.教学优化理论依据和优化方案

2.1优化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以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为依据,把辩证的系统论观点作为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以整体性观点、相互联系观点、动态观点、综合观点、最优化观点等指导教学论研究,把构成教学过程的所有成分、师生活动的一切内外部条件看成是相互联系的,在相互联系中考察所有教学任务和完成这些任务所可能采用的形式和方法。“最优的”是指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在具体条件制约下所能取得的最大成果,也是指学生和教师在一定场合下所具有的全部可能性。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科学地指导教学、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的方法论原则,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任务、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过程作出的一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安排,是教师有意识地、科学根据地选择一种最适合于某一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模式,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教学过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挥从一定标准看来是最优的作用,获得可能的最大效果。

羽毛球教学优化的教学目的是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与任务,以尽快提高学生羽毛球水平,同时更重视教学方法手段研究及目标与评价的结合,追求简洁实用原则。教学优化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体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2羽毛球教学优化方案遵循的基本原则。

2.2.1以教学论基本原则为指导。

2.2.2设计方案中的基本程序完整地包括了羽毛球教学过程中的所有成分(任务、内容、方法、形式、外部条件和预期效果)。

2.2.3根据羽毛球教学目标,选择最基本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羽毛球技、战术作为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学生羽毛球技术水平的多层次性。

2.2.4以动态的观点对待教学结构,预先设计的教学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进行适当调整。

2.3教学优化内容。

2.3.1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的调整

根据巴班斯基的理论,优选教学内容的七条标准有:(1)教学内容的完整性;(2)教学内容的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3)突出主要的、本质的东西;(4)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各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5)教材安排必须符合规定给该教材的时数;(6)考虑教学内容的国际水平;(7)内容应符合当前教师的可能性和学校教学物质设备的可能性。

教学优化的思路是调控教学时空因素的协同关系,在教学计划中预留综合素质培养的时间并体现在教学计划中,以保证完成这一部分教学任务的工作能实际操作。新的教学设计在深入研究技术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调整学习结构和练习手段,延长改进与提高阶段的教学时数,经过各因素的有机组合与高效运作,节约了技术掌握的时间,使学生的能力培养过程大量渗透在技术学习过程之中。

2.3.2教学优化方案的具体步骤

教学内容是羽毛球基本技术和战术,共38学时(见表1)。学习阶段14学时,主要以教师讲述和学生直观感知教学方式为主;掌握阶段10学时,强调技术重点,进一步细化技术,突出重点技术环节,学习战术,进行技战术训练结合;巩固提高阶段10学时,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羽毛球技、战术水平,利用多球训练、定点训练、步法训练、战术训练、教学比赛等训练手段提高学生的羽毛球技战术综合能力;考核阶段4学时,教师进行技评考试,考核比赛能力。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羽毛球技、战术水平,利用各种训练手段(教学比赛、多球训练等),提高学生羽毛球技战术综合能力。

表1 实验班教学过程设计

3.结果分析

3.1教学优化有利于学生对羽毛球技、战术的掌握。

经过38学时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法,笔者所教的实验班与对照班在教学效果上出现一定差异。在学生掌握羽毛球技战术水平的效果方面,PL0.05出现显著性差异,实验班好于对照班。

通过分析,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是:教学优化后,教学模式更加合理,教学优化设计注重在教学中抓技术关键环节,教学方法手段科学有序组合,学生在理解动作正确概念基础上互相教与学,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

3.2新教学方法教学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在新教学法体系中,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问题教学、课堂讨论等形式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新教学实践中,更多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提问,并主要围绕技战术结构、特点、要点等问题进行提问。笔者发现,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所提高。新教法还进行了多球训练教学、定点训练教学、趣味教学与教学比赛同时进行。部分学生在比赛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4.结论

4.1教学优化是在程序教学、掌握学习、指导发现、目标导向等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使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进一步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尝试。实验设计和实施的目的是力求简洁实用地将现代教学理论成果用于实践,实验达到了这一目的。

4.2笔者调整了羽毛球教学进度计划,根据不同教学单元和教学目标优选了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传统的完整教学过程划分为学习、掌握、提高与考核阶段。通过阶段目标的实现指向最终目标,从而保证能力培养任务的实现。

4.3优化设计更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积极吸引学生参与教学和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羽毛球技战术水平,并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取得了优于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6.

羽毛球教学教案篇2

[关键词]羽毛球 教学 效果

[中图分类号] G8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2-0122-01

近年来,随着体育选修课的普及,羽毛球和其他许多运动项目一样,进入了高校体育课堂,成为大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项目。羽毛球运动技术性强,技术要求细腻,速度快、变化多、练习周期长,学生在短时间要达到较好地掌握和提高存在一定的难度。在羽毛球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同学经过长时间的练习,羽毛球技术水平提高很有限,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提高自己的羽毛球技术水平和实战能力一直是教师和学生关心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给出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在羽毛球教学过程中加强羽毛球最基本技术的练习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复杂、细腻、集技巧性、智能性和对抗性于一身的竞技比赛项目。单从击球技术的多样性来看,前场击球技术就包括搓球、放小球、挑球、推球、勾对角、扑球、拨半场和封网技术,并且还分为正反手的练习。对于一个专业运动员来说熟练掌握复杂多样的击球技术是比赛中取胜的关键因素,但对于课时有限选修羽毛球课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课程上应抛弃原有的想让学生掌握各项技术的教学安排,应使学生熟练掌握羽毛球最基本的技术,例如熟练掌握正手发高远球、正反手挑球、正手后场击高远球和前后场步法等。加强这些最常用、最有用、最易得分的技术练习,既不会耽误其他技术的学习,又能快速掌握正确的击球动作,从而培养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对羽毛球教学提高学生技术水平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视多球、多回合重复练习

(一)多球练习的含义及作用

多球练习是专业羽毛球练习者提高羽毛球技术水平普遍采用的最为有效的练习方法。特别在高校羽毛球场地缺乏的条件下强调多回合重复的挥拍练习既可以增加训练密度和强度,又对纠正或微调错误动作,建立正确的羽毛球基本动作,以及巩固羽毛球基本技术和发展专项素质有非常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普通选修羽毛球课的大学生来说,多球练习和多回合重复练习对他们迅速提高基本技术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二)多球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训练方法

鉴于现在高校中羽毛球场地较少,教学中羽毛球数量不够,作为教师可以根据羽毛球场地的数量将学生分成小组训练,组织学生统一缴费统一购买羽毛球,一次性购买的羽毛球的数量多,价格要相对便宜。另外对于一些发球、挑球等前场技术的练习,完全可以捡些废弃球练习,可以组织学生将每次用过的羽毛球收集起来以备后用。供多球之前教师可以先从无球开始,组织所有同学进行无球挥拍从而增加训练密度和强度。供多球时从原地开始,先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后再由慢到快地加快速度和节奏,待学生能从容跟上教师的供球速度时,就应逐步加入步伐让学生在移动中进行多球练习,同时由慢到快让学生能完整地完成规范的技术动作。

三、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提高

羽毛球与其他体育课程相比在学生中的普及率相对较低,很多大学生在选修羽毛球课程之前接触羽毛球相对较少,因此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羽毛球基本技术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让学生能从学习羽毛球运动中受益,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因此羽毛球公选课的教学内容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比如可以将有基础的学生分到一组练习,在保证技术动作正确的情况下加大难度,加快课程的进展,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加强基本技术的训练。通过这样的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练习内容。同时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都能学有所得,获得更多的成功感。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同时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是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羽毛球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符合羽毛球教学的实际,又要新颖有趣、难易适度。

四、结语

要提高普通高校羽毛球选修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不断地研究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仅仅从课堂上的练习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让每位学生在课后都动起来,都参与到的羽毛球的运动中来,充分享受羽毛球运动带来的快乐,自觉主动地参加羽毛球运动的课外锻炼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参加羽毛球运动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肖杰.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羽毛球教学教案篇3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手机录像反馈 羽毛球教学

羽毛球课是围绕羽毛球技术教学展开的,学生对运动技术的掌握情况也是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方面。录像反馈教学是借助于现代化视听技术的一种教学活动,属于电化教育范畴,是利用摄录系统将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录像,然后对其技术动作进行分析、评价,针对动作状况提出改进方案,让学生再次练习并录像,再次分析与评价,如此重复进行。从而使正确的技术动作强化巩固,不正确的技术动作在下次的练习中得到纠正,并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1]。现阶段,录像反馈已被广泛地运用到教学实践和学生行为分析研究中,它的及时准确已被国内外众多学者所认可,但以往的录像反馈教学需要专用的摄像和视听仪器,且通常还需要专人操控,给该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推广带来障碍。而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已在普通大学生中得到普及,具有录像、视听、无线上网等多媒体功能的新型手机更是大学生们的新宠。这使得录像反馈教学在硬件上有了实际的保障。本研究将手机录像功能应用于羽毛球技术教学中,围绕着教学过程的技术要素进行分析与研究,验证手机录像反馈教学应用于羽毛球技术教学的可行性及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羽毛球技术的同时,看见自己的行为、动作,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羽毛球课教学质量。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中山大学2010学年第一学期羽毛球选项课学生,随机抽取四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两个班为实验组,共72人;另两个班为对照组,共74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录像反馈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有关文献并进行相关研究。

1.2.2实验法

1.2.2.1实验时间。选择一学期中技术教学相对集中的阶段,即第二周至第十周,每周2学时,共l8学时。

1.2.2.2实验的施加因素。实验组教师按正常的教学程序教授学生正手发高远球、反手发网前球、正手击高远球、吊球、搓球的技术。学生按正常的组织形式进行练习,每个场地为一个教学小组,但每组应至少安排一名有录像功能的手机的学生。练习时,小组成员用手机相互将技术动作记录下来,之后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共同观看与分析。要求根据教师所讲解示范的动作技术要领分析学生技术上的优缺点,找出需要强化巩固和纠正改进的技术环节,然后学生们互相讨论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纠正练习。对照组进行无录像介入的教学。

1.2.2.3评分考核。根据《中山大学体育选项课教学大纲》的羽毛球考核标准,采用百分制评分,试验前对每一名学生的正手发高远球、反手发网前球、正手击高远球、吊球、搓球进行技术评分,实验后再对每一项指标进行评分。

1.2.3数理统计法

2.研究结果

就整体而言,实验组的72名同学与对照组的74名同学在实验前的羽毛球技术水平很接近;实验后则都有所提高,但是实验组同学的提高幅度更大一些。具体情况如下:

表1所测各项基本技术反映了学生对羽毛球技术的掌握程度。为了确定两组学生技术水平的可比较性,实验前对两组学生基本技术进行技评,对技评得分均值()进行显著性检验,各项指标比较的结果均显示P>0.05。两组各项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经过验证均无显著性差异。

表2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技评分数的差异全部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利用手机录像反馈教学能使教学质量有显著的提高。

3.分析与讨论

3.1来自外部的、准确的、适时的反馈有利于运动技能的获得

通过反馈信息(如:教师、同学的提示,自己的技术录像等)与技术模型(如:教师的示范,正确的技术图片、技术录像等)的比较,练习者可以更容易地察觉到自身操作过程中的错误,进而在下一步的练习中主动进行调整和纠正。如果比较的结果是肯定的,则正确的技术动作会在继后的练习中得到巩固和提高。[2]

3.2来自教师和同学的反馈无法充分满足需要

如同对照组一样,没有录像介入的体育课教学中,练习者获得的外部反馈主要来自教师和同学。由于课堂教学中师生比例的关系,教师不可能做到为每一个学生适时地提供反馈信息。而学生间的反馈往往缺乏重点、不准确,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不能适时获取准确的外部反馈可能造成错误操作的不断重复,不仅无法实现有效的练习,还会提高纠错的难度。

3.3利用手机录像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当今数码技术的进步,使手机的录像质量已能满足普通体育教学的要求。具有录像功能的手机在大学生中已日趋普及,使得体育课堂录像不必依赖专用设备和专职人员,并能“多点开花”,满足各个练习者的即时需求。于是,学生对教师反馈的依赖大大降低,并且能得到更加直观的自身动作信息,在与技术模型进行比较后采取更好的纠错方案。最终,课堂上有效练习次数的比例大幅提升,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

4.结论与建议

与无录像反馈的羽毛球教学相比,利用手机录像反馈可以提高有效练习比例,促进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与传统的录像反馈教学相比,利用手机进行反馈教学,设备更易取得且数量充足,可由学生自助完成,便于推广和普及。

可见在羽毛球技术教学中使用手机录像反馈具有较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建议羽毛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尝试并不断完善。同时建议使用该方法进行教学时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技术模型应规范、准确,具有较好的可参照性;第二,课程初段,应多进行技术录像的集体分析,使学生尽早掌握利用自我录像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潘正坤等.录像反馈在网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3):32-34.

羽毛球教学教案篇4

(赤峰学院 体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羽毛球在国内各高校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参与性,随着我国高校羽毛球运动的普及与蓬勃发展,羽毛球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普修课重点,高校羽毛球普修课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羽毛球人才培养目标,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赤峰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普修课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针对赤峰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普修课教学的开展情况、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赤峰学院目前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了解,希望能够更好地改进与提高赤峰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普修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

关键词 :赤峰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普修课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8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66-02

随着高校体育课程的不断改革,一时间人们开始对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大量研究,并为其重新定位,羽毛球作为高校体育专业的一门普修课,怎样使高校羽毛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是值得我们教师深思的,目前,体育专业的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用人单位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要求较高,不但具有过硬的专项素质,还要求其他的体育项目样样精通,羽毛球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对场地、器材要求的较低,运动动量可大可小,且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场地和器材设备等方面对赤峰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普修课的教学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羽毛球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羽毛球人才服务.

1 赤峰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普修课教学现状的分析

1.1 赤峰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普修课教学内容分析

羽毛球教学内容主要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赤峰学院没有理论部分教学,只是实践部分的教学,说明赤峰学院重视羽毛球技术教学,忽略了羽毛球理论、裁判、管理以及教学的科研方法,这些正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所欠缺的部分,应重视羽毛球课程内容的选择,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选择科学、先进的羽毛球课程内容,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在掌握基本技术技能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清楚羽毛球强身健体的科学方法,为学生更好地进行实战练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2 赤峰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普修课程教学时数的现状分析

羽毛球普修课是赤峰学院新开设的课程,选择在第三或者第四学期开课,羽毛球课时为36课时,总的来说羽毛球课时较少,学生所学的内容也就相应的少了,掌握的技术技能相对较肤浅,羽毛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是需要经过长期的练习来巩固提高的,在短时间内让大学生学习羽毛球各种技能,为大学生将来从事羽毛球运动奠定基础,是赤峰学院校羽毛球教学任务的重点,根据实际情况,使羽毛球普修课趋于完善,有利于羽毛球教学的发展.

1.3 赤峰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普修课程教材使用的现状分析

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是组成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技术技能知识的载体,羽毛球教材的选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羽毛球上课内容的选择,本人在查阅多种不同版本的羽毛球教材,发现羽毛球教材的技战术与相关理论知识都基本一致,赤峰学院选用的肖杰主编的《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这本书主要论述了羽毛球概述、羽毛球技战术、裁判法以及损伤的注意事项,此书缺乏先进性、系统性,这样会限制大学生学习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应在高校羽毛球教学统一指导纲要的前提下,结合赤峰学院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

1.4 赤峰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普修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分析

教学方法是羽毛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与学生为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通过运用多种方法传授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可见,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提升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普修课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作用,赤峰学院羽毛球普修课教学方法以讲解示范、练习法、对比法、纠正错误法、比赛法为主,通过调查得知赤峰学院羽毛球普修课教学方法运用最多的是讲解示范,其次是练习法和计征错误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在其他体育课教学当中也常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上羽毛球课的积极性,为使羽毛球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羽毛球教师应研究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2 赤峰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状况分析

2.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羽毛球的了解情况分析

调查得知,赤峰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之中,对羽毛球运动非常了解的学生有24人,占调查学生总人数的25.5%,有41人了解羽毛球运动,占调查学生总人数的43.6%,对羽毛球运动不太了解的学生有26人,占调查学生总人数的27.7%,完全不了解羽毛球运动的学生有3人,占调查学生人数的3.2%.说明有96.8%的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知识有了解,只有3.2%的学生对羽毛球运动一点都不了解,说明赤峰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多数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知识是了解的.可见,科学合理的制定羽毛球教学计划,加强羽毛球的师资力量,促使赤峰学院羽毛球运动健康长远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2.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羽毛球的喜欢情况分析

调查得知,赤峰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之中,对羽毛球运动非常喜欢的学生有52人,占调查学生总人数的56.5%,有38人喜欢羽毛球运动,占调查学生总人数的41.3%,对羽毛球运动不太不喜欢的学生有4人,占调查学生总人数的4.3%,说明有95.7%的学生喜欢羽毛球运动,只有4.3%的学生不喜欢羽毛球运动,说明赤峰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多数学生喜欢羽毛球运动.可见,赤峰学院应进一步提高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的积极性,加强完善教学质量,选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正确地引导学生喜欢羽毛球运动的兴趣.

3 赤峰学院体育教育羽毛球教师基本状况分析

据了解,赤峰学院羽毛球教师共有三位,年龄均在40岁以下,拥有这样的年轻教师队伍,有利于赤峰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其学历、职称结构为:有两位教师是研究生学历,为讲师;一位教师为本科生,为副教授.学历、职称结构是衡量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尺度,也是反映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的重要依据,总体上反映羽毛球普修课教师的职称结构比较合理.在教师的培训方面,赤峰学院对教师进一步的培训学习力度不够完善,由于近年来羽毛球发展速度较快,高校扩招,师资力量短缺,在现有的水平上,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了,也影响了羽毛球的教学效果,因此,赤峰学院体育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应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4 赤峰学院体育教育羽毛球场地基本状况分析

调查得知赤峰学院体育教育羽毛球普修课没有专门的教学场地,只是利用排球场地进行教学,不能保证羽毛球课的顺利进行,也保证不了学生的正常练习,严重地影响了羽毛球的教学质量,由于羽毛球场地的局限性,也阻碍了羽毛球运动在赤峰学院的开展和普及.

5 提高赤峰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教学策略

5.1 加强羽毛球场馆设施的建设

场馆设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水平,借助高校进一步的普及羽毛球的机遇,通过多种渠道建设改造场馆设施条件,科学合理地加强场馆的使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5.2 大力开展羽毛球课外比赛活动

体育运动的魅力在于竞争,它不但给参与者带来荣誉感,还能激发人的潜力,大力开展课外羽毛球比赛,对促进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学校内建立羽毛球俱乐部、羽毛球社团、以及各类羽毛球比赛,对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学习兴趣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也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摩高水平的羽毛球比赛,从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借鉴别人的优点,有利于羽毛球技术动作的提高.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教师的专项能力培养.

5.3 优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渗透现代教学的比赛法和游戏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羽毛球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确保羽毛球教学健康积极的发展.

5.4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赤峰学院羽毛球教师应积极地进行相应的培训、进修学习,来提高羽毛球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和相关的理论知识,不断地完善、改进和提高羽毛球的教学务内容.

总之,为了使羽毛球普修课健康积极的发展,赤峰学院的相关领导必须重视场馆建设、师资力量配备工作,为师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为赤峰学院顺利完成羽毛球普修课教学提供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华彬.湖南省高校羽毛球运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28(4):74-77.

〔2〕王剑.山西省高校乒乓球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2(l):4-5.

〔3〕国家教委.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2].2003.

羽毛球教学教案篇5

关键词:高校羽毛球;教学现状;创新

羽毛球运动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因其对场地、人数、年龄、性别、器材、技巧的要求不高,自传入我国以来就广受大家亲睐。羽毛球运动极富趣味性,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提高人的身体素质。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高校陆续开展羽毛球教学课程,逐渐成为各高校大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随着高校羽毛球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满足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也为竞技体育储备了更多的羽毛球人才。但是,通过调查不难发现,各高校的羽毛球水平参差不齐,在开展过程当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1 高校羽毛球教学开展现状调查

1.1 场馆设施不完善

随着羽毛球的不断开展,羽毛球爱好者在高校内逐年增多,现有的高校羽毛球场馆数量已远远满足不了当前的需求,在高校羽毛球场馆的开放时间上也有诸多限制,致使师生只能在体育课上才能使用羽毛球场馆,造成场馆的利用率极其低下。同时随着高校经济体制改革,高校内的室内羽毛球训练场馆正逐渐转为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对外开放的羽毛球活动中心,高校大学生想在课外使用羽毛球室内训练场馆就难上加难。高校羽毛球基础设施不完善可能会打击学生热爱羽毛球的积极性,高校羽毛球开展路途坎坷。

1.2 执教水平良莠不齐

通过高校的实践调查不难发现,当前的高校羽毛球专业教师资源稀缺,仅占所有羽毛球体育教师总人数的24.3%左右,同时再加上师资力量不足及高校羽毛球课程的不断增多等各方面的影响,造成高校羽毛球课程执教者当中有75.4%以上的都是非专业教师,这两个数据都足以证明,专业羽毛球体育教师资源稀缺,在执教水平上,专业教师和非专业教师的执教水平自然是良莠不齐,无法高效、稳定、快速地促进大学生的羽毛球水平提高,使得高校羽毛球竞技水平一直停滞不前。

1.3 缺乏足够的重视

任何一个竞技体育项目要想得到快速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者的支持。根据实践调查发现,各高校对于羽毛球场馆建设、羽毛球器材配备、羽毛球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投入相较于其他项目整体来说都比较低。依此不难判断,当前还有部分高校教育者对羽毛球的运动开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认识不清,没有一个详尽的发展规划,仅凭传统应付式的观念去对待高校羽毛球运动。正是由于这样的观念使得高校羽毛球发展速度很难跟上时代步伐,造成高校羽毛球竞技水平一直无法持续提高。

1.4 缺少赛事交流

大学生练习羽毛球主要来达到健身和娱乐的目的,他们更愿意在条件舒适的室内场馆进行羽毛球运动。但是由于受场地数量和所能承载的人数限制,很多大学生不得不在操场、草地等室外进行活动,因此羽毛球竞技项目中的很多技战术动作得不到应用。利用联赛的形式来丰富羽毛球比赛的多样性,既能激发大学生对于羽毛球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对教学成果进行检验。目前各高校关于这方面的联赛还相对缺乏,比赛的实用性得不到真正的体现,这也就不难解释高校羽毛球竞技水平要低于其他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水平的情况。校内各羽毛球兴趣组织不能进行广泛的交流、硬件设施的落后都在无形之中抑制了学生对于羽毛球的热情。

1.5 缺乏创新教学模式

通过调查发现,只有27%的高校在羽毛球课程当中应用多媒体等新型教学手段,大部分高校都是沿用了传统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的技战术示范动作不能长时间保持,学生也很难在一招一式的瞬间把握技战术动作要点,最终教学流于形式,课堂教学目标很难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受到阻碍。多媒体教学则能让羽毛球教学在与时俱进当中通过现代化设备得以灵活发展,不仅增加了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习羽毛球知识,更好地为高校羽毛球教学服务。

2 高校羽毛球教学的优化措施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高校羽毛球的发展现状,调动高校大学生的积极性来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再通过组织高校联赛的形式不断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团队意识。同时,应当针对当前的现状进行积极的改革,这是培养羽毛球人才的需要,也是最大限度发挥羽毛球在高校体育中的优势的需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结合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特点,积极创新使羽毛球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发展需要。

2.1 继续完善羽毛球基础设施建设

在国家教育战略改革的指挥棒下,高校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各高校应当把握住这一重大发展机遇,不断完善羽毛球场馆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除了正常的体育课教学以外,应当加强对羽毛球室内场馆的管理工作,合理分配开放时间。在管理的形式上,应当摒弃传统的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在学生可承受范围内采取有偿羽毛球教学、有偿羽毛球健身,通过以馆养馆的形式来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结合校内各种资源,合理规划场馆建设,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练习、激发潜能和创造力为中心,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重新设定体育教学目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充分体现出羽毛球运动的娱乐性和大众性,让学生在趣味学习当中提升教学效果,教师也能在更加轻松的氛围当中完成教学计划和目标。

2.2 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

要想提高高校羽毛球运动的整体水平就必须首先从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着手。高校羽毛球教学应当是由一批技战术技能强、教学经验丰富、羽毛球理论知识丰富、有大型比赛经验的专业教师来执教,这就要求上机主管部门必须加强羽毛球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尽量多地提供校际间的培训与交流,在相互学习当中共同成长。教师也应当从提高自身水平素质出发,强化基本功、提高业务能力水平,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应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多借鉴同行的先进教学手段,体现出羽毛球的趣味娱乐性,促进教学水平的全面发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运动方式和运动负荷进行科学安排,让学生在舒适的氛围当中身心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要能体现出羽毛球运动的竞技性,让学生能在对抗当中获得实战提高。

2.3 组织校际间羽毛球联赛

实战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式,学生在书本上甚至在学校内只能获得10%的知识,其他都是通过实践来获得的。尤其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来接受新知识才能跟上步伐。在高校间组织校际联赛,不仅能让学生在观赏中领略羽毛球的无线魅力,同时也能促进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该运动当中,当学生通过刻苦练习后也能在大赛当中一展身手,这样越来越多的学生会被吸引到羽毛球的长期系统训练当中来,这是一个良性系统循环。在组织校际联赛的时候,还要根据各高校的能力水平安排不同的分组,让更多的学校参与进来,同时也增加了比赛的激烈程度,促进各高校的羽毛球运动发展。

2.4 创新羽毛球教学手段

传统的“口传身授”教学形式显然以满足不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不应当只是课堂的主宰,更应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枯燥乏味的教学形式束缚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禁锢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也弱化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可结合当前互联网以及各种多媒体手段,可将动作慢慢分划到每一个细节,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去完整、准确地演示技战术技巧动作,让学生能在循序渐进当中充分领悟技战术动作要点,对重点动作能有一个更详细、更真实、更具体的理解,学生在进一步的练习当中逐渐形成本体感觉。在这种与时俱进的信息获取当中,大学生的羽毛球水平和身心健康都获得了稳步提升。

3 结语

高校羽毛球教学应当在让学生在趣味娱乐的氛围当中获得系统的知识理解和技战术动作掌握,并在联赛当中通过激烈对抗展现出羽毛球的竞技性。教师应当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在促进强身健体的同时,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升华,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参考文献

[1] 杨明勇. 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羽毛球教学的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羽毛球教学教案篇6

摘 要 游戏教学法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游戏教学法,能够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羽毛球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但是学生要想真正提升羽毛球的竞技水平,则需要先掌握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和动作要领,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因此,开展体育游戏教学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研究,具有较强的教学应用价值。

关键词 体育课堂 游戏教学法 羽毛球 应用分析

无论是体育教学还是其他科目,教师要想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要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在课堂交流和互动中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帮助学生解疑答惑,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游戏教学法能够很好的满足教师的这一教学需要,因此受到了许多教师的青睐。文章首先指出了游戏教学法的设计原则,随后结合体育课堂的具体教学内容,对游戏教学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

一、体育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1、趣味性原则

既然是游戏教学法,那么其首要原则就是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能够通过游戏、娱乐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兴趣。随后,教师便可以顺理成章的引入课堂教学内容,降低了学生对羽毛球专业知识的学习难度。例如,羽毛球训练中,需要学生在场地内不断跑动接球、跳跃击球,对于学生的弹跳力、爆发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组织一场简单的“蛙跳比赛”,让学生模仿青蛙的姿势进行30米赛跑。通过这种娱乐式的游戏比赛,一方面能够起到训练前的热身作用,避免在高强度训练中出现膝盖扭伤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使所有学都参与到课堂训练中来。

一、竞争性原则

羽毛球作为一项对抗性较强的竞技运动,学生要想在羽毛球比赛中获胜,必须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迅速的反应能力。学生只有具备强烈的求胜欲望,才能在训练中全力以赴。因此,教师在运用体育游戏教学法时,应当在日常的教学训练中体现出竞争性,激发学生的训练动力。例如,在每节课的内容讲解完毕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简单的对抗比赛。一来可以让学生在实战对抗中,将所学知识充分的运用;二来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斗志,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

二、合作性原则

合作和竞争是体育项目的根本属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是当前高校教育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师可以组织双人混打比赛,学生在羽毛球训练对抗中,只有与搭档密切配合,才能够战胜对手,从而培养起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团队荣誉感。除此之外,教师在羽毛球训练r,也可以采用“接力赛”的形式,将一场羽毛球比赛分为三个小的阶段,每一阶段比赛结束后立刻更换队员,采取“三局两胜”制。这样既能够增加羽毛球训练的乐趣,又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

三、体育游戏教学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准备阶段

羽毛球比赛虽然不像篮球、足球那样,有着剧烈的身体对抗和直接接触,但是学生需要不断的进行跑动和跳跃,因此运动强度也非常大。为了保证学生的身体安全,在开始羽毛球教学之前,必须要开展3-5分钟的热身训练。教师在热身训练中,可以穿插一些趣味性的准备活动,例如托球接力、蛙跳训练等。热身准备要注意控制运动量,一般学生只要微微出汗即可,避免因准备活动的运动量过大,而影响后续学生的正常训练。

(二)基本部分阶段

基本部分的任务是学习本次课的新教学内容,复习和巩固已学的教学内容。通过设计的体育游戏,反复练习,更好地掌握羽毛球的技术、技能,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顽强、勇敢的意志品质。这部分的游戏可根据羽毛球技术、战术组合来编排,进行体育游戏教学,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运用技术、战术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能力。教师要注意把控课堂教学进度,照顾到班级内的绝大多数学生,确保学生训练水平的整体性提升。

(三)结束放松阶段

为使学生在羽毛球课中造成的疲劳能尽快的消除,这部分游戏的设计和安排主要是注重游戏的娱乐性、趣味性,这样有助于消除疲劳,使机体的生理、心理得到调整、放松,使学生很快的从紧张状态过渡到相对安静的状态。例如,可以开展这样的游戏活动:在游戏开始前,游戏者分成若干小队,每人拿拍子后准备,听到教师发出口令后出发,快速地用拍头把地面上的羽毛球捞到拍弦面上,然后再放回地上继续捞球,以此类推,在规定时间内捞起球的次数多的队为胜。

三、体育游戏教学法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教师在编排羽毛球游戏时,必须围绕课的基本教学任务,使羽毛球游戏真正成为羽毛球基本技术教学的一部分,起到应有的教学促进作用。另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情况以及场地器材设备和游戏时间的长短和人数等情况。从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出发,综合运用各种教法,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尽快掌握羽毛球技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为他们终身锻炼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耿中立,唐子文.游戏教学法在8-10周岁少年儿童暑期蛙泳培训班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6(07):164-165.

羽毛球教学教案篇7

【关键词】 阳光体育 高校 羽毛球 现状 瓶颈

此文参加2010年12月全国高校运动训练年度科学报告会获中国体育科学运动训练学分会一等奖。

2011年陕西省体育局科研课题项目,编号11112。

引 言

高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体育的重要基础。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学生必须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高校体育活动的实施是加强大学生体能素质的重要环节。

2005年国家教育部调查学生的耐力、力量、速度、体能指数持续下降[1],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令人堪忧。 2007年国家提出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转化为每个学生的身体力行。由于羽毛球运动是集智能、体能、技能为一体的全身性的隔网对抗型运动项目,具有简便性、娱乐性、强身性、安全性等特点,特别方便校园开展,对伏案工作者的周身尤其是颈眼部锻炼效果好。在调查的442个对象中有89%的学生对羽毛球活动持不同程度的兴趣。有70.6%高校学生对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及广州第16届亚运会的羽毛球比赛是关注的,有60%同学正确回答出中国获胜名次。尽管羽毛球运动已成为大学生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最佳选择项目,但离“阳光体育运动”要求的目标相差甚远。以科学发展观研究现阶段高校羽毛球活动的现状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对象与方法

采取随机与立意抽样结合对西安体育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宝鸡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汉中师范学院、榆林学院、安康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32所本科高校进行一学期的走访。参照体育管理学中体育市场情况调查表[2],发放《高校羽毛球活动现状问卷》各校教师40~50份,有效问卷540份,学生问卷各280~300份,有效问卷820份,回收率90.3%,对有效问卷整理归类。运用spss对指标数理统计。查阅互联网和文献期刊中相关理论资料。设置三角锥模型结构示意图剖析,运用演绎与归纳方法得出研究的结论。

分析与讨论

1.构成高校羽毛球活动基本要素

笔者认为构成高校羽毛球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政策与管理、人力资源与设施资源、客观的需求条件、社会发展契机。利用创设的三角锥模型结构示意图的四要素展开剖析(见图1)。图中的四个基本要素相互关联,共同作用,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发展中,并影响着羽毛球活动的开展状态。

2.高校羽毛球活动的政策与管理

我国现行的社会体制决定了政策与管理在高校中的决定性作用,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运行起着方向性的作用和依据。教育部对学生体质健康尤为关注。从建国初实施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2007年“阳光体育运动”,提出用3年时间提高学生体质,使85%的学校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85%的学生达到标准的及格以上,85%的学生落实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3]。再到2010年提出:“人人享有体育权利,全民参与体育健身”[4]的国策说明国家对全民素质的重视程度。

目前学校基层管理部门高歌“阳光体育运动”但实际操作中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部分管理者存有安于现状、忽视发展、缺乏创新、欠缺主动积极地挖掘其潜力,在具体操作上有效办法不多等问题。现行的应试教育,使学生的羽毛球活动受考分至上、就业压力的制约,重视程度不够,处弱势地位。

3.高校羽毛球活动的人力与设施资源

人力资源与设施资源是保障活动发展需求的基础要素与前提条件。在调查的高校中羽毛球教师中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水平的仅占3%,二级运动员水平的仅有10%,非专业教师兼羽毛球课的占87%,现任羽毛球教师多是通过自学或短期培训直接上岗。此现象反映了陕西省高校羽毛球专业教师技能水平结构不合理,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缺乏精尖人才,影响着羽毛球活动的质量。自1996年教育部准许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以来,目前只有西北工业大学作为重点项目招收羽毛球高水平运动员,这就显得羽毛球高水平运动员云集在陕西高校的数量太少了。7年来西北工业大学将羽毛球竞技与普及相结合效果很好,已成为陕西省高校的领头军。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硬件设施得以更新和完善,32所高校中有综合球馆达80%,资源较为丰富,部分场馆为综合项目使用,基本服务于教学训练、课外活动、竞赛及其他娱乐活动。但60%场馆规模不高,设施标准较低,不能承接全国性比赛。由于各高校场馆的管理与归属部门不同,如有的归属于院办管理,有的归属于场馆中心管理,有的归属于教研室管理。由于管理上的理念不同,存在利用率上的不充分。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对场地设施利用率不满意(见表1)。在实地考察中学校可充分利用避风的空地多建室外羽毛球练习场,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对羽毛球活动的需要。

表1 教师对羽毛球场馆利用率一览表(n=242)

4.高校羽毛球活动的需求

需求是保证高校羽毛球活动发展的基本因素及原动力。随着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学生对活动内容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羽毛球活动逐渐成为校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调查中显示56%的学生将羽毛球运动作为课余活动的锻炼项目,他们大多数在教学楼前、宿舍楼下以及空地上开展活动,在活动时由于不知道正确的动作要领,只可作简单的对击球练习,渴望到室内球场地上课及得到高手或专业老师的指点。学生在积极参加羽毛球活动的时候,50.9%的学生关注对羽毛球运动给自己带来的娱乐和健康,39%的学生关注教师规范动作,10.1%的学生关注自己的竞技水平的提高。对校园羽毛球活动的教学内容进行与课外活动条件基本满意,但对竞赛组织频率与学校竞技水平基本不满意(见表2)。

61%的学生认同学校在开设课程中没有组织过羽毛球比赛,因此由学生自发组织的群众性比赛在各大学校园经常出现,此现象表明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并没有引起体育领导部门的重视。笔者特别对四所院校开设羽毛球专修课调查:西安体育学院作为西北第一体育专业学府根据社会体育市场的发展需求,于2004年至今从选修(36学时)扩大为主、专修课(520/432学时)又增设副修(104学时),7年教学发展中呈现学生人数倍增,专业教师缺少,学生就业好的现象。西北工业大学体育优势项目是羽毛球,近7年每年专修羽毛球选修课人数高达1200,占到选修总人数的18.6%(见图2)。

图2 高校羽毛球设专修课学生增幅示意图

5.高校羽毛球活动的契机

契机源于多方面因素,是构成活动的重要因素,对现实活动的发展起着客观作用。教育部2007年号召“阳光体育运动”,借北京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健康理念,乘广州2010年亚运会男女团的佳绩及中国羽坛占世界冠军63%的优势[5],都将极大地振奋高校学生热爱体育参与运动的热情。学生在享受竞争和感动运动员拼搏精神的同时,逐渐内化为对此运动的理解与参与。相信高校羽毛球活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将是和平时期永恒的主题。

结 论

(1)教育部十分重视学校体育的开展,对学生体质健康尤为关注。(2)应试教育考分压力依然,羽毛球活动在某种程度还处在弱势地位。(3)高校场馆设施资源较丰富,但存在归属上的不同,出现管理上薄弱、利用率不充分。(4)部分管理者在羽毛球活动开展中安于现状、忽视发展、操作上欠缺有效机制。(5)高校羽毛球教师结构不合理,缺少高水平专业教师及运动队来提升与普及。(6)近七年学校学生参与羽毛球课程及活动的需求量呈快速上升趋势,逢历史良好发展契机,学生热爱羽毛球的空间潜质大。

建 议

(1)面对应试教育的现状,制订开展羽毛球活动计划、实施、监控、评估、责任制度。(2)充分利用学校避风的空地多建室外羽毛球练习场,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参加羽毛球活动的需要。(3)积极引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提高与普及相结合。(4)建立高校间羽毛球联盟组织,确立章程的制订,共享各项权益。

参考文献:

[1]杨霄.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研究,2008,26-27.

[2]钟天朗.体育经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体育娱乐健身市场情况调查表.2008.73-74.

羽毛球教学教案篇8

关键词:比赛法;高校;羽毛球教学;应用与研究

引言

当下,羽毛球是我国群众体育中开展最为广泛的隔网对抗性运动项目。所谓的“比赛法”就是指在利用比赛的环境,按照统一的比赛要求来完成教学内容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比赛法运用到普通高校羽毛球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优良道德意志品质及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运用比赛法对东北大学2010级公共体育课的2个班级学生进行羽毛球项目的教学。其中1班学生28人,女生15人,男生13人;2班学生26人,女生10人,男生16人。

2、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

为了初步拟定研究的具体内容,制定实验方案,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并阅读了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相关方面的书籍。了解掌握“比赛法”的基本概念及使用方法,并最终应用于本文的研究之中。

②问卷调查法

实验之前,作者向研究对象班级学生发放关于《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之羽毛球项目调查》的问卷,每人一份,共计54份,回收54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50份,有效率为92.6%。

③实验法

实验时间:2011年9月初――2011年12月底

实验方法:

1)将东北大学2010级公共体育课的2个班级学生分为1班――实验班;2班――对照班;由同一名任课教师进行授课。

2)两个班级学生在授课前都未为接受过正规、系统的羽毛球教学及训练;均按照正常的教学计划进行羽毛球技术的教学。

3)学期末进行技术考核,内容为:发球和击高远球技术评分分为5、4、3、2、1分,五个等级;达标标准――发球:左右半区各发5颗球,共计10颗球,每边3颗球及以上为合格;击高远球:连续击出10个高远球为满分,6个以下为不及格。

④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在文中以列表或图形的形式将所得有效数据进行比较、展示,以辅助说明研究结果。

二、结果与分析

1、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在正式进行本次实验之前,作者对被调查班级的学生就选择学习羽毛球课程的原因、需求和内容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对于学习该项目课程的原因和羽毛球运动特性的问题学生们的选择由问卷调查结果可知,该阶段学生选择学习羽毛球运动的目的大都是在以完成所需学分为前提的,这个比例占到了调查人数的54%;有近22%的学生认为,学习羽毛球是为了给自己增加一项业余爱好;而有16%的学生将学习这项运动当作了扩充社交圈的手段和途径,剩余8%的同学选择了其他。这说明,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中,学生们选择并完成课程多半还是相对被动的。

2、在课堂上学生自主练习时间比较

练习是学生掌握并巩固新学知识和技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否是在主动接受新异刺激以及主动练习的时间长短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习得技术的水平。因而,作者将两个班级学生们在课堂上自主练习的时长做以比较,以便得出不同教学方法所起到作用与差异。

这说明:采用比赛法有助于增加学生自主练习的意识和练习时间。比赛法教学方式有力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们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了主动获取知识,并且这一转变将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

3、测试成绩对比

为了检验比赛法教学方法在羽毛球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任课教师在学期末选取教授过的羽毛球发球和击高远球技术动作进达标考核,并以此作为评价该教学方法的是否有效的标准。具体考核结果如下(见表 )

从表中显示的结果来看,实验班学生的两项基本技术动作考核成绩均要好于对照班级学生的。这说明,在实验班级采用的比赛法教学方法在羽毛球教学中是起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由于该方法中存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因而促使学生们在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下,最大限度地接受外来刺激,同时也在尽最大可能的彰显自己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①高等教育院校学生选修课程仍是以完成学分为首要前提,并没有将学习知识和技术的本质提升到增强自身技能的层面。因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热情度等表现不高。

②学生选取羽毛球体育课程的原因是由这个项目的特性决定的:简便易学、运动强度适中、参与人群范围广、消费相对较低等。

2、建议

①在高等院校的教育中应该尽可能淡化学生以修学分为主的思想意识,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该阶段的学习应该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工作和生活而学,而非为了分而学。

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创新体育课教学方式和方法,增加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罗育华.羽毛球教学中竞赛法运用的研究与实践[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5(2):79-81.

[2]刘 江.羽毛球教学中比赛法运用效果的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作者简介:

羽毛球教学教案篇9

关键词:业余;羽毛球运动员;场地意识

前言:羽毛球运动属于技战术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运动员的技术能力以及战术运用能力是其竞技能力的核心,在战术能力上,要求运动员不仅具有正确的战术理念、针对性强且先进的战术指导思想、全面先进的战术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各种战术形式,将战术理念、战术指导思想、战术知识、战术形式最终表现在比赛时的有效战术动作。这就需要训练运动员灵活和敏捷的战术意识。因此,羽毛球运动员的良好战术意识是在比赛时取得优异或理想运动成绩的必要条件。

1.业余羽毛球运动员场地意识的概念

业余是针对专业而言,业余羽毛球运动员就是指非专业的羽毛球运动员,主要是指没有经过以羽毛球运动作为职业的系统的羽毛球训练。

意识是指人脑的一种机能以及属性,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使人们积极地、主动地、有目的地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体育运动的场地意识主要是指运动员以制胜对手或为表现出优异的运动成绩为目的,利用场地因素达到上述目的的能力。

2.业余羽毛球运动员场地意识的培养

运动员场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操作条件反射完成的,运动员通过理论学习以及实践操作后,会发现场地意识中不完善、不正确的内容,进而不断纠偏、纠错,使自我的场地意识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是在不断试错过程中获得了正确答案的过程,操作在前,刺激在后,强化物与反应相结合,同时强化作用是增加操作的强度或操作发生的概率。

2.1 培养业余羽毛球运动员场地意识的一般途径

业余羽毛球场地意识的培养途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有三种方式:

1)理论知识的学习 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培养业余羽毛球运动场地意识的重要方法,运动员对战术指导原则、战术内容、战术形式和方法以及对羽毛球飞行的物理特性等的准确、练掌握,对形成正确的场地意识起到重要的作用。

2)科学、系统训练 运动员场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操作条件反射完成的,运动员通过理论学习以及实践操作后,会发现场地意识中不完善、不正确的内容,进而不断纠偏、纠错,使自我的场地意识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科学的训练是有效形成正确、全面场地意识的必要保证,同时,应该使训练的过程较为系统,只有系统的训练,才能保证场地意识水平达到较高的程度。

3)实践经验的总结 培养业余羽毛球运动员的场地意识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应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教学比赛以及对抗赛。通过理论学习,使业余羽毛球运动员对战术知识等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在有明确目的性、针对性的训练、教学比赛中,运用已有理论进行指导,并对理论进行检验以及再认识,形成适合自己技战术特点的、正确的场地意识,同时,通过对抗赛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场地意识内涵。

2.2业余羽毛球运功员场地意识培养

业余羽毛球运动员的场地意识是运动员利用场地因素控制对手以及利用场地因素摆脱对手控制的能力,业余羽毛球运动员的场地意识主要通过运动员在相邻的两次击球所对应的场地区域的跑动得分率及失分率来表现出来的。

3.业余羽毛球运动员场地意识与技术

3.1 业余羽毛球运动员场地意识与技术的关系

羽毛球技术是羽毛球运动员完成击球动作的方法,是在训练、比赛中形成的暂时性神经联系。羽毛球场地意识是指在比赛中,以制胜对手或为取得理想运动成绩为目的,利用羽毛球场地及场地环境的能力。由于很多业余羽毛球运动员由于训练的系统性较专业选手有天壤之别,同时业余羽毛球运动员的基本功较专业选手有着巨大差距,很多业余羽毛球运动员的技术在泛化、分化、巩固乃至自动化阶段对场地环境有较大的依赖,场地环境的改变对其技术动作有较大的干扰。

3.2 业余羽毛球运功员竞赛场地意识对技术的影响

很多业余羽毛球运动员由于训练的系统性不足,导致技术动作在击球时对球飞行的各种物理参数的感知需要通过场地环境提供辅助参考,这就导致业余运动员在陌生的场地比赛时,其技术水平的发挥受到较大干扰,甚至技术动作出现变形。

随着羽毛球运动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普遍喜爱,羽毛球场馆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各种业余比赛多如繁星,如果业余羽毛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的发挥在较长时间里受到场地因素的影响,既不利于羽毛球运动的发展,也不利于业余选手取得好的成绩。

3.3 业余羽毛球运动员竞赛环境的场地意识对技术的影响

随着群众羽毛球运动日益普及,很多羽毛球馆是各种厂房改建而成,也有一些是其它的运动馆变换而成,这就导致羽毛球馆的光线亮度、空旷程度以及有无背景色等的巨大差别,其中业余羽毛球运动员普遍认为光线亮度、背景色以及空旷程度是对其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同时,心理学的知识表明光线亮的物体看起来运动速度快,光线暗的物体看起来运动速度慢;场地越是空旷,对球的运动速度感觉越慢;有装饰的运动背景下感知物体运动要较无背景感知更准确。在比赛中经常发现,业余羽毛球运动员在光线较暗、场地空旷以及无背景色的场地比赛时,往往会导致击球出现失误,挥拍偏晚,且容易漏球或打偏。

结语:

羽毛球场地意识是运动员自觉的心理活动。业余羽毛球运动员在提高竞技能力的过程中,往往重视自身的技术能力,重视战术行动的能力,而对场地意识关注不足,正是理念的偏差导致业余羽毛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较早出现瓶颈现象,业余羽毛球运动员应高度重视场地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参考文献

[1] 吴练.试析意识在体育竞技中的作用.[J].贵州大学学报,2003.2:212-216.

羽毛球教学教案篇10

关键词:新赛制;羽毛球运动 ;影响

新赛制主要内容是:将15 分制(女单11 分制)改为21分制,将发球得分制改为每球得分制。

一、对运动员的影响

1.对运动员体能的影响

以前的比赛时间比较长,如果打满5 局,通常都要长达四五个小时,这让运动员筋疲力尽。长时间比赛无论是对运动员的生理还是心理,都造成极大的消耗。新赛制下的比赛,时间短、节奏快,减少了运动员的体能损耗、降低了运动损伤的几率,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2.对运动员心理的影响

新赛制采用每球得分制,无疑加快了比赛的节奏,相对缩短比赛的时间,运动员在比赛时的心理随之产生了变化,压力由此增大。对于发球者来说,发球者更需要发好每一个球,因为发球出界或没过网就失分,接发球更是要注意力集中,如果判断失误或者没接好球,回球质量差那就会丢分了。因此,在现在的比赛中,运动员必须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对每一个球,每一个回合都要全力以赴,这就要求运动员具备优秀的比赛意识和心理素质。

二、对裁判员的影响

1.对主裁判的影响

21分每球得分制,每球必争、比赛节奏快,主裁判如何把握合适的尺度和节奏是关键。恪守公平、公正、准确和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新规则比赛中羽毛球裁判应有的基本素质。特别是在大型的国际比赛中,主裁判的每一次判罚都和国家、球队、球员的利益有关,和旧赛制相比,每一次判罚都有得分出现,可以说主裁判的权力很大,这样也给其增加了压力,这就需要主裁判高度集中注意力以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2.对发球裁判的影响

现在的比赛中,发球和接发球变得相当重要,发球者的发球变化多、质量高、动作一致,这就要求发球裁判员对其发球时的动作判罚更加准确,对他(她)发球时的过腰和过手等判罚要准确和公平,发球裁判对于提前移动(“脚违例”)的判罚要更加公正和准确。另外,在特定的时间段,尤其是比赛焦灼或者比分落后的情况下,接球者可以以还未做好准备为理由来打乱对方的节奏,使自己得到调整或喘息的机会。因此,根据新赛制的比赛特点,发球裁判一定要凭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素质区分什么情况是接球者没做好准备,而判重发球;什么情况是接球者判断球将发失误而未有做出还击,而判得分等。

3.对司线裁判的影响

司线的判罚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虽然主裁判可以改判,但在一般情况下,主裁判还是尊重司线的判罚的。过去15分制,司线的一到两次误判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对比赛的结果造成大的影响;而现在,因为每球得分,一次误判就有可能影响运动员的心理,还可能直接造成对比赛结果的影响,如果出现两个误判,而这两个误判还发生在同一个队员或同一个队上,那将会对比赛过程和比赛结果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决定其运动生涯。

三、对比赛的影响

新赛制的要点在于使比赛的节奏加快,增加比赛结果的悬念。传统比赛赛制规定拥有发球权才能得分,而现在每球得分制,双方运动员每球必争,在场面上明显比过去紧张和刺激。过去,运动员在比赛初期没能很好进入比赛状态,还在需要调整和适应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从换发球的环节中调整过来,最后取得比赛的胜利;而新赛制下,如果比赛初期没能把握好,也就是没有抓好开局,很难从逆境中“起死回生”,一旦对手打出了气势和节奏,就负多胜少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之所以推行新的赛制就是希望羽毛球运动能够在全世界广泛地开展,不希望羽毛球重大赛事的金牌全部或大部分成为某一个或某些国家的囊中之物。因此,新的赛制的实行对羽毛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开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总之,在掌握了新赛制相对于旧赛制的变化的情况下,作为运动员和教练员,要根据赛制的改变,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并在训练中对技战术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总结其新的特点,掌握制胜的规律,以适应新赛制带来的冲击与变化,使我国的羽毛球运动不断发展。作为裁判员要研究新赛制,更好地做到公平、公正地执场。

参考文献:

[1]汪剑,陈文菁.羽毛球赛制变革及其影响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3).

[2]焦玉娥.从规则变化看羽毛球运动发展[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1).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七初级中学) 皇裁辞榭鍪墙忧蛘吲卸锨蚪⑹蠖从凶龀龌够鳎械梅值取br>

3.对司线裁判的影响

司线的判罚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虽然主裁判可以改判,但在一般情况下,主裁判还是尊重司线的判罚的。过去15分制,司线的一到两次误判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对比赛的结果造成大的影响;而现在,因为每球得分,一次误判就有可能影响运动员的心理,还可能直接造成对比赛结果的影响,如果出现两个误判,而这两个误判还发生在同一个队员或同一个队上,那将会对比赛过程和比赛结果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决定其运动生涯。

三、对比赛的影响

新赛制的要点在于使比赛的节奏加快,增加比赛结果的悬念。传统比赛赛制规定拥有发球权才能得分,而现在每球得分制,双方运动员每球必争,在场面上明显比过去紧张和刺激。过去,运动员在比赛初期没能很好进入比赛状态,还在需要调整和适应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从换发球的环节中调整过来,最后取得比赛的胜利;而新赛制下,如果比赛初期没能把握好,也就是没有抓好开局,很难从逆境中“起死回生”,一旦对手打出了气势和节奏,就负多胜少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之所以推行新的赛制就是希望羽毛球运动能够在全世界广泛地开展,不希望羽毛球重大赛事的金牌全部或大部分成为某一个或某些国家的囊中之物。因此,新的赛制的实行对羽毛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开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总之,在掌握了新赛制相对于旧赛制的变化的情况下,作为运动员和教练员,要根据赛制的改变,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并在训练中对技战术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总结其新的特点,掌握制胜的规律,以适应新赛制带来的冲击与变化,使我国的羽毛球运动不断发展。作为裁判员要研究新赛制,更好地做到公平、公正地执场。

参考文献:

[1]汪剑,陈文菁.羽毛球赛制变革及其影响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3).

[2]焦玉娥.从规则变化看羽毛球运动发展[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