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教学十篇

时间:2023-03-24 14:06:37

听力教学

听力教学篇1

论文关键词:听力学习策略,听力教学,听力水平

 

在外语教学中,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所学语言而采取的行动,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在语言学习中应该相辅相成,相益得彰。然而因为听力在考试题中所占比分不多,很多教师对听力教学不够重视,听力教学成了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这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背道而弛。因此,探讨听力训练的学习策略听力教学,并运用于实践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听力水平,从而为说、读、写做好准备。

一. 听力策略概述

听力学习策略包括课堂老师引导的听力训练策略、课外学生自主学习时可采用的计划策略、监控策略等。课堂听力训练策略一般是按照这样的模式来进行的:即听前(pre-listening)―听中(while-listening)―听后(post-listening)三个阶段。

1.听前阶段

这一阶段是听力理解过程中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激活其相关的心理图式,让学生通过推理联系新信息和吸收新信息的过程论文格式模板。作为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所听教材的主题、内容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2.听中阶段

学生在此阶段进入紧张的对声音信号的知觉、解码、筛选和重组的心理状态,是他们对自己是否领会了所听内容、注意力是否集中、采用的学习策略是否适当等方面有意识地进行监控的过程。语音、语调辨析、词汇活用以及逻辑推理等听力技能的运用始终贯穿与听中阶段。

3.听后阶段

学生应能在完成听力任务后对听力的效果进行自我反馈、区分难点与不足,并分步骤、有计划地加强训练。还可以完成一些拓展练习,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课堂听力策略训练的实施

下面是用高中教学中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听力策略的训练,教学采用听前、听中、听后“三部曲”进行。

教学摘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信息完成所写日记中的缺失的部分,从而点出各国文化习惯不同的具体方面。教学过程中我按照三个阶段重新设计了听力练习。

1.听前计划阶段

我分成几个任务来实施:

Task 1 Help the students tobrainstorm the differences in food, customs, body languages, sign languages andso on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many of which have been discussed in theprevious sections.

Aim: To activate students’ background knowledge.

Task 2 Ask the students somequestions: What may be talked about in their conversation you’ll listen to?What cultural differences may appear during their day trip?

Aim: To predict.

这两个活动是让学生在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

景知识,又通过预测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为听作好了准备。

2.听中监控行为阶段

Task 3 Listen for the first time and writedown the required information below.

The number of the visitors:____________________

Names of the visitor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places they have bee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im: To listen for the gist.

Instruction: Focus on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likenames and places.

Task 4 Listen again and do some ‘T’ or ‘F’questions.

1.Mr Singh was happy whenI shook hands with him with my left hand.

2.We ordered lots of foodin the restaurant and Mr Singh enjoyed all of them very much.

3.Mr Takashi kept buyingthings, which took up a lot of time.

4.We didn’t have a greatday because so many strange incidents happened.

Aim: To test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f theconversation.

Instruction: Focus on the activities the maincharacters did.

Task 5: Listen a third time tofind out the strange incidents that puzzled the students and fill in themissing information.

Ⅰ.Mr Singh looked very ________ when I put out my _____hand to __________ with him. In the restaurant, he would not eat the blackpepper _________.

Ⅱ.Mr Takashi spent lots of money on __________.

He seemed to give out a lot of____________ and got a bit _______ when my classmate just put in his pocketwithout looking at it.

He kept making an ______ sign.

Ⅲ. When we took a boat, Mr Hudson remarked that theboat was too ______, but I thought there was lots of ________.

Aim: To listen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Instruction: Read the given statementsfirst and then focus on details.

这段对话较长,这三个活动运用多种练习形式层层递进,最终让学生完全

理解内容听力教学,并归纳出文化差异点,为本单元后面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

3.听后拓展活动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创设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用语言做事的过程

得体地使用英语,并尝试用英语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是这样设计的:

Task 6: Ask the students to compare theirnotes and check the answers.

Aim: To evaluate the outcome.

Task 7: Ask the students tomake a dialogue in pairs, using one of the given topics.

Topic 1: Talk about the similar experiencesrelated to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s which have happened to themselves or someother people.

Topic 2: Discuss the reasons behind each ofthe strange behaviours.

Aim: To practise using the English language to solvepractical problems.

以上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在使用语言的同时又互相学习了不少知识。

三. 提高学生听力学习能力的其他策略

除了课堂教学的听力训练策略外,要提高听力水平,还得靠学生自己课外不断的积累练习。这时学生可运用计划策略,监控策略等手段。

计划策略是指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论文格式模板。制定的计划要切合实际、具体明确、易于操作和控制。比如,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既定的听力学习目标制定课外听力训练的总计划,安排好每周甚至每天的听力训练,具体说来如定好每周或每天的听力总时间,可做些听力模拟训练题听力教学,每天听点英语新闻或其他英文材料,并选一段听写下来等等。不管是听什么,联系新旧知识、集中注意力、选择注意力等听力策略要坚持使用,听前要从题目和选项中推断出要播放的内容、题材类型、重难点等方面的信息,做好充分的听的准备。

监控策略指学生依据学习目标有意识地监控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和调整策略的使用等。例如,在听的过程中,学生要监控自己是否听懂了材料的主要内容;采用的听力学习策略是否恰当;注意力是否集中等。使用这一策略的目的是当自己注意力分散时,努力迫使自己不要放松;遇到生词或不懂的句子时能容忍意义的模糊,继续听下去,而不产生恐慌心理;不断验证和调整自己的推测,看看对材料的理解是否合理,内容和意义是否符合逻辑等。

边听录音边做记录的习惯的养成也很重要,可以把当前任务所需的相关重要信息用速记的方法记录下来,如:时间、日期、年龄、价格、距离、地名、人名和所属关系等等。这样做可以有助于对听力材料的理解。

四. 结束语

总之听力教学,提高听力水平决非一日之功,需要持之以恒,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时要明确听力教学的目标,并根据目标合理设计听力任务,把听力策略训练落实到具体任务中,再加以学生自主的课外听力训练策略,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并能带动说、读、写的能力。

参考文献:

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宝荣2006《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小学外语教学

程晓堂,郑敏2002《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文秋芳1996《英语学习策略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听力教学篇2

关键词: 听力教学 存在问题 策略

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的四项基本技能,听力作为这四大技能之一,被摆在首位,足见它在人类交际活动中地位的重要性。美国保尔・兰金教授统计显示,“听”占人们日常言语活动的45%,“说”占30%,“读”占16%,“写”仅占9%,可见,“听”作为信息输入技能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先听懂别人说的,才能和别人“交际”,才能体现语言这一“交际”的本质。

一、英语听力训练中的问题

在听力教学中,首先要明确听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短期内可能效果不明显,这是正常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从“听”入手进行实质性教学,无疑是进行听力教学最为通常且行之有效的训练手段。学生们所遇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背景知识缺乏,造成理解障碍。

听力是一项综合技能的测试,它是听和理解能力的总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无文化的语言,离开了文化,语言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学生最起码要掌握和了解西方的某些生活特点,英语民族的语言习惯、风土人情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如有一道很简单的听句子选出正确应答语的题目,所给的句子是“Oh,your dress looks very beautiful.”,给出选择有“A.Where,where.B.No,no.I don’t think so.C.Thank you very much.”,面对这种题目,依旧有学生选择A、B答案。这就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在西方当有人称赞时应该说“Thank you.”这一习惯,而采用了中国人面对称赞时要谦虚的习惯。

2.缺乏对良好听力习惯的指导。

听的主要目的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意思,而目前,部分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有这样的不良习惯: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赋予同等的注意力,惟恐漏掉一点信息。其实这是办不到的,也是不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发现有的学生在做听力题时,一旦遇到一题听不懂或者难以确定正确答案,就在那一题上绕圈子,拿不定主意。此外,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学生未能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而是把听到的材料转换为中文。这些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关键。因为,在有限时间内,翻译后再理解是来不及的,特别是当两种语言出现很大的差异时,更不允许这样做。面对学生的这些情况,老师们如果能及时地给予指导,学生将会走少很多弯路。

3.忽视心理因素对听力的影响。

人的心理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学习情绪和态度、意志力等因素。虽然这些非智力因素不是学习过程的直接介入者,但对学习的效果起着促进和抑制作用。这些因素在英语听力过程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如果两个人的听力水平相当,心理状态不同,考试的结果也会相差很大。

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听音方法。

大多数学生没有经常听音的习惯,不知道如何在规定时间听懂材料,准确答题。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听音时,不要将注意力放在单个的单词上,而要把握句子的意群,进而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即要从总体上把握语篇。其二,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听不同文体的材料。例如听议论文体,要注意听文章开头和结尾,以及说话人的语气,有时更要听清说话人使用的语音语调;如果是听叙述型文体,则要注意听清“when,where,who,what,why”五个单词传达的确切信息。

2.选择合适的听力素材。

全面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听力练习不拘泥于课本教材。应在原有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旨在帮助学生增强语篇理解能力;提高他们对所听材料的分析、归纳、综合和推断能力。选材特点是:a.注意信息性、知识的趣味性与实用性;紧跟时代的步伐,贴近中学生的生活;b.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题材的广泛性。内容涉及语言学习、校园生活、现代科技、文化、体育、娱乐、日常生活及名人轶事等。内容丰富语速较慢的,如美国之音特别英语节目(VOA Special English Program)。该节目用词浅显,基本控制在1500词左右,句子结构简单,单词重复率高,语速缓慢(每分钟不超过90个单词),比较适合做听写练习。

3.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

(1)多媒体教学的利用。

恰当使用网络媒体资源,提供学生丰富有趣的听力材料,确保学生自主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的发展,因特网和各种媒体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听力学习素材,如:精彩英文电影、经典英文歌曲、绕口令练习、英语语音等,同时通过网站还可使用到多年的各类英语考试真题,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学生业余时间自学。媒体资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

(2)适当的英语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角、英语话剧表演、英语演讲等都能起到辅助作用。建议坚持收听学校有计划、有系统播放的各种听力材料,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人物、历史、新闻、广告、科技报道、社会轶事、文艺、教育、医学和体育等。学唱英文歌曲,定期有意识地欣赏英文电影,以及上英语网站学习。

(3)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和技巧,克服心理障碍。

良好的听力技巧和习惯有助于减少学习者的困惑和焦虑,改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动机。有效运用听力策略和技巧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和听力技巧是非常必要的。第一,培养学生捕捉重点的能力。听材料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听懂每一个词。只要抓住了要点,根据要点对所听内容作出分析推理。第二,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听录音前先读听力选项,根据已知信息猜测未知信息。第三,培养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尤其是一些关键词、重要的细节、数字等,要边听边记,增强听力效果。

三、结语

听力是绝大多数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弱项,但听力水平的提高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英语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现状,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并且我们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选取适合学生的听力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刘君涛.高职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与调试.教育与职业,2004.

[3]傅瑞屏.中学英语教学法.广东教育学院,2006.

听力教学篇3

关键词: 听力教学 元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 社会/情感策略 自主学习能力

1.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将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规定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并且随着听力理解部分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上升到35%,很多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听力教学上,改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相应地,学生花在听力练习上的时间也比以前要多。尽管师生们都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大部分学生依然对听力理解有畏难情绪,难以听懂听力材料,害怕听力测试。所以要改变这一情况,听力教学就必须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去听,克服恐惧感,培养学生的听力自主学习能力。

2.听力教学与听力学习策略培养

传统的听力教学中听力课上更多的是进行听力水平测试。教师介绍背景,解释生词,播放录音,提问题(选择题、是非判断或回答问题),然后核对答案,然后再次播放录音,让学生弄清正确答案及其原因。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而且课堂活动单调,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此导致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性较差,气氛沉闷,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从具体的听力练习上来说,很多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拘泥于音、词等细枝末节,一个音没听清或一个词说快了,没有反应过来,就会卡壳,停留在此处冥思苦想,以致错过更多剩下的内容。他们只是单纯使用自下而上的听力模式。而且有些学生有过多焦虑感,听听力时很紧张,语速稍微快一点,就完全懵了。基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和学生的这些课堂表现,教学模式要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在教学中教授听力学习策略,并帮助学生培养使用策略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主性。

O’Malley和Chamot(1990)将语言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听力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策略的一部分,也包括此三类。其中认知策略是指通过考虑如何储存和检索信息以解决问题。如捕捉关键词、捕捉非语言提示、推理、做笔记等。元认知策略包括对理解的计划、监控和评估,如选择性注意,即事先确定在听时应注意听力材料的哪一方面。社交/情感策略包括请求对方澄清问题、自言自语以减轻压力或焦虑等。

(1)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调整学习进程的行为,是一种高层次的执行,可以计划、规范、监测、指导学习进程。部分学生会为精读课考虑或制定学习计划,在课前预习单词和课文,课后完成练习,复习所学内容,甚至主动找测试题检测自己。而且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表现,并根据自己的状态,调整自己的计划安排。这些过程中使用了元认知策略。但是几乎很少有学生会为听力课这样做。这虽与听力材料是声音文字、受到播放设备的限制有很大关系,但我们在教学中还是应当指导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

首先要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可行的目标和学习计划。有些学生一进大学就以四级考试的听力水平为目标,而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水平。对于部分学生来讲,这可能是个近期目标,通过练习,一个学期就可以实现;而对于另外有些学生来说,这可能就是个长远目标,要花一两年时间,他们就需要制定阶段性目标。比如说一年级的短期目标就是辨别易混淆的音和单词,掌握影响听力的一些发音技巧和特点、常用的句型结构特点和一些简单对话。之后是听懂一些稍长对话、短文章再过渡到长文章。其次,指导学生在听力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即全神贯注地去听和有选择地去听。集中注意力听,但是遇到不懂的词,并不纠结于此,能及时调整注意力,跟上说话者的进度;选择性地听,分清主次信息,比如在听车站或飞机场广播时,车次/航班、时间、目的地就是我们关注的重要信息。此外,帮助学生评估学习,评估学习包括指导学生自我监测和自我评估。自我监测是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的过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听完录音后记录下自己听音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与问题;自我评估一方面是检查自己是否听懂了材料,听懂了多少,另一方面是评估自己的听力成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是否有所进步。

(2)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在学生的语言学习上作用更为直接。它包括学习者如何接受语言材料,如何存储语言材料,如何组织语言知识,如何理解语言结构(包括语法关系),如何提高语言操作的技能,等等。具体的运用包括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学习资源,预习和复习所听到的单词和表达法,在听材料之前进行预测,联想自己生活中的经历或阅读过的相关材料,最大程度上使陌生的听力材料熟悉化;遇到不熟悉的内容,要利用上下文的情境猜测;听对话时,不光注意字面意义,也要听出言外之意。要锻炼学生的概括和推断能力,可以选择适当的材料让学生复述或表演。很多学生喜欢看英语电视节目或电影,教师可以截取适当片段让学生模仿。听较长的内容时,要学会做笔记,比如说要注意材料中出现的数字、时间、地点等。课后回顾所听内容时,并不只是简单地再听一遍,可以复习材料中自己还不太熟悉的表达法,甚至用这些表达法造句或作文。反思自己听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避免以后再犯。

(3)社会/情感策略

在听力过程中,很多学生会有焦虑感。教师应该尽量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比如课前放些舒缓的英文歌曲或讲些简单的笑话。课堂上开展多类型的活动,比如听词表演动作、复述故事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开口,不怕犯错。课下可以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情绪,给予他们建议调整自我。并且组织诸如演讲比赛、听力背诵比赛、听英语讲座和观看电影之类的活动,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布置一些需要两人或多人完成的任务,如模仿听力内容进行对话或角色表演,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可以相互监督,共同提高。

3.结语

在众多的影响外语学习成效的因素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至关重要。学习策略和学习的环境、过程、阶段、心理等有密切的联系,对外语学习成效的作用不容低估。因此,听力教学中学生听力学习策略能力的培养影响着学生对听力理解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以及最终的听力学习成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和听力教材的限制,利用有利的条件和资源,克服不利因素,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听力学习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O’Malley,J.M.& Chamot,A.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听力教学篇4

【摘 要】交互理论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生生交流;认为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应该是主动构造者。交互理论下的交互式听力教学强调互动在听力课堂上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将听说融入听力课堂,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 交互理论;交互式听力教学;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一、传统的初中英语听力课堂

通常情况下,英语听力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听前阶段、听中阶段、听后阶段。然而,传统的初中英语听力课堂中没有明显的听力阶段。首先,听力活动开始前,教师通常解释一些重要的语法点,然后就放听力录音,很少有教师提供一些和听力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或者设计一些相关的热身活动。其次,在听力过程中,教师很少根据听力材料的长度和难易程度暂停录音。很多学生由于听力时间过长或者听力材料过难而放弃继续听录音。再次,听力录音结束后,教师会给学生一些时间完成练习,然后核对答案。最后,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再放一遍听力录音帮助学生确定答案。

二、交互式听力教学及其理论基础

1.交互式听力教学

Brown (2001)指出听力理解有多个过程:首先,学生听到“生话语”(raw speech),并且在短时记忆中形成一个印象(im-age)。然后,学生选择所听话语的类型,考虑到话语类型,学生推测听力材料的目的。随后,学生唤起大脑中相关的背景知识——图式(schema),在背景知识或者图式的帮助下学生能够得到听力材料的字面意思。此过程包括了一系列的语义解释,在此基础上学生会抓住听力材料的本意。之后,学生选择将得到的信息保存在短时或者长期记忆中。这一系列过程证明听力理解本身就是一个交互的过程,交互是听力理解的本质。

2.交互模式

在交互式听力课堂中,交互通过多种模式得以实践。通常来说,交互有四种模式:师生交互(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生生交互(student-student interaction)、人与文本(people-text inter action)以及人机交互(people-computer interaction)。师生交互(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主要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在交互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用目的语进行交流。师生交互包括两个方面:教师和学生。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各自发起互动。如果教师首先提问,开始和学生的交流互动,这种交互则为师—生互动;如果学生首先提出问题,开始和教师的互动,这种交互则为生—师互动。师—生互动与生—师互动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发起者是教师,后者的发起者为学生。在生—师交互中学生会表现得更为积极,教师应该降低自身对课堂的控制,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展示自己。学生是学习的中心,他们应该和同伴交流练习英语。因此交互活动经常发生在学生之间,这就是生生交互 (student-student interaction)。生生交互通常通过小组活动、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来实现。此外,还有其他交互模式:人—文本的交互(people-text interaction) 和人—机交互 (people-computer interaction)。

3.教师角色

在交互式听力教学中教师会扮演很多角色:设计者,促进者,指导者和研究者。作为设计者,教师要决定教什么以及如何去教,也就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今,教材为教师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去进行调整,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作为促进者,教师应该知道如何将难化简;向学生讲授一些必要的学习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并且要为学生创造和谐、积极的课堂学习环境。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限,因此教师的指导与引领至关重要。作为指导者,教师要指引学生从一个学习环节顺利过渡到下一个环节;指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并且为学生提供一些提示或者有效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预测。最后,作为研究者,教师首先要是思考者:思考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找到问题,设计教学环节,课堂实践然后进行教学反思。此外,作为研究者教师还应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和学习策略。

三、交互式听力教学对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1.变单一的交互为全面的交互

交互主要通过四种模式得以实践,并且这四种模式是交互的不同方面。但是初中英语听力课堂上交互模式过于单一,交互主要通过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实践于课堂之中。并且师生交互并不全面,由学生主动发起的交互少之甚少。因此教师和学生应该充分利用不同的交互模式进行听力教学。在听力开始前,教师和学生都要做相应的准备,阅读教材,这也是人和文本的一种交互。与此同时,应该有师生互动来激活学生大脑中的图示;人机互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和听力材料有关的图片、视频等。在听力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也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在听力结束后,教师应该设计相关的小组活动,以达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给学生机会将听力中的话题、语言点、句子结构真正应用并输出。

2.以学生为中心,改变教师角色

在听力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过于单一,并且控制着整个听力过程以及交互活动。这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在学习、交互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一个促进者指引他们解决困难。在听力课堂上教师应该同时是设计者,促进者,指导者和研究者。教师应该是设计者,设计小组活动或者任务,并且教师应该参与到交互活动中成为参与者;教师应该是促进者,帮学生化难为易;教师应该是指导者,成为学生的拐棍。

3.创造和谐的交互环境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和谐的交互环境。一些学生对英语听力心怀恐惧。在听力过程中他们会感到焦虑,因此没有足够的自信参与到交互活动中。根据这些情况,教师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减少负担。首先,要建立健康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水平比较差的学生教师不能嘲笑。其次,教师要一视同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需求来设计相应的交互活动。再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减轻焦虑,对学生的小进步予以鼓励,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四、总结

交互通过交流达到了语言教学的终极目标,听力教学中的交互更是将听与说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将输入转化为输出。交互式听力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教学效果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Rivers,W.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M].Beijing:Pe-ople’s Education Press,1988.

[2]朱晓申,邓天中. 交互性外语教学: 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听力教学篇5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听力

一、听力教学的重要性

听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首先要学会听,才能学会交流。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英语听力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辨析和理解,将听到的信息转化为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语言。听是学生必须学会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掌握英语的基础。在小学的英语学习中,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语言本身的理解,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提高英语教学的时效性。

二、小学听力教学的几种方法

听力教学,首先要从最基础的词汇开始,在学生熟悉词汇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图形图像,进行简单的听力训练,学生适应听力的教学模式后,再进行听力的实践教学,循序渐进的听力训练更有助于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

1.基础词汇练习

英语词汇是听力的基础支柱,小学生的英语听力词汇一般是比较基础的和常见的英语单词,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做到熟悉词

汇,读准词音,为英语的听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图形图像的结合训练

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对一些直观的图形图像的东西有较强的记忆能力,教师在英语听力的教学过程,可以充分运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听力的训练中加入图形元素,让学生从直观的东西开始学起,慢慢进化到难度较大的句子和短文的听写。

3.边听边写

在英语的听力教学过程中,对于听到的词汇和句子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在听力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边听边写,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在“听”中学习的效果。

三、听力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听力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只听不读的教学方式,避免以大量的题型去训练听力的方法。且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实际,让学生边听边记,注重句子和文章连贯性,养成长期听力的习惯,成为一个优秀的“听”者。

参考文献:

[1]阮晓君.英语教学中听力训练的重要性浅析[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高稳.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

[3]赵世杰.浅析英语听力教学的方法和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4]张哲实.听力的构成要素和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09.

听力教学篇6

关键词:中学英语;听力教学;问题

听力是语言技能的基础,听力教学是掌握基本语言技能的前提条件。由于应试教育与英语教学传统的共同作用,作为英语教学重要部分之一的听力教学成为了整个英语教学环节中的“短板”。因此,只读不听、只写不说的“聋哑英语”并不鲜见。正因如此,其并未达到新课改对于学习外语用于交流的根本目的。鉴于此,对于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的长期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当前中学生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英语的听力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重视和普及,但在就英语教学整体发展而言,其仍存在以下问题:

1.语音基础知识积累不足

语音知识的积累是英语听力学习的基础。语音知识主要包括音的辩音、省略、连续和同化等。对于英语听力学习而言,听懂的前提是学习者本身能准确的发音,读音的错误直接影响听力的训练。如两个句子I got a pain . 和I got a pen .两句话的意思完全不同,如果稍不注意,就不能辨别出来。除了辩音,省略、连续和同化等音变问题亦是英语听力教学的重、难点。在短语或句子中,当前一个词是辅音结尾,后一个音是原因开始时,辅音字母略读。如:get out of here; take a look at it 等。然而,在学习者对于此类语音基础知识严重不足,从而导致了无法准确辨别的现象。

2.记忆结果缺失

记忆结果缺失主要是指学生自身具备的知识面较窄,且结构不合理,从而影响听力的发展。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不仅限于英语语法、词汇量、语义和词法等,还包括社会科学、人文风情、逻辑推理知识等。如无法掌握大多数单词的多种释义,以及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理解,那么将会导致听力的偏差。如单词stand, 1、He stood up when I entered the room; 2、I can’t stand that woman; 3、a company stand at a trade fair.在这上述句子中stand分别表示了站立、能忍受、摊位三种完全不同的含义。记忆结果的缺失可能导致听力理解的错误。

3.学生信息提炼能力弱

在听力过程中,学生时常听到陌生词汇、半熟悉词汇或长句子。而听力时间的有限性又决定了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去进行分析和推测,由此,猜测字、词义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如I can’t stand that woman, she’s so rude. 这句话中stand为及物动词,如果学生在及物动词”直立、站立”上冥思苦想,而不在rude“粗鲁”一词上去推测stand的词义,是难以理解该句的。不仅如此,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很难“一击即中”,即快速的抓住主要内容。

二、影响中学生英语听力发展因素分析

听者的感知主要经由外部声音传递信息,通过特定的语意情境转化成为内部的理解。因此,在“听”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到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各种官能以及学习策略等。据此分析,影响英语听力发展的因素是多元的,以下就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1.语言障碍因素

(1)语音因素。受传统教学理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前期英语教学更注重写的能力的培养,比较忽视于语音、语调的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那些语音好的学生听力也好。而影响语音、语调学习的关键在于母语和方言因素。例如在笔者所在地区,由于方言所致,[n]、[l]和[r]无法准确发音。因此,在英语听力学习中学生很难分辨night、light和right.

(2)词汇因素。词汇是英语听力教学的基础。换言之,丰富的词汇量是发展听力能力的基础。因为在听力过程中,学习者从听到词句到作出判断,需经过对词句释义的处理、分析、转化和理解过程。一旦词汇量不足,学生在听力过程中便会出现似懂非懂或完全不能理解的情况。不仅如此,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发现,在收听BBC或VOA时,虽然语速不快、词句结构并不复杂,但仍难于理解。其实根源在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日常用语、交流用语的掌握不足。

2.语言文化背景因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种语言都有丰富、独特的内在文化。在听力学习过程中不难发现,所有的听力材料或多或少的渗透了当地的文化。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是造成学习者听力难突破的门槛之一。比如,一个简单的句子,每个词语理解词义,但如果不懂英美文化背景则无法理解句子的意思。“You are a lucky dog”这里的lucky dog不是幸运狗的意思,真正的意思是“幸运儿”。

3.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影响学习者听力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通常容易被教育者和学习者所忽视。心理因素对听力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学习者本身对英语听力缺乏自信,导致听的过程中紧张,无法正确的理解词句;另一方面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无论是何种情况都将导致学习者在听力过程中出现脑中“空白”,或怎么听都无法进入状态的现象。

三、培养中学生英语听力的教学方法

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与完善,我国当前中学生英语听力教学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鉴于此,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方法。

1.调节学生英语听力学习心理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听力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准确的认识自己。从而消除听力学习过程中的紧张感和不适感。

2.加强英语听力信息提炼能力的培养

信息提炼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英语听力能力有较大的帮助。这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英语中心词、中心句意识,日常英语学习中,训练学生快速确定语句中的关键词、句。

3.强化英语语音基础知识和语言文化背景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语音基础的薄弱导致了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句意。为突破英语听力这一难点,强化英语语音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这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给予学生多听、多读、多练的机会,特别强调重点易错、易混淆音[?]、[?]、[au]、[?]。在练习过程中注意爆破音、略读、连读的教学。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注重教材知识,还需要将教材外的语言文化背景引入英语教学中。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良好的语言文化背景是培养良好英语听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竹.国外英语听力教学方法与理论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

[2]张成国.浅谈中学英语听力教学[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3]王金刚,张帅.心理词汇对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J].文学教育.2011(08)

听力教学篇7

关键词:英语;听力教学

Abstract: since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o increase the listening test, listening teaching has been hitherto unknown attention. However, most teachers still pay more attention to grammar and vocabulary to explain and impart knowledge, ignor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of using language,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deaf and dumb" english. Most of the students after graduation from high school, is still difficult to communicate in English, mostly don't understand what other people say English, of course, it is difficult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listening teaching there exist serious problems, this paper improve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as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Keywords: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我长期在民族地区从事英语教学,由于经济的落后,交通的闭塞,导致教学的滞后,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教学尤为艰难。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来自边远村寨,课余他们都是用自己的本族语水语交流,学习英语根本没有任何语言环境,很多学生是通过小学的双语教学训练后才学会汉语的,听力教学更凸显出其重要性了。下面是笔者教学中的一点初浅认识,希望与同行一起探究。

一、 培养合格的英语教师队伍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教师标准的口语和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学生练习听力的入门条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小学英语教师队伍还不尽人意,许多教师的英语语言能力较弱,对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显得力不从心。据调查,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衡量,目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师的合格率不到30%,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听力困难,发音不准。教育主管部门要采取措施,对在职英语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他们不仅要提高语言能力,并能创造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环境。作为英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才能做到在英语课上游刃有余,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教学,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听力机会。

二、 营造良好的英语听力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外部环境对学生有极大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也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相应的变化。杰斯帕森说过,“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让学生接触外语和使用外语。”里弗斯(Rivers)的研究也表明:听占整个言语交际活动总量的45%。实践证明,学生听力差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语境,幼儿母语学得快,是因为有语境,在外国学得快,也是因为有语境。由此可见,的英语环境对学好英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听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初始的感知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地使用英语来组织课堂教学(Use English whenever possible, and use Chinese when it is necessary)。让学生多听、多感受英语的刺激,它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语感,还使学生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talk and think in English)。要用学过的简单英语来讲解单词、句子和课文难点。如单词journalist means a person who collects information and writes news stories and articles. 句子Seen from the hill, our school looks beautiful.教师可这样解释:If you look at the school from the hill, it will look beautiful.

为了提高学生听力,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听各种适合自己水平的英语。如英语广播或电视节目,提高对不同角色、不同语音习惯的适应性。随时让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英语氛围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听说能力肯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三、 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英语听力

在日常训练中,一定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由易到难,最后达到高考的标准。让学生每天听教材的配套磁带,同时每周开设一节专门的听力课。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难易适中的材料,有计划、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听力。材料难度过大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一旦学生听不懂,就没有兴趣。事实上教材课后的听力材料就是很好的,只是多数的听力材料篇幅太长、语速过快;录音过分追求正规,不同的文章,不同的环境,总是两个“熟悉”的声音。若能根据情景配音,如电话声、敲门声、下雨声等,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说话人的语音语调,喜怒哀乐等真实语境中获取信息;或配上轻松的音乐,来降低学生的焦虑和紧张,对培养学生听力更有好处。

四、 积累一定的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了解英语国家有关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社会礼仪等方面的常识,对听力有很大的帮助。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有时似乎听懂了每句话,但就是找不到正确答案,这是不熟悉文化背景知识造成的。因此要提高听力,学习者应拓展和积累一定的背景知识。如在SEFC Book 2A Unit 7 Seasons of Inuit year听力材料中A journalist is giving a broadcast about the Inuit of the north of Canada.其中一个问题是Which is the hardest season for the Inuit? 如果学生了解有关the Inuit 人生活的地理环境在北极圈附近,就很容易做出正确的回答winter。

社会对语言有约定俗成性,人们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使用的话语也不尽相同,熟悉了解常用套话,能够迅速正确确立说话人的身份、职业、意图。如听到order ,menu, juice, soup便知是在饭店里的谈话。因此,学生要熟悉在特定情景中的语言交际功能,如:看病、购物、打电话、谈论天气、询问时间等常见的话题内容。

五、 优化英语听力教学方法

在日常的教学中,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大量地使用汉语。大多数教师不太重视上听力课,即使上了,也是走马观花地放一遍录音,让学生听听,再对对答案。若听力材料较难,就多放几遍,老师的角色纯粹就是控制录音机,根本无什么方法和技巧可言。一些地区的统考成绩显示,英语听力是学生得分率最低的项目。

现代语言研究认为:语言和知识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一些图式,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构建这些图式的过程。在外界的刺激下,旧的图式就会被激活,从而与新的图式建立联系。实践表明,如果学生听音目的明确,他就能有较强的听音欲望,反之,学生对所听的材料容易产生心理抵触或遇到困难时就会感到沮丧,进而会产生恐惧心理。在教学中要尽量发掘学生相关知识的已知内容,帮助学生把已知知识与所听的内容联系起来,以减轻学生听力困难。

⒈ 听前准备活动。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听的期待状态,让后续听力练习变得容易。若听力材料附有图片,可让学生根据附图推测一下有可能听到什么;教师也可介绍语境,同时解释个别生词,让学生对材料进行讨论,或让学生先看听力练习中的问题,再有的放矢地捕捉听力材料中有关信息。

⒉ 对问题的答案进行猜测。预测能力是学生根据学过的语言知识和思维逻辑,从所听材料的上下文中进行推测的能力。通过预测,学生已有的图式被激活,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会迫不及待地从听的过程中去发现自己预测的答案正确与否。如:听Dinner for English People这一材料时,听前让学生自己讲述或者推测有关英国就餐习俗,并与中国就餐习俗相比较,再预测听力材料内容,听后师生一起分析听力材料中的难点,带着矛盾和争论的焦点再听录音,会更好领会和理解所听内容。

⒊. 听写练习。听写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也是听力训练的一个重要方式。听写材料要难易适度,逐渐加大。第一遍教师放录音或用正常的语速阅读,要求学生认真地听而不写;第二遍教师按正常的意群读,通常是一次读一个短句或词组,要求学生边听边写;第三遍用正常的语速阅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更正;接下来再叫学生两人一组相互检查听写的材料,最后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内容进行复述。这种由易到难、由慢到快、逐词逐句的听写方式,经常贯穿在中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六、 掌握一定的听力技巧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不仅要知道让学生学什么,更要让学生懂得怎么去学,因此在进行听力训练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听力方法的指导。

⒈ 抓住主要信息。捕捉重要信息是听力理解的首要任务,听音时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全面理解和把握讲话人的思路去抓住中心,不要把注意力平均放在每个单词上,忽略无关情节。如:听通知时,可针对构成通知的几大要素who, when,where to go, what to do , what to bring等进行重点精听;在听故事时要弄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线索之间的关系。

⒉ 抓住主题句和关键词。尽快抓住能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主题句和关键词,就能比较容易地听懂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句常是文章的第一句话,有时是最后一句,它们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起一个概括和提示的作用。如:发言稿的开头句Now, you want to know about life in the past. Right? I can tell you.抓住了主题句,就会对整个段落有个大致的了解,而不至于不知所云。

在句子中听关键词,使听一个句子变成听一个词,既省时又省力,又排除了句中其他单词的干扰,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如:NMET2002听力测试的第2题: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football player.  B. A football team.C. A football match.该题答题的关键是要能听懂第2段对话中的一句话:He had got 20 goals this season.若能抓住He这个关键词,便能选对A项。

⒊ 边听边记。听录音时重在听懂每句的意思和内涵,有时对话或独白较长、信息较多,问题也不一定按照文章顺序,在较短的时间里确定有用信息,速记会非常有用。如:表示时间,年龄,价格,距离的数字、地名、人名等,要采用易写、易懂的方式迅速记下,以便选择判断正确答案。如:a.m.代表in the morning; p.m.代表in the afternoon;e.g.代表for example;= 代表equal;代表increase, improve, rise等。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根据内容和情节的需要,创造一些简单的符号来标记信息。如听到:

On September the 11th记为9,11.

Mr. White is two years older than Mr. Brown.记为W2>B.

The 38-year-old astronaut was sent into space at 9 on the morning of last Wednesday by China's Shenzhou V spacecraft, which orbited the earth 14 times. He landed safely at 6:23 in the next morning.可记为:38 ↗at 9am last Wed.14 times. at 6:23am next day.

总之,听力训练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听力的提高也是一个艰苦复杂的训练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坚持科学地训练,才能使学生熟能生巧,学以致用。教学中要遵循英语教学原则,不断地摸索听力教学规律,才能使学生学有所获,达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听力教学的要求,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合格的人才。

听力教学篇8

[关键词]听力障碍;教学模式;听力技能

一、引言

听力理解一直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方面比较头痛的一个问题。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听力理解题目在大学英语测试中所占的比例已达到35%。然而学生的听力课时仍然极其有限,通常平均每周为1-2节。无疑,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进行有效的听力教学的严峻挑战。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中,教师很少去教学生怎样听,而更多的只是将大量的视听材料“灌”给学生,认为学生在接触过大量的听力内容之后便会自然而然地获得听力方面的技能,无需向学生讲授如何去听。教学中,多数教师遵循着同一种固定的模式——打开课本,讲解生词,播放磁带或光盘,提问/回答问题,给出答案。长此以往,学生会发现这种教学模式远远没有解决自己听力上的问题,进而对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失去兴趣,而学习者学习兴趣的丧失便成为了英语听力学习中最大的障碍。因此,作为教师很有必要在如何讲授听力课程方面寻找新的思路。

二、英语学习者的听力障碍

在学生中多次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听力理解成为学习者的头痛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障碍:

1.听力理解过程的认识

对于听力理解过程的认识多数学习者只停留在“听一段材料,然后能够知道材料里说的是什么,并能回答设置的相关题目”这一层面上,对于听力理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过程其实并不清楚。HowattandDakin指出听力理解要求听者能够在接受说话者的语音、理解其语言中的词汇、语法的基础上判断和领会其所说的内容[1]。要实现这一过程,听者需要具备一系列的听力技能,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微技能。听力微技能包括:

(1)预想说话者会说什么;

(2)迅速猜测生词;

(3)利用已有的相关知识帮助理解听力内容;

(4)识别并抓住相关信息,忽略无关信息;

(5)记忆相关信息(做笔记或简述);

(6)识别话语标记,如:well,oh,anotherthingis,now,finally等;

(7)识别连接手段,如:suchas,which等,也包括系动词、代词等;

(8)通过说话者使用的不同语调和重读方式判断说话者的意味和对话情景;

(9)推断相关信息,如:说话者的态度或意图等[2]。

总之,听力理解的目的在于测定学习者接受、理解、记忆音响信息的能力,要求学习者边听边理解,换句话说,就是要边听边预想、边捕捉信息边对其筛选、边阅读题目边猜测又边抉择,这几“边”几乎是同时发生。因此,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要求想象、积极而相互作用的过程[3]。

2.听力材料的特点

听力材料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听力的难度:

(1)属于音响材料,在听者耳边稍纵即逝,不同于阅读材料,阅读者可以随时回头阅读;

(2)其内容涉及生活各个领域,包括街头闲聊、俗语谚语、新人新事以及不为学习者所熟知的情形,并且同一个对话中说话者时常改变话题;

(3)有的内容,比如新闻报道、采访、日常对话等缺乏条理性,听者无法预测说话者下一步将会说什么;

(4)连读、失爆的语音特征使得听者难以辨别语流中的单个词汇,尽管若其跃然纸上再熟之不过;

(5)日常对话性质的材料中会出现大量口语化的词汇和表达,比如,用stuff来表示material,guy表示man的含义等等,有时还会出现俚语或不符合语法规范的表达,比如句子成分残缺或累赘,这些对于主要接触正式的书面语表达的学习者来说自然是陌生的。

3.听力材料中说话者的言语特点

(1)累赘语言的穿插

Ur指出:在一般的会话或者即兴演讲、讲座中我们为了表达主题实际上说了许多不必要的话,表现为重复、重新措辞、自我更正、详尽说明、同义反复和加入一些完全不具备任何实义的表达,比如,Imean,youknow等[4]。这种累赘现象是言语表达的一种自然的特征,这既有可能帮助听者理解又有可能对其造成听力障碍,这取决于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对于初级学习者来说,这无疑为其听懂说话者所说的内容增加了难度,但对于高级学习者来说则为其适应说话者的语音和语言风格赢得了时间。

(2)RP和GA两种不同的语音体系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从小学到中学,基本上是遵循RP(ReceivedPronunciation)语音体系,即英式的语音教学系统。然而由于大学阶段所接触的语音材料多为GA(GeneralAmerican)即美式语音系统的发音,因而适应起来比较困难。

4.学习者本身

(1)英语语音知识欠缺

问卷调查显示,65%的学习者在中学阶段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英语音标知识,73%的学习者对英语中的连读、失爆、重读、弱读这些朗读规则不了解,在自己的朗读中不会运用。因此,语音障碍成为其听力理解中的第一道“拦路虎”。

(2)英语语言知识不足

学习者对英语中的语言现象,比如一些惯用法和固定搭配往往不够熟知,积累不足。因而在听到这类表达的一部分信息后无法预测或猜测到另外一部分的表达。例如,在听到rosy这个词之后他们无法通过其习惯表达而直接预测到rosy后面会出现cheeks与其搭配;同样听到heflewinto…这样的表达之后不能凭借语感迅速判断结尾单词应该是rage这样的词。这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听力方面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3)有关背景知识匮乏

AndersonandLynch曾指出:对目的语的社会文化、史实、背景知识的缺乏会成为听力理解中的一个障碍,因为语言本身就是用来传递文化的[5]。听力材料所展示的就是各方面文化、知识的缩影,如科技、风土人情、著名人物、历史地理、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各种社会问题等,而现在的英语学习者在这些方面的知识尤其匮乏。

(4)时间投入不够

英语学习者往往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阅读上,用于听的时间很少,所接触的听力材料很有限。在问卷调查中,84%的学习者坦言除了听力课之外,每星期用于听力方面的时间不足2小时,11%的学习者用于听力的时间为4小时以上,5%的学习者每星期甚至不足1小时。

(5)情感因素的干扰

语言学习中的情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其行为产生影响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6]。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听力效果;7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听力障碍中有情感因素的成分。主要的消极情感有:1)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不爱听”。2)精神紧张,“害怕自己听不懂”。3)焦虑,“担心考试成绩不好”。4)沮丧,“听了一遍,啥也没听懂”,“总不见进步”。5)缺乏自信,“自己听力太差”。6)注意力不能持续集中,“听着听着就溜号了”。

三、听力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听力障碍

通过以上对学习者听力障碍的分析,我们已经不难得出结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模式应该是在有限的听力讲授中,立足于解决学生听力学习过程中的障碍问题,教会学生如何去听。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1.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

传统的听力教学中并没有强调制定四个学期间的教学计划的重要性,基本上只是局限于完成听力课本上几个单元的听力内容与练习,如有可能适时地添加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课外材料。事实上,若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听力障碍,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为指导。教学计划的制定应着眼于连续四个学期间的听力教学,每个学期设置不同的教学重心:

(1)第一学期:侧重于解决学生语音方面的障碍。通过大量的示范与练习使学生熟知英语语言中的连读、失去爆破、重读、弱读、语调、英式美式英语的差异等,训练学生的模仿跟读能力。

(2)第二学期:侧重于解决学生听力过程中的语速障碍。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语言基础知识(如语法、句式、习语搭配等)迅速识别、捕捉语流中的意群,并指导学生利用对意群的掌握形成对整个听力内容的完整理解。

(3)第三学期:侧重于学生微技能的全面训练,尤其教会学生如何做到对听力信息进行处理、筛选和记忆,如何把握听力内容的主旨大意并能边听边猜测同时进行快速记录。

(4)第四学期:提高学生听力的综合技能,并加大听力材料在篇幅和语速上的难度。

2.教师授课模式的转变

在这样的教学计划的指导下,教师的授课方式显然不能再同于以往,而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以精听为主。听力课程的主旋律应该是精听,解决学生听的质量问题,不再仅仅是量的完成。教师应该以“慢镜头”方式向学生细致讲授听力过程的各个环节,并有针对性地跟进反复的实际操练。对于量的问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加以解决。

(2)增进师生间的及时反馈。教师除了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语言知识(比如复杂的句子结构、固定的口语表达、习语搭配等)以外,还要做到和学生共同融入到听力训练中,注重倾听个体学生的答案和解释,而不是全班的“合唱”,及时给与学生反馈,指出问题所在,及时纠正,并给与正确的肯定和鼓励,同时针对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授课环节做及时调整。

3.精选听力材料

听力材料应该确保它的原声特点,虽然这对学生来说很难适应,但至少也要从半原声的材料逐步过渡,做到循序渐进。材料的难度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当前水平,难度要有阶梯性,否则将直接扼杀学生在听力上的信心和兴趣。材料形式应多样化。提供学生各种听力材料,并结合学生的课下时间充分实现泛听,以此帮助学生熟悉各种语音和话题,比如:演讲、广播新闻、电影/电视剧片断、日常对话、采访、英语歌曲等。

4.听力练习的设置要有针对性

Ur就指出:为完成某一听力任务而设置的听力练习是最有效的,即要求学生根据所听的内容完成某些指定的任务,以此检验学生是否真的听清、听懂了[7]。听力教师应针对训练内容设计有效的练习形式,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形中也教会学生各方面的听力技能,并能以此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听力技能解决问题。

(1)针对每学期教学计划中要完成的微技能训练内容,设计练习内容和形式。如:若解决学生语音方面的障碍,则可根据听力材料中说话者的语音特点以及学生在听该材料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语音障碍,就此设置练习,其宗旨是要学生熟知各种语音现象,并能在听力实践中从容应对。

(2)针对材料内容的特点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听力练习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多项选择的形式,应根据听力材料所涉及的内容特点以不同的形式检测学生对信息的捕捉和理解。比如:画示意图、填充图表/表格信息、对观点进行赞同或反对的表决、回答问题等等。

(3)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灵活机动的练习形式。比如,学生在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听力训练后,势必会出现短时的疲劳,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电影等视频材料感兴趣的特点,指导学生借助于视频、利用说话者的口型来帮助自己进行语音和信息的捕捉。这种形式对英语听力语感不强的学生来说应该很有效。

5.关注学习者的情感问题

学习者在听力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必须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否则无论有多么完整的教学计划、多么丰富的练习,学生从中受益的比重都会大打折扣。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利用已经掌握的资源,而能否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学习者当时的情感状态。Stevick,E.W.指出,当学习者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进入思维混乱、尴尬、绝望甚至愤怒等消极情感状态时,就不能有效地利用已有资源[8]。另外,有效的听力过程需要充分调动记忆功能。根据Stevick,E.W.的理论,情感可能给记忆带来混乱——人脑在处理新信息时,长时间记忆与工作记忆之间形成双向交流,新信息与旧信息建立联系;由于情感信息也与其他信息一并储存,当新信息与旧信息建立联系,消极情感与学习过程建立联系时,就会给工作记忆造成混乱,导致工作记忆中可用于处理信息的空间减少,从而影响学习效果[9]。虽然学习者的情感问题有其自身的因素,比如在过去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消极情绪、厌恶等不良因素,但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帮助他们消除情感因素对听力效果的影响。

(1)必须设置明确的训练目标。研究显示,强烈的意图和需要可以使学习者自主或不自主地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并在大脑中反复回忆。

(2)提供良好的课堂气氛。前苏联教育家、最优化教学理论的倡导者巴班斯基认为:“在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条件下,教师是否善于在课堂上建立精神上和心理上良好的气氛是起着巨大作用的,在良好的气氛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特别有成果,就会达到可能的最优效果,学生们在情感上就不会感到过分的紧张、惧怕、担心、委屈。”因此,教师应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付出努力,比如:尽量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注重说话时的语气和措辞,把握好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出现的错误的纠正尺度,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等因素。

(3)避免在学习者的学习环节中施加过多测试压力。有的教师认为增加测试环节能够对学生的听力学习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但从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过多的测试无形中造成了学习者的焦虑情绪。Eysenck指出,焦虑给语言学习造成恶性循环:焦虑导致紧张和害怕,紧张和害怕浪费精力和注意力;这样用于思考和记忆的能量就相对减少,语言储存和输出效果降低,从而进一步增加导致焦虑的可能性[10]。因此教师需要在这方面把握好尺度,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问题的设计、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难度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免挫伤学生的信心,从而达到消除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障碍。

(4)正确使用评价效应。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以肯定与鼓励为主。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应用延迟评价,即对学生的回答暂时不做评论,为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对结果的过早评价会捏断学生的思维脉络,引发学生的心理不安和烦躁,更重要的是丧失了发展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良好时机,最终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不允许漠视学生的情感,因为教师的漠视就是一种摧残,这是不能容忍的。正如哲学家狄德罗所说:情感淡漠使人平庸,情感衰退使杰出的人失色,有意摧残情感是绝对的蠢事。我们当以此自勉——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学生。

听力教学篇9

【关键词】听力;语音;词汇;练习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03-01

英语听力对于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始终是一个“痛点”。不碰则已,一碰便长吁短叹,痛不欲生。四、六级考试改革之前还算好,听力部分只占20%,而且复合式听写与短文理解是“有你无我”的关系,挑战难度还可以接受。可是自从改革之后,听力所占比重一下跃升至35%,不但增加了新题型长对话,而且自此以后,复合式听写与短文理解就会“共存”了,学生们再也躲避不掉让他们欲哭无泪的复合式听写。高校英语教师有责任带学生摆脱绝望、走出失望、看到希望。在这里,笔者将根据自己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做以分析和论述,与各位同仁共享。

1提高听力第一关――语音

有些地区的英语教学条件还比较落后,师资力量也不是很强,而学生在初学一门科目的时候是没有分辨能力的,他们只是一味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教师若将不标准的单词发音教给学生,而学生却无法将老师的读音与正确读音加以对比,就会导致学生发音错误,而且,这种错误是很难改正的。如,笔者在学生中发现,很多人把定冠词“the”读成汉语拼音“ze”的音,而单词“city”则会被读成拼音“xiti”的音。语调方面也是一样。中国学英语的学生中有很多都会重读尾音,如单词“think”会被读成“xingke”,这种不好的习惯应该也是在刚刚学习英语的时候养成的,而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加以纠正,就会养成永久性的习惯,为以后的英语交流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有时,学生们还有一种习惯,就是看到一个单词,想当然地为它创造读音。

2提高听力第二关――词汇

词汇对于多数大学生来说,始终是牵扯他们精力的一个方面。他们心里清楚,要想在四级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词汇是必备的基础。因此,学生们大量购买词汇手册,希望靠自己的努力把手册上所有的单词全部记熟。然而,结果却每每变成手册上A部分和Z部分的单词背得最熟,中间部分丝毫未触及。而且多数学生背单词时,都是通过书面拼写记忆。这样的记忆方式对听力并未起到帮助作用。这样一来,教师就有责任教给学生正确的记忆单词的方法,词根词缀记忆法、语境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搭配记忆法、篇章背诵记忆法等等,都是非常有效的单词记忆方法,对比枯燥的背字母,学生一定更喜欢有技巧、有趣味性的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在背单词时,不但要记住拼写,还要反复听音、跟读,熟悉并掌握单词的正确读音。这样在听力中,不会因为听不出单词而失分。在平时授课过程中,如出现听力中常用语境相关单词,教师也应该重点提醒学生记忆。整理常用语境相关词汇。这是一个大工程,光靠老师把常见词汇教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就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把常用语境分类记录,之后加入相关词汇,逐渐积累,经常翻阅,使学生对重点词汇印象深刻。

3提高听力第三关――朗读

虽说四级笔试中并没有口语考试,但是究其实质来讲,听力与口语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可以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笔者就建议学生要经常朗读。朗读是一种潜在的听力训练,经常朗读有助于熟悉单词的发音,加快单词辨识的速度,从而提高听力水平。此外,在朗读时,学生会注意到听力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各种语音现象,比如连读、失爆、弱读、辅音连缀等,久而久之,在听力中遇到这些语音现象也会很快地辨识出来。

4提高听力第四关――练习

有了语音、词汇等听力基础,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坚持要学生做到精听与泛听结合。精听,即反复听,直至听懂每句话、每个单词,同时,可辅助做笔记甚至听写,可选择在大段时间内练习。精听可以帮助学生练习集中注意力,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英语的辨识程度及正确率。泛听,即听懂对话或短文大意,不注重具体语言形式,可选择在休息或临睡前练习。泛听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词汇量,有助于提高英语的听读水平,熟悉各种语音现象,熟悉英音和美音的差异。在课上可适当加入一点课外听力练习或课外词汇。同时,听力练习也要日常化。学生不应单单依赖课堂上的听力练习,还应该把听力当成一项日常学习程序。因此,笔者要求学生保证每天用半小时至一个小时的时间来练习听力,而且最好是在精力最充沛、状态最佳的时间段练习。听力练习应天天坚持。

5提高听力第五关――材料

听力教学篇10

关键词: CET-4 听力改革 大学英语 听力教学

一、引言

2005年2月25日教育部举行新闻会,宣布对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进行历史性改革,并公布了我国《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这是自该考试举行23年以来的首次改革。作为为教学服务的标准化考试――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其考试成绩已成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会用人单位也视其为选择优秀毕业生的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为适应“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这一教学目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改革是十分必然的。

2006年12月第一次正式四级新题型考试给考生带来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在改革后的四级考试中,学生反映最难把握、最难从根本上提高的部分就是分值从旧题型的20%迅猛提升到新题型中35%的听力部分。听力理解部分测试学生获取口头信息的能力。录音材料用标准的英式或美式英语朗读,语速约为每分钟130词。听力部分分值比例为35%,其中对话占15%,短文占20%,考试时间35分钟。本文就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改革后的测试要求、特点、考点等进行剖析,提出加强听力教学、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一些看法。

二、英语四级改革后的听力题型分析

1.听力对话。改革后的听力对话(Listening Conversations)包括两个部分:听力短对话和听力长对话,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听力长对话题。听力对话的题材十分广泛,但以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的话题为主。常见的话题可分为类:学校生活、日常生活、工作状况、旅游交通、饮食娱乐等。对话内容不同,提问的角度和方式也不同。长对话题是英语四级听力考试改革后新出现的一种题型,也是采用两个人日常对话的形式。与短对话相比,不仅字数大幅增多到200字左右,而且在难度上也大大提高,与听力短文的难度接近。它在题材方面有关于人物或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的评论,关于社会问题的评论,以及关于某一事件的讨论。从提问角度和方式分类可以分为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和事实细节题三大类。

2.听力短文。短文部分包括多项选择题型的短文理解(Listening Passages)和复合式听写(Compound Dictation)。复合式听写与短文的听力理解由改革前的选择性题型(二选一)改为必考题型。短文理解主要测试考生对短文的整体理解能力,每篇短文后有3到4个问题,共10个问题,问题全部是特殊问句,短文听力的平均字数为220个字左右。短文的题材涉及面相当广泛,以题材和内容为基础,可分为四大类:社会生活(含故事)及问题、文化教育类、人物历史类和科普知识类。复合式听写的题材、体裁和难度与听力短文部分篇章相同,短文长度为200个单词左右。复合式听写材料多为说明文,这一体裁的文章具有主题突出、条理分明、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逻辑性强的特点。复合式听写的题材常以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教育、历史、风俗习惯、人物传记为主。

三、针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加强听力教学,提高听力能力

1.注意听力技巧的传授。

(1)教师应该使学生掌握语音语调知识(包括一些爆破、重读、连读等),以及英美等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语调辨义功能是提高听力理解的核心。英语民族由于受思维习惯的影响,在语音表达上比较含蓄,常含有言外之意,而英语升降调的主要功能就是表达言外之意,掌握基本的语音规则是学好听力的基础,任何人学习语言都是从听说开始的,然后学习读写。所以,要想迅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就应该掌握在正常语速下句子的发音、节奏和语调所形成的语流特点,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正确分辨英语音素、音节结构,领悟英语的节律和语调。另外,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掌握了解该语言的文化背景,了解听力材料的背景,听起来就容易得多。

(2)增加阅读量。听力的好坏往往与阅读量的大小有关,书读得越多,词汇复现率越高,对常用的词语就会越熟悉,在听时就可以免去把英语译成汉语再理解这一心译过程,直接去领会、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一般来说,若阅读量小,阅读速度慢,那么听的速度就不会快,理解也就不会深。所以要强化对学生的大量阅读训练来促进其听力速度的提高,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避免字字斟酌,句句推敲,只要能在限时之内抓住中心,了解大意,捕捉到重要细节即可。阅读速度的提高能促进思维节奏的加快,这样在听时能跟上正常读速的英语。同时,不同内容的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语感,使其了解英美文化及篇章结构,弄清作者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听力的提高。

2.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掌握正确的听力技巧。

(1)泛听和精听相结合。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的好坏。试图听懂每个单词是许多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想要努力做到的,但是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听懂每个单词,精听与泛听结合才有可能达到听力学习的目的。泛听时注意的焦点是整段话语的大意,一般听后只要能回答有关中心思想的问题即可;而精听则要把焦点放在语言材料本身,要求学生能够记住细微的语音现象,其训练形式往往是笔录、复述或听写。精听时,连续听音的最小单位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把一个完整的句子拆成孤立的单词进行听力训练,但不利于培养存储与加工信息的能力,因此不提倡。在明确任务之后,尽力去听懂与任务相关联的每一个细节,而与此无关的则只了解大意,联系上下文即可。

(2)教会学生监控自己的听力过程。教师应教会学生注意听语篇的衔接手段,从而了解语篇展开的进程和语篇的中心思想。在听之前,让学生注意题目和关联词,然后做简单的笔记。心理学表明,短时记忆一般包括2个成分,其一就是直接记忆,这种记忆除非加以复述,否则信息很快就会消失,这也是为什么学生在听得时候都明白,听完之后却又一无所获的原因。所以根据题目做简单的笔记,如记时间、人物、关键词等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教师可教一些具体的记笔记的技巧,如使用缩略词、树形图等方式勾画出语篇框架,使信息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培养学生发现错误的敏感性,提高自我鉴定的能力。

3.视听说结合,互相促进。

如果听力课上能够做到视听说相结合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视听说三者有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特别是听和说之间,关系更为密切。同学之间的会话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一同参与、主动交流的兴趣和热情。听力课上还可以播放录像片、VCD光盘等,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打破传统教学中沉闷的气氛,另一方面可以为会话提供素材,可谓一举两得。听力课如果能成为视听说课,让学生主动参与,活跃课堂气氛,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听力课堂上可以先播放录音或录像片、VCD光盘等,练习听力,然后练习会话;也可以先练习会话,再练习听力。教师可以灵活掌握,以激发学生的最大学习兴趣,取得最佳效果为目的。会话练习材料也很多,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他们非常关心的国内国际形势,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积极参与,活跃的课堂气氛,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听说能力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4.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课堂效率。

在听力课堂上,练习一般都在一种被动而严格的气氛中进行,这常会导致学生心情紧张,缺少自信。一旦如此,学过的单词就想不起是什么意思,出现生词时更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以致影响整个学习过程。在听力过程中树立自信心对提高听力的理解有很大帮助。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与被动的听力活动不同的是,口语活动往往形成一种平等的信息交换过程或积极的信息发出过程,所以心理负担较小。课堂上充分的交流活动可以使学生在一种平等的气氛中较自然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其它知识在某种情景下各抒己见,也能从容不迫地听取别人的发言。所以听力课上多创造交流机会将有助于学生增加自信心,克服被动接受过程中常见的紧张情绪,最大限度地发挥听话说话的水平,避免因自信心不足对听力内容的理解造成不良影响,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改革四级考试,对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对教师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都提高了,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认真对待,从现在起要注重教学重点的转移。听力理解能力在学生的学习当中是非常重要的。高校教师必须意识到听力的这种地位,同时更要清楚听力教学的复杂性及困难程度。了解新的大学英语课改要求与考试题目的变化,探讨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与练习方法,无疑将有利于我们的听力教学见成效、见实效,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芹.浅析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测试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2]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修订版)[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王长喜.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步到位[M].世图音像电子出版社,2005.

[4]郑艳.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策略[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

[5]王丽君.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教学策略[J].语文学刊,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