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十篇

时间:2023-04-05 00:06:06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篇1

[中图分类号]R9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c)-155-03

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比较常见,如因服四环素而形成的四环素牙、服阿司匹林而形成的阿司匹林胃、服非那西汀而形成的非那西汀肾,都是药物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对机体所造成的不良反应。

1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 drug reactions, ADR)

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时,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情况下所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抗生素,据一份资料表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美国占41%,澳大利亚占48%,泰国占9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住院病人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为10%~20%,住院病人因药物不良反应死亡者为0.24%~2.9%,因为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的病人为0.3%~5.0%。

2 药害报道

2.1 国外药害事件回顾

2.1.1 含汞药物与肢端疼痛病从19世纪末开始,欧洲大陆国家曾广泛应用含汞药物作为儿童驱虫药、止泻药,使用后不断发现一些儿童发生了肢端疼痛、口腔发炎、牙龈肿胀、脱发等症状,经查证是含汞的药物所致,仅英格兰和威尔士等地区死于这种含汞药物中毒的儿童就达585人。

2.1.2 磺胺制剂与肾功能衰竭磺胺制剂是1932年由德国克提拉和米奇合成的,同年杜马克等进行动物试验,发现其具有抗感染的作用,成为磺胺药的开拓者,荣获诺贝尔医学奖。1937年秋天,美国田纳西州一个药厂,用工业溶剂二甘醇代替乙醇和糖,生产出一种磺胺制剂,供应美国南方的几个州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不久后,该地区出现肾脏衰竭的病人大量增加,经查证实:由于服用该种磺胺制剂而发生衰竭的病人358人,死亡107人。磺胺药的主要副作用是肾毒性,容易在泌尿道析出结晶引起血尿、尿闭等。

2.1.3 氨基比林与白细胞减少症氨基比林又称匹拉米洞,属解热镇痛药,1884年合成,1897年首先在欧洲上市,1922年以后德、英、丹麦、瑞士、比利时和美国逐渐出现许多白细胞减少的病人,经查证:病人在此前均服用了氨基比林制剂。服用该药的病人发生了白细胞减少症,仅3年时间,美国死于该疾病的就有1 981人。

2.1.4 非那西汀引起的严重肾脏损害在国外,非那西汀曾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解热镇痛药,1959年以后,欧洲许多国家,特别是瑞士,当时的西德和捷克等忽然发现肾脏衰竭病人大增,经过证实,主要是服用了该药所致。这种病例欧洲报告了2 000例,美国报道了1 000例,加拿大报道了45例,有几百人死于肾功能衰竭。

2.1.5 三苯乙醇引起白内障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一个公司生产出一种能降低人体胆固醇的药物三苯乙醇,广告宣传以后,许多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或肥胖症者纷纷服用此药,结果服用者出现皮肤干燥、头发脱落等症状,发生白内障者达1 000人。

2.1.6 己烯雌酚与少女阴道癌1966~1969年,美国波士顿市妇科医院,在短期内遇到8例10岁的少女患阴道癌,实属罕见,后查实,这种少女阴道癌与其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已烯雌酚保胎有关,服药妇女患此种癌症的危险性比不服此药者大132倍。

2.1.7 孕激素与女婴生殖器男性化1950年,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院,发现一些女婴患儿外生殖器像男孩,好像两性人,但化验尿时,尿中并没有男性激素,手术探查,腹腔内部是女性生殖器,后证明患儿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曾服用过孕激素保胎,在美国,先后曾发现600例。

2.1.8 二碘二乙基锡与中毒性脑炎综合征1954年,在巴黎附近的一个药房里,配制生产出含二碘二乙基锡的抗感染药,在市场销售后,有270多人出现头痛、呕吐、痉挛、虚脱、视力丧失等中毒性脑炎症状,死亡110多人。

2.1.9 氯碘羟喹与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氯碘羟喹作为抗阿米巴药物一度上市,20世纪50年代,日本医师发现,有许多人使用后患上了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病人可见双足麻木、刺痛、无力、瘫痪、失明等症状,历经4年之久,方证实两者的关系,此时,估计日本已经死亡数百人。

2.1.10 沙立度胺与海豹胎沙立度胺于1956年首先在西德上市,因它能用于治疗妊娠反应,迅速风行于亚洲、欧洲、澳洲等国家,1961年以后,这些国家忽然发现许多新生儿的上肢、下肢特别短,甚至没有臂部和腿部,手和脚直接连在身体上,有的儿童有心脏和消化道畸形,多发性神经炎等,经过长期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动物实践证明:这种“海豹胎畸形”是由于患儿的母亲在妊娠期间服用沙立度胺所引起,仅当时的西德就有6 000~8 000例,日本约1 000例,另外多发性神经炎约1 300例。

2.2 国外药害事件报道

自1988年以来,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涉及10 000多例,其中危害比较大的、比较突出的如下:

2.2.1 酮康唑导致严重肝脏损害酮康唑为1981年用于临床的口服广谱抗真菌药,对念珠菌和浅表癣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有报道引起肝脏损害30多例,死亡2例。

2.2.2 左旋咪唑致间质性脑炎左旋咪唑为四咪唑的左旋异构体,对蛔虫疗效好,作用机制是抑制瑚珀酸脱氢酶,阻止该酶的还原作用,从而影响虫体的无氧代谢,使能量生成受阻,使虫体发生痉挛性麻痹,从而失去附着力,虫体排出体外,据报道,因服用左旋咪唑而导致间质性脑炎90多人。

2.2.3 乙双吗啉、乙亚胺致白血病、恶性肿瘤200多人乙双吗啉、乙亚胺用于治疗牛皮癣、银屑病,据报道,因此药导致白血病、恶性肿瘤达200多人。

2.3 200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的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2.3.1 “亮菌甲素”的不良反应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在亮菌甲素的制作工艺中,擅自将溶媒丙二醇换成二甘醇,结果导致数例肾衰竭病例,其中死亡几例。

2.3.2 “鱼腥草”的严重不良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收回由“鱼腥草”制成的6种制剂,因含“鱼腥草”,这6种制剂过敏反应大,目前正在修改药品的说明书,增加过敏反应的内容。

2.3.3 “欣弗事件”安徽华源制药企业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钠葡萄糖注射液,因消毒时间和温度不够,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在全国引起数例死亡报道。

3 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3.1 与剂量有关

3.1.1 副作用(side effect)是药物在治疗剂量时,机体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可能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一般较轻微,副作用是由于药物作用选择性低,作用较广泛而引起,且多数是可以恢复的功能性变化。

例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由于抑制腺体分泌而引起口干等副作用;当用于全身麻醉前给药时,阿托品减少呼吸道分泌,可防止分泌物阻塞呼吸道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此时,抑制腺体分泌就成为治疗作用。

3.1.2 毒性作用(toxic reaction)是指在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内积蓄过多时,机体发生的毒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长期头痛病人频繁使用阿司匹林来缓解头痛,结果导致胃溃疡。

3.1.3 后遗作用(affter effect)是指停药后,血浆中药物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这种效应可能非常短暂,也可能比较持久,例如服用长效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有“宿醉现象”,长期使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由于其对垂体前叶的负反馈作用,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一旦停药,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数日难以恢复。

3.1.4 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出现加剧现象,又称“反跳反应”。例如长期服用可乐定降压后,突然停药后,次日血压可剧烈回升,对用此类药物时,如需停药,应逐步递减剂量,以免发生停药反应。

3.2 与剂量无关

变态反应是指机体接受药物后所发生的免疫病理反应,这种反应与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剂量无关,如微量的青霉素就可以引起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常见于过敏体质的病人。

3.3 与体内酶有关

3.3.1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在服用磺胺类、伯胺喹、呋喃妥因等药物时,体内如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时可引起溶血性贫血。服用此类药物时,须引起病人的注意。

3.3.2 乙酰化酶体内如缺乏乙酰化酶,服用异烟肼后容易引起多发性神经炎和维生素B6缺乏症,服用肼屈嗪可引起全身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

3.4 长期应用

多发生在长期用药后,潜伏期长,没有明晰的时间关系,难以预测。如常期服用避孕药导致乳腺癌、血管栓塞等。

4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4.1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4.1.1 胃肠道反应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伪膜性肠炎等。

4.1.2 过敏反应瘙痒、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4.1.3 对血液、白细胞和血液凝集的作用白细胞增多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增多,贫血。

4.1.4 肾功能受损肾功能受损而导致血清肌酐浓度上升,偶尔可见短暂的间质性肾炎,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对肾脏毒性较大。

4.1.5 肝脏损害对肝脏功能损害,可产生短暂性肝酶活性上升,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增加。

4.1.6 中枢神经系统可见眩晕和头痛症状。

4.1.7 局部刺激局部刺激、烧灼感、血栓性静脉炎、双硫醒样作用,具有甲硫四唑侧链的头孢菌素及青霉素都易发生此反应。

4.2 氨基苷类

4.2.1 耳毒性、前庭功能失调孕妇注射本类药物可致新生儿听觉受损,应禁止使用。

4.2.2 肾毒性,主要损害近曲小管可见蛋白尿、管型尿、继而出现红细胞尿,尿量减少或增多,进而发生氮质血症、肾功能减退、排钾增多等。

4.2.3 神经肌肉阻滞能引起心脏抑制、呼吸衰竭等,一旦出现,可用新斯的明和钙剂对抗。

4.2.4 其他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过敏等。

4.3 喹诺酮类

4.3.1 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痛、腹泻、食欲减退。

4.3.2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有头痛、头昏、情绪不安,烦躁、失眠、眩晕等。

4.3.3 过敏反应可发生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光敏性皮炎等变态反应。

洛美沙星所致的光敏反应最常见,甚至无阳光照射也可发生。光敏反应的发生是药物在紫外线作用下的结果,应用本品的病人应被提醒避免日晒或接触紫外线照射。发生严重光敏反应虽少,但可引起低血压、休克、哮喘、呼吸暂停、喉痉挛(Stevene-Johme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和溶解。

4.3.4 软骨组织损害对幼年动物可引起轻度软骨组织损害,不宜用于妊娠期妇女和骨质未发育完全的小儿。

4.3.5 其他药物分泌于乳汁,乳妇服用时应停止哺乳,肾功能减退者,经肾排出的药物如氧氟沙星应减量。

4.4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4.4.1 皮质醇增多症如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多毛、痤疮、高血压、高血糖、低血钾、水肿等。

4.4.2 骨质疏松和肌萎缩长期大量应用可促进蛋白质分解,形成负氮平衡,出现肌萎缩、骨质形成障碍、骨质脱钙等可致骨质疏松。

4.4.3 并发或加重感染机体防御机能降低,诱发感染或体内潜在病灶扩散。

4.4.4 诱发精神症状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年老者使用应注意。

4.4.5 眼并发症可引起青光眼或失明,因可能使眼前房角小梁网状结构的胶原束肿胀,使房水流通受阻,可致房内压升高,结果导致青光眼或失明。

4.4.6 可致胎儿先天性畸形氢化泼尼松可损害胎盘功能,导致流产或死胎,故孕妇使用应注意。

4.4.7 医原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负反馈引起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和垂体前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分泌,如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少数病人在遇到严重应急情况时,可发生肾上腺皮质危象,表现为恶心、呕吐、肌无力、低血糖、低血压、休克、昏迷等。

5 不良反应的处置

5.1 及时停药,去除病因

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去除病因,降低药物的作用。

5.2 加强排泄,延缓吸收

可通过洗胃、催吐、静脉输液利尿、导泻等方法,加强排泄,延缓药物的吸收。

5.3 及时拮抗,消除症状

应用特效药,如有机磷中毒使用阿托品;安定中毒应用氟马西尼;肝素中毒应用鱼精蛋白等,及时拮抗,消除症状。

5.4 过敏反应,积极处理

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进行抢救,如氨基糖苷类药物过敏应用葡萄糖酸钙,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应用肾上腺素等。

5.5 器官损害,对症治疗

药物不良反应篇2

[关键词]药物中毒;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234-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已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医疗医药体系,我国也成为世界医药大国。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医药事业需求的不断增长,医药事业一直保持着极快地发展速度,与此同时我国当下的医药水平是值得赞扬的,也是社会各界共同肯定的,但是“金无足赤”,医药行业还存在一些诟病,这也是谁都不可否认的。药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轻则住院洗胃,重则导致死亡;药物不良反应更是发生地频繁,头晕、呕吐、嗜睡、厌食、失眠、四肢酸痛等,症状很多,同时也因人而异。

1.什么是药物中毒与不良反应

药物中毒是指用药剂量超过标准用量时而引起的中毒,误服相克的药物以及不明药物滥用引起的药物中毒。相对常见的药物中毒有西药中毒、中药中毒和农药中毒。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验证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任何不利于人体的不良反应(包括偶然事件),该事件与药物治疗本身无须有直接关系。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药剂相关不良反应、药剂不相关不良反应、停药或药剂减少不良反应。

2.药物中毒分类

2.1 西药中毒

顾名思义,西药中毒就是由西药药物的过量使用、误用、滥用引起的药物中毒。在此处引入一个西药药物中毒的例子。扑热息痛是大家常用的非抗炎解热镇痛药,功效与常见阿司匹林有相似之处,主要应用于流行性感冒、牙龈肿痛等症状。扑热息痛这种药物在一次性同时摄入30片时就可以置人死亡。扑热息痛的中毒原理是扑热息痛服用后,对人体的肝细胞具有相当大的毒性伤害,可直接引起人体肝细胞大量坏死。如果在服用扑热息痛期间饮酒就相当的危险,即使在服药量不多时,酒诱导细胞色素P-4502E1含量升高,从而加快NAPQI的生成,短时间内就可引起人体中毒,很快就导致人体机能丧失。因此,服感冒药应按正常剂量服用,不得为了快速达到治疗效果而加大剂量,于此同时要注意服用感冒药时切忌饮酒。

2.2 中药中毒

中药中毒指的是由于中药的误用、滥用、过量使用造成的药物中毒。现在中药基本以中药注射剂为主,中药注射剂是指从我国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以注入人体内的灭菌溶液或乳状液,以及供临床使用前配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中药注射剂是我国20世纪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药用中药新形式。随着很多的中药注射剂种类向临床推广,药用中药的安全性问题逐渐引起了医药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密切关注。中药注射剂在发挥巨大医疗作用的同时,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中毒事件也有待解决。笔者在检索相关文献并建设数据库的基础上,对我国年度期刊文献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中毒事件进行整理统计,例如鱼腥草、双黄连、刺五加、清开灵等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严重中毒,这些看起来有很大临床实际用途的药用中药也会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

2.3 农药中毒

农药中毒是指接触、误服引起的急性中毒。农药中毒的症状头晕、全身不适、呼吸障碍、肺积水、休克、脑水肿、痉挛等。例如杀虫剂的中毒事件,配制杀虫剂时,接触到高浓度的杀虫剂,或是喷射杀虫剂时吸入,或是误引用杀虫剂。又如农药的直接饮用,这是急性又极端的农药中毒事件,发现不及时导致死亡,发现及时,洗胃住院治疗也不能完全清除农药在体内的残存。

3.不良反应分类

3.1 A型药物的不良反应(Type A adverse drug reactions)

该类不良反应也被称为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dose-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此类不良反应为药物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常和药用剂量有关,可以实现预测。在药物不良反应中,副作用、毒性反应、过度效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等均属A型不良反应等,A类不良反应的特点:发生率高,死亡率低。例目前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有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随着该类药在临床上推广性应用,近年来其药品不良反应也日趋增多。其以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口服吸收好、组织分布广、生物利用度高、血浆半衰期长、使用方便、与其他抗菌药物之间交叉耐药现象较少等特点,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消化道感染、妇科感染等。

3.2 B型药物的不良反应(Type B adverse drug reactions)

这类药物不良反应又称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Type B adverse drug reactions),它是一种与常规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性反应,发生率低占药物不良反应的20%到25%而死亡率高。它的特点是药物的量与不良反应强度相关、发生率低而死亡率高。例如氟烷引致的恶性高热,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3.3 E类药物不良反应(撤药反应)

此类药物不良反应是一种生理依赖的表现,仅发生在停药或剂量减少时,再次用药症状就会有所改善。它的特点是非特异性(指药物)、用药与反应发生没有明确的时间联系、潜伏期很长、如妊期用子代女婴到青春期后患阴道腺癌、如某些基因突变导致癌,畸胎的形成。常见的撤药反应的医药有阿片类、苯二氮卓类、二环类抗抑郁药、b-受体阻滞剂、可乐定、尼古丁等。

4.结语:此文总结了药物中毒的类型、中毒症状以及实际例子,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不良反应症状以及临床实例。面对如此严峻的药物中毒和不良反应现状,要求临床医生和药师充分认识患者的病情、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段、性别以及临床实际表现,这样更有效地对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的预防和治疗,尽量减低不良反应和中毒的发生率。因此,在出现不良反应时要停药,避免发生严重不良结果,确保人民用药安全、高效,与此同时,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药物不良反应篇3

【关键词】 抗生素;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1]。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2]。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3]。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

1 过敏反应

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5],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

1.1 过敏性休克 此类反应属Ⅰ型变态反应,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引起此类反应,头孢菌素类与青霉素类之间还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前一定要先做皮试。

1.2 溶血性贫血 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为各种血细胞减少。如:头孢噻吩和氯霉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1.3 血清病、药物热 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症状为给药第7~14天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伴关节周围水肿及发热、胃肠道黏膜溃疡和肠局部坏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和链霉素均可引起以上反应。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等抗菌药物还可引起药物热。

1.4 过敏反应 这是一类属于Ⅳ型变态反应的过敏反应。如:经常接触链霉素或青霉素,常在3~12个月内发生。

1.5 未分型的过敏反应 有皮疹(常见为荨麻疹)[6]、血管神经性水肿、日光性皮炎、红皮病、固定性红斑、多形性渗出性红斑、重症大疱型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多见于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林可霉素等;内脏病变,包括急慢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肝炎、弥漫性过敏性肾炎,常见于青霉素类、链霉素等。复方新诺明还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

2 毒性反应

抗生素药物的毒性反应是药物对人体各器官或组织的直接损害,造成机体生理及生化机能的病理变化,通常与给药剂量及持续时间相关。

2.1 对神经系统的毒性 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出现癫痫样发作。青霉素和四环素可引起精神障碍。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类和四环素可引起耳和前庭神经的毒性。链霉素、多粘霉素类、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可造成眼部的调节适应功能障碍,发生视神经炎甚至视神经萎缩。

新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可引起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另有报道,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可能减少突触前乙酰胆碱释放或加强了突触后受体抑制作用,可诱导肌无力危象。

2.2 肾脏毒性 许多抗生素均可引起肾脏的损害,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的最主要不良反应是耳肾毒性。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第3代头孢菌素的半衰期均有不同程度延长,应引起临床医生用药时的高度重视。

2.3 肝脏毒性[7] 如:两性霉素B和林可霉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大剂量四环素可引起浸润性重症肝炎,大环内酯类和苯唑青霉素引起胆汁淤滞性肝炎,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噻吩和头孢噻啶及青霉素中的苯唑西林、羧苄西林、氨苄西林等偶可引起转氨酶升高,链霉素、四环素和两性霉素B可引起肝细胞型黄疸。

2.4 对血液系统毒性 如: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中毒性粒细胞缺乏症,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时偶可致凝血机制异常,第3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羟羧氧酰胺菌素等由于影响肠道菌群正常合成维生素K可引起出血反应。

2.5 免疫系统的毒性 如:两性霉素B、头孢噻吩、氯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6]。对机体免疫系统和机制具有毒性作用。

2.6 胃肠道毒性 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常见。可引起胃肠道反应的药物如:口服四环素类、青霉素类等,其中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等药物即使注射给药,也可引起胃肠道反应。

2.7 心脏毒性 大剂量青霉素、氯霉素和链霉素可引起心脏毒性作用,两性霉素B对心肌有损害作用,林可霉素偶见致心律失常。

3 特异性反应

特异性反应是少数患者使用药物后发生与药物作用完全不同的反应。其反应与患者的遗传性酶系统的缺乏有关。氯霉素和两性霉素B进入体内后,可经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使血红蛋白转变为变性血红蛋白,对于该酶系统正常者,使用上述药物时无影响;但对于具有遗传性变性血红蛋白血症者,机体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即使使用小剂量药物,也可导致变性血红蛋白症。

4 二重感染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表面和腔道黏膜表面有许多细菌及真菌寄生。由于它们的存在,使机体微生态系统在相互制约下保持平衡状态。当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后,正常寄生敏感菌被杀死,不敏感菌和耐药菌增殖成为优势菌,外来菌也可乘机侵入,当这类菌为致病菌时,即可引起二重感染。常见二重感染的临床症状有消化道感染、肠炎、肺炎、尿路感染和败血症。

5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引发或加重不良反应[8]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是需要联合用药的,如一些慢性病(糖尿病、肿瘤等)合并感染,手术预防用药,严重感染时,伴器官反应症状,需要对症治疗等。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引发或加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5.1 与心血管药物合用 红霉素和四环素能抑制地高辛的代谢,合用时可引起后者血药浓度明显升高,发生地高辛中毒。

5.2 与抗凝药合用 头孢菌素类、氯霉素可抑制香豆素抗凝药在肝脏的代谢,使后者半衰期延长,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红霉素可使华法林作用增强,凝血时间延长。四环素类可影响肠道菌群合成维生素K,从而增强抗凝药的作用。

5.3 与茶碱类药物合用 大环内酯类药物也可以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使茶碱血药浓度增加。红霉素与茶碱合用时,茶碱血药浓度可增加约40%,而茶碱可影响红霉素的吸收,使红霉素的峰浓度降低。

5.4 与降糖药合用 氯霉素与甲苯磺丁脲及氯磺丙脲合用时,可抑制后者的代谢,使其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加,作用增强,可导致急性低血糖。

5.5 与利尿剂合用 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与呋喃苯胺酸类合用时,有引起耳毒性增加的报道。头孢噻啶与呋噻米合用时可增加肾毒性,原因可能是合用时前者的清除率降低。环孢菌素与甘露醇合用时,可引起严重的肾坏死性改变,停用甘露醇后,移植肾的功能可得到恢复。

5.6 与其他药物合用 红霉素、四环素与制酸剂合用时,可使抗生素的吸收降低。大环内酯类红霉素与卡马西平合用时,可引起卡马西平中毒症状。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对于临床医生安全用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诊断分清是否为细菌感染,如利用标本的培养判断认为是细菌感染,才是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熟悉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特点,掌握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制剂、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等,做到了解病人用药过敏史,使用药有的放矢,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在医、护、药三方加强ADR监测[9~11]。

同时对药物监测、临床血液及生化指标检验监测、护理监护等[12]。特别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同时也应监测肾功能和听力;合并用药时对受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如红霉素或四环素与地高辛合用时,对地高辛药物浓度进行监测或避免合用;口服抗凝剂与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合用时,应监测患者的凝血时间,或避免合用;必须合用时,须调整口服抗凝剂的剂量。

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较多,认真细致的护理工作,特别是对儿童及老年患者的周到护理,是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的重要环节。对护理人员进行临床药理知识的培训,增加他们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采取果断措施,如停药或换药。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这些做法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补救都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张克义,赵乃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96.

2 杨利平.再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2):229.

3 王正春,李秋,王珊.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医药导报,2004,23(9):695-696.

4 张立新,王秀美.抗生素应用中的问题与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04,11(8):1498-1499.

5 张紫洞,熊方武.药物导致的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抗感染药学,2004,1(2):49-52.

6 吴文臻,刘建慧.药疹220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739.

7 刘斌,彭红军.药物性肝炎136例分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251-253.

8 程悦.联合用药致变态反应探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793-1794.

9 马冬梅,李净,舒丽伟.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黑龙江医学,2004,28(12):925.

10 吴安华.临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前需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国医院,2004,8(8):19-22.

11 高素华.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1):1056-1057.

药物不良反应篇4

对有缺药、用法或用量不符合规定、配伍禁忌、处方项目不全等问题处方,要退回医师修改签字后才能调配,不得擅自修改处方或借用处方。调配后的处方最好请患者在处方背后签字,并留下联系电话、地址及身份证号码,以示负责。

每日调配后的处方笺应按普通药及控制品装订成册,并加封面,妥善保存,便于查阅。

提示患者

用药品种宜简单,一般不超过5种,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和长时间用药。

有病要先到医院诊治,防止误用药物。

按照医嘱正确、及时服药,避免遗忘。

烟、酒、浓茶、浓咖啡、刺激性大的食物等不良嗜好应克制或戒除。

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应特别注意病情变化,及时检查肝、肾功能。

补药虽好,但不可随意服用。

药物不良反应篇5

随着药品生产品种的增加和用药数量的增长,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严重性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据统计我国有6万多家医院,400多万医务工作者,年门诊量25亿多人次,其中约24万人死于药物ADR,约占5%。美国统计每年12.5万人死于ADR和用药不当,使之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癌症、中风之后第四杀手。国外已把ADR和药源性疾病(DID)视为一种新的流行病。下面着重介绍几类用药量最大,用药频率过高,发生ADR最多的药物给大家,望高度关注,尽量减少ADR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1 抗菌药物ADR发生率居首位

抗菌药的广泛大量应用使ADR的发生率增加,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范围的一项调查发现,住院患者中应用抗生素药物约占30%,而中国住院者中用抗生素占80%,其中使用广谱或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约占58%,大大超过了国际水平。总医院[1]2004年对全军收集1534例ADR病例报告分析发现其中抗生素ADR占44.01%居首位。而抗生素中两大类用量最多、频率最高、ADR最多的是头孢类和喹诺酮类。头孢类主要是过敏反应,肝、肾及神经系统损害,如常用的头孢拉啶(先锋6号)国家ADR监测中心收到1450余份ADR报告,表现为血尿病例达210余份,其中注射剂占200余份(占97.63%),而且发生在儿童身上,超过半数。因该药90%经尿液排出,如果用药剂量大,浓度高,静脉滴注速度过快,或用药时间过长,很容易发生血尿现象,所以对该药注射剂使用应提高警惕。其次喹诺酮类也是目前用药频率最高和用药量最大的抗菌药物之一。现已成为广泛应用的抗感染一线药物。其ADR最主要是影响儿童骨骼发育、损害负重关节、使骨生成受阻致矮小,此外还可引起肌腱炎和肌腱断裂,因此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禁用。该药日本已禁止18岁以下使用。而我院处方中儿童腹泻、肠炎用诺氟沙星,应引起重视。总医院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一项18个月研究表明:400多例肌腱损伤患者中多数(70%)年龄大于60岁,特别是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发病率更高。在统计161份左氧氟沙星ADR有68例跟腱断裂,老年人居多,发病用药在6~8天内,跟腱断裂10天,个别48小时内发病,所以老年人应慎用此类药品。此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引起耳聋占耳聋人数的1/3,每年以2万~4万人数增长[2],我国儿童使用抗生素致耳聋的多达30万。该类药与利尿剂合用会加重耳中毒性和肾毒性。《健康报》报道庆大霉素用量过大或静滴过快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正常功能,表现重症肌无力、严重窒息或呼吸抑制死亡。甲硝唑、替硝唑静滴过快也可引起小脑综合征(站不稳、行走困难等),我院门诊患者也常用庆大霉素、甲硝唑静滴,有时滴速过快,应加强用药监护,防止意外发生。另外红霉素或甲红霉素与息斯敏或特非那丁合用应禁忌(因二者对心脏均有毒性,单用不明显,合用正常量也可发生心律失常)。红霉素与阿司匹林均有一定耳毒性,单用时毒性不显著,合用时则耳毒性增强,会导致听力减弱。有报道红霉素与酮康唑同时服用引起猝死100多例。值得医生高度重视。

2 糖皮激素类ADR

糖皮激素长期大量使用发生ADR比较多,可引起血糖升高、血压升高、精神兴奋(失眠、精神障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免疫力低下、血钾血钙降低、骨质疏松、脱钙及病理性骨折等。2003年非典(SARS)爆发期间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出现盲目性。有人调查[3]显示在用激素的病人中32%的患者发生血钙降低。用量在≥320mg/d组中则高达47.6%血钙降低。SARS后期许多患者罹患股骨头坏死及膝关节、踝关节和肩关节坏死。根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感染SARS的医务人员中1/3~1/2已出现骨坏死,可见比例相当高,而肾病综合征长期大量应用激素引起股骨头坏死也常见。另外,激素引起不可逆青光眼或失明也有报道。特别是酒后服用激素更加重股骨头坏死和胃肠道出血,可见激素类ADR相当严重。因此使用激素应慎重,在保证疗效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剂量、缩短疗程、切记盲目增加剂量。

3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不良反应

该类药的使用发达国家占处方总量的4%~9%,而我们国家则更高,仅次于抗感染药,位居第二位。这类常用的有阿司匹林、扑热息病、去痛片、布洛芬、安痛定、消炎痛等,其主要作用就是解热镇痛,常用于各种炎性关节炎、头痛、痛经、癌痛等。目前所有感冒药复方制剂都含有NSAIDs。如速效伤风胶囊、白加黑、感康、康必得、感冒清、感冒灵、维C银翘片等其主要成分就是扑热息痛。该类药主要在肝代谢、肾脏排泄,所以ADR主要损害肝、肾。国外统计1799例年龄>65岁的急性肾衰竭患者中18.1%的患者与使用NSAIDs有关。急性肾衰竭多发于用药后12天,也有始于首剂药物后几小时,肾毒性在半衰期短的NSAIDs比半衰期长的发生更快。值得提醒的是我院处方中常见两种感冒药同时使用(如速效+扑热息痛),属于重复给药、剂量加大、毒性增强。另外服感冒药饮酒易醉,危害重大(因二者均在肝代谢相互竞争均受到影响)。不但药物毒性增强,而且乙醇代谢受阻而呈双硫仑样反应加重。此外甲硝唑类,头孢类与乙醇同服也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医护人员应提醒患者服该类药时禁止饮酒。此外近年新上市的NSAIDs塞来昔布(西乐葆)和罗非昔布治疗作用虽好,但引起肾毒性报道也越来越多,引起心梗或卒中发生率约3.5%,有些国家已停售,而我们还在应用,提醒医生对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病使用该药治疗腰腿痛、关节时应慎重。

4 中成药ADR

中成药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使用安全、副作用小的一类制剂,沈阳总院统计1200例ADR报告,中成药ADR排在第三位,占13.30%。中成药ADR近年日渐增多,这是因为中药制剂(尤其静脉注射)大量应用有关。总医院对138例中成药ADR发生率统计排前5位的是:灯盏花、穿琥宁、双黄连、清开灵、葛根素注射液。此外鱼腥草、血检通发生的ADR也比较多。ADR主要表现:过敏性休克、高热、寒颤、心慌、头晕、血压下降、皮肤瘙痒、咽发麻、胸闷等。专家指出:中药注射制剂因为化学成分复杂,生理作用广泛,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指示不够完善等原因。所以用药应掌握原则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对有过敏史者,老年人、小儿、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群体应慎重用药。

5 结语

综上所述用药注意事项:①单次用药剂量不宜过大,过大易造成肝、肾损害。②用药品种不宜过多,过多会造成重复用药毒性增加。③长期用药要科学搭配,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避免同时使用对肝、肾毒性作用有协同效果的药物。④用药应严密观察,一旦发生ADR立即停药,及时处理。⑤老年人用药发生ADR比较多,因老年人同时患多种疾病用药情况复杂,应特别慎重。

参考文献

1贺密会,周践,周筱青.1534例药物不良反应报表分析.ADR杂志,2004(3):189

2谢斌,戴振国,主编.合理用药问答.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11

药物不良反应篇6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合理用药

1 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药品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反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首剂效应、停药综合症、特异质反应、抗感染药引起的双重感染、药物依赖性以及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等。它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而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WHO将药物的不良反应分为四种类型:A型药物不良反应(量变型异常);B型药物不良反应(质变型异常);药物相对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迟现性不良反应。由于药品上市前的临床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 如病例数太少、研究时间太短、试验对象年龄范围太窄、用药对象条件控制太严、试验设计太单纯, 以及某些发生率低、潜伏期长的药品不良反应在临床观察实验期间很难被发现。药品上市后研究常用的流行病学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试验性研究、文献研究, 因此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药品本身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毒副作用;患者的购药、用药是一种遵从医嘱、个人对药品量又无法鉴别的被动消费过程, 患者本身不存在过错且其又无分散损害的能力[1]。

2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药物种类繁多, 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可引起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药物方面的因素和机体方面的因素。

2. 1 药物方面的因素

2. 1. 1 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化学结构 口服药物的脂溶性越强,在消化道里越容易吸收,从而越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有些药物化学结构上非常相似,例如内酰胺类都能引起过敏性肾病或间质性肾炎, 氨基糖苷类都对第八对颅神经有损害作用。有些药物在化学结构上非常相似,而不良反应的情况却有很大的不同,如酮洛芬和氟比洛芬在化学结构上很相似,但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后者为52.5%[2]。

2. 1. 2 药物的剂量、时间、剂型和给药途径 A型不良反应的发病与剂量有关。一般情况下剂量越大, 不良反应发病率就越大, 如阿司匹林服用的正常剂量是1~2片, 当服用2片时, 胃肠道的不适率开始明显增加;与时间有关, 如服用苯巴比妥催眠药后, 第二天早上出现困倦、头昏、乏力等现象。另外, 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的不同, 导致药物的吸收和分布有明显的差异, 也会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有文献报道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以静脉滴注最高(62.47% ), 因此当今国际上倡导口服给药, 控制注射途径给药, 目前WHO已将注射剂人均用药次数作为评定合理用药的重要标准之一[3]。

2. 1. 3 药物的相互作用 临床用药经常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或先后使用。目的是为了起到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减少副作用和延缓耐药性的发生,。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使其效应强度发生变化, 从而影响药物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是实际上多数情况下, 药物相互作用都可能对机体产生不良作用, 比如毒性增加、疗效降低, 甚至存在危机生命的潜在可能。

2. 1. 4 药物的质量问题 药品质量是药品安全性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药品质量问题上报系统应用研究正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药品质量问题上报系统可为药品风险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 为建立和完善药品质量及药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提供全面的风险信息。另外, 由于生产厂家的规模、级别不同, 即使是同一品种的药物, 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不同。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必须按批号做试敏。

2. 2 机体方面的因素

患者年龄 :老年人、少年、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 例如青霉素, 成年人服用后的半衰期为0.55h, 而老年人则为1h, 老年人由于血浆蛋白浓度减少, 与药物结合能力也降低, 如苯妥英钠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45岁以下的人低26%, 小儿对中枢抑制药,影响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的药物均较敏感[4]。由于婴幼儿的肝脏结缔组织发育较差、肾小球的过滤率较低, 所以药物代谢慢, 且容易通过血脑屏障等。据统计, 不良反应发生率, 60岁以下者为6.3% (42/667), 而60岁以上者为15.4%(76/493), 所以老年人使用洋地黄及利血平等药物时尤应注意[5]。

3 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

3. 1 患者方面 患者求医时要如实向医师叙述疾病的起因、时间、症状、已作过的诊断及过敏史等, 不同医师所开的处方, 必然会有重复和不同的药物, 如果都用必然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不能轻信药品广告, 有些药品广告夸大药品的有效性, 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却只字不提, 极易造成误导;不能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应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 不能自行增加或减少剂量。

3. 2 医务人员方面 医师在开处方时, 一定要有的放矢, 不能盲目用药, 尽量减少用药的种类和用量, 既要考虑治疗效果, 又要注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一定要以高尚的医德和高度的负责的精神, 在满足治疗的前提下, 按照医疗原则办事, 不能为经济利益去违反原则开大处方或重复用药。药师在调剂处方时, 一定要做到四查十对, 审核处方内容七条原则, 准确调配处方, 保证药品质量, 监督药品使用的各个环节, 要提供全面的药学服务, 特别是药物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相互作用、用药剂量、时间等, 发现问题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了解专业领域的知识, 查阅文献, 参与药物不良反应的收集和报告工作, 评价药物不良反应, 给医护人员提供正确用药信息, 以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有效、合理。

3. 3 药品生产企业 和政府执能部门 为保证药品的安全, 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具有科学的全面质量管理, 它包括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的管理。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应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认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对药品生产全过程监督管理的法定技术规范。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提升药品的综合质量, 才能降低药品上市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从源头上遏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4 结语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日益关注, 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药品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 是维护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目前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和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调查、评价、处理工作程序和机制, 及药物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及时排除药品安全隐患, 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2004.

[2] 梁晓丽,谭玲.卫生部北京医院2005年100例药物不良反应调查分析.中国全科医学, 2005, 8(4): 299-300.

[3] 祝文兵. 2002-2003年4种药学类期刊药物不良反应报道分析.医学导报, 2006, 25(2): 170-171.

药物不良反应篇7

小孩子本身抵抗力没有成年人强,一旦发生吃错药的情况,又往往叙述不清情况,是家长最着急的事情。孩子自己随便把带有甜味和糖衣的药物当成糖果吃,有的把有鲜艳颜色、芳香气味的水剂药物、化学制剂当成饮料喝等都可能导致中毒,是由于家长将药品随意放在桌柜上、枕边或小儿容易拿到的抽屉里造成的。近年来临床有关统计表明,在儿童药物中毒的病例中,由于家长错误用药导致的也占了相当比例。鉴于误服药物危害之大,为了防患于未然,有小儿的家庭,应当妥善保存所有药品,最好放在高处或加锁保管。

但是一旦家长发现孩子真的误服了药物,一定切莫惊慌失措,不要指责打骂孩子,否则孩子哭闹,更不利于说清真象,还会拖延时间。这时候,家长要特别牢记四个处理原则:迅速排出,减少吸收,及时解毒,对症治疗。

家长首先要尽早发现孩子吃错药的反常行为,如孩子误服安眠药或含有镇静剂的降压药,会表现出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一旦发现此类异常,要马上检查大人用的药物是否被孩子动过。其次,家长要尽快弄清孩子误服了什么药物,服药时间大约有多久和误服的剂量有多少,及时地掌握情况。

确认孩子吃错了药,在送医院抢救之前,应先做初步处理。催吐和更进一步地洗胃是两种主要的应急措施。催吐可用手指刺激咽部,使药物被呕吐出来。胃部内容物少者,不容易呕吐,要让其喝水,而且催吐不能套用土办法,让其喝盐水等带辛辣的汤水。一般体重一公斤给喝10~15毫升。成年者喝水后可用手指刺激舌根部引发呕吐。对于小孩,可以将孩子腹部顶在救护者的膝盖上,让头部放低,这时再将手指伸入孩子喉咙口,轻压舌根部,反复进行,直至呕吐为止。如果让孩子躺着呕吐的话,要侧睡,防止呕吐物在堵塞喉咙,吐后残留在口中的呕吐物要即时清除掉。

老人用药更要小心

有资料显示,在住院患者中,年龄高于80岁的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4l~50岁为11.8%,10~30岁仅3%。可见药害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生活的一大问题,把老年人群的安全用药放在首位是有必要的。但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药物。

首先,药物在治疗疾病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但已经能延长寿命,也改善了慢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药物不能治愈所有的疾病,无法取代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均衡营养的饮食、健康的精神生活。第二,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可能产生好、坏的作用,因而在使用药物之前,必须了解药物的疗效、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专家提醒,老年人安全用药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人到老年,各器官生理功能每况愈下,细胞代谢能力逐渐降低,机体状况与中青年相比差异显著。困扰老年人的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逐渐增加,这就需要用药物帮助,但在老年人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正常人高3倍,因此,安全有效是老年人合理用药的目标,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明确诊断 合理用药。老年人用药前必须明确诊断,权衡利弊,确定是否需要用药。有些疾病如更年期综合征,若能做到均衡膳食、生活规律、适当锻炼可不药而愈。但有些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需长期服药,因此明确诊断、对症下药,并确保用药安全有益,才能改善症状,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同时,因人而异,用药宜小剂量。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应用一般成人剂量可能出现较高的血药浓度和毒副作用,也可能因个体差异应用普通剂量无效。如地高辛,成人剂量易使老年患者出现中枢障碍或严重的心脏毒性(如心律不齐、房性传导阻滞和窦性停搏等)。因此,专家认为,老年人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消化酶等药物可用成人剂量外,其他药物应采用小剂量的原则,必要时可以逐渐加量。一般常规剂量为成人剂量的1/3~1/4,用药时间视病情及个体反应而定。最后,不少老年患者怀有侥幸心理,常忽视可诱发或加重病情的不良习惯。比如高脂高盐饮食、便秘、脾气暴躁等均可诱发冠心病的发作;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时,大量饮酒往往引起严重低血糖。因而,老年患者在用药物诊疗的同时,能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疾病的发作、药物的代谢和疗效大多有其昼夜节律性。因此,选择合适的用药时间和间隔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强心苷类药物在凌晨4点钟应用最好,多数平喘药物睡前服用效果佳。总之,医院、家庭成员包括老年人自身,都应高度重视老年人用药问题,做到谨慎、合理、安全、有效,从而达到解除身心疾病、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成人误服药物的急救处理

成人由于忙乱、粗心等原因导致吃错药、过量服药甚至误服毒物时,不要过分紧张,无论是病人本人还是救助者,首先要弄清楚吃的是什么药或毒物,如果搞不清楚,就要将装药品或毒物的瓶子及病人呕吐物,一同带往医院检查。然后根据误服药物或毒物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措施,积极进行自救与互救。

如果是过量服用了维生素、健胃药、消炎药等、通常问题不大,只要大量饮水使之大部分从尿中排出或将其呕吐出来即可。如果是大量服用了安眠药、有机磷农药、石油制品及强酸强碱性化学液体等毒性或腐蚀性较强的药糊时,如果医院在附近的,原则上应立即去医院抢救。若医院离家较远的,在呼叫救护车的同时进行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的主要内容是立即催吐及解毒。催吐的目的是尽量排出胃内的毒物,尽量减少吸收的毒物。对于误服安眠药、有机磷农药的病人,可让其大量饮用温水,然后用手指深入口内刺激咽部催吐。如此反复至少十次,直至吐出物澄清、无味为止。催吐必须及早进行,若服毒时间超过三四小时,毒物已进入肠道被吸收,催吐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时还要注意:已昏迷的病人和误服汽油、煤油等石油产品的病人不能进行催吐,以防窒息发生。病人丧失意识或者出现抽搐时,不宜催吐。

对于误服强酸强碱性化学液体的,不可给予清水及催吐急救,而是应该立即给予牛奶、豆浆、鸡蛋清服下,以减轻酸碱性液体对胃肠道的腐蚀。若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呼出的气体中有大蒜味,可让其喝下肥皂水反复催吐解毒。同时立即送医院急救。

服药时间严格掌握

药物的品种繁多,用药的时间必须与病人的饮食、睡眠等相应,才能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避免发生不良反应。用药时间一般有下列几种。

1、空腹(如清晨)用药。空腹时,胃肠内食物少,有利于药物发挥最大作用。像局部起作用的泻药和驱虫药。一般在空腹时服。

2、饭前用药(一般指食前30分钟)。主要是使药物不致通过胃时过分稀释,以利于药物的充分吸收,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如肠道抗感染药和容易被胃酸破坏而迅速进入肠道内的肠溶片剂等。

3、饭时用药。目的是使药物直接与食物起作用,如胃蛋白酶合剂等,另外对肠道刺激性大的药物,如硫酸铁、左旋多巴等,也宜在饭时服用。

4、饭后用药(指饭后15~30分钟内)。饭后服用药物种类最多,类药物对肠道一般都有刺激性,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

5、睡前用药。如催眠药、作用较缓慢的轻泻药、一些妇科用药和抗肿瘤药物。

理智看待药物不良反应

所有的药物都有不良反应,但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则存在体差异。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可有以下几类。

副作用:正常剂量下出现与治疗作用无关的不适反应,如用颠茄片、652-2等治疗腹痛时出现的口干。

毒性反应:大都由用药量过大,或超过安全范围用药引起,例如头孢霉素引起的血尿。

继发反应:按照说明书的剂量使用,用药当时无任何不适,用药一段时间后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引起的骨质疏松、肥胖等。

过敏反应:与剂量无关,可突然出现,也可数日后出现,严重程度可轻可重,难以预测,多与体质或药物某些成分有关。

药物不良反应篇8

【关键词】 氟喹诺酮;不良反应;合理应用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抗菌药物,也是一类较新的合成抗菌药[1]。但由于这类药物近年来大量的应用使得药物不良反应日益突出,在治愈和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给患者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以至危及人们的生命。为此,本文就氟喹诺酮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及合理使用做一综述,以加强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认识进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1 氟喹诺酮类药物及临床应用状况

氟喹诺酮类药物为喹诺酮的第三代药物,近20年来相继上市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由于抗菌谱的进一步扩大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近来开发的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及莫西沙星提高了对革兰阳性菌及非典型病原菌的抗菌活性,但对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仍不及环丙沙星。克林沙星、替马沙星、曲伐沙星、格帕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司帕沙星及洛美沙星等新开发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均因各种毒副作用,未能继续用于临床。当前临床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有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大量研究表明:这6种药物均具有良好耐受性,能相对安全地用于临床。但也因老年人用药或是当伴有肾功能不全及某些合并症时,可能更多地发生各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此外,氟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影响骨骼生长发育而不能用于18岁以下青少年,因此,应予以极大关注[2]。

2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2.1 胃肠道反应 恶心、呕吐、腹泻、味觉改变及其他胃肠道反应是氟喹诺酮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发生率为3%~17%。各种氟喹诺酮类药物胃肠道的耐受性无明显差异。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期间肠道革兰阴性需氧菌可以明显减少,但较少影响厌氧菌,极少伴发艰难梭菌相关的假膜性结肠炎。虽然莫西沙星及加替沙星体外试验对厌氧菌具抗菌活性,但对肠道厌氧菌的影响不明显,故治疗后相关腹泻少见。曲伐沙星可并发非艰难梭菌腹泻及化学性胰腺炎。恶心与呕吐的发生可能与神经毒性有关,老年人的发生率未见增加。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使用含镁的抗酸药时,可损害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影响其抗菌活性[3,4]。

2.2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是氟喹诺酮类药物第二种常见的副作用,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0.9%~11%[5],常见症状有焦虑、坐立不安、神经过分紧张、失眠、欣快、恶梦、幻觉、精神失常及癫痫,另外,还可能表现为神志不清、软弱、震颤或抑郁而被忽视,特别好发于明显动脉硬化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的老年人。癫痫是少见的副作用,但老年是诱发癫痫高危人群,同时使用抗风湿或其他降低癫痫阈值的药物、原有癫痫史、未根据肾功能调节剂量及电解质紊乱都有诱发癫痫的因素。其他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中枢毒性副作用的可能性排序为:托氟沙星>氟罗沙星>莫西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诱发癫痫的发生率为百万分之二[6]。最近Guigley报告1例86岁男性使用加替沙星2次,首剂400mg,24h后再给200mg,诱发癫痫2次,停药后未发作,表明老年人使用各种氟喹诺酮类药物都要注意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特别要注意诱发癫痫的可能[7]。另外,有报道氟喹诺酮类药物还可使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加重[8]。

2.3 皮肤反应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皮肤反应发生率为0.4%~2.2%,较β-内酰胺类及磺胺类药物少见。皮肤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光敏感性反应最受关注,轻者于暴露后出现红斑,重者有皮疹表现。这种光敏感性反应具有结构相关性,在8位有氯原子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如克林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及洛美沙星)更容易发生光敏感性,8位由甲氧基取代的药物(如莫西沙星及加替沙星)则不产生光敏感性反应。1987年10月~1999年6月,全球共报告环丙沙星诱发剥脱性皮炎23例,以后又有散发个案报告[9]。2001年Pons报告1例环丙沙星诱发血管炎,皮肤有紫癜改变,且伴有肾功能受损[10]。最近报告1例93岁妇女使用环丙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诱发广泛皮肤病变,经皮肤活检证实为中毒性表皮坏死剥脱,虽然积极治疗,仍于发病后48h死亡,这是环丙沙星的一种少见严重副作用[11]。药物热比较少见,环丙沙星及曲伐沙星是氟喹诺酮类药物中最常引起药物热的两种。

2.4 心血管系统反应

2.4.1 心脏毒性 早期研究表明,氟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Q-T间期延长,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替马沙星及帕格沙星因严重速发性过敏反应Q-T间期延长及心毒性而撤出市场[12];司帕沙星因发生心毒性副作用高,已有人认为不宜再用于临床。其他氟喹诺酮类药物也可引起轻度Q-T间期延长,这与药物阻滞心肌细胞钾通道有关。临床上已有冠心病伴低血钾、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使用洋地黄或安装起搏器的患者使用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或加替沙星后诱发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例报告。Frothingham报告氟喹诺酮类药物并发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25例,其中左环丙沙星13例,加替沙星8例,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各2例[13]。

2.4.2 低血压 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过敏性/过敏样反应少见,其发生率为0.46/10万~1.2/10万,现已证实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可引起过敏性/过敏样反应,临床表现为严重低血压、气喘、发痒、呼吸及心跳加快,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由环丙沙星引起者已超过33例,欧洲报告由氧氟沙星引起者15例,最近也有由莫西沙星及氧氟沙星引起的报告。不论由何种药物引起,表明以后均不宜使用任何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上使用各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时都要警惕发生这一潜在致死性反应的可能性[14]。曲伐沙星引起的低血压持续时间长(12~24h),需要补充液体及升压药维持血压,直至药物被代谢及排泄为止。经犬实验表明静脉输注环丙沙星或氧氟沙星后最大血压下降所需的药物量分别为50mg/min及150mg/min,血浆组胺浓度分别为379.2ng/ml及67.8ng/ml,环丙沙星150mg/min输注后数分钟内可致死,实验中最大血压下降程度与血浆组胺浓度增加呈明显相关性,使用抗组胺药物处理可减轻血压下降的程度,表明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低血压系由于细胞及组织释放组胺所致[15]。

2.4.3 静脉炎 静脉炎是静脉滴注氟喹诺酮类药物常见的一种局部副作用,由于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引起炎症反应所致,临床上呈局部发红及灼热感。经研究表明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或曲伐沙星后血管内皮三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三磷酸鸟苷及二磷酸鸟苷的含量均明显下降,且与药物浓度相关,表明高浓度氟喹诺酮类药物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但能耐受低浓度药物,故使用时应缓慢地经大静脉滴注低浓度药物[16]。

2.5 肝毒性 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诱发轻度可逆性转氨酶升高,其发生率为1%~3%,常不需停药,但若伴有血胆红素增高,则其升高程度与预后有关,严重者可并发肝性脑病致死。近20年来已有1亿多人使用环丙沙星,只有少数并发肝炎、肝坏死、肝功能不全或肝衰竭的报告。加替沙星也可并发急性肝炎及黄胆进行性加重的报告,轻者停药后可以恢复,重者于短期内诱发多脏器衰竭致死[17]。曲伐沙星因诱发严重肝毒性而禁用于临床。左氧氟沙星发生肝炎及肝衰竭的发生率低于百分之一,Schwalm报告1例血透患者左氧氟沙星相关急性肝炎,及时停药后肝炎立即得到控制[18]。其他氟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依诺沙星及诺氟沙星等)也发生肝毒性。

2.6 肾毒性 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肾功能损害少见,但一旦发生就很严重。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其氟喹诺酮类药物均可诱发肾毒性,现在仍只有散发的病例报告,很难确定发生率[19]。肾活检显示肾间质可有淋巴细胞或嗜伊红细胞浸润,呈过敏间质性肾炎表现为肉芽肿性间质性肾炎伴肉芽肿性血管炎表现[20]。也可表现为过敏性肾小管性肾炎、肾小管坏死及坏死性血管炎。>60岁、脱水及同时使用其他肾毒性药物是促发氟喹诺酮类药物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危险因素。有些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及环丙沙星)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尿pH>7.3)仅轻度可溶,有可能在肾小管中形成结晶,损害肾脏,当pH

3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氟喹诺酮类药物由于抗菌作用强,使用方便,不需皮试而受到临床欢迎,但随着应用的逐年增加,相应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显示: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仅次于头孢菌素类[22],因此,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应遵守合理应用抗生素药物的原则:有效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预防和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适当的剂量和疗程,避免产生耐药菌株;密切观察药物对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影响;根据微生物的药敏试验,调整经验用药,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确定给药途径,防止浪费。其次,要考虑年龄与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由于老年人随年龄增长,肝、肾功能都有不同程度减退以及常患有多种基础性疾病、合并用药等因素,临床医生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群的药物代谢特点,制定合理的个体用药方案,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另外,18岁以下青少年严禁使用此类药物,防止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医生还要严格控制;联合用药,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出现理化性质改变,如氟喹诺酮类药物与茶碱缓释片合用,前者能抑制茶碱代谢,使茶碱血浓度升高;且茶碱的治疗窗较窄,易导致茶碱中毒;这类药物与碳酸氢钠合用,后者能影响前者的吸收,且前者在碱性尿中易析出结晶,因此,二者要分开服用,且不能过度碱化尿液;另有报道,氟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血液学反应,临床使用时应注意监测血液学改变。总之,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医务工作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鉴别判断能力,进而加大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力度是今后工作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1-94.

2 孟拥军,朱蓓德.191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药物警戒,2006,3(1):33-35.

3 Stahlmann R,Lode H.Fluoroquinolones in the elderly.Safety considerations.Drugs Aging,2003,20(4):289-303.

4 Cunha BA.Antibiotic side effect.Med Clin Notth Amer,2001,85(1):133-169.

5 Hooper DC,Quinolones:Coinical uses.M.D.B.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01,413.

6 Kahn JB.Latest industry information on the safety profile of levofloxacin in the US.Chemotherapy,2001,47(3):32-42.

7 Qyigley CA,Lederman JR.Possible gatifloxacin-induced.Ann Pharmacother,2004,38(2):235-237.

8 邓敏,胡芳,王云甫,等.头孢菌素类喹诺酮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对重症肌无力影响研究.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4(1):4-8.

9 Levy SB.Ciprofloxacin-induced exjoliative dermatitis.Intern Pharm Abstr,2002,39(21):2167-2169.

10 Pons R,Escutia B.Ciprofloxacin-induced vasculitis with cutaneous and renal involvement.Nefrologia,2001,21(2):202-209.

11 Mandal B,Steward M,Singh S,et al.Ciprofloxacin-induced 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 in a nonagenarian:a cast report.Age Ageing,2004,33(4):405-406.

12 Bertion J Jr,Fish D.The safety profile of the fluoroquinolones.Clin Ther,2000,22(7):798-817.

13 Frothingham R.Rates of torsades de pointes associated with ciprofloxacin,ofloxacin,levofloxacin,gatifloxacin and moxifloxacin.Pharmacother,2001,21(12):1468-1472.

14 Ho DY,Song JC,Wang CC.Anaphylactoid reaction to Ciprofolxacin.Ann Pharmacother,2003,37(7-8):1018-1025.

15 Frothingham R,Hayakawa H,Soumi K,et al.Histamine-releasing properties of T-3762,a novel fluoroquinolone antimicrobial agent in intravenous use.Biol Pharm Bull,1998,21(5):456-460.

16 Armbruster C,Robibaro B,Griesmacher A,et al.Endothelial cell compatibility of trovafloxacin and levofloxacin for intravenous use.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0,45(4):533-535.

17 曾繁典.国家药物政策与合理应用技术.医药导报,2003,22(1):3-6.

18 Schwalm JD,Lee CH.Acute hepatitis associated with oral levofloxacin therapy in a hemodialysis patients CNAJ.2003,168(7):847-848.

19 Lomaestro BM.Fluoroquinolone-Induced renal failure.Drug Saf,2000,22(6):479-485.

20 Ramalkeshmi S,Bastacky S,Johnson JP.Levofloxacin induced granulomatous interstitial nephritis.Am J Kid Dis,2003,41(2):7-9.

药物不良反应篇9

她的病历本上清楚地记录着,每天口服卡马西平6片,0.2 g/片。但半年多来从未有医生告诉她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该检查的项目。我说:“你每天口服的卡马西平,已经是最大剂量(医学上称为“极量”)。你目前的不舒服是报警信号,可能是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引起的,需要查血常规、拍胸片。”经检查,易老师患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左下肺炎。幸好发现及时,经过治疗已经康复。我告诉她是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才引起了中性粒细胞数减少,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了肺炎;若到了中性粒细胞缺乏症,那就有可能突然高烧,严重感染,甚至并发败血症、脓毒血症了。

那么,卡马西平是不是就不能使用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这种药的不良反应只在少数患者身上出现。只要患者定期(一般3个月)查1次血常规,有不舒服时马上就医,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就不会出问题了。

我清楚地记得10年前的一个案例:上海某大医院的一位神经内科主治医师给一位患者口服卡马西平3天,患者出现剥脱性皮炎,找到了该医师。该医师拿出卡马西平的药品说明书,在其不良反应栏内并无可产生皮肤损害的说明。于是这位患者没有再去找医师的麻烦,而是把卡马西平的生产厂家诉到法庭。该患者手捧《药典》,指出厂家的药品说明书上,没有按《药典》的要求书写,该药有可能产生皮肤损害的说明。法院判决厂家败诉,赔给患者5万元。

药物不良反应篇10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按规定剂量正常应用药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而非所期望的、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系的反应。因此,本文将从药物不良反应的角度出发,对如何有效控制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并针对125例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报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125例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其中男性有65例,女性有60例。他们的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对抗菌药物、神经系统药品、中药注射剂、电解质平衡的调节药以及消化系统的药品存在不良反应。

1.2方法

    采取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125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有效分类,并从患者的年龄、病情、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种类、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2、 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六点:一是呼吸系统出现不良反应的有25例,比如说,呼吸困难、哮喘、咽喉不适、咳嗽等;二是神经系统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4例,比如说,头痛、躁动、失眠以及头晕等;三是患者皮肤出现不良反应的有36例,比如说,皮炎、全身或者局部的皮疹、荨麻疹等;四是消化系统出现不良反应的有20例,比方说,胃痛、腹痛、恶心、腹泻以及呕吐等;五是免疫系统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0例,比如说,寒战、药物热、过敏性的休克等;六是循环系统出现不良反应的有20例,比方说,血压异常、心悸、气紧以及心律失常等。

在125例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有40例患者身体痊愈,有85例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所有的不良反应症状在改用其他药物或者治疗之后,都慢慢缓解或者消失,没有一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死亡。

3、 讨论

在对125例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发现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包括红花、炎琥宁、盐酸洛美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以及注射用霉素钠。而相关的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青霉素以及盐酸洛美沙星等。

在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分析发现女性对药物敏感的人数居多,男性对药物敏感的人数较少。而且在不同的年龄段对药物敏感的人数也不相同,但老年人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居多。这是因为老年人在脏器功能与生理功能上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衰退,药物进入身体后,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再加上老年人身体中血浆蛋白的含量降低,使得老年人对药物的使用非常敏感。因此,再给老年人进行用药的时候,要仔细检查老年人当前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最终做到合理化、系统化用药。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大多数患者对抗菌类药物的敏感程度较高,对其他类型药物的敏感程度较低。因此,在选择用药的时候,要对患者进行抗菌类药物过敏试验,尽量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中,患者皮肤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居多,有36例,其次是消化系统与循环系统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现象,既有药物方面的原因,同时也有患者自身的机体条件或者患者自身的病情等原因。因此,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医务工作者要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对各种药物进行细心研究。根据患者的病情准确用药,这不仅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之一,而且是保障用药安全与患者生命安全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用药过程中,要强化医务工作者对药物不良反应所引发的危害的认识,强化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力度,尽量减少或者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参考文献】

[1]凌春燕,张晋萍,葛卫红.我院24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8(09):697-698

[2]严绥平,王月梅,于蕾.123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 2007(3):46-47

[3]方静,周学琴.我院28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评析[J].安徽医药, 2007(04):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