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视频十篇

时间:2023-03-31 08:19:56

多媒体视频

多媒体视频篇1

北京大学有线电视系统早在1982年就已经建成联网,并在学校的教学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校园网建设的突飞猛进,人们在不断挖掘校园网各种服务功能的同时,却淡忘了有线电视网络,致使宝贵的教学资源被白白浪费。有线电视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的实时视频宽带效果、丰富的视频学习资源都是校园网暂时无法替代的。北京大学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建设具有多功能、高带宽、高性能、双向传输的数字化有线电视网络系统,整合卫星传送节目和网络自编节目,推动有线电视服务于教学。针对以上情况,笔者提出在本校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光纤到楼的EoC(EthernetoverCOAX)双向改造后,建立基于有线电视网的VOD(videoondemand)多媒体教学系统,使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

1VOD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总体结构

本系统平台由采集编码系统、服务器系统(VS/AS)、调制器(IPQAM)、业务终端(STB)及后台管理系统(BO)等主要单元组成。采用VOD集中式系统架构、IPQAM方式组网开展VOD业务,IPQAM设备上接IP网络,下连HFC接入网,在IPQAM设备之前的TS流封装在IP中,利用TCP/IP相关协议,使分发视频内容更加灵活。封装在IP中的TS流经IPQAM解封装后,将单节目TS流(SPTS)复用成多节目传输流(MPTS),并调制成RF信号,经HFC网络传送到机顶盒(STB)[1-2]。用户可以快速地根据自己的需要点播课件和视频等教学资源。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2关键设备

2.1采集编码系统采集工作站是带视频采集卡和编码器的计算机,是视频资源内容的创作端,负责将各种不同类型的视频源压缩转换成流格式的视频文件,是VOD多媒体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采集工作站的主要功能,一是转码,将存储系统中的视频流统一为MPEG-2格式;二是调整码流速率,适当降低MPEG-2视频流的码流速率,以节约系统带宽资源[3-4]。境外卫星电视节目和大量教学影片、录音录像节目、教学课件以及MP3、VCD、DVD等教学素材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采集工作站采集和数字化存储这些教学资源,然后将它们导入到存储服务器中,供广大师生进行学习和分享。

2.2服务器系统视频服务器采用通用PC服务器架构,其主要功能是在业务管理系统的支配下,从存储系统中提取所选的内容转发到边缘调制器。视频服务器的主要特点,一是能实现多通道播出,二是硬盘资源共享,也就是相同的素材可以在多个通道中享用。视频服务器的性能决定了VOD系统的整体性能。视频服务器的总并发流输出能力与互动数字电视系统服务的规模有关。一般情况下,可根据互动点播总用户数的10%来测算用户并发点播率,系统在运行初期还有可能会超过10%。例如系统规模定为支持

2万户互动点播用户,则须建设2000个并发码流的系统。存储系统主要用于保存VOD业务的节目源,依据点播节目的数量、必要的冗余度、存储系统与视频服务器接口等情况确定满足要求的存储系统的容量。单服务器推流能力达到1920个并发流(3.75Mbit/s@MPEG-2)。视频服务器的存储能力是以TB为基本单位的。1TB的容量可存储3.75Mbit/s码流的节目593h,考虑快进、快退等索引播放需求和节目数据存储的冗余备份开销,1TB的存储大约能够容纳400h的节目。VOD管理服务器是终端计算机进入视频点播系统访问的中转站,它以浏览器方式为终端用户提供登录并根据用户级别提供各类信息,如节目栏目,电影节目名称、节目介绍及收费信息,服务器在认定用户权限后,响应用户要求,并调度视频服务器向用户发送所需的视频节目。由于系统用户并发数不是很大,所以我们把管理服务器和视频服务器合为一体。

2.3IPQAM设备IPQAM在VOD点播系统中接收到的码流为SPTS和MPTS形式的码流,用于接收视频服务器推送的IP形式的视音频码流并转换为数字电视射频信号,接入HFC网络,传送给发送点播请求的用户[5-7]。在64QAM调制方式下,单频点码率可达到38Mbit/s,单频点则可支持10个3.75Mbit/s@MPEG-2并发流。由于单台IPQAM为24个频点,则单台IPQAM可支持240个并发流。以高峰期10%的用户点播计算,单台IPQAM可为2400户数字电视用户提供VOD点播服务。因此,应根据用户数量在前端机房部署IPQAM设备。OVT/D-EQAM-4000是一款针对VOD点播、单播和广播组合业务的高密度IPQAM调制器,支持24个QAM频道输出,能够充分利用千兆以太网的带宽[8]。其优异的QAM和RF指标完全符合并超过国家标准,非常适合在广播网中传送数字电视业务。

2.4业务终端(STB)数字机顶盒不仅是用户终端,还是网络终端,它能使模拟电视机接收交互式数字电视节目,并能接入因特网,使用户享受电视、数据、语言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东方广视双向高清机顶盒支持MPEG-2、AVS和H.264高清解码,支持HDMI/YUV/CVBS/S-VIDEO等多种视频输出接口,支持OVT时移电视和OVT的VOD系统,支持遥控器快捷键操作,用户界面友好。

3后台管理系统

后台管理系统(BackOffice)包括业务管理系统(BMS)、内容管理系统(CMS)、客户管理及计费系统(SMS)、节目导航门户(iEPG)等主要子系统,实现对VOD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管理功能,组织、生成并用户可见的各种页面,管理用户的各种消费服务,包括用户业务鉴权、会话资源管理、费率管理、计费记录、系统管理、页面管理、产品管理、内容管理、运营统计报表等,为运营商提供强大的运营统计和灵活的产品管理的功能。

3.1业务管理系统业务管理系统是整个多媒体教学系统业务的“发动机”,是业务管理的核心。它在不同的软硬件产品间建立了一个通用的、开放的连接,与CMS、SRM(会话资源管理系统)、iEPG、BOSS(运营支撑系统)、视频服务器以及其他业务集成,实现双向互动业务的控制管理。通过提供与BOSS的统一接口,一方面实现鉴权计费,另一方面屏蔽其他模块及业务与BOSS的通信,简化业务开发和部署的时间,实现新业务模块化插入式运营[9]。

3.2内容管理系统VOD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核心资源就是平台的媒体资源库。内容管理系统就是用来管理平台全部媒体内容的注入、流程、控制、分发、删除等日常工作,实现片源转换、内容注入、流程管理、片源管理、分类管理、内容维护、资源管理等功能。CMS支持无限级次的内容分类管理,支持单个和批量的方式自动从片源库中生成对应的节目信息,同时也可以维护海量的资讯信息,统一管理平台内的多媒体资源(视频、音频、图像、文本等),实现多个业务之间资源的共享和引用。

3.3客户管理及计费系统客户管理及计费系统包括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出账服务器等,实现计费结算、用户管理、操作员管理、资费管理、账务管理、业务统计、数据采集、用户服务等功能。

3.4节目导航门户系统iEPG系统为互动电视业务提供统一的业务门户,可实现大量的节目单下发,对于数据流能够进行码率控制;支持分布式EPG部署方式,拥有大客户及个性化EPG展现模式;可基于多种网络接入、多种类型终端的EPG访问;提供多种分类和多级分类以及对大数据量的内容进行搜索。

4系统主要功能

4.1课件、视频音频点播流媒体教学资源中心将教师的授课过程录像,将与课程学习有关的音频视频资料等多媒体内容存储在点播服务器中;学习者通过机顶盒即可点播教师的课程教授实况,进行个别化自主型学习,也可察看相关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学习者不仅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及实际需要选择学习内容,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学习进度,且不受其他条件的约束,形式更加灵活自由,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10-11]。

4.2视频音频直播通过对课程视频音频的实时拍摄、编码和直播,可以让教室外的学习者同普通的学生一样聆听教师的授课,既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又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是解决学校热门课程师资紧缺的重要手段。系统还可以自动地把这些珍贵的视频音频资源保存到服务器中,供用户随时点播、下载观看,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资源。

4.3建立交互式协作学习环境系统可以将各位教师独立使用的课件、电子讲义等按学科分别收集到不同的数据库中,供全体任课教师共享,从而使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应用到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系统还可以为异地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交流、讨论提供交互式协作学习环境。参与其中的学习者通过不断寻找、分享、获取专门知识,相互学习,使自己的知识得到重新建构,从而产生新的知识。

多媒体视频篇2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教学形式;视频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1.41

1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1.1 传统教学形式的不足

传统的教学形式,虽然说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不外乎是老师应用黑板、粉笔、课本、模型等工具外加一张嘴进行教学,以教师为主体主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极容易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缺少了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而且课堂上很少看见人际间的交流、观点的交锋和智慧的碰撞,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的能力也无法得到锻炼。老师一味地灌输,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压抑。长此以往,不利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来改变这种状态。

1.2 多媒体课件的优点

如今许多学校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很大好处。多媒体课件建立在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基础之上,它图文并茂,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由被动转为主动。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拓宽师生互动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过程中,教师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课件展示的材料不断加以指点、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予以评价,这样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变为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情感交流、心灵交流。

多媒体课件运用图片、动画、视频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再加上老师的讲解,使普通教学手段难以讲清楚,甚至无法讲清楚的知识重点、难点,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通过直观而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尤其是视频就更直观、形象,大大提高了教师工作效率。

2 视频技术的发展

20世纪末,视频技术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它是一种迅速发展的动态图像技术,他给传统的计算机系统、音频和视频设备带来了方向性的变革,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视频技术加速了计算机进入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的进程,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带来深刻的影响。视频技术改善了人类信息的交流,缩短了人类传递信息的路径。早期的人们,通过交谈与手势交流信息。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开始有了文字和图片,后来又有了照片乃至电报、电话、录音、广播、电视、电影、计算机网络等等。视频技术自诞生以来发展迅速,现在已逐渐家喻户晓,视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技术和应用的必然,在信息社会,人们迫切希望计算机能以人类习惯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因而视频技术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使得原本“面无表情”、“死气沉沉”的计算机有了一副"“生动活泼”的面孔。用户不仅可以通过文字信息,还可以通过直接看到的影像和听到的声音,来了解感兴趣的对象,并可以参与或改变对象的演示。

随着视频技术的发展,在教学形式上视频技术的应用已然成为趋势。多媒体课件最初通过PPT幻灯片演示模式制作,往往多注重于图像和文字的展示,随着网络视频的兴起,家用摄像机的普及,在课件中加入各类下载、自己录制或通过视频软件制作的视频成为多媒体课件新的亮点。生动直观的影像视频容易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多媒体课件中适当地选用视频素材,能使课件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 视频技术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

3.1 视频技术在多媒体课中的积极作用

据调查,人类接受信息的70%来自视觉,其中活动图像的信息量最丰富、直观、生动、具体的一种承载信息的媒体,视频技术是把我们带到近于真实世界最强有力的工具,视频在多媒体课件中具有强烈的视听作用,使学习者如身临其境一般。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注意,视频技术应用到多媒体课件中,可以为学习者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使枯燥的知识被课件形象地表述出来,有助于刺激学习者的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3.2 视频技术在多媒体课件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现在视频技术在多媒体课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还是存在着缺陷和不足之处。比如说如果教师过多依赖于视频授课忽略自己的讲解,会使教师学生之间失去互动性,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而且视频的引用往往是对一些抽象的事物进行分析阐述,而这些事物往往信息量比较大,教师若不加以引导,难免造成重点不突出,学生无法抓住学习的重点,而且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过多视频文件,也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就拿当前很火的《网络公开课》来说,是青岛网络电视台与市南区教体局合作推出的视频栏目,直播优秀中小学的精彩课堂,于青岛网络电视台、爱青岛智能手机客户端上呈现。让广大学生家长及普通网友都可以通过直播视频流直观地看到这些精心准备的公开课,但明显的缺点就在于信息量太大而且重点不突出。

有些教师计算机能力有限,制作出来的视频课件不是内容单一就是华而不实。劣质的视频课件的产生难以发挥其在教育中的优势,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由于表现形式单一,易使学习者大脑疲劳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过分的依赖于视频课件也助长了教师及学生的惰性,教师上课只是点点鼠标,简单的动动嘴,学习者也不再认真做笔记,而是依赖于拷贝教师的课件,上课不注意听讲,以为下课看看老师的课件就能学会,孰不知老师的课件最后沦落成多少学习者U盘里一个从未打开过的文件夹。

3.3 视频技术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尺度选择

视频技术在课件使用要“适度”,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不是越多越好,要遵循适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让视频课件与其他教学形式交替使用,以保证学习者注意力的稳定,使用视频课件辅助教学时,要立足于“以人文本”,把学习者放在主置,让学生在新技术的帮助下抓住重点,掌握难点。视频技术在多媒体课件中的选用要以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为尺度,充分发挥其优势,将抽象化直观,静态化动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学习的效率,更多的培养出新世纪的人才。

4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形式要有现实性与时代性,要求其教学必须“与时俱进”,随社会的发展,特定的教学情况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重新调整、优化组合。因此,恰当地将视频技术运用到多媒体课件中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教师要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精心设计、巧妙运用,以达到最佳效果。因此要使视频技术与多媒体课件教学真正步入课堂,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纪明明.素质教育,我们该如何面对[J].音乐天地,2006(03).

[2]何泰伯,贾健.多媒体课件作品使用现状及应用研究[J].中外教育研究,2009(02).

多媒体视频篇3

关键词:多媒体;视频;音频采集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2-0000-01

Multimedia Audio and Video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n Teaching

Zhou Zhongyuan

(Dengyu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shan 2153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 teaching,describes the system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required software and hardware.

Keywords:Multimedia;Video;Audio capture

多媒体技术是指把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交互式综合处理的技术,即通过计算机,用多种手段来存储传播和处理信息,人们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和音频综合处理能力及其交互式的特点,编制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达到生动、形象、逼真的效果。它采用的这些技术,可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它灵活的交互性可以改善学习效果。

一、设计思想

由于该系统主要是用来演示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所以在开发过程中着重考虑如何真实、形象、生动地把构造和原理演示出来。我们根据这一特点,利用三维动画技术并配以图像、语言达到生情并茂的效果。

二、软件开发过程

(一)多媒体软件开发环境

1.硬件。要完成一部多媒体产品的制作。要比演播一部多媒体产品对硬件的要求高的多。特别是视频采集、三维动画的制作、视频和动画及声音的合成对计算机的内存、CPU要求都很高。

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及一些软件的要求采用了如下配置:

(1)硬盘为250G;(2)内存为2G;(3)采用PCI总线主板;(4)CPU为P3.0;(5)显示卡为64M缓存的GF6400;(6)视频采集卡采用的是Broadway。另外还需扫瞄仪、摄像机、录音机等辅助设备。

2.软件环境。软件系统是我们开发多媒体的工具,这些软件可对图形、文字、动画视频、音频进行处理、整合,使其在不同的界面上流通。(另外还可制作加工三维动画)。特别应该具有传输、转换功能,要产生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易于操作的工作环境等。达到电脑和用户之间交互式性工作,以多样性富于变化的学习和展示环境。所以对软件要求很高。可达到上述要求的软件很多(如3DStudio,Premiere,Authorware等)下面就我们采用的软件作简要介绍。

(1)目前,三维动画制作方面的软件非常多,流行的几种有3DStudiomax等等,经多方考证,我们采用了3DStudiomax,该软件虽然对计算机硬件要求高,但该软件性能非常好,它从生成造型材质制作,再到动画设计,创建灯光等等过程都在一个界面上完成,功能强大的各种工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它提供了多种变换工具及多种编辑修改器。总之,该软件具有可扩展、即时反馈、灵活、着色后的动画颜真等特点,在上述多媒体教学系统中,所有零部件都是用3Dstudiomax完成的。(2)利用二维动画软件来制作一些简单动画,如冷却液循环路线演示和机油的循环路线演示等,制作二维动画我们使用了Animatorstudio,该软件具有很强的图象处理能力,它的选定工具和绘画工具不仅能在单桢上选定或绘画,还可以在整个动画序列或某个动画序列段选定或绘画,更重要的是它支持24位(真彩色)和Alpha通道,为图象提供透明信息系统,而要求都不如3Dstudiomax高。在准备图形、图像、动画的同时,录音工作也在进行,录音工作是根据分镜头剧本的顺序把解说词按每个分镜头编号进行配音。(3)利用非线性编辑软件premire进行编辑合成,制作电影格式,该软件具有精确的剪辑素材、丰富的特技效果、直观的音频合成和图形、图像各种格式的兼容等功能。我们利用它把制作好的三维动画、图形、语言按分镜头剧本的要求进行合成。(4)利用Authorware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软件。Authorware是一套庞大的多媒体编辑系统,是一套跨平台多媒体开发工具,它具有不同编写程序的特点,只需使用流程线以及一些工具图标,就能制作一些程序软件。

(二)制作过程

多媒体软件的开发不同于一般的程序设计,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和产业,即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又有很高的艺术含量,它涉及脚本的设计、创意设计、制片、三维动画制作、视频采集、配音、配乐及后期合成。我们根据情况,主要进行了下面几步:

1.环境分析。多媒体课件开发的环境分析主要包括课件的目标分析、使用对象分析和开发成本估算。

2.教学设计。主要是详细分析教学内容、划分教学单元、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

3.脚本设计。脚本是在教学设计基础上所作出的计算机与学生交互过程方案设计的详细报告,是下一阶段进行软件编写的蓝本,是课件设计的主要依据。我们按课程教学要求,对课件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文字描述。脚本是依据教科书编写的,根据授课内容对每一主体的每一角度出现的时间以及解说词的内容都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4.数据准备。数据是一种软件设计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它决定着软件设计的准确性、生动性。多媒体软件的数据主要包括:文本、图形、静止影像、动画、视频影像、语言、音乐等。

(1)文本准备。多媒体应用软件呈现的文本有两种方式,即图形方式和文本方式。图形方式在我们制作的软件中没有用到,文本方式呈现的文体主要是一些解说词。(2)静态图像的准备也有两种途径。一是利用现存的图像,二是自己制作,我们主要利用现有图像。(3)动画的准备。动画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它可把无法用肉眼看到的内部的构造和原理真实的展现在人们眼前,我们主要利用3Dstudiomax制作了大部分实物主题的三维动画,包括无法从实物外观观察到内部构造也展示出来。(4)视频的准备。视频所表现的信息更加真实,它主要来源于实物,用录像机把实物录下来就是视频。(5)语言准备。语言是多媒体信息中不可缺少的,就像大自然中不可缺少声音一样,我们主要把教科书中的讲解进行处理,然后根据脚本改编,最后录制。

多媒体视频篇4

视频组接的意义

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是由多个视频片段组成的,视频片段中所包含的画面可以是一个静止物,也可以是几个或几十个运动镜头所拍摄的画面,它的时间长度可以零点几秒、几秒至一两分钟。视频片段之间的衔接主要依靠相关内容上的连续性,也就是说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而视频的组接,同样也要适应人们通过视觉观察事物的需要。

因此,视频组接是课件制作过程中必须使用的手段,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视频片段的分切和组合,可以产生新的含义,即单个镜头单独画面或声音本身所不具有的思想含义。许多抽象的科学概念,若采用形象画面结合表现,就能使观者如临其境一般。另外,编导者根据教学内容,认真对素材进行研究分析,慎重大胆地决定取舍及艺术组合,还可以使画面形象鲜明、镜头转换流畅、节奏感强和富于艺术感染力,也就能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视频组接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表现和反映的都是具有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内容,并且是在人们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科学文化知识,因此,电视教材的画面内容衔接要流畅、连贯,必须既合乎生活的逻辑,又合乎人们的思维逻辑,这也是电视教材编制的基本要求之一――科学性。在此笔者举几个小例子来谈谈在课件制作中进行视频组接时如何体现内容的逻辑性。

遵循思维逻辑

思维逻辑是指人们观看电视片时的心理活动规律,即满足人们欣赏电视片的视觉心理要求。它可以充分调动观众兴趣,引导观众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加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

例如,医学课件中介绍验血的过程,如果选用一个定位的长镜头来表现,就会显得既拖沓,又不详细。如果选用以下五个片段组接,便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

①(全景)医生给病人采血

②(中景)医生把血样放在显微镜下看

③(特写)显微镜中所看到的图像

④(中景)医生填写观察结果

⑤(特写)报告单上的观察结果

这五个镜头中,镜头③和⑤是主观镜头,它们非常符合观众的心理要求。当片中医生观看显微镜时,观众很想知道他看到了什么;当医生填写观察结果时,观众很想知道结果是什么。借助主观镜头,观众清楚地看到了放大的图像和观察结果,满足了特定的心理要求。

体现视频组接的基本关系

组接中巧妙运用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是实现画面内容逻辑性的有效手段。组接中常用到一些基本关系如:层次关系、视线关系、并列关系、平行关系、对比关系、隐喻关系、因果关系、意外关系等。下面我们举个利用因果关系组接的小例子:

①(近景)农民摘葡萄

②(中景)农民扛着一筐筐葡萄走向运输汽车

③(近景)一筐筐葡萄放在车上

④(全景)一辆辆满载着葡萄的汽车开出葡萄园

葡萄摘完后才能扛走,扛走后才能放到车上,车装满葡萄才开走。这个实例通过具有一定因果联系的画面内容,在逻辑性前提下组接,体现了组接基本关系中的因果关系。很明显,这一组视频片段顺序有着很强的逻辑性,是不可以颠倒的。

下面还有一个因果关系组接的小例子:

①(近景)水花四溅,水势汹涌

②(全景)壮丽的大瀑布

这组视频片段的组接就可以颠倒顺序,因为两段可以互为因果。所以我们在组接的时候要注意,两组镜头即便同为因果关系,视频组接顺序也可视具体内容而定。

场景过渡的技巧

在组接视频的过程中,不但要根据内容的要求按合理顺序来组接,而且在两段视频片断之间一般都要采用一些特定的技巧,即场面过渡技巧,以确保画面分割明显,同时又不失连贯性。场面过渡技巧有二维的特技技法,如化、划、切等;三维的特技技法,如水波纹等。比较好的非线性编辑软件可以快速生成二维或三维效果。化、划、切等都是常用的二维特技。

“化”,是由上一镜头画面的“渐隐”与下一镜头画面的“渐现”相互重叠起来的,使一幅画面在慢慢的模糊中转化为另一幅画面的技巧。渐隐又被称为淡出,表现画面慢慢地隐没,直到画面完全消失的过程;渐现又叫做淡入,表示慢慢出现画面的过程。渐隐与渐现连在一起,表示一个视频片段结束和另一个视频片段的开始,它的性质好像是舞台剧的幕,给人以间歇感。淡入淡出的方式比较常用的有普通淡入淡出、随机溶解、像素化等。

“划”,这种形式有很多种,但总的来说不外乎是下一片段的某一点或某一部分在上一镜头的一个位置中出现,并且慢慢地伸张,直到上一镜头的画面全部被取代。“划”易于造成地点、时间、场合改变的印象,用来划分段落时,两段落间画面的对列关系会表现得比较明显。这样从画面构图上更能给人以互相比较和同时异地的感受。如左图使用的就是“开门”划变方式。

“切”,课件中为了使节奏加快,减少视觉干扰,充分调动观众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常常采用“切”的技巧,从上一个镜头的画面直接转换到下一个镜头的画面。采用切换的方法,场景的转换十分快速,影片的信息量有所加大。“切”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用,人物、时间、地点、环境的改变,都可以利用这种技巧。切换有利于控制画面的节奏,使段落间的对比、并列更为突出。

多媒体视频篇5

网络远程教育有实时教育和非实时教育两种,实时教育采用集中式的方式,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技术进行教学活动,非实时远程教育是基于Web的多媒体教学,教育者将教育资源上传到网络上,受教育者可以在任意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学视频资源、网络课件等进行播放和浏览,它更能体现学习的自主性、灵活性以及学习环境的开放性。多媒体视频资源以其将文字、语言、图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形式,带给受众多方面的立体式的观感体验,十分生动形象,应用在教学上,能帮助受教育者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加深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多媒体视频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1.视频资源的获取和特点。

互联网中存在着许多的视频,这些视频的获取方式也各有不同,有的是原创的,有的是再加工形成的,在具体情况下,网络视频资源的获取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在视频资源的开发中,可以利用Flash或者一些专用的影视制作软件,制作出视频动画。Flash的源文件格式为.fla,在输出时输出.swf格式,即可使其形成一个完成的影片档,在网页中打开。②通过利用视频捕捉卡和一些相关的视频制作软件,从摄像机中捕捉画面,对其进行整理加工,使其结构化也能获取视频资源。③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数字动画,并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也可以很方便地将视频上传到网络中,且利用数码相机拍摄获得的视频还有着文件体积较小的优点。④有些视频资源还可以通过到其他资源较为丰富的网站上下载获得,或是直接购买DVD。作为视频资源的一种,网络远程教育中的视频资源除了具有视频资源的一般特征之外,因其还是一种教育资源,故而还具有其固有的特性。①数字化。远程教育网络中的视频资源最基本的特色就是其是以数字方式存储,数字存储常用的格式有AVI、QuickTime、MPEG和流式媒体格式,在网络远程教学的实时传输中,通常是以流式媒体格式为主。另外,由于未经压缩的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大,且会给播放的流畅度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数字视频上传前,应先对其进行压缩,这样文件的体积更小,上传起来更为方便,且使用先进、高效的压缩技术对数字视频进行压缩之后,并不会影响到视频的视觉播放效果。②单一性。在远程奇教育中,视频资源是教学资源的基本材料单元,它不需要有完整的教学流程或者前因后果,可以只是记录某个实验的过程或是一段历史资料,也可以只是与某一知识点相关的背景材料,在教学中,教育者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将其穿插到教学过程中。③独立性。由于教学视频素材不依赖于文字教材版本,也没有学段、学科的界限,其内容相对独立,因此,即使是教材的课程体系或是版本发生了变化,教学视频素材依旧可以被灵活地应用到教学中。④重组性。由于教学视频素材具有单一性和独立性,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意味着它没有太多使用的界限,可以作为辅助教学的基本资料与其他资料进行随意的接合和重组,且即使同一段素材,在不同的学科和教学内容中也都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2.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开发和应用。

流媒体是指以流的方式在Internet中传输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文件的方式,其文件格式采用的是流式传输和播放的媒体格式。采用流式媒体传输的方式,用户只需要等待几秒或者几十秒的启动延时,就可以点击观看视频,且剩余的部分还会自动缓冲下载,极大地方便了用户观看视频。①流式传输方法。流式传输的方法主要有顺序流式传输和实时流式传输。顺序流式传播是一种顺序下载,在用户观看视频的时候,只能观看已缓冲好的部分,而不能跳到未缓冲的部分,它是由标准的HTTP服务器发送的,因此又称作HTTP流式传输,这种方法的缓冲下载是无损的,能保证最终的播放质量,但在播放时会有相对较长时间的延迟,适合用在一些高质量的较短的短片中。实时流式传输是实时传送的,它支持随机访问,用户可以通过快进或后退观看视频前面或后面的内容。它需要专用的流媒体服务器和传输协议,但在传输时,由于需要与宽带连接配配匹,在网络拥挤或者是以调制解调器速度连接时,视频图像的质量就会比较差,且其还需要一些如Re-alServer、WindowsMediaServer之类的服务器,以及RTSP、MMS的网络协议,在有防火墙时,网络协议可能出现问题,影响用户的观看。②流媒体播放方式。流媒体的播放方式有单播、组播、点播与广播三种。单播需要在客户端与媒体的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单独的数据通道,一台服务器发出的数据包只能送到一个PC机。组播是利用IP组播的技术构建起具有组播能力的网络,允许路由器将数据包复制到多个通道上进行传播,这种方式能使一台服务器对多台PC机进行连续数据的无延时发送,能够提高网络的利用率。点播为用户提供了对流的最大控制,能使客户端与服务器间进行主动的连接,但会迅速用完网络带宽;广播是指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流而不能控制流,这种方式在发送数据包的时候,是对所有的用户发送,而不考虑用户是需要,会浪费网络的带宽。③网络远程教育流媒体基本构建。远程教学流媒体平台构建,在远程教育系统中,流媒体平台由采集端和端组成;远程教学流媒体后台管理,教育系统中流媒体的服务平台一般支持NP、SP/CP、超级管理员和终端用户几种角色,不同角色的用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流媒体硬件,流媒体硬件主要有点播服务器、服务器、采集工作站和Web服务器,不同的服务器配置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

三、Flash流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开发和应用

Flash流技术是一种基于Flash的流媒体技术,其构建的系统有FlashMediaServer(FMS)、FlashPlayer和包括FlashMediaEncoder、Flash5.5以及Flash5.5VideoEncoder在内的流媒体文件制作工具三个部分。

1.Flash流技术系统。

FMS是由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开发流媒体的服务器软件,其对应的客户端网络视频交互软件是FlashPlayer,它将传统的流媒体功能与开发环境结合了起来,能为更多的用处创建和提供交互式的媒体应用;FlashMediaEncoder提供自行录制影像和文件格式转换的功能,能够生成较高质量的FLV(FlashVideo)流媒体格式的文件,且使用较为容易,功能强大;FlashPlayer是用来播放Flash影片的播放器,也是当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流媒体播放器;SWF是由Flash5.5软件制作出来的一种流式文件格式,这种文件的体积小、功能强,且有很好的交互性;FLV则是在Sorenson公司的压缩算法开发出来的一种流式媒体格式,这种文件格式能够使大体积的视频文件以流的方式播放,且同时能保持流媒体的质量;RTMP(theReal-timeMessagingProtocol)协议,也即是实时消息传送协议,是一种TCP/IP协议,是专门为高效传输多媒体文件和数据而设计的,使用它所传输的数据未加密,但使用支持SSL(SecureSocketsLayer,安全套接层)的服务器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

2.Flash流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多媒体视频篇6

接收机开始工作时,首先各芯片进行上电复位,STB02500从TE28F640内加载并运行程序。程序首先完成软硬件初始化,包括时钟、系统内存、前端解调及音视频解码寄存器等初始化,并建立多个工作进程。多进程模式不但使STB02500能同时处理多个工作流程,还可以进行进程间的通讯控制。

系统完成初始化后,用户就可通过遥控器进行频道选择,频道选择界面通过OSD显示。STB02500响应遥控器指令,通过I2C总线设置一体化调谐器,使调谐器(Tuner)输出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经QPSK(键控移相调制)解调器处理后,输出TS流,在STB02500内PID过滤器实现TS流解复用,将相关的原始流ES或分组原始流PES分别送入音视频解码器,最终输出音频和视频信号。

DM500S卫星多媒体接收机具有RCA、Toslink、SCART等多种音视频接口(图2),不但可以输出普通的音视频信号,还可以输出S/P DIF数字音频信号、S-Video、YcbCr和RGB视频信号,提高了声音、图像的高保真还原度。

音频电路

DM500S接收机的音频电路由STB02500芯片内部音频解码单元、外部的音频DAC和音频前置电路组成。首先数字信号通过STB02500芯片内部音频解码单元进行解码,在解码过程中,主控CPU通过总线来控制音频解码器。音频解码器能够对MPEG-1 Layer 1&2和MPEG-2这三种格式的音频数据流进行解码,形成数字音频信号,其中一组通过S/P DIF接口直接输出数字音频信号,另外一组经过采样、模数转换后输出未编码和压缩处理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格式的数字音频信号,经过外部的音频DAC电路转换后,输出模拟立体声音频信号。

1、音频DAC

DAC(Digital Analog Converter)即数模转换器,音频DAC功能是将已解码的数字PCM数据,转换成立体声模拟信号。音频DAC就像是一名歌手,负责把大家听不懂的歌谱(数字音频流)忠实的演唱为歌曲(模拟音频信号),而音频前置放大器则是歌手的扩音器,负责把歌曲声音放大,让人都能听得清楚。DAC的采样频率和采样精度是决定音质的关键所在。

在数字音频编码过程中,采样频率就是模拟信号转数字信号时每秒对声波采样的次数,显然采样频率越高,越接近原始的模拟信号。采样精度决定了每次采样对声音强度记录的精细程度,24bit采样深度表示对声音强弱分为2的24次方等级,显然这个数值越大,对声音强度变化记录的越准确。

对于音频DAC芯片来讲,这两个参数很大意义上决定着数字音效的质量,采样参数越大,音质越好。我们常见的CD的采样频率为44.1kHz,采样精度为16bit,而DVD的采样频率为48kHz,采样精度为20bit,再如电话声音采样频率为3kHz,采样精度为7bit,这也是电话为何音质差的原因。

如果把采样频率和采样精度提高将会获得更好的音质,不过数据量也会多增多,如CD采样频率为44.1kHz,即每秒44100次采样,两个声道,每个采样是16bit的PCM编码,所以CD的比特率是44100×2×16=1411200(bit/s)=1411.2(kbps),也就是记录1秒钟的CD音乐,需要1411.2×1024≈144(kB)容量,而一张CD的容量是74分等于4440秒,就是639360kB≈640MB,如果增大了采样频率和采样精度,就势必要求CD的存储容量>640MB,普通CD的存储容量已经不够用了,而且受人的器官的机能限制,16bit/44.1kHz的声音足已记示和真实再现世界上所有人能辩的声音了,更高的采样意义不大,只有靠专业仪器才能分辨出来。

(1)音频DAC芯片简介

在DM500S接收机中,使用的音频DAC芯片(U10)有WM8761GED(图3)、WM8725ED(图4)、PCM1725U(图5)等,它们均为SOIC-14P封装,电路均相同。

WM8761GED和WM8725ED是英国爱丁堡的欧胜(Wolfson)微电子公司产品,PCM1725U美国BurrBrown公司的产品。WM8761GED是一款高性能立体声数字模拟转换芯片,专为诸如DVD、家庭影院系统和数字电视的音频设备而设计。它支持16到24位的数据输入字长及高达192kHz的采样率。WM8725ED和PCM1725U主要特性类似,均为16bit转换采样精度和96kHz采样频率的立体声数模转换芯片,是一款普及型芯片。三款芯片引脚兼容,可以相互代换,主要特性参见表1。

以WM8725ED芯片为例,引脚功能说明如表2。

在WM8725ED芯片中,包含了一个串行界面端口、数字插补滤波器、多比特∑-Δ(sigma delta)调制器和一个立体声开关电容数模转换器。芯片内部结构如图6所示。

芯片有一个用于选择音频数据接口格式、静音和去加重的硬件控制接口,支持I2S(即飞利浦规定的格式)、左对齐(较少使用)、右对齐(也叫日本格式、普通格式)或DSP界面。

(2)音频DAC电路

以WM8725ED芯片为例,DM500S接收机的音频DAC电路如图7所示。

来自主芯片U15的PCM数字音频信号通过LRCIN、DIN、BCKIN引脚送到芯片中,WM8725ED芯片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将上述的声音数字信号DIN转换成两路模拟音频信号输出。WM8725ED芯片的系统时钟输入频率必须为该采样频率的256倍或384倍,即256fs 或384fs,这里fs是音频采样频率系统时钟通过SCLK引脚输入。

不过一些杂牌厂家生产的DM500S接收机采用PCM1725UU音频DAC电路芯片,但仍采用+3.3V电源,这显然是不妥的,从表9中PCM1725U主要特性可知,芯片典型工作电压为+5V,因此需要将它改为5V电源供电,即将图60中的电感L104与+3.3V电源断开,通过跳线连接到+5V电源输出端上。

3. DM500S灰壳机音频DAC电路

在后期的DM500S灰壳机中,采用了台湾PTC(普诚科技)公司的16bit音频DAC芯片PT8211-S(图8),这是一款常见的廉价的DAC芯片,参数指标都很一般。

电路如图9所示,PT8211-S芯片的典型工作电压为+5V,而这些仿制厂家生产仍采用+3.3V电源,这是错误的,按照上面同样的方法将它改接+5V电源输出端上。

2、音频前置电路

DM500S主板大多数采用L358组成的音频前置电路,对两路音频信号分别进行LPF(低通滤波器)和缓冲,再通过左、右两组的音频L、R端口输出。

(1)L358双运放简介

主板中的U11印刷标记为L358,是一款极为普通的集成双运放芯片LM358,引脚功能如图10所示。

其中的③、⑤为同相输入端,②、⑥为反相输入端,①、⑦是输出端,④、⑧是工作电压端,当信号从同相端输入时,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同相,反之则反。

(2)音频前置电路原理

在音频前置电路中,采用运放的目的是由于运放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的特点,可以使电路前后取得合适的阻抗匹配,以减小放大器的工作负担。DM500S接收机音频前置电路如图11所示。该电路为采用反馈型接法的电压跟随器,电压跟随器也叫缓冲器,对信号不起电压放大作用,但可以增大输出电流,有阻抗变换的作用。

2、SCART音视频输出接口

视频编码器可将YCbCr数字视频分量,转换成模拟的RGB三基色信号输出,这样就不需要经过电视机的矩阵电路,直接从末级视放送到显像管的三个阴极。理论上讲,此方式所经过的环节最少,图像质量最高。输出RGB三基色信号的接口,以15针电脑VGA接口和欧洲的SCART接口为最多,也有少部分采用RCA插座来输出三基色的,现在我们就谈谈在接收机上用得最多的SCART接口。

SCART接口是一种传输CVBS信号、隔行RGB信号和音频信号的复合接口,最初由法国公司Peritel提出的工业标准,后被欧洲其他的使用PAL视频制式的国家广泛采用,成为欧洲标准的音视频接口,因此又称欧插(Euro Connector)。现在的SCART接口又增加了传输S-Video、YCbCr信号功能。

(1)SCART接口

SCART接口有21个引脚,包括双向音频和视频线,其中奇数引脚大多为输出端,引脚21是SCART端口的接地屏蔽端。引脚功能及对信号电平和阻抗的要求如表3所示。

(2)SCART接口功能

DM500S接收机中的SCART接口(J10)不但支持通常的CVBS(复合全电视信号)、YC(S端子分量视频信号)和RGB(模拟三基色信号),还支持具有YCbCr隔行色差(注:在DM500S接收机中标示为YPbPr)输出功能。实际上,这种预藏各种视频状态的切换功能,是依靠系统编程软件,控制视频编码器硬件输出端口实现的。而且这类视频编码器输出端口都具备B/Cb、G/Y、R/C/Cr、Y/CVBS等双选择或多选择复合功能,DM500S中的SCART接口功能软件控制如表4所示。

RGB视频信号要求三个独立的视频信号同时传输,相比之下YCbCr的主要优点是占用带宽少。在数字电视中,采用YCbCr(或叫YUV)色彩空间的原因主要就是为了减少数据储存空间和数据传输带宽,同时又能非常方便地与黑白电视兼容 (即R-Y和B-Y信号为零)。其中“Y”表示明亮度,即灰阶值,它是将RGB信号的特定部分叠加到一起创建的,即Y = 0.299 R+0.587 G+0.114 B;Cb反映的是蓝色信号与RGB信号亮度值之同的差异,即Cb = -0.1687 R-0.3313 G+0.5 B +128;Cr反映了R红色信号与RGB信号亮度值之间的差异,即Cr = 0.5 R-0.4187 G-0.0813 B+128。

(3)SCART控制端口

在DM500S接收机中,通过【主菜单】【设置】【系统设置】,打开【音频/视频设置】界面,在【视频模式】上有CVBS、S-Video、YPbPr和RGB四种选择,在【宽高比】上有4:3Panscan、4:3信箱模式、16:9三种选择,在【电视制式】上有PAL、PAL+PAL60、Multinorm、NTSC四种选择。对于国内所使用的电视机,应该根据你所选用的电视机视频输入模式,设置相应的视频输出,以获得最佳的视频重显,图17是我们使用厦华MT-34F1A彩电所选择的设置模式。

对于欧洲地区使用的携有SCART接口的电视机,只要在【音频/视频设置】界面上设置好所需要的视频输出设置,电视机将会通过DM500S中的SCART控制端口自动切换到相应的模式上。因为在DM500S接收机SCART接口中,应用了16脚和8脚两个模式控制端口,其中8脚为宽高比模式控制端口,16脚为视频模式控制端口,受主芯片U15和软件的音频/视频设置控制,如图18所示。

对于16脚来讲,当选择CVBS、S-Video模式时,主芯片U15向R108输出3.3V高电平,经过Q104、Q103构成的电子开关向J10的第16脚输出0V控制电平;当YCbCr、RGB模式时,主芯片输出0V低电平,使得第16脚输出4.5V控制电平,能够控制具有SCART接口的电视机切换到相应的模式,以正确地重显画面。

对于8脚的宽高比模式控制端口,有高、中、低三种控制电平输出,当输出低电平(0~2V)时,为电视(TV)播放模式;当输出中电平(4、5~7V)时,为视频视(AV)播放模式中的16:9模式;当输出高电平(9.5~12V)时,为视频视(AV)播放模式中的4:3模式。不过在我们使用的这台DM500S接收机中,不支持8脚的宽高比模式控制,无论进入菜单如何设置,8脚均输出15.8V控制电平,将连接的电视机控制在4:3模式上。

(4)画面测试功能

在【音频/视频设置】界面里,有一项测试屏幕功能,类似大家熟悉的NOKIA Ntest显示器屏幕测试软件。按遥控器上的蓝色键,就进入彩条界面(图19)。

此时如果你分别按动遥控器上的2、3、4、5、6、7、8数字键,将依次会出现红色、绿色、蓝色、白色、ENIGMA、灰度、黑色画面。例如按动6数字键,出现方格、彩条、灰度、清晰度的综合测试画面(图20),完全可用于电视机的屏幕线性、色彩等测试和调整。

(5)关于NTSC制式转换问题

由于系统软件问题,对于NTSC制式的节目强制转换成为PAL制式时,会出现图像上下压缩的形象,并且一些节目会有马赛克现象。另外在设置为NTSC制式时,菜单界面会位于屏幕偏下方。

3、视频电路故障检修

对于DM500S系列卫星接收机视频电路的硬件故障,主要反映在选择任何节目都没有图像或者图像有干扰,但这时声音是正常的。这种故障说明主芯片中的解复用和解码单元及之前的电路工作是正常的,故障应在视频编码单元及之后的视频输出电路。

(1)没有图像

根据接收机的信源解码具有图像、伴音同步解码的特点,无图像故障一般发生在视频解码、编码电路和视频输出电路。如果采用AV端子接视频输出的,调换成色差端子试一试,看有无图像,如果正常,一般来讲是AV端子部分的视频输出电路有问题,可参考图16进行检查,检查C100、C102有无击穿,R117有无开路等。

例如有用户询问:使用某款37寸液晶(LCD)电视欧插转色差时,只有NTSC节目信号可以输出,而PAL信号只有声音,没有图像,请问是怎么回事?实际上色差输出信号没有视频PAL、NTSC制式之分的,只是在节目源制式不同时,色差出信号的场频有50Hz和60Hz之分。产生此种现象应该是电视机的场频设置错误所致。

又一用户询问:使用等离子(PDP)电视,通过欧插转色差线接电视机后,电视屏幕上显示信息“与该信号不相容”,请教一般是什么原因?

首先我们要明确电视机有逐行色差接口(YPbPr)和隔行色差接口(YCbCr)之分,另外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凡是单独标有YCbCr的端子的电视机都是隔行色差端子,表示此端口支持隔行色差信号;

②国产品牌机标有YPbPr的表示此端口支持输入逐行色差信号,另外尽管1080i也是隔行信号,但是仍就要从此端子输入;

③进口品牌机标有YPbPr/YCbCr的,表示此端口既可支持隔行信号,也可支持逐行信号;而对于仅标有YPbPr的,则要根据电视机提供的说明书决定;

在确定上述端子连接无误后,如果还有此问题,则可能是DM500S接收机问题。因为对于现在的LCD或PDP大屏幕电视来说,模拟视频输入信号的格式识别是通过检测输入视频中的场频和行频信号,和电视软件中存有的模板来对应,从而确定对信号A/D的采样模式,如800×600@50Hz(60Hz)、1024×768@50Hz(60Hz)等。

不过其电视机中存储的模板数量是有限的,处在两模板间的模拟信号将不被识别,这与采用显像管(CRT)显示器件的模拟电视是不同的。如果DM500S输出的YCbCr信号中的行、场同步信号的频率与标准信号有差异,就不会被识别,因而会显示“与该信号不相容”。影响YCbCr信号中的行、场同步信号主要是系统时钟电路,建议更换电路中的Y2晶振。

(2)图像质量差

图像质量差表现在画面有网纹干扰、有斑点和条纹等现象。

①网纹干扰

图像有很淡的有规则的网纹,此现象一般是开关电源的+3.3V、+5V输出纹波过高,高频纹波串入视频电路中调制在视频信号上,引起画面的网纹干扰,解决的办法是更换或加大C414、C404滤波电容容量。

如果连接线路过长、连接线质量不好,特别是屏蔽性能差或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不匹配,也会产生网纹干扰。

②斑点和条纹

如果接收机画面出现固定性的或有规律性的斑点和条纹,而且无论采用何种接口,都存在这种现象,则一般是用于视频缓存的SDRAM(U31)存储器有问题,可以直接更换。

③重影

使用数字逐行的大屏幕电视机观看感觉到重影,特别是采用色差模式最明显,用复合视频输出(AV)感觉好点。应该是DM500S输出的行频与标准有点误差,电视容错度太低所致。另外一些也可能是输出电路阻抗不匹配,导致信号反射所致。

④画面过亮

图像色彩很淡亮度很高,图像分不出层次,有亮画面时白茫茫一遍,调整电视机也没效果。在R100位置上加焊一个150~220Ω的电阻。

(3)图像无彩色

图像无彩色,一般为27MHz晶振频率偏移所致,27MHz时钟不仅作为系统的恢复时钟,而且还作为视频编码的基准时钟,频率必须保持稳定,不能漂移过多。视频编码器是在此前提下,才能正常工作的。若漂移严重,可产生图像无彩色或彩色异常,甚至无图像等现象。如果仅CVBS或是S-Video单一通道出现无彩色图像,为该通道视频重建滤波网络参数不良。

例如有用户询问:采用一台新买的电视机和DM500S进行色差模式连接,采用YPbPr接口连接没有信号,采用YCbCr接口连接,图像上没有色彩,而拿到朋友家用液晶电视相同的模式一试 则可以播放正常,不知是何原因?

这是视频输入输出阻抗不匹配,致使信号幅度达不到标准电平,在每个Y、Cb、Cr对地添加150~220Ω电阻即可解决。

(4)图像马赛克

由于视频信号处理问题而引起的马赛克现象,其特征表现为接收机上的卫星信号能够锁定,但接收画面有规律性的马赛克现象。影响视频解码器正常处理,在硬件上一般有以下几个因素:

①CPU芯片温升过高

接收机工作时,其内部的开关电源、主CPU芯片和一体化调谐器可以说是三大热源,温升较高。在炎热的夏季对工作中的卫星接收机,尤其是放置在不通风音响柜内接收机,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不少接收机因工作时间长,通风、散热不良,使机内的电解电容提早失效,主CPU芯片也会因为温升过高,导致节目播放时出现马赛克现象。

解决的办法有多种,最简单的方法是将DM500S直立放置(图21),在Dreambox周围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保持空气流通。

对于长时间使用,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在CPU上加一个散热器来帮助散热,或者添加一个风扇强制散热。

②接收机电源电压不正常

当接收机电源的故障而引起次级输出电压降低,其中的一路供电电压略低于+3.3V时,会使得解复用和解码器芯片不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从而引起马赛克现象。解决的办法是检修电源电路,看有无变值的电阻、电解电容等元件。

③内存芯片质量差

有用户反映:使用DM500S接收机播AXN频道时,只要里面的内容画面速度快了就会出现马赛克,换个频道后再换回这个频道又能正常放一会,但几十秒后又是这样。

多媒体视频篇7

关键词:Android系统;视频监控;服务器端;客户端

中图分类号:TP277

在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远程监控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能够通过计算机中所配置的软件终端,向远程计算机发送响应指令和程序,从而实现对远程网络监控设备的控制与操作。同时,还可以将信息向本地计算机返回。现在,如果仅仅通过PC来承担远程监控系统的显示终端,已经逐渐与市场和用户的多元化需求相脱节。所以,本文针对Android环境中的移动智能通信终端进行研究,设计出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多媒体设备控制程序与服务器端程序的分离,这样,就可以实现基于C/S+M架构的便携式远程多媒体监控系统。

1 总体设计方案

文中所采用的基于Android智能通信终端多媒体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将视频和音频设备与服务器端的物理分离,同时为各种多媒体设备提供专用的控制程序。这样,可以在大幅增加系统中模块独立性的同时,更提高系统的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在本文中所设计和实现的多媒体远程监控系统中,由于采用了基于C/S+M的架构,使得可以将Android环境下的通信设备作为控制终端;而服务器端则采用个人电脑来实现。

2 系统设计与实现

在文中所设计的视频监控系统中,主要包括了采集模块、解码和编码模块、传输模块、显示模块等,所采用的驱动方式为三点一线架构,即C/S+M。系统中所包含的硬件架构中主要有云台摄像头、网络视频服务器、智能通信终端等。在文中的视频远程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环节就是对编码器的设计与实现,也就是需要通过H.264编码标准将系统中云台摄像机所得到的模拟信号和数据统一进行编码和压缩,从而得到数字化的数据,这样,就可以将这些数字信息通过TD-SCMA无线环境推动到TD-SCDMA网络中,并通过Internet网络将信号连接到视频服务器上,最后,配置了Android环境的智能通信终端,就可以通过访问网络服务器来获取保存的视频数据。

2.1 系统服务器端

在文中远程监控系统的服务器端,为了实现和创建一个新的客户端Socket对象,通常都是通过调用socket=new socket()等方式完成。以这种方式,可以在出现setSotTimeOut设置超时的情况下,通过调用socket.connect来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连接,此外,还可以采用socket.getInputStrean()方法来从服务器端所传送过来的实时图像数据。除此之外,系统还需要在服务器端额外增开一个单独的线程,实现对客户端用户请求的连续监听,在请求同意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JMF方式,从相应的数据位置进行图像数据的抓取,并将其转换为输出流,这样就可以将输出流传送到客户端,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图像传输过程。

概括起来,服务器端所包含的主要模块及其功能有:

(1)初始化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进行初始化,在初始化过程中获取网络环境的IP地址、端口以及验证用户的登录密码等等。

(2)连接监听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完成程序的初始化过程后,还需要在系统指定的端口完成TCP监听环节,从而实现对远程连接状态的等待。

(3)远程连接模块。在该模块的设计中,需要其完成实际环境中的TCP连接与数据收发。这样,如果远程视频监控终端的客户端发出了访问信号,且服务器端也完成了用户合法身份的核实和数据接收过程启动后,开始重新分配新的Socket套接字,并完成TCP连接与数据通信过程。

(4)指令处理模块。在该模块的设计中,其主要功能是接收系统传送来的指令,并对其进行解析,分析得到系统想操作的对象,并对其进行相关的操作。

(5)数据处理模块。在该模块中,主要功能是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压缩处理的基础上完成传输过程,具体而言就是根据系统中所定义的编码协议,对数据进行封装,最后通过远程连接模块,实现数据的传输。

2.2 系统客户端

在文中所设计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客户端中,包括了多种功能,比如用的视频回放、通道切换、屏幕缩放、云台控制以及数据的存储和分发等等。在监控系统中,包含有大量的媒体流文件,在处理过程中需要通过数据处理层将其RTP包头信息去除,接着,就需要只能对RTP中所存放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帧重组操作,并将重组得到的数据帧传送到整个系统的待解码缓冲区中;不过,考虑到本地文件处理的特殊性,其处理方式略有不同,需要根据相应的媒体格式继续拧封装解除,然后,可以将文件中所含的各种数据和信息,根据数据帧的已有形式将其存放到上层的待解码缓冲区中。在文中所设计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中,其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主要通过Android环境中的GUI来完成,可以在系统用户和播放器之间设置专用的接口。一般情况下,在Android环境中,其GUI功能的实现主要包含两个不同的架构,分别是Java架构和C语言架构,同时,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层次。此外,Java应用程序层也可以对这些接口进行调用。在系统的音频和视频解码层中,还包括了其中常用的功能,比如解码组件选择、多路媒体流同步以及多样数据格式的解码等。

概括起来,系统中所采用的客户端的模块和功能主要有:

(1)初始化模块。该模块主要设计用于实现对各种应用程序运行状态的初始化处理,在获取系统各个背景参数的基础上,完成对系统中全局变量的设置。

(2)连接设置模块。该模块主要设计用于为用户提供IP连接服务,可以实现对系统中所有连接端口和用户账号和密码的设置。

(3)套接字管理器。该模块主要设计用于对套接字的状态和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

(4)远程连接模块。在该模块中,主要负责完成实际的网络连接和服务器端的通信。

2.3 设备控制程序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设备控制程序中,主要包括视频和音频程序,且每个程序中都有独立的操作指令线。指令处理模块能够将接受到的操作指令进行解析处理,将需要操作的对象及其需要进行的相关操作进行分析。设备控制程序还能够将数据流转化成字符串,然后通过indexOf()和substring()方法,根据系统中定义的编码协议将字符串分割处理,完成对字符串中信息的提取。

3 系统测试结果

完成对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兼容性或者适应性测试。通过实际的应用监测,发现系统适用于多种Android环境下的智能通信终端。此外,还针对系统的功能性、易用性和互操作性等多种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系统的应用测试,发现该系统的用户界面操作简单,用户的使用感觉舒适,在不同的监控界面之间进行切换,感觉比较流畅,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此外,在系统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所提供的通信服务可以满足系统设计的预期。可以在500ms时间内,对服务器的请求进行相应,并对视频监控结果进行及时反馈。通过系统还能够实现对云台相机的多方向移动控制,并通过快照功能将数据推送到网络平台上。

4 结束语

在现代网络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基于移动网络和智能通信终端的远程多媒体监控系统已经逐渐成为监控领域的一个全新发展方向。主要是由于以远程移动视频监控系统为依托,可以实现对远程场景的实时监控。所以,文中以移动通信设备中常用的Android系统为基础,以C/S+M架构和Java技术为依托,设计和实现了基于Android环境的多媒体视频监控系统。

参考文献:

[1]黄金雪.Socket高效网络服务端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1(10):22-25.

[2]杨明极,毕晶.基于Android 视频客户端的设计[J].电视技术,2012(03):43-47.

多媒体视频篇8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视频编辑技术,非线性编辑,课件制作

一、概述

1.1 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多种媒体形式的集合”,而事实上多媒体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格式的有机结合,得到的最终媒体形式具有图文并茂、具体生动等特点。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产出已经不再单纯地满足多样化展示,而实现了信息化互动,因此“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逐渐表现为越来越大的融合性。

时下对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很多,根据作者的研究并结合本论文的方向,总结如下的概念:所谓多媒体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平台实现的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传播、互动系统。

多媒体技术优势很明显,从教育角度来说,相比传统的媒体应用方式更加生动、具体,同时表现出完善的体系化特点。

“多媒体课件”是基于多媒体技术出现的教育工具,其作用是在现代化的教学要求下出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它存在多种形式,制作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软件和平台,在素材的收集上也没有固定的要求。简单地说,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素材收集和课件制作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在时间和空间上没有任何的关联性,这就赋予了制作者极大的自由度。

很显然,非线性编辑是针对“线性编辑”而言的一种技术。

所谓“线性编辑”是指传统的视频编辑流程,在计算机技术尚不发达的阶段,一个视频的制作存在严格的流程控制,从视频的采集到最终输出,要用到很多的外部设备。例如:录像机、特效器、字幕机等等,在制作过程中由于视频资料都是存在于录像带(模拟视频),需要不断地观看素材内容以确定时间线,最终通过拷贝的方式制作在新的录像带上。

非线性视频编辑是伴随着数码视频收集装置出现的,并在计算机系统中得到了飞速发展的一项技术。非线性编辑的面向对象,就是现阶段数码拍录设备形成的数字信息,而这一种形式的素材可以直接存储在计算机介质中,通过软件的转化格式(模拟视频转化为数字视频)、直接导入、剪切、复制、粘贴、导出等一系列的操作,快速的形成需要的视频作品。

这一流程相比传统的线性编辑模式,一方面简化流程、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另一方面,不需要大量的外部设备,只需要计算机软件产品即可实现特效、字幕等内容的制作。

二、非线性视频编辑技术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应用

能够实现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软件产品很多,如:PPT、Flash、Authorware等等,单纯地从视频编辑角度而言,主要使用的有绘声绘影、Premiere等等;而基于多媒体课件的非线性视频编辑技术应用,主要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三方面,即:素材采集、素材编辑和视频导出,以下分别介绍在课件制作中的应用特点。

2.1 素材收集

当前国内的教育体系中还存在一些弊端,突出表现为应试教育特点,在课件制作过程中“为制作而制作”,因此素材的收集带有一定的主观意图。

但实际上,基于视频制作的素材收集工作,除了通过认为设定的环境之外,也可以通过其他资源截取或日常积累拼合等方式实现。非线性视频编辑软件和技术,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媒体形式集合,例如针对文字内容的配音朗读,针对图片播放的动态视频播放等等。

2.2 素材处理

素材处理过程是非线性视频编辑的重点内容,但归纳起来也相对简单,主要有“输入、编辑、输出”三个步骤。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非线性视频编辑软件对不同格式的素材具有很宽泛的兼容性,因此即便是原始素材不是数字信号,也可以通过转化步骤来实现。素材输入计算机存储介质之后,通过软件调用即可展开编辑过程。

视频编辑的具体操作需要专业性,但是原理同样简单,主要是确定视频素材片段的起始点。选择合适的时间顺序之后,通过复制(剪切)、粘贴等重复工作,最终可以形成一段合适的视频资料。

最后是输出过程,只需要按照编辑软件的需求进行输出,其主要目的是对编辑后的视频资料进行保存。

2.3 视频导出

视频的输出和导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用来将视频资料存储在计算机介质中,而后者主要是为了满足获得在平台上播放的格式要求,尤其是针对一些多媒体综合性软件(如PPT),能否实现兼容等。

三、结束语

鉴于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作者认为应该加强这一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开发。截至目前,主流的多媒体软件(包括视频编辑软件)如PPT、lash、Authorware、Premiere等等,都是国外企业的产品,在使用中存在很大的限制。积极研发多媒体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洋祥. 非线性视频编辑技术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处理与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03:834+841.

[2]杨欣颖. 非线性视频编辑技术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处理与应用[J]. 文教资料,2006,21:177-178.

[3]任秀琴.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视频编辑应用[J].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05:112-114.

多媒体视频篇9

关键词:多媒体视频互动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数控机床实训;语音对讲系统

计算机软、硬件及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既给现代职业技能教学带来了发展机遇,又对传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为突出职业学校鲜明的“职业”特点,必须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技术和技能,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而许多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面临着教学方法滞后、实践效果差、安全隐患不断、教师资源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在有限的实训教学中,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安全显得非常迫切。针对实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研发、探索,与大量的客户沟通,整合最新的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研发了多媒体数码互动教学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实训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了教学互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1,2]。

1 多媒体数控机床实训互动教学系统简析

多媒体数控机床实训互动教学系统主要以易用性、稳定性、实用性、先进性为主要设计原则,在软、硬件结合和网络技术等基础上,围绕数控机床实训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需求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由高清示教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视频显示系统、语音对讲系统、集中控制系统及课程录播等多个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又通过后台软件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能与iPad等便携式移动终端连接,辅导教师和学生可以直接在移动终端上观看互动教学过程,也可以实时直播到网络的任何节点进行观摩和交流(如图1所示)[3,4]。

图1 教室与实训现场互动的教学模式

2 多媒体视频互动系统在数控机床实训中的教学模式

2.1 高清示教系统

在数控机床机组中,有一台示教机床,用于辅导教师演示整个操作过程。在该机床的上方安装一台高清摄像机,用来拍摄机床控制面板的操作,另一台安装于机床内部,用于拍摄机床加工过程中零件的3D动态图形演示的操作细节,拍摄的图像均可在视频显示系统中根据需要进行放大和显示(如图2所示) [5]。

图2 示教机安装双摄像机

2.2 视频监控系统

在每台机床上方都安装一台带云台的摄像机,用于拍摄机床操作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后台软件,根据需要对摄像机镜头进行拉升和移动操作[6],并可将任意一路画面进行放大显示,还可按实际设备数量进行4,9,16,25,36画面分割显示(如图3所示)。

图3 多画面监控软件界面示意图

2.3 视频显示系统

显示系统包括一台3 000流明的超短焦投影机和六台32英寸液晶电视机。投影机与白板之间的安装距离不超过80 cm就可以投放出96英寸的画面,并且亮度在3 000流明以上,可以充分保证教学过程中示教画面的效果(如图4所示)。教师的课件、示教机床的实时视频信号、普通机床的视频信号都可以被随意拖到任意的显示屏上,画面可以单独放大亦可多画面分割显示[7]。

图4 超短焦投影画面显示效果示意图

2.4 语音对讲系统

每台机床旁边都将安装一个语音控制盒,学生可以通过呼叫按钮向教师求助(如图5所示)。教师既可以与该学生进行一对一讲话,也可以进行语音广播让所有实际操作的学生听到自己的讲解。由于教师可以点击放大任何一个学生的操作画面,因此他可以在发现某个学生操作中出现问题时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讲解[8]。

图5 语言对讲系统

2.5 课程录播系统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的PPT课件、示教机的高清视频画面、教师的授课画面都可以在网络上同步直播,并且可以存储以供后期点播(如图6所示)。教师授课的板书过程也可以详细地被记录下来,录制下来的课件被自动上传到录播服务器的Web后台,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进行后期剪辑和点播。操作非常方便,中控面板上有录制、暂停、停止等操作按键,支持一键录制。

图6 两画面实训过程网络直播效果图

3 实施效果

多媒体机床类实训互动系统的运用,改变了传统课堂的组织形式、师生的互动交流形式以及教学过程数据的采集模式。教室、实训车间以及教育资源平台(服务器)之间通过校园网络建立起视频信息通道,构造丰富的同步教学、异步教学应用,从而实现人人、时时、处处轻松实现高效教与学的目标。

将多媒体教育设备应用于实践教学中,在教室与实训车间、实训设备之间,通过网络建立起视频和音频通道,从而使指导教师、学生在教室、办公室或在学校有网络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实训室的视频直播或点播。

针对车床类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整合最新的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采用多媒体数码互动教学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实训教学过程中一对一的模式,提高了教学互动性、趣

(下转页)

(上接页)

味性和教学效率。

录制系统采集的视频信号还可以汇总到监控室,查看各个学生的实际操作情景,提高车床类实训教学的安全性。

全部教学过程和学生在实训机床的操作过程将被录制并上传到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做分类和分权限管理,供广大师生课外以点播的方式收看,以便改进教学,也可以实时直播到校园网的任何节点上。

4 结束语

多媒体机床类实训互动教学系统以易用性、稳定性、实用性、先进性为主要设计原则,围绕机床实训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需求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改进。易用性,主要是降低教师和学生使用这套系统的门槛,使之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训教学中,而不是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学习使用互动教学设备中。稳定性,是解决系统可用性,降低故障产生的概率,本系统完全采用嵌入式设计和模块化设计,各个模块都是专用芯片和操作系统。具有防病毒、功耗低、发热小等特点,可以24小时不间断运行。实用性,是针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需求进行专门设计,例如远程呼叫、语音对讲、高清画面示教等。先进性,则是从系统的扩展性和当前最新技术的应用角度考虑。该系统支持与iPad等便携式移动终端进行连接,辅导教师和学生可以直接在移动终端上观看互动教学过程。同时,互动教学过程可以实时存储到资源服务器中,也可以实时直播到校园网的任何节点上。

参考文献

[1] 袁赛.多媒体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科教导刊,2012(2):26-28.

[2] 周伯伟.多媒体技术在工程训练中的应用[C].2005(11):15-17.

[3] 刘祖其.数控系统及发展趋势[J].制造业自动化,2009(12):31-33.

[4] 王彩霞.数控系统与数控机床技术发展趋势[J].新技术新工艺,2010(4):20-23.

[5] 戴玲.浅析数控技术发展趋势―智能化数控系统[J].科学大众,2011(12):132-134.

[6] 张豪锋,李春燕.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的平衡机制探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2):244-247.

多媒体视频篇10

【关键词】流媒体技术 综合网络 运用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人们在休闲娱乐活动和工作活动中经常会浏览视频、音频,流媒体技术的出现能够让人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实现一边下载一边观看,降低了缓存要求,提升了传输速度和网络质量,由此可见,流媒体技术在综合网络中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基于以上,本文简要探讨了流媒体技术在综合网络中的运用,旨在进一步提升人们对流媒体技术的了解和应用。

1 流媒体技术概述

流媒体技术指的是用流式传输方式对多媒体信息数据传输的一种多媒体传输技术,不需要对多媒体文件完成下载就可以观看。具体来说,其可以将文件初始部分的声音和图像进行压缩,之后将压缩包放入到流媒体技术专用服务器或相关移动终端、电脑终端等,这就建立了一个多媒体文件的缓冲区域,终端播放设备可以预先播放下载的一部分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而其他信息会自动在后台下载,并将下载之后的压缩包放入到缓冲区域中,用户不断对缓冲区域的多媒体信息进行播放,从而实现多媒体文件的边下边播。相交于传统的播放技术而言,流媒体技术在播放多媒体文件的时候不会占用过大内存,可以实现一边下载一边播放,可以实现多媒体的实时直播。

在流媒体技术的运用过程中,用户只需要等待几秒就可以在播放终端设备上对视频或音频的解压包进行观看,其有着特殊的压缩方式,缩短了用户的等待时间,流媒体技术采用了RTP协议、RTSP协议、RTCP协议和RSVP协议,多媒体数据的传输质量更高,实时性更好。

2 流媒体技术在综合网络中的运用

流媒体以互联网为基础,其在综合网络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也十分重要,下面从视频会议、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2.1 在网络视频会议中的运用

视频会议最早在1964年由美国贝尔实验室提出,是一种远程网络会议模式,传统的视频会议是点对点之间静止或黑白活动图像的一种模拟传输方式,其对音频、视频的解压缩和压缩要求较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视频会议逐渐发展为彩色活动图像和多点传输的传输方式,人们对网络视频会议专业化、广播化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流媒体技术在网络视频会议中的运用能够对会议现场直播,避免了多次信号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频繁转换,这就提升了视频网络会议的实时性,用户可以将摄像头、耳麦作为自己的视频终端和音频中断,有效降低了网络视频会议的成本,打破了网络视频的空间限制,即使身处异地,用户也可以用笔记本电脑参加网络视频会议,同时其视频和音频的输出和通讯质量较高,有效提升了视频会议质量。此外,网络视频会议运用流媒体技术还可以实现会议人员之间的文件共享、工作协同等功能,这就丰富了网络视频会议的功能,不仅能够结余会议时间和经费,还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由此可见,流媒体技术在综合网络视频会议中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2.2 在网络视频点播中的运用

网络视频点播中涵盖了多种技术,例如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电讯技术等等,其是一种交互式的多媒体视频点播。网络视频点播技术转变了观众观看电视节目的被动状态,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对电视节目进行点播,从而给电视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的服务化体验。

流媒体技术在网络视频点播技术中的运用是十分显著的,其能够采用多媒体数据的压缩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现视频点播。在网络视频点播过程中,需要服务器的存储系统有着大容量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对多媒体文件的大量存储,此外,网络视频点播对于多媒体文件信息的传播速度要求较高,大容量、高速度的特点是传统视频服务器所不具备的,因此传统服务器不可能完成大量的网络视频点播。

网络视频点播系统要求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传输的同步性,要求信息传输的高速性和稳定性,在运用流媒体技术可以对大量的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有效节约了用户视频终端的存储空间,增大了服务器的存储量,这就能够实现大规模的网络视频点播。

2.3 在网络远程教育中的运用

网络远程教育是一种跨空间的新型教育模式,其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打破了传统教育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提升了教育的灵活性,扩展了教育环境,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远程教育来进行学习,主要课程教授单位将教育内容将以图片、音频、视频的方式上传到网络上,用户就可以在自己的视频终端进行学习。

如果网络传输速度较低,则用户需要长时间将教育内容的多媒体文件进行下载,之后才能够学习,而学习内容的多媒体文件大都数据量较大,这就给远程教育的实现带来了困难。流媒体技术的运用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其能够实现远程教育的同步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与其他学生一起讨论问题,还可以将自己的疑问反馈给教师,增加了网络教育的互动性,通过流式传输的方式能够将远程教育多媒体信息进行实时传输,从而实现多媒体课件的实时播放。

此外,流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产生一种多媒体标准技术和伸缩性编码技术,这就大大提升了用户获取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当前许多公司都开发了网络远程教育流式教学资源,例如ra音频资源、rm视频资源、ASF音频资源、qt多媒体课件格式等,这些远程教育资源的开发都是对流媒体技术的运用,有效提升了网络远程教育的实时性和动态性。

3 结论

综上所述,流媒体技术能够实现一边下载一边观看多媒体文件,这就提升了多媒体文件观看的实时性和观看质量。本文简要探讨了流媒体技术在网络视频点播、网络远程教育和网络视频会议等综合网络中的应用,旨在进一步推进流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敏.流媒体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与发展探究[J].电子测试,2014,03:131-132.

[2]管佩森,王肖群.数字化校园网络电视应用平台――流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2:101-103+116.

[3]安剑波,尤双枫,伍芳.浅谈流媒体技术在军事通信网络中的应用与发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1:53-55.

[4]朱萍.试论流媒体技术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0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