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发展十篇

时间:2023-03-27 10:02:37

畜牧业发展

畜牧业发展篇1

为适应我区畜牧业转型的需要,促进转型期尽快完成,加快我区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步伐和小康社会的建设,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目标,以规模化养殖、协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标准化规范为手段,全面推行畜牧战略,尽快让畜牧业成为我区农民致富的主要手段。

(二)基本原则

1.突出发展规模化养殖

规模化养殖是我区畜牧业转型的主要标志,也是畜牧业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必然趋势,集中精力抓好规模养殖是今后我们的主要工作,因此要采取得力措施促进这一进程的快速实现。

2.实施多元开发

坚持市场运作,通过政府推动、示范带动、效益推动和对外招商等行为,实现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鼓励和支持各行业、各部门和各种经济成份积极参与畜牧业生产。

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坚持牢固的科学发展观,立足发展现代畜牧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实施,实现环境资源、效益和发展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二、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07年,使我区猪、牛、羊、禽的存栏量分别达到26万吨、6万头、30万只和300万只;出栏分别达到45万头、3.6万头、50万只和500万只;全年肉蛋总产达到6万吨,畜牧业产值6.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年度规划见附表)。

(二)技术目标

三元杂交猪推广率达到90%以上,山羊改良率达85%以上,黄牛改良率达100%,家禽实现土洋结合,土种占20%,引进品种占80%。

禽疫病强制免疫率100%,产地检疫率100%,畜产品检验率100%。

全面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申报3个以上无公害品牌。

(三)行业目标

规模养殖比重由目前的30%提高到60%以上,存栏3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达300户、500只以上的规模养禽户300户,着力培育万头猪场和6万只养禽场等大型养殖场,力争得到国家产业资金的扶持,实现养殖场和市场直供连接。

建立猪、牛、羊、禽四大产业基地,按照《XX区优势畜产品基地建设建设方案》的要求,到2007年基地建设要初具规模。

以畜牧局为牵头单位,成立养猪、养牛、养羊、养禽四大产业协会,到2007年初要实现协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使全区养殖业同一步调发展,强化养殖业与市场的衔接,增加养殖效益。

建设2-3个畜禽产品专业交易市场,扩大本地产品的市场号召力,放开畜产品流通市场,特别是生猪交易市场,防止人为操作畜产品价格,杜绝坑农事件的发生。

到2007年底,基本完善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培养和使用一批素质高的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人员。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加快发展畜牧业,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落实中央一号、省委8号和市委4号文件精神、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因此,各地要把发展畜牧业放在日常工作的主要日程中,甚至可以把畜牧业的发展作为特事来特办。要根据本规划的要求,结合各自的生产特点,认真制定本地畜牧业的发展规划,并严格按规划认真实施。

(二)切实执行“政企”、“技企”联系制度

“政企”、“技企”联系制度,是政府和业务部门与规模养殖户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养殖户解决生产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执行好本制度,可以使广大规模养殖户免除许多后顾之忧,一心一意扩大生产。因此,要制定操作性强的量化指标,以便政府对联系人员进行监督和评比表彰。

(三)优化环境,促进发展

制定切合实际、能够广泛吸引资金、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优化畜牧业发展环境。减免畜产品生产、流通、储运和交易等中间环节的收费,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优势服务,开辟绿色通道。

(四)区、乡两级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良种补贴和防疫体系建设,对成立农民合作组织和养殖协会进行资助。农业综合开发、扶贫资金等专项资金重点向畜牧业倾斜。金融部门应加大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力度,重点解决畜产品收购、营销、加工的贷款,支持养殖大户进行规模生产,要积极运用税收、贴息、提供担保等形式,多渠道吸纳民间资金投资畜牧业,鼓励打工回乡人员从事畜禽养殖。鼓励畜牧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和创办实体。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凡区外资金到我区搞养殖、办加工、做营销除享受规定的招商优惠政策外,还可在土地使用、税收减免、商务活动等方面享受更加优惠政策。

(五)加强培训,搞好示范

重点是做好养殖大户的培训。不仅要做好标准化生产等技术的培训,更要加强经营管理和市场信息的培训,通过推广综合配套的先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畜牧部门要制定好入乡、入村、入户培训计划,力争使每个养殖户每年都能接受2次以上的培训。

畜牧业发展篇2

【关键词】 畜牧业 畜牧技术

现代畜牧业作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发展壮大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好与坏。随着经济发展的进程我国的畜牧业正处在一个加快转型的发展时期,因此对于发展现代畜牧业也成为当下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大重点任务。畜牧技术作为现代畜牧业的核心技术,对其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以畜牧技术提升为切入点,分析探讨影响现代畜牧业畜牧技术提升的相关因素,切实提出提升畜牧技术水平的相关措施。

一、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畜牧技术推广现状

1.实用技术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缺失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畜牧技术推广主要是围绕畜禽品种改良、提升畜禽生产水平的一系列单项技术开展的,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但是,30年的畜牧技术开展也存在着诸多缺失,如畜禽品种质量较差、采用简陋的畜禽舍、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未被全面利用、没有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等,这些都说明了现代畜牧发展没有将实用技术全面整合利用,导致肉、蛋产量不高,畜牧发展受到制约。另外,畜牧业发展环节中的品种选择、饲料应用、饲养管理、环境控制、实验推广等一系列标准化生产技术没有落到实处,也导致畜牧业不能全面发展。

2.缺乏有效的污染处理技术

现代化的畜牧养殖都致力于规模化发展,各养殖场的生产规模不断的扩大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规模的扩大与完善的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缺乏完善的技术,则无法与养殖场的实际需求相适应,严重时还会导致经济亏损。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其对环境的污染也逐渐严重,如果不及时的加以处理,不但会阻碍畜牧业进一步发展,还会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污染处理技术也是畜牧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由于当前我国对于因为畜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条例和规范,因此治理水平也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对于畜牧业的生产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的治理和防御工作都还存在着很多政策和技术上的缺陷,从而导致畜牧业发展的周边都出现了不少对空气,水源以及人们生活产生污染的严重现象。

3.缺乏高新技术人才

畜牧技术的提升有赖于高新技术人才专业素质水平,畜牧技术的提升并不仅仅是原有技术上的深化完善,更要求开拓创新,需要更多的高新技术人才投入到畜牧技术的研发行列中来,开创更多的高新技术,应用于畜牧养殖中,可以大力推动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然而,由于高新技术人才的缺乏,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畜牧技术的创新,直接影响着畜牧技术的提升。

二、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畜牧技术提升方法

1.引进有效的污染处理技术

由于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的规模式发展,其发展带来的环境卫生问题非常严重,因此对于推广发展对畜牧业发展的环境治理技术是当下非常重要的事情之一。畜牧养殖中的“污染”主要来自于畜禽排泄物、排出气体以及腐臭的食物残渣致使细菌滋生等,所以养殖场要定期清理畜禽栏舍,及时清理掉栏舍中的排泄物,避免进一步污染。与此同时,也要不断的优化饲料,提高饲料在畜禽体内的转化率,较少氮、磷等恶臭气体的排放,可以推行沼气技术或者干燥转化技术对粪便进行技术处理,将废物变废为宝,使污染物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成效。

2.改良畜禽养殖技术

若要全面提升畜牧技术水平,首要从养殖技术入手,在原有养殖技术的基础之上,扬长避短,加以改革。在畜禽繁育与孵化方面,要熟悉掌握各类畜禽的生活习性与繁殖特点,并且针对禽类引进先进的孵化设备,为畜禽提供优质的繁育环境,做好畜禽的繁育工作。在畜禽各时期的饲养管理方面,要针对不同时期畜禽的具体需求进行管理,尽可能实现科学合理化。在配制饲料方面,要掌握好各类饲料的比例问题,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同时也促使畜禽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还要重视畜禽的品种选择。为了保障畜牧业能够得到持续稳定并长远的产业发展目标,在对畜禽的品种选择方面,必须通过从正规的渠道引导优良的畜禽品种,只有通过优质合格的畜禽品种,才能保证畜禽产业的持续发展的品种质量,并在养殖发展的过程中,尽量减少畜禽因为品种质量的不合格的死亡率,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现代畜牧业能够在大环境下得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3.建立完善而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

在现代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中,不仅需要对畜禽的品种质量、生长环境加以重视和提升,更需要对重视并最终制定出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的环境管理制度,通过对如何因为畜牧业的发展来预防和治理环境问题,国家也需要为了加大环境卫生的预防和治理工作而加大对畜牧业环境管理的费用投入,在提升畜牧业质量的同时能够改善畜牧业发展给周边带来的环境影响。

4.引进高科技人才创新畜牧技术

若要畜牧技术获得本质上的提升,必须要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完善。所以为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畜牧技术,有关部门要大量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督促畜牧技术的研发进度,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奠定好知识经济的基础。

5.实行药物残留的治理技术

一是加强环境卫生工作,杜绝疾病发生。为在畜禽饲养全过程推广使用消毒用以改善环境卫生状况,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药残问题;二是认真规范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料的生产。饲料厂家必须将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料的安全性作为基本指标。对于在饲料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厂家和养殖场必须通过法律手段、经济制裁手段,予以严惩;三是重视“停药期”。企业生产的饲料应在标签上标明的停药期以及禁忌等注意事项畜禽生产者应严格遵守执行。

畜牧业发展篇3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创建全省畜牧强市的目标,不断创新发展理念,转方式、调结构,以草食畜牧业为重点,强化措施,科学发展,实现了全市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我市连续七年跻身“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全省生猪良种工程示范县市”行列;2009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畜牧大县(市)”,是全省5个“畜牧大县(市)”之一;2012年被省政府纳入全省17个“畜牧强县(市)”创建单位之一,也是市唯一正式创建的县(市)。

我市拥有两个部级重点保护畜禽品种清平猪和双莲鸡。2013年,全市生猪、家禽、山羊、肉牛累计育肥出栏(笼)分别达到100.73万头、1127万羽、12.2万只和0.82万头,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0.7%、6.5%、5.4%和3.5%。生猪出栏在各县市区率先突破百万头大关。畜牧业产值达到39.0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3.7%,畜牧业为农民人平增收806元。2014年1—6月,全市生猪、家禽、山羊、肉牛累计育肥出栏(笼)分别达到72.85万头、1702万羽、9.32万只、1.51万头,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2%、31.5%、6.4%和65.2%。

(一)突出规模化养殖,构建畜牧业生产体系。一是推进畜牧养殖规模化。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优质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市政府每年从市财政拿出825万元用于奖补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畜禽养殖。目前,全市已建成生猪“150”、“500”模式标准化栏圈539栋;建成生猪生态健康养殖模式617户;建成蛋鸡“153”模式194栋;建成肉鸡“156”模式230栋;建成养羊“1235”模式388栋;建成养牛“165”模式166栋。全市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养殖户3538户;年出笼2000羽以上的家禽养殖户444户;年出栏100只以上肉羊养殖户584户;存栏100头以上肉牛养殖户有24户,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2%以上。二是推进畜牧养殖品牌化。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优质畜禽生产基地和畜产品品牌。清平种猪场获部级示范场认定;三满园等4家养殖场获部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的认定;亚龙乳业等12家养殖场获省级认定;银湖生态园等24家养殖场获市级认定;文一飞猪场等130家养殖场获市级认定。2011年,双莲鸡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当年在市范围内实现了畜禽类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零的突破。2012年,清平猪又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是推进畜牧养殖多样化。积极推动养殖结构调整,鼓励农户发展特种养殖,一批养兔、养鸽、养野猪、养朗德鹅和土法土养生猪等特色专业户蓬勃兴起,并逐步形成规模。

(二)突出动物疫病防控,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一是明确防疫主体。我市在2004年撤销了乡镇畜牧兽医站后,明确乡镇政府为动物防疫责任主体,专门成立了“六有”防疫办公室,共聘用有资质的防疫员168人。市政府出台了《动物防疫管理办法》,将防疫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对农户实行免费防疫,按合同兑现防疫报酬。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监管、防疫员保质量”的原则,市、镇、村三级层层签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状》,各自负责辖区内动物疫病防控的动员和组织工作,确保防疫全覆盖。市畜牧兽医局组建督查专班负责动物防疫的技术指导和监管,确保防疫工作按时、同步、高密度、科学规范开展。168名防疫员具体负责辖区内动物防疫的注射工作,动物防疫质量直接与防疫员工资挂钩,防疫员工资在以钱养事资金中列支。二是配套完善防疫设施。高标准建设的市动物检疫检验实验室通过了省局专家组验收。实验室可承担动物抗体水平的测定、疑似重大动物疫病的确诊等工作,并执行省级下达的检验任务。168个村级动物报免(检)室按照“十有”要求建设达标。全市建有完善的动物疫苗冷链系统。市动物卫生监督局建有50m³的冷冻冷藏库各一个,各镇(办事处)建有400L的冷冻冰柜,村级建有动物报免(检)室并配有冷藏柜,防疫人员配有冷藏包,确保疫苗冷链到底。三是创新防疫模式。近几年,我们在大力推行“八统一”防疫模式的基础上,总结推广了“六员防疫专班负责制”新模式,创新推广了二次强化免疫、疫苗三针分点一次性注射等措施,全面提高了防疫质效,得到了省、、市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模式。四是强化免疫力度。全市动物疫病防控采取春秋两季集中防疫、“二次强化免疫”和“月补针”进行系统防疫。每年针对“猪蓝耳病、猪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禽流感、鸡新城疫、羊痘”等重大动物疫病进行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统一开针时间一般为春季3月份和秋季9月份。集中防疫结束后28天,对老疫区、交通沿线以及疫病高发地区开展“二次强化免疫”,并对新补栏畜禽、集中防疫期不易免疫的畜禽进行“月补针”补免,确保防疫率达100%。防疫结束后,市政府要组织专班对防疫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兑现,同时要接受上级的防疫考评。我市连续三年在市局组织的各县市区春秋两季动物防疫综合考核评比中名列第一。多次代表省、市接受农业部和省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

(三)突出畜产品转化增值,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一是大力发展畜牧产品精深加工和配套经营。立足畜牧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引进和扩建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市拥有蒙牛乳业、兴蒙乳业、三满园乳业、澳利龙食品、康乐滋饮品等6家乳制品加工龙头企业,年乳制品加工能力达10万吨;翔鹤食品有限公司年屠宰加工生猪达到50万头,年加工产值达10亿多元;建有正天农牧、华瑞饲料、广大饲料等3家畜牧饲料企业;培植了清平种猪场等16个生猪良种繁育场。全市现有8家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其中5家入选全省畜牧业龙头企业“3832”工程候选名单,年销售收入31.82亿元;全市畜牧业加工总产值83.97亿元,加工产值比达2.1:1;畜产品商品转化率达96.5%,品牌产品率达46%。2013年,投资5000万元的双莲鸡开发利用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投资10亿元的普瑞特肉牛养殖加工等项目已征地;清平猪开发与利用项目正在洽谈之中。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壮大畜牧经纪人队伍,提高畜牧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全市共组建了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30个,其中2个畜牧专业合作社入选市20强,拥有社员15200人,网络农户5600户。大力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小区)、养殖户紧密联接、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三是加大畜产品市场开拓力度。全市已形成了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交易市场、营销大户、小商小贩等五级营销服务体系,目前从事畜禽产品营销的达3000余人,其中年营销万头生猪及10万羽家禽的经纪人670人,每年营销生猪达60余万头。

(四)突出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加大动物卫生监督力度。我市不断强化动物卫生监督,着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了从生产到餐桌的“四道检疫防线”。市动物卫生监督局采取报检制度,对养殖场(户)实行“产地检疫”,在关键交通节点设卡进行“运输检疫”,在屠宰场、冷冻库、动物产品深加工企业派驻官方兽医开展“屠宰检疫”,在生猪交易市场、超市、集贸市场等定点加强市场检疫,确保检疫率达100%。市动物卫生监督局常年联合工商、经信、药监、公安等部门开展综合执法,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市兽药饲料经营门店、规模养殖场、冷冻冷藏库、屠宰场、学校、宾馆、超市、集贸市场和售肉摊点开展检查,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加大畜牧投入品监管力度。通过加大对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强化养殖环节全程管控,严厉查处逃避检疫和使用“瘦肉精”等违法添加剂,打击病死动物肉品交易,有效遏制了病害动物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和消费市场,确保老百姓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三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准确把握上级畜牧产业政策,及时与上级单位和领导沟通,严格项目申报程序,做到应报尽报,加大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的力度。近三年,我局先后争取到生猪调出大县、标准化猪场改扩建等各类畜禽项目资金近1亿元。

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一是在稳定生猪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围绕肉、蛋、奶三大产业体系建设,切实转变畜牧业养殖方式,努力提升畜牧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进一步提高畜禽养殖总量。到2020年生猪出栏141.7万头,家禽出笼1585.8万只,山羊出栏30万只,肉牛出栏10万头。

二是要进一步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水平,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加强日常动物疫病预防和监测,规范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努力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全面提升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能力和水平,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

三是要进一步培植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全面提升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创新畜牧业经营体制及增长方式,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争高工程”,积极培植和发展壮大畜牧龙头企业,着力提升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完善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以产业化经营推动畜牧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

畜牧业发展篇4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生猪生产快速发展,成为拉动畜牧业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全市生猪存栏49.32万头,同比增长71.55%;能繁母猪存栏7.798万头,增长79.4%。生猪预计出栏72万头,增长39.8%。

(二)草食家畜养殖效益明显,生产持续增长。牛羊生产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今年大牲畜存栏约6.1万头,羊存栏约32万只,同比分别增5.62%和36.4%;预计大牲畜出栏2.6万头,羊出栏45.2万只,分别增长12.6%和23.8%。

(三)家禽生产持续发展。预计全年家禽出栏4320万羽,同比增长126.3%;存栏1208.4万羽,增长52.4%;禽蛋产量达5.5万吨,增长36.21%,这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时期。活鸡价格始终保持每公斤9.4元左右,虽然饲料价格有所上涨,但养鸡业仍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养殖者积极性不断提高。

(四)今年预计肉兔存栏量346万只,出栏肉兔436万只,完成目标任务的16.4%和20.3%。

二、全市畜牧业发展的特色

(一)规模经营发展迅速,区域特色进一步明显。全市已建成存栏父母代肉种鸡40万套,孵化雏鸡3000多万羽的肉鸡良种供应体系,其中,远大畜禽有限公司存栏父母代肉种鸡30万套,已成为苏北地区最大的种禽养殖企业。今年以来全市新增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50个,累计已达2862个。其中,出栏万头生猪的养殖场4个,存栏5万羽以上的蛋鸡养殖场18个,出栏10万羽以上的肉禽养殖小区36个。生猪、肉鸡、蛋鸡、奶牛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到48.5%、84.7%、84%、72.1%,并初步建成了以阿湖、高流、*、时集等镇为基础发展优质三元猪生产基地;以合沟、草桥、时集等镇为基础发展蛋鸡生产基地;以草桥、*、新店等镇为基础发展肉羊生产基地;以新店、棋盘、港头、唐店等镇为基础发展肉禽生产基地;以新安、双塘等镇为基础发展奶牛养殖业基地。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益客食品带动肉鸡养殖,卫岗乳品带动奶牛养殖,大唐食品带动肉鸭养殖,忆馨、明帝食品带动生猪养殖的良性互动局面;并得到徐州市林牧渔业局领导的充分肯定,5月12日在我市召开了全徐州市规模养殖工作观摩现场会。

(二)良种良法力度加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高效畜牧产业建设过程中,我局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规模的原则,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详情规划以及水源、交通、防疫、污染等因素,科学编制了《新沂市畜禽规模养殖技术规范》,力求做到“两分、三通、四有”。即人畜分离,净道与污染分离。水通、路通、电通。有合作经济组织带动、有粪便处理设施、有防疫和无害化处理设施、有管理制度。较好地避免了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发展盲目性,保证了畜禽规模养殖业发展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同时,结合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积极引进优良品种,推广“洋三元”,发展瘦肉型商品猪;大力推广伊拉兔、AA肉鸡等16个畜禽新品种,改良畜禽养殖品种结构,促进高效规模养殖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市畜牧业良种覆盖率已达95%以上,畜禽良种对畜牧业增产增效的贡献率达50%以上。

(三)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逐步建立。一是加强对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厂家和经营户的管理,采取常年检查与突击整顿相结合,严厉打击制假、售劣行为,从源头上净化畜牧业投入品市场。二是加强对养殖环节投入品使用的监管。一方面结合农业部实施的“保质量、保安全、助奥运,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行动”,组织开展了“贯彻《动物防疫法》,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及技术咨询”宣传月活动。我局从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市畜牧兽医站、畜牧科抽调15名技术骨干组成宣讲团,制作6块展板,20条宣传横幅,灌制2盘录音带,印刷6万份宣传资料,从5月29日起,利用乡镇逢集,深入16个镇举办“科技大集”,重点宣传畜禽产品安全相关知识、畜牧兽医法律法规、推介畜禽新品种及饲养新技术等。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发放技术资料6万多份,现场接受技术咨询1万多人次,电话咨询200人次,现场入户指导60多户,使广大养殖户懂得了如何正确使用兽药、使用违禁药物的害处,促进了兽药、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的落实,强化了依法生产经营的意识,规范了养殖户用料、用药行为。同时,根据徐林牧渔[*]94号文件要求,我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还印发了《致广大养殖场(户)的一封信》10000份,告知相关场所的开办者和管理者有关动物防疫条件审批和监管规定。另一方面,对规模养殖户重点监控,明确专人监督,杜绝使用违禁药物;同时加强样品抽检力度,全年抽检样品36批302份,未发现使用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法行为。三是为落实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与相关单位及个人签定了“五个责任状”285份。即新沂市动物及动物产品经营户畜产品安全监管责任状;新沂市农贸市场畜产品安全监管责任状;新沂市畜禽加工企业防疫及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新沂市饲养场防疫及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外阜畜禽加工企业产品入新销售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四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成效显著。我市是畜禽重要生产区,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确保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突出抓好基础免疫工作,全市强制免疫的六种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到了100%。五是强化检疫监督,推行市场准入。动物检疫监督机构始终坚持做到没有产地检疫证明和免疫标识的畜禽,不准进入屠宰场、不准进入交易市场。目前,全市动物产地检疫开展面、出证率、屠宰动物的受检率均达到了100%,上市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持证率和规模养殖场、屠宰场、牲畜交易市场的《动物防疫合格证》发放率也达到100%。结合全国污染源普查,在全市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特别是规范防疫设施建设和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技术,有效推进绿色清洁、安全环保生产,全市建成“一池三改”示范场户2600多户,强化了基地环境、疫病、卫生安全的全程监控,确保了畜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增强了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畜牧业发展篇5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存在问题;主要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02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3.014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畜牧产业的发展有了明显进步,尤其是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的大力发展,实现了畜牧业的新飞跃,也使得农民的收入和养殖效益有了显著增加,畜牧业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产业,其基础性地位日渐彰显,但是,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决,如何实现畜牧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促进畜牧业的新飞跃,是我们今后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当前基层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

一直以来,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生产模式还占相当的规模,自然经济和小规模性生产仍然处于一种主导性地位,具体到养殖方面,主要体现为散养为主,畜牧养殖仍然处于家庭生产中一种副业。这样的畜牧养殖模式距离我们所提倡的规模化、集体化的现代化养殖模式还有一定的距离。对于一些散养户来说,他们缺乏专业的产业设备和专门的生产技术,养殖条件相对比较落后。尤其是畜牧养殖的农民他们只是将养殖作为家庭收入的一种有益补充,缺乏现代化养殖的思想意识,并且接受专业养殖的技术也相对比较困难,这就造成了广大农村现代化畜牧养殖的障碍。

(二)养殖饲料资源相对比较短缺

我国基层农村的畜牧业养殖,所需要的饲料主要是从农业生产中得来的,我国虽然是一个粮食大国,但我国人口比较多,人均产量相对较低,而用于养殖的饲料就显得有些不足,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殖饲料的成本,因此,畜牧业的发展也会受到粮食产量的制约。目前我国的饲料用粮大约占粮食的三分之一,在某种意义上来看,存在人畜争粮的问题,这也会制约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一些畜产品药物的残留比较高

由于现在的畜牧饲料存在着大量的添加剂,甚至一些抗生素、化学药物都用于畜牧饲料中,这一方面降低了动物的死亡率,促进动物的生长,缩短动物饲养的周期,但同时一些畜牧养殖户在利益的驱使下,违规使用添加剂,造成一些畜产品中的药物成分较多,对于人类的健康都会产生一定影响,畜产品安全可以说是我们所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

二、促进基层农村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方法

(一)大力推广集中化、规模化养殖

由于农村散户养殖的弊端,为了进一步提高畜牧养殖的竞争力,发挥畜牧业在农业发展中的竞争力,结合畜牧业发展的前景,我们必须要大力发展规范化的畜牧养殖基地,建设科学的养殖小区或者养殖场,基层政府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大力发展畜牧要发展的良好政策,积极扶持规模化养殖和生态养殖式发展,推进规范化的养殖小区建设,为实现畜牧养殖的科学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实现畜牧养殖的规范化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尤其是一些基层的农村可以利用地理环境的区域化优势,利用良好的畜种资源,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畜产品牌,实现畜牧养殖的规范化、效益化和科学化。

(二)增强养殖观念,提高对养殖业的认识水平

我们知道科学养殖是畜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在散养户占相当比重的基层农村,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是非常关键的,农村养殖户要想实现养殖的成功,实现畜牧养殖的规模必须要重视养殖技术的学习,只有好的养殖技术才是成功养殖的保障。而养殖技术的提高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政府有关部门要重视对于畜牧养殖技术的宣传普及和推广,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开展各种培训班等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当地养殖专业户进行技术传授,提高养殖户的养殖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提高养殖户的思想观念,转变传统的、陈旧的养殖理念,学习适合时展的新的养殖技术,实现基层养殖的新突破,促使基层畜牧养殖能够向着科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三)实现畜牧发展的标准化生产

畜牧养殖主要是产出高质量的畜产品,而畜产品质量的提高与规范化的畜牧养殖是分不开的,这就需要畜牧养殖与农畜产品的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农副产品的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尤其是要推广标准化的养殖基地建设。从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加工、质量的检测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实现科学严密的安全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畜牧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具体的实践表明,只要农副产品的质量能够得到认可,就一定有良好的市场。

(四)做好科学规范的管理

规模化、集中化的畜牧养殖离不开科学规范的管理水平,基层农村作为畜牧养殖的重要场所,要想实现良好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管理的制度体系,这是畜牧业发展的主线。尤其是现代化的养殖企业,更需要科学的管理,建立标准的生产模式,实现疫病防控的有机整体,这是实现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内容,只有现代化的管理水平,才能实现畜牧业的长效发展,促使现代畜牧业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总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向着现代化的方向推进,畜牧业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现代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是今后畜牧业发展的方向,我们一定要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畜牧业发展,提高畜牧业的竞争力,为壮大基础农村经济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哈斯巴依尔.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站工作确保畜牧业健康持续发

展[J].新疆畜牧业,2012(12).

畜牧业发展篇6

×××县委

×××人民政府

二×年畜牧产业发展工作

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有关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要求,切实把畜牧产业抓紧、抓好、抓实,现就**年畜牧产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略)。

二、任务目标

**年全县实现生猪存栏××万头,出栏××万头,牛存栏××万头,出栏××万头,山羊存栏××万只,出栏××万只,家禽存栏××万只,出栏××只以上;全县肉类总产量达××万吨,禽蛋产量××万吨,水产品产量××万吨,畜牧渔业产值××亿元以上;畜牧税费征收××万元以上;农民来自于畜牧水产养殖业人均增收达××元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加快畜牧结构调整,优化布局,切实抓好畜牧养殖示范小区建设

切实按照专业化、高效益的发展方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实施示范小区建设。**年巩固、完善和发展畜牧养殖示范小区××个,其中:××养殖小区××个,××养殖小区××个,××养殖小区××个,××养殖小区××个,××小区××个。重点实施好××个示范小区,其中县级示范小区××个,各乡镇示范小区××个。养殖小区标准为: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养殖户,××小区连片××户以上,平均每户养殖×××头以上;××养殖连片××户以上,户均出栏×××头以上;××小区连片××户以上,户均×××头以上;××小区连片××户以上,户均养×××只以上;××小区连片××户以上,户均出栏×××以上;××小区连片××户以上,户均××亩以上。小区建设必须按照环保和农村公共卫生要求实施,规范配套实施品改、防疫、饲草饲料、圈舍改造等工作。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产业,要以××和××项目建设为依托,通过抓小区示范建设,逐步发展形成产业带。

(二)切实抓好畜禽品种改良,优化畜禽品种结构,提高畜产品质量和效益

发展养猪要坚持走“引、繁、育、推”的综合路子,在巩固去年实施的××小区建设,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继续引进优质×××头,按标准配备好良种××并挂牌,加快优质××繁殖基地建设步伐,提高优质××覆盖面;实施的商品××养殖小区必须建立×××点,全县建标准××点××个,对所布局的冻配点必须按《××管理条例》搞好劣质×××工作,提高××;积极引导农民引进饲养良种××,努力发展名、特、优养殖,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大优质饲草饲料推广力度,努力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户发展种草养畜的积极性

坚持优化种养结构,积极推广三元种植,大力推行引草入田,人工种植优质牧草,坚持养畜必须种草、草畜必须配套的原则,做好种草与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相结合,积极引导养殖户推广饲草加工青贮技术,降低畜牧养殖生产成本。

(四)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防疫质量和效果

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及《动物防疫条例》,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依法履行政府包防疫密度、部门包防疫质量的职责。落实动物防检疫工作责任制,任务到村、责任到人,重点搞好春秋两防和推行仔猪窝边防疫,确保防疫质量和免疫效果。控制和消灭国家规定的动物疫病,按照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要求,促进畜牧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

(五)加大科技兴牧宣传和培训力度,全面实施科技兴牧战略,努力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

一是必须狠抓养殖科学适用技术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养殖户成为养殖能手,各级干部成为指导畜牧产业建设的行家;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科技和科普工作宣传,让广大养殖户自觉接受和使用科学的养殖方式;三是加强畜牧渔业行政执法力度,把科技兴牧和依法治牧结合起来,努力提高畜牧科技含量;四是层层抓点办示范,采取县级领导挂帮乡镇,乡镇领导挂帮村,畜牧干部挂包小区建设,畜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个畜牧养殖示范小区建设点。推行行政干部包发展,业务干部包技术的目标管理责任制。

四、保障机制

(一)加大畜牧业发展投入,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

在全面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同时,一是×××组织信贷资金××万元,用于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农户购良种畜禽和圈舍修建。××贷款发放方式由养殖户申请,村委会、乡镇畜牧站、×××调查摸底,并共同签署意见,经审批后按程序发放,严禁新贷还旧贷;二是×××安排××万元产业发展资金重点用于贷款贴息;安排××万元财政扶贫资金重点用于引进××和××的补助。对**年新发展饲养××头×××以上的大户,按每头×××继续补助××元,×××补助××元。相关乡镇按项目要求实施,凭相关依据到×××报帐(属于用项目资金发展的大户不再另行给予补助);三是全县安排××资金捆绑用于畜牧小区

建设。×××安排小水池建设资金,××部门安排×××项目资金,×××部门安排×××项目资金,×××部门安排×××建设资金,××部门安排××,×××安排××及培训经费,乡镇必须实行集中捆绑到畜牧养殖小区;四是安排××万元项目资金及×××资金等专项用于山羊小区建设,必须按照项目要求实施,抓出效果;五是其它渠道来源的畜牧业发展资金也要全面专项用于畜牧产业建设。

(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

对新发展的规模养殖大户继续享受上年规定的用地、用材等优惠政策,国土、林业部门简化手续办理程序,免收两金;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支持和鼓励畜牧科技人员带职带薪领办、承办畜牧养殖业,承包养殖大户和畜牧养殖小区建设,领办加工或销售等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等,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完善工作机制,健全技术支撑体系,强化服务体系建设

1、稳定畜牧技术干部队伍,提高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水平。一是乡(镇)不得随意抽派畜牧技术人员从事非专业性工作,已抽派的专业技术干部,必须于×月底前安排从事畜牧工作,加强养殖小区建设;二是对畜牧兽医技术干部严格工作目标量化管理,将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选拔任用和职称评定相结合;三是充实调整乡镇畜牧兽医技术干部,对人员少的乡镇站要调整平衡,合理配备,对严重缺乏的技术人员,可从历届未分配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中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考聘用;四是对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推行竞争上岗,并将活动津贴的×与工作实效挂钩,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使其更好地为畜牧产业建设服务。

2、加强村级基层畜牧服务网络建设。一是组建×××,明确×××兼任×××,择优两名×××为站员;二是必须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对××人员通过清理、整顿、培训、考核、竞争上岗,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适应新阶段畜禽防检疫工作的需要;三是畜禽产地检疫任务必须落实到×,在×推行报检制度,具体由×××全面负责,具体工作职责是:负责建立畜禽户口档案,按月核查登记,核销畜禽出栏变动情况,实行“××”制度,切实做好××,严格坚持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原则,每月××日前上缴××,××按规定标准及时划解到××作为防检疫经费及村级服务站人员工资。严禁座支、挪用。

3、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加强畜牧业发展中介组织建设,努力提高组织化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养殖协会建设,建章立制,引导协会有效运作,统一组织饲料购进及畜产品销售,减少中间环节盘剥,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效益;二是支持、鼓励并引导有经济实力和能力的经纪人,组建畜产品营销服务公司,疏通畜产品流通销售渠道,拓展畜产品销售市场;三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扶持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发展“龙头企业基地协会养殖户”的产业链模式,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推动畜牧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建立奖惩激励和约束机制,全面调动完成目标任务的积极性

1、全面完成本年度目标任务的乡(镇),通过对养殖小区建设、畜禽品种改良、种草养畜、动物防疫、畜牧规费征管工作检查验收,年终参与考核评奖。年度综合考评设一等奖×个,奖金××万元;二等奖×个,奖金各××万元;三等奖×个,奖金各××万元。其中奖获奖乡(镇)的书记、乡(镇)长、分管领导、畜牧办主任、畜牧站站长:一等奖各××元,二等奖各××元,三等奖各××元。具体考核方案另行制定。

2、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对作出贡献的县畜牧产业建设领导小组按乡(镇)奖金总额对等奖励,其中奖畜牧技术部门××万元,用于对在畜牧产业化建设工作中,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干部奖励。

3、对畜牧养殖规模大、效益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养殖户给予表彰奖励。

4、上述奖金从××和××中列支。

5、对未完成考核任务目标的乡(镇)给予××,对县畜牧事业局因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力造成重大损失或负面影响,对局长、副局长实行××。

(五)加强领导,强化职责,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

1、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加强畜牧业领导,层层成立畜牧生产领导小组,明确职责,签订畜牧产业建设责任状,成员单位必须履行相关职责,建立抓好畜牧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主要领导必须亲自抓,分管领导必须具体抓。

2、畜牧技术服务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职能职责要求,切实搞好畜牧生产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做好各阶段各环节相关的物资调运和供应,做好畜牧养殖项目申报,争取发展资金,努力做好畜禽品种改良、种草养畜、动物疫病防治、科研课题、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运用。

3、×××必须努力做好畜牧养殖项目的立项申报,争取畜牧产业发展资金和培训经费,加强项目实施监督,严格项目资金管理,确保畜牧养殖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4、农行、信用金融部门要加大对畜牧养殖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促进畜牧养殖业发展。

各级各部门要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畜牧生产合力,共谋畜牧产业发展,为全力打造生态畜牧业强县和推进小康社会进程作出贡献。

畜牧业发展篇7

发展畜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种植业再生产的畜牧业,既能促进种植业,又能带动加工业和服务业,形成农业内部产业和三次产业间的良性循环,促进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是新阶段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为推进我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我们对当前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势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发展的对策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____县发展畜牧业优势明显、潜力巨大,是建设新农村的支柱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可行的途径。

一、畜牧业发展的优势

随着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____县地处鄂西北,土地辽阔,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畜牧业在新一轮县域经济大发展中体现出了诸多与其他产业相比不可多得的优势。

(一)、资源基础优势

一是饲料资源广阔。我县土地辽阔,耕地面积31.83万亩,种植业以粮食种植为主,全年粮食产量1.47亿公斤,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逐步变化,过去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现在60以上都作为饲养畜禽的饲料,即每年有0.9亿公斤粮食用作了饲料,另外每年还有0.3亿公斤饼粕、糠麸等可用于饲料的农副产品,这些可利用的精料可配制畜禽全价饲料1.4亿公斤,加上大量的青绿饲料,按照标准化的饲养方法和出栏重量计算,这些饲料可饲养出栏生猪50万头,而目前全县年出栏生猪只有23.5万头,发展空间很大。

二是饲草资源丰富。全县草山坡面积236万亩,可利用草山坡面积159万亩,草山坡植被覆盖率高,沙化、石漠化、盐碱化程度较轻,土质肥沃,牧草丰富,草质优良,利用率高,加上每年1.87亿公斤的可利用农作物秸秆,理论计算为15万个标准牛单位,折合养羊75万只。但目前全县饲养牛羊折合仅为2.3万牛单位,可再发展草食动物12.7万牛单位。

三是品种资源优良。____县位于秦巴山区,形成了郧巴黄牛、板角山羊、本地黑猪、土种鸡等具有优良特征特性和较高经济利用价值的畜禽及经济动物地方品种,这些品种与国外引进品种相比,虽然生产性能相对低一些,但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繁殖力高、肉质好等优点,是我县发展畜牧业培育优良品种的“基因库”,同时,也是开展杂交改良的优良亲本。

(二)、区位生态优势

____县地处鄂、渝、陕三省交界大巴山脉东段的北坡,位于南北气候的分界带上,属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2℃-16℃,全年无霜期240天左右,年降雨量900-1000mm,山地、川坝、丘陵相间,水土资源丰富,人畜饮水方便,适合广大农户饲养畜禽。同时林地广阔,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境内无污染工矿企业,沙尘少,生态环境优美,空气质量状况良好,特殊的地理位置对畜禽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为发展生态畜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人力保障优势

我县属于山区农业县,农业人口28万余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13.6万个。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落实,农业小型机械化耕作技术的推广普及,从事种植业生产的劳动力逐步被解放出来,据20__年年报统计,有5万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除很少一部分有技术专长可外出务工外,大多数人文化素质都不高,没有其他的专业技术特长,要实现再就业有一定的困难,但他们有传统的养殖经验,如果对他们进行养殖新技术的培训,将是从事畜牧业养殖的行家能手,是我县发展畜牧业当前不可多得的劳动力资源。

(四)、市场潜力优势

人均肉食品占有量是反应一个国家和地区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将逐步提高,人均占有肉食品量也将逐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县按照人均年占有肉类100公斤计算,内需市场年可消费肉类食品3.6万吨。近几年来,我县畜牧业虽然得到了突破性发展,但畜牧业产业化起步较晚,畜禽存栏出栏(笼)基数依然较低,20__年底生猪出栏23.5万头;牛出栏0.35万头;羊出栏1.2万只;禽出笼105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2.3万吨,要达到内部市场的供需平衡,尚有1.3万吨的内部消费市场潜力可以挖掘,加上依托品牌优势大量外调和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建立,畜牧业发展数量再翻一番才能饱和市场,开发潜力巨大,这也和饲料、饲草资源的利用潜力相吻合。

二、壮大畜牧业的思路及措施

根据____县资源条件、现实基础、开发能力和发展前景,____县发展畜牧业应抓住当前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机遇,坚持“依托资源立牧,优化结构兴牧,强化服务稳牧,围绕市场活牧”的发展思路,制定惠牧政策,优化发展环境,走产业化之路,整体推进畜牧业的发展水平,实现畜牧业由增产到增效。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一是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畜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解决生产资料与畜种结构不相适应的矛盾。要依托传统产业的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生猪;在巩固生猪养殖基础上,依托饲草秸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食家畜;通过引进良种开展杂交改良和提高草场载畜潜力。同时以庭院畜牧业的效益优势,稳步发展家禽,鼓励发展特种养殖,实行结构的多元化,充分提高优势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是以推广三元杂交猪、郧巴黄牛、板角山羊、土杂鸡等优势畜禽产品为着力点,实行大宗畜禽产品的优质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应把城郊区列为发展生猪的优势产区,把牧草丰富的高山区列为发展草食家畜的优势产区,建立优势产业带。同时应把提高畜禽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大力倡导绿色畜产品生产,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要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势产区的合理布局,推动耗粮型畜牧业向节粮型畜牧业转变,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实现畜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升级

龙头企业在畜牧经济发展中具有技术含量高、管理规范、效益好、活力足、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竞争力强的优势,是整个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因此,在发展壮大畜牧产业时,首先应从抓龙头企业的培植入手,以产业化带动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要加大政策扶持、技术支持的力度,优化生产发展环境,通过积极开展畜牧业 招商引资活动,吸纳社会资金兴办民营企业,实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饲养,集约化经营。同时要发挥十堰市兴科牧业有限公司,辉煌牧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典型作用,利用他们在产品质量、市场营销、信誉等方面的优势和规模效益,走公司 基地 农户的经营之路,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使畜牧新技术在生产领域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提高整体发展水平。

(三)健全服务体系,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

一是要进一步稳定基层服务队伍,利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契机,进一步完善基层畜牧兽医体制改革,积极落实基层畜牧兽医技术干部的福利待遇,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实现“老有所养”,激发基层服务人员工作热情,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二是要充分发挥基层服务人员的职能作用,大力推广畜禽养、防、管、治新科技,推广普及杂交改良、人工授精、配合饲料、生料干喂、分段饲养、种草养畜、秸杆氨化以及畜禽疾病的综合防治等畜禽饲养综合配套技术,使畜牧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出栏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加强畜禽疫病防疫,健全防控体系

重大动物疫病是影响畜牧业健康发展重要因素,也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影响。首先要切实贯彻《动物防疫法》,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政府行为,对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把动物疫病防疫作为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防疫质量,落实专项资金。同时建立健全县、乡配套的冷链体系,确保防疫密度。实现动物防疫疫苗从运输、保管到使用的规范化,另外要落实动物免疫反应死亡的补偿资金,争取广大养殖户对动物防疫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其次要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建设,构建重大疫病早期预警机制,落实疫病的普查报告制度,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网络化建设,适时掌握疫病的动态,利用新的监测手段,准确监测疫病,依法果断处理。通过规范畜禽防疫,强化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力度,有效的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使畜禽的死亡率控制在行业标准以内,增强畜牧业抵抗疫病风险的能力。

(五)积极开发畜禽产品市场,健全市场流通体系

畜牧业发展最终要依靠市场才能实现由增产到增效。在积极推行产业化经营的同时,要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流通为纽带,在生产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走产、加、销一体化的路子。要抓住有利时机,开拓市场,创新订单畜牧业的发展思路。积极鼓励和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不断开发新产品,争创自己的特色品牌,鼓励能人参入市场营销,发展外向市场。通过巩固现有市场、开辟潜在市场,为____畜牧业的大发展拓展外部空间。

畜牧业发展篇8

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河南县是一个纯牧业县,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12.64亿元,农牧业总产值达80303.25万元,其中,牧业产值76046.55万元。全年育活各类仔畜31.06万头(只),仔畜成活率94.98%;出栏牲畜39.99万头(只),出栏率50.05%;出售牲畜36.62万头(只),商品率为45.27%;能繁殖母畜45.26万头(只),母畜比例为63.92%;全年牛羊肉产量为1.55万吨,牛奶产量1.96万吨。“十二五”期间,河南县委、县政府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以提高牧民群众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充分发挥县域资源和产业优势,举全县之力发展草原有机畜牧业。县政府划拨土地1800亩,规划建设了有机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并已连续七年取得北京中绿华夏有机畜牧业基地、生产、贸易三个认证;2008年被环保部批准为部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2010年被列为青海省四大现代农牧业产业化园区之一;全县932万亩草场和牦牛、欧拉羊有机认证实现全覆盖;欧拉羊、河曲马已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目前,已有3家企业入驻产业园区,其中,河南县启龙牧场被认定为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生产的“阿米雪”牌酸奶在2012中国•上海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青海省绿草源食品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第五批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产品2008—2010年连续三届获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博览会金奖。青海聚能活力源有限公司推出的“瀞度天然冰川活水”在“好水•中国”品茶鉴水大赛中,荣获中国高端水行业“冰魂奖”。在加强产业基础建设、产品研发销售、品牌宣传推广的同时,全县还积极组织牧民群众进行合作化生产,推行“公司+合作社+牧户”的运作模式。截至2014年年底,指导建立全县四乡两镇39个行政村牧民专业合作社,参加牧户5792户,人口29536人,整合草场面积697.897万亩,整合牲畜674832头(只、匹),其中马11960匹,牛278769头,羊434795只,初步形成了“分户放牧、联户经营、集中定居、一体管理”的生产格局。

二、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河南县在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受地理环境、气候资源、生活习俗、等因素长期影响,目前面临着草原退化尚未根本扭转、经营管理传统粗放、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组织化市场化发展滞后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草原退化尚未根本扭转,草畜矛盾依然存在。草地资源是畜牧业发展的根基,但高寒地理环境、恶劣气候条件和伴随人口增长、生产发展而出现的长期超载过牧,致使河南县生态环境脆弱,草原退化的势头有所减弱但未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草原鼠虫害、毒杂草危害等问题突出,生态保护建设任重道远。目前,全县90%的天然草原仍存在不同程度退化,2014年鼠虫害发生面积835万亩,危害面积达600万亩;草原毒害草发生面积302万亩,危害面积218万亩。此外,受海拔气候、传统习俗等因素影响,牲畜养殖仍以草场放牧为主,基本没有实行舍饲,牧民生产生活对天然草原依赖性依旧很大,实际上只能做到季节性阶段性禁牧。

2.区域分工不明显,产业结构较单一。河南县畜牧业占主导地位,但具体从产业分布情况来看,县内地区间产业存在着明显的同构性,发展定位雷同、同质化问题突出。全县各乡、村均以牦牛、藏羊养殖为主,蕨麻、藏猪、马麝、土鸡等高原特色种养及酥油、奶酪、风干肉等畜产品精深加工尚未起步,各乡镇牧业经济普遍存在“低小散”现象,在发展上未能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格局,产业优势不明显,带动能力不强劲。县内少量第二产业也仅围绕牧业资源进行初加工,层次低、链条短、总量小。第三产业中得天独厚的青藏高原文化、草原文化、蒙藏文化、赛马文化等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由于产业重点集中在牛羊饲养上,牧民收入的增加目前只能依赖牛羊数量的增长,这就与草地载畜量的限制形成矛盾,河南县畜牧业经济收益与畜牧业数量之间,已出现过先增长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同时,单一产业结构导致牧民收入来源结构性风险较高。

3.企业规模小层次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河南县有机产业园区现有企业3家,但仅有2家从事真正意义上的畜产品加工(另一家仅生产饮用水)。从全县企业基本情况看,企业数量少,无论是从业人员数量、产值,还是从与牧户合作关系等指标来看,普遍较弱,还没有发挥出产业发展龙头带动作用。如绿草源公司在县内仅开展了牛羊屠宰初级加工,肉类熟食及骨、血、内脏等副产品精深开发尚属空白,且缺乏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低;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限制,启龙牧场目前也只以牦牛酸奶生产为主,受奶源奶质影响,产量较低,液态奶、奶粉等生产虽列入计划多年,但一直未能落地。缺乏龙头企业、没有拳头产品,已成为影响河南县畜牧业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4.靠天吃饭未改观,生产落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河南县近年来在产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方面积极推进,但由于传统草地牧业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牧业生产靠天吃饭局面还未得到改观,畜产品数量与品质供给不稳定,严重影响了企业入园建厂、扩大投资或升级产业的积极性。从产能上看,全县牛羊都集中在每年9~11月份出栏,其他季节本县居民肉食消费,还需从甘肃临夏、夏河等地调运,根本无法满足加工企业全年持续稳定生产需求。从品质上看,草地放牧的牛羊肉虽为绿色有机产品,但由于存栏时间长,肉质显老,肉色偏暗,口感不佳,很难被当下以羔羊肥牛为消费主流或按“大理石花纹”为定级定价标准的主体市场接受。牦牛奶制品因营养丰富、产量稀缺,被视为奶类高端消费品,但由于冬春季牦牛产奶量较低,且品质(蛋白质、脂肪等成分)随草质的季节变换而不稳定,奶源奶质难以满足企业生产加工的要求,已成为河南县乳业发展最大掣肘。

5.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的培育和建设,是带动和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受、风俗习惯、财富储蓄等传统观念影响,河南县牛羊存栏时间较长(羊5~6年,牛7~8年),惜杀惜售思想普遍存在,商品经济落后。在商品交易方面,目前牧民主要以出售活畜为主,许多畜牧资源以初级产品和原料的形式流向外地,毛、皮、乳等深加工产品销售几乎为空白。从流通方式来看,主要是青海环湖地区及甘肃、新疆等外地游商,在牲畜出栏时节到牧场直接向牧民收购转运出省,长久以来一直未形成较集中、大规模的市场交易,限制了市场机制的发育与形成。

6.合作组织松散乏力,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在广大牧区发展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加牧民收入、培养新型牧民至关重要。青海省确立了“生态立省”的发展战略,作出了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部署,通过省级带动、地方配套、牧民自筹等途径,在全省大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建设。但在现实生产经营过程中,受自然环境的阻隔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高寒牧区牧民组织化程度依然非常低,仍维持着逐水草而牧的靠天养畜模式及家庭式的分散经营模式,自我发展力和综合承载力较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难以抵御频繁的自然灾害与瞬息万变的市场风险。部分乡社甚至只能依靠每年政府财政拨付的扶持资金用作社员盈利分红,以维持合作社形式上的运营。

三、推进河南县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1.扎实推进生态建设,谋求产业可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青海的全面发展关键在牧区。要抓住国家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大规模投资建设的机遇,在全力推进生态保护建设的同时,从草原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长远考虑,加快产业升级经济转型,防止和克服就生态抓生态的弊端,避免重蹈“利用-破坏-治理”的恶性循环。就河南县而言,要以保护和恢复草原植被为目标,以灭鼠治虫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手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进一步加大县域南部沿黄河草原湿地保护走廊建设,中北部滩地草原保护区生态建设和东部草原湿地保护区生态建设。全面推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落实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实现草畜平衡,科学合理利用草原;强化草原火灾、有害生物防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草原防灾减灾能力;发展智慧畜牧业和后续产业,提供生态保护支撑。

2.坚持立草为业,加快草产业发展步伐。牧草是草原畜牧业的基础生产资料,草的多少决定着牲畜数量,要走出“夏饱、秋肥、冬瘦、春死”循环,最关键的是要解决牲畜繁殖发育与草原植被生长时节偏差,造成的季节性(冬春)饲草短缺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变河南县畜牧业过度依赖天然草原、单一放牧的传统生产方式,促进草原畜牧业向放牧加补饲、舍饲半舍饲相结合转变,发展草业是关键环节,是缓解人、畜、草矛盾的重要手段。在今后的建设中,要以改善牧业生产条件和提升草场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加快规模化养殖小区、联户家庭牧场及牧民定居房屋、牲畜暖棚、草地围栏、人工饲草料基地、贮草棚“五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因地制宜地发展人工饲草料基地,通过夏秋打草、圈地种草、饲草加工、储备经营等多种方式,推动舍饲半舍饲、放牧补饲结合生产模式的探索和应用,不断增强可贮牧草生产、加工、存储、供给能力,为缓解草畜矛盾,保护草原生态,促进牧业增效、牧民增收开辟新途径。

3.调整内部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河南县地处青甘川三省结合部,距省城西宁320千米、兰州460千米、成都700千米,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十三五”期间,西宁至成都、西宁至果洛高速公路和黄南州机场将建成,河南至碌曲、玛曲、玛沁三条主干道将开通,交通网络全面形成,必将带动县域物流贸易、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可根据“草畜结合、整乡推进、专业突出”原则,按照“一中四区多点”空间结构进行产业布局:一中,将优干宁镇(县城驻地)建设成全县经济发展的增长中心。通过有机畜牧业物流贸易基地建设,打造能够覆盖带动黄南、果洛、临夏、甘南等临近州市的区域型畜牧业仓储物流中心、贸易洽谈中心、信息传播中心和科技交流中心,从而提升河南县畜牧产业的竞争力。四区,即欧拉羊养殖优势区(东南部山地河谷区)、欧拉羊繁育优势区(中北部滩地丘陵区)、河曲马繁育优势区(东南部山地河谷区)、牦牛养殖优势区(赛尔龙、宁木特两个乡镇)。多点,涉及地区包括优干宁、托叶玛、多松、宁木特、赛尔龙、多松等6个乡镇草场退化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开展草原生态修复、草场围栏、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等项目。

4.推进产业化发展,提升牧业整体效益。产业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阶段,要针对草原畜牧业产业链接松散、竞争力不强的实际,把推进产业化作为实现现代牧业、现代工业和现代商业紧密结合的抓手,改变长期以来畜牧业生产、加工、销售分割的状况,打造产加销一体化的现代牧业体系。一是从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全局高度,合理整合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草原经营权流转,引导规模经营,加快向集约型转变;按照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的要求,依据绿色有机养殖标准,组织现有合作社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养殖,稳定产能,统一产品质量标准,提高生产效益。二是引导扶持企业进驻有机产业园区,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实现聚集经济效应。尤其是突出区域特色,敞开大门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通过收购、兼并、入股、联营等方式,以加工环节为突破,重点培育加工型、运销型龙头企业,在开发牧业上下游产品上做文章,延伸产业链,提升畜产品增值能力。三是构建并完善“企业+合作社”利益关联机制,处理好“合作社+牧户”的利益分配关系,组建龙头企业与牧民联合的利益共同体,形成品牌拓市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牧户的经营格局。通过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使河南县高原绿色食品进入千家万户,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造福城乡消费者。

畜牧业发展篇9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目标,以规模化养殖、协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标准化规范为手段,全面推行畜牧战略,尽快让畜牧业成为我区农民致富的主要手段。

(二)基本原则

1.突出发展规模化养殖

规模化养殖是我区畜牧业转型的主要标志,也是畜牧业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必然趋势,集中精力抓好规模养殖是今后我们的主要工作,因此要采取得力措施促进这一进程的快速实现。

2.实施多元开发

坚持市场运作,通过政府推动、示范带动、效益推动和对外招商等行为,实现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鼓励和支持各行业、各部门和各种经济成份积极参与畜牧业生产。

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坚持牢固的科学发展观,立足发展现代畜牧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实施,实现环境资源、效益和发展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二、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__年,使我区猪、牛、羊、禽的存栏量分别达到26万吨、6万头、30万只和300万只;出栏分别达到45万头、3.6万头、50万只和500万只;全年肉蛋总产达到6万吨,畜牧业产值6.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年度规划见附表)。

(二)技术目标

三元杂交猪推广率达到90以上,山羊改良率达85以上,黄牛改良率达100,家禽实现土洋结合,土种占20,引进品种占80。

禽疫病强制免疫率100,产地检疫率100,畜产品检验率100。

全面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申报3个以上无公害品牌。

(三)行业目标

规模养殖比重由目前的30提高到60以上,存栏3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达300户、500只以上的规模养禽户300户,着力培育万头猪场和6万只养禽场等大型养殖场,力争得到国家产业资金的扶持,实现养殖场和市场直供连接。

建立猪、牛、羊、禽四大产业基地,按照《XX区优势畜产品基地建设建设方案》的要求,到20__年基地建设要初具规模。

以畜牧局为牵头单位,成立养猪、养牛、养羊、养禽四大产业协会,到20__年初要实现协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使全区养殖业同一步调发展,强化养殖业与市场的衔接,增加养殖效益。

建设2-3个畜禽产品专业交易市场,扩大本地产品的市场号召力,放开畜产品流通市场,特别是生猪交易市场,防止人为操作畜产品价格,杜绝坑农事件的发生。

到20__年底,基本完善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培养和使用一批素质高的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人员。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加快发展畜牧业,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落实中央一号、省委8号和市委4号文件精神、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因此,各地要把发展畜牧业放在日常工作的主要日程中,甚至可以把畜牧业的发展作为特事来特办。要根据本规划的要求,结合各自的生产特点,认真制定本地畜牧业的发展规划,并严格按规划认真实施。

(二)切实执行“政企”、“技企”联系制度

“政企”、“技企”联系制度,是政府和业务部门与规模养殖户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养殖户解决生产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执行好本制度,可以使广大规模养殖户免除许多后顾之忧,一心一意扩大生产。因此,要制定操作性强的量化指标,以便政府对联系人员进行监督和评比表彰。

(三)优化环境,促进发展

制定切合实际、能够广泛吸引资金、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优化畜牧业发展环境。减免畜产品生产、流通、储运和交易等中间环节的收费,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优势服务,开辟绿色通道。

(四)区、乡两级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良种补贴和防疫体系建设,对成立农民合作组织和养殖协会进行资助。农业综合开发、扶贫资金等专项资金重点向畜牧业倾斜。金融部门应加大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力度,重点解决畜产品收购、营销、加工的贷款,支持养殖大户进行规模生产,要积极运用税收、贴息、提供担保等形式,多渠道吸纳民间资金投资畜牧业,鼓励打工回乡人员从事畜禽养殖。鼓励畜牧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和创办实体。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凡区外资金到我区搞养殖、办加工、做营销除享受规定的招商优惠政策外,还可在土地使用、税收减免、商务活动等方面享受更加优惠政策。

(五)加强培训,搞好示范

重点是做好养殖大户的培训。不仅要做好标准化生产等技术的培训,更要加强经营管理和市场信息的培训,通过推广综合配套的先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畜牧部门要制定好入乡、入村、入户培训计划,力争使每个养殖户每年都能接受2次以上的培训。

畜牧业发展篇10

一、当前基层畜牧业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

1.农村养殖户缺乏技术

长期以来,农村生产模式还是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小规模生产、自然经济仍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在养殖业方面则体现为以散养为主,处于家庭生产的副业地位,这种散养模式与科学化、规模化、集体化生产的现代养殖业相比相距甚远。散养户养殖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及生产条件相对落后,尤其在思想意识方面还不能适应现代化养殖业的需要,大部分散养户、养殖户仍旧把农业养殖当作家庭收入的一个补充形式,加之这些养殖户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接受现代化的专业养殖技能比较困难,这也成为在农村大规模发展养殖业的一大障碍。

2.环境污染严重

畜牧养殖所产生的大量粪尿如果处理不好,则直接造成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现今小部分规模养殖场还是小区规模的家庭散户养殖,对畜禽的粪尿处理还缺乏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废物处理系统,粪便未经处理直接大量的露天堆放或是直接排入河流,造成对家畜和环境的污染,同时这些大量放置的粪尿也造成一些人畜疫病的发生。现有解决方法一般为水冲式和沼气沼气利用,采用水冲式清粪则需要大量的处理污水,这些污水如能经过分离后排入农田的话可以达到利用效果,如直接或间接排入河道,对地表水的污染也很严重。另外,畜禽粪便发酵后产生大量的CO2、NH3、CH4等有害气体,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则会危害人类健康,加剧空气污染,引起地球温室效应,但收集利用加工成沼气的话将实现再利用。

3.饲料资源短缺

长期以来,基层畜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粮食生产,虽然我国粮食总产量有一定增长,但增幅不太大,加之畜牧养殖用地因各种原因逐年减少,畜牧业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受到粮食产量的制约,畜牧业飞速发展导致饲料用粮大幅长升,目前我国的饲料用粮约占粮食的1/3,则存在着人畜争粮的问题。这种饲粮短缺的情况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4.畜产品药物残留高

随着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和饲料添加剂等在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在实现降低动物死亡率、缩短动物饲养周期、促进动物产品产量的增长的同时,操作和使用不当以及少数养殖户在利益驱使下违规违法使用,造成畜产品中的兽药及一些重金属、抗生素等危害人体健康的兽药残留增加,使畜产品的安全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

二、对策

1.提高对养殖业的认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各地大量散养户养殖户占相当大比重的前提下,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非常重要,一定要脚踏实地学好,用好养殖技术知识。养殖实用技术的普及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是政府主管部门要重视养殖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有计划地组织各种不同层面的养殖实用技术传授,举办各种培训和学习班,对规模场实行资金扶持。另一方面是转变养殖户的观念,只有转变养殖户传统的养殖观念,学习专业的养殖知识和技能,才能实施整个畜牧养殖业的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结构转变。

2.大力推进规模化养殖

根据畜牧业发展现状,建设规范化的养殖小区或养殖场,政府部门制定畜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并认真执行,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支持规模和生态养殖式发展。建立规范化的养殖小区,这样才能实现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的管理,利用加快优势畜产品的区域布局,着重利用有利的畜种资源,发展有竞争力的畜产品品牌,力争实现产品规模化、安全化,效益化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标准化生产

提高畜产品质量水平,就需要建立健全农副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推广各类标准化示范养殖区和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在原材料采购、生产设备、产品加工、检测等各个环节入手,建立一套科学严密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这也是实现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实践证明,无论农产品还是畜产品,只要有质量、有品牌,就会提高市场竞争力。

4.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