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影像学十篇

时间:2023-03-20 04:54:15

肿瘤影像学

肿瘤影像学篇1

【摘要】35例鞍区肿瘤中,垂体瘤18例,颅咽管瘤13例,脑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蛛网膜囊肿个1例。着重分析鞍区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还对鞍区肿瘤的定性诊断作了讨论。

【关键词】鞍区;肿瘤;影像学

【中图分类号】R73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42-01

鞍区是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多数可根据影像学表现确定肿瘤发生部位,范围大小,密度,并能作出定性诊断。

1资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了我院自2003~2008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35例,其中垂体瘤18例,颅咽管瘤13例,脑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及蛛网膜囊肿个1例。所用影像机GE9000Ⅱ型,30例用冠状面扫描,2例用横断面扫描,3例用冠状面及横断面两种方法扫描,层厚为2~5mm。31例做了强化扫描。

2影像表现分析

垂体腺瘤18例。根据肿瘤是否分泌激素分为有分泌功能的及无分泌功能的垂体腺瘤。有分泌功能的分泌生长激素的嗜酸性腺瘤2例。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嗜碱性腺瘤2例。分泌催乳激素的催乳激素腺瘤1例。无分泌功能的嫌色细胞瘤12例。根据肿瘤的大小直径小于10mm垂体微腺瘤1例。男6例,女12例,年龄27~74岁。

2.1垂体微腺瘤1例采用直接强化冠状扫描,鞍区见9mm×10mm×8mm类似圆形低密度区,边缘清晰,密度不均匀,肿瘤基底部紧贴鞍底,使鞍底骨质受侵犯,局部凹陷,骨质轻变吸收稀薄。大于10mm的腺瘤17例,为类圆形10例,分叶状或不规则7例,17例均作了平描及强化扫描。平描示:8例为略高密度(CT值为40~60Hu)。5例为高密度(CT值为60~80Hu)。4例为低密度(CT值为35Hu以下)。强化示:8例为不均质强化,低密度区CT值为5~16Hu,高密度区CT值为40~90Hu。6例为环状强化。3例为均匀强化。肿瘤侵犯鞍上池16例,鞍上池显示不同程度的填塞或闭塞。4例累及三脑室。2例引起双侧脑室扩大。2例向下破入蝶窦。14例鞍底骨质吸收变薄。1例见有钙化。CT值为130Hu。

2.2颅咽管瘤13例年龄6~45岁,男7例,女6例。13例肿瘤均位于鞍上,6例引起蝶鞍扩大及鞍背骨质吸收。肿瘤最大为72mm×88mm。肿瘤形态呈圆形。类圆形9例,分叶状4例。平扫4例,平扫加强化4例,直接强化6例。平扫为低密度胶囊性肿块,CT值为负10~15Hu。增强扫描表现为环形强化,囊壁规则,CT值为40-67Hu。12例见有钙化。7例肿瘤囊壁呈环状钙化。5例肿瘤呈结节状或弧状钙化,CT值为90~230Hu。13例肿瘤均侵犯鞍上池,鞍上池不同程度的填塞和闭塞,12例三脑室受累及,9例双侧脑室扩大。

3讨论

3.1垂体瘤垂体瘤直径小于10mm,仅位于鞍内,蝶鞍无明显改变,鞍底可见局限性向下凹陷,骨质吸收变薄,垂体内显示局限性低密度区,以上征象为微腺瘤的主要特征。在诊断微腺瘤时,应注意观察正常垂体的高度。大于10mm腺瘤易于显示,影响表现为:肿瘤向下侵犯蝶窦,使蝶窦受压,变偏或肿瘤直接破入蝶窦内。向上肿瘤可突破鞍隔侵入鞍上池,使鞍上池变形,鞍上池部分填塞或闭塞。向两侧可侵犯及双侧海绵窦,表现为海绵窦扩大,肿瘤包绕颈内动脉,侵入的肿瘤常较海绵窦及同侧颈内动脉强化少,海绵窦内的颅神经受压,移位,变形或不显示,海绵窦侧壁受侵蚀,广泛骨质破坏。此征象对诊断垂体瘤亦有较大的定性意义。肿瘤密度显示为不均匀,CT值在90Hu以上者无疑为肿瘤钙化。而密度低、CT值与脑脊液相近者,大多数为肿瘤的坏死或囊性变所致。肿瘤形态多呈类圆形,边缘清晰,光滑,尤其后缘,肿瘤可突入三脑室前部和双侧脑室前角的内下方,并有脑积水表现。本文有7例均有三脑室及双侧脑室受压征象。

3.2颅咽管瘤典型部位位于鞍上池,因此较垂体瘤更易侵及三脑室和室间孔,常出现双侧脑室扩大征象。本文13例其中8例出现双侧脑室扩大。颅咽管瘤一般发病年龄较小,有87%的病例可见囊变或钙化。所以囊变和钙化是诊断颅咽管瘤的主要依据。本文11例见有钙化,但个别瘤体较小可无钙化,并见有向鞍内生长,鉴别往往有困难,本文1例为上述情况而误诊为垂体瘤。当肿瘤主体在鞍内,但肿瘤与鞍底之间仍有间隙,则首先考虑可能不是垂体瘤。

3.3鞍结节脑膜瘤来自鞍结节脑膜瘤,占脑膜瘤的10%左右,常见于鞍结节,鞍隔及蝶骨平面,本组2例均起源于结节。肿瘤形态呈类圆形边缘显示清楚,光滑、规则。平扫密度增高或等密度,有时可见斑点状或不规则钙化。增强后呈均质性明显强化。本文2例均未见钙化,肿瘤相邻骨质可见骨质增生或吸收,蝶鞍一般无扩大。肿瘤较大时或因颅内压增高时出现扩大,变形骨质吸收或破坏。本组2例均未见蝶鞍扩大。仅仅鞍上池受侵,鞍结节骨质吸收,1例侵及三脑室,2例病例术前均误诊为垂体瘤,回顾分析误诊原因:主要是对影像征象分析不全面和认识不足。

3.4蛛网膜囊肿发生在鞍上的蛛网膜囊肿,内含脑积液,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增强后无强化,在鉴别诊断上应注意与不典型无钙化的颅咽管相鉴别。

肿瘤影像学篇2

病理学结果肉眼肿物呈灰白、红结节状,切面灰白、实性,质地硬脆,有灶状出血。显微镜下见肿瘤由梭形细胞及不同比例的胶原纤维组成,肿瘤细胞富于细胞区与疏松区交替排列,富于细胞区,瘤细胞多呈肥胖型组成,核大,染色质呈点彩状均匀分布或边集核膜,核仁可见,细胞异性不明显,无核分裂(图2a);疏松区域细胞呈卵圆形,星形或多角形,分布于水肿样胶质中(图2b)。肿瘤组织中血管丰富,可见扩张的血管,构成外皮瘤样、血管纤维瘤样和血窦样结构(图2c)。免疫组化(图2d):CD34(+)、抗角细胞单克隆抗体AEI/AE3(-)、上皮膜抗原(-)、S-100(-)、结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5%(+)、雌激素受体(-)。考虑左中颅窝底孤立性纤维瘤(中间型)。

临床特点颅内SFTs多以后颅窝多见,无性别差异,多见于成年人。临床症状依据病程和发生的部位不同表现各异,发生在大脑半球者常发生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发生在桥小脑角区者早期常为听力下降,随着肿瘤的增大,可出现脑干受压症状或行走不稳等症状。

影像学特征因颅内SFTs组织学形态多样,生物行为难以预测,其临床影像学表现也呈多样化而缺乏特异性。术前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肿瘤大小与周边组织的关系,却难以定性诊断。CT表现为边缘清楚的孤立性肿块,可见浅小分叶,其实性部分密度一般较均匀,呈较致密软组织密度,囊变坏死区可为低密度。CT增强扫描实质一般呈轻到中度强化,实质部分净增CT值40~85HU,囊变坏死区不强化。MRI表现为T1WI以低信号为主,T2WI为低或中低混杂信号为主,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且典型的脑膜尾征并不呈现。Weon等认为MRIT2WI像的“黑白相间征”及显著不均匀强化的特点有助于SFTs的诊断。

病理学特征原先认为颅内SFTs起源于间皮细胞,但近年来的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发现,SFTs的瘤细胞并不具有间皮的特征,如不表达间皮细胞的标记,电镜下也不见微绒毛结构,提示SFTs是一种间叶性肿瘤。目前大多数人认为其来源于硬膜的CD34阳性的成纤维细胞或树突细胞。肉眼见肿瘤通常呈结节状或分叶状,与周围界限清楚,质地稍硬,切面呈鱼肉状,颜色灰白或灰红色。显微镜下其组织学特点和身体其他部位的SFTs相似: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瘤细胞分布疏密相间,无特殊组织结蛋白;在细胞稀疏的区域“胶原物质沉积”增加,在细胞密集区肿瘤间质有较丰富的裂隙状或鹿角状血管,形成所谓“血管外皮瘤”样的组织学构象;瘤细胞一般无明显的异型性,核分裂罕见。免疫表型特征:SFTs通常表达CD34(80%~90%),CD99(70%),Bcl-2(30%),上皮膜抗原(30%),肌动蛋白(20%),但不表达结蛋白、抗角细胞蛋白抗体和S-100。目前认为绝大多数SFTs都表达CD34、CD99、Bcl-2,其中CD34是公认的比较特异和准确的免疫标记物。研究显示,CD34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有关。一般情况下,在形态学良性的区域CD34表达率较高;而在明显间变的区域,CD34的阳性表达率往往下降或缺失。Bcl-2是一个细胞凋亡抑制蛋白。研究发现Bcl-2在原始间充质细胞中表达,并且是SFTs比较特异的标记物。Bcl-2与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分布特点相似,即良性区域低表达,间变区域高表达。部分病例可检测到激素受体,阳性表达者提示肿瘤有复发可能。

诊断及鉴别诊断结合本组病例及相关文献复习,认为以下的表现有助于颅内SFTs的诊断:①肿瘤部位常较浅;②肿瘤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或为高信号,伴囊变;T2WI上为低或中低混杂信号为主,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且典型的脑膜尾征并不呈现;③瘤周水肿明显。此病确诊仍需病理学检查。颅内SFTs需与下列肿瘤鉴别:①纤维型脑膜瘤。由于纤维型脑膜瘤往往包膜完整,瘤体内胶原纤维玻璃样变及钙化的出现使其自由水含量减少,间质成分增多,因此造成其T2WI信号较低,这种表现是纤维型脑膜瘤常见的表现。病理学上梭型瘤细胞束中可见小岛状脑膜瘤细胞和沙粒体,瘤细胞间嗜伊红染胶原纤维不如SFTs丰富。瘤细胞上皮膜抗原、细胞角蛋白和S-100蛋白呈阳性,CD34阴性或呈灶性阳性。②血管外皮细胞瘤。MRIT1WI多为低到等信号,瘤内可见血管流空影,T2WI呈高信号。由于瘤内囊变坏死及钙化常不均匀,T1WI及T2WI为混杂信号,肿瘤边界清楚,周围水肿轻,增强后明显强化。瘤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短梭形,其间少见或灶性可见嗜伊红染胶原纤维。瘤组织内血管更为丰富,血管腔大小不一呈分枝状或鹿角状。瘤细胞呈波形蛋白阳性,CD34呈灶性或小片状弱阳性。③神经鞘瘤。主要是位于桥小脑区的听神经鞘瘤,以内听道为中心生长,可见患侧内听道的扩大。MRIT1WI呈低、稍低或低等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或以高信号为主混杂信号。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均匀性或不均匀性强化,囊性部环形或分格状强化,肿瘤包膜强化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瘤侧Ⅶ、Ⅷ神经束增粗,与肿块相连。梭型瘤细胞核常排列成栅栏状或形成verocay小体,瘤细胞间无嗜伊红染胶原纤维,可见增厚玻璃样变血管。瘤细胞呈S-100蛋白阳性,Leu-7和髓鞘碱性蛋白也可呈阳性。除此以外,还需与少见的脑膜肉瘤、脑膜肌纤维母细胞瘤和脑膜纤维瘤相鉴别,根据镜下形态学改变并辅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帮助区别。

肿瘤影像学篇3

[关键词] 良性;叶状肿瘤;乳腺;超声;钼靶;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3-0120-05

Radiology feaures of benign phyllodes tumors

CHEN Yaqing1 ZHU Cheng2 CHEN Benbao1

1.Department of Radiology, Zhoushan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Zhoushan 316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Zhoushan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Zhoushan 31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of radiology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in benign phyllodes tumors of breast. Methods Radiology findings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in 14 cases with benign phyllodes tumors of breast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08 to July 2015, including ultrasound, mammography and MR imaging, and compared with the pathological results. Results All the 14 cases with phyllodes tumors of breast were nodules and mass with clear boundary. Both ultrasound and mammography had missed diagnosis. Both ultrasound and MR imaging found heterogeneous zones. Conclusion Benign phyllodes of breast has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n ultrasound, mammography and MR imaging.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methods is an efficient approach for accurate diagnosis.

[Key words] Benign; Phyllodes tumor; Breast; Ultrasound; Mammography; MR imaging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PTs)是少见的纤维上皮肿瘤。WHO乳腺肿瘤分类2012年版保留了“叶状肿瘤”的名称,并将其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个类别[1]。在欧美国家PTs占乳腺原发肿瘤的0.3%~1.0%,乳腺纤维上皮病灶的2%~3%,多发生于中年女性。PTs术后易复发,包括良性PTs,且多数病变较复发前间质增生明显,恶性程度增高[2]。恶性PTs因肿块巨大且出现邻近结构侵犯得到重视,良性肿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与纤维腺瘤等良性肿瘤相似,手术治疗原则不同,因此术前提示良性PTs尤为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4例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良性乳腺PTs患者的超声、乳腺X线摄影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相对照,以提高良性PTs的影像学诊断水平,协助外科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降低术后的高复发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08年8月~2015年7月间在我院手术并病理证实为良性PTs的14例患者纳入研究。1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72岁,中位年龄42岁,3例为绝经后。14例患者均因发现无痛性乳腺肿块就诊,其中快速增大者3例,病程3 d~20年不等。

1.2 检查方法

患者于手术或活检前完成下列检查,绝经前患者避开月经前期。

1.2.1 超声检查 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Acuson S2000 超声系统,探头为14L5线阵探头,频率7.0~14.0 MHz,按顺时针或逆时针顺序,以为中心向外行辐射状扫查,变换扫查位置时应与已扫查切面有部分重叠,每一次扫查均达到乳腺周围脂肪组织。

肿瘤影像学篇4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7月~2014年5月临床确诊为转移性骨肿瘤的23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38~76岁;原发性恶性肿瘤:前列腺癌4例,乳腺癌术后1~3年5例,肺癌9例,结肠癌2例,直肠癌1例,鼻咽癌1例,涎腺粘液癌1例;X线检查23例,CT检查17例,MRI检查16例。

1.2方法

仪器:SiemensAristosVXDR机;SiemensSOMATOMVolumeAccessCT机;SiemensAvanto1.5TMRI检查仪。CT扫描层厚5mm,螺距1.2,部分图像进行2mm的薄层重建。MRI扫描常规SET2WI脂肪抑制序列,SET1WI及T1WI脂肪抑制序列矢状位及横轴位,平扫及增强扫描,DWI横轴位扫描,矢状位层厚4mm,层间距10%,横轴位视病灶大小及范围,其层厚5~8mm,层间距10%~30%。

2结果

23例X线检查12例发现病灶,11例阴性;17例CT检查12发现病灶,5例阴性;16例MRI检查均发现病灶。X线检查阳性率52.2%(12/23),CT检查阳性率70.6%(12/17),MRI检查阳性率100%(16/16)。病灶分布情况:4例前列腺癌的骨转移灶分布于腰椎、骶椎、骨盆;5例乳腺癌的骨转移灶分布于肋骨、胸椎、腰椎、颅骨;12例肺癌的骨转移灶分布于肋骨、胸椎、腰椎、骨盆、股骨颈;直肠癌、结肠癌的骨转移灶分布于骨盆、腰椎、骶椎,1例鼻咽癌邻近颅底斜坡侵犯,1例涎腺粘液癌下颌骨受侵犯。21例为溶骨型,X线及CT表现为松质骨内不规则的斑片状低密度区,边界模糊,伴骨皮质破坏,呈虫蚀状改变,未见骨质硬化边及骨膜反应,部分病灶周围有软组织肿块;MRI检查表现为松质骨内片状长T1长T2信号,边界不清楚,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软组织肿块亦表现为边界模糊的长T1长T2信号及不均匀强化表现,DWI像上病灶呈高信号表现。2例前列腺癌为成骨型转移,X线及CT检查腰椎椎体及髋骨骨质密度均匀明显增高,骨质外形无改变;MRI检查表现为长T1短T2信号。

3讨论

肿瘤影像学篇5

关键词 乳腺肿瘤 MRI 影像学诊断 应用价值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256

乳腺肿瘤多为良性,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而且发病率逐步上升。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乳腺肿瘤的诊断技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彩超、乳透机,特别是乳腺MRI的应用,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是一种无创、无辐射性的检查方法。2010年9月~2011年8月收治乳腺肿块患者10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9月~2011年8月收治乳腺肿块患者101例,年龄21~64岁,平均456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后再经过病理确诊,病理结果共检查出乳腺肿瘤46例。乳腺癌55例。本组101例乳腺肿瘤均为单发病灶,其中右乳46例,左乳55例。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头先进,检查时充分暴露双侧乳腺,将双侧乳腺放置在线圈中心,自然垂放,操作人员需要帮助患者使其乳腺放置在线圈中心,无挤压,保持乳腺的自然形态,俯卧位可以同时减少呼吸伪影,可适当加压使患者保持不动。所有患者均行平扫、DWI、动态增强扫描。扫描方位选择:常规轴位、3D轴位、3D矢状位,部分序列选择脂肪抑制。参数选择常规平扫:①Localizer三平面定位;②快速反转恢复磁化准备自旋回波序列,行T2W1轴位脂肪抑制成像。参数5000ms,回波时间61ms,反转时间230ms,FOV 340×340,层数35层,层厚4mm,激励次数2次。扫描时间4分12秒。③扰相GRE3DFLASH行轴位非脂肪抑制T1加权像:层厚10,层数160,TR 65ms,TE 26ms,Flip angle 25。激励次数1次,扫描时间1分28秒。DWI成像技术:利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技术,行轴位弥散加权成像。参数:TR 9300ms,TE 98ms,TI 230ms,FOV 340×340,层数35层,层厚4mm,采用频率选择脂肪抑制技术,在3个不同的扩散敏感系数B值=40,40,800/mm2时分别扫描。扫描时间2分6秒。ADC值分析:在ADC图像上感兴趣区取病变的中心区域,略小于病灶,尽量取病变的实质部分,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感兴趣面积≥1cm2。同时应用3D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技术,进行三维后处理,李影工作站进行图像剪影,三维重建。

结 果

病灶形态:2例呈点条状,47例呈不规则状或片状,54例有长短不一的毛刺、分叶的肿块。病灶大小:大小范围1~58cm,平均在25cm。病灶信号: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增强,T1WI呈等、低信号,表面扩散系数(ADC)均值(118±029)×10-3mm2/s。病理诊断结果:乳腺良性病变46例(如图1),乳腺癌55例(如图2);MRI诊断结果:乳腺良性病变43例,假阴性3例,诊断符合率935%;乳腺癌52例,假阴性3例,诊断符合率945,总的正确诊断符合率941%。见表1。

讨 论

MRI技术由于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及无辐射危害的特点,非常适用于乳腺检查。乳腺磁共振成像(MRI)分析系统是一种比较新型的乳腺诊断技术。乳腺MRI成像具有以下优点:①对发现乳腺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②可进行三维成像,使病变定位更准确;③对致密型的乳腺、高位、深位病灶显示较好;④对多中心、多灶性病变检出较为敏感;⑤对乳腺癌侵犯胸大肌及腋窝肿大淋巴结的显示更清晰;⑥双侧乳腺可同时成像;⑦对患者无放射性损伤;⑧对发现乳腺病变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乳腺良性病变MRI表现:在MRI平扫T1WI,增生的导管腺体组织表现为低 表1 MRI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例)或中等信号,与正常乳腺组织信号相似;在T2WI上,信号强度主要依赖于增生组织内含水量,含水量越高信号强度亦越高。当导管、腺泡扩张严重,分泌物潴留时可形成囊肿,常为多发,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

乳腺恶性肿瘤MRI:形态不规则、毛刺征、环形强化;间接征象: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曲线呈Ⅱ型或Ⅲ型[1],1H MRS出现明显胆碱复合物(Cho)峰。

本组经MRI确诊乳腺良性病变43例,假阴性3例,诊断符合率935%;乳腺癌52例,假阴性3例,诊断符合率945%,总的正确诊断符合率941%。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且无放射线损伤,对发现和排除乳腺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清楚显示乳腺内正常解剖结构及病变的细微结构,MRI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肿瘤的范围,在常规影像学检查低估或高估肿瘤范围时,起补充作用。

肿瘤影像学篇6

关键词:肺肿瘤;肿瘤血管生成;CT;MRI

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存、进展和转移一系列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医学影像(CT、MRI)动态增强技术观察肺肿瘤血管生成,了解肺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可为评价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疗效、预后提供客观依据。本研究通过对39例肺肿瘤患者行动态增强CT、MRI扫描,用CT、MRI功能成像的方法观察肺肿瘤血供情况,探讨其对肺肿瘤患者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5月~2013年12月因胸片、常规CT检查发现胸部占位性病灶39例,病例入选标准:①临床怀疑肺肿瘤;②无对比剂使用禁忌证;③患者同意并能配合检查。其中在检查后8w内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肺肿瘤,39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27例,女12例。24例作动态增强CT检查,15例作动态增强MR检查。39例病灶直径1.4~6.1cm,平均3.02cm,其中鳞癌19例,腺癌(包括细支气管肺泡癌)9例,转移性肺癌11例;原发性肺癌中,17例有淋巴结转移。所有患者CT、MRI扫描前及手术前均未做任何抗肿瘤治疗。

1.2CT、MR动态增强检查:检查前详细解释检查程序,辅导病患训练呼吸,嘱患者在扫描序列中重复屏气的呼吸深度尽可能一致。扫描时患者平静呼吸,使用心电门控。

CT:常规全肺横断面扫描,确定肿块部位,然后以肿块最大层面为中心行平扫1次。用高压注射器自前臂静脉以6ml/s的流率[1]注射对比剂碘海醇(300mgI/m1)40ml,延迟10s后嘱患者屏气,做第1期动态扫描:扫描时间0.75s,间隔1.5s,,持续30s。第1期扫描结束后嘱患者平静呼吸20s,然后开始做第2期扫描,共需60s。平扫及2期动态扫描均采用轴扫,层厚2.5mm,电压为120kV,电流为250mAs。

MR:常规全肺横断面和冠状面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用自旋回波T1WI和快速自旋回波T2WI,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至肾上腺平面,包含整个肾上腺,再以肿块最大径平面为中心,行快速动态增强扫描(TR600~800ms,TE9ms),扫描层厚5mm,时间15~18s。首先平扫1次,然后经肘静脉快速团注Gd-DTPA,剂量0.15mmol/kg体重,注射流率2ml/s,延迟10s后,做无间隔连续图像采集,持续4min,取得连续动态增强图像。检查设备使用GESingnaHDX3.0TMRI和1.5TMRI机,相控阵表面线圈。

1.3图像处理及数据分析 将扫描图像传送至工作站,利用随机软件Functional作彩色编码的肿块血流灌注图,分析肿块血流灌注的特点[1-2]。分别在肿块和主动脉上划感兴趣区,记CT值并作肿块的时间-密度曲线[3]。参数如下:强化峰值(PH)、肿块强化达到峰值时间、)肿块与主动脉强化峰值之比(M/A)、灌注值、相对血管容积和毛细血管通透值。

在工作站进行MR图像重建,应用Functool软件,以最大斜率和增强峰值为参数,对获取的动态图像作色彩编码,在病灶强化最明显区域设定ROI,作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参数:最大增强线性斜率(SS)、增强峰值、记录各时间点和增强后第1、2、4min时信号强度改变率。

1.4病理标本处理 病理标本肿块取材部位尽可能与CT、MR扫描层面一致。使用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微血管密度(MVD)计数采用常用的Weidner改进式方法记录5个视野内的微血管数,取其平均数作为该病例的MVD。

1.5统计学分析 将39例肺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分别与动态CT、MRI各参数做相关性分析。采用t检验分别比较39例患者MVD、动态CT、MRI各功能成像参数均数间的差别,统计学意义设为P

2 结果

动态增强CT成像灌注值、PH、M/A、rBV均与MVD呈正相关,其中灌注值与MVD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r为0.77(P0.05)。动态增强MRI参数值SS、PH、E1、E2、E4与MVD间均呈正相关,T与MVD间呈负相关,其中以参数SS与MVD间相关性最为显著(r=0.869,P0.05)。

肺肿瘤的CT、MRI动态增强表现:两者都可见两种类型。I为不均匀强化,以肿瘤周围强化为主;II不同程度的均匀强化,CT和MRI彩色灌注图可以较直观地显示肿块不同部位血流灌注的差异。在部分肺癌病灶中可以发现,在肿块边缘部位以及中央坏死区周围的血流灌注明显增高。

相应地,在免疫组化病理分析中发现,免疫组化切片中,肿瘤的微血管分布可分为两种类型:I为以肿瘤较为密集,肿瘤中心区及坏死区血管稀疏;II微血管较均匀地分布于整个标本。肿瘤组织边缘部位和坏死区域周围的MVD高于中央部位的MVD。

3 讨论

血管生成是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创伤修复必须的生理过程,文献报道[4]在血管生成前,实体瘤的生长多限制在直径2~3mm。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很快,目前已经发展为一个非常独特的新领域,如20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的鉴定、测序和克隆;受体及其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发现;人类恶性肿瘤血管生成表现型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等。选择合适的成像技术来反映肿瘤血管的变化,CT、MRI动态增强成像方法适合于观察肿瘤血管特征。动态增强CT、MRI可为肺肿瘤提供更多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本研究将CT、MRI功能成像参数分别与MVD作了相关性分析。结果除Pm外,各参数均与MVD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以灌注值相关性最高。

CT增强扫描的原理在于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小分子碘对比剂在血管内、外之间扩散,随着时间变化,可观测组织和血管增强的程度。定量性CT显示肿瘤血管生成主要表现为:①区分良恶性肿瘤的能力,恶性肿瘤血管生成可表现为较明显的强化和较丰富的灌注;②显示隐匿恶性病变的能力,在发现形态学变化之前,CT就可观测到因血管生成而引起的灌注改变;③提供预后信息的能力,主要是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相关的信息。肿瘤新生血管的出现改变了增强扫描时肿瘤的强化程度,CT值能够轻易地定量地反映这个强化程度。

动态增强MRI用于评价肿瘤的血管生成状态,其观测的参数包括:组织的血容量、血管内皮对水或溶质的通透性、组织的灌注或血流、以及特异性血管生成因子的相对浓度。DCE-MRI能评估肿瘤微血管的生理状态,包括灌注、血容量、内皮细胞对SMCM的通透性。半定量分析对比剂增强影像所用的参数有开始强化时间、初始上升速率和平均上升速率、最大信号强度和廓清速率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血管受体对比剂能在活体水平定量观测肿瘤血管生成。

对肿瘤血管生成认识的深入使我们对癌症的生物学了解更深入,给临床治疗和成像技术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和思路[5]。抗血管生成制剂的使用代表着肿瘤治疗的新思路,肿瘤血管成像是优化抗血管治疗方法的关键。动态增强CT、MRI技术可适合于检测肿瘤血管参数,如血流、血容量、血管通透性、微血管密度和肿瘤代谢。观察血管生成的成像技术可能将从本质上探查新生血管生长的分子特征。

参考文献:

[1]Haran EF,Dadiani M,Degani H.The application of NMR in tumor angiogenesis research[J].Prog Nucl Magn Reson Spectrose,2009,29:29-34.

[2]Miles KA.Funct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in oncology(Review)[J].Eur J Cancer,2009,36:2070-2079.

[3]Uchida T,Planes C,et al.Hypoxia upregulates VEGF expression in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J].Am J Physiol Lung Cell Mol Physiol,2007,83: 1129-1140.

肿瘤影像学篇7

近年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对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性起决定作用,纵容性的肿瘤微环境可使早期癌变细胞转移[1]。乳腺癌肿瘤微环境是由癌细胞和多种基质细胞、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组成。

1.1恶性基质化及其分子表达

研究发现,恶性肿瘤局部微环境中均存在大量免疫细胞,它们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密度和功能状态等组成的综合免疫网络可以成为较准确的独立预后预测因素[2-3]。而癌变与恶性基质化是平行进行的,在癌变的起始阶段,肿瘤细胞诱导正常基质细胞为起始改变的细胞,并占据了基质与肿瘤间的反馈回路、激活基质的表型,最终成为互不依赖的不可逆的肿瘤和转化的基质表型。原发灶和转移灶中基质细胞的主动迁移促进了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在此过程中,基质中的细胞成分从保护机体的免疫机制转变为支持肿瘤细胞生长、增殖、浸润、转移的“辅助肿瘤的细胞”,其中主要的细胞为肿瘤相关的成纤维细胞(Tumor-associatedfibrob-last,TAF)、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macrophage,TAM)、肿瘤相关的树突状细胞(Tumor-associateddendriticcell,TADC)等。1.1.1关于TAFTAF是原位肿瘤和转移癌组织的特征性间质表现,其作为血管旁细胞成为组织结构调节者和免疫调节细胞参与肿瘤的发展过程,把癌细胞和淋巴细胞分隔开,降低了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监视和杀伤作用[4]。在肿瘤组织中TAF分布于肿瘤侵袭前沿、肿瘤-间质界面或肿瘤间质中靠近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并包绕着癌巢。CD34+的成纤维细胞的丢失是浸润性癌间质的特异变化,是判断局部有无微浸润的敏感指标;而浸润性癌灶中出现杂乱排列的表达α-SMA的肌纤维母细胞,可能由CD34+细胞转变而来。TAF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为乳腺癌的病理诊断、预后判定和生物治疗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靶目标。1.1.2关于TAM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TAM被认为起着双刃剑的作用。M1表型的TAM可以分泌免疫调节因子和酶来发挥抗肿瘤免疫作用,并将肿瘤抗原呈递给细胞毒T淋巴细胞;M2表型的TAM可以被肿瘤微环境所诱导,分泌促有丝分裂因子来促进肿瘤生长并抑制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同时还通过释放血管生成因子和ECM调节因子直接或间接地促进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5-6]。研究结果表明肿瘤早期巨噬细胞以M1表型(高表达IL-12/23而低表达IL-10)为主,而晚期以M2表型(低表达IL-12/23而高表达IL-10)为主[7-9]。巨噬细胞有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还是促进血管新生、加速肿瘤转移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巨噬细胞的表型及肿瘤细胞的内在特点。1.1.3关于TADC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理想状况下,DC被募集到肿瘤区,在此捕获肿瘤抗原,迁移到区域淋巴结,成为表型成熟DC,在局部激活抗瘤免疫反应。然而肿瘤组织分泌的大量免疫抑制性的因子以及由于实体瘤生长迅速,原有组织血管很快不能满足其氧需求而在局部形成的乏氧微环境可能对DC的迁移能力产生损害,使其处于未成熟状态,不成熟DC不能有效提呈抗原,形成免疫逃逸机制,成为肿瘤发展和转移的基础[10]。有小样本研究表明,乳腺癌中不成熟树突状细胞在瘤体内散在分布,而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存在于癌周区域。不管是新鲜分离还是培养的淋巴细胞、NK细胞或单核细胞都没有发现CD83的表达。体内生理性存在的DC也不表达CD83,而只有体内激活的DC才表达CD83。因此CD83被认为是DC充分成熟的标志。乳腺癌形成过程中肿瘤细胞可以改变周围基质成为有利于其生长并支持肿瘤进展的细胞外环境,肿瘤的发展阶段依赖于基质的激活程度,成纤维细胞被激活为肌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数量增加包绕癌巢,树突状细胞引起的免疫逃逸机制等是肿瘤发展和转移的基础,而这些肿瘤相关基质细胞不同活化状态、不同表型及不同成熟状态决定了乳腺癌的恶性基质化程度,也决定了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

1.2肿瘤血管异质性及其分子表达

目前的研究认为肿瘤血管生成开关的启动可发生在肿瘤演进的任何阶段,由肿瘤的类型和微环境决定,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基质细胞的主动调节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种调节在空间、时间表达水平的不协调性导致肿瘤血管生成与生理状态下的血管生成存在显著差异,这类差异性也称为“肿瘤血管异质性”[11],包括新生血管结构的成熟度、血供特性、内皮细胞增殖活性和基底膜特点及分子遗传学改变、血管淋巴管形成参与情况、血管生成相关性病变及结局等。1.2.1肿瘤血管空间分布有学者[12]将肿瘤血管分成3个区域:①肿瘤中心带,血管稀少,很少有分支或吻合支,存在大片无血管区,认为中心带与肿瘤坏死有关。②肿瘤外带,血管密集,窦状扩张,相互吻合成袢,提示外带是肿瘤细胞生长旺盛区。③肿瘤周围组织带,血管粗大迂曲,互相融合成片状、胚窦样。血管最丰富区域多位于侵袭性生长的肿瘤边缘,边缘区域的血管化程度有高于中心区域的趋势。在恶性肿瘤中心区域由于肿瘤血管自身结构的缺陷,肿瘤中心部间质内压增高,肿瘤中心部血管内压下降3个方面的因素造成肿瘤中心区域血管化和血流灌注降低,这也是恶性肿瘤中心部更容易出现坏死的原因。1.2.2肿瘤血管生成经典的乳腺癌肿瘤血管生成模式是实体瘤周边的瘤细胞伸缩,将紧邻的宿主毛细血管静脉端的基底膜降解,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迅速增殖并向肿瘤迁徙,形成有功能的管状结构(毛细血管袢),继而与宿主血管发生吻合,由此构成肿瘤的血液循环系统[13]。除此之外肿瘤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mimicr,VM)也参与其中,且与肿瘤的生长、分化程度、侵袭性等密切相关。VM是近几年来提出的,对经典的内皮依赖性肿瘤血管生成理论提出挑战。1999年发现人眼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演化成的血管样通道结构,CD31、CD34等均呈阴性反应,PAS染色阳性物质,管腔内没有血管内皮细胞衬覆,肿瘤细胞模仿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并通过自身基因型反转变形和细胞外基质重塑形成瘤细胞条索样微循环管道,为肿瘤细胞提供血液供应[14]。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在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中同样存在VM。实际上,肿瘤血管异质性不仅表现为肿瘤血管与非肿瘤新生血管的差异性,还应包括不同肿瘤之间、同种肿瘤不同个体之间、同一肿瘤不同区域的发生与演进阶段之间的血管差异性[15]。

2乳腺癌肿瘤微环境的超声研究进展

2.1恶性基质化特征

2.1.1二维超声的边缘显示如二维超声表现为边缘不光整,有毛刺,病理学镜下可见癌成排或成列浸润至周边的正常腺体和脂肪组织,肿瘤细胞与正常组织相间分布,癌周边常可见增殖的纤维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呈簇状生长或条索状分布[16]。超声表现为强回声晕,其病理基础是癌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出现癌细胞、脂肪细胞和纤维组织的混杂[17],或是癌周围结缔组织的反应性增生,呈现了不规则的界面所引起的[18]。2.1.2三维超声乳腺三维超声成像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对采集到的一系列二维图像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即重建,从而构成三维图像。通过多平面成像的旋转和平行移动可以显示乳腺肿块的形态、内部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较清晰地显示肿瘤对周边组织的浸润情况;计算肿瘤的体积;三维超声成像在评估肿瘤形态、生长方式以及指导手术等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19];对肿瘤的穿刺三维超声的引导可以准确定位,并可以直观立体地显示针尖与病灶的位置关系。2.1.3超声造影恶性肿块表现为边缘的不均一性或者周围有一段高增强的环状表现,并且可以看见灌注缺损和周边径向的穿透血管。对灌注缺损的一个可能解释是恶性肿块生长较快,血管形成和营养供给相对不足,以至于肿块局部缺氧和坏死。肿块周围呈放射状或者穿透性血管的检出率能显著提高。乳腺超声造影最具临床应用价值的是对浸润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评价。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反应的传统评价主要取决于肿块尺寸的改变。在新辅助化疗后,超声造影测量的肿块大小常常比传统超声测量的要大;超声造影在乳腺切除术后的组织标本显示的肿块大小也更为精确。2.1.4弹性成像生物组织的硬度与病灶的生物学特性紧密相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的分子构成及这些分子所构成组织的形式,此外其与周围相邻组织情况也相关[28]。通常恶性肿瘤多呈蟹足样浸润生长,与周围组织紧密结合,常规二维灰阶超声常无法准确显示乳腺癌的浸润部分,然而乳腺癌的浸润部分的组织硬度却与周围正常组织有明显的差异,根据硬度的不同可以明确其边界。由于癌周的恶性基质化,癌瘤直接向外浸润扩展,癌细胞沿乳腺导管扩展,或是癌周小梁结构向肿瘤方向牵拽致肿瘤边缘带组织具有很高的硬度,故恶性病灶在弹力图上显示的范围往往要远大于二维图像所显示的范围。说明乳腺癌边缘带的恶性基质化与肿瘤的硬度有关联,而反应肿瘤硬度的弹性评分与恶性基质化的相关性如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2肿瘤血管异质性

2.2.1二维能量多普勒成像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相关因素主要有肿块大小、分化程度及患者年龄[20],肿块越大、分化程度越低,血流越丰富,但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血流减少。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相比,二维能量多普勒成像(PDI)对肿瘤内的血管及血流信息,特别是对低速血流的显示更为敏感,但不能全面、整体地反映肿瘤内部血管网络的分布情况。2.2.2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新近出现的三维多普勒超声较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更为敏感地显示血管,能够立体显示肿块周边及内部的血管走行及分布情况,并可定量评价肿瘤血供的丰富程度。检查者只需将其固定于体表并指向所需扫查的部位,系统就会自动采集二维图像,不需要进行图像后处理即可以获得三维立体容积数据库并能立刻显像。通过计算肿瘤体积及其内彩色像素的多少,计算机软件可以自动获取VI值、FI值及VFI值。2.2.3超声造影定性及定量评价乳腺癌的新生血管代表了肿瘤的生物学活动,而且也是新辅助化疗的有效性的准确评估。超声造影可以显示肿块的微小血管的分布以及弥补传统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不能很好识别微小血管的不足[21]。超声对比增强造影对肿瘤血供的评价主要包括定性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主要包括造影剂的增强速度、强度、分布及肿瘤血管走行情况等,其优点是能快速、直观地判断和评价肿瘤的血流分布情况[22],缺点是主观性较强[23]。定量评价通过应用分析软件绘制时间-强度曲线,能最大程度地避开分析者主观因素的影响,是定性评价的必要补充[24]。研究显示,恶性肿瘤组病灶边缘的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廓清时间大于病灶中心区域,病灶边缘的达峰时间小于中心区域[22]。相比传统超声,超声造影在对于新辅助化疗的评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在新辅助化疗的前后,可以定量评价肿块血流灌注的程度。但二维灰阶造影也存在一些缺点:直观性较差,不利于观察小血管的病变;对不在同一平面的多条血管结构不易准确诊断,单幅断面图像不能准确、全面反映三维空间内的血管分布,对Z轴上走行的血管不易显示。新近出现的三维超声造影技术,将灰阶超声造影和三维超声成像相结合,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21]。应用三维超声造影技术可观察到恶性肿瘤血管的血管环,静脉末端的静脉湖、盲端静脉及动静脉瘘,显示新生血管的迂曲走行和不规则形态,并显示肿瘤整个微循环结构,而肿瘤血管的数量、结构和分布是时间强度曲线形态不同的病理基础。2.2.4超声分子影像学2004年郑元义等[25]首次在国内提出“超声分子影像学”的概念,该技术是将特异性配体与直径小于红细胞的超声造影剂连接,通过血液循环使其特异性地在靶组织聚集,观察在分子或细胞水平上靶组织的特异性显像,反映在分子水平上病变靶组织的改变。Bzyl等[26]用VEGF2与微泡造影剂表面连接导向乳腺癌肿瘤血管内皮表面与其配体结合,可以真实地反映VEGF2在乳腺癌肿瘤内的聚集情况,甚至能以此描述肿瘤内新生血管的细微差异。但超声分子探针的靶向性能需与化学、免疫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才能制备出可以应用于临床的靶向分子探针。2.2.5超声光散射成像近年来,由新奥博为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OPTIMUS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系统,将超声成像技术和光学技术融为一体,可以间接反映肿瘤内部血管生成活性及氧含量情况等信息,并得出综合诊断指数(SDI),能够区分组织中的散射与吸收效应,通过非侵入性的方式更加准确地定量测量并监测局部血液参数,并能同时对局部血液参数进行断层成像,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光散射成像在新生毛细血管变化意义上具有较高的功能分辨力,可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27],但某些良性病灶因血管较丰富会导致OPTIMUS评分过高,或者肿块位置过于表浅、探头与皮肤接触不够严密而漏光。

3乳腺癌肿瘤微环境超声研究的关键及展望

肿瘤影像学篇8

【关键词】 骨肿瘤;X线摄片;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6.074

骨肿瘤是指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的肿瘤, 在全身肿瘤中的发病率约 2%, 但近年来随着肿瘤总体发病率的增加, 其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1, 2]。对骨肿瘤的早期鉴别诊断是明确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的关键, 而影像学检查是骨肿瘤诊断的最重要方式之一。X线作为临床诊断骨肿瘤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 能够全面观察并反映病灶的基本特征, 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对病变组织的初步筛查[3]。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67例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旨在评价 X线检查在骨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效果, 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2年 3月 ~2015年 6月本院收治的骨肿瘤患者 67例, 均符合骨肿瘤临床诊断标准, 且经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其中男 38例, 女 29例;年龄 21~69岁, 平均年龄 (47.83±10.54)岁;肿瘤部位:股骨 14例, 肱骨 12例, 胫骨10例, 腓骨10例, 脊柱7例, 骨盆6例, 髌骨4例, 髂骨 3例, 指骨 1例。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 X线片检查。检查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行常规正侧位摄片, 必要时补加斜位、切线位摄片;对于解剖结构复杂、有重叠现象、骨硬化遮盖者通过放大摄影的方法进行检查;图像结果由2名资深影像学医生共同判读。X线片检查检查后, 对所有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以明确骨肿瘤性质及分类。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不同性质骨肿瘤的 X线片特点, 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 计算 X线检查对骨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活检或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病理诊断证实:67例骨肿瘤患者中, 良性 31例, 占 46.27%(31/67), 其中骨软骨瘤20例(29.85%), 骨巨细胞瘤11例(16.42%);恶性骨肿瘤36例, 占53.73%(36/67), 其中骨肉瘤20例(29.85%), 软骨肉瘤12例(17.91%), 淋巴肉瘤 3例(4.48%), 脊索瘤 1例(1.49%)。

2. 2 X线检查与病理诊断对骨肿瘤的一致性比较 X线检查结果显示:67例骨肿瘤患者中, 良性病变 33例, 占 49.25%(33/67), 其中骨软骨瘤 16例(23.88%), 骨巨细胞瘤17例(25.37%);恶性骨肿瘤 34例, 占 50.75%(34/67), 其中骨肉瘤 18例 (26.87%), 软骨肉瘤 13例 (19.40%), 淋巴肉瘤 2例 (2.99%), 脊索瘤 1例(1.49%)。与病理结果比较, X线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 79.10%(53/67), 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5.63, P

2. 3 不同性质骨肿瘤的 X线表现

2. 3. 1 良性骨肿瘤 本组 31例良性骨肿瘤的 X线表现特点为病灶轮廓清晰, 边缘锐利, 无周围组织浸润, 多数骨壳完整;无骨膜反应, 少数患者的骨囊肿因病理骨折而引起骨膜增生, 但骨膜仍光滑、完整, 未见骨膜三角;常无软组织肿块。

2. 3. 2 恶性骨肿瘤 36例恶性肿瘤中均表现为病灶轮廓模糊, 斑片或筛孔状骨质破坏, 形状不规则, 与周围组织浸润, 局部骨小梁、骨皮质消失, 可见大范围低密度影;部分软组织及骨内可见瘤骨或瘤软骨。

3 讨论

骨肿瘤是骨科较常见的疾病之一, 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良性骨肿瘤可根治且预后良好, 而一旦发展为恶性骨肿瘤, 则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3]。骨肿瘤的发病因素复杂, 目前尚没有确切的病因, 而大量研究报道显示, 早期鉴别骨肿瘤的良恶性, 在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治愈率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4]。近年来,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 骨肿瘤的诊断准确性也不断提高, 为其早期诊治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在各种影像学手段中, 传统X线片检查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也是骨肿瘤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X线片检查是最基础、最常见的影像学检查之一, 以操作简便、费用低廉、信息量大等优势成为骨肿瘤诊断的首选方式, 该方法可准确反映病灶的发生部位、范围、病灶生长方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还可显示病变程度及类型, 指导临床医生对病灶性质、复发与否或转移情况等作出准确判断, 从而制定出适当的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例如:在肿瘤的生长情况上, 良性肿瘤表现为生长缓慢, 不会侵入到邻近组织, 但是会出现压迫移位, 无转移;而恶性肿瘤则表现为生长速度快, 容易侵入到邻近组织, 器官可有转移。在局部骨质变化上, 两种肿瘤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 与正常骨的界限分明, 边缘锐利, 骨皮质明显变薄、膨胀, 但是保持其连续性特点;而恶性肿瘤则表现为浸润性骨破坏, 病变区域与正常骨的界限非常模糊, 边缘不整。在骨膜增生方面, 良性肿瘤一般无骨膜增生, 病理骨折后会出现少量的骨膜增生, 而骨膜新生骨不被破坏;恶性肿瘤则表现为不同形式的骨膜增生, 且增生的骨膜多不成熟, 可被肿瘤侵犯破坏。在周围软组织方面, 良性肿瘤无肿胀或是肿块影, 若有肿块, 则边缘清晰;恶性肿瘤长入软组织形成肿块, 与周围的组织没有明显清晰的界限。但是此方法获得的影像图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现象, 会对部分组织和结构的判读造成影响[5]。如:在X线片检查中, 若恶性骨肿瘤对邻近软组织的病变未出现明显的体积变化, 就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只有当病变达到密度的轻度变化、局部轻度体积改变时, X线片检查才会出现明显的征象[6]。所以说, X线片检查虽然对于鉴别骨肿瘤良恶性具有重要价值, 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缺陷。

X线片检查对骨肿瘤的定位价值远高于其定量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 X线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 79.10%(53/67), 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综上所述, X线片检查空间分辨率高、定位准确, 可反映病灶的全貌及骨质破坏情况, 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对脊柱等深在部位骨肿瘤的显示不佳, 无法显示脊髓病变、病变与相邻结构之间的空间关系, 在观察软骨、肌腱韧带、关节囊、软组织等的改变方面依靠X线片较为困难, 但是在基层医院, 初诊中应用X线片进行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确切, 分辨率高, 可在基层医院中大量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惊喜, 王宇, 王林森, 等 . CT灌注成像对单发骨转移瘤与原发恶性骨肿瘤的鉴别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2, 28(5):729-732.

[2] Flanagan AM, Delaney D, O’Donnell P. Benefits of molecular pathology in the diagnosis of musculoskeletal disease : Part II of a two-part review: bone tumors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Skeletal Radiology, 2010, 39(39):105-115.

[3] 王联营, 张博 . X线和 CT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应用价值探讨.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 11(20):1651-1652.

[4] 王强修 . 骨肿瘤诊断与治疗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69-76.

[5] 张一秋, 石洪成, 陈曙光, 等 . SPECT/CT联合三相骨显像对骨骼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增益价值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2, 32(5):363-367.

肿瘤影像学篇9

关键词:X线;CT;骨肿瘤患者诊断

骨肿瘤患者在肿瘤患者中占有的比率较小,但随着近年来肿瘤发病情况越来越多,在肿瘤治疗临床工作者中引起了关注[1]。影像学检查对骨肿瘤患者病情的诊断有着必不可少的重要性。在临床中,对患者进行影像学见检查,并结合患者在早期的确诊结果,可以直观显示患者肿瘤病变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及时的为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患者在术后的恢复情况有一个良好的改善作用。本文研究中对骨肿瘤患者使用X线检查方式和CT检测方法作出报告,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0年8月~2014年8月中选取50例骨肿瘤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其中研究组25例患者中女性为15例,男性为10例,年龄为18.25~64.56岁,平均年龄(40.25±5.42)岁,患者平均体重为(56.82±9.56)kg。25例患者中初中学历及以下5例,高中学历10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0例。患者骨肿瘤的发生部位为股骨的5例,脊柱的5例,肱骨的10例,胫骨的5例;观察组25例患者中女10例,男15例,年龄19.36~62.36岁,平均年龄(39.56±4.52)岁,患者平均体重(55.32±7.23)kg。25例患者中初中学历及以下9例,高中学历8例,大专及以上学历8例。患者骨肿瘤的发生部位为股骨的为7例,脊柱的为7例,肱骨的为7例,胫骨的为4例;患者实验前均对实验有足够的了解,并且自愿参与,可以随时退出,符合伦理学原则。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普通资料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中25例骨肿瘤患者进行X线检查;研究组的25例骨肿瘤患者则进行CT扫描检查。对四肢病变患者进行双侧同时扫描,以便对照,进行观察。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骨肿瘤患者进行不同的检查方法后的检查结果,并评价两组方法在骨肿瘤临床检测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讨论。

1.3.检测效果判定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不同方式的影像学检测下诊断结果的比较。

1.4.数据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在实验结束后均准确无误地录入到SPSS13.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当P

2结果

使用X线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的观察组患者的检测结果为:良性骨肿瘤患者为7例,其中包括3例软骨肿瘤患者和4例骨巨细胞肿瘤患者;恶性骨肿瘤患者为8例,其中包括4例软骨肿瘤患者和4例骨巨细胞肿瘤患者;使用CT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的研究组患者的检测结果为:良性骨肿瘤患者为8例,其中包括4例软骨肿瘤患者和4例骨巨细胞肿瘤患者;恶性骨肿瘤患者为7例,其中包括4例软骨肿瘤患者和3例骨巨细胞肿瘤患者。研究组患者在经过CT扫描检查后,诊断正确率为92.56%;观察组患者在经过X线检查后,诊断正确率为88.56%。研究组患者的检查诊断正确率略高于观察组。诊断结果正确率方面并无太大差异。P>0.05,数据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在使用X线进行检查的患者中,影像学显示主要为患者骨质的破坏程度,25例患者中有5例表现为圆形膨胀性骨质破坏区,10例患者显示清晰病灶边界,5例患者具有现实骨膜反应。恶性骨肿瘤主要表现为患者的骨质出现斑片状或呈现虫筛孔状,患者骨肿瘤处通常不平整,边缘不整齐,在患者的软组织和骨内可见肿瘤软骨。

在使用CT进行检查的患者,可直观的显示患者骨质发生破坏、增生、硬化和边缘钙化的情况。13例患者能显示骨膜反应,患者大部分的肿瘤能在CT检查中显示软骨组织块影。恶性肿瘤在CT中直观的表现主要为:骨边缘未有高密度的硬化,骨皮质的破坏形状为孔状,骨膜反应痛骨皮质反应,并同时伴有大块的缺损和碎片样。

3讨论

在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根据骨肿瘤组织来源的复杂性质,可将骨肿瘤分为良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由于骨肿瘤类型的不同,治疗骨肿瘤的方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X线医学影像的检测操作不仅简单[2],而且经济,影像图反映的信息量较为直观和丰富,是骨肿瘤患者首选的诊断方法。X线平片影像图能直观、具体反映患者骨肿瘤发生的位置、患者体内发生病变的范围大小,以及病变在患者体内的生长方式,也可以显示出患者病变肿瘤与局部周围组织间关系等,X线同时还能对患者体内骨肿瘤破坏的程度和肿瘤骨破坏类型进行反映,在临床医师对患者发生的肿瘤区别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可判断患者肿瘤有无复发或转移等。X线平片医学影像技术是一种将人体立体结构压缩为平面图形的技术,显示出来的人体组织结构会发生相应的重叠影像。

CT扫描密度分辨率较高,能充分显示病变的解剖位置但患者进行CT扫描时,其空间分辨率与载线平片检查相比,明显不足,CT扫描所显示出的患者体内细小骨膜反应清晰度低于X线检查。

综上所述,骨肿瘤患者在临床检测过程中,影像学的表现在鉴别诊断患者良性或恶性肿瘤时,因其较为复杂,存在一定的困难。正因如此,在实际操作临床中[3],应对患者病情的临床表现进行了解,并根据表现、检查结果和影像方面的特点相结合,选择最佳最适合的诊断治疗方式,这样不仅能降低误诊和漏诊的情况,还能提高骨肿瘤患者临床诊断的正确率。

参考文献:

[1]印建国.浅谈以X线和CT在对46例骨肿瘤患者检查诊断中应用的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0,6(6):100.

肿瘤影像学篇10

【关键词】 矢状窦;脑膜瘤

矢状窦旁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在上矢状窦并充满矢状窦角的脑膜瘤, 约占颅内脑膜瘤的17%~20%[1]。脑膜瘤特点为血运丰富, 矢状窦旁脑膜瘤由于肿瘤基底部往往附着在上矢状窦, 而且与矢状窦附近皮质回流静脉关系密切, 在手术过程中顺利全切肿瘤往往有一定难度。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并成功经手术顺利切除20例矢状窦旁脑膜瘤, 现对其进行回顾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男性8例, 女性12例。年龄38~68岁, 平均年龄51岁, 临床表现:头痛14例, 占70%, 对侧肢体运动障碍6例, 占30%, 对侧肢体感觉障碍8例, 占40%, 癫痫8例, 占40%, 无临床症状头部外伤后CT检查发现占位病灶2例, 占10%。

1. 2 影像学资料 该组20例病例术前均行头颅CT与MRI检查, 影像学检查特点如下:头颅CT显示肿瘤表现为高密度和稍高密度影13例, 表现为等密度影3例, 低密度影3例, 混杂密度影1例。病变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边界清楚, 增强扫描示肿瘤均强化明显, 有颅骨破坏征象4例。头颅MRI提示肿瘤呈等或稍长T1信号、长T2或稍长T2信号, 边界一般较清楚, 明显强化, 周围有不同程度水肿区, MRV检查12例, 其中:双侧矢状窦旁脑膜瘤2例, 肿瘤位于矢状窦前1/3, 矢状窦闭塞, 其余10例6例提示矢状窦通畅, 4例闭塞。肿瘤位于一侧窦旁生长者18例, 双侧生长者2例。肿瘤直径3~7 cm。

1. 3 手术方法 根据CT和MRI检查确定手术切口, 皮肤切口均过中线, 尽量充分暴露肿瘤侵犯矢状窦前后端, 以利肿瘤切除及受累矢状窦处理。在切除肿瘤时, 先尽可能首先暴露肿瘤附着矢状窦壁之处, 因为其往往是瘤蒂所在, 阻断瘤蒂血供即可控制肿瘤切除过程中大出血。若肿瘤体积过大, 分离其与矢状窦壁的附着部位困难, 为避免强行分离肿瘤基底而过分牵拉脑组织, 可先部分切除肿瘤, 预留足够操作空间再处理肿瘤基底。肿瘤切除后根据矢状窦受累情况采取矢状窦切除、矢状窦侧壁切除和矢状窦壁修补或重建等处理。对SimpsonⅢ级切除2例术后行放疗。

2 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均顺利切除肿瘤, 切除按Simpson分级:Ⅰ级7例, Ⅱ级11例, Ⅲ级2例, Ⅳ级0例, Ⅴ级0例。术后并发暂时性肌力下降7例, 随访半年均恢复正常, 永久性肌力下降1例, 头痛症状缓解8例, 癫痫症状消失6例, 2例需继续服药控制, 无新发癫痫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5年, 复发1例, 全组无死亡。

3 讨论

矢状窦旁脑膜瘤是指肿瘤基底附着在上矢状窦并充满矢状窦角的脑膜瘤, 约占颅内脑膜瘤的17%~20%[2]。脑膜瘤特点为血运丰富, 矢状窦旁脑膜瘤由于肿瘤基底部附着在上矢状窦, 而且与矢状窦附近皮质回流静脉关系密切, 术中如何尽可能全切肿瘤, 降低复发风险并减少术后并发症成为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作者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3. 1 详细的术前影像学检查 随着CT和MRI广泛应用于临床,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定位诊断已不再困难, 而影像学检查所提示的瘤周水肿程度、血供类型、皮质浸润和MRIT2W1信号强度等能帮助术者术前预判肿瘤分离难易程度[2]。而MRA、MRV及DSA检查可帮助术者充分了解肿瘤血供来源, 矢状窦被侵犯程度及是否闭塞等[3, 4], 使手术者做到术中有的放矢, 降低手术风险, 改善预后。

3. 2 出血控制 作为血供最丰富的颅内肿瘤之一, 如术前对术中可能发生的出血估计不足及术中处理措施不当极有可能造成大出血, 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5]。因此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评估肿瘤血供丰富程度、对预估术中可能失血较多病例, 可在术前DSA检查时栓塞主要供血动脉, 术中采取控制性低血压等措施, 减少出血。术中尽量避免处理矢状窦、肿瘤供血动脉时发生大出血。

3. 3 肿瘤的切除及正常脑组织的保护 术中尽可能首先暴露肿瘤附着矢状窦壁之处, 因为其往往是瘤蒂所在, 充分显露瘤蒂, 阻断其供血即可控制肿瘤切除过程中的大出血。若肿瘤体积过大, 有广基附着于矢状窦和大脑镰, 分离困难时, 为避免强行分离肿瘤基底而过分牵拉脑组织, 可先部分切除肿瘤, 预留足够操作空间在处理肿瘤基底。

3. 4 矢状窦的处理 如何处理被肿瘤侵犯矢状窦关系到能否做到SimpsonⅠ级切除, 作者的经验是:对矢状窦前1/3脑膜瘤, 若肿瘤与窦壁粘连严重, 分离困难, 可采取结扎并切除该段上矢状窦的分式达到SimpsonⅠ级切除, 特别是对术前脑血管造影等相关影像学显示矢状窦闭塞或部分闭塞的病例, 不会导致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对于肿瘤位于中后2/3段者, 不可为求全切肿瘤而在术中盲目切除结扎矢状窦。对术前检查提示矢状窦未完全闭塞而术中发现肿瘤与矢状窦粘连紧密或侵犯至矢状窦腔内者我们的处理是在显微镜下尽量切除肿瘤, 残余部分肿瘤可待术后再行放射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595-597.

[2] 李智伟,马春晓,宋来君,等.术前影像预测脑膜瘤手术分离度的前瞻性研究.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5,36(6):746-749.

[3] 戚喜勋,关丽明,佟志勇,等.非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对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治疗的价值.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9,10(2):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