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基础范文

时间:2023-04-04 05:47: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术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术基础

篇1

关键词:传统美术基础;计算机美术设计;二者关系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203—01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及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的普及,计算机与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其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就美术设计这一行业来说,计算机美术设计促进了视觉设计的相关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运用到美术设计是高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传统美术基础的地位

美术设计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素描、色彩、艺术概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传统美术基础课程以及针对不同专业而设置的设计应用课程,传统美术基础课程的设置,是侧重于掌握美术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学习美术理论和美术创作方法来培养并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绘画造型的基本能力。传统的美术基础在电脑美术设计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对于美术设计者而言,应该首先具有扎实的绘画功底、较高的艺术欣赏水平、艺术资质及创新能力的设计思维,因此,为了促进美术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对创作者的艺术修养及美术技能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二、计算机美术设计的优势

(一)设计功能强大

从1963年开始,计算机就开始尝试进行美术设计。今天,计算机美术设计所牵涉的范围已相当广泛,在设计行业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已逐步代替了传统的设计工具,其具有的色彩设计系统和图形设计系统等强大功能,缩短了设计周期,为设计师留有更多时间用于思考及设计,拓展了他们的想象空间,由传统的平面设计再到三维立体设计、影视制作及网络动画设计等。最重要的是使设计作品达到了传统设计方式无法达到效果,给人们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二)计算机设计技术的进步

随着计算机设计软件技术的不断完善与进步,依靠计算机强大的图形图像处理功能,可以为美术设计提供更好更强更迅捷的设计手段以及设计方案。其中,广告平面设计软件如Photoshop、Google Picasa,能对图片、广告、logo标志等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设计。

三、计算机美术设计与传统美术基础的关系

虽然一个是传统基础另一个是现代科技,但二者的关系却是密不可分和相辅相成的。

计算机美术设计的出现与发展给美术设计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使美术设计以一种全新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当今美术设计能够如此迅猛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设计作品的功能性、艺术性和文化内涵,为了达到这些要求,设计者需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及创新思维。这就要求设计者不仅要能够熟练掌握软件操作的方法,更需要不断夯实自身的美术设计基础,二者缺一不可。

四、计算机美术设计的误区

计算机对于美术设计者来说具备许多优势和辅助作用,然而,计算机终究无法代替人的智慧和思想, 因此,计算机永远无法取代“人的设计”这一中心环节。计算机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它是要遵循人的思维、人的大脑去支配和指挥的。

在进行艺术设计创作时,设计者的创意理念与思路是最重要的。而人的思维具有灵动性、跳跃性,好的设计是综合了智慧与实践的结果。设计者在有了好的创意之后,还需要用色彩、图像等视觉性语言将其清晰地表达出来,而如何构图安排、色彩搭配、调节画面等,都需要设计者的深思熟虑以及反复实践,并非是有了计算机一切问题都能解决的。在现代设计中,计算机确实是设计者手中的一种重要工具,能够帮助设计者完成许多有规律的、繁琐的以及机械性的操作过程。但如果我们未能合理地运用计算机对美术设计的辅助,而是将其功能无限制地夸大化,堆砌抄袭、毫无创意、粗制滥造,其作品也就失去了存在价值。

五、结束语

计算机美术设计的出现,是源于人类社会的需求以及设计者的智慧力量。目前,有关计算机美术设计的软件五花八门,进行计算机美术设计的工作人员也与日俱增,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但在此过程中,必须强调艺术作品的创意和设计者的理念,这是艺术创作的艺术精华与灵魂的所在。为了更好地发展计算机美术设计,设计者在强化计算机操作能力,提高美术设计的创作能力的同时,要把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起来,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将艺术作品的创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推动和引领计算机美术设计新潮流,以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篇2

关键词:美术基础;素描;色彩;构成

在当今的艺术院校课程中,美术基础课程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但是很多同学认为美术基础课程不重要,软件的操作课程更为重要,然而在设计作品中很难看到其艺术品味。曾某知名动漫公司老总说过:“我们认可招收学十年油画的学生也不招收学两年动漫的学生。”可见在大型设计公司中注重的是美术功底,而不是短时间培养出来的“软件人才”。那么这种能力的提高不是短时间能培养出来的,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积累的过程就是靠美术基础课程培养出来的,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一定的艺术修养。

美术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等课程,下面我主要从这几门课程介绍美术基础课程在设计中的应用。

1.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创造能力的一种训练。素描主要包括两大类:写实素描和创意素描。写实素描主要是针对客观事物的再现,主要体现其结构关系和黑白灰关系,是训练学生造型能力的根本。例如:在室内设计中,通过学习透视知识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在手绘效果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在快速表现上达到准确的效果。通过光影训练使学生完成更好的室内效果图。创意设计素描区别于传统意义的素描学习,不以写实再现为最终目的。写实再现式现代素描以锻练画者的观察能力为主,要求正确观察,忠实再现,讲究严格的形体、结构空间的表达和熟悉的素描技巧。创意素描突出发散性思维意识,强调主观设计性利用素描手段表现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审美意识,将装饰图案、设计、素描、新材料等因素;叠加处理,形成新式的一种素描样式。不论是传统素描还是设计素描,其共同的前提是从生活中获取自己更独特的感受,用情感将感受包装和美化,利用传统的绘画手段,表达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征。创意素描主要应用于广告设计中,开拓广告专业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在动漫设计中素描更为重要,其要求学生达到人体解剖准确,创意性强才会更好的应用到今后的设计中。

2.色彩课程中主要包括水粉和水彩两门课程。在现在各大艺术院校中主要课设的是水粉课程,一切的设计都离不开色彩的表现,在水粉或水彩课程中除了教授其颜料特点和绘画技法外还主要教授学生认识色彩,了解颜色,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观察到除了物体本身具有的固有色以外还有光源色、环境色等诸多颜色的影响,让学生发现大自然中色彩的美。

3.构成类学科主要包括三大构成形式,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构成主义认为,客观世界中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都是杂乱无章的,如果要有序的认识世界就要通过现象掌握内部结构,不能从因果关系,而要从结构上去认识事物,即从结构的整体上去认识世界。所以构成学知识的学习更是学生从简单的绘画跨越到设计的关键一步。

平面构成是二度空间的视觉语法,主要研究的是二维平面中如何创造和表现形象,如何运用点、线、面在二维的平面内解构、打散、合成,最终创造有意义的图形,开发和培养设计者的创新思维。在广告设计中平面构成更为重要,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和形式美法则为设计师们提供了创作方法。曾经有一个毕业的06级室内设计的学生,工作了一段时间小有成就,回来以后我们一起讨论构成课在设计中的应用,他说:“他现在设计CAD的时候,看着各个物体的摆放,像是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从整体看有一种特别的形式美感。”也正是因为他独具的艺术修养能让他仅工作的两三年中能接到大单子。

色彩构成在各大设计中更为重要,在当今五彩斑斓的世界中,如何让设计师的作品脱颖而出,设计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色彩,色彩构成课程是训练学生如何掌握色彩规律 、正确搭配色彩的专业基础课,是从摹仿色彩过渡到创造色彩、运用色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课堂的练习中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应变能力。将理性的色彩融入到感性的色彩实践中,能够使学生对色彩的感觉有个人喜好升华到自觉的理性观察,从而挖掘学生个性潜力,开发其独特的天赋,为今后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色彩基础。在授课过程中当学到色彩的三个基本属性的时候,色相、明度、纯度好多同学竟然不知道他们的作用是什么,只是知道软件中有这三个是调颜色的,就顺着感觉调了。更大有同学不知道色彩的三原色和互补色,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色彩知识的学习,他们今后如何面对诸多颜色的设计。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整个立体构成的过程是一个分割到组合或组合到分割的过程。任何形态可以还原到点、线、面,而点、线、面又可以组合成任何形态。立体构成的探求包括对材料形、色、质等心理效能的探求和材料强度的探求,加工工艺等物理效能的探求这样几个方面。

软件技术的培养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可能运用的特别熟练,而美术基本功的培养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提高艺术修为这样才可以在社会的艺术领域中走的更远。(作者单位: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课程设置必要性的探索 魏娜 前沿 2012-01

[2]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初探 李晴 南京艺术学院 2008-04

[3]美术基础课程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角色转换和设定 王群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 2010-06

[4]浅析电脑艺术设计中美术基本功的重要性 邓少波 电影评介 2006-10

[5]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美术课设置的必要性 陈平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04

[6]电脑艺术设计实用技巧――电脑美术设计在印刷品创意中的应用 张建哲 美术大观 1996-0

篇3

关键词:基础知识;美术教育;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65-01

一、基础美术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所谓美术教育生活化抑或说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捕捉生活中的学科知识,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适当作些变形处理,达到学科教学生活化。

在中小学进行的美术教育是一种基础性的美术教育。为此,对学生实施“生活型”的美术教育,是为了培养其想象力、审美品位,以及感性把握生活和世界的思维发散力、价值判断力和变通创造力等等人之为人的重要品质,而不能也不应该是“专业化”的美术教育。

由此可见,“基础美术教育生活化”应包括这样三方面:一是了解和满足学生现实生活需求;二是应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三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健全人格。

二、基础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为什么基础美术教育应该走向生活化呢?本文将列举出基础美术教育的现状和不足,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原因分析。

(一)基础美术教育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摸索前进,基础美术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弊端。

1、存在功利化的倾向

首先,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美术学科过多地在“术”字上下功夫,基础美术教育常常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其教学目标上也往往以专业美术教育为基准,这一状况尽管经过诸多专家批评后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少数美术教师的教学中。其次,很多本身不喜欢美术的学生为了能考上好的大学,无奈之下拿起了画笔,通过短时间的培训走上美术统考之路,他们以追求单纯的技法训练来应付考试,因此基础美术教育也走入了“应试教育”的阴影。

2、美术学科特征不突出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和评价,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倾向于用专业美术院校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其次,教师忽略了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个性差异。这样做容易导致学生觉得自己虽然接受了美术教育,但依然感觉“画和我的生活无关”,“一点意思都没有”等,令大部分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美术教育,丝毫没感觉到自己参与艺术的愉,更严重的是,还有可能会对艺术产生厌倦的心理。

(二)对不足之处的原因分析

1、美术教学内容脱离了现实生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了,而教师单单拿着一本教科书、几支粉笔再加上几张幻灯片就上了一节美术课。现实生活岂是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所能攘括的!我们知道书上多数是经典作品,在学生学习材料、知识储备有限的情况下,很难令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过于拘束的课堂会限制学生的灵感,更严重的话还会挫伤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

2、美术教育目的脱离了现实生活

美术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具有健康的审美观,还要培养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但一方面由于美术课并不是升学考试的科目,所以它以副科的身份存在,经常会被学校领导、家长、学生甚至是美术教师自己所忽略,这样就导致美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由于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艺术方面的等级考试,一些教师为了能使自己名声远扬,使得美术教育也有了功利化的色彩。最终导致美术的教育目的渐渐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

三、生活化基础美术教育中课程教学的探索

笔者认为:在生活化的基础美术教育中,教学内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都将体现出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探求基础美术教育生活化落实到实践中的具体策略。

1、重视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

美术教学活动应注重课程的整体优化。教师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走向生活,比如通过参观、游览、体验,可以让学生从美术馆、商店、街道、民俗活动等生活活动场所汲取营养,把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维一体教学资源的综合效益,使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大课堂之中。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所谓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在目前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大多都采用班级授课制,采用一对多的讲授方法,这种方式比较单一。美术教师应力求把学生从这种单一的、陈旧的学习方式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快乐地去感受、去体验、去学习美术。

3、树立生活化美术课堂新理念

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观念,应该充分认识到学校美术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因此,美术教育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所以,要把以教师为主宰的课堂教学转向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进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多一些“双边活动”的体验。教学过程被理解为“是师生展开对话、理解而达成‘我――你’师生关系的过程”。

结论:生活化基础美术教育不仅同美育一样,具有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它更强调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状况,是现在所无法预料到的,所以它需要我们鼓足勇气、大胆去探索。作为专业美术教育的学子,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美术;教育;素质

一、高中美术教育的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科技、农业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其中教育这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也得到了发展。我国目前的高中美术教育我认为从教学目的上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是以美术高考为目的的专业美术教育;二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美术欣赏教学。在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制订了新的一到九年级的课程标准,也制定了新的美术欣赏教材,经过我在教学中对高中美术教材的使用,我对这本教科书中所包含的内容等也有了新的认识,总的来说是一本不错的教科书,但是这本书在某些章节可以说相当专业化,在我看来,全国很多地方的学生欣赏意识形态都没有达到这个层面,对书中的很多内容存在的并不是以欣赏和崇敬的心态去学习,而只是以一种很不理解的心理去看待书中的艺术内容,或者说带着有色眼镜去看的。这种问题的出现在我看来是因为更为基础的小学初中美术教育太差导致的。其实,先别说小学初中的美术教育开展的有多完善。甚至高中的大部分学校是不开展艺术欣赏这门课的。据统计,其中80%的高中是不开设美术欣赏这门课的。国家很辛苦制订的美术欣赏教科书从而在这些学校成为了摆设。

而高中美术教育的另外一个方面专业美术教育,也就是美术高考生这方面的教育培养方式更是混乱不堪。我们国家的教育大纲在一方面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我们的美术高考出现的这些状况甚至把学生培养成了机械的画画工具。很多高考美术生甚至连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都没有,他们分不清楚怎么样才是一件好的美术作品,很多大师级的艺术家的画他们不仅没有欣赏的能力,反而在鱼龙混杂的高考培训中学形成了很多错误的价值取向,画画在他们的眼中成为了一种没有思想的体力劳动。其中很大的一部分美术高考生是因为文化课成绩太差才不得已走上了学习美术这一个路子。某些学校的班主任也好,学校方面也好,他们如果看到某个学生的文化课实在是太差,他们会说:这个学生学文化课是没什么出息了,让他去学美术吧!其实在我看来,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文化基础,让学生盲目上马学习美术用来高考的话,对学生的前途是很不负责的。

二、高中基础美术欣赏教育的特点

我现在所说的高中基础美术欣赏教育,其实在很多学校看来,是一个鸡肋而已,如果丢弃的话,就和国家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但是要他们照常开展美术欣赏课的话他们又会担心影响其他主科的教学。但是,要知道,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一个完整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是各方面都优秀的,没有艺术的人生是暗淡的人生。

通过“美术欣赏课”教学教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六个方面内容,即美术鉴赏、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画篆刻、现代媒体等,借此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审视学校诸学科教育不难发现,唯有美术教育才能胜任“视觉识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处于“视觉文化”语境的现代人类应该掌握一种处理“图像话语”的“视觉识读能力”,其中包括视觉感受能力、视觉审美能力、视觉解读能力、视觉表达能力等四个层次的能力,这也是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主要内容。

篇5

关键词:高等艺术院校;美术专业;基础素描教学

一、基础素描的重要性

素描兴盛于文艺复兴时期,在进入17世纪之后,素描逐渐被西方许多主流美术教育机构纳入到教学之中,以此作为培养学生绘画技巧的基本手段。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素描成为了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而存在着,基础素描教学对于高等艺术院校美术专业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基础素描是建立造型艺术表现的基础。基础素描培养学生对表现对象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学习造型艺术中的线条、形体、结构、体积、空间、色调、以及相互之间整体关系等,锻炼造型表现能力和表现技巧,进而将造型艺术以具象或者抽象的不同表现形式来表现和抒发自己的情感。米开朗基罗认为“素描是绘画、雕塑、建筑的最高点,是所有绘画种类的源泉和灵魂”,基础素描的学习专注于单色、朴素的表现绘画对象,避免繁杂的色彩、色调、媒介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从而进行专注的观察和描绘表现,学生通过素描学习,集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基础造型表现能力,学习眼、手、心的协调一致表达,通过素描的练习、鉴赏能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高艺术鉴赏水平,拓展学生艺术思维和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为美术专业其他课程的开展和造型艺术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比如说,基础素描在造型、体积、空间、黑白灰统一等方面也对基础色彩的学习和表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对色彩语言以及绘画语言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二,基础素描能拓宽学生艺术感受能力。基础素描学习中强调实物写生、表现的训练,这要求学生多角度的、联系的、整体的观察、体会、感受不同的绘画对象所具有的特质,进而能灵活运用多样的方式表达,这也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中过分强调描摹、师承流派样式学习的描摹训练方式的约束,提高了学生直观艺术感受能力,同时也拓展了造型艺术表现题材、类型,拓宽了学生对造型表现方式的生动、概括和多样性的表现,促进艺术想象力、创新思维的发展和造型艺术水平的提高。第三,基础素描也是一种创作思维、思想、观念的体现。在基础素描的不断学习中,学习者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独有的观察方式、造型理念和表现特点的素描语言,素描作品中体现创作者造型艺术语言的样式、风格、思想,体现作者的审美趣味。每次基础素描作品的练习,都是一次思维、思想、观念、情感的表现。个人素描语言汇成一种造型理念、对艺术家独特艺术风格、艺术思想的表现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在造型理念上有所创新,才能创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如马蒂斯、贾克梅迪、莫兰迪等著名艺术家都是在素描语言、造型观念有所创新、变化的情况下才创作出独具个人艺术魅力的绘画作品。

二、高校基础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专业基础薄弱,专业理论素养不足

近年来,从高等艺术院校美术专业基础教学现状来看,普遍存在学生整体基础较差的问题,学生对基础素描的内涵、意义、作用认识不够。具体表现为学生受到高考前生硬的、单一的、僵化的对着照片画素描和程序式默画学习模式的影响极大,没有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对绘画对象没有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掌握过硬的表现技能,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对素描的统一联系的关系认识不足,停留在画面像不像、造型准不准、用笔是否潇洒、排线笔触均匀的层面,陷入到肤浅的、炫技式的认识误区。认为素描课程只是一门入门学习的普通、阶段课程,对基础素描的重要性和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贯穿于长期专业学习和艺术创作中认识不足。学生对素描过分强调纤毫毕现式的具象再现也导致学生艺术视野狭隘,专注于技术的表现而忽视了艺术多样的、抽象的表现,主动的艺术感受客观对象能力弱。同时,学生间专业水平差异较大,对班级基础素描教学的有效开展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我国大学教育普及化发展的情况下,各类层次的大学基本上都开设有美术专业,招生规模也在进行较大的扩招,通过短时间、考试模式化的培训而考上高等艺术院校美术专业的学生很多,部分学生靠死记硬练习,只学习考试的技巧,知识面窄,艺术理论不足,对造型艺术的抽象、情感的表现认识不充分、艺术的鉴赏力、审美趣味不高,艺术视野狭隘。

2.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够

基础素描学习需要投入长时间的练习、磨练,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的过程。学生需要在课堂学习之外投入很多时间进行理论和实训练习相结合学习,但是,很多美术专业学生只是为考上大学而选择学习美术专业,学习兴趣不高,只在上课时到教室学习,课余时间几乎不画画,应付式的完成作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很容易出现厌烦、枯燥等情绪,最终也就会严重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敏锐性。

3.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程序化,教学资源不够充分

基础素描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客观对象观察以及表现能力,更好地掌握视觉艺术规律。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照本宣科,灌输式的教学和课程评价不够科学,教学理念陈旧的情况。注重专业学习而忽视学生文化、艺术素养的培养,在教学开展和教学评价中,如果不是围绕以客观再现的具象表现为目标,就无法得到认同,这样教学也就会被争议。因此,很少有师生对传统素描教学来进行教学创新与突破,最终也就促使整个基础素描教学模式程式化倾向严重。同时,基础素描教学内容、教材单一,缺少特色教学。基础素描教学形式、内容相对单一,总是室内静物、石膏、人像等描摹,一些新颖的、具有丰富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素材在教学上运用少,在户外开展的学习少之又少,在这一种学习环境下导致学生会感觉基础素描学习的枯燥无味。现阶段,很多高校造型艺术类学生规模很大,人数众多,师生比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稀薄了教学资源,一个教师在面对众多学生的教学环境下,无法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进行充分的示范、讲解,容易处在“超负荷”的状态下,基础素描教学得不到充分的保障,教师教学积极性也会降低。

4.忽视学生个性与创造力培养

课程要求和教学中强调的都是学生“写实”基本功、技法,强调造型、空间、体积等方面具象表现等基础知识和统一的要求,可是对学生的独特个性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却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一味侧重技术统一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学生不同的认识和表现方式认识不足。每个学生都存在个性差异,在基础素描的学习中队客观对象的观察和表现的侧重点、兴趣点也不一样,统一的绘画步骤、程序和画面效果要求、评价限制了学生个人想象力、表现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每个人的个性和想象都是独一无二的,创造的艺术作品也不是一样的,这恰恰是艺术宝贵的地方。

三、针对基础素描教学的一些对策

基础素描教学的开展是通过老师、学生间根据学习目标、理念,应用相关的媒介、手段、练习来实现,要提高基础素描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明确对基础素描内涵的认识

素描是美术专业学习的基础,除了对素描的作用、意义等方面要有正确认识之外,我们还要正确认识、把握素描中几个关键的内涵关系。第一是强调素描技术与艺术关系的认识。技术不等同于艺术,艺术需要娴熟的技术才能实现,但实中,技术往往也包含有艺术在里面。片面的认为艺术高于技术是不科学的。比如艺术家的创作小稿也和他的根据小稿创作的作品一样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素描的技术性,技能方面我们应该提倡、坚持。一幅优秀作品中肯定包含有作者高超的专业技术性表现,如合理构图、巧妙细节刻画、准确色彩表现,但是,如果只强调技术的客观因素,没有主观创造性的情感、神韵、想象、思想因素,画面就无法达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和谐。所以我们在开展基础素描教学时,既要肯定学生在技能技巧方面的磨练,也要强调在创新、想象力、审美感受力、情感方面的修炼。第二是局部与整体的联系。画面局部与整体关系认识关系到一张作品的成败,在素描作品中,画面不同的局部通过合理的构图,充分运用点、线、面、色调、光影、空间等表现方式,系统组成联系的整体。画面整体由许多局部构成,局部始终服从于整体。画面的局部刻画不管多精彩,都必须统一在整体的框架,才能算是一张优秀的作品。但是画面整体的呈现、情感流露和美感又是依靠局部细节联系体现的。所以在基础素描练习过程中,经常是先整体酝酿、构思,全面的观察、理解对象,再到塑造刻画表现,最后调整画面整体关系。这样“整体-局部-整体”的关系不断循环,始终贯穿于基础素描学习表现中。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做好学生个性发展与创造力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基础素描学习效果好不好也与学生的兴趣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创新教法、提高学生互动,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加入新意和新颖题材,上课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课程和学生实际水平、身心发展特征,使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教学素材来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在教室学习之外,增加户外学习和在美术馆、博物馆现场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多读、多思考、多学习,特别是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学和学生群组学习。另一方面,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个性发展与创造力的培养。教学素描学习也是艺术学习,而艺术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创新和个性语言。每个学生的个性不一样,领悟能力不一样,学生在素描表现中有一些新的创意、萌芽、方向、个人感受,要珍惜它的可贵,要尊重、呵护,积极引导和培养。教学中要在把控艺术共性规律教学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表现,创新。例如,在学生塑造形象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与分析,并且要求学生在过程中提炼、归纳出形体的精神本质,之后将基础素描教学和媒介、工具以及载体结合起来,结合课程主题、教学内容,借助于特定素描材料如丙烯、墨汁、色粉等替代只用铅笔、素描纸来表现的方式,多样、灵活的表现。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使学生体验到不同的造型表现和历练,激发学生对于基础素描学习表现欲望,促进对学生个性与创造力的培养,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拓展。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借助于微信、QQ等平台和网络资料来对学生进行扩充教学,更好地开展师生教学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基础素描学习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注重素描基础理论与技能的学习,加强艺术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

在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学专业基础素描教学过程中,教学不能只注重学生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知识与现当代艺术发展规律的学习,这对于基础素描教学非常的重要,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技术的协调发展,一边学习技术、一边学习理论,两者同时进行。在开展基础素描教学活动的时候,因为如果只是单纯的进行技术教学,学生的思维也就只能停留在客观对象的表象,很难取得长远的进步与发展。注重基础素面技术层面的学习表现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没有契合艺术鉴赏、审美、艺术历史变革、民族文化、时代精神以及情感人文等因素,素描的学习、艺术作品的创作只会停留在肤浅的阶段。在学习上应强调向经典学习。对经典作品的临摹和鉴赏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是对素描艺术发展、变化的学习,也是探索艺术规律、培养审美感知的学习。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学习也许没有马上理解透彻,但是没有关系,通过阅历的增长,临摹、鉴赏的数量多了,经典作品中精髓的东西会渗透到心灵里。在学习上还强调加强速写的练习。速写是对绘画对象感谢、直接、快速、概括的表现。坚持速写,能锻炼学生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力,大量短期的速写与课堂写生练习相结合,能让学生在感性和理性间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提高学习效率,也只有这样大量的结合作品鉴赏的练习,专业基础薄弱的学生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总之,学习上需要学生多看、多读、多想,自主、自觉学习。通过到美术馆看展览、看原作、看画册,多读艺术理论专著、学习中外艺术史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关注不同学科领域,如音乐、文学、舞蹈等的鉴赏和学习,相互比较,善于思考,勤于练习,及时总结,技能学习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培养艺术审美感受。

4.创设良好课堂环境和开展有效点评、讨论

好的学习环境对基础素描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在这方面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第一是教师应该了解班级的整体情况,创设可控的、利于班级学习开展的学习环境和良好氛围。课堂中要鼓励学生提问,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善于与学生沟通,规范的开展示范讲解,利用多媒体、网络,建构学习交流、学习资料平台,整合不同学科教师资源、开展团队联合教学,组织开展专题学术讲座,建设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另外,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会直接对整个教学效率和质量造成重要影响。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念和意识,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结合时展深入社会进行调研,通过深造、访学等方式来学习新技能、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开阔教育视野,才能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第二是教师还应该适时开展进行作业分析、解读、评价和讨论。有针对性的分析、解读学生的作业,指出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优点,加强师生的交流,通过鼓励学生开展点评、讨论,使学生对基础素描学习中产生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有更多的认识,学生的表达和信心都会得到增强,相反如果没有及时的总结、交流,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学生会感到不知所措,甚至引起学生的挫败感,对学生接下来学习和成长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篇6

从“学生”的字面意思中,可以看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中职学生,他们的意义又有所不同,既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又要加强实践经验。在职业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决定了美术课程的成败。在美术基础设计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用掌握,改变固有的做法,在设计学生参与的活动中,加强职业学生美术创作主体思维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学生的注意力要占中心地位。例如,教师在美术教育和欣赏中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运用艺术赏析、佳作设计等很多机会普及美术知识,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其次,学生思维要占有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设计,给予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从而使学生的艺术思维更具有深度和广度。再次,学生的用心程度要占有情感中心的地位,学生的情感代表着学生最真实的内心情感,不能因为过于重视理论而失去情感表达。无论是职业还是非职业,情感是美术表达的灵魂。

2阻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与设计基础融合的问题

在中学职业美术设计基础上,阻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融入课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职业学生缺乏中心参与的意识。从学生方面来看,因为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思维的约束,尤其是在职业学习的影响下,对美术学习的观念有待更新,甚至还可能停留在对“德育教育”的片面认识中,学生对艺术修养和美术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阻碍了中职美术“全方位”人才的塑造。在中学职业美术设计基础上,有很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透彻,理解也并不到位。例如,在笔者对我校职业学生美术特长生的无记名调查问卷活动中,参与调查的四十八名同学中,只有三十名表示喜欢美术,但是对美术的学习美术深入探究的想法。有十一名学生表示对美术学科的感觉平平,只有七名同学表示很喜欢学习美术,期待在这一领域有更大的发展。由此可见,职业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深入探究的耐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形式流于形式。(2)教师教学趣味性有待加强。在教师队伍中,职业美术教师需要时刻面对最新的美术信息,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利用趣味教学吸引学生投身美术学习中。只有职业教师“用心教”“用心学”才能得到美术教学的突破,逐步改变中学美术课堂缺乏趣味教学地融入和创造性引导的局面。例如,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字体设计基础、基础素描、平面设计Photoshopcs、CorelDRAW基础与案例教程等专业的开设会使学生产生晦涩难懂的感觉,可以适当地插入计算机软件趣味知识竞答、“我的创意”主体班会、PS设计大赛、职业美术之我见,创意设计展评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对美术课程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性。

3加强“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融入课堂”的策略

为了加强学生主体参与美术设计基础教学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1)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创造良好课堂氛围。中学职业教育美术专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要求教师要与学生保持融洽良好的关系。在课堂之上,教师要做一名合格的师者,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良好的系统学习机制。课堂之下,教师则要作为学生的朋友多了解他们的想法。通过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更好的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或是多媒体,组织一些小型的娱乐活动,运用游戏式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艺术设计创作。(2)客观看待学生个体差异,分阶段制定教学目标。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个性发展的舞台。在这个阶段,素描、色彩、速写的课程已经让学生对专业的美术教育有所理解。专业作业大多是临摹,写生的作业非常少,导致在学生直面静物的时候,习惯了“照抄式”的绘画,对创作的题目有所畏惧。结合以上情况,教师要制定合乎学生个体发展的计划,从而充分尊重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设计,注重美术实践,增加职业教学的渗透。中学职业教学开展的基础是融洽的教学环境,学习的氛围对课堂内容的设计非常重要。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美术展览、艺术影视欣赏、举行绘画比赛和小型美术作品展,通过合作、竞赛等不同的方式放大美术教育的影响范围。

4结语

篇7

好在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广,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有关教育部门从上到下都开始重视音、体、美等技能学科的教育教学。有了较好的外部条件与氛围,中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也就应该加快步伐进入正轨,逐步在基础学科中树立自己的学科位置,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让学生学得到东西,有兴趣学,学到的东西有用,发挥美术学科应有的作用,从而让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都正视美术学科。

在教育教学中,老师是教学实践的组织设计者和实施者,从某种意义说老师是学生知识的源泉之一,作为老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多积累相关的学科知识以及相关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专业技能,教学相长,首先自己要技术过硬,知识面广,这样才能够保证给学生不断地输入新的东西。作为美术教师千万不要认为中学美术教学小菜一碟,认为凭借既有知识就足足能够应付那些中学生而不去提高自己,专业知识重要,经验与组织教学的技巧同样重要。我参加了中国书画函授学院的学习和浙江大学电脑美术的培训进修,还参加了集美大学艺术学院本科继续教育获得美术学学士学位,另外工作之余我还加入了省、市摄影家协会,通过摄影实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创造美的能力。除了通过各种学习形式不断提高专业技术外,还应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中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心理特性、了解所在学校硬件条件和学校所在环境情况,并通过论文交流、教学观摩等形式不断地接收新的东西,并运用到不断创新的组织教学当中去。

对于素质教育,教育部对于音、体、美学科都统一制定了教学大纲,明确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但是由于存在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经济条件差异和自然环境差异等,各学校之间的教学条件就千差万别,因此,在教学当中可遵循教学大纲的目的,但不一定要完全遵照大纲上安排的教学内容一成不变地去上,可以将教学内容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我曾任教的学校都是农村中学或城乡结合部中学,教学设备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组织课堂教学,自己寻找、发现教学点,并创造条件,组织一些切实可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可以组织一些具有本学校特色的美术教学。比如我对初一第一堂美术课的课堂内容就是这样安排的:

一、首先阐述美术在社会当中的地位,现实中哪些工作岗位与美术有关

二、生活当中哪些与美术息息相关,美术离我们有多远

(以上两部分是为了激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三、什么是美术(创造美的技术,用发散性思维引导)

四、学习美术应当具备哪些基本能力

1.观察力;2.模仿力;3.记忆力;4.想象力;5.创造力。

以上几点是学生平时基础能力培养的方向,其实这些能力所有学科所有技能都应当具备的,拿到美术课上来可以将其具体化,比如记忆力的训练,我拿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自行车作例子,要求学生在纸上凭借记忆将自行车简单地画出来。结果情况很有可能是虽然这个东西大家天天见,但是要将细节画出来很多学生就做不到了。这其实就是在考验大家平时的观察力和模仿力,通过这种趣味性训练来引导学生培养平时留意观察的习惯。

另外,在美术教学当中还可安排一些可操作性的,动手程度高的课堂内容,比如,橡皮泥塑形练习,鸡蛋彩画和鹅卵石彩画,元旦之前安排制作贺年卡、假面具的内容,学校艺术周期间安排手抄报设计内容,这些内容不受到教学设备条件的限制,而且都是趣味性比较强、实际可操作的内容,牵涉知识面较广,比较实用,能够激发学生较大的学习积极性与动手积极性,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另外,还可以通过组织比赛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与成就感的培养。通过这样组织教学,气氛变得活跃了,课堂变得生动了,学生能够真正感觉学到了东西。所以我们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当中,不一定要完完全全按照教材所规定的内容上,因为其中有一些内容在所在学校可能是不可操作的,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与安排些实际性的内容。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美术等技能学科又是辅学科,很好地组织美术等技能学科的教学,既能让学生学到有用的东西,又能够活跃学习气氛,让学生的校园生活得到很好的调节,他们在知识性学科的学习过程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更有效地接收各科的知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其实是教学相长的一种关系,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采取“填鸭式”教学,不能完全用自己的思维束缚学生,老师只是充当引导的角色,应当把足够的空间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一点做到了,有的时候学生的作品还会比老师做得更好。这样教育便达到了一种较高的境界。

篇8

关键词:美术教育;乡镇学校;现状;改变

2014年和2015年作为重庆市綦江区的一名镇学校教师,我有幸受邀参加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和重庆市教地院组织的“中国西部美术基础教育论坛研讨会”,该研讨会的召开,为探索当下美术基础教学如何开展,美术基础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及高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美术基础教育教学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展,提出了新的教学观念和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教育方向。当今社会的发展,高素质的人才是一个综合性的人才。美术教育作为基础教学中的一门学科,不仅对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特别是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起一个重要的作用。

1992年,我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毕业,至今一直留在中学教学,在乡镇教学的这些年中,不管先从事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还是高中教学阶段都感受颇多。乡镇学校美术基础教学存在不适应社会发展、不适应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问题。美术基础教学在学生受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美术基础教学的重要目的,现在美术基础教育研讨会的召开就显得尤为重要。在2016年5月下旬,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全国八年级学生进行艺术学科的抽考,说明国家在重视艺术基础教育工作。证明现在艺术学科在培养下一代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很大的作用,是不可缺的重要考核科目。并且艺术学科考核国家将纳入中考,这些都使我们要改变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乡镇学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参加“中国西部美术基础教育论坛”研讨会的过程中,我感受到现在城市和乡镇的教学发展不平衡,乡镇学校美术基础教育很落后。同时也感受到国家和社会对艺术基础教学重要性的关注,这是一个亟须改变的现状,改变现状需要面对诸多实际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很难解决。

一、现状

1.学校升学压力阻碍艺术学科基础教育的正常发展

不管是乡镇学校还是城市学校都面临社会所关注的升学问题,每个学校都面临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升学考核,这些压力带到美术的课程设置上,美术每周只有一节,课程设置显得课少,并且美术课程经常被占用,有很多主要学科如数学、语文之类的学科老师为了赶进度,完成他们的教学目标,常常要求占用一些美术课、音乐课等不参加中考高考的学科。学校除了搞点活动之外艺术学科在学校和社会都不太认可。随着学校升学压力的加大,大学对艺术学科的扩招,美术基础教育的教学成了考前培训班,原来所谓的美术兴趣班都成了高考美术班,在利益面前,美术高考班代替了美术基础教学,而大学美术的扩招,实实在在地给学校的升学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我所在的区县几年来没有考上一个北大清华之类的学生了,而去年乡镇中学的一个学生经过反复补习,学校花很大精力培养一个清华美术生。在升学压力面前,这令其他学校刮目相看。

2.乡镇中学缺少硬件设施

虽然现在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在改善农村地区的教学环境,但作为美术学科来讲,大多数学校在功能室、器材保管室、教学工具及其材料上的欠缺,上面来检查几乎都不涉及这块。我在乡镇中学工作了这么多年,现状基本上没改变,上美术课都在学生文化课教室上,学生实践课在那儿不好处理。教师无法开展教学。

3.乡镇学校美术教师师资存在问题

乡镇学校教师师资短缺并且素质不高。我教学的学校是2000多人的乡镇中学,现在美术老师只有2人。大多数乡镇学校的美术老师,没有经过正规的美术训练,在美术理论和美术实践上都有缺失,正如听参加“中国西部美术基础教育论坛”研讨会的上海师大王大根教授讲座所言,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备的美术基础教育教师在乡镇学校不好找。

4.乡镇学校美术教师在学校的待遇问题

在中考和高考的考试科目中,艺术教育这块不纳入升学考核,因而学校不仅在课程设置以及艺术学科教师考核方案的制定都对无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科不重视。不参加考试的学科在学校评职评优方面得不到重视,学校考核方面都会向主科教师倾斜,这不仅影响了美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而且还对美术基础教学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优秀的美术教师因待遇和环境问题而不愿到乡镇学校教学。

乡镇学校的美术基础教育存在这么多问题,如何改变现状,国家、社会又迫切希望改变。我认为从以下方面来进行改革,虽然制定和实施政策的难度大,但努力去做这个工作会有所好处。

二、策略

1.国家层面上改革升学考试制度,健全完善学生考评机制

当然改变实行许多年来的考试制度是一个长期过程,这需要社会和学校慢慢适应这个过程,在改变考试制度过程中,如何建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就相当重要了。前面讲了在2016年5月下旬的教育部对全国义务阶段艺术学科八年级的抽考,就说明了学生评价考核方式在改变,可惜这些改变对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来讲,还是一个漫长的认知过程。还得期盼能改变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重视艺术教育的相关政策。

2.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乡镇学校美术基础教育中切实投入硬件设施的建设

很多乡镇学校没有美术功能室、器材保管室,缺乏相应的教学工具与材料,这些我认为在改变美术基础教育现状,落实国家艺术基础教育方针政策,完善教学必备的教学设施,就相当重要。

3.完善乡镇学校美术教师的考核机制和美术教师的进修培训计划,切实提高乡镇学校美术教师的地位

很多学校对这方面都不重视,有些学校连这块教师的具体考核方案都没有。没有具体的政策改变落实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平等对待。另外就是美术学科教师的进修培训计划。现在没有政策不说,况且还找不到培训进修机构来落实这一项任务。我认为在重庆乃至中国西部地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和地方教学教研机构相结合,应承担这一项任务,从而引领西部美术基础教育与教学的发展。

4.乡镇学校美术基础教育应从教学低段到教学高段都有很好的衔接

篇9

关键词:美术教育;功能;态度;课程内容;创新;社会发展

一、中国美术教育的传统与发展

美术这一学科在现在的教育系统中已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更好的进行美术课程的“言传身教”是我们现在要为之努力的最重要的目标。与其他的文明进步是一样的,美术的产生也是有其根源所在的,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传统,美术作为其发展的一个分支也是与文化的发展分不开的。最为盛名的教育思想莫过于“六艺”了,即:“礼”“乐”“射”“弈”“书”“数”。“六艺”中,包含着重要的艺术教育的理念,也是我国古代艺术教育的精华之所在。而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体系,是源于20世纪末,在西方教育系统的发达以及在当时中国传统美术上遇到的瓶颈时期,许多拥有满腔热情的莘莘学子,开始了对西方文化的探寻,希望能够发现和学习到不一样的技艺。于是,一大批留洋学子学成归国,也把西方先进的美术思想带回了国家,就成为美术教育的主要师资力量和职业画家,他们将西方美术新的教学体系,教育方法引入了中国的美术课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体系汇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二、在社会文化发展中,体现着无处不在的美术需求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社会的生活方式,它是一种复合体,包含着很多方面:知识、信仰、道德,艺术,法律、风俗等等。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文化的融会贯通,各民族、各地域之间互相交流文化,而文化中所涉及到的艺术层面也经过时间的洗礼呈现出越来越鲜明和丰富特点。在社会发展中,人们在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时,往往就会更多追求精神层面给予人的内在修养、陶冶情操方式,做到内心真正感悟生活的境界。美术基础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是一种气质内涵的培养,它可以使人进入一种超越人我之见、超越功名利害生死的境界,获得内心的一种满足。美术教育也可以说是情感教育,对于艺术来说,情感是其重要的特征,作用在于陶冶人的感情,给人的高尚行为以推动力。另一个重要的特点便是审美性,“美”是美术的中心点,于是美育对人能发生作用在于可以教给人如何产生美、创造美,具有普遍性和超脱性。美育还能够弥补科学的概念性、抽象性、机械性,给予枯燥无味的科学性知识以丰富内容。正如在初中,或是高中的课程中,大多都是教师主动传授,学生只是在课堂上接受老师的当堂所讲的知识,普遍都是一个比较板正的,枯燥的学习方式,当融入到了美术这一课程的时候,相对于其他的科目就要显得较为活泼和生动了,因为其本身就有一种难以抗拒的神秘色彩,加之学生主要是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对于美术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往更大的方向来探讨社会文化生活对于美术教育的需求,就不得不谈到美术教育的实用性了。我们清楚的知道,无论是什么知识,光有理论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最终是要落实在生活实际中的,为大家所服务。通过美术的基础教育,就是为了在生活中能够发挥美术的作用,将美术的观赏性和实用性进行完美的结合。

三、美术基础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

美术基础教育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阶段、欣赏阶段、中高考及大学阶段。一般来说,大家较为注重的应该是中学考试这一阶段,无论是在学院的附属美术基础教育体制,或是地方性质的美术专业辅导班,私人的画室,都是从素描、色彩开始教学的,这些主要是遵循着西方美术教育的体制。其实美术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从小学,或是初中的兴趣和欣赏阶段就应该开始注重,毕竟只有在兴趣的带引下,学生才能够真正融入进去。

1、美术基础教育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

智力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理解、和判断的能力。比如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诸多方面的能力。美术基础性教学针对小学,中学美术的入门教育,是发展学生智力、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现实认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起到引导学生认识美术这一课程,发展学生个人兴趣,丰富整个学习氛围,就像我们所说的那样——艺术,它的重要特点,便是通过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来再现现实生活的图景。成功的艺术作品通过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使人们生动鲜明的认识世界,这种认识是富于理想和充满激情的,是将所有的情感迸发出来,它一旦深入人们的脑海,将欣赏者的情感完美的与作者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就往往会显得深入和持久。

2、发展学生的感知思维能力

思维的产生,最主要的就是通过感知。形象思维是在艺术理论中是艺术创造的思维方式。在学校体系中,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将美术“古板化”,但是从美术的教育活动以及本身所带有的感染力,美术课程则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为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对于逐步培养学生的其他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都是很有益处的。

3、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文化的传承、交流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通过美术形式进行情感和思想的传递,已经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十分种重要的文化交流手段。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已经成为一种直观、生动的信息载体,无论是以何种形式出现的新闻、图书、报刊等,大部分都是以图像的形式传播。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从而激发学生更多的形象思维,能够很好的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

4、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能技巧

“创新”一直是当今经济时代的重要核心精神,已然成为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基础教育过程所产生的情趣性、自由性和多样性便是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不仅仅只在于艺术领域的创新精神的激发,也对学生其他领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5、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这里谈到美术对人有着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的作用,便是最能够体现美术本身的影响。而在美术这个宽泛的概念中,情感的贯穿是由始至终的,崇尚美好的社会性质的感情要靠情感教育来培养,因此把世间万物看作感情的载体,就像我们画父亲、母亲、和孩子便是渗透着亲情,洋溢着幸福的气氛;画大好山川,来表达着对祖国的深重热爱;画蓝天表达着理想的放飞。世界就是这样在我们笔下变得更加情感化、生动化,连结着我们与世界的情感,使我们的精神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让我们对于“美”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

6、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美术基础教育不单单是作为整个学科门类的一个分支,更是促进人们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方式和手段。因为美术基础教育本身就包含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只有让中学生进行亲身的实践体验,进而促进脑力的激发,所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其作用是独特的。

四、美术基础教育的弊端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空前规模的发展。美术作为视觉文化重的重要的一环,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美术基础教育作为视觉文化的最开始的一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整个的社会文化发展中,美术基础教育的实施便是开启文化发展的一把金钥匙。但在当今的美术基础教育中,体制上都像学院派靠拢,许多基础教法大多都是以写生开始,从而丧失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艺术创造力的培养,进而生产的艺术作品也是较缺少文化底蕴的。反思起来,我国美术教育尚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而导致社会对美术教育的忽略、教育者自身素质不高而引起的教学质量下降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和阻碍了中国美术教育更快地普及、更好地发展。

1、美术基础教育的观念应随着实际进行相应的改变

在当今的社会中,随波逐流的教育方式已经显得十分老套没有新意,如果完全套用西方的美术教育体制,只能使中国的美术教育越来越西方化,没有中国本身的特点,完全失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前面已经提到,中国美术教育的根源主要是从“六艺”中发展而来,这是经过许多年,和很多大师从而总结出来的,带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这不是就是我国最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么?随着近现代中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流,从经济上,文化上,制度上都有着新颖的碰撞点,带给人们很多丰富的知识,美术教育的体制也不例外。在西方,大多数都是以写生进行美术的基础教学,学生应先进行写生的训练,打好坚实的功底,才能够进行别的训练;在东方,特别是中国传统国画中,我们注重的则是“写意”“畅神”,“形散而神不散”。但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中,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少之又少,对于西方的教学制度应取之精华,去其糟粕。

2、优化美术教育师资队伍

美术基础教育的实施,是通过教师进行“第一手”的传授,因此,学校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师资力量,师资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从而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优秀的美术教育者首先就要严格履行自己的天职:“所做的一切都应围绕培养出合格的、优秀的人才进行”。时刻提醒自己作为教师的职责;其次,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先进的媒体,获得的最新知识和信息,教师面对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反而是见多识广的学生,如何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更是一个重点和难题,因此能力的培养就是关键。换句话说,我们要给学生的应是“猎枪”,而不是“猎物”。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要从这样几个方面做起:

3、牢固的美术知识功底

无论是哪一个学科的教师,扎实的知识功底是必须的,自己首先是强大的,才能够“言传身教”,美术教师亦是如此。因此,较好的美术功底在于理论上,与实际绘画上都要专业过硬,才能更好的为学生进行示范;

4、时刻进行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更新

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自觉地接受、不断地吸纳新的知识,对教师而言十分重要。面对着知识丰富的学生,不断“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来运用创新的教学内容才能够吸引学生,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它是保障教师始终保持学术敏感性并走在学术前沿的基本条件;

5、树立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必不可少的

在美术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个人在教授过程中的难点,以及犯的错误要及时做到更正,以免误导学生,从根源上意识到批评是成功之母,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同时,批评也是坚持教育原则,对教育负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重要保障。

6、提升教师思想道德意识和文化素养

教师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就可以直接体现在所教师的课堂中;他的胸襟和气度则是直接影响他的教学指导思想、工作态度和教学质量,也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价值取向和观念意识。文化素养便是始终贯穿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这里的文化素养不单单指“文化”其本身的含义,更是一种素质的体现只有提高个人素质才能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五、结语

美术基础教育是美术整个体系的最开端,也是最主要的,是通过对学生在青少年阶段的黄金时期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虽然美术这一科目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只是仅仅一个比较小的方面,但在我国艺术领域中,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更是在中国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都有它独特的闪光点,从古到今涌现出的各门各派的大师、名家,无疑都为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不仅仅是经济、政治、法律、宗教等等的交流,要看一个民族文化素质上的高低,从所产生的艺术作品中就可以看出,而现在美术更是潜移默化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到建筑,小到配饰,无疑都体现着“美”。因此,我们只有更加注重美术的最基本的教育,才能够为未来的生活创造更多,更实用的东西,为社会文化的发展助以一臂之力。

作者:王潇雅 单位:北方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7期,p102--150

[2]孙美兰:《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p26--47

[3]王朝闻:《审美谈》,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p170--236

[4]《中国美学是资料选编》(上,下册),中华书局1980~1981年版

[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p75--96

[6]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p61--88

[7]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p45--91

[8]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p61--105

[9]董学文等:《现代美学新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p15--46

篇10

随着我国的教育强调素质教育,对于初中美术教学课程也是越来越重视。初中美术绘画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为目标。所以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应该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得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牢固,并且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对美术绘画的兴趣,最终使学生的绘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

初中生每个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特性,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建立起符合学生层次的定位目标,这样就能使得更多的同学都能提高美术绘画能力,牢牢掌握绘画的基础知识。

同时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绘画学习的兴趣。由于初中的学生没有很好地耐性,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抓住教学的重点,根据学生的疲惫程度来确定教学的方式,如果当学生处于非常累的阶段时,此时就可以给学生看一些多媒体的课件吸引学生的兴趣,或者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外景写生。

2.教师发挥好主导的作用

在进行初中美术绘画基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进行写生和临摹的练习。让学生进行临摹的练习主要就是让学生学习别人绘画的技巧,进行写生的练习主要就是让学生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并且在这些基础的练习中形成自己的特点,养成自己的艺术特色。除此以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将临摹和写生这两种练习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绘画基础的训练。临摹的练习主要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学习好的绘画技巧运用到写生的练习中,所以教师在让学生进行临摹的练习时,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侧重情况,研究绘画的技巧,将写生课和临摹课紧密结合。让学生有时间消化学习的知识,加强学生绘画基础的训练,为以后学生的发展打下好的基础。

3.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直观的感受

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疑惑,就是教师给学生进行很细致的讲解,但是学生并没有完全理解,并且在实际绘画的过程中也不能熟练运用教师所教授的技巧。主要原因就是绘画本来就是很抽象,教师如果只是简单给学生进行绘画技巧的讲解,学生是不会完全掌握的,可以让学生对自己选定的具象的物体进行拆分,再根据自己的灵感和想法,在符合美术绘画规则的基础上创作出新的作品。这样做的好处是加深学生对造型理念的认识,也能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绘画的同时真正体会到创作所带给他们的乐趣和体验。所以说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注重给学生做示范,加强学生直观的感受。

比如说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个画板,并且运用多媒体软件将自己的绘画过程投射到投影上面,给学生示范绘画的一些技巧,特别是比较抽象、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技巧,教师就可以直接通过绘画的过程来给学生示范,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且有很好的直观感受。所以说在进行绘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多进行示范性的操作,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绘画的技巧。

4.注重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

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知识,从而就使得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学习绘画的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对于学习方法的培养主要就是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注重学生对事物进行整体性的观察。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绘画的时候,大多数都只是注重对于局部的观察,而忽视对于事物的整体情况进行观察,这是观察的方法是不正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重对事物的整体进行观察。

第二个方面:结合长期和短期的作业。在对初中生进行美术绘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都会布置给学生很多长期的作业,同时也会布置给学生一些短期的作业,这样就能够使得学生用短期的作业来对长期的作业进行辅导,使得学生一步一步慢慢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

第三个方面:做好调整和修改的工作。当绘画的作品基本上已经完成的时候,要注重对绘画的作品进行调整和修改。此时学生要对作品进行仔细的研究、分析、对比,同时检查绘画作品的画质效果以及整体的感觉,观察作品的空间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画面主次的虚实是否符合主题,一旦发现不好的地方就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改。

5.注重作业的批改

5.1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批改的方式,比如说面批、学生互相批改、自己批改等方式,评价的标准可以与学生共同制定,这样就真正能够做到以学生为根本,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能力在不断的批改过程中得到了逐渐的提升,这样就能够达到了批改最原始的目的。

5.2 丰富评价的内容。一般传统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时,只有简单的对错或者是分数,并没有批语附在作业上面,此时学生就不知道高怎么改进自己的作业。所以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业的批改时可以丰富评价的内容,比如,可以这样来表达:"你的作品总体来说构图很好,但是没有很流畅的线条,如果以后能够多观察,大胆画出想要表达的东西,使得线条流畅,这样你的作品就非常优秀了!"