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检查十篇

时间:2023-03-26 06:16:20

影像检查

影像检查篇1

门诊时间:每周星期一至五上午出诊。

自从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第二年就被用于对人体进行检查,形成了放射诊断学,以后设备和技术不断发展,到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包括数十种检查手段的庞大体系,可用于诊断也用于治疗,这一学科被称作医学影像学。那么各种影像检查方法有哪些优缺点呢?

透视:是最常见的检查方法之一。可通过透视看是否是肠穿孔或是肠梗阻;定位取异物;骨折手法复位等等,都离不开透视。透视不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得出结论,而且费用低。当然,X线透视也有缺点,透视时X线的辐射量较大,尤其对于儿童及孕妇,所以应当尽量以X射线摄影代替胸部透视检查。

超声:B超是我们最熟悉的另一种影像检查方法。它的优点是方便、快捷,安全无辐射,可以动态观察人体内部器官的运动,目前在腹部、盆腔,已成了首选方法。用于体检、妊娠过程观察时,更能体现它的优势。还有彩超,除观察疾病的形态学改变外,还可以观察病变内部的血管生长、血流供应情况,对于定性诊断帮助很大。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上,也成了一个重要的手段,如先天性心脏病,彩超是常规和必备检查。当然,超声检查也有一定的限度,它的分辨率不高,对病变的识别上不如CT、MRI等其它检查。

X线拍片:也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之一。外伤时怀疑骨折,可拍X线片,确定有无骨折及部位,并作为骨折治疗后,观察有无骨痂形成,前后对比,看对位对线以及生长情况。X线平片几乎可以用来观察全身的骨骼系统情况,另外,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病情发展过程的观察有较突出的优势。现在医院里的CR、DR是数字化X线拍片的名称。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在颅脑具有独特价值,如对出血、梗塞、颅内肿瘤、脓肿、脑外伤的诊断及治疗后复查,为病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目前已成为颅脑病变的首选方法。在胸部疾病的诊断上,作为X线片的补充,可以明确肺内有无实质性病灶,纵隔有无淋巴结或是肿瘤转移灶。在腹部、盆腔疾病方面,作为B超检查后的一种进一步检查手段,可以观察肝、胆、胰、脾、肾、妇科、盆腔、男性前列腺等的肿瘤、炎症及外伤情况。螺旋CT检查速度快,尤其多排螺旋CT扫描,克服了以往检查的,如用于心脏检查,显示冠状动脉与心血管造影效果接近,已成为冠心病的一种筛选手段;另一方面,一次扫描可以获得大量信息,可做三维重建,从而以一种立体的方式显示病变,观察细节,更易为临床医师或病人所理解和接受。

磁共振成像(MRI):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诊断明显优于CT,不论是颅脑还是脊柱都能提供近乎解剖图谱的清晰图像。在临床上,它可以在病人无任何创伤的情况下,无需病人特殊的配合,清晰地显示血管,诊断血管病变及其它病变与血管的关系。在腹部,其优势是水成像,包括胰胆管成像、尿路成像,可不使用造影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幅图像,现在已基本取代了原来的胰胆管造影像检查。然而,带有心脏起搏器的人,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禁用此项检查。

介入放射学:是一种新兴的检查并可治疗的方法,它是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进行诊断或治疗。对于肿瘤,栓塞治疗可以减少术中出血、肿瘤缩小,利于手术切除,减少术后复发。恶性肿瘤晚期,失去手术机会者,介入治疗是一种满意的选择,可以进行肿瘤栓塞、化疗,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对于血管性病变,如外伤性出血、产后大出血、胃及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肿瘤出血、动脉瘤等,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在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已成为最活跃的一个领域,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也是冠心病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介入治疗术已成为与内科治疗、外科治疗并立的第三种治疗方法,其禁忌症是相对的,如凝血功能障碍,全身衰竭、年龄过大、心肺肝功能不良、甲亢及造影剂过敏等。

SPECT:核医学成像属于“功能显像”。如:SPECT的全身显像,指显像剂进入人体后,进行全身采集放射性的分布信息,获取全身性分布图像。全身骨显像,全身血池显像,全身淋巴显像,全身软组织显像,全身肿瘤标识物显像等,进行“全身普查”,对寻找恶性肿瘤的转移灶十分有价值。

影像检查篇2

X线胸片通常,也是最起码的选择,就是需要拍一张胸部正位片,看看肺里面是否有阴影存在,是片状的炎症,还是条索状的结核,或是成块状的肿瘤?如果真的发现病灶存在,就得加拍一张胸部侧位片,以明确病变的位置。常规是哪侧有病哪侧靠片,以增加病灶的清晰度,减少放大率。如果是左侧有问题,就得左侧靠片,如果是右侧有问题,就得右侧靠片。

CT平扫如果仅仅是肺炎,或是肺结核,其影像学检查也就到此了。但是,如果把握不准,或是考虑肿瘤的可能性时,那就相对麻烦一点。首先,其影像学检查少不了做CT检查。如果病灶较小,或是对病灶内部结构以及周围特点分辨不清时,需要加扫薄层。也就是在普通CT平扫的基础上,根据病灶的大小,选择适合于病变特点的、较薄的层厚再进行扫描,以进一步了解病变内部及其周边尽可能多的信息。

CT增强扫描 CT平扫并不是万能的。有时对淋巴结或是血管影分辨不清,就得做CT增强扫描。通过静脉给患者注射对比剂,以进一步分辨出是血管影,还是淋巴结,或是肿块,以及了解肿块内的性质、特点等。增强扫描通常分动脉期、静脉期、毛细血管期。为了抓住这3个不同的扫描时期,就得进行3期CT扫描。通过大范围的扫描,还可以看看远处有无淋巴结转移灶。有时还得延迟3~5分钟时间进行延迟扫描,对病变提供更强有力的证据,加以鉴别诊断。

CT灌注扫描按照以上的方法检查,就相当于给5个病人进行CT扫描。如果医生单纯考虑病灶本身,为病人减少X线的辐射剂量,可就病灶本身进行扫描,甚至对病灶的中心层面进行扫描,这叫CT灌注扫描,以明确对比剂在病灶内的峰值,这更能明确病变本身的特点,利于影像学的鉴别诊断。

CT三维重建如果医生考虑肿瘤,为了便于手术,给胸外科医生在手术时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可给病灶进行CT三维重建成像。这不需要再进行CT重新扫描,而是将CT检查的原始资料在电脑上取出重新组合成新的立体图像,这叫做三维重组。三维重组所显示的效果,与患者检查时屏气的质量有着密切的相关。

磁共振检查以上检查有时还不够,还得进行磁共振检查。通过磁共振组织分辨率高的特点,可充分显示病灶与血管,以及与心脏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可避免手术大夫在操作过程中误伤了血管,更主要的是,在手术前就能给大夫一个整体的概念,为手术路径的选择做充分的思想准备,并做好手术器械及所需材料上的准备。

影像检查篇3

除去异物

当你打算进医学影像科进行医学影像检查时,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除拍摄部位的一切异物,以防止异物伪影阻碍影像诊断。比如,你做胸部X线检查前,就要去除项链、玉佩,以及纽扣、拉链、胸罩,甚至带有油漆字、画的衣物都得去除。同理,拍摄骨盆时要去除拉链、纽扣、皮带,拍颈椎片时要去除项链、玉佩等。如果是进行磁共振检查,这些金属异物不仅能严重影响影像质量,而且检查时金属异物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而灼伤你的肌肤。因此,做医学影像检查时最好穿棉质服装。衣服以白色为佳,切忌黑色或深灰色,以便于医生为你对摄影中心线。

空腹前往

有的医学影像检查在做之前不能吃喝,如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以及PET/CT、DSA检查。此外,怀疑有肠梗阻、肠穿孔、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及做CT血管成像或怀疑结石存在者,做检查前也要做到不吃不喝。还有的患者检查前非但不能进食,而且还要喝泻药,或从灌肠,把肠内的粪渣排空,这叫肠道准备,避免影响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或影响钡剂灌肠的效果。在进行腹部X线平片拍摄时,当肠腔有气体影响诊断或怀疑有粪石时,也得进行肠道准备。

吃饱喝足

另外也有一些医学影像检查需要吃饱喝足才能进行。例如,腹部的CT检查,喝水的多少以及时间都很有讲究。上腹部CT检查时,就得喝稀释的造影剂300毫升,且喝完后片刻即可进行检查。而对肾脏进行CT检查时,分次喝水的量累计达800毫升,且要等20分钟方可进行检查。如果是检查盆腔,包括膀胱、前列腺、子宫等,要分次喝到1200毫升,等上2个多小时才能进行检查,并在检查前再喝上200毫升。做前列腺、膀胱及妇科超声检查时也需要多喝水,且使膀胱充盈后方可进行检查。

注意次序

也正是因为有一些检查需要吃饱喝足,而另一些检查又需要空腹进行,因此同时做这些医学影像检查时是有先后顺序的。通常,不吃、不喝、不打针的检查可优先进行,而需要吃、喝甚至打针的就得放在之后进行。否则,检查次序一旦反了,先做了本应在后面做的检查,那本应在前面做的检查就得等上一周才能进行。

牢记禁忌

乱做医学影像检查也会造成不良后果,甚至死亡。因此,你要牢记医学影像检查的相关禁忌证.更主要的是。要如实地向医生反映自己的情况,如是否有过敏史,包括打青霉素过敏史或吃海带等含碘量较高的食物时有无过敏史。这会提示医生能否为你进行造影检查,包括X线造影检查、CT增强及造影检查。若你装有心脏起搏器或体内有弹片、金属植入物、胰岛素泵等,这些是磁共振检查的绝对禁忌证,千万不能大意。

配合医生

以上工作都做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配合医生为你合理地进行医学影像检查。在拍摄胸片时,大夫会下达吸气、屏气的指令,你得照做。吸气的目的是为了让肺被气体充盈以形成良好的对比,屏气是为了避免呼吸移动产生移动模糊伪影。而CT、磁共振检查胸、腹部时屏气不仅仅是为了减少移动模糊伪影,更是为了避免因为你无规律呼吸造成扫描层面的改变,以至于遗漏病灶。因此,在做检查时,要听从医生的指令做相关动作。

影像检查篇4

[关键词]颞颌关节;颞颌关节疾病;影像学检查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7-0221-01

1颞颌关节及颞颌关节疾病(TMD)

颞颌关节(TMJ)又称颅颌关节。位居颅底,与中外耳及乳突毗邻,与牙颌系统续连。由颞骨的关节面、下颌骨的髁状突、关节盘、滑膜、关节囊构成,结构精细,运动复杂,是人体唯一具有转动和滑动双侧联动关节。在2003年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中沿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1]。TMD发病率很高,是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临床表现为三方面:下颌运动异常;疼痛、关节弹响及杂音。影像学检查是为了准确了解关节盘、关节盘及关节囊的变化,特别是关节盘与髁状突的关系,以方便临床清晰的了解病变情况及正确的治疗。

2TMD影像学检查

检查包括颞颌关节侧斜位片(许勒位片)、矫正颞颌关节侧斜位片、髁状突经咽侧位片、颞颌关节侧位体层片、矫正颞颌关节侧位体层片、曲面体层摄影片、普通颞颌关节造影检查、关节造影后动态X线录像检查技术、数字减影颞颌关节造影检查、颞颌关节CT扫描、颞颌关节磁共振成像检查,放射性核素三相骨显像。

2.1普通X线检查:由于髁状突水平角和垂直角个体之间差异较大,采用标准颞颌关节侧斜位片(许勒位)此投照方法检查受限。矫正颞颌关节侧斜位片,检查之前须先拍摄颅底位及头颅后前位片,或双侧关节正位体层片,以测量出髁状突的水平角和垂直角,髁状突经咽侧位片,为英国关节病专家TollerPA[2]首先提出,此投照方法可以避免髁状突与颅骨影像重叠。颞颌关节侧位体层片及矫正颞颌关节侧位体层片在显示关节间隙和关节窝、髁状突形态更进一步。曲面体层摄影片显示髁状突也更为满意。有些学者采用X线胃肠机改良颞颌关节摄片法,可获得较好的图像。孟娟红[3]等对350例TMD的病人用曲面体层片、许勒位片、经咽侧位片这三种常规X检查,认为许勒位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62%、96.64%和86.97%。

2.2颞颌关节造影术:1944年Norgaard首先报告颞颌关节造影术并于1974年发表专著以来,颞颌关节造影术得到了较广泛推广和应用。颞颌关节造影按造影部位分为关节上腔造影和关节下腔造影两种,普通关节造影只能拍摄静止的造影图像,而采用造影后动态X线录像,则可作连续的动态观察。对关节盘穿孔、关节盘移位及旋转移位的改变,显示更加清楚。

2.3数字减影颞颌关节造影:是将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与常规造影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方法。将与造影图像无关的其它影像均予消除,使造影图像更为清楚。特别是对于普通关节造影怀疑有关节盘穿孔而不能明确诊断时,更为适用。如能结合动态X线透视观察或动态X线录像观察,则对关节盘移位等可以作出更为可靠的诊断。

2.4CT检查:可以清楚显示关节骨性结构的病变,如行关节造影后,再进行关节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检查,能获得更多的信息。用多排螺旋CT扫描(MSCT),在多层面后重建(MPR)图像上对TMJ骨性形态、关节盘的厚度、关节间隙进行测量。测量髁状突左右径、垂直倾斜角、水平倾斜角,关节窝前、后斜面倾斜角,关节结节倾斜角,关节窝内外径、前后径、深度,关节窝顶骨至厚度。三维CT是新近发展起来的立体成像技术,采取仰卧横轴位及俯卧冠状位两种扫描方式,扫描机无倾斜对颅面部病变区采用3mm层厚连续扫描。经3D软件处理,获得三维CT照片,重建层厚1mm。三维CT更加直观详细的了解髁状突和关节窝的空间位置关系。牙颌面专用锥形束CT(CBCT),使用CBCT进行颞颌关节检查,对扫描原始数据进行重建,获得颞颌关节开、闭口多层面的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图像。依据CBCT图像上存在髁状突磨平、硬化、骨质增生、破坏、囊样变等表现,观察更为清晰。

2.5MR检查:80年代中期,国外MR检查已成为研究和诊断TMJ疾病,特别是TMJID的首选方法。我国目前采用自旋回波SE序列T2WI和T1WI、梯度回波FLASH2DH和质子加权扫描,认为以质子加权扫描、3mm层厚影像最为清晰,可以较好地显示关节盘位置、形态、功能和运动方式的改变、关节周围组织结构的改变、关节硬组织和骨髓的改变、关节渗液的改变等,为首选的最佳方法[4]。

2.6放射性核素三相骨显像:对于颞颌关节显像的报道甚少。2000年国内学者研究放射性核素三相骨显像对TMJDS的早期诊断价值,采取常规前位及张口上仰位三相骨显像对TMJDS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0.83%、87.50%。认为张口上仰位三相骨显像是早期诊断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一种简便易行,无创伤性的好方法。

影像检查篇5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影像检查;MRI;CT

      膝关节是人体全身力量的中要支撑点,而且是人体最大的结构最复杂的关节,比较容易造成损伤。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由于交通事故所造成的膝关节损伤数量正在逐步的增加,及早的采取治疗手段至关重要。其中MRI影像检查技术,可以对韧带损伤程度进行早期判断,并且可以清晰的显示撕裂部位以及半月板形态,为及早进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1]。本文就对我院的46例膝关节患者的MRI和CT影像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讨论MRI影像检查技术的应用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所收取的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选取,其中选取了46例MRI和CT资料保存完整的患者,其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最大年龄64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29岁;左膝24例,右膝22例;骨折29处,半月板损伤23个,韧带损伤71条;采用保守治疗4例,关节镜治疗21例。病程为3h~15d,并且患者全部不同程度的存在膝关节疼痛,肿胀以及功能性障碍的症状。

1.2比较方法

患者全部进行MRI以及CT影像检查,对检查出的骨折,骨损伤以及软组织损伤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3检查仪器

我院的MRI为万东医疗生产的0.36T的核磁共振,扫描基本为T1T2及IR序列矢状位;CT为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ATOM Emotion,是这一公司所推出的二代16层面螺旋CT。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利用SPSS 12.5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运用t检验,利用x2检验率的比较,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MRI和CT影像检查技术的骨折检测情况如图一所示,骨损伤检测情况如图二所示,软组织损伤检测情况如图三所示。

 

3结论

    (1)核磁共振的空间分辨率较高,参数多,可多层面成像,可以很好的显示出骨以及关节附属装置的形态、结构以及组成成分的变化,尤其是对肌腱、肌肉以及软骨具有很好的分辨率,并且对于骨挫伤比较敏感,显示率比较高,大大提高了膝关节损伤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为膝关节损伤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半月板损伤。如果是正常的半月板则是内薄外厚的纤维软骨,并且基质中含有大量的胶原纤维束,没有血管成分,因此在各种序列上都为低信号。MRI影像检查技术中所显示的半月板外形都是三角形,并且厚度会根据年龄以及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当半月板出现破裂时,其纤维软骨的纤维素会出现样变,脂肪细胞浸润,并且在无血管区会出现增生的血管,纤维软骨也会出现坏死或者变性,逐步会被粘液状的基质所取代,日过再加上关节积液的渗入,那么半月板的这些改变都会引起MRI信号的异常[2]。MRI的Ⅲ级高信号影是半月板出现破裂的可靠依据,是进行手术治疗当然关键资料。其中MRI对Ⅰ和Ⅱ级患者进行诊断,其关节镜基本上是正常;诊断Ⅲ和Ⅳ级损伤,其关节镜也基本上一致;如果MRI是Ⅱ级信号,那么在关节镜肉眼很少会见到半月板破裂;如果是在Ⅱ级和Ⅲ级之间,也非常难以判断半月板到底是破裂还是变性。

(3)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其中韧带包括有十字韧带和内外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的作用主要是防止胫骨出现前移,而且和内外侧副韧带以及关节囊后部的增厚部分仪器对膝关节过伸进行限制,在MRI检查中是矢状位显示最清楚的。前交叉韧带在胫骨附着处的上方有脂肪和结缔组织的存在,信号强度会比较高,MRI所常见的分支间是高信号,所以一定要避免误诊成是韧带内信号异常;后交叉韧带的主要主用是来限制胫骨上端相对股骨出现后移,并对胫骨的旋转以及关节的侧方活动进行限制,其在MRI中的矢状位显示最佳,并呈现出斜行的带状低信号影,稍微低于前交叉韧带,并且大多数后交叉韧带会呈现环弓型并向后形成一定的角度。另外韧带可以分为三级:韧带出现内损伤但长度不变,为Ⅰ级损伤;韧带出现内损伤,并且韧带长度也发生改变,为Ⅱ级损伤;韧带出现完全性撕裂,则为Ⅲ级损伤。但是在MRI中是不能依据以上症状进行分级的,只能够分出部分撕裂以及完全撕裂。MRI中所表现的完全撕裂是韧带呈现连续性的中断,周围所弥漫的信号会增强,边缘不清,不见连续的纤维束;不完全撕裂则是韧带出现局部或者弥漫性的增粗,边缘比较模糊。并且可见连续性的低信号纤维束。

(4)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以及关节积液。膝关节损伤容易引起周围的软组织肿胀,关节囊出现积液或积血症状,其中关节积液的出现,就代表着关节囊或者韧带可能出现损伤。MRI中的表现就是出现长T1和长T2的信号,合并出血的T1WI为等或者高信号。

(5)其中CT影响检测技术对骨病灶以及钙化的显示比较准确,并且在检测患者上腹部时不会受到运动伪影的影响,并且可以对患者体内所存在的磁性物质可以进行检测,又具有价格低廉,扫面时间短的特点,可以充分的保证设备的综合利用率。但是其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没有MRI的高,并且具有一定的放射性损害,检测方法以及成像参数比较少,不能够提供充足的诊断信息以及骨性伪影,会对颅窝病变的诊断产生一定的影响。

    (6)总体来说,MRI以其高质量的图像显示,无辐射以及无创伤的优点已经成为了非侵入性评价膝关节损伤的一个重要检查方法,并在骨骼系统检查中是独树一帜的,不仅可以对骨骼的形态结构清晰的反应出来,并且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比较多的生理、生化以及病例信息,联合运用多个序列,大大提高了对外伤性骨髓损伤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准确性,和CT影响检查技术相比,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可以说在影像检查技术中具有不可比拟的地位[3]。目前来说,最大的缺点就是费用较高,但其所提供的影像资料非常可靠,可以使膝关节损伤得到准确及时的治疗,非常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所以仍旧不影响MRI在膝关节损伤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路芸, 张娟,低场MRI在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7,29,(4),423——425

影像检查篇6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1例经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诊断为胃肠间质瘤的病例,整理其主诉、术前辅助检查、初步诊断,对其术前所使用的辅助检查和初步诊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61例胃肠间质瘤病例中,共有34例患者首发症状为消化道出血,占总病例的55.7%;其中有11例患者因出血迅猛而需急诊手术处理,占总病例的18.3%。消化内镜和CT是胃肠间质瘤影像学检查最常用的两种检查,其中内镜使用率为67.2%,CT为65.6%。临床上只使用一种辅助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20.7%,使用2种以上影像学检查诊断准确率达71.9%。结论:胃镜(肠镜)可以作为首发症状为消化道出血的胃肠间质瘤诊断的首选辅助检查,辅以CT能更好的确定肿瘤的位置、边界和转移情况。适当的选取多种影像学可以缩短术前诊断时间,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内镜,计算机断层扫描,内窥镜超声,初步诊断

胃肠间质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性肿瘤,其中为恶性的约为20-30%[1]。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腹痛,早饱,腹胀,肠梗阻,头晕,上消化道出血等,但这些症状均无特异性,因此往往容易误诊漏诊。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针对胃肠间质瘤的辅助检查有消化内镜(胃镜、肠镜)、CT、BSE、EUS、PET-CT、VCE等。本文主要对我院61例确诊的胃肠间质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主诉、术前辅助检查、初步诊断的分析总结,探讨胃肠间质瘤术前辅助检查方案的选择。

1.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2012.1-2014.12湖南省临澧县人民医院 61例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诊断为胃肠间质瘤的病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32例。年龄最小为29岁,最大81岁。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腹部饱胀不适、腹部包块等,其中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病例33例;以无意间发现腹部肿块为主要症状病例为2例;因体检发现肿物的占7例;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为主要症状的病例为19例。

1.2 病理诊断标准

胃肠间质瘤的病理诊断必须依据大体病理学、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结果共同做出。病理结果由我院病理科提供,胃肠间质瘤的诊断必须在组织学符合典型胃肠间质瘤,同时CD117阳性(表达定位在肿瘤细胞膜和细胞质)。

1.3 临床资料

统计61例病例的主诉、术前各项辅助检查使用情况、初步诊断、急诊手术病例数等,绘制成表格。

1.4 辅助检查使用情况

分别统计胃肠间质瘤患者术前内镜(胃镜、肠镜)、CT、BSE、EUS、PET-CT、VCE等辅助检查的使用情况。

2. 结果

2.1 各种辅助检查的使用情况:

表2:各种辅助检查的使用情况统计

注:消化内镜(胃镜、肠镜)使用率为67.2%,CT使用率为65.6%,#P>0.0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临床诊断胃肠间质瘤最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2 使用一种影像学检查与两种以上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比较

表3:影像学检查准确率比较

注:采用1种以上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20.7%,采用2种以上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71.9%, *P<0.0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提高初步诊断准确率的重要性。

表4:胃肠间质瘤患者消化道出血、急诊手术比例

注: 61例病例中,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的有34例,占总数的55.7%,其中,因出血迅猛而又无法明确出血部位及原因,危及生命被迫采取急诊手术剖腹探查的有11例,占总病例的18.3%。

3.讨论

胃肠间质瘤是最常见的一种间叶组织来源的消化道肿瘤,由于存在频发性c-kit基因突变,故而CD117和CD34可作为与平滑肌瘤相鉴别的重要依据。胃肠间质瘤临床症状多无特异性,通常于肿瘤的发生部位和大小有关,多表现为腹痛,腹胀,肠梗阻,头晕,上消化道出血等,其中胃肠道出血和腹部包块为常见临床症状[2]。

由于溃疡多出现在瘤体中央,形似脐,称为“脐征”,胃肠间质瘤患者45%伴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本文统计的我院61例患者55.7%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由于出血迅猛而、无法明确出血部位及原因,被迫采取急诊手术剖腹探查的有11例,占总病例的18.3%,可见临床对于消化道出血的快速诊断、定位是十分关键的。

CT 目前基本成为腹痛患者常规做的辅助检查,而且 CT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内镜诊断胃肠间质瘤的复核手段,减少误诊,可更精确的明确肿瘤的大小、位置、周围情况,也能排除是否有肝转移和其它位置的转移。但是对于体积较小的胃肠间质瘤检出率也较低,这点跟胃镜的不足之处相类似。文献证实,CT对于直径大于2cm的肿瘤诊断阳性率高(87.5%),而当肿瘤直径小于2cm时,其准确率仅为38.1%[4]。

BSE可以对腹内肿块做出间接定位诊断,胃肠间质瘤都有向外生长的特性,胃肠道钡餐造影可重点显示胃肠间质瘤腔内病变范围及黏膜细微结构,能显示出向外生长的肿瘤并能估计肿瘤的大小。

PET-CT对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出现使胃镜、CT在对小胃肠间质瘤的、转移灶以及复发灶诊断上的不足有了很好的补充。研究表明,PET诊断胃肠间质瘤的阳性率在80%以上,甚至可以发现直径小于1cm的肿瘤,但该设备费用高昂,难以推广。

相比于费用昂贵的PET-CT,EUS对于直径较小(<2cm)的胃肠间质瘤,是一个性价比更好的选择。胃肠间质瘤在内镜下多表现为隆起性病变,而内镜超声,能清楚显示胃肠间质瘤其来源于肌层,能明确病变的侵犯深度、范围、有无周围淋巴结转移以及有无周围组织器官的侵犯,这对胃肠间质瘤的治疗方式的选择有着重要意义,是CT所不能媲美的。更重要的是,结合EUS,可大大提高活检的成功率。

除此之外,如果怀疑出血灶位于小肠,由于胃镜、肠镜都无法到达,肿瘤又比较小CT显示不清,可以考虑采用VCE。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任何一种辅助检查都有其局限性,单独使用一种辅助检查的诊断正确率低下(20.7%),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的影像学检查可显著提高胃肠间质瘤的术前诊断准确率(71.9%)。因此我们提倡术前合理的组合多种辅助检查,适当的采用综合性影像学方案,从而缩短术前诊断时间,降低生命危险,提高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李玉林,于昭,程亚宝等.胃肠间质瘤CT表现及预测肿瘤恶性程度的分析[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1,17(2):135-139.

[2] 张晓鹏,唐磊.胃肠间质瘤靶向治疗的影像学评价[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3):208-212.

影像检查篇7

乳腺近红外线扫描:红外线扫描诊断仪为乳腺疾病的诊断,尤其为乳腺癌二级预防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由于此项检查以其安全、简便、快速、无创伤、对人体无害,可重复性等优势,并且检查速度快,非常适用于开展妇女乳腺癌的普查工作,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有独到之处,是一种有价值的乳腺疾病诊断途径。

X线摄片(MG):MG技术已有近90年的历史。1969年法国医生Gross研制出钼靶阳板X线机,该技术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诊断乳腺疾病的重要方法。MG检查方便经济,在乳腺癌普查、诊断、随访中起重要作用,是发现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手段之一,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检出隐匿性及微小病灶,并且在良恶性肿瘤鉴别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MG能检出以钙化点为主要表现的乳腺癌,这是其他设备无法代替的。

计算机辅助乳腺X线摄影(CAD):CAD是通过计算机将钼靶X 线片数字化,再与计算机数据中的正常乳腺进行比较的一种新型诊断技术。由于乳腺组织与肿瘤组织在X线投照下缺乏良好的对比,早期体积较小的肿瘤很容易漏诊。CAD技术可选择性加强图像中有价值的信息,并抑制其他信息,从而达到人眼分辨的程度。CAD已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良恶性病变鉴别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其特点是技术稳定,结果迅速,无生理局限,不受外来因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致密型乳腺所造成的诊断困难。但此技术的临床实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观察。

乳腺高频B超检查(BUS):BUS检查是乳腺X线摄片最重要的补充及释疑方法,BUS与MG是乳腺影像学的“黄金组合”。BUS的优点在于病人无痛苦,无放射性损害,经济简便,特别适于哺乳期、妊娠妇女及年轻女性的检查。在鉴别实性和囊性肿块方面更具优势,并能进行准确定位和明确病灶的层次,同时能探测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的情况。BUS适用于评价致密型乳腺内病变、乳腺肿块伴有弥漫性乳腺腺病、病灶紧贴胸壁等情况。早期乳腺癌的BUS影像表现为肿块形态和边缘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周围组织呈蟹足样浸润、后方回声衰减、周围脂肪强回声、血流丰富等。

影像检查篇8

【关键词】膝关节骨折;X线;CT;影像学表现

膝关节骨折在骨关节创伤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因解剖结构复杂,临床上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容易引起漏诊[1,2]。X线和CT检查作为膝关节骨折的主要手段,在临床中广泛应用[3,4]。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5年11月128例膝关节骨折患者的X线检查与CT检查结果并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28例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6例,女52例;年龄14岁~69岁,平均年龄(38.64±5.33)岁。受伤后就诊时间<24h56例(43.75%),24h~72h60例(46.88%),>72h12例(9.38%);受伤部位:左膝关节伤48例(37.50%),右膝关节伤50例(39.07%),双膝关节损伤30例(23.44%);骨折原因:交通伤69例(53.91%),运动22例(17.09%),跌伤20例(15.63%),高处坠落伤17例(13.28%);合并其他部位骨折21例(16.44%),胸部外创13例(10.16%),腹腔脏器伤9例(7.03%),颅脑伤3例(2.34%);128例患者中膝部疼痛54例(42.19%),肿胀24例(18.75%),膝关节交锁19例(14.84%),功能障碍11例(8.59%);128例患者检查侧方挤压试验阳性43例(33.59%),抽屉试验阳性23例(17.97%)。

1.2检查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受伤后就诊时先行常规以及特殊位置的X线平片检查,观察膝关节损伤情况,有无可疑骨折、或是隐匿性骨折发生。在伤后7d内完成CT检查,全部病例采用日本东芝Activion16TSX-031A多层螺旋CT机进行检查。患者仰卧,取脚先进位,扫描范围根据X线片确定,扫描条件:120kV,200mA,层厚3mm间隔3mm,距阵512×512。疑有半月板骨折时使用1mm连续薄层扫描,扫描切层尽可能与膝关节面平行,扫描范围包括胫骨近端和股骨远端。采用骨窗观察骨折发生情况,采用软组织窗观察软组织、韧带、半月板的损伤情况。对胫骨平台有塌陷、胫骨平台骨折块有劈裂移位、膝关节有半月板损伤及脱位的病例行冠状位、矢状位图像重建并辅以切割技术,单独观察组成膝关节的各个骨端病变。

1.3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CT检查浮膝骨折、胫骨平台骨折及膝关节内游离体结果与X线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检查髌骨骨折结果与与X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影像检查篇9

关键词:脑血管;血管;影像技术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spection Medical Imaging Technical Progress

YANG Hai-yan, CUI Cheng-li, LI Hong-wei

(Baotou Medical Colleg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030, China)

Abstract: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s common disease,Frequently-occurning disease.In recent years,the onset age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tend to be younger,because of the high fatality rate and morbidity,the accturate early diagnosis and the prognosis estimate playing the decisive significance to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This test which mainly for medical radiographic inspection techniques and different inspection of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nd indications is reviewed

Key words:Cerebral artery; Artery; Imaging technology

脑血管病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种。据统计资料显示:国人脑血管病以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多见,约占脑血管病的75%以上,且患者有30%会出现复发[1]。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每年每10万人中就有200例脑血管疾病发生,其中有80~120例患者死亡[2],而存活患者有70%以上的会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因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较高,脑血管病已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甚至是导致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3]。所以,对脑血管病进行早期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尤为重要:一方面对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对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和康复发挥积极作用。

1脑血管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分类

在X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造影(CTA)技术;核磁共振脑血管成像;经颅多普勒超声血管成像。

2 X线血管造影技术

2.1 X线血管造影技术的发展历程 1895年伦琴发现X线后仅2个月,Haskek和Lindental首次在离体上肢的动脉内注入白垩溶液进行动脉造影的尝试。1927年葡萄牙Moniz.E使用碘化钠作为造影剂使颈总动脉显影,发明X线动脉血管造影。1928年Santos等完成了经皮直接穿刺主动脉造影;1931 年Dos Santos首先用针穿刺腹主动脉完成了动脉造影,同年Forsmann报道了心脏的X线造影[4]。1940年古巴放射学家用股动脉切开的方法将导管送入主动脉,但是此方法操作繁杂未被推广。直到1953年Sdldinger设计的循导钢丝插入导管,使经皮穿刺法成为简便、安全的动脉造影术。60年代,神经影像医生直接穿刺颈总动脉、椎动脉或头臂动脉,逆行注射造影剂进行X线脑血管造影。至70年代初,已经采用股动脉穿刺进行选择性脑血管造影,并一直延续到今日。

2.2 X线血管造影的优势与不足 它主要的优势是实施动态观察脑血管的血流,分期显示血管的动脉相、毛细血管相及静脉相,并能够清晰显示血管的狭窄、扩张及闭塞。在X线血管造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造影(CTA)具有各自的优势,但禁忌症较多,这三种血管造影技术不适于以下情况;①碘和麻醉剂过敏;②严重的心肝肾疾患;③严重的血管硬化或穿刺血管严重阻塞病变;④急性炎症、高热;⑤严重的出血倾向和凝血功能障碍;⑥穿刺部位感染;⑦孕妇、婴幼儿。

2.3 X线血管造影临床应用 目前主要应用于血管自身的病变,在X线血管造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介入放射学不仅能够精确的显示病变,而且具有治疗作用,主要利用成形术及灌注栓塞术治疗血管狭窄、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及血管破裂出血。田洪[5]等利用介入治疗成功的进行了动脉瘤术中脑栓塞的溶栓治疗。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3.1 DSA的发展历程 早在1934年Ziedes des plantes就报道过胶片减影法,1961年曾有人提出利用两张相似图像的胶片与胶片间作光学减影处理,从而突出两者大差别,但光学减影过程丢失信息量,不能实时显示,要消耗大量胶片,在临床上没有得到推崇[6]。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的Mistretta小组和亚利桑纳大学的Nadelman 小组首先研制出DSA,1980年11月在芝加哥召开的北美放射学会上公布并展示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1981年布鲁塞尔国际放射学会上DSA得到了一致推崇。之后DSA技术在血管成像上有了进一步发展。

3.2 DSA的优势 DSA主要是通过股动脉穿刺,再利用导管向动脉内快速地注射造影剂,使用数字系统电子设备获取单纯的血管图像。其优势是①对血管分辨率高,对比剂用量少,且属于诊断血管疾病的"金标准";②具有实时成像和绘制血管路径图的能力。③可以在诊断的同时,便于介入治疗操作。

3.3 DSA临床应用状况 DSA适用于①血管:血管狭窄、扩张;闭塞和阻塞;血管瘤;动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瘘等;②出血性病变;③血管的介入治疗;④术后随访等。许多学者利用DSA进行了脑血管的相关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马先军等对60例脑血管病患者行DSA检查,发现血管结构异常高达83.3%[7]。而黄文诺[8]等利用三维成像(3D-DSA)在研究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 CT血管造影(CTA)

4.1 CTA的发展历程 1969年英国工程师汉斯菲尔德利用加强的X线放射源对人的头部进行试验性的扫描得到了脑内断层分布图。1971年他与神经放射学家合作,开始了头部临床试验,在1972年4月召开的英国放射学家研究会上首次发表,宣告了CT的诞生[9]。之后CT机逐渐更新换代,由单排CT发展到螺旋CT,紧接着多排螺旋CT出现,目前较突出的是多排螺旋CT,2005年推出的64排多层螺旋CT(MSCT)能直接获得容积数据,可进行任意方向图像的重组,得到高分辨率的重组图像。MSCT扫描速度增加,显著提高了造影剂的强化效果,极大促进了CT血管成像(CTA)的发展[10]。

4.2 CTA的优势 ①检查时间短,创伤小,可适用于病情严重和不合作的患者[11];②较好地显示颅骨和血管的解剖关系,有利于指导诊疗方案的选择;③便于发现超早期血管病变(如早期血管硬化等),对钙化病灶显示良好;④多方位成像,有利于观察隐蔽部位的血管病变,且有利于筛查早期、无临床症状的动脉瘤。

4.3 CTA的临床应用状况 CTA主要适用于脑血管解剖变异、脑动脉瘤、动脉畸形、脑血管硬化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研究显示[12],利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清晰显示颅内动脉及颅底willis环解剖变异。程晓青[13]等研究显示与DSA相比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脑血管狭窄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00%、98.5%、98.9%,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可取代或部分取代DSA检查。

5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5.1发展历程 磁共振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1977年达马安迪等人建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全身MRI设备。1978年英国取得了第一幅人体头部的磁共振图像。1980年前后,MRI在医学上的发展取得了空前的进步。1985年第一台国产的MRI设备研制成功并逐渐应用于临床。磁共振脑血管成像为磁共振检查的常规技术之一。目前常用的血管成像方法包括三维时间飞跃核磁血管成像(3D-TOF MRA)、对比增强MRA(contrast enhancement MRA,CE-MRA)。

5.2 MRA的优势及不足

5.2.1普通MRA的优势及不足 优势有:①无X线电离辐射;②具备多参数、多方位成像能力;③MRA对脑实质的血管畸形显示良好,检出率较高。不足之处有:①患者体内有铁磁性植入物,心脏起搏器、早起妊娠、幽闭恐惧症患者。需要带监护设备的危重患者不能进行检查;②检查费用偏高;③MRA检查时间偏长;④对钙化灶的敏感度较差;⑤MRA图像容易产生伪影,影响图像效果;⑥MRA所用的造影剂引起副反应。

5.2.2 3D-TOF MRA的优势及不足 它具有以下优点:①空间分辨高;②受血流湍流的影响相对较小;③后处理重建的质量好;④利用人体内的H质子成像,无需造影剂。不足包括:①不利于慢血流的显示;②背景组织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差;③扫描时间相对较长。

5.2.3 CE-MRA优势及不足 它主要的优势[14]是①对于血管腔的显示,CE-MRA技术更加可靠;②出现血管狭窄的假象明显减少,血管狭窄的程度反映比较真实;③一次注射造影剂可完成多部位动脉和静脉的显示;④动脉瘤不易遗漏。缺点在于:①需要注射造影剂;②不能提供血液流动信息;③成效速度快。

5.3 临床应用状况 目前磁共振血管成像主要应用于血管性疾病的检查。有研究表明[15],3D TOF-MRA(三维时间飞跃)可以作为较可靠的检查方法用于颅内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诊断,对狭窄程度在50%?郯99%的颅内动脉的灵敏度为78%-85%,特异度为95%,对于闭塞血管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9%。研究表明[16],MRA和DSA显示血管狭窄程度基本相似,80%的血管狭窄病灶显示,二者结果一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征象较信号缺如或部分丢失征象可靠。

6经颅多普勒(TCD)

6.1 TCD的发展历程 TCD是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来研究颅内大血管中血流动力学的一门新技术。TCD是1982年由挪威Aaslid等首推[17],将检测到颅内动脉血流速度的经颅多普勒超声仪应用于临床,国内于1988年陆续引进。随着能量M型TCD(PMD-TCD)的出现,经颅多普勒超声在临床应用价值将有很大提高[18]。

6.2 TCD的优势与不足 TCD是一种无创的影像检查技术,用于检测颅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利用动脉的血流速度的变化间接反映血管狭窄的程度、部位、侧支循环及动脉闭塞后的再通情况。但也有不足之处[19]:①对颅内段血管的病变,由于受到颅骨的影响,常常不能准确的反映其真实病变;②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③无二维引导,不直观,有些血管不易辨认。

6.3 TCD的临床应用状况 TCD可探测到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后动脉主干(PCA),以及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颅内段主干;①用于显示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及侧支循环建立。80年代国外的研究和90年代国内的研究,均证实TCD诊断颅内动脉狭窄与DSA比较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脑血管病的一项可靠的筛查手段[20];②脑动静脉畸形检测。

7结论

综上所述,脑血管造影各有优势与不足;X线血管造影动态显影,但辐射较大;DSA被认为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但禁忌症较多;CTA可以任意角度观察脑血管,对脑血管的解剖显示较好,但需要造影剂且具有放射性;MRA相对无创,可以清晰显示脑血管影像解剖,但对患者有一定的局限性;TCD无创、经济、便捷,可以反复多次动态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作为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筛查手段,但功能较局限。随着医学领域不断发展,不同的影像学技术相互结合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互相补充,更加有利于脑血管及其病变的正确诊断。

参考文献:

[1]黄立军,蔡成仕,刘英峰,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病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5):962-963.

[2]Light, E.D., Mukundan,S., Wolf, P.D., et al. Real-time 3-d intracranial ultrasound with an endoscopic matrix array transducer[J].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2007,33(8):1277-1284.

[3]李坤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8,8(6):499-502.

[4]于建明,刘建新,杨艳敏等编著.,2009年6月出版.

[5]田洪,张玉波,刘磊.颅内动脉瘤术中脑栓塞后成功溶栓1例[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第11期)

[6]李月卿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

[7]马先军,董万利,邵风扬.6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脑血管形态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9,6(1):37-39

[8]徐跃,梁碧玲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9]黄文诺,王立富,王书祥等.3D-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造影与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1):40-42

[10]Maruya,J., Yamamoto,K., Ozawa,T., et al.(2005).Sinultaneousmulti-section perfusion CT and CT angiography for the assess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J]Acta Neurochir,147(4):383-392

[11]Susanne,W., Michael,K., Tobias,B., et al. Role of CT Angiography in patient selection for thrombolytic therapy in acute hemispheric stroke[J]1998, 29:935-938.

[12]方琼,永强,刘斌,等.MD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及颅底Willis环解剖变异和其代偿潜能的评估[J]解剖与临床,2007,12:383-396.

[13]程晓青,左长京,田建明,等.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2):113-115.

[14]Choi,C.G., Lee, D.H., Lee, J.H., et al. Detection of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occlusive disease with 3D-time-of-flight magnetic resinance angiography with sensitivity encoding at 3T.Am J Neuroradiol,2007,28(3):439-446.

[15]邵康为,杨军,刘伟,等.3D时飞法磁共振脑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J].上海医学影像,2007,16(4):278-280.

[16]李晖,刘怀军,李靖武,等.应用MRA评价后交通动脉开放与后循环形态的关系[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8):1456-1458.

[17]Yeo,L.L., Sharma,V.K.(2010) Role of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Recent Pat CNS Drug Discov,5(1):1-13.

[18]郑文权,王淑梅,张柳燕,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颈动脉超声检查与脑血管造影的比较[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4):117-118.

影像检查篇10

1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

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TCD)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巧妙地与声学造影剂检查即发泡实验相结合。TCD检查时嘱患者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做Valsalva动作,通过探测脑血管循环中是否有来自静脉的造影剂微泡来判断心脏水平是否存在右向左分流,并且可据造影剂微泡的数量来判断未闭卵圆孔的大小及分流的严重程度,该项检查对患者无镇静等特殊要求,因此患者能正确的完成Valsalva动作,从而可以发现经TEE未能识别的微小分流。目前在临床中常常将“TCD发泡试验”作为PFO的一个重要检查手段,虽然TCD发泡试验和TEE一样对心脏右向左分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12,13],但是TCD发泡试验属于间接检查,不能直接观察卵圆孔的形态。最近几年国内外借助心脏磁共振(cardiacmag-neticresonance,CMR)检查来评价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越来越普遍,其中有文献报道CMR用于PFO的检查[14];并且2011年Hamilton-Craig等[2]就CMR与TEE在PFO诊断方面进行比较,但是结果表明在PFO的诊断方面TEE比CMR具有更高的敏感性。Zahuranec等[15]在用CMR来检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栓子来源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但这两项研究均基于小样本量的诊断试验研究,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来证实。

2与卵圆孔未闭相关的隐源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征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卵圆孔未闭(PFO)是隐源性脑梗死患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这一观点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部分学者认为MRI可能有助于区分归因于PFO的隐源性卒中与其他隐源性卒中的对应特征,从而间接论证卵圆孔未闭与隐源性卒中的关系。

2.1梗死灶大小与PFO间的关系

“矛盾栓塞”学说提出后,大部分研究认为PFO导致的栓塞与未闭卵圆孔的大小和心房右向左分流的严重程度有关,未闭卵圆孔直径越大及分流量越大者、或伴有房间隔瘤者(atrrialseptalaneurysm,ASA)、或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静脉系统的血栓越容易通过未闭的卵圆孔进入动脉系统,栓塞的发生率也相应升高[16,17]。Akhondi等[18]通过TEE、TCD和头颅MRI就PFO的形态与隐源性脑卒中患者梗死灶的大小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共收集227例隐源性脑卒中患者,对其中72例有完善的心脏检查(TEE)、头颅MRI(主要包括3个序列:T2加权成像、FLAIR和DWI)及TCD检查资料的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PFO的大小及分流程度与梗死灶体积大小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作者认为仅凭PFO直径的大小还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行封堵术的标准。此外,作者也分析了该项研究的不足之处,首先该研究属于小样本量的回顾性研究证据等级不高;其次该项研究病例的选择是依据有效的TEE和MRI而获得,导致该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而另一项研究就来自“矛盾栓塞危险因素”数据库(RoPF)的2680名隐源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与之前的研究存在很大的差异。该研究中将患者分为伴有PFO与不伴有PFO的隐源性脑梗死患者两组,其中有关梗死灶指数大小的结果分析显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36;P=0.0025),伴有PFO的患者组其梗死灶体积较大[19]。

2.2梗死灶的分布与PFO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