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汇算清缴十篇

时间:2023-03-19 19:51:50

所得税汇算清缴

所得税汇算清缴篇1

按目前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会计账务中对投资采取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当采取成本法核算时,投资企业只有在实际取得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时,才确认投资收益。而当采取权益法核算时,只要被投资企业帐面上净资产发生了变化,投资企业就要对投资收益作帐务处理,不论实际是否收到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

从税法的角度来看,在所得税处理上,不论投资方企业对投资采取何种方式核算,投资方企业只有在被投资方企业实际做利润分配处理时确认投资收益的实现。如果被投资企业会计账务上实际未做利润分配处理,而投资方企业在会计处理上以权益法核算时,已按投资比例作了投资收益处理,则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应予以调整。

按权益法核算的未收投资收益如何在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中进行调整呢?

在企业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中共有一张主表十四张附表,主表与附表之间有严密的数字勾稽关系。在主表中反映的投资收益金额与附表三中的数字相吻合。但这儿所反映的“投资收益”金额并不就是账面上“投资收益”所反映的金额。

《投资所得(损失)明细表》中涵盖的内容既有短期债权也有长期债权,既有投资收益也有转让所得或损失,这些内容根据要求可一一找到相对应的数字进行填列。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短期债权投资收益的填列。会计制度规定对持有短期债权投资过程中实际取得的利息,作为投资成本收回,冲减投资成本,不确认投资收益。而税收规定,除了投资初始时支付的款项中包含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利息外,其他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一律确认为利息所得,而不冲减投资成本。所以填列短期债权投资收益时,既要分析“投资收益”科目贷方发生额,也要分析短期债权贷方发生额。将收取的利息冲回投资成本的金额作为短期债权投资收益进行填列。

股权投资的持有收益,要按免于补税的投资收益和需要补税的投资收益分别填报。涉及补税的短期股权投资收益,被投资方企业适用同一税率的可以分类填报;涉及补税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按被投资企业名称分项填报。

其中,股权投资中属于免税的投资收益合计数,填入附表七《免税所得及减免税明细》表的第5行“免于补税的投资收益”。而附表七《免税所得及减免税明细表》中的第1行又与主表第18行相对应。

股权投资中属于免于补税的投资收益,其计算的被投资方已缴纳所得税额的合计数(第5列),作为计算主表第19行数额的基础。

这儿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是指在被投资方会计上进行“利润分配”账务处理时,投资方确认的投资收益,投资方不一定已实际收到,即税法上对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的确认已偏离了权责发生制原则,更接近于收付实现制,但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收付实现制,也就是说,税法上不确认会计上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这是税法与会计的差异之一。

那么如何界定被投资方会计上已进行了“利润分配”账务处理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法》将投资收益作为居民企业的一项所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法》第三条规定: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企业所得法第三条所称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指出企业所得法第六条第四项所称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因权益性投资从被投资方取得的收入。

按《新企业所得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解释,对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按照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益的实现。

在会计实务中,企业一般在年底结出净利润后,对净利润进行账面上的分配,即按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公积金,按经企业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的比例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计算应付股利等。到次年经过有权机构批准再进行实际的股利分配。

那么我们认为利润分配的确定日期就应该是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既不是每年年底根据账面利润按权益法核算的应收投资损益,也不是指次年进行实际的股利(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和非货币性资产分配额等)分配的时间。

现举例说明:

2008年1月1日A企业对B企业投资500万元,占B企业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5%。2008年12月31日B企业实现净利润200万元。2009年5月20日B企业宣布分配现金股利20万元。2009年6月20日,B企业实际分配现金股利20万元。2009年12月31日,B企业实现净利润220万元。A企业与B企业所得税率均为25%。

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要求,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通常情况下,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或20%以上,但不超过50%,或虽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1)2008年1月1日,A企业对B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B企业)500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00

(2)2008年12月31日,A企业按投资比例享有的B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确认投资收益50万元(200×25%):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500000

贷:投资收益500000

(3)2009年5月20日,B企业宣布分配现金股利20万元,A企业计算应收股利为5万元(20×25%):

借:应收股利5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500002009年5月20日即为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的决定日期。

(4)2009年6月20日,B企业实际分配现金股利20万元。A企业按实际收到金额5万元入账:

借:银行存款50000

贷:应收股利50000

(5)2009年12月31日,A企业按投资比例享有的B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确认投资收益55万元(220×25%):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550000

贷:投资收益550000

在2008年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表中,A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假设只此一项投资)就不应填列对B企业的收益50万元。那么这50万元在哪儿填列呢?

从2007年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表来看,这50万元没有任何地方可填,即这50万元按被投资方实现的净利润而确认的投资收益无需填列,也不需进行调整。

在2009年的所得税汇算清缴中,对B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按5万元填列,损益确定的日期为2009年5月20日。并将5万元填列在主表第2行“投资收益”栏内。

因为A企业B企业所得税率相同,此投资收益5万元为免税投资收益,并将此数额5万元填入附表七《免税所得及减免税明细表》的第5行“免于补税的投资收益”。而附表七《免税所得及减免税明细表》第1行“免税所得合计”又等于主表第18行“免税所得”。

据此,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关于投资收益的处理填报完毕。即对对外投资所获得的投资收益如何纳税处理完毕。

二、相关概念和规定

企业的投资收益是指企业通过权益投资从被投资企业所得税后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金中分配取得的的所得。投资方从被投资方企业分配的收益包括全部的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

按国家税务总局的[2001]118号文件规定,凡投资方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的,除国家税收法规规定的定期减税、免税优惠以外,其取得的投资损益应按规定还原为税前收益后,并入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补缴企业所得税。

国税发[2001]118号文件的实质是确定了投资方分回的税后投资收益应该补缴企业所得税的比例。投资方企业与被投资方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的差异,是指除税收法规规定的定期减税、免税以外的差异,如果投资方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法定所得税税率相同,而被投资方企业因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其实际使用的所得税税率低于投资方企业的,投资方企业从其分回的税后投资收益,不用补缴企业所得税。

参考文献:

[1]刘左/靳东升:《中国所得税(最新版)》2006年出版,企业管理出版社.

[2]解学智:《公司所得税》,中国财经出版社.

[3]2009年度中国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用书《财务与会计》,中国税务出版社.

[4]2009年度中国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用书《税法(一)》,中国税务出版社.

[5]2009年度中国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用书《税法(二)》,中国税务出版社.

[6]《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自2008年1月1

所得税汇算清缴篇2

一、汇算清缴工作内容

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非居民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应首先按照《办法》的规定,自行调整、计算本纳税年度的实际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应纳所得税额,自核本纳税年度应补(退)所得税税款并缴纳应补税款;二是主管税务机关对企业报送的申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审核,下发汇缴事项通知书,办理年度所得税多退少补工作,并进行资料汇总、情况分析和工作总结。

二、汇算清缴工作程序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分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各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及时间要求安排如下:

(一)准备阶段。主管税务机关应在年度终了之日起三个月内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宣传辅导。以公告或其他方式向企业明确汇算清缴范围、时间要求、应报送的资料及其他应注意事项。必要时,应组织企业办税人员进行培训、辅导相关的税收政策和办税程序及手续。

2.明确职责。汇算清缴工作应有领导负责,由具体负责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日常管理的部门组织实施,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完成。必要时,应组织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3.建立台账。建立日常管理台账,主要记载企业预缴税款、享受税收优惠、弥补亏损等事项,以便在汇算清激工作中进行核对。

4.备办文书。向上级税务机关领取或按照规定的式样印制汇算清缴有关的表、证、单、书。

(二)实施阶段。主管税务机关应在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完成企业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有关资料的受理、审核以及办理处罚、税款的补(退)手续。

1.资料受理。主管税务机关接到企业的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和有关资料后,应检查企业报送的资料是否齐全,如发现企业未按规定报齐有关附表、文件等资料,应责令限期补齐;对填报项目不完整的,应退回企业并责令限期补正。

2.资料审核。对企业报送的有关资料,主管税务机关应就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进行审核:

(1)企业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与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的数字是否一致,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对应,计算是否正确。

(2)企业是否按规定结转或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额。

(3)企业是否符合税收减免条件。

(4)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机构、场所,选择由其主要机构、场所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是否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以及各机构、场所账表所记载涉及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各项数据是否准确。

(5)企业有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境外所得应补企业所得税额是否正确。

(6)企业已预缴税款填写是否正确。

3.结清税款。主管税务机关应结合季度所得税申报表及日管情况,对企业报送的年度申报表及其附表和其他有关资料进行初步审核,在5月31日前,对应补缴所得税、应办理退税的企业发送《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涉税事宜通知书》,并办理税款多退少补事宜。

4.实施处罚。主管税务机关对企业未按《办法》规定办理年度所得税申报,应按照规定实施处罚;必要时发送《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核定通知书》,核定企业年度应纳税额,责令其缴纳。

5.汇总申报协调。

(1)汇缴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在接受企业年度所得税汇总申报后,应于5月31日前为企业出具《非居民企业汇总申报所得税证明》。

(2)汇缴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对企业的汇总申报资料进行审核时,对其他机构的情况有疑问需要进一步审核的,可以向其他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发送《非居民企业汇总申报纳税事项协查函》(见附件1),其他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负责就协查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并将结果函复汇缴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

(3)其他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在日常管理或税务检查中,发现其他机构有少计收入或多列成本费用等所得税的问题,应将有关情况及时向汇缴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发送《非居民企业汇总申报纳税事项处理联络函》(见附件2)。

(4)其他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按照《办法》规定对其他机构就地征收税款或调整亏损额的,应及时将征收税款及应纳税所得额调整额以《非居民企业汇总申报纳税事项处理联络函》通知汇缴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汇缴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对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税总额作相应调整,并在应补(退)税额中减除已在其他机构所在地缴纳的税款。

(三)总结阶段。各地税务机关应在7月15日前完成汇算清缴工作的资料归档、数据统计、汇总以及总结等工作,并于7月31日前向税务总局报送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总结及有关报表。工作总结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基本情况及相关分析。

(1)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企业税务登记户数、应参加汇算清缴企业户数、实际参加汇算清缴企业户数、未参加汇算清缴企业户数及其原因、据实申报企业户数、核定征收企业户数;据实申报企业的盈利户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减免所得税额、实际缴纳所得税额、亏损户数、亏损企业营业收入、亏损金额等内容;核定征收企业中换算的收入总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减免所得税额、实际缴纳所得税额。

(2)主要指标分析和说明。主要分析汇算清缴面、所得税预缴率、税收负担率、企业亏损面等指标。

(3)据实申报企业盈亏情况分析。根据盈利企业户数、实际参加汇缴户数分析盈利面变化情况;分析盈利和亏损企业的营业收入、成本、费用、未弥补亏损前利润总额、亏损总额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原因等。

(4)纳税情况分析。包括预缴率变化,所得税预缴、补税和退税等情况。

2.企业自行申报情况。主要包括申报表及其附表的填写和报送,自行调整的企业户数、主要项目和金额等情况。

3.税务机关依法调整情况。主要包括税务机关依法调整的户数、主要项目、金额,同时应分别说明调增(减)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所得税额、亏损总额的户数、金额等情况。

4.主要做法。包括汇算清缴工作的组织安排和落实情况,对税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及对企业的前期宣传、培训、辅导情况,对申报表的审核情况以及汇算清缴工作的检查考核评比等情况。

所得税汇算清缴篇3

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流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个税所得税汇算清缴是需要在税务局网上申报的,按照您个人收入情况填写申报表,按照个人所得税申报。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向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报送《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1、网上申报:个人所得税APP和自然人电子税务局WEB端,这两款软件都是国家税务总局推出的,放心使用,而且退税更快!2、邮寄申报:需要将事先填好的《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及其他资料寄送到指定的税务机关。3、办税服务大厅申报:比较传统的办理方式,也要填写纳税申报表,并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前往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或专区办理申报。

(来源:文章屋网 https://www.wzu.com)

所得税汇算清缴篇4

所得税新政策主要变化点

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25号公告对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办法由原自行计算扣除和经税务机关审批扣除两类改为现行的“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扣除,以“专项申报”取代“审批”。对企业而言,申报手续看似简化,实际税务风险却大大增加,资产损失所要求提供的证据丝毫没有放松反而比原来的更加具体,并且公司应承担真实申报的责任,税务机关保留追查的权力,这就要求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资产损失内部核销管理制度,及时收集、整理、编制、申报详细的资产损失的内部和外部证据材料,并且正确区分清单申报和专向申报资产损失,同时收集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以方便税务机关检查。对无法准确判别的,建议采取专项申报的形式申报扣除以规避风险。

2011年2月的《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明确了发票上财务专用章的使用被禁止,只能加盖发票专用章.企业应自查发票章是否合规,不合规的及时补盖.同时注意未按规定取得的合法有效凭据不得在税前扣除,没有填开付款方全称的发票应及时补充完整。

关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是否及时审批或备案

检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是否已取得税务机关审批文件,比如西部大开发15%税率优惠以及两免三减半政策等等(不是全部),按照规定所有需审批的事项原则上均应在年度纳税申报之前办理完毕。

应逐项检查是否有需备案的事项准备备案材料。需事前备案的有:企业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加速折旧的,应在取得该固定资产后一个月内备案;以及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额和技术转让等等。汇算清缴时需备案的有: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征企业所得税;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安置残疾人员工资加计扣除;企业资产损失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两种申报形式等等。

关注是否审批或备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没有申批或者备案的不能享受税收优惠;二是只提出申请但没有接到税务机关出具的接受批准或备案凭证也不能享受税收优惠;三是税务机关批准或接受备案凭证应加盖该机关印章并注明日期。

汇算清缴中资产方面的风险点

检查应收账款是否存在已作坏账核销但未办理资产损失专项申报的事项。

对账龄超过三年、确已收回无望、符合坏账核销标准的应收款项,应准备核销必备资料,以便及时办理资产损失专项申报。对存在诉讼事项的应收款项,应及时根据法院的败诉判决书、裁决书等确定资产损失,办理资产损失专项申报。对账龄长的应收款项,要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是否存在已吊销、注销、撤销、破产等情形,并及时取得相应证据。

检查其他应收款,尤其要关注股东的借款,对不能及时归还的应要求在年底重新办理借款手续。

因为税法规定凡纳税年度终了后,股东向企业的借款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即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并依据“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同时关注职工借款,在年底结账前督促其对已发生的费用及时报销,尤其是长期出差在外人员未报的费用,尽量避免跨期费用。

存货资产要点:

(1)原材料暂估入账并已投入消耗的情形,注意应及时索取发票并进行账务处理,从而避免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其成本不能税前扣除的风险;(2)注意企业所得税法不允许选择采用后进先出法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因此在会计上若采用了后进先出法,那么在汇算清缴时也就必须进行必要的调整;(3)关注因管理不善造成的非正常损失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需要做损失专项申报的情形,应搜集相关证明材料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作专项申报。

固定资产自查要点:

(1)税法规定固定资产折旧除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而会计从谨慎性出发未使用的固定资产是计提折旧的,也就是说会计上闲置未使用的设备计提的折旧要做纳税调整。(2)注意折旧年限是否低于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3)食堂用房、职工宿舍等福利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应计入“福利费”项目。(4)未取得发票的固定资产已经计提折旧是否取得发票以及未取得发票的时间是否超过12个月,根据国税函[2010]79号文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提折旧,待发票取得后再进行调整。因此如果取得发票后要求调整已计提的折旧,并调整相关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这一般是按照“调表不调账”的原则处理,但该项调整应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进行,如果超过12个月未取得发票的,必须对原先已经暂估计提的折旧进行全面调整,并补缴纳企业所得税;(5)提前报废的资产,应及时进行变卖处理,并根据相关要求准备证明材料以备专项申报。

汇算清缴中费用项目的风险点

交际应酬费重自查要点:

(1)注意应酬费不等于餐费,自查有无将职工聚餐的餐费计入应酬费;(2)自查有无将应酬费计入会议费,应将业务招待费与会议费严格区分,会议费的列支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3)按照发生额的60%和营业收入的5‰较低者扣除;(4)业务招待费在营业收入的8.3‰是节税临界点,利用这个点用足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减少企业所得税支出。

会议费自查要点:

(1)注意发票后面附件证明材料是否齐全,具体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内容、目的、费用标准、支付凭证等,仅仅以票据为会议发票是不可以的,能补充完整的及时补充;(2)由于税务机关非常关注将招待费变通为会议费,会议中的大额餐费应尽量避免单独开具发票,以免其他证明资料不全时,产生被归于业务招待费的误解。

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和非广告性的赞助支出要注意:

(1)生产经营无关的非广告性的赞助支出不得税前扣除,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中应作为调增事项处理;(2)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是作为广告费核算的,在实际处理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时应注意与相关接受赞助方签订协议,并在协议中约定相关广告宣传的有关内容,并通过拍照方式保留宣传的具体内容等,对取得的相关票据开具的内容应注意不得有“赞助费”的内容。

关注通讯费各地政策差异:

税务总局将此项政策的标准制定权交给了各地省级国税、地税,各地规定千差万别,所以应详细查阅本省税务机关制定的标准,以免因政策适用不当产生纳税风险。同时提醒国税函[2009]3号规定,自2011年度起对企业发放的通讯费补贴明确在福利费列支。还有企事业单位必须事先将本单位通讯费补贴的具体方案报主管地税机关备案,否则一律不得予以扣除。所以建议相应的应对措施是:不建议采用发放通讯补贴的形式,而采用实报实销的形式;建立通讯费用报销制度,明确扣除标准,把通讯费用的支出控制在扣除标准内;以公司的名义统一预存手机费,并且统一开单位名称的发票。

工资薪金资产要点:

(1)工资薪金符合“实际发生”及“合理性”(即符合五个原则的)的准予扣除;(2)还应注意明显的工会人员、食堂等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应在职工福利费中列支;工程人员的工资在在建工程中列支;(3)审核工资中是否有支付劳务工报酬未取得劳务发票的,将正式职工与劳务工相区分,没有取得劳务发票的最好到税务机关代开劳务发票,同时注意劳务费不得作为三项经费计提基数;(4)注意残疾人员工资加计扣除要符合相应条件,同时一定注意要进行“备案”;(5)对跨期计提与发放的工资(计提未发放的,或者发放上年计提的)是否做纳税调整,具体要求跟当地税务咨询。

职工福利费的资产要点:

(1)注意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不属于劳保费,而是属于职工福利费,国税函[2009]3号文件将取暖、防暑降温费纳入福利费的范围这一点需要好好把握;(2)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该单独设置账册,进行准确核算,没有单独设置账册准确核算的,税务机关应责令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税务机关可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进行合理的核定;(3)2011年第34号公告对企业员工服饰费用的扣除做了明确规定,要点如下:由企业统一制作员工统一着装的可以在税前扣除,如果直接购买的应按“福利费”相关规定扣除,“制作”和“购买”账务处理的区别一定要把握。

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要注意:

(1)要把握职工参加社会上的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的在职教育,不属于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应做纳税调整;学历教育还包括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参加费用相对较高的培训和学习,比如参加MBA、EMBA学习的教育费用;(2)职工教育经费也存在可纳税调减的情况,广告和业务宣传费也是如此。

工会经费自查要关注:

(1)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0号中规定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可凭合法、有效的工会经费代收凭据依法在税前扣除,自2010年1月1日起,在委托税务机关代收工会经费的地区,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也可凭合法、有效的工会经费代收凭据依法在税前扣除;(2)考虑权责发生制原则,应注意工会收款凭证的所属年度,严格来讲,本年上缴上年度工会经费应在上年度扣除,不应在本年度税前列支,而作为时间性差异处理;(3)没有工会专用凭据(工会经费缴拨款专用收据或地税缴款书等缴款证明)列支的工会经费应做纳税调整。

利息支出自查注意以下几点:

(1)关联方2:1的债资比(一般企业);(2)个人借款利息注意下列关键词(合同、利率、票据、个税);(3)投资者未缴足其应缴资本额应缴资本额的差额应计付的利息,不得税前扣除;(4)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34号公告对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做出了说明:既可以是金融企业公布的同期同类平均利率,也可以是金融企业对某些企业提供的实际贷款利率,这一条对企业很有利,注意加以运用。

及时催要已做成本费用但未按时取得的有效凭证。

根据34号公告,当年度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

汇算清缴中收入的风险点

会计上收入的确认条件和税法不同。会计注重风险和报酬的转移而税法侧重于税款的征收不考虑企业的经营风险,作为企业财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会计按谨慎性原则未确认的收入,而税法规定应确认收入的事项,进行纳税调整防患于未燃,以免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租金收入和利息收入自查注意确认时点不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

会计一般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而税法按合同约定的付息日期和付租日期确认收入,比如企业的一项长期债权投资,合同约定在到期日一次性还本付息,会计处理时应当按权责发生制分期确认利息收入,而税务则平常不确认利息收入,当债权到期时,一次性确认利息收入。对会计平时确认的利息收入应当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到期时再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不征税收入的自查要点:

(1)审核资金拨付文件和管理要求(财税[2011]70号文所规定的拨付单位、拨付用途),是否属于不征税收入(三个条件同时符合);(2)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形成的资产折旧或支出不能在税前扣除;(3)准确区分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免税收入支出形成的资产折旧或支出准予在税前扣除。

股息、红利等收入的自查要点:

税收与会计差异的调整,在成本法下会计确认投资收益,而税法确认为免税收入,需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在权益法下会计按被投资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确认投资收益,而此时税法尚不确认收入,需调减应纳税所得额;而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企业会计上作冲减投资账面价值处理时,税法应确认收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但因为是免税收入,同时在相应的申报表栏次做纳税调减。

关注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情况:

视同销售收入项目主要关注将货物用于捐赠、赞助、广告、样品、职工福利等;视同销售计税金额的确定是否正确;视同销售流转税与企业所得税的范围不一致,处理是否正确。另税法规定销售额和折扣额必须在同一张销售发票上注明,才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计算征收所得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则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纳税人发生事后销售折让、折扣时,需要取得购货方税务机关开具的红字发票通知单,据此开具红字发票,冲减退回当期销售商品收入,不符合规定的应做纳税调整。

汇算清缴中负债及利润分配的风险点

账龄超过两年的应付款项和预收账款税法上要求并计应纳税所得处理,但是注意以后年度支付时可以作纳税调减,这条请关注当地税务是否有特殊规定。

应付账款中的暂估入账项目,汇算清缴前是否取得合法发票,对未按规定取得发票的暂估入账,应结合当期存货和成本的结转,做纳税调整。

关注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是否有增加,增加部分是否缴纳印花税,从而影响当年的企业所得税。

关注未分配利润本年度是否有利润分配,支付外方股东股息时是否及时扣缴税款。

汇算清缴中的其他风险

关联交易是近来税务稽查的重点之一。要自查关联交易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注意搜集证明自己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相关证据;符合条件的要准时报送同期资料。

公益性捐赠关注点:(1)是否属于均已经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的名单;(2)2011年7月1日起,国家规定的公益事业捐赠统一票据分为二种:公益事业捐赠统一票据(本装票),公益事业捐赠统一票据(滚筒机打);(3)要加盖接受捐赠单位印章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收据联。

国税函[2009]34号【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预缴工作的通知】,原则上各地企业所得税年度预缴税款占当年企业所得税入库税款(预缴数+汇算清缴数)应不少于70%。根据这条对于平时计提各项应付款项或预提费用较多、年底未实际结算从而导致当年度纳税调增金额较大的,应注意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占全年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比重可能偏低,主管税务机关可能进行纳税评估。为避免风险此类公司应注意完善平时预提各项成本费用的依据:如合同、协议、公司管理层关于应付花红的方案、资产减值损失发生的计算过程等等。

业务招待费、广告费的计税基数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视同销售收入三项合计,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房款可在收取当年作为计提基数,以后年度确认为会计收入时不得重复作为基数。

所得税汇算清缴篇5

摘要:作为企业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企业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处理过程中,因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技术性强、政策性强,相应带来了很多潜在税务风险。因此,本文探讨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常见的涉税问题,期望通过相应分析可以给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带来实质性帮助,从而有效的规避税务风险。关键词: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税务风险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税收政策多,所得税申报表设计方面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也非常复杂,难度大。因此,企业在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过程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税收政策,注意制定相应税务风险管控方略,实现降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实务中税务风险,从而保证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正常进行,切实维护国家税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一、企业所得税汇算中所存在的税务风险(一)税款错报风险企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缴税款时因对政策理解偏差错用税率、计算错误等原因非主观故意计算税款错误时,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多缴税款占用企业资金流超过三年期将错过时效,缴纳不足或者是不缴纳税款给企业的带来了一定的税务风险和经济损失。(二)法律惩处风险企业纳税人在进行税款申报时,通过减少应税收人或者多报企业成本费用支出方式来降低税款缴纳。这些表面上看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收入,但是实质上也给企业带来潜在税务风险。一旦税收部门数据评估发现异常,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就要受到严重惩处,将承担一定的法律刑事责任。(三)纳税申报表填写不规范带来的风险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每个企业最重要的涉税业务。每年政策都有不一样更新。2014年所得税汇算清缴正式启用新的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41张申报表,填报难度较大。2015年度汇算清缴,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3号又更新了3张所得税申报明细表,修改了若干填报口径。每一张表之间都有着紧密关联,因此,如果企业其中一张表填报出现相应错误,就会影响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正常进行。(四)税收政策掌握不及时、税收优惠政策享受不充分风险由于纳税人对税收政策掌握不全面、没有及时更新税收政策,未认识所得税汇算清缴财务与税务处理不一致的重要性,导致企业税收政策执行不符合要求。企业要做好所得税汇算清缴应充分享受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创造税收价值。但是在实务中企业由于未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最终与税收优惠擦肩而过,从而没有很好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的节税效应,加大了企业税负负担。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税务风险规避措施为了广大企业更好的应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把握财税政策依法进行汇算清缴,避免企业多缴或少缴税款,面临补税、滞纳金和罚款的税务风险,现总结汇算清缴实际工作中应该关注的、容易出现风险的几个要点,以便最大限度地规避企业涉税风险。(一)及时学习税收政策,依法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1.视同销售收入的税务处理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属于企业自制的资产,应按企业同类资产同期对外售价确定销售收入;属于外购的资产,可按购入时的价格确定销售收入。 2.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的区别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如软件企业享受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所退还的税款,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相应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取得的各项免税收入所对应的各项成本费用,可以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目前包括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等权益性收益,给予了免征税款。3.正确划分业务招待费支出范围,用足政策业务招待费支出,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必要的、合理的交际、应酬支出。通常将业务招待费的支付范围界定为餐费、接待用品包括茶叶、香烟、赠送的礼品等。在实践中,企业存在将交际、应酬支出计入办公费、业务宣传费等其他费用科目,应作必要的重分类转入业务招待费合计汇算清缴。企业可测算全年营业收入用足该项税务扣除政策,例如某企业全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则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5000×0.5%=25万元;25/60%=41.67万元。4.合法列支成本、费用支出准确把握税前扣除应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合法合理性原则、真实相关性等原则列支企业当年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税前扣除的合法有效凭证包括发票、财政票据、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合法有效凭等。如,企业支付员工工资时,可根据工资发放表、劳动合同社保缴纳情况、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等原始凭证做为税前扣除的依据。5.研发费加计扣除所得税优惠事项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按不低于10年分期摊销。企业应当不迟于年度汇算清缴纳税申报时,向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备案表》和研发项目文件完成备案,并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对享受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按研发项目设置专账,准确归集核算当年可加计扣除的各项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文件执行研发费加计扣除,避免核算不清,错失加计扣除所得税优惠。(二)完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完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加强企业管理部门对税务风险管理认识。可以通过相应税务知识教育,让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创建重要性,从而提高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其次,企业要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理念进行相应税务风险管理机制探索,从而制定出适合自身企业的税务管理体制。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一些有关涉税的工作可以交由服务质量高的中介机构来办理,提高企业汇算清缴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最后建立相应的审核评估制度,通过相应考察来降低潜在税务风险发生概率。(三)依法填报纳税申报表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填报说明规范申报表的填报。(四)加大企业监督管理力度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根据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做好纳税调整,对企业防范税收稽查风险有着重要意义。企业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从企业自身企业角度来说,企业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纳税管理部门,通过这个专门监督机构来实现税务有效管理。同时税务征收管理部门也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监督力度,严格按照相应税收政策进行税务征收和管理,保证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顺利进行。三、结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作为企业工作中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税务处理具有积极作用。企业要加强这方面管理,通过完善税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来提高税务政策落实程度。同时可以通过规范纳税申请表形式来实现纳税申报表统一管理,避免不必要的税务风险发生。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提升企业人员专业综合素质和加强监督管理方式来保证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顺利进行,促进企业发展。参考文献:[1]袁东霞.企业所得税汇算鉴证的风险研究[J].现代商业,2014(27):242-243.[2]林春微.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中的风险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4(22):251-252.[3]曹敏.风险服务合同下海外中资油田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讨[J].财政监督,2013(17):7-9.(作者单位:江苏苏瑞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所得税汇算清缴篇6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 汇算清缴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企业纳税年度终了后五个月内进行账目清查调整,确保所提交的年度纳税申报表以及附表的资料真实、完整,所计算的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真实、正确的过程。我国税务机关坚持依法治税的原则,加强税收的管理工作,积极运用企业所得税缴款发挥着调节社会经济、调控物资分配的作用。并在不断的进行改善,逐步实现了对国家政策的执行力度由弱到强,对外在服务上由差到好,从征收规模上由不到大的转变,税务机关的职能作用显得越来越显著。

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税务机关的规范化,税务机关加强了对税源的管理,税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得到了显著的增长,尽管如此,我国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解决。

1.思想上的消极化

尽管我国税务机关在规章制度制定上越来越完善,但在税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思想培训上没有跟上,致使税务人员仍然在原有的水平上停滞不前。思想上的消极化主要表现为推卸责任,认为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时企业自身的事,与税务机关无关,税务机关只需在年末进行企业所得税清缴就可以了;而现在许多企业则是认为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是税务机关的事,与企业自身的营运无关,不干系企业自身盈亏,对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不重视,以至于现在的很多企业都养成了以查代算的坏习惯,只有在税务机关进行企业所得税审查限期前才会想起进行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大大降低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严谨性,忽视了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分析工作。

2.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间不统一

对于国家税务总局新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同以前的管理办法相比在纳税主体上进行了调整。但对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限期并没有进行修改,也没有在时间上做明确的书面说明,导致各个地方的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时间不统一,企业的各项财务工作顺序安排不合理。

众所周知,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与企业所得税的减免、弥补亏损、财产损失、税前抵扣等政策的实行都息息相关。所得税汇算清缴需要在以上项目统计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然而这些项目在时间上与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时间出现了不协调的表现,以至于拖延了纳税工作的实施,不利于税务人员及时开展企业的稽查检查工作。

3.企业所得税所需递交的书面资料不合理

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年末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是通过提交的年度纳税申报表来反映的。然而年度纳税申报表是国家专门为上市公司而设计制作的,并非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而专门设定的,不适应所有的企业是可以预想的,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和特殊行业;而且现用的年度纳税申报表并不能有效的反应出企业的所得税的汇算清缴成果,并不能快速有效的对企业所得税自接进行汇算清缴,不利于企业做好对项目进行调整工作,不利于财务人员进行数据统计,更不利于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因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审批表单不专业,导致接下来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审核监督的不规范,不利于税务机关、企业进行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的开展。

4.企业日常管理化的错误

以上三点是我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所处的大环境,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那么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自身也存着不少的问题:企业一般都很重视企业所得税年度的清缴,却往往忽略了季度的预缴,要知道年度清缴与季度的预缴情况息息相关,年度清缴是在季度预缴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企业的这种行为正是本末倒置的表现。

5.申报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数据失真

企业所申报的数据严重失真,汇算出的企业所得税应清缴的项目不能真实的反应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目前很多企业存在这个问题,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的财务制度往往不健全,财务人员往往不能按照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准则进行做账记账,以至于平时账目混乱,年末很难根据财务数据真实的汇算出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

6.忽略企业自查工作

虽然每个企业都在做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但却只有少数的企业建立了完善的汇算流程,而其中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的就是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自查工作。企业如果忽视了税前的自查工作,在税务机关审查的过程中企业很有可能会承担涉嫌偷税漏税的风险,对企业的名义、利益都将带来不好的影响。

二、针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对策

1.加强思想教育

要想真正贯彻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首先要先从思想上进行教育,要使税务人员、纳税人在观念上得到转变。税务人员要做好宣传工作,前期要有计划的安排宣传、辅导工作,督促并帮助各个企业做好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企业在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时候如果遇到问题应及时向税务机关咨询,税务人员也应及时、耐心的子以指导,帮助企业顺利完成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

2.合理规定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间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主体是纳税企业,企业应自觉按时进行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不要一味拖延,等着税务机关催促时再做。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合理规定出适合本企业财务运营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间,强制财务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

3.建立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表

在国家还没有制定出一套专门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表之前,企业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特点制定出一套适合本企业经营特点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表,使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规范化流程化,这种表虽然不能对外汇报,但绝对有利于企业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使汇算清缴工作更快捷有效的完成,不仅可以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4.规范企业日常化管理

企业应加强日常化管理,加强对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的关注度,在“平时就做好年度企业所得税的清缴准备工作,这样在年末企业就可以做到忙而不乱。只有规范了企业日常财务基础管理制度,明确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流程,企业才从根本上规范了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

5.加强会计核算制度

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基础薄弱是使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所申报数据失真的根本原因。因为日常账目的不健全、不标准,导致年末申报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请表往往不能真实的反应出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企业管理层应该重视长远发展,而不应只关注眼前利益,加强企业财务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管理准则执行,减少企业存在的财务漏洞与风险,这样做既有利于国家征收税款,又有利于企业财务资金的女全。

6.做好企业自查工作

企业所得税汇算涉税项目很多,比如有无将上年发生的收入延至本年;有无免税流转或各项补贴,是否进入了企业所得税应纳项目;是否存在利用往来账户延迟收现,减少应纳税收入的现象……所以如果在企业所得税汇算前不进行自查工作的话很有可能陷入涉税风险。所以企业在自查时应注意各方而有无涉税项目,避免企业陷入涉税风险中。

参考文献:

所得税汇算清缴篇7

一、严格界定经营期间与清算期,正确划分经营期与清算期所得

企业清算是指《公司法》、《企业破产法》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情形,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业务已经终止,不再持续经营。企业清算期间主要清理、处置资产,偿还债务以及向所有者分配剩余财产等经济行为。企业在处置资产,偿还债务过程产生的所得或损失应依法办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激。

(一)企业清算期与正常生产经营期资产计量方法不同,确认转让所得或损失不同。企业正常经营期是在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公允价值、现值等进行计量,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企业清算期是在非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采用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由于资产计量方法不同,导致所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不同。

(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期所享有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清算期不能再享受。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期所享有的税收优惠政策,是指该企业在满足某项优惠政策所设定条件,或经有关主管部门认定后才能享受。若该企业进入清算期,非持续经营,意味着该企业不符合该项优惠政策所设定条件,不能再享受该项税收优惠政策。如某企业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经有关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优惠税率,若该企业进入清算期间,其清算所得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不能享受15%优惠税率。

(三)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期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经汇算清缴,属于多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可以申请退税。

综上所述,企业清算时,划分经营期与清算期的所得非常有必要。

二、划分经营期与清算期的所得应关注的事项

企业应当自宣告清算之日起6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经营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企业应当自清算开始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报送相关资料;企业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清算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和相关资料,办理企业所得税申报手续。

企业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经营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应当及时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进行全面清理,将属于经营期损失或收益计入经营期损益,作为经营期应纳税所得额。

(一)企业在清理资产时,应将属于经营期未处理资产损失及时处理,如:盘亏、报废、毁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损失;存货盘亏、报废损失;长期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未提足折旧补提折旧。与此同时,也应将属于经营期未处理资产盘盈计入经营期的收益,如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存货的盘盈。

(二)企业在清理债权时,应将属于经营期未处理债权损失及时处理,如:企业无法收回的债权,在符合坏账损失条件计入经营期的损失;企业在清理债务时,应将属于经营期未结转营业收入及时结转并计提相关的税金及附加,如:“预收账款”科目中未结转收入,“其他应付款”科目中未结转租金、押金收入等;另外,负债中无需支付款项转入经营期的收益。

(三)企业进入清算期,不再持续经营,经营期预提的费用应当冲回;经营期应当摊销费用转销完毕。

(四)企业进入清算期,不再持续经营,经营期计提的各种资产减值准备应转回;若该企业采用“递延所得税法”核算“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也应转回。

(五)企业进入清算期,经营期依法未弥补的亏损,可以用清算所得来弥补。

在实务操作过程中,有些企业的清算期很短,加之,清算费用很少,企业往往将经营期与清算期不加以区分,将经营期与清算期所得混在一起。企业没有将经营期与清算期企业所得税分别汇算清缴是不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存在缺陷

企业清算期间应纳税所得额=资产处置损益+负债清偿损益-清算费用-清算税金及附加+其他所得或支出-免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其他免税所得-弥补以前年度亏损,这个公式中没有考虑到清算期应纳税调整事项。

(一)“清算费用”中发生“业务招待费”能否税前扣除?

按照国税函[2009]388号规定:“清算费用”指纳税人清算过程中发生的与清算业务有关的费用支出,包括清算组组成人员的报酬,清算财产的管理、变卖及分配所需的评估费、咨询费等费用,清算过程中支付的诉讼费用、仲裁费用及公告费用,以及为维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合法权益支付的其他费用。上述“清算费用”项目是通过列举法反映出来,并没有不允许列支“业务招待费”。企业在清算过程中发生“业务招待费”,属于正常现象。企业清算过程中发生“业务招待费”能否税前扣除?扣除基数如何确定?若“业务招待费”能税前扣除,《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中如何填列?财税[2009]60号、国税函〔2009〕388号没有明确规定,这给实务操作带来了政策上的盲区。

(二)企业清算过程中因违反税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缴纳罚款或滞纳金如何在申报表中填列?

在实务操作过程中,清算企业因违反税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缴纳罚款或滞纳金的现象较为普遍。依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这部分罚款或滞纳金税前是不能扣除。若清算期缴纳罚款或滞纳金属于经营期违法、违规产生,应当计入经营期所得;若缴纳罚款或滞纳金属于清算期,由于《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没有纳税调整事项,无法在申报表中填列。

鉴于上述情况,笔者建议主管税务机关修订《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在申报表中增加“纳税调整”项目。

所得税汇算清缴篇8

   一、基本情况

(一)户籍管理情况

2016年度,全市国税系统共有企业所得税登记户8537户,其中,查账征收企业7660户,核定征收企业877户;核定征收面10.27%,与2015年度相比下降3.12%;877户核定征收企业中,全部为核定应税所得率的企业。

    (二)汇算清缴情况

2016年度全市国税系统共有开业户8537户,同比增加2253户,增长35.84%;应参加汇算清缴户7116户,同比增加874户,增长14%;实际参加汇算清缴户7116户,同比增加874户,增长14%。汇算清缴面为100%,审核通过率100%,预缴率77.54%。其中:内资企业实际参加汇算清缴户7042户,同比增加878户;外资企业实际参加汇算清缴户74户,同比减少4户。2016年度,全市国税系统汇缴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4510604.43万元,比上年增加498194.04万元,增长12.42%;发生营业成本3937642.7万元,同比增加463907.93万元,增长13.35%;实现亏损额合计27212.35万元,同比增加27238.10万元。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合计37359.09万元,同比减少3635.16万元,减幅8.87%。

各县区国税局2016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情况表

管理机关

汇缴情况

审核情况

应汇缴

户数

已汇缴

户数

申报率(%)

已审核户数

已审核通过户数

审核通过率(%)

贵池区国家税务局

2062

2062

100

2062

2062

100

东至县国家税务局

1304

1304

100

1304

1304

100

石台县国家税务局

354

354

100

354

354

100

青阳县国家税务局

1363

1363

100

1363

1363

100

九华山风景区国家税务局

60

60

100

60

60

100

池州经济开发区国家税务局

1973

1973

100

1973

1973

100

安徽省池州市国家税务局

7116

7116

100

7116

7116

100

    (三)企业盈亏情况

2016年全市国税系统应参加汇算清缴户7116户,其中盈利企业户数2072户,与上年同比增加100户,同比增长5.07%;亏损企业户数2277户,与上年同比增加580户,增长34.18%;零申报企业户数2767户,与上年同比增加194户,增长7.54%;企业盈利面29.12%,与上年同比下降2.47%。

(四)纳税调整情况

全部汇缴企业纳税调整增加额合计95393.2万元,纳税调整减少额合计30890.98万元,分别减少1747.19万元和3497.37万元,下降1.8%和10.17%;纳税调整后所得合计为22531.13万元,比上年增加21460.91万元,增加2005.28%;预缴所得税额合计28968.31万元,同比减少3915.17万元,下降11.91%,应补所得税额合计8390.79万元,同比增加280.01万元,增长3.45%。

(五)落实优惠情况

2016年度,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1281户,与上年同比增加3户。其中:30户纳税人享受了免税收入,同比增加3户,免税收入金额4875.14万元,同比增加1794.75万元;11户纳税人享受减计收入,同比增加1户,减计收入3057.38万元,同比增加2552.22万元;48户纳税人享受了加计扣除,其中:36户纳税人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同比增加27户,加计扣除金额6718.62万元,同比增加5437.65万元,12户纳税人享受支付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同比增加2户,加计扣除金额107.59万元,同比增加26.45万元;1006户纳税人享受减免税,同比减少539户,减免税2864.42万元,同比增加1007.25万元,其中:13户纳税人享受了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同比增加6户,享受减免所得税2186.02万元,同比增加1168万元;1350户小微企业享受优惠,同比减少190户,享受减免所得税801.77万元,同比减少32.3万元;77户纳税人享受了减免所得额,同比减少19户,减免所得额3254.93万元,同比减少1260.46万元。

池州市国税局2016年度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表

单位:户、万元

优惠项目

实际享受优惠户数

享受优惠金额

2016年度

2015年度

2016年度

2015年度

免税收入

30

26

4875.14

2896.08

减计收入

11

10

3057.38

1002.29

加计扣除

48

20

6826.21

3148.54

其中:研发费用

36

10

6718.62

3067.4

其中:残疾人支付工资

12

10

107.59

81.14

抵免所得税额

2

2

3.21

99.01

减免所得税

1005

1184

2862.24

2136.84

其中:一、小微企业

1350

1540

801.77

834.07

二、高新技术企业

13

6

2186.02

938.47

减免所得额

77

94

3254.93

4434.61

    二、所得税税源结构分布情况分析

(一)征收方式分析

2016年度,全市国税系统实际参加汇算清缴户数为7116    户,共实现企业所得税税款为37359.09万元,其中A类企业实际参加汇缴户数为6310户,共实现税款36966.04万元;B类企业实际参加汇缴户数为806户,共实现税款393.05万元。A类企业户数占汇算清缴企业总户数的88.67%,实现税款占汇缴税款比重98.95%。2016年度,户均税款贡献5.25万元,同比减少1.32万元,A、B类企业都呈现出不同程度下降趋势。

池州市国税局2016年汇缴企业实现税款情况表

单位:户、万元

类别

汇缴企业户数

汇缴企业实现税款

汇缴企业户均实现税款

2016年

2015年

2016年

2015年

2016年

2015年

A类企业

6310

5401

36966.04

40229.48

5.86

7.45

B类企业

806

841

393.05

764.78

0.49

0.91

合计

7116

6242

37359.09

40994.25

5.25

6.57

   (二)行业类型分析

    从下表可以看出,金融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是重点行业。从实现税款来看,金融业16户,制造业1801户,两个行业企业户数占总户数分别为0.22%和25.31%,实现税款占总税款比例为29.23%和27.84%;批发零售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实现税款较大,上述五个重点行业户数4204户,占总户数的59.08%,实现税款32402.22万元,占总税款的86.73%。相比其他行业,金融业和制造业是我市的主要支柱行业,其中制造业在行业户数中增速较快,制造业1801户,增加81户,实现税款10401.72万元,与上年同比增收3123.59万元,增幅42.92%;房地产业130户,同比增加21户,实现税款1762.1万元,同比减少1562.67万元,降幅47%。

池州市国税局2016年度分行业实现税款情况表

单位:户、万元

           行业

户数

税款(万元)

2016年

2015年

2016年

2015年

金融业

16

13

10920.59

12515.66

制造业

1801

1720

10401.72

7278.13

批发和零售业

2185

1901

5791.68

6693.88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68

50

3526.13

6895.7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20

280

1813.59

1988.66

房地产业

134

113

1762.1

3324.77

建筑业

239

128

1410.35

785.54

采矿业

157

162

1094.66

812.3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663

510

244.59

241.31

农、林、牧、渔业

1074

1030

186.44

14.85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34

97

154.98

350.91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35

123

30.48

59.63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94

71

19.32

28.3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7

7

1.83

0.26

住宿和餐饮业

36

15

0.22

0.3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9

11

1.86

教育

18

7

0.44

2.05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4

2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2

2

合计

7116

6242

37359.09

40994.25

   (三)分区域税源分析

2016年度,县区国税局企业所得税汇缴实现税款呈现“三增三减”态势。实现税款增加的单位:贵池区国税局、东至县国税局和青阳县国税局;实现税款减少的单位:开发区国税局、石台县国税局、风景区国税局。

从区域税源情况看,我局企业所得税税源主要集中在城区的开发区国税局和贵池区国税局,2016年度分别实现税款12567.26万元、12228.19万元,占实现税款总额的33.64%和32.73%;两个区局实现税款合计24795.45万元,占全部实现税款的66.37 %,汇缴企业共4035户,占实际参加汇缴企业总数的56.70%。下表可以看出,开发区国税局和贵池区国税局是我局汇缴实现税款的主力军,税源占比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各县区国税局2016年度实现应纳税款情况表

                                      单位:户、万元

 

单位

实际参加汇缴户数

实际应纳税额

 

占市局比重%

户数

增长

增幅%

税额

增减额

增、减幅%

开发区局

1973

226

12.94

12567.26

-4908.73

-28.09

33.64

贵池区局

2062

426

26.04

12228.19

1217.52

11.06

32.73

东至县局

1304

145

12.51

6433.15

302.04

4.93

17.22

青阳县局

1363

197

16.90

5216.95

45.68

0.88

13.96

石台县局

354

42

13.46

911.41

-266.26

-22.61

2.44

风景区局

60

1

1.69

2.13

-1.46

-40.67

0.006

三、企业所得税收入增减变化及原因分析

2016年度,全部汇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合计37359.09万元,同比减少3635.16万元,减幅8.87%。

    (一)增收因素

1.制造业增速较快。2016年全市共有1801家制造企业参加汇算清缴,同比增加81户,实现税款10401.72万元,同比增加3123.59万元,增长42.92%。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市企业所得税的重点行业,实现的所得税额在所得税收入总额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市经济运行平稳的情况下,部分制造业企业产品受价格上涨因素和政府大力扶持等,实现税款大幅度增加,如重点税源企业安徽省贵航特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生产炼钢,受钢材产品价格上涨利好影响,企业收入呈现大幅增长,2016年度营业收入397908.36万元,同比增长54011.24万元,弥补上年度亏损4389.42万元后实现税款1621.01万元,同比净增;如安徽铜冠铜箔有限公司系高新技术企业,受地方政府大力扶持,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企业发展较快,产能不断扩大,2016年度销售收入79170.14万元,同比增长18884.31万元,2016年度实现税款2063.76万元,同比增收1752.65万元。

2.税制改革的影响。“营改增”后,行业纳税特点迅速发生变化。建筑业增幅明显。2016年度建筑业共有239户企业参加汇缴,同比增加111户,增长86.72%;入库税款1410.35万元,同比增加624.81万元,增幅79.5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共有663户企业参加汇缴,同比增加153户,实现税款244.59万元,同比增加3.28元,呈现小幅增长。

   3.采矿业呈现增长局面。从2016年度汇缴数据来看,共有157家采矿业企业参加汇算清缴,同比减少5户,实现税款1094.66万元,同比增加282.31万元,增幅34.75%。

(二)减收因素

 1.宏观经济形势影响。2016年度,受国家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压力影响,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大部分企业盈利空间,企业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等影响,大多数企业利润下降或亏损,2016年度汇缴数据显示我局零负申报企业居多。

2.优惠政策落实力度加大。近年来国税部门积极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加强优惠政策宣传、辅导和培训,努力使纳税人应享尽享,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不断加大,优惠金额呈现大幅上升趋势,2016年度,免税、减计收入及加计扣除14758.74万元,同比增加7527.36万元,减免税3192.22万元,同比增加818.49万元。  

    3.房地产行业下降明显。房地产行业呈现实现税款下降,2016年度参加汇缴房地产企业134户,同比增加21户,减幅18.58%,实现税款1762.1万元,同比减少1562.67万元,减幅47%。目前,全市房地产行业规模较小的居多,部分规模较大的房地产业旧有开发项目开发完毕,且开发商品房基本销售完毕,如池州市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近两年来已无实现税款,2015年度营业收入2640.28万元,2016年度营业收入仅为78.20万元,主要是一些清盘扫尾工作。一些新成立的房地产公司开发项目尚未全面竣工开盘,除个别企业外,实现税款有增有减,而整体呈现下滑趋势。减幅最大的如池州市鹏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16年开发项目尚未竣工,未发生销售,无实现税款,比上年减少1352.44万元,减幅100%,主要是由于2015年度企业收到政府土地补偿款6462.32万元,实现税款1352.44万元。另减幅相对较大的如池州龙登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池州大佳置业有限公司、安徽省平天湖水世界旅业发展有限公司,2016年度实现税款68.15万元、347.61万元和372.34万元,分别减少54.96万元、54.8万元和34.79万元。

    4.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影响。2016年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26986.91万元,同比增加14797.10万元。

四、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是所得税征收管理重点工作之一,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绩效考核要求高,池州市国税局高度重视汇缴工作,及时召开由各县区局所得税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参加的汇缴专题会议,对汇算清缴工作进行动员和布置。并与市地税局联合成立了由市局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所得税科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科室为成员单位的汇算清缴工作联合领导小组,制定汇缴工作方案,负责全市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工作的部署和落实,定期督导年度汇算清缴工作的开展情况,从事先、事中、事后三个环节进行汇缴谋划,从制度、业务、技术层面打造立体化的合作框架,确保政策执行口径一致。

(二)开展培训,专题辅导

1.强化汇缴内外部培训。为了让税务干部和纳税人熟悉、掌握所得税相关政策及汇缴工作要求,市局对内组织开展了全市国税系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培训,对各县区局法规科长及各税源管理单位一线工作人员40余人开展业务培训,围绕所得税汇缴重点工作进行讲解,就企业所得税收入、所得税税前扣除和所得税优惠政策进行了培训和现场交流,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我们还以赛促学,组织了一次全市国税系统汇缴知识竞赛。同时对纳税人开展针对性培训,征询纳税人不同业务需求,梳理出相应培训内容,对纳税人分类开展专题培训和辅导,先后与市地税局、市科技局联合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政策专题培训、联合市地税局开展了房地产企业政策专题培训、与市工商联、市地税局共同举办池州市第二期民营企业家大讲堂税收知识专场、协助大国科对全市规模以上大企业进行了税收业务培训等多场次汇缴业务培训,促进纳税遵从度和征管质量的双提高。

2.加强汇缴宣传,提升申报质量。优化服务,通过“三个借力”开展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宣传。一是借力互联网平台。通过内外网站、QQ群、微信群等多种方式企业所得税新政策,告知汇缴流程,通过在线咨询专栏,解决纳税人的涉税疑难;二是借力“互联网+”。积极推行税收政策风险提示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纳税人申报表填写完成后,通过一键扫描功能,发现申报中可能存在逻辑性、合理性等问题提示,并根据提示进行正确修改,进一步提升申报质量,降低税收风险;三是借力信息化手段。通过12366纳税服务平台,拓展服务功能,使纳税人及时了解、掌握汇算清缴政策、具体汇缴流程等涉税问题。真正做到让纳税人多跑“网路”,少跑马路,减轻纳税人汇缴申报压力。

    (三)严格审核,及时纠正

    加强汇算清缴的申报资料的审核,一是积极引导纳税人做好网上汇缴申报,有效降低基层工作压力,提升申报效率,减轻纳税人负担;二是安排专人跟踪申报情况,梳理申报数据,对申报有误企业进行现场辅导或电话、短信提醒,督促及时补充申报;三是对企业报备的税收优惠等相关资料进行表表、表单审核,做到资料齐全、数据准确;四是及时清分分析省局下发的申报异常信息,通知并督促企业更正申报或补充申报处理。通过多方位、多措施加强所得税申报审核,切实提高汇缴申报数据质量。

通过企业所得税管理系统开展汇缴数据审核分析。对系统提示“未审核通过户”以及系统提示的错误信息内容描述,根据金三系统的申报明细数据认真开展审核,确认企业申报错误和涉税疑点问题,及时提醒纳税人进行纳税调整和更正申报,确保了汇缴面、审核通过率达到双百。   

    (四)加强督导,全程跟踪

    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汇缴工作,强化对汇缴工作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和监控,层层传导压力,汇缴工作有序推进。及时掌握汇缴情况,定期各地汇缴进度表信息,督促各地及时做好汇缴申报。市局分管领导在汇缴期间深入各地进行汇缴工作动员和督导,重点督导汇缴进展、汇缴数据质量和存在的问题,并围绕绩效管理相关要求,强调了企业所得税汇缴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并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加强与征管、纳服、法规、信息中心等部门配合,增强工作计划性,统筹开展各阶段工作,全力推进汇缴工作的开展。

    (五)落实政策,兑现优惠

一是开展宣传。市局加强宣传各项所得税优惠政策,赢得各级党委、政府对政策落实的肯定和支持。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保证纳税人及时掌握优惠政策,我们与市工商联、市地税局共同举办池州市第二期民营企业家大讲堂税收知识《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专场,解读了各项优惠政策。我们始终坚持把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贯彻落实作为促民生的第一政治任务来抓,市局“一把手”亲自负责小微企业优惠政策落实工作,各部门各司其职,齐心协力,确保政策的宣传及时、申报准确、落实到位。

二是及时整改。市局根据省局筛选下发的2016年度未享受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申报数据和自行提取申报的数据相结合,逐户核实后,由主管税务机关负责通知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在汇算清缴前逐户办理更正申报。

(六)加强分析,巩固成果

市局将根据汇算清缴相关数据,与上年数据认真对比研究,全面解剖我市所得税管理的现状和行业管理的重点,分析查找所得税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针对性地开展所得税后续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0%核查面、零负申报核查等工作,以巩固汇算清缴工作成果,提升所得税管理质效。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汇算清缴系统有待完善。一是企业所得税管理系统汇缴数据与金三系统汇缴数据存在差异;二是数据汇算清缴汇总表存在表间逻辑关系问题,如盈利企业、亏损企业和零申报企业与总户数不符;三是部分汇总表统计功能不能使用,如税收优惠统计表。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汇缴数据统计工作量加大,导致影响汇缴数据的准确性。

2.申报系统有待完善。网上申报平台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2015年版)》由于四舍五入进位未及时进行技术处理,导致逻辑关系不准确;网上平台提示企业申报成功,金三系统却显示未申报等问题。

3.零负申报企业居多。从2016年度汇缴数据来看,零负申报占比较大。导致零负申报原因诸多,既有企业自身经营不善原因和目前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和等主客观影响,部分企业长期不经营或经营亏损;也有部分企业办税人员对政策理解不透,把握不准,不能准确进行纳税申报;也可能存在企业纳税遵从度不高的问题。

   (二)意见及建议

1.完善所得税管理系统。企业所得税管理系统作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重要平台,日常工作中便于我们查询和使用相关统计数据,为所得税日常管理进行相关数据分析提供有力保障。建议完善企业所得税管理系统相关功能模块。

2.完善所得税申报系统。建议完善网上申报平台相关功能。

3.加大宣传辅导培训力度。继续开展对纳税人政策辅导培训工作;同时对长亏不倒、连年亏损等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开展调研核查工作,并筛选疑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建立税收分析、税源监控、评估稽查于一体的工作协调机制,规范企业纳税行为,最大限度减少企业零负申报率。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

2016年度汇缴工作结束后,池州市国税局将继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巩固和提高汇算清缴工作成果。

(一)开展所得税后续管理工作

按照省局通知要求,对2016年汇缴企业中按照跨年度事项、重点事项、高风险事项和若干重点行业,通过金税三期升级版系统筛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核查,实施动态监控,发现疑点问题及时核实更正处理。

所得税汇算清缴篇9

一、税前扣除“合法凭据”问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相关文件规定,企业申报扣除的各项支出,应当能够提供证明支出确属当期真实发生、金额确定的内部和外部合法凭据。在实务中,企业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对于企业取得的外部凭据,凡支出项目需要缴纳增值税或营业税的,除特殊规定外,应以发票作为税前扣除的合法凭据,企业取得的各种不符合规定的发票,包括善意取得虚开发票、假发票、未加盖发票专用章或加盖其他印章的发票等,均不得用于税前扣除;凡支出项目不需要缴纳增值税或营业税,但相关法律法规有要求的,应以财政专用票据或完税证明、法院判决(裁定)书等作为税前扣除的合法凭据,如缴纳政府性基金、土地出让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以及公益性捐赠等;凡支出项目不需要缴纳增值税或营业税,相关法律法规也无特殊要求的,应以当事双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政府(司法)部门裁定文件或中介机构的鉴证证明以及收付款单据等作为税前扣除的合法凭据,如:企业支付给农民的土地赔偿、青苗补偿费等支出,应根据政府规定的补偿标准、赔(补)偿协议、受偿人签字的收款收据等税前扣除;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工伤事故、交通事故等赔偿支出,应根据劳动保障或交通管理等部门规定的标准、事故鉴定意见、医疗证明以及赔偿协议、赔偿款支付凭证等在税前扣除。

对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丢失发票的,如果发票属于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按照国税发【2006】156号等文件履行必要的手续后,发票复印件可以视为原件,对应的支出项目允许税前扣除;如果发票不属于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取得销售方加盖发票专用章的发票存根联复印件及销售方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丢失发票已报税证明等资料,复印件可以替代原件,对应的支出项目允许税前扣除。

对于企业因租赁经营场所等原因而与其他企业或个人共用煤、水、电等资源,无法取得发票的,可根据双方的租赁合同、煤气、电力和供水公司出具给出租方的原始发票复印件以及经双方确认的资源实际耗用量分割单等凭证,据实在税前扣除。

二、关于私车公用相关费用税前扣除问题

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与企业员工签订私车公用协议,无论是否有租金,保险费、车购税等涉及车主个人负担的费用不得在税前扣除,其余费用(包括汽油费、过路费等)可以根据租赁协议条款,应由企业负担的、确属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可以在税前扣除。实务中,员工报销私家车费用的情况非常普遍。例如:个人将车辆出租给单位,与单位签订了租赁合同,该个人到税务局代开租赁发票并缴纳营业税后,租车单位将该税务局代开的租赁发票列支到成本费用中。这样,个人收入金额即是单位支付的租金。单位应在租赁合同中,约定单位使用的个人车辆发生的费用应该由单位来承担,其中不包括车辆保险费、维修费、车辆购置税、折旧费等。如本企业职工将自有车辆出租给本单位,该职工与本单位签订租车协议,该职工需要缴纳个人财产租赁所得税;如该职工未与本单位签订租车协议,该职工应当缴纳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出租方不是企业职工,其取得的收入应当全部按劳务报酬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工作服支出的问题

实务中企业存在劳动保护费用中列支服装费的情况,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第二条规定:“企业根据其工作性质和特点,由企业统一制作并要求员工工作时统一着装所发生的工作服饰费用,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可以作为企业合理的支出给予税前扣除。”所以,企业为员工统一制作的并需要工作时统一着装的才可以税前扣除,而有些企业每年给员工一定额度的资金用于自行购买服装,属于一种福利性质的支出,不是员工工作时必须的统一着装,则该支出不是真正意义的劳动服的支出,则不应列入劳动保护费来税前扣除,而应当作为福利费支出,并需要并入工资总额缴纳个人所得税。

四、关于差旅费、会议费和培训费、办公用品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

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差旅费、会议费以及办公用品等支出,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有效凭证的,允许税前扣除。差旅费税前扣除合法有效凭证,包括出差人群、地点、时间、任务等内容填写完整、审批手续齐全的差旅费报销单以及车(般、机)票、住宿发票、行李托运发票等。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差旅费补助,可根据董事会决议或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制订的差旅费管理办法和补助标准在税前扣除。能在会议费中列支的费用应满足以下条件:有完整的会议通知(通知中列明会议内容,时间、地点、与会人员等);会议材料(会议议程、讨论专件、领导讲话);会议召开地的服务业专用发票。办公用品税前扣除合法有效凭证,包括购置办公用品预算计划、办公用品验收入库单、出库领用单以及购买办公用品发票和商品明细清单等资料。防止企业年终花钱开办公用品发票。

五、关于研发费用的问题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目的是鼓励企业的研发行为。“准予加计扣除的研发费”是指:首先企业将研发项目立项,待税务机关批准后,将研发期间为了研究开发而发生的研发费,列入研发费支出。企业必须建立专门账户专项管理研发支出,同时必须按照《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附表的规定项目,分项准确地归集可以税前扣除的研发支出。企业必须在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报送关于研发费用税前扣除的相关资料。

另外,根据财税【2013】70号文件自2013年1月1日起,扩大了研发活动加计扣除的范围,这对企业是极大利好。该文件规定: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假设企业专门搞研发人员工资为100万元,五险一金按42.8%计算可加计扣除21.4万元所得额,按高新技术所得税率15%计算可多抵扣所得税3.21万元。

六、关于季节工、临时工以及劳务派遣用工的问题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等规定,企业因雇用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离退休人员以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应根据劳务合同、劳务发票等资料将其区分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并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准予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这对于三项经费年年超支的企业来说是项极大的利好,扩大了计提职工福利费、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三项经费税前扣除的基数。此文件相关文件是财税【2009】69号文件企业的职工人数含上述人员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离退休人员以及外部劳务派遣用工人员。对于在职人员少,大部分是雇用外部务派遣用工人员的企业是前所未有的利好。我的一个户企业,劳务派遣用工人员400人,劳务费每年1000万元,可多税税前扣除福利费140万元、教育经费25万元(假设全部据实发生),按法定税率25%计算,可节约企业所得税41.25万元。

所得税汇算清缴篇10

一、汇算清缴对象

(一)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以下称为企业),无论盈利或者亏损,均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本办法规定参加所得税汇算清缴。

(二)企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参加当年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

1.临时来华承包工程和提供劳务不足1年,在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且已经结清税款;

2.汇算清缴期内已办理注销;

3.其他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不参加当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

二、汇算清缴时限

(一)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二)企业在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应当自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三、申报纳税?

(一)企业办理所得税年度申报时,应当如实填写和报送下列报表、资料:

1.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

2.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3.税务机关规定应当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二)企业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年度所得税申报,应当在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延期申报申请。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申报期限。

(三)企业采用电子方式办理纳税申报的,应附报纸质纳税申报资料。

(四)企业委托中介机构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的,应附送委托人签章的委托书原件。

(五)企业申报年度所得税后,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需补缴或退还所得税的,应在收到主管税务机关送达的《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涉税事宜通知书》(见附件1和附件2)后,按规定时限将税款补缴入库,或按照主管税务机关的要求办理退税手续。

(六)经批准采取汇总申报缴纳所得税的企业,其履行汇总纳税的机构、场所(以下简称汇缴机构),应当于每年5月31日前,向汇缴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索取《非居民企业汇总申报企业所得税证明》(以下称为《汇总申报纳税证明》,见附件3);企业其他机构、场所(以下简称其他机构)应当于每年6月30前将《汇总申报纳税证明》及其财务会计报告送交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

在上述规定期限内,其他机构未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汇总申报纳税证明》,且又无汇缴机构延期申报批准文件的,其他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负责检查核实或核定该其他机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收应补缴税款并实施处罚。

(七)企业补缴税款确因特殊困难需延期缴纳的,按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办理。

(八)企业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期限内,发现当年度所得税申报有误的,应当在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重新办理年度所得税申报。

(九)企业报送报表期限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期满的次日为期限的最后一日;在期限内有连续三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按休假日天数顺延。

四、法律责任

(一)企业未按规定期限办理年度所得税申报,且未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延期申报,或报送资料不全、不符合要求的,应在收到主管税务机关送达的《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后按规定时限补报。

企业未按规定期限办理年度所得税申报,且未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延期申报的,主管税务机关除责令其限期申报外,可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仍不申报的,可处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同时核定其年度应纳税额,责令其限期缴纳。企业在收到主管税务机关送达的《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核定通知书》(见附件4)后,应在规定时限内缴纳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