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考题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18:22:35

听力考题范文篇1

几年之前,语文教界风烟四起,围绕高考应试尤其是标准化命题的利弊,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在这场论战中,指责应试,否定标准化命题之文频频出现在各报刊论坛上。教育界专家,文学界名士,纷纷撰文,抨击应试教育,抨击标准化命题,文章大多指责应试或命题窒息语文灵气,把本应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成了僵死枯燥的技术化模式化训练。有人甚至发出了"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深沉慨叹。这也难怪,十多年来,语文高考题尤其是标准化试题,已几乎使广大师生对这门学科的教学"重足而立"、"侧目而视"了。事实上,语文高考考试的结果常使人产生疑惑甚至恐惧。不少语文素质好的学生,常常在高考中落马,而一些语文水平较低的考生,却常常爆出高分甚至夺魁的冷门;可以见到,一些省市重点中学的高考语文平均分,竟低于普通中学的平均分!更令人不解和恐惧的,今天做这份模拟试题得心应手,成绩冒尖,明天做另一份题却错误百出甚至几乎"全军覆没"!报上也曾报道过著名作家、中文教授、语文教材审定的学者做高考语文试题得分较低甚至不及格的事实。上海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反映了中学生对语文学科及语文考试有这样的看法:语文学科玄乎!语文考试考不出真正水平!做标准化题毫无把握!语文学习费时多见效慢!语文教学与考查都脱离社会实践!(见《语文教学通讯》1998.5)。

为了改变语文教育的现状,人们在思索、在寻找、在试验、在探求。于是有人提出"语文教学应恢复并突出人文性"口号,有人发出"大语文教学"的呼声,有人提倡"活动课为主的语文教学",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当然,高考命题也积极进行改进,例如减少题量、降低难度、增加主观题、鼓励写开放性"话题作文"等等。但是,放眼一望,语文教育现状改观不大;五花八门的复习资料依然堆积如山;花样百出的模拟考题依然汇集成海,广大师生依然在语文教学的泥沼中艰于呼吸,艰于视听,语文教改,真是举步维艰啊!

高考语文听力考题的设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其目的,绝不是改换一下命题方式,绝不是"换换口味"。它的目的是要解除语文教学所受的应试的束缚,要驱动陷于泥沼中的语文教改的车轮,使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的大道上前进!

二设想的意义

第一,可以较准确地区分考生的语文水平,使高等院校选拔出语文素质真正好、语文能力真正强的新生。

听力考查题一般有听写题和听读题(含听讲)。取材比较广泛,比较灵活,形式多样,可以听写课文或课外的文句,可以听写格言,古诗词名句;也可以听读听讲一篇报告、一篇评论或一段消息、一段对话,总之是日常应用的文章文件为主。听读之后,命题根据能力考查需要来设置各种问题让考生用文字回答。

听力考题的区分度和信度较高。比如听写句子吧,设题时可以先明确告知考生听写的句子出自课文或课外,甚至可告知出自哪一篇课文或哪一位作者的哪一篇作品。如果考生对课文熟,课外阅读面也广,则不难正确听写,否则,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错。例如听写下面的句子:

①那种幼稚、低级、庸俗的不用脑筋的形式主义必须揭破。(提示:选自高中第4册)

②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提示:选自高中第4册)

③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选自常见常用成语)

④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选自唐人孟浩然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类听写题取材由课文到课外,难易有梯度。甚至超越现用的语音、文字两道考查题。假定考生全对(评分时当然应考虑课外文句有不同版本的不同文字),得满分6分,而每错写1字或2字扣1分,那么,考生便会出现7种得分结果,这比现用的语音和文字两道选择题只能出现3种得分结果提高了区分度。同时,因标准化题还有碰对1题或全碰对2题的可能性,故其信度远远低于听写题。可见听力题有助于高校挑选语文素质好,语文能力强的考生。更为重要的,听写题由于提供了听写文句词语的读音,就比原来提供一定文字的默写题要好、要活。因默写题纯粹考查死记硬背,而听写题却使考生凭着全句字词的读音、凭着平时阅读面广、词汇量丰富及对句子意思的理解去写出全句,这无疑引导考生重视课文学习,重视课外阅读,它把语文教学导向"大语文"的广阔天地,彻底抛弃了陈腐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这真正是为语文教学松绑了。况且,就能力考查而言,标准化的语音、文字题只考了识记能力,而听写题除此之外还考查了对句意词意的理解能力,因为理解错误也会导至听错写错的。这无疑已超越了原来的语音文字题。当然,听力题评分操作比标准题复杂得多,它费时费力。但是,它将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语文教改的出路问题,这难道不值得吗?

第二,听力题可以使师生注意日积月累地提高语文能力,充分发挥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众所周知,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能力。过去及现用的语文试题只用文字提供考题,实则只考查了"读"和"写"两种能力。其实,"说"的能力极为重要,它是一个人语文能力强弱的最快速、最直接的真实反映。但由于受人力、时间、空间等诸多条件限制,只能实施于小型特殊考试,不能在全国性大规模的高考中实施。但是,"听"的能力考查却具备了实施条件,现已有先进的足够的音响技术和设备作基础,实施考查已不困难(英语听力考查几年就是证明),因此语文可以而且应当考查听力。事实上,人生于世,口语为先,文字为后,"语"乃"文"之本,"文"之源,口语交流才是人们日常信息交流的主渠道,人们日常交流需要正常甚至较强的听力。听力的强弱无疑由人的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的。换言之,通过听力考查,同样可以达到考查识记、理解、分析、归纳、评鉴、表达等各种思维能力。而且通过"听"来考查这几种思维能力的信度比起只通过"读"、"写"两种以文字信息方式的考查要高。比如,听读考查题让考生听完一个报告(即一篇文章)、一则消息、一则评论、论辩或一段朗诵之后,就能够按设题要求答出所听信息的内容要点,内容意义或信息中的观点,依据等等问题,其思维能力要求无疑比靠视觉反复多次接触信息才能回答要高,就是说听一次两次就能答题的人比看三五次甚至十次八次才能答题的人能力要高。还必须指出的是:现用的文言文、科技文、诗词作品的阅读题鉴赏题都以标准题来考查,考查的不过是考生对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的掌握程度。考生只有钻研命题思路命题技巧,才能正确答题,而不少语文名家没有费时间去钻研命题者的思路、命题者设题的方法与技巧,所以得分不高甚至不及格,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名家的阅读理解、分析评鉴能力不如应届高中学生。由此看来,长期以来由于只用文字提供语文考题,自然就造成考生埋头于文字资料堆、埋头于研究命题思路与答题技巧这样一种乏味的、枯燥的、僵化的纯为得考分而进行的语文教学的局面,标准化命题只不过使这种局面这种状况更加恶化、更加严重罢了。

高考听力考题却可以打破语文教学这种僵局,因为它也是最权威的"指挥棒",它让考生听读报告、听读文章或谈话录音之后,所回答的问题只属于识记、理解、分析、归结、表达等基本能力的问题,所以它既不需要命题者挖空心思去使命题花样百出,(因年年题型不变会使人易于把握命题思路的),也不需要考生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去钻那些对提高语文素质关系不大的答题技巧,它只要求考生在日常语文学习和社会交际活动中进行听说读写的学习训练,通过日积月累所形成的听说读写能力,就可以去参加语文听力考试了,可以肯定,一个工作几年的高中毕业生,答听力题得分不会比应届生低,更不用说语文专家或著名作家了。而听力题的答题能力,不是"突击冲刺"就可以提高的,也不是教师的传授就具备的,它是学生自身在日常语文学习和社会交际中获得并提高的。这样,考生根本不必担心做选择题错选答项而失分,也不必考虑命题者如何选材如何设题,它明白告知学生:只要积极运用自己的感官去尽量感知和获取语言信息,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应付听力考试。因此,听力考题指引着广大师生把语文教学的目光既投向课本,更投向生活,既投向课堂,更投向社会,它将最大限度拓宽语文教学的天地,将给中、小学语文教育插上翅膀,使它飞向那生动活泼、富于创新的素质教育的境地。

此外,设听力考题还有助于改革陈旧落后的教材和教法,使语文这个最传统、最古老的学科教学迈上现代化的新台阶。因为提高听力,除日常认真听课、认真听他人讲话、听广播等等外,人们自然会购买有声读物来加强听力训练,这样无疑使有声读物销量大增;而且语文高考若设听力考题,则全国中小学及各地考场无疑会加快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建设,语言教学手段及考查方式现代化,也将可能促进相关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反过来,现代化的技术发展,又会促使语文这一学科的教材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不断发展。

三设想的概要

高考语文听力考题的命题,思路大体可以如下:

以听力考查题作为语文试卷的第Ⅰ卷,分值保持不变或增大。命题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形成明显梯度;取材应由课内到课外(课外为主)、由词句到文段、由中至外、由今至古,依一定比例去选择;能力考查则由识记到理解、由分析综合到摘记表达。例如,假定设计共10道题,听力考查限时50分钟,则命题方案应大致为:

第1题,可听写一个含易写错别字的课文语句。

第2题,可听写一个课文中的诗词或文言警句。

第3题,可听写课外成语古诗词或格言语句。

第4题,可听读几个句子,按要求答出各句大意、类型或有无毛病等。

第5题,可听读一段简短的消息、要闻、通知简报等,按要求完成各小题。

第6题,可听一段中外文学名著的表情朗读,按要求用文字回答若干小题(如人物形象、艺术手法、中心等等)。

第7题,听一段报告或讲话,按要求完成若干小题(如要点、精神及意义等等)。

第8题,听一段社会问题访谈或辩论,按要求回答若干问题(如各人观点、依据、论辩方法等等)。

第9题,听一段感情色彩丰富的诸如杂文的朗读,按要求回答若干问题(如某个反语含意、某句深意等等)。

第10题,听一段多含浅易文言词句的例如历史影剧中的人物对话,按要求完成若干小题(如某文言语句的含意、某人物性格的特点等等)。

当然,还可有各式各样的选材和各式各样的听力考查命题,但原则上应尽量包括目前第Ⅰ卷的考点并超越其原来的能力考查;应符合现实社会中语言交流的实际和适应语言交际的需要。

听力考题范文篇2

几年之前,语文教界风烟四起,围绕高考应试尤其是标准化命题的利弊,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在这场论战中,指责应试,否定标准化命题之文频频出现在各报刊论坛上。教育界专家,文学界名士,纷纷撰文,抨击应试教育,抨击标准化命题,文章大多指责应试或命题窒息语文灵气,把本应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成了僵死枯燥的技术化模式化训练。有人甚至发出了"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深沉慨叹。这也难怪,十多年来,语文高考题尤其是标准化试题,已几乎使广大师生对这门学科的教学"重足而立"、"侧目而视"了。事实上,语文高考考试的结果常使人产生疑惑甚至恐惧。不少语文素质好的学生,常常在高考中落马,而一些语文水平较低的考生,却常常爆出高分甚至夺魁的冷门;可以见到,一些省市重点中学的高考语文平均分,竟低于普通中学的平均分!更令人不解和恐惧的,今天做这份模拟试题得心应手,成绩冒尖,明天做另一份题却错误百出甚至几乎"全军覆没"!报上也曾报道过著名作家、中文教授、语文教材审定的学者做高考语文试题得分较低甚至不及格的事实。上海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反映了中学生对语文学科及语文考试有这样的看法:语文学科玄乎!语文考试考不出真正水平!做标准化题毫无把握!语文学习费时多见效慢!语文教学与考查都脱离社会实践!(见《语文教学通讯》1998.5)。

为了改变语文教育的现状,人们在思索、在寻找、在试验、在探求。于是有人提出"语文教学应恢复并突出人文性"口号,有人发出"大语文教学"的呼声,有人提倡"活动课为主的语文教学",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当然,高考命题也积极进行改进,例如减少题量、降低难度、增加主观题、鼓励写开放性"话题作文"等等。但是,放眼一望,语文教育现状改观不大;五花八门的复习资料依然堆积如山;花样百出的模拟考题依然汇集成海,广大师生依然在语文教学的泥沼中艰于呼吸,艰于视听,语文教改,真是举步维艰啊!

高考语文听力考题的设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其目的,绝不是改换一下命题方式,绝不是"换换口味"。它的目的是要解除语文教学所受的应试的束缚,要驱动陷于泥沼中的语文教改的车轮,使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的大道上前进!

二设想的意义

第一,可以较准确地区分考生的语文水平,使高等院校选拔出语文素质真正好、语文能力真正强的新生。

听力考查题一般有听写题和听读题(含听讲)。取材比较广泛,比较灵活,形式多样,可以听写课文或课外的文句,可以听写格言,古诗词名句;也可以听读听讲一篇报告、一篇评论或一段消息、一段对话,总之是日常应用的文章文件为主。听读之后,命题根据能力考查需要来设置各种问题让考生用文字回答。

听力考题的区分度和信度较高。比如听写句子吧,设题时可以先明确告知考生听写的句子出自课文或课外,甚至可告知出自哪一篇课文或哪一位作者的哪一篇作品。如果考生对课文熟,课外阅读面也广,则不难正确听写,否则,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错。例如听写下面的句子:

①那种幼稚、低级、庸俗的不用脑筋的形式主义必须揭破。(提示:选自高中第4册)

②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提示:选自高中第4册)

③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选自常见常用成语)

④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选自唐人孟浩然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类听写题取材由课文到课外,难易有梯度。甚至超越现用的语音、文字两道考查题。假定考生全对(评分时当然应考虑课外文句有不同版本的不同文字),得满分6分,而每错写1字或2字扣1分,那么,考生便会出现7种得分结果,这比现用的语音和文字两道选择题只能出现3种得分结果提高了区分度。同时,因标准化题还有碰对1题或全碰对2题的可能性,故其信度远远低于听写题。可见听力题有助于高校挑选语文素质好,语文能力强的考生。更为重要的,听写题由于提供了听写文句词语的读音,就比原来提供一定文字的默写题要好、要活。因默写题纯粹考查死记硬背,而听写题却使考生凭着全句字词的读音、凭着平时阅读面广、词汇量丰富及对句子意思的理解去写出全句,这无疑引导考生重视课文学习,重视课外阅读,它把语文教学导向"大语文"的广阔天地,彻底抛弃了陈腐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这真正是为语文教学松绑了。况且,就能力考查而言,标准化的语音、文字题只考了识记能力,而听写题除此之外还考查了对句意词意的理解能力,因为理解错误也会导至听错写错的。这无疑已超越了原来的语音文字题。当然,听力题评分操作比标准题复杂得多,它费时费力。但是,它将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语文教改的出路问题,这难道不值得吗?

第二,听力题可以使师生注意日积月累地提高语文能力,充分发挥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众所周知,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能力。过去及现用的语文试题只用文字提供考题,实则只考查了"读"和"写"两种能力。其实,"说"的能力极为重要,它是一个人语文能力强弱的最快速、最直接的真实反映。但由于受人力、时间、空间等诸多条件限制,只能实施于小型特殊考试,不能在全国性大规模的高考中实施。但是,"听"的能力考查却具备了实施条件,现已有先进的足够的音响技术和设备作基础,实施考查已不困难(英语听力考查几年就是证明),因此语文可以而且应当考查听力。事实上,人生于世,口语为先,文字为后,"语"乃"文"之本,"文"之源,口语交流才是人们日常信息交流的主渠道,人们日常交流需要正常甚至较强的听力。听力的强弱无疑由人的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的。换言之,通过听力考查,同样可以达到考查识记、理解、分析、归纳、评鉴、表达等各种思维能力。而且通过"听"来考查这几种思维能力的信度比起只通过"读"、"写"两种以文字信息方式的考查要高。比如,听读考查题让考生听完一个报告(即一篇文章)、一则消息、一则评论、论辩或一段朗诵之后,就能够按设题要求答出所听信息的内容要点,内容意义或信息中的观点,依据等等问题,其思维能力要求无疑比靠视觉反复多次接触信息才能回答要高,就是说听一次两次就能答题的人比看三五次甚至十次八次才能答题的人能力要高。还必须指出的是:现用的文言文、科技文、诗词作品的阅读题鉴赏题都以标准题来考查,考查的不过是考生对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的掌握程度。考生只有钻研命题思路命题技巧,才能正确答题,而不少语文名家没有费时间去钻研命题者的思路、命题者设题的方法与技巧,所以得分不高甚至不及格,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名家的阅读理解、分析评鉴能力不如应届高中学生。由此看来,长期以来由于只用文字提供语文考题,自然就造成考生埋头于文字资料堆、埋头于研究命题思路与答题技巧这样一种乏味的、枯燥的、僵化的纯为得考分而进行的语文教学的局面,标准化命题只不过使这种局面这种状况更加恶化、更加严重罢了。高考听力考题却可以打破语文教学这种僵局,因为它也是最权威的"指挥棒",它让考生听读报告、听读文章或谈话录音之后,所回答的问题只属于识记、理解、分析、归结、表达等基本能力的问题,所以它既不需要命题者挖空心思去使命题花样百出,(因年年题型不变会使人易于把握命题思路的),也不需要考生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去钻那些对提高语文素质关系不大的答题技巧,它只要求考生在日常语文学习和社会交际活动中进行听说读写的学习训练,通过日积月累所形成的听说读写能力,就可以去参加语文听力考试了,可以肯定,一个工作几年的高中毕业生,答听力题得分不会比应届生低,更不用说语文专家或著名作家了。而听力题的答题能力,不是"突击冲刺"就可以提高的,也不是教师的传授就具备的,它是学生自身在日常语文学习和社会交际中获得并提高的。这样,考生根本不必担心做选择题错选答项而失分,也不必考虑命题者如何选材如何设题,它明白告知学生:只要积极运用自己的感官去尽量感知和获取语言信息,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应付听力考试。因此,听力考题指引着广大师生把语文教学的目光既投向课本,更投向生活,既投向课堂,更投向社会,它将最大限度拓宽语文教学的天地,将给中、小学语文教育插上翅膀,使它飞向那生动活泼、富于创新的素质教育的境地。

此外,设听力考题还有助于改革陈旧落后的教材和教法,使语文这个最传统、最古老的学科教学迈上现代化的新台阶。因为提高听力,除日常认真听课、认真听他人讲话、听广播等等外,人们自然会购买有声读物来加强听力训练,这样无疑使有声读物销量大增;而且语文高考若设听力考题,则全国中小学及各地考场无疑会加快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建设,语言教学手段及考查方式现代化,也将可能促进相关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反过来,现代化的技术发展,又会促使语文这一学科的教材和教学手段不断更新,不断发展。

三设想的概要

高考语文听力考题的命题,思路大体可以如下:

以听力考查题作为语文试卷的第Ⅰ卷,分值保持不变或增大。命题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形成明显梯度;取材应由课内到课外(课外为主)、由词句到文段、由中至外、由今至古,依一定比例去选择;能力考查则由识记到理解、由分析综合到摘记表达。例如,假定设计共10道题,听力考查限时50分钟,则命题方案应大致为:

第1题,可听写一个含易写错别字的课文语句。

第2题,可听写一个课文中的诗词或文言警句。

第3题,可听写课外成语古诗词或格言语句。

第4题,可听读几个句子,按要求答出各句大意、类型或有无毛病等。

第5题,可听读一段简短的消息、要闻、通知简报等,按要求完成各小题。

第6题,可听一段中外文学名著的表情朗读,按要求用文字回答若干小题(如人物形象、艺术手法、中心等等)。

第7题,听一段报告或讲话,按要求完成若干小题(如要点、精神及意义等等)。

第8题,听一段社会问题访谈或辩论,按要求回答若干问题(如各人观点、依据、论辩方法等等)。

第9题,听一段感情色彩丰富的诸如杂文的朗读,按要求回答若干问题(如某个反语含意、某句深意等等)。

第10题,听一段多含浅易文言词句的例如历史影剧中的人物对话,按要求完成若干小题(如某文言语句的含意、某人物性格的特点等等)。

当然,还可有各式各样的选材和各式各样的听力考查命题,但原则上应尽量包括目前第Ⅰ卷的考点并超越其原来的能力考查;应符合现实社会中语言交流的实际和适应语言交际的需要。

听力考题范文篇3

论文摘要针对英语听力考试对试题播放质量的要求,在对英语听力考试几种播放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苏州市关于英语听力考试的装备与技术保障展开讨论。

高、中考英语听力考试由于它的特殊性每年都成为考生、家长、教育部门、政府以及社会舆论极为关注的热点。采用何种播放方式来获取优质的播放质量和收听效果,如何为各考点学校提供科学合理的装备及积极有效的技术保障,以确保英语听力考试正常进行,这是我们教育技术装备部门需要深入研究、切实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1英语听力考试对试题播放质量的要求

英语听力考试的声源主要以语音为主,要求声源频率在中音区比较丰富,确保音质播放真切、清晰;同时要求音箱(喇叭)播放的质量一定要好,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声场条件,确保考场内每个座位的考生都能听清考题;更要求在英语听力考试的播放过程中整个播放系统的工作必须绝对保持正常,这是确保考生顺利进行英语听力考试的关键。为此,必须针对英语听力考试的特殊要求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案。

2关于英语听力考试播放方式的分析

2.1采用录音机播放考题

此种播放方式是以每个考场为一个播放单元。

有利方面:在播放时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只影响一个考场的考试。

不足之处:1)很难保证所有考场都能够得到同样满意的播放质量和收听效果;2)由于录音机的带速不同,很容易造成相邻考场产生相互串音干扰;3)出现轧带现象的几率比较高;4)试题磁带的质量和考题保密的安全系数较低。

基于以上因素,目前该播放方式正在被逐步淘汰。

2.2采用地方广播电台播放考题

此种播放方式是以一个地区为一个播放单元。

有利方面:基本上解决了录音机播放的存在问题,且考题的保密性很高。

不足之处:1)容易受到雷电气象或其他电磁源的瞬间干扰而产生短时间中断广播或杂音干扰现象;2)对各考点学校配备的接收和播放设备(或每个考生配备的收音设备)质量要求很高。

2.3采用校园广播系统播放考题

此种播放方式是以每个考点学校为一个播放单元。

有利方面:比较有效地克服上述二种播放方式存在问题,考题保密性较高。

不足之处:1)存在出现轧带现象的隐患;2)要求各考点学校必须具备高质量的校园广播系统作为技术支持。

近几年来苏州市就是采用这种播放方式进行高、中考英语听力考试的。

3校园广播系统播放方式的装备及技术保障

为了高质量地顺利完成每次高、中考英语听力考试的播放任务,必须保证在英语听力考试时播放系统的正常运行并提供优质的播放质量,使每个考生都能获得满意的收听效果。为此,我们针对校园广播系统播放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抓住“科学合理配置、仪器严格检测、专家试听认定”3个重要环节,并采取加强技术培训和严格操作规范等积极措施,弥补不足,消除隐患,为高、中考英语听力考试的正常进行提供积极有效的装备与技术保障。

3.1科学合理配置

校园广播系统的建设和设备配置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校园广播系统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以下相关的规定和要求,从装备的角度为英语听力考试提供有效保障。

1)校园广播系统的设计原则是合理、实用、安全、可靠。配备的所有设备必须是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规定的正规合格产品。所有的综合布线(特别是楼宇之间)必须安全、可靠,避免受到风、雨、雷、电或其它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2)承担校园广播系统建设任务的施工单位,必须是具有广播电视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认可的弱电系统施工资质的单位。

3)校园广播系统的每台设备都必须在通过国家认定的电子产品第三方公证检验、实验室的检测合格后才允许进行系统集成;校园广播系统集成后对整个系统同样也必须通过严格的检测,达到标准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

4)为防止在考试时单套播放设备出现轧带或个别设备故障等异常情况,每个考点学校的校园广播系统必须配备主控系统和备用系统二套设备,其系统之间的切换采用手动闸刀切换(自动切换设备的可靠性安全系数差)。

5)所有考场的音箱如装有开关(或电位器)的,在高、中考英语听力考试前一律全部短接(防止开关或电位器在播放过程中出现断路现象)。

3.2仪器严格检测

为了确保能够获得理想的播放质量和收听效果,必须确定科学、合理的检测依据和检测标准。我们针对高、中考英语听力考试对播放质量的特殊要求,参考了国内相关现行的技术标准,专门制定、了经江苏省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注册的技术标准Q/320500SJJZ001-2002《校园有线广播系统语言播放部分通用技术条件》,并以此为测试依据,从技术的角度为英语听力考试提供有效保障。

主要检验项目与技术参数:

(1)放音系统(源)带速误差:B级不劣于士2.5%

(2)放音系统(源)抖晃率:B级≤0.4%

(3)放音系统失真(1000HZ时)

源失真:≤5%

放大器失真:≤2%

系统失真:≤7%

(4)放音系统频响:

放大器频响:80HZ~8000HZ(士2dB)

前端频响(含源、放大器):125HZ~8000HZ(士2dB)

末端回放频响:125HZ~8000HZ(士4dB)

(5)单一系统中声场响度的不均匀度:≤8dB(教室之间)

(6)单一声场响度的不均匀度:≤6dB

(7)安全性能:

绝缘电阻≥4MΩ

抗电强度1500V(AC)10mA1min(1分钟)无击穿或闪络

由于仪器按照以上的技术要求和标准进行严格测试,确保了校园广播系统的正常工作及所提供的声源和播放设备均能达到安全可靠,且中音丰富,语言清晰,场音均匀,不失真,使考场内每个座位的考生都能听清考题。3.3专家试听认定

对检测合格的校园广播系统,我们配合市招生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英语教师及部分学生在每次考试前对每个考场教室的播放质量和收听效果逐个进行试听验收,同时进一步确认播放时最佳的放音频响范围。实践证明,采用仪器检测和专家试听相结合的方法来保证每个考场都能达到理想的播放质量和收听效果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3.4技术培训和操作规范

为保证英语听力考试播放工作的正常运行,必须有一支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技术熟练的工作人员队伍。为此,我们每年在考试前都组织对考点学校校园广播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要求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广播系统全部设备的性能和操作程序,能够独立熟练操作,并严格按照有关要求科学地进行播放,严禁违章操作。

同时提出了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操作要求:

(1)对进行检测后的校园广播系统,如有检测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必须及时整改,更新的设备必须是经过检测合格的,必要时对整个系统需要重新检测或局部检测。

(2)对己检测合格的设备,在检测完毕后至考试前,应注意加强保养并正确操作,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

(3)对己检测为合格的校园广播系统,在检测完毕后至考试结束的这段时间内,整个广播系统严禁搭接任何设备和负载。

(4)对以下相关设备的操作要求:

①录放音卡座:

a.保持清洁,定期用酒精药棉清洁磁头、橡皮压带轮及与之相近的金属转轴。

b.对有“带速旋钮”或类似装置的卡座在检测完毕后,不得随意调节“带速旋钮”。

②功放系统:

a.不得随意增加功率放大器的负载,避免满负荷工作。

b.系统各设备之间的连接线应接触可靠,不得随意更改。

c.“音量旋钮”不应调至极限(以免烧毁机器)。

d.对有高低音调调节或调音台的功放系统,在检测完毕后应不再随意调节,以保证放音的频响范围。

e.对有总音量控制的功放系统,各分立功率放大器经检测后,应不再随意调节(必要时需等幅调节),由总音量旋钮控制音量大小,以保证各考场音量一致。

③扬声器终端:

检测完毕后的各教室音箱不能随意更换(如需要更换,必须采用经检测合格的同型号、同功率的音箱)。

(5)在临考前,必须对机房设备、电源及所有的连接、主备系统切换、所有考场音箱再作一次检查,尤其对卡座的磁头必须再做一次清洗,确保播放的音质。

(6)英语听力考试播放时,机房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因工作需要进入或靠近机房的人员,必须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关闭,避免对广播系统设备产生干扰。

(7)如遇高温期,必须做好机房设备的降温工作(有条件的安装空调;尚无条件的至少要配备电风扇),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8)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考试的操作规程和播放英语听力考试内容。

3.5应急预案和应急队伍

为了能够及时处理在英语听力考试播放时个别考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在考试前须预先制定应急预案和组织由装备部门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应急队伍,分成若干小组,配备车辆并带好备用设备及专用工具分片负责,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将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4总结

听力考题范文篇4

关键词:BEC;存在问题;措施

一、BEC商务英语的概念

剑桥商务英语证书(BEC)考试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和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合作举办的权威性考试。目前分为(BEC1)、中(BEC2)、高(BEC3)三个级别。这三个考试是针对英语为非母语国家的需求而设计的主要在经济迅速发展、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的国家和地区实施,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因而在国际上受到普遍欢迎。目前已有28个亚洲和欧洲国家或地区,包括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已开始举办BEC考试。该系列考试是一项水平考试,它根据商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考生在商务和一般生活环境下使用英语的能力进行全面考查,对成绩及格者提供由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颁发的标准统一证书。由于该证书的权威性,已成为在所有举办该考试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求职的“通行证”。

二、我国考生通过率情况

在各种英语类通行证中,中国考生向来以高通过率而著称。与此相比,中国的BEC考试通过率却显得有些尴尬。

剑桥大学ESOL考试委员会的BEC成绩报告显示:中国考生的通过率明显低于其他非英语国家考生通过率。2006年5月全球BEC平均通过率是43%,中国考区只有37%,而除中国以外的全球通过率为57—58%。

近几年来,中国BEC考试报名率以每年300%的速度疯狂飙升,中国考区的通过率却一直处于低迷徘徊阶段,严重拖累了世界的BEC通过率。为什么中国BEC的通过率低于世界水平?BEC考试由写作、听力、阅读、口试四个部分组成,只有A、B、C三类为有效成绩。如果有两个部分为D,那么总体成绩就是D,即为无效成绩。剑桥大学考试部授权的中国培训官陈雪翎指出:中国学生写作、听力、阅读、口试的成绩往往不在同一个标准上。

三、目前听力口语教学存在问题

1.缺乏相关商务知识。中国学生之所以在听力方面常常“败北”,原因就在于这两部分对于专业的商务知识要求较高。首先,口话话题往往都是商务方面的,在表述中需运用专业术语、专业语境,如果这方面欠缺,成绩自然大受影响。

2.非标准化的英语表达法。由于《新编剑桥商务英语》(中级)为原版引进,没有中文说明和解释,所以对于文化背景不同、英语能力有限、商务知识欠缺的广大中国考生来说,难免感到困难,特别在听力部分融合了大量口语化的表示法、俚语以及行业术语,与学生平时听到的标准化的发音迥然不同,加之口音问题,更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3.缺乏相关跨文化背景知识。各民族语言含有大量的文化因素,这是构成民族文化的要素之一。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传统商务英语教材以语法操练为主,教学内容单一、陈旧、跟不上现代英语的发展。四、BEC商务英语口语听力教学的几项措施

1.针对教材听力资料。熟悉听力材料,弄懂段落中所涉及的商务词汇概念及其Mainidea。在足够熟悉此段落中的内容后,脱离文字材料先听一遍磁带,此时绝对不允许照着文字材料听,看看自己究竟能听懂多少,然后把听不懂或容易出问题的部分特别列出,再听一遍,此次应特别留心其词义的语音及商业内涵。尤其是俚语以及行业术语。然后再反复使用录音机上的重复键,尽最大努力听懂全文内容。

2.朗读听力部分的内容。实际上,如果留意,我们不难发现,本教材的听力材料实际上就是商务化的口语,无论从语音的标准化程度、语法的准确度以及大量语气词的运用,都可以说明这一点。所以,这就为我们将听力与口语结合学习训练提供了较好的机会和可能。

3.具体到课堂

(1)商务背景知识介绍。由于文化的差异及学生知识结构的问题,加之中外企业管理模式和操作流程的不同,致使学生不了解每个单元所涉及主题的详细内容。(2)口语的练习。在我国,对于大部分大学生而言,对英语的学习普遍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语法及词汇量不是问题,关键是听力及口语。针对这一现象,并结合BEC考试对口语的要求,笔者除每单元中涉及到的Speaking部分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探讨以外,另外在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加入口语测试部分,要求学生在本学期学习的商务知识中,任选一个topic,在全班同学面前做一个Presentation.。

五、考前准备

一般说来,应对BEC中级听力特别是短文听力,其备考训练必须抓住竖听和横听两点结合来进行。所谓竖听,是指一套题目从头听到尾,从第一题听到最后一题。所谓横听,是指把相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放在一块对照比较着听,从而迅速抓住同类型文章的规律,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通过这样反复对比听,可以使我们很快掌握各种题材文章的模式和考题思路,在短时间内抓住考点,做到举一反三。

在考前一个月,笔者在此提供一套具体的短文听力训练办法,考生可以从BEC中级历年考题中选取10篇以上不同题材的文章,横竖结合起来,进行精听训练,以便在考试中赢得时间,确保其准确性。

考前对于口语的训练,应注意从商务的不同角度,最少选择10个以上的topic,与同学结对训练,在注意专业词汇量积累运用的同时,尽量做到熟练,要言之有物,观点突出。

总之,BEC中级短文听力及口语并不可怕,如果我们能够宏观把握,平时坚持“用心去听”,认真练,我们肯定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高自己的商务英语语言能力,顺利通过BEC考试。

参考文献:

听力考题范文篇5

首先,听力练习的选材

对于听力中低级同学来说,目前比较好的练习听力的选材是美国之音(VOA--voiceofAmerican),这在国内已经得到了共识。VOA设有专门的听力练习的SpecialEnglish,这是个2/3正常语速的栏目,里面包含了15000常用词汇,并且是正规美语发音,现在国内的英语听力考试都是使用的美语朗读,这对我们来说非常的有利:)

如果你已经有了初级的听力,那么现在李扬的疯狂英语(CrazyEnglish)也是一个快速提高英语听力的好方法,当然,这里我指的不是他提供的磁带,而是他的那种学习方法。那种疯狂的学习方法:)当然,磁带也很有用,里面对于实用类型的英语很多!

如果你已经是中级以上听力了,那么最好的材料就是中央国际频道的英文节目了,由于是电视节目,并且时事性比较强,对我们的英语学习更是有利,央视英语栏目实用的是正常语速,对我们日后与老外交流能听懂对方的说话是很有利的。

选材完了,说一下具体的学习方法吧:

在我的经验中,将写和听结合起来是最好的。我一般选择VOA作为听写练习的材料,主要是因为手写不了那么的快。

听与写结合的好处主要体现在:

1。能够集中思想;

2。能将词汇更加牢固的记住;

3。能加快手写速度,对现在听力中经常出现的填空体是很好的练习;

我记得当时我有个老师亲自试验了这种方法,通过这种练习一年的学生和没有通过这种练习的学生比,听力能力提高非常明显!

最后,说一下听力练习最关键的地方

听力考题范文篇6

第一轮复习阶段针对学生对已学基础知识,因时间久,部分已遗忘的共性,本着“依纲靠本”和“温故知新”的原则,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这一阶段应按教材顺序归纳语言点,讲透语言点运用,对各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同时应注重基础词汇、词组、句型的过关(从近几年中招试题看,逐渐加强词汇、词组的考查)并通过配套练习、复习检测形成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还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巩固和增强复习效果。如做到:(一)根据复习内容,布置适量的难度适中的练习;(二)循环考试,即每学完一部分后,进行阶段性测试,对试卷进行评分登记,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二轮复习要求突出重点,牢固掌握。在总揽教材,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基础上,相应地提高要求,进行系统整理消化,抓住重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要求学生对那些在教材中多次出现和辅导教材中一再提及,反复强调部分,应视为重点,格外加以注意。同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培养记忆能力。第二轮复习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效果。知识掌握不系统、内容混淆互相干扰,解题时应会判断失误,做错题目。这要求教师在这一阶段复习过程中防止简单的重复,反对面面俱到,而是遵循精讲多综的原则,做到讲——练——评结合。既要教学生解题要领,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与题目之间的联系,同时又针对历年中考题型强化训练,使学生在答题时做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中考题型来看,近年来对听、读、写能力的考查份量逐渐加强。今年听力的考查分数增加到30分,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有必要进行适量的听力强化练习,不能光顾着对语言的归纳总结而忽视了听的能力的训练。再有从这几年的试题看逐渐加强了对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从动词填空,到看图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增加到四篇)都是从短文的形式出现,这说明了试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还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大意对其进行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这几类题型有必要进行专门性的操练。值得一提的是书面表达这是一种新型的试题,因此在第一、二轮复习过程中应该多加练习,逐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如可以要求学生缩写课文大意,写日记,或适当对一些图表进行写作练习。

“公务员之家有”版权所

听力考题范文篇7

【关键词】中考;初中英语;复习方法

学生与教师辛苦了初中三年,能否获得满意的回报,中考前的复习辅导至关重要。那么教师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用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取得令人满意的复习效果呢?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中考英语复习谈一些个人方法。

一、研究题型,归纳总结

初中三年的英语知识涵盖范围广,单项选择题中考查知识点多。复习阶段切忌对所有的知识点蜻蜓点水,一带而过。需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结合近三年本地市的中考题分析,总结各种知识点的考查方式,归纳答题技巧,在答题时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纵观往年的中考试卷,“宾语从句”是中考试题中的热点题型,同时由于其考查的多样性,也是中考失分率较高的题目。而在研究宾语从句的考试题目后,也可以归纳出它的考查目标。因此练习过程中的研究与总结,能发现问题的异同点,归纳出普遍性,在多次练习中把握知识。

二、紧扣教材,夯实基础

教材是中考命题的基础和重要依据,教材是“源头”。在复习过程中要紧紧依据课本,复习教材要充分体现以下四性:“目的性、针对性、系统性、透彻性”。(1)目的性,即做到复习什么心中有数,这是前提。所以教师首先应在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明确的复习目的。(2)针对性,这是关键,复习前教师要研究学生,找出薄弱环节,引导学生事先预先,明确目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有针对性地复习。(3)系统性,复习过程是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的综合总结过程。通过复习,将学会的知识分析、综合、概括、抽象,上升到理论认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所以复习应讲究系统性。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教材时,要全面,包括句型、课文、词汇、语法等等,对相关知识点要广泛的联系,以care为例,可以复习care的形容词careful、副词carefully、及其比较级morecareful/carefully。最高级mostcareful/carefully;复习被动语态时,应与各种时态紧密结合,全面掌握。(4)透彻性,“透”要贯穿在复习教材的始终,教师对教学大纲、教材要吃透,弄清各个知识的重点、难点,弄清重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对“四会”要求的知识点要深入充分掌握,不能“蜻蜓点水式”复习,使学生真正掌握基础知识,弄清知识之间的相互区别,进行系统有序的总结归纳,使之成为知识网,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因为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三、专项训练——分类归纳,掌握技巧

尽管在第一轮复习时已经接触了大量的语言点,但给学生的印象还是零散、不系统的。这时教师应带领学生把丰富的语言材料进行横向及纵向的归纳,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网络。例如,语法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化整为零,分散在各课中,我们在专项复习时就将它们进行综合归纳,把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八种动词时态放在一起复习比较,表示相近意义的结构放在一起进行识别,提醒学生归纳总结不同的时间状语。例如:

Hereadsbookseveryday;Heisreadingbooksnow;Hereadbookslastweek;Hewasreadingbookswhenhismothercamebackhome;

HewillreadaninterestingbooknextMonday;

HesaidhewouldreadaninterestingbookthenextMonday;Hehasreadabout200booksbynow;Hehadreadabout200booksbytheendoflastmonth。这样归纳,不仅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实践的兴趣,使他们容易了解中学阶段的各种时态,哪些自己已经掌握,哪些还需要进一步复习,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这一轮复习时,同时应侧重解题技巧的归纳指导,让学生看到什么题就知道做这种题的要领,并能举一反三。针对中考题型,分别就每类大题的解题技巧进行归纳、总结,并配套发放练习进行训练。教师通过批阅练习,发现学生存在的易出错的地方,及时进行反馈,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出错的原因,穷根溯源,直到真正掌握为止。

四、加强听力训练,提高语言的反应能力

听力考试不但是应试需要,也是提高英语综合素质的需要。听力也是能在短时间内最容易突破的技能。当然突破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所以,每天坚持听说英语20~30分钟,给自己营造一个语言氛围,保持耳朵对语言的敏感和熟悉程度,以便考试时尽快进入状态。因为听力的题型和分值有变化,所以在冲刺阶段的听力材料的选择上要讲究针对性。另外,还要坚持天天与英语有约,坚持每天阅读两篇文章,坚持每天练习写5~10句话(既要练习简单句的六种基本句型,也要练习并列句和复合句;还可以围绕纲要上的某个话题来练习写作);坚持每天背20个单词,弄清意义、搭配和用法;还要坚持背诵一些优秀的、热点话题的范文,既积累了语言知识,又培养了语感,还能应对考试,何乐而不为呢?

五、考前指导与综合性训练复习

主要目的是适应中考要求,提高应试技巧。本轮侧重培养学生审题解题能力,同时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综合练习和模拟测试,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并重,从而使复习达到良性的循环:知识——能力——知识。因为有了前面的扎实的基础复习和专项训练,学生对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所以要求教师全力投入到综合性的复习。具体做法是(一)根据今年中考考点和要求自编中考复习试题。对学生进行适应性的操练,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二)对以前考生易做错的题,再次以试题的形式出现,让考生再做再练。(三)在后阶段对考生进行心理培训和调节以及答题时应注意的细节。

六、查漏补缺、反思提升

听力考题范文篇8

【关键词】中考;初中英语;复习方法

学生与教师辛苦了初中三年,能否获得满意的回报,中考前的复习辅导至关重要。那么教师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用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取得令人满意的复习效果呢?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中考英语复习谈一些个人方法。

一、研究题型,归纳总结

初中三年的英语知识涵盖范围广,单项选择题中考查知识点多。复习阶段切忌对所有的知识点蜻蜓点水,一带而过。需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结合近三年本地市的中考题分析,总结各种知识点的考查方式,归纳答题技巧,在答题时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纵观往年的中考试卷,“宾语从句”是中考试题中的热点题型,同时由于其考查的多样性,也是中考失分率较高的题目。而在研究宾语从句的考试题目后,也可以归纳出它的考查目标。因此练习过程中的研究与总结,能发现问题的异同点,归纳出普遍性,在多次练习中把握知识。

二、紧扣教材,夯实基础

教材是中考命题的基础和重要依据,教材是“源头”。在复习过程中要紧紧依据课本,复习教材要充分体现以下四性:“目的性、针对性、系统性、透彻性”。(1)目的性,即做到复习什么心中有数,这是前提。所以教师首先应在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明确的复习目的。(2)针对性,这是关键,复习前教师要研究学生,找出薄弱环节,引导学生事先预先,明确目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有针对性地复习。(3)系统性,复习过程是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的综合总结过程。通过复习,将学会的知识分析、综合、概括、抽象,上升到理论认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所以复习应讲究系统性。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教材时,要全面,包括句型、课文、词汇、语法等等,对相关知识点要广泛的联系,以care为例,可以复习care的形容词careful、副词carefully、及其比较级morecareful/carefully。最高级mostcareful/carefully;复习被动语态时,应与各种时态紧密结合,全面掌握。(4)透彻性,“透”要贯穿在复习教材的始终,教师对教学大纲、教材要吃透,弄清各个知识的重点、难点,弄清重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对“四会”要求的知识点要深入充分掌握,不能“蜻蜓点水式”复习,使学生真正掌握基础知识,弄清知识之间的相互区别,进行系统有序的总结归纳,使之成为知识网,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因为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三、专项训练——分类归纳,掌握技巧

尽管在第一轮复习时已经接触了大量的语言点,但给学生的印象还是零散、不系统的。这时教师应带领学生把丰富的语言材料进行横向及纵向的归纳,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网络。例如,语法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化整为零,分散在各课中,我们在专项复习时就将它们进行综合归纳,把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八种动词时态放在一起复习比较,表示相近意义的结构放在一起进行识别,提醒学生归纳总结不同的时间状语。例如:Hereadsbookseveryday;Heisreadingbooksnow;Hereadbookslastweek;Hewasreadingbookswhenhismothercamebackhome;HewillreadaninterestingbooknextMonday;HesaidhewouldreadaninterestingbookthenextMonday;Hehasreadabout200booksbynow;Hehadreadabout200booksbytheendoflastmonth。这样归纳,不仅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实践的兴趣,使他们容易了解中学阶段的各种时态,哪些自己已经掌握,哪些还需要进一步复习,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这一轮复习时,同时应侧重解题技巧的归纳指导,让学生看到什么题就知道做这种题的要领,并能举一反三。针对中考题型,分别就每类大题的解题技巧进行归纳、总结,并配套发放练习进行训练。教师通过批阅练习,发现学生存在的易出错的地方,及时进行反馈,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出错的原因,穷根溯源,直到真正掌握为止。

四、加强听力训练,提高语言的反应能力

听力考试不但是应试需要,也是提高英语综合素质的需要。听力也是能在短时间内最容易突破的技能。当然突破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所以,每天坚持听说英语20~30分钟,给自己营造一个语言氛围,保持耳朵对语言的敏感和熟悉程度,以便考试时尽快进入状态。因为听力的题型和分值有变化,所以在冲刺阶段的听力材料的选择上要讲究针对性。另外,还要坚持天天与英语有约,坚持每天阅读两篇文章,坚持每天练习写5~10句话(既要练习简单句的六种基本句型,也要练习并列句和复合句;还可以围绕纲要上的某个话题来练习写作);坚持每天背20个单词,弄清意义、搭配和用法;还要坚持背诵一些优秀的、热点话题的范文,既积累了语言知识,又培养了语感,还能应对考试,何乐而不为呢?

五、考前指导与综合性训练复习

主要目的是适应中考要求,提高应试技巧。本轮侧重培养学生审题解题能力,同时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综合练习和模拟测试,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并重,从而使复习达到良性的循环:知识——能力——知识。因为有了前面的扎实的基础复习和专项训练,学生对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所以要求教师全力投入到综合性的复习。具体做法是(一)根据今年中考考点和要求自编中考复习试题。对学生进行适应性的操练,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二)对以前考生易做错的题,再次以试题的形式出现,让考生再做再练。(三)在后阶段对考生进行心理培训和调节以及答题时应注意的细节。

六、查漏补缺、反思提升

听力考题范文篇9

一、在外语教学中有的学生听力差,其主要原因有三方面

其一来自学生,即学生不重视听,很少花时间去练习。其二来自教师,只重视外语知识(语音、语法、……

二、在学生听力理解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语言问题

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充足的词汇量及相关的语法。因为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具体问题有:语音障碍。有些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就没有掌握单词的准确发音,特别是对同音异义词难以辨别。英美语音差异,英美英语除了在词汇上有差异,在语音上也不尽相同,有些读音差别还相当大。我国英语教学基本采用英国语音教学体系。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美音教材逐渐增多并有流行趋势,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语速障碍,中学生平时学习都以课文磁带为准,速度较慢,如果再遇到一些语速较快的连读、弱读、重读、爆破、重音转移等有关语音语调变化的听力材料,便无所适从,所以平时训练时就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向大纲要求过渡。词汇障碍,学生英语词汇量大小,掌握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听力理解。

(二)文化背景知识问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搞好听力必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和语言文学知识。同时,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如果这方面知识贫乏,就会影响听力。文化背景可分为两大类: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主要包括社会文化习惯和民族文化特点的交际用语和词汇,比如姓名(Name)、打招呼(Greeting)、感谢语(Thanking)、告别(Farewell)等,中西方表达不尽相同。

(三)母语干扰的问题

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以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字逐句翻译出来,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因而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四)听力习惯问题

听力主要目的就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在听的过程中要尽量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不要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每遇到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就会跟不上语速。

(五)心理因素的问题

听力理解过程也是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认为,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易产生恐惧的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受影响。另外,外部环境也有影响,如在教室、语音室与户外听的效果不一样。

(六)逻辑思维问题

听力理解过程也是学生对所听材料内容的联想、判断、记忆、分析、综合等的协同工作过程。听者对所听材料做出的反应快慢及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所听材料的储存记忆。这样就需要听者运用归纳、综合、分析等能力把材料中有意义的信息进行长时或短时储存。

三、训练学生听力的策略

(一)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

首先要把好语音关。音标基础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其次注重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最后要鼓励学生多记忆单词。词汇学习要边学边记,最好是根据拼读规则来记忆。

(二)创设情景,营造生动活泼的听力氛围

教师可利用丰富的表情,必要的态势语,帮助学生去理解。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经常进行视听结合的训练

把眼看和耳听结合起来,训练学生听英语可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促进学生耳听意会。高中英语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实物图示。在每单元对话教学中可采取视、听结合的方式,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同时重点突出学生的听说能力。

(四)加强英语课堂听力教学力度

尽量用英语授课。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用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语言组织教学,可适当运用母语。

让学生多做如下练习:听音表演,教师播放录音或范读听力内容,学生根据相应信息作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听音跟读,教师在播放听力内容的同时,让学生模仿录音跟读并反复练习。听音回答,在播放听力材料之前,教师提出若干道相关问题,然后放音,听一、二遍之后要求学生在听清的基础上做出回答。听音听写,第一步是听录音或教师朗读材料,学生只是听,不写;第二步教师按照意群朗读一遍,学生跟写;第三步是教师朗读第三遍,使用正常的语速,学生检查听写。听音复述,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转述。这是一种在听力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再创造活动,比较适用于高中学生。听音讨论,当学生通过两次对文章的感知之后,教师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训练题,然后再分组讨论答案。通过讨论,可相互补充,相互帮助达成共识。如遇争论不一的问题,教师可让学生再听有关材料的相关内容,直到听懂为止。

(五)开辟课外练习听力的天地

听对话、课文原声录音磁带。

听自己朗读,课文的录音,相互比较,找出差距。

定时收看电视英语小节目,于情景中培养听力。

成立校园广播站,用英语播放学生熟悉的东西,好人好事,生活故事,校外见闻,力求短小精悍,浅显易懂。

听力考题范文篇10

一、在外语教学中有的学生听力差,其主要原因有三方面

其一来自学生,即学生不重视听,很少花时间去练习。其二来自教师,只重视外语知识(语音、语法、……

二、在学生听力理解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语言问题

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充足的词汇量及相关的语法。因为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具体问题有:语音障碍。有些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就没有掌握单词的准确发音,特别是对同音异义词难以辨别。英美语音差异,英美英语除了在词汇上有差异,在语音上也不尽相同,有些读音差别还相当大。我国英语教学基本采用英国语音教学体系。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美音教材逐渐增多并有流行趋势,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语速障碍,中学生平时学习都以课文磁带为准,速度较慢,如果再遇到一些语速较快的连读、弱读、重读、爆破、重音转移等有关语音语调变化的听力材料,便无所适从,所以平时训练时就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向大纲要求过渡。词汇障碍,学生英语词汇量大小,掌握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听力理解。

(二)文化背景知识问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搞好听力必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和语言文学知识。同时,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如果这方面知识贫乏,就会影响听力。文化背景可分为两大类: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主要包括社会文化习惯和民族文化特点的交际用语和词汇,比如姓名(Name)、打招呼(Greeting)、感谢语(Thanking)、告别(Farewell)等,中西方表达不尽相同。

(三)母语干扰的问题

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以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字逐句翻译出来,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因而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四)听力习惯问题

听力主要目的就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在听的过程中要尽量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不要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每遇到不理解的单词和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就会跟不上语速。

(五)心理因素的问题

听力理解过程也是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认为,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易产生恐惧的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受影响。另外,外部环境也有影响,如在教室、语音室与户外听的效果不一样。

(六)逻辑思维问题

听力理解过程也是学生对所听材料内容的联想、判断、记忆、分析、综合等的协同工作过程。听者对所听材料做出的反应快慢及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所听材料的储存记忆。这样就需要听者运用归纳、综合、分析等能力把材料中有意义的信息进行长时或短时储存。

三、训练学生听力的策略

(一)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

首先要把好语音关。音标基础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其次注重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最后要鼓励学生多记忆单词。词汇学习要边学边记,最好是根据拼读规则来记忆。

(二)创设情景,营造生动活泼的听力氛围

教师可利用丰富的表情,必要的态势语,帮助学生去理解。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经常进行视听结合的训练

把眼看和耳听结合起来,训练学生听英语可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促进学生耳听意会。高中英语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实物图示。在每单元对话教学中可采取视、听结合的方式,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同时重点突出学生的听说能力。

(四)加强英语课堂听力教学力度

尽量用英语授课。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用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语言组织教学,可适当运用母语。

让学生多做如下练习:听音表演,教师播放录音或范读听力内容,学生根据相应信息作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听音跟读,教师在播放听力内容的同时,让学生模仿录音跟读并反复练习。听音回答,在播放听力材料之前,教师提出若干道相关问题,然后放音,听一、二遍之后要求学生在听清的基础上做出回答。听音听写,第一步是听录音或教师朗读材料,学生只是听,不写;第二步教师按照意群朗读一遍,学生跟写;第三步是教师朗读第三遍,使用正常的语速,学生检查听写。听音复述,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转述。这是一种在听力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再创造活动,比较适用于高中学生。听音讨论,当学生通过两次对文章的感知之后,教师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训练题,然后再分组讨论答案。通过讨论,可相互补充,相互帮助达成共识。如遇争论不一的问题,教师可让学生再听有关材料的相关内容,直到听懂为止。

(五)开辟课外练习听力的天地

听对话、课文原声录音磁带。

听自己朗读,课文的录音,相互比较,找出差距。

定时收看电视英语小节目,于情景中培养听力。

成立校园广播站,用英语播放学生熟悉的东西,好人好事,生活故事,校外见闻,力求短小精悍,浅显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