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监测十篇

时间:2023-04-03 14:57:13

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篇1

关键词:生物监测;环境监测;环境污染;生物群落监测法;微生物监测法;生物残毒测定法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83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0-008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0.046

在社会生产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世界的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世界各国都开始积极地研究环境保护问题。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以及质量现状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来,从而将科学的依据提供给环境规划、污染控制以及环境管理。物理和化学监测是传统的、主要的环境监测的方法,由于现在人们使用的化学物品的数量和品种正在不断增长,因此不管是在效率上还是基本上,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检测方法已经不能够使监测的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在这种情况下,生物检测作为一种新的环境监测方法,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1 生物监测的分类和原理概述

1.1 生物监测的分类

1.1.1 以生物的生长环境为根据进行监测:以生物的生长环境为根据可以将生物检测方法划分为主动生物检测以及被动生物检测,所谓的主动生物监测主要是将生物体在控制条件下转移到监测点,从而开展各种参数测试。所谓的被动生物监测主要是通过对污染环境中天然存在的生物个体和群落的反映对环境状况进行评价。

1.1.2 以生物的分类为根据进行监测:通常可以将生物分类监测划分为微生物检测、植物监测以及动物监测,生物监测良好的指示剂就是各种环境介质中的生物,比如指示植物、蚯蚓以及鱼类。微生物监测主要是通过对微生物群落在环境中的功能和变化进行监测,从而将环境污染状况反映出来。

1.1.3 以生物所处的主要环境介质为根据进行监测:以生物所处的主要环境介质为根据可以将生物监测划分为土壤污染、水体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植物是监测大气污染的主要生物;叶绿素a测定法以及生物群落法是对水体生物监测的主要方法;酶活性的测定、土壤微生物、指示植物和动物监测是主要的土壤监测方法。

1.1.4 以生物学层次为根据进行监测:生物学层次为根据可以将生物监测划分为行为测试、生物测试以及生态监测等方法。

1.2 生物监测的主要原理

生物学理论以及生态系统理论是生物监测的主要理论基础,由于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同时两者之间还不间断地进行能量以及物质的交换,一旦环境受到污染,生物体内就会有污染物的迁移和蓄积现象,最终引起环境中各级生物出现生理生化、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分布情况的变化,比如藻类的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密度会带水环境受到污染的情况下发生变化。监测主要是通过生物对环境污染的反应为根据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和状况进行度量和反映。

2 生物监测方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1 生物群落监测法的应用

生物群落监测法主要是监测水体污染,同时也可以在大气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监测中进行应用,比如水生生物的群落结构和个体在水体出现污染情况之后就会出现明显变化,一些敏感生物会消亡,而一些抗性生物则会生长得越来越旺盛,因此就会产生非常单一的群落结构。利用对生物群落变化的监测能够将污染状况很好地反映出来,其中最为主要的指示生物就是鱼类、底栖动物、着生动物以及浮游生物等。

2.1.1 生物指数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数学公式形式的利用从而能够将生物种群以及群落结构变化充分地反映出来,对水质质量进行评价,其中主要包括污染生物指数、津田生物指数、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以及贝克生物指数。

2.1.2 污水生物系统法:由于自净作用的存在,受到污染的河流会从上游到下游出现污染程度由高到低的连续带,其中包括寡污带、β中污带、α中污带以及多污带等。该方法在较长的以及硫酸缓慢的河流水体监测中比较适用。

2.2 微生物监测法的应用

微生物监测法主要是通过对环境中微生物生长状况的检测从而将环境污染情况反映出来,其生物指示指标一般是菌根真菌、维素分解细菌和真菌、假单胞菌总数以及放线菌等微生物指标。比如在2004年Berno等人通过对重组的大肠杆菌的利用对空气中苯及其衍生物进行监测。现在发展较快的方法是硝化菌法和发光菌法,其中发光细菌因为其具备较为独特的生理发光特征,因此在生物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具有敏度、渐变、快速的特点。

2.3 生物残毒测定法的应用

生物残毒测定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生物含污量的利用开展监测和评价环境的工作,比如环境中常常具有较低的放射性物质、农药以及贵金属含量,然而一些生物的富集能力比较强,所以以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残留量为根据就能够将环境污染的程度推断出来。比如在2009年Fialkowski等人通过对沙蚤体内微量元素的含污量的检测对欧洲某水域的微量元素污染程度进行了分析。

2.4 生物测试法的应用

生物测试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在污染物侵害下生物出现的生物学变化进行利用,从而对污染状况进行测试,其在确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监测废水处理效果、评价污染程度以及追溯污染物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的时候可以将热休克蛋白在生物体内的变化作为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比如在2009年Monferrán等人通过对眼子菜的谷胱甘肽芳基转移酶、导电率以及叶绿素等多种生理生化参数的监测最终将水环境中的污染状况监测了出来。

2.5 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相对于传统的HPLC或LC-MS分离分析技术和化学传感器而言,生物传感器有较多的优势,比如其可以快速地在复杂体系中实施在线连续监测,具有较低的成本以及非常高的灵敏度等。现在生物传感器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在水质检测中的水体富营养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pH值以及BOD等分析中。相关的报道显示,对光纤生物传感器的利用可以对残留在地下水中的炸药成分RDX以及TNT等进行有效的检测。

3 结语

在环境监测领域,生物监测技术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生物监测在未来的环境监测领域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其能够将微观领域以及宏观领域中的各种综合以及连续的环境信息提供出来,并且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现在我们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将生物监测的优点充分地发挥出来,在环境检测中更好地应用生物监测技术,因此必须要立足于生物监测的管理、技术和方法等层面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

[1] 周卉,胡鹏洋.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运用

[J].科技与企业,2013,(3).

生物监测篇2

水生生物是和水环境之间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水质被污染,那么相应的水生生物就会产生反应,通过对水生生物所表现出的变化就能达到对水质污染进行监测的目的。针对微生物生物群落进行监测的方法作为水质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微生物生物群对水质的污染情况具有十分灵敏的反应。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采用聚氨酯塑料块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可以将泡沫塑料块放进被监测的水质中,通过泡沫块收集到的微生物对水质污染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指示物生物法进行监测在进行水质监测时,此种方法一直是非常经典的方法。其利用在水质污染的情况下,对水质中缺失的敏感微生物的种类进行检测,进而监测到当前水质的污染情况。因指示物具有生命周期较长,活动范围较固定的特点,因此对水质污染监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在用于水质监测的指示生物中,大都是无脊椎动物,包括浮游动物、小颤草、脆硬刚毛藻等。

2土壤污染进行监测

土壤受到污染时所产生的影响都是间接的。通过在土壤被污染之后,土壤农作物、地下水以及人体会受到土壤污染的间接影响,通过对农作物的变化进行监测,进而判断出土壤的污染情况。针对植物进行生物监测在土壤受到污染之后,会对种植在土壤之上的植物带来相应的影响。植物会反应出类似于叶片受损、呼吸作用加强、生长的速度迟缓以及植物中的某些成分发生改变等等。针对动物进行生物监测在此项技术中最常用的监测方法是利用蚯蚓对土壤污染进行监测。因蚯蚓可对污染土壤中的农药和镉发生变化。是一种对监测土壤中镉元素的最有效手段。微生物的监测方法微生物监测法主要是利用土壤中有关微生物的群落的有关变化进而反应出土壤受到污染的状况。人类的粪便和尿液是土壤污染中的主要污染来源。通过对被污染土壤中异养菌的计数和分离处理之后,从而对受检测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所形成的相应群落中数量和结构上的变化,进而判断出土壤受到污染的程度。污染毒性监测毒性监测指的是在自然界中的生物在受到污染之后,其生理机能和相应的遗传物质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反映出环境污染的程度。

3微生物检测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生物检测技术主要是利用相关生物对污染物所作出的反应来对评判出环境质量的好坏以及被污染的程度。环境所产生的效应从总体上看是以人作为核心的主体生物系统。正因为如此,生物监测对环境的评判标准具有一定的指示性,但另一方面,生物监测技术因其具有的复杂性又使生物监测技术面临各种问题。

4结语

生物监测篇3

生物监测是理化监测的重要补充,对于评价环境质量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理化监测一般只考虑瞬时污染状况,要做到长期连续监测,在经济上往往是不合适的。要了解污染的累积效应,采用生物监测更合适。同时,仅利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值来反映污染程度及危害也是不全面的,因为某些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含量极微不等于毒性极微,反之亦然。用生物监测进行配合,充分利用指示生物对污染物毒性反应的敏感性,便能较准确地反映真实的污染状况。

在一定条件下,水生生物群落和水环境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保持着自然的、暂时的相对平衡关系。水环境中进入的污染物质,必然作用于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影响生态系统中固有生物种群的数量、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稳定性、生产力以及生理状况,使得一些水生生物逐渐消亡,而另一些水生生物则能继续生存下去,个体和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加。水污染生物监测就是利用这些变化来表征水环境质量的变化。

同理化监测相比,生物监测有自己的特点:生物监测能反映各种污染物的综合影响;理化监测是定期采样,结果不能反映采样前、后的情况,而水中生物,汇集了整个生长期环境因素改变的情况;有些水生生物对污染物很敏感,有些连精密仪器都测不出的微量元素的浓度,却能通过“生物放大”作用在生物体内积累而被测出。

生物监测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生物监测不能定性和定量地测定水质污染;检测的灵敏性和专一性方面不如理化检测;某些生物检测需时较长。

许木启利用白洋淀水体中浮游动物群落优势种的变化来判断水体的污染程度和自净程度。结果表明,府河―白洋淀水体从上游至下游,浮游动物耐污种类逐渐减少,广布型种类逐渐出现较多,在下游许多正常水体出现的种类均有分布;同时,原生动物由上游的鞭毛虫至中游出现纤毛虫,在下游则发现很多一般分布在清洁型水体的种类,表明府河―白洋淀水体从上游到下游水体的污染程度不断减轻,水体具有明显而稳定的自净功能。好奇的朋友用底栖动物的变化趋势评价湘江水质污染,结果发现湘江干流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种类数和物种的多样性指数从上游到下游呈减少趋势,表明毒杀生物的有毒物质对湘江的污染较为明显,并且可根据湘江干流各断面种类数的减少程度判断出各断面的污染程度;同时也观察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也呈减少趋势,说明这种有毒污染仍在发展之中。水污染的生物测试是利用水生生物受到污染物质的毒害所产生的生理机能的变化,测试水质污染状况。根据鱼的呼吸变化指示有毒环境,在有污染物存在的情况下,鱼腮呼吸加快且无规律。

近几年来,应用生物监测环境技术的研究广泛开展,出现了一些新方法、新材料和新的监测物,提高了生物检测的灵敏性。以前生物监测的研究重点多放在分类和结构方面。然而,生物系统的结构变化并非总与生物系统的其它变化相关联,仅以某个种类、某个种群构成的生物反应系统的变化来评价一个水生生态系统,其偏差较大。因此,为掌握水生生态系统对环境污染的完整反应,要求我们在生物系统(细胞、组织、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中选择超出单一种类水平即群落或生态系统来作为生物监测的生物反应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均进行研究。美国Cains 创建了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块(简写为PFU)测定微型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参数,进而进行监测预报的新方法。中科院水生所沈韫芬研究员把PFU应用到生物监测中,并使PFU法成为我国生物监测的一种标准方法。PFU法适用于原生动物、藻类对水质的检测。此方法可以鉴别水体是有机污染还是毒性污染。由于潮汐流和环流的影响,PFU法用于海水水质监测的有效性不如在淡水中监测。Kuidong Xu等用一种改良的PFU法―瓶装聚氨酯泡沫塑料块(BPFU)法进行海水的生物监测。BPFU法是将2块聚氨酯泡沫塑料块装入1个圆柱形塑料瓶中,塑料瓶有4道裂缝,用于保护聚氨酯泡沫塑料块不受粗糙条件的干扰,同时便于微生物群落进入聚氨酯泡沫塑料块,达到平衡。BPFU法比传统的PFU法在海水生物监测中的优越性体现在:⑴取样稳定;⑵海水生物评价结构和功能的精确性;⑶定量比较时可以保持水体积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用BPFU法进行海水生物监测比PFU法更加有效。通过BPFU法聚集的物种数量随污染物强度的增大而减少,减少程度大于PFU法。由BPFU法计算出的多样性指数同样也高于PFU法。

生物监测篇4

常用的生物监测技术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颁布以来,我国长期以来都有应用各种物理、化学、仪器等方法进行食品安全检测,可是就是在这样的“十面埋伏”的情况下,黑心商家仍是有空子可钻,食品安全问题仍频频发生,这是因为物理、化学、仪器等监测方法自身存在局限性,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不足,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食品检测的要求,就只能被淘汰。生物监测这项技术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新型技术,由于其精确、快速、灵活、成本低等特点备受各行各业的青睐,也在食品检测中逐渐发展起来。具体常用的生物监测技术有以下几种: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由于其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一直备受医学领域的青睐,它是根据分子识别原件,让待测物产生光热等信号,之后将其转换为易于输出的信号从而得到检验结果。但是由于其对计算机技术和微制造技术的高要求,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不能完全普及。PCRPCR技术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简称,它将克隆与转基因相结合,实时关注酶的变化情况,从而对食品安全进行的检测和评定。虽然该项技术对设备和人员都有极高的要求,但其极高的精确度还是让人们广泛采用。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是利用酶标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结合产生的颜色深浅程度来进行食品检测的,它的优点是具有稳定性和灵敏性,但是如果在蛋白质浓度偏低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生物芯片生物芯片技术是生物监测技术中最快速、最适用的高新技术,正是因为它高效快速的特点,在食品检测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该技术把生物识别分子排列在载体之上,利用特异性亲和反应对食品进行检测。

生物监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生物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与分支,但并不是所有的生物监测技术都适用于食品检测,在应用生物监测技术时一定要注意区别对待。在食品安全方面,人们主要关注的是食物中的农药残留、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转基因食品、食品的成分和品质以及食物中的违禁药品的使用等方面的问题,在利用生物监测技术时就应该注意这些方面的应用。转基因食品检测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特定生物体中的过程就叫转基因,转基因技术能提高产量的特点受到了产商的追捧,大量生产转基因食品,但是由于转基因技术还处于成长期,还存在着不成熟和不确定性,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使得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检测具有重大意义。目前蛋白质检测、酶检测、酶活性检测等生物监测技术在转基因食品检测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药物残留检测农药的喷洒在瓜果蔬菜的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它能有效的抑制害虫对瓜果蔬菜的残害,但是过量的农药残留在食物表面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是威胁生命安全,所以对药物残留进行检测是对生命健康负责的必然要求。由于药物残留以半抗原居多,因而酶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是生物监测技术中最适合药物残留检测的方法。食品的成分以及品质分析纵观常用的生物监测技术,生物传感器是最早应用于食品成分和品质检测的,可以算是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元老级”监测技术,该项技术不仅能检测出食物中糖的含量,也可以对食品的气味进行检测与分析,是食品成分以及品质检测中的极为有效的监测技术。有害微生物的检测生物监测技术不仅可以对转基因食品、药物残留以及食品成分等进行检测,也可以通过生物监测特征,对有害的生物进行分析,从而让人们能避免受到有害微生物的影响。

结语

生物监测篇5

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管理领域都离不开水污染监测,水污染监测要为这些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并科学地分析、评价水资源,治理、预报和预测水污染。生物监测,是指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评价和监测环境质量,充分利用生物的群落、种群、个体和组分对环境变化和环境污染产生的反应。生物监测技术涉及到生态系统,生物的群落、种群、个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和生物分子。当污染物进入水环境后,就会影响水环境中的生态系统。与理化检测相比,生物监测能够长期反映污染效果。一些生物能够对微量污染物产生反应,使生物监测效果更加敏感。生物监测能够富集污染物,这是因为生物系统中的食物链能够富集微量的有毒物质,从而提高污染物的浓度。生物监测具有更加多样化的检测功能,不同的污染物会对同一种生物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由此可见,生物监测有利于综合评价水环境的污染状况。理化检测只能监测特定水环境中污染的含量和类别,而生物监测能够综合反映水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影响。

2具体应用

2.1基因工程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是根据重组优势基因或基因工程菌处理污染物。该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将目的基因构建出来,高效表达代谢通路中的目的和意义,具有效率高、环保、清洁的优点,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2.2电泳分离纯化技术

在电泳分离纯化技术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是比较常见的电泳。该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分析自然环境或废水处理系统中的生物动态性和多样性。

2.3DNA探针技术和PCR技术

将这两种技术的联合使用,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水环境中的大肠杆菌。

2.4酶蛋白标志

物酶蛋白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水体污染的监测中,它具有广泛性、警示性和特异性,能够真实地反映污染物的累积作用。

2.5免疫检测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特异反应,在反应物上标志相应的示踪物,用定量测定或定性测定的方式快速检测抗体或抗原。

2.6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主要是使用生物传感器转化生物反应,使其成为电信号。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核是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基础,当前常用的生物传感器有免疫传感器、组织传感器、微生生物传感器、细胞传感器、酶传感器和细胞膜电位传感器等。

2.7生物毒性实验

由于大量使用各种外来化学制剂,这些外来化学制剂具有致突变、致癌、致畸性的特性,会在生物体内富集,而常规的化学检测方法并不能直接反应其毒害性。在生物毒性试验法中,使用最多的检测手法就是利用细菌,它具有反应快、费用低、保存方便和生长繁殖快的特点。

3存在的问题

3.1生物监测指标体系尚未形成

由于我国生物监测技术起步比较晚,虽然在一些重要环节设置了相应的指标,例如许可证发放、排污收费和环境质量定量考核等,但是,尚未形成法定化的生物监测指标体系。这就意味着,不能合法地应用一些生物监测指标监测水环境污染。

3.2缺少统一的生物监测方法标准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部级的生物监测环境标准,制约了我国生物监测适用的解释和使用,严重影响了生物监测技术的推广。

3.3生物监测过于复杂

在不同地域,同类生态系统中的同种生物具有不同的污染物耐受性,即使同一生物,在其不同的生长阶段也有不同的污染物耐受性。因此,要想做好水环境污染的监测工作,不仅要充分考虑水体特征,还要制订合理的生物监测方案。这就涉及到了样本数量、测试样本和测试频率的选择。

4前景展望

尽管在应用生物监测技术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瓶颈和问题,但是,这项技术在水环境污染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具体表现为以下2点:①随着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监测技术的精确性、快速性和灵敏性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单一的理化检测并不能客观评价水环境污染,而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并非全部都是快速的,有一些污染物还需要多种物质的结合和长期累积。这时,就需要发挥生物监测的作用,客观评价水环境污染的情况。②制订环境标准。生物监测技术通过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不断累积,产生遗传效应和生物机能变化,进而制订水质标准制。在此过程中,监测技术可以选择合适的检测条件和受试生物,制订更符合人类健康标准的污染无排放标准和水质标准,从而进一步推动水环境污染监测工作的发展。

5结束语

生物监测篇6

关键词:环境监测;生物技术;应用

【分类号】:X832

1.环境监测的意义

我国环境监测软硬件建设都得到了较大的加强,对监测各种环境污染因子形成了一定的监测能力,对强化环境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看出环境管理以监测数据为基础,离不开环境监测的技术监督和支持。若没有环境监测,就无法管理,更谈不上科学管理。环境监测是掌握污染动向和预防污染危害的重要环节,是环保工作的“尖兵”,对加强环境管理、制订环保政策和法规、促进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

2.生物技术的研究特点

2.1以生物作为研究对象,不过多地依赖于地球上的有限资源,主要在于对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2研究环境相对简单可行,生物技术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研究过程相对简单,可实现连续化操作,同时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能有效地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3利用生物技术开发的生物制品具有纯度高、质量优和安全可靠的特点,是未来新产品开发的一个新途径。

2.4能有效的解决传统技术下不能予以解决的难题,能根据人类的需求对生物的品种进行合理的改良,创造出更加具有经济价值的生物类型。

3.环境监测的不同生物应用方法

3.1 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

大气污染是通过对大气环境下生物监测确定大气的环境质量水平。在生物体系中,植物更易遭受大气污染的伤害,植物固定生长的特点使其无法避开污染物。对大气污染的反应敏感性强,本身位置的固定,便于监测与管理,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主要是利用植物进行监测。对大气污染反应灵敏,用以指示和反映大气污染状况的植物,称为大气污染的指示植物,较常用的大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有以下几种。

3.1.1 SO.2指示植物

主要为地衣、落叶松、苔藓、杜仲、水衫等。其典型症状为叶脉间显现块状伤斑,也可能在叶缘,伤斑多呈红棕色或土黄色。

3.1.2 氟化物指示植物

主要是有唐昌蒲、金线草、郁金香、大蒜、葡萄苔藓、杏、梅等。典型症状为叶尖多见伤斑,少数在叶脉之间,伤斑一般为浅褐、红褐色,坏死部分与健康部分存在明显的界线。

3.1.3 NO.2指示植物

应用较多的有向日葵、番茄、秋海棠、柑桔、烟草等。典型症状为叶脉间有不规则伤斑,呈现白、棕色或黄褐色,也可能全叶点状伤斑。

3.2 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

在天然水域中的各种水生生物之间,以及和赖以生存的水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旦水体被污染,水环境改变,各种水生物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从而构成水体污染监测的生物学根据。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3.2.1 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

微型生物群是水体系统的重要部分,对水体污染有敏感的反应。最常用的方法是聚氨酯泡沫塑料块法,特点是将这种泡沫塑料块投入水体,收集其中的微型生物。基质的使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相对于其它的生物群落法,具有快速、经济和准确等优点,也适用于工业废水的监测。

3.2.2 指示生物法

指示生物法是最经典的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之一。利用对水环境中污染物敏感的生物种类的存在或缺失,来指示其所依赖的水体内污染物的存在状况。指示生物应具有生命周期长,活动范围固定等特点,便于持久地反映污染物对水体的综合影响。主要包括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和着生生物。从分类地位看,无脊椎动物地应用最广泛。指示水体严重污染的生物包括颤蚓类、细长摇静裸藻、蚊幼虫、小颤藻等。指示水体中等污染的生物包括四角盘星藻、居栉水蚤、脆弱刚毛藻等。指示水体清洁的生物包括扁蜉、蜻蜓、田螺等。

3.3 土壤污染的生物监测

土壤污染所产生的影响大都是间接的。通过土壤农作物、人体及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人体,这两个最基本的环节对人体产生影响。因此土壤污染的生物监测,包括土壤污染物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3.1 植物监测法

利用土壤污染的指示植物进行监测。土壤受到污染后,污染物对植物产生各种反应“信号”,产生可见症状,生理代谢异常,如叶片上出现伤斑,蒸腾率降低、呼吸作用加强,生长发育受阻,植物成分发生变化等。

3.3.2 动物监测法

利用动物监测土壤的污染程度最常见的选择对象是蚯蚓,蚯蚓对土壤中的农药、铅等有较高的敏感性,此外蚯蚓体中的镉的浓度与土壤中镉的浓度明显相关,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土壤镉监测的指示动物。

3.3.3 微生物监测法

主要是通过监测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来反映土壤受到生物污染的状况。人粪尿是土壤生物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其次污水灌溉也可引起土壤的生物污染。通过对土壤中异养菌(主要是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分离和计数,观察和了解受测土壤中微生物群系的结构和数量的改变,从而评价土壤被微生物所污染的状况及程度。

4.环境监测中的生物技术

4.1常规监测技术中微生物的应用

常选用间接指标即粪便污染的指示菌大肠菌群作为代表。另外还有发光细菌法,污染物致突变的微生物监测,藻类与水质污染监测方式。

4.2生物传感器技术

4.2.1 BOD微生物传感器检测仪(BODs)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是环境监测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它表示水中污染物的综合污染程度。

4.2.2 DNA生物传感器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基于生物催化和免疫原理的生物传感器在环境领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4.2.3 可检测化学制剂和生物制剂的生物传感器

这种被称为生物发光型生物指示器IC(bioluminescent bioreporter IC,简称 BBIC)的器件技术可在众多的应用(从航天器到反恐)中巧妙地检测出氨、锌等各类化学物质。

4.2.4 光纤化学/生物传感技术

光纤技术与光谱分析技术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光纤传感技术。光纤传感技术突破了光谱分析的传统模式,光可由光纤直接导入样品,而样品不必放入光谱仪中就能进行测定。特别适用于环境污染物、生物药物, 以及生产过程的原位、在线监测和对样品的无损测定。

4.3生物大分子标记物

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是指生物体内的一些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并能产生一些可检测变化的大分子物质,这些大分子物质能够反映环境变化对生物体的影响。

4.3.1核酸分子标记物检测

核算分子标记物检测方法有核酸分子损伤检测技术、报告基因标记技术及DNA芯片技术。

4.3.2蛋白分子标记物检测

蛋白分子标记物检测方法有酶分子标记物检测、金属硫蛋白( Metallothione in ,MT)的检测、热休克蛋白( Heat Shock Prote in , HSP)的检测及抗氧化剂防御系统的检测。

4.4微核技术

微核技术可用于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土壤污染,监测水污染,监测有机物污染,监测重金属污染,监测物理辐射污染。

4.5生物芯片技术

由于生物芯片具快速、准确、无污染等优点,在水体微生物监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生物芯片技术可用于控制水质、瞬时检测病原细菌、菌的基因表达水平及进行细菌检测和菌种鉴定。

参考文献

[1]冯继光,王宝松.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及展望[J].科技信息,2008,18.

生物监测篇7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641-02

我院是一所城市二级甲等医院, 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重点部门每月自行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与微生物实验室每季度再抽样监测一次,监测结果以医院信息形式通报全院,不合格结果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从而进一步规范了医院环境及诊疗用品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减少了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医院感染患病率从2009年的6.24%下降到2011年的2.15%。现将2011年医院环境微生物医院感染抽样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监测对象: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室、口腔科、胃镜室、透析室等重点部门及全院临床(主要是治疗室、换药室)、门诊医技科室等进行采样监测,并做细菌培养。监测项目包括空气、诊疗用品、 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和使用中的消毒剂(包括手消毒剂)、灭菌剂、洗手液等。

1.2 监测方法: 每季度抽样监测一次,全年共四次(不包括重点部门每月一次的自行监测),均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与微生物实验室共同完成,采样方法和监测结果判定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执行。

2 结果

2.1 工作人员的手采样监测 167份,正确率97%,合格158份,合格率94.61%。其中护士的手监测合格率为96.5%,医生手的监测合格率为92.72%,包括门诊医技各科室,其中培养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菌各2份,铜绿假单胞菌1份,其他均为菌落数超标。

2.2 各类物体表面采样监测 186份,合格169份,合格率90.86%。其中2份培养出大肠埃希菌、1份肠球菌,其他14份均为菌落数超标。

2.3 空气采样监测220份,主要是重点部门,合格215份(5份细菌菌落数超标,但未培养出致病菌微生物),合格率98.01%。其中手术室为99.88%,治疗室合格率95.65%,消毒供应中心为98.36%,重症监护室98.15%。

2.4 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洗手液监测 采样38份,合格38份,合格率100%。主要是对使用中的2%戊二醛、0.5%碘伏、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进行了生物监测。

2.5 诊疗用品采样监测159份,其中无菌物品69份,合格率100%;其他90份为消毒后物品,合格83份,合格率92.22%,其中2份培养出大肠埃希菌、1份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其他均为菌落数超标。

3 分析

3.1 使用中消毒剂监测合格率100%。消毒剂由药剂科统一招标购进,符合要求,使用中各科室加强了管理,碘伏、酒精容器每周二次灭菌更换,消毒剂及盛放容器均注明启用时间,及时加盖防止挥发;2%戊二醛每周更换,每日使用前进行化学监测,含氯消毒液每日更换。

3.2 物体表面监测中,主要是对病区护士站电话、电脑键盘、办公室门把手及治疗台面、水龙头等进行了采样监测,护士站电话、医生办公室门把手培养出大肠埃希菌,一份培养出肠球菌,其他均为菌落数超标。监测不合格的原因是个别护士擦拭台面或者其他表面时用的抹布欠清洁,有的未用消毒液擦试及清洁消毒不彻底所致 。在日常工作中,各病区十分重视治疗室的清洁消毒,因此监测不合格的表面主要是电话、电脑键盘、门把手等。

3.3 在工作人员手的细菌监测中发现,临床上护士洗手最认真,方法正确,合格率高。但医生及其他人员手卫生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门诊医技科室,七步洗手法欠熟练、欠规范,未能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彻底清洗,因此正确率、合格率都较护士略低。另外,感染性疾病患者较多的科室,医护人员手污染也较重,平时手卫生不到位,监测时不达标。

3.4 空气监测中,主要是对重点部门进行了采样监测,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监护室合格率较高,原因是环境要求高、设备先进,工作人员重视程度高,操作更规范,在设备科努力下,及时清洁、更换,治疗室使用的是紫外线灯管,虽然灯管强度符合要求,但是存在由于病人多、工作忙,有时消毒不到位。

3.5 全年对无菌物品监测均合格,包括一次性无菌物品及压力蒸汽灭菌物品,表明药剂科严格按照《消毒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要求全院统一招标购进合格适用的一次性无菌物品,消毒供应中心认真执行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严格清洗、消毒、灭菌及监测,确保了合格率100%。

3.6 其他诊疗用品主要是雾化、吸氧、暖箱、内镜、体温计、血压计等相关用品,培养出致病微生物的是雾化器水槽、使用中暖箱及血压计袖带。表明雾化器使用中,水槽的清洁、消毒很重要,使用中暖箱污染不容忽视,虽然使用不到五天,因此必须每周更换暖箱并进行彻底终末消毒,血压计袖带的清洁消毒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4 讨论(改进措施)

4.1 认真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一步加强手卫生管理。各重点部门、病区、门诊诊室、医技科室均配备了非手触式水龙头,监测中发现,各重点部门及治疗室、医师办公室均按要求使用了医用洗手液,而门诊、医技等科室使用的肥皂或香皂污染较重,存放不符合要求(皂盒不清洁、不干燥);因此应加强手卫生培训,提高认识,重视手卫生,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改进干手设施,重点部门使用干手纸巾,其他科室可备干手小毛巾,每日清洁消毒,不可在工作服上擦或用不洁毛巾擦手;提高日常手卫生自觉性、依从性,治疗台(车)、换药车、监护床、暖箱、特殊感染病床、无洗手设施的个别门诊诊室及医技检查科室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接触病人前后、无菌操作前、处理药物前、处理污物后等均须洗手或卫生手消毒,严防交叉感染。

4.2 加强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治疗室操作台面及治疗车随时清洁,每天消毒,可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抹布专用并保持清洁;病区电话、电脑键盘、办公室门把手、水龙头等医务人员手频繁接触的表面保持清洁,500mg/L含氯消毒液每周彻底消毒一次,遇污染随时消毒。

生物监测篇8

全市监测预报准确率达到82%以上,对美国白蛾及其他突发性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除治。

二、重点工作及主要措施

(一)做好美国白蛾的监测工作

20*年是我省美国白蛾防治的攻坚年,*市林地面积居全省第二,而且作为北京的近邻,周边疫情传入压力大,形势十分严峻。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监测,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除治。

我市与北京接壤的涿鹿、怀来、赤城三县,及宣化县和宣化区是五个重点监控区,要将美国白蛾列为主测对象。在与北京交界的主要地段、交通要道两侧的街道树及村庄林带,苗圃、果园等地方设立监测点,悬挂诱虫灯,设立查防员,做到监测不留死角。

蔚县、崇礼、沽源、怀安、万全、阳原、尚义、张北、康保也要克服麻痹思想,在主要地段设立美国白蛾监测点,定期调查监测。要在各乡镇、林场、及主要村庄安排虫情调查员,并在常规虫情监测工作中重点关注有无美国白蛾的发生。

(二)继续做好主要病虫害的监测工作

1、对全年工作计划作出整体安排

(1)编制全年测报工作月历

为明确工作,防止遗漏,各县要编制全年测报调查月历,注明每月调查时期,调查的主要病虫害,调查方法。杜绝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编制监测预报方案

各县对辖区内主要病虫害编制监测预报方案,对监测地点的设置、调查时期、踏查路线、人员配置等问题进行明确阐述。

(3)制定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图、测报网点图、踏查路线图、固定标准地分布图;明确主测对象、监测对象、监测面积。

2、做好20*年预测。各区、县对越冬后的虫情进行较系统的调查,注意积累数据,对我市20*年各种病虫害全年的发生趋势进行科学预测,使全市的监测预报准确率达到82%以上。

3、及时虫情预报信息。年初做出全年的发生趋势预测,及时短期预报,做到上传下达。要对我市主要病虫害松毛虫、天幕毛虫、舞毒蛾、落叶松鞘蛾、叶蜂、鼠害等的发生进行动态监测。及时虫情信息。对突发性有害生物发生、防治情况随时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为上级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及时进行数据传输。熟练掌握《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系统》软件报表,报表及时、准确地于每月19日前报送市森防站信箱。严格执行联系报告制度,按时传递各类信息。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三)完善各种档案资料

1、保存好原始调查记录。以固定标准地为主,系统观察与全面踏查相结合,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填写调查野帐,对固定标准地调查、踏查数据及饲养观察结果及时整理归档,进行分类统计汇总。

2、对各种分布图、路线图、工作年历,打印上墙、归档。对工作中各种虫情、虫态调查照片及时洗印归档。做到有据可依,有图可查。

3、在虫情调查中,注意采集完善当地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生活史标本,以便对基层测报员进行培训学习。

4、争取建立适合当地的测报模型。通过对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的长期系统观察,注意积累测报数据、当地气候数据,并对这些离散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科学整理,争取建立起适合当地的测报模型。

(四)加强测报队伍建设,提高测报能力

继续抓好部级中心测报点及省级中心测报点的建设。以此辐射带动全市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建设的全面开展。

各县要建立健全县、乡、村监测网络,定时、定期、确定专人负责,要因地制宜,采取可行措施,确保测报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基层护林员的作用,解决测报人手短缺、覆盖面小的困难。

加强测报员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测报水平,努力建立短、中、长期预测预报网络模式,及时了解病虫发生趋势和动态,及时测报信息。

生物监测篇9

[关键词] PIVAS;微生物污染;监测;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2(b)-166-02

Investigation analysis report of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 about microbe

YE Jianlin1, HUA Yan2

1.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Wuxi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angsu Province, Wuxi 214023, China; 2.The Vein Drug Allocation Center of Pharmacy Department, the Wuxi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angsu Province, Wuxi 21402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spect the environment and microbe contaminated by such factors as air, object surface and operators in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 (PIVAS), in order to find the dangerous causes for the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of PIVAS,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contamination routes. Methods: The methods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d the cultivation and germ-containing quantity counting of air, object surface-microbe and operators' hands in PIVAS. Results: All samples conformed with the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control value of hospital disinfe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excepted two samples from operators′ hands. Conclusion: PIVAS should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all the dangerous factors of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xistent problems. We should take precautions to control the potential factors of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by controlling the preparation condition and to monitor the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rate of prepared infusion bag surfaces in PIVAS.

[Key words] PIVAS;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Monitor; Prevent and control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是依据药物特性由专业技术人员集中配制的场所[1]。我院PIVAS使用已近3年,按照要求分别设置审核区、排药区、药品脱皮区、净化配制间、核对区、清洗区、更衣区等功能区[2],对照2010年卫生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功能区域基本符合规范的要求。为强化PIVAS环境管理,控制PIVAS微生物的污染率,PIVAS与院感科专职人员对PIVAS进行空气、物体表面、操作人员等环境因素[3]和静脉输液配制重点操作环节进行细菌培养及含菌量的微生物监测。本次监测以卫生部《医院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为参考依据,并以Ⅰ类环境区域监测标准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采样对象

按照采样对象分成12组:其中,配制操作中配制人员手部操作取样20个;核对操作中配制人员手部取样10个;配制仓净化开启15 min和120 min后净化操作台和配制仓内空气取样34个;净化操作台使用前和使用中的台面取样20个;进入配制仓后脱皮的药品和输液表面取样20个;药篓表面取样20个、已封封口贴的输液瓶口取样10个、已配制的静脉输液装箱送病区前药袋表面取样20个。本次共收集154个标本。

1.2 采样方法

①手部细菌培养方法,主要监测配制仓内输液配制人员手部微生物污染情况。采样时间选择在操作30 min以后的动态环境中进行。手的采样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一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 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10 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②空气培养方法,采用平板暴露法监测沉降菌,主要监控净化操作台及配制仓内在动态运行中的空气污染情况。净化操作台以内、中、外布点采样;配制仓内以4角布点采样。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9 cm)暴露30 min(《静脉药物集中配制管理规范》),盖好立即送检;③物体和环境表面细菌培养方法,主要监控净化操作台使用前和使用中的台面、进入配制仓后脱皮的药品和输液、药篓、已封封口贴的输液瓶口、已配制静脉输液装箱送病区前药袋表面取样。将5 cm×5 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连续采样 4 个,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 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 5 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 10 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脱皮的药品、已封封口贴的输液瓶口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

1.3 判断标准

以卫生部《医院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为参考依据,并以Ⅰ类环境区域监测标准评价PIVAS动态环境下的微生物污染情况。空气培养目前无动态标准,采用静态标准。①Ⅰ类区域工作人员:细菌总数≤5 cfu/cm2,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②Ⅰ类 环境空气:细菌总数≤10 cfu/m3,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③Ⅰ类区域物体表面:细菌总数≤5 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2 结果

本次检测未检出病原菌;本次检测结果有核对操作中配制人员手部取样的两只样本高于《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微生物污染控制值,其他均低于《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微生物污染控制值。其中,脱皮后的药品、输液、配制仓内空气、配制人员手部、净化操作台台面均未检测出微生物;净化操作台空气26个采样点有3个采样点染菌,但均低于10 cfu/m3;药篓表面20个采样点有10个采样点染菌,均低于5 cfu/cm2,但药篓的微生物污染率达50%;药袋表面20个采样点有3个采样点染菌,均低于5 cfu/cm2。

3 讨论

3.1 污染分析

PIVAS解决在病区环境下冲配药物,微粒、热源、活性微生物等污染较普遍,输液成品的安全性无法保证的问题[4],为静脉药物的配制过程需提供硬件设施提供了依据。从检测结果分析:① PIVAS对配制仓内的清洁、消毒控制得较好,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意识强。PIVAS配制仓按照室内万级,局部百级的净化要求设计,消毒措施是:配制前,仓内消毒,紫外线照射30 min,操作台面、物品75%乙醇擦拭清洁;配制工作完成结束,操作台面、物品及墙地面75%乙醇擦拭清洁,紫外线照射30 min;配制人员手部消毒处理规范;但是随着净化操作台的使用时间延长,微生物污染机会增加;②药篓的清洁、消毒需要强化。药篓使用含氯消毒剂配制的消毒液浸泡消毒,清水冲洗,由于每天使用的药篓数量很多,没有全部进行消毒处理,仅进行周期性的循环处理,因此有50%被抽样的药篓检测出微生物污染;③脱皮后的药品、输液是清洁安全的,配制好的成品输液药袋表面的微生物污染说明环节的增加,微生物污染机会增加。造成微生物污染药袋表面的主要原因是核对区操作人员的无菌意识不强,清洁、消毒工作不到位及药篓的清洁、消毒不到位。

3.2 改进措施

①加强PIVAS的管理,建立控制PIVAS内部环境和操作环节预防微生物污染的质量措施,共同做好PIVAS的环境和操作环节管理工作。在今后洁净区的控制管理中,应高度重视净化空调装置的清洁、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对洁净区环境卫生及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分析、总结;②加强PIVAS及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强化预防院内感染的意识,了解PIVAS引起院内感染的潜在因素。进入PIVAS的工作人员按要求着装,严格限制进、出PIVAS人数。强化操作人员无菌操作观念,严格执行洗手及手消毒制度。③规范和改进操作规程。PIVAS改进了药篓清洁、消毒的操作规程,先清洁药篓表面污物,后浸泡消毒,表面无污物的药篓直接浸泡消毒,含氯消毒剂配制的消毒液中浸泡的时间不低于10 min;重视环境卫生,保持工作场所清洁整齐,严格执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清洁、消毒操作规程,加强紫外线消毒管理,是控制洁净区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措施[3]。④继续坚持PIVAS配制仓内及净化操作台空气监测报告制度,防止PIVAS发生广泛性微生物污染。按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垂直层流生物安全柜每月做1次沉降菌监测,水平层流洁净台每周做1次动态浮游菌监测;配制仓内空气、净化操作台台面、药篓、每月做1次消毒效果监测。

净化环境不达标、操作不规范或运送过程中是导致药物污染[5]的主要因素。PIVAS应充分重视微生物污染的危险因素,改进存在问题。通过环境与环节的控制预防微生物污染,通过监测PIVAS已配制静脉输液药袋表面微生物污染率,控制引起院内感染的潜在因素。

[参考文献]

[1] 蔡卫明,袁克俭.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学科技出版社,2005:1.

[2] 刘新春,高海青.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静脉药物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1.

[3] 张向群,林红宁,陈罕,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洁净区的微生物污染控制管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22):99-101.

[4] 余炜,陈秀英,林海燕,等.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设和实践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6):224-225.

生物监测篇10

关键词 小儿肺炎 微生物细菌 耐药性

肺炎感染是小儿期较常见的一种伴有喘息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1]。本病可以一年四季散发发病,秋冬季较多,每3~4年有1次流行。其是由微生物细菌致病的。作为小儿早期常见的肺炎感染之一,肺炎微生物细菌感染也是引起日后慢性肺功能异常,反复喘息发作,导致哮喘发生的高危因素[2]。具体分析2010年小儿感染中微生物细菌监测结果,希望为防治肺炎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12月收治小儿肺炎感染患儿400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治疗指南》,其中男250例,女150例;年龄1~10岁,平均5.9±1.5岁。其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病150例,肺炎100例,支气管哮喘80例,肺间质病40例,肺结核20例,其他10例。

标本采集:所有患儿采用痰试验,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用无菌吸痰管吸取痰物作为标本,收集于无菌集痰管内,立即送医院检验科处理。在吸痰管插入过程中,到达深部后不用生理盐水直接吸出痰物,以后每隔3天采集1次。标本鉴定:痰物标本以划线法接种于相关培养基平板内,经37℃培养箱,2天培养培养,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并进行革兰氏检验染色,根据染色分类情况,对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行进一步细菌分离。应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分析。质控菌株:大肠埃氏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肺炎链球菌(ATCC49619)均由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耐药性分析:标本都采用常规琼脂扩散法测定药物对分离菌的抑菌圈直径,将可疑菌落用0.45%盐水稀释成菌悬液,然后用无菌棉杆沾取菌悬液并沿管壁挤压多余水份,放在相关琼脂平板上均匀涂抹,把药敏纸片贴在平皿上,纸片间距25mm左右,放在37℃培养箱过夜,记录抑菌直径,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2010年版)标准判定药敏结果。

结 果

微生物细菌分布:400例的痰液分泌物中共分离到致病微生物细菌30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80株,革兰氏阳性球菌100株,真菌20株。具体情况。

耐药情况:把分离到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中的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氏菌,革兰氏阳性球菌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真菌的白色念株菌进行多种抗生素药物敏感检测。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三代头孢类药物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真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

讨 论

在流行病学上,当前我国小儿肺炎的患病率明显升高,某些特定的微生物细菌如铜绿假单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微生物细菌感染肺炎尤其容易致死[3]。结果显示,400例小儿的痰液分泌物中共分离到致病微生物细菌30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80株,革兰氏阳性球菌100株,真菌20株。表明60.0%患儿都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其次是大肠埃希菌。不过微生物细菌感染肺炎的病原学依照不同地区、医院、病房、患儿群体、诊断取材及抗生素使用等而有所不同[4]。

在细菌耐药性上,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三代头孢类药物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真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其中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较复杂,可能与下因素相关:①铜绿假单胞菌产生抗菌活性酶如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钝化酶等。且人工气道建立后,铜绿假单胞菌在管道壁上易形成生物被膜,使其中的β-内酰胺酶的活性增加[5]。②铜绿假单胞菌改变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如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DNA旋转酶等结构发生改变,从而逃避抗生素的抗菌作用[6]。革兰氏阳性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对万古霉素100%敏感,为其治疗方案则首选万古霉素治疗。真菌感染主要以二重感染为主,对两性霉素B敏感。

总之,2010年微生物细菌监测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并具有多重耐药,其耐药率不断增加,在临床上应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 钟慧.老年患儿二重真菌感染与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1,13(3):138.

2 蒋云龙,何志捷,邓义军,等.重症监护室急诊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防治[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25(3):281-283.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0):649.

4 董宗祈.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致病机制与治疗的关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4):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